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A15 蓉城活力如「星」 港專題 閃耀川港親情pdf.wenweipo.com/2019/07/10/a15-0710.pdf · 2019「未來之星.香港青少年成 都交流團」於6月23日至30日在成

Transcript
Page 1: A15 蓉城活力如「星」 港專題 閃耀川港親情pdf.wenweipo.com/2019/07/10/a15-0710.pdf · 2019「未來之星.香港青少年成 都交流團」於6月23日至30日在成

15港高校近70學子參訪 感受兩地民眾血濃於水

香港專題A15

2019年7月10日(星期三)

20192019年年77月月1010日日((星期三星期三))

2019年7月10日(星期三)■責任編輯:簡 旼

2019「未來之星.香港青少年成

都交流團」於6月23日至30日在成

都開展參訪活動。15所香港專

上院校的近70名香港學子參觀歷史文化遺蹟、學習

傳統技藝,體味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考察城市

建設、與創業團隊交流,感受成都新時代

的活力與熱情;參訪大熊貓繁育

基地、漫步天府綠道,增加對

綠色生態的親近感;參觀香

港援建項目,感受川港兩

地民眾血濃於水的骨

肉親情。

■香港文匯報

記者 向芸

成都報道

「好厲害!」「太棒了!」在香港賽馬會捐建的四川香港馬會奧林匹克運動學校,港生們參觀校園、場館,觀看運動員訓練,還與柔道運動

員切磋一番,小試身手。「當地同學表演中國

武術,並與我們交流柔道,十分精彩,讓我大開眼界。」香港樹仁大學學生施海琪說,香港賽馬會投入大量資金資助學校發展,還有香港運動員來此訓練,於此可見成都與香港的緊密聯繫。「四川香港馬會奧林匹克運動學校

給我的感覺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就讀的學生不只接受運動訓練,而且還會上理論課。」香港科技

大學學生陳妙嬋認為,這樣的教學、訓練模式,可見學校對運動員的身心發展都相當重視。香港大學學生陳浩鋒亦表示,學校

為運動員提供了最好的訓練規劃和安排,「在參觀學校後,我對中國運動員的未來相當樂觀,也希望香港能夠繼續為中國運動員打氣加油。」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向芸成都報道

港生們表

示,這次參訪對成都的感受是多方面、立體的,雖然短短8天難以遍覽全貌,但對這一西南重鎮的發展有了直觀和生動的體驗。

體驗軍營生活 倍感自豪走進軍營是今年未來之星成都交流

團首次開設的項目,近距離體驗軍營生活讓港生們倍感驕傲自豪。「雖然進了軍營不可以拍照,但我都保留在腦海裡了,這是一個很寶貴的經驗。」香港城市大學學生吳美茵說,走進軍營,讓大家了解到現在中國軍事的發展,「比起在香港坐在電腦前搜查資料,親眼目睹給我留下了更

深刻的印象。」「這次有機會參觀軍營、看到軍事運輸機,這些軍事科技讓同學們大開眼界。」

香港大學學生鄭文傑說,第一次見識到祖國軍事力量和科技研發能力的強大,讓他深感佩服。參觀眾創空間、了解蓉漂政策、與創業者面對面交流,是此次交流活動中,受到港生關注的行程之一。

了解青年創新創業夢工場亮點在天府英才中心,港生們了解蓉港青年創新創業夢工場的發展概況和特點亮點,聆聽蓉港計劃對兩地人才的扶持政策、扶持領域等;在創客聯邦,港生們與當地創業者深入交流,了解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發展,以及成都吸引人才的優勢、創新創業經驗等。

「不同創業者分享了自己的創業之路,由零開始慢慢建立事業王國的經驗讓我獲益良多。」香港大學學生張揚威說,成都投放了大量資源與資金,協助青年創業,令到他們可以成就一番事業。

香港理工大學學生陳思伶亦表示,創業者們的經驗對於準備創業的港生有莫大幫助,「他們的創業技巧令我獲益良多,我還從他們身上學到『刻苦勤勞』的重要性,這些都讓我對創業有更深入的了解。」

「在創業者的介紹中,我看到了香港與成都之間的聯繫。」香港浸會大學學生陳小寶說,蓉港關係密切,求才若渴合作商機處處,「大家發現成都發展十分快速,實力不容忽視,正在趕上全球經濟的進度。」

「『成都!都成!』這是一個給人遐想、充滿活力的城市。」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學生曾文如認為,創業者和企業家在成都找到適合自身的發展之路,「在適當時間把握和抓住機遇,就能少走彎路,我希望以後有機會在成都工作。」

參觀生態公園 讚發展規劃佳在「成都版的紐約中央公園」──桂溪生態公園,港生們對這個高樓環繞下的大型公

共綠地讚不絕口,而在公園城市展示廳了解到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的規劃後,港生們紛紛表示,經驗值得香港借鑒。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曾瑋霖覺得成都的城市發展規劃很好,環境很舒適,「以天府綠道為例,城市中央有約2,600公里綠化帶,提供不同休憩空間,市民在享受便利城市生活的同時亦有大量空間親近自然、活動放鬆,這是在香港沒法體會到的。」「好的城市規劃決定了一個城市的上限。而成都的城市規劃,正讓成都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香港大學學生任達輝說,「公園城市」的建設體現了成都打造宜居宜業城市的目標,而對高端人才的不同獎勵計劃,則讓人才有動力「加盟」,「這些都能讓成都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更為強勁,也讓我為之驚訝、讚歎。」香港中文大學學生曾德榮十分欣賞成

