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④ 辨宏观之证与微观之证, 注意其因 · 地龙为环节动物门钜蚓科动物,又称 广地龙、土地龙、蚯蚓等。入药者是去其内 脏杂质和泥土的干燥地龙全体。蚯蚓生于

Transcript
  •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男科负责人王祖龙:

    前列腺炎反反复复,

    这些误区不要碰

    扫码看视频

    专家简介:

    王祖龙,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龙子湖院区男科负责人;现任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男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暨中西医结合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医暨中西医结合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男科会诊中心专家组成员;是河南省名老中医和褚玉霞教授学术思想继承人。

    临 证 中医药周刊 72019年9月24日 星期二

    责编 朱忱飞 美编 朱忱飞

    中药用法

    单方验方

    本版药方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

    (以上验方由郑玉平提供)

    稿 约

    本版未署名图片为资料图片

    本版是以中医药为主要内容的“医生园地”,内设《中西合璧》《针推治验》《四诊合参》《临证心语》《中药用法》《名医堂》《验案举隅》《经验之谈》等栏目。

    稿件要求:尽量原创,言之有物,具体可行;1000字以内;可以用小故事开头,以增加趣味性。

    联系人:朱忱飞电话:(0371)85966391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邮政编码:450000地址:郑州市金水东路与博学路交叉口东南角河南省卫生

    健康委员会8楼医药卫生报社编辑部。

    辨宏观之证与微观之证辨宏观之证与微观之证,,注意其因注意其因

    □张 磊

    辨证思维辨证思维六要素六要素④④

    经验之谈

    辨证治疗肾结石□王 付

    贾某,女,24岁,1年前因腰痛做检查,发现右肾结石 7毫米×6毫米,曾断断续续服用过中药、西药,又于1个月前检查结石为8毫米×6.5毫米,近因腰痛加重前来笔者所在处就诊。

    刻诊:腰痛,腰酸,常常小便不利,手足不温,怕冷,口渴欲饮热水,舌质红边略紫,少苔,脉沉。

    辨 证 :阴 阳 俱 虚 ,水 气 瘀结。

    治疗:温化清热,利水消石,兼以活血,给予真武汤、猪苓汤与蒲灰散合方加味。

    处方:附子10克,白术12克,茯苓20克,生姜20克,白芍20克,

    猪苓10克,泽泻10克,滑石10克,阿胶 10 克,蒲黄 10 克,生甘草 10克。共6剂。每天1剂,第1次煎35分钟,第2次煎30分钟,合并药液后,分3次服用。

    二诊:患者腰酸略有减轻,前方继续服用6剂。

    三诊:患者手足不温好转,前方继续服用6剂。

    四诊:患者仍腰痛,前方加川牛膝24克,共6剂。

    五诊:患者腰痛略有减轻,依前方继续服用6剂。

    六诊:患者怕冷止,依前方继续服用6剂。

    七诊:患者诸证趋于缓解,

    依前方随证酌情加减治疗后,肾结石消除。随访患者,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根据患者腰痛、手足不温辨为阳虚,再根据舌质红、少苔辨为阴虚,因小便不利辨为水气,又因口渴欲饮热水辨为寒夹热,更因舌边略紫辨为瘀。因此,辨为阴阳俱虚,水气瘀结。方以真武汤加倍用量温阳利水;以猪苓汤育阴利水;以蒲灰散化瘀利水,加生甘草清热益气,缓急止痛。方药相互为用,以取其效。

    (作者供职于河南经方医药研究院)

    治顽固性手汗验方生黄芪30克,葛根20克,生白矾15克。加清水适量煎

    数沸,倒入盆内,先趁热熏手掌,再浸泡30分钟。每天1剂,每天3次,用药2~5天。

    治三叉神经痛验方白芷50克,冰片1克,共研

    磨为细末后装瓶备用。应用时取药末适量,吹入患侧鼻内即可。该方可疏风通络止痛,适用于三叉神经痛,一般用药后1~10分钟即可止痛。

    地龙为环节动物门钜蚓科动物,又称广地龙、土地龙、蚯蚓等。入药者是去其内脏杂质和泥土的干燥地龙全体。蚯蚓生于湿土之内,上食泥土,下饮清泉之津,其性凉,味咸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既能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又能活血化瘀,消除瘀滞、平滑肌痉挛。地龙既能加强凝血机制,又可修复破裂的毛细血管,可减轻或消除毛细血管充血,有清热解毒止血、活血化瘀作用。地龙用于治疗高血压病、急慢性气管炎以及各种出血效果显著,特别是用于泌尿系统炎症性出血,有良好效果。

