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3个生命的紧急救治...四川、重庆运来的,1车白萝卜是从福 建运来的。”老板胡大成告诉记者,现 在他店里的萝卜库存量有60吨。“现在很多村都封路了,

Transcript
Page 1: 3个生命的紧急救治...四川、重庆运来的,1车白萝卜是从福 建运来的。”老板胡大成告诉记者,现 在他店里的萝卜库存量有60吨。“现在很多村都封路了,

暖箱里住着一对男宝宝。(视界网 邓慧遐 摄)

医护人员连上24小时班后,靠在椅子上休息。

(恩施州中心医院供图)

2020.1.30�星期四主编:谢斌 版式:李曦 责校:余淑芬04

襄阳:粮油蔬菜量足价稳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剑军 通讯员 李劲

包菜0.78元/斤, 大白菜0.88元/斤, 白萝卜1.28元/斤, 黄瓜5.88元/斤,西红柿5.99元/斤……1月28日上午,襄阳好邻居超市MAX店,店长程学艳的手机视频画面上,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货架上蔬菜琳琅满目,戴着口罩的市民们在仔细选购。

“价格也跟平时差不多。”家住襄城区环山路的消费者杨女士说。

程学艳介绍,该店平时日销售额100万元, 近4天平均销售额70万元左右,物丰价稳,抢购囤货现象已看不到了。

在麦德龙襄阳商场,记者通过视频连线同样看到货品丰富。经理吴锦芳说,米、面、食用油都有一个月的储量,肉制品可卖半个月。

连线采访批发市场,大多数商户开着门,一箱箱的蔬菜、水果码在门口,但入场拉货的车辆不多。

在一家名为“成龙精品萝卜”的

商户门口, 几辆外地大货车停在门口。“今天到了3车货,2车白萝卜是从四川、重庆运来的,1车白萝卜是从福建运来的。”老板胡大成告诉记者,现在他店里的萝卜库存量有60吨。

“现在很多村都封路了, 萝卜运不出来,只好从外地大量采购,运费涨了30%。”胡大成呼吁,有关方面采取措施,尽可能保持蔬菜外运通道的畅通,不要把路都封死了。

据襄阳市商务局统计, 截至1月29日10时,该市竹叶山农产品交易中心水果(苹果、梨、橘子、柚子、香蕉等八大品类)库存量2906吨,蔬菜(土豆、山药、生菜、辣椒、黄瓜、西红柿等23个品类)库存量3375吨。四季青农贸城蔬菜(23个品类)库存量2084吨。两个批发市场合计蔬菜库存量为5459吨,较前一日增加440吨,增幅8.8%, 且每天调运补货源源不断,完全可满足当地市场需求。

1月29日,宜昌三峡物流园内,不少进购新鲜蔬菜的车辆在园区装车,这些蔬菜当天就可以送上宜昌市民的餐桌。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通讯员 马艳 摄)

消毒液背后的邻里守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娜 通讯员 吴凤庭 程良友

隔着栅栏门,王志刚也能感受到门外人的焦急,“按照1∶2000的比例兑水,一袋能化一大桶!”

这两天,湖北理工学院西门成了防控物资重地。该院教师王志刚在那里免费派发消毒粉,黄石、大冶的不少社区,浠水、团风一些乡镇慕名前来领取。

截至1月28日, 消毒粉已送出500多公斤。

疫情发生以来,消毒液成了抢手货,不少社区、单位上网发帖求助。

“我公司有不少三氯粉, 效果比84消毒液好, 需要的可以找我免费领取。”1月25日晚,王志刚在朋友圈发布消息后,很快被转发出去———

“王志刚老师是湖北理工学院孵化基地企业湖北瑞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有大量三氯粉库存,这是一种高效消毒漂白剂,对各类真菌、病毒有良好的杀灭效果, 加水后配置成消

毒液,可用于医院、公共场所地面、非金属餐具、饮用水等的消毒。”

“我正在送消毒粉, 今天送出去了70多公斤, 有大冶北站附近的还建楼、武警部队、西塞山区防疫系统……”1月26日晚8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连线王志刚时,他正在开车,“需求量太大了,之前送的是调配好的消毒水,现在就直接送消毒粉。”

为减轻王志刚的压力,1月27日起,他所在的化工学院院长卢小菊安排6名在校教师和博士生,一起包装、分发和派送消毒粉。

“每一袋都标明了重量,我们叮嘱用户,一定要按比例加水使用。”卢小菊说,“抗击疫情, 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帮助他人也是帮助我们自己。”

