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又到一年麦黄时 敬 仰 稷 王 山epaper.sxycrb.com/rbpaper/pc/att/202006/18/c878a37... · 一座心中的山,一座生命的山,一座人 文厚重的山,一座名字叫稷王的山。

Transcript
Page 1: 又到一年麦黄时 敬 仰 稷 王 山epaper.sxycrb.com/rbpaper/pc/att/202006/18/c878a37... · 一座心中的山,一座生命的山,一座人 文厚重的山,一座名字叫稷王的山。

鹳雀楼2020年6月 18日 星期四

E-mail:[email protected]

人都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故土情结。今天我要敬仰一座山,一座故乡的山,一座心中的山,一座生命的山,一座人文厚重的山,一座名字叫稷王的山。

我敬仰稷王山的厚重。后稷,这是一个被世人供奉于心灵圣殿的名字。作为周人始祖教民稼穑、播种五谷之地,稷王山承载着华夏农耕文明的脉动,你的山名就是一部显赫厚重的历史;你的存在就是一种远古文明的传承;五谷石、莲花峰、姜嫄庙,众多的人文传说成就了你的神奇神圣;稷王塔、稷王殿、稷祠、稷亭等珍贵的文物和文化遗存,以及遍布河东大地规模宏大的稷王庙建筑群,诉说着你的风雨沧桑,让人感知你的独特价值,不需要任何炫耀,就能为华夏文明发展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足可以光耀史册,与那些名山媲美。

我敬仰稷王山的质朴。稷王山不愧是亘古洪荒的大自然杰作,不算高,不奇绝,不孤傲,不蛮霸,土黄色的山体,似乎是塑于蓝色天空里的一座浮雕,完全没有名山的架势,这跟你的历史厚重极不相称。虽然单拎一处大做文章都可晒可炫,但你就是这个沉默的样子,宠辱不惊,不加任何修饰,呈现出一种原生态,一种原始的本真。遥望稷峰,犹如庞然大物,横亘天地一隅,令人感叹上天造物的鬼斧神工。登临峰顶,站在一片瓦砾的稷王庙遗址,面对巍然耸立、残破斑驳的稷王塔,与先民从容对话,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古朴苍凉的心灵震撼。远眺周边村落,或依地蛰居,或顺势就向,窑洞瓦舍,参差错落;田园乡野,鸡犬相闻,依然透着原始村落的气息和农耕生活的质朴。

我敬仰稷王山的壮美。“古墓荒祠峙远空,一湾螺黛叠千重。地因人重名偏著,德并山高祀应隆。献亩勤劳资粒食,黍禾蓬勃想遗踪。年年社酒鸡豚会,为报当时教稼功。”这是古稷八景

“稷峰叠翠”的真实写照。稷王山原本是这么的粗犷而壮美:群峰莽莽,奔腾而来,山浪峰滔,岩呼石啸;一座又一座巉峦腾起,一块又一块岩石发功;彩虹卧波间,田畴阡陌;墟烟依依中,草木葱茏;云雾缭绕,绿苔森森,松柏挺拔,山花娇艳,将全山装扮成绿的世界,与天地人同辉,和日月星竞耀,共真善美歌泣。每一处绿意都是目光追逐

的底色,每一朵云彩都是心灵寄托的诗笺,令过往的迁客骚人留下了赞美的诗篇:“昂首层霄俯万重,瑞荡勋州第一峰”“遥望峰峦景最奇,傍岩古木绿参差”。不难想象,稷王山该有着怎样的无限风光和无穷魅力。

我敬仰稷王山的坚强。山石向为意志坚定的标识,而稷峰更是坚强无畏的化身。稷王山关连五县,与中条山、吕梁山一道组成三道屏障,拱卫运城使之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演绎了史不绝书的威武雄壮的活剧。抗日战争中,党领导的山西新军 212 旅在稷王山根据地浴血奋战、顽强抗敌,书写了慷慨悲壮、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每每回到故里文村,伫立仰望新建的抗日誓师纪念碑,贾全明、薛西文、秦中科、王鸿钧、王鸿才、王马福……一个个有志有节、有勇有谋、有胆有识、有能有为的革命英烈和仁人志士,如雄伟的稷王山一样,在历史长河的彼岸屹立。正是这种坚强刚毅品质的浸润和熏陶,铸就了稷王山儿女的风骨和气节,让稷王山的红色基因融入人们血液。在代代相传的故事中,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中,一代代文村人坚守初心、砥砺前行,而稷王山正是指引他们闯关夺隘、攻坚克难,取得一个个胜利、又不断走向未来的不灭灯塔。

