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刘金贵 一棵风沙中的树 - paper.jyb.cnpaper.jyb.cn/zgjyb/page/1/2011-02/27/04/2011022704_pdf.pdf · 学生使用 “米字格”、 “田字格”、 “九宫 格” 等辅助手段。

Transcript

2011

2

27

日 星期日

BOYI

文化新闻中心主办

44

·

启迪教育人的文化自觉

主编:杨桂青 编辑:张杰

电话:

010-82296616

信箱:

[email protected]

社址: 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

10

号 邮政编码:

100082

电话中继线:

82296688

电报挂号:

81108

统一刊号:

CN11

0035

广告经营许可证号: 京海工商广字第

0128

号 (

1-1

) 印刷: 解放军报印刷厂 定价: 每月

24.00

元 零售每份:

0郾80

此曲只应天上有 刘金贵 绘

临帖 如见古人挥运之境

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 孙学峰

在诸种艺术门类的学习中, 美术可以

直接到自然界中去写生, 音乐或许受启发

于天籁之音, 舞蹈可以模拟各种生物的优

美运动, 书法则只能临摹优秀的前代书法

名迹。 正基于此, 历代书家都非常重视书

法范本。 相传欧阳询在羁旅途中看到索靖

书写的碑志, 露宿观摩三天三夜, 直到心

有所悟; 唐太宗痴迷王羲之书法, 不顾帝

王之尊, 指使臣下计赚 《兰亭序》; 米芾

见到朋友珍藏的古代法书, 不惜勒索, 乃

至以死相逼。 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书家在

范本缺乏之困境中的挣扎。 由此, 我们也

就不难理解王导的举动, 他可是在晋室南

迁的仓促之中仍然不忘随身携带 《宣示

表》 并时时把玩!

我们曾经遇到过无数临习者, 他们的临

习作品非常优秀, 在自我创作时却得不到充

分的技法体现, 也没有太多的水准提高。 我

们也遇到很多作品, 有些在范本中已经出现

的字, 便写得特别漂亮, 如果是范本中没有

出现过的字, 则写得一塌糊涂。 他们似乎没

有找到一个沟通学习和应用的中间环节, 只

能将范本中每一个字的外部形态记得非常清

楚, 却缺乏学以致用的手段。 假如学书者经

过长期观察、 临摹, 从而进行细致揣摩和精

密思考, 复现出线性的书写过程, 甚至映现

出书家当时创作的情景, 将之内化为对点画

用笔、 结体取势、 章法布局的规律认识, 进

而掌握书写的各种动作和要领, 那么, 只要

正确地使用已经学会的各种动作, 合理地表

现对作品的构思, 就可以顺利地完成书法创

作。 事实上, 古人一直重视这种由 “外” 的

形态向 “内” 的规律转换。 比如 , 黄山谷

说, 学书须 “张古人书于壁间, 观之入神”,

下笔时才能随人心意; 姜白石进一步明确

说, 临帖要达到 “如见古人挥运之时” 的境

界, 类似的说法不可胜举。 至于书法创作,

则是对规律把握的自然流露和率性挥洒。

在启蒙书法教育中, 要达到这种理想的

境界并不容易: 一方面, 临摹所面对的对象

是书写完成之后的静态作品, 要真正实现向

“内” 转变, 学书者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和领悟能力, 否则, 只能专注于照葫芦画瓢

