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93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圖片提供:全德佛教事業機構,未經許可請勿翻印。)

Transcript of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Page 1: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圖片提供:全德佛教事業機構,未經許可請勿翻印。)

Page 2: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釋論作者:具有「見解脫」功德的橘寶冠持有者  國師嘉察仁波切            (圖片提供:大吉祥寺)

|作者簡介|

國師嘉察仁波切Gyaltsab Rinpoche

嘉察仁波切被視為是大勢至菩薩與密乘金剛手菩薩的化身,並被

追認為蓮花生大士廿五位大弟子之一的喀千.貝吉.旺丘、阿底

峽尊者的弟子仲.敦巴尊者(Drom Tonpa Jungne)、密勒日巴尊者

的大弟子惹瓊巴(Rechungpa)等大成就者的化身。

第十二世嘉察仁波切,1954年生于西藏尼木縣,三歲時由第十六

世大寶法王噶瑪巴認證為嘉察仁波切的轉世。六歲時,跟隨第

十六世法王從西藏移居至錫金,並從法王處獲得噶舉傳承所有共

同與不共的灌頂、口傳、竅訣等,圓滿一切聞思與覺受,成為近

代不分教派公認的大成就者之一。

第十七世法王噶瑪巴非常推崇嘉察仁波切:「仁波切的性格率

直,完全不沾染世間八風,如仁波切這般身、語、意不受絲毫染

污的賢哲上師,在現今這個渾濁不堪的惡世,可說是稀有難得。

因此,我一直都尊敬他。」

仁波切履行第十六世法王的聖願,為法王守護錫金隆德寺,同時

擔任隆德寺佛學院院長一職,為噶舉僧俗二弟子傳授顯密大論,

以及灌頂授戒,並為弘揚傳承教法,先后至美國、歐洲、馬來西

亞、台灣、香港等世界各地創辦中心。1988年,在錫金創建根本

道場—大吉祥寺,同時開辦經學院、閉關房與尼師寺等。

嘉察仁波切相關着作

眾生出版:《就是這樣—《了義大手印祈願文》釋論》

Page 3: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རྒྱལ་ཀུན་ཐུགས་ཀྱི་རྡོ་རྗེ་གསང་བའྱི་བདག །

賈昆 突吉 多傑 桑偉達

諸佛心之金剛秘密主,

རྒྱལ་གསུང་བཀའ་ཡྱི་སྡུད་པྡོ་ཀུན་དགའ་བྡོ། །

賈松 噶宜 讀波 昆噶哦

佛語言教總集阿難陀,

རྒྱལ་མཆྡོག་ཀརྨ་པ་ཡྱི་གདུང་འཛིན་པ། །

賈秋 噶瑪 巴宜 敦錦巴

勝王噶瑪巴尊之法嗣,

རྒྱལ་ཚབ་གྡོ་ཤྱི་ཆྗེན་པྡོའྱི་ཞབས་བརྟན་གསྡོལ། །

嘉察 國西 千波 俠滇梭

國師嘉察尊足祈堅固!

ཀརྨ་པ་བཅུ་བདུན་པས།第十七世噶瑪巴 敬署

གྡོ་ཤྱི་རྒྱལ་ཚབ་པའྱི་ཞབས་བརྟན། །

國師嘉察仁波切長壽祈請文 直接看見

現觀莊嚴論》

的三種智慧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原典譯者|法尊法師

釋論作者|國師嘉察仁波切(

Gy

alts

ab

Rin

po

ch

e)

釋論譯者|慧竺法師

眾生-直接看見-簡體版書名頁.pdf 1 2021/2/5 下午2:21

Page 4: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3

「有情分享書」系列叢書,將計划系列翻譯、整理當

代具德上師言教,包含解經釋論、詮說佛陀言教、

指引實修等內容,以莊嚴法寶形式,以法供養之敬

慕心,免費結緣流通,供養十方如母有情。

為此我深感隨喜,也祝福這些法寶,能成為行者修

道上的莊嚴。願見者生歡喜,開卷者獲利益,護持

者深種解脫福田。

噶瑪巴 鄔金欽列多傑

于2021年1月8日

法王序

|法王序|

「有情分享書」莊嚴有情

Page 5: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54

緣起

|緣起|

願般若法水分享有情

眾生出版社從1992年成立至今,已經歷了廿九個年頭,

在這有點年份的歲月中,因為大家對法的意樂希求,

也因為我們對正法的傳弘,有着一點捨我其誰的執着,

這讓我們至今,都不曾起過放棄的念頭。

將珍貴的教導、深奧的法義,披上有形且適當的衣着,

這對于佛法文字工作者而言,是毫無怨尤的生活。

雖然文字只是一時的方便無須執着,

然而相對的文字,卻能帶來究竟的般若。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因為一本書,而受到啟發的經過,

這也是自古以來,傳承之所以能夠延續的必要行動。

如何能讓許多重要的教導內容,跳出世俗模式的有限範疇,

能夠流傳廣泛並且可以長久,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盼頭。

在經過多年的思考、準備與下定決心之后,

我們開始了這個「分享書」的推動,

為了智慧的訊息遍諸方所,

真實的話語流傳廣播,文字的般若唾手能獲。

我們希望所有的生命,能因接觸到佛法而有所不同,

能因法水的洗禮而身心受用,

更因為心智的不斷進階,而臻至究竟的解脫。

「有情分享書」計划發起人

釋妙融 合十

Page 6: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原典

 《現觀莊嚴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 12

/彌勒菩薩造 法尊法師譯

▎釋論

第一章 禮讚三智    29

第二章 佛法真理永不消失 33

能斷煩惱者即是佛教徒 34

佛陀轉法輪,令眾生起信 36

佛說一切法皆為空性 38

佛法不會滅亡 41

第三章 般若波羅蜜是一切聖者之母 45

佛陀宣說「般若波羅蜜」     46

目次般若是了知空性的智慧    49

三種般若波羅蜜 51

聲聞與獨覺的基智—通達人無我 51

菩薩的道相智—了知一切道為空性 53

佛的一切相智—了知一切法自性空 54

般若波羅蜜能生出一切聖者 54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一切相智 57

一、發心—發起殊勝菩提心 58

觀修方便大悲心 59

觀修大智慧 72

如何受持菩薩的菩提心戒? 73

二、教授—大乘的修行方法 75

一切法依二諦而修  76

修行應與二諦結合  78

神通是修道的助緣 79

修行的五道 80

菩薩能了知業果而利益眾生 82

修持密乘能圓滿三智 84

三、抉擇分—四種見道的徵相 85

(一)煖—燒盡煩惱 85

(二)頂—心有妄念微細的擾動 86

(三)忍—永不墮三惡道 87

(四)世第一法—世間法之最 88

四、修行所依—如來藏 91

如來藏與諸佛法身無二無別 91

法王序 「有情分享書」莊嚴有情 3

/第十七世法王 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

緣起 願般若法水分享有情/妙融法師 4

Page 7: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金剛喻定能摧毀一切煩惱 93

智慧與悲心的本體 95

菩薩于一切功德獲得自在 96

以善巧方便宣說法教 97

以無勤作的方式利生 98

因有如來藏而能聞法 100

五、修行所緣—以一切所知為緣 101

六、修行所為—斷惑利生 102

(一)大斷—斷盡一切所斷 102

(二)大智—通達一切法 102

(三)大心—成為最勝眾生 103

七、鎧甲正行—無怯弱的修行 103

每個波羅蜜都具足六波羅蜜 104

依二諦修持六波羅蜜 104

八、趣入正行—成佛要趣入的道果 107

九、資糧正行—積聚資糧 108

大悲資糧 109

布施資糧 110

持戒資糧 112

忍辱資糧 113

精進資糧 113

禪定資糧 113

智慧資糧 114

陀羅尼資糧 114

善巧方便資糧 117

止觀雙運總持資糧 118

十、出生正行—修法的相應結果 119

修持平等性 119

永遠只是利益眾生 119

修集三乘功德 120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124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124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25

三、種性現前覺醒 126

四、菩薩不斷煩惱 126

五、實行利益眾生的事業 126

聲聞道的道相智—通曉四聖諦 126

獨覺道的道相智—洞察緣起次第 127

獨覺自覺自證,不依他教 128

獨覺以「無聲身相」說法 130

菩薩道的道相智—了知四諦皆空 131

見道的道相智 131

修道的道相智(一)—有漏修道 132

地修治—下座后的主要修行 137

修道的道相智(二)—無漏修道 156

第六章 三乘聖者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基智159

智不住諸有,悲不滯涅槃 160

廣修方便法,使基智趨近佛果 161

Page 8: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第七章 一切正法總集的究竟身—法身 163

佛具十力,是大智者 164

知處非處智力—了知事物是否可取 165

知業異熟智力—通曉所有業報 165

知根勝劣智力—依眾生智力說法 166

知種種界智力—了知眾生的界分與種性 166

知種種勝解智力—了知眾生的意樂 167

知一切所行道智力—了知一切道 168

知死生智力—了知一切生死輪迴 169

知漏盡智力—了知煩惱是否斷盡 169

佛具四無畏,說法心無畏懼 170

佛具十八不共法,唯佛獨有 171

身、口、意三業皆無過失 171

能恆時入無量禪定 171

說法時擁有三念住 173

以大悲心恆時照看眾生 174

佛具三身,眾生心清淨得見佛 174

迴向—願眾生獲得佛果 176

原典

作者:彌勒菩薩

譯者:法尊法師

Page 9: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312

原典

︽現觀莊嚴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

稽首大雄師 慈尊無着等 傳此教授者 加持利有情

序品第一

求寂聲聞由遍智 引導令趣最寂滅 見頁30、見頁51

諸樂饒益眾生者 道智令成世間利

諸佛由具種相智 宣此種種眾相法

具為聲聞菩薩佛 四聖眾母我敬禮 見頁54

大師于此說 一切相智道 非余所能領 于十法行性

經義住正念 具慧者能見 為令易解故 是造論所為

般若波羅蜜 以八事正說 遍相智道智 次一切智性 見頁58

一切相現觀 至頂及漸次 剎那證菩提 及法身為八

發心與教授 四種抉擇分 正行之所依 謂法界自性

諸所緣所為 甲鎧趣入事 資糧及出生 是佛遍相智

令其隱闇等 弟子麟喻道 此及他功德 大勝利見道 見頁124

作用及勝解 讚事並稱揚 迴向與隨喜 無上作意等

《現觀莊嚴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 引發最清淨 是名為修道 諸聰智菩薩 如是說道智

