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18
20175http://www.ieatpe.org.tw 311 No. Apple Pay正式登台! 行動支付浪潮來襲 專注產品品質 跳脫削價夢魘 借助跨境電商 搶進紐澳市場 南向商機旺 電商 農業 科技 傳產 P.38 第三屆「將帥班」搶先報名中 名家專欄 :林祖嘉 今年外貿成長回溫 兩岸情勢仍為關鍵 2017.06.24∼09.09

Transcript of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Page 1: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2017年5月http://www.ieatpe.org.tw311No.

Apple Pay正式登台!行動支付浪潮來襲

專注產品品質 跳脫削價夢魘

借助跨境電商 搶進紐澳市場

南向商機旺

電商 農業 科技傳產

P.38 第三屆「將帥班」搶先報名中

名家專欄:林祖嘉

今年外貿成長回溫兩岸情勢仍為關鍵

2017.06.24∼09.09

Page 2: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May.2017311

總論篇總論篇

11 新南向商機旺 台商航向新大陸走出去!前進東南亞當老闆走出去!前進東南亞當老闆

農業篇農業篇

14 跨國合作 深耕在地台灣優勢農業南向 找回昔日榮光

科技篇科技篇

18 軟、硬齊發 開創智慧服務契機南向布局 翻轉台灣科技業

跨境電商篇跨境電商篇

22 南向國家電商成長力道驚人跨境電商南向淘金 虛擬商機無限

傳產篇

26 生活形態轉變 消費力攀升台灣傳統製造業 南向布局最佳時機

No.

新政府的「新南向政策工作計畫」已於今年元旦正式啟動,至今已陸

續有成果展現,特別在精緻農業、電子科技、電子商務、傳統產業等

四個產業上商機可期,值得台商深入市場布局。本文將探討四大產業

在東協與南亞市場的各項政策利多、布局策略及未來展望。

南向商機旺南向商機旺四大產業蓄勢待發四大產業蓄勢待發

26

22

14

10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Page 3: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編輯室報告 1 聚焦四大產業 台商南向贏商機

名家專欄 Column 4 今年外貿成長回溫 兩岸情勢仍為關鍵

電商進擊 E-Commerce系列報導5》專注產品品質 跳脫削價夢魘

6 借助跨境電商 搶進紐澳市場

特別企劃 Special Report掌握五大趨勢 台商搶推新穎服務

32 從襁褓到銀髮 健康產業創新機

大陸觀察 Mainland Focus 通往未來新科技的通行證

40 中國大陸轉型5G網路強國

產經線上 Economics Online 全球版「肥咖條款」 「共同申報準則」全面啟動

44 台商停看聽 掌握全球反避稅趨勢

市場瞭望 Market View 高所得低風險 天然資源豐沛

48 善用紐澳與台互補性 開創產業合作契機

產業趨勢 Industry Trend Apple Pay正式登台!

52 行動支付浪潮來襲

MBA學堂 MBA ClassMBA學堂 MBA Class 掌握商品與消費者的接觸點

56 從零到秒殺 通路行銷贏家法則

文化快譯通 Cultural Language文化快譯通 Cultural Language 國際商戰文化與語言-英文篇

60 商務對話中的有趣俗諺

品味生活 Life品味生活 Life 島嶼旅遊新視野

62 在峇里島遇見日式精緻奢華

貿易線上 IEAT Online台北市進出口公會舉辦基隆關參訪團

64 透析海關流程 促進通關便捷

攜手淘寶全球購 共同行銷台灣好物

66 公會搭接直播新熱潮

深耕中國大陸市場

68 掌握十三五 善用一帶一路

C ON T E N T S

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發行

每月1日出刊

發 行 所: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地 址:台北市松江路350號

電 話:(02)2581-3521∼7

網 址:www.ieatpe.org.tw

發 行 人:黃呈琮

主任委員:李友青

副主任委員:潘偉景

編輯委員:林承斌、高 鼐、高泉興、廖伯祥、王建昌 

簡壽宏、謝孟璋

社 長:朱為正

策 劃:邱柏青、許玉鳳、吳燕惠

審查編輯:蔡馨瑩、高立婷

編 輯 所:商周編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總 經 理:李國榮

顧 問:林秋寶

專案經理:董育君

資深編輯:吳至涵、涂曉蝶、蔡瑜珺

美術編輯:林柏毅

地 址: 104台北市中山區民生東路二段141號6樓

電 話:(02)2505-6789 分機5520

傳 真:(02)2507-6773

印 刷:鴻嘉彩藝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總 經 銷:聯合發行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專線:(02)2668-9005

中華郵政台北誌字第179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本刊訂閱全年12期1,000元(含郵資)

