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付日本只能強硬 - Ta Kung Paopaper.takungpao.com/resfile/2013-02-08/A12/A12.pdf ·...

1
中日關係因為釣魚島主權爭議而僵持不下,不斷升級碰觸紅線,事態仍在發酵。事實上,在中日兩國關係 上不斷採取危險行動,不斷令事態嚴重的是日本本身。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邊為釣魚島劍拔弩張,進行一連 串的政府購島後的布置,新建保安廳釣魚島小組,進一步加強控制釣魚島海域挑戰中國底線,一邊又以 修復 中日關係為題頻頻拋出 橄欖枝,忽悠中國,玩弄的是軟硬兩手的外交策略。中國針鋒相對,以強硬一手 對付日本兩手。 言論自由豈是誹謗擋箭牌 □黃煜雄 中國對付日本只能強硬 □紀碩鳴 開啟富國強軍新戰略 □陳 日本防衛省透露稱,1月 30日上午10時許,在東海海域 ,中國驅逐艦的導彈發射雷達 曾瞄準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護 衛艦,日艦當時就拉響了戰鬥 警報。針對此事,日本政府已 於5日下午向中方提出了抗議。並認為該行為非常 危險,希望今後不要再發生。而中方對此並未作 出回應,僅表示正在核實該事件。中日關係因為 釣魚島主權爭議而僵持不下,日本一邊表示有意 改善關係,另一方面仍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不斷 衝撞中國底線,顯示其既想修好與中國關係,又 想維持釣魚島治權甚至主權的兩手。中國針鋒相 對,以強硬一手對付日本兩手。 日相兩面 忽悠中國 據日本防衛省透露,1月19日下午5時許,中國 驅逐艦的導彈發射雷達瞄準並鎖定了從一艘海上 自衛隊護衛艦上起飛的直升機。30日上午10時許, 中國驅逐艦的導彈發射雷達瞄準了日本海上自衛 隊的一艘護衛艦。日本方面表示,雖然不能推算 出這種異常事態會不會導致武裝衝突,但是現場 確實十分緊張。走錯一步的話,將會導致重大危 險事態的發生。而日本首相安倍接報後做出了兩 點指示:一是迅速處理此事。二是要通過外交管 道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要求中方今後不要再採 取如此危險的行動。 中日釣魚島之爭不斷升級碰觸紅線,事態仍 在發酵。而事實上,在中日兩國關係上不斷採取 危險行動,不斷令事態嚴重的卻是日本本身。始 於去年九月日本政府 購島後,中日兩國關係 急遽惡化。日本不顧中國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擱 置爭議,共同開發的立場,肆意改變釣魚島爭議 的歷史事實,想盡攬釣魚島治權甚至主權。中國 做出強硬回應,派出公務船、機到釣魚島海域作 常規巡航,堅持中國對釣魚島主權立場,極力阻 止日本以現實改變歷史。 頻遣使臣 不見善行 安倍晉三接任日本首相後,中日爭端似乎浮 現出了和緩的跡象,各種身份的日本使臣頻頻訪 華,不論代表的是官方還是個人,都在一定程度 上表達了滅火的意願。中國方面在堅持一貫立場 的同時,也對日本的相關態度進行了禮貌性的回 應,有學者甚至稱此為釣魚島爭端擱置緩衝期。 然而,一直對釣魚島問題持強硬立場的安倍晉三 連日來的一系列老調重彈式的言行,使得初現暖 意的中日關係再度遭遇嚴寒,釣魚島局勢嚴峻依 舊。安倍以要求中日高層領導會談的同時,又高 調堅持強佔釣魚島的立場,根本看不到中日關係 有氣溫回升的跡象。 早前,安倍晉三通過日本公明黨黨魁山口乘 訪華之際,向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遞交示好的信件 ,又在參加日本電視台一檔新聞節目時,就因釣 魚島問題而惡化的中日關係高調稱: 如果有必 要,將從首腦會談開始再次重塑中日關係。但 同時安倍又強調,日本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不會 讓步,沒有談判餘地。隨後在參院全體會議上就 釣魚島問題表示, 與中國之間不存在需要解決 的領土主權問題,也不存在應該擱置的問題安倍的言論符合他一貫陰晴不定的作風。但 其對釣魚島相關舉動萬變不離其宗,在頻頻試探 中方底線的同時,一直堅持 奪島原則。安倍 一邊為釣魚島劍拔弩張,進行一連串的政府購島 後的布置,新建保安廳釣魚島小組,進一步加強 控制釣魚島海域挑戰中國底線;一邊又以 修復 中日關係為題頻頻拋出 橄欖枝,忽悠中國 ,玩弄的是軟硬兩手的外交策略。 不為所動 中國企硬 針對日本繼續不變的 奪島原則,和反覆 的兩面手法,中國唯一能做的是堅持堅定不移捍 衛國家領土主權的原則不為日本政府的兩手所動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1月28日指出,中國要堅持走 和平發展道路,但也不會 拿核心利益做交易。中國領導人總體外交策略的總結,更適用中日 關係,適用釣魚島問題上的中國立場。安倍高調 要與中國領導人會談,卻主張釣島問題上不與中 國談判,離開引起中日關係惡化的釣魚島主權、 治權問題,中日之間還能有什麼可以會談的基礎 ,還能談什麼呢? 儘管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也出來表示支持日 本,強調日本在釣魚島的治權,但在釣魚島問題 上中國仍態度強硬,在日本政府單方面 購島破壞了釣魚島有爭議、並擱置爭議的現狀,中國 不能坐視不理。