智不住諸有 悲不滯涅槃 非方便則遠 方便即非遙 見頁160

所治能治品 加行平等性 聲聞等見道 一切智如是

行相諸加行 德失及性相 順解脫抉擇 有學不退眾

有寂靜平等 無上清淨剎 滿證一切相 此具善方便

此相及增長 堅穩心遍住 見道修道中 各有四分別

四種能對治 無間三摩地 並諸邪執着 是為頂現觀

漸次現觀中 有十三種法 剎那證菩提 由相分四種

自性圓滿報 如是余化身 法身並事業 四相正宣說

一切相智品第二

發心為利他 求正等菩提 彼彼如經中 略廣門宣說 見頁58

如地金月火 藏寶源大海 金剛山藥友 如意寶日歌

王庫及大路 車乘與泉水 雅聲河流雲 分二十二種

修行及諸諦 佛陀等三寶 不耽着不疲 周遍攝持道 見頁75

五眼六通德 見道並修道 應知此即是 十教授體性

諸鈍根利根 信見至家家 一間中生般 行無行究竟

三超往有頂 壞色貪現法 寂滅及身證 麟喻共二十

所緣及行相 因緣並攝持 菩薩救世者 如煖等體性

依具四分別 分下中上品 勝出諸聲聞 及以諸麟喻

所緣無常等 是四諦等相 行相破着等 是得三乘因

Page 10: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514

原典

︽現觀莊嚴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

色等離聚散 住假立無說 色等不安住 其體無自性

彼等自性一 不住無常等 彼等彼性空 彼等自性一

不執着諸法 不見彼相故 智慧所觀察 一切無所得

色等無自性 彼無即為性 無生無出離 清淨及無相

由不依彼相 非勝解無想 正定定作用 授記盡執着

三互為一性 正定不分別 是順抉擇分 下中上三品

由所依對治 二所取分別 由愚蘊等別 彼各有九種

由實有假有 能取亦分二 自在我等體 蘊等依亦爾

心不驚怖等 宣說無性等 棄捨所治品 應知為攝持

通達有六法 對治與斷除 彼等皆永盡 具智慧悲愍 見頁91

不共諸弟子 利他漸次行 智無功用轉 所依名種性

法界無差別 種性不應異 由能依法異 故說彼差別

所緣一切法 此復為善等 若世間所知 及諸出世間 見頁101

有漏無漏法 諸有為無為 若共弟子法 及佛不共法

勝諸有情心 及斷智為三 當知此三大 自覺所為事 見頁102

由彼等別別 皆攝施等六 故披甲修行 六六如經說 見頁103

靜慮無色定 施等道慈等 成就無所得 三輪善清淨 見頁107

所為及六通 于一切相智 能趣入正行 當知升大乘

悲及施等六 並修止觀道 及以雙運道 諸善權方便 見頁108

智福與諸道 陀羅尼十地 能對治當知 資糧行次第

由十種修治 當能得初地 意樂饒益事 有情平等心 見頁138

能捨近善友 求正法所緣 常發出家心 愛樂見佛身

開闡正法教 諦語為第十 彼性不可得 當知名修治

戒報恩安忍 極喜及大悲 承事敬師聞 第八勤施等 見頁140

多聞無厭足 無染行法施 嚴淨成佛剎 不厭倦眷屬 見頁142

及有慚有愧 五種無着性 住林少欲足 杜多正律儀 見頁145

不捨諸學處 訶厭諸欲樂 寂滅捨眾物 不沒無顧戀

親識及慳家 樂猥雜而住 自讚及毀他 十不善業道 見頁146

憍慢與顛倒 惡慧忍煩惱 遠離此十事 證得第五地

施戒忍精進 靜慮慧圓滿 于弟子麟喻 捨喜捨怖心 見頁148

見求無愁慼 盡捨無憂悔 雖貧不厭求 證得第六地

執我及有情 命與數取趣 斷常及相因 蘊界並諸處

住三界貪着 其心遍怯退 于三寶尸羅 起彼見執着

諍論于空性 遠空性過失 由離此二十 便得第七地

知三解脫門 三輪皆清淨 大悲無執着 法平等一理 見頁149

知無生知忍 說諸法一相 滅除諸分別 離想見煩惱

奢摩他定思 善毗缽舍那 內心善調伏 一切無礙智

非貪地隨欲 等遊諸佛土 一切普現身 共為二十種

知諸有情意 遊戲諸神通 修微妙佛剎 觀故親近佛 見頁150

知根淨佛土 安住如幻事 故思受三有 說此八種業

無邊諸誓願 了知天等語 辯說如懸河 入胎最第一 見頁151

種姓族圓滿 眷屬及生身 出家菩提樹 圓滿諸功德

Page 11: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716

原典

︽現觀莊嚴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

超過九地已 若智住佛地 應知此即是 菩薩第十地 見頁155

見修諸道中 所能取分別 由滅除彼故 說八種對治

所為及平等 利有情無用 超二邊出生 證得相出生 見頁119

一切相智性 道有境出生 當知此八種 是出生正行

道相智品第三

調伏諸天故 放光令隱闇 境決定普遍 本性及事業 見頁124

道相智理中 由諸四聖諦 行相不可得 當知聲聞道 見頁126

聖聲聞道中 由色等空故 空無別為煖 由彼無所得

許為至頂位 忍位于色等 破住常等理 依于十地等

由廣說無住 即名第一法 由佛以現智 不見諸法故

自覺自證故 亦不依他教 是故當宣說 麟喻智甚深 見頁127

若誰于何義 欲聞如何說 于彼彼彼義 無聲如是現

遠所取分別 未離能取故 當知由所依 攝為麟喻道

開闡假法性 無違相為煖 頂由達色等 無減等所顯

忍由內空等 不執色等故 色等無生等 相為第一法

由諦與諦上 忍智四剎那 說此道相智 見道具功德 見頁131

真如與諸智 無互能所依 故不許差別 廣大無能量

無量無二邊 住彼于色等 執為佛自性 無取無捨等

慈等及空性 證得佛陀性 遍攝諸淨法 除遺諸苦病

滅除涅槃執 諸佛守護等 不殺害生等 一切相智理

自住立有情 所修布施等 迴向大菩提 是道智剎那

遍息敬一切 能勝諸煩惱 怨敵不能害 菩提供養依

勝解謂自利 俱利及利他 當知此三種 各有下中上 見頁133

別別為三品 又以下下等 復各分為三 共二十七種

般若波羅蜜 于諸勝解位 由三種九聚 讚事及稱揚

殊勝遍迴向 其作用最勝 無所得行相 不顛倒體性 見頁134

遠離佛福品 自性念行境 有方便無相 諸佛所隨喜

不繫于三界 下中及上品 是余三迴向 生大福為性

由方便無得 隨喜諸善根 是此中所說 修隨喜作意 見頁136

此自性殊勝 一切無作行 立法不可得 是大義利性

依佛及施等 善巧諸方便 此是勝解因 諸法衰損因

謂魔所魅着 不信解深法 執着五蘊等 惡友所攝持

果法清淨性 即色等清淨 以彼二無異 不可分故淨

惑所知三道 斷故為弟子 麟喻佛子淨 佛一切最淨

對治九地中 上上等諸垢 謂由下下等 諸道能清淨 見頁156

由斷諍門中 道能量所量 由是平等性 遍對治三界

一切智品第四

非此岸彼岸 不住其中間 知三世平等 故名般若度

彼由緣相門 非方便故遠 由善巧方便 即說為鄰近

色蘊等空性 三世所繫法 施等菩提分 行想所治品

Page 12: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918

原典

︽現觀莊嚴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

施等無我執 于此令他行 此滅貪着邊 執佛等微細

法道最甚深 自性遠離故 知諸法性一 故能斷貪着

由遣除見等 故說難通達 色等不可知 故為不思議

如是一切智 所治能治品 無余諸差別 當知如經說

色等無常等 未圓滿圓滿 及于無貪性 破實行加行

不變無造者 三難行加行 如根性得果 故許為有果

不依仗于他 證知七現事 不執着色等 四種平等性

苦等諸聖諦 法智及類智 忍智剎那性 一切智見道

色非常無常 出二邊清淨 無生無滅等 如虛空離貪

脫離諸攝持 自性不可說 由宣說此義 不能惠施他

皆悉不可得 畢竟淨無病 斷除諸惡趣 證果無分別

不繫屬諸相 于義名二種 其識無有生 一切智剎那

如是此及此 又此三段文 當知即顯示 此三品圓滿

圓滿一切相現觀品第五

一切智差別 行相為能相 由三種智故 許行相為三

始從無邊相 乃至無動相 三諦各有四 道中說十五

于因道及苦 滅中如次第 說彼有八七 五及十六相

始從四念住 究竟諸佛相 道諦隨順中 由三智分別

弟子及菩薩 諸佛如次第 許為三十七 卅四三十九

昔承事諸佛 佛所種善根 善知識攝受 是聞此法器

親近佛問答 及行施戒等 諸勝者許此 是受持等器

不住色等故 遮彼加行故 彼真如深故 此等難測故

此等無量故 劬勞久證故 授記不退轉 出離及無間

近菩提速疾 利他無增減 不見法非法 色等不思議

色等諸行相 自性無分別 能與珍寶果 清淨及結界

摧伏魔力等 十四種功德 當知諸過失 有四十六種

由何相當知 即性相分三 謂智勝作用 自性亦所相

知如來出現 世界無壞性 有情諸心行 心略及外散

知無盡行相 有貪等及無 廣大無量心 識無見無對

及心不可見 了知心出等 除此等所余 知真如行相

能仁證真如 復為他開示 是攝一切智 品中諸智相

空性及無相 並捨棄諸願 無生無滅等 法性無破壞

無作無分別 差別無性相 道相智品中 許為諸智相

依真如法住 恭敬善知識 尊重及承事 供養無作用

及了知遍行 能示現無見 世間真空相 說知及現見

不思議寂靜 世間滅想滅 一切相智中 是說諸智相

由難思等別 勝進諦行境 十六剎那心 說名殊勝相

不思議無等 超越諸量數 攝聖智者了 證知諸不共

通疾無增減 修行及正行 所緣與所依 一切並攝受

及無味當知 十六殊勝性 由此勝余道 故名殊勝道

作利樂濟拔 諸人歸依處 宅舍示究竟 洲渚及導師

Page 13: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2120

原典

︽現觀莊嚴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

並任運所作 不證三乘果 最后作所依 此即作用相

離煩惱狀貌 障品及對治 難性與決定 所為無所得

破一切執着 及名有所緣 不順無障礙 無跡無去生

真如不可得 此十六自性 由如所相事 許為第四相

無相善施等 正行而善巧 一切相品中 謂順解脫分

緣佛等淨信 精進行施等 意樂圓滿念 無分別等持

知一切諸法 智慧共為五 利易證菩提 許鈍根難證

此煖等所緣 讚一切有情 緣彼心平等 說有十種相 

自滅除諸惡 安住布施等 亦令他住彼 讚同法為頂

如是當知忍 自他住聖諦 如是第一法 成熟有情等

從順抉擇分 見修諸道中 所住諸菩薩 是此不退眾

由說于色等 轉等二十相 即住抉擇分 所有不退相

由于色等轉 盡疑惑無暇 自安住善法 亦令他安住

于他行施等 深義無猶豫 身等修慈行 不共五蓋住

摧伏諸隨眠 具正念正知 衣等恆潔淨 身不生諸蟲

心無曲杜多 及無慳吝等 成就法性行 利他求地獄

非他能牽引 魔開顯似道 了知彼是魔 諸佛歡喜行

由此二十相 諸住煖頂忍 世第一法眾 不退大菩提

見道中忍智 十六剎那心 當知此即是 菩薩不退相

遣除色等想 心堅退小乘 永盡靜慮等 所有諸支分

身心輕利性 巧便行諸欲 常修淨梵行 善清淨正命

蘊等諸留難 資糧及根等 戰事慳吝等 加行及隨行

破彼所依處 不得塵許法 安住三地中 于自地決定

為法捨身命 此十六剎那 是住見道位 智者不退相

修道謂甚深 其深空性等 甚深離增益 及損減邊際

于順抉擇分 見道修道中 有數思稱量 及觀察修道

此常相續故 諸下中上品 由下下等別 許為九種相

經說無數等 非勝義可爾 佛許是世俗 大悲等流果

不可說性中 不可有增減 則所說修道 何斷復何得

如所說菩提 此辦所欲事 菩提真如相 此亦彼為相

初心證菩提 非理亦非后 由燈喻道理 顯八深法性

生滅與真如 所知及能知 正行並無二 巧便皆甚深

諸法同夢故 不分別有靜 無業等問難 如經已盡答

如有情世間 器世未清淨 修治令清淨 即嚴淨佛土

境及此加行 超過諸魔怨 無住如願力 及不共行相

無着無所得 無相盡諸願 相狀與無量 十方便善巧

頂現觀品第六

夢亦于諸法 觀知如夢等 是至頂加行 所有十二相 見頁85

盡贍部有情 供佛善根等 眾多善為喻 說十六增長 見頁86

由三智諸法 圓滿最無上 不捨利有情 說名為堅穩 見頁87

四洲及小千 中大千為喻 以無量福德 宣說三摩地 見頁88

Page 14: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2322

原典

︽現觀莊嚴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

轉趣及退還 其所取分別 當知各有九 非如其境性

由異生聖別 分有情實假 是能取分別 彼各有九性

若所取真如 彼執為誰性 如是彼執着 自性空為相

自性及種性 正修行諸道 智所緣無亂 所治品能治

自內證作用 彼業所造果 是為轉趣品 所有九分別

墮三有寂滅 故智德下劣 無有攝受者 道相不圓滿

由他緣而行 所為義顛倒 少分及種種 于住行愚蒙

及于隨行相 九分別體性 是所退還品 聲聞等心起

所取及所捨 作意與繫屬 所作意三界 安住與執着

法義唯假立 貪欲及對治 失壞如欲行 當知初能取

不如所為生 執道為非道 謂生俱有滅 具不具道性

安住壞種性 無希求無因 及緣諸敵者 是余取分別

為他示菩提 其因謂付囑 證彼無間因 具多福德相

垢盡無生智 說為大菩提 無盡無生故 彼如次應知

無滅自性中 謂當以見道 盡何分別種 得何無生相

若有余實法 而于所知上 說能盡諸障 吾以彼為奇

此中無所遣 亦無少可立 于正性正觀 正見而解脫

施等一一中 彼等互攝入 一剎那忍攝 是此中見道

次由入獅子 奮迅三摩地 觀察諸緣起 隨順及迴逆

滅盡等九定 修往還二相 后以欲界攝 非定心為界

超越入諸定 超一二三四 及五六七八 至滅定不同

略標及廣釋 佛所不攝受 無三世功德 及于三妙道

所取初分別 加行相行境 次許心心所 轉趣時有境

不發菩提心 不作意菩提 作意小乘法 不思大菩提

有修與無修 及與彼相反 非如義分別 當知屬修道

施設有情境 施設法不空 貪着簡擇性 為寂事三乘

受供不清淨 破壞諸正行 經說是第一 能取應當知

設有情及因 由此所摧害 故是修道繫 其余九違品

如自所緣性 三智障有三 靜道真如等 相應不相應

不等及苦等 諸煩惱自性 及無二愚蒙 為最后分別

如諸病痊癒 常時獲安隱 恆修眾生樂 一切勝功德

任運而依附 勝果所莊嚴 上品位菩薩 如眾流歸海

安立三千生 聲聞麟喻德 及離生菩薩 眾善為譬喻

經以無量福 明佛無間道 無間三摩地 證一切相智

無性為所緣 正念為增上 寂靜為行相 愛說者常難

于所緣證成 及明所緣性 一切相智智 勝義世俗諦

加行與三寶 巧便佛現觀 顛倒及道性 能治所治品

性相並修習 說者邪分別 依一切相智 說為十六種

漸次現觀品第七

布施至般若 隨念于佛等 法無性自性 許為漸次行

Page 15: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2524

原典

︽現觀莊嚴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

剎那證大菩提品第八

施等一一中 攝諸無漏法 當知即能仁 一剎那智德

猶如諸士夫 動一處水輪 一切頓轉動 剎那智亦爾

若時起異熟 一切白法性 般若波羅蜜 即一剎那智

由布施等行 諸法如夢住 一剎那能證 諸法無相性

如夢與能見 不見有二相 一剎那能見 諸法無二性

法身品第九

能仁自性身 得諸無漏法 一切種清淨 彼自性為相

順菩提分法 無量及解脫 九次第等至 十遍處自體

最為殊勝處 差別有八種 無諍與願智 神通無礙解

四一切清淨 十自在十力 四種無所畏 及三種不護 見頁164

並三種念住 無忘失法性 永害諸隨眠 大悲諸眾生

唯佛不共法 說有十八種 及一切相智 說名為法身

聲聞無諍定 離見者煩惱 佛無諍永斷 聚落等煩惱

佛所有願智 任運無礙着 無障礙常住 普答一切問

若善因成熟 于彼彼所化 爾時能饒益 即于彼彼現

如天雖降雨 種壞不發芽 諸佛雖出世 無根不獲善

如是事廣大 故說佛為遍 即此無盡故 亦可說為常

許三十二相 八十隨好性 受用大乘故 名佛受用身 見頁174

手足輪相具 足底如龜腹 手足指網連 柔軟極細嫩

身七處充滿 手足指纖長 跟廣身洪直 足膝骨不突

諸毛皆上靡 腨如瑿泥耶 雙臂形長妙 陰藏密第一

皮金色細薄 孔一毛右旋 眉間毫相嚴 上身如獅子

髆圓實項豐 非勝現勝味 身量縱橫等 譬諾瞿陀樹

頂肉髻圓顯 舌廣長梵音 兩頰如獅王 齒潔白平齊

諸齒極細密 數量滿四十 紺目牛王睫 妙相三十二

此中此此相 所有能生因 由彼彼圓滿 能感此諸相

迎送師長等 正受堅固住 習近四攝事 布施妙資財

救放所殺生 增長受善等 是能生因相 如經所宣說

佛爪赤銅色 潤澤高諸指 圓滿而纖長 脈不現無結

踝隱足平隱 行步如獅象 鵝牛王右旋 妙直進堅密

光潔身相稱 潔淨軟清淨 眾相皆圓滿 身廣大微妙

步庠序雙目 清淨身細嫩 身無怯充實 其身善策勵

支節善開展 顧視淨無翳 身圓而相稱 無歪身平整

臍深臍右旋 為眾所樂見 行淨身無疣 無諸黑黶點

手軟如木棉 手文明深長 面門不太長 唇紅如頻婆

舌柔軟微薄 赤紅發雷音 語美妙牙圓 鋒利白平齊

漸細鼻高修 清淨最第一 眼廣眼睫密 猶如蓮華葉

眉修長細軟 潤澤毛齊整 手長滿耳齊 耳輪無過失

額部善分展 開廣頂周圓 髮紺青如蜂 稠密軟不亂

不澀出妙香 能奪眾生意 德紋相吉祥 是為佛隨好

Page 16: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26

若乃至三有 于眾生平等 作種種利益 佛化身無斷 見頁174

如是盡生死 此事業無斷 諸趣寂滅業 安立四攝事

令知諸雜染 及知諸清淨 有情如證義 六波羅蜜多

佛道自性空 盡滅二戲論 假名無所得 成熟諸有情

及立菩薩道 遣除諸執着 得菩提嚴淨 佛土及決定

無量有情利 親近佛等德 菩提分諸業 不失壞見諦 見頁174

遠離諸顛倒 無彼根本理 清淨及資糧 有為與無為

悉不知有異 安立大涅槃 許法身事業 有二十七種

攝品第十

相及彼加行 彼極彼漸次 彼竟彼異熟 余六種略義

初境有三種 因四加行性 法身事業果 余三種略義

謹依先覺論 摘譯少分義 歸命慈氏尊 加持成佛事

釋論

作者:國師嘉察仁波切

譯者:慧竺法師

Page 17: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第一章

禮讚三智

聲聞行者以通達諸法空性的基智,趨入寂滅的涅槃。

菩薩行者以通達三乘道空無自性的道相智,成辦利生事業。

諸佛以通達一切所知相的一切相智,宣說二諦的一切行相。

Page 18: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3130

第一章

禮讚三智

求寂聲聞由遍智1 引導令趣最寂滅

諸樂饒益眾生者  道智2令成世間利

諸佛由具種相智3 宣此種種眾相法

具為聲聞菩薩佛  四聖眾母我4敬禮

最勝金質山王處 天子天女藥叉俱

蛇冠寶光除黑暗 居于地下諸龍等

雪域山中諸威德 自在極喜持明者

為聞正解脫佛語 祈請彼等此降臨5

追求寂滅的聲聞們由基智故,引向最極寂滅的涅槃妙果;

樂于饒益眾生的菩薩們,因道相智而成辦世間眾生的利益;

諸佛由具備一切相智故,而宣說此等具足眾相的種種法門。

作為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之母的般若,我向您頂禮!

在最殊勝的金質須彌山所居之天子、天女與藥叉們,

以及頭戴蛇形寶冠,其寶光能除黑暗,居于地下的諸龍們,

還有在西藏雪域山中具足威德自在與極喜的諸位持明者,

為了他們能聽聞正解脫門的佛語,祈請他們降臨這裡。

1  此處的「遍智」即是后文中所說的「基智」,又名「一切智」。(編按:本書所有注釋皆為譯注)

2  「道智」即是后文中所說的「道相智」。 3  「種相智」即是后文中所說的是「一切相智」。4  此處的「我」是指《現觀莊嚴論》的作者彌勒菩薩。5  《現觀莊嚴論》裡並無此偈頌,為仁波切講述時所加。 

具德法王噶瑪巴,一切諸佛的本質,我以三門至誠頂禮您清

淨無垢的雙足。請以為了安置量等虛空的一切眾生,于無上

遍智(即一切相智)、圓滿勝者的佛位而聽聞甚深正法的

發心來聽法。我覺得這段時間講說「般若波羅蜜多」是很好

的,過去不論在印度或西藏,或在近代大乘佛教興盛的中國

與日本等地,它都極具盛名,所以我想講述「般若波羅蜜

多」。

Page 19: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第二章

佛法真理永不消失

一切真理即是「佛法」,

我們必須透過對真理的修持,

依次地斷除遮閉自心的障礙與迷惑,

最終證悟真理。

Page 20: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3534

第二章

佛法真理永不消失

▏能斷煩惱者即是佛教徒

首先,簡略地說明一般所謂的「佛教徒」的定義是什么。

一切真理即是「佛法」,世尊一開始就先為我們宣說真理,

弟子們聽聞這些真理之后,會先思惟法義,然后去實踐與修

持。為何要這么做呢?因為所有眾生的心皆由于錯亂的認

知,而無法瞭解真實的情況。這種無知,是由許多的無明遮

障所造成。就猶如有一種樹,裡裡外外都被許多樹皮覆蓋一

般,一層之上又覆上一層,在這層之上又包覆一層,如此層

層覆蓋而成。

因此,我們必須透過對真理的修持,依次地斷除這些能遮閉

自心的障礙與迷惑,最終會因為證悟真理而斷除遮障。在佛

陀的座前,從初品煩惱,到第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品煩惱的斷除方法,都能列舉出來。先斷除初品煩

惱,再斷除第二、三品煩惱,直到斷除第九品的煩惱為止。

在斷盡九品煩惱之后,便獲得阿羅漢果,獲得這果位即是通

達真理的結果。

這種真理是完全不變的,真實的菩提始終保持一如的狀態。

過去的拘留孫佛與迦葉佛等,大約出現在百千萬億年前,他

們所弘揚的佛法,至今從未改變過。真理是不變的,所以那

些佛法自然不會有任何改變。釋迦牟尼佛所說的四聖諦,一

如當時所說的四聖諦。然而,時下釋迦牟尼佛所度化的眾生

與過去拘留孫佛所度的眾生,他們內心的分別念與想法則是

有差別的,因此在名相上就有了差別。

釋迦牟尼佛的時代,將「五取蘊」稱為「五蘊」;但在迦葉佛時

代,「五取蘊」卻稱為「五誘惑」。「五誘惑」意指「五個欺騙

者」,而這也是按照眾生壽命的長短來決定要廣說或略說。人

的壽命很短,所以佛法也用較短的詞句來詮釋。而過去拘留

孫佛的時代,人的壽命長達數千歲,由于壽命很長,所以能

夠使用大量的詞句來闡述佛法。

儘管如此,過去拘留孫佛等所說的法,只是揭開真實的情

況,即便未來會有彌勒佛等九百九十六尊佛,也同樣只是揭

示出真理而已。弟子們之后也是同樣要斷除九品煩惱,先斷

除初品,再斷除第二品等等,過去諸佛時代如此,未來諸佛

時代也是如此。斷盡九品煩惱之后,接着就證得阿羅漢。

佛陀在世時,他們會知道自己是否已斷初品或第二品的煩惱

等等,也可以去請教各自的上師與老師。偶爾也會有一些人在

未斷除煩惱的情況下,覺得自己已無煩惱,而以為自己能斷煩

惱。這時他們可以去請示佛陀,或請自己的老師來檢視自己,

他們會說:「噢!你還無法斷除煩惱,煩惱仍然存在。」

然而,能斷煩惱的人確實是存在的。從佛陀初轉法輪到涅槃

Page 21: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3736

第二章

佛法真理永不消失

的度生事業圓滿之前,每天都有人斷除煩惱,且源源不絕。

直到佛陀入滅,在由其弟子們接替的時代,就不如佛世那般

每天都有人斷除煩惱,而只會偶爾才出現了。

其實現在也有很多佛住世,例如住在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

佛與東方現喜國的不動佛,他們都正在轉法輪,所說的法全

都相同。除了在字義上的理解不同之外,實際上它們同樣都

是斷除九品煩惱的方法。眾生的心思散亂不定,且是錯亂虛

妄的,不同人種擁有不同的心思,連習俗也是千差萬別。在

時間的變化下,一百年前的習俗,現在就已無存;以前所喜

愛的,現在已不再喜愛。思想有所歧異,族群也不相同,若

干年后就會產生變化,不會一直持續不變。

▏佛陀轉法輪,令眾生起信

《現觀莊嚴般若波羅蜜多教授論》(譯按:以下略稱《現觀莊

嚴論》)裡提到,釋迦牟尼佛曾于過去諸佛座前,多生多世領

受般若波羅蜜教法。從某位過去佛領受教法之后,又到另一

位過去佛前聞法,甚至在百千位佛前聽聞般若波羅蜜法,所

有其他經典也是如此聽聞。在某位佛前聆聽之后,又到許多

佛前不斷地聽聞。同樣地,現在釋迦牟尼佛宣說般若波羅蜜

法與《三摩地王經》等,彌勒菩薩也來聞法。未來數十萬年之

后,彌勒菩薩也會將從釋迦牟尼佛所聽聞到的法宣揚開來。

釋迦牟尼佛說法時,已積累多劫的福德資糧,成就轉法輪的

因。那些于佛世時聽聞佛法的人,在過去無量劫中,有些生

而為人,有些生為兔子,有些是烏龜、羅剎、青蛙、昆蟲,

有些則投生為八萬隻蟲等等。佛陀都以善巧方便攝受他們,

以結下未來聞法的因緣,令他們能夠生為釋迦牟尼佛的眷

屬。世尊轉法輪時,過去的八萬隻蟲成了八萬天人,食人的

五羅剎成了五比丘,這些眾生都早已在過去多生多世作好了

準備。

佛出世時,為了令人生信,便出生為王子。因為國王擁有很

多受用、財富與大權,如果生為國王之子,人們就會相信

他。佛陀先成為一國之王,然后捨棄國王的福報與受用,在

森林裡過着梵志的生活,這也是為了令人生信。如果佛陀一

開始是乞丐的兒子,之后弘法時,就會有人質疑他原本是乞

丐之子,現在口若懸河地說法,無非是為了得到眾人的恭敬

與供養而已。

因此,為了避免這些疑慮,令人生信,佛陀才這么做。而后

佛陀自己持戒,也讓許多人受持比丘戒,這也是為了讓人生

起信心。起初,佛陀住在王宮,娶了許多妃子,也生了兒

子。然后他捨下王妃開始持戒,之后也把戒律傳授給他人,

這也是為了令人生信。如果不這么做,一開始就不曾迎娶王

妃,人們會以為他或許是身體上的缺陷,所以不喜歡女人。

為了避免這些懷疑,讓人生起信心,佛陀才這么做的。

Page 22: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3938

第二章

佛法真理永不消失

此外,當時全世界有很多苦行者,尤其是非佛教的其他宗

教,修苦行的人很多。佛陀也像其他外道的苦行者般修苦

行,他這樣做也是為了讓人們生起信心。修完苦行之后,

他發現光是修苦行是無意義的,結果到了菩提迦耶金剛

座,也是為了令人生信,在金剛座上顯現獲得圓滿佛果的

成佛過程。

對佛陀本身而言,他是有能力在這之前成佛的,但是為了令

眾生起信,就在那時顯現成佛,然后到瓦拉那西宣說佛法。

而這次弘法也是因為五比丘等人隨時可以斷除煩惱,悟道的

時機已經成熟,才為他們說法。如果太早到瓦拉那西說法,

他們反而會無法悟道。佛陀只在業果與福報成熟時,才會大

轉法輪。

▏佛說一切法皆為空性

佛陀所說的真理分為兩種—勝義空性真理與世俗名言真

理。勝義空性本身並無分類,但以眾生思惟的角度而言,需

要運用讓他們能夠理解的各種不同言詞、語句來說法。眾生

的心思各異,習氣諸多差別,因此佛陀以「空性」、「般若波

羅蜜」、「如來藏」等各種不同的角度來闡述勝義空性。而闡

釋世俗名言的則為更多,對于染污有情的業、因果與清淨五

道等,佛陀所提到的名相多到難以計量。

在古印度,佛陀的開示大約超過一千多卷經函。之后佛教在

印度式微,發生很多教難,導致大部分的經典遺失。在西藏

流傳的約莫一百卷左右,其余的甚至連經名都無從知曉。在

某一部論裡就提到,有部《不淨觀經》共計一百卷,光是這

一部經就有一百卷了!

