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134
106 年度邁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 學校課程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議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家教育研究院 會議日期:106 12 8 (星期五)12 9 (星期六) 會議地點:國家教育研究院臺北院區

Transcript of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Page 1: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邁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

學校課程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議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家教育研究院

會議日期:106 年 12 月 8 日(星期五)至 12 月 9 日(星期六)

會議地點:國家教育研究院臺北院區

Page 2: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06 年度邁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

學校課程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議手冊全文

Page 3: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

目次

學術研討會實施計畫 ................................................................................ 3

學術研討會議程 ........................................................................................ 5

議事規則 ................................................................................................... 14

素養導向教學模組 論文發表(一) ............................................. 16

多元識讀能力的培養─落實文字、文本、文化的語文素養教學 ............. 17

12年國教國語文課綱審查爭議與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爭異同析論 .................. 18

英語文跨領域課程設計案例之初探.......................................................... 19

數學素養導向教學模組研修之回顧與展望.............................................. 20

自然科學領域教學模組之開發與實務...................................................... 2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科技領域素養導向教材模組研發歷程初探 ................. 22

藝術領域素養導向教材及教學模組研發之探析...................................... 23

綜合活動領域教學模組研發之研究.......................................................... 25

國小體育球類教學模組對學生學習動機與合作傾向改變情形之探討 ................... 26

將生活技能融入戲劇教學法之應用:以國中校園反毒課程模組為例 ................... 27

素養導向教學模組 案例發表(一) ............................................. 28

虬髯客傳...................................................................................................... 29

從「孔乙己」思辨看客文化...................................................................... 30

議論文教學模組:勤訓──辨析論據...................................................... 31

議論文教學模組:最苦與最樂──認識正反論證.................................. 33

英語文跨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模組.......................................................... 35

氣壓與綠色建築.......................................................................................... 38

Why School? –Going Beyond Malala ......................................................... 40

Global Citizens in Taiwan (世界公民在台灣) ............................................ 42

看~數據說話 ............................................................................................... 47

三視圖_從哪裡看........................................................................................ 48

當數學素養導向遇見差異化...................................................................... 49

平面上的線性變換...................................................................................... 50

平面向量的意義.......................................................................................... 53

科學記號與 10 的冪次................................................................................ 58

大千世界-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中年級「粒子」概念教學模組教材 ............... 59

Page 4: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2

微乎其微-國小自然科學領域高年級「粒子」概念教學模組教材 ............... 62

素養導向之探究與實作高中課程模組─「全球暖化真不真」STS 議題

案例發表...................................................................................................... 65

無所不「能」.............................................................................................. 66

小粒粒 大世界............................................................................................ 67

從原子到宇宙-子題二:微觀世界的實踐與修改 .................................... 68

動腦動手做學習--伸縮手臂 ....................................................................... 69

模組化程式設計-動手玩超音波 ................................................................ 70

合作學習的共創模式.................................................................................. 71

從心開始,開學的前十堂課 調。色。版................................................ 72

我?我!我們….......................................................................................... 73

發現臺灣之美.............................................................................................. 77

就是那道光!—「燈」的設計思考.......................................................... 81

尋美探索趣.................................................................................................. 86

生活美感實踐家.......................................................................................... 90

人學探索-人我面面觀 ................................................................................ 95

活出生活品味.............................................................................................. 99

愛家傳美味................................................................................................ 102

「打擊惡視力」國小高年級素養導向教學模組.................................... 104

青春 e 世代-健康人際關係 ...................................................................... 110

「時來孕轉,幸孕有你」素養導向教學模組........................................ 115

「全體就位-健康動起來」素養導向教學模組.................................... 118

論文發表(二) 課綱實施轉化 ................................................... 122

國小試行十二年國教課程的狀況與反應................................................ 123

課綱轉化與學校變革之研究- 以普通型高中研究合作學校為例 ........ 125

學校圖像與課程圖像: 實驗教育與原住民族教育的啟示 .................... 126

研究合作學校 博覽會.................................................................... 127

研究合作學校成果博覽會簡介................................................................ 128

發言條........................................................................................................ 131

工作人員名錄............................................................................................ 132

Page 5: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3

106 年度邁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

學校課程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實施計畫

壹、 緣起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自 103 年 11 月公布後,國家教育研

究院隨之展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實施教材教學研發與課程轉化

之研究」計畫,因深知落實十二年國教課綱唯有結合系統化的實施機制與研

發課綱轉化的協作模式,才能真正幫助學校實施以學生學習為本的教學場域;

支持教師實踐以適性揚才為理念的教育精神,並達觀地期許計畫推展的每一

步都從「自發、互動、共好」出發,不僅盼望孩子能如此,更想深刻於社會

以營造豐厚飽滿的學習環境,給我們的下一代,故開啟了一年一次的交流研

討會。

計畫的推展現已邁入第 4 年,在學校與團隊間的努力下,從 104 年首辦

「邁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第一哩路:從課綱轉化到學校課程的系統性變革」

研討會,就「素養導向的教學模組發展」與「學校課程的系統性變革」相關

議題進行探討與交流,踏出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準備的第一哩路;105 年再辦

「學生學習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強調落實學生學習為主體發展及學校本

位課程,以素養為導向進行課程教學,深化並累積課程轉化模式與實踐案例,

以系統性、長遠性逐步為十二年國教新課綱的落實更聚焦準備。

累積 4 年的能量,反思並接納各界的回饋後,此次教育饗宴我們以「學

校課程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做為主軸,延伸探討學校課程實踐的詮釋與調

整、專業協作社群的形成與建立、專業發展的機制與文化,從理論與實踐的

推動模式下,本次研討會包含論文之發表,由探究各領域教材與教學之開發

模式,及提供未來各領域開發教材之理論基礎;其次,案例發表則提供各領

域教材與教學模組之發表機會,透過海報型式與與會者互動。我們以如何營

造學習型學校與實踐社群組織間的學習文化作思考,渴望帶動學校課程與教

師教學全面向上提升的氛圍進而提升學生學習品質。再者,亦邀請研究合作

學校辦理成果博覽會,透過靜態擺設及動態展演方式,提供對話交流的平台,

展現階段性的研究成果,並朝向以跨教育階段合作學習、共同成長,達至 12

年連貫的統整學習。

因看見教學現場的需要與即將迎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所帶來新世代學

習的變革,我們深知協助教學現場刻不容緩,期能從研討與實務經驗中相互

滋長、攜手協作,讓我們一同累積「自發」的學習動能,邁向 12 年國教跨

教育階段統整「互動」的新氣象,尋求教育「共好」的大未來。

Page 6: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4

貳、 研討會主題與子題

本年度大會主題為「學校課程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從學校課程實踐、

教師專業發展議題為範疇,研討會子題如下:

一、學校課程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理論、方法與實踐

二、素養導向教學模組發展與案例

三、學校課程轉化的理論與實踐

四、研究合作學校的課綱轉化與實踐性知識

參、 時間與地點

一、時間:106 年 12 月 8 日(五)上午 9 時至下午 4 時

106 年 12 月 9 日(六)上午 8 時 40 分至下午 12 時 40 分

二、地點:國家教育研究院臺北院區(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 179 號)

肆、 實施方式

一、主題論壇:1 場次,由本院研究團隊針對課綱轉化與教學模組研究進

行報告,並邀請國內知名教育學者進行對話討論。

二、論文發表:8 場次,由研究團隊針對學校課綱轉化與教學模組研發之

研究成果,進行發表。

三、案例發表:7 場次,為國語文、英語文、數學、自然科學、綜合活動、

健體、科技及藝術等領域教學模組研發案例,進行經驗分享。

四、成果博覽會:2 場次,邀請研究合作學校進行靜態擺設及動態展演,

提供對話交流的平台。

伍、 參與人員

教育部、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國家教育研究院相關研究團隊、研究

合作學校成員、縣市教育局處代表、普通高級中學課務發展工作圈及學科

中心、中央課程與教學各學習領域輔導群、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國民教育

輔導團、教育領域相關學者專家、中小學校長、現職教師、教科書出版業

者,以及對教育、教學及課程發展有興趣之人士等。

陸、 辦理單位

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家教育研究院

Page 7: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5

106年度邁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

學校課程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議程

106 年 12 月 8 日(星期五)

時間 活動內容 地點

臺北院區

09:00

09:30 30’ 報到 1 樓

09:30

09:50 20’

【開幕式】

潘文忠部長/教育部

許添明院長/國家教育研究院

10 樓

國際

會議廳

(11 樓大

禮堂現場

轉播)

09:50

10:40 50’

【主題論壇】

學校課程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

主持人:許添明院長/國家教育研究院

引言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領域教材與教學模組研發模式之研究

引言人:黃茂在副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吳文龍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引言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實施之課程轉化探究

引言人:黃政傑教授/靜宜大學

楊俊鴻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10:40

10:50 10’ 茶敘與交流 10 樓

10:50

12:10 80’

【交流與分享】

邁向 12 年國教新課綱─我們的看見與行動

與談人(學校代表):陳清圳校長/雲林縣樟湖國中小

與談人(地方局處):簡菲莉處長/宜蘭縣政府教育處

與談人(協作中心):吳林輝執行秘書/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

協作中心

與談人(外部相關人員):劉孟奇主任/大學入學考試中心

與談人(研究團隊):洪詠善主任/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

與談人(教科書):楊國揚主任/國家教育研究院教科書研究中心

10 樓

國際

會議廳

(11 樓大

禮堂現場

轉播)

12:10

13:30 80’ 午餐暨休息

6 樓

9 樓

11 樓

Page 8: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6

106 年 12 月 8 日(星期五)

時間 活動內容 地點

臺北院區

分組

研討

13:30

14:30

60’

【論文發表(一)與案例研討】

素養導向教學模組

案例研討

(一)A

國語文

主持人:楊秀菁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討論人:林淑貞教授/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論文(一)A-1:多元識讀能力的培養—落實文字、文

本、文化的語文素養教學

發表人:蔡曉楓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論文(一)A-2:12 年國教國語文課綱審查爭議與日治時

期新舊文學論爭異同析論

發表人:翁聖峯教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10 樓

國際

會議廳

(海報案例

11 樓大禮

堂)

案例(一)A-1:素養導向教案—虯髯客傳

發表人:莊溎芬教師/南山學校財團法人新北市南山高

級中學

陳明緻教師/桃園市立壽山高級中學

案例(一)A-2:從「孔乙己」思辨看客文化

發表人:戴慧玲教師/天主教曉明女子高級中學

葉淑芬教師/臺北市立永春高級中學

案例(一)A-3:議論文教學模組:勤訓──辨析論據

發表人:陳靜儀教師/臺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

梁雅晴教師/基隆市立正濱國民中學

鍾宗憲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涂慶隆教師/國家教育研究院

蔡曉楓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案例(一) A-4:議論文教學模組:最苦與最樂──認識

正反論證

發表人:陳靜儀教師/臺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

梁雅晴教師/基隆市立正濱國民中學

鍾宗憲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涂慶隆教師/國家教育研究院

蔡曉楓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茶敘

14:30

14:50

20’

案例研討

(一)B

英文

主持人:林明佳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討論人:陳秋蘭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

論文(一)B-1:十二年國教英語文跨領域課程設計案例

之初探

發表人:林明佳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6 樓

605-606

會議室

(海報案例分組 70’

Page 9: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7

106 年 12 月 8 日(星期五)

時間 活動內容 地點

臺北院區

研討

14:50

16:00

案例(一)B-1:英語文跨健體領域,主題:Be Yourself

發表人:張齡心教師/臺北市大安區仁愛國民小學

殷泰宜教師/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國民小學

劉安湘教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案例(一)B-2:氣壓與綠色建築

發表人:鍾長宏退休教師/花蓮縣立宜昌國民中學

案例(一)B-3:Why School?--Going Beyond Malala

發表人:葉芳吟教師/臺北市立民生國民中學

案例(一)B-4:Reading On Stage:聽見閱讀的聲音

發表人:王珮琪教師/基隆市立暖暖高級中學

案例(一)B-5:Global Citizens in Taiwan

發表人:蔡正儀教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林敏靜教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林秀娟教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6 樓走廊)

案例研討

(一)C

數學

主持人:鄭章華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討論人:葉啟村教授/國立臺南大學

論文(一)C-1:數學素養導向教學模組研修之回顧與展

發表人:鄭章華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單維彰副教授/中央大學數學系與師資培育中心

6 樓

607-608

會議室

(海報案例

11 樓大禮

堂)

案例(一)C-1:看~數據說話

發表人:陳維民教師/臺中市立清水國民小學

謝淯婷教師/彰化縣立大竹國民小學

案例(一)C-2:三視圖~從哪裡看

發表人:鄧家駿教師/臺北市立景興國民中學

曾明德教師/臺北市立南門國民中學

案例(一)C-3:當數學素養導向遇見差異化

發表人:林成財主任/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賴彥男組長/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案例(一)C-4:平面上的線性變換

發表人:曾俊雄教師/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姚志鴻教師/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案例(一)C-5:平面向量

發表人:馬雅筠教師/臺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高健維教師/臺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案例(一)C-6:科學記號與 10 的冪次方

發表人:吳汀菱教師/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洪瑞英教師/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Page 10: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8

106 年 12 月 8 日(星期五)

時間 活動內容 地點

臺北院區

案例研討

(一)D

自然科學

主持人:黃茂在副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討論人:賴信志副教授/長榮大學科技工程與管理學系

論文(一)D-1:自然科學領域教學模組之開發與實務

發表人:吳文龍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11 樓

大禮堂

(海報案例

11 樓大禮

堂)

案例(一)D-1:大千世界—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中年級

「粒子」概念教學模組教材

發表人:李永信教師/臺中市潭子區潭陽國小

魏秀玲教師/臺中市南區樹義國小

李金生教師/臺中市潭子區頭家國小

左漢榮退休主任/南投縣埔里鎮水尾國小

李永烈校長/臺中市大安區永安國小

黃鴻博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案例(一)D-2:微乎其微—國小自然科學領域高年級

「粒子」概念教學模組教材

發表人:林鴻仁退休主任/臺中市大甲區德化國小

王建仁主任/臺中市大甲區德化國小

掌慶怡主任/臺中市大甲區德化國小

郭宗明教師/臺中市豐原區瑞穗國小

塗佳儒教師/臺中市大安區永安國小

吳佳霓教師/臺中市大甲區德化國小

李永烈校長/臺中市大安區永安國小

黃鴻博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案例(一)D-3:素養導向之探究與實作高中課程模組─

「全球暖化真不真」STS 議題案例發表

發表人:賴信志副教授/長榮大學科技工程與管理學系

莊元玲教師/國立武陵高級中學

林立平教師/新北市立北大高級中學

薛郁潔教師/國立金門高級中學

鄭凌韻教師/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

案例(一)D-4:無所不能

發表人:賀彩利校長/桃園市大園區竹圍國民小學

陳文言教師/桃園市龜山區楓樹國民小學

陳淑霞教師/桃園市桃園區北門國民小學

王啟業主任/桃園市龜山區新路國民小學

王秋雯教師/桃園市桃園區永順國民小學

案例(一)D-5:小粒粒 大世界

發表人:陳玉燕教師/桃園市中壢區中正國民小學

陳靜宜教師/桃園市大溪區仁善國民小學

陳淑婷教師/桃園市中壢區華勛國民小學

蔡本慧教師/桃園市中壢區華勛國民小學

賴碧純教師/桃園市平鎮區文化國民小學

Page 11: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9

106 年 12 月 8 日(星期五)

時間 活動內容 地點

臺北院區

案例(一)D-6:從原子到宇宙-子題二:微小世界的實踐

與修改

發表人:張文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吳月鈴退休教師/宜蘭縣立復興國民中學

葉辰楨教師/新北市立三峽國民中學

鄭志鵬教師/臺北市立龍山國民中學

張揮鈺教師/宜蘭縣立復興國民中學

案例研討

(一)E

科技

藝術

主持人:林哲立副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黃祺惠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討論人:林坤誼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賴美鈴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論文(一)E-1(科技):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科技領域素

養導向教材模組研發歷程初探

發表人:林哲立副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論文(一)E-2(藝術):藝術領域素養導向教材及教學模

組研發之探析

發表人:洪詠善副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黃祺惠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6 樓

602-603

會議室

(海報案例

6 樓走廊)

案例(一)E-1(科技):動腦動手做學習--伸縮手臂

發表人:陳玫良主任/臺北市立石牌國民中學

陳瀅如教師/臺北市立五常國民中學

案例(一)E-2(科技):模組化程式設計-動手玩超音波 發表人:王家松教師/新北市立蘆洲國民中學

案例(一)E-3(科技):合作學習的共創模式 發表人:邱姫菁教師/臺北市立敦化國民中學

賴怡玫教師/臺北市立敦化國民中學

案例(一)E-4(科技):從心開始,開學的前十堂課 調。色。版

發表人:陳怡翔教師/宜蘭縣立復興國民中學

林佳玫教師/宜蘭縣立復興國民中學

林濤音教師/宜蘭縣立復興國民中學

案例(一)E-5(藝術):我?我!我們…

發表人:方美霞教師/臺北市文山區興華國民小學

王宗科教師/臺北市文山區辛亥國民小學

賴佩莉教師/臺北市中山區大佳國民小學

王瑱鴻教師

案例(一)E-6(藝術):發現臺灣之美

發表人:邱敏芳教師/臺北市立實踐國民中學

黃瑞菘所長/國立臺南大學動畫媒體設計研究所

蔡善閔主任/臺中市立至善國民中學

Page 12: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0

106 年 12 月 8 日(星期五)

時間 活動內容 地點

臺北院區

案例(一)E-7(藝術):就是那道光!一「燈」的設計思考

發表人:張素卿教師/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簡伯如教師/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徐錦香教師/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鄭凱鐘教師/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陳正源教師/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案例研討

(一)F

綜合

主持人:李駱遜副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討論人:何秀珠副教授/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

論文(一)F-1:綜合活動領域教學模組研發之研究

發表人:李駱遜副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9 樓

簡報室

(海報案例

9 樓走廊)

案例(一)F-1:尋美探索趣(國小中年級)

發表人:黃雪芬主任/臺南市北門區錦湖國民小學

楊宗明主任/嘉義市興嘉國民小學

范郁敏教師/桃園市桃園區同德國民小學

案例(一)F-2:生活美感實踐家(國小高年級)

發表人:周雅釧教師/臺中市北屯區仁美國民小學

陳玟伶教師/高雄市左營區勝利國民小學

案例(一)F-3:人學探索-人我面面觀(高中生命教育)

發表人:胡敏華教師/國立羅東高級中學

范毓麟教師/辭修學校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辭

修高級中學

吳瑞玲組長/臺北市私立靜修女子高級中學

錢雅婷教師/新北市蘆洲區仁愛國民小學(新北

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案例(一)F-4:活出生活品味(高中生涯規劃)

發表人:陳玉芳主任/新北市立中和高級中學

案例(一)F-5:愛家傳美味(高中家政)

發表人:曾慶玲教師/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林秋慧教師/新北市立三重高級中學

案例研討

(一)G

健體

主持人:楊俊鴻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討論人:胡益進教授/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

育學系

尚憶薇教授/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

論文(一)G-1:國小體育球類教學模組對學生學習動機

與合作傾向改變情形之探討

發表人:謝亞琪研究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蔡瑀琳研究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掌慶維助理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論文(一)G-2:將生活技能融入戲劇教學法之應用:以

國中校園反毒課程模組為例

6 樓

604

會議室

(海報案例

6 樓走廊)

Page 13: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1

106 年 12 月 8 日(星期五)

時間 活動內容 地點

臺北院區

發表人:黃素妃講師/馬偕馬偕學校財團法人馬偕醫護

管理專科學校

鄭婉玲教師/桃園市立大園國際高中

廖容瑜博士候選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王詩文研究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郭鐘隆特聘教授兼教育學院副院長/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

案例(一)G-1:打擊惡視力(國小高年級模組)

發表人:黃志成教師/臺北市內湖區明湖國民小學

李一聖教師/臺北市內湖區明湖國民小學

巫偉鈴教師/臺中西區忠明國民小學

鄭麗媛教授/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體育學系

掌慶維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案例(一)G-2:青春 E 世代-健康人際關係(健康國中

模組)

發表人:黃珍教師/臺中市立居仁國民中學

龍芝寧教師/新北市立積穗國民中學

陳巧瑜教師/臺中市立人國民中學

江佩芸教師/臺中市立居仁國民中學

郭鐘隆特聘教授兼教育學院副院長/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

案例(一)G-3:時來孕轉,幸孕有你(健康高中模組)

發表人:黃梅芬教師/國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

林秀惠教師/國立宜蘭高級中學

劉青雯教師/新北市立淡水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李美芳教師/高雄市立海青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郭鐘隆特聘教授兼教育學院副院長/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

案例(一)G-4:全體就位-健康動起來(體育高中模組)

發表人:田珮甄教師/臺北市景美女子高級中學

楊廣銓校長/臺北市立大理高級中學

陳萩慈教師/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

李玉齡教師/新北市立鶯歌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林靜萍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主辦方得因應參與情況調整場地

Page 14: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2

106 年度邁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

學校課程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議程

106 年 12 月 9 日(星期六)

時間 活動內容 地點

臺北院區

08:40

09:00 20’ 報到 1 樓

09:00

10:00

論文

發表

60’

【論文發表(二)】

課綱實施轉化論文發表

論文(二)

國小教育

國中教育

普通高中

實驗與原

住民族教

主持人:黃政傑教授/靜宜大學

討論人:閻自安教授/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論文(二)1:國小學校領導者與教師試行十二年國

教課程的狀況與反應

發表人:周淑卿教授/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李駱遜副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楊俊鴻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論文(二)2:國中教師自主學習課程之實踐與轉化

發表人:鄭章華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等 10

位整合型計畫二:子計畫二研究團隊1

論文(二)3:課綱轉化與學校變革之研究-以普通型

高中研究合作學校為例

發表人:潘慧玲教授/淡江大學等 17 位整合型計畫

二:子計畫三研究團隊2

論文(二)4:學校圖像與課程圖像的轉化:實驗教育

與原住民族教育的啟示

發表人:馮朝霖教授/國立政治大學

許宏儒助理教授/國立中央大學

李文旗校長/新北市立福營國民中學

洪詠善主任/國家教育研究院

李文富副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李台元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柯若萍教師/國家教育研究院

10 樓

國際

會議廳

1 子計畫二團隊成員為:鄭章華助理研究員、蔡曉楓助理研究員、洪詠善副研究員兼主任、范信

賢副研究員退休、陳鏗任助理教授、陳偉仁助理教授、林佳慧教師、張錫勳校長、陳君武校長、

盧秋珍助理 2 整合型計畫二:子計畫三研究團隊包含潘慧玲教授、林子斌教授、林國楨教授、簡菲莉處長、

陳偉泓聘任督學、戴旭璋規劃委員、江惠真校長、王垠校長、鄭忠煌校長、陳逸年主任、張淑惠

教師、洪詠善副研究員兼主任、范信賢退休副研究員、李文富副研究員、林哲立副研究員、黃祺

惠助理研究員、楊惠娥教師

Page 15: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3

106 年 12 月 9 日(星期六)

時間 活動內容 地點

臺北院區

10:00

10:40 40’

【成果博覽會】

研究合作學校成果博覽會

主持人:柯若萍教師/國家教育研究院

◎各校 90 秒案例轉化重點短講

邀請 22 所研究合作學校以「學校課程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為

兩大發表主軸,呈現各校與本院合作近 4 年來有關課程轉化研發

之歷程、建立運作之機制或研發之特色課程

10 樓

國際

會議廳

10:40

10:50 10’ 休息時間

10 樓

國際

會議廳

10:50

11:30 40’