不能拱手讓人,出讓自己的核心 利益。在日本政府購島想霸佔釣魚島的事實面前 ,中國目前唯一能做的是,堅持擁有釣魚島主權 的立場,並基於歷史的原因維持釣魚島共管共治 的立場。 作者為資深評論員 毫無疑問,言論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但言論 自由豈有絕對,一個人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權力之時, 有責任確保不會傷害他人的利益與聲譽。而即使是作 為公權力的行使者,政府官員需要面對極端的公眾批 評,但這並不代表可以肆意對他們作出沒有事實根據 的污辱與指控。以言論自由作為擋箭牌,逃避應負的 責任,更不應該是有勇氣的公共知識分子所為。 《信報》昨日發表聲明,就練乙錚涉嫌誹謗梁振 涉黑一事道歉,儘管其總編輯事後聲稱 道歉 對象並非梁振英,但道歉此舉的本身卻足以說明, 該報已認識到練氏評論的極其不當之處,並已嚴重影 響了公眾的判斷。 練乙錚多處指梁振英涉黑事件發生後,香港的部分法律界人士以及絕大多 數反對派支持者,均站在練氏一邊,在評論事件之時 ,卻忽略誹謗事件的本身,反而嘗試轉移話題,將 打擊言論自由的政治帽子扣到梁振英身上。顯而易 見,事件已變質為左右政治之爭,而非理性客觀的案 例討論。 在普通法中, 誹謗的基本定義十分簡單。概 括而言,任何人向第三者發表損害他人名譽,而並非 事實的言論,均屬 誹謗。但 誹謗又可分成兩 大類:Libel及Slander。Slander是指口頭上的 誹謗或可解成詆毀他人;而Libel是較永久性的一種 誹謗 ,通常是透過文字、圖畫等實物或戲劇、廣播等媒 體所作出的 誹謗。Libel及Slander兩者之間最重要的 分別,在於Libel的受害人無須受到任何經濟損失,則 可興訟;而Slander的受害人,一般都要有經濟上的損失 ,才可以向詆毀他的人追究責任(有惡意成份,或有 損專業名聲,或詆毀他人的貨品或產業權等特殊情況 除外)。 那麼,到底練氏文章有沒有構成對梁振英誹謗的 成分?先不論該文極具誤導性標題 梁氏涉黑實可雙 ,文章內文最少十數次直接或間接指稱梁振英有 黑社會背景。筆者僅舉幾例:練文稱: 暴露了紅色 背景梁氏政權的不斷黑道化本屆香港特區行政 長官,可說是紅色父系與黑色母系結合的產物梁氏暗地裡炮製了一個帶有廣泛欺騙性的 黑底民意 』」回想解放前的國民黨,由最高領導蔣介石起 ,都黑道化了,怎麼現在梁振英也同樣黑道化?中國出了一個關鍵時刻靠黑道資源上台的特區首長 揭露梁氏取得政權,一半靠黑道,未來的香港 社會各方面必定因而逐步染黑由中共中央循黨 系統對這幾個以梁為首的涉黑當事人在大陸某處進行 雙規,也許是一個更有效的清查途徑政客抽水亂扣政治帽子 只要不帶政治偏見去細讀全文,市民可以清晰地 得到一種印象,練乙錚通篇文章都在指稱梁振英與黑 社會有關。而在香港,一個人若自稱是黑社會,或者 被指與黑社會有關,無疑是非常嚴重的罪行。但練文 並沒有以事實作為依據,絕大多數文字都是按其個人 的政治邏輯作出的判斷。假若梁振英不是政府官員, 想必公眾對此涉嫌誹謗已無異議。 但令人遺憾的是,由於事件涉及政府官員,平日 喜好將 法治掛在嘴邊的政客們,卻無視基本事實 ,反而以破壞言論自由的政治帽子,扣在梁振英身上 。尤其是一眾公民黨成員,如余若薇與毛孟靜之流, 前者十分有 創意地拾起英國人牙慧,發起所謂的 歡迎特首告我誹謗運動,轉發練文,聲稱以實際 行動支持誹謗梁振英。後者更叫人失笑,在大叫政治 口號的同時,卻在極力掩飾其丈夫兩次因誹謗他人而 需道歉的事實,虛偽之態令人作嘔。 三年前,也即2010年3月24日,《紐約時報》國際 版子報《國際先驅論壇報》在其評論版刊登啟事,向 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及其總理李顯龍致歉。道歉聲明 中說:1994年,《國際先驅論壇報》評論版編輯Philip Bowring(毛孟靜丈夫)向李光耀父子 承諾,不在 任何文章中 說或者暗示李顯龍是通過其父親李光 耀的裙帶關係而當上新加坡總理。但其後又在一篇評 論中,Bowring再次把李氏父子加入 亞洲王朝政治名單,這會令人誤會李顯龍當選是靠其他因素。這宗 案例十分著名,但當時幾乎沒有任何所謂的民主派支 持Bowring,不是強調誹謗政治人物無罪嗎?毛孟靜為 何不去問問丈夫:何以會兩次毫無保留地就誹謗他人 道歉?言論自由去了哪裡? 一九八六年,歐洲人權法庭就奧地利總理訴記者 誹謗一案發表著名的判詞,當中指出 新聞自由為公 眾對政治領袖示意或表態提供了最佳途徑。推而廣之 ,政治辯論的自由是民主社會的核心概念。……政治 家接受批評時應抱有的胸懷,應當比普通個人更加寬 廣。與後者相比,前者的言行應受到記者、公眾更嚴 格的檢視,他必須表現出更大的包容。沒有人會反對以上意見,事實上,政治家應當有 更寬廣的面對批評的心胸。但必須指出的是,批評不 能等同誹謗,假若筆者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只是由 於道聽途說,就指稱練乙錚性變態、性虐待他人,或 者曾學術不端,試問,練乙錚會不會認同筆者在行使 正當的言論自由? 從政者應當有接受批評的勇氣與心胸,但言論自 由不應成為不負責任者的擋箭牌。 今日中國,正面臨舊、新 兩盤大棋局:舊棋局,是持續 了五年的世界經濟大危機,對 策當然是繼續 以經濟建設為 中心;新棋局,是以美 和日 軍國化的國際形 勢大變局,中國對策是什麼? 