所有世俗名言的真理,按照顯宗的說法分成三乘教法;若按

照密宗的說法,則歸納為四部密續。按歷史的說法,密宗裡

的密續經典從頭到尾是由許多佛所宣說,一位過去佛宣說

后,接着又由另一位過去佛宣說,現在的經典只是由釋迦牟

尼佛將當時佛所說的內容宣說出來而已。

瑜伽部中有句藏文「普明」,梵文音譯為「薩爾嚩維嘎」。以前釋迦牟尼佛還未出世,大約在人壽數千歲時,有座森林裡剩

下一位修持普明的仙人,他大概在過去迦葉佛時代即已從事

修行,在歷史上確實有這樣一個人物。過去佛的四部密續與

未來佛的四部密續都是相同的,未來同樣也會有三乘教法。

佛所說的一切法是真實法,因此佛說一切法皆為空性。所謂

的「無色、受、想、行」等與「無色、聲、香、味」等,就

是指空性。由于空性的緣故,使我們能看見世間的色法,能

聽見聲音,兩者並不矛盾,而且很合理。因為空性,所以能

聽見聲音;因為空性,所以能感到快樂;因為空性,所以能

感到痛苦,這一切都是合理的。

Page 23: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4140

第二章

佛法真理永不消失

世上能表演障眼法的魔術師以及能言善道的詩人也說「空

性」,但是他們所說的「空性」與現象界是有矛盾的。他們

說:「一切都是空性的,所以什么都沒有。」或說:「一切都

是空性的,所以沒什么好害怕的。」「一切都是空性的,所以

殺生也無所謂。」這些都不是真理,而且與現象界是矛盾的。

佛陀在世俗名言上,說了許多業與因果等道理,其他人都不

能理解業與因果的微妙之處,佛陀卻能道出各種世俗的微細

差別相。事物的差別相可說千差萬別,如此地繁雜,無人能

解,佛陀能夠把它們說出來,又毫不違背勝義空性。

因為差別相無量無數,所以是「空」,它們從不謬的因果關

係當中產生。造罪所受的苦,是因空性而有;行善所得的快

樂,也因空性而來。播種后能生出各種果實,也是因為空性

才能實現。不論有多少世俗的差別相,佛陀說由于空性的緣

故,它們都不違背世俗的現象,也不違背勝義的實相。

世上的魔術師與詩人等說了許多世俗的差別相,他們的言論

與勝義空性是相違的。他們說:「播種能生果,善惡皆有報,

所以空性是不可能的。」當你耽着于世俗時,就與勝義產生

了矛盾,由于不瞭解世俗的差別相也是實相,所以無法給出

全面的說法。有些人說殺蛇與蚊子等無罪,因為牠們對人類

有害;殺牛與羊等就有罪,因為牠們對人類有益。由于沒有

了悟真實法,除了這樣解釋以外,就不知該說什么了。而佛

陀說法時,因為已經現證一切法,能夠看透眾生的心思,知

道他們心裡想些什么,有些什么習氣,所以能夠依據眾生的

心思給予佛法。

佛陀的各種神通變化,也是為了讓眾生對佛法產生興趣而展

現的。神通能令人生起歡喜心,眾生歡喜之后就對他們說

法。神通不能直接利益眾生,雖然佛陀展現了無數的神通,

然而這些神通無法把眾生拔出輪迴。唯有透過說法,令眾生

證悟實相,才能脫離輪迴。

借由佛陀心續中的定力與願力,未來如果出現弘法者,都是

仰仗佛陀的加持。現在有說法者、通達佛法者,也有精于禪

修的行者,這些都是仰仗佛力才有的。佛法住世的時間有

限,只住世五千年,未滿五千年以前,佛法會一直住世。過

了這時間就不會有說法者,也不會有懂得禪修的人了。

▏佛法不會滅亡

佛法是真理,真理是不變的,即使是佛的外在裝束也不會改

變。佛陀證悟后,有兩位商人最先供養佛陀食物。佛陀心

想:「該用什么器具呢?過去諸佛的餐具又是怎樣的呢?」

佛陀想到的就是目前所見的缽的樣子。接着,天人們就馬上

供養佛陀這樣的器皿,過去迦葉佛、毘婆尸佛等與歷劫諸佛

Page 24: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4342

第二章

佛法真理永不消失

的缽的樣式也是如此。

例如,有一種用來召集比丘的器具稱為「犍椎」。以前佛陀

召集僧眾時,有些人聽到召喚便來了,有些人則未到,他們

也不知道何時需要集合。于是佛陀開始思考過去諸佛是以何

種器具召集僧眾,佛陀一想就知道那器具是什么形狀。知道

以后,佛陀就製作出犍椎,讓比丘們敲打,以召集僧眾。過

去諸佛的犍椎是這樣的形狀,未來諸佛的犍椎也是如此。

在戒律當中,佛陀所制定的那些戒律大部分與過去諸佛所制

定的相同,但也有一些細微的差別。釋迦牟尼佛的時代,眾

生的煩惱稍為多一些;未來彌勒佛時,眾生的煩惱會比較

少。雖然眾生同樣都有煩惱,但多寡還是有些差別的。過去

毘婆尸佛、拘留孫佛等所說的法,都記載于現在釋迦牟尼佛

的經典當中,除了用詞稍有差異之外,內容都是相同的。

總之,佛法是不會完全滅亡或消失的。現在釋迦牟尼佛的教

法盛行于全球,過了幾千年后將會滅亡,然而佛法仍會留在

兜率天等淨土之中。所謂的「滅亡」是指在某個時段消失

了,並不是永遠的滅亡。輪迴永遠不會空盡,正法也不會完

全滅亡。

現在于釋迦牟尼佛法中無法完全證果的人,將在未來彌勒佛

的教法之中證果。經中說那些完全無法入道、罪業極深的

人,雖然不信佛法,在這世界上就算投生為人或蟲類,將來

也會在一千零二佛中的最后一尊佛愛樂佛1的時代證果。例

如,在《時輪密續》中提到,一個罪業深重、常殺害許多生物

又破壞佛教的人,會在千佛的最后一位愛樂佛時,獲證任何

(不論大小)的果位。即便未得到最終的果位,也會得到暫時

的果位。

即使佛教完全滅亡,也會隨着諸菩薩們的事業,興起一些佛

法。經中提到,一部分的佛法支分,例如「八關齋戒」─

一日不造罪且節制飲食的修法,會在無佛法的時代流行起

來。在以前佛未出世且無任何佛法的時代,釋迦牟尼佛投生

為兔子。這隻非凡的兔子,令許多村民對牠生起信心,所有

的人為牠造像,供奉牠,並且斷除惡業,受持一、兩天的八

關齋戒。

如此的作法全是因為感念佛與菩薩的恩德才一時興起的,但

他們並不知道佛是什么。據說當時帝釋天對那隻兔子生起信

心,便在月亮的表面上畫上兔子的圖案。之前我看過美國人

登上月球的紀錄片,我看到的兔子圖案是一片漆黑的。

1  愛樂佛又稱「樓至佛」。

Page 25: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第三章

般若波羅蜜是一切聖者之母

了知空性的智慧稱為「般若波羅蜜」,

它是一切聖者之母,

四種聖者的一切功德即來自證知空性的智慧,

佛陀因而說了三種般若波羅蜜

|基智、道相智與一切相智。

Page 26: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4746

第三章

般若波羅蜜是一切聖者之母

▏佛陀宣說「般若波羅蜜」

現在進入「般若波羅蜜」的正題解說。「般若波羅蜜」是佛陀

在靈鷲山所宣說的法,一開始就先說諸法空性。

佛陀直接宣說空性,直接闡述「色即是空」、「聲即是空」、

「空中無色、聲、香」等。但是,其中含有間接的含義或隱義

─般若波羅蜜。在無佛的時代,雖然也有魔術師等人說了

空性的道理,但如此的空性並無隱義的般若波羅蜜。

眾多羅漢與比丘們伴隨着佛陀到達靈鷲山。現今的靈鷲山在一

處高地上,除了一座凸起的小山以外,其他什么都沒有。但佛

世時呈現在人們面前的靈鷲山,其大小遠超過這整個世界。

那時,聚集而圍繞佛陀的眷屬有帝釋天、大梵天王等無量天

神。因為佛陀的神變力,其所有的說法處都是自然形成的。

無須準備場地,既沒有坑洼,也沒有狹窄之處,一切都變得

非常寬廣。更不必打掃、擺放供品或安排流程,一切都不用

備辦。佛陀的法座也無須打造,精緻的寶座自然地湧現。

借助佛陀的加持力,弟子們也不會有任何聽法的障礙。在

聽法的過程中,因為佛力加持,弟子們不會感到飢渴或身

體發癢、發熱等等,也不會出現昏沉或需要撐傘以遮蔽驕

陽的情形。

以佛陀的加持力,弟子們的座位不論遠近,都如坐在佛陀座

下一般。不論是十萬人或一千人的聚會,有些人只能在遠處

聽法,但不論距離有多遠,佛陀都如在每個人身邊那般地顯

現在所有人面前。佛語也是如此,即使佛陀在遠至若干聞

距1的地方,大眾也能夠清晰聽見佛陀說法,就如在佛陀身

邊一般。

再者,佛陀會進入禪定,他以如此的禪定力說法時,不會有

說法的分別念。如果換作我們的話,我們就會想:「要說些

什么呢?」然后今天趕快去看經書,要起很多分別念才能說

法。佛陀沒有分別念,入定之后以定力說法。佛陀平時身上

所發出的無量光明,能照到極遠的地方。依靠定力,從佛語

中發出法音。

佛陀說了許多般若經,有千萬頌、百萬頌與十萬頌。南贍部洲所

流傳的是《般若十萬頌》,《般若千萬頌》與《般若百萬頌》只有

經名存在而已。

《般若千萬頌》流傳在天界,《般若百萬頌》則流傳在龍界。

天人與龍的壽命都很長,所以他們有辦法閱讀。我們的壽命

很短,花上一輩子的時間也讀不完,所以我們會說《般若十

萬頌》較為殊勝。大、中、小品的般若經總共有十七部。

1  聞距:梵語「krośa」,音譯為「俱盧舍」,是古印度的長度單位名,指能聽聞牛聲或鼓聲的最大距離。

Page 27: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4948

第三章

般若波羅蜜是一切聖者之母

佛在世時,通曉般若經義的有舍利弗、大迦葉等人,但漸漸

地,不再有人能通曉與解說它所有的隱義。因此,無着菩薩

覺得學習般若經義是有必要的。他認為彌勒菩薩對這方面完

全通曉,因此修習彌勒法門。

結果親見彌勒菩薩之后,無着菩薩說:「您問我有何願望,

我覺得沒人能完全通曉般若經義,所以想向您求法,這才修

習您的法。」

彌勒菩薩說:「到我的袈裟底下來!」

一剎那間,無着菩薩即到達兜率天,彌勒菩薩為他宣講與傳

授所有的般若經。

然而,彌勒菩薩說,未來南贍部洲的人壽短智淺,無法理解所

有的隱義,應以簡要的方式傳授。因此,彌勒菩薩將它濃縮成八

事,簡短地撰寫了《現觀莊嚴論》,讓無着菩薩傳下來。論文的

隱義有八事,其中又分出七十義。我們噶舉、格魯與寧瑪派等都

會講述這部論,印度與西藏學者們也為它撰寫過許多釋論。

佛陀運用非常大量的詞句宣講《般若千萬頌》時,對時間作

了加持,所以大眾無須額外騰出時間聽法。在短短的時間

裡,仰仗佛力加持,佛陀能讓聽眾感覺時間過得很久。當法

輪轉完之后,弟子們回到各自的住所,天人們也回到天界

后,說法的地方就回復到原來的樣貌,不再如說法時的樣

貌,而變回原有的土石、樹林與高山。那般的寬廣之地,只

有在轉法輪時才會出現。

▏般若是了知空性的智慧

印度的修行成就者與阿闍梨們,已經作出以修誦的方式來修

持般若波羅蜜,接下來將作一個說明。

首先,所謂的「般若波羅蜜」,佛陀先說空性,這空性由弟

子們以證悟空性的智慧而通達。這種了知空性的智慧,我們

稱之為「般若波羅蜜」,它也是隱義的般若波羅蜜。

這種了知空性的智慧,首先必須透過發心,接着透過聽聞教

授,並且積聚福德、智慧資糧才能生起。因此,經中常說,

智慧生起的方法是發心、積資等等;圓滿佛果也是借由通達

空性的智慧才能獲得。禪修時,也需要觀修通達空性的智

慧。

經中說,諸如「道」等所知法有很多分類,了知空性的智慧

同樣也有很多種類,其中有了知「色即空性」、「聲即空性」、

「香即空性」、「味即空性」與「觸即空性」的智慧等五種不同

的智慧。

Page 28: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5150

第三章

般若波羅蜜是一切聖者之母

此外,還有能見色的眼、能聞聲的耳等等,了知「眼即空

性」、「耳即空性」、「鼻即空性」、「舌即空性」、「身即空性」

的智慧等等,世俗名言的數量有多少,與之對應的般若波羅

蜜就有多少。

「道」也是無限的,所以,每個道法都有了知其為空性的智慧。

果地圓滿的佛陀也有無量功德─智功德無量與身功德無量。

在這無量無數的功德當中,每一個都有證悟空性的智慧,因

此,般若波羅蜜的數量也就無有限量了。

《般若千萬頌》裡提到大量的「無量」,西藏所流傳的《般若十

萬頌》裡提及一百七十三種「般若波羅蜜」,這些都是我們要修

習的內容。佛陀說我們的修行無法超越這個數量,因此把它簡

化到這個數目。

佛陀說「般若波羅蜜」是一切聖者之母。聖者分為聲聞聖者、

獨覺聖者、菩薩聖者與圓滿佛陀聖者四種,他們的一切功德

皆來自空性的智慧。

佛的功德出自證悟空性的智慧;一切聲聞、菩薩的功德也都

出自了知空性的智慧。所以,這種智慧稱之為「母」,佛陀以

全人類皆由母親所生為譬喻來加以說明。

▏三種般若波羅蜜

求寂聲聞由遍智 引導令趣最寂滅

諸樂饒益眾生者 道智令成世間利

諸佛由具種相智 宣此種種眾相法

因此,〔在第一章的偈頌裡〕佛陀說了三種般若波羅蜜,即

「基智」、「道相智」與「一切相智」。

聲聞與獨覺的基智—通達人無我

基智是了知一切法即空性的智慧,即便沒有了知一切法即空

性,只是了知補特伽羅無我(在染污的聚蘊當中,了知沒有

所謂的「我」),即了知其中沒有補特伽羅的「我」,這也是了

知空性的智慧。

聲聞具備了知五蘊中並無補特伽羅的「我」,或對五蘊沒有

「我」想的空性智慧,以此證得聲聞阿羅漢。四聖諦有十六

種分類,在通達補特伽羅無我的同時,也通達了四諦十六行

相。通達補特伽羅無我的智慧,是屬于般若波羅蜜的範疇。

獨覺在這基礎上,證悟微細的十二緣起支,雖然比聲聞更為

殊勝,但依舊是補特伽羅無我。通達了殊勝的十二緣起,便

可說是獲得了獨覺的果位。

Page 29: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5352

第三章

般若波羅蜜是一切聖者之母

獨覺不會出現在有佛的時代,而會在無佛說法、完全無佛教

或佛法處投生為貴族之子,以己之力通曉十二緣起,並遠離

人群,至深山某處去禪修,自己證得阿羅漢果。

獨覺的比丘戒不必從佛陀那裡受得,從通達補特伽羅無我的

那一刻起,自然就已得戒。他自己會懂得法衣與下裙的製作

方法,飯缽則透過神通觀察就可得知要如何打造。頭髮大概

如印度教徒那般,長長地盤成一坨在頭上,而不怎么剃髮。

在佛說的本生傳與故事裡確實有提到,獨覺托缽乞食,然后

去到渺無人煙的地方。雖然自己已經證悟,卻從不對人說

法。他沒有對人說法的習慣,談話也不會多言。現在如果有

人見着了,大概會覺得他們與瘋子無異,這就是獨覺。以前

也發生過某些獨覺被人用箭射死的情況。

獨覺因為悟境的高低差別,也有不同的種類,例如「麟角喻獨

覺」、「鸚哥喻獨覺」等等,種類繁多,但仍以「麟角喻獨覺」

為主。

「麟角喻獨覺」的「麟角喻」,藏文為「བསེ་རུ་ལྟ་བ」ུ,「བས 」ེ是一種動物,「ར」ུ是角,意思是如同犀牛般只有一隻角的動物,因為獨覺是獨居的,所以如此稱呼他。

「鸚哥喻獨覺」,就如鸚哥這種群居的鳥類,喜歡二、三十或

近百隻一起飛行與棲息,對于群居的獨覺便有了這種稱呼,

他們還有很多種類。

現在瓦拉那西的佛塔與創古仁波切的寺院附近有很多樹林,

那裡以前就住着五百位獨覺。當地居民以為他們只是仙人,

並不知道他們是已證悟補特伽羅無我且心續中具有般若波羅

蜜的獨覺,他們就如印度教的苦行僧那般群居在一起。

之后,佛陀從天下降人間進入母胎,天界眾神歡呼「佛陀已降生

人間」。五百獨覺聽見后,紛紛以神通飛向空中入滅,大體被三

昧之火燃燒后從空中墜落。許多村民見此景象,便說「好多仙人

從空中掉落」,因此把那些樹林取名為「仙人墮之林」。

佛陀將近出生時,他們不會留在佛的身邊,因為他們已經證

果,對佛不再抱有希求之心。既然其本身想成就阿羅漢果的

願望已經達成,就不會如菩薩那般廣度眾生,所以他們會選

擇不親近佛而進入涅槃。

菩薩的道相智—了知一切道為空性

說完三種般若波羅蜜之中的基智后,現在要說菩薩的道相智。

菩薩雖有基智與道相智,但以道相智為主。聲聞與獨覺並無

道相智,只有基智。菩薩以了知「一切道為空性」的智慧廣

Page 30: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5554

第三章

般若波羅蜜是一切聖者之母

度無量眾生。

佛的一切相智—了知一切法自性空

圓滿的佛陀遍知一切相,即遍知一切法或具有了知諸法為空

性的智慧,也就是了知一切法自性空,其相如夢如幻。不僅

聲聞與獨覺並未獲得這一切相智,就連菩薩也未證得,這是

只有佛的心續中才具足的智慧。

佛以一切相智大轉三乘與四部密續等無量法輪,這一切法輪

皆由此般若波羅蜜而轉。

▏般若波羅蜜能生出一切聖者

具為聲聞菩薩佛 四聖眾母我敬禮

佛陀手足上的精緻法輪相,並非人工所畫;金色的皮膚與身

上的光芒,都是般若波羅蜜遍知一切相的果報。

般若波羅蜜是生出一切聖者之母,就如世間的孩子得先借由母

親而出生,孩童的一切需求也必須由母親來完成。最初四聖子

的誕生也是得借般若波羅蜜而出生,四聖子的需求也必須借由

般若波羅蜜來完成,般若波羅蜜就如世間的母親那般。

聲聞、獨覺必須斷除苦因與苦才能獨自進入涅槃,他們的所

需必須由般若波羅蜜來完成。菩薩並無只為自己滅苦的想

法,他們一心想把一切眾生安置于暫時的解脫與究竟圓滿的

佛果,而這也是由般若波羅蜜來完成的。佛陀也是借由心續

中的般若波羅蜜,而大轉無量法輪,因此,佛陀的需求也是

由般若波羅蜜來完成。

密乘修持般若波羅蜜的方法,是觀想本尊相─黃色身、雌

性的四臂本尊,以此作觀而修成般若波羅蜜,其中也需要持

咒。這是密乘的修持方法。

Page 31: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一切相智是三種般若波羅蜜之首,

是圓滿的佛陀心續中所具有的般若波羅蜜。

如果具備發心、教授等十種因,必定獲得遍知一切相智。

Page 32: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5958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般若波羅蜜 以八事正說 遍相智道智 次一切智性

一切相現觀 至頂及漸次 剎那證菩提 及法身為八1

發心與教授 四種抉擇分 正行之所依 謂法界自性

諸所緣所為 甲鎧趣入事 資糧及出生 是佛遍相智

彌勒菩薩把佛說的般若經濃縮成《現觀莊嚴論》,其中分成

八品。2

第一品是〈一切相智品〉。3「一切相智」是三種般若波羅蜜

之首,是圓滿的佛陀心續中所具有的般若波羅蜜。一切相智

必須從「因」說起,其因有十項。4如果具備這十種因,必定

獲得遍知一切相智。

▏一、發心—發起殊勝菩提心

發心為利他 求正等菩提 彼彼如經中 略廣門宣說

1  此八事即為《現觀莊嚴論》所要詮釋的義理。八事為:(一)一切相智;(二)道相智;(三)基智;(四)正等加行;(五)頂加行;(六)漸次加行;(七)剎那加行;(八)法身。

2  《現觀莊嚴論》的藏文本分為八品,本書所引頌文為法尊法師所譯,分為十品,兩者譯文品數不同,是因為法尊法師將「序說」與「結說」兩部分的頌文標舉為〈序品第一〉與〈攝品第十〉之故,而原藏文本並未將此兩部分列為品數。

3  在法尊法師的譯本裡,〈一切相智品〉為第二品。4  一切相智的十因是指:(一)發心;(二)教授;(三)四種抉擇分;(四)修行所依;(五)修行所緣;(六)修行所為;(七)鎧甲正行;(八)趣入正行;(九)資糧正行;(十)出生正行。

一切相智的十因中,第一是發起大乘的殊勝菩提心。此發心

是方便大悲心與大智慧集合的心,經中稱為「大乘發心」。

觀修方便大悲心

方便大悲心的所緣是一切眾生,而大智慧的所緣是圓滿的佛

果,也就是懷着想將一切眾生安置于圓滿佛果的心願,專注于

佛果的目標上,這就是智慧的所緣。以智慧所獲取的佛果,那

是不變的究竟大樂,如果能將一切眾生安置于其上的話,那就

太好了!因此,它被稱為「正確無誤地以智慧緣于目標」。

相反地,如果光以悲心希望一切眾生得到快樂,或給予美好

的衣食,或建造安樂的處所等等,不論怎么付出,美食終將

耗盡,華服也會破損,安樂窩總有一天也會消失。除了稍縱

即逝的快樂,卻得不到真正永恆的安樂;然而,若能獲得圓

滿的佛果,它完全不會變化,這才是真正的快樂。

「種性覺醒」的發心與非種性的發心

這種可以讓我們發起與實踐的大乘心,一般可分為:

(一)「種性覺醒」的發心─以菩薩種性的力量而發起的心;

(二) 非種性的最初發心。

菩薩種性有哪些特徵呢?例如在佛陀過去的本生故事裡,有

Page 33: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6160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很多有關布施眼睛、身體、血或割肉行施等的故事,那些菩