第一場次

場地一

主持人:柯若萍教師/國家教育研究院

◎雙向交流與書面海報靜態展示

◎臺東縣南王 puyuma 花環實驗小學動態展演

11 樓

大禮堂

場地二

主持人:楊俊鴻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林佳慧教師/國家教育研究院

◎邁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之影片欣賞與討論

10 樓

國際

會議廳

11:30

11:40 10’ 休息時間(轉場)

11:40

12:20 40’

第二場次

場地一

主持人:柯若萍教師/國家教育研究院

◎雙向交流與書面海報靜態展示

◎臺東縣南王 puyuma 花環實驗小學動態展演

11 樓

大禮堂

場地二

主持人:楊俊鴻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林佳慧教師/國家教育研究院

◎邁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之影片欣賞與討論

10 樓

國際

會議廳

12:20

12:40 20’

【總結與展望】

開展學生學習的新旅程

主持人:洪詠善主任/國家教育研究院

與談人:黃鴻博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黃政傑教授/靜宜大學

10 樓

國際

會議廳

12:40 賦歸

Page 16: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4

素養導向教學模組分組研討

議事規則

一、論文發表

(一)時間:106年12月8日(星期五)13:30~14:30

(二)發表時間分配:

論文發表

總計時間 60分鐘

主持人 5分鐘 5分鐘 5分鐘

發表人 20分鐘*1篇 15分鐘*2篇 10分鐘*4

討論人 15分鐘 15分鐘 10分鐘

交流與討論 20分鐘 10分鐘 5分鐘

(三)發表計時:

發表時間完畢前2分鐘,響1短鈴。

發表時間完畢前1分鐘,響2短鈴。

發表時間完畢,響1長鈴。

二、案例發表

(一)時間:106年12月8日(星期五)14:50~16:00

(二)場地及組數:

組別 A國語

B英語

C數學 D自然

科學

E科技

藝術

F綜合 G健體

場地 10樓

會議廳

605-606

會議室

607-608

會議室

11樓

大禮堂

602-603

會議室

9樓

簡報室

604

會議室

組數 4 5 6 6 7 5 4

(三)發表時間及方式:

1. 各發表人於「發表場地」針對聽眾簡短報告3-5分鐘,可使用投影片或

直接口頭說明,無提問時間。

2. 各組皆完成簡短口頭報告後,由發表人與聽眾進行深入的討論,發表

人亦可於現場提供教材教具進行教學示範。

3.發表場地討論結束後,由主持人提醒發表人與聽眾移駕至「海報展示

場地」,針對教學案例海報進行深入的說明與討論,且不限定在小團

體或一對一的方式。

三、討論準則

(一)與會人員請舉手發言,遇有2位以上同時請求發言,由主持人決定發言先

後。

Page 17: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5

(二)提問時請先說明服務單位、職稱及姓名,每人每次發言以3分鐘為限。

(三)同一項題綱之發言以1次為限,若無其他與會人員發言時,經主持人同意

可再次發言。

(四)發言內容請摘要於發言條,並請於發言後交由工作人員,俾利會後文書

整理。

(五)請參照會議時程準時進出會場,並請將手機關機或調為震動。

(六)各場次於結束前,由主持人頒發頒發感謝狀與發表證明。

Page 18: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6

素養導向教學模組

論文發表(一)

Page 19: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7

編號:論文(一)A-1

多元識讀能力的培養─落實文字、文本、文化的語文素養教學

蔡曉楓

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摘要

本文將分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國語文領綱草案的架構,介紹新課綱核心素

養的理念及國語文領綱草案如何落實其核心素養的精神,規劃語文教學的藍圖,

並以此探討國語文領域綱要草案的語文教學觀和「多元識讀能力」的關係。本次

課程綱要之修訂以平衡取向的語文教育理念作為基礎,試圖打破「能力本位」或

「學科本位」的框架,擴大傳統語文教學對於「國語文」的定義及用途,朝向培

養公民「多元識讀能力」的方向努力。「多元識讀能力」(Multiple literacies)強調

公民運用語文的「能力」學習不同學科,更強調情意及態度層面的培養,亦即培

養學生體察不同的社會情境、文化脈絡的差異,了解如何利用語文進行理解、溝

通、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能針對語文訊息進行高層次的思考、批判,以整合訊息,

做出判斷,而本次課綱針對學習表現與學習能力的規劃,將學習內容分為文字、

文本及文化三層面,配合學習表現,規劃出語文教學的藍圖,希望可以培養具有

自主學習能力且有批判學習態度的學習者。

關鍵字: 12 年國教、國語文、課綱、多元識讀能力、平衡取向的語文教學

Page 20: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8

編號:論文(一)A-2

12年國教國語文課綱審查爭議與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爭異同析論

翁聖峰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文所/教授兼所長

摘要

12 年國教國語文課綱審查爭議,媒體的歷時性比較分析,常將論述焦聚在

1919 年中國五四運動以來的新舊文學論爭的對比,對於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爭

的比較相對較為少見。因此,本論題的提出,鑑往知來,期望能更有深度、廣度

考量國語文課綱審查爭議的來龍去脈,並從歷史發展脈絡,比較分析 12 年國教

國語文課綱審查爭議與日治時期新舊文學論爭的異同,對照 1919 年中國五四運

動以來的新舊文學論爭。期使我國語文教育除了對照中國現當代的語文發展脈絡,

更不能忽視臺灣本土語文發展的主體性與特殊性,包含日治時代,各不同時期的

臺灣特有語文場景應受到研究與對話,期使為未來語文教育提供宏觀的思考視野,

這將更有助於釐清問題的新變與歷史脈絡的異同點,為未來我國語文教育的製定

提供前瞻性的思考。

關鍵字: 12 年國教、國語文、課綱、新舊文學、文白比

Page 21: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9

編號:論文(一)B-1

英語文跨領域課程設計案例之初探

林明佳

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摘要

本文以設計研究法探討十二年國教英語文跨領域課程之案例。此課程係指

以英語文為主連結跨領域的學習重點,對應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所設計之課

程,而規劃學習目標涵蓋英語文技能、跨領域科目學習內容、學習策略等。焦

點團體座談結果指出課程設計的原則應包含:(1)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形成性

評量的教學實施;(2)以英語文為主連結跨領域的學習重點,對應跨領域科目

的核心素養、總綱的核心素養所設計之課程;(3)並非教新的英語文技能或跨

領域科目的學習重點;(4)提供整合分析、評鑑設計的應用機會,讓學生可以

在生活情境中,應用所學。依上述原則設計課程,採用研究流程如下:徵求有

意願合作的教師,展開各教育階段的研發,跨領域學科專家的共備,課程試行

與反覆修訂,產出課程案例草案及對應的檢核表。

初步的研究發現為一個課程設計檢核表,並有約 12 份課程設計草案,國

小、國中、高中(包含兩個思考能力的銜接補充教材,六升七,十升十一)。課

程的研發結果的排列依據學習的難度,讓教師可依據其學生的英語文程度,簡

化淺化、或加深加廣選用適合的課程,期能提升這些課程在不同情境的可行

性。每個課程陸續安排試教,並透過訪談蒐集學生學習過程的成功經驗與困難

後,反覆調整課程設計,力求符應情境化的教與學需求。參與設計教師的訪談

結果建議:(1)每個模組結束前宜涵蓋一個整體總結的學習任務,以評估學生

的學習目標的達成程度。(2)此跨領域課程旨在培養學生英文口語表達技能,

並注重團隊合作的精神,建議教師需先熟稔分組的教學法(非傳統的講授型課

程)。(3)課程檢核表可幫助教師檢核課程與設計原則之相符程度,建議用於課

程發展過程。各課程模組陸續修訂後,未來規劃分享與推廣。例如:公佈教學

模組研發案例於協力同行網站,與教師專業社群合作分享十二年國教英語文跨

領域課程設計、教學實施的要素,及其挑戰及解決之道。期待更多英語文教育

工作者投入十二年國教的英語文課程設計與精進。

關鍵字:英語文跨領域課程設計、十二年國教、設計研究法、教學實施

Page 22: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20

編號:論文(一)C-1

數學素養導向教學模組研修之回顧與展望

鄭章華 1 單維彰 2

1國家教育研究/助理研究員 2中央大學數學系與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摘要

本文簡要回顧數學素養導向教學模組(簡稱模組)研修案的執行歷程,並省思

和建議模組未來可能的發展與做法。本研究案肇始於提供教科用書出版商和中小

學數學教師如何把核心素養轉化成具體教材的案例,以溝通和傳播十二年國民基

本教育(簡稱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培養的理念。研究者和國小、國中、普高、技

高教師組成專業學習社群,藉由定期會議討論與修正模組的內容和設計。林福來、

單維彰、李源順、鄭章華(2014)於數學領綱前導研究所提出之「知」、「行」、「識」

架構為研究者與撰寫教師發展模組的重要依據。研修完成的模組須經過二次審查

和試教以確保其品質與課堂實踐之可行性。在計畫執行兩年多時,研究者針對研

修完成的模組進行內容分析並訪談參與教師的撰寫經驗,識別出數學素養導向教

材設計的六項原則,並且發現跨學習階段組成之教師社群對於其「眼界數學知識」

(Horizon content knowledge)(Ball, Thames & Phelps, 2008)的提昇有所助益。前述

的成果已集結成專書出版並於國內外學術研討會發表。針對模組研修案的未來發

展,除了持續提供數學領綱新增單元的案例之外,研究者建議精進素養導向教材

的設計原則,納進「差異化教學」與「數學成長心態」(Boaler, 2015),以更加符

應十二年國教「適性揚才」和「自發」的理念。

關鍵字: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數學教育

Page 23: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21

編號:論文(一)D-1

自然科學領域教學模組之開發與實務

吳文龍

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摘要

本計畫之研發理念由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延續至自然科學領

域課程綱要(草案)之實踐,以自發、互動及共好建立符合素養導向的教學模組。

在教學方法上力求實踐探究實作的精神,國小階段以大概念的方式(粒子、能量、

熱等)、國中階段為跨科概念教學,高中階段為議題為主的探究與實作課程,逐步

形成對各教育階段探究實作的連貫。研發的歷程採取共識營的方式與試教活動,

透過說課、觀課、議課等過程,研發團隊深入地理解彼此對探究實作教學實踐的

方式,激發更多元的教學內容與方法。研究結果產出國小組「粒子大概念課程模

組」與「能量大概念課程模組」、國中組「物質與能量跨科概念教學」、高中組「議

題式探究與實作課程模組」。本研究結論指出國小組針對抽象概念開發一系列的

教學,透過實作來探究抽象概念與日常生活現象的連結;而國中組跨科概念為本

次課綱要的重要理念,由跨科的教師共同開發更可提供現場配套與師資的參考。

在高中組以全球氣候變遷作的環境議題出發,作為探究與實作課程的主軸。以上

成果都將做為未來課綱推展時的重要參考。

關鍵字:自然科學領域、微觀粒子、物質與能量、跨科概念、探究與實作

Page 24: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22

編號:論文(一)E-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科技領域素養導向教材模組研發歷程初探

林哲立

國家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

摘要

本計畫旨在研發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科技領域課程綱要之教學模組。本計

畫自本年度(106 年 1 月)開始,邀集生活科技與資訊科技學科之現職教師參與教

材模組研發工作計畫,透過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的模式,辦理多次工作坊促進

教師專業知能,教師團隊進行教案設計、分享與討論、專家回饋,以及課程實

施的歷程。透過歸納與總結此歷程,也可以提供後續輔導團進行課程開發的參

考。

可以初步理解到教師在課程發展的歷程中,對於新課綱理念與內容大多抱

持正面肯定的態度,課程設計的歷程中也無法避免的從現有或過去課程實施的

經驗中進行遷移或轉化,多數教師對於素養導向的教學精神以及課程評量等面

向需要更多理解與專業支持。

教師觀摩與互動的歷程中,也經常從其他教師的教案與教學分享中獲得寶

貴的經驗,同時其他教師所開發的教案或其教學特色,也很難移植或直接為其

他教師在教學上使用,但教師們的合作與觀摩可以更深度的理解與詮釋新課綱

的內容。

關鍵字: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科技領域、課程與教學、素養

Page 25: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23

編號:論文(一)E-2

藝術領域素養導向教材及教學模組研發之探析

洪詠善 1 黃祺惠 2 1國家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

2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摘要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以核心素養為課程連貫與統整的主軸,強調「素養

導向」的課程與教學。為落實總綱理念內涵,藝術領域課綱草案於 105 年 2 月

陳報教育部審議後,隨即啟動素養導向教材與教學模組研發。所謂「模組」是

類似原型概念,透過套件設計提供使用者能加以轉化與應用,本模組包含模組

研發模式、原則與工具、單元教案、學生手冊、教師手冊,研發目的為一、研

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各階段藝術領域素養導向之教材內容與編寫原則;二、

研發素養導向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藝術領域教學模組,以供教科書研發或其

他領域/科目發展素養導向的創新教學與內容之參考。

本研究採「設計研究法(design-based research, DBR) 」。設計研究法的目的

為建立理論、設計產品與改善實務,在本研究中係透過理論分析與專家共識發

展藝術素養導向教材及教學模組的編寫原則,以引導模組開發。同時結合大學

教授、現場教師與學校資源,合作研發國小、國中和高中藝術領域素養導向之

教材及教學模組共三套。模組的研發過程包含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

1. 研讀藝術領綱草案,掌握藝術領域內涵特色及核心素養。

2. 研讀課程設計相關文獻及參考國外教科書。

3. 辦理素養解讀工作坊,凝聚對素養導向的共識。

4. 提出藝術領域素養導向教材教學模組編寫原則及檢核表。

5. 基於研究基礎選擇模組主軸,包括美感教育、設計思考、數位科

技應用,研發三套教學模組。

第二階段:執行

1. 針對教材及教學模組內容進行試教,將理論轉化為教學實踐。

2. 思索如何從教師為主體調整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

3. 考量穩定與彈性之間的平衡,即預設的學習目標與開放的彈性調整

空間。

第三階段:評估回饋

1. 進行模組內容的教學試行,試教過程中錄影以利觀察。

2. 進行課室觀察與素養導向的檢核與對話。

Page 26: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24

3. 課後訪談師生。

4. 分析學生作品。

5. 修正模組內容並諮詢相關學者。

第四階段:發表與推廣

1. 於研討會發表模組初稿並持續修正。

2. 將教材及教學模組編輯成冊,以利後續推廣。

3. 印刷出版並公開電子檔於國教院網站平台,供各界參考應用。

研發成果包含:素養導向藝術領域教材與教學模組之設計與實施模式、原

則與工具,依此模組研發模式與工具發展三套教學模組,包含,國小組以「數

位科技應用」為主軸,單元名稱為「我?我!我們…」;國中組以「美感教育」

為主軸,單元名稱為「發現臺灣之美」;高中組以「設計思考」為主軸,單元名

稱為「就是那道光!一『燈』的設計思考」。

關鍵字: 藝術領域、素養導向、教材及教學模組、設計研究法

Page 27: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25

編號:論文(一)F-1

綜合活動領域教學模組研發之研究

李駱遜

國家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

摘要

為實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總綱》的理念,將素養的概念逐步落實於

課程當中,以強化理念與實踐的連結,本研究以綜合活動領域課程綱要草案為基

礎,達到兩項研究目的:一、研發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將核心素養的理念轉化

於綜合活動領域課程之中。二、建構綜合活動領域的教學模組,發展統整課程模

式與教學的策略。由於綜合活動領域以培養學生具備生活實踐能力為目標,並具

有統整課程與體驗學習等特色,故教學模組以跨科(主題)、跨領域(主題)、議題融

入、環境教育等方式建構綜合活動領域的教學模式,研發教學模組。本研究結合

領域和課程專家、國中小綜合活動領域中央輔導團、高中生命教育、生涯規劃與

家政學科中心的教師,分四個階段建立國小至高中綜合活動領域素養導向的教學

模組,並透過分組會議、試教、課室觀察、諮詢會議等方式蒐集資料,進行滾動

式修訂,使之具有明確性、目的導向性、選擇與修改的彈性,使學生得以統整所

學,運用於生活情境之中,也協助各教育階段教師改進與提升其教學方式。本研

究成果可提供師資培育、教師專業成長與教科書編纂等發展素養導向的創新教學

與內容之參考,為十二年國教的課程轉化與實踐做出實質的貢獻。

關鍵字:綜合活動、核心素養、教學模組

Page 28: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26

編號:論文(一)G-1

國小體育球類教學模組對學生學習動機與合作傾向改變情形之探討

謝亞琪 1 蔡瑀琳 1 掌慶維 2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生

2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摘要

目的:十二年國教以「自發、互動、共好」為理念,培養自發主動、建立良性互

動與加強團隊合作,創造共好的學習經驗。國小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動機,將會

影響未來從事身體活動的情形,且更是構成身體素養最基礎的關鍵要素。因此,

本研究目的為運用國小體育球類教學模組,探討對學生學習動機與合作傾向之影

響。

方法:本研究以國小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從一所國民小學招募共計 2 班 56

名學生,以球類教學模組內容,依原上課班級實施 6 節體育課(240 分鐘)。教學

模組授課前、後,分別請學生填寫學習動機與合作傾向量表之問卷,並以統計分

析學生在教學模組實施前、後,在學習動機與合作傾向上的改變情形如何。

結果:國小體育球類教學模組對學生學習動機與合作傾向有正向改變之影響,顯

示體育球類教學模組可支持十二年國教「自發、互動、共好」的學習理念,亦可

協助建立學生身體素養之基礎。最後,研究提出素養導向體育教學之未來展望。

關鍵詞:素養導向、身體素養、建構取向、理解式教學

Page 29: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27

編號:論文(一)G-2

將生活技能融入戲劇教學法之應用:以國中校園反毒課程模組為例

黃素妃 1 鄭婉玲 2 廖容瑜 3 王詩文 4 郭鐘隆 5 1馬偕馬偕學校財團法人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講師

2桃園市立大園國際高中/教師 3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候選人

4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生 5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兼教育學院副院長

摘要

目的:初次使用非法藥物的年齡與後續發展成藥物依賴與濫用者有關,對於 14

歲以下開始使用非法藥物的成年人而言,變成非法藥物依賴或濫用的風險是 18

歲以上開始使用藥物者之六倍。我們需要一有效介入策略來提早預防青少年開始

使用非法藥物。因此,本研究目的為運用生活技能融入戲劇教學法來預防青少年

使用非法藥物。

方法:本研究以 8 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從兩所國中招募共計 65 名,並分配為

實驗組(N = 34)和對照組(N = 31)組。以計畫行為理論為研究架構,實驗組

需接受 6 堂,每堂 45 分鐘的融入生活技能的戲劇教學法課程,而對照組僅接受

傳統健康教育教學。本研究運用廣義估計方程式(GEE)分析資料。

結果:GEE 分析結果顯示,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態度、主觀規範、知覺行為控

制和不用藥意圖均有顯著改善。從學生回饋意見中,可見將生活技能融入戲劇教

學法有助於國民中學生預防非法藥物使用。

結論:以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應用融入生活技能的戲劇教學法的非法藥物預防

課程是有效的,可增加 8 年級學生不使用非法藥物意圖,進而預防未來藥物濫

用。

關鍵字:非法藥物、戲劇教學法、計畫行為理論、生活技能、青少年

Page 30: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28

素養導向教學模組

案例發表(一)

Page 31: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29

編號:案例(一)A-1

虬髯客傳

領 域:國語文

階 段:高中階段

作品名稱:虬髯客傳

作 者 群:莊溎芬教師/南山學校財團法人新北市南山高級中學

陳明緻教師/桃園市立壽山高級中學

關 鍵 詞: 小說模組、角色分析、情節元素

摘 要:

本教學案例以〈虯髯客傳〉為文本,依循新課綱重視核心素養及 12 年一貫

的理念,建構可供小說教學共通使用的模組。本模組打破過往由題解、作者開端

的國文教學舊模式,在創新教學的思維基礎上,關照小說整體文學特質,從小說

的 where、who 做為分析基礎,到小說內部的人物形象分析、文學細部描寫鑑賞,

進而統整出小說整體的文學意蘊。教學活動則著重於引導學生運用學習策略自我

學習,針對文本內涵與寫作手法深入剖析;並嘗試融入當代的性別教育與生涯規

劃等議題,將古代文本與現代生活連結。鼓勵學生深入討論,觀照並反思個人生

命及社會現象,以達成培養學生深究文本,運用語言文字分享經驗、溝通意見,

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有效處理人生事務等諸多能力。

Page 32: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30

編號:案例(一)A-2

從「孔乙己」思辨看客文化

領 域:國語文

階 段:高中階段

作品名稱:從「孔乙己」思辨看客文化

作 者 群:戴慧玲教師/天主教曉明女子高級中學

葉淑芬教師/臺北市立永春高級中學

關 鍵 詞:孔乙己、閱讀理解、人權議題

摘 要:

國語文課程綱要強調,教學時應引導學生運用策略自我學習、解析不同類型

文本,培養文本深究能力,並且運用語言文字分享經驗,建立良好人際關係,有

效處理人生事務。「孔乙己」為當代華文重要小說,作品中所反映的社會現象及

人性,值得高中生深入探究。因此,本教案藉由閱讀策略設計有層次的提問,協

助學生建立自主閱讀的鷹架,引導學生從文本閱讀理解、鑑賞小說技巧、分析背

後產生的原因。大量的課堂討論聚焦於不同立場的理解與思辨,不僅扣合國語文

聽、說、讀、寫的核心能力,也從文本所探討的看客文化,遷移情境,關注近來

熱門的各種公民議題,洞察社會的群體現象,培養學生積極面對人生的態度與解

決問題的能力。

Page 33: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31

編號:案例(一)A-3

議論文教學模組:勤訓──辨析論據

領 域:國語文

階 段:國中階段

作品名稱:議論文教學模組:勤訓──辨析論據

作 者 群:陳靜儀教師/臺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

梁雅晴教師/基隆市立正濱國民中學

鍾宗憲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蔡曉楓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涂慶隆教師/國家教育研究院

關 鍵 詞:議論文、論據、勤訓

摘 要:

一、本議論文單元教學模組設計如下圖:

二、〈勤訓〉與〈最苦與最樂〉是結構完整的議論文,〈勤訓〉先立後破,用

正反論證陳述「勤」與「不勤」的優缺點;〈最苦與最樂〉先破後立,也

是採正反論證的手法來說明「盡責任會樂」,「不盡責任會苦」的想法。

這兩課所呈現的理念思惟,對邁入自律階段的青少年能產生引領,進而

在生活中落實。

三、課次一〈勤訓〉一文,教學的重點著重在梳理全文所採用的論據性質和

屬性,藉以培養學生運用適當論據的能力來支持議題的論點。

1.分析論點、論據

2.分析論據內涵、性質

課次 課次一:勤訓

教學

重點

評量 辨析論據

課次二:最苦與最樂

分析論證手法

提出見解 結合

生活

情境

尋找

論據

支持

觀點

1.論點&論據

2.論述結構→

形成表述

Page 34: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32

四、國中小學生長年來,由於各校有早自習、早讀的規劃,也使得眾多學子

必須提早至學校。在本課延伸學習中,進而引領學生蒐集本議題相關資

料,分析、區辨、反思內容,並結合課次一〈勤訓〉一文的學習,從「勤」

與「珍惜光陰」的論點中,思辨各校早自習、早讀課程的意義與價值。

Page 35: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33

編號:案例(一)A-4

議論文教學模組:最苦與最樂──認識正反論證

領 域:國語文

階 段:國中階段

作品名稱:議論文教學模組:最苦與最樂──認識正反論證

作 者 群:陳靜儀教師/臺北市立介壽國民中學

梁雅晴教師/基隆市立正濱國民中學

鍾宗憲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蔡曉楓助理研究員/國家教育研究院 涂慶隆教師/國家教育研究院

