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党的十八大以来—— 优质剧本助推中国向电影强国迈进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4B171011_Print.pdf · 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影创作坚定文化自信,

Transcript
Page 1: 党的十八大以来—— 优质剧本助推中国向电影强国迈进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4B171011_Print.pdf · 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影创作坚定文化自信,

34责任编辑:徐 健 电话:(010)65389197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2017年10月11日 星期三影 视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里10号 邮政编码:100125 总编室电话/传真:(010)65003319 新闻部电话/传真:(010)65002492 宣传发行部电话:(010)65935482 广告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20170145号 零售每份0.70元 印刷:中国青年报社印刷厂

9月23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红毯仪式在北京国

际会议中心举行,令人惊奇的是,镁光灯下聚集的不

是备受瞩目的演员或导演,而是在幕后贡献智慧、默

默辛劳的编剧。编剧刘毅、余飞、董润年、史健全、何冀

平、袁子弹、秦雯等纷纷走上红毯,并在写有“坚守原

创表达,不抄袭融梗;坚持深入生活,不闭门造车;弘

扬时代精神,不自娱自乐;发扬契约精神,不无故拖

稿;维护合法权益,不容忍侵权;注重劳逸结合,不透

支健康”的倡议签名墙上签名表示赞许,“编剧六倡

议”不仅是维护影视行业规范、保障编剧合法权益的

一剂良药,也是编剧自律的重要准则。

红毯仪式是由中国电影出版社指导,编剧帮和

《中国电影编剧年鉴》编委会主办的2017首届编剧嘉

年华中的重要环节。但此次嘉年华活动的重头戏是编

剧行业关注单元,共计19位编剧获得表彰。据记者观

察,此次获奖编剧作品皆为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

期间上映或播出的影视作品成品,并不是通过通读剧

本评出写出好剧本的编剧。

力争打造中国编剧新形象、提升中国编剧行业地

位的“编剧帮”也未能免俗,与其他现行众多剧本或编

剧表彰一样,都未对剧本本身进行审读,而是依影视

成品对剧本质量与编剧水准作出判定,这种评判难能

服众。电影剧本是编剧的智力成果,只针对影片而不

去审读文学剧本本身,很难对剧作的真实能力进行准

确评估。尤其是某些剧作功底扎实的剧本,常常因二

度创作中的种种原因掩盖了其应有的荣光,被只看影

视作品的“剧本”奖、“编剧”奖拒之门外。要想从根本

上验证剧作的真实水平,恐怕还需要读本评选、依本

评本,看剧本真正的面貌,还编剧应有的荣耀。

(许 莹)

陆 亮:

党的十八大以来,电影创作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电影剧本创作迎来了一个创

作数量繁荣、质量有效提高的新阶段。以习近平

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引领,

电影文学工作者坚持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始终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弘扬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唱响中国梦主题,讲述中国故事,塑造

中国形象,推出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比

如,由董哲、刘英学担纲编剧,纪念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创作的重

点影片《百团大战》;由赵冬苓、赵宁宇担纲编剧,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重点影片《勇士》;

由周智勇、张冀、林爱华担纲编剧,在改革开放大

背景下歌颂普通人追求梦想的《中国合伙人》;由

黄欣、李杨、徐克、吴兵、董哲、林启安联合编剧,

重塑红色经典、生动张扬主流精神的《智取威虎

山》;由让·雅克·阿诺、约翰·科里、芦苇中外合作

编剧,深入思考生态文明、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狼图腾》;由林超贤兼任编剧与导演,彰显