筆者以為,是習總書記提出的 富國與強軍統一,即中國富國強軍新戰略。 在就任軍委主席兩個半月時間內,習近平已經 全面進入了中國軍隊最高統帥的角色,尤其是記憶 所及,中共總書記、軍委主席如此廣泛深入且高頻 率地接觸軍隊,實屬空前,讓外界清楚地看到了中 國新一代領導人對強軍的高度重視。筆者以為,改 革開放以來,中國 國家一把手除鄧小平外,經 歷了四任總書記。作為第五任,習近平不僅是唯一 公開批評過美國的中國首腦,更是 最重視強軍的 總書記。雖然給外界 強勢紅色後代印象,但 這絲毫不意味中國要改變 和平發展路線, 更不意味 中國威脅,而是情之所逼,勢在 必行。 富國與強軍統一 當今國際大棋局劇變,西方走向整體性衰落, 特別是美國的歷史性危機,逼迫它急於 向外排毒 利爪抓人,典型手段就叫 入亞;美國 的東方盟友們也不同程度陷入衰退,日本正在 去的二十年中煎熬,軍國主義復活;另外,亞洲 已成為世界最大軍火市場,日、韓、印、越、菲等 等,爭相把大筆資金投向擴軍。美日對中國採取逼 誘相濟、軟硬兼施的兩面手法,中國若只有 經濟 建設一個中心,只有 和平對話一種手段,如 何應對群獸猶鬥? 在這種嚴峻局勢下,習近平應勢順時地提出了 富國與強軍統一新國策。有人說強軍思想是中 國一貫國策, 四個現代化中就有軍事現代化。 這話只說對了一半,另一半是什麼?是中共軍略轉 變的三個階段及區別:第一階段是 貧強戰略面對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新中國,面對朝鮮戰爭 、唇亡齒寒的大危局,毛澤東判斷 世界大戰不可 避免,確立了 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備戰 思路,此戰略大體延續到中美建交。第二階段是 富弱戰略。為贏得改革開放的戰略時機,鄧小平 審時度勢,以 韜光養晦薪嘗膽,大量裁軍、 與鄰為善、寧可示弱、盡量隱忍,把有限資金投入 經濟建設,換來了第二大經濟體。第三階段是 強戰略。習近平在會見駐穗部隊師以上幹部時指 出,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富國和 強軍相統一,努力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 富國和強軍相統一是習近平治國方略的核心。 筆者以為,強軍思想與多年強調 打贏高技術 條件下的局部戰爭雖有共義更有區別:其一, 局部戰爭被解讀為不願應對全面戰爭,甚至隱含 不敢和美、日等徹底攤牌的含義。習近平強調 須準備應對所有的戰爭形式,掙脫了自捆手腳的 繩子。其二, 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然順應現代軍事變革潮流,但強調 局部放棄 全局,加上依重經濟建設的良好國際環境,致使 在領土主權等核心利益上只講 擱置爭議,共同開 ,不提鄧公 談不成就打的第二手,強調對 話、忍讓頗多,招致國內外部分輿論及軍方鷹派的 批評。其三,在領土主權、戰略資源等重大核心利 益上,對話難解決問題,軟弱必陷於被動,釣魚島 就是鐵證。習近平強調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 ,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高度戒備態勢,表 明不被動挨打的強硬立場,不只將 打贏局部戰爭 作為目標,還要有應對 全面戰爭甚至核戰爭的準備,甚至在全球更遠距離、更大範圍進行作戰 的能力。 能打仗、打勝仗習近平在廣州戰區考察時向全軍提出 三個牢 ,堪稱強軍思想三要素:一是軍魂要牢記 堅決聽中共指揮是強軍之魂,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 共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 聽黨的話、跟黨走。二是軍要要牢記 能打 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確保解放軍始終能夠招 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三是軍基要牢記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必須保持 嚴明的作風和鐵的紀律,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和 安全穩定。三要素第一條屬於 黨指揮槍老傳 統,是中共歷代領導人掌軍要旨;第三條也談了很 多年,但軍隊存在的和平積習與腐敗之風顯然成為 強軍的大敵;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條,幾句看似平常 的話反映出一種新的建軍思路, 能打仗、打勝仗 六字成為強軍思想要旨。 筆者以為, 富國與強軍統一新國策,就是 一手抓經濟建設,全面建成小康,實現富國夢;另 一手抓強軍建設, 能打仗、打勝仗,實現強國 夢。只有富國與強軍統一,方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 偉大復興。 