關 鍵 詞:議論文、正反論證、最苦與最樂

摘 要:

一、本議論文單元教學模組設計如下圖:

二、〈勤訓〉與〈最苦與最樂〉是結構完整的議論文,〈勤訓〉先立後破,

用正反論證陳述「勤」與「不勤」的優缺點;〈最苦與最樂〉先破後

立,也是採正反論證的手法來說明「盡責任會樂」,「不盡責任會苦」

的想法。這兩課所呈現的理念思惟,對邁入自律階段的青少年能產生

引領,進而在生活中落實。

三、課次二〈最苦與最樂〉一文,教學的重點著重在梳理全文的論證結構,

藉以培養學生運用適當的論據,以及恰當的論證手法來表述支持議題

的論點。

1.分析論點、論據

2.分析論據內涵、性質

課次 課次一:勤訓

教學

重點

評量 辨析論據

課次二:最苦與最樂

分析論證手法

提出見解 結合

生活

情境

尋找

論據

支持

觀點

1.論點&論據

2.論述結構→

形成表述

Page 36: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34

四、課次二〈最苦與最樂〉的延伸學習即是應用所學之分析議論文文章的

架構,將所蒐集與早讀議題的相關資料,透過文字表述,完成議論文

寫作。

Page 37: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35

編號:案例(一)B-1

英語文跨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模組

領 域:英語文

階 段:國小階段

作品名稱:英語文跨健康與體育領域教學模組

作 者 群:張齡心教師/臺北市大安區仁愛國民小學

殷泰宜教師/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國民小學

劉安湘教師/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關 鍵 詞:肯定自我、欣賞他人、人際關係

摘 要:

壹、 教學模組亮點

本系列課程跨健康與體育領域,以簡易英語為溝通工具,帶領學生認

識自我,欣賞別人並建立良好人際關係。透過對話短文、歌曲和學習

單,讓學生進行思考,並藉此發揮解決問題的能力。

貳、 教學模組架構

一、 第一節,短文閱讀『Every One is Special』。

二、 第二節,完成學習單『I like Myself』。

三、 第三節,短文閱讀『No One Likes Me』並完成學習單『Be

Nice』。

四、 第四節,歌曲教唱並完成學習單『Try Everything: by

Shakira』。

參、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一、將學生異質兩人一組,合作閱讀短文,找出關鍵字詞,回答提問

和朗讀。

二、閱讀短文內容,全班一起試做學習單範本,之後各自完成學習單。

肆、教學模組開發困難及突破

一、單元主題選擇不易,健體課本涵蓋內容豐富多樣,唯學生英語程

度有限,無法呈現某些主題。故以學生英語先備知識為基礎,盡量選

擇能與英語課程結合的主題。

二、 文本內容之難易較難掌握,是以建議教師可依照教案順序進行一

系列的課程,亦可視教學課程內容自行搭配使用部分課程或學習單。

教學的節奏與節數可依學生程度與學習需求彈性調整。

Page 38: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36

伍、參考資料及其他

一、康軒、翰林和南一出版社五年級健體課本

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oXPVSSHzs8

(中英文字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6rP-YP4c5I

(Official Vide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a93LV_uSEY

異質配對,合作閱讀 回答提問

短文朗讀 學習單發表

Page 39: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37

I Like Myself 學習單

進階級 進階級

精熟級 基礎級

Page 40: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38

編號:案例(一)B-2

氣壓與綠色建築

領 域:英語文

階 段:國中階段

作品名稱:氣壓與綠色建築

作 者 群:鍾長宏退休教師/花蓮縣立宜昌國民中學

徐美雲教師/花蓮縣立宜昌國民中學

崔宏伊教師/花蓮縣立宜昌國民中學

關 鍵 詞:風、水資源、綠色建築

摘 要:

壹、 教學模組亮點

期盼從日常生活中對風的瞭解為起點,到與台灣關係密切的季風、颱風、

水資源等的認識,進而珍惜水資源,與建構簡單的節能、舒適住居概念。

貳、 教學模組架構

一、Unit 1 Air Pressure And Wind (2 節)

二、Unit 2 Monsoons And Taiwan (I) (2 節)

三、Unit 3 Monsoons And Taiwan (II) (3 節)

四、Unit 4 Typhoons And Taiwan (3 節)

五、Unit 5 Water Resource in Taiwan (3 節)

六、Unit 6 Wind And Comfortable Homes (5 節)

參、 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一、第一次依原初教案試教是在會考完後,於九年級兩個班級進行。在試

教 2 節後,發現學生很難進入狀況,故添加了各項活動,使原每 unit

只有一節擴充為兩節。

二、第二次試教於八年級進行調整後 Unit 1 兩節課,整體效果有改善,但

仍嫌稍快些,故而再做第三次調整。

肆、 教學模組開發困難及突破

一、對學生能接受程度沒經驗。

二、以十分鐘為一段落,添加各項讓學生起來活動的 activity 後,學習氛

圍有顯著改善。

Page 41: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39

伍、 參考資料

一、 中央氣象局

二、 Wikipedia

三、 國中地理、地球科學課本

陸、 影片、圖片授權單位

一、中央氣象局

二、大愛電視台

三、聖工坊製作群

四、經濟部水利署節約用水資訊網

五、Wikipedia

六、香蕉太太

七、春日山城

八、個人提供

九、自行繪製、拍攝

Page 42: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40

編號:案例(一)B-3

Why School? –Going Beyond Malala

領 域:英語文

階 段:國中階段

作品名稱:Why School? –Going Beyond Malala

作 者 群:葉芳吟教師/臺北市立民生國民中學

黃春木教師/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關 鍵 詞:Malala 、Schooling 、

摘 要:

壹、 教學模組亮點

透過耳熟能詳的馬拉拉故事,聚焦性別、宗教、區域的差異,延伸探索學校

教育的意義與價值。

一、利用多元的媒材與探索途徑,引導學生從實作中提升對英語文的理解、

表達和小組合作的能力。

二、運用社會學科的知識脈絡,結合英語文閱讀策略,精進學生閱讀理解

與反思的素養。

貳、教學模組架構

課程安排所設定的核心素養包括英-J-A1、英-J-B1、社-J-B1、社-J-C1。

內容共區分四個單元 10 節,最後並安排 2 節課進行總結性評量和總結活動。

總計 12 節課。四個單元概述如下:

單元一認識 Malala (Getting to know Malala)

單元二閱讀 Malala (Reading to know more about Malala)

單元三覺知 Malala (Going Beyond Malala—what does “going to school “ mean

to me?)

單元四 Why School?

參、教學模組開發困難及突破

重新理解與詮釋馬拉拉的故事,深入發掘其社會文化與教育上的意涵,

再依據國中學生的英語文程度,轉化為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其實需要大量

的閱讀、思考與討論,迥異於平日學科內的備課模式。

素養導向的課程設計與教學,透過了跨領域的激盪與合作,比較容易

形塑課程的核心概念與架構並提昇教學的品質。

Page 43: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41

編號:案例(一)B-4

Reading On Stage:聽見閱讀的聲音

領 域:英語文

階 段:高中階段

作品名稱:Reading On Stage:聽見閱讀的聲音

作 者 群:王珮琪教師/基隆市立暖暖高級中學

關 鍵 詞:英語小說閱讀、英文閱讀策略、讀者劇場

摘 要:

壹、教學模組亮點

一、引導高中新生體驗閱讀英文小說的樂趣,以小組討論與課堂分

享的型態引導學生理解故事內容並能針對主題進行深度思考。

二、培養學生英文口語朗讀技巧,並能以文意理解為基石豐富語調

及聲音表情,最終以現場表演形式呈現所學技巧。

三、課程主題多元,能進行跨領域教學(表演藝術)或主題式融入教

學(生命教育或環境教育)。

四、根據學生準備度進行差異化教學,以彈性分組的方式搭配各種

形式的教學活動,兼顧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在充分協助下達

成學習表現。

貳、教學模組架構

• Life Education

• Environment Education

• Reader's Theater

• Guest Speaker and Field Trip

• Deeper Understanding

• Critical Thinking

• Reading Strategy

• 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

Read To Understand

Read To Think

Read To Connect

Read To Perform

Page 44: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42

編號:案例(一)B-5

Global Citizens in Taiwan (世界公民在台灣)

領 域:英語文

階 段:高中階段

作品名稱:Global Citizens in Taiwan (世界公民在台灣)

作 者 群:蔡正儀教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林敏靜教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林秀娟教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關 鍵 詞:國際議題、世界公民、跨領域

摘 要:

壹、 教學模組亮點

一、 教材內容跨領域,融入歷史、地理、公民課程。

二、 教學過程以學生為中心,強調課堂討論與意見發表,並採教學與評

量穿插方式進行。

三、 教學活動設計多元,採教學活動與評量穿插方式進行,引導學生自

主學習,展現搜集與整合資料的能力。

四、 教學策略兼顧差異化教學,鼓勵團隊合作,引導小組工作分配時,

依成員能力差異,給予不同的任務,即便學習落後者也可以有所貢

獻。

五、 透過文本閱讀、課堂討論與論壇發表,綜合發展聽、說、讀、寫四

種技能。

貳、 教學模組架構

週次

教 學 內 容

Class Topics

課程要求及作業

Class Requirements

一 課程簡介與破冰活動

Course Introduction and Ice-breaking

Activities

填寫學生資料卡與家長同意書

To-do: fill out student profile and

parental consent form

二 認識家鄉:台北商貿的起源

The Place Where I Live

大稻埕與迪化街初探

To-do: city facts sheet

Due: Parental Consent Form

三 瘋台北:迪化街一日主題行旅規劃 分組討論與實作

Page 45: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43

Fun Taipei—Planning A One-day

Walking Tour Around Dadaocheng

To-do: presentation plans

四 瘋台北:用歷史眼光看台北

The Place Where I Live—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聆聽講座

演講重點摘要與發問

To-do: notes on the lecture

五 瘋台北:迪化街一日主題行旅發表

Fun Taipei—Presenting A One-day

Tour Around Dadaocheng

分組報告與評分

To-do: Plans for A Guided Tour

六 瘋台北:迪化街一日主題行旅執行

Fun Taipei—Taking a Walking Tour

Around Dadaocheng

校外教學(分組負責英語導覽,個人

完成踏查筆記)

To-do: Tour Report & Project

Evaluation

七 你我都是世界公民

We Are a Member of the Global

Community

國際議題大會考

A Quiz on Global Issues

Due: Tour Report

八 善用國際語言,發揮影響力

Making use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to exert your power of influence

做好簡報的要素─選擇主題 The key

elements of a good speech I—

Choosing a topic

何謂好的簡報─訂定期末評量標準

說得清楚,聽得明白

Say it right and harness the power of

language

To-do: “I See Something” by

Dananjaya Hettiarachchi ( 2014 World

Championship of Public Speaking 1st

Place winner)

Review the rubrics for evaluating final

presentations

九 做好簡報的要素─蒐集資訊

The key elements of a good speech

II—gathering/collecting information

做好簡報的要素─結構邏輯

The key elements of a good speech

III—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言之有物,言之有據

Go on a library tour and generate a list

of references/works cited

To-do: List of reference materials

因果關係,條理分明

“The Opposite May Also Be True” by

Derek Sivers on Ted

Hugh Herr’s talk on at 2010

TEDMED

To-do: Writing an Outline

Page 46: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44

十 啟思講座:褚士瑩 x 許芯瑋 x 劉姿

Guest speakers' presentations

十一 做好簡報的要素─視覺輔助及多媒

體融入 The key elements of a good

speech IV—enriching a presentation

with props/multi-media content

善用資源,駕馭媒體

“The Technology of Story-telling” by

Joe Sabia

十二 做好簡報的要素─琢磨講稿與演練

PP V—fine-tuning your speech

課堂實作與教師諮詢

Lab work / meeting with instructor

十三 做好簡報的要素─琢磨講稿與演練

PP V—fine-tuning your speech

預演與排練

To-do: Mini-rehearsal, 2nd evaluation

十四 啟思講座:徐小波 x 孫心瑜 Guest speakers' presentations

十五 Global Forum Students’ presentations

十六 Global Forum Students’ presentations

十七 Global Forum Students’ presentations

十八 Review and Reflections

參、教學模組開發困難及突破

一、 本課程共分三個單元,原本規劃為 18 週(6 + 8 + 4)的單元內容,但

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在進入第二單元時,因學校活動與國中會考試

等因素,造成課程中斷,因此只能縮減原先的規劃,成為 16 週(6 +

6 + 4)的進度表。

二、 本課程需要用到雲端硬碟,活動進行仰賴網路,教師必須考慮硬體環

境的建置,以避免課程設計的執行上受到干擾與挫折。例如:依課程

設計,教師必須先建置 Google Classroom,每位學生也必須都有一個

官方設定的帳戶,在老師發出邀請通知之後,學生必須依規定上網註

冊,才能順利上傳作業。

三、 雲端教室有其方便之處,但是本課程實施過程中,一開始因為學生未

能確實註冊,會有作業延遲的問題。為避免發生混亂與干擾,建議老

師第一堂課在電腦教室示範操作,並確定每位學生都順利註冊之後,

再開始進行正式課程。

四、 本課程為選修課程,學生來自不同班級,因此落實點名制度很重要;

不過,也因為要確實點名,加上本課程上課教室位於不同棟建築內,

每次上課開始難免延誤。因此,教師安排課程活動,在時間的估計方

面,應盡量有彈性,必須考慮各種狀況,除了選修學生到班點名的延

Page 47: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45

遲問題外,其他如硬體設備與網路的建置出狀況、活動進行所需前置

作業的準備時間等等。

五、 由於選修課程的學生來自不同班級,在作業設計上,不論是學習單或

評量表,盡量以在課堂上完成為主,盡量留適當的時間讓學生在課堂

內討論出結果,並在下課前繳交。簡報部分,若能在電腦教室操作,

不妨先在課堂中完成初稿,並且上傳。

六、 本課程結合歷史、地理、與公民的內容,語言的使用,無法避免中英

夾雜,尤其涉及台灣的史地部分,中文的解釋是必要的。但是教師在

課程的引導過程中,仍以英文為優先,尤其國際論壇的外籍人士也必

然以英文表達。雖然學生無法全英文發表意見,但語言的使用的規範

上,應鼓勵以英文為主,教師則盡量提供誘因(加分或口頭獎勵),

讓學生帶頭示範。

七、 本課程的分組活動多,設計課程時,雖按選修人數規劃小組人數,但

該週學生若有缺課情形,便會有不同於預期的結果。為了方便操作,

建議老師不論分組討論、報告或比賽,小組數量以偶數為宜,以利輪

流操作。

八、 外籍客座講師的邀請,在都會區可能比較容易聯繫,各大學多有國際

交換學生,不妨透過大學端的國際學生事務處,公告課程計劃與邀請

事宜。

九、 邀請的外籍學生以來自世界不同區域為佳,不論是美洲、非洲、歐

洲、或亞洲,只要能以英文溝通傳達,對學生都會是良性的引導,因

為多元的另一個優點,是發現英文之所以是國際語言的原因,就是大

家都可以用同一個語言了解認識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肆、參考資料及其他

一、 Taipei’s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http://english.gov.taipei/ct.asp?xItem=1084524&ctNode=29490&mp=10000

2

二、 Taipei’s Diversity https://www.travel.taipei/en/tour/culture

三、 Ultimate Taipei Sightseeing Tou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PekXlgOjUU

四、 Taiwan Bar-『想找茶?來天龍國找我吧!』臺灣世界史 第 7 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ZXyRsbkLz0

五、 John Dodd, Li Chunsheng, and the Age of Taiwanese Tea

http://culture.teldap.tw/culture/index.php?option%3Dcom_content%26id

Page 48: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46

%3D2290:john-todd-li-chunsheng-and-the-age-of-taiwanese-tea

六、 一百人的村落 http://www.100people.org/wp/the-100-people-project-

an-introduction/

七、 If the World Were 100 Peopl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FrqTFRy-LU

八、 中華民國外交部國際新聞讀報站 http://internationalnewsstation.tw

九、 Here's a breakdown of the speech that won the World Championship of

Public Speaking http://www.businessinsider.com/toastmasters-public-

speaking-champion-dananjaya-hettiarachchi-2014-9#ixzz3kXJde73v

十、 2014 World Championship of Public Speaking 1st Place winn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fAz9v2TZcE

十一、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What We Met And Misse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5giOGjj5X8

Page 49: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47

編號:案例(一)C-1

看~數據說話

領 域:數學

階 段:國小階段

作品名稱:看~數據說話

作 者 群:陳維民教師/臺中市立清水國民小學

謝淯婷教師/彰化縣立大竹國民小學

關 鍵 詞:起承轉合教學系統、統計圖表

摘 要:

本單元為數學統計圖表的學習,結合該階段學生常做的運動興趣,我們選

取籃球小子—林書豪為主要情境,一開始,從記錄方式的演進,讓學生了解統

計圖的記錄規定。待學生對統計圖有初步認識後,我們再進入統計圖的報讀與

比較,最後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建構可行的論述,並發展和他人理性溝通的素

養。

特別說明的是,在長條圖合併的活動裡,不單只是讓學生報讀每一節「不

進球數」和「進球數」的總和或是相差,而是更進一步請學生觀察,從「不進

球數」和「進球數」的合併長條圖中,據以做出「哪一節的表現比較好?」的

簡單推論。

Page 50: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48

編號:案例(一)C-2

三視圖_從哪裡看

領 域:數學

階 段:國中階段

作品名稱:三視圖_從哪裡看

作 者 群:鄧家駿教師/臺北市立景興國民中學

曾明德教師/臺北市立南門國民中學

關 鍵 詞:三視圖、輪廓描述、立體圖形

摘 要:

十二年國教數學課的空間主題,在國中階段之前,是將生活經驗對應到數學

語言,使學生可以運用數學性質,理性思考生活中發生的空間問題。立體圖形的

三視圖,以往被忽略,在參考世界主要國家的發展趨勢後,此波改革納入七年級

的學習內容。

此次模組以 3×3 的正方體積木的堆疊連結,來培養學生觀察立體圖形並繪製

視圖的能力,並能發展從視圖的繪製來瞭解站在不同位置觀察立體圖形的結果。

課綱在三視圖的學習內容說明僅局限於觀察與討論立體圖形的前視圖、上視

圖、左(右)視圖,由三視圖的觀察後推理重製立體圖形雖然是學習三視圖的目

的,但目前非國中階段本條學習內容的教學目標,可以當成孩子的探究活動,但

不適宜當成評量目標。

Page 51: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49

編號:案例(一)C-3

當數學素養導向遇見差異化

領 域:數學

階 段:國中階段

作品名稱:當數學素養導向遇見差異化

作 者 群:林成財主任/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賴彥男組長/慈濟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關 鍵 詞:數學素養、差異化

摘 要:

我國 12 年國教新課程綱要主要強調素養導向精神,唯 PISA 國際素養評量

結果顯示,我國中學生數學程度差異化嚴重,因此本研究團隊嘗試開發數學素養

導向差異化教學課程方案。滿足素養導向精神並提供不同程度學生的課堂學習需

求。

教學設計強調情境安排,並兼顧多元活動與多元表徵的靈活運用,其中

多元活動包含觀察、操作、分組討論、小試身手等,而多元表徵則包含圖像、表

格、符號等。差異化任務包括「開放性問題」、「平行任務」、「數學擬題」。

運用分組活動,引導學生互動討論。教學活動安排「老師講解」由教師

帶領學生學習,「學習任務」由學生解題,教師引導,鼓勵同學發表解題想法。

自我評量部分,鼓勵程度較佳的同學,選擇適合自己程度的「進階題」或是「神

的境界」題型開始做,達到兼顧程度差異的學習。

Page 52: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50

編號:案例(一)C-4

平面上的線性變換

領 域:數學

階 段:高中階段

作品名稱:平面上的線性變換

作 者 群:曾俊雄教師/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姚志鴻教師/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關 鍵 詞:旋轉、鏡射、伸縮、推移

摘 要:

本教材先從歷史的角度切入,介紹矩陣乘法規則的由來,導入線性變換的概

念。在說明了矩陣、點、向量三者之間可以互相表達的原則後,先透過伸縮、

對稱變換,發現變換前後坐標間的表示式中有共同的模式

x'=ax+by

y'=cx+dy,導出

「線性變換」的定義,再由矩陣乘法,引出二階方陣

a b

c d 作為線性變換

x'=ax+by

y'=cx+dy的矩陣表示,並將它看成是一種坐標平面上的線性變換。接著應

用矩陣運算漸次推展教學活動,每個活動開頭都有引言,希望引起學生學習

動機;再透過問題導向的實作與討論,發展概念與程序性的知識;活動之後

都會統整前面的概念與程序,並且做一個小結論;除了活動、任務之外,編

者設計評量問題,希望學生可以透過實際練習深化教材中的概念。

壹、 教學模組亮點

一、 由數學文化角度切入談矩陣之乘法規則做為開端,能承先也啟後。

二、 經由 11 個教學活動設計,讓學生動手操作以瞭解矩陣之運算 與所對應

之運算的幾何意義,如文中所闡述:旋轉、鏡射、伸縮或推移變換。符

合「做中學」之精神。

三、 11 個教學活動之安排順序具有邏輯性,由淺入深;問題設計活動化,有

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四、 活動 5 的主題設計,對瞭解”線性變換”這個抽象名詞的本質,具有深刻

的啟發效果.實屬此教材的亮點之一。

五、 活動 4 的設計則是由實際情境的問題(海水波浪的質點運動) ,嘗試用

線性轉換的運算,來推論符合該理論的平面運動應具備何種特質。此種

Page 53: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51

教材設計也是亮點之一。讓學生運用已知的數學知識,經過分析運算後,

所得結果即可據以判定某事件或情境是否合理屬實,而非杜撰虛構,這

種運用基礎的數學知識以客觀理性的論斷事理之對錯,既是數學素養的

自然呈現,也是必備的現代公民素養。

貳、 教學模組架構

一、 學生手冊

(一) 歷史 (矩陣的乘法規則是怎麼定義出來的)

(二) 生活 (Google 搜尋引擎的秘密)

(三) 平面上的線性變換【活動 1~5】

(四) 重要的線性變換【活動 6~9】

(五) 線性變換的面積比【活動 10~11】

(六) 評量

二、 教師手冊

(一) 採書中書方式。

(二) 將學生手冊每頁加入,「搭配學生手冊」的說明。

(三) 內容分「活動解答」,「教學活動安排」與 「教學注意事項」等

三部分。

參、 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一、 觀課

(一) 進行教學流程檢核。

(二) 關注學生動機與學習投入情形與成效。

(三) 觀察者填寫「教學觀察回饋表」。

二、 議課

(一) 討論對於學生學習情形的觀察。

(二) 針對教學內容先後順序是否需要調整或修正進行討論。

(三) 分享教學觀察中的收穫。

三、 反思

(一) 針對教材內容有誤部分進行勘誤,更正。

(二) 針對文字流暢度與用詞做修改。

(三) 針對教師、學生與審查委員意見及建議進行教材修正。

肆、 教學模組開發困難及突破

一、 困難之處:

(一) 對數學素養意涵不易掌握。

(二) 所開發教學模組是否算是數學素養導向教材。

(三) 闡述所開發教學模組與數學素養培養理念的聯繫。

(四) 闡述所開發教學模組如何培養數學素養。

Page 54: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52

(五) 闡述所開發教學模組要培養什麼樣的數學素養。

二、 突破之處

(一) 教材設計理念由數學文化角度切入,值得讚許。

(二) 教材設計理念符合「做中學」之精神。

(三) 教學活動之安排順序具有邏輯性,由淺入深,符合教材設計理念。

(四) 問題設計活動化,有助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五) 能由情境題型引導依據數學觀念及其操作運算結果,判斷事物

之合理性質, 既是數學素養的自然呈現,也是必備的現代公民

素養. (如本教材活動 4) .

