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25

Transcript of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Page 1: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Page 2: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佛教講,人是「有情」眾生,甚至一切有情識、有生命的眾生,都叫做「有情」。情愛是生命的根源,人是由父母的情愛結合而生出,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因為有情愛,所以生生世世不斷的在生死裡輪迴。關於「有情的層次」,有四點看法:

第一、娑婆因有情漸成國土:常有人問:「人從何處來?」人不會從天下掉下來,也不會從地下生出來,更不會由石頭裡蹦出來,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婆世界,因有情眾生的業感招致,生此國土而有了各種種族、各式家庭,各個國家,所以「娑婆世界」也叫「有情世間」。

第二、眾生因有情妄執有無:「有情」又叫「眾生」,眾生是由眾多因緣和合而成。包括父精母血的緣,讓我來到這個世間;而世間的士農工商、宇宙萬有,都是幫助我們生存的緣,所以我們叫「眾生」。眾生因為有情,所

以會執著「喜愛之境」,因此擁有時就會計較、比較,失去了就會傷心難過,這些都是因為「情」而產生的妄想執著。

第三、聖賢因有情悲天憫人:在有情眾生中,有一種比較特殊、超越一般人的,稱作「聖賢」。聖賢與凡夫不同的地方,在於聖賢雖有「情」但不執著。聖賢的情是悲憫眾生之情,因其不執著,所以不自我束縛,且能怨親平等,沒有分別地去行善布施。其因悲天憫人,所以願意救苦救難,犧牲小我,完成大我,這就是聖賢的情。

第四、菩薩因有情同體共生:佛教裡稱菩薩為「覺有情」,也就是覺悟的眾生,他們自覺覺他,自利利人,廣行善巧方便,當他們看到眾生受到苦難時,即發起大慈悲心,他「視一切眾生,如己身」,故能「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如地藏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又如睒子菩薩的「走路時,不敢腳力太重,怕踩痛了大地」,這都是菩薩的同體共生之情。

人皆有情,但要用理智來淨化感情、用慈悲來運作感情、用禮法來規範感情、用道德來引導感情。把自私佔有的感情,轉化成無私的道情法愛;把有選擇、有差別的情愛,淨化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慈悲奉獻,這樣的情感生活才能更豐富、更雋永。

「有情的層次」有以下四點:

第一、娑婆因有情漸成國土。

  第二、眾生因有情妄執有無。

  第三、聖賢因有情悲天憫人。

  第四、菩薩因有情同體共生。

(星雲法語2-生活的佛教 卷一 生活的佛教)

1

Page 3: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2

各位佛光人,大家吉祥!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自一九九二年創會以來,今年已經整整二十六個年頭了。二十六年來,要感謝來自全世界各地的幹部、會員齊心協力,共同推進「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國際化目標。誠如大師所說,佛光山與佛光會如同「人之雙臂」、「鳥之兩翼」,雖然在家、出家在相上有不同,但是弘揚佛法的願心都是一樣的,在兩者相輔相成之下,著實擴大了弘法度眾的功能,如今,隨著時間的成長,人間佛教的理想和目標也逐步地在實現中。

仔細推究這股集體創作的動力來源,可以說,正是各位佛光人對人間佛教堅定的信仰所帶來的力量!是以,在「國際佛光會二○一八年世界會員代表大會」召開的今日,特提出「信仰與傳承」主題,期勉全體佛光人於肯定人間佛教「信仰」的同時,再能關注人間佛教的「傳承」。

一、信仰

關於人間佛教的信仰,茲以大師對「人間佛教」的定義──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提出四點內容,並簡述其要:

(一)信仰佛說的

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還是悉達多太子的時候,在皇宮裡過著衣食無缺、富樂安穩的生活,從來不知苦為何物。直到有一天,因緣際會,走出皇宮,目睹了人世間的老病死生,在那一刻,他終於恍然大悟:「原來這才是世間實相!」當下,他體悟到人應該要充分發揮生命的價值、積極闡揚生命的意義,很快地,便決定放棄王位的繼承,獨自一人步上修行之路。

在修行的過程中,佛陀深刻體悟到二個境界:

一是生命的永恆性。生命看似一期一期,有生有滅,但是在生滅相續之間,則有它的不變性,永遠地與時空、自然共同存在。

二是眾生的平等性。在人世間,當你看到人性許多的缺陷、不完美時,對人還會有信心嗎?儘管人有諸多不圓滿,但是在佛陀眼裡,心、佛、眾生是沒有差別的,他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最終都能成就佛道。

佛陀這二個覺悟所展現的,正是他對生命價值的高度肯定,以及對有情眾生的堅定信心,也就是對世間真理的一種深厚信仰。如果我們也能嘗試體味佛陀所悟到的這種人生智慧,看待生命必然會更有信心,因為我們知道,只要今生肯努力把人做好,未來可以變好;看待一切人等也會更有信心,因為眾生皆有佛性,人人都是未來佛,都應該給予尊重。