雜誌同步刊載於MagV、Hami電子書平台,可線上購買

劃撥戶名: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

帳 號:0113726-6

掃描後直接進入「國貿學苑FB粉絲團」

可獲得貿易雜誌文章資訊

40

52

62

Page 4: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112017.05 no.311

南向商機旺 四大產業蓄勢待發

策推動計畫》的正式上路,我國

向來具備競爭力的農業、電子科

技、電子商務與傳統製造等領域

廠商,無不摩拳霍霍,緊鑼密鼓

推動東南亞、南亞、澳紐等市場

自蔡英文總統於2016年5月

20日就職演說宣示推動

「新南向政策」以來,台商談起

全球布局,無不將「新南向」掛

在嘴上。隨著行政院《新南向政

布局策略。政府與產業界的積極

共進,不僅將開啟台灣和新南向

國家全新的經貿關係,也為台灣

連結亞洲、布局全球,點燃更旺

盛的火花。

隨著新南向政策的全面啟動,台灣產業積極掌握政策利多,包括農委會大力推動的新農業、向來具備

競爭力的電子科技、東南亞成長飛速的電子商務,以及中小企業占比最高的傳統製造,都具備南向潛

力,希望藉此為台商開拓全新的市場競爭力。

◎撰文/劉麗惠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走出去!前進東南亞當老闆

新南向商機旺 台商航向新大陸

台灣可以群體戰模式,南向布局新市場,重新為台灣在亞洲建立競爭力。台灣可以群體戰模式,南向布局新市場,重新為台灣在亞洲建立競爭力。

11

Page 5: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Cover Story

12 TRADE MAGAZINE

封面故事總論篇

台灣科技業者在銷售硬體產品

的同時,也應開拓軟體與智慧

服務市場,搶攻商機。

再者為「電子商務」。近年

來,東南亞電子商務市場快速成

長,加上我國向來具備創新電子

商務模式的能力,台商如能善用

既有優勢,投入快速成長的東南

亞市場,發展潛力無限。中華經

濟研究院報告指出,東協6億人口

中,超過16歲的人口大約4億,

其中多達1.5億人使用過線上購

物,線上購物商機龐大,是台商

必須深入著墨的重要市場。

最後為「傳統製造業」。根

據勤業眾信「2016全球製造業競

爭力指標」調查報告,在人口紅

利、製造能力強與經濟和市場成

長快速的條件加持下,東協是富

含潛在商機的市場「處女地」,

吸引企業前往投資及設廠,製造

業商機也持續湧現。由於台灣在

金屬、服飾、化妝保養品等製造

領域,都具優質平價優勢,南向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亞的持續崛起,絕對是台灣站穩

全球市場的關鍵樞紐。當新南向

政策開始起步,台灣產業應群策

群力,以靈活穩健的步伐,打開

新南向的新通道,為台灣在亞洲

建立全新角色與競爭力。■

重新定位

全面啟動新南向政策

亞洲是21世紀全球經濟發

展的重心,而在亞洲市場中,東

南亞、南亞地區所展現的成長速

度及市場潛能,更是亞洲明日之

星。台灣在亞洲經濟發展過程中

始終扮演資金、技術提供者的關

鍵角色,如今政府推動新南向政

策,盼藉此重新定位台灣角色。

依循政府總體政策方針,

《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將連結

跨部會資源,從「經貿合作」、

「人才交流」、「資源共享」與

「區域鏈結」等四大面向著手。

在「經貿合作」面向,未來將強

化我國與南向國家的產業合作與

經貿拓展;「人才交流」面向,

以「以人為本、雙向多元」的交

流原則下,藉由雙向人才培養,

提升台灣與新南向國家雙邊人才

資源的互補與合作。

在「資源共享」面向,以發

揮醫療、文化、觀光、科技、農

業等軟實力優勢,作為我國強化

與新南向國家開展夥伴關係的利

基,爭取雙邊或多邊合作機會;