薩在作這些行為時,都心生歡喜,一心想去實行。他們不但

不懼怕后果,反而生起悲心,躍躍欲試。這種發心,經論中

說是菩薩種性的特徵。此外,如果聽到大乘「空性」之法、

「般若波羅蜜」、「如來藏」等大乘佛法名相,心中極為歡喜

並能理解其義,這是大智慧,也是菩薩種性的特徵。

很久以前,當佛教在印度還很興盛時,有一座寺院住着許多

比丘,其中有一位沙彌。「沙彌」意味着是地位較比丘稍低

的出家行者。這位沙彌遊走到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遇到了

一隻飢餓的狗。他找不到能給狗吃的食物,只好割下自己大

腿上的肉餵牠。沙彌回去后,雖然傷口很痛,但經過一番治

療后,傷口便痊癒了。寺院的住持覺得他應該是大乘種性,

于是為他開示大乘佛法,讓他修大乘行,后來他成為精通大

乘教法的賢者,名聞遐邇。就如這種想要行持大乘法的意

願,必須要具備大乘所說的累劫廣度一切眾生的精進意願,

心中很自然地生起想要累劫累世度盡一切眾生的發心。

現今世界上,任何人都自然會努力地去為自己的幸福打拼,

以獲得快樂。試着把這樣的認知換到眾生身上,為使一切眾

生獲得快樂,我們即便經歷無數劫的苦難也不覺得苦,就如

為了自己的幸福,再遭受多少苦都不覺得苦。這點不足為

奇,只要把自然而然的為己之心換成為一切眾生求安樂之心

即可。在成辦利他之時,除了能令許多眾生獲得成佛的福份

以外,順帶還能使自己成佛,即便原本並無心為己。

這樣的成就會帶來極大的歡喜,怎么說呢?就如世人為使自

己快樂,汲汲營營地追逐名利、裝束打扮,還覺得自己已經

成功,一切辛苦終于有了結果。這只是一個人的快樂,而且

還是屬于自己的事。菩薩的快樂遠比這種快樂還要廣大,因

為能讓千萬億眾生成佛,這千萬億的快樂就如自己的快樂一

般。因此,佛說快樂廣大無邊,佛果功德無量。

佛心是法身。舉「阿」字為例,我們只有一個了知「阿」字

的智慧,但是佛陀對「阿」字的智慧是無量的,因為佛的智

慧是無量的。例如我們在寫字時,需要用很多字去表達一個

意思,佛陀卻可以只用一個「阿」字來表現一切法。所以,

用一個字就已足夠,這稱為「一音門」。佛有一字表諸法的

非凡妙智,能以一個「阿」字智慧把一切眾生安置于佛位。

我們只知道一個「阿」字,而佛陀能透過一個「阿」字,了

知「阿」中無量無邊的千萬億種分類。我們無法理解到那么

微細,佛心(法身)的功德就是如此。

至于佛色身的功德,連一根髮絲其功德也是無量的。佛的頭

髮、眼睛與每根汗毛都能夠利益無量的眾生,我們的全身無

法做到這么廣大的事。具有如此無量功德的佛果,是透過發

心而獲得的。

Page 34: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6362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

發心分為:

(一)願菩提心:以純發願或多發願為主的「願菩提心」。例

如「願我能安置一切眾生于佛位」、「願一切眾生具足安樂」

等,都以發願為主。

(二)行菩提心:發願之后的是「行菩提心」。行菩提心不只是

發願而已,還要親身參與安置一切眾生于菩提道的行動。

願菩提心的功德比較小,而行菩提心的功德則比較大。我們

現在修持菩提心,是將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合起來修持,即

以密乘的方式來修持。密乘的方式是觀想自己為本尊,自身

發出光芒,消除一切眾生的痛苦與煩惱。透過光芒,觀想一

切眾生已置于佛位。持咒是行菩提心的代表。

過去世尊修持行菩提心時,把自己的血肉布施給老虎與羅剎

等。我們現在沒有這種勇氣與能力,但可以透過密乘的方式

而達成。

眾生可分為粗品身與細品身兩種。老虎等是粗品身,一如我

們有皮有肉,已經不能對它做什么;而羅剎與餓鬼等是細品

身,那就有方法可以成辦,其方法是施身法。這種方法的重

點是,一切現象都是心的顯相,就如夢一般。

例如,我們給貓、狗等餵食,這是心的一種顯相,我們餵食

的顯相,即是我們心的顯現;而狗得到食物的顯相,也是由

它自己的心所顯現的。這些心的顯相都是各別的,但給予

貓、狗食物時會出現共通的顯相,促使彼此產生關連。雖然

自己與他人的顯相是分開的,但因為兩者的顯現是一致的,

所以就會生起作用。

因為這個關鍵,施身法裡就有了觀想的修法─專注于觀想

自身的肉被割成如山般大的情景,讓很多鬼道眾生獲得食

物。其實我們的身體並未真的被切割,雖然身有別于心,但

鬼道眾生看到的是身體被吃掉的顯相。那些成就施身法並獲

得高度證量的人,修持施身法會令鬼道眾生獲得飽足,有些

還會因為吃太撐而導致嘔吐呢!吃飽之后,就可以對那些堪

為法器的餓鬼開示「不害眾生」等佛法。這就是以施身法來

行真實布施的修法,這方法也比布施老虎的力量更為強大。

自從施身法在西藏弘揚之后,很多人就如此修持。鬼的種類有

好幾種,例如有些鬼吃飽后就死亡,如同某些蟲子吃飽就會死

亡一般;又有某些鬼一輩子從未吃飽。對于那些吃飽后就會死

去的餓鬼,施身法行者的佛法開示,便會讓它們在臨終前生起

善念,死后投生善趣,這樣的事蹟確實存在。現在所有的閉關

喇嘛,每天都修持施身法,便是為了這個緣故。除了這個方法

之外,現在並無人能像以前那般直接將身體布施給老虎等粗

品身的眾生,因為勇氣不足的緣故。后來在西藏,也只出現過

Page 35: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6564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一、兩個喇嘛能直接將身體布施給粗品身的眾生。

佛說殊勝菩提心生起時,能滅除過去一切罪業。例如,木房

失火,小木頭比較容易被燒毀,或者火很容易將紙等物品燒

盡,菩提心的生起就如火的燃燒,能輕易地消滅小罪,而重

罪也會減輕。大木頭被燒毀大半之后,剩余的一小部分也就

沒什么用處了。同樣地,重罪轉輕之后,其業力與結果就無

法再起什么作用。佛經裡也有提及這樣的故事,發起殊勝菩

提心之后,即使犯下殺父、殺母的重罪,也不必在地獄經歷

數千萬年之久。生在地獄的一、兩個小時內,罪業便已消耗

殆盡,即可轉生為天人。

發起殊勝菩提心的善果是無窮的。如果以非菩提心的善業

(例如天帝的善業)投生為天帝,過着數千年的幸福生活,

在數千年后福報享盡時,有些就會墮到惡趣。但是如果以一

個殊勝菩提心的善業投生為天帝,就能無數次地生為天帝。

同樣地,如果想要消除一切眾生的無量痛苦,以及人類或蟲

子的種種痛苦,只能透過發起殊勝菩提心的力量才能達成。

總之,佛說唯有發起殊勝菩提心才能成辦自他的利益,而且

不能讓菩提心退失,這樣才能實現所有的心願。

如王者、牧童與舟子的發心

發心有三種:

(一)如王者發心:其想法是先令自己成佛,然后再安置一切眾

生于佛位。

(二)如牧童發心:例如先將眾生載到某處給予食物,然后自己

再回家,就如去吃個飯一般。

(三)如舟子發心:就如現在的機師開飛機,讓所有的乘客與自

己一起送到彼岸一般,希望自己與眾生同時成佛。

以前在佛世時與之后的印度地區,這三種發心大概是分開修

持的─有的人說「我要發如王者般的心」,有的說「我要

發如牧童般的心」,有的說「我要發如舟子般的心」。

在西藏,這三種發心是合起來修持的,並無分別修持的傳

統。西藏是信行的傳統,也就是未證悟以前,我們以信解的

方式來發這三種心。證悟以后,就各自往自心比較偏向的發

心去修持。

誦文中,我們會念誦「我願為一切眾生自證圓滿佛果」,這

是「如王者發心」。課誦文的起始多數是如王者的發心。就

如我們剛剛所念誦「諸佛正法聖僧眾⋯⋯,為利眾生願成

佛」的偈頌,意思是指為了利益一切眾生,自己就必須先成

佛,所以它是如王者的發心。有些如「一切眾生未成佛,願

我不成等正覺」的願文,發願如果輪迴未盡,我亦不成佛,

這就是如牧童的發心,也是要修持的。還有一些如「願與一

切眾生同時成佛」的願文,就是如舟子的發心。

Page 36: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6766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這三種發心我們都要修持。現在你們在國外弘法中心,這三

種發心也是一起修持的。將來證悟之后,這三種發心會形成

各自的屬性,因而開展出不同的菩薩之行,度眾的方式也各

自相異。

雖然以前這三種發心是分開修持而非一起修的,但也不能說

全無,就看你比較側重哪一種發心而定。彌勒菩薩的發心就

如王者的發心,觀世音菩薩的發心則如牧童的發心,這都是

按照他們比較側重哪一種發心而說。以我們現在的修行方

式,在尚未獲得證悟或大神通之前,我們的發心都只是普通

的發心而已。獲得證悟與大神通之后,發心就必須是對每個

眾生單獨發起。例如,世尊的五比丘前世為惡鬼,為度化他

們,佛陀最初對他們發的心是:「願于未來五濁惡世之六月

初四日,我將度你們證得阿羅漢果。」若有這樣的天眼通與

他心通等,就要對每個眾生發起個別的願來攝受他們。

佛陀入滅之前,須跋陀羅前來拜見並得到解脫,這是因為佛

陀以前對他發起「未來在我臨入涅槃之時,將令你得到解脫」

的願心。所以,一開始我們也應該普遍地發起「願度一切眾

生成佛」的誓願,將來有了天眼通、他心通等大神通之后,

以神通為每個不同根器的眾生發起「我要在某時令你證得聲

聞阿羅漢果」、「在某時讓你證得獨覺果位」等個別的願心。

我們現在不懂如何去區分眾生的類別,所以只能發起普遍的

願心。我們無法做到如佛陀那般的發心,但可以按照密乘儀

軌中的密法去實現。我們在密乘的灌頂中,會取各種名字作

名字灌頂,這時就能做到如佛陀那般發起個別的願心。

還有一個重點是,度一個眾生成佛等同于度一切眾生成佛。

原因是度一個眾生成佛后,他也會度很多眾生成佛,而他們

都會度許多眾生成佛。佛說由于應調伏的眾生無邊無際,所

以,能度的眾生也無量無邊。經中說菩薩每一剎那都能度化

眾生,這是菩薩的事業與行誼。如果障礙菩薩度眾,導致一

個眾生無法成佛,這個眾生也就無法度其他眾生成佛,而他

的弟子也同樣地無法度化其他眾生成佛,如此將導致無量眾

生成佛的線流中斷。所以,佛說對菩薩的傷害即使微乎其

微,但其罪過卻極為深重。

堅固與不堅固的發心

發心有堅固與不堅固兩種。發心不堅固的人,是因為過去世

不曾發過菩提心,這一世雖然瞭解菩提心的功德,也在上師

面前說「我要發心」,並求受菩薩戒,但由于未經過長期的

串習,菩提心很容易退失。如此需要守護才不致退失的發

心,是有點不堅固的。如果過去世曾發過殊勝菩提心,又于

過去世長期串習大乘佛法,今生因過去世的習氣而發起的殊

勝菩提心,則是堅固的。

Page 37: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6968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然而,不堅固的發心也能夠變得堅固。佛說最初先發起殊勝

菩提心,然后才受菩薩戒。如果是出家人,必須每天發心,

如果無法做到,在閒暇時也要常常發心與祈願,這樣持續不

斷地串習,日久就會變得堅固了。

世尊、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等最初的發心,一開始也與我

們同樣不堅固,經過長期的串習之后才變得堅固。同樣地,

在種性與非種性兩種菩薩之間,起初我們大多都不具有菩薩

種性,是因為發心且自我提昇之后才具備的。世尊與觀世音

菩薩等原本也不是種性菩薩,所以,我們也可以從初發心菩

薩變成種性菩薩。

菩提心的根本─悲心

菩提心最初由悲心而顯發,因此菩提心的根本是悲心。世上

任何美好的事物皆因悲心而有,雖然它還不是菩提心。例

如,世界的偉人或名人也是因為基礎的悲心而來。他們過去

世因為對某個眾生生起悲心而幫助他,所以這一世便成為偉

人或名人。獨覺雖無菩薩般的大悲心,但他們同樣因為悲心

才獲得獨覺果位,也就是在過去很多世中曾生起悲心造福人

群,所以才有今天的成果。

在很多國家,有些人獲得民眾的喜好而得到票選,這也是因

為利益他人的結果。同樣地,按照世間的道德觀,所有美好

事物的獲得都來自于造福他人。例如,擁有崇高的地位,便

是從利益他人而獲得。大富之人也從利益他人而產生,富人

開立商店,店裡擺上優良的、顧客喜愛的產品,顧客喜歡就

付錢購買,這也是因為富人先利益他人才有的結果。又如你

泡了一壺美味的好茶,倒入美麗的瓷杯,對方歡喜地享用,

喝完之后付給你十塊錢,這也是利他的結果。還有那些具有

大功德、大智慧的人會出名,也是來自利他的結果。同樣

地,那些容貌出眾的名人也是因為過去世利他、為他人付出

的結果。

我們按照道次第一步步地前進時,發心也會逐漸增長。我們

現在因為廣大的善心而生起菩提心,按次第證得大乘初地

時,此時的發心稱為「清淨發心」。雖然現在我們有發心,

但是障礙尚未斷除。等達到初地時,障礙便會斷除,發心就

不會有障礙,所以稱為「清淨發心」;到了第八地時,則稱

為「異熟發心」。

第八地以上的發心極其特別,功德也非常大,所以稱為「異

熟發心」。此時菩薩歡喜地投入利生事業,為了眾生即使趨

向地獄之火也不覺痛苦,而會如我們去公園或娛樂場所那般

地歡喜投入。很多經典提到菩薩度眾的方式,過去某些菩薩

為了度化眾生而進入地獄之火時,由于菩提心,一切獄火因

而熄滅化成湖,其中蓮花頓時盛開,菩薩乘坐蓮花來度化眾

生。

Page 38: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7170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有些菩薩為了粗品身眾生如老虎等,用刀割截自身也不覺疼

痛。其原因是,一般而言,痛苦來自惡業,我們身體被刀割

截所帶來的痛苦,即是來自于惡業的果報。然而,菩薩並無

惡業,所以被刀割截也是快樂的。經典裡有一則驚人的故事

提到,以前有一位守花的菩薩被獵人殺害,當時雖然被砍了

很多刀,菩薩依然顯得泰然自若。獵人很詫異,為什么砍那

么多刀還不會覺得痛苦?

我們確實做不到如菩薩這般自在,但是菩提心生起之后,其

果報在身上成熟時,身體會有些變化。發起菩提心之后,眾

生一見就會心生歡喜。從前在西藏,便有人發起殊勝菩提

心,經過修行之后,身體的病痛竟然不藥而癒。古代也曾有

一些身體虛弱無力的人,因發起殊勝菩提心而能在當下立即

產生力量的事蹟。現代也有人因為殊勝菩提心的力量,而獲

得某些利益。

如果能好好地發心,大難降臨時也能夠化險為夷。最近有人

因為法律問題面臨極大的風險,便發起殊勝菩提心,就因為

發心的力量,結果什么事也沒發生。此外,例如當水災、地

震等災難發生時,有人卻能毫髮無傷,真是神奇。又如公車

遭到意外,車上的乘客非死即傷,唯有他卻全身而退,這是

怎么回事?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發起殊勝菩提心的實際修行就如上述那般,也就是必須先發

起菩提心的因─悲心。經典中說,我們必須對一切有情生

起悲心。然而,生起悲心的方法不盡相同。有些人對一切眾

生無法生起悲心,這時要先從小範圍的悲心修起,然后再慢

慢地擴大。一開始先對自己平時比較容易生起悲心的對象來

修持,有些是自己的父母,有些是親戚、兄弟姐妹或男女朋

友,就以平時所愛的對象來作觀修。有些人的悲心是民族性

的,例如藏人只對藏人有悲心,歐洲人只對歐洲人有悲心,

華人只對華人有悲心。

誰是觀修悲心的對象?

在現實中,我們對誰會生起悲心,就先以他作為觀修悲心的

對象。首先,觀想他正在經歷痛苦,而處于苦難的狀態,然

后心中希望他沒有痛苦,遠離苦難。如果時間充裕,就花幾

天的時間來修持,之后才對所有人修習悲心。想想自己所愛

的人與其他所有的人都同樣想得到快樂、避免痛苦,同樣都

有苦受與樂受,也同樣擁有感情,然后以這種發心而對所有

人修習悲心。

這樣修持久了,悲心就會養成習慣。例如世界上手錶尚未流

行時,沒有人會對所謂的「手錶」產生興趣。一個從未見過

手錶的人,看到它時並不會生起貪心,反而會想「這是什么

奇怪的東西」,心裡也不會生起「這是手錶,我想要一個,

我要買下它」的念頭。當手錶流行起來后,「這是手錶」的

Page 39: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7372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念頭生起一個、二個、三個,甚至很多個。這樣積累下來就

成了一個習慣,與前面的念頭相較,愈到后面的念頭力量愈

強。接着,便會生起想戴手錶的欲望,于是長期戴上它,昨

天看一眼,明天又看一眼,對它的執着一天比一天強烈。這

就是因為心一直專注而變成習慣所致。

讓悲心成為習慣比將喜愛手錶的心變成習慣還要容易,因為

喜愛手錶的心是一種沒有基礎或根本的心,而悲心則是一種

有根本的心,那就是如來藏。悲心從如來藏生起,所以它很

容易養成,而且悲心所產生的力量比其他的心還要強大。

現在人們對于那些對自己有利的動物就有悲心,但于對自己

無益的動物就欠缺悲心。有利的動物如牛與狗之類,都是最

有幫助的,所以對全世界所有的牛與狗修習悲心會比較容

易。所有人對何種動物最難生起悲心?我覺得是蜘蛛與蚊

子。因為牠們會為人類帶來痛苦,讓環境變得髒亂。蚊子

的確會造成疾病等傷害,但是牠們過去世曾經做過我們的父

母、好友,所有的眾生都是如此。一切眾生皆有如來藏,都

有機會成佛,所以要對他們生起悲心。

觀修大智慧

如前所述,在修完大悲心之后,如果已生起大悲心,接着便

要生起大智慧。想想佛果的快樂廣大如虛空,永不變異,永

不退轉,「我要讓一切眾生的心中獲得這種快樂」,要以這

樣的想法來觀修大智慧。

這種快樂不會退失,而世間的快樂會退失,毫無堅固可言。

例如,我們想吃一餐非常昂貴的美食,想嚐嚐它的味道。然

后開始進食,花了將近一個小時嚐盡所有味道,但過不久當

味覺消失后,什么也沒留下,全都消退殆盡。眾生的心是錯

亂的,在他們的認知中,購買如此昂貴的食物來品嚐,當享

受完畢之后,這份快樂是永恆的。實際上,享受過后,感受

立刻就會變質,有時甚至變成苦受,我們要以這樣的思惟來

修習智慧。

如何受持菩薩的菩提心戒?