(二)信仰人要的

說到「信仰」,舉凡我們心中認為對人生有價值、有幫助的,都可以做為信仰的對象。以佛教來說,所信仰的可能是種種法門,比如念佛,可以成為信仰;修禪,可以成為信仰,因為它們都能給人帶來力量,給人身心有所依靠。

Page 4: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信仰的重要性,就如同大師告訴我們的:「世間最大的財富,不是黃金、鑽石,應是信仰。」縱觀這個社會,每個人都想要擁有財富,但是一個人即使家財萬貫,能買得到親情嗎?能買得到健康嗎?不一定,因為物質財富的價值終究是有限的,精神財富的受用才是無窮的,而信仰也就是精神上的財富。

甚至大師進一步說:「信仰就是生命。」生命是人一生的全部,同樣地,信仰也是人一生的所有,透過對信仰的肯定,人生有了目標、有了方向,煩惱自然會減少,生活必然會更自在、更解脫、更歡喜,幸福感相對也就能提升。如果各位佛光人能有這種深刻的感受,那麼信仰已經讓你產生足夠的信心,你從信仰裡就已經得到很大的力量。

(三)信仰淨化的

人間雖然有煩惱,但是不要忘了人間有佛陀;世間雖然有痛苦,但是不要忘了世間有佛法。只要我們心中有佛法,佛法會改變我們的觀念、轉變我們的想法、淨化我們的身心,所見所聞的世界也就會不一樣。

佛法有所謂「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可以對治眾生的煩惱。以一個「因緣法」來說,世間萬事萬物都是「因」和「緣」聚集而成的,所謂「法不孤起,仗境方生」,因緣到了,自然相應而起。

同樣地,人與人之間也是建立在這種因緣關係上,這當中有別人給你的因緣,也有你給別人的因緣。好比大師訂定的「佛光人工作信條」: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體現的就是給人因緣的精神;大師開示常說的「做己貴人」,也就是給自己因緣。那麼,一個人只要平時與人廣結善緣,又何愁沒有助緣?只要自我能夠健全,又何須求助於人呢?

大師描述自己的一生,是「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喜悅一生」,在學佛的過程中,縱然會有一些煩惱、困難,但是透過佛法的轉化,最終能讓我們度過難關,獲得喜悅。所以,佛光人們,當自己或他人碰到煩惱時,你能不能也用佛法做為引導,給別人也給自己一點因緣呢?

(四)信仰善美的

佛教講「解脫自在」,就是快樂的意思。為什麼要信仰佛教、學習佛法?不也就是為了要獲得快樂嗎?所以,每一個佛光人都應該力圖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有意義、有價值,散布歡喜、快樂,才不致空到人間走一遭。

大師開示常說:「人是為歡喜而來人間的,不是為了苦惱而來。」人在這個世間上,隨時隨地都在受影響,當受到的是不好的影響時,往往煩惱就會隨之而來。相對地,好的影響對我們就很重要。以佛教來說,能對我們起到好的影響的就是佛法,佛法的善美觀念能幫助我們正向生活。學佛多年,你是否有將佛法運用在生活上了呢?

如大師所說:「人生就像一場馬拉松賽跑,要耐得住、耐得長、耐得久。」學佛修行也是一樣,是一生一世,甚至生生世世、盡未來際的,需要有恆長心。當然,在每一期的生命中,都會帶給我們很多的智慧經驗,最終如果我們把這一期又一期的生命經驗連結起來了,也就會像佛陀一樣「覺悟」,圓滿生命的意義。

總言之,「信仰」的意義,就是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事業有信心,乃至對生活、對生命、對信仰都有信心。有了信仰,等於找到一生的依靠,會讓我們的生命愈來愈歡喜、愈來愈自在、愈來愈快樂。

二、傳承

3

Page 5: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在人世間,凡事都注重傳承,佛教也是如此,所謂「傳燈」,就是將佛法傳承下去的意思。在佛教裡,各宗各派乃至叢林寺院都有傳承的制度,而今大師倡導「人間佛教」,除了遵循傳統叢林寺院的傳法制度,也重視在家信眾佛化家庭的建立、下一代的傳承,是以對人間佛教的傳承,此亦提出四點,略述其要:

(一)傳承慈悲

慈悲,無關乎身分地位的高低,是每個人心中的寶藏。大師說:「一個人寧可以什麼都沒有,但不能沒有慈悲。」所謂「慈」,就是給人快樂;「悲」,就是拔除痛苦,一個人如果能夠常常心懷慈悲,心存善念,生活中自然可以少煩少惱。

在紐約,有一位記者為了實地了解遊民的生活情況,變裝成為遊民。但是自從他加入遊民團隊之後,始終感到納悶的是,在四處遊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拉你一把。」即便是遊民,也還要幫助彼此,這不就是「慈悲」的表現嗎?