(六) 能用簡潔,具像的手法,描述抽象的數學概念,具有深刻的啟

發效果. (如 3.之圖例,及本教材活動 5 所示)

以上為審查委員們所給予的肯定。

伍、結語

數學素養導向教材的撰寫尚在摸索階段,是一種新挑戰 ,需要新點子,更

要創新格局,每一步都是新的嘗試,期待 能為未來開創一種新型態教材,為提

升國民數學素養努力! 還望各位教育先進、學者專家多給於指導、批評與指

教。

Page 55: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53

編號:案例(一)C-5

平面向量的意義

領 域:數學

階 段:高中階段

作品名稱:平面向量的意義

作 者 群:馬雅筠教師/臺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高健維教師/臺北市立大安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關 鍵 詞:平面向量

摘 要:

許多技術型高中的學生,特別是非工業類科的學生,在學習向量時,常感到

抽象不易理解,而且除了物理之外,之前並沒有類似的概念,尤其對於數理不好

的學生而言,甚至於會因為物理而影響到向量的學習。根據文獻分析學生學習向

量感到困難的概念,包括:向量定義、向量長、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平行向量

(24%),向量加減運算、向量分解的幾何意義(22%)(王芳,2011),都是向量最基

礎的概念。本教材設計希望從不一樣的角度切入向量概念,利用學生的「數感」,

透過活動讓學生自然接受向量概念,自己發現向量相等、相反向量、向量加法的

意義,同時建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與成就感,希望即使物理學不好的學生也

能順利學習向量,甚至應用到物理或是專業科目。

壹、 教學模組亮點

一、學生透過活動,利用簡單的「數感」自然地接受向量概念。

二、調整教師教材及教法,逐步引導學生發現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向量

加減的意義。

三、透過小組討論讓學生自行探索、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獨立

思考及合作的態度。

四、學生透過活動,主動參與學習,體驗到團隊合作成果後,自然產生學

習信心與興趣。

貳、 教學模組架構

教材教授的對象為技術型高中學生,學生特質為實作經驗學習強於教科書中

刻板的定義與公式解法與證明,為提供並強化長期記憶學習的機會,本教材

利用「做中學」達成更有效的學習。

Page 56: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54

一、 單元教學目標:

1. 建立向量的概念,並以坐標表示法表示向量。

2. 由起點、終點求出向量。

3. 向量的大小。

4. 相反向量、相等向量的分量關係與幾何意義。

5. 向量加法的分量關係與幾何意義。

6. 向量的分解與合成。

7. 利用向量解決生活與物理問題實例。

二、 教材設計:

從「天文學家在火星上執行探勘任務」談起,學生學習天文學家對機器

人下指令,有如學生玩「夾娃娃機」一般,學生很容易上手,再透過「活

動1:火星任務」,讓學生熟悉如何讓機器人上下左右移動,藉以建立向

量的坐標表示法,並讓學生自己發現如何由起點、終點求出向量 AB ,並

順勢導入從A點移動到B點的最短距離─向量 AB 的大小 AB 。

藉由例題一的運算,引導學生觀察發現相反向量、相等向量的分量關

係以及幾何圖形的關聯。透過練習4與問題3,引導學生觀察向量加法的

分量關係,說明其幾何意義,並進一步連結物理的位移概念以及合力與

分力…等。

提供連結向量與物理內容的例題示範,澄清學生觀念,並讓學生了解

向量如何實際應用於日常生活與相關學科。

參、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一、試教時間:105.5.26 第 8、9 節。

二、試教對象及背景:大安高工重修班學生,共 18 位,其中高二、高三

重修生各 1 位,其餘為高一重修生,且包含至少 2 位特教生(學習障

礙)、1 位技優生、1 位體保生,學生數學學力低落,前測(共 14 題)答

對未達 60%(8.4 題)的學生共 10 人,約占全體的 56%。

三、上課地點:普通教室。

四、觀課與議課紀錄摘要:透過觀課進行教學檢核與學習歷程性評量,檢

視教學流程與學生的學習成效,並關注學生動機與學習投入的情形

等。

Page 57: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55

(一) 教材設計:

1. 藉由遊戲建立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但此時同學尚未得知自

己已開始處理向量問題,學生全體均參與遊戲,互動性非常

地好。

2. 同學藉由遊戲,依序下達位置移動指令,所有指令(向量)連

在一起,最後會呈現完整圖形,每位同學都有多次練習機

會;且學生為達成任務,會彼此互教,很快地學會向量的觀

念。

3. 配合遊戲活動,給予向量定義,能讓學生容易記憶。

4. 代數與幾何合併說明,讓教材更加流暢及完整。

5. 舉例適當,例如:教材一開始的火星探險操作,同學容易輕

鬆明瞭向量相關定義。

6. 為了強調向量的起點不會是特定點(原點)有點辛苦,只好強

調位置移動,可與向量概念與起點不會是特定點的觀念相輔

相成。

學生上課參與活動情況

(二) 教學實施:

1. 讓學生能動作(遊戲),就建立了學生一定的參與感,教師並

給予成功的組別正激勵。

2. 遊戲過程中,各組同學皆有互相教導與學習的情況發生,其中

第 3 組同學被教者雖為特教生,但仍有意願學習,誠屬難能可

貴。

3. 遊戲過程中,第3、4組同學位置移動下指令過程有誤,但很

快發現錯誤,最後領先完成,可以看到孩子臉上有很得意的

成就感與笑容。

Page 58: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56

4. 數學定義,例如:兩向量相等、向量長度是藉由同學直觀回

答,並非像以往只是由教師在黑板寫下定義。

5. 教師引導佳,學生輕鬆學習,效果好。

6. 透過學習共同體,同學間互相討論及協助,積極參與計算與

練習。

7. 教師在上課時,會行走各處觀察各組,甚至各個同學的解題

狀況。

小組討論 議課

(三) 評量:

1. 以提問互動、請學生總結、讓學生完成練習題…的方式展現

學生學習成果,即時進行學習評量與補救教學。

2. 教師會抽問同學原理與概念,以確定學生真正理解與否。

3. 教師最後要求同組討論,把練習題完成,方能下課。

(四) 學生學習成效

後測試題仍維持 14 題,乃是將前測試題改變數字、改變選項或改

變試題順序,由於當天試教結束時間已晚,因此時隔一週才進行

後測,但重修班學生學習習慣不佳,課後並未複習,大多數僅憑記

憶考試,故可了解其學習保留之狀況。另外,打「*」三人,因與

其約定如果後測考得好,將使其重修順利通過,致使此三人有強

烈動機,後測結果進步顯著。

由表 1 可知,後測答對未達 60%(8.4 題)的學生僅 3 人,約 17%,

且 1 位為學習障礙生、1 位為體保生,兩人數學基本能力不佳,約

國小 4 年級程度,對於異分母的分數運算有困難,不會根式運算,

且負整數加減有時亦會錯。另 1 位黃生,因重修結束後找不到黃

生訪談,故無法了解其僅答對 6 題,未進步之原因。

由表 1 可知,後測共有 14 位同學進步(約佔總人數 78%),僅 4 位

Page 59: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57

同學維持原狀,沒有同學退步,分析 4 位同學維持原狀的同學答

題情況,後測幾乎與前測錯一樣的概念的題目,其中 3 位對 10 題

以上的同學表示,因為覺得前後測不難,反倒沒注意某些概念,致

使重複錯類似的題目。

表 1 學生前後測答對題數及答對率進步情況

肆、教學模組開發困難及突破

一、 教學模組開發遭遇之困難:為配合教學模組開發期程,試教對象只能

選擇重修班學生,是否能適用於一般學生,有待第一線教師進一步實

驗驗證。

二、 教學模組之突破:本教材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歷程,學生透過活動主

動參與學習,當學生體驗到活動成果後,自然產生學習自信與興趣,

同時亦提高了學習成效。學生快樂的笑容,是教室最美的風景。

伍、參考資料

單維彰,從四元數到空間向量(上、下),〈科學月刊〉【數.生活與學習】

專欄,2010 年 8 月、9 月。

葉英珍、張敏哲,基礎物理 CI,新北市,龍騰文化,2010。

傅昭明、陳義裕,選修物理(再版更新一刷,下冊),臺南市,南一書局,

2011。

王芳,高中向量的教学调查与探索,湖南師範大學,2011。

Page 60: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58

編號:案例(一)C-6

科學記號與 10 的冪次

領 域:數學

階 段:高中階段

作品名稱:科學記號與 10 的冪次

作 者 群:吳汀菱教師/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洪瑞英教師/臺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

關 鍵 詞:科學記號、10 的冪次、對數符號

摘 要:

本教材因應 108 課綱課程規劃,將原在國中課程的科學記號運算,以及在高

中課程中第一次出現的:指對數中的「10 的冪次」、「認識常用對數的符號」與「計

算機的使用」編寫成四堂課的學習手冊。科學記號運算移至高一上學期第一章,不

僅能使國高中的課程銜接順暢,也顧及學生學習的成熟度。同時,「10 的冪次方與

常用對數符號」基於新課綱『(高一)先建立以符號表達數量的基本觀念,第二次教

學(高二介紹指對數函數)再進入形式運思,也就是抽象概念與公式使用的部分』的

精神,高一的教材即著重於培養數量感與符號理解。

如何使用正確的數學語言來溝通,培養正確的數感,是科學素養的一部分。本

教材選取了高中生所知道的自然科學情境中(太陽系行星的大小、與太陽的距

離…),使用數學來處理極大數與極小數的那一部分,連結到數學知識與符號的使

用,在情境中(Ph 值,乾冰濃度…)解決數學問題、學習使用計算器輔助,同時體會到

符號出現的脈絡與必要性(由10x=a到x=log10a),以達到符合數學素養教材的目標。

Page 61: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59

編號:案例(一)D-1

大千世界-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中年級「粒子」概念教學模組教材

領 域:自然科學

階 段:國小階段

作品名稱:大千世界-國小自然科學領域中年級「粒子」概念教學

模組教材

作 者 群:李永信教師/臺中市潭子區潭陽國小

魏秀玲教師/臺中市南區樹義國小

李金生教師/臺中市潭子區頭家國小

左漢榮退休主任/南投縣埔里鎮水尾國小

李永烈校長/臺中市大安區永安國小

黃鴻博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關 鍵 詞:粒子概念、自我檢核、創意讀寫

摘 要:

壹、教學模組亮點

一、粒子概念教材設計:「物質由微小粒子所組成」的學習內容為新課綱調整加

入國小之新學習內容,本單元嘗試在國小中年級以整合「物質各其特性」之

學習內容與「從生活經驗中覺察問題,並由觀察學習簡單分類」等學習表現,

設計教學模組,作為進一步建立學童微觀粒子概念之基礎

二、情境化教學:教學活動從學生所處的生活情境出發,增進學習興趣、探索學

習內容,引導學童在情境脈絡中學習,以培養國民基本科學素養。

三、主動及差異化學習:以生活情境設計問題,透過實作探索等引發主動學習,

運用學童自我檢核表,提供後設認知鷹架來自我檢核與統整學習經驗,設計

延伸學習區塊讓學生進行差異化學習。

四、多元評量:設計多元評量方法,運用概念繪圖、實作評量、口語發表等檢核

學生習得之學習表現與學習內容。

五、跨領域統整:跨學習領域結合閱讀與寫作,進行科學創意讀寫教學,引導學

生透過創意寫作應用科學學習成果,教師得已深入評核學生學習狀況,並據

以回饋指導。

Page 62: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60

貳、教學模組架構

一、知識概念結構

二、課程設計架構

參、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本教學模組教材已於 106/11/03 由臺中市潭子區潭陽國民小學李永信老師於翁子

國小四年級學生進行教學,藉以檢視研發模組設計的教學可行性,並針對所設計

的教學模組內容進行回饋、修正。

Page 63: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61

肆、教學模組開發困難及突破

一、因微觀「粒子」概念對於國小中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不容易具體描

述,本課程主要主要是要讓學生建立初步『粒子』概念雛形,故需從學

生日常生活對自然界物質組成具體經驗入手,再透過「溶解」等現象觀

察討論,來引導學生學習。

二、使用本模組進行教學時,老師心中隨時都要有「物質是由微小粒子組成」

的想法,適時引導學生以粒子觀點探索大自然中的物質,發現自然界的

種種現象皆起因於粒子間的作用。

伍、教學模組試教情形: (待實際公開課試教後再行提供)

Page 64: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62

編號:案例(一)D-2

微乎其微-國小自然科學領域高年級「粒子」概念教學模組教材

領 域:自然科學

階 段:國小階段

作品名稱:微乎其微-國小自然科學領域高年級「粒子」概念教學模

組教材

作 者 群:林鴻仁退休主任/臺中市大甲區德化國小

王建仁主任/臺中市大甲區德化國小

掌慶怡主任/臺中市大甲區德化國小

郭宗明教師/臺中市豐原區瑞穗國小

塗佳儒教師/臺中市大安區永安國小

吳佳霓教師/臺中市大甲區德化國小

李永烈校長/臺中市大安區永安國小

黃鴻博教授/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關 鍵 詞:粒子、運動、溶解

摘 要:

壹、教學模組亮點

一、粒子概念:十二年國教課綱中將原本在國中學習階段的「粒子」概念教學移

至國小高年級,就國小教學階段來說是全新、抽象的概念,對第一線教學現

場的教師相當具有挑戰性。本模組嘗試以小學階段學生容易理解的方式,

以類化、實作等教學策略設計學習活動。讓學生能以嘗試以「粒子」的概

念,理解曾學習過的如:水的三態變化、溶解、蒸發等生活中所見的現象。

二、問題解決教學:設計連結學生生活經驗之情境化問題,引導學生透過觀察、

實作、討論、想像、辯證等問題解決歷程進行學習,培養基本科學素養。

三、貼近教師教學慣性:根據目前教師教學習慣設計教學目標自我檢核、關鍵提

問與歸納學習內容等教材內容單元,引導基層教師進行自然科素養導向教

學。

三、 強調主動學習:使用學習自我檢核表,提供後設認知鷹架來統整學習,以延

伸學習區塊讓學生進行差異化學習。

四、強調多元評量:設計多元評量教學,運用科學繪圖、實驗規劃、口語發表檢

核學生習得之學習表現、學習內容是否正確;並。結合國小期中及期末定期

Page 65: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63

考查,設計科學素養評量題組。

五、透過團隊合作系統檢核教案,實際試驗教學回饋等,組設計內涵之妥適性。

貳、教學模組架構

一、自然科學知識概念:

(一)物質是由微小粒子所組成。

(二)粒子會不斷的運動。

(三)粒子的運動至使物質型態改變。

二、課程設計架構

參、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本教學模組教材於 106 年 11 月 3 日,由臺中市豐原區翁子國民小學楊宗榮

主任於於翁子國小五年級學生進行公開課教學,請參與國教院自然科學領域各學

習階段模組開發各小組成員,共同檢視研發模組在正式課堂進行教學的可行性,

再回饋到修正教學模組的內容

肆、教學模組開發困難及突破

一、本教學模組嘗試以「物質由粒子組成」的概念進行教學模組研發,透過

問題解決教學,以現行課程中五下「溶解」單元內容做為設計基礎,來

回應新課綱所要培養學生科學核心素養的目標,應是在 108 學年度新課

綱執行前,運用現行教材單元進行素養導向教學的一種可行模式,值得

繼續研發與推廣。

二、素養導向課程理應先決定所要教學的素養,再配合發展相關的內容。惟

Page 66: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64

本教學模組之研發,是配合現行教科書單元進行設計,內容確定後,再

將相關的素養帶進來,致呈現較偏重知識內容的現象,實為過渡型的做

法。

伍、教學模組試教情形: (待實際公開課試教後再行提供)

Page 67: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65

編號:案例(一)D-3

素養導向之探究與實作高中課程模組─「全球暖化真不真」

STS 議題案例發表

領 域:自然科學

階 段:高中階段

作品名稱:素養導向之探究與實作高中課程模組─「全球暖

化真不真」STS 議題案例發表

作 者 群:賴信志副教授/長榮大學科技工程與管理學系

莊元玲教師/國立武陵高級中學

林立平教師/新北市立北大高級中學

薛郁潔教師/國立金門高級中學

鄭凌韻教師/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

關 鍵 詞:素養導向課程模組、氣候變遷、STS

摘 要:

十二年國教中自然領域強調教學課程以探究與實作為主軸,培養學生科學素

養為目標。高中素養導向課程模組小組以大概念(big idea)與生活化的方向思考,

利用地球科學具有與其它自然學科統整跨科的優勢,設計了以氣候變遷為主題的

模組課程。課程規劃以核心素養為學習成效檢核目標,先訂出學習表現後再搭配

學習內容進行課程設計。目前課程名稱「為全球暖化真不真」,模組包含三部分:

1).基礎概念;2).科學歷史與實作;3).全球暖化的思與辨。課程實施則以 STS 為

操作方法,引導學生利用主動探索的方式來回應主題,藉由共同討論並植入新概

念,進而應用新概念並做出適當的判斷與行為。未來再以「太陽能綠不綠」,「牛

肉吃不吃」為延伸主題來與物理、化學、生物進行跨科鏈結。

Page 68: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66

編號:案例(一)D-4

無所不「能」

領 域:自然科學

階 段:國小階段

作品名稱:無所不「能」

作 者 群:賀彩利校長/桃園市大園區竹圍國民小學

陳文言教師/桃園市龜山區楓樹國民小學

陳淑霞教師/桃園市桃園區北門國民小學

王啟業主任/桃園市龜山區新路國民小學

王秋雯教師/桃園市桃園區永順國民小學

關 鍵 詞:大概念教學、能量

摘 要:

本次能量大概念—「無所不能」課程模組設計,由日常生活簡單事件觀察

出發,以「能量」大概念作為教學主軸貫穿整體教學活動,「能量無所不在」及

「能量的形式」之真實情境體驗為起點,接著以「能量的轉移」跑台實驗探究

活動為重點,並以學生能在真實環境中應用「能量的作用」所學解決問題為教

學的再起點,進行以素養導向的課程實踐為基礎的研究及探討,融合「KWL 閱

讀模式」、「POE 科學探究學習模式」。

學習熱忱延續動力源自學生自己的研究發現,科學專有名詞則以科學閱讀

方式帶入,群組教師從一個國小教學領域陌生的主題--「能量」共同導入,過

程中累遇思維辯證與挫折,用團隊對話及支援跳躍出教學新力量,期望讓學生

「看見」自己的學習,讓教師「看見」自己的成長。

Page 69: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67

編號:案例(一)D-5

小粒粒 大世界

領 域:自然科學

階 段:國小階段

作品名稱:小粒粒 大世界

作 者 群:陳玉燕教師/桃園市中壢區中正國民小學

陳靜宜教師/桃園市大溪區仁善國民小學

陳淑婷教師/桃園市中壢區華勛國民小學

蔡本慧教師/桃園市中壢區華勛國民小學

賴碧純教師/桃園市平鎮區文化國民小學

關 鍵 詞:粒子、物質

摘 要:

本教學研究以現象觀察、探究實作、文本閱讀等活動設計策略,豐富學生

的科學探究主體經驗,引領孩子開始接觸「粒子」的微觀觀點,為國中的粒子

概念學習做準備。

以結構式探究的觀察活動引發學生的好奇與疑問後,突破以往觀察物質巨

觀形象的方法,打破眼見為憑的僵化視野,進而察覺工具的進展有助觀察。但

工具有其限制,而想像是協助理解現象的工具,引導學童以開放的角度進入物

質的微觀想像世界,認識物質是由微小粒子組成。

經由多層次的探究活動,學生們嘗試比對現象與想像的異同,互相質疑、

補充、澄清的論證歷程,概念得以逐步的調整與修正。最後提供科學家的粒子

模型,讓學生嘗試去應用,涵養粒子概念。

Page 70: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68

編號:案例(一)D-6

從原子到宇宙-子題二:微觀世界的實踐與修改

領 域:自然科學

階 段:國中階段

作品名稱:從原子到宇宙-子題二:微觀世界的實踐與修改

作 者 群:張文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吳月鈴退休教師/宜蘭縣立復興國民中學

葉辰楨教師/新北市立三峽國民中學

鄭志鵬教師/臺北市立龍山國民中學

張揮鈺教師/宜蘭縣立復興國民中學

關 鍵 詞:自然領域教學模組、跨科概念、系統與尺度

摘 要:

自然領域研發團隊於 105 年度研發、試教、與修改「從原子到宇宙」模

組,已完成模組的架構與資源(計 8 節課教案、簡報、學習單、閱讀資料等)。

本文報導非研發團隊成員教師的試教歷程與內容修改成果,以提供課程設計及

施行者參考。

三峽國中葉老師應邀針對一班九年級學生進行試教,主要調整了第二子題

微觀世界,包括:(1)調整素材:以議題「塑膠微粒對海洋生物(牡蠣)的影

響」貫穿主題,探討"微粒”的尺度大小,及對不同系統(家中用水、海洋生

態)的影響。(2)精緻化探究活動:增加「糖和澱粉何者可以通過腸衣?」,以

及以積木來操作水分子的拆解的活動,由此協助學生建構粒子由大到小的尺度

概念,及物質由粒子組成,粒子可拆解、組合的概念。

Page 71: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69

編號:案例(一)E-1

動腦動手做學習--伸縮手臂

領 域:科技

階 段:國中階段

作品名稱:腦動手做學習--伸縮手臂

作 者 群:陳玫良主任/臺北市立石牌國民中學

陳瀅如教師/臺北市立五常國民中學

關 鍵 詞:科技教育、素養導向教學、中學教材教法

摘 要:

學校是假日開放場地,每次假日結束回到學校時,地上總有很多寶特瓶、

鋁箔包等飲料罐,打掃同學總要彎腰撿拾。因此,讓同學思考,如何減輕打掃

同學負擔? 提供伸縮手臂的案例,讓同學減少彎腰的機率,可將寶特瓶或鋁箔

包夾取到回收籃。

提供案例,讓學生認識基本機械結構,並引導思考其中所蘊含的科技原

理,與自然學科的學習連結,透過簡單機械或物體運動等原理運用,以工程製

圖方法繪製出設計想法。設計過程中,引導學生用分組合作學習中的團體探究

法,透過小組成員腦力激盪、共同討論後,設計出屬於自己的作品。透過科技

產品的發展,繼而了解未來 AI 人工智慧在機械手臂上的發展趨勢,也適時引

導學生思考科技演進對人類發展所帶來的影響。

Page 72: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70

編號:案例(一)E-2

模組化程式設計-動手玩超音波

領 域:科技

階 段:國中階段

作品名稱:模組化程式設計-動手玩超音波

作 者 群:王家松教師/新北市立蘆洲國民中學

關 鍵 詞:運算思維專題、Arduino 超音波專題、資訊應用

摘 要:

本專題為運算思維導向教學,引導學生思考超音波在生活上的應用,透

過超音波的方式,來測量距離,同時讓學生了解自然課學習到的聲波課程,在生

活上的實際應用,並讓同學思考各種不同的應用方式

專題活動中透過解析生物(蝙輻)的本能模式(超音波),與文字程式做對照,

讓學生體驗問題分解、抽象化與模組化。利用 Ardublock 積木程式,降低程式撰

寫難度,讓學生專注思考在「如何將超音波做為一個模組」。再結合其它的 Arduino

組件,發想在生活上的相關應用,並透過學生的實作,轉化成相關應用的原型,

內化演算法的精神。

Page 73: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71

編號:案例(一)E-3

合作學習的共創模式

領 域:科技

階 段:國中階段

作品名稱:合作學習的共創模式

作 者 群:邱姫菁教師/臺北市立敦化國民中學

賴怡玫教師/臺北市立敦化國民中學

關 鍵 詞:多人即時共筆、合作學習、合作共創

摘 要:

