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 感恩 吳宜臻 指導老師 朱美慧

Transcript
Page 1: 感恩  吳宜臻   指導老師  朱美慧

感恩703 吳宜臻 指導老師 朱美慧

“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隨著時間的飛逝,我漸漸從那個蹣跚學步的嬰兒,長成了一名少女。如今的我能坐在教室上課,也是因為父母的付出,這是父母所給予我的。而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 ?

13 年,說短不短,說長其實也不長。我茁壯成長,每天不愁吃穿,此時,我的父母從青春走入了中年,每天打拼著,想的是如何讓我們一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而年少的我,卻只懂得索取,從不懂得回報。

升上國中,能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只剩下周休兩日,我們在校有同學相伴,回家有父母依靠。而父親、母親,擁有的、掛念的僅僅只有我們而已。當初的我,一味地跟父母吵架,吵東吵西的要這個、要那個,卻不曾說過「謝謝」。其實父母並不是吵不過我們,只是我們是他們的孩子,他們捨不得讓我們失望。他們儘量滿足我們的要求,從不求回報,他們總是竭盡所有,把最好的都給我們。

而如今我長大了,成為了一名國中生,因為住校無法天天與家人相聚,就更應該為父母省心。母親曾悄悄告訴我:“你爸爸他啊!因為太想你,在房裏哭過。”我的腦海裏浮現出父親那慈祥的臉,從未看過他的臉上出現淚痕。我不禁內疚了起來,在學校住的日子裏,我可曾因為太想念遠方的家人而暗自落淚嗎?當我與朋友歡笑的同時,可否想到打個電話問候一下父母,跟他們報一下平安?看著父母臉上的皺紋越來越多,看著母親早起煮早餐的勤勞身影,我有了與以往那個年少不經事的我不一樣的想法:我上前一步,請母親停下手邊的事去休息,剩下未完成的都由我來做。我還掙不了錢,無法買什麼給父母,但我可以做的就是在家的日子裏,減輕母親的家務活,當父親疲勞不已的時候,能為他捶捶背,端上一壺好茶。

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他們變老了!在他們聽力逐漸沒有那麼好的時候,我能夠耐心地再講一次;在他們走路變得吃力前,能帶他們去曾經因為要照顧我而無法去的地方;在他們還未老去的之前,我想對他們說:「我愛您們,我深愛著您們!」

無論我何時回到家,迎接我的都是父母的微笑和擁抱。我很珍惜他們所給予我的一切,我也要常常給他們擁抱,還要常常對他們說:「爸媽,我好愛您們,謝謝您們!」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 從生活中培養感恩的心

1001 江佩倫 指導老師 陳孟君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恩情深重,子女難以回報。在家裡,我是「掌上明珠」,「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家裡最香的那桌菜餚,是父母精心為我準備的;家裡最暖的那床棉被,是父母細心為我鋪設的。家裡最好用的,一切的一切,都是父母用心給予我的。正是因為他們的愛才組成了一個溫暖的家庭,也是他們的愛成就了今天的我。我要感謝我的爸媽,感恩他們的關懷。

當我們跨入校門時,迎面而來的便是關心的師長。老師的教導如一盞明燈——當我內心幽暗不明時,老師點亮了我的心燈。老師如一艘大船,載著我們駛向成功的彼岸。老師的鼓勵如一把鑰匙,帶領著我們打開心門。老師們嘔心瀝血的付出,不就是希望看到我們的成功嗎?我要感謝我的老師們,感恩他們的諄諄教誨。

當我們踏入社會時,身邊的朋友也多了。友誼是一杯醇香的酒,值得我們去品味;友誼是一幅無色的畫,值得我們去著色;友誼是一首動聽的歌,值得我們去聆聽;友誼永遠是一個美好的責任,我們不能忘記朋友對我們的恩情。我感恩我的朋友,感恩他們在我身邊隨時的協助。

古人說得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一個人只有學會感恩,對生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那才能真正的快樂。讓感恩之漣漪傳達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吧!

