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生活 - epaper.cqwb.com.cn file“带着你的妹妹,带着你的嫁妆,赶着那 马车来”。 唱着这首歌,我们心中就有了对爱 情的向往,对新疆的向往。

Transcript
Page 1: 生活 - epaper.cqwb.com.cn file“带着你的妹妹,带着你的嫁妆,赶着那 马车来”。 唱着这首歌,我们心中就有了对爱 情的向往,对新疆的向往。

专栏碧 / 海 / 回 / 眸

专栏情 / 歌 / 地 / 图

主编 胡万俊 责编 陈广庆 视觉 黄明强 图编 张路 责校 赵蕾

两江

晒稿会网址:sgh.cqwb.com.cn/index.php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慢生活·专栏

2019年9月26日 星期四

06慢新闻深阅读 让生活慢下来

要想在一个美丽的地方产生一场艳遇,并且获得爱情,最好去新疆,最好去新疆达坂城。

不信,你听——“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西瓜呀大

又甜。那里住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你的妹妹,带着你的嫁妆,赶着那马车来……”

遥远美丽的新疆,我们心驰神往的地方太多,但是有一个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达坂城是我们最先知道的地方,达坂城的名气就是一首歌造就的,这首歌就是《达阪城的姑娘》,这首歌传唱多少年,达坂城的名字就流传多少年,达坂城的姑娘网红般传到天涯海角。不管是在北京,还是在海口,随便在街上

“抓住”一个行人问问,不管他是否了解新疆,来过新疆,他都会哼唱出那一句

“带着你的妹妹,带着你的嫁妆,赶着那马车来”。

唱着这首歌,我们心中就有了对爱情的向往,对新疆的向往。

位于新疆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南部的达坂城,只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小城,风沙是这里的常客。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达坂城风区”是新疆著名的三大风区之一,这里的大风一年只刮一次——“从春刮到冬”!走进达坂城,一路上既没有平又圆的石头,也没有大又甜的西瓜,更没有漂亮的姑娘!是风吹走了?是歌带走了?问风,问歌,问自己。据达坂城的老居民介绍,解放前夕,这里只幸存几棵榆树和二十几户无处躲藏的人家——王洛宾老先生给大家开了一个美丽的玩笑!因为他写这首歌的时候,还在千里之外的兰州,根本没有到过达坂城,他的歌是根据维吾尔族的民歌改写的。

《达坂城的姑娘》远在兰州飘起,达坂城和达坂城的姑娘从风中飘起,成为人们梦想的地方和梦想的爱情。

美丽的歌声留给人们的记忆是悠远的。

除了今天大家都熟悉的歌声和可敬的王洛宾外,《达坂城的姑娘》这首民歌早在 200 多年前就飞扬在天山脚下。当时,清政府施行移民屯田政策,从陕甘各省而来的移民定居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融合而孕育的后代,男的更加健壮,潇洒地赶着马车。女的更加漂亮,迷人的长辫快要拖在地上。他们在这片天山脚下的绿洲生息劳作,在生息劳作中孕育出了这首民歌。

还有一种说法是,1865年,野心勃勃、残暴成性的中亚浩罕国侵略者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在英国支持下,建立反动政权。他大肆攻城掠地,先后占领了整个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1870年11月又攻下吐鲁番和乌鲁木齐,并在达坂城、吐鲁番、托克逊三城部署重兵,与收复新疆的清军抗衡。驻扎在达坂城的阿古柏部队中,一名从吐鲁番抓来当兵的维吾尔青年与当地的美貌少女阿拉木罕相爱了。但是,美好的爱情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打碎。阿古柏匪帮被清军大败后,残余部队退向吐鲁番,相爱的人儿从此生离死别。痛苦的青年在歌声中表达自己的哀怨,“我看啊看啊,却再也看不见她,达坂城也渐渐远去,我真是一个不幸的人啊,就这样永远离开了阿拉木罕……”这首吐鲁番民歌便成了《达坂城的姑娘》的前身。

值得一提的是,这首同样以“达坂

城的姑娘”为主题的吐鲁番民歌,点出了达坂城的姑娘名叫“阿拉木罕”,歌词却与前首表达的意蕴不同,“我的梨儿撒落在地,你愿不愿意为我拾起?想要吻你我却不够高,你可愿为我弯下腰……”整首歌充溢着委婉和迟疑,最后以远离达坂城的阿拉木罕而遗憾结局。虽然有一些悲戚,但留在人们心中的怅然一样会刻下深深的印痕。