懺悔罪業,誓不再造作

此外,受持菩薩的菩提心戒時,應觀想釋迦牟尼佛在前方,

旁邊有文殊、觀音等無量菩薩圍繞,在他們面前實施七支供

養。第一支通常是「頂禮」,經中有的故事則說第一支是「懺

悔」,因為透過懺悔,罪業得到清淨之后,接下來的「頂禮」

會生起強烈的信心。因此,有時會說第一支是「懺悔」。

我們所造作的罪業有些心裡會記得,也有很多已經遺忘。不論

記得與否,我們對這一切都要感到極度后悔,以今后不再造作

Page 40: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7574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的決心來作懺悔。接着,作「頂禮」、「供養」、「隨喜」、「請

佛住世」與「請轉法輪」等。在念誦時,內心需要隨文作觀。

發菩提心的正行

念誦一遍七支供養的偈頌:「所有十方世界中⋯⋯,迴向眾生

及佛道。」在發菩提心的正行裡,這段文字需要跟着念誦。

首先發起皈依之心,這一偈念誦三遍:「諸佛正法聖僧

眾⋯⋯,為利眾生願成佛。」

之后是發心方法,心裡想:「如同過去諸佛所發殊勝菩提

心,我亦如是發起殊勝菩提心。」並跟隨上師念誦三遍。念

誦三遍是很重要的,因為我們的貪着如果生起一次、二次、

三次,貪着就會變得很堅固;如果討厭他人的心生起三次,

就會變成極大的厭惡。所以,只要是「皈依」與「發心」,

都會各念誦三遍。念誦三遍很重要。

接着是「隨喜自己」的修法:「我從無始至今無數生中,未曾

生起如此珍貴之心,如今終于生起了!」反過來對自己修習

隨喜心。之后念誦一遍這二頌文:「今世吾生獲此果⋯⋯,

慎莫使之受染污。」

之后是令他人歡喜的修法,以世間的作法來說,例如有一群

人過着痛苦的生活,你表明想要消除他們痛苦的想法:「你

們不用擔心,我會為你們帶來快樂,今天你們可以開心點,

明天我就會消除你們的痛苦!」如此令他們歡喜。同樣地,

我們在此對一切眾生說:「你們無須受苦了,我會把你們

全部安置于佛的果位上,你們開心起來吧!」以表自己的誠

意。跟隨上師念誦一遍偈頌:「我今于諸怙主前⋯⋯,天人

非天皆歡喜。」

菩提心一旦生起,就永遠不可捨棄,捨棄菩提心會造作欺騙

眾生的罪業。接下來的發願是:「願我所發的菩提心永不退

轉,願一切眾生也生起菩提之心。」跟隨上師念誦三遍偈

頌:「菩提心妙寶⋯⋯,輾轉益增勝。」發心之后,從早上

黎明起床到現在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今早至現在之間,

距離成佛之路又接近了一些。發心之后,為使一切順利,所

以要念誦〈吉祥文〉。

▏二、教授—大乘的修行方法

修行及諸諦 佛陀等三寶 不耽着不疲 周遍攝持道

五眼六通德 見道並修道 應知此即是 十教授體性

發心之后就要學習大乘佛法,因此教導學習的方法。

Page 41: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7776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現觀莊嚴論》中的「教授」分為十法。5我們取其中最主要

的部分來解說,其他的以附帶方式作簡易說明。

一切法依二諦而修

在此主要提到的是需要修持二諦。一切法歸納為二諦,染污

的輪迴法也是二諦的自性。為什么呢?在世俗中,染污的輪

迴法有各種痛苦、煩惱等種種世俗的類別;但在勝義中,它

們一切的本質都是空性。清淨圓滿的佛也是二諦的自性,原

因是勝義諦是空性法身,而在利益眾生時,則是以色身度

化眾生。由于說法的需要,必須依賴色相─形狀與顏色,

因此稱為「世俗色身」。修行能斷輪迴,能得佛果,它是

「道」,也是二諦的自性。

所有佛教徒都無法超越二諦的道理,實相的內容只有二諦,

因此一切佛法的修習皆以二諦為基礎。大乘道的初步是發

心,它也是依二諦而發起的。前述的發心是以世俗發心為

主,因此我們必須先瞭解什么是「世俗」。

為了一切眾生發願成佛的善念,是因世俗而發起;勝義菩提心

5  教授十法為:(一)開示世俗、勝義二諦之教授;(二)所緣境四諦之教授;(三)所依三寶之教授;(四)不耽着精進之教授;(五)不疲勞精進之教授;(六)周遍攝持精進之教授;(七)五眼之教授;(八)六神通之教授;(九)見道之教授;(十)修道之教授。 

則是透過了悟勝義實相空性而發起,透過了悟勝義的實相,就

能廣大利益眾生。以一顆想要安置一切眾生于佛位的心,雖然

有分別心也能廣大利益眾生,但是證悟法性、空性,利益更加

廣大。發起世俗菩提心之后,必須發起勝義菩提心。

「皈依」也有世俗與勝義兩種方法。世俗的皈依是皈依佛的

色身,之后想到非證悟佛心(法身)不可,便開始實施證悟

的方法,這是勝義的皈依。皈依正法也有世俗法的皈依,即

皈依耳朵聽得見的名言,以及勝義法的皈依,即修習勝義空

性之法。

「僧」也有世俗與勝義兩種,我們眼睛所見的身披法衣、精

通正法的僧人,以及密乘的勇父空行等,這些外表可見的行

者都是世俗僧。眾僧證悟勝義實相后,透過這個證悟去利益

眾生,這是勝義僧。

修持正法時為積聚資糧所作的獻供,也需要在二諦的基礎上

學習。以香、花、淨水等世俗的形式作廣大的獻供,就是世

俗的供養。了知一切獻供的物品、對象與行者皆是空性,知

后起修,這些是勝義的供養。

獻供主要是獻上世俗的供養,一般上觀想供養好香與好水就

能修福,如果沒有勝義法的修持,這樣的供養只能成為世間

快樂的因,而無法成為獲得圓滿佛果的因。平時去佛塔、寺

Page 42: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7978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院等作禮拜與繞塔,都要修持勝義空性,否則就無法成為圓

滿佛果的因。

修持本尊也要依照二諦而修,首先以「唵三巴哇⋯⋯,變為

空性」來觀修空性。在這當中觀想金剛亥母或觀音菩薩等任

何本尊,其身紅色、形色莊嚴等,以不離二諦的方式修持。

修行應與二諦結合

修行若不與二諦結合,就會發生以下的情況。例如,以前有

人以實執與我執去觀想本尊的莊嚴色身,結果轉世為色身莊

嚴的世間天神。又如以存有實質與表相的執着來觀想忿怒

尊,就會投生為惡魔。

因此,我們持守不殺生等戒律時,也應該了知持戒的自性是

「空」,以二諦的方式來修持。為了利益眾生,身為上師、

出家人的我們跳金剛舞時,也需要依二諦起舞。在世俗中,

金剛舞是表演給觀眾欣賞的,然而,舞者的內心需要進入空

性勝義法界的禪定當中,應不離于此而舞。對眾生演說正法

時,在世俗上要說斷惡行善的種種功德,在勝義上要說業、

因果,這是依于勝義空性而生的部分。

佛教必修的「忍辱」,對施害者修忍,遇害不思報復,反而

修習慈悲心,這是世俗的忍辱。在勝義上,一切眾生的本質

是空性,是如來藏,施害者當時心已錯亂,眾生無錯亂的真

實面目是空性與如來藏,要以這樣的想法去修忍辱,這也是

依勝義而修的忍辱。因此,大乘道無量無數,廣寬無邊,一

切皆依二諦而修。

即使不是大乘,聲聞、獨覺法也以二諦為基礎。依世俗而持

戒等,依勝義而修無我義,純粹是二諦的根基。聲聞、獨覺

的種類很多,有些只是證得無我的小悟,有些則證得如大乘

空性的大悟,雖不行利生事業,卻有各種證悟等等。

修習道法時,需要常常皈依三寶。自己未獲佛果之前要皈依

三寶;成佛之后,自心有法身,不再迷惑、墮落,這是勝義

的皈依。例如釋迦牟尼佛,心續中有法身的存在,沒有任何

事物會壞滅等等,這就是勝義的皈依。

神通是修道的助緣

此外,在修道的助緣上,還需要修得神通。神通在修道上的

幫助極大,能知道自己與他人的前世,對修道更有助益。知

道自己與他人來世會投生到何處,也有遙見事物的能力,這

能力修成后,不再需要用眼睛看,用心看即可。還有能聽見

遠處的聲音,比電話還管用,這些都是修道的助緣。他心通

是能知道別人心中各種念頭與想法,這對修道也有幫助。以

前還有這些修法的傳統,但現在因修行的時間不足,即使修

Page 43: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8180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了也不易成就。

現在我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斷煩惱,如果修得神通,就能知

道自己是否已斷煩惱,也會知道未來是否能斷煩惱。還有也

能知道其他眾生的心,有些嗔心比較強,或有些貪心、愚癡

心比較重。

此外,如果懂得展現神變也有益處。展現神變的能力也是屬

于神通的領域,對自己有好處,對眾生也有利益。以前馬爾

巴大譯師、密勒日巴尊者、噶瑪巴希等展現神變的事蹟,也

是為了度化眾生。現在無法修到如此,也沒有時間可以修

持,以前諸大菩薩多數都以神變與神通度眾。

修行的五道

修道時需要聽聞教授以瞭解所有道法。五道中最關鍵的是

「見道」,因為最初我們所作的皈依、發心等全是為了見到

實相,見到實相即稱為「見道」。為了見到實相,我們修學

佛法,並持戒、讀經等等。未見實相非但不能獲得佛果,連

解脫阿羅漢也無法證得。

見到實相之后的禪修稱為「修道」。五道的排序中,修道比見

道高,修道是真正能獲取佛果的因。我們現在所修的禪定並

非真正的修道,只是近似修道而已。由于未見到實相義的緣

故,所以並非真正的修道,見實相后的禪修,才能稱為「修

道」。

現在我們剛開始學佛是「資糧道」,即懺悔業障,以積聚資

糧為主。所以,我們大家都還是在資糧道的階段。資糧道的

時間很長,之后會到達「加行道」。

如同日出的徵相是天亮,見道的徵相是加行道。加行道的徵

相變大時可分為四種行相,這一切也以二諦為基礎。見到法

性實相時,是直接現見二諦的實相。我們現在處于資糧道,

經中所謂的「輪迴是苦」是佛陀所說,所以,我們也覺得輪

迴應該是苦吧!當現前見到法性實相而獲得見道時,將會瞭

解到許多前所未知的微細痛苦。瞭解經中所說的「一切變異

法皆無常」,這是對粗分無常的了知。獲得了悟法性實相的

見道時,我們將會瞭解到很多前所未知的細分無常。

在修道的階段,必須修持許多法,例如以勝義基礎證悟空等持

與世俗基礎的八解脫等等。證得圓滿佛果也需要兩種因,佛之

法身以證悟勝義而得,色身則以積聚眾多世俗善法而獲得。西

藏有許多大手印等教授,其中也提到最關鍵的是見道。

在修道或實修時,需要按照二諦來修持。此時的所緣境是四

聖諦,若是聲聞,苦諦應當捨;但大乘為了眾生的利益,苦

諦不應捨,反而要接受苦諦,以便度化眾生。如前所述,若

Page 44: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8382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能了悟苦相的本質是勝義空性,要接受苦就毫無困難。了知苦

如夢幻,就無須再懼怕苦。雖然感受到苦,卻了悟到真實的苦

並不存在,只有苦的影子,如此的證悟便是來自于二諦。

大乘法中,斷除煩惱是為了眾生的利益而斷,但不能過快,

必須少量斷除。如此一方面利益眾生,且一方面少量斷除,

是意指因為要度化眾生,所以必須慢慢地斷除煩惱。例如,

彌勒菩薩現在住在兜率天,距離成佛只有一絲微細的障礙。

這一絲導致無法成佛的微細障礙是可以斷除的,但目前被保

留了下來。

現在彌勒菩薩正在度化眾生,有時化現為人或各種動物去利

益眾生,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尤其是彌勒菩薩眉間的白毫

相光,有時照射到地獄,有時照射到餓鬼道或畜生道,以利

益眾生。眉間的白毫相光即是彌勒菩薩的特質。現在的雨、

風、霧當中都有可能是佛與菩薩的化身,但我們並不知道。

直到未來彌勒菩薩應度的眾生皆已具足,隨時斷除那一絲微

細的障礙后,即可成佛。

菩薩能了知業果而利益眾生

菩薩過去造作了許多罪業,惡果隨時會成熟。但因為已經成

為菩薩,知道自己過去一切罪業的異熟惡果,也能利益眾

生。例如,龍樹菩薩在很多世以前殺死一隻螞蟻,結果惡業

成熟,那隻螞蟻投生為龍樹的弟子樂行王的太子。太子問王

后:「我什么時候能才當王?」王后答道:「你當國王的日

子遙遙無期,因為你的父王並不會死。」

「為何父王不會死?」

王后說:「有位叫『龍樹』的上師如果不往生,你的父王就

不會死。而龍樹已得長壽持明,根本死不了。所以,你不可

能當上國王。」太子知道此事后,竟生起歹念,想嘗試殺死

這位上師。

王后說:「龍樹是大成就者,能顯神通,你殺不了他。但他

是一位具大悲心的人,你倒是可以求他把頭布施出來,但是

天曉得他會不會布施呢!」

太子聽了王后所說,自知無法殺死龍樹菩薩,只好到龍樹菩

薩面前請求他布施頭顱,龍樹說:「我還需要一年的時間去

利益眾生,等完成利生事業后你再過來,我隨時將頭布施給

你。」

一年之后,太子帶了一把刀前來,龍樹菩薩對他說:「現在

你可以割我的頭了。」說完立即進入禪定。但無論太子如何

揮刀,龍樹菩薩的頭完全毫髮無傷。

Page 45: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8584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太子問:「這是怎么回事?」龍樹菩薩答道:「我被刀子砍

傷的惡業已完全清淨,但是前世以茅草殺過一隻螞蟻,而你

應該是那隻螞蟻的轉世,你可以用茅草割斷我的頭。這是布

施波羅蜜,能使我將來成佛利益眾生。」

太子便用茅草割下龍樹菩薩的頭,返家時見父王已死去,于

是太子當上國王。據說若干年后,太子被他國討伐而死于戰

亂之中。是他自己沒有太大的福報啊!

菩薩的老、病、死與身體的衰弱等等,雖然是過去世的異熟

果,然而也因此利益了眾生。菩薩修學佛道,學習一切大、

小乘,其他人只是一門深入,而菩薩能學習一切法門,能如

此地學習,即是因為將二諦的內容納入道法之中的緣故。菩

薩雖然現證滅諦,但不會久住于滅定之中,阿羅漢們則長期

住于滅定當中。菩薩以度化眾生為主,即使現證滅諦,也不

會長時住于滅定當中。

修持密乘能圓滿三智

我們現在的學佛方式不能只依靠顯教經典,也需要依靠密法

而學習。密乘的本尊修法中,如果能修好觀想本尊身放光明

度化眾生的部分,是真的能利益眾生。想修神通的人多數是

修不起來的,但有極少數的人透過觀想本尊的生起次第,就

獲得神通了。

三種般若波羅蜜當中,在修持密乘的生起次第時,觀想所有

染污的眾生變成觀世音菩薩般的本尊,這是密乘特殊的基

智,也足以堪為基智。之后觀想自己是本尊,五方佛以灌頂

淨除罪障,而圓滿一切種智的般若波羅蜜。持咒是行道,所

以是道相智。咒語也需要按照二諦持誦,世俗的持咒是持誦

咒語的聲音,而憶念聲音的本質是空性,這是勝義的持咒。

之后觀想本尊往內收攝又再顯現,表示借由神變度化眾生。

密法的生起次第即如上所述,首先需要以生起次第的觀修直接

利益細品身的非人與餓鬼等。因為它們很微細,能看到我們所

修的生起次第,這是人類看不見的,所以無法利益他們。

如此修持般若波羅蜜的教授之后,自己善知教授,因自己圓

滿具足教授,也能教導弟子與其他人,而使他人受益。如此

利益弟子使他們修行后,未來自己成就佛果時,他們也會跟

着一起轉世。修行本質依二諦而修的「教授」就略說到此。

▏三、抉擇分—四種見道的徵相

(一)煖—燒盡煩惱

夢亦于諸法 觀知如夢等 是至頂加行 所有十二相

Page 46: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8786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今說一切相智的第三因─四種抉擇分。如上所述,見道的

徵相,即心的第一個變化,稱為「煖」。見道被喻為能燒盡

一切煩惱之火,就如火燒之前會先有溫暖后才會變熱,接着

才開始起火燃燒,因此以火來譬喻見道。

見道的徵相是加行道,它以「煖」作為譬喻。這時雖已見到法

性實相,但仍然不夠清晰,佛說這時在夢中也會生起一些變

化。平常清醒時,雖然能夠修持諸法空性,持續地禪修;但入

睡時,因為心識錯亂而無法禪修。而在煖位這個階段,夢中也

能修持諸法空性,且心不會錯亂。夢中能見佛,聽聞佛開示,

還能見到佛為眾生說法,利益一切眾生的十二行誼等等。

以前上師們的傳記裡提及修持禪定時,有的會說起初並沒有

什么進步與徵相,之后在夢裡或會遇見某位大成就者說法,

或在夢中修持而獲得果位,或醒來之后因此獲得修持的果

位,在禪修上大有進展。有很多如此的事蹟記載在傳記中。

(二)頂—心有妄念微細的擾動

盡贍部有情 供佛善根等 眾多善為喻 說十六增長

之后,到了第二徵相─「頂」。之前在煖位時還有妄念浮

動,而在頂位時自心只有妄念微細的擾動。所謂的「頂」,

是因為小小的動搖而命名的。

在頂位時能夠積聚前所未有極為廣大的福報。這福報有多大

呢?佛說即使南贍部洲的所有眾生都已成佛,以香、花等供

養他們能獲得無量福報,而獲得「加行道」頂位的福報比這

樣的福報還要廣大。此外,佛說如果將南贍部洲的一切眾生

安置于解脫道或阿羅漢,或將南贍部洲的一切眾生安置于獨

覺果位,或南贍部洲的一切眾生皆成為圓滿的佛,獲得頂位

的福報等同于供養他們的福報。

佛說到達頂位的菩薩開示般若波羅蜜法,比未到頂位之前說

法的福報更大。到達頂位后宣說般若波羅蜜法,比安置一切

眾生于佛位的善業增長十六倍,獲得頂位后,善業永不間

斷。那些未得頂位的人如果生起邪見或懷疑,將導致善根敗

壞。佛說獲得頂位時,善根永不壞失。

(三)忍—永不墮三惡道 

由三智諸法 圓滿最無上 不捨利有情 說名為堅穩

接着,是第三個徵相─「忍」,這是不變的忍。以上的煖位

與頂位仍然有微細的變化,在此就完全沒有退轉等的變異。

一般上,佛說獲得忍位時就永遠不墮三惡道,意指不會積累

惡業而墮入惡道。但是大乘菩薩因為悲心,為了度化眾生會

轉生到三惡道。聲聞與獨覺不會以業力轉世,由于沒有菩薩

般的大悲心,也不會以悲心轉世。

Page 47: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8988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忍辱修到習慣后,就永遠不會放棄眾生的利益,再苦也不會

覺得「好辛苦」、「我做不了」,而放棄任何一個眾生。譬

如菩薩們安置一切眾生于佛位時,眾生的自心必須先生起一

個善意或善心,為使他們生起善念,即便只為一個眾生,也

要經歷很多劫的努力付出。佛說只是為了一個眾生的善念生

起,也要經歷多生的轉世。

一般而言,眾生多數生在地獄、餓鬼等惡趣當中。菩薩生生

世世辛苦付出,令他們行善,得以轉生人天善趣。轉生為人

后,使他們廣修善業,而獲得寂靜涅槃的解脫。獲得寂靜涅

槃之后,還要度他直到圓滿佛果。

(四)世第一法—世間法之最 

四洲及小千 中大千為喻 以無量福德 宣說三摩地

之后,到了第四徵相─「世第一法」。在此已經來到從世

間位到出世間位的邊界,從這裡往上超越,就會獲得出世間

初地菩薩的果位。所以「世第一法」是指一切世間法之最。

菩薩以禪定為眾生發願與迴向

在世第一法的階段,會得到與前不同的殊勝禪定。佛說在此

之前,自己開始入定后,如需對他人開示佛法,必須先出定

才能說法。但是到了此階段,無須出定,在定中便能為他人

說法,以及修持布施、忍辱等等,在禪定中都不被動搖。

如此的福報有多大?佛陀在經中以譬喻說道:所謂「一千」、

「二千」、「三千」世界,例如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上有

天界、下有龍界、中有人間的世界,一千個這樣的世界就是

一千世界。這一千世界的總數達到一千時,就是二千世界。

這二千世界達到總數一千時,即是三千世界。這三千大千世

界的所有沙石尚可以秤計量,但世第一法的福報是無可計量

的。

這時的迴向與發願也是非常殊勝的,菩薩以禪定為眾生迴向

善法,把自己已作之善迴向他人時仍住于定中。如前所述,

這也是需要依循二諦。抱着希望他人得到世俗的善法而迴

向,同時也要處于空等持中而迴向。

同樣地,發願也需要依循二諦而發起。在說「願十方一切眾

生具足快樂」時,必須結合分別心才能發起。發願后進入空

等持之中,一旦與之結合,就是處在空等持中的發願,如此

的願是極為殊勝的。

大乘的發願—菩提行願與普賢行願

一般上,佛說大乘的發願,其數甚多無法計量。但是所有的

Page 48: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9190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發願歸納起來有兩種—菩提行願與普賢行願。

「菩提行願」是發起「一切地獄變空,冷熱之苦皆消失」、

「一切餓鬼得食不受餓」、「所有人都不造惡」等,符合我們世

間想法的心願。佛說這樣的發願,因為業果的緣故,不會使

一切地獄、餓鬼之苦消失,但是因為菩薩願力的緣故,能令

它們的苦暫時消失而獲得少許安樂。

「普賢行願」是內心毫無世間的想法,而發起超越世間的心

願。如〈普賢行願品〉中云:「所有十方一切剎,廣大清淨

妙莊嚴。」發願:「世間界內多有不淨之處,一切都化為極

樂般的淨土。世間界的草木皆化為菩提樹,一一樹下皆有坐

佛。直至一切眾生所有業與煩惱未盡之際,我的善願之果亦

住于世。」

如〈普賢行願品〉中所說:「眾生及業煩惱盡⋯⋯,我願究

竟恆無盡。」五大願文當中,我們平時的課誦,除了念誦

〈普賢行願品〉,也經常念誦〈普賢行願文〉。殊勝的心願

是那些位于世第一法的心願,世第一法可分為下、中、上三

品。世第一法之后是見道。因此,在大乘法中,見道是從世第

一法而生。在聲聞法中,見道也來自于世第一法。在密法中,

為修得這四種徵相,須修壇城中的主從四尊,一天修四座法,

這是續典中提到的方法。

▏四、修行所依—如來藏

通達有六法 對治與斷除 彼等皆永盡 具智慧悲愍

不共諸弟子 利他漸次行 智無功用轉 所依名種性

接下來說「修行所依」。一切相智的十因中的第四因「修行所

依」是指「種性」,而修行所依(種性)就是如來藏。

一般而言,彌勒菩薩所着的「慈氏五論」6,主要內容是如來

藏,以五種不同方式去闡述它。《寶性論》結合九個譬喻來

解說如來藏,7其他慈氏論典也以不同的說法作說明。在這部

論裡,則以十三種修行所依8來開示如來藏。

如來藏與諸佛法身無二無別

一般而言,「如來藏」的字義是指染污眾生界的內部藏着如

來,這一說法其含義是非常深奧難懂的。它並不是指如皮膚

6  「慈氏五論」是彌勒菩薩為無着菩薩所說的五部論:《現觀莊嚴論》、《大乘經莊嚴論》、《辨中邊論》、《辨法性論》與《續上師論》。

7  《寶性論》解說如來藏的九個譬喻為:(一)萎華中的佛像;(二)群蜂中的美蜜;(三)糠秕內的穀粒;(四)糞穢中的黃金;(五)地底的珍寶藏;(六)果實中的苗芽;(七)穢布包裹的佛像;(八)貧女腹中所懷的轉輪聖王;(九)泥模中的金像。