作者為資深評論員 一三年二月八日 星期五 A12 大公評論 園地公開 文責自負 電郵:[email protected] 傳真:28345135 責任編輯:張 論風生 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華裔數學家丘成 桐教授,在他刊於《明報月刊》2013年2月號的一 篇文章《我們豈能自甘人後?》套用了已故美國甘 迺迪總統的一句名言: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 ?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此名言同樣適合套用 在香港。 上月,丘成桐訪港,為其著作宣傳。丘教授向 在座聽眾演講,真情流露。席中丘教授表達了對時 下年輕人的看法。 丘教授認為,就學生而言, 沒有事情比學習 更重要。丘教授又指,若學生只為爭取、申明自 己擁有某種權利,而事事抗爭、不斷提出反對,是 相當可悲的。如果學生遊行目的是為了社會好,就 更應踏實地學好知識,立定目標為社會做好事。香港人近年越來越注重自身 權利,總以為 權利是與生俱來,卻未必想過在爭取其 權利 時,是否已履行相應 義務。每年不同規模的 大小遊行示威不下百次,香港已被封為 遊行之都 ,遊行主題五花八門,各有不同所求。一些青年 對祖國觀念較為薄弱,甚至乎近期的示威遊行更見 有青年揮動前朝龍獅旗,傷透每一炎黃子孫的中國 心。 丘教授在《我們豈能自甘人後?》文章中,亦 提及在殖民地時代,香港人受盡英國人歧視及壓迫 ,生活苦不堪言,殖民官僚態度傲慢,中國人在自 己土地上受盡紅鬚綠眼的蠻夷白眼及侮辱。丘教授 舉例稱,縱使當時香港殖民政府喊民主的口號, 香港中文大學卻被迫在英國人的鐵腕下無奈的把學 制由四年制改為三年制,當時殖民地總督根本是無 視學生和教授的反對。英國人的蠻橫惹來社會反感。 另外,丘教授又提及,在十數年前在大英倫敦 大橋博物館參觀時,見到陳列從中國虎門奪得的 十六英尺大炮。這大炮體現我們的列祖列宗及戰士曾守衛中 國的海疆,拋頭顱,灑熱血,以自己的生命來捍衛祖國。 回歸前,英國欲粉飾其不公義欠公允的殖民歷史,在中小 學課程實行 洗腦美化工程。適逢香港的經濟在我們父輩的 艱辛刻苦下起飛,香港始累積財富和為今日的繁華奠下基礎, 英國卻叨了勤奮香港人的光。實情是,在殖民時期的香港找不 到現今的普世公平價值。中國人在自己土地被洋人歧視,英國 人只懂榨取我們辛勤的成果。曾聽聞來自英國的流氓及低學歷 拾球童,來到香港竟荒唐地成了皇家香港警務督察,這又是什 麼道理? 丘成桐教授以自己的經歷情感勸導年輕人,發人省思和有 啟發性,充滿澎湃激情。《我們豈能自甘人後?》一文,也真 正刻畫描繪了港英殖民地時期的欺壓侮辱,令年輕人意識到真 正並未有被漂白的殖民悲痛歲月。香港年輕人必須理性認清歷 史,不要高舉前朝龍獅旗在香港的先輩傷口灑鹽。認清史實, 港獨極端分子必須懸崖勒馬,迷途者應及時重回正軌。 話要說 州點面 外連線 練乙錚1月29日文章標題是《誠信問題已非要害,梁氏涉黑實 可雙規》(練文)。凡是懂得現代漢語語法者,都已從標題第二句 中明白知道:是 梁已涉黑,實可雙規,而非 如果涉黑,實可 雙規。信報編輯部可以為其特約評論員辯解,卻不可將標題已明 確宣告的確實內容抹去,白紙黑字,句意完整。梁振英無論作為對 個人權利的捍衛,或作為政府首腦對政府名譽的維護,實有必要向 污衊者發律師信,要求相關人士或相關方面澄清。 練文的要害,是將假設(誣陷)設定為事實(根據),然後用 三千多字的長文,剖析香港政情,剖析中國內地政情,並把兩地政 情緊扣一起,污衊中央腐敗,描述香港政經黑暗,說香港第三屆行 政長官選舉 是紅色父系與黑色母系結合的產物香港是言論自由的地方,但決不是個口無遮攔、肆意誣陷別人 、侮辱他人、侵犯他人權利、惡意攻擊而不需負責任的地方。梁振 英是依憲選出、中央委任的特首,但他也是個有選舉權、被選舉權 ,不容被人誣告侮辱的香港市民、中國公民,當他被誣告是靠黑道 勢力登台的特首,能不作聲默認,能不發律師信嗎?誣告者有自由 ,被誣告者沒有自由嗎? 筆者不同意港大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關於梁振英無權提出毀謗 訴訟,梁向毀謗者發律師信是破壞香港核心價值的說法。 梁振英提出毀謗訴訟的憲制性法律根據是:第一、《基本法》 第二十六條規定香港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選舉權被選舉權,他被選 為行政長官的權利不容毀謗、污衊。第二、《基本法》第二十七條 ,香港居民享有言論自由等多項權利,梁振英個人不可以被別人自 由地毀謗,而不享有控告別人毀謗自己的自由。第三、《基本法》 第三十五條規定香港居民有向法院提起訴訟、選擇律師及時保護自 己的合法權益,梁振英不會因為被選為特首後就喪失這一憲制性的 基本權利。第四、《基本法》第四十三條規定行政長官是整個香港 特區的首長,是行政首腦代表香港特區公民;第六十條規定行政長 官是特區政府的首長。梁振英享有這雙重法律地位,要對中央政府 和香港特區負責,對香港特區政府和全體公務員負責。當練文嚴重 毀謗中央、毀謗行政長官、毀謗特區政府、毀謗香港社會時,他也 必須像保護自身不受毀謗權利一樣,同時有責任捍衛中央、捍衛特 區、捍衛特區政府及全體公務員不受毀謗。 筆者認為,法治與民主、自由一起是香港的核心價值。陳文敏 將法治與自由對立起來,尤其是將保障和捍衛香港核心價值的《基 本法》與香港核心價值對立起來,將捍衛《基本法》排除在香港核 心價值之外,不是嚴謹的法律學者應持的立場和態度。 澄清 涉黑 有必要 □謝緯武