80

2

張佑齊

指導老師

黃玲

主 編:孫晉芬編 審:蔡佳燕評審老師:王蕙華 李佩純執行編輯:曹 珍 陳韋辛出刊日期: 2014.06.06

感謝802 劉采玟 指導老師 黃玲錚

如果你問:「世界上有什麼東西,比地下迷宮還要錯綜複雜,比夜晚森林還要兇險萬分?」我想,最適合的答案莫過於「人生」。我們永遠不知道上帝在提筆寫下我們人生劇本的最後一章時,它的臉上是笑容還是惋惜,抑或嫌棄。或許正因如此,我們的腳步都太過倉促,當我們疲憊、悲傷時,可否停下我們的步伐,除了時間齒輪在「哢嚓」作響外,是否還能聽見些什麽呢?

或許當我們坐在這裡放聲大笑時,沒有多少人會再回頭探尋,當初的我們是怎樣走到了今天。如果把時光折疊回去,能否發現,除了那個稚嫩的自己外,還有那麼一群人——父母,為我們奏起人生的第一篇樂章;家人,擦去我們的眼淚,將淚水留給他們自己;朋友,牽起我們的手在青春的草原上奔跑;是老師,教導我們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這些年來,我抱怨過生活的沉重,淚水的苦澀,也發現成功的喜悅。在人生的旅途中,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師長,更感謝上帝,感謝讓我能夠遇見你們。

Page 2: 感恩  吳宜臻   指導老師  朱美慧

感恩讚歌 1001 游程卉 指導老師 陳孟君

春也,用大地的體溫孕育春芽,近郊紫紅,遠山青黛。夏也,以露珠的滋潤裝飾枝梢,朝雨迷濛,淺澗水靈。秋也,回歸母親大地的懷抱,靜菊獨傲,過雁相排。冬也,萬里雪飄,靜待來年的芳澤,絲竹冬丁,梅臨寒綻。落紅是有心聲的,仔細聽,是迴旋時輕聲的低吟,是一首感恩的歌,是一首華麗的讚歌。

每個落紅心靈深處都有一處花塚,埋藏著那些滂沱、淒美卻又不為外人道的情感,而那些花塚散發著感恩之情。

她,國色天香,亦,豔壓群芳。輕盈香瓣,血錦紅紗,兩襲輕風斜,一株獨秀舞,疑是仙界芽,黃昏笑送夕陽,月夜邀迎銀華。

是不是每一份讓世人驚豔的美麗都很短暫?人們道:美麗的東西是一個橫截面,一經美麗便成永久,不會隨著時間巨輪的滑動而消失。一縷秋風拂過,她告別了她的生命。

她終是離開了,覓得一處隱蔽之地。漸漸地,她的生命已成為土地的部分。她道:「難道我的生命隨秋風一呼,就已經定格為逝去嗎?」又想:難道我曾經的美麗都只歸功於自己嗎?那些鮮豔的花不都為自己「施」過肥嗎?那些蜂蝶亦是為自己供過粉呢!她想:也到時間奉獻自己了。

她輕挪身子,肩上的泥土開始肥沃,她輕挪靈魂,肩上的泥土開始芬芳。她含笑長眠,為自然增添生趣。這,就是她的奉獻,她的感恩。她,不悔,反而很開心,因她知道這是在報恩。這一刻的她是無比幸福的。

一花如此,為人則毋庸多言。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感恩的心 804 黃馨儀 指導老師 詹可馨

「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歌讓我知道,沒有天就沒有地;沒有綠樹就沒有青山;沒有江河就沒有大海;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所以古人說 : 「飲水思源頭」、「吃果子拜樹頭」,都是告訴我們要常懷著感恩之心。

從我呱呱落地開始,是父母不分日夜的照顧,才有現在的我;當我生病時,他們像是熱鍋上的螞蟻,擔心受怕,直到我病好,才露出笑容。今猛然一看,父母親的頭髮又添了許多銀絲。所以人生路上首先要感謝的就是爸爸、媽媽,他們一路走來不求回報的扶持。當我心靈在外頭受傷時,回到家也是爸爸、媽媽的安慰和開導,才讓我逐漸釋懷。因此,家是一個避風港,是一個能讓人放鬆的地方,也要謝謝爸爸、媽媽給我一個溫暖的家。

漸漸的,我長大了,我要感謝老師的循循善誘、諄諄教誨,還要感謝好朋友一路陪伴我走過人生的起伏。小時候的懵懵懂懂,因為老師不厭其煩的教導,才讓我愈來愈懂事;也謝謝我的好朋友們,當我心情不好時,有你們的相伴、鼓勵;當我快樂時,有你們一同分享,一同陪我走過年少的青春歲月,謝謝你們,我親愛的朋友們和教導我的老師們。

我們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才能體會到自己的幸福,學會感恩,才能體會真正的快樂,希望每個人都能幸福、快樂 !