「慈悲」是這個世界共通的語言,可以打破人際間的各種隔閡。但是一般人對於有緣的親友總是比較容易生起慈悲心,對於陌生人則不容易做到慈悲。事實上,在佛教講,即使今生看來緣分淡薄的人,過去生中也有可能是親人、朋友。因此,人與人之間無論相識與否,都應該以慈悲相待。

當然,長養慈悲心也是有方法的,最初是「生緣慈悲」,將所有人等視為親人般對待;其次是「法緣慈悲」,透過宣說佛法的美好,消除人我之間的滯礙,最終到達「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境界。倘若人人心中都能擁有慈悲,世界必然變得美好,未來也必定充滿希望。

(二)傳承智慧

佛教重視智慧,以開發人們內在的佛性為要。然而人在世間,難免遭遇逆境挫折、人事考驗,又該如何從這許多無明煩惱中解脫,獲得智慧呢?有句話說:「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每一次的煩惱境界現前,都是增長智慧的重要關鍵,如果你能善巧運用佛法化解,轉煩惱為菩提,無明的成分愈來愈低,歡喜的成分愈來愈高,智慧就能增進;相反地,如果你總是讓煩惱引領自己的人生,煩惱愈陷愈深,智慧也就難以彰顯。

佛光山是人間佛教的菩薩道場,理所當然地,各位佛光人都是人間的菩薩。而做一名以自利利他為修行目標的菩薩,無疑是以大眾做為修行的道場,在生活中慢慢具足智慧。因此,期許佛光大眾隨時隨地都能自我觀照,起心動念當以佛法為依歸、導引,落實大師倡導的「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漸漸地,貪瞋癡三毒去除了,身口意三業清淨了,煩惱得到淨化,智慧必然增加,一定能更好地掌握自己的人生。

智慧就好像明燈,能照破人的愚昧不明;又好似金剛,能斷除人的無明煩惱,相信大家在各類共修、活動的參與中,已汲取到不少佛法的智慧,未來希望能繼續傳承下去,嘉惠下一代。

(三)傳承道德

道德與人的一生深有關係,好比有人讚歎你是個君子,你一定會感到很歡喜;反之,有人說你是個小人,你心裡恐怕會要不高興許久。可見得,道德對於每一個人的人生,意義深遠。

4

Page 6: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佛教也是一種道德的教育,可以輔助待人處事觀念的建立,像受持五戒,就是世間做人的根本道德,它能使人的行為符合良善的標準,比方其中一條「不飲酒戒」,不飲用覆蓋理智的刺激物,以現代社會的角度來說,就是不吸毒;不吸毒,能讓人的身心獲得安定,進而也不會侵犯到別人。所以,道德是修行的指標,是良心的自覺,一個有修行的人,他的道德肯定也是高尚的。

北宋宰相司馬光為子孫後代制定家訓:「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百年長久之計。」道德能令兒孫做人處事頂天立地,受人肯定,不知不覺中,也為其培植了福德因緣。因此,以道德做為傳承是最具有智慧的選擇。

(四)傳承信仰

自古以來,佛教就是一個和平的宗教,即便是傳播佛法,佛教徒向來也都是隨喜、隨緣、隨和。但是與其他同列為世界性宗教的信仰相比,佛教的傳播速度也就緩慢許多。時至今日,隨著一些以佛教信仰為主的國家、地區人口逐漸老化,或者成長漸趨緩和,未來佛教還要面對信仰人口可能減少的趨勢。值此之際,希望所有佛光人都能關心佛教的未來,共同發心承擔佛法永續的使命。

佛教重視青年,佛教需要弘法人才,佛光山下一個五十年的弘法重點,是在培養人才。因此,當前希望佛光人能夠注重下一代信仰的延續,效法「孟母三遷」的精神,為子女營造各種學佛因緣,鼓勵他們親近道場,參與活動、聽聞佛法。相信在佛法的薰陶下,日漸習慣於佛教信仰,不僅能助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找到生命的方向,從而讓家庭成為佛化的家庭,佛教弘法利生的事業也將有繼起的生力軍。

大師說:「我們很重視下一代,注重佛教要傳承,每一個中國人,雖然有人說他信仰天主教、基督教,但終究還是流有佛教的血液,佛教幾乎是父母之教,希望大家把這種寶貴的血統再傳承給下一代。佛教的希望就在未來、在下一代!」所以,諸位身為家長的佛光人,將來你們倒不一定都要傳承錢財給兒女,因為錢財會有用盡的時候,如若能將信仰的財富傳承下去,無形中定能讓子子孫孫受益無窮,進而促進家庭的和合、家族的和諧,以至於佛教的慧命長存;只要佛法燈燈相續,佛教必定有希望!

信仰是人生的軌道,傳承是慧命的延續,綜合以上所述,吾等佛光人要信仰什麼?佛說的、人要的、淨化的、善美的人間佛教;傳承什麼?傳承人間佛教的慈悲、智慧、道德、信仰。祝福大家,發菩提心,歡喜自在!