我敬仰稷王山的丰饶。此处呈丘陵地貌,白云岩、石灰岩为其特色,富含金属镁矿,是全市建筑石料的主要供给之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后稷故里,这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稻黍稷麦菽五谷杂粮应有尽有,瓜果梨桃样样俱全,蔬菜干果品种丰富,小吃美食独具特色。小麦质硬粒重、面粉筋道,苹果色艳光亮、甜脆味美,板枣色泽红润、肉厚核小,柿饼霜厚味甜、肉质绵软,核桃皮薄仁满、口感香酥,花椒籽大粒丰、色泽鲜艳,山楂皮红肉粉、酸甜适度,酥梨肉质细嫩、汁多味甜,柴胡、黄芩、地黄、板蓝等药材种类繁多、道地纯正……作为后稷子民,这里的人民勤劳聪慧、朴实善良,用智慧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用汗水浇灌出美丽的艺术之花:面塑花馍千姿百态,抬阁艺术造型别致,民间剪纸栩栩如生,手工刺绣色彩斑斓。这些弥足珍贵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技艺,传承着稷王文明,彰显着稷王智慧,在后稷大地如璀璨星

辰,熠熠生辉。我敬仰稷王山的文脉。稷王山民风

淳朴、文脉悠长。故乡十里文村是有名的文化之乡,自古就有“山间茅屋书声响,放下扁担去赶考”的耕读传家传统,明理养德、尊师重教、崇文尚学之风源远流长,父子登科、兄弟同榜的佳话不绝于耳;书香门第、教育世家的荣耀薪火相传。千余户人家的村子,就有陈折贵、王功庭、王建业、王德才等多位书画名家和高霞、王国珍等乡土女作家享誉河东。曾经的文村初中,长期以来一直是万荣教育的一面旗帜,近些年每年都有数十名学生考上全国名牌大学。如今从文村走出的博士、硕士、学士数百人在天南海北、各行各业为祖国建设贡献着聪明才智。

我敬仰稷王山的平实。一座座古朴村落,一栋栋山庄民居,一眼眼砌崖窑洞,一缕缕袅袅炊烟,一层层金色梯田,一片片绿色林果,一群群肥壮牛羊,一阵阵悠扬牧歌,掩映在透明发亮的青山绿水间,把居住在山里面的男男女女,变幻成下凡的神仙。生活在这里的乡亲,拽一片白云就是响亮的招牌,扯一缕清风就是深情的吆喝,掬一棒清波就是动人的歌谣,漫山遍野的庄稼是让人艳羡的山野诗意,美丽的田园风光让人充满了浓浓的乡愁。置身这样的优美 环 境 , 过 着 惬 意 恬 适 的 日 常 生 活 ,

“心共白云空,谁复问千种”,心灵的愉悦,精神的提升,都让人萌发一种对大自然的憧憬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即便是那些胸中鼓荡着侠气剑胆的人,心灵也会变得柔软温润。怀着对稷王山的挚爱和仰慕,我祝愿这里所有的花朵和树叶,在风中歌舞升平;所有的后稷儿女青春不老,爱情如蜜;所有人在有生之年,尽享春夏秋冬四季美好。

我敬仰稷王山的奋进。稷王山是一座红色的山,更是一座奋进的山。作为革命老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这里交通闭塞、条件艰苦、经济落后,是全市面积最大的连片贫困地区。伴随着共和国成长和时代奋进的脚步,后稷儿女胼手胝足、艰苦奋斗,经历了气壮山河的社会主义建设高潮,走过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之路,奔跑在新时代脱贫攻坚奔小康的伟大征程上。他们初心如磐,矢志不渝,悉心耕耘着脚下的每一寸土地,精心播种着每一颗希望的种子,建立绿