似地生硬模仿。 另一方面, 在科学技术不甚

发达的环境中, 优秀的书法范本相当稀缺,

人们只能通过双钩、 摹刻、 临拓等方式进行

复制, 而后, 又经自然风化、 人为磨损, 已

经不能保持作品本来的面目, 也给书法教学

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教师需要做的是授人以 “渔”, 包括辅

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观察范本, 使之真正明

白范本中各种形态的出现环境、 形成原因,

把握形成这些形态的动作要领, 并力所能及

地做出示范性的动作, 再现书家的创作过

程。 比如, 仅就观察笔画形态来说, 每个笔

画都应该是书写过程中的一个片段, 或者说

是动态运动中的一个静态定格。 这个横画、

那个竖画表现出什么样的形态, 在很大程度

上并不取决于它们自身, 而是受制于书写的

线性运动。 看起来, 这些简单而具体的事情

只是临帖目标的具体化, 完成任务好像也没

有多少困难。 其实不然, 学生不容易完成的

事情, 教师同样存在着践行的困难。 在实际

教学中, 教师往往要求学生注意笔画的形

态、 位置等, 希望通过单个书写单位的相

似、 排布的准确达到临摹的目的, 甚至鼓励

学生使用 “米字格”、 “田字格”、 “九宫

格” 等辅助手段。 但是, 这种过分关注于

“鱼” 的方式, 只是局部、 静止、 孤立地吹

毛求疵, 而不能没有顾及到书写过程的气韵

流动, 当然也不能使学生的内在认识得到提

高, 结果只能将血肉丰满的整体割裂得支离

破碎。 为了避免这种状况, 教师有必要认真

研读古人关于书法创作的经验, 并力争在书

写实践中去验证其具体所指, 以便为书法教

学提供理论的指导。 同时, 教师更有必要加

强对古代法书的临摹训练, 力争还原古人创

作的过程, 真正理解每一个书写单位进入书

情景之后, 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和为什么出

现这些变化, 进而怎样在书写中表现这些变

化。 这样, 书法教学便可以在连贯的书写系

统中进行。

或许, 一组电影镜头更能启发我们的思

考。 在电影 《卧虎藏龙》 中, 玉娇龙因为文

化水平较高, 在偷看剑谱时可以顺利地理解

各种动作的要领, 武功逐渐超过了师父。 师

父因此黯然神伤地说: “我看图, 你识字,

原来你留了一手 。 ” 我们是否可以认为 ,

“看图 ” 就是对范本外部形态的描摹 , 而

“识字” 则可以详尽地把握书写每一个外部

形态的具体动作要求? 今天无数人练习太极

拳, 以求得心情舒畅、 身体健康, 但如果仅

仅专注于单个的动作, 而忽视了疾弛、 刚柔

乃至速度、 节奏、 力量, 甚至不能注意到单

个动作之间是如何连接起来的, 我们就很难

领悟其中的真谛, 感受到其中的乐趣。

面对死亡的真实

天津美术学院 邵亮

在我们的艺术史当中 , 法国画家古

斯塔夫·库尔贝 (

1819-1877

年 ) 常被看

作是一位写实主义大师。 今天的观众习

惯了在网页上面对火柴盒大小的 “作

品”, 也就习惯了仅仅作为一种手法技巧

来谈论写实主义对于客观物体的表现力。

在这种视角下, 库尔贝的代表之作 《奥

尔南的葬仪》 未必是一件讨人喜欢的作

品 。 它或许 “真实 ”, 但不够 “生动 ”,

中国的艺术史家曾批评这件作品 “缺乏

灵气”、 “人物黝黯” 等。 其实, 这是因

为我们往往把写实主义理解成一种希望