Transcript of 中國對付日本只能強硬 - Ta Kung Paopaper.takungpao.com/resfile/2013-02-08/A12/A12.pdf ·...

Page 1: 中國對付日本只能強硬 - Ta Kung Paopaper.takungpao.com/resfile/2013-02-08/A12/A12.pdf · 尤其是一眾公民黨成員,如余若薇與毛孟靜之流, 前者十分有

港青豈能自甘人後

朱家健

中日關係因為釣魚島主權爭議而僵持不下不斷升級碰觸紅線事態仍在發酵事實上在中日兩國關係上不斷採取危險行動不斷令事態嚴重的是日本本身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一邊為釣魚島劍拔弩張進行一連串的政府購島後的布置新建保安廳釣魚島小組進一步加強控制釣魚島海域挑戰中國底線一邊又以 「修復中日關係」 為題頻頻拋出 「橄欖枝」 忽悠中國玩弄的是軟硬兩手的外交策略中國針鋒相對以強硬一手對付日本兩手

言論自由豈是誹謗擋箭牌 黃煜雄

中國對付日本只能強硬紀碩鳴

開啟富國強軍新戰略 陳 群

日本防衛省透露稱1月30日上午10時許在東海海域中國驅逐艦的導彈發射雷達曾瞄準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護衛艦日艦當時就拉響了戰鬥警報針對此事日本政府已

於5日下午向中方提出了抗議並認為該行為非常危險希望今後不要再發生而中方對此並未作出回應僅表示正在核實該事件中日關係因為釣魚島主權爭議而僵持不下日本一邊表示有意改善關係另一方面仍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不斷衝撞中國底線顯示其既想修好與中國關係又想維持釣魚島治權甚至主權的兩手中國針鋒相對以強硬一手對付日本兩手

日相兩面 忽悠中國據日本防衛省透露1月19日下午5時許中國

驅逐艦的導彈發射雷達瞄準並鎖定了從一艘海上自衛隊護衛艦上起飛的直升機30日上午10時許中國驅逐艦的導彈發射雷達瞄準了日本海上自衛隊的一艘護衛艦日本方面表示雖然不能推算出這種異常事態會不會導致武裝衝突但是現場確實十分緊張走錯一步的話將會導致重大危險事態的發生而日本首相安倍接報後做出了兩點指示一是迅速處理此事二是要通過外交管道向中國政府提出抗議要求中方今後不要再採取如此危險的行動

中日釣魚島之爭不斷升級碰觸紅線事態仍

在發酵而事實上在中日兩國關係上不斷採取危險行動不斷令事態嚴重的卻是日本本身始於去年九月日本政府 「購島」後中日兩國關係急遽惡化日本不顧中國一而再再而三地表示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立場肆意改變釣魚島爭議的歷史事實想盡攬釣魚島治權甚至主權中國做出強硬回應派出公務船機到釣魚島海域作常規巡航堅持中國對釣魚島主權立場極力阻止日本以現實改變歷史

頻遣使臣 不見善行安倍晉三接任日本首相後中日爭端似乎浮

現出了和緩的跡象各種身份的日本使臣頻頻訪華不論代表的是官方還是個人都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滅火的意願中國方面在堅持一貫立場的同時也對日本的相關態度進行了禮貌性的回應有學者甚至稱此為釣魚島爭端擱置緩衝期然而一直對釣魚島問題持強硬立場的安倍晉三連日來的一系列老調重彈式的言行使得初現暖意的中日關係再度遭遇嚴寒釣魚島局勢嚴峻依舊安倍以要求中日高層領導會談的同時又高調堅持強佔釣魚島的立場根本看不到中日關係有氣溫回升的跡象

早前安倍晉三通過日本公明黨黨魁山口乘訪華之際向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遞交示好的信件又在參加日本電視台一檔新聞節目時就因釣魚島問題而惡化的中日關係高調稱 「如果有必要將從首腦會談開始再次重塑中日關係」但同時安倍又強調日本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不會讓步沒有談判餘地隨後在參院全體會議上就釣魚島問題表示 「與中國之間不存在需要解決

的領土主權問題也不存在應該擱置的問題」安倍的言論符合他一貫陰晴不定的作風但

其對釣魚島相關舉動萬變不離其宗在頻頻試探中方底線的同時一直堅持 「奪島」原則安倍一邊為釣魚島劍拔弩張進行一連串的政府購島後的布置新建保安廳釣魚島小組進一步加強控制釣魚島海域挑戰中國底線一邊又以 「修復中日關係」為題頻頻拋出 「橄欖枝」忽悠中國玩弄的是軟硬兩手的外交策略

不為所動 中國企硬針對日本繼續不變的 「奪島」原則和反覆

的兩面手法中國唯一能做的是堅持堅定不移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原則不為日本政府的兩手所動中共領導人習近平1月28日指出中國要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也不會 「拿核心利益做交易」中國領導人總體外交策略的總結更適用中日關係適用釣魚島問題上的中國立場安倍高調要與中國領導人會談卻主張釣島問題上不與中國談判離開引起中日關係惡化的釣魚島主權治權問題中日之間還能有什麼可以會談的基礎還能談什麼呢