5

Page 7: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國際佛光會2018年世界會員代表大會,10月4日至9日在佛光山舉行,全球5大洲近百個國家地區、兩千位代表,透過會議、論壇、交流與聯誼,凝聚共識,研議發展方向,共同攜手向前。今年大會主題是「信仰與傳承」,同時也是「三好運動」屆滿20周年,由全球佛光人共建溫馨祥和之「三好家庭」,將為永續傳承佛教信仰繼續努力。大會期間召開第六屆第四次理事會議、第六屆理事改選和各協會專案報告等。

10月5日開幕典禮,於佛光山大雄寶殿成佛大道舉行升旗典禮,各會員代表身著當地特色服裝進場,教旗和會旗在〈國際佛光會會歌〉樂聲中冉冉升起,佛光人齊聲讀誦〈為世界和平祈願文〉,希望學習佛陀智慧,發揮自利利他精神,致力世界和平。開幕典禮在佛光山如來殿大會堂舉行,歷年來國際佛光會創會會長星雲大師皆會在大會上,提出與時代相應的主題演說,今年則由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心保和尚發表主題演說「信仰與傳承」,期勉全體佛光人於肯定人間佛教「信仰」的同時,再能關注人間佛教的「傳承」。

第七屆「星雲人文世界論壇」10月6日在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辦,秉持「慈悲、智慧、開放、創新」的創建理念,邀請海內外重量級思想領袖齊聚交流,以今年主題「信仰與傳承」專題演講,由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高希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嚴長壽董事長分享生命中所堅持的信念與為社會奉獻的經驗,「座談與交流單元」邀請到星雲大師特別助理助依空法師、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慧傳法師、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與談。

「國際佛光會2018年世界會員代表大會」10月7日在如來殿大會堂舉行會議議程,會中除發表佛光會工作報告、聘任第七屆常設委員會各主任與副主任委員、進行第七屆理事改選外,還討論了二十一項議案,在大眾決議下通過將全面實施「家庭普照」案、推動「蔬食A計畫」連署案等多項提案,作為五大洲佛光人未來推動方向、為人間佛教的弘揚繼續深耕。

(文稿選自:人間社記者 綜合報導)

6

Page 8: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7

Page 9: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8

9月16日上午,國際佛光會昆士蘭協會舉辦慶祝中秋節三好家庭喜同堂健行聯誼活動。上午9點,住持覺善法師、覺堂法師、昆士蘭協會張榮基會長、張傳勝督導長、督導及理監事、各分會會長及會員們攜家帶眷上百人,從中天寺前往Underwood Park健行。此次活動主要鼓勵佛光會幹部及會員組織三好家庭,推動信仰傳承給下一代,會員們透過健行增進互動交流,既有益身體健康,又促進親子交流。健行路程全程有45分鐘。活動後,大家返回中天寺享用各分會發心結緣的素食滷味、礦泉水、蛋糕等茶點,並聯誼交流,展現歡喜與融合,活動在和諧美好的氣氛中圓滿。

Page 10: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9

9月16日下午,昆士蘭佛光童軍團在中天寺海會堂舉行迎新日活動,以「尊重、自信、做好事」為主題,由洛根區委員Jenny與團長方月明聯合主持,有小隊輔Tuan、Terence、Eddy、Lai、昆士蘭協會副會長劉宗澤、秘書Michelle Lo、財務Yan Ling、童軍及家長等60人參與,住持覺善法師與昆士蘭協會張榮基會長列席指導。

方月明團長首先介紹童軍團的章程,並報告目前已有35位兒童加入昆士蘭佛光童子軍。參與昆士蘭童軍團的小隊輔分享他們的經驗,分享童軍總團活動影片,財務Yan Ling介紹昆士蘭佛光童軍團的預算及費用。之後,Tuan介紹童軍團的歷史,Terence分享兒童安全的注意事項,確定活動應該在保障兒童安全的前提下進行。接著,小隊輔帶領摺紙手工藝活動,為新參加的童軍分發制服,贈送禮物給童軍們。小隊輔與家長和童子軍們還進行呼啦圈和乒乓球的活動,增進親子關係並加深了對童軍團的革命情感,

有些新來的兒童們還當場報名參加童軍團。昆士蘭童軍團迎新會井然有序地進行,準備的活動受童子軍們歡迎喜愛。現場洛根區委員Jenny和方月明團長的耐心地解答,讓家長們安心地讓他們的孩子加入童軍團。迎新活動充滿兒童們的笑聲與家長的讚嘆,為童軍團的運作與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Page 11: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10

9月30日上午,澳洲昆士蘭大學佛學社11位學生至中天寺參訪,由妙信法師、昆士蘭協會理事James Yang、Kally Chen、青年團幹部David Pham、Kevin Haslam、Paul Banks等於茶禪堂歡迎接待。妙信法師介紹佛光山弘揚人間佛教的理念,解釋中天寺重視文化、教學,以各種形式的課程與活動傳播佛法。學生們來自不同的國家,輪流分享各自學佛的因緣,他們都認為佛教信仰對他們的人生有很大幫助。青年理事James Yang分享從小跟隨父母來澳洲移民時因書本合併到中天寺的貨櫃,從此與中天寺結下很深的因緣。KallyChen 、David Pham、Kevin Haslam、Paul Banks也分享了在中天寺學佛的心得。

