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桔子》纪念碑 古典音乐下午茶 挑一担花去卖epaper.yzwb.net/images/2019-06/10/B02/20190610B02_pdf.pdf · “小夜曲”》。她说,海顿的典雅气质和大吉岭

Transcript
Page 1: 《桔子》纪念碑 古典音乐下午茶 挑一担花去卖epaper.yzwb.net/images/2019-06/10/B02/20190610B02_pdf.pdf · “小夜曲”》。她说,海顿的典雅气质和大吉岭

2019年6月10日 星期一编辑:华明玥 申沁宇 版面:马媚 校对:程超 E-mail:[email protected]繁星 · 美文拔萃 B2

扫描二维码,敬请关注本报专副刊公众微信号“B座西窗”,也可在微信“添加朋友”中“查找公众号”,搜索“B座西窗”或微信号“bzuoxichuang”。

《桔子》纪念碑[南京]孙曼

◇铭心一刻

下午茶时光总让人浮想联翩。英国有这样一句谚语:“当下午钟敲四下,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停止。”初夏时节,我去参加了一个音乐下午茶沙龙,主题便是“当红茶邂逅古典音乐”。在英国维多利亚式的下午茶传统里,一顿优雅的下午茶是有仪式感的。骨瓷茶具、香醇红茶、三层塔点心,缺一不可。另外,还讲究喝茶的氛围,最好播放些古典音乐来渲染一下气氛。

当红茶邂逅古典音乐,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服务生先为大家沏上一杯大吉岭红茶。大吉岭红茶味道清淡高雅,被誉为“红茶中的香槟”,和中国祁门红茶,以及锡兰乌瓦红茶并称为世界三大红茶。沙龙主持人这时为大家播放了海顿的《第十七弦乐四重奏

“小夜曲”》。她说,海顿的典雅气质和大吉岭的清淡味道一脉相承。在音乐响起时,我不由自主端起茶杯,喝下一口。我想说,当时的氛围真的令人心醉啊。

第二杯,是伯爵茶。喝着柑桔香味的

古典音乐下午茶[上海]陆小鹿

◇都市空间

横须贺车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建筑物,历史悠久,据说建于大正时代(1918年)。我在等车的时候,忽然发现站前街心公园里有一座十分气派的纪念碑,碑身是一块大约2米高、3米宽的黑色大理石,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日文,标题是《桔子》。再仔细一读,原来这是关于芥川龙之介著名短篇小说《桔子》的纪念碑。

1916年,芥川龙之介从东京帝国大学英文科毕业后,来到位于横须贺的海军学校担任英语教师。3年后,他辞去教职,准备去大阪的《每日新闻》社工作。《桔子》所描写的故事就发生在他从横须贺去大阪的火车上。

那是一个冬日的黄昏,坐在软席车厢的作者,正百无聊赖地翻着报纸等候发车,忽然上来了一个慌里慌张的乡下小姑娘。只见她“干枯的头发挽成银杏叶式,满是横裂纹的两颊红得令人感到不快。而且,她耷拉着沾满油污的浅黄色毛线围巾的膝盖上,放着一只大包裹,那双抱着包裹、生满冻疮的手,小心翼翼地紧捏着一张红色硬席车票。”一开始,作者不仅不喜欢小姑娘那张脏兮兮的面孔,对她那身邋遢的衣服也很讨厌,更生气的是她竟愚昧无知到连软席和硬席都分不清。

当火车要穿过隧道的时候,小姑娘却突然跑到作者面前,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强行打开了车窗。泥土味伴随着寒气立即从窗外飘进来,作者正要发作,这时火车已穿出隧道,正驶过两座荒山间一个贫穷小镇的铁路岔口。

“凄凉的岔口栅栏那边,站着三个冻红了脸颊的小男孩,他们全都矮矮的个头,穿着灰暗的破旧衣服,但他们一齐举起小手,拉高幼嫩的嗓门,极力迸发出一阵无法听懂的叫喊声。”就在这一刹那,

小姑娘把半个身子探出窗外,伸出生满冻疮的手,用力将几个黄灿灿的桔子扔到了小男孩们的脚边。

原来,这个即将出远门去当女佣的小姑娘,妈妈临别时塞给她的几只桔子,她一个也舍不得吃,全部扔给了特地赶到岔口来为自己送行的弟弟们!