    关于地龙,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味咸,寒。”《名医别录》记载:“大寒,无毒。”

    《本草纲目》记载:“主伤寒、疟疾,大热狂烦,及大人、小儿小便不通,急慢惊风,历节风痛……”

    地龙可入肝、脾、肺经,具有清热、平肝、止喘、通经的功效。可治疗高热狂躁,惊风抽搐,风热头疼,目赤,中风半身不遂,关节疼痛,喘息,小便不通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广地龙主含蚯蚓解热碱、蚯蚓毒素、胆固醇、胆碱、氨基酸等。蚯蚓解热碱有退热作用,蚯蚓酊有缓慢而持久的降血压作用。从蚯蚓中提取的含氮物质,对支气管有明显的扩张作用。此外,蚯蚓素还有溶血的作用。

    养生验方治疗高血压病方:广地龙15克,夏枯草

    20克,决明子15克,石决明30克,制何首乌12克,大黄5克。每天水煎2次,早、晚空腹各服用1次。1个月为1个疗程。

    治疗脑出血(微量出血)方:广地龙15克,丹参12克,当归12克,生白芍12克,田三七12克。水煎服,1日煎3次,早、中、晚空腹各服用1次,10天为1个疗程。

    治疗中风半身不遂(脑梗死)方:广地龙 20 克,全蝎 10克,壁虎 10 克,赤芍 12 克,红花 6 克,怀牛膝 12 克,续断 12克,桂枝12克。水煎服,1日3煎,早、中、晚空腹各服用1次。

    治疗急慢性气管炎方:广地龙12克,炙麻黄10克,白果仁10克,炙冬花12克,杏仁10克,前胡12克,松萝10克。水煎服,1日煎3次,早、中、晩空腹各服用1次。

    治疗泌尿系统炎症性出血,或小便淋漓涩疼方:广地龙20克,黄柏12克,栀子12克,蒲公英20克,车前草20克。水煎服,1日煎3次,早、中、晚各服用1次。

    治疗腮腺炎方:鲜白颈蚯蚓10条放盆内,加清水适量,首先让蚯蚓排出体内杂质,其次用水洗净,然后撒入适量白糖,使蚯蚓溶解成液体后,放入冰片 2 克,搅匀,涂于患处。

    在患处每天搽 3~4 次。搽后患处有清凉舒适的感觉。该蚯蚓液体内加入雄黄3克,研磨为粉末后搅匀,外用,治疗带状疱疹效果良好。

    (作者供职于西华县人民医院)

    活血化瘀通络平喘说地龙

    □郭俊田所谓宏观之证,是指具有明显症状的证

    候,容易观察到,也容易辨识;而微观之证则相反,由于受条件的限制,或受诊疗水平的限制,不容易发现或辨识,不能找到疾病真正的病因所在。因此,必须把宏观之证与微观之证有机结合起来,抽丝剥茧,找到症结,求因论治。各种疾病都有其致病之因,由于人的体质不同和自然气候变化的复杂性,在感受六淫之邪以后,往往出现“互见互化”的情况。所谓互见,是指同时感受两种以上病邪而发病;所谓互化,是在一定条件之下,可以出现互相转化。因此,在研究外界气候变化与疾病发生的关系时,必须注意到人体的内在因素。内伤也是如此,如“五志”化火、食积化火、饮冷化寒等,都与人的体质有一定关系。由此可见,治病求因重要,求因中之因则更重要。故《素问·至真要大论》中记载:“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有者”是有邪,或有此症状,是宏观之证;“无者”是无邪,或无此症状,是微观之证,都要追求其原因。微观还应微到证之最小偏颇处,临床上会其意,探其微,在治疗上方能丝丝入扣。