“消毒粉库存还有近1吨,随要随取。”王志刚说,他正在为荆门一家化工厂写配方,利用该公司现有原材料配制消毒水,方便当地群众。

宜昌:家门口的生鲜超市火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阳春 通讯员 刘雅莉

1月28日上午, 宜昌雅斯超市东山店的货架上蔬菜堆得满满当当。芜湖椒2.5元/斤,红菜薹2.58元/斤,上海青3.5元/斤……该店负责人简琼说,春节前已经把正月初五以前的货备足了,大部分品种价格与往年持平。

当日, 宜昌市多家超市负责人向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表示,最近几天除了生鲜蔬菜到下午会出现短时断货外,粮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连日来,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在宜昌有上百家连锁店的北山超市不仅没有减少营业门店规模, 还在30家便利店内增设生鲜货架,方便市民家门口消费,并公开承诺“所有门店每天营业、力保供应、绝不涨价” 。

疫情也改变了市民的消费购物习惯。北山超市负责人介绍,往年春节期间是大卖场销售火爆。 今年,不少市民更愿意在家门口的生鲜小超

市就近购物,这类超市的单日销售额较平时翻番。

为保障市场供应,宜昌各批发市场正全力加紧外采。

1月28日11时许,在宜昌三峡物流园内,一辆本地超市的采购车辆正忙着往车上搬土豆、茄子、金针菇等菜品。

“市场商户往年都是正月初五之后才开张,今年要求一些大型商户春节不停业。” 三峡物流园副总经理陈兵介绍,作为宜昌最大的农副产品流通基地,三峡物流园眼下已有三成生鲜商户开门营业, 目前肉类储备有2000吨,粮油储备达7000吨。

“目前最困难的是物流。 相比平时,叶菜略微少一些。”陈兵说,市场已派出40余辆货车到山东、 云南等蔬菜产地组织货源,并加大对省内菜的货源组织力度。

市场供应天门双胞胎孕妇疑似新型肺炎,羊水已破、呼吸衰竭———

3个生命的紧急救治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廖志慧 通讯员 邓慧遐

“医生,快救救我的妻子和孩子!”1月24日11点左右,天门市第一医院感染楼三楼1病区,一名男青年焦灼万分。医院平车上躺着他的妻子,20日从武汉回乡,发热一天,羊水已破,孕妇和孩子生命堪忧。

护士隔窗和男青年简短交流后,立刻安排身穿防护服的护士询问病史、查看生命体征,同时,通知医生准备救人。

护士测量后, 发现竟然测不到血压,情况万分紧急!

护士长刘念、 重症监护室护士长鲁俊玲疾步跑到病人平车边, 发现孕妇呼之不应,还不断抽搐。刘念赶紧将孕妇的头偏向一侧,以防她误吸,鲁俊玲则电话联系,在感染3区找到仅剩的一张床位。

大家火速转送孕妇到病房,赶来的医生立马实施抢救。

“心力衰竭、重症肺炎、急性呼吸衰竭、妊娠期高血压、双胎妊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可能性大……”呼吸科主任胡圣林查看病人情况,系列危重信息传出,医护人员更加揪心。

经过两次对症调整用药,约30分钟

后, 孕妇血压、 心率等才趋于正常。傍晚,孕妇开始自然分娩,意识转为清醒,但精神焦躁。

19时20分,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救护下,随着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一男婴顺利分娩,约20余分钟后,又一男婴顺利产出!

因新生儿仅怀胎7个半月, 一出生就住进暖箱。为照顾产妇,医院把暖箱搬到产妇隔壁的病房,妇产科专家汪晓晖、特婴室护士专门照料。

目前,产妇神志清醒,新生儿生命体征平稳。 母亲检测结果还未出来,暂时还未确诊。

刘念原本在呼吸科工作,当天是第一天轮岗来到感染科上班。没想到轮岗第一天,就遇上这么危急的情况。

“毕竟是三条人命! 但也顾不得许多,救死扶伤是医护人员的天职!”刘念说,戴着口罩、身穿厚重隔离衣,加上飞跑,眼罩全部是雾,身上被汗水浸湿,但心里只有一个声音:救人、救人、救人!