接著Kevin帶領學生參觀了圓通寶殿、佛教文物館、美術館等,讓學生們了解中天寺的各項弘法功能。接著學生至五觀堂用餐,大家在交談中拉近了彼此的距離。下午開始了參訪行程中的茶禪一味教學,妙信法師先帶領學生在茶禪堂進行禪修靜坐,開示禪既可在「坐」中,也可在「做」中;可以在靜中,也可以在動中體悟。接著再由James Yang、Paul Banks、許玉佩帶領示範茶禪一味,並讓學生們自己練習。昆大佛學社學生感謝法師、義工們的熱情接待、指導,表示未來希望繼續與中天寺及昆士蘭青年團互相學習。

Page 12: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11

9月29日中天寺與昆士蘭青年團聯合舉辦「共識與開放」三好兒童快樂營,由總幹事第二團副團長Belinda Hsueh帶領行政、生活、課程、活動等各組青年團隊,分工合作、精心策劃教學課程、大地遊戲及表演等戶外活動,有145位來自澳洲本地及佛光第三代的兒童由父母攜帶前來參加。

上午9時20分兒童快樂營在天界寶塔舉行開營典禮,有監寺妙湧法師、永定法師、妙來法師、青年團輔導妙信法師、昆士蘭協會副會長Brian Kemp、薛竹均、協會理事方月明、許予瑋等貴賓出席。

監寺妙湧法師致詞代表中天寺歡迎小朋友及家長,感謝龐大的青年團義工協助活動,今年的主題是「開放與共識」。妙湧法師以筷子的故事,勉勵小朋友團結的重要,以前的人強調個人的優秀,現代人重視團體的優秀,因此現在的孩子重視共識的交流以及互助的合作。首先要學習開放接受,你先伸出手,對方也會伸出雙手,

而結合成很大的力量。學習從小開始,小朋友參加快樂營,從遊戲學習開放,達成共識,開放與共識讓我們看到世界的美。

在昆士蘭協會副會長Brian Kemp致詞後,總幹事Belinda Hsueh歡迎各位小朋友、家長與貴賓們的參與,希望小朋友能夠從這幾天的活動學習開放與共識,展現自己的潛力,留下美好的回憶。接著,大家分梯次展開精采豐富的活動與課程,如破冰遊戲、Disney卡通「Incredible 2」創意活動,妙來法師指導佛門禮儀、妙信法師講解今年兒童快樂營主題「共識與開放」的意義、佛光青年TerryWong講解「四大菩薩」,啟發小朋友慈悲心與智慧。小朋友非常歡喜參與每項活動及課程,整個中天寺熱鬧非凡,小朋友們都期待著第二天的活動,度過了愉快的一天。

Page 13: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12

9月30日中天寺「共識與開放」兒童快樂營進入第二天,青年團安排了一系列以「三好」、「四給」為主題的課程與活動,妙慧講師暨白象幹部陳劭筠主講「環保觀念」課程、妙來法師帶領禪修靜坐,「Incredible 2」創意遊戲、及「做好事」、「存好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一系列遊戲與活動,教育小朋友如何在實踐三好、四給中淨化身、口、意。

下午3時30分假圓通寶殿舉行「共識與開放」兒童快樂營結營典禮,有覺常法師、妙來法師、青年團輔導妙信法師、昆士蘭協會副會長薛竹均、協會理事方月明、許予瑋、楊翔任、陳劭筠及家長與兒童等400人出席。

首先以兒童快樂營2天的活動影片,展現小朋友在活動學習的樂趣。接著總幹事BelindaHsueh介紹小朋友的學習成果,大家在活動中學習「八正道」等基礎佛學知識,發揮自己的潛能,並幫助別人。感謝家長、小朋友以及中天寺、佛光協會支持快樂營的活動,給青年一個成長的機會,也感謝80多位青年團幹部與團員們發心幫忙快樂營活動,希望小朋友們都帶著滿滿的歡喜回家。接著協會副會長薛竹均頒發獎品給舉手上台表達三好、 四給內容的小朋友們。

妙信法師致詞說:小朋友在這2天的活動中學到了如何實踐三好、四給,尤其是「八正道」的意義及「共識與開放」的理念,讓小朋友懂得如何與人合作、接受,開發慈悲心幫助他人,成為「三好兒童」。希望小朋友們將這2天的歡喜帶回家,歡迎小朋友們與家長經常回到中天寺大家庭學習佛法,參與兒童及青少年英文佛學班、佛光童子軍等活動。全體小朋友們在「Open Your Heart」歌舞中展現共識與開放,最後,小朋友及家長們與法師一起在圓通寶殿歡喜合影留念,為2018年「開放與共識」三好兒童快樂營活動劃下圓滿的句點。