 

感恩804 孫子涵 指導老師 詹可馨

世上沒有理應的付出,更不該只是無聲的受惠。倘若僅僅能受他人恩惠,而沒有能力投桃報李,至少應真誠地說出心中炙熱的感恩之情。

父母之恩,是我們最習以為常,甚至因為不足為奇而忽視的,也可能想說千言萬語,卻又在反覆掙扎後,將它們全盤吞回。言及「感恩」,在我心中父母之恩昊天罔極,在此,我想致上最為誠摯的感謝給我的父親。

日星月移,我們一天一天健壯,而父母則漸漸的老去,或許我們皆孝思不匱,但忘了行孝是需要及時的。我們總是迫切希望自己能為父母效勞,然而兩手空空的我們,若非弄巧成拙,便是過於彆扭,甚至口是心非,出言傷及他們。我深知父親若有所思的感嘆:從前那個坐在他肩頭嬉鬧撒野的稚氣女孩,有多討人喜愛。他是何等渴望那女孩寸步不離的場景復現,但每每大失所望,又或者得到冷言冷語相待,甚而屢遭無禮白眼回報。

試著回顧,在那叛逆的年代,即使我惡言相向,父親仍然有求必應,從來不會使孩子的索取落空,一如既往地傾注所有的愛,滿足我無窮無盡的物質需求。反觀自己,是否一貫在伸手索取之後無動於衷?是否該表達謝意也斟酌許久?他看著我日復一日煩心於成堆的課業中,疲憊於我的人際問題中,總是適時給予我鼓勵:可能是一杯貼心沖泡的飲品,也或許是一句發人深省的箴言。然而,我仍習慣於把無比強烈的感激隱忍在內心,決定以漠然回應,究竟為何?我也不明就理。

從我小時候,他便傾囊相授他所精湛的電腦技能,以及引領我研究數學世界的妙不可言,使我免於與大多同儕一樣排斥它。為了避免我孤陋寡聞,接收到的新聞也總是在第一時間告訴我。可是我通常回以不屑一顧的神情,將他的好意碾碎,彷彿是一文不值。莫非對百般寵溺自己的父親表示叛逆,對他再也不聞不問才是成長的標誌?

一顆感恩的心,具體表現於態度,而非價格高昂的物質,希望有朝一日,能坦然道盡我最真切的感激!

80

4

賴詠潔

指導老師

詹可馨

Page 3: 感恩  吳宜臻   指導老師  朱美慧

永遠不會忘記的事804 鄭晴方 指導老師 詹可馨

感恩 903 鄭逸君 指導老師 姚思岑

俗話說 :  「受人點滴,湧泉相報。」就是告訴人們要時時存著感恩之心,受人點滴之恩都要銘記在心。

感恩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是生活的核心價值,韓信受漂母一飯之恩,便牢記在心,待功名成就後不忘回報。新聞中也常看到曾經接受社會大眾幫助的窮人孩子,長大有謀生能力後,不忘回饋社會,出錢出力幫助家扶中心的孩子。

在這世上我們所受之恩惠不計其數:像警察不分晝夜地維持治安,我們才有如此安定的社會;清道夫無論寒暑皆風雨無阻地辛勤打掃,我們才有這乾淨美麗的城市。他們的默默付出,成就我們每日的美好生活,但他們卻從不大聲嚷著要多大的回報,妳我一聲:「謝謝 !您辛苦了 ! 」他們便覺得夠了,覺得有價值了。

感恩是為人處世之本,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皆因他們懂得知恩惜福,了解「飲水思源」的道理,能夠感謝背後許多人的默默付出。