在「區域鏈結」方面,推動雙邊

與多邊制度化合作,提升雙方協

商對話位階,並透過國際合作建

立與新南向國家的夥伴關係。

開拓利基

四大產業南向布局具潛力

從《新南向政策推動計畫》

的推動內容、我國既有產業優

勢,甫以南向國家的市場商機等

層面進行綜合分析與觀察,可以

歸納出未來台灣南向布局的四大

利基產業。

首先為「農業」。過去台

灣農業藉由科技化、精緻化的發

展,建立起亞洲數一數二的競爭

力,再加上「新南向政策」強調

以農業軟實力強化與南向國家的

關係,由農委會規劃成立的「台

灣國際農業開發公司」,也將投

入開發新南向的農業機會,農業

及相關加工食品業,是台商可以

深入南向連結的重點產業之一。

已投入智慧農業長達10多年的利

安生技執行長徐錦麟指出,台灣

農業科技向來具備競爭力,再透

過軟硬整合與智慧農業的專業顧

問服務設計,具備搶攻新興市場

的競爭力,南向各國當然也是台

商可著墨的重要市場之一。

其次為「電子科技業」。

電子科技為台灣的優勢產業,

包括宏碁、華碩、研華、台達

電等科技大廠,皆已深入南向

布局,但主要以硬體產品銷售

為主,如今隨著南向國家如印

度積極推動智慧製造、泰國強

推泰國4.0政策打造數位泰國,

顯示出南向國家的智慧生活商

機即將湧現。宏碁集團董事長

黃少華參加高雄科工館「啟動

創新實驗場」開幕典禮接受採

訪時指出,不管南向或西向,

12

Page 6: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農業篇

14 TRADE MAGAZINE

如今的新南向政策則是加強跨國

合作,以產業深耕方式推動我國

農漁畜牧業、水產養殖與食品加

工在南向國家市場的布局,也為

台灣農產業的全球布局,開啟更

多可能性。

事實上,早在1990年代台

灣推動第一波南向政策以

來,當時政府透過彼此經驗與資

訊的交換,促進我國農業南向開

拓的各種機會。只是,過去台灣

農業南向布局以銷售產品為主,

政策助攻

台灣農業南向深耕

就政策面來看農產與食品加

工的南向發展,政府希望透過與

南向國家的人才、產業交流,帶

動我國創新農業的整廠輸出,增

台灣具有豐富的農產品種類,以及獨步全球的農業科技,優質農產品享譽全球,受到世界各國喜愛。

台商若以此優勢利基接軌南向國家,可望大幅提升我國農產與加工食品的出口表現。

◎撰文/劉麗惠 圖片提供/美聯社、路透社

台灣優勢農業南向找回昔日榮光

跨國合作 深耕在地

台灣農業南向布局必須加深跨國合作,才能為台灣農業開啟更多契機。台灣農業南向布局必須加深跨國合作,才能為台灣農業開啟更多契機。

14

MBA學堂 MBA Class

文化快譯通 Cultural Language

品味生活 Life

Page 7: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152017.05 no.311

南向商機旺 四大產業蓄勢待發

加商機與貢獻,目標2020年時能

與4個南向國家進行全面性的農

業合作,促成我國農業企業推廣

至東協、南亞或紐澳等國家,建

立至少10個合作示範案例。

為達成上述目標,行政院農

委會已於2016年12月5日正式成

立「台灣國際農業開發股份有限

公司」(簡稱台農發公司),藉

此建立我國農業完整的國內外銷

售管道,增加農民收益。

行政院院長林全指出,台

灣農業擁有地形與歷史發展的優

勢,農業技術更是獨步全球,早

期有香蕉、洋菇等知名外銷農產

品馳名國際,可惜的是,現今未

能再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農產品行

銷國際,是以如何能讓台灣重回

國際農業行銷體系並成為領先

者,是當前農業的重要挑戰,因

此政府希望透過台農發公司的成

立,健全農業產銷體系並建立國

家品牌。

未來台農發公司將以三大

核心業務,包括「農產品進出

口」、「技術輸出」以及「海外

投資與資材外銷」,配合新南向

政策,加強台灣農產品在東協、

南亞及紐澳等新興市場的拓銷。

掌握三大契機

前進東南亞、印度市場

進一步就南向國家的農產品

與加工食品商機來看,在南向18

個國家之中,東協的馬來西亞、

南亞的印度,都是農業發達的國

家,是台灣農業南向進行產業合

作值得深入的區域;另外,擁有

龐大人口的印尼,食品加工品消

費力道大,更是台商食品加工廠

積極投入的市場。

契機1》

首先來看印度的農業發

展,中華民國外貿協會的市場

研究報告顯示,印度是稻米、

小麥、蔬菜及牛奶等農產品生

產大國,農業占其國內生產總

值(GDP)比重達17.5%,多達

58%的人口仰賴農業維生,因此

不管是在執行糧食安全政策,

或是透過公私協力積極進行農

糧育種及生產研究等方面,成

果都非常豐碩。是以未來台灣

農業可採取與印度農業深度合

作的模式,布局印度市場。

契機2》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馬來西

亞市場,馬來西亞的觀光農業發

展快速,除了超過5,000個觀光

農業園區之外,更有將近1,000

個農業與農村研修資料館,而台

灣近10年來也在農業園區發展

上,有很大的進展並具備前瞻

性,因此台馬雙方農業可就觀光

園區的打造,進行相互交流與合

作。2017年4月,馬國政府官員

便組團前來參訪台灣的休閒農業

旅遊,可見未來台灣農業園區相

關業者可以採取與馬國業者合作

的模式,布局馬來西亞農業觀光

市場。

契機3》

再看印尼市場,印尼人口高

達2億5千萬人,是全球人口排名

印尼的加工食品消費商機龐大,且穆斯林人口達2億,台灣加工食品業者南向時,要取得清真認證,才能獲得印尼消費者的認同。

15

Page 8: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農業篇

16 TRADE MAGAZINE

牧業、漁業、水產養殖及食品加

工等領域的規畫,以及加強有關

生產資材與遺傳資源,還有環境

永續的雙邊合作。

響應政府新南向追求跨國策

略聯盟的政策,國立台灣海洋大

學最先於2016年與越南肯特大

學、越南環球公司合作,計畫在

越南富國島建立教育訓練基地,

協助越南發展水產養殖、漁業、

食品、海洋生態觀光、海運等產

業及培育相關人才。

策略2》

加強跨國策略合作的同時,

台灣也應採取提高農業附加價值

的策略,增加出口產值。行政院