「多人即時共筆系統」是教師在資訊課程「資料處理應用專題」單元中所

設計的一種多人合作學習的共創模式。學習者以小組進行,各自訂立子題、確

定目標,深入探討待達成或待克服的問題。利用協作的系統平台,讓學習者學

會善用科技資源,共同擬定有效可執行的計畫。透過共同參與、合作共創、溝

通表達,提升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等能力。學習者經由實作,取得資料再加以

統整、應用與分享。訓練學習者系統思考有效利用運算思維與資訊科技工具解

決問題。「多人即時共筆」,更提供一種跨領域科際整合的思維:每年可跨科、

跨領域進行教師共備討論,訂定多元主題進行教學,為學生傳授各科目中的主

題核心知識。學生經過系統化與多科專業教學培養,集結各成果或各科作品彙

整成小組簡報,進行報告發表分享。落實雲端科技運用理念,亦拓展多媒應用

與資料的搜集與管理。

Page 74: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72

編號:案例(一)E-4

從心開始,開學的前十堂課 調。色。版

領 域:科技

階 段:國中階段

作品名稱:從心開始,開學的前十堂課 調。色。版

作 者 群:陳怡翔教師/宜蘭縣立復興國民中學

林佳玫教師/宜蘭縣立復興國民中學

林濤音教師/宜蘭縣立復興國民中學

關 鍵 詞:跨領域、自我探索、核心素養

摘 要:

愛因斯坦曾說:「Everybody is a Genius. But If You Judge a Fish by Its Ability

to Climb a Tree, It Will Live Its Whole Life Believing that It is Stupid」,一隻魚如何

知道自己是一隻魚?如何讓他找到屬於自己的天命,做好面對下一個階段的準備,

我們擬定「認識自己、關懷環境、自我實踐」作為三年的課程主軸,針對本校七

年級學生入學後 1-10 周進行設計,透過視覺藝術、生活科技、家政共同分組活

動,進行情境營造、常規建置與內在探索,引導學生探索自我的特質,以文字、

幾何圖形、色彩、味道進行表達,所建立的特徵也將成為後續設計的個人化元素。

Page 75: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73

編號:案例(一)E-5

我?我!我們…

領 域:藝術

階 段:國小階段

作品名稱:我?我!我們…

作 者 群:方美霞教師/臺北市文山區興華國民小學

王宗科教師/臺北市文山區辛亥國民小學

賴佩莉教師/臺北市中山區大佳國民小學

王瑱鴻教師

關 鍵 詞:科技應用、藝術領域、創作

摘 要:

本單元以「數位科技應用」為主軸,以科技跨域整合為特色,課程活

動以多元表徵為原則,引導學生思考「名片」如何成為藝術表現與探索的

媒介。首先,學生先對自我特質進行探究,配合情境進行構思與創作,透

過數位音樂工具的學習與美感設計原則的掌握,將個人特質元素整合於名

片中,成為展現個人特質的載具。最後藉由學生之間相似的個人特質,表

現自我以及與他人的連結關係。

壹、 設計理念

藝術領域「核心素養」強調藝術學習不以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

注情意、態度、與生活的結合,並透過表現、鑑賞與實踐,彰顯學習者

的全人發展。本單元課程核心概念為「藝術為創意與溝通的獨特語言符

號」及「創造性表達是探究與分享個人自我身份認同的方法」,因此,從

「我」出發,進而發展到「我們」,透過藝術符號的探究與表達,從自我

探索,進而與同儕夥伴之間、互動,符合 12 年國教「自發」、「互動」、

「共好」的精神。

Page 76: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74

貳、教學模組亮點

一、以「我」為學習主體,實踐自發、互動、共好的核心素養。

人對自己永遠抱持著好奇,在此單元中,透過名片的編製進行自

我探索,進而了解自我、肯定自我。「自發」因個體對了解自我的渴望

而被啟動;藉由分組討論與互相賞析,讓「互動」有了美好的經驗,也

能激盪出不同的想法;在建構自我認知與信心後,更能達到「共好」的

關係。

二、行動學習整合運用以呼應「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

本單元以科技跨域整合為設計規劃主軸,以平板搭配 APP 的行動

學習作為主要學習活動,期能充份利用行動載具與行動上網環境,帶給

學生多樣化、適時的學習機會。行動學習與 e 化學習的情境與工具有

所不同,行動學習能提供即時學習反饋、誘發學生自主學習、學習歷程

的即時記錄以及工具的實用與多樣化,讓「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更

能加以實踐。

三、以表現學習為主要學習構面,創作為其表現手段。

本單元中的音樂創作搭配平板設備,使用 GarageBand 及 Medibang

等 app。過去學生常受限於個人能力而無法進行的音樂創作活動,此單

元中透過大量的素材以及工具的靈活運用,能激發學生新的創作思維

與創作,使得作品能呈現多元的面貌。

參、教學模組架構

Page 77: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75

教學

資源

肆、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此教案包含四個單元子題,共計 12 堂課。對象為臺北市某國小六年 3

班學生共 23 位,以一次兩節課的方式進行,由各單元子題教案撰寫教師分

別親自授課,由小組其他成員進行觀課。期間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三澤一

實教授曾參與部分試教過程,並提出許多寶貴的建議,使課程內容能更符

核心素養精神。試教者對於教學流程以及平板操作過程均相當熟稔,學生

對於科技應用已具先備經驗,試教過程大致流暢順利,師生互動良好,透

過教學活動的引導,學生多能自在愉快地進行學習。

我?我!我們… 單元

主題

學習

活動

學習

目標

1.多張 1/4A4

大小的紙張

2.就地取材作

為戲劇道具

1.能對同學的

名片進行回饋

2.能透過戲劇

創作,將彼此

的特色串聯起

1.能了解自己的

聲音印記

2.創作唸白印記

3.創作音樂印

記。

參與、討論、發表、實作、各式學習單 、創作作品與成果分享

1.能了解人事物

皆有五感特質

2.能歸納統整自

己的的特質

3.為自己名片的

內容做材料庫

1.了解名片創作的

流程

2.創作視覺印記

3.能進行名片排版

設計

4.能彙整名片元素

並輸出 1.學習單

2.小白板

1.教學示範音樂

2.音效 app 電腦

3.錄音設備-麥

克風、平板、

耳機

1.學習單

2.簽字筆

3.電腦/平板 1.藉由情境討論解決方案 2.討論「名片」的意涵 3.體會感受五感特徵 4.歸納統整自己的特色

1.賞析音樂印記

的特質

2.運用慣用語或

口頭禪進行創作

3.以 app 鼓組搭

配唸白創作

1.繪製個人的標記(LOGO) 2.翻拍線條稿 3.電腦修圖、去背景與上色 4.排版設計 5.轉檔 6.上傳至雲端空間

1.名片設計彼此交流與分享回饋 2.將彼此的特色以戲劇方式串聯

子題

目標

我們

的故事

學習

評量

我的

聲音印記

1. 學生能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自我特質

2. 學生能欣賞及接納自己與他人特質

3. 學生能運用適當的媒材來製作名片

4. 學生能創作一段代表自我風格與特色的音樂

5. 學生能以名片建構自我與他人關係。

單元子題

與眾不同

的我

印記

我的

視覺印記

Page 78: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76

伍、教學模組開發困難及突破

一、行動學習在藝術領域課程上的應用,有主客觀環境上的困境

行動學習為近年來教育所關注的議題,相關藝文領域的教學開發以及

應用其實相當有限,創作方面更是極少見,增加模組開發的困難,但也凸

顯開發此模組的必要性與重要性。

就實際教學執行面上,硬體上需要平板以及相當的網路頻寬;教師也

須具備相關的教學能力,包含行動學習的教學概念、軟體的執行操作能力

以及教案規劃執行的能力。這些能力絕大多數教師尚未擁有,需要透過多

次的研習以及自我進修得以建立。考量以上狀況,因此在教學模組的撰寫

上,盡量降低以上的相關需求並且提供影音素材等教材以協助教師。

二、數位科技工具的絢麗效果並非課程的核心,教師仍應關注對核心素養的掌

握數位科技為藝術提升創作的各種可能性,不但能提供多元化的素材、突

破傳統的創作手法、激發創新的思維,具有許多優點,但同時也可能因炫

麗的效果讓師生忽略對核心素養的掌握。因此在撰寫模組以及試教時,需

適時適度進行評量,確認學生的學習成效,並不斷滾動修正,讓課程內容

更臻完善。

陸、參考資料及其他

陳瓊花,洪詠善(2017)。創作與轉化: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課程綱要草

案之研析國家

教育研究院教育脈動電子期刊,10。出自

http://pulse.naer.edu.tw/Home/Content/9b0d3439-06b7-4639-

a9156e50a6aa0a1c#%E6%B4%AA%E8%A9%A0%E5%96%84%EF%BC%8C%E5%9C%8B

%E5%AE%B6%E6%95%99%E8%82%B2%E7%A0%94%E7%A9%B6%E9%99%A2%E8%A

A%B2%E7%A8%8B%E8%88%87%E6%95%99%E5%AD%B8%E7%A0%94%E7%A9%B6

%E4%B8%AD%E5%BF%83%E4%B8%BB%E4%BB%BB

Page 79: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77

編號:案例(一)E-6

發現臺灣之美

領 域:藝術

階 段:國中階段

作品名稱:發現臺灣之美

作 者 群:邱敏芳教師/臺北市立實踐國民中學

黃瑞菘所長/國立臺南大學動畫媒體設計研究所

蔡善閔主任/臺中市立至善國民中學

關 鍵 詞:核心素養、視覺藝術、美感要素

摘 要:

「發現臺灣之美」教材及教學模組,係依據十二年國教自發、互動及共好的

課綱理念,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對照藝術領域課程綱要中的學習重點,以培

育學生自主認識、分析、創作及交流臺灣之美為學習目標。教學流程運用語意心

智圖,美感分析、多元媒材創作自己心中臺灣之美明信片,並運用實體作品聯展、

科技及互寄明信片,進行作品互動與分享,呼應十二國教自發、互動及共好的理

念。從試教結果發現,學生可以自主性組織解析生活中的臺灣意象,並且可以從

教師課堂上的引導,小組互動中展現「臺灣之美」詞彙的心智圖像。課程中有關

美感的構成、比例、色彩及質感構面,有助於引導學生進行創作。學生運用多元

媒材製作完成作品,實證主動開展設計作品選材運用的學習植入與開展。透過歷

程性學習觀察、課程學習單、教師評量及同儕評量等多元評量方式記錄學習歷程。

貳、 設計理念

本教材以「核心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運用自身的生活經驗與體驗,將對

於臺灣之美的意象,轉換成為藝術創作,並與他人分享臺灣之美。學習活動中以

形成性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瞭解如何將臺灣之美,轉換成為溝通及體現的生活

符號意象,學習運用美術多元媒材,理解美感原理中之「構成」、「比例」、「色彩」、

「質感」等進行設計創作,並運用製作臺灣之美明信片的傳遞與紀錄,實踐舉辦

實體及網路兩種方式,臺灣之美意象「明信片聯展」及「酷卡傳情」,讓學生學

習如何將臺灣之美的體驗進行擷取、創作、共享之藝術自主素養的學習與培育。

貳、教學模組亮點

一、建立臉書社群進行網路平台進行交流。

課程設計中,運用臉書社群網路平台,讓學生將自己的作品進行上傳及與

同學們進行交流與互動。

Page 80: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78

二、運用明信片相互傳遞交流臺灣之美意象。

運用明信片互相交換傳遞,將自己的作品與不同區域、學校的學生進行分

享、交流,從明信片的實體交換,串連不同的設計觀點與創作欣賞與理解。

參、教學模組架構

肆、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圖 至善國中觀課 圖 教師引導學習

課程

領域

教學

資源

時間

主要

教學

活動

評量

目標

小主題

時間

發現臺灣之美

視覺藝術、地理、國文、英語

5 節課

探究臺灣之美

解析創作美感 臺灣意象創作 酷卡聯展傳情

教學簡報、教學

影片、4開海報

紙、彩色筆、簽

字筆

1.如何向外國人分享

臺灣之美

2.藝術家和設計師如

何詮釋臺灣之美多元

意象

3.小組腦力激盪繪製

臺灣之美心智圖

1. 小組合作學習完成臺灣之美心智圖 20%

2. 運用多元媒材完成兩件明信片創作與中英文書寫 50%

3. 撰寫評量回饋單 30%

4. 能

教學簡報、臺灣之

美案例作品、便條

貼、簽字筆

1.學習構成、比例、

色彩、質感美感要素

2. 解析臺灣之美多

元意象創作美感

3.繪製臺灣之美意象

圖初稿

1.以多元媒材進行臺

灣之美意象圖酷卡明

信片創作

2.明信片格式設計

3.以中英文書寫臺灣

之美

1.完成兩件酷卡明信

片創作與書寫

2.聯展發表與票選

3.進行自評、他評及

學習反思回饋

4.國內外明信片交換

分享臺灣之美

1節課

2節課

1節課

1.學習美感要素

2.藝術家與設計師

的創作美感分析

1.運用多元媒材創作

臺灣之美意象圖

2.完成酷卡明信片的

設計與書寫

1.作品上傳臉書社團共

2.進行作品自評與他評

3.撰寫學習心得回饋單

1.小組合作學習探

究臺灣之美

2.繪製心智圖

1節課

教學簡報、彩色鉛筆

等多元創作媒材、明

信片卡紙、手機

教學簡報、評量

回饋單

單元

主題

課程

領域

教學

資源

時間

主要

教學

活動

評量

目標

小主題

時間

發現臺灣之美

視覺藝術、地理、國文、英語

5 節課

探究臺灣之美

解析創作美感 臺灣意象創作 酷卡聯展傳情

教學簡報、教學

影片、4開海報

紙、彩色筆、簽

字筆

1.如何向外國人分享

臺灣之美

2.藝術家和設計師如

何詮釋臺灣之美多元

意象

3.小組腦力激盪繪製

臺灣之美心智圖

1. 小組合作學習完成臺灣之美心智圖 20%

2. 運用多元媒材完成兩件明信片創作與中英文書寫 50%

3. 撰寫評量回饋單 30%

4. 能

教學簡報、臺灣之

美案例作品、便條

貼、簽字筆

1.學習構成、比例、

色彩、質感美感要素

2. 解析臺灣之美多

元意象創作美感

3.繪製臺灣之美意象

圖初稿

1.以多元媒材進行臺

灣之美意象圖酷卡明

信片創作

2.明信片格式設計

3.以中英文書寫臺灣

之美

1.完成兩件酷卡明信

片創作與書寫

2.聯展發表與票選

3.進行自評、他評及

學習反思回饋

4.國內外明信片交換

分享臺灣之美

1節課

2節課

1節課

1.學習美感要素

2.藝術家與設計師

的創作美感分析

1.運用多元媒材創作

臺灣之美意象圖

2.完成酷卡明信片的

設計與書寫

1.作品上傳臉書社團共

2.進行作品自評與他評

3.撰寫學習心得回饋單

1.小組合作學習探

究臺灣之美

2.繪製心智圖

1節課

教學簡報、彩色鉛筆

等多元創作媒材、明

信片卡紙、手機

教學簡報、評量

回饋單

單元

主題

Page 81: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79

圖 實踐國中試教情形 圖 學生填寫學習單

圖 學生作品 圖學生作品

議課記錄

1. 每位學生都非常專注且投入學習。

2. 善用動機策略與示範策略,引發學生能夠短時間內擴散性思考。

3. 學習情境能夠在既有條件限制下,提供藝術氛圍的情境。

4. 提問策略主要以認知為主,建議可增加情意方面的問題。

5. 後續可以分析各組學生的台灣印象,理解學生學習與生活經驗,作為跨領域教師

對話素材,以及後續分析作品的參考。

伍、教學模組開發困難及突破

一、學生創作媒材的選定。

教學模組在開發設計時,對於學生要使用何種創作材料進行多次的討論與檢

視。原先課程規劃以色鉛筆作為創作主要表現媒材,但在討論過程中,希望不要

限制學生的創作表現,故最後教學設計以引導學生發揮自主選材,充分表現心中

臺灣之美的意象。

實際授課過程中發現,學生自主選擇創作的材料,不僅可以發揮個人想要表

現的臺灣之美意象,更能讓學生從選材的過程中發揮理解相關多元媒材的特性,

進而理解各項視覺藝術創作媒材。

Page 82: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80

二、網路交流平台的使用

學習成果在課程設計過程中,運用網路交流平台進行作品交流。因為多數網

路交流平台都具有註冊機制,在註冊過程中教師需要進行引導社群註冊。學生在

上傳作品進行分享時,也需要講解說明操作流程與注意事項。

在實際授課過程中發現,學生們會互相教授如何進行網路社群註冊操作。在

作品上傳的學習過程中,更可以發現學生會主動協助不熟悉網路上傳機制的同學,

將作品進行網路上傳,可發揮同儕學習互動協助學習精神。

陸、參考資料及其他

Villeneuve, P.,& Love, A.R.(2007).Rethinking the gallery learning experience

through inquiry. In P. Villeneuve(Ed.), From periphery to center: Art

museum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PP.194-204). Restoon, VA: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瀏覽自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

http://www.naer.edu.tw/files/15-1000-7944,c639-1.php?Lang=zh-tw。

我的臺灣:看見心靈的故鄉 林磐聳藝術設計展(2010)。台北市:勤宣

文教基金會。

林磐聳-臺灣設計的發光體(2005)。台北市:經濟部商業司出版。

林磐聳的設計地圖(2011)。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林磐聳-臺灣設計的發光體,瀏覽自

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13/luminary888/home.htm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2013)。看見,臺灣:林磐聳的藝術與設計。

台北市:國立歷史博物館。

陳瓊花、洪詠善(2016)。創作與轉化: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課程綱要之研

析看見台灣,瀏覽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scgJBG_kgQ。

Page 83: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81

編號:案例(一)E-7

就是那道光!—「燈」的設計思考

領 域:藝術

階 段:高中階段

作品名稱:就是那道光!—「燈」的設計思考

作 者 群:張素卿教師/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簡伯如教師/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徐錦香教師/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鄭凱鐘教師/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陳正源教師/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關 鍵 詞:設計思考、創造力教學、科際統整

摘 要:

這是一套強調「動手做」的設計專題課程,課程架構援引美國 STEAM 模式,

在創新、發明的基礎上,針對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

(Engineering)、藝術人文(Arts)及數學(Mathematics)等五大領域進行統整的

探索與實作課程。不同領域的老師們透過共同備課設計出活潑、實用的燈具設計

專題,引導學生自己提出方案,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

每個學生都是手腦並用的創客。概念討論與實做演練為本課程主要進行方式,在

專案的體現過程中,適時結合藝術、身心理學、科學、科技等各領域知能,培養

學生為他人設想的同理心、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造改變的自信。本課程旨在

消彌學用落差,使學習連結現實生活,培養面對多元、變動的未來所需的創意人

才。

壹、 設計理念

本課程是以美術科為主導的協同教學,也可作為新課綱校定必修或多元選修

課程,課程設計以學生為學習主體,透過跨領域的教學活動設計,將藝術與科學

運用於生活情境。教師給予的只是學習方法與資源,透過體驗、案例分析、角色

扮演、講解、示範、討論、實做、合作學習、展演發表等學習情境,發展基礎藝

術與科學應用技能,並讓學生深化專業知識,學習如何自主學習,以培養個人適

應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評量規準與方法著重學生自發、互動

與共好的學習歷程表現,以期透過生活實踐,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彰顯學生

全人發展。

Page 84: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82

貳、教學模組亮點

(一)人本:

設計始終來自於人性!設計強調的不只是技法,更是一個以人為核心的思維

方法。透過

體驗、觀察、訪談活動,增進學生對日常生活細節觀察與同理感受的洞察力。

(二)跨領域:

藉由結合藝術、科學與科技的創意思考過程,讓學生熟悉設計相關知能,具

有從多角度

思考同一問題的創新整合能力。

(三)探索與創造:

從生活情境中整合多元管道學習而來的知能以解決問題,使科學更有趣、實

用,並創造兼具美感與人文關懷的未來發明。

(四)重於實踐:

透過身體力行,改善思考習慣,增進思考效率。藉由實際操練設計專題,增

強學生勇於創新的實務經驗與改善社會的動力。

參、教學模組架構

課程設計主要參酌 2004 年起

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在全球掀起

創意思維教育浪潮的「設計思考」

(Design Thinking),流程與方法

如下,課程架構如右:

!

P

P

T

(

)

/ / 0

T

(

5 A 5 A

m

!

L

6

1.

2.

!

3.

!

6

A u

u

5

5

-

6 6 6 6 6 6

5

i

!

5

6 T

(

T 5

) 6

( 5 5

!

I

i

T

T

E

5

5 5 55

I

. 4 2 13

(

T

/ / 0

T

(

/ / 0

.

6

D

(

D

(

)

D

(

D

D

(

( n

)

Page 85: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83

肆、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試教者講述情形

視覺退化體驗 尋找生活中不良設計小組討論 案例分析 分組提案發表

與學生互動情形

基礎電路焊接實作 多面體分組實作 材料特性大考驗 後火車站材料尋寶

說課/議課情形

設計思考讀書會 團隊教師彼此觀課 定期共同備課、議課 交大林銘煌教授增能研習

學生作品/成果特寫

以學生設計專案「光之筆」(light pen)為例,從日常需求發想,歷經 1.概念草圖→2.