儘管美國前國務卿希拉里也出來表示支持日本強調日本在釣魚島的治權但在釣魚島問題上中國仍態度強硬在日本政府單方面 「購島」破壞了釣魚島有爭議並擱置爭議的現狀中國不能坐視不理不能拱手讓人出讓自己的核心利益在日本政府購島想霸佔釣魚島的事實面前中國目前唯一能做的是堅持擁有釣魚島主權的立場並基於歷史的原因維持釣魚島共管共治的立場 作者為資深評論員

毫無疑問言論自由是香港的核心價值但言論自由豈有絕對一個人在行使自己的自由權力之時有責任確保不會傷害他人的利益與聲譽而即使是作為公權力的行使者政府官員需要面對極端的公眾批評但這並不代表可以肆意對他們作出沒有事實根據的污辱與指控以言論自由作為擋箭牌逃避應負的責任更不應該是有勇氣的公共知識分子所為

《信報》昨日發表聲明就練乙錚涉嫌誹謗梁振英 「涉黑」一事道歉儘管其總編輯事後聲稱 「道歉對象並非梁振英」但道歉此舉的本身卻足以說明該報已認識到練氏評論的極其不當之處並已嚴重影響了公眾的判斷

練乙錚多處指梁振英「涉黑」事件發生後香港的部分法律界人士以及絕大多

數反對派支持者均站在練氏一邊在評論事件之時卻忽略誹謗事件的本身反而嘗試轉移話題將 「打擊言論自由」的政治帽子扣到梁振英身上顯而易見事件已變質為左右政治之爭而非理性客觀的案

例討論在普通法中 「誹謗」的基本定義十分簡單概

括而言任何人向第三者發表損害他人名譽而並非事實的言論均屬 「誹謗」但 「誹謗」又可分成兩大類Libel及SlanderSlander是指口頭上的 「誹謗」或可解成詆毀他人而Libel是較永久性的一種 「誹謗」通常是透過文字圖畫等實物或戲劇廣播等媒體所作出的 「誹謗」Libel及Slander兩者之間最重要的分別在於Libel的受害人無須受到任何經濟損失則可興訟而Slander的受害人一般都要有經濟上的損失才可以向詆毀他的人追究責任(有惡意成份或有損專業名聲或詆毀他人的貨品或產業權等特殊情況除外)

那麼到底練氏文章有沒有構成對梁振英誹謗的成分先不論該文極具誤導性標題 「梁氏涉黑實可雙規」文章內文最少十數次直接或間接指稱梁振英有黑社會背景筆者僅舉幾例練文稱 「暴露了紅色背景梁氏政權的不斷黑道化」 「本屆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可說是紅色父系與黑色母系結合的產物」 「梁氏暗地裡炮製了一個帶有廣泛欺騙性的 『黑底民意』」 「回想解放前的國民黨由最高領導蔣介石起都黑道化了怎麼現在梁振英也同樣黑道化」「中國出了一個關鍵時刻靠黑道資源上台的特區首長

」 「揭露梁氏取得政權一半靠黑道未來的香港社會各方面必定因而逐步染黑」 「由中共中央循黨系統對這幾個以梁為首的涉黑當事人在大陸某處進行『雙規』也許是一個更有效的清查途徑」

政客「抽水」亂扣政治帽子只要不帶政治偏見去細讀全文市民可以清晰地

得到一種印象練乙錚通篇文章都在指稱梁振英與黑社會有關而在香港一個人若自稱是黑社會或者被指與黑社會有關無疑是非常嚴重的罪行但練文並沒有以事實作為依據絕大多數文字都是按其個人的政治邏輯作出的判斷假若梁振英不是政府官員想必公眾對此涉嫌誹謗已無異議

但令人遺憾的是由於事件涉及政府官員平日喜好將 「法治」掛在嘴邊的政客們卻無視基本事實反而以破壞言論自由的政治帽子扣在梁振英身上尤其是一眾公民黨成員如余若薇與毛孟靜之流前者十分有 「創意」地拾起英國人牙慧發起所謂的「歡迎特首告我誹謗」運動轉發練文聲稱以實際

行動支持誹謗梁振英後者更叫人失笑在大叫政治口號的同時卻在極力掩飾其丈夫兩次因誹謗他人而需道歉的事實虛偽之態令人作嘔

三年前也即2010年3月24日《紐約時報》國際版子報《國際先驅論壇報》在其評論版刊登啟事向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及其總理李顯龍致歉道歉聲明中說1994年《國際先驅論壇報》評論版編輯PhilipBowring(毛孟靜丈夫)向李光耀父子 「承諾」不在任何文章中 「說或者暗示」李顯龍是通過其父親李光耀的裙帶關係而當上新加坡總理但其後又在一篇評論中Bowring再次把李氏父子加入 「亞洲王朝政治」名單這會令人誤會李顯龍當選是靠其他因素這宗案例十分著名但當時幾乎沒有任何所謂的民主派支持Bowring不是強調誹謗政治人物無罪嗎毛孟靜為何不去問問丈夫何以會兩次毫無保留地就誹謗他人道歉言論自由去了哪裡