色基地,发展香菇大棚,壮大特色产业,谋划红色旅游,实施易地搬迁,硬化美化道路,改善基础设施,连通信息网络,开展电商营销,建立照料中心,丰富文化生活,推进乡村文明……在奋斗中改变面貌,在奋斗中创造奇迹,在奋斗中成就梦想,在奋斗中书写豪情。如今的稷王山地区已经全部实现了整体脱贫。当穿行在稷王山腹地的一个个美丽乡村,听到的是感天动地的奋斗故事,看到的是拼搏进取的奋斗坚守,感受到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传承。

我敬仰稷王山的深情。稷王山是故乡最鲜明的印记特征,是我文村人的精神坐标和心灵图腾。作为父母山,你是那样的神圣不可亵渎,是那样的威严不可冒犯,是那样的庄重令人敬畏,是那样的清纯需要珍摄,是那样的善良期待呵护。几年前,仁兄高殿君在一篇 《忧思稷王山》 中,饱含着对稷王山的深沉之爱和深情感恩,笔走龙蛇、引经据典,绵绵忧思、慷慨以歌,为稷王山生态保护积极呐喊、倾情呼吁,其家乡情怀、故土情愫、文村情结、游子情义,质朴情感、撼人心魄、动人心扉、荡人心旌,深深感染着每一个后稷儿女,也使稷王山从此深扎我心,变得愈发神圣而伟岸、可亲又可敬。庆幸的是,这两年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党和政府、父老乡亲的同心努力下,如今的稷王山开采实现了从无序到有序、从管理到治理的历史性转变。踏着新时代的节拍,今天稷王山又敞开博大胸怀开始了风力发电建设,以无我精神奉献人类、造福社会。

黄河万年流淌,稷王千年不朽。正如一个人要有知音的理解,一座山也需要经典的解读。稷王山,你在历史学家眼中,是一部掀开了华夏农耕文明辉煌篇章的厚重史书;你在地质学家眼中,是充满神奇而有待勘探开发的巨大宝藏;你在动物学家眼中,是飞禽走兽的乐园;你在植物学家眼中,是花草树木的天堂;你在我的眼中,是故乡的山,生命的山,圣洁的山。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我从这里走出,我与你藕断丝连,无法分割。你使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博大幽深,感慨于世事的沧海桑田,感叹人生的倏忽短暂,感念乡愁的温情暖意……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作为稷王山的赤子,我不能无视你的存在,不能压抑对你的冲动,不能拒绝对你的推崇,更不能吝惜对你的赞美。此时此刻,遥望稷峰,我心潮澎湃,情难自禁,虔诚地燃上一炷心香,双膝跪拜在地,深深地磕三个响头——以此表达对这座神圣之山的顶礼膜拜,也向平凡普通、纯朴善良的稷王山人致敬,向坚毅刚强、奋发向上的稷王山精神致敬!

●心香一瓣 ■展 翼

敬 仰 稷 王 山

过去 乡路一首愁肠百结的小令斗折蛇行的意境野草野花野蒺藜心迹徘徊在大山的内容里

如今 乡路直抒胸臆明白如话冬青月季法国桐诗意畅怀心不再硌痛笔直的目光把梦送得很远很远

乡 路■晓 寒

田野里一片鹅黄微风吹拂掀开滚滚金浪麦穗摇曳着那 籽 粒 饱 满 的希望

细雨蒙蒙中在野外相伴麦浪嗅着麦香感谢土地的

无私奉献

收割机撒开欢儿歌唱农民的脸上笑颜绽放掬一捧新麦嗅着淡淡清香心中格外舒畅

麦 香 淡 淡■薛振堂

记忆里,年年割麦子,我家开始最早,收镰最晚。

我家四世同堂,十一口人分得二十多亩地,只有父母亲和爷爷三个主要劳力。老奶奶在家照看年幼的妹妹们,奶奶做全家人的饭。父亲常说:“人少好吃饭,人多好干活。一个蛤蟆还有四两劲呢!”我和姐 姐 三 妹 也 跟 着 父 母 收麦,那年我八岁。

天不亮,还在睡梦中的我被母亲拉起来,像蔫了的茄子无精打采跟在大人们后面。我常常埋怨父亲起得太早,可是父亲说:

“麦熟一晌,紧趁庄稼,消停买卖。”