804 李佲洋 指導老師 詹可馨

別人的天使1202 甘覲德 指導老師 曹珍

如果有人問起 : 「高三下學期裡最令你印象深刻的是甚麼 ? 」我一定會回答她 :

「那短短兩個禮拜的面試。」因為在那段時間我看到了很多,也學到了很多。樹上的蟬還沒開始鳴叫「知了」,地上的熱浪已經席捲大街小巷。一大清早,

擔心遲到的我,五點就搭上從桃園到台北的客運,匆匆地趕到台北時,卻發現自己太早到了。一個人拖著行李走在台北的街道上,走進一家早餐店,想著要如何消磨時間。手裡拿著漢堡,看著筆記本,腦裡想著北實踐到南實踐的趕場行程,早餐就這樣不知不覺地吃完。當我走出門沒幾步路的時候,我隱隱約約地聽到有人在叫我,當我帶有一點不耐煩的樣子回頭時,我看到拿著我的行李追上來的老闆。我驚訝地看著並對他道謝,他還叮嚀了幾句叫我注意的話才離開。

走進實踐的校園裡,我呆呆地站在校門口,一個學姊看到楞頭青的我,慢慢地走過來,問了我面試的科系和地點後開始帶我介紹校園。在她詳細的介紹下我開始對實踐大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讓自己心情忐忑不安的面試,漸漸變得有把握。那位學姊帶我走到面試的地點並安慰我說:“放輕鬆啦,別緊張,你的努力都會有回報的!"然後就離開了。面試真的就和那位學姊說的一樣十分輕鬆,教授的每一個問題我都可以近乎完美的回答。這一天隨著面試的落幕而結束。

坐在回家的區間車上,我一個人靜靜地總結這一次自己回台灣面試的兩個禮拜。不禁想起那些一路上給予我方便和幫助的人,像是那個放下做生意的黃金時段,拖著我的行李來找我的老闆,以及那位看出了我什麽事都不懂而來幫助我使我面試順利的學姊… … 。他們和我都素昧平生,但是他們對我的幫助使我的面試得以順利,對於這些我只有說不盡的感激。

人生的路總是崎嶇不平,蜿蜒盤旋。在找不到方向的時候,有人為你提燈引路;在手足無措的時候,有人為你指點迷津。對於這些人怎麼能夠不感恩呢?感恩是一種祝福,是一種對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的敬意。生活因為感恩而變得溫馨美滿,或許我們沒辦法回報一些幫助過我們的人,但我們可以用行動成為別人的天使來回報他們。

802 甘昀蓁 指導老師 黃玲錚

看到這期輔導月刊的徵稿,一個熟悉的身影便立刻闖入我的腦海,那就是我幾年前出國遊學時與我住同一個寄宿家庭的學姊。

回憶起當年的事,我便倍感無地自容,因為那次出國時 , 實在已經不小了,可是染上了「思鄉病」,直到第五天才漸漸好轉。雖然白天過得十分充實,到學校上課、和團員們一起旅遊、 賞美景、吃當季美食,日子過的逍遙自在。可惜學校下午三點就放學了,在異國的前五天,每日放學後一想到夜晚即將來臨,我就不由自主的感到慌恐。因此夜幕降臨的那段時間我總是特別難熬,「我好想回家」 我不只一次告訴自己這句話。幸好有那位學姐,她幾乎

全部在家的時間都在房間裡陪我。每次我一害思鄉病,她就想盡各種方法幫我轉移注意力,比如考我歷史,陪我聊天,拉我去看電視等。在她的幫助下,我終於漸漸適應,所以一看到這期的輔導月刊,我第一個想到的便是這位溫柔耐心的學姊。我非常感謝她,如果沒有她的幫忙,或許在國外的那些回憶就不會是美好的回憶,而是可怕的夢靨了。

可惜回到臺校後,我便和那位學姐漸行漸遠。因為曾有一段時間,我極為排斥那些回憶,總覺得那些回憶令我難堪,如今想來真是後悔不已。

我之所以感謝這位學姐,不僅是因為她對我的照顧,更是因為她在我最難過的時候對我伸出援手,這一切讓我感謝萬分、永誌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