一九八六年歐洲人權法庭就奧地利總理訴記者誹謗一案發表著名的判詞當中指出 「新聞自由為公眾對政治領袖示意或表態提供了最佳途徑推而廣之政治辯論的自由是民主社會的核心概念helliphellip政治家接受批評時應抱有的胸懷應當比普通個人更加寬廣與後者相比前者的言行應受到記者公眾更嚴格的檢視他必須表現出更大的包容」

沒有人會反對以上意見事實上政治家應當有更寬廣的面對批評的心胸但必須指出的是批評不能等同誹謗假若筆者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只是由於道聽途說就指稱練乙錚性變態性虐待他人或者曾學術不端試問練乙錚會不會認同筆者在行使正當的言論自由

從政者應當有接受批評的勇氣與心胸但言論自由不應成為不負責任者的擋箭牌

今日中國正面臨舊新兩盤大棋局舊棋局是持續了五年的世界經濟大危機對策當然是繼續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新棋局是以美 「入亞」和日 「軍國化」的國際形勢大變局中國對策是什麼筆者以為是習總書記提出的

「富國與強軍統一」即中國富國強軍新戰略在就任軍委主席兩個半月時間內習近平已經

全面進入了中國軍隊最高統帥的角色尤其是記憶所及中共總書記軍委主席如此廣泛深入且高頻率地接觸軍隊實屬空前讓外界清楚地看到了中國新一代領導人對強軍的高度重視筆者以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 「國家一把手」除鄧小平外經歷了四任總書記作為第五任習近平不僅是唯一公開批評過美國的中國首腦更是 「最重視強軍的總書記」雖然給外界 「強勢紅色後代」印象但這絲毫不意味中國要改變 「和平發展」路線更不意味 「中國威脅」而是情之所逼勢在必行

富國與強軍統一當今國際大棋局劇變西方走向整體性衰落

特別是美國的歷史性危機逼迫它急於 「向外排毒」和 「利爪抓人」典型手段就叫 「入亞」美國的東方盟友們也不同程度陷入衰退日本正在 「失去的二十年」中煎熬軍國主義復活另外亞洲

已成為世界最大軍火市場日韓印越菲等等爭相把大筆資金投向擴軍美日對中國採取逼誘相濟軟硬兼施的兩面手法中國若只有 「經濟建設」一個中心只有 「和平對話」一種手段如何應對群獸猶鬥

在這種嚴峻局勢下習近平應勢順時地提出了「富國與強軍統一」新國策有人說強軍思想是中

國一貫國策 「四個現代化」中就有軍事現代化這話只說對了一半另一半是什麼是中共軍略轉變的三個階段及區別第一階段是 「貧強戰略」面對一窮二白百廢待興的新中國面對朝鮮戰爭唇亡齒寒的大危局毛澤東判斷 「世界大戰不可避免」確立了 「早打大打打核戰爭」的備戰思路此戰略大體延續到中美建交第二階段是 「富弱戰略」為贏得改革開放的戰略時機鄧小平審時度勢以 「韜光養晦」薪嘗膽大量裁軍與鄰為善寧可示弱盡量隱忍把有限資金投入經濟建設換來了第二大經濟體第三階段是 「富強戰略」習近平在會見駐穗部隊師以上幹部時指出 「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努力建設鞏固國防和強大軍隊」 「富國和強軍相統一」是習近平治國方略的核心

筆者以為強軍思想與多年強調 「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雖有共義更有區別其一 「局部戰爭」被解讀為不願應對全面戰爭甚至隱含不敢和美日等徹底攤牌的含義習近平強調 「必須準備應對所有的戰爭形式」掙脫了自捆手腳的繩子其二 「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雖然順應現代軍事變革潮流但強調 「局部」放棄 「全局」加上依重經濟建設的良好國際環境致使在領土主權等核心利益上只講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不提鄧公 「談不成就打」的第二手強調對

話忍讓頗多招致國內外部分輿論及軍方鷹派的批評其三在領土主權戰略資源等重大核心利益上對話難解決問題軟弱必陷於被動釣魚島就是鐵證習近平強調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發的高度戒備態勢」表明不被動挨打的強硬立場不只將 「打贏局部戰爭」作為目標還要有應對 「全面戰爭甚至核戰爭」的準備甚至在全球更遠距離更大範圍進行作戰的能力

「能打仗打勝仗」習近平在廣州戰區考察時向全軍提出 「三個牢

記」堪稱強軍思想三要素一是軍魂要牢記堅決聽中共指揮是強軍之魂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中共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決聽黨的話跟黨走二是軍要 「要牢記 『能打仗打勝仗』是強軍之要確保解放軍始終能夠招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三是軍基 「要牢記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強軍之基必須保持嚴明的作風和鐵的紀律確保部隊高度集中統一和安全穩定」三要素第一條屬於 「黨指揮槍」老傳統是中共歷代領導人掌軍要旨第三條也談了很多年但軍隊存在的和平積習與腐敗之風顯然成為強軍的大敵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條幾句看似平常的話反映出一種新的建軍思路 「能打仗打勝仗」六字成為強軍思想要旨

筆者以為 「富國與強軍統一」新國策就是一手抓經濟建設全面建成小康實現富國夢另一手抓強軍建設 「能打仗打勝仗」實現強國夢只有富國與強軍統一方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作者為資深評論員

二〇一三年二月八日 星期五A12大公評論1051673園地公開 文責自負電郵tkporgtakungpaocom 傳真28345135

責任編輯張 林1051673

】議論風生

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華裔數學家丘成桐教授在他刊於《明報月刊》2013年2月號的一篇文章《我們豈能自甘人後》套用了已故美國甘迺迪總統的一句名言 「不要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此名言同樣適合套用在香港