老家峪口村坐落在中条山脚下,是山口,也是风口,小时候语文课本里有篇文章《中条山的风》,描述的就是我们这里的风。村里人有句顺口溜:“黄庄峪口,刮走碌碡,要不是捏口沟挡住,一下刮到曲沃绛 州 。”眼 看 一 片 丰 收 景象,大风一晚上肆虐,饱满的麦粒被拥挤的麦穗互相撞击,磨得就只剩下光秃秃的秆了,麦粒落在土里,扫也扫不起来。芒种时节,气温高,节气到了,早上麦子还没熟透,一晌午暴晒后便熟了,而且暑里天的雨,说来就来,有时一下就是十天半个月,熟了的麦子不是发霉就是长芽。所以,一到收麦季,农民就要抓紧时间抢收麦子,用老话说,就是要“龙口夺食”。

姐姐和我一人一把镰刀,从头跟到尾。大人们一人三列,我们一人一列。父母亲割得快,我们也不甘落后。头顶着毒辣的太阳,腰像要断了一样疼痛难耐。每次一伸腰一喊疼,母亲就嗔怪道:“小娃娃家哪来的腰?不要抬头,一直割,就能割到地头了。”一天下来,我全身肌肉酸痛,就连走路都在打瞌睡,手指关节疼得快握不住镰刀了,手心里磨出几个血泡,手一握住镰刀,钻心地疼。可是为了追赶前面的父母,哪里还顾得上手疼。那天眼瞅着快赶上父母了,我鼓足了劲,左手抓一把麦秆,右手握住镰刀使劲往怀里一搂,结果麦秆没放倒,脚却疼痛难忍。我低头一看,糟了,劲使过了,一镰刀搂脚脖子了,一会工夫血就流了一脚背。我疼得龇牙咧嘴,大叫一声:“哎——呀!”姐姐急忙撂下镰刀,对着伤口吹了吹气,说:

“宝儿,别怕。”她在麦地里揪了几根刺蛰菜,在嘴里嚼了嚼,敷在我脚腕上,我顿觉一丝凉意从脚腕轻轻拂过,痛疼减轻了许多。大人们在田里受了伤,都用它止血。在姐姐的搀扶下,我一瘸一拐地来到地头的柿子树下坐下。姐姐安慰我,伤口明天就会结痂。她急匆匆地割麦子去了,每次起身擦汗时都回头看我,脸被沾满泥土的手混着汗水抹出一条条黑线。看到姐姐的脸,我“扑哧”一声笑出了声。姐姐一脸茫然,我手一指她的脸,她赶忙又一擦,这下子脸被抹成了大花脸。我忍不住大笑起来。这一笑,脚腕居然不痛了!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就停下来,在漫天的霞光里,用麻绳开始捆麦子。我们把一堆堆码放得整齐的麦子抱过来,父亲守在绳子跟前摁紧麦捆。妹妹是管铺绳子的,她看着一捆快满了,就抓起地上的一把十根十根绑在一块的绳子,往前面走个十步八步,再铺一根绳子。那天我看父亲还没收紧一捆,大家都抱着麦子等着,就忍住脚疼站在绳子后面捆,因为力气小,没经验,等我费尽吃奶的劲好不容易收紧一捆麦子,父亲过来抓住麻绳一提溜,麦子散了一地。父亲笑呵呵地说:“你还小,劲儿小,等长大了就能捆紧了。”那一捆捆麦子像一个个守望大地的士兵,用最标准的姿势,给予曾经养育过它们的大地母亲以最庄重的军礼。

我十四五岁的时候,也能帮父亲扛麦捆了。父亲把一捆捆麦子扛到平车上,用绳子固定好,我们就趁着月色下山了。如今回想起来,其实拉着麦子下山才是这漫长的一天中最惊心动魄的时刻。满满一车麦子在陡峭的山坡上往下滑,父亲在前面用肩膀扛住车辕,我在后面用脚踩住车尾巴,让它蹭着地慢慢滑。我们俩谁都不能分神,一分神,就会车翻人伤。