農委會副主任委員陳吉仲指出,

第四的國家,更是「東協十國」

中最大的經濟體,「加工食品」

商機龐大,台灣農業南向時,絕

不可忽略印尼食品加工的商機。

根據中華民國外貿協會的統

計資料顯示,2016年我國主力農

產食品出口至印尼金額為8,358

萬美元,較2015年成長7.7%,

為我國主力農產食品第十一大出

口國,出口產品以水產品、食物

調製品、醬油、砂糖製品、樹薯

粉、茶葉及穀類調製品為主。

值得注意的是,印尼是全球

穆斯林人口排名第一的國家,多

達87%的人口信仰伊斯蘭教,換言

之,印尼穆斯林人口即達2億人,

由於穆斯林食品必須符合伊斯蘭

教義,因此台灣食品加工業前往

布局,一定要取得清真認證,才

能獲得印尼消費者的認同。

台灣農業南向三大策略

掌握台灣農業南向布局的機

會點後,接著台灣政府與產業界

應該共謀前進南向市場的策略方

程式,開拓商機。

策略1》

首先,加強與南向國家的合

作,是開拓市場商機的首要關鍵

策略。因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已

在2017年與印度簽署台灣與印度

雙邊農業合作備忘錄,未來在備

忘錄的架構下,雙方將透過人員

互訪研習、學術研究及產業交流

合作,共同推動農業、園藝、畜

台灣必須透過整合產銷體系與農漁畜產品的加工,採取提高附加價值的策略,才能增加台灣農業的輸出產值。

16

1

Page 9: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172017.05 no.311

南向商機旺 四大產業蓄勢待發

農產品單價偏低,因此透過整合

產銷體系與農漁畜產品的加工,

提高利用率及附加價值,才能提

升台灣農業的輸出產值。

在東南亞深耕25年的南僑

集團,擁有深厚的農產品加工技

術,以泰國為基地,成為東南亞

舉足輕重的食品加工廠商。南僑

集團董事長陳飛龍在「2016新南

向商機論壇」以「屯墾式經營實

例分享」為主題演說時指出,企

業南向布局應懷抱落地深耕的決

心,舉凡人才晉用、培養,廠房

環保規劃、永續經營等應全部到

位。此外他也提醒台商穆斯林商

機龐大,產品取得「清真認證」

對於開拓穆斯林市場至關重要,

南僑對此有相當積極的作為。

策略3》

儘管台灣農業擁有先進技術

的支撐,具備搶攻南向市場的競

爭力,但是相較於亞洲競爭對手

國的大資本,台灣農業資本小、

規模不足,因此南向開拓市場應

該採取策略聯盟的思維,對此,

農產業者可藉由政府大力推動新

南向政策之際,利用地方政府或

公協會舉辦南向市場拓銷團的機

會,積極參與,減少海外拓銷成

本,並可藉由群體的力量,提高

曝光機會。

綜觀來看,依循科技的演進

與消費者需求的改變,全球農業

發展型態還在轉型之中,未來台

灣農業上下游廠商應該藉由新南

向政策,與東協各國業者謀求合

作,發展我國新農業之外,也可

順勢掌握南向國家市場的農業商

機,積極布局,開創台灣農業的

新天地。■

馬來西亞的觀光農業發展快速,台馬雙方農業可就觀光園區的打造進行合作,不僅能節省拓銷成本,更能提高在當地的曝光機會。

創立於2014年的台灣神農社會企業(後簡稱台灣神農),以先進的生物技術研發製造出「生物誘導型農業取代

劑」,此取代劑為自然害蟲防治產品,以其取代農藥噴灑,農產地的產量只會減少10%∼20%左右,比採用傳統有機

栽種的方式,高出500∼600倍的產值,可大幅提高農民投入有機栽種的意願。

台灣神農社會企業以此取代劑為基礎核心,開創出領先全球的「生態農耕農育技術」,快速獲得國內外市場的矚

目,也已成功切入中國大陸、馬來西亞等市場。

台灣神農社會企業創辦人江竹翔指出,早期台灣神農透過與阿里山茶農合作的方式,讓阿里山茶農以有機栽種,

生產出「量多質精」的茶產品,在台灣取得成功經驗之後,將其模式複製輸出至馬來西亞,並成功於2016年取得馬來

西亞市場的銷售許可證,為台灣神農的全球布局打下成功的一役,目前也正以相同的模式,緊鑼密鼓布局越南、泰國

與菲律賓等東協主要農業國家。

整案複製輸出 台灣神農順利進軍馬來西亞

農農神灣神農農灣灣神灣灣灣灣灣灣灣灣灣

後驗之後

功的下成

農農

創創創創創創創創

農民農

藥噴

農農

創創出創創創創創創創

灣神

台灣神

農順

農透農

後,將將

一役役

農農

後,

的一

透過農透

領先

噴灑噴噴

民投民

領出領

投入

農)

灑,

利進

神農神

噴灑噴

順利順

其模式複製

,目前也正,

將其

役役,,役

其其其其其

與阿里

模式複

與過與過與過過

有機

全球

與阿里

過與

入有

先全

有機

農產

,以

農產

進軍

以有機有機栽種栽種,

166年年取年取得得並成功於功於2020116 得馬得馬來來製

也正以相同的的模式式,緊 局局越越南越南緊鑼緊鑼鑼密密鼓鼓布布局布局局越南、泰泰國國國

場場的矚矚

里山茶山茶農農以有機

複製輸出至馬來西西亞,並成並成並成功於於

業業取取代代代

傳傳統有統有有機機機

機栽

球的「生態農耕農育技術」,快速獲得國內外市市場的

里山茶農合作的方式,讓讓阿阿里山茶

出至馬來西

以先進

產地的產

機栽種的意願

進軍進軍

誘導型農業業

右,比比採用傳

耕農育技術」,快速獲得國

進的生物技術研發製發製造出造出「生「生物誘物誘導

產量只會減少少1010%∼% 20%左右

意願。

軍馬來西亞軍軍軍

透過

農農

役役,

其其

進軍

產產

以以

軍軍

過與

產農

軍軍

產產

以以

軍軍

,,,,,

利利

其其其

,,,

過過過過過過過

先先先先先先先

入入入入入入

利利利利利利利利利利利

的功功功功功功

後後後後之之之

神神神神神神神

創創創創創創創創

農農農農農農農農農

噴噴噴噴噴噴噴

神神神神神神神神

利利利利利利利利利利利利利利

農農

藥噴

灣神

後,

農農農

17

2

Page 10: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掌握五大趨勢 台商搶推新穎服務

從襁褓到銀髮從襁褓到銀髮健康產業創新機健康產業創新機

迎合健康服務產業的大浪潮,包括ICT科技、食品業者、健康照護產業的各領域廠商,紛紛從自身

專業領域切入,創新研發相關產品與服務,搶占市場,健康創新應用因此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