同一首歌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意蕴,今天的达坂城并不会告诉你答案。我想,音乐总是在抒发人的境遇与心境,当它的旋律飘过为生活而辛苦劳动的人们身畔,它会带着劳动者的欢快和奔放。当它的旋律停留在烽烟战火中煎熬着的人们心里,它会印上忧怨与哀伤。不论是欢快还是哀伤,只要歌颂着爱情,它的种子就会随着那一阵阵的风落下,留下永远消蚀不了的痕迹。

100年前,德国人冯·勒柯克曾在当时被称为哈拉和卓的吐鲁番二堡乡附近的高昌故城废墟进行“考察”活动。在英俊的吐鲁番郡王的热情支持下,勒柯克用他被当地人称为“魔匣”的录音机收录了当地歌手美妙动听的歌声。勒柯克借住民居的房东家女儿珠丽可罕也录下了三首歌曲,其中一首就是表达那位阿古柏士兵对达坂城姑娘无限仰慕和伤怀的情歌。如今,美丽的珠丽可罕容颜早已逝去,可是那些美妙歌声的录音至今还保存在柏林心理学院,那应该是关于达坂城最早的古韵,也应是最持久的古韵。

1938年,王洛宾所在的抗战剧团组织联欢会,一个头戴小花帽,留着小胡子的维吾尔族司机,唱了一首简短的维吾尔语歌曲。王洛宾敏锐的音乐神经被触动了,他很快记下这支歌的旋律,并请在兰州的维吾尔族商贩对歌词作了简单的翻译,很快就编配成一首简短流畅的《达坂城的姑娘》。有趣的是,歌词中的一句“带着你的嫁妆,带着你的妹妹,坐着那马车来”还一度成为许多有心人讨论的话题:结婚为什么还要带着妹妹啊?后来有学者说是翻译错了,应该是“带着你的伴娘”,但人们已经习惯了原来的唱法。

只要歌声美丽,管他是带妹妹还是伴娘?

老实说,我们不远万里奔赴新疆,除了对那片神奇土地的向往外,更多更隐秘的心思却是奔着那美丽的达坂城姑娘和那世界上最美丽最实惠的爱情。真实的情况是,据当地群众介绍,达坂城其实没有姑娘,姑娘在那歌声中。到底有没有“达坂城的姑娘”?谁又是真正的

“达坂城的姑娘”?达坂城的姑娘到底在哪里?达坂城的姑娘到底有多美?成了多少年来人们苦苦追寻的答案和向往。有多少种对美的向往,就有多少个美丽的达坂城姑娘。套用一句尚有争议的关于桃花源的广告词——世界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酉阳,一个在你心中。关于达坂城的姑娘,我们也可以这样表达——世界上有很多美丽的姑娘,一个在达坂城,一个在你心中。歌声描摹的美丽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心里,能不能找到一个与想象中一样美丽的姑娘已经并不重要。只要你进入达坂城,或者只在经过时遥遥望到达坂城,就会感受到达坂城姑娘真切的气息——

众里寻她千百度,该蓦然回首啦……

(作者系重庆市万州区作家协会主席)

早晨8点整,我们乘坐的“珍爱号”邮轮到达突尼斯港。我正站在阳台上,忽然岸上礼炮声响起,欢迎我们的仪仗队吹号敲鼓地从海关出来了,为首的两人手中各擎着一只苍鹰,雄纠纠地走在前头,后面是4位吹小号的、4位敲圆鼓的。他们身穿红黄相间绣着金边的古罗马武士服装,头戴鹰羽武士帽,显得英姿勃勃,威风凛凛。

接受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我们通过古堡式的突尼斯海关,乘坐大巴车,驰往迦太基遗址和古罗马浴场。突尼斯的面积虽然只有16万平方公里,却汇集了海滩、山林和沙漠等多种地形,拥有长达一千多公里的海岸线,加上作为迦太基文明发源地的历史背景,使这里蒙上了一层神秘而苍凉的色彩,为艺术家和文学家所钟爱,《英国病人》《星球大战》等经典影片都曾在这里取景;而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四度来此地游览和考察,写出了以第一次布匿战争为背景的史诗巨著《萨朗波》。

突尼斯的首都也叫突尼斯,坐落在地中海突尼斯湾西岸,是一座移民城市,充满阿拉伯气息和欧陆风情,建筑物大多为白色。有一个著名的“蓝白小镇”由法国人所建,墙壁为白色,门窗为蓝色,和蓝色的地中海毗邻相望,相映成趣。穿过椰枣树、棕榈树和橄榄树的绿荫,我们来到城郊的罗马浴场遗址参观。这是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建筑,面积足有三个篮球场大,有桑拿、鸳鸯浴等设施,在当时看来相当超前,可见古代罗马人很开放,也很会享受。那些残垣断壁、雕梁画柱,遗留着他们的豪华和奢靡。