把对象表现得 “活灵活现” 的艺术, 我

们的这种写实主义主张实则与

19

世纪法国

的文化情境大相径庭。

1849

年创作的 《奥尔南的葬礼》 反映

的是库尔贝的故乡奥尔南举行的一次葬

礼。

19

世纪中期,随着欧洲中心城市的人口

日益密集, 大规模的市政改建正在进行。

在中央政府的法令强制之下,许多法国城

市将他们传统的教堂墓地迁移到城市之

外的“公墓”。而奥尔南为了挪动墓地的位

置花了

33

年的时间,耗时之长、争论之多,

凸现出地方对中央、 传统对现代的抵制。

奥尔南是一个所谓的“自由省”,素以崇尚

地方自治的独立精神著称。对奥尔南的市

民而言,对墓地变革的反感一方面来自对

中央命令的厌恶,另一方面是不想放弃自

公元

3

世纪古罗马时期就一直在使用的墓

地。在葬礼上,已经变得灰暗的画面中可

以看到

51

个人物形象, 有

37

个人的身份可

以确认,其中包括库尔贝的父母、姐妹、妹

夫和表兄弟。

《奥尔南的葬礼》 不是简单地记录某

一个葬礼,而是透过发生在艺术家身边的

事件,揭示生与死、 传统与现代的断裂。

墓地的改建和迁移表明 ,

19

世纪关

于死亡的道德观正在发生变化, 死亡的

神秘感和神圣感正在逐渐受到怀疑。

19

世纪的艺术家在对待生和死的伟大主题

时再没有以往的恭敬与虔诚。 《奥尔南

的葬礼 》 未必是一件讨人喜欢的作品 ,

只要对西方的宗教文化稍加了解就会认识

到, 这种 “真实记录” 死亡和葬仪的意图,

这种行为背后所代表的观念, 对于欧洲人的

传统习惯带来了一种怎样的震撼: 一个没有

天国的葬仪是能够被允许的吗? 一个用表现

圣徒和英雄事迹的主题和尺幅表现一个凡夫

俗子间的社区活动的艺术创作方式是能够容

许的吗?

用画笔表达一种单纯、 不带神话色彩、

没有诗意的死亡仪式, 我们在送葬的人群中

找不到那种戏剧化的悲哀气氛, 而激扬的表

情是经常出现在文艺复兴画家表现基督上十

字架之类的严肃题目之中的。 在提香的 《圣

母升天》 和埃尔·格列柯的 《奥尔加斯伯爵

的下葬》 等死亡仪式的题材当中, 天使和天

父在画家的笔下曾经同送葬的众人一样地令

人信服, 来自天国的仁慈一直是传统的死亡

主题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元素。 然而在库尔

贝的 《奥尔南的葬礼》 之中, 这个传统中断

了。 艺术家对于纪实的兴趣主导着整个画

面, 他使用平铺直叙的横宽构图来表现真实

的送葬行列, 令众多人物拥塞在画面的近

景。 然而, 这个看似呆板的构图, 却因具有

一种强烈的现实感而令人震动。

这并不意味着库尔贝在 《奥尔南的葬

礼》 的画面中并未作任何独具匠心的艺术处

理, 如后排送葬人群那种微妙的曲线, 在真

实的送葬主题之中单调划一的表情、 衣饰和

仪态中艺术家仍在寻求某些错落有致的呼

应。 事实上这些巧妙的天才筹划都造就了

《奥尔南的葬礼》 严谨而不失之拘谨的效果。

然而从总体上看, 库尔贝的这件作品并不希

望玩弄构思和技巧, 而仅仅是印证了写实主

义的态度, 一种摒弃了宗教式的虚幻想象而

直面现实的勇敢态度。

审美课堂

笔是 “心” 的凝练, 刘金贵在功利浮躁的社会中, 能够潜心笔墨, 没有一笔的苟且, 没有一丝的

敷衍, 没有毫厘的骄奢之态

经典重读

艺教观察

黄山谷说,学书须“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下笔时才能随人心意;姜白石进一步明确说,临帖