    【病案一】

    尹某,男,71岁,2005年6月20日就诊。初诊主诉:咳嗽右胸痛月余。1年前发

    现患有右甲状腺癌,在某医院行部分切除手术。近2个月,患者出现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右胸疼痛,活动后胸闷,自汗多,黎明时恶寒,食欲可,大小便正常,舌质红苔白厚,脉数大。患者胸片结果显示:右胸腔积液。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脾”……这些俗语看似平常,却暗含深意。人的情绪与其生理功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一旦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疏解,将有可能导致器质性疾病。反之,如果器质性疾病久治不愈,则可能是心理因素在作怪。

    在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身科,副主任医师闫翌君就经常遇到这样的病例。

    相比其他单纯治疗“心病”的科室,这里疗心又疗疾。17年来,闫翌君以春风化雨般的温情治愈了一个又一个患者,让患者重新拥有精彩人生。

    心思缜密识真相

    60多岁的韩女士原本是个开朗热心的人,平时总和街坊邻居打成一片。可是近一年来,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也不爱和人交往了,还总说胃疼吃不下饭,不到半年时间,人就瘦了将近 10公斤。家人带她辗转几家医院就诊,均未查出身体上有任何异常,按胃病治疗一段时间后也不见好转。

    在外院医生建议下,韩女士的家人带其来到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身科。经过检查,排除了

    器质性疾病。根据多年经验,闫翌君判断韩女士胃疼的背后一定隐藏着“秘密”。在聊天过程中,闫翌君觉察到韩女士似乎想表达又有所保留。于是,她让家属先回避,跟韩女士拉起了家常。慢慢地,韩女士说出了一直压在心底的话。

    原来,韩女士几年前从朋友那里买了一份理财产品,想着能给自己和老伴存个养老钱,结果几年后,不仅没见着收益,连自己的 10 万元本金也打了水漂。其间,她多次问朋友要钱无果,想打官司又不知从何下手,恼怒、无奈、自责一并袭来,她又不敢跟老伴和儿女们提起,只好将苦水往肚子里咽,久而久之,身体也跟着出了问题。

    找到病根后,闫翌君对老人进行了规律的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加物理治疗。半个月后,老人打开了心结,胃疼也好了。

    “其实,心身疾病在现实中并不鲜见。有调查显示,在综合性医院的初诊患者中,约 1/3为躯体疾病,不到 1/3 为神经官能症,其余 1/3 为心身疾病。”闫翌君说,在心身疾病中,因精神心理因素诱发的躯体疾病较多见,如消化系统溃疡,心血管系统的高血压病,内分泌系统的

    糖尿病等;同时,躯体疾病也可引发精神心理异常。两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老年患者因其特有的身心特点,易成为这类疾病高发人群。在临床上,老年焦虑抑郁患者,常伴随躯体症状,如头疼、胸痛、胸闷、消化不良等。因此,常有许多患者先就诊于综合医院,而后辗转到精神专科医院进行系统治疗。

    专病专治有高招

    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药物治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一些疑难杂症患者甚至需要终生服药。然而,是药就会有副作用,如果服用过量,后果将不堪设想。这不,40多岁的郭先生就因为这事儿在“鬼门关”走了一遭。

    郭先生患精神疾病已有 10多年了,这期间一直没停过药。一个月前,他因自行服用多种抗精神疾病的药物导致发热、肢体僵硬,在外院诊断为恶性综合征,当时还伴有肺水肿;对症治疗半个月后,躯体功能基本恢复,但仍伴有精神疾病症状,整个人处于木僵状态,不能进食。为进一步解决精神方面的问题,郭先生转至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心身科进

    行诊治。经综合评估,闫翌君决定为

    其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一段时间后,郭先生的症状得到缓解,意识也逐渐恢复。

    据闫翌君介绍,恶性综合征属于精神科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且起病急,多在一周内发展,以持续高热、肌肉强直、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如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可迅速发展为褥疮、心力衰竭、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该症状在临床上不多见,但致死概率高达20%~30%。

    治疗该病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支持疗法、药物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3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主要适用于重度抑郁症患者、木僵患者等其他重度精神类疾病患者,是目前精神科及神经科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也是起效快、安全性高的治疗方法。