上月丘成桐訪港為其著作宣傳丘教授向在座聽眾演講真情流露席中丘教授表達了對時下年輕人的看法

丘教授認為就學生而言 「沒有事情比學習更重要」丘教授又指若學生只為爭取申明自己擁有某種權利而事事抗爭不斷提出反對是相當可悲的如果學生遊行目的是為了社會好就更應踏實地學好知識立定目標為社會做好事」

香港人近年越來越注重自身 「權利」總以為「權利」是與生俱來卻未必想過在爭取其 「權利

」時是否已履行相應 「義務」每年不同規模的大小遊行示威不下百次香港已被封為 「遊行之都」遊行主題五花八門各有不同所求一些青年對祖國觀念較為薄弱甚至乎近期的示威遊行更見有青年揮動前朝龍獅旗傷透每一炎黃子孫的中國心

丘教授在《我們豈能自甘人後》文章中亦提及在殖民地時代香港人受盡英國人歧視及壓迫生活苦不堪言殖民官僚態度傲慢中國人在自己土地上受盡紅鬚綠眼的蠻夷白眼及侮辱丘教授舉例稱縱使當時香港殖民政府喊民主的口號香港中文大學卻被迫在英國人的鐵腕下無奈的把學制由四年制改為三年制當時殖民地總督根本是無視學生和教授的反對英國人的蠻橫惹來社會反感

另外丘教授又提及在十數年前在大英倫敦大橋博物館參觀時見到陳列從中國虎門奪得的

十六英尺大炮這大炮體現我們的列祖列宗及戰士曾守衛中國的海疆拋頭顱灑熱血以自己的生命來捍衛祖國

回歸前英國欲粉飾其不公義欠公允的殖民歷史在中小學課程實行 「洗腦」美化工程適逢香港的經濟在我們父輩的艱辛刻苦下起飛香港始累積財富和為今日的繁華奠下基礎英國卻叨了勤奮香港人的光實情是在殖民時期的香港找不到現今的普世公平價值中國人在自己土地被洋人歧視英國人只懂榨取我們辛勤的成果曾聽聞來自英國的流氓及低學歷拾球童來到香港竟荒唐地成了皇家香港警務督察這又是什麼道理

丘成桐教授以自己的經歷情感勸導年輕人發人省思和有啟發性充滿澎湃激情《我們豈能自甘人後》一文也真正刻畫描繪了港英殖民地時期的欺壓侮辱令年輕人意識到真正並未有被漂白的殖民悲痛歲月香港年輕人必須理性認清歷史不要高舉前朝龍獅旗在香港的先輩傷口灑鹽認清史實「港獨」極端分子必須懸崖勒馬迷途者應及時重回正軌

】有話要說

】神州點面

外連線中 〕

練乙錚1月29日文章標題是《誠信問題已非要害梁氏涉黑實可雙規》(練文)凡是懂得現代漢語語法者都已從標題第二句中明白知道是 「梁已涉黑實可雙規」而非 「如果涉黑實可雙規」信報編輯部可以為其特約評論員辯解卻不可將標題已明確宣告的確實內容抹去白紙黑字句意完整梁振英無論作為對個人權利的捍衛或作為政府首腦對政府名譽的維護實有必要向污衊者發律師信要求相關人士或相關方面澄清

練文的要害是將假設(誣陷)設定為事實(根據)然後用三千多字的長文剖析香港政情剖析中國內地政情並把兩地政情緊扣一起污衊中央腐敗描述香港政經黑暗說香港第三屆行政長官選舉 「是紅色父系與黑色母系結合的產物」

香港是言論自由的地方但決不是個口無遮攔肆意誣陷別人侮辱他人侵犯他人權利惡意攻擊而不需負責任的地方梁振英是依憲選出中央委任的特首但他也是個有選舉權被選舉權不容被人誣告侮辱的香港市民中國公民當他被誣告是靠黑道勢力登台的特首能不作聲默認能不發律師信嗎誣告者有自由被誣告者沒有自由嗎

筆者不同意港大法律學院院長陳文敏關於梁振英無權提出毀謗訴訟梁向毀謗者發律師信是破壞香港核心價值的說法

梁振英提出毀謗訴訟的憲制性法律根據是第一《基本法》第二十六條規定香港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選舉權被選舉權他被選為行政長官的權利不容毀謗污衊第二《基本法》第二十七條香港居民享有言論自由等多項權利梁振英個人不可以被別人自由地毀謗而不享有控告別人毀謗自己的自由第三《基本法》第三十五條規定香港居民有向法院提起訴訟選擇律師及時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梁振英不會因為被選為特首後就喪失這一憲制性的基本權利第四《基本法》第四十三條規定行政長官是整個香港特區的首長是行政首腦代表香港特區公民第六十條規定行政長官是特區政府的首長梁振英享有這雙重法律地位要對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區負責對香港特區政府和全體公務員負責當練文嚴重毀謗中央毀謗行政長官毀謗特區政府毀謗香港社會時他也必須像保護自身不受毀謗權利一樣同時有責任捍衛中央捍衛特區捍衛特區政府及全體公務員不受毀謗

筆者認為法治與民主自由一起是香港的核心價值陳文敏將法治與自由對立起來尤其是將保障和捍衛香港核心價值的《基本法》與香港核心價值對立起來將捍衛《基本法》排除在香港核心價值之外不是嚴謹的法律學者應持的立場和態度

澄清1049504涉黑1049505有必要謝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