中国执法力量、维护正义的《湄公河行动》……这

些影片都有力地激发了观众的爱国热情,也体现

了创作者、电影文学工作者自觉与时代和人民相

结合的新的创作态度。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

开,电影局还组织创作了《十八洞村》《红海行动》

《空天猎》《家园》《战狼2》《建军大业》等重点影片,

形象化地表达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新思

想、新观念、新战略的伟大成就,以此带动现实主

义影视创作,提质量、上台阶。

广大电影文学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

创作导向,为电影拍摄提供了高质量的剧本蓝

图。电影剧本创作为推进电影产品的供给侧改革

提供动力,编剧将提质增效作为关键任务,不断

完善多类型、多样性、多品种的剧本生产格局,创

作了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优秀电影作品。比如喜

剧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商业大片《捉妖记》

《美人鱼》,艺术类电影《白日烟火》《百鸟朝凤》等

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

鱼海棠》等动画电影剧本,也为推动我国动画电

影创作开拓了道路。

近五年来,电影市场不断开拓,市场空间不

断放大,也为电影编剧新力量的脱颖而出创造了

条件,新的编剧不断涌现,逐步挑起了电影剧本

创作的重担。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编剧薛晓

路,《滚蛋吧肿瘤君》编剧袁媛、张维重,《煎饼侠》

编剧董成鹏、苏彪,《夏洛特烦恼》编剧闫非、彭大

魔等,这些青年编剧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并形成

品牌,逐步受到观众的认可,成为中国编剧界的

重要支撑力量,青年编剧与老一代编剧正共同推

进中国电影文学步入新的康庄大道。

饶曙光:

中国电影正在从产业的黄金十年走向创作

的黄金十年,电影对文学剧本创作、剧作环节的

依赖感越来越强烈,剧本决定了中国电影艺术发

展的深度与广度。所以,无论是在认识论层面,还

是实践论层面,我们都更加重视文学剧本创作,

并努力积聚社会各界力量,保障剧作环节。为此,

中国电影家协会成立了电影编剧教育委员会,努

力打造全国高等院校影视专业与行业接轨的专

业交流平台,成功举办了多期编剧大讲堂,将具

有专业技能的影视创作者请入课堂,指导帮助青

年编剧将生活中感受的真切故事落于笔端,帮助

他们完成专业化的升级。

五年来,影视剧本佳作迭出。例如重大革命

历史题材电影《血战湘江》在文学基础、思想性、

价值观层面表现突出,编剧柳建伟、白铁军与项

小米在剧本中刻画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红军领

导人的光辉形象,深刻揭露了“左”倾错误给红军

造成的惨痛损失,反映了红军将士特别是34师

官兵顾全大局、勇于牺牲,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

过湘江的英雄事迹。现实主义题材影片剧本创作

则探寻出一条将核心价值观与类型电影有效结

合的可行性路径,例如《湄公河行动》,编剧林超

贤根据“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编,

借助警匪片类型有效表达了热血报国的理念,

《战狼》与《战狼2》同样印证了这一点,编剧吴

京、刘毅、董群、高岩借助动作类型片的创作方

式,唤起观众内心强烈的爱国热情。

在下一个五年里,一方面我们应从体制机制

上加强对电影文学剧本创作的保障力度,例如加

强对剧本原创者的版权保护等;另一方面我们应

在认识论层面进一步厘清电影文学剧本创作对

电影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和支撑性作用,在深入调

研的基础上做好顶层设计与制度化安排,当下电

影文学剧本创作环节还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

有的人对生活有较强感悟、对社会有深入思考,

但苦于剧作专业能力不够;有的人剧作专业能力

较强,却没有真正深入到生活和人民中去,所以

写出来的东西很难打动人。我们不仅要授之以

渔,更要鼓励编剧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找到更具

质感的中国故事进行有效表达。

王兴东:

一位农民检验收成,要看打了多少斤粮食;

一位编剧检验成果,要看塑造了哪几个独特鲜活

的人物。党的十八大以来,观众记住了一个又一

个鲜活的人物:《血战湘江》中身处逆境、忍辱负

重、坚守革命理想的毛泽东;《战狼》和《战狼2》

中英勇顽强、热血奋战的冷锋;《黄克功案件》中

恪尽职守、公平公正、依法治军的雷经天;《老炮

儿》中蛰伏于胡同深处讲规矩、重义气的六爷;