企劃書→3.電路實作→4.原型製作→5.簡報發表→6.提案修正的完整設計過程。

伍、教學模組開發困難及突破

鑒於高中比大學較晚分科分流,未來科際整合創意人才培育反而更容易在高

中落實扎根。因此,101 年本校美術、生活科技、數學、物理、生物、健康與護

理等科教師籌組未來創思人才培育團隊至今已逾五年。我們從第一年定期舉辦

Page 86: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84

設計專題讀書會、機構參訪與專家講座,增進學科間的了解與對話開始,爾後共

同研擬課程架構、教學計畫、編寫教材與教案,到 102-104 年持續三年在高一開

設理論與實作兼具的校本特色課程,期能透過持續不斷的課程研討、實驗與修

正,建立可供他校靈活運用的高中創意思考跨領域統整課程模組,以銜接新課

綱適性揚才、終身學習的核心教育理念。多年實施下來課程雖屢獲專家審查肯

定,學校期末以問卷方式瞭解學生對課程學習的想法,選修學生亦多表達熱烈

肯定之辭,但在實際執行上仍有不少困難有待克服方能使課程更長更久,茲分

述如下:

1. 實作教學是科際統整課程的最佳實施方式,不只能大幅提升學生的學習成

效,刺激思考,亦能透過不同專長的同儕合作,增進教師教學品質與知識

廣度。現行學制要進行此跨領域課程最大的困難在於國內高中老師任教班

級、時數與班級人數的負擔都很重,尤其需要多位老師合科教學時,教師

課表不易安排,再加上教師鐘點分配困難,每位老師仍須將主力放在本科

教學上,無法全心全意投入,這些因素都使得課程不易長久維繫。

2. 跨領域創意思考課程雖立意良善,且更符合未來人才培育趨勢,但在現行

考招合一的升學主義制度下仍難避免淪為形式,使得學生自主學習的精神

難以落實。若大學取材管道能參考、甚至採計特色課程的成績或學習記

錄,相信這樣的課程將會對學生更有意義。

3. 多數學校經費有限,加上城鄉差距,使得創客教育的資源嚴重分配不均。

可加強社會資源的引進,如邀請「台大不一樣思考社」進入校園,讓大學

生與高中生進行腦力激盪互飆創意,或加強各鄉鎮創客空間的人力與設備

資源多方利用。

4. 課程多年實施下來經常可見學生令人驚豔之創思設計,未來可擴大舉辦學

生成果發表會、參加科展或校外創客相關活動,並輔導學生專利申請,拓

展企業贊助,協助學生走出校園、實踐夢想。

陸、參考資料及其他

1.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瀏覽自國家教育研究院網站

https://www.naer.edu.tw/bin/home.php (2017)

2.史丹福大學設計學院課程

http://dschool.stanford.edu/use-our-methods/ (2017)

3. Jay McTighe、Grant Wiggins 著,賴麗珍譯,《重理解的課程設計》,台北:

心理,2012。

Page 87: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85

4.感玩團隊,《史丹佛改造人生的創意課》,台北:平安,2012。

5. Oliver Herwig,《通用設計》,台北:龍溪國際,2010。

6. Steven J. Paley,謝靜雯譯,《像發明家一樣思考》,台北:時報,2012。

7. Tim Brown,吳莉君譯,《設計思考改造世界》,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0。

8.楊裕隆、陳美蓉,《三段式設計表現技法》,台北:視傳文化,2006。

9.Bjark Hallgrimsson 著,楊久穎譯,《產品設計的原型與模型》,台北:旗標,

2013。

10.Paul Rogers, Alex Milton 著,楊久穎譯,《好設計!打動人心征服世界:全

方位了解產品設計的第一本書》,台北:奇光出版,2017。

Page 88: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86

編號:案例(一)F-1

尋美探索趣

領 域:綜合活動

階 段:國小階段(中年級)

作品名稱:尋美探索趣

作 者 群:黃雪芬主任/臺南市北門區錦湖國民小學

楊宗明主任/嘉義市興嘉國民小學

范郁敏教師/桃園市桃園區同德國民小學

關 鍵 詞:美感、探索

摘 要:

本單元依據總綱核心素養「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和領綱核心素養

「綜-E-B3」,以綜合活動領域主題軸「生活經營與創新」和主題項目「生活

美感與創新」為主,對應第二學習階段學習表現 2d-II-1「體察並感知生活中

美感的普遍性與多樣性」。

本課程實施對象為四年級學生,「道將圳」的情境設定主要是學校周遭的

環境,為上下學會經過的地方,藉由此環境的探索再帶回校園中,學生以探

索的方式覺察校園之美並進行分享。

教學設計活動一為探美道將圳,引導學生運用不同感官探索,分享探索

美的感受;活動二為走讀校園,感知校園之美,並體察各種美的感受。活動

三為生活遇見美,學生分享自己認為美的人事物,展現美的多樣性,,並透

過班級共同動手,實踐以不同的方式呈現班級美的作品。

壹、 教學模組亮點

本單元依據總綱核心素養「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和領綱核

心素養「綜-E-B3」,以綜合活動領域主題軸「生活經營與創新」和主

題項目「生活美感與創新」為主,選擇第二學習階段的學習重點,對

應第二學習階段學習表現 2d-II-1「體察並感知生活中美感的普遍性與

多樣性」作為課程發展的基礎,學習內容則選擇 Bd-II-1 生活美感的

普遍性與多樣性以及 Bd-II-2 生活美感的體察與感知,希望能讓學生

覺察生活美感,據此發展出「尋美探索趣」課程。

本教學單元以”生活中的美在哪裡?”為問題意識作為出發點,引

導學生發展感官探索,省思生活美學議題,提升生活品質,並在未來

展現生活美感。教師在參考本教學設計時,場域可以以學校周遭孩子

常會經過的地方,或是以學校本位課程探討的校園周遭地點,作為一

Page 89: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87

開始探美的起點,先帶孩子去看看每天上放學過程中有機會接觸的美,

再漸漸回到校園較安全處讓孩子自己探索。老師要做的是深入理解教

材、觀察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討論,聽他們的想法,為他們搭構學

習的鷹架,並培育美感素養。教師實際教學內容宜符應學生的生活環

境,並做相關的資料整理。本課程建議留半節課,於一個月後的學習

單分享,讓學生討論生活中的美在哪裡,並可以落實生活實踐。

貳、 教學模組架構

參、 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一、 教學方式:盡量與教學設計的時間、引導語、活動安排盡量與教學設

計一致。

二、 學習對象:嘉義市國小的高年級學生(五年級)

主題 流程簡述 試教發現(優點、缺點)

探美道將圳 一、巡禮道將圳,分享看到/聽到/聞

到/摸到/感受到…….

二、 分享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及道將

圳帶給自己的感覺

一、學生在圳邊探索

時,一開始大部分都

用眼睛去看美的事

物,需要由老師引導

尋美探索趣

探美道將圳

探訪道將圳,引導學生運用不同感官探索,分

享探索美的感受

走讀校園

分組以不同形式探索校園的美,能與他人分享

生活遇見美

共同為班級創造美感角落,分享生活上的美感

探索的實踐。

Page 90: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88

三、教師引導學生歸納:每個人都能

夠透過身、心、靈去感知生活中的

美。

四、小組討論下次走讀校園紀錄美感

的工具。

大家多利用感官去探

索。

二、到學校外面社區

探索,需多注意安全,

由於本活動選擇的地

點在本校的外面,直

接請學生在校門口集

合,不會影響上課時

間。

走讀校園 一、 規畫走讀校園的工具,小組討論

走讀校園的路線。

二、 依規劃的路線,探尋校園角落的

美,並做記錄。

三、 小組整理紀錄並分享校園最美角

落。

四、 引導學生思考校園最美角落的原

因及特色。

五、學生歸納:美的感受會因為每個人

生活的經驗而有差異。校園需要大家

共同維護,才能處處皆美。

六、學生回家蒐集生活中,自己認為美

的人、事、物的照片、報導或是物品等。

一、小組原先預定的

走讀校園的工具,因

某些負責的學生未帶

來,導致小組不愉快。

二、學生有更進一步

的機會好好地看學

校,並且發掘校園的

不同美感,也讓學生

可以彙整不同的想

法。

三、校園尋美過程中,

有些小組在校園中,

影響別班或其他活

動,需多加提醒。

生活遇見美 一、透過快問快答活動,分享自己對

美的事物看法。

二、學生分享收集到美的資料,並說

出它美的原因。

三、分組討論有哪些形式的美感?(有

形的美感與無形的美感)

四、全班共同擬定計畫由全班一起動

手為教室創造美。

五、在接下來的一個月生活中,繼續

覺察、感知美的事物,並記錄自己的

體驗與感受,思考美對環境帶來的影

響。在課堂上與同學分享討論。

五、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在我們的生

活中,存在著各種不同形式的

美感。

一、學生分享美的事

物,有時會遭到質疑,

這便是討論美的殊異

性最重要的時刻,提

醒尊重不同美感的體

驗。

二、共同擬定的計畫,

大部分提議為具體的

教室美感改造,教師

可以適度引導無形的

教室美的改造。

三、在一個月的實踐

過程中,教師利用晨

光時間偶爾追蹤學生

的美感體驗狀況,提

Page 91: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89

六、一個月後的分享:分享一個月生

活中,覺察、感知美對環境以

及自己帶來的影響。

並探討持續實踐感知美的方

法,並在生活中持續記錄。

醒學生生活美感的實

踐。

肆、教學模組開發困難及突破

(一) 提供足夠時間省思於實踐:學生在課程後進行美的覺察,事後在課堂

中分享,可以延續孩子在生活中對美的不同見解。也透過延宕的時

間,給予孩子生活中美的感知機會,讓課程的美可以在實踐以及省思

中,交錯在生活中,讓教師在後續引導學生時,更能發現學習目標以

及省思是否對應,也可以在後續的「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陶冶

中,更聚焦於核心素養的展現。

(二) 班級生活美的場域可以拓展至校園或是家庭,再透過照片或影片分

享,讓生活美的觸角可以延伸。

(三)將學生帶到戶外上課,因為探索過程需要時間,較容易拖時間,教師

如能克服時間問題,更能讓學生在探索過程獲得樂趣。

伍、參考資料及其他

(一)中文紙本書籍

1. 漢寶德(2007)。談美感。台北市:聯經。

2. 漢寶德(2010)。如何培養美感。台北市:聯經。

(二)電子報

生活美感電子書計畫教育部。取自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ILgyzDoeFl0jql4Jp-lfg

Page 92: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90

編號:案例(一)F-2

生活美感實踐家

領 域:綜合活動

階 段:國小階段(高年級)

作品名稱:生活美感實踐家

作 者 群:周雅釧教師/臺中市北屯區仁美國民小學

陳玟伶教師/高雄市左營區勝利國民小學

關 鍵 詞:生活美感、創意行動、美感實踐

摘 要:

本單元依據總綱「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及領綱「綜-E-B3」,以學

習表現「2d-III-1 運用美感與創意,解決生活問題,豐富生活內涵」來發展課

程,實施對象為國小六年級學生,透過學習內容「Bd-III-1 生活美感的運用

與創意實踐」的設計,引導學生從真實生活的觀察中提取多樣的美感經驗,

從案例研討中學習解決生活問題的創意,並透過討論、互動與分享的學習活

動,建構美感經驗與創意解決生活問題的連結,進而能夠在真實的生活情境

中,發現問題、思考如何運用創意規劃解決生活問題、添加美感元素規劃美

感行動計畫、評鑑與評選美感計畫,並採取實際行動。希冀培養學生願意持

續運用創意經營生活,豐富內涵,以開創美好人生的態度與實踐力。

壹、 教學模組亮點

真實情境的學習脈絡

•課程起點:分享真實生活中的美感經驗

•課程歷程:覺察真實生活中的美感需求

•課程目標:創造真實生活中的美感經驗

任務導向的學習設計

•感受任務:從對生活的感受中發現問題。

•想像任務:運用創意與美感經驗,想像解決生活問題的策略。

•實踐任務:討論班級任務與分工,實際解決生活問題。

•分享任務:透過回顧與評鑑,提出自己的美感行動挑戰。

學生中心的學習歷程

•學習方式:探索、體驗與合作學習。

•學習態度:積極的參與生活,並能與環境產生關連。

•學習遷移:關注將所學內容應用在生活中。

Page 93: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91

貳、教學模組架構

參、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一、試教階段歷程說明

(一)第一階段

1.試教目標:教學模組建立後,進行試教,覺察課程設計問題,做為模組修

改依據。

2.試教對象:二個班級,一班五年級,一班六年級。

3.注意事項:進行教學時,歷程盡量與教學設計的時間、引導語、活動安排

一致。

(二)第二階段

1.教學模組修正後,進行試教,針對模組進行微調。

2.試教對象:一個六年級班級。

3.注意事項:無。

生活美感實踐家

生活美感追追追透過美感經驗的分享,運用討論與對話,連結美感與生活的關聯性。

創意行動一起來課前個人蒐集創意行動案例,課中小組分析案例的創意與被解決的問題,並探究真實生活中的問題。

美感設計師小組討論能讓生活感受到美感的創意行動策略,以解決上一節課所探究的生活問題。

為美感打光各組計畫提案,全班回饋票選,強化全班對通過案例的認同度,共同執行班級美感行動計畫。。

美感再生好生活分享美感行動經驗與美感行動的實踐,並能持續運用所學豐富生活。

Page 94: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92

二、試教記錄與修正歷程

活動一:生活美感追追追(1節)

紀錄:

1.學生蒐集的美感經驗多為直接

經驗,例如:大自然的美,藝

術作品的美。

2.學生對於創意解決問題概念不

清楚,雖有強化指導語,學生

仍似懂非懂。

活動二:創意行動一起來(3節)

紀錄:

1.學生思考生活中的問題都集中

在廁所的改進,僅一組能看見

老人問題。

2.新高年級每週的綜合活動課為

2節課,建議單元子活動以 2

節課或單節進行設計。

活動三:美感再生好生活(2節)

紀錄:

1.學習單過多,教學稍有負擔,

建議減少學習單的數量。

2.此課程設計僅包含一個學習表

現與一個學習內容,以領域高

年級的學習量來看,宜減少教

學時數。

銜接課程:品味生活(3節課)

說明:此課程模組係以學生已具

備 2d-II-1與 2d-II-2之先備能

力為前提,但試教的學生並不具

備這樣的能力,所以另外設計美

感多樣性與創意解決生活問題的

銜接課程。

活動五:美感再生好生活(1節)

說明:此課程模組的學習歷程已

經是生活實踐,不再利用課程進

行延續課程,學生個人的行動方

案,可利用課餘時間持續進行,

將原設計的兩節課變成一節課。

活動一:生活美感追追追(1節)

說明:增加銜接課程之後,擴展

了學生的美感經驗與創意面向。

活動二:創意行動一起來(1節)

說明:將原來活動二的三節課,

修改為單節設計。

活動三:美感設計師(1節)

活動四:為美感打光(1節)

原始設計教學模組試教(第一階段)

修正後教學模組試教(第二階段)

Page 95: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93

三、教學模組設計與試教心得:

(一)第一版的設計內容過度重視學習紀錄,學習歷程中變成一種學習負擔,重新

修正的課程內容,簡化學習紀錄,並修正引導語更接近學生的生活語言。

(二)到底是「找到生活中的美感問題用創意來解決」,還是「用創意解決生活問

題,並修飾為更具美感的行動」,進行了新的對話。對一般人而言,後者問

題更容易發現,也更具有實踐的可能,所以第二版的課程方向做了微調,

以創意解決生活問題為引導主軸,並在創意中思考美感元素的添加。

(三)為了讓學生能更從容的思考,可依據學生的感受度、想像力與實踐規劃延長

教學時間,重視以學生為中心的自主學習歷程更甚於結果呈現。

(四)活動五「美感再生好生活」,建議可依學生所規畫的實踐期程來決定發表分

享的時間,不一定侷限於本課程所擬定的 2-3 週後。

肆、教學模組開發困難及突破

一、美感素養的缺乏:

(一)教學者:過去的成長過程、師培體系、教學指標引導,在美感的著墨均不多,

教學者的美感素養多來自生活的直接體驗,缺少系統化的思考與轉化為教學

的能力。

(二)領域課程:從不同領域角度切入,處理的美感經驗應該有其領域的特殊性。

重新思考以綜合活動領域精神出發的美感,與藝術與人文所建構的美感不重

疊卻有相同元素的內容,在與教授們和一些藝術與人文教師的對話之後,將

綜合活動的美感素養定位在人、事、物所帶來的正向感受,包含開心、溫暖、

自信、互助……等能帶來愉悅生活感受的素養。

二、缺乏素養導向教學經驗:

對於如何讓學生產生問題意識,如何讓學生能夠進行自主學習,如何讓學生

能夠落實在 生活中,原本以為課程設計已經足夠學生中心了,真正思考課程的

起點和課程終點的設計時,才發現原來還是教師中心的課程設計。經過兩階段的

試教歷程,與教學與設計團隊一次次的對話,省思、修正,更能將學生的能力建

構導向素養。

三、學習時數取捨的兩難:

以學習重點的數量與學生在該年段該領域的學習總時數來衡量,每一個學習

重點所佔的比例必須有其限制,然而在面對真實情境的問題解決,卻往往不是教

學者可以理性計算的,還要考慮學習者的各種狀況,例如:想解決的問題高於學

習者的能力時,可能就要在增強學習者能力與課程擱置間進行取捨。而教學模組

的設計,在於提供一個能讓學生用美感豐富生活的可能,所以選擇以教學分享的

Page 96: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94

方式,分享不同決定的經驗,而教學模組則是一個學生能力與想解決問題相當的

理想狀態呈現。

伍、參考資料及其他

一、中央研究院數位島嶼網站 https://cyberisland.teldap.tw/

二、Design for change 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改變世界的故事

https://www.dfctaiwan.org/stories

Page 97: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95

編號:案例(一)F-3

人學探索-人我面面觀

領 域:綜合活動

階 段:高中階段(生命教育科)

作品名稱:人學探索-人我面面觀

作者群:胡敏華教師/國立羅東高級中學

范毓麟教師/辭修學校財團法人新北市私立辭修高級中學

吳瑞玲組長/臺北市私立靜修女子高級中學

錢雅婷教師/新北市蘆洲區仁愛國民小學

關鍵詞:全人圖像、尊嚴、互為主體

摘 要:

臺灣社會受到急功近利、重理工輕人文風氣的影響,學校教育往往過度偏重

「人才」的競爭力,而忽略「人」的內在涵養。因此,教育應協助孩子具備的思

考判斷能力、身心靈的成熟與成長,生命價值觀的內化與深化等重要議題,在學

習過程中完全被忽略,社會上充斥著各種怪力亂神、情緒失控、人生觀扭曲、價

值觀模糊等現象,這些現象皆為生命教育課程應思考的問題。

高中生命教育課程99課綱以「人生三問」架構高中生命教育類選修科目的課

程,包含:

(1)人為什麼而活?此「第一問」是要先確立生命的終極意義與目的,何為至善(終

極關懷)?

(2)人應該如何生活?此「第二問」是倫理思考能力的培養及價值觀的省思,以分

辨人生應行的道路與方向(價值思辨)?

(3)人要如何才能活出應活的生命?此「第三問」關注人格與靈性的提昇,以逐步

做到知行合一(靈性修養)。

以「人生三問」為架構的「生命教育」可以有系統涵蓋人生目標、人生道路

以及如何知行合一的生命課題,也建構了「培育完整的人」之核心內涵。

而十二年國教統整小學、國中到高中三個不同人格與身心靈成長階段的學習,

應該更周延考慮課程規劃的適齡與適性,以協助學生有系統的探究生命重要課題。

因此,新課綱提出之生命教育核心素養架構,除前述「人生三問」向度之外,另

增「基礎與方法」的向度,分別為「哲學思考」與「人學探索」:希望協助學生

以「思考素養」為基礎來發掘與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與挑戰;並對於人的本質、

存在意義及人我之間的應對關係建立正確而多元的理解。整體生命教育核心素養

之內涵即從「人生三問」及「基礎與方法」兩大向度中開展。

此份教學模組之設計是以學生具備哲學思考素養的前提下,引導學生透過

Page 98: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96

生活情境的思考,反省人的本質,理解全人的概念;同時針對自我與尊嚴、人與

人之間的對待等深入探索,以引導學生確立並深化自我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壹、教學模組亮點

一、深入淺出,檢視生活情境中對人的誤解:

經由各種生活情境探討人如何被錯誤的對待,例如將人疾病化、物化及工具

化之後,對於「自我」的主體性與尊嚴的衝擊;並從人的本質與時間過程思考「人」

的多元面向,建立對人的「全人」理解,協助學生確立適切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做為探索人生根本課題之基礎。

二、活化思維,解構人我關係的深刻意義:

透過討論學生自身的經驗、具爭議性的公共議題以及日常生活中所常見的新

聞來解構學生習以為常的概念,並導入新的視野與角度,以協助學生內化並建構

對於「全人」概念的認知,進而能體悟到「尊嚴」與「互為主體」,也才能理解「尊

重他人」與「受他人尊重」的真正意義。

貳、教學模組架構

Page 99: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97

參、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本模組試教對象為新北市辭修高中高三學生,原以為學生年齡較長,基礎知

識較豐富,平常對於社會議題已有一定的關注,因此期待試教時的情境討論可以

激起諸多不同意見的火花;然而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有許多難以撼動的想法,

而這些發現更可作為教學者之反思:究竟如何引導學生具備獨立思考的素養?如

何讓他們發現自己身為人的主體性?

例如:當我們以楊逸帆所拍攝的紀錄片「學習的理由」,來討論「工具化」、

「化約」等概念時,學生們對於自己可能被視為工具是沒有感覺的,甚至認同現

階段讀書的目的只是為了考學測、升大學,分數競爭是唯一重要的事,學校或老

師的教學也可能只被學生視為工具。

教學者不斷透過提問,才得以引導學生覺察這種思考模式是否有盲點?自己

會不會也以這種較為狹隘的角度來去評斷身邊的人?

當然,這樣的討論發現也許與試教學校(辭修高中)的學校特色有關,每個學

校的文化氛圍會影響學生如何看待自我與人我關係,教師個人的生命經驗與人生

觀也會影響人學的思考與討論歷程。因此使用者參考此教學模組進行教學時,可

以視情況調整提問與情境,也可以反思自己對於這些問題的觀點,以協助學生客

一、人的多元面向

Page 100: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98

觀的從日常生活中深入反省人的本質,解構學生既定的迷思,確立適當的對人、

對自我以及人我關係的觀點。

肆、教學模組開發困難及突破

本教學模組所要探討的人學概念,為十二年國教生命教育學科新增學習重點,

而該知識領域的探索涉及各領域對人的理解,也需對於各知識領域有基礎的概念,

是故在研發時需要投入大量時間進行廣泛閱讀與進修。此外,目前在學界尚未有

系統性的論述專書可作參考,因此在設計與教學過程中仍須不斷與教授、社群夥

伴反覆修正討論,因此建議參考使用者須不斷共備閱讀以提升自我知能。

本單元之重點是希望學生對於人有更多元與全面的理解,以作為探索人生根

本課題之基礎,因此我們希望以生活化的情境、教師彈性與開放的觀點來引導學

生思考「人」的核心價值,如「自我」、「獨特」、「尊重」等;而這些看似簡單的

詞語,事實上都具深刻的意義,是以我們希冀透過本教學模組來引導學生真切探

知其中奧義。

伍、參考資料及其他

學術期刊論文

1 吳豐維(2007 年)。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思想季刊,

4,63-78。

2 孫效智(2015 年 3 月)。生命教育核心素養的建構與十二年國教課綱

的發展。教育研究月刊,251,48-72。

書籍

1 理察.大衛.普列希特 (2010)。我是誰?如果有我,有幾個我?。

臺北市:啟示。

2 菲立普.費南德茲─阿梅斯托(2007)。我們人類–人類追尋自我價值

及定位的歷史。臺北縣:左岸。

3 奧斯卡‧柏尼菲 (Oscar Brenifier) (2007)。我,是什麼呢?。臺北

市:米奇巴克出版社。

4 傅佩榮(2016)。人生,一個哲學習題:認識自我、開發潛能、修養

靈性的追求。臺北市;天下文化出版。

Page 101: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99

編號:案例(一)F-4

活出生活品味

領 域:綜合活動學習領域

階 段:高中階段(生涯規劃科)

作品名稱:活出生活品味

作 者 群:陳玉芳主任/新北市立中和高級中學

關 鍵 詞:生活角色、生活型態

摘 要:

本模組配合綜合活動領域主題軸「2.生活經營與創新」及主題項目「人際互

動與經營」、「生活美感與創新」,搭配十年級高一新生剛從國中畢業進入新的

學習階段,正面臨高中生活更多元之生活角色與抉擇的經驗,透過小組訪談、議

題探究的方式啟發問題意識,採討論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個人生活角色之調

適,以「涯 Ac-V-4 生活角色與生活型態。(性別、族群、階層、年齡等多元文化、

人際互動與經營等)」做為主要學習內容,反思個人生活角色之投入情形及其與

內在價值的關連,發展讓生活角色平衡的創新策略,協助學生達成「涯 1c-V-2 釐

清個人生活角色,開展生涯故事」的學習表現。

模組中包含兩個部分:1.「角色放大鏡」計 1 節,學生從新聞事件、個人生

活經驗中覺察生活角色的任務,探索各生活角色內涵與角色衝突所反映的個人內

在價值;2.「角色的平衡與美感」計 1 節,以「生活角色溫度計」分析個人對生

活角色的看重與投入程度,省思讓生活角色平衡的創新策略並加以實踐。

壹、 教學模組設計理念

此教學模組乃依據總綱核心素養「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和「B1 符號運

用與溝通表達」,以綜合活動領域主題軸「生活經營與創新」和主題項目「人際

互動與經營」、「生活美感與創新」為主,選擇高級中等學校階段的學習重點,對

應學習表現「涯 1c-V-2 釐清個人生活角色,開展生涯故事」作為課程發展的基

礎,學習內容則選擇「涯 Ac-V-4 生活角色與生活型態。(性別、族群、階層、年

齡等多元文化、人際互動與經營等)」,希望能讓學生覺察生活角色安排的心靈美

感,據此發展出「活出生活品味」課程。

此模組之課程實施對象為十年級學生。學生從國中九年級跨越到下一學習階

段,在高中生活中有更多元的生活角色與抉擇。面臨這樣的生涯轉換,如何扮演

合宜的生活角色,避免產生角色衝突與壓力,是學生重要的生活議題。

課程旨在引導學生覺察個人不同角色的安排與生活型態的關係,學習在取捨

過程中釐清自己的目標與價值觀。經由檢視自己在生活中對各角色的「重視度」

Page 102: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00

與「投入度」,分析兩者間異同的可能原因,提出讓生活角色平衡的創新策略,

能與人溝通合作,體現恰如其分、身心自在的生活美感。

貳、 教學模組架構

參、 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本模組試教對象為高中十年級學生,透過國內外新聞素材之蒐集,拓展學生