要达到“如见古人挥运之时”的境界

诗可入画,画不尽诗

长春工业大学 孟庆东

苏东坡能诗能文, 能书能画, 于文艺

批评也颇有见地, 如针对王维诗歌与绘画

所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

画,画中有诗”,已是广为人知的中国古代

文艺批评中之经典。

中国古代文人形象思维发达, 古典诗

歌重意境,诗情之中确多画意。画传诗意,

也确有成功之作,像传说中的“踏花归去马

蹄香”,马蹄旁画几只蝴蝶,境界全出。齐白

石不愧大匠,顺溪而下几只蝌蚪,着实让人

于遥远间若有所闻,堪称巧思妙品。

艺术创作忌思想的懒惰。 自 “诗中有

画,画中有诗”理论始,相沿成习,一些人爱

着眼诗趣,让绘画显出诗意,大的诗意求之

不易,便流向一些小的诗趣,或翠柳鸣禽,

或溪桥路转,格局越弄越小。这是一种精神

上的偷懒, 无自己之意, 却向诗中去找画

境。像将杨万里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

有蜻蜓立上头”的意思拿到画中来,此类画

作不少,却不知这已非创作,几乎等于诗的

图解,往好里说已是“二手”,意思再好也是

人家的,并非自己奇思妙想创作得来。

画中可以有诗, 但问题是, 诗有画不

出之处。 如钱钟书所谓 “画家挖空心思,

终画不出 ‘三声’ 连续的猿啼” (参见

《七缀集·读 〈拉奥孔〉》), 而绘画并不就

是为了画诗, 如果 “我们的注意力常给名

牌的理论垄断了去” (钱钟书语), 一味

要向绘画中鼓捣出所谓诗意, 势必会使绘

画受到局限, 甚至会使绘画这种原本独立

的艺术变成文学的附庸。

这让我想起一个人来, 就是北宋画家

许道宁。 说起许道宁, 后人很有些对不起

他, 我们今天已不知他具体的生卒时间,

甚至连他出生在什么地方也不能确定。 画

史关于许道宁的文字甚少, 同是北宋的郭

若虚, 在其 《图画见闻志》 中, 也只语焉

不详的一百多字, 提及其绘画作品, 只列

出 《山水寒林》、 《临深履薄》 等, 却把

他那幅 《关山密雪图》 给漏掉了。

凡涉许道宁的文字, 皆谓其作画师法

李成,有人甚至说这幅《关山密雪图》颇得

李成余韵。作者自己在画上题款也说“许道

宁写李咸熙关山密雪图”。李咸熙,即李成。

不知李成是否也有一幅 《关山密雪图》,不

知许道宁这幅画作是写李成的意还是摹李

成的画,这些还有待考查,也许已无从考证

了。但是,以笔者看,许道宁虽师法李成,却

并不就是李成,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他,所谓

“写李咸熙关山密雪图”, 也许是要借李成

的名气。今人好袭人,古人好托古。郭若虚

在《图画见闻志》中就说,许道宁“始尚矜

谨, 老年唯以笔画简快为己任。 故峰峦峭

拔,林木劲硬,别成一家体”。另一位宋人刘

道醇在其《圣朝名画评》中说:“许道宁既有

师法,又能变通。”有不知名者介绍许道宁

的文章说道:“许道宁的这种以侧锋刷扫,

浓淡分披而一次完成的山体画法, 在技法

的运用上,是一种创造,对后来南宋时形成

的大斧劈皴法, 也有某种启迪作用。”