Page 14: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13

10月7日中天寺舉辦英文一日禪修,有各行各業的47位澳洲學員參加。首先,由昆士蘭協會副會長BrianKemp在海會堂為學員們解說禪修作息時間安排、規則、緊急狀況及注意事項等,並為學員們講解了禪修的重要性。之後,妙來法師於成佛大道帶領學員作太極操與慢步經行,於禪堂指導禪坐,收攝身心。「正念午餐」後,妙來法師的帶領學員們「行禪」,教導如何在行走中保持正念。下午並在禪堂進行「茶禪」課程,妙來法師帶領學員靜坐以收攝身心,由許玉佩、胡木英、許馨月等三位茶行者作茶禪示範,以泡茶動中禪引導學員們體會茶禪一味。接著,學員在海會堂進行正念練習。最後,學員心得分享表示本次的一日禪,讓他們受益良多,希望有機會再來中天寺參加禪修課程與一日禪,淨化身心,增長智慧。

Page 15: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14

10月13日上午中天寺圓通寶殿舉行佛光山南天寺萬緣水陸法會外壇佛事,監寺妙湧法師與永定、覺常、妙來、妙信法師帶領120位信眾諷誦《金剛經》、讚佛偈、拜願及功德回向。法會後,邀請昆士蘭協會副會長劉宗澤及理事羅淑灃老師分享參加佛光山國際佛光會2018世界會員代表大會的心得。

劉宗澤說:星雲人文講座,有慧傳法師、依空法師參加。依空法師述說星雲大師非常注重徒眾教育,在佛光山開山的時候,非常艱難,仍然送法師至日本留學,感動大師對於教育的重視。此次大會,從佛光人的互動中學習到很多,並認識到我們將來要推動的方向,我們每年舉辦的活動要創新進步,要互相交流探討,以恆常心深入學習成長。

羅淑灃說:今年大會之主題是信仰與傳承,佛光會員,有許多都是世代相傳,這是「信仰與傳承」最有力的證明。幾點分享:�信仰對生命的改變。2佛法對生命的啟發。3大師是巨人,是我們的依靠。4分享南非佛光人翻轉生命的感人故事。5我們要創造教育的環境,讓社會更和諧。6非常感動看到佛光第二代非常傑出,看到了信仰的傳承。佛光山世界會員代表大會非常有意義,值得參加,要親自參與才能有所感觸,人間佛教的中心思想來自佛陀的核心理念。

妙湧法師開示說:佛光山重視教育,大師心心念念都在徒眾的教育、好苗子計畫、助人讀書、幫助偏鄉、清寒、弱勢之優秀學生順利就學,為社會培育優秀人才。大師雖然年事已高,行動不便,仍然揮毫一筆字,籌募教育基金,落實「以教育培養人才」的宗旨,我們要學習星雲大師的精神。

Page 16: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15

10月13日下午國際佛光會昆士蘭協會於中天寺般若堂舉行10月份月例會,由協會副會長劉宗澤主持,有昆士蘭協會督導吳金明、理

事羅淑灃、秘書蘇玲玲、分會會長、幹部等20人出席,妙湧法師列席指導。在大家研讀星雲大師法語之後,進入議案討論:�佛光會員若遷移至不同國家地區,鼓勵會員可將會籍轉至新居當地的佛光會。2《星雲大師全集》贊助及研讀案說明。3響應2018年世界會員代表大會主題「信仰與傳承」,鼓勵佛光會員以「信仰與傳承」演說內容為讀書會閱讀教材,並舉辦論壇、佛學講座、各類比賽,並可舉辦佛化婚禮、菩提眷屬祝福禮、佛光寶寶祝福禮、成年禮、佛光親子運動會等信仰傳承之活動,也鼓勵下一代參加道場舉辦之善童學園、佛光童軍團、佛光青年團,以培養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人我關係,為信仰紮根。4「國際素食日」議案,為持續推動「環保與心保」活動,請廣邀社會大眾加入蔬食A計劃連署活動。5全面實施「家庭普照」。6「第8屆世界佛光童軍大會」案說明,透過各項活動中培養「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童軍,並慶祝中華佛光童軍成立20週年。7中秋節三好家庭聯誼活動之檢討及分享。8参加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2018年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六屆第四次理事會議代表心得分享及建議。9譚兆斌醫師健康講座於10月17日星期三上午10點半在中天寺海會堂舉行。�2018年度昆士蘭協會會員大會於11月24日星期六下午2點在中天寺圓通寶殿舉行。及確定各分會2018年歲末大掃除之打掃區域及時間安排。