8  十三種修行所依之法是指:(一)煖位;(二)頂位;(三)忍位;(四)世第一法;(五)見道;(六)修道;(七)對治正行—無間道;(八)能斷正行—解脫道;(九)永盡彼等正行—后得智;(十)慧、悲等的正行;(十一)不共弟子的菩薩正行;(十二)依次利他的正行;(十三)智無功用轉的正行。

Page 49: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9392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般的眾生,裡面含有骨頭般的如來藏,我們不能作這樣的理

解,如此的理解顯然並未瞭解到它的含義。

如來藏與諸佛法身是無二無別的。染污眾生的身、口、意有

痛苦的自性,染污眾生的五蘊與如來藏之間有一種奇妙的關

係。原因是染污眾生捨斷煩惱時,由于如來藏與諸佛之心無

二無別,這時如來藏就會現前而被看見。這如來藏並不在染

污眾生之內,也不是距離遙遠,很難去描述它。

因此,佛于經典中說:「眾生與如來藏非一亦非異。」「一」與

「異」兩者都否定。「非一」是因為眾生性不是如來藏性,而且

也不是每個眾生內心都聚集了如來藏。「非異」是因為眾生

與如來藏有關連,染污眾生與如來藏之間存在着眾生超乎想

像的奇妙關係。

佛陀大量地廣說佛法,也是為了讓我們理解它們的奇妙關

係。佛說圓滿的佛心(法身)不住任何地方,不在穢土,也不

在如極樂世界等的淨土當中。以前世尊在印度時,眾生看到

佛陀有時來到金剛座9,有時來到摩竭陀國,有時到了舍衛城

或住在中印度等等,當時所看到的都是佛的色身。

佛的法身不在金剛座,也不住任何地方,更談不上「有」或

9  此處的「金剛座」是指悉達多太子的成道之處—菩提迦耶。

「無」。為了理解這奇妙難解的佛之法身,我們需要積聚許

多資糧,斷除一切障礙。這神奇的如來藏,要斷除一切煩惱

與染污心才能證悟,而不是靠聽法就能立即理解的。

金剛喻定能摧毀一切煩惱

如果染污眾生的心全是染污的話,就會與如來藏毫無關係。

那么,就不可能淨化這些染污而證果。譬如一顆石頭無論怎

么使勁地鍊冶,也得不到金子,因為石頭與金子毫無關係。

如果一顆含有金子的石頭拿去提煉,就能把金子提取出來。

同樣地,我們努力地修持正法,便能得到如前所說的結果─

加行道的四種徵相。這四種徵相消失后,就如天亮后太陽昇

起,四加行道(煖、頂、忍、世第一法)之后就能現前證悟見

道。障礙斷除后,如來藏便會現前,這如來藏與釋迦牟尼佛、

阿彌陀佛、阿閦佛、迦葉佛等諸佛之心是無二無別的。

在這樣的證悟之上禪修,就是修道。由于染污眾生與如來藏

之間有關連,所以,能在法性如來藏之上作修持。如果染污

心與對治無關且性質相異的話,就如以水投于火,水會乾掉

一般,心無法在對治上用上功夫。因為兩者有關連,所以心

能夠在這上面作修持。這樣修持所獲得的見道,時間是非常

短暫的,而修道的時間很長。五道之中,見道的時間最短,

而修道的時間最長。如此修持到最后,會出現所謂的「對治

Page 50: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9594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金剛喻定」。

「金剛喻定」是什么呢?「金剛」在天界的某處,那裡有天

王居住。「金剛」的形狀很像我們的金剛鈴杵,當然它的形

體肯定巨大許多。它是由鑽石最精華的部分所組成,完全無

法被鐵或岩石等破壞,力量比火藥等任何物品都還要強大。

以此為喻的「金剛喻定」,佛說它能摧毀一切煩惱,實際上

它就是前面所說的種性或如來藏。如來藏現前時,能把煩惱

等各種障礙摧毀,因此取名為「金剛喻定」。這對治法即是

如來藏,作用即是斷除煩惱。

所謂「彼等皆永盡」,一切所斷永遠斷除,所以說「極究

竟」。獲得究竟佛果的那一剎那,連最后的障礙也摧毀時,

它是「道」的最后階段,稱為「相續后際金剛喻定」。能夠

如此摧毀它,是因為如來藏是諦實法,煩惱障是迷惑與虛假

的緣故。如果煩惱根本不是虛假而是真實的話,一個真實存

在的事物是無法斷除的。

所謂的「煩惱」,從一方面來看,它非常地頑固,因為它的

存在而導致我們受苦多劫。從另一方面來看,它是虛假的、

不真實的,如夢一般,因為不是真實的,所以只要證悟,就

能斷除它,且能輕易地消滅它。

智慧與悲心的本體

為了實現這種境界,修持大乘法時,需要同時修習智慧與悲

心。我們修法無論在發心或加行道時,都要具備智慧與悲

心。但是究竟的智慧與悲心在第八地時才會生起,因為在第

八地時一切的智慧與方便都已獲得自在。智慧是如來藏,而

無緣大悲是如來藏的精髓。我們所有染污的眾生在輪迴漂泊

時,染污的眾生與如來藏相連的特徵是,染污眾生無論再怎

么痛苦都會生起一點悲憫之心。

如來藏含有悲心,所以在染污的心上會出現一些悲心的蹤

影。如來藏具有智慧,所以在染污的眾生心中多少會出現一

些智慧的痕跡。對一個完全不懂佛法的染污眾生傳授佛法,

教導他們「輪迴是苦」、「諸行無常」、「諸法空性」及其原理

之后,他們會產生一些定解。在有染污覆蓋的情況下,眾生

仍然有部分的智慧存在,因此出現了一點智慧。

如來藏本身就是悲心的本體,所以當如來藏現前時,它自然

不假思索地去幫助眾生。如來藏也是智慧的本體,因此當它

現前時,所展現的大智慧就能通達一切法。如來藏的全體現

前時,所有極其廣大與深奧難懂的法,它都能輕易且自然地

通達。

我們的禪定也是如來藏,如來藏也是禪定的本體。它沒有變

Page 51: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9796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動,穩定安住,當它的蹤影在染污的心中出現,禪修時便能

入定十五秒或一小時,這也是因為有如來藏的緣故。如果全

部現前,就會如諸佛恆時處于定中,永無動搖而安住。雖在

定中,依然表現出為了眾生的利益來回奔波、談話、說法、

吃飯的形象。

對佛法的虔誠也是如來藏,因為如來藏本身是虔誠的本體。

如來藏界具足無量深奧、寬廣之法,因為它的影子出現在我

們染污的心中,所以當我們聽聞空性等甚深之法時,一經分

析就能生起定解。佛心(法身)的如來藏與眾生的心,在染

污時就與本體有關,這是很奇妙的。因此,雖然難以理解,

經過分析仍然能產生定解,這也是因為如來藏本身是虔誠的

本體所致。

菩薩于一切功德獲得自在

之后是「不共諸弟子」,這是指聲聞與獨覺所無,而只有菩

薩才具有的不共法。菩薩在這之前已得到一些自在,直至第

九地,于菩薩的一切功德獲得自在。由于獲得所有的勢力,

因此第九地的階段被稱為「不共法」。

原因是如來藏本身是自由自在的,它無須成為任何人,也無

須觀待任何好壞的因緣,自然地于一切功德獲得自在。當不

共弟子法現前時,即在第九地于一切功德獲得自在。

以善巧方便宣說法教

接着是「利他漸次行」,這是十地才有的。要如何利益眾生

呢?對眾生開示佛法,一開始說得太深奧的話,眾生就不能

理解。如果一開始先說究竟甚深的佛法,所有的眾生會因為

愚癡的覆蔽而無法理解。因此,善巧的人會按照次第實施通

達甚深法的善巧方便。

最初的說法方便即是宣說斷除對粗分物體的執着,而說瓶、

柱等一切物質的本體是極微塵,所以不應貪着粗分的物體。

分析它的成分為極微塵的心識,也是由小小剎那的心識所組

成,剎那、剎那地生滅,無法長時存在。我們的心識也是剎

那、剎那地生滅,當舊的滅去時,新的立即生起,心續無法

長時停駐。

之后,我們見到的色相或聽到的聲音,實際上即是內心。心

是色相與聲音的顯相。真正的色相、聲音只是作為眼識、耳

識的「因」與「緣」,並未直接看到或聽到。它類似被隱藏

起來,所以看不見真正的色相與聲音,只見到與它類似的心

識。

接着,按照唯識的見解來開示,而說一切顯相是心。由心感

受故說「唯心」,一切都以心去感受。色相是心的經驗,聲

音也是由心去感知。從顯相當中去執取,需要以心去經驗。

Page 52: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9998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如果沒有心去經驗,就不存在色相、聲音等實物。在眾生有

了「除心以外並無外在堅固粗分實物」的定解之后,才開示

空性,就會很容易理解了。

開示空性道理之后再宣說如來藏,雖然它沒有實體,卻是功

德的根基,這時就會很容易理解如來藏了。同樣地,許多密

乘的觀修本尊與寬廣的無量宮,以及持誦咒語的開示,也是

為了消除對實體的貪着。如果沒有貪着實體,就能修好本

尊、持咒等所有修行。

在這之后,接着宣說大樂本智。斷除了一切實體的貪着之

后,就能夠修持無貪大樂的大樂本智。如此循序漸進地開示

佛法以調整眾生的心,也是為了開示與通達如來藏的含義,

以令如來藏現前。

以無勤作的方式利生

接着,第十三個「修行所依」是指獲得佛果時,以無勤作的

方式圓滿利益眾生。「無勤作」是意指例如太陽若以勤作的

方式消除黑暗的話,就會有失常、耗盡的缺陷,而無法每天

同樣地保持下去。所有人的想法一直在變化,有時連造作者

也不存在。然而,因為一切眾生的福報,使得太陽無須勤

作,恆時準確無誤地在統一的時間內照耀長達數十萬年。相

反地,我們不論怎么以人工制定規矩,例如雖然嚴格規定上

班的時間,但仍然還會有幾秒鐘的提早或延遲;即使飛機準

時三點起飛,還是會有一、兩秒的誤差。

佛心無勤作,因此能準時度化眾生,甚至沒有一秒鐘的誤

差。例如五比丘住在鹿野苑的樹林時,世尊于六月初四日晚

上到來。當時五比丘斷除煩惱的時機已到,佛在午夜十二

點,在他們要斷除煩惱的時刻來臨時,分秒不差地轉動法

輪,他們聞法后當下即通達實相。如果時間太早或太晚,他

們就無法開悟。此后直至入滅之前,佛陀廣度無量眾生斷除

煩惱,這一切都在精準無誤的時機中進行,不早也不遲。

我們無法如佛陀那般于精準的時間說法,還得看人員是否到

齊,車子是否準時,雖然仍然能夠利益他們,但無法在正確

的時機斷除他們的煩惱。然而,透過法義的修持,多少還是

有些成果的。佛的本智無勤作,即使釋迦牟尼佛已經涅槃,

度化眾生成佛的事業依然不會間斷。他方世界依然有佛出世

與住世,在輪迴尚未空盡之際,成佛是不會間斷的,這一切

都是因為佛的事業是無勤作的緣故。

《經莊嚴論》中說,每一剎那皆有圓滿的佛現前,毫無間斷。

此時此地雖然無佛,但他方世界仍有佛出世。成佛無有間

斷,說法便無間斷,涅槃亦無間斷,它們是不可能中斷的。

Page 53: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01100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因有如來藏而能聞法

《寶性論》中說的「如來藏」與此處所說的「種性」,同是無

始以來不變的實相。種性是現前證得的,所以稱為「種性」。

同樣地,每一剎那也有人不斷地證悟阿羅漢,現在此世界無

人獲得阿羅漢果,但其他世界則有。從整個宇宙來看,獲得

獨覺與菩薩地的人也是剎那、剎那不間斷的。

佛說十三個「修行所依」來自如來藏或無始既有的「種性」、

「界」,前述不在這十三項裡的發菩提心,也是來自如來藏。

沒有如來藏,悲心無從生起,我們也不會想到它。佛說若無

如來藏,連聞法也不存在。有了如來藏,就能聞法。其他經

典中說如來藏是「聞法習氣」,因如來藏而聞法,因聞法而令

如來藏現前,所以稱如來藏為「聞法習氣」。

現在所說的十三種修行已完全具備了《現觀莊嚴論》的七十

義,只是說法有些不同而已。古代有些上師一生只說這十三

種修行,也不讀其他經論,唯修這十三種修行。以前我在上

課時,上師曾提及格魯派尊者洛桑札巴的名着《了不了義精

髓》,即依十三種修行而作。這三種般若波羅蜜當中,唯有

佛心擁有一切相智的第四「修行所依」的最后一項,在此已

解說完畢。

▏五、修行所緣—以一切所知為緣

所緣一切法 此復為善等 若世間所知 及諸出世間

有漏無漏法 諸有為無為 若共弟子法 及佛不共法

今說修行佛果時的所緣境。在此的所緣有很多分類,10以重點

而言,圓滿的佛是通達一切法的人,如此的修行者必須以一

切所知作為所緣。其實所知法只要學習一點就已經足夠,但

是為了一切眾生要取得佛果時,一切法中哪些是有漏法或無

漏法,就必須了知以及看到它們。

世界上最有智慧的人,也要能夠分辨、看見「苦」與「樂」、

「暫時」與「究竟」的差別。然而,「有漏」與「無漏」的差

別只有聖者才能看見,因此只為自身苦滅的聲聞、獨覺雖然

懂得分辨,但大乘菩薩更能廣大地了知有漏法與無漏法。菩

薩「共」與「不共」的功德、阿羅漢的功德、佛的功德,以

及所有共同的功德,全部都要瞭解。此外,只有圓滿的佛才

有的功德也要了知。

10 修行所緣共有十一種:(一)善法;(二)不善法;(三)無記法;(四)世間之五蘊;(五)出世間之四禪;(六)有漏近取五蘊;(七)無漏四念住;(八)有為三界;(九)無為真如;(十)共通之四禪;(十一)佛不共法之十力。

Page 54: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03102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六、修行所為11—斷惑利生

勝諸有情心 及斷智為三 當知此三大 自覺所為事

第五因「修行所緣」已解說完畢,現在續說第六因「修行所為」。

(一) 大斷—斷盡一切所斷

為什么要修行大乘正法呢?其目標有三個,第一是「大斷」,

毫無保留地斷盡一切大、小所斷,令所斷永遠消失,這就是

圓滿的佛的「大斷」。

(二) 大智—通達一切法

為了達到「大斷」,必須修學佛法,所以稱為「大智」。一

切法無所不知,所以稱為「大智」或「大證」。「大智」能于

一剎那通達一切法,我們凡夫再怎么厲害,每見到一法仍然

會忘記一法,無法在一剎那通達一切法。而圓滿的佛陀能一

剎那通達一切法,無有一法不知。

雖然佛陀在一剎那間已證得般若波羅蜜,在眾生面前偶爾會

表現出「說法」與「不說法」、「知道」與「不知道」的行

為,但這只是在眾生面前的一種示現而已,本質上佛是無所

11 「修行所為」即指修行目標。

不知的。為了獲得這樣的智慧,我們需要修學佛法。

(三) 大心—成為最勝眾生

何種眾生才可算是「最勝眾生」呢?如果從十地菩薩往下

數,文殊、觀音等菩薩也算在內,又如果由下往上數─從

地獄道至餓鬼道,這些全都是眾生。而這一切眾生之最,就

是佛了。由于是為了成佛,所以稱為「勝諸有情心」(擁有

大心的最勝眾生)。

因此,《大乘莊嚴經論》云:「尚悲樂滅人」,意指我們會覺

得如聲聞阿羅漢斷除一切苦而進入無余涅槃,是極其尊貴的。

但是佛陀說以如來的角度來看,他們仍然是被悲憫的對象,因

為尚未斷盡所有遮障。初地與二地菩薩也是佛陀悲憫的對象,

因為他們還有未完成的大願。處在清淨地的十地菩薩也是佛陀

憐憫的對象,原因是雖然他們已經能夠廣度眾生,但畢竟尚未

圓滿,仍有部分利生事業尚待完成。為了獲得這樣的成就而說

「三大」目標,這「三大」在密續裡有不同的說法。

▏七、鎧甲正行—無怯弱的修行

由彼等別別 皆攝施等六 故披甲修行 六六如經說

Page 55: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05104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每個波羅蜜都具足六波羅蜜

在此有四種正行。12第一是「鎧甲正行」,意為「無怯弱的修

行」,其實就是六波羅蜜,是結合六波羅蜜而說的。

布施波羅蜜中就具足六波羅蜜,持戒波羅蜜也有六波羅蜜的

分別,其他每個波羅蜜都同樣具足六波羅蜜。佛說每個波羅

蜜都具足六波羅蜜,即是「無怯弱」。

依二諦修持六波羅蜜

以布施為例,其中必須具足六波羅蜜。布施必須毫無任何貪

着,如果冀望布施能帶來快樂的果報,這種發心是不清淨

的。抱着「布施能讓我將來出名且獲得樂果」的心態,如此

並不具足布施。

此外,布施時如果只施予某些人,而不施予其他人,這布施之

中就缺乏持戒。再者,布施必須要毫無過失,不可欺詐,要以

滿足他人的需求而布施,否則遇到困境就不布施,碰到順境才

布施,如此的布施就不具備忍辱。相反地,不論有多艱苦都要

行布施,那么,這布施就具足了忍辱。布施時如果心生歡喜,

這就具足了精進;如果心不歡喜,如此的布施就不具足精進。

12 此四種正行即指:(一)鎧甲正行;(二)趣入正行;(三)資糧正行;(四)出生正行。 

布施時,必須心無旁騖、一心專注,有時如果以散亂心布施,

這時的布施就不具足禪定。這些都非常重要。

以前印度與西藏一些非常着名的佛學家,他們研讀經論,不

論到何處都只想着撰述論書,因此才能成為着名的佛學家,

如果偶爾學習,偶爾嬉戲,如此是學不成的。布施如果具備

之前所說的智慧,不論修持何種法,都必須依照二諦而修,

如此布施也包含在二諦之中。因此,必須修持布施的真實本

質—空性,這時才能稱為「波羅蜜」。

這是什么意思呢?按世間的說法,在我們身邊的地方稱為「此

岸」,離我們較遠的且手搆不着、眼看不見的地方稱為「彼

岸」,即梵語的「paramita」(波羅蜜)。在此所說的「布施波

羅蜜」,並不是指凡夫的作為,也非聲聞、獨覺所能理解。由

于已經超乎他們的能力,所以稱為「波羅蜜」。六波羅蜜是諸

菩薩能力所及而凡夫無法做到的,所以稱為「波羅蜜」。雖

然我們現在無法直接做到,只要有顆虔誠的心,也會有極大

的功德。

接下來,持戒中也有布施,即持戒不貪着。持戒只為利益眾

生,並非為了自己成名以及獲得快樂,完全只為他人的利益

而持戒,這是持戒的布施。持戒不論在人前或人后(別人看

得見或背地裡)都持得清淨的話,這是持戒的持戒。持戒的

忍辱,是指持戒時經得起艱難困苦。持戒要發自內心的歡

Page 56: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07106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喜,而不是基于害怕他人的譏毀批評才不逼得已持戒的心

理,這稱為持戒的精進。恆時持戒即是持戒的禪定。修行的

本質不外乎二諦,因此持戒也是在二諦的範疇中,修習持戒

的本質—空性,這就是持戒的智慧。

同樣地,修習忍辱也要不貪着,並非為了自己的快樂而修習

忍辱。修習忍辱能本着善良的意樂,這就是忍辱的持戒。一

如上述,忍辱也要以極歡喜的心來修習。不可邊生氣邊修習

忍辱,例如昨天已經說要修習忍辱,話已經說出口,今天只

好硬着頭皮修習,千萬不可有這種心態。恆時修習忍辱是忍

辱的禪定。了知修習忍辱的對境與自己等等都是空性,即是

忍辱的智慧。一般而言,修習忍辱有很大的功德,但如果沒

有勝義的智慧,就無法成為獲得佛果的修行。

精進是跟隨布施等一切修行一起生起的,因此無須特別提及。

同樣地,修持禪定並非為了自身要獲取禪定之果,而是為了

利益其他一切眾生。不為神通與神變而修習禪定,這是禪定

的布施。內心不生起與禪定相違的妄念,是禪定的持戒。為

了修習禪定而能忍苦是忍辱。恆時修習禪定是禪定的禪定。

禪定如果以智慧攝持,這是禪定的智慧。

在以智慧利益眾生方面,並無因覺得自己具有大智慧而生起

傲慢心,欺凌非大智慧者等等,這是智慧的布施。毫無與智

慧相違的愚癡行為是智慧的持戒。以大智慧通達任何甚深的

義理是智慧的忍辱;如果對某些義理覺得有可能是如此、可

能並非如此的疑惑,就不是智慧的忍辱。能對空性、如來藏

以及密乘所說的無二無別大樂等一切法全然毫無疑惑,這才

是智慧的忍辱。恆時對智慧感到歡喜,對于智慧法的講說與

聽聞,心生歡喜而住,這是精進。而心專注于智慧的義理,

不落入惡見與愚癡,不愚癡即是智慧的禪定。如果覺得智慧

是非常珍貴、殊勝,但心並未生起貪着,且了悟連智慧也是

空性的,這是智慧的智慧。

▏八、趣入正行—成佛要趣入的道果

靜慮無色定 施等道慈等 成就無所得 三輪善清淨

所為及六通 于一切相智 能趣入正行 當知升大乘

接着,一切相智的第八因是「趣入正行」。「趣入正行」是指

獲取圓滿佛果時要趣入的一切道果。

首先,必須趣入一切世間的禪定。如果完全依照世間凡夫的

方法去修習的話,那是有漏的。在此所指的是,在原有的世

間禪定上,以無漏的方式去修持。前述的布施等六度,是以

無貪着的角度而說;此時趣入布施或持戒等六度,則均以如

何修行、入道的方式而說。

Page 57: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09108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同樣地,修持佛果時分為聲聞道、獨覺道、菩薩道,在菩薩