不僅為人們追求更幸福美好的生活,帶來無限想像空間,也引爆龐大商機。

◎撰文/劉麗惠 圖片提供/shutterstock

32 TRADE MAGAZINE

Special Report | 特別企劃

2

Page 11: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求加速擴大。

趨勢1》少子化趨勢1》少子化

孩童健康藏商機孩童健康藏商機

近十年來,台灣生育率極

低,2008年更曾以歷史新低1.05

人,成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

國家,儘管2015年台灣生育率

提升到1.12人,但僅略高於澳門

的0.94與新加坡的0.81,仍居全

球生育率最低第三名。少子化

現象讓每個小孩都成為父母心

中的「寶」,家庭在小孩身上

的開銷比重增加,因此日本以

「六個口袋的怪物」(six-pocket

monster)一詞,代表一個家庭中

的獨生子女,意謂祖父母、外祖

父母與父母6個人的金錢,都大

量用於一個小孩身上。在台灣,

這種6人撫養一個小孩的情況也

持續增加,除了生活用品、教

育、玩具等支出外,有助於小孩

身體健康的支出,也成為主要項

目之一。

迎合家庭對小孩健康的重

視,相關健康服務陸續出現,例

如,雲門舞集以「雲門不只是雲

門」的概念,在全台廣設生活律

動舞蹈教室,除了專業舞蹈課程

之外,同時提供生活律動課程,

讓父母與孩童從小就認識身體、

認識生活,進而找到健康生活的

方向。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

說,與生俱來的身體韻律,是每

個人最獨特而寶貴的資產,是以

雲門與音樂、幼教、心理學專家

一起開創出「生活律動」教學系

統,協助每個人從肢體的舞動中

認識自己。

趨勢2》上班族趨勢2》上班族

重視樂活與健康重視樂活與健康

除了少子化現象所引爆的兒

童健康商機之外,隨著企業主對

談起未來十年最夯的產業之

一,健康服務產業絕對名

列前茅,美國研發機構Battelle指

出,健康產業為21世紀全球十

大產業之首。以全球人口最多的

中國大陸為例,基於該政府發布

的「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相關辦

法」,預期中國大陸2020年健

康服務商機可望達到8兆人民幣

規模;在台灣,健康服務產業規

模也持續擴大,商業發展研究院

指出,2015年台灣健康服務市

場產值約1,229億元,其中服務

占26%、產品占74%,未來幾

年,基於人口結構老化、健康意

識提升、新穎服務推陳出新等,

台灣健康服務產值將持續成長,

預估2022年可望突破2,000億元

關卡,2025年更將達2,819億

元,其中服務產值占比將大增至

46%。

觀察健康服務產業蓬勃發展

的因素,大致可從五大趨勢找出

端倪。首先,少子化現象,促使

父母對小孩健康重視程度提升,

金錢的投入也增加;其次,企業

視員工為重要資產,對於促進員

工健康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再

者,在人口老化浪潮之下,針對

老人健康照護的需求加速攀升;