疫情防控时期, 天门市一医全院医护人员轮流支援感染科。 参加此次救治

的罗劲勇、孔海英医生,是从心内科轮岗过来的;感染科医生夏树伟、全科医学护士长汪峥等医护人员都参加了抢救。

“疫情防控时期, 医护人员一般都

是上7天班后被隔离14天。”天门市一医有关负责人介绍,正是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的精神, 才创造出了一个个生命奇迹。

“我有经验我先上!”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彦睿 通讯员 铁强 侯丹丹

“我有经验我先上!”无论是17年前抗击SARS的战役, 还是这一次防控疫情,恩施州中心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 共产党员李小丹始终在一线。这位曾在2003年抗击SARS战役中被授予“全国抗非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英雄,又是第一时间请战。从1月21日全面防控启动那一刻,李小丹就已驻守在隔离病区。

“非工作事情请暂停联系, 工作上的事情请随时电话,我想好好睡一觉。”1月23日晚, 感染性疾病科护士长、 共产党员叶雪梅在朋友圈留言。感染科作为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的主战场,调整病区、协调设备、分工统筹、协助治疗、凌晨收治病人……连轴转了3天, 实在累得不行了, 她就随便找把椅子靠一靠,手机仍握在手上,“我担心睡着了听不到电话耽误工作。”

从1月26日起, 该科医护人员和应急分队全体医务工作者已驻守战场。

应急分队队员、该院血液病科医生、共产党员覃锐原打算值完48小时年班后, 携一家老小回老家过年,接到医院通知后,他毅然返回担负起发热门诊值班重任。

正在筹备婚礼的骨伤科年轻医生、 共产党员彭丰与家人商定后,取消原定于初四举行的婚礼,赶回医院随时等候召唤上战场。

年前回老家与家人团圆的超声一科医生、共产党员段宝权,正月初一奔袭15小时1350公里赶回“参战”。

设备科工作人员、共产党员徐先顺自称“老后勤”,他是恩施州医学紧急救援队的老队员。 妻子是该院院感科负责人。因防控疫情需要,公共交通暂停营运, 徐先顺想到州城众多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上下班成了问题, 在朋友圈发出24小时免费接送的号召。院内17名职工迅速报名,正月初一开启让医护人员倍感温暖的接送之旅。

作为恩施州疫情防控定点医院,恩施州中心医院200多名党员站在防控疫情第一线。

黄冈千余医务人员全力救治患者湖北日报讯(记者王兵、通讯员周

勇) 黄冈市卫健委主任唐志红1月29日说,全市共设置29个发热门诊和13个集中救治定点医疗机构,1200余名医务人员全力救治病患。她同时表示,救治工作面临困难,亟待支援。

据介绍,黄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确诊、 疑似等病例数全省仅次于武汉。该市根据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第

四版),结合实际制定本地救治方案,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实施“一人一方案”救治措施。目前,黄冈新冠肺炎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部分患者经治疗,症状有所缓解,已有2名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作为贫困地区,黄冈市医疗资源相对匮乏,下属各县市区尤为困难。目前,新设置的定点救治医院由普通病房改造,条件较差,呼吸、重症、感染等专业

医护人员和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等专业人才缺口严重,医疗救治相关仪器设备、药品试剂、防护用品等难以满足需求,医院运行资金压力非常大。

据悉,1月28日晚,湖南、山东医疗队已有两批共549人抵达黄冈,将缓解医务人员紧缺状况。 当晚, 该市紧急改建的

“小汤山医院”———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投入使用,有望为病患提供更好救治。

﹃这个生日让我铭记一生﹄湖北日报讯(记者雷巍巍、通讯

员余肇斌)1月27日,龚清在隔离病区里度过一个特别、难忘的生日。

龚清是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临床一党支部委员、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 主持隔离病区全面工作。梳理诊疗流程、 与医疗专家组密切沟通、确定最终治疗方案……自隔离病区组建以来, 人们总能看到他的身影,听到他的声音。

“我要不要紧, 不会出什么事吧?” 有患者焦急地询问。“只要配合治疗,勇敢面对,就会把病毒赶跑。”龚清耐心解答。

“把患者治疗好, 把同事保护好,是我的职责和义务。”这句话龚清常挂

在嘴边。穿防护服,戴护目镜、口罩、医用手套和鞋套……医护人员进入隔离区,他总要逐人逐项检查两遍以上。

“辛苦啦,生日快乐!逆‘疫’而行的天使, 一定要保护好自己……”1月27日大早, 生日祝福如潮水般溢满整个工作群。“这个生日让我铭记一生。”龚清说, 为了全市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 医护人员坚决扛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一定打赢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阻击战。