父亲在山路上一步步往下移,我踩在车尾巴上,一只手紧紧抓住车上的麦捆,一只手攥着牛缰绳。那牛下坡也是慢吞吞的,到了小坡上,父亲肩膀一松,车就跑快了,可是那牛却不顾紧慢,硬把我往后拽。我既不敢离开车,又不敢放开缰绳;既怕车翻,又怕牛跑了,只好暗暗把缠在手上的缰绳一点一点地放长,绳子放到头了,那牛没了束缚,干脆不跑了,慢吞吞地在路边吃野草。平车一下到坡底,我就急忙转身寻牛,筋疲力尽爬到半坡,那牛儿还在不紧不慢地啃

草。我又抓起缰绳,拉着牛往回赶,没想到牛竟然不动,欺我是个小孩。我转到后面,抡起缰绳照它背上使劲一甩,牛这才乖乖地挪动脚步。但走不了一会 ,又开始吃草 。这一路 我 又 拽 又 拉 ,又 急 又气 ,一身臭汗 ,等兜兜转转跑到场院就快半夜了。此时,干活细致的父亲和爷爷把卸下来的麦捆,一捆捆解开,一把一把码到大麦秸堆上。姐姐和我拿塑料布把麦堆盖好,以防夜 雨 偷 袭 。回 到 家 ,母 亲早已把饭菜盛好,父亲坐在 小 板 凳 上 边 吃 边 划 算着 明 天 的 活 。吃 完 饭 ,父亲掏出黑布烟袋,拉开绳子 ,拿 烟 锅 一 挖 ,抽 出 来一 摁 ,擦 根 火 柴 点 燃 ,深深 地 吸 一 口 ,缓 缓 吐 出 。父 亲 沉 浸 在 徐 徐 的 轻 烟中,而我们早已顾不得洗漱沉沉地睡着了。

碾 麦 要 在 集 体 的 场院 ,而 场 院 只 有 一 个 ,所以要按先后排队。由于我家劳力少,收麦子结束得最 迟 ,就 自 然 排 在 最 后 。那时候,一般人家碾麦是牲 口 拉 着 几 百 斤 重 的碌 碡 在 场 院 反 复 转 圈 碾压 ,轮 到 我 家 了 ,父 亲 把大 麦 堆 上 的 麦 子 拉 到 场

院,给我和姐姐一人发一个大木杈,把码得整整齐齐的麦子一根根打散,便于阳光暴晒。我俩手里拿着比我们还长几倍的大木头杈,使劲地抖呀抖、抖呀抖,那麦秆像专门和我作对,紧紧粘在一起怎么也不分开。等把它们抖得横七竖八铺满场院,我浑身也快散架了,手上刚下去的血泡还是会冒出来。我们费尽力气摊好的麦子要经过太阳九晾十八晒,直到麦子发出咯巴咯巴的响声。父亲说,碾麦的时候麦子发出脆响,就是最好的时机,这样能把麦粒轻松地碾干净。十二点的光景,我们要碾场了。大黄牛拉着几百斤重的碌碡在铺得一尺来厚的麦子上转圈碾,被晒得脸色黑红的父亲 一 边 牵 着 牛 ,一 边 还“ 叭 —— 叭——”地甩着鞭子吆喝着:“驾——驾!”有时候,鞭子还没落下来,牛突然撅起了尾巴。父亲随即大喊:“快接住!”姐姐像兔子一样奔过去,在牛屎落地之前将其稳稳当当接在铁锹上。这是最好的肥料,可是不敢糟蹋了,也不能让它糟蹋麦子。

每年收麦季,我都会想起八岁那年的那场火。那天的太阳疯了似的吐着火信,晒得人头顶针扎一样。我得闲赶紧躺到场院边的空地上,眼睛酸涩开始迷糊。忽听到有人叫我,睁眼一看是好朋友秋秋。她悄悄对我说,咱俩玩过家家吧!我浑身马上有了劲,拉起秋秋来到麦秸堆后面,用砖头瓦块摆好了锅灶,开始烧火做饭。秋秋掏出从她父亲口袋偷偷拿的火柴,倒出一根轻轻一擦就着了,她抓了一把麦秸秆点燃,我找了个瓦块放火上,把捡来的土豆放在瓦块上。一阵风吹过,火蹿得老高,我俩玩得起劲,全然不知危险已包围了我们……