另外,整合健康服務模式推陳出

新,帶動人們對「健康」有更大

的重視;最後,新興國家經濟水

平愈來愈好,對健康的重視程度

也因此愈來愈高,健康與醫療需

少子化現象使得家庭對於孩童健康更趨重視,針對孩童的健康服務也應運而生。

332017.05 no.311

3

Page 12: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員工健康重視的程度與日俱增,

也開啟上班族健康服務商機,

相關創新服務也陸續湧現。例

如,繪圖卡研發製造商麗臺科技

(Leadtek)成立新事業部門,鎖

定企業員工職場心理健康,利用

壓力檢測儀器與雲端資料庫,推

出有效、易使用的職場壓力管理

工具。

麗臺科技指出,有鑑於9成

上班族有失眠、肩頸酸痛、腸胃

不適、容易疲勞等問題,因此麗

臺科技整合旗下威今基因科技醫

療團隊的核心技術,推出穿戴式

裝置「愛相隨amor H1心率健身

記錄器」,讓使用者隨時記錄日

常活動量、心率,並藉由心率變

異檢視自律神經活性,透視生理

年齡,讓消費者隨時掌握自身健

康狀況。

「因為自己親身經歷過生

會員也可以安心無慮的享受運動

樂趣。

趨勢3》老齡化趨勢3》老齡化

老人健康促進當道老人健康促進當道

孩童、成人以運動或科技追

求健康身心之外,由於老年人身

體機能開始下降,身體更容易出

現問題,因此更需要具備健康促

進的概念,積極透過養生保健,

維持身心靈的健康。商業發展研

究院副院長王建彬表示,健康促

進產業逐漸進入成熟期,是未來

不可或缺的重要商機,國內相關

業者也陸續提供相對應的服務,

搶攻老人健康促進商機。

例如,針對在地養老商機,

旗下擁有佑全保健藥妝/健康

人生藥局的勝霖藥品公司,引進

日本模式建立「熟齡情境式生活

場域館」,將藥妝店轉型為銀髮

命重大關頭,因此希望能有一

個裝置,提醒大家運動時,能

對心率有高度的重視。」長期

有運動習慣的麗臺科技董事長

盧崑山表示,「愛相隨amor H1

心率健身記錄器」與市場上穿

戴式運動裝置最大的不同在

於,該產品研發動機並非追求

極限體能,而是以「愛與關懷

生命」為研發起點,由每一次

的心跳檢視個人的運動成效,

有效又安全的達成運動目標。

除了麗臺科技,虹映科技

與圖現科技等公司,也都以穿戴

式裝置,讓人們可以藉由數據管

理調整自己的運動習慣,讓運動

健身更有續航力。再者,原本主

打女性健身服務的「輕適能運動

空間」,在女性運動服務提供之

外,也進一步提供親子照顧,讓

孩童享受快樂時光的同時,女性

1.健康意識的抬頭使企業主對於員工的健康越趨重視,上班族健康服務商機陸續湧現。2.有愈來愈多的台灣廠商推出穿戴式裝置來記錄使用者的生理狀況,及時掌握健康。

1 2

34 TRADE MAGAZINE

Special Report | 特別企劃

Page 13: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族健康諮詢與生活支援的服務提

供者;又或者,緣自民眾對健康

與預防保健觀念的重視,萬國健

康公司結合必翔、蓋德等科技公

司,創新研發行動健康管理模

式,如睡眠照護、健康營養與慢

性病管理等,讓長者可以安心在

地養老;還有104資訊科技公司

發展中高齡生活支援管理系統服

務模式,成功銜接社區資源與自

費市場,打開銀髮健康照護商

機;多扶事業公司則主推台灣銀

髮旅遊,並促成日本長宿銀髮族

來台體驗,讓銀髮族走向戶外。

另外,滙嘉健康生活公司

創新研發「智慧衣」,進而發展

出「銀髮智慧健康養生整合服

務」,提供銀髮全方位健康監測

服務。「經由智慧衣與雲端平

台,可有效串聯健康養生相關服

務業者,提供銀髮全方位健康服

務。」滙嘉健康生活董事長楊淑

貞表示,早期該公司致力於睡眠

照顧的智慧枕頭與床墊開發,如

今進一步跨足到養生照顧的智慧

衣開發,讓滙嘉的產品與服務從

8小時擴展到24小時的照顧,開

拓銀髮族照護商機。

甚至,食品業者也迎合老齡

健康商機,創新相關產品。例如,

漢典食品公司有鑑於高齡者飲食型

態逐漸重視食品取得的便利性、烹

調的方便性、營養均衡的需求性,

運用營養設計、質地軟化來開發牛

肉麵調理包新品。漢典食品總經理

鍾紀銘指出,公司創新研發的產品

採取牛肉軟化加工製程,可降低約

80%的硬度,柔軟度可達到牙齦可

壓碎層級,滿足銀髮消費族群的飲

食需求,目前也已經建立適合銀髮

族的電商訂購平台,未來在銀髮族

供膳的作法上,希望讓銀髮餐食能

透過遠距醫護等整合健康服務,滿足老年人在生活、健康與醫護上的需求。

Page 14: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做到有效、安全地送餐到府服務。

趨勢4》整合健康服務趨勢4》整合健康服務

搶攻全方位市場搶攻全方位市場

追求健康不分老少,因此也

有業者採取全方位整合健康服務

的概念,搶攻整合式健康服務商

機。例如,由友達前總經理陳來助

於2015年創辦的天來創新生活公

司,整合科技與健康,發展出「健

康」、「樂活」、「安老」與「科

技」四大領域的整合服務。

另外,創立已經10年的力格

運動健護中心,整合運動按摩、

運動健身、營養等與健康相關的

元素,協助客戶追求健康的身體

與生活,客戶群涵蓋範圍廣泛,

小至國小二年級,大至90歲的長

者,族群包括專業運動員與一般

機。有鑑於台灣開拓全球健康服

務商機可期,我國經濟部工業局

自2015年起開始推動「健康促進

服務產業發展推動計畫」,集結

健康促進服務各環節業者,擴大

服務內容,推動我國健康促進產

業從過去零碎分散,轉向整合和

連接的模式,期能帶動我國健康

促進服務產業的發展。

負責執行「健康促進服務產

業發展推動計畫」的商業發展研

究院指出,近年來台灣健康產業

發展已經從管理進階到健康促進

服務,包括藥妝、穿戴裝置、餐

食、設備器材等多元類型產業都

積極投入,逐漸形成豐富的服務

系統,有助於打造台灣完整的健

康產業版圖,對於未來台灣廠商

進軍國際市場,帶來助益。

例如,雙連安養中心透過

「硬體+軟體+服務+人才培訓

+輔具及週邊產品輸出」的商業

模式,成功在台灣打造智慧照護

服務模式,將同樣的營運模式複

製輸出到中國大陸、新加坡等市

場,洽談合作案大約有40件,是

國內善用ICT打造智慧服務並成

功輸出的典範。

毫無疑問,追求健康的身體

與人生,是每個人生命中最大的期