离开罗马浴场,我迫不及待地来到迦太基遗址,凭吊这座早被罗马大军夷为平地的古老城池。当年的建筑荡然无存,血雨腥风也早就吹散,血迹斑斑的战场已被大理石地砖掩盖得严严实实,不露痕迹,只有走进历史博物馆,看到残缺不全的神像,有的被敲掉脑袋、有的被砍去手臂、有的被毁掉面容……才能想象到两千多年前的那场战争何等惨烈!罗马军队不仅摧毁了迦太基人的家园,而且摧毁了他们的宗教信仰和崇拜偶像,从肉体到精神,实现了全面征服。一个民族最大的悲哀和灾难莫过于此!想到这里,我心灵的弦索不禁剧烈颤抖,记忆的闸门随即訇然洞开……

那还得从公元前264年第一次布匿战争说起:当时的迦太基比罗马更古老、更富足!迦太基的红色毛织品驰名远近,商船和军舰挤满了地中海沿岸,从西西里岛到直布罗陀海峡,无不是迦太基的领地。一位迦太基船长曾狂妄地说:“罗马人不得到我们的允许,就不能在地中海里洗手。”

出于对迦太基的恐惧,也源于对迦太基财富的觊觎,罗马人拔刀指向日益强大的迦太基。这场战争打了24年,以罗马舰队获胜而结束。迦太基付出了大量黄金作赔款,并放弃了富饶美丽的西西里岛的占有权。罗马人也损失了700多条船和20万将士的生命,赢得相当艰难。

20多年后,第二次布匿战争又打响了。这是一场巨人间的较量,罗马主将是费边和西庇阿,迦太基的主将是汉尼拔。他是第一次布匿战争主将哈米尔卡的儿子,从小跟着父亲辗转战场,英勇无畏又足智多谋,以不到3万的兵力,战胜了10倍于迦太基人的罗马兵团,写下了战争史上以寡胜多的奇迹。汉尼拔在意大利本土南征北战15年之久,一次又一次战胜了罗马人,从来没有失败的记录。

但是,战争年复一年,他得不到家乡的接济,汉尼拔的日子越来越黯淡了……他的兄弟哈斯鲁拔从西班牙长途跋涉来援救他,在通过阿尔卑斯山时被罗马人设计杀害,军队也溃散了。年轻的罗马将领小西庇阿趁机在西班牙占领了哈斯鲁拔的地盘,然后从海上发起进攻,迦太基无力招架,只得求和,并从意大利召回了汉尼拔。

公元前202年,汉尼拔和小西庇阿在扎马相遇,汉尼拔生平第一次打了败仗。小西庇阿大获全胜,从此,拥有了“阿非利加的西庇阿”的桂冠。而汉尼拔将军的结局很悲惨,被敌人、盟国及本国君主层层相逼,重重围堵,在走投无路的绝望中挥剑自杀,一颗耀眼的将星就这样殒落了……

又过了40多年,罗马人找到一个借口,将军队开进迦太基,逼迫迦太基人交出了武器,付出了赔款,并押走300多名贵族作为人质。这种惩罚犹嫌不够狠,一位罗马执政官无情地宣布:“迦太基人的城市必须毁灭!”迦太基人看到退让没有出路,以慷慨赴死的决心作了最后的抵抗,男人们把每一块可以找到的废铁都用来铸造武器;妇女们剪下美丽的长发拧成了弓弦;孩子们捡来打击敌人的石块……他们紧闭城门,严守城墙,一次次打退罗马军团的进攻,整整坚持了两年之久。

终于,寡不敌众,城池被攻破,当然,罗马人伤亡也很惨重。为了报复,他们焚烧了迦太基城,又在废墟上用犁翻了一遍,表示这个城市永远不得重建。历史并不以征服者的胜利而改写,如今陈列在博物馆中的无头或缺臂的神像成了当初罗马人暴行的最好佐证,供后人指点评说。历史也从不以成败论英雄,功勋和罪恶、光荣和屈辱、美酒和眼泪、鲜花和荆棘,总是交织在一起,相互映衬又彼此依存,推动着人类社会从血腥走向和平,从野蛮走向文明。

令人欣慰的是,今天的北非门户突尼斯,海滩洒满阳光,大地铺满鲜花;人人面带笑容,热情好客,使我们这些异域游客深深感受到“礼仪之邦”的温暖和亲切。有这样一个细节让我感动:游览结束后,到达海关下车时,我将装有护照和钱的手包忘在了车上,正在惊慌失措之际,突尼斯司机开着大巴车赶到海关,送还了失物。我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将一份真诚的谢意留给了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作者系重庆市散文学会名誉会长)

梦中的达坂城姑娘

专栏预告:文猛的系列散文《情歌地图》本期刊发完毕,下期将推出王福梅的专栏《吾心安处》,敬请关注。

凭吊迦太基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