着眼 《关山密雪图》, 绘画者自然要

注意笔法 , 如 “淡墨渲染 ”、 “短笔布

皴”、 “山头施粉” 等。 这些固然要看,

要研究, 但是, 笔者初见 《关山密雪图》,

却是被深深震撼了, 心中升出的一个念头

是, 这幅中国画作, 彰显出中国笔墨的伟

大之处, 放在世界的伟大画作中毫不逊

色。 从时空角度看它永不过时, 这幅穿越

时空的画里有灵魂, 蕴含着天地的精华,

有大自然冥冥而不可言说的神秘力量, 已

远非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等一般理论

所能涵盖和解释的了。 在这幅画作前, 现

有的理论和语言皆显得苍白无力。

于是得出一个感慨。 早在宋代, 中国

绘画的创作实践已有伟大的成就, 其成果

完全可以和世界大师级的作品比肩并列,

可是直到现在, 批评界却仍缺少大手笔去

总结、 分析和论述, 帮助人们从更高的角

度去重新认识中国绘画。 潘天寿先生早就

说过: “东方绘画之基础, 在哲学。” 也

许, 这才是中国画走出中西艺术交融创作

瓶颈的根本所在。 由此可见, 创造出古典

精品的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醒, 对于国画

在现代语境下的探索不只迫在眉睫, 而且

至关重要。

刘金贵 一棵风沙中的树

中央美术学院 王工

26

年前, 刘金贵在中央美院中国画系

毕业后留校, 先后在连环画年画系和中

国画系教学。 其间, 他汲取了丰腴的民

间滋养继续他的创造和教学。 他质朴地

“采本拾真, 剔除矫情, 摒弃繁缛, 唯取

真淳”, 得以尽情表现对民间情感的融通

和对民间滋养的吸纳。

刘金贵尊重传统 , 他在尊重传统的

基础上超越传统, 以坚实的工笔绘画基

本功力坚守着以传统为本、 借鉴兼容的

创作立场, 既谙传统绘画深髓, 又有对

当代艺术的精深理解和研究。 他的人物

画以民间艺术为个性表现视角, 蜕变于

工笔人物的传统造型和传统笔墨, 构图

精妙, 造型精整。 他用心感受和表现生

活, 以苍润、 疏淡和娴雅之美, 逐渐形

成自身独具唯美典雅和意蕴隽永作品风

格。

刘金贵正逢盛年 , 他的教学和作品

都广受社会关注。 他的笔墨人物造型简

约生动, 以线见长, 他用线功力近

30

载,

果断洗练, 从不打底, 成型在心, 悬腕

而就 , 笔态线韵淋漓尽致 , 神形具备 ,

以独特的驾驭力和走线范式, 在全国艺

术院校的工笔教学中以 “刘家样” 著称。

他以低调对待取得的成绩和受到的推崇,

他的成就反使他沉稳而不浮躁, 融入于

长久的耐性之中。

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中央美院中国

画学院教师作品展中, 他选择 “三月三”

