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 小组宣传 教材

26
QC 小小小 小小

description

QC 小组宣传 教材. QC 小组目的及意义 QC 小组活动的程序介绍. QC 小组概述. QC 小组的产生与发展 1962 年,日本首创了 QC 小组,并把广泛开展 QC 小组活动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之后,在世界各地都相继开展。 中国从 1978 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开展 QC 小组活动,至今已有 20 多年。. QC 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QC 小组的目的及意义: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of QC 小组宣传 教材

Page 1: QC 小组宣传 教材

QC 小组宣传教材

Page 2: QC 小组宣传 教材

• QC 小组目的及意义• QC 小组活动的程序介绍

Page 3: QC 小组宣传 教材

QC 小组的产生与发展•1962 年,日本首创了 QC小组,并把广泛开展 QC小组活动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之后,在世界各地都相继开展。•中国从 1978 年开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开展 QC小组活动,至今已有 20多年。

QC 小组概述

Page 4: QC 小组宣传 教材

QC 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Page 5: QC 小组宣传 教材

QC 小组的目的及意义:1 )鼓励全体员工主动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开发新增长源; 2)激发广大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管理 /质量改进,节流增效;3)营造“鼓励创新、精益求精、务实快变”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4)建立文明的、心情舒畅的生产、服务、工作环境 。

Page 6: QC 小组宣传 教材

QC 小组的组建的原则 • 自愿参加,上下结合; • 实事求事,灵活多样。•团队大小最好 5 - 6 人为宜,一般最多不超过 10人,最少不少于 3人。•QC 小组活动的开展以不影响本职工作为前提

Page 7: QC 小组宣传 教材

QC 小组的特点:• 明显的自主性 • 广泛的群众性• 高度的民主性• 严密的科学性 QC 小组的分类: 现场型 QC 小组 服务型 QC 小组 “攻关型“ QC小组 管理型 QC 小组 “创新型” QC小组(最新理念)

Page 8: QC 小组宣传 教材

QC 小组的程序 1 、 遵循 PDCA 循环。我们每做一件事,搞一项活动或解决一个问题,都有一个做法或思路,它都是按照 PDCA 的活动规律(程序)进行的。 P( plan )表示计划, D( do )表示执行, C( check )表示检查, A( action )表示处理。 2 、 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为什么选这个课题?为什么制定这个目标?问题的症结在哪里?为什么确定这几条主要原因?

Page 9: QC 小组宣传 教材

QC 小组活动程序2 现状调查3 设定目标4 分析原因

5 确定主要原因6 制定对策

7 按对策实施8 检查效果

目标达到 目标未达到9 制定巩固措施

10 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1 课题选择

P

D

C

A

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Page 10: QC 小组宣传 教材

一、选择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也就是“大家一起来 改善什么?”课题的来源一般有三个方面; 1 、是指令性课题; 2 、是指导性课题; 3 、是由小组自行选择课题。

Page 11: QC 小组宣传 教材

选题常用的方法有调查表、简易图表、排列图、亲和图、头脑风暴法、水平对比、流 程图等。选题还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 1)课题宜小不宜大。 ( 2)课题的名称应一目了然地看出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不可抽象。 ( 3)关于选题理由,应直接写出选此课题的目的和必要性,不要长篇大论地陈述背景。

Page 12: QC 小组宣传 教材

二、现状调查 ( 1)用数据说话。 ( 2)对现状调查取得的数据要整理、分类、 进行分层分析,以便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 3)现状调查常用的方法有:调查表、简易图 表、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分层法等。

数据收集应真实、有效

Page 13: QC 小组宣传 教材

三、 设定目标 设定目标是确定小组活动要把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也是为检查活动的效果提供依据。设定目标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目标要与问题相对应;2、目标要明确表示;3、要说明制定目标依据

Page 14: QC 小组宣传 教材

注意要点:• 上级指定的课题通常是 ----先选择课题,后设定目标再进行现状调查;• 小组自选课题通常是 ----选择课题后作现状调查,再设定目标值。

Page 15: QC 小组宣传 教材

四、分析原因 在分析原因时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1、要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2、分析原因要展示问题的全貌,可从“ 4M1E”即人( Man )、机器( Machine )、材料( Material )方法( Method )、环境( Environment)或( 5M1E),即增加一个测量( Measure )这几个角度展开分析;3、分析原因要彻底;4、要正确、恰当地应用统计方法。分析原因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图、系统图与关联图。