《我不是潘金莲》中不断上访、认死理儿的倔强村

妇李雪莲;《诺日吉玛》中治病救人、化解敌对双

方仇恨、秉持仁爱宽恕的诺日吉玛……但也有一

批电影,场面宏大、人物众多、特技浮华、思想深

度不足,广大编剧工作者应牢记“电影为一人而

设,为一事而立”的创作规律,扣儿解不开就尝试

用众多的人物和繁杂的线索来“硬解”,看上去走

了创作的捷径,而事实上,创作本无捷径可走,写

电影就是写人性,只有把人物逼到绝境上,让其

面临诸多考验作出选择时,掩藏于深处的人性才

能爆发出来。

我们的电影编剧队伍日益壮大,据不完全统

计,全国有近20万人在写剧本,大家纷纷选择用

影视文学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态度,各地编剧班如

火如荼地开展,关于教授剧本写作方法的书籍也

供不应求。但是在这种繁荣景象的背后,我们也

要看到编剧队伍整体质量还存在参差不齐的问

题。为此,五年来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举办了多期

公益活动《编剧大讲堂》,邀请一线资深编剧、学

者授课,与广大编剧爱好者进行交流,并通过官

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以及网络视频等方式宣传

剧作理论与方法。

五年来,“依法治国”的理念惠及人民生活的

方方面面,电影也不例外。2017年3月1日,《中

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正式落地实施。

新中国首部电影法终于将电影剧本纳入其中。

《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二章第十二条规定:“国家

鼓励电影剧本创作和题材、体裁、形式、手段等创

新”。有法可依,还应落到实处,切实保护原创者

的合法权益。随着影视产业的深入发展,各种编

剧被侵权的案例层出不穷。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始

终秉承“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宗旨,为中国

编剧做了很多具体实际的工作。例如2014年琼

瑶诉于正案中,中国电影文学学会派出了汪海

林、余飞两位编剧帮助琼瑶维权。余飞做了细致

具体的剧本比对工作,汪海林作为专家辅助人出

庭,学会提供的剧本比对和专家辅助对最终琼瑶

胜诉的公正裁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过

程中,琼瑶深感学会为编剧维权的热情与决心,

并主动申请加入学会。在下一个五年里,学会将

进一步发挥行业学会的社会功能,为繁荣电影剧

本原创作出应有的贡献。

苏小卫:

中国电影全面推进产业化改革初期,编剧想

要在市场上立住脚,很多时候还要服从于资本的

诉求。我们可喜地看到,近五年来观众对于优质

创作的需求在不断提高,拼明星阵容、拼投资力

度的浪潮过后,拼故事开始成为决定创作成败的

关键性因素,编剧的价值也愈发得到彰显。党的

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电影文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

许多努力。第一,鼓励精益求精搞创作。国家新闻

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

影剧本中心和中国夏衍电影学会共同主办了夏

衍杯电影剧本征文活动。每年我们接到的剧本来

稿近千部,经业内专家认真审读,最终将评审出

35部优秀剧本,我们不仅会拿出国家精品专项

基金进行扶持,还会将这些剧本梗概印刷成册,

在覆盖200余家制片单位的推介会上发放。夏衍

杯电影剧本征文活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专业或

业余编剧的剧本创作,每年都有一些剧本真正落

地拍成了电影,例如胡永红编剧的《我的影子在

奔跑》,以独特视角渐次展开一位身患艾斯伯格

症的数学天才与单身母亲相依为命17年的心灵

画卷,影片还一举摘得了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

奖最佳儿童片奖;武志刚编剧的电影文学剧本

《生生不息》以四川地震灾后重建为背景,塑造了

一位平凡而伟大的农村母亲形象,导演杨亚洲根

据此剧本拍摄了电影《大太阳》;陈鳞凌编剧的剧

本《爸爸、儿子、还有鹅》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导演

方刚亮预计于今年年底前开启同名电影的拍摄;

由中宣部文艺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

主办,国家广电新闻出版总局电影剧本中心承办

的电影剧本孵化计划从创作意向的萌生开始就

给予跟踪扶持,既有资金上的帮助,也有专业层

面的指导交流,电影剧本孵化计划自2015年 4

月启动以来,得到了各地广电部门的高度重视。

截至2015年底,共有183个项目提交,经过专家

评选,99个项目入围“电影剧本孵化计划”。入围

项目创作者通过采访、采风、调研、召开创作座谈

会等方式,提供了深入生活札记和故事梗概,经

过下一阶段的评审,58个项目完成剧本创作,最

终有25个项目获得继续扶持资格,推动剧本修

改或拍摄。高效孵化体系的运转与遴选方案的制

定,为电影产业提供了优质的剧本项目。第二,培

育编剧力量。一方面,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电影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共

同举办的电影编剧进修班为青年编剧提供了交

流平台。进修班每年举办一次,每次为期一周,每

次参与学习培训的编剧在100人左右。进修班

上,业内专家会进行授课,学员们还会在培训期

间进行模拟创作,与专家形成紧密的交流机制,

对故事梗概等进行进一步的打磨润色;另一方

面,切实有效地为资深编剧下生活提供畅通渠

道。每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都

会组织两到三次编剧采风活动,曾深入东北老工

业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革命老区、改革开放重

镇等地区,电影文学工作者走出书房与个人想

象,转而走向生活中去寻找火热的素材。

对于电影文学创作者而言,不管钟情于何种

类型、题材影片的创作,归根到底还是和现实有着

或深或浅的关系,对现实主义创作的热情始终不

会淡化。编剧们应更多关心身边的人和事,反映

老百姓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关注现实方面

继续努力,让作品烛照人生,温暖人心。(许 莹)