据介绍,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宜都市确定市一医院为救治定点医院。和龚清一样,该市400余名医护人员日夜奋战在防控救治一线。

鄂州一药企哄抬物价被罚款35万元全省查处价格违法案件60起

湖北日报讯(记者吴文娟、戴劲松)1月29日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鄂州一家医药企业哄抬物价被处罚款35万元。截至目前,全省市场监管部门立案查处疫情防控相关产品价格违法案件60起。

1月27日,鄂州市市场监督管理综合执法支队依法向该市吴都医药有限公司下达了行政处罚听证告知

书, 要求立即整改, 处以罚款35万元。经查,该公司旗下药店所售的口罩、 消毒液等相关防疫用品的价格,翻倍上涨。

省市场监管局提示广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保留证据,索要单据, 核对发票上面的内容与自己购买商品的品名和价格是否一致, 如有问题,请尽快拨打电话12315投诉举报。

龚清隔着防护门玻璃与同事讨论病例。(余肇斌 供图)

“幸运,病人一天天好起来”———一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救治一线医生的讲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王兵 通讯员 熊庆萍

疫情凶猛。1月29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辗转连线一线医生。

占学兵, 黄冈市黄州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 从医20余年。1月13日,该院收治第一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人。22日,疫情发展迅速,黄冈在市区确定3个发热定点救治医院,其中之一是征用龙王山老年公寓改建。当晚,占学兵和医院另外13位医生、46位护士转进龙王山,集中收治肺炎病人。至今,病人隔离,医务人员也一样隔离,不能回家。

3位60岁以上病人已退烧

改建后的龙王山治疗点目前有120张病床,病人转进转出,大致保持在100人左右。黄州区人民医院将呼吸内科和感染内科整合, 并在全院征调骨干护士,新组建呼吸一科和呼吸二科,驻守这个治疗点。

1月28日, 占学兵直接负责的病人有20位,其中确诊新冠肺炎的7人,核酸检测呈阴性的2人, 其余为疑似。“前期核酸检测条件不足, 现在条件改善,确诊速度会加快。”他告诉记者。

虽然是基层医院,但治疗方案是权威专家统一提供的,比较成熟。占学兵介绍,对病人主要使用抗感染药,对有咳嗽、发烧等炎症表现的注射增强型抗

生素,另外根据病情,严格按治疗方案辅以适量激素治疗。“有需要的注射免疫球蛋白,增强病人免疫力。最终,病毒靠人体免疫系统来清除。”

占学兵说,自己很幸运,负责的病人都在一天天好起来。“有3位60岁以上病人,入院时都是重症,我按照治疗方案有针对性地作了一些调整,几天后病人烧退了,咳嗽、气喘症状好转,能正常吃饭。”

“病人的心理状态很重要。”占学兵每天查房时跟病人交流,“要让他们增强信心,跟我们一起与病毒战斗。”

黄州区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曾一,目前在龙王山治疗点负责护理工作。她告诉记者, 这里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

不错,患者和医务人员都比较有信心。

坚守,半个多月没回家

1月13日开始, 占学兵就一直没回家,22日晚转到龙王山后,60名医务人员处于完全隔离状态。“跟病人一样吃盒饭,睡觉轮流去休息室。”最初,生活条件较差,医院全力保障,现在洗澡等问题解决了。

如今,占学兵的日常是这样:每天早上8点查房, 由于要详细了解病情变化,并与病人做心理交流,查房通常需要两个多小时。然后写医嘱,一小时左右,再写病程记录,忙完就到中午12点

多。下午他到休息室睡觉,晚饭后值夜班到凌晨。

“有一个轮班表, 但大家没有完全按它执行。”占学兵说,治疗过程中常有突发状况,医务人员都是在超时工作。

到龙王山后,实行了严格的隔离制度。“每位医生每天至少能保证2套隔离服。” 占学兵说, 隔离服穿脱一次就失效,为此,医务人员都尽量少吃少喝,最大限度发挥隔离服作用。

“目前,我们这里治疗药品有保障,防护用品紧缺的状况在改善。” 占学兵说,知道党中央和全国人民都在关注支援湖北,虽然疫情严重,自己也还将持续“战斗”,对最后胜利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