對不同國籍、種族、年齡、性別的人們在生活角色及生涯規劃上所反映的議題;

以小組訪談的方式進行議題探究,啟發學生之問題意識,再藉由「生活角色溫度

計」、「我的角色雷達偵測」等活動,分析個人對生活角色的看重與投入程度,省

思讓生活角色平衡的創新策略。試教過程中,學生對於個人在生活角色中,理想

上對角色重視的程度與現實上對角色實際投入的程度,兩者之間的差異,深有感

觸,透過同儕討論,有助於了解自己的價值觀,並從中檢視自己需改善或調整的

問題。學生對於「何謂生活中平衡的心靈美感?」有諸多討論,有些認為「對角

色的理想期待」與「對角色的實際投入」兩者之間的距離拉近,是平衡的心靈美

感;有些則認為在眾多角色之間的兼顧,才是平衡的心靈美感。此議題並無唯一

答案,教學過程中最有價值的是啟發學生深入的省思,並將這份思考與心得實踐

在真實的生活經驗中。

肆、 教學模組未來的應用

本模組配合綜合活動領域主題軸「2.生活經與創新」及主題項目主題項目「人

際互動與經營」、「生活美感與創新」,搭配十年級學生進入新的學習階段之生活

經驗,利用新聞發想也開啟學生對不同性別、族群、階層、年齡的人們在生活角

活出生活美感

角色放大鏡(1節)

「新聞發想」:從新聞事件、個人生活經驗中覺察生活角色的任務,探索各生活角色內涵以及所連結的內在目標與價值。

「議題探究」:從課程活動中探究生活議題、各角色的內涵與角色衝突所反映的個人內在價值。

角色的平衡與美感(1節)

「生活角色溫度計 」:以「生活角色溫度計」分析個人對生活角色的看重與投入程度。

「我的角色雷達偵測」:省思讓生活角色平衡的創新策略並加以實踐。

Page 103: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01

色調適上可能面臨的衝突與抉擇,用小組討論教學法引導學生主動分析個人對生

活角色的看重與投入程度,探究其與內在價值之關連,省思讓生活角色平衡的創

新策略,整個教學安排上是以「涯 Ac-V-4 生活角色與生活型態。(性別、族群、

階層、年齡等多元文化、人際互動與經營等)」為主要學習內容,在自主反思與實

踐的歷程中,達到「涯 1c-V-2 釐清個人生活角色,開展生涯故事」的學習表現。

本模組之試教雖以十年級學生為主,然而對於將生涯規劃課程安排於十一或

十二年級之學校,亦可善用學生在所屬年級之生活角色或議題為素材來進行學習

與探究,例如:社團或班級幹部角色與其他生活角色之抉擇、高三生活角色調適

與輕重緩急安排之間的取捨等。

此外,課程亦可視議題與內容適時融入「性別平等教育」重大議題中「性別

角色的突破與性別歧視的消除」之學習主題,對應「性 U3 分析家庭、學校、職

場與媒體中的性別不平等現象,提出改善策略」的實質內涵。於加深選修課程「未

來想像與生涯進路」的部分,可延伸至「涯選 Ac-V-1 生活角色與生活型態(性

別、族群、階層等多元化文、人際互動與經驗等)」及「涯選 Ac-V-2 未來工作與

休閒活動的安排」之學習內容,透過教學實踐達到「涯選 1c-V-1 釐清個人生活角

色,兼顧工作與休閒生活」;於加廣跨科選修課程「生命啟航:生命意義與生涯

發展」的部分,可連結至「生涯選 B-V-1 生活角色與生活型態」、「生涯選 B-V-2

生涯規劃與人生意義」、「生涯選 B-V-3 生涯規劃結合經營策略與社會責任」及

「生涯選 B-V-4 欣賞與分享美善的人事物」等學習內容,進而達致「生涯選 2-V-

1 建構生命的意義與人生方向」之學習表現。

Page 104: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02

愛家傳美味

編號:案例(一)F-5

領 域:綜合

階 段:高中階段(家政科)

作品名稱:愛家傳美味

作 者 群:曾慶玲教師/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

林秋慧教師/新北市立三重高級中學

關 鍵 詞:文化傳承、飲食美學、傳家菜

摘 要:

本模組以發展「綜綜 S-U-B3 透過生活美學的省思,豐富生活美感的體驗,

欣賞與分享美善的人事物,創新經營家庭生活,開創美好人生。」之核心素養為

方向,以個人的家庭飲食故事出發,了解家人間的愛進而能愛家,藉由傳家菜的

訪談,喚起學生的飲食記憶並拉近家人間距離,利用實作展現記憶中的美味、飲

食中的美學。模組中包三個子活動:(1)「味覺記憶傳承」計 1 節,透過「我的

傳家菜」作業喚起家庭的美味記憶,再次感受飲食情感的連結,體會飲食文化傳

承的意義。(2)「傳家美味分享」計 1 節,分享自家傳家菜的故事與製作歷程,

每組評選出一道最感人與最想學會的傳家美味,並共同研究出最想學會的傳家菜,

結合原創者或創新融入新的飲食美學元素設計。(3)「傳家饗宴共食」計 2 節,

小組合作製作評選出的傳家菜,並分享所融入的飲食美學元素,再一起品嚐與評

選,並寫下心得回饋。

壹、 教學模組亮點

家政的核心在於家庭,飲食除了是生活基本能力,更是連結家人情感的重要

媒介。

高中生因課業或同儕因素,較缺乏與家人互動。因此,本家政教學活動設計,

透過向家人學習、傳承家族或家鄉特色菜。不僅能提升烹調能力,更拉近家人關

係,進而省思自我家庭傳承的角色與責任,藉此達成「家 4c-V-1 反思青年的家庭

責任,規劃家庭共學活動,落實愛家行動」的學習表現。

飲食美學,加上飲食的情感連結功能,便是飲食文化最重要的內涵。

中式飲食之美,主要是通過飲食尋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滿足,亦即從美味、美

色、美形、美器、美境的和諧統一,賦予人們的愉悅,進而達到充實與審美的理

想境界,讓學生透過「我的傳家菜」作業分享,設計出各組的「愛家傳美味」,

結合飲食美學,展現「家 1b-V-2 運用飲食美學,設計與製作健康、安全、多樣的

餐點」的學習表現。藉此學習歷程達到「綜綜 S-U-B3 透過生活美學的省思,豐

富生活美感的體驗,欣賞與分享美善的人事物,創新經營家庭生活,開創美好人

Page 105: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03

生。」之核心素養。

貳、 教學模組架構

參、 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本模組試教對象為十、十一年級學生,透過「我的傳家菜」作業,向長輩學

習探詢家鄉味,傳承家族或家鄉飲食,增進家人互動、傳承家庭價值,並從學生

家人的回饋中,看到學生及家長對於此作業的肯定;亦有少部份同學提出家中主

要的飲食型態為外食,則請學生想想家人外食常吃菜色,這道菜是否有特殊意涵?

從傳家菜結合飲食美學的部份,需教師許多的說明與引導,方能達到課程目標;

而在評選傳家菜時,融入美學的部份需藉由各組學生的詮釋後才能夠評分。整體

而言,本模組的課程設計能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

肆、教學模組開發困難及突破

十二年國教提倡美感教育,但學生對於美學的界定較少接觸,多停留在外在

器物或藝術的美。但事實上,生活中文化傳承、家人情感連結與互動等等都是美,

更是珍貴的美感展現,是有「溫度的美」、更令人「感動的美」。本模組在飲食美

學的部份,包涵烹調的色、香、味器皿的搭配,加上製作食物時情感的連結、享

用傳家菜的內心感動及傳家菜的文化傳承意義。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美學的概

念,不僅僅是外顯的五感,更重要的是內心感動與文化傳承。

若家庭飲食型態主要為外食時,可請學生想想家人外食必點菜色,這個菜色

是否為家人所喜愛或有特殊意涵?亦可創造、發展自己與家人的共同美味記憶;

或透過節慶食物引導,例如:端午南部粽與北部粽的差別,自己喜歡那一種?而

家人又較喜歡那一種?

高中家政課程中,透過在生活中的實踐,體驗學習與練習,以「做中學」希

冀學生經由自發性、主動性的學習,從中獲得生活中的知識與學以致用的能力。

本模組可以結合學校特色活動,如廚藝競賽,或外加 4 小時的家庭教育活動。或

結合校慶或孝親月活動進一步將學生的成果辦理成果展示。

愛家傳美味

味覺記憶傳承 (1節)

傳家美味分享 (1節)

傳家饗宴共食 (2節)

尋找個人或家庭的味覺記憶

完成「我的傳家菜」作業

分享各家傳家菜故事並評選

出一道傳家菜餚,結合飲食

美學設計

傳家菜製作、共食

評選與回饋

Page 106: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04

編號:案例(一)G-1

「打擊惡視力」國小高年級素養導向教學模組

領 域:健體

階 段:國小階段

作品名稱:「打擊惡視力」國小高年級素養導向教學模組

作 者 群:黃志成教師/臺北市內湖區明湖國民小學

李一聖教師/臺北市內湖區明湖國民小學

巫偉鈴教師/臺中西區忠明國民小學

鄭麗媛教授/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體育學系

掌慶維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關 鍵 詞:視力保健、理解式樂樂棒球教學、定向越野運動

摘 要:

「打擊惡視力」教學模組依據「健體-E-A1」與「健體-

E-A2 」核心素養內涵,轉化為素養導向、跨科整合之

學習目標,共分為三個單元,「視力保衛戰」探討近視

成因及 3C 電子產品不當使用習慣對視力的影響,引領

學生自我反省與修正促進視力保健的行為。「強棒出擊」以樂樂棒球教學為

主軸,除達到望遠凝視之效果,並培養學生棒球比賽技能與戰術,增進尊重、

努力與合作之品德。「定向同心逗陣行」跨科統整健體課程,融入視力保衛

戰、強棒出擊以及定向越野運動,能達到提升健康體適能、促進身心健全發

展的目標。本模組融入體驗式教學、理解式球類教學、責任教學以及體育教

學模組等多元化教學模式,希冀引導學生展現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以及系統

思考與解決問題等核心素養。

壹、教學模組亮點

一、素養導向教學

「打擊惡視力」教學模組符合「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情境化、脈

絡化的學習」、「學習歷程、方法及策略」以及「實踐力行的表現」等素養導

向教學的四大原則。

Page 107: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05

二、健體跨科統整

「打擊惡視力」教學模組強調跨科統整的精神,

參照健康與體育領域之核心素養與學習重點,融入

健康科「Da-III-3 視力與口腔衛生促進的保健行動」,

以及體育科「Hd-III-1 守備/跑分性運動基本動作及

基礎戰術」、「Cd-Ⅲ-1 戶外休閒運動進階技能」等學

習內容。

三、多元教學模式

「打擊惡視力」教學模組融入體驗式教學、親

子共學、理解式球類教學模式、責任教學模式以及

體育教學模組等理念,引導學生展現身心素質與自

我精進以及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等核心素養。

四、多元教學評量

「打擊惡視力」的學習評量係以學習重點為依據,對照核心素養達成

的情形,兼顧形成性與總結性評量,強調真實性評量且連結學生於實際情境

中的應用。評量項目包含認知、情意、技能及行為實踐,運用實作評量、上

課參與、課後作業等多元評量的策略,亦即採用「護眼行動開始學習單」、「樂

樂棒球比賽表現評量表」、「樂樂棒球運動實踐紀錄表」以及「打擊惡視力學

習單」等多元評量方式,以呼應學生身體力

行視力保健、樂樂棒球運動以及定向越野

運動的理想。

貳、教學模組架構

「打擊惡視力教學模組」共設計視力保衛戰、強棒出擊以及定向同心逗

陣行三個單元,合計 6 節課,每節時間為 40 分鐘,透過情境化的教學活動,

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自信心、身體活動能力、知識與責任感,達到保持有目

的地追求健康生活以及身體活動的學習目標。

Page 108: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06

健體-E-A1具備良好身體活動與健康生活

的習慣,以促進身心健全發展,並認識

個人特質,發展運動與保健的潛能。

健體-E-A2 具備探索身體活動與健康生

活問題的思考能力,並透過體驗與實

踐,處理日常生活中運動與健康的問

題。

健康與體育領域核心素養

學習表現

1a-III-2

2a-III-2

3b-III-4

4a-III-2

學習內容

Da-III-3

學習表現

1c-Ⅲ-1

2c-Ⅲ-1

3d-Ⅲ-2

4d-Ⅲ-1

學習內容

Hd-III-1 學習表現

1d-Ⅲ-3

2c-Ⅲ-2

3d-Ⅲ-3

4d-Ⅲ-1

學習內容

Da-III-3

Hd-III-1

Cd-Ⅲ-1

視力保衛戰(2節)

近視的成因及對個人健康

的影響,執行護眼行動,

自我反省與修正促進視力

保健行為。

強棒出擊(3節)

樂樂棒球遊戲規則、禮

儀、戰術與技能。尊

重、努力與合作之品

德,規律運動之習慣。

定向同心逗陣行(1節)

融合視力保健、樂樂棒球

遊戲以及定向越野運動之

校園定向尋寶遊戲。

打擊惡視力

圖一 打擊惡

視力課程架構

Page 109: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07

參、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視力保衛戰」單元設計以學生為主體,運用自我覺察及批判思考技能,探討

個人使用 3C 產品的行為及過度使用對身心健康造成的影響。學生學習制訂公

約並養成健康安全的使用習慣,表現自主管理的信心與效能。

「強棒出擊」綜合理解式球類教學與責任教學模式的理念,主要透過樂樂棒球

遊戲規則、器材及場地的修正,使學生在遊戲比賽中充分享受運動的樂趣與成

功經驗,小組討論與分享比賽的戰術,提升其參與動機和樂樂棒球的比賽表現,

並能在課餘時間邀請同學與家人共同實踐力行規律運動的習慣。

「定向同心逗陣行」採用體育教學模組的理念,融入了寶可夢遊戲的樂趣,以

定向運動的概念為主軸,延伸「視力保衛戰」與「強棒出擊」的活動,透過好

玩有趣的校園定向運動進行尋寶闖關遊戲,培養學生環境覺知、愛護校園以及

環保行動等情懷,引導學生身體力行視力保健、樂樂棒球運動以及定向越野運

動等良好的行為。

Page 110: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08

肆、「定向同心逗陣行」公開授課回饋與省思記錄

一、定向同心逗陣行教學活動簡介

(一)關卡①:打擊我最行:小組成員輪流將

樂樂棒球打向指定位置。

關卡③:傳球接力遊戲:小組成員輪

流進行樂樂棒球傳接球。

關卡⑤:寵 eye 百分百:討論並說出

近視成因,以及示範正確的

看書姿勢。

關卡⑦:打擊惡視力:小組成員輪流

投擲棒球九宮格上的 E 字。

(二)關卡②④⑥⑧至檢查點蓋章即過關。

(三)小組成員在進行闖關時,必須討論遊

戲策略至少 1 分鐘,如分配傳接球次

序、示範正確看書姿勢等任務。

備註:因應公開授課當日天候不佳,由原訂戶外活動改為室內定向尋寶遊

戲,定向尋寶遊戲地圖如上列所示。

二、觀察者觀察學生學習狀況

(一)教師明確告知學生各關卡內容乃融合視力保健、樂樂棒球及定向越野

運動,協助學生統整內容。教材內容包含知識、態度、技能、行為,

且領域內跨科整合自然,能體現課程統整理念,將核心素養具體呈

現。

(二)教學設計規劃得宜,能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主動參與體驗與互動。

活動內容以情境化定向尋寶遊戲為主,能深化本課程的教學內容。

(三)學習內容採遊戲方式進行學習,但應加強討論與分享遊戲的策略。

教學過程能善用教學及經營技巧,即使偶有混亂也能以最有效力的

方式加以導正。

(四)提供獎勵策略鼓勵學生例行運動參與。教材中提供家長參與的途徑與

策略,讓課程能延伸到生活場域,不過成效有待持續觀察。

三、公開授課省思與建議

(一)落實定向尋寶地圖、打擊我最行、寵 eye

百分百、傳球接龍等活動的規則解說與運

動宣言倡議,確實執行小組討論與發表遊

戲策略的學習活動。

Page 111: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09

(二)「打擊惡視力-棒球九宮格」可改為學生抽 E 字卡 2-3 張,需擊倒所抽

取之特定 E 字卡後,始能過關,以達健體跨科統整的設計理念。

(三)設計理念應說明課程的優點與限制,如學生興趣高昂、運動量充足、

可作為學校主題課程,但需設置多元化的器材、健體教師協同教學等

限制。

(四)建議增加關主設計以明確執行遊戲規則及安全,應加強學生判讀地圖

辨別方向的能力,也應以完成關卡的正確性做為獎勵的目的。

伍、教學資源及其他

1.健康九九-打敗惡視力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c-fsqTPei4

2.愛學網-理解式球類教學、個人與社會責任模式教學影片:https://stv.moe.edu.tw/co_channel.php?cat=21,19,17,101234&show=1&c=95,97,99,103221

3.體育課好好玩-體育教學模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2&v=pL3USX0sSrY

Page 112: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10

編號:案例(一)G-2

青春 e 世代-健康人際關係

領 域:健體

階 段:國中階段

作品名稱:青春 e 世代-健康人際關係

作 者 群:黃 珍教師/臺中市立居仁國民中學

龍芝寧教師/新北市立積穗國民中學

陳巧瑜教師/臺中市立人國民中學

江佩芸教師/臺中市立居仁國民中學

郭鐘隆特聘教授兼教育學院副院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關 鍵 詞:健康教育、人際關係、網路霸凌

摘 要:

本課程模組以網路健康的人際關係為主題,採取「學科主輔式的跨領域

課程協同」,整合健體領域與科技領域的學習,以國中八年級學生為對象,共

計四節課。

適切融入「人權議題」,以核心素養為「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為主

軸,聚焦學習內容在「Fa-Ⅳ-3 有利人際關係的因素分析與溝通技巧」,培養

對網路科技使用與互動的健康風險感知,與預防危害行為與其健康身心影響

的能力。

呼應「素養導向」為發展方向,以模擬情境、問題本位、分組討論、示

範練習教學法等多元教學方式安排有組織的教學活動,並能適時歸納總結,

並重視家長參與將學習延伸至生活情境,強調學習的完整性、脈絡性與實踐

力。

壹、 教學模組亮點

一、呼應核心素養理念的課程發展

本模組課程、教學與評量依據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核心素養」

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的理念,關注目前學生使用

網路所遭遇的身心健康問題與未來網路世代的挑戰。並結合家長參與

教育策略,營造學校、家庭的健康上網的支持性環境,學生應用與整

合所學,因應解決日常使用網路的霸凌問題,以維護青少年身心健全

發展,成為健康促進的「終身學習者」。

二、跨領域/科目及議題融入的課程協同

Page 113: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11

本課程共有四節課,採取「學科主輔式的課程協同」,以健康教育

科的學習重點為主要課程內涵,資訊科扮演支援、輔助健康教育學科

課程的功能,課程規劃與教學設計突顯的是健康教育網路安全的教學

目標,共計三節課,資訊科則配置以一節課科間的相輔相成,以提供

學生更完整與學習與可以整合所學,靈活運用。

三、整合、轉化核心素養與學習重點之內涵擬定學習目標

依據本課程模組主題網路人際關係,引用國中學習階段核心素養

「J-B2 具備善用科技、資訊與媒體以增進學習的素養,並察覺、思辨

人與科技、資訊、媒體的互動關係」的為主軸,體現於健體領域核心

素養「健體-J-B2 具備善用體育與健康相關的科技、資訊及媒體,以增

進學習的素養,並察覺、思辨人與科技、資訊、媒體的互動關係」與

對應的學習內容「Fa-Ⅳ-3 有利人際關係的因素分析與溝通技巧」、涵

蓋認知、情意、技能、行為類別的學習表現「1a-Ⅳ-3 評估內在與外在

的行為對健康造成的衝擊與風險」、「2a-Ⅳ-2 自主思考健康問題所造

成的威脅感與嚴重性」、「3b-Ⅳ-4 因應不同的生活情境,善用各種生

活技能,解決健康問題」、「4b-Ⅳ-1 主動並公開表明個人對促進健康

的觀點與立場」,並結合科技領域學習內容「資 H-IV-4 資訊科技重要

社會議題」、學習表現「資 a-IV-2 能了解資訊科技相關之法律、倫理

及社會議題,以保護自己與尊重他人」跨領域整合,與融入人權教育

議題實質內涵「人 J6 正視社會中的各種歧視,並採取行動來關懷與

保護弱勢」,以轉化為素養導向、跨學科統整之學習目標,作為本課程

模組發展之引導。

貳、 教學模組架構

本課程八年級學生為實施教學對象,連結有關健康心理人際、

溝通、交往關係的學習經驗。,使用網路社交的先備資訊知能,並

課前了解學生網路交友的實際經驗,由健康教育教師與資訊教師共

同規劃課程與配置四個單元教學,其架構內涵如下圖所示,作為各

單元教案設計的依據:

Page 114: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12

參、 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以臺中市居仁國中八年級學生為實施對象,由居仁國中

黃珍教師與江佩云教師實施,共四節課。試教紀錄為第一節

課內容。

核心素養 B2科技素養與媒體識讀

健體領域 健康教育學習重點:

1a-Ⅳ-3、2a-Ⅳ-2、3b-Ⅳ-4、4b-Ⅳ-1

Fa-Ⅳ-3

課程主題

網路安全反霸凌

八年級,四節課

健體-J-B2具備善用體育與健康相關 的科技、資訊及媒體, 以增進學習 的素養,並察覺、思辨人 與科技、資訊、媒體 的互動關係。

科技領域

學習重點

資 a-Ⅳ-2

資 H-IV-4

人權教育

實質內涵

人 J6

青春 e世代-健康人際關係

「青春 e世代-健康人際關係」課程單元教學內涵架構

Page 115: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13

龍之寧老師、陳巧瑜老師、江佩芸

老師等研發共被教師進行觀課。

直接指導學生,說明「秘密箱」的

填寫方式。

學生根據「網路黑白講~毀謗篇」的

影片,紀錄發生事件。

學生進行小組討論,解構「小夏」

遇到的網路霸凌事件。

肆、 教學模組開發困難及突破

一、 尋找跨領域合作夥伴:整合學科學習重點,以核心素養與議題

融入彌平差異,聚焦學習目標。現有學科本位的架構下,科與

領域之間差異是深刻的,重視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從學生的生

活情境脈絡思考,教師在設計課程與發展教學活動上,都需要

提升自我教學能力,積極與夥伴對話。

二、 對抗課程落實時間壓力:教學活動調整修正,以提供學生充裕

討論與發表的時間,並有在生活中落實演練的機會。將部分設

計的課程內容調整至回家作業,延伸學習與實踐的機會。

伍、 參考資料及其他

1. 「網路霸凌毀謗篇」短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ZYuqVWCYcA

Page 116: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14

2. 「新時代精神疾病」短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w_Bg_LsIqw

3. 「網路社群時代」短片數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j3W47c8MIQ

4. 刑事警察局 拒絕網路霸凌 http://bullying.cib.gov.tw/

Page 117: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15

編號:案例(一)G-3

「時來孕轉,幸孕有你」素養導向教學模組

領 域:健體

階 段:高中階段

作品名稱:「時來孕轉,幸孕有你」素養導向教學模組

作 者 群:黃梅芬教師/國立蘭陽女子高級中學

林秀惠教師/國立宜蘭高級中學

劉青雯教師/新北市立淡水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李美芳教師/高雄市立海青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郭鐘隆特聘教授兼教育學院副院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關 鍵 詞:素養導向、懷孕、母乳哺餵