编剧表彰——

只看影视作品还是通读剧本

由中国投资协会项目投融资专业

委员会、北大青鸟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

的电视剧《风雨翠华楼》(暂定名)策划

研讨会9月16日在京举行。该剧以历

史为经,以人物的命运为纬,纵横交错

地展现了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

导演郭宝昌在看过剧本之后评价道:

“20多年了,没有人这么去拍小人物的

成长历程,我之所以选这个本子,就是

因为它与众不同。”

研讨会上,制作人吴新华、编剧李小

米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该剧的故事内容、

编剧立意等进行了介绍。与会专家认

为,打造精品国剧,必然要先精雕细琢剧

本,以饱满的故事、曲折回环的情节、扎

实的人物形象、丰富的细节取胜。《风雨

翠华楼》虽然讲述的是一段陈年往事,却

能够折射出当下中国主流社会的价值取

向、文化潮流。对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时代主旋律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

会者希望该剧创作者能以工匠精神打造

精品,展示艺术的唯美,描写好主人公的

英雄情怀,力争使该剧成为一部耀眼的、

深受观众喜欢的电视剧作品。

(行 超)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十八大以来————

优质剧本助推中国向电影强国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电影正在从过去由市场经济改革带来的红利、互联网介入带来的渠道优势、新生代演员

带来的眼球经济乃至资本运作带来的利益驱动等逐渐转向优质电影的供给轨道,在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的进取

之路上,电影剧本创作得到了与之相匹配的繁荣景象,在中国电影华表奖、金鸡奖、百花奖三大奖项中,《烈日灼心》

编剧曹保平、焦华静,《老炮儿》编剧管虎、董润年,《黄金时代》编剧李樯,《倾城》编剧黄宏、王金明,《一九四二》编剧

刘震云,《土地志》编剧邢原平、贾茹,《中国合伙人》编剧周智勇、张冀等一大批编剧受到表彰,优质剧本为中国电影

的可持续繁荣发展提供了原生动力。五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电影剧本创作欣欣向荣,编剧队伍力量日

益增强,尤其是青年编剧的快速成长,让观众看到了中国电影的新希望。本版特邀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

艺术处处长陆亮、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剧本

中心主任苏小卫对五年来电影剧本创作成就进行了回顾。他们寄语广大电影编剧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创作

之本,努力推动中国电影从“高原”迈向“高峰”。

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

电视剧《风雨翠华楼》剧本研讨会举行

发展社会旅游新概念

第十届中国旅游电视周举行

9月25日,由中国视协、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旅游

局、江苏省文联、江苏省广播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共常熟

市委、常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旅游电视

周在常熟举行,专家学者与旅游电视一线工作人员齐聚

一堂,交流分享了旅游电视制作的宝贵经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喜爱

的一种休闲生活方式。做好旅游电视节目对于满足人

民旅游生活需要、丰富电视荧屏具有重要意义。在本

届中国旅游电视周中,205部优秀旅游电视作品获得表

彰。记者发现,这些作品呈现出新的艺术面貌,旅游电

视节目从过去聚焦于吃、住、行、游、购、娱逐渐转变为

关注商、养、学、闲、情、奇。看过本届所有表彰作品后,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学院副院长雷蔚真谈到,小旅

游题材的电视作品难有创新突破,随着现代旅游业已

发展为具有享受性、知识性、休闲性的“社会旅游”新概

念,旅游节目涵盖内容的范围也将大幅度拓宽,人文、

休闲体验、地域知识、民俗等成为旅游电视节目试图表

现的对象;中央电视台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腾之认

为,正所谓“行百里者,看周遭事;行千里者,阅世间情;

行万里者,穷天下经”。做旅游节目的最终目的,在于

推动观众进行自我审视,从而得到精神的陶冶与升

华。旅游节目不能只关注吃喝玩乐,而应在社会价值

观、道德习俗、宗教信仰、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等方面

进行深入挖掘,让旅游节目成为一种高级的精神需求,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徐 文)

记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