Download - 沈阳两年开设医养结合床位2503张epaper.lnd.com.cn/.../201912/19/798d0cf7-bd25-4a25-9873-5ddab62… · 间分别为9时58分、11时51分、13 时58分和15时51分。沈阳南站站

Transcript
Page 1: 沈阳两年开设医养结合床位2503张epaper.lnd.com.cn/.../201912/19/798d0cf7-bd25-4a25-9873-5ddab62… · 间分别为9时58分、11时51分、13 时58分和15时51分。沈阳南站站

2019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责任编辑:曹文娟 视觉设计:隋文锋 检校:孙 广 冰 晶社会SHEHUI

07

视点 SHIDIAN

本报讯 记者王卢莎报道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二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来自抗美援朝纪念馆的两位丹东讲解员,一人获全国“金牌讲解员”称号、一人获全国“优秀志愿讲解员”称号。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8 日,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在上海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军队系统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的195名讲解员参加比赛。经过激烈角逐,丹

东市选送的抗美援朝纪念馆讲解员裴亚男和卢洛霖,代表辽宁省进入决赛。最终,裴亚男进入专业讲解组全国十强,获全国“金牌讲解员”称号,卢洛霖获全国“优秀志愿讲解员”称号。

抗美援朝纪念馆是我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抗美援朝的专题纪念馆。下一步,丹东将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持续提高讲解员队伍素质,广泛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提升红色基因传承能力和水平,不断开创丹东市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新局面。

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丹东选手获金牌

本报讯 记者陶阳报道 12月18日,记者从沈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明年,沈阳市将实施污水收集处理、河流治理等工程,确保省考核以上断面全部达标,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

今年前三季度,沈阳市河流断面水质改善幅度达到了 20.28%;1月至11月,沈阳市巨流河大桥、拉马桥、东陵大桥、砂山、兴国桥等5个国考断面达到优良水平,占全市国考断面总数的 45.5%,创历史新高。为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明年

沈阳市计划安排实施新扩建南污三期、北污二期等7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增城市污水处理能力 102万吨/日,新建改造污水管线 85公里,改造泵站29座,使沈阳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进一步稳固提升。同时,继续推进47项重点河流治理工程,力争明年年底前全部完成。

同时,为确保河流水质稳固提升,沈阳市还将加强河流水体达标管控,通过全市域重点河流加密监测,解决和管控好污水直排、河道垃圾、养殖污染、农业面源等影响河流水质问题。

沈阳推进47项重点河流治理工程

本报讯 记者唐佳丽报道 12月 18 日,记者从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获悉,因施工原因,暂停部分站点运营的有轨电车二号,日前恢复运营,通达机场。此外,年初开通的有轨电车六号线继续运营。

据介绍,有轨电车二号运营线路从桃仙机场至兴隆大奥莱,六号运营线路从桃仙机场至沈阳南站。其中二号线桃仙机场站首班车发车时间为6时30分,末班车发

车时间为21时。兴隆大奥莱站首班车发车时间为6时20分,末班车发车时间为21时20分。发车间隔16分钟,单程运行41分钟。

六号线从桃仙机场站发车时间分别为9时58分、11时51分、13时58分和15时51分。沈阳南站站发车时间分别为9时15分、11时10分、13时15分和15时10分。发车间隔为定点班次发车,上下午各两个班次,单程运行37分钟。

有轨电车二号线恢复运营通至桃仙机场

本报讯 记者吕丽报道 12 月18日,记者从大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获悉,以居民需求为出发点,大连市通过完善行业政策、建立管理体系、加强考核通报、推进智慧建设等多项措施,打造让市民满意的优质居住小区。截至目前,市内60%以上的“无人管”小区已完成物业管理全覆盖,明年底前此类小区将全部实现“有人管”。

今年以来,大连市发布多项物业管理政策及相关法规制度,包括物业

服务用房管理、物业服务企业和项目经理信用信息管理、物业管理第三方评估办法等。其中,物业管理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要求市内同一物业管理区域内住宅物业建筑面积大于 3 万平方米的新建项目,建设单位须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前期物业服务企业,先期即实现优胜劣汰。

同时,要求各地区分类施策,为无人管理的老旧小区居民基本诉求提供保障。推进以街道或社区与服务企业

签订保障级基础物业服务协议、产权单位出具承诺、设立应急维修队伍等多种方式,实现市内“无人管”小区的物业全覆盖,目前已完成60%以上的计划,明年底前将实现100%“有人管”。

另外,各区还分别建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住建、市场监督、公安、城市管理执法、环保、消防、人民防空等主管部门和各街道办事处为成员的区级居住小区优化管理工作体系,由单一的物业行业管理逐步向社会综合治

理转化。确定了市、区两级考核指标,将按照考核方案开展考核和通报工作,并选聘第三方测评机构对市内居住小区开展物业服务质量考评。

大连市物业综合管理平台将在今年底前上线试运行,实现数字化行业管理,集合企业及项目信息存档、业主大会电子投票、物业企业和项 目 经 理 信 用 信 息 管 理 等 多 种 功能,促进全市物业管理迈入信息化、智慧化。

大连全面推进居住小区优化

明年底前老旧小区全部实现“有人管”

“俺们这些老头儿老太太,没啥高学历,到这里喝茶聊天,看看报纸杂志、练练书画、下下象棋,心里舒畅愉快。”71 岁的刘万胜是陈俊文家的常客,几乎天天不落。

如今,陈俊文家已成了铁岭调兵山市大明住宅小区里有名的家庭文化室。用陈俊文的话说:“我家没啥高端娱乐设施,我们老人在一起就是图个乐和。”