Page 16: QC 小组宣传 教材

五、确定主要原因 确定主要原因可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把因果图、系统图或关联图中的未端因素收集起来,因为末端因素是问题的根源,所以主要原因在末端因素中选取;2、在末端因素中看看是否有不可抗拒的因素;3、对末端因素逐条确认,以找出真正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

Page 17: QC 小组宣传 教材

确认主要原因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现场验证; 2)现场测试、测量;3)调查、分析。 确定主要原因为制定对策提供了依据,为此“确认”做得好,就可为制定对策打下好的基础。确定主要原因常用的方法有调查表、简易图表、散布图、正交试验设计法。

Page 18: QC 小组宣传 教材

六、 制定对策 制定对策分三步骤进行:1、提出对策;2、研究、确定所采取的对策----- 分析研究对策的可行性;----- 分析研究对策实施的可实施性;-----避免采用临时性的应急对策;-----尽量采用依靠小组自己的力量,自己动手能够做到的对策。3、制定对策表对策表要按“ 5W1H”原则制定。

Page 19: QC 小组宣传 教材

1) Why ( 为什么 )说明为什么制定对策,即项目、现状和问题;2 ) What (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即目标值;3) Where (在哪里)回答在哪里进行;4) Who (谁),回答谁来做,即负责人;5) When (何时),回答何时进行和完成,即完成限期;6) How(怎样),回答怎样来进行和完成,即对策措施。序号 要因 目标 对策 措施 责任人 完成时间

Page 20: QC 小组宣传 教材

七、 实施对策 对策制定完毕,小组成员应严格按照对策表列出的改进措施计划加以实施。 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做好活动记录,把每条对策的具体实施时间、参加人员、活动地点与具体怎么做的,遇到什么困难,如何克服的,花了多少费用都加以记录,以便为最后整理成果报告提供依据。

Page 21: QC 小组宣传 教材

八、检查效果1 、把对策实施后的数据与实施前的现状以及小组制定的目标进行比较(要按照 PDCA 循环方法进行,如果未能达到目标值,小组应进一步分析原因或从现状调查开始再进行新的一轮 PDCA 循环);2、计算经济效益(实事求是,不可夸大)指活动期间包括巩固期二至三个月;

Page 22: QC 小组宣传 教材

3 、效果对比的工具:通常,表示现状调查时用什么工具,对比效果时仍用什么工具,常用的有排列图、直方图、折线图(或控制图)、柱状图、饼分图。

Page 23: QC 小组宣传 教材

九、制定巩固措施1 、把对策表中通过实施已证明了的有效措施(如变更的工作方法、操作标准;变更的有关参数、图纸、资料、规章制度等)初步纳入有关的标准,报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至少要纳入班组作业指导书和班组管理办法、制度;2、再到现场确认,是否按照新的方法操作(工作)和执行了新的标准、办法、制度;3、在取得效果后的巩固期内要好记录,进行统计,用数据说明成果的巩固状况。

Page 24: QC 小组宣传 教材

十、 总结及今后打算 成果完成后,小组成员要在一起围绕以下 内容 认真进行总结:1、通过此次活动,除了解决本课题外还解决了哪些相关问题,还需要抓住哪些没有解决的问题;2、检查在活动程序方面,在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方面,在方法的应用方面,明确哪些是成功的,用得好,哪些方面还不大成功,尚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还有哪些心得体会;3、认真总结通过此次活动所取得的无形效果。

Page 25: QC 小组宣传 教材

QC 小组活动的基本程序:四个阶段,八个步骤你记住了吗?

请试着复述 14步法并牢记!

请试着复述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Page 26: QC 小组宣传 教材

排列图

因果图

调查表

直方图

控制图

散布图

分层法

亲和图

关联图

系统图

矩阵图

箭条图

PDPC法

头脑风暴法

选题确定目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制定对策

D 对策实施C 效果检查

巩固措施遗留问题

PDCA循环各阶段工具的应用老 七 种 工 具 新 七 种 工 具

特别有用 可用

A

P

工具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