道中有許多分類,聲聞道、獨覺道的分類也有無數種,這一

切道都必須趣入。如果只求自身的寂靜涅槃,一道也足矣。

但如果是求佛果的話,就必須學習一切道了。

在這個時代,我們無法修習所有的禪定,而且也無修行的時

間。不只是無修習一切道的人,甚至連懂得修持的人也微乎

其微。但是,既然密乘是殊勝道,自然堪能依于密乘道而修

習一切。同時還要趣入「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前述

的「修行所為」的三大目標也要恆時趣入,能了知一切所知

相貌、佛果也要趣入。以密乘的方法,佛的一切相智是現在

開始修習的。

這些無數的趣入,彌勒菩薩在《現觀莊嚴論》中簡略地以九

種趣入正行來闡述。13

▏九、資糧正行—積聚資糧

悲及施等六 並修止觀道 及以雙運道 諸善權方便

13 此九種趣入正行為:(一)色、無色界之趣入正行;(二)布施等六度之趣入正行;(三)見道、修道、無學道、特殊道之趣入正行;(四)慈等四無量心之趣入正行;(五)具足無所緣之趣入正行;(六)三輪清淨之趣入正行;(七)所為事之趣入正行;(八)六神通之趣入正行;(九)唯一切相智之趣入正行。

智福與諸道 陀羅尼十地 能對治當知 資糧行次第

以一切相智之「因」的角度對般若波羅蜜的解說已說完第八

項,還剩第九、第十項。第九項積聚資糧的正行解說,一如

前述,本身其實即是「鎧甲正行」與「趣入正行」,只是之

前的是以「無怯弱」與「趣入」的角度,而此時是以「集

資」的角度而說。為了在多生多劫當中圓滿資糧,所以我們

必須積聚資糧。

大悲資糧

資糧正行分為十七項。14若以簡單易懂的方式順帶一提的話,

第一是「大悲」,因為悲心而走向眾生所在處去利益他們。

我們其實並不具有大悲心,因為只會利益我們認識的以及與

自己有關係的眾生,也就是對認識的人較有悲心,而不曾憐

憫陌生人。因此,我們只有一絲的悲心,不曾有過大悲心。

而菩薩無差別地對待眾生,尤其是鴿子、魚、昆蟲等動物,

菩薩走向眾生所在處去利益他們,其悲心不因認識與否而有

所差別。

14 資糧正行分為十七項:(一)大悲資糧正行;(二)布施資糧正行;(三)持戒資糧正行;(四)忍辱資糧正行;(五)精進資糧正行;(六)禪定資糧正行;(七)智慧資糧正行;(八)奢摩他資糧正行;(九)毗缽舍那資糧正行;(十)止觀雙運總持資糧正行;(十一)善巧方便資糧正行;(十二)智資糧正行;(十三)福德資糧正行;(十四)道資糧正行;(十五)陀羅尼資糧正行;(十六)地資糧正行;(十七)對治資糧正行。

Page 58: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11110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在本生故事當中,佛陀過去世曾到有八萬條魚的湖邊。那口

湖已經乾涸,眾魚處在痛苦當中。菩薩到達那裡之后,從其

他村落引水而把湖填滿,又因為太陽過曬,導致魚兒們非常

痛苦,于是他在湖上鋪滿葉子,使牠們不再受日曬之苦。魚

兒們因此對菩薩產生好感,于是菩薩對牠們講說佛法。由于

魚兒們是畜生,雖然無法完全聽懂佛法,卻喜歡聽他說法,

並且時時地看着他。

有一天,這些魚兒都投生成為天人,之后佛陀在瓦拉那西初

轉四諦法輪,這八萬天子從天而降來聽佛陀說法,全部都證

得見道位。就如這個例子,菩薩不會只喜歡認識的眾生,否

則就會不喜歡。

又有一次,菩薩投生為一隻烏龜,走到布滿很多蟲子的地

方,讓這些蟲子吃牠身上的肉。還有一些菩薩運用神通到地

獄與 鬼道去度化眾生,在文殊與觀音等菩薩的傳記中便很

常見。

布施資糧

就如六波羅蜜,資糧也分為六種。第一種是「布施資糧」,它

是無量受用的起源。世尊以無數劫的時間圓滿了布施波羅蜜,

其果報是使佛陀不論在何處,都擁有天青珠與琉璃等五種寶石

自然形成的宮殿。即便如此,佛陀只會偶爾顯現神通,如果經

常展示神通,就無法利益眾生。佛陀時常住在鋪有牛糞與草的

農舍裡,為了度化眾生,他會隱藏自己的神通。

經中說以佛陀布施的果報,儘管可以讓他獲得如帝釋天與轉

輪聖王數如恆河沙般的福報,然而佛陀並未享用它們,全數

迴向給了所有學佛的弟子們。只要是佛教行者,就不會衣食

匱乏,佛說這是因為他把布施的功德全數迴向出去的緣故。

佛說即便是世間的國王也可能因飢餓而死去,但佛教行者不

可能會因飢餓而死。雖然佛世時勝光王與波斯匿王皆因飢餓

而死,但佛教行者並不會因為飢餓而死。

波斯匿王前往佛的所在處聞法時,其子琉璃王子自封為王,

下令禁止其父入境。當國王聽法結束回來時,人們對他說:

「您的兒子已經當王,而且下令禁止您入境。」國王說:

「沒關係,我去佛陀那裡,他要當王就讓他當吧!」結果在

回程中,因迷路三天,在路上無法得到食物而餓死了。

勝光王有一個妃子,深得國王的寵愛,卻在某天不幸去世。

國王悲痛地決定絕食七天,結果在第五天就駕崩了。

密勒日巴尊者飢餓時,住在山洞中也有人供養食物。即便

兩、三天沒有食物,也有非人或天人前來供食。這樣供食的

事蹟所在多有。

Page 59: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13112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錫金東部的鄉區曾有位很精進的大修行者,有一天他的食物

都吃光了。他心想:「沒食物也無妨,我就以禪修來安住。

我現在年紀也大了,死了也算是一件善事,在禪修當中死去

非常好。」他已三天未進食了。有一天,某個印度軍官來到

山裡遊走遇見他,仔細打量他一番之后就下山了。結果,隔

天那軍官扛了一袋馬鈴薯與一袋扁豆上山來。

我認識這位喇嘛,也曾接受過他的法教,他說佛陀的迴向是

真實的,我們真的不會得不到食物,也不太需要為食物操

心。這是真實的,如果這樣的行者有很多的話,我們就不用

做買賣,也不需要工作,只要施主供食即可。這就是布施資

糧所帶來的福報。

很多人說在印度市區如加爾各答或德里等大城市的人,有時

也會把錢花光,以致難以獲得食物。他們或許很有錢,但有

錢的都把錢存進銀行,期限未到又不能提領出來。這樣的故

事層出不窮。

持戒資糧

第二種是「持戒資糧」。文殊、觀音等菩薩以持戒的方式積

聚資糧,其戒律是非常寬廣繁雜的,有些戒律的名稱甚至連

大學者或阿羅漢都不曾聽聞。

忍辱資糧

第三種是「忍辱資糧」,它能使色身莊嚴。世間人因為積累了

一些忍辱的福報,雖然得到美好的色身與名聲,但這並不是真

正的美,畢竟只是皮囊之美,裡面的骨頭與血管可一點都不好

看。這樣的美是粗糙的,在放大鏡底下觀察的話,這些皮囊毫

無美麗可言。圓滿的佛陀所積累的忍辱福德,即使是裡面的血

肉也全是美的。我們的骨骼,例如把手拿去拍X光片看的話,

那是很可怕的,那些筋絡、血管看起來非常嚇人。

佛陀的色身並非如此,你去瓦拉那西的佛塔中拜見佛骨舍利

的話,就會發現它與一般人的骨頭不同,不只是好看,連形

狀也漂亮。我們每天都得洗澡,打理服裝儀容,而佛陀不用

打理也是美的。以忍辱得到的莊嚴色身,是用于令眾生產生

歡喜,進而達到度眾的事業。

精進資糧

第四種是「精進資糧」,它圓滿了佛陀的一切行誼。佛陀多劫

積聚資糧,並未耽誤成佛的時間。任何人都不會說佛陀趕不上

成佛,因為一切事情都已圓滿,這就是積聚精進資糧的成果。

禪定資糧

第五種是「禪定資糧」,不論心裡有任何想法都不會錯亂,

Page 60: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15114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我們心裡所想的總會出錯。我們在幼童時期是不會思考的,

而佛與菩薩卻能在幼童時期進行思考,這都是因為積累了禪

定資糧所致。

佛陀未出生還在母胎時,就能對許多眾生說法,出生時也不

會感到痛苦,是在禪定當中出生的。佛陀是如此,有些菩薩

也會如此,或許無法如同佛陀,但在小時候便能無過失,各

方面也會超越一般人。儘管無法如佛那般積累禪定資糧,但

仍然積聚了少許的禪定資糧,才能有如此的成就。

智慧資糧

第六種是「智慧資糧」,無須學習而能通達一切法。

例如,第三世噶瑪巴讓炯多傑從母胎出生時,仍不忘前世曾

學習的所有經典,只需要稍作學習,其余大多數是不用再加

以學習的,所以他從小就很有學問。

雖然我們無法如佛與菩薩那般積聚智慧資糧,但如果在一般

的學法上能學得比較好的,也是因為積聚了一些智慧資糧的

緣故。

陀羅尼資糧

例如,「總持資糧」是指不忘一切的能力。過去的菩薩們具

有總持,所以能記得自己多生多世所做的一切。因為不忘,

無須學習即能積聚福德資糧,這即是「總持資糧」。

「總持資糧」分為「義總持」與「法總持」兩種。具「法總

持」者一開始透過耳朵聽聞經典,一遍即能不忘,即使轉世

之后也不會忘記。「義總持」則是指雖然經過無數劫的時

間,也能記得這些無量法義。

以前有位菩薩投生成為一隻獅子的幼兒。母獅把肉餵給幼獅

們,這隻幼獅出于悲心拒絕吃肉,于是母獅一直餵牠水果、

母乳、草葉、花朵等等食物。由于過去世所積累的資糧使他

不忘前世,所以保持悲心而不傷害眾生。

一般而言,獅子的身體本來很強健,但牠因不吃肉而導致身

體瘦弱。獅子的鬃毛一般都很長而茂密,而牠的鬃毛卻短而

稀疏,而且根根直豎。牠會對其他動物說法,在古代有些動

物的「業」比較清淨,所以應該能夠說話。有隻兔子很喜歡

待在這隻幼獅身邊,晚上甚至會睡在牠的身上,無論走到哪

裡都與牠形影不離。牠會保護兔子,免于受到老虎等其他動

物的傷害。獅子並未忘記要積聚資糧以利益眾生,這是不忘

積聚「總持資糧」的例子。

如此的事蹟不勝枚舉。又有一次,佛陀投生為一隻大象。大

象的身體力大無窮,平時到處走動時,無意間也會殺死很多

Page 61: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17116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蟲子等小動物。想到這些時,這隻大象總是慢慢地走動,毫

不傷害其他動物。一次,有一群人在林間完全找不着水喝,

非常地辛苦,于是大象用鼻子提了水送到他們的面前。大象

會這么做,也是因為「總持資糧」。

此外,還有一條魚的故事也類似這種情況。牠不是現代魚,

名叫「惹稀達」,是古代的一種紅色大魚,頭部很小,下半

身卻很大,味道非常鮮美。據說吃了牠的肉就不會生病,對

各種大小疾病的療癒都非常有效,能治好各種病症。

佛陀的前世曾是某國的國王,名叫「蓮花」。他制訂國法,

規範人民不准殺生,而且必須行善。有一天,這個國家遭到

瘟疫的肆虐,很多人因而喪命。所有人都到國王面前請求:

「很多人病死了,請國王想想辦法治好大家的病吧!」

國王束手無策,只知道吃了惹稀達魚才能治病,但這也不是

究竟的辦法。只好對人民說:「我將轉世為惹稀達魚,會在

海裡喊『我在這裡』,到時你們去吃牠,病就能痊癒了。」

于是,國王把王位傳給太子后,不久便墜樓身亡。數月之

后,在下方的大海中,從地涌出一條大紅魚開口說道:「我

是蓮花王,已轉生為惹稀達魚,趕快來吃我的肉吧!」人們

于是分食魚肉,吃完魚身的一面,再吃另一面。吃完另一面

時,這一面又長出新的魚肉,人們的病因吃了魚肉而痊癒。

蓮花王即使投生為魚也不忘布施,這就是「總持資糧」。忍

受肉被吃時所產生的疼痛等苦,這是之前所說的「鎧甲正

行」的布施等六波羅蜜。當所有人的病都痊癒之后,他們對

大魚說:「仰賴您的恩德,我們的病都痊癒了。我們要如何

報答你呢?」大魚說:「不用報答我,造惡會墮地獄,所以

千萬不要造惡,所有人行善即可。」于是所有人都對佛法生

起了信心,只造善業不作惡,全部都投生天界。

結果天界每天有很多天人出生,天王釋提桓因心想:「這是

怎么回事?哪來這么多天人?」于是觀察到原來是蓮花王讓

全國人民學法,大歎稀有難得。帝釋天下降人間,在大魚屍

骨之處大散天花並行禮拜。我們在修持密法時,如能好好地

持咒、修禪,也能做到如此。

善巧方便資糧

之后是「善巧總持」,即善于安置眾生于佛法之中,這種善

巧方便是他人無法想像的。

此外,經中提到,菩薩當中也有具備善巧方便與否的差別。

很多人不喜歡馬爾巴譯師給予密勒日巴苦行,過后他說:

「我這樣做是為了淨除密勒尊者的罪障」,這時大家才歡喜

地說:「馬爾巴譯師真的非常善巧啊!」

Page 62: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19118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止觀雙運總持資糧

這三種總持一起稱為「止觀雙運總持」。心安住是寂止,了

知真實義是勝觀,成就止觀后通達真實義並安住其中,這就

稱為「止觀雙運總持資糧」。

以止觀雙運總持的方式修集資糧,就不會再受煩惱的侵害,

這稱為「勇行」,如同大勇士不畏一切而行于道上。未修道

時,雖然未能斷除煩惱,但不被煩惱制服,不跟隨任何煩

惱,如同勇士一般,所以稱為「勇行」。如果未獲得止觀雙

運總持,遇到惡緣時就會忿怒,受制于它;或起貪着,無法

自拔;或生嫉妒,心隨它轉,如此就是被敵人所制,被煩惱

打敗。

密勒日巴尊者最初弘法時,有一次被人問道:「你的煩惱斷

了嗎?」密勒日巴尊者說:「我的煩惱並未斷除,還在呢!

但煩惱沒什么好怕的,我可是不怕煩惱的勇士。」

一切相智的第九因已解說完畢。

▏十、出生正行—修法的相應結果

所為及平等 利有情無用 超二邊出生 證得相出生

一切相智性 道有境出生 當知此八種 是出生正行

修持平等性

「出生正行」分為八項。15「出生正行」意指在修持的道上,

任何修法都一定會產生結果。無論在什么修行的道上,都會

產生相應的結果。

例如,修持「道」上無有一切法的空性,就會產生如前所述

「大斷」等修行所為的三大結果。如果修持一切法平等性、

佛與眾生無差別性、非厚己薄彼的自他平等性,以及心念等

一切本性皆是空性與平等性,最終將可修出佛之法身的平等

性。例如,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等一切諸佛的法身毫無差異,沒有美醜、大小等的差別。這些都是在修持的

道上修習平等性而產生的。

永遠只是利益眾生

佛的色身在眾生眼中是有差別的。在眾生的境界中,釋迦牟

尼佛的壽命不長,而阿彌陀佛的壽命極長,兩者便有着如此

的差別。但這只是眾生的感知,在佛的境界中是無差別的。

我們大乘在修持的道上,不論如何都永遠只是利益眾生,最

15 「出生正行」分為八項:(一)所為;(二)平等;(三)利有情;(四)無用;(五)超二邊出生;(六)證得相出生;(七)一切相智性;(八)道有境出生。 

Page 63: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21120

第四章

佛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一切相智

終獲得佛的法身。恆時地利益眾生,于利生事業恆時無勤作

地任運而行,無不利益眾生,完完全全地只從事利眾之事。

例如,釋迦牟尼佛從母胎出生直至涅槃之前,都在行利生事

業。即便涅槃后,其遺體中的眾多舍利被供奉于全世界的佛

塔中,每一顆都仍然在行利生之事。在所有眾生未盡之前,

釋迦牟尼佛的利生事業一刻都未停過,他在不同的世界,以

不同色身宣說佛法,利益眾生。

修集三乘功德

對佛而言,我們在道上所行的利生之事是很狹隘的,而佛的

度眾事業是非常廣大的。在「道」的過程中廣利眾生,將會

帶來無量眾生被度化的結果。現在以勤作或無勤作的方式修

習利生事業,在果位時,則能如日光般以佛的無分別念與無

勤作的方式利益眾生。現在修習以無勤作的方式利益眾生,

將來就會實現這樣的能力。

同樣地,現在開始努力修集一切聲聞、獨覺與菩薩的三乘功

德,最后成就佛果時,一切聞聲、菩薩與佛的不共功德就會

一應俱全,無不具足。同樣地,世間的功德,諸如梵天、帝

釋與轉輪聖王的功德等等,所有世間與出世間的功德,佛皆

一一具足,毫無缺失。

如果現在修習佛遍知一切法的遍智正行,最后成佛時將遍知

一切法,一剎那即知一切法。于一切道中,遍知聲聞、獨

覺、大乘三主要道,以及其中的無量支分道。如果試着去了

知一切道,最后成就佛果時,也就會了知一切道,成佛時就

有能力對眾生宣說一切法。

具足八種「出生正行」之后,于《現觀莊嚴論》第二品中廣說

了知一切道的「出生正行」,16了知一切道的智慧以十一項

17

來詮釋。在「道相智」時,為了避免進入錯誤之道而說第三品

的「基智」。18智慧聰穎的利根者讀過具備法身等「八事」意義

的〈一切相智品〉之后,其他品就無須閱讀了。之所以會分這

么多品,是為了根器與智慧較低下之人而說。第一品19終。

16 這部分的內容在法尊法師譯文的第三品〈道相智品〉。17 參見第五章。18 這部分的內容在法尊法師譯文的第四品〈一切智品〉。19 在法尊法師的譯文裡,這是第二品〈一切相智品〉。

Page 64: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聲聞道即通曉四聖諦,證得寂滅,

菩薩為了將來成佛時對聲聞說法的需求,而學習一切聲聞道。

菩薩獲得聲聞的功德之后,把它應用在利益他人。

Page 65: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25124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令其隱闇等 弟子麟喻道 此及他功德 大勝利見道

作用及勝解 讚事並稱揚 迴向與隨喜 無上作意等

引發最清淨 是名為修道 諸聰智菩薩 如是說道智1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調伏諸天故 放光令隱闇 境決定普遍 本性及事業2

哪些人的心續中具有道相智?那就是大菩薩們的心續。諸大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被稱為「道相智」。它的本質是什

么?是了知一切道即空性的般若波羅蜜。一般來說,「道」

是無量無邊的,但總而言之,菩薩不但瞭解聲聞道,也同樣

瞭解獨覺道與自己的菩薩道,並且了知它們是空性的,如此

的般若波羅蜜即稱為「道相智」。道相智最初在眾生的心續

中生起時,必須具備以下五種助緣。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雖未全斷煩惱,但必須令煩惱不起現行,使煩惱沉伏、寂

1  道相智以十一法表示:(一)道相智支分;(二)弟子聲聞道;(三)麟喻獨覺道;(四)大乘見道;(五)修道功用;(六)勝解修道;(七)勝解修道功德:讚美、承事與稱揚;(八)迴向修道;(九)隨喜修道;(十)修行修道;(十一)清淨修道。

2  道相智支分有五支:(一)佛光隱蔽欲界、色界諸天之光明,催伏其增上慢心;(二)唯發菩提心能生起道相智;(三)一切有情皆可生起道相智;(四)不斷自身諸漏;(五)成就利他殊勝作用。  