的苗家山寨为题, 完成 《此曲只应天上

有》 和 《三月三》 两个高

2.4

米、 宽

1.16

巨幅工笔人物力作。

三月三, 花繁柳绿 , 杏雨幽幽 。 对

歌的节日, 情人的节日, 一曲烟雨天地

美, 一曲春风山河秀, 歌如云, 歌似海。

《此曲只应天上有》 使画家的构思, 避开

了 “三月三” 苗寨繁闹恢弘的对歌场景,

截取构图了

5

个形态各异、 风姿绰约的女

孩子 。 她们身着苗家盛装 , 侧背躯体 ,

梳裹就风鬟雾鬓, 插满银饰鲜花, 缀满

翠玉丹霞 , 绣片艳丽夺目 , 精细入微 。

人物纤纤细手 , 手中花香 , 溢出画面 ,

发结、 流苏、 耳环、 项圈、 手镯, 腰间

挂件、 衣带、 脚链, 无不透出画家的匠

心而摇曳生姿。 左侧女子竟以歌喉引来

一只小鸟 , 羽色翠绿欲滴 , 醉落肩上 ,

成为人物附加物中最为精彩的神来之笔,

使人顿感美不胜收。 难得见到如此大幅

的工笔人物身上如此多而复杂的服饰 ,

纤细的手态灵动至极, 艺术中的和谐与

美, 是对比产生的, 将人物服饰手姿描

绘得精细入微。 此时恰到好处地略去被

鬟鬓半遮的脸部五官, 却表情俱在, 情

浸满面, 缺处尽为想象飞腾的空间。 其

对整体衣饰的深入描绘, 尽显画家对民

间民俗观察研究的一丝不苟与入微精深。

画面的歌声, 情飞满天, 心飞满天。

歌声震落花瓣 , 飘飘洒洒 , 落英缤纷 ,

是画家神来之笔的又一精彩, 令人惊叹

此曲只应天上有。

同一题材的另一作品是 《三月三 》。

夜幕低垂, 河边燃起成堆篝火, 女孩们

浓艳的盛装和佩戴的银饰, 在火光下染

成金色, 与黑色夜幕强烈对比。

3

个女子

俯身放逐河灯与画家精心塑造的手指的

动姿, 渲染着另一种华丽。

百褶裙裙纹走线突出了画家线描的

超凡能力。 平行走线, 等距等长, 有别

于传统工笔条线。 一线到底, 条条流畅,

突出着百褶的质感。 人体俯身, 手臂下

探, 由于臀部的隆起, 拱成的人体弧线,

强调着女性的优雅与美感。 河灯漂然水

面, 忽闪忽现, 似在仙境之间。

笔墨形成了形态与韵律的统一 、 精

湛与概括的统一 、 秩序与清晰的统一 、

严整与灵动的统一和静谧与洒脱的统一。

而完成具有装饰感与真人等大的工笔重

彩创作中, 人物外在形态与内在神韵的

形神统一 , 具有何等的难度 。 选题难 ,

布局难, 出语言也难, 挑战传统挑战大

师难 , 挑战自我更难 。 刘金贵深知难 ,

却知难破难, 造险破险。 容易的事没有

魅力, 难度重重, 才会魅力无穷, 他因

此执著而乐此不疲。

刘金贵潜心创作的代表作 《二十四

节气图》: 《谷雨》、 《立夏》、 《夏至》

和 《秋分》

4

幅作品中, 季节的轮转和色

彩置换, 烘托着作为标志的 “经典” ———玉

米地的时空显现与存在。 现实中, 谷雨节气

只是播种的开始, 在画家的笔下就有了扬花

抽穗、 果实肥硕, “冬至”、 “大雪” 时的

玉米地将如何处置呢? 此乃画家在心田的播

种、 耕耘和收获。 他以意工、 笔工、 色工,

表现出卓尔不群、 挑战传统的冲击力, 彰显

着全新的个性面目与视觉感受。 需要指出,

“逸笔” ———准确地说是刘金贵所独创所独

有的, 逸笔不等同于写意, 以走线律动的准

确与到位、 以独有的文雅与娴静显现出与写

意画家的豪写笔墨本质的不同。 他的逸笔随

意而精心, 以园田乡野诗情来吟颂内心的唯

美, 以寄情抒怀。 他本真地追求对意境的营

造, 在他的笔下呈现出悠扬、 婉转、 轻快、

如诗如歌的化境, 平静而淡然 , 闲适而清

和。 田园中的夏暑, 暮色中的冬雪, 画境空

灵, 可游可居, 神与物化, 心与天游, 成为

作品中超越现实的艺术特质。

刘金贵

20

年前在作品中呈现的清新蕴

藉、 静谧幽邃的审美灵动和地老天荒、 真情

永在的亘古情怀, 今天仍深深地隽刻在他的

作品中, 成为他笔墨作品的精神特征。

刘金贵不会骗自己 , 更不会取巧于受

众, 对于画面的微小处理, 一只蝌蚪的出

现, 一方豆章的位置, 无不经意思考, 竭己

之笔, 尽己之能, 成全他的笔笔精彩。

金贵淳朴得有些 “土气”, 却视艺术视

笔墨为生命, 这是给予艺术和自我的尊重。

他不像志不在画的画家为势位之扰, 而心不

在画中, 浓烈的个性, 使他以一切非艺术、

伪艺术为标靶。

他常于辽阔处惆怅浩叹, 被人事触动而

伤高怀远, 处满山啼鸟时, 可举头见大鹰,

他永远思考永不满足永远追寻。 他筹划用

3

年时间完成 《三英战吕布》、 《荆柯刺秦王》

悲壮的作品, 以一种英雄崇拜的度与势, 向

传统和大师挑战。 笔是心的凝练, 刘金贵在

功利浮躁的社会中, 能够潜心笔墨, 没有一

点苟且, 没有一丝敷衍, 没有毫厘骄奢之

态。

刘金贵双眼清澈、 身材微胖不高, 出生

在内蒙古包头的他 , 常用泛西北口音说 :

“我们那儿, 一年刮两次风, 一次刮半年。”

他是风沙中的一棵树。

美的历程·学院派

刘金贵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

画学院副教授 、 工笔画室主任 ,

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美术家协

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

长、 常务理事, 北京工笔重彩画

会副会长。

歌歌声甜 刘金贵 绘

三月三 刘金贵 绘

关山密雪图 许道宁 绘

教师甚至鼓励学生使用 “米字格”、 “田字格”、 “九宫格” 等辅助手段, 结

果却将血肉丰满的整体割裂得支离破碎。

奥尔南的葬礼 古斯塔夫·库尔贝 绘

这个看似呆板的构图, 却因具有一种强烈的现实感而令人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