待,因此在新觀念、新科技的加速

發展之下,創新健康服務推陳出

新,讓人們更可以追求身體健康,

於需求湧現之下商機也引爆,值得

台灣廠商的積極布局。■■

追求身體健康的民眾。

力格運動健護中心教練經

理林郁超指出,運動健護不只是

打造強健身體的體能訓練,同時

也要有保養照護與營養管理的觀

念,而且不只重視身體的健康,

更強調心理的健康,每一個人都

應該從小建立這樣的觀念,才能

在生命中的每個階段,維持健康

的生活。

趨勢5》海外商機可期趨勢5》海外商機可期

台廠整合串聯搶商機台廠整合串聯搶商機

健康服務產業的蓬勃發展,

已經在世界各國發燒,因此台

灣健康產業如能以台灣為健康服

務示範基地,再將成功經驗複製

輸出到中國大陸、東南亞等新興

市場,就有很大機會贏得全球商

台灣在雄厚的ICT科技基礎之上,若能結合經驗豐富的照護體系,以嶄新的思維,整合多元類型的產業,將有助於發展具競爭優勢的健康服務產業。

36 TRADE MAGAZINE

Special Report | 特別企劃

Page 15: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使用者期待已久的行動支付

服務Apple Pay,於2017年

3月27日正式在台灣上線。消費者

只要打開iPhone的Apple Pay,便

可在多家超市、服飾店、餐廳、

飯店甚至計程車,嗶一聲就能付

款完成。一時之間,Facebook等

社群網站,可見到Apple Pay使用

者開懷分享使用行動支付的心得

與方便性。

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便利

性將延伸到其他手機族群身上,

因為包括三星的Samsung Pay與

Google的Android Pay,都已蓄勢

待發。一場品牌大廠的手機支付

大戰準備開打,台灣行動支付在

法規開放後2年,正式進入手機支

付的普及年。此變革不僅讓台灣

消費者的生活更便利,行動支付

勢必也將對產業商務模式帶來改

變。在這波行動支付浪潮中,企

業必須加快腳步迎頭趕上,維持

企業在未來商務時代的競爭力。

行動支付模式

全球遍地開花

觀察全球行動支付的發展趨

勢,從非洲肯亞、中國大陸,以

至歐洲的法國、丹麥與瑞典等,

許多國家的行動支付都已非常成

儘管政府開放第三方支付法規已有2年之久,市場上亦充斥著行動支付服務,但基於消費者使用

習慣,以及安全疑慮等問題,台灣行動支付使用率始終偏低。近來隨著Apple Pay的上線,再加上

Samsung Pay、Android Pay也即將登場,在手機品牌大廠的推波助瀾之下,台灣的行動支付時代將全

面降臨。

◎撰文/劉麗惠 圖片提供/法新社、路透社、商業周刊

Apple Pay正式登台!

行動支付浪潮來襲

Apple PayApple Pay於台灣正式上線,可望吹起行動支付的風潮。於台灣正式上線,可望吹起行動支付的風潮。

52 TRADE MAGAZINE

| 產業趨勢

4

Page 16: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2017.05 no.311

熟。其中肯亞更因為擁有銀行帳

戶的人口比率甚少,早在10年前

開始發展行動支付,且以驚人速

度獲得民眾青睞,堪稱全球行動

支付使用最活絡的國家之一。至

於中國大陸在阿里巴巴旗下支付

寶的廣泛推廣之下,從繳水費、

電費、零售商店購物、餐廳用餐

再到搭計程車,一概都可透過手

機付款,不帶錢包出門的人大有

人在。

近一、兩年來,隨著智慧

型手機品牌商與系統平台業者

Apple、三星、Google的加強布

局,行動支付的使用加速在全球

各國蔓延開來。以美國為例,

Apple於2014年9月推出Apple

Pay,短短1個月就吸引近80萬

人、總計逾110萬張信用卡使用。

Apple執行長表示,Apple Pay在美

國與全球的高使用率,意味著支

付型態將出現巨大變革!

再看日本,儘管日本手機支

付應用推廣已經超過10年多,然

而,在系統封閉的限制下,民眾

使用手機支付的普及率卻不如肯

亞、中國大陸等新興國家。Apple

Pay於2016年9月隨著iPhone 7

的發表,正式進入日本市場。而

Google的Android Pay也挾持高市

占率,搶進日本。

TrendForce旗下拓墣產業研

究院資深研究經理謝雨珊表示,

Android全球超過50%市占率,為

拓展商機,Google正加速Android

球行動支付市場規模將達7,800億

美元,年成長率達25.8%。

掌握消費者需求

搶奪先機

過去10年,當行動支付在

全球如火如荼發展之際,台灣雖

然有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等電

信業者一度嘗試推廣手機支付,

但受限於法規沒有開放第三方支

付的狀況下,台灣行動支付難以

依循科技的發展往前推進。直到

2015年1月,我國金管會正式開

放第三方支付法規,過去2年來台

灣行動支付服務因而如雨後春筍

般冒出。

在Apple Pay登台之前,國

內就陸續有業者推出行動支付

服務,包括網路家庭(PChome

Online)的Pi行動錢包、歐買尬轉

投資的歐付寶、T wallet+、LINE

Pay、街口支付、微信支付等。其

Pay國際化腳步,於2016年12

月正式宣布與日本樂天合作,

透過樂天Edy支付系統,可於麥

當勞、Family Mart、Lawson、

達美樂披薩(Dominos)等商家

進行交易。目前Google更規劃與

Sony的智慧支付系統合作,取得

eMoney、Visa、萬事達卡和東京

三菱銀行等支付業者的支持,進

而使Android Pay在日本市場的生

態體系更加健全。相信在Apple

Pay、Android Pay的推波助瀾

下,日本行動支付的使用率將加

速攀升。

顯然,在Apple、Google兩大

手機作業系統的加強布局下,全

球行動支付的應用將大放異彩。

拓墣產業研究院最新研究報告指

出,2016年智慧型手機業者持續

構建自身支付生態體系,促使各

類型支付方式蓬勃發展,推升全

球行動支付商機,預估2017年全

行動支付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企業需加緊腳步,思考行動支付所造成的產業商務模式變革。