大明住宅小区属老旧小区,退休职工占到七成以上。陈俊文2010年退休

后,常有工友来家里做客。3年前,陈俊文萌生了创办家庭文化室的想法。尽管居住的只是五六十平方米的两居室,陈俊文因陋就简,也没有刻意装修房间,只是购置了杂志、象棋等简单的文化娱乐用品。“设定每天9点为聚会时间,全天免费对外开放。”陈俊文说。

陈俊文告诉记者,他 8 岁时就能照着小人书画画,还写得一手好字。

“我下过乡、插过队,后来一直在大明二矿工作,书画爱好始终没扔。”正是

在陈俊文的带动下,常来他家文化室的老友多多少少都有了点“书画味儿”。每到春节,这些老友都会写几副对联送给各自的邻居。

“陈俊文家住二楼,上下都方便。‘学习强国’平台开通以后,大伙儿都下载了这个软件,利用陈俊文家的网络学习交流。”87岁的庄福清是文化室里年龄最长的,老人最喜欢的就是听大伙儿谈时事、讲老故事。他说,“回忆从前一起下井干活的那些事,觉得特别有滋

味。”今年66岁的陈香兰,退休后在家一直没事,如今也成了文化室的常客。“谁家有了开心事,在这儿跟大家分享;有了郁闷事,大家互相开导。现在,我每天都会来文化室报到。”陈香兰说

“孩子都成家不在身边了,现在就自己一个人,每天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挺充实。”陈俊文说,只要老朋友们不嫌弃家里简陋,他这个文化室就会长期办下去,当好街坊邻居的服务员,让大家一起开心度晚年。

陈俊文办家庭文化室乐享晚年本报记者 狄文君

12月18日,在沈阳怪坡虎园,百余只东北虎在寒风中迎接游客的到来。

观赏东北虎的最佳季节是冬季,因为这个时候的东北虎绒毛变得丰

厚,体态也更加 威 武。据了解,进入冬季以来,每天给东北虎投放的牛肉和鸡肉要比夏季多出 30%。

本报记者 万 重 摄

12月18日,朝阳市青少年宫携手魏国升志愿者爱心团队共同主办的以

“城市微光,做名德育少年”为主题的教育教学活动正式启动。

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40名青少年及贫困家庭孩子每周六和周日,在朝阳市青少年宫接受彩陶、沙画、创客机器人、航模、美术等 11 个专业的免费指导。孩子们将在教育体验中学会表达爱,在动手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

本报特约记者 仇一军 摄

公益课堂让孩子学会表达爱

虎园进入最佳观虎期

本报讯 记者陶阳报道 12月 18 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职务犯罪审判白皮书(2013—2019年)》(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以实证研究的方式,对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沈阳市、区两级法院审结的1635起职务犯罪案件进行了深入梳理和分析。

据介绍,《白皮书》的发表,旨在精确掌握职务犯罪的发展态势,系统总结职务犯罪审判经验,深入

查找发案原因及面临的问题,制定完善的针对性措施,严肃法纪,弘扬正气,教育广大公职人员廉洁自律,担当作为。同时,也是为了回应社会关切,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广泛接受社会监督,进一步彰显司法机关惩治腐败决不手软、打击犯罪决不松懈的态度和决心,以更好地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共同打赢反腐败这场人民战争。

沈阳发布《职务犯罪审判白皮书》

本报讯 记者金晓玲报道 12月18日,记者从沈阳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作为国家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沈阳市经过两年多的探索,目前全市已建设31个医养结合试点机构,开设医养结合床位 2503张,在全国率先打造出以医院为中心的“医养结合沈阳样本”,并获得国家相关部门认可。

结合区域实际情况,沈阳市确立了以医为主、以失能失智老人为服务主体、一张床上实现医疗与养老结合的战略定位,多措并举,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着眼于医养结合行政管理体系建设,沈阳市

成立医养结合联盟。联盟由沈阳市安宁医院、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沈阳市老年病医院、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 4 家三级医院为龙头,广泛吸纳各 级 医 养 结 合 试 点 医 院 加 入 。 同时,出台医养结合工作的政策、标准、规范,并形成政策体系。

据介绍,沈阳在实践中针对老年人的实际需求探索出一系列特色工作模式。其中,“院中院”模式即在医院中办养老院,实现了“医养零距离”。代表性医院如辽宁中置盛京医院,1 层至 10 层是医院,10 层以上至 20 层为养老院,医和养结合得十分高效紧密。“医养结合床位”模

式即将医院嵌入到养老院中,由沈阳市卫健委和沈阳市民政局共同按照医养结合工作的服务标准和要求进行确立,目前已有床位 2503 张,可提供高、中高、中、中低、低 5 个层面的专业医养结合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沈阳市还在 197 个医院机构开通了老年人就医服务绿色通道,在 72 个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了老年病科或老年病门诊,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同时,今年 5 月,沈阳市被确定为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城市。为满足国家级医养结合和安宁疗护双试

点城市建设对于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沈阳市加快医养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沈阳市建立医养结合人才培训中心,现已培训医养结合工作人员200 余人;启动老年照护师培训工作,99 名人员通过考核,获得老年照护师资格证书;开展安宁疗护专业培训,235 人通过考核,获得专业资格证书;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 院 建 立 了 安 宁 缓 和 护 士 培 训 基地,在和平区北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安宁疗护基层培训基地;在沈阳市安宁医院建立老年医疗照护培训基地。

沈阳两年开设医养结合床位2503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