Page 17: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16

為響應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在全球推廣蔬食A計畫,中天寺開設了每月一次為期6個月的素食烹飪課程,推廣素食教學。10月14日下午在五觀堂舉辦第一次素食烹飪課,邀請永定法師進行烹飪教學,有王國彩、王國嬋、陳泳儀等22位學員參加。永定法師以20多年烹飪經驗,設計出一套既養身又養生的知足感恩、禪悅法喜套餐,其中有甜菜根飯(菜根香)、沙茶烤豆干(真如實相)、生菜沙拉(法界無邊)、南瓜湯(眾成就),讓學員們體會生活有禪味,人生要知足的法味。永定法師從蔬菜清洗、刀工、配料、烹飪等一一做示範及講解,學員們專注地觀摩,協助布置與行堂。學員們依次品嚐,一致讚嘆永定法師設計烹煮的知足感恩套餐,每一道菜都富有創意,非常美味可口,不僅是一堂素食烹飪課,也是一堂佛法教學與實踐的課程,令人感受禪悅法喜。

Page 18: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17

10月14日下午,昆士蘭佛光童軍團在中天寺海會堂進行活動,由團長方月明主持,有小隊輔Tuan、Terence、Lai、Mevis、童軍及家長等50人參與,童軍團區域開發支持總幹事Karl Lingard、洛根童軍團負責人Jenny Wachlholz也前來關心支持,幫助家長填寫報名表,輔導佛光童軍團如何正確輸入及維護團員的資料。

方月明團長以影片介紹昆士蘭佛光童軍團組織、小隊輔及童軍團活動,昆士蘭佛光童軍團共分成稚齡童軍、幼童軍、童軍、行義童軍等四個團隊。提到讓孩子參加佛光童軍團的目的是:童軍活動可以發展孩子良好性格、生命韌性、領導能力、尊重態度、增加孩子的朋友及生活圈等。接著按年齡將兒童分組,並安排了一系列精采的活動,由小隊輔帶領畫圖工藝、賓果遊戲、籮蔔蹲等活動,童軍在活動中增進彼此的交流及友誼,並且從遊戲中,學習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以及齊心協力解決問題。孩子們為自己能夠發揮團隊精神,克服困難,高聲歡呼。

Page 19: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18

9月2日南二分會舉辦了一日遊聯誼活動。曾瑞華會長伉儷帶領54位會員及家屬前往黃金海岸的Carrara Market、新南威爾斯州的熱帶水果世界與Tweed Regional Gallery旅遊參觀,昆士蘭協會張榮基會長伉儷也應邀同遊。

Carrara市集號稱是南半球最大的市集,市場販賣有各式各樣紀念品、禮品、新鮮蔬水果、植物和時尚應有盡有。接著參觀獲得澳洲生態旅遊景點的熱帶水果世界,園內種植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五百多種奇瓜異果,並乘坐遊園車參觀種植園和品嘗新鮮的水果和火山豆。午齋後前往Tweed Regional美術館,參觀澳大利亞最有名的已故靜物畫家Margaret Olley的繪畫作品和她寶貴的畫室遺產。一日遊的壓軸是在回程途中專程前往佛光緣禮佛。黃金海岸黃芸芳會長特別以茶水和甜點招待大家,會員們在參觀河邊美景後告別佛光緣返回布里斯本,圓滿了法喜充實的一日遊。

Page 20: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19

9月16日,西區分會舉辦2018年會員大會,在Toowang的金龍餐廳舉行,有住持覺善法師、永定法師、國際佛光會楊史邦理事、昆士蘭協會會長張榮基、督導長張傳勝、盧淑媛顧問、盧姝錦督導、理監事等貴賓、及會員113人蒞臨。

大會由西區分會會長蔡宜秀主持,由宋佩蓮擔任司儀。首先蔡會長致詞表示佛光山中天寺給我們依止修學,做我們法身慧命之家,是人間佛教的道場,在海外的我們非常幸運。張榮基協會會長致詞勉勵會員將來都能有勇氣承擔會務。盧淑媛顧問致詞勉勵大家直下承擔會務,並祝福西區分會會務蒸蒸日上。下一屆的新會長是黃偉順師兄,他致詞說會長只是一個名稱,希望大家不要看資歷,請大家看他的用心,請大家齊心協力秉持「我在眾中」的理念,集體創作推動會務。最後住持覺善法師開示說:每個人都是佛,要承擔才能成長,西區是文教區,期待有更多年輕人加入薪傳的行列。在大會中,蔡會長向大家報告這年的會務並請劉怡吟師姐報告財務。在大會結束後,大家餐會聯誼,佛光人共聚一堂,會員大會成功圓滿。

Page 21: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20

9月20日上午,黃金海岸佛光緣舉行共修法會,由當家妙湧法師帶領大家恭誦《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並且恭讀〈藥師如來祈願文〉,共有16位會員與信徒大眾參加,法會功德圓滿。當家妙湧法師法師開示說:大眾在誦經的當下,沒有顛倒妄想,當下的清淨心是最大的功德。尤其是跟大眾一起共修的功德,比在家自修是多了好幾倍。因為在家自修很容易有散亂心,尤其是對該部經典很熟悉的時候,特別容易妄想紛飛。但是跟大眾共修時,因為大眾的威德力,就能幫忙我們收攝妄心,集中注意力在經文上。誦經時的起心動念,是非常重要的。最後,法師叮囑大家一定要把握大眾共修的因緣,歡迎大家常來共修並祝福大家吉祥。