53

5

Page 17: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中Pi行動錢包透過綁定信用卡,

讓消費者以掃描條碼的方式支付

款項,目前可以在7-11、全家、

萊爾富等超商使用,也可用於多

個縣市的停車繳費;至於歐付寶

也與台新、華南、玉山、中信、

富邦、第一、台銀等銀行合作,

提供消費者在超商以條碼掃描支

付消費款項。

不過,儘管服務多元,使用

普及率卻不如預期。根據資策會

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進行的

「行動支付消費者調查分析」發

現,國內行動支付用戶一年總消

費次數在4次以內的占66.7%,

而且每次平均消費在千元以下

占86.9%。此數據顯示,行動支

付業者祭出低價以搶占消費者信

任,造成用戶多數是被低價因素

驅動,而非對行動支付懷有忠誠

度,足見台灣行動支付市場仍處

台灣行動支付市場注入活水,各

界都在關注。目前Apple已與玉

山銀行、國泰、台新、富邦等7

家銀行合作,讓民眾在家樂福、

愛買、康是美等量販店,以及微

風、中友等百貨公司消費使用,

也能夠用來支付計程車費,觸及

點確實較為廣泛。

此外,Apple Pay也強調採取

更高的安全性。Apple表示,使用

Apple Pay的消費者把信用卡資料

加入Apple Pay後,信用卡卡號並

不會儲存在裝置或者Apple伺服器

當中,而是產生一組經過加密的

代碼帳號,每次交易均會產生單

次唯一號碼進行授權,以「動態

安全碼」代替信用卡背後的安全

碼,進行安全驗證,確保使用安

全性。

首波與Apple合作的玉山銀行

進一步說明,使用Apple Pay,消

費者的信用卡號碼不會儲存在行

動載具內,也不會洩露給商家,

提供消費者安全無虞且保障隱私

的付款方式。此外,Apple Pay也

不會儲存任何與消費者相關聯的

交易資訊,至於消費者近期的購

買紀錄則會被保留在Wallet之中,

以便消費者查看,設計兼具便利

性與安全性。

繼App l e P a y登台之後,

Samsung Pay與Google的Android

Pay也紛紛搶進台灣市場,在手

機大廠的加強行銷與推廣下,台

灣民眾使用行動支付的意願,勢

在適應、熟悉階段。

資策會MIC資深產業分析師

胡自立分析,行動支付業者要避

免用戶流失,除了滿足消費者基

本需求,例如安全性、支援系統

的完備、提升用戶認知與加強使

用功能外,發展多元情境服務是

相當重要的布局方向。

面對國內行動支付發展起

步階段,業者目前多以競爭策略

為導向,試圖搶得先機。然而,

面對目前呈現長期緩和成長態勢

的台灣行動支付市場,建議業者

不妨思考另一條途徑,以合作策

略,一同消除台灣發展行動支付

所面臨的環境障礙。

Apple Pay效應

行動支付在台發燒

台灣行動支付成長緩慢的情

勢下,Apple Pay的登台是否能為

目前Apple已與玉山等多家銀行合作,民眾可於各大量販店及百貨公司使用Apple Pay。

54 TRADE MAGAZINE

| 產業趨勢

Page 18: P · 各國對於台灣產品的認同度高, 因此同樣擁有搶進市場的利基。 綜觀來看,面對全球競爭的 新時代,台灣產業必須找到站穩 腳步的新利基點,而東南亞、南

2017.05 no.311

必持續攀升。根據Visa的調查顯

示,台灣消費者樂於接受新的支

付方式。其中,79%的台灣受訪

者表示願意採用或嘗試新的付款

方法;86%的受訪者更表示,相

較其他裝置,更喜歡使用智慧型

手機進行日常交易。

「國內高達80.2%的消費者

有意願在未來開始或繼續使用行

動支付。」胡自立指出,不論是

否已成為行動支付用戶,當消費

者面對具有相同商品與服務的店

家時,傾向選擇支援行動支付商

家的比例有提升趨勢。值得注意

的是,消費者除了交易付款功能

外,也期望行動支付能被應用在

更多元的生活面向上,前3名依序

為「帳單繳費」、「轉帳服務」

與「消費拆帳」,未來業者推出

行動支付時可納入考量。

創新應用行動支付

消費更有效率

行動支付服務如雨後春筍

般冒出後,各行各業也紛紛加強

導入行動支付的服務。包括餐飲

票券、食品、交通、服飾鞋包品

牌商店等業者,無不迎合此一趨

勢積極跨入,例如,食品進出口

商金煜集團旗下品牌「湯瑪仕肉

舖」,目前已經導入Apple Pay

等行動支付應用,為顧客帶來便

利消費,金煜集團總經理曾仲維

表示,消費者行為已經改變,行

動支付是未來趨勢,是以金煜集

團現正對官方網站進行改版,未

來將進一步利用行動支付推出更

多整合線上線下(O2O)的消費服

務。曾仲維另外也呼籲政府應該

就法規調適,進一步開放,讓台

灣行動支付可以迎頭趕上世界各

國,並建議產業界不能忽視這樣

的潮流,才能在未來維持企業的

競爭力。

另外,日前國內6家醫療院所

也與國際信用卡組織Visa、銀行

業者合作,推出醫療行動支付服

務「醫指付」APP。民眾只要下

載App線上註冊信用卡或Visa金融

卡,並輸入欲繳費病患的身分證

號,醫院後台系統即可查詢批價應

繳金額,消費者僅需於手機上按下

繳費鍵即可完成付款。值得一提

的是,「醫指付」APP不受時空限

制,病患家人可於遠端繳費,相較

於傳統櫃檯批價繳費的方式,此舉

可免除民眾耗時等待排隊,提升就

醫便利性及滿意度。

「未來,透過智慧型手機,

消費者可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

進行支付。」Visa台灣區總經理

麻少華表示,「醫指付」的醫療

行動支付服務,除讓病患以及病

患家屬繳費便利性大為提升外,

更可簡化醫療院所內部現金點

交、上繳程序,也免除偽鈔、錯

帳的風險。透過減少院內紙鈔、

貨幣等現金流通,也可降低院內

接觸性感染的機會,同時也具備

分流臨櫃批價的業務量,減輕醫

療行政人員負擔,從而提升整體

醫療服務品質。

毫無疑問,在未來商務中,

行動支付將在其中扮演要角,企

業應深入思考如何在這波行動支

付的大浪潮之中,創新開發新穎

的應用服務。 ■

有了行動支付,手機搖身一變成為消費者的錢包,讓購物更加便利。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