这篇小说写于100年前,后来被收录在日本小学6年级的语文课本里了。纪念碑上刻着它的开头和结尾,最后一句话是:

“车窗又被重重地关上了。我只有在此刻,才得以暂时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困倦,以及那低级、无聊的人生。”正是从这篇《桔子》开始,芥川龙之介开始走上了人文主义写作的道路,成为一代文豪。日本最重要的文学奖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芥川奖”。他的三儿子芥川也寸志是著名的音乐家。这座纪念碑以及碑后一棵枝繁叶茂的桔子树,都是他捐赠给横须贺车站的。

100年后的横须贺非常繁华,再也不见荒凉的铁路岔口和衣着褴褛的小弟弟们。正值深秋,那棵桔子树上挂满了金黄色的果实,像一个个小灯笼。

伯爵茶,耳畔响起玛丽亚·卡拉斯咏唱的歌剧《乡村骑士》。主持人说,伯爵茶里含有佛手柑及其他柑桔成分,让她联想起盛产柑桔的意大利西西里岛。而《乡村骑士》正是以西西里岛普通农民生活为素材的。所以,喝着伯爵茶听卡拉斯再合宜不过。

品尝锡兰红茶时,我们一起聆听了歌剧《卡门》里的选段《爱情像一只自由的小鸟》。这是一首热情的哈巴涅拉舞曲,它的味道正如锡兰红茶那般强劲浑重。奔放的旋律很快感染和带动起大家的情绪。现在回想起来,仍觉余味无穷。

最后一杯是意大利杏仁红茶。很显然,此时最适宜听原汁原味的意大利歌剧。咖啡吧里响起帕瓦罗蒂版的《今夜无人入睡》,这是《图兰朵》里最著名的一段咏叹调。喝着意大利红茶,听着意大利歌剧,我默默地想:女文青哪有你们想象的那么难搞定,给点音乐和红茶就行了!

同许多怡情怡性的事一样,喝下午茶,听古典音乐,不做这些事也一样能活。可是不做,还是觉得缺少了些什么。周作人不是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还必须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比如看看夕阳,看看秋河,生活才觉得有意思么?就像这个午后,我品着红茶听着古典音乐,看上去像是浪费了两个小时,可是你知道吗?我的心中有湖水在荡漾。春去夏来,挑一担花去卖,是件风雅

的事情。南宋词人蒋捷写过一首《昭君怨·卖花人》,“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小小花担,挑着无限风光,白白红红的花朵,每样花都很可爱,栩栩生动。

栀子花,精巧,一朵一朵地卖。白兰花,文雅,放在小玻璃盒子里卖,上面覆着半湿的薄巾。有一个弯眉、削肩、长脖子的姑娘,衣上扣一朵白兰花,站在绿幽幽的树荫下卖花,人与花一样清芳。

我到皖南山中,遇一孑孑村童,蹲路

挑一担花去卖[泰州]王太生

◇闲情偶寄

边,瓶中插几根高杆黄花。问是何花?小儿不知,回答是野花。回去后查资料,是古典风雅的萱草花。

我的书架上,有一本丰子恺书画集《卖花人去路还香》,这是先生一幅画的题目,也是整册书的立意。其中有一幅《春在卖花声里》,画面中的卖花女童并未露出正脸,但仅从她纤细的身姿,两条小辫儿,袖间一抹粉色,便能想象出少女干净的面庞。她提着竹篮,里面是刚采摘的鲜花,微醺的春风,在卖花声里带着香气吹来了。

风正吹拂,空气流动,时光会带走许多。丰先生走远了。这位“卖花人”走过的路上,还留下淡雅的芬芳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