10月4日上午,黃金海岸佛光緣舉行共修法會,由妙來法師帶領大眾恭誦《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拜願,並恭讀〈藥師如來祈願文〉,並回向,共有20位會員與信徒參加,法會圓滿殊勝。妙來法師在法會結束後開示解釋佛法是非常科學的宗教,比如早在2500年以前,佛陀就說過「佛觀一杯水,八萬四千蟲」,這點我們現在透過顯微鏡就可以明白。所以佛法不是迷信,而且是正信。法師鼓勵大家要常來共修,好好的從佛法賺內財,法師說我們可以從一個人有無歡喜心、滿足心、淡定心等等方面得知這個人是否內財豐富。法師最後提醒大眾只有內財的福報功德是伴隨你生生世世的,外財的一切都是帶不走的。

Page 22: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21

9月27日上午,黃金海岸佛光緣舉行讀書會,由覺常法師帶領大眾一起研討大師著作《人間萬事》中的「人心的六壞與六好」,共有16位會員與信徒參與研討。

本次讀書會把場地轉移到了佛光緣外面的廣場,面對著鳥語花香,青山綠水,煞時恍如靈山再現。這時,法師帶著大家禪坐十分鐘。接著在「雙好歌」的歌聲中,開始了我們的心識之旅。在文中大師提到「人心之好」有六種比喻,如日月、甘露、田地、電廠、大海、工廠。同時「人心之壞」也有六種比喻,如鐵石、冰雪、蛇蠍、盜賊、虎狼。最後大師說到:正因為人心有好壞善惡之分,所以我們要懂得「修心」使其去惡為善,去壞就好,則心之善良,心之美好,自然好心有好報。覺常法師在帶領中也提到:薰習的力量、自我覺照的心以及要與好的事物相應的心等等,都是心的修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課。最後法師叮嚀大家,要把這個正能量帶回去,感覺沒電了,歡迎隨時回寺院充電,充飽電再出發。

Page 23: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22

10月14日下午,在輔導法師覺常法師的帶領下,觀音分會副會長王帝伉儷、秘書劉華及幹部、會員與家屬等30人到趙鑫副會長府邸進行家庭普照和讀書會活動。首先由覺常法師帶領大家在趙鑫副會長家的佛堂稱念《心經》和三皈依、回向,為其家庭祈福。然後帶領大家觀看了佛光山的介紹影片,重溫了「佛光山之歌」、「佛光會會歌」,並對新會員介紹國際佛光會組織的宗旨,講解「朝山拜佛」重要性。剛從佛光山參加國際佛光會世界大會回來的黃雪蓮師姐也做了參與活動的心得分享。隨後在茶敘中,覺常法師鼓勵大家即興分組討論,分享各自對「朝山」的理解和體悟,每組再派出一名代表發言總結討論結果。最後,讀書會在法師的「信仰和傳承」的開示中,以「我們都是佛光人」的合唱圓滿結束。

Page 24: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

23

10月17日上午,昆士蘭協會友愛服務隊於中天寺海會堂舉辦健康講座,由詹淑美、王金蘭、鄭李香寶、張鳳真等主辦,邀請知名物理治療師譚兆斌主講「物理治療之自我治療與復健」,現場共80人出席聆聽。

譚醫師自香港理工大學畢業,持有澳洲、加拿大及香港物理治療執照,有30年的臨床經驗。他以物理治療師的觀點,傳達自我治療與復健的理念,以經驗分享什麼是正常的人、休息與無法動作的差別,如何自我治療,拉筋的迷失,睡枕床墊與健康,膝蓋與關節運動方法,正確的站姿與跪姿,止痛與治療的差別等。他提到物理治療法內容,包括冷療、熱敷、電療、按摩及運動治療等,並解說正常人的頭、頸椎等身體部位,轉動角度與神經腺、關節穩定性,協調性,治療要找到病因的源頭等要點。他提醒,拉筋的每個動作不超過30秒,治療中不做瑜珈,運動前拉筋不能避免運動受傷。還以影片解說拉筋、關節運動等方法,並示範正確的跪姿,能夠保護膝蓋,減緩退化。

監寺妙湧法師致詞說感謝譚兆斌醫師生動活潑的講演,並且熱心解說聽眾的的提問,示範解說正確的運動方法,帶給大家實用的理念,幫助避免身體受到傷害。最後致贈無尾熊紀念品、

《佛誕節20周年特刊》、大師書籍《人間佛教 佛陀本懷》與譚醫師結緣,健康講座圓滿結束。

Page 25: 「情愛」而來,所以我們所居住的娑婆世界,又稱為有情世間。娑 …chungtian.org.au/sites/chn/newsletters/Oct2018.pdf · 蕩的日子裡,卻還總是能得到其他遊民的幫忙。問明原因,得到的答案更是教他大為震撼。遊民對他說:「這些事情我比你懂,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