摘 要:

本教學模組旨在協助學生了解能在適齡期間生兒育女,體驗生命傳承是一件

幸福的事。教學模組依據新課綱內容,以培養核心素養「健體-U-A2」項次為主,

採用的學習內容為「Aa-Ⅴ-1 受孕、懷孕及胚胎發育」與「Aa-Ⅴ-2 產後照護與母

乳哺餵」兩項新增課綱內容,亦為政府重要健康推廣政策,極具研發教案範例之

需求與特色。

本教學模組適用於高中職生,透過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包含系統性思考、資

料收集、創造性與批判性思考及乳房護理技能實作外,搭配分組討論與發表,在

單元四融入重要議題「性別平等:性 U3 分析家庭、學校、職場與媒體中的性別

不平等現象,提出改善策略。」應用相關倡議活動。透過知識、態度、技能及行

為的培養,期能達到以素養為導向的教學設計。

壹、 教學模組亮點

本教學模組的設計出發點是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實際生活經驗進行

案例設計,再透過案例故事性的發展來串聯學習內容,以提升學生真實感與

提高學習動機。全模組採取活潑有趣的多元教學策略,兼顧知識、態度、技

能與行為的培養,以懷孕生理及母乳哺餵的學習議題為主,協助學生在學習

議題的脈絡中,藉由系統思考、分析,探索生育、哺乳過程的問題或其中的

性別平等議題,透過深化後設思考,提出改善策略,積極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解決人生的健康問題,以培養其核心素養。

貳、 教學模組架構

本教學模組共設計四個單元,每個單元時間為 50 分鐘,從單元一緣起(喜

迎生命的來

Page 118: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16

臨),歷經單元二蘊育(當我們同在一起)、單元三滋養(成功母乳哺餵),到單

元四茁壯(營造母嬰友善環境),透過各種教學活動實施,以達到學習目標。

圖一 「時來孕轉,幸孕有你」教學模組架構

參、 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本教學模組試教由蘭陽女中黃梅芬老師實施,實施對象為高二學生,實

施單元為單元一:感謝有你~喜迎生命的來臨,試教課程照片記錄及說明請

參見圖二~圖三。

「時來孕轉,幸孕有你」

50 分鐘

單元二:

當我們同

在一起~

孕轉生活

50 分鐘

單元一:

感謝有你

~

喜迎生命

的來臨

50 分鐘

單元三:

溫馨傳愛

~

成功母乳

哺餵

50 分

單元四:

同心守護

~

營造母嬰

友善環境

緣 起 滋 養 蘊育 茁 壯

Page 119: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17

圖二 模組試教歷程 圖三 模組試教歷程

單元一活動二:透視孕期的探索活動中,教

師引導學習者先進行小組討論,透過批判性

思考及資料收集的學習策略,將胚胎依照懷

孕月數及身體特徵排出 1 到 10 個月的順序

出來,說明排序的理由後,由教師公布正確

答案,同時澄清錯誤的部分。

單元一活動二:透視孕期的探索活動中,教

師引導學習者進行小組腦力激盪討論,針對

胚胎發育過程取一個名字,再請同學們上台

分享取出來的名字與理由。同學們熱烈的激

盪出具有創意的名字,例如「積少成多」、「貨

到付款」及「海馬修練成精記」等等。

肆、參考資料及其他

1. 食品藥物管理署(104 年 9 月 30 日)。正確使用驗孕試劑,祝妳好孕!取自

https://www.nursingconnect.tw/Home/News/NewsDetail/tabid/134/id/3135/Default.as

px

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民 101)。孕婦健康手冊。台中市: 衛生福利部。

3.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5 年 7 月 5 日)。準媽媽們不清楚的事。取自

https://www.nursingconnect.tw/Home/News/NewsDetail/tabid/134/id/3632/Default.as

px

4.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民 101)。孕婦健康手冊。台中市: 衛生福利部。

5. 行政院衛生署、國家衛生研究院(民 98)。2020 健康國民白皮書。台北市:行

政院衛生署。

6.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衛教小組(民 105 年 12 月修訂)。如何做好乳房護理 4-

09。取自 http://web.tygh.gov.tw/opfile/upload/4-09.pdf

7.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 年 5 月 24 日)。母乳哺育國內現況。取自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06&pid=463

8.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6 年 1 月 3 日)。母乳哺育推廣國際現況。取自

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506&pid=462

Page 120: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18

編號:案例(一)G-4

「全體就位-健康動起來」素養導向教學模組

領 域:健體

階 段:高中階段

作品名稱:「全體就位-健康動起來」素養導向教學模組

作 者 群:田珮甄教師/臺北市景美女子高級中學

楊廣銓校長/臺北市立大理高級中學

陳萩慈教師/臺北市立松山高級中學

李玉齡教師/新北市立鶯歌高級工商職業學校

林靜萍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關 鍵 詞:素養導向、健康體位、體適能

摘 要:

為因應新課綱之變革,本課程設計以跨領域、生活應用、自主學習為重要主

軸,本教學模組旨在引導學生重新審視身體健康與健康行為的關係,並結合手機

健康管理 APP 進行追蹤紀錄,從生活中建立健康體位管理的正確觀念及行為。

依據新課綱內容,以培養「健體 U-A2」為主,學習內容採用健體領域多元選修

課綱「Jb-V-3 健康與體位管理」,透過系統化的課程設計,從身體意象、體適能

檢測覺察身體的變化與常模間的差異,發展自我省思與覺察的能力「A1 身心素

養與自我精進」,並利用運動處方、飲食控制、睡眠追蹤等策略應用,打造個人

健康體位管理計畫「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在單元三中融入體適能知能關卡

與定向運動競賽,讓學生了解遵守競賽規則守法的概念「議題融入:人權教育」,

並透過小組討論與案例探討之方式,培養學生思辨分析與學會與他人合作學習溝

通討論的能力,以實踐「B1 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課

綱之精神。

本教學模組透過多元教學策略,包含問題引導、批判性思考、情境學習、

資訊融入教學與體適能關卡定向運動實作,透過手機 APP 健康管理軟體介入,

有效結合生活經驗並直接操作追蹤記錄身體活動量與體位之變化,以落實對自我

身體健康管理的覺察與省思,並將健康行為實踐於日常生活中。

壹、 教學模組亮點

本教學模組設計以學生為主體,利用手機 APP 資訊融入教學並根據學

生實際生活經驗進行設計,透過健康管理軟體來追蹤記錄學生身體活動量及

體位變化有效落實學習內容,並提升學生學習動機與身體感知。模組採取豐

Page 121: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19

富多元之教學策略以達到學習表現四個向度,並以健康體位為主軸設計,讓

學生從身體意象、均衡飲食、健康生活、運動處方及健康管理等學習內容中,

培養學生系統思考與分析探索體育健康的素養,並適當運用資訊軟體科技,

進行健康體位相關議題之媒體識讀與批判,藉此以達到核心素養。

貳、 教學模組架構

本教學模組共設計四個單元,每個單元時間為 50 分鐘,從單元一健康自

信活力最美,到單元二健康飲食小當家,再延伸至單元三瘋運動享健康,最後實

踐於單元四打造健康體位管理計畫,透過各種教學活動實施,以達到學習目標。

圖一 「全體就位-健康動起來」教學模組架構

參、 教學模組試教過程

本教學模組試教由北市景美女中田珮甄老師實施,實施對象為高二學生,

實施單元為

單元三:瘋運動享健康,試教課程照片記錄及說明請參見圖二~圖四。

Page 122: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20

圖二 模組試教歷程 圖三 模組試教歷程 圖四 模組試教歷程

單元三活動一:透過健康體適

能認知關卡結合定向運動及手

機 APP 同時記錄運動過程中所

增加的身體活動量,藉由關卡

設計讓同學批判思考、地圖識

讀及小組討論,同時有效復習

單元一及單元二之學習內容。

單元三活動二:教師透過關卡

題目解析與討論來澄清健康體

位之正確觀念,並讓學生進行

小組討論培養學生思辨的能

力。

單元三活動三:透過手機「動動

計步器 APP」紀錄在體適能定

向運動關卡中之身體活動量,

讓學生透過實作學習紀錄與觀

察,建立健康管理的正確觀念,

最終根據數據分析統計結果,

使其了解健康體位管理之重要

性。

肆、參考資料及其他

1. 張蓓貞(2015)。健康促進理論與實務(第三版)。新北市:新文京開發出

版。

2. 江奕賢(2012)。營養的迷思:美麗、瘦身和養生的 66 個健康主義。新北

市:凱特文化出版。

3. 亞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健康與生活教材編輯小組(2010)。健康與生活。新

北市:新文京開發出版。

4.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2012)。每日飲食指南。台北市:衛生福利

部。

5. Dr. eye Health 卡路里計算器。https://goo.gl/ZBA2HJ。

6. PACE 活力計畫「學生健康體位網」。http://pace.cybers.tw/ym_index.htm。

7. 中華民國定向越野協會。沿徑定向。取自

http://www.ctoa.tw/index.php?page=trail。

8. 學生健康自主管理網站。http://action.cybers.tw。

Page 123: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21

9. 教育部體育署體適能網站。http://www.fitness.org.tw。

10. YouTube 影片頻道「進擊的巨人-泰國健康減肥篇」。取自

https://youtu.be/wQ664jlYZLQ。

11. YouTube 影片頻道「十八銅人健康教室」第五集『肥胖』。取自

https://youtu.be/ikD1lQYag-4。

12.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肥胖防治網。國民飲食指標。取自

https://goo.gl/TWTJPd。

13.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肥胖防治網。認識健康體能。取自

https://goo.gl/yCVLY7。

14.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健康與護理學科中心教學資源。健康自我管理。取自

http://health-nursing.lygsh.ilc.edu.tw/th1-1.htm。

Page 124: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22

論文發表(二)

課綱實施轉化

Page 125: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23

編號:論文(二)1

國小試行十二年國教課程的狀況與反應

周淑卿 1 李駱遜 2 楊俊鴻 3

1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2國家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

3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摘要

從 2000 年實施九年一貫課程以來,小學在校本課程發展、教學與評量多元

化方面的投入程度比中學更高,學校的課程發展機制也大抵建置完成;近年來推

動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分組合作學習、學習共同體等各項方案,小學的動員程

度也頗高。十二年國教課程對這些學校而言,究竟「新意」何在?什麼是學校要

追求的新目標?在新課程中,什麼是新的著力點?自 2014 年十二年國教課程總

綱公佈,國家教育研究院隨即展開新課程轉化的研究工作。我們邀請了 10 所小

學成為研究合作學校,與學校共同探討,嘗試實踐新課程的理念與內涵。在三年

的新課程試行過程中,學校成員對新課程內涵既有新認知也有疑惑,在學校各項

課程與教學面向的作為既有延續亦有更新。本研究乃透過問卷調查方式瞭解國小

組研究合作學校之領導者與核心團隊教師,三年來試行十二年國教課程的狀況與

反應,包含:新課綱認知理解程度、學校的課程設計與規劃、在總綱所示實施要

點的幾個重要項目(教師社群運作、教學實施、評量方法)的準備措施,以及過

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等。在問卷調查之外,並訪談各校成員,以補充量化資料

所難以呈現之相關內涵。最後,依據本研究之結果,研究者提出相關建議,以供

後續新課程推動工作之參考。

關鍵字:十二年國教課程、課程實施、課程改革

Page 126: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24

編號:論文(二)2

國中教師自主學習課程之轉化與實踐

鄭章華 1子計畫二研究團隊3

1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摘要

為實踐新課綱的「自發」理念與「自主行動」核心素養,十二年國教課程

綱要總綱之國中課程架構,除了領域學習課程朝向素養導向的規劃與設計,並

於彈性學習課程之其他類設有「自主學習」,賦予學校課程規劃的自主空間,引

導學生發展學習策略、探索學習樂趣。自主學習的理念,在九年一貫課程並不

陌生,卻因彈性學習節數的課程定位與目標並不明確等問題,致使在國中的空

白課程成為自習課,產生職責不明的現象,或是做為平時測驗之利用,喪失原

意。為進一步探究國中自主學習課程之轉化與實踐樣貌,國教院與研究合作學

校採以協作模式,透過成立跨校教師自主學習課程社群,約 15~20 人,協助參

與教師發展自主學習課程,本研究問題有三:(一)教師對於自主學習課程實踐

圖像為何?(二)教師對於自主學習課程規劃是否有不同的轉化策略?(三)教師進

行自主學習課程轉化的挑戰或困難有哪些?

基於上述研究問題,本研究透過為期一年的「國中自主學習課程設計與教

學實踐工作坊」,透過案例分享、觀察、到校訪談等資料蒐集,初步研究結果

為:(一)教師的多重角色(引導者、支持者、諮詢者等)對學生自主學習具有重要

意義;(二)各校參與者因不同職務,開展多元自主學習課程,例如:由行政規

劃專題式的全校自主學習課程,或由單一領域發展社群式的自主學習課程等;

(三)教師認為對於自主學習的理解是自主學習課程轉化之挑戰。

綜整本研究發現可為十二年國教總綱的自主學習在國中教學現場提供實踐

案例與策略工具,以及實施自主學習支持配套之建議等,為十二年國教總綱的

理念和「自主行動」的核心素養轉化做出實質貢獻。

關鍵字:自主學習、國中彈性學習課程、課程綱要轉化與實踐

3 子計畫二團隊成員為:鄭章華助理研究員、蔡曉楓助理研究員、洪詠善副研究員兼主任、范信

賢副研究員退休、陳鏗任助理教授、陳偉仁助理教授、林佳慧教師、張錫勳校長、陳君武校長、

盧秋珍助理

Page 127: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25

編號:論文(二)3

課綱轉化與學校變革之研究-

以普通型高中研究合作學校為例

潘慧玲 1 整合型計畫二:子計畫三研究團隊4

1淡江大學/教授

摘要

12 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於 103 年 11 月正式公佈,並預計於 108 年

實施。本次課綱在普通高中階段,提出降低部定必修,增加選修課程、強調素養

導向課程教學設計,重視跨領域及探究與實作、給出彈性學習時間,鼓勵學生自

主學習,這些對高中學校端而言,無論是在學校理念與願景的整體發展、學校課

程領導、課務行政配套、課程設計與教學、師資調配、空間與設備、教師專業與

學校文化…等等層面都是考驗與挑戰。為此國教院擇定 12 所研究合作學校,一

方面提供專業支持,另一方面進行研究合作學校的轉化及變革取徑之探析。本研

究即以參與此計畫的 12 所研究合作學校為對象的研究與分析。

本研究主要聚焦因應本次新課綱,學校總體的轉化途徑與策略為何? 基於

前述研究問題,本研究團隊通過與學校行政領導師生訪談,及各項相關競爭型計

畫如高中優質化計畫執行成果報告等資料之分析,綜整各校的轉化歷程,並進行

個案研究及跨校比較。本項研究最後從這 12 所研究合作學校課綱轉化與學校變

革之取徑,歸結三種變革途徑:系統創新、深化躍升與探索發展,指出各校在新

課綱的轉化項目推展所呈現的不同轉化策略及其因應作為,並提出後續課綱推動

的相關建議。

承上,本文將進一步以三種取徑類型的其中一所學校為例,逐一爬梳並分析

其學校在轉化取徑上具體策略。

關鍵字: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普通高中課綱、課程綱要轉化與實施、學校因應變

革的轉化途徑

4 整合型計畫二:子計畫三研究團隊包含潘慧玲教授、林子斌教授、林國楨教授、簡菲莉處長、

陳偉泓聘任督學、戴旭璋規劃委員、江惠真校長、王垠校長、鄭忠煌校長、陳逸年主任、張淑惠

教師、洪詠善副研究員兼主任、范信賢退休副研究員、李文富副研究員、林哲立副研究員、黃祺

惠助理研究員、楊惠娥教師

Page 128: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26

編號:論文(二)4

學校圖像與課程圖像: 實驗教育與原住民族教育的啟示

馮朝霖 1 李文富 2 許宏儒 3

1淡國立政治大學/教授 2國家教育研究院/副研究員

3國立中央大學/助理教授

摘要

本文全文由三部分構成: 一﹑整體論述(理論)(作者:馮朝霖、李文富、許宏儒),

二﹑自主學習(信賢種籽實小)( 作者:洪詠善、李文旗、柯若萍),三﹑原住民族實

驗教育的課程轉化圖像勾勒(博屋瑪國小)(作者:李台元、博屋瑪國小團隊)。

本文理論部分核心命題如下:

1. 課程改革或變遷往往與背後的「教育文化」思潮有關,而教育文化思潮關注

與論述的議題往往具有多面向(multi-dimension)。談到教育即是談到一切。

【以FERGUSON寶瓶同謀一書為例,新教育典範內容至少包含學校圖像﹑課

程圖像﹑教師圖像與人類圖像多元向度】

2. 台灣實驗教育與原住民族教育的課程轉化都是一種獨特的「全人教育新界定」

(redefinition of the holistic education)嘗試

【以種籽小學為例,全人教育圖像強調:自然﹑自由﹑自在與自主﹔以博烏瑪

實驗小學為例,其全人教育強調培養TAYEL(泰雅族傳統所界定的真正的人)】

3. 二十世紀初以來的全球全人教育思潮與另類教育(實驗教育)發展都與新世界

觀(Worldview)典範互相連結

【美國教育哲學家Ron Miller《學校為何存在?美國文化中的全人教育思潮》

名著之核心命題即指出美國歷史上出現的各類全人教育思潮特徵即是不約而

同地建立在機體論/一體論世界觀】

4. 台灣實驗教育與原住民族教育發展的重要啟示乃是彰顯「全人教育」﹑「另類

教育」﹑「教育美學」與「一體論世界觀」之間的結構性關聯。

【由四個小金字塔建構而成的金字塔圖像,彰顯「全人教育」﹑「另類教育」﹑

「教育美學」與「一體論世界觀」之間具有明顯結構性關聯,將是理解台灣

實驗教育與原住民族教育發展重要意義之關鍵】

5. 台灣實驗教育與原住民族教育發展對《一0八新課綱》實施的重要啟示 :

回歸土地連結自然﹑扎根社區體驗文化﹑喚醒夢想釋放天賦

【將以台中市博烏瑪實驗小學與新北市種籽實驗小學為例來闡明本文上述最

終之發現與主張】

關鍵詞:實驗教育、原住民族教育、全人教育、另類教育、教育美學、一體論

世界觀

Page 129: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27

研究合作學校

博覽會

Page 130: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28

研究合作學校成果博覽會簡介

由本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實施之課程轉化探究計畫」的 22 所

研究合作學校共同參與此次的成果博覽會,期望透過十二年國教課綱之實踐成

果交流與對話,增進各校在新課綱轉化精進之動能,並讓與會者共享邁向新課

綱累積之經驗與成果。

一、 參與學校及其特色:

別 校名 特色

新北市桃子腳國中小(國小部) 四條高鐵創桃課

新竹市龍山國小 彈性學習課程素養導向課程與教學

臺中市大仁國小 追真求善成美有愛的小小科學家課程

雲林縣華南實驗國小 社會行動取向的戶外教育課程

屏東縣忠孝國小 以閱讀為校本課程的工具與策略

東華大學附小 行動探究與文化走讀課程

新北市桃子腳國中小(國中部) 四條高鐵創桃課

雲林縣樟湖國中小(國中部) 單車壯遊看見課堂外的「心」學習

高雄市福山國中 培養全球公民意識的福山國際教育

花蓮縣富北國中 富北族群共好的校本課程

慈濟大學附中(國中部) 同行~看見慈中專業社群課程創新的

對話力量

臺北市中正高中 高中課綱轉化的領航者

桃園市大園國際高中 特色大園•課程深化

臺中女中 催生 Taichung Big5 中女中的校本特色

課程與教師社群

彰化女中 用更寬廣的視野看在地之美

北港高中 以社會參與多元理解走向大未來

臺南二中 精彩校本課程•累積轉化能量

臺中市博屋瑪國小 涵育具有「全人泰雅」新思維的泰雅人

桃園市介壽國中 札根泰雅文化土壤,傑出介中全人果

新竹縣道禾實驗教育機構 根深文化、盛開國際~一座現代書院式

人文生態耕讀村落

宜蘭縣慈心華德福教育實驗高中 肯定自我、迎向世界~自我探索課程之

專題研究

臺東縣南王 Puyuma 花環實驗小

從文化學做人•把文化活出來

Page 131: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29

二、成果發表主題:

1.學校總體課程架構規劃(含課程地圖)。

2.校訂課程規劃與實施(含特色課程)。

3.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

Page 132: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30

Page 133: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31

106 年度邁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

學校課程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

發言條

日期 106 年 12 月___日 場次

意見說明

單位 連絡電話

姓名 電子郵件

※填妥後請交予會場工作人員,謝謝!

Page 134: 會龈手冊 - naer.edu.tw國 家 教 育 研 究 院 106 年度鷘向十二年國教新魜馨: 學校魜程實踐駂教師專靼發展學術研討會 會龈手冊 指導單位:教育部

132

106 年度邁向十二年國教新課綱:

學校課程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學術研討會

工作人員名錄

召集人 許添明

副召集人 郭工賓

執行長 洪詠善

總幹事 吳文龍、楊俊鴻、涂慶隆、曾俊綺

執行秘書 林佳慧、柯若萍、涂慶隆、楊惠娥

議事組 曾俊綺、劉怡君、李庭慧

連絡組 曾俊綺、劉怡君、李庭慧

文書組 盧秋珍、吳淑惠、陳明慧、陳鈺婷、李庭慧

會計組 林欣誼、劉淑華、吳淑惠

場佈組 王斐貞、洪婉庭、郭仕文

庶務組 鄭任君、林芸、盧秋珍、陳鈺婷、蔡敏冲、張淑娟、

陳昀勤、卓如吟、張家綺、林沂昇

會場工作人員 王斐貞、江增成、李庭慧、卓如吟、林沂昇、林欣

誼、林芸、洪婉庭、張家綺、張淑娟、郭仕文、陳

怡如、陳昀勤、陳明慧、陳鈺婷、曾俊綺、劉怡君、

劉淑華、蔡敏冲、鄭任君、盧秋珍

※感謝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研究人員、行政人員及研究助理執

行研究計畫並協助籌辦研討會:

吳文龍、李駱遜、李台元、李文富、林佳慧、林明佳、林哲立、柯若萍、洪

詠善、涂慶隆、黃茂在、黃祺惠、楊秀菁、楊俊鴻、楊惠娥、蔡曉楓、鄭章

華(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斐貞、江增成、李庭慧、卓如吟、林沂昇、林欣誼、林芸、洪婉庭、張家綺、

張淑娟、郭仕文、陳怡如、陳昀勤、陳明慧、陳鈺婷、曾俊綺、劉怡君、劉淑

華、蔡敏冲、鄭任君、盧秋珍(依姓氏筆畫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