“广大村民注意啦,广大村民注意啦,二队场院着火了,大家马上去二队场院救火!”直到大喇叭像炸雷一样把我惊醒,一抬头,看见场院里人们叫喊着奔跑着。“着火了——快救火——”有人提着桶有人端着盆,有人架着梯子爬上了高高的麦秸堆,有人挥着铁锨,有人舞着扫把……那天,我看到天上地下全是人啊!场院里堆着几十户人家的麦子,那可是庄稼人一年的口粮啊!我和秋秋又惊又怕,不知道跑也不知道喊,任凭火浪扑到头上脸上身上。最后我眼前一黑,啥也不知道了。醒来时我俩都躺在场院边上的窑洞里,母亲抱着我们,看着我们被火燎得焦黄的头发和浑身的水泡,悄悄抹着眼泪,埋怨呵斥的话一句也说不出来。

那场大火被及时赶来的人们扑灭了,粮食保住了。那个夏天,我窝在家里养伤,邻居们都带了鸡蛋来看我,我身上的伤和心里的痛,一天天慢慢愈合着……

“布谷布谷,割麦种秋。”又到一年麦黄时,听着布谷鸟的叫声,走在山间小路上,幽幽的枣花清香扑面而来,昔日的山岭上,生长着枣树、核桃树、花椒树……平整的麦田里,一台台联合收割机把麦粒直接装袋,塬上的几百亩麦子,一两天工夫全部归仓了。农人们再也不为抢收麦子发愁了,也没有了当年“龙口夺食”的紧张和焦虑,只消坐在家里喝着茶水聊着天,悠闲地等着麦粒入仓。省去了割麦,扎捆,拉麦,晒场,碾麦,农民一身轻松,很多农家孩子甚至都不知道自家的麦地在哪里……

站在塬上,想起儿时和父母姊妹一起收麦的时光,我能听到汗珠子滴落在麦田的声音,听到老牛“哞哞”的叫声,还有那说不出来的疼痛……

●那年那月

■赵宝玲

冷艳,高傲,气度不凡。她并非皮肤白皙的那一种,而是呈亚麻色,浑身透着健硕之美,令人心动!

这是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大约二十三四岁。深秋季节。一次,我在熙熙攘攘的官巷一家店铺前试衣

服,宽条绒,咖啡色,双肩裰有装饰,长方形带状,像将军服上的那种,穿起来挺精神。

价格不菲,我有点儿犹豫。“好看。买下!”一种不容置疑的口吻。蓦地顺声望去,是个体态丰盈的女子。冷艳,孤傲,气度

不凡。她灼灼地、用欣赏的目光友好地盯着我。我心头一震,报之微笑。

然后,她目不旁视,挺着胸,高傲地走了。这是美的一瞬,起码于我。多少年过去了,那一幕深深地嵌刻在我的脑海里了。这当然不是什么奇遇,一个普普通通的场景而已。但人

就是这么奇怪,有时候并不是金钱或物质让你感到幸福,而恰恰只是一个浅浅的微笑,一句款款的问候,就让你久久难以忘怀。

报社很多年前还不是自动控制电话,外线打入必须由社内接线员转接。那位接线员声音甜甜的,非常柔和,简直是天籁之音。电话里她每次都那样客气,那么得体,让人心里暖暖的。一次我上楼找资料室,无意中进入她的工作间,原来是一位清秀干练的女子。长年累月、日复一日地重复这种枯燥单调的工作,从不厌烦,我对她顿时萌生出一种深深的敬意。

多少年了,与那个冷艳的、高傲的、气度非凡的女子,再也没有谋过面。后来我依稀知道这位女子是市体工队一名射击运动员。

不过,这也够了。那柔美的双目,那亚麻色的肤色,丰腴而健美的面庞,以及那短暂偶遇的美的一瞬。

●凡人情思 ■曲周发

偶 遇 的 美

鹳 雀 楼 动 静 之 间高志勇 摄于永济

妈妈给我一把小伞让我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让我和兄弟姐妹一起拥抱幸福拥抱蓝天

风簇拥着我小鸟和我陪伴

在蓝天上飞飞过河流飞过高山飞到远方飞到爱的身边

阳光正好大地正暖躺在地上做个梦吧醒来又一重天

蒲 公 英■牛宝川

文化新闻部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