都市的遠見和理念,深信成都未來將是一個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相融合的國際大都市,會為中國西部地區迎來世界重大發展機遇。

蓉城活力如「星」

閃耀川港親情

參觀運動校場館

與柔道選手切磋

■港生體驗柔道訓練。 香港文匯報記者向芸攝

■港生觀看武術表演。 香港文匯報記者向芸攝

川劇是香港同學們此次成都之行最期待的行程之一。在觀看《芙蓉國粹》時,精心編排的經典劇目,精彩的滾燈、吐

火、變臉等絕活表演,讓同學們不停鼓掌。「來成都前,我以為成都的傳統文化會因現代發展而被遺忘,但這幾天的旅程令我明白成都已成功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融合起來。」來自香港大學的林亦灝,對川劇表

演讚不絕口,「《芙蓉國粹》將不少現代舞台設備用於川劇中,增強了表演效果,使川劇更具吸引力。」

《芙蓉國粹》加入裸眼3D鐳射等「川劇文化享負盛名,特別是變臉,也是讓我期待已久的項目。」香港恒生大學學生歐陽嘉寶說,《芙蓉國粹》川劇表演中還加入了裸眼3D、鐳射等現代元素,讓

表演更加立體,更讓同學們能切身感受當中滋味。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向芸成都報道

「滾燈吐火變臉」

掌川劇絕活精彩

作為成都鄉村振興典型示範村,成都崇州竹藝村是川西林盤與藝術的有機結合體,村裡一座名叫「竹里」的「∞」形建築,已成為成都近郊一處「網紅打卡」景點。港生們在道明竹編非遺傳承

人丁春梅和團隊的帶領下,第一次嘗試了製作竹編小鈴鐺。

港生學製竹編小鈴鐺「以手工藝為賣點把鄉村的生命延續下去,並且持續地吸納新的人才是非常聰明的做法,也讓我們因此得到了接觸這項特色手工藝的機會。」香港浸會大學學生張宇晴對竹藝村和以竹子為原材料衍生出來的周邊商品,印象很深刻。「我們還跟着老師學做竹製小鈴鐺,獲得了第一份紀念品。」香港科技大學學生陳妙嬋亦認為竹編工藝非常具有特色,「當我們走進村裡的時候,居民在編織竹製產品,而這些產品在村內到處可見,除了具有傳統特色,也具備時尚風格和美感。傳統的竹編工藝,配合時尚設計,可以幫助竹編工藝和竹製產品繼續傳承下去」。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向芸成都報道

「竹里」「∞」形建築傳

藝「網紅打卡」景點

■港生在道明竹編非遺傳承人丁春梅(左二)指導下學製竹編小鈴鐺。

香港文匯報記者向芸攝

■港生展示自己的竹編成果。香港文匯報記者向芸攝

黑白相間、可愛的大熊貓,港生此行對牠們甚為期待。熊貓喜涼不喜熱,港生們赴都江堰熊貓谷參觀的當天,天氣微涼還下着小雨,各個圈舍的熊貓都走出來,在戶外活動場「一展身手」。熊貓的戶外活動場和遊人觀賞區沒有玻璃阻

隔,正在棧道上「散步」或是「表演」爬樹的熊貓,離同學們只有幾米。好多港生都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看到這樣精靈活潑的熊貓,不禁一直拍照,不願離開。「成都的熊貓真是魅力四射,活潑動人。」香

港浸會大學學生陳小寶說,在熊貓谷他們看到有的熊貓翹二郎腿,有的還能上樹並向鏡頭擺pose,非常可愛。「有一隻紅棕色的小熊貓跑到了觀光棧道,牠不怕人也不避鏡頭,成了我們『影相』的焦點,真的是可愛至極。」香港中文大學學生蔡文傑認為,熊貓既黑且白

的毛色與太極兩色不謀而合,「太極講求以柔制剛,緩慢而有力的動作正好與慢活成都的理念相符。能與安安佳佳盈盈樂樂以外的熊貓近距離接觸,實在非常令人難忘。」「這裡的熊貓近在咫尺,時而撓癢癢,時而爬

樹玩耍、吃竹子,還會主動望向鏡頭,非常可愛。」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學院學生馬曉琳說,成都對熊貓的保育工作做得很好,「人類只有保持生態平衡,不破壞動物的生活環境,才能帶來社會共融。」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向芸成都報道

熊貓魅力四射向鏡頭擺pose

■港生在港資項目IFS上與「熊貓」合影。香港文匯報記者向芸攝

■未來之星成都交流團的港生首次走進軍營。成都市港澳辦供圖

■港生成都的創業者們交流合影。 香港文匯報記者向芸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