    正视“心灵的感冒”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所承受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逐年庞大,精神健康问题正逐渐引起全社会关注。

    而在传统观念中,“精神病”一直是人们谈之色变、讳莫如深的话题。在闫翌君看来,精神疾病其实就像一场“心灵的感冒”,是可以被治愈的。希望大家能够以平常心看待,有了心理问题,一定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同时,她呼吁社会对精神病患者能够多一些包容和尊重。

    包容和尊重,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就是“爱心、耐心、责任心”。在采访中,不仅闫翌君,几乎每位医生都提到这 7 个字。话虽简短,却饱含着他们对精神病患者掷地有声的承诺。

    闫翌君:疗心又疗疾的温情医者□王 婷 席 娜

    三叉神经

    辨证为郁毒内结,肺失通调,水液内停,宣降失司之证。治疗宜涤浊解毒。方用涤浊汤加味。处方:芦根30克,冬瓜仁30克,生薏苡仁30克,桃仁10克,桔梗15克,猪苓30克,雄黄0.2克(冲),延胡索15克,白芥子10克,重楼10克,生地黄30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共25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患者仍咳嗽咯黄痰,痰中有血丝,胸痛加重,夜不能寐,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大。肺中郁热明显,涤浊时加重清肺之品。处方:苇根30克,冬瓜仁30克,生薏苡仁30克,桃仁10克,桑叶30克,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桔梗15克,黄芩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延胡索20克,生白芍30克,海浮石30克,甘草10克,炒麦芽20克。共30剂,水煎服。

    三诊:患者服药后胸痛、咳嗽较前减轻,痰中已无血丝,食欲缺乏,乏力,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大。涤浊化痰解毒,方案不大调整。处方:苇根30克,冬瓜仁30克,生薏苡仁30克,桃仁10克,桔梗15克,制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豆蔻10克,海浮石30克,炒神曲10克,猪苓30克,甘草6克,延胡索10克。共30剂,水煎服。

    该患者咳嗽、咯白色泡沫样痰,右胸疼痛,活动后胸闷,自汗多,黎明时恶寒,是宏观之证;胸片提示右胸腔积液,是其微观之证。求其所因,乃甲状腺癌切除后,正气虚弱,邪毒侵肺,肺失宣降,通调失职,水津失布,饮停胁下所致。邪毒痰饮皆浊邪之类,辨病注意浊毒蕴肺,治疗注意涤浊荡邪,勿失其宜。方用涤浊汤加味,收效良好。

    【病案二】

    刘某,男,77岁,2005年4月6日就诊。初诊主诉:汗血半年。患者不明原因出现汗液呈红色,洗手洗足水也呈红色,穿白色内衣可染成红色,几日

    不洗脚,血色凝于皮肤,近半年出汗不多,双膝以下水肿,时头晕,口干口苦,大小便正常。诊断为汗血。证属心肺郁热,迫血外泄所致。治宜清心泻肺。处方:连翘12克,金银花15克,生地黄炭30克,紫草10克,牡丹皮10克,白茅根30克,槐花30克,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赤小豆30克,甘草6克,炒麦芽20克,陈皮10克。共10剂,水煎服。随访患者,上药尽剂而病告愈,至今未发。

    汗血临床少见,《诸病源候论》认为与心肝有关;《血证论》认为与心肝肺有关,因心主血脉,汗为心之液,肺主皮毛,司腠理开合,心血不足,心火亢盛,灼伤肺金,开合失司,心液外泄,发为汗血。治以清心泻肺、凉血止血为大法。药用生地黄炭、连翘,滋阴清心;金银花、桑白皮、地骨皮,泻肺中伏热;紫草、牡丹皮、槐花,凉血止血;白茅根、赤小豆,导热下行,使邪有出路。全方以清热凉血为则,使血复其常道,而血汗止矣。该患者汗液呈红色,洗手洗足水也呈红色,血色凝于皮肤,是宏观之证;腠理开合失司,心液外泄,是其微观之证。求其因,乃患者年近八旬,阴精亏虚,心血不足,心火亢盛,灼伤肺金所致。

    (作者供职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