靜。雖然佛陀並未親口宣說必須令煩惱不起現行,但以身光

作了提示。如前所述,佛光是積累了無量福德資糧的成果,

其光極其絢麗。

當時佛陀說完《大般若經》第一品之后,接着說第二品時,

周圍來了許多色界天的眷屬弟子。他們的身上散發着光芒,

所以具有慢心。這些天眾原本懷着「我們身體會發光」的想

法而來,但是佛光過于明耀,導致他們的光芒相形失色。他

們感嘆地說:「跟精妙的佛光相比,我們的光實在是太粗顯

了!」他們的我慢因而被降伏。這就是《大般若經》中所說

「令彼光明隱蔽不現」的意思。

所以,佛陀以佛光顯示「若要在心續中生起道相智,必須使

煩惱停息不現行」。真實的道相智是在大乘見道時生起,而

見道必須先有加行道的世第一法。而在世第一法快要進入見

道時,必須令煩惱不起。雖然煩惱與煩惱之因並未全斷,但

是煩惱已經不會現起了。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第二個助緣是必須發起殊勝菩提心。經中說只有發過殊勝菩

提心的人,心相續中才會生起道相智;若無殊勝菩提心,即

便是聖者阿羅漢也不會有道相智。

Page 66: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27126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三、種性現前覺醒

需要所謂的「種性覺醒」。一切大乘人雖具如來藏的自性住

種性,但是其種性必須現前覺醒,或是種性的力量已被啟

發,必須產生種性的力量,否則道相智無法生起。

四、菩薩不斷煩惱

此外,還需要未斷部分的煩惱。因為菩薩為了度化眾生,必

須在這世間不斷地轉世,而轉世需要煩惱。經云:「生有具煩

惱」,如果沒有煩惱就不會投生。因此,菩薩不除輪迴之因,出

于悲憫心而需要為眾生保留一絲煩惱。然而,圓滿的世尊之前

投生時並不需要煩惱,那是因為他已獲得了一切自在。菩薩並

未如佛那般得到一切自在,所以需要利用煩惱才能留在世間。

五、實行利益眾生的事業

之后,必須實行利益眾生的事業,否則道相智不會生起。以

前我在讀般若經中有關生起道相智的五種助緣時,感覺詞句

非常優美。

▏聲聞道的道相智—通曉四聖諦

道相智理中 由諸四聖諦 行相不可得 當知聲聞道

接着是「聲聞道相智」。聲聞道存在于聲聞自身當中,諸聲

聞修習聲聞道證得阿羅漢果,但是他們並無聲聞道的般若波

羅蜜,因為他們還有執實的想法。

菩薩們因為了知聲聞道即空性,所以具有聲聞道的道相智。

聲聞雖有聲聞道,但是卻無了知聞聲道的道相智。菩薩擁有

聲聞所無的聲聞道之道相智,這是建立在了知三乘道空無自

性的部分。

菩薩現在通達一切聲聞道,是為了將來成佛時對聲聞種性說

法的需求,因此菩薩學習一切聲聞道。聲聞道即通曉四聖

諦,了知苦諦、斷苦因(煩惱)的集諦、修持斷苦對治法的

道諦、現證斷一切煩惱的滅諦。這一切聲聞的諸多功德,菩

薩都會獲得。聲聞證得本身的寂滅,而菩薩獲得聲聞的功德

之后,把它應用在利益他人。

▏獨覺道的道相智—洞察緣起次第

自覺自證故 亦不依他教 是故當宣說 麟喻智甚深

若誰于何義 欲聞如何說 于彼彼彼義 無聲如是現

接着是獨覺道的道相智。獨覺本身雖有獨覺道,但他們並未

了知自道的道相智。這是因為他們在現證自道之后,尚未通

Page 67: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29128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達自道的空性。菩薩了悟獨覺道的空性之后,即能通達獨覺

道的道相智。

獨覺自覺自證,不依他教

經中說,獨覺證悟四聖諦,再加上證悟空性的一半。關于這方

面,有很多學者抱持不同的主張與見解,因而產生許多爭辯。

所謂的「獨覺」,是某些行者過去世于佛陀座前聽法,聞法后產

生了奇特的想法,他想:「我已在佛前聞法,這些法確實是正確

的。來世我無須聽法、親近佛了,不用依止上師,我自己的法我

自己會懂。」接着,他發願道:「願我在無佛法的地方,在不依

止任何師長、教授、上師等的情況下,修得阿羅漢。」他以此願

力生在完全無佛法、無佛出世且佛法未曾流布的地方。

經中說他出生在貴族之中,然后有一天出遊,到了某座墳

場,見到屍骨時,他驚駭地說:「哇!這么恐怖,這是從何而

來的?」經過一番觀察后,發現這些是從「生」而來。再觀察:

「生從何而來?」發現是從「業」而來。再觀察:「業從何而

來?」發現是從「煩惱」而來。同樣地,再觀察:「煩惱從何

而生?」發現是從「無明」而生。

他自己如此地洞察到緣起的次第,從此悟到箇中意義,覺得

應該去修行了,于是開始觀修這些道理。以前佛未出世時,

錫金這一帶曾有獨覺出現,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他會製作

自己的東西,例如造缽,吃完飯后就安住一處。有些人感覺

他很尊貴,給他食物與供養;還有些人認為他是瘋子、怪物

之類。獨覺住在森林裡是有風險的,曾經有個獵人在無人的

森林中打獵時,就射殺了獨覺。

以前印度有位國王名叫「溫達雅那」。溫達雅那是距離瓦拉那

西有點遠的一個領地之王,自從聽到世尊的名聲后,對佛陀生

起了信心。他把王位傳給兒子之后,便在佛陀座下出家成為比

丘僧。在佛陀的座前,你不能說自己是國王就坐于上座,必須

按照功德來排列,于是他坐在下座,聽完法之后,他證得阿羅

漢果。雖貴為國王,他卻過着乞食與行頭陀行的日子。

當他證得阿羅漢果后,其他人問佛陀,是什么因緣使他獲得

這樣的成就?佛陀回答道:

「在很多世以前,他是一個獵人,每天都必須出外打獵以維持

生活。有一天,一位獨覺從外地來到這座森林,動物們聞到

人類的氣味后,紛紛逃到其他地方去。獵人來到這裡時,發

現沒有動物的蹤跡,覺得很奇怪:『以前這裡有很多動物,現

在怎么都跑光了?』經過一番觀察,發現是因為這位獨覺,

動物才逃離這座森林。他極為忿怒,心想一定要殺了他。

「一天,獵人找了機會把箭射向獨覺,獨覺被箭射中后,飛向

空中展現各種神變,上身自燃,下身出水。身體被自然之火

Page 68: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31130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燃燒后,掉下許多舍利等等。獵人發現他殺的是聖者之后,

心中非常懊悔,便為獨覺造塔,把遺骨安放其中,並懺悔自

己殺死聖者的罪業,發願來世能親近上師求法,成為更優秀

的聖者。他就是后來轉世遇見世尊的溫達雅那國王。」

發願就能夠帶來這樣的成就,可見發願的力量非常強大。因

此,我們要發起諸如〈普賢行願品〉等的善願。以前在第一

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那些勢力強大的軍隊也是因為願力

而來,很多人不知道這是由于發願的結果,所以對他們為何

會如此感到奇怪。

獨覺以「無聲身相」說法

此外,經中說獨覺是以無聲的身體來說法,也就是嘴巴不發

出聲音,而以身相來說法。例如,當有可度化的施主前來供

食時,他不開口說法,而是以身相來說法。這種「無聲身

相」說法也是菩薩所要學習的,同時也要了知它的空性。獨

覺仍有實執,所以無法了知它的空性。獨覺的「無聲身相」

說法的能力其實並不強,還很微弱,最究竟的是佛。佛以身

光示教,以世間人能理解的身相說法的能力是無限的。

我們在修持密乘本尊時,觀想白色身而斷除一切罪障、紅色

身為大悲的自性、藍色身是法性不變、四臂是四聖諦、兩足

是兩種方便等等,也都是「無聲身相」說法的修持。

▏菩薩道的道相智—了知四諦皆空

見道的道相智

由諦與諦上 忍智四剎那 說此道相智 見道具功德

首先,說菩薩自道的道相智之「見道」。見道有很多種,簡單

而言,就是在了悟到「輪迴的本質是苦」的同時,也了知苦

的本質是空性,與佛心的空性、法身真如是「非一非異」。

如果兩者是「一」,那么眾生就是佛;如果兩者是無關連的異

體,那么就無法斷苦成佛。因此,菩薩悟到「非一非異」。

一個苦的集因者(處在煩惱中的人),心中有許多增益的概

念,例如煩惱是「有」與「空」的、「真實」與「不真實」的。大

乘菩薩必須斷除一切煩惱以及執取它的概念,必須斷除認為

「煩惱是有的」與「煩惱是空的」的概念。聲聞只斷了一邊

的概念,而大乘菩薩則斷了兩邊的概念。

滅諦是沒有煩惱的,從一開始它就是如此,沒有任何創新的

部分。聲聞斷除煩惱而證得滅諦,這暗指有一種新的收獲的

意思;但大乘菩薩的滅諦,則是打從一開始就具有的。

道諦是了悟所有煩惱障都是無常、不堅固的,而心性本智是

堅固的,從一開始就從未動搖、變化,這就是道諦。

Page 69: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33132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修道的道相智(一)—有漏修道

現在說修道的道相智,修道分為「有漏修道」與「無漏修道」

兩種。

有漏修道是不以斷除煩惱障等作為煩惱障的對治法,但它能

作為成就佛果的因,亦即在廣修福德資糧時不斷除煩惱,具

有煩惱障的同時廣修福德資糧。例如,世尊在過去世行身肉

等布施時不斷除煩惱,卻成就了獲取佛果的因。隨處都有煩

惱障,只要與煩惱障共存,就稱為具有煩惱障的有漏修道。

無漏修道則是一種直接斷除所有煩惱障的修行,如同光明所

到之處沒有黑暗,能除去一切陰影,毫無保留。有漏修道雖

然並未除去煩惱,但能降服煩惱,降低其力量,讓它無從生

起。因此,菩薩在布施身體時,煩惱不會生起,但煩惱未斷

未除,依然有所保留。所以經中說,不為煩惱所害是有漏、

無漏修道的功用,或修道的普遍作用。

兩種修道都不受煩惱的侵害,並且都能夠獲得圓滿佛果。因

為修道的緣故,修道的行者所住之處也能利益眾生。我們會

尊重以及指出哪裡是以前尊貴的上師如密勒日巴尊者與岡波

巴大師的聖地,還有噶瑪巴的居所與禪修的聖地。如果心中

具有這些修道,無論在什么地方,其住所都能利益眾生。

一、勝解修道

勝解謂自利 俱利及利他 當知此三種 各有下中上

別別為三品 又以下下等 復各分為三 共二十七種

般若波羅蜜 于諸勝解位 由三種九聚 讚事及稱揚

有漏修道有三種,第一種是「勝解修道」,是修持大勝解的

修道。這是深信般若波羅蜜是獲取佛果等一切自利的泉源,

深信其他一切眾生之利益也出自于般若波羅蜜,並且思惟自

他俱利同時成就也是出自于般若波羅蜜之后,進一步對般若

波羅蜜產生勝解。如此的勝解並無貪執與實執,這需要了知

空性的般若波羅蜜,其中有九種。3這些是在修道九地之間,

能力愈來愈強的九種相。

住于修道位的勝解心愈發強烈時,無量諸佛以神通了知此

事,紛紛給予小品(自利勝解)的九種「功德讚歎」、中品(自

他俱利勝解)的九種「承事」與大品(他利勝解)的九種「稱

揚」。對于佛陀的讚歎、稱揚,不可貪着,要具備了知空性的

般若波羅蜜。

3  勝解修道分為三種:(一)自利勝解;(二)自他俱利勝解;(三)他利勝解。自利勝解于不清淨七地的后得生起,自他俱利勝解于第八、九地生起,他利勝解于第十地生起。此三種勝解修道又各分下、中、上三品,共有九種;其下、中、上品又各分為三品,如是共為廿七種。

Page 70: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35134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二、迴向修道

殊勝遍迴向 其作用最勝 無所得行相 不顛倒體性

遠離佛福品 自性念行境 有方便無相 諸佛所隨喜

不繫于三界 下中及上品 是余三迴向 生大福為性

接下來是第二種有漏修道─迴向修道,意指將善行迴向給

他人。雖然它不是煩惱障的對治法,卻是成佛之因,因此它

是有漏修道。菩薩迴向他人時,是將善行迴向成為獲得暫時

解脫與究竟佛果的因。

如前所述,迴向是無量的。例如,首先迴向獲得美好的所依

身,迴向一切眾生獲得如佛般的三十二相,迴向能轉法輪等

等。迴向時要同時具有智慧與悲心,對不同的眾生迴向,其

結果也有所不同。有些眾生的迴向立即見效,有些則否,需

要經過很多年才逐漸結果。經中也提到,在不同種類的眾生

當中,也分很多迴向得果或不得果的差別。

迴向分為九種,從最初小小的迴向到后來愈來愈大的迴向共

為九種。4圓滿佛陀的迴向是無限量的,世尊對餓鬼迴向時,

餓鬼立刻轉生為天人。過去世尊在舍衛城對大眾說法,他們

的父母很多都是餓鬼。他們彼此無法互相溝通,這些餓鬼只

4  迴向修道有九種:(一)有殊勝作用之迴向;(二)無所得行相之迴向;(三)不顛倒體相之迴向;(四)遠離之迴向;(五)念佛福德資糧自性為行境之迴向;(六)有善巧方便之迴向;(七)無相迴向;(八)諸佛隨喜迴向;(九)不繫三界迴向。 

好在遠處觀望。直到他們的子女們聽完佛法回去后,很多餓

鬼來到佛陀面前說:「我是剛剛那些聽法者的父母。我的名

字叫某某某,他的名字是某某。我們造了很多惡業才生為餓

鬼。世尊您的迴向力量很強,能否請求世尊為我們迴向,使

我們脫離惡趣,轉生為天人?」

世尊說:「我現在不迴向,等日后你們的子女來聽法時,你

們也一起來,到時再為你們迴向。」

餓鬼們回答說:「我們現在與兒女們碰面會很丟臉。我們生

前很富有且相貌端正,現在這樣子與兒女見面,說是他們的

父母,我們會感覺很羞愧。」

世尊說:「以前造業時不覺羞愧,現在惡果成熟了才知道羞

愧又有什么用?到時一起過來吧!」

后來有一天,餓鬼們的子女又到佛前請法,于是佛陀開始說

法。在聽法時,忽然來了許多相貌醜惡的餓鬼,這些子女被

嚇得幾乎快要逃散。這時佛陀說:「你們別走,這些都是你們

的父母。」于是佛陀讓餓鬼們開口說話,當餓鬼們說「我是你

的父親,名叫某某某」「我是你的母親,名叫某某某」之后,

那些子女們心裡難過得哭了,于是佛陀說:「你們稍安勿躁,

我先為他們作一個迴向。」

Page 71: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37136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我們剛放食子念誦的祈願文:「以此布施所生福,彼福皆隨

餓鬼去;餓鬼世間盡銷融,願令瞬時得解脫。」這就是佛在

世時所作的迴向。在說完的當下,餓鬼們就已經轉生到忉利

天。天人剛出生時,立刻擁有成人般的身體與力量,不似人

類還只是個嬰兒。天人並無嬰兒的身體,所以一出生就立即

下降到人間。

子女們見到父母的色身變得莊嚴,因此對佛陀生起了信心。

佛陀說法結束后,所有人都獲得了見道。古代就有很多人造

惡業墮入餓鬼道,如今造罪的人更多了,墮入餓鬼道的人可

能更多,但是沒有人瞭解這些情況。

三、隨喜修道

由方便無得 隨喜諸善根 是此中所說 修隨喜作意

第三是「隨喜修道」。由于般若波羅蜜無因無果,因此我們隨

喜它非由因生果、無實有的空性。雖然般若波羅蜜于本質上

無因無果,但在相上卻能生出無量善德,我們隨喜它能生出

如夢如幻般的善業果報。在修習般若波羅蜜時,我們隨喜所

修的般若波羅蜜法與行者補特伽羅于本質上的空無自性,在

相上又能因為修習般若波羅蜜,而成就如夢如幻般的自他大

利。修道從下品至上品分為九種。

上述的勝解修道以信解生出前所未有的福德資糧,而迴向修

道則令已出生的福德資糧不退失。這不退失可以比擬為一條

小河,河水不到一年就會乾涸,但如果小河的盡頭流向大

海,河水就能保留在海中。

同樣地,經中說已迴向的善根完全不會退失,隨喜就能夠令

它增長。即使是自我隨喜,也能使善業與惡業增長。例如一

個人造了惡業,心想:「我終于殺了他,太好了!」這會加重

罪業。如果心想:「我錯了!這樣不好。」對之前所作心生懊

悔,罪業會轉小變輕一些。在善業上,若以觀修「一切皆空」

的智慧作殊勝迴向,這是極具善巧方便的般若波羅蜜。如果隨

喜密勒日巴尊者的苦行,我們也會獲得密勒日巴尊者的福德。

因此,勝解、隨喜與迴向是殊勝的方便法門。

地修治—下座后的主要修行

現在講說后得5的「地修治」─下座后的主要修行。地修治

是指為了達到更高的菩薩地而實施的各種善行,在現代是無

法做到的。因為現時的時空背景已經沒有這些修法,所以地

修治適合以信解的方式來修持。

地修治在禪定與后得之間,多數是在后得的時候,這樣的修

5  「后得」意指修行者出定以后的時間,有譯為「下座修」。

Page 72: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39138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持能替代禪定。修持地修治時,觀想心間有一金剛杵,然后

觀想一遍金剛杵融入明點與蓮花當中,如此便等于在修習禪

定。然后起座,觀想行持后得的地修治。這修治法能使未登

地者登地,已登地者令增上。

初地之修治

由十種修治6 當能得初地 意樂饒益事 有情平等心

能捨近善友 求正法所緣 常發出家心 愛樂見佛身

開闡正法教 諦語為第十 彼性不可得 當知名修治

心中想着一切眾生,經中說要心無諂曲而修,就是所謂的

「意樂清淨」。觀想自身為般若佛母,前方有六道一切眾

生。然后,觀想某些眾生得到法益;有些則因我的醫藥等布

施,而治癒他們的病痛等等。觀想以食物等布施那些被飢渴

所逼迫的眾生;有些眾生則因你的神變而遠離災害。

論云:「有情平等心」,是指毫無狹隘的胸襟。「狹隘的胸

襟」是指對于認識的人給予較多的關愛,對不認識的人則給

予較少的關切。或者對天或人等比較有愛心,覺得蛇、熊、

6  初地有十種修治:(一)于一切事無諂誑心,意樂清淨;(二)能饒益自他之事,受持大乘;(三)于諸有情修四無量,其心平等;(四)施捨自身所有的一切;(五)親近承事諸善知識;(六)尋求三乘正法所緣;(七)常發出離心;(八)渴望成就佛身,樂見佛身;(九)開闡初善、中善與后善的教法;(十)如同誓願般,發諸實語。

蚊子等就比較劣等。我們要觀想以平等心對待所有眾生,給

予同等的愛心。還有修習布施時,觀想自己為很多人提供衣

服、醫藥與金銀等物。

世尊在有學道位時,為了布施身體給老虎而進入森林,當時

森林裡有一隻飢餓的母虎與牠的幼兒。由于母虎過度飢餓,

正要把自己的幼虎吃掉時,王子頓時生起悲心,準備布施自

己的身體。然而,王子的軀體過于威武,以致母虎不敢吃

他。王子先用樹葉割出身血讓母虎舔食,再讓老虎吃掉,最

終填飽了老虎的肚子。

據說現在南摩布達佛塔裡還存有菩薩的骨骸。以前尼泊爾有

位國王把佛塔拆掉重建一座新塔時,有個老人曾經看過一副

具有珍珠般特殊顏色的骨骸。如果我們也能夠這樣觀想它全

部的內容會非常好。

它的修法是,觀想自己是初地菩薩,還有一隻飢餓的母虎與

牠全部的孩子,然后觀想把身體布施給牠們。上一世的蔣貢

仁波切與我去參訪南摩布達聖地時,我們到佛塔前觀修了這

整部傳記。一般而言,給予金銀、衣服等稱為「布施」;布施

血肉、生命等則稱為「大施」。

同樣地,我們既然親近善知識、上師聽聞大乘佛法,也可

以將他們觀想成般若佛母,在他們座前聽聞一切般若波羅

Page 73: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41140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蜜法。般若經有很多,觀想現存于我們世界的有《般若十萬

頌》,在龍宮與天界有《般若百萬頌》和《般若千萬頌》等許多

的般若經,全部我都曾聽聞。

此外,觀想最初在俗家中出生,然后心想在俗家罪業深重,

于是出家為比丘僧,在寂靜處禪修,然后觀想自己對大眾演

說一切佛法。說法是最殊勝的布施,比布施金銀、血肉等還

要殊勝。食物等的布施,除了一時的溫飽之外,就無其他好

處,而說法卻能給予究竟的利益。

還有其他地修治也要修持。除了第十地沒有地修治以外,初

地到第九地都有地修治。地修治是下座修的緣故,所以稍微

修持即可,然后離開下座修,上座觀想自身是般若佛母。

第二地之修治

戒報恩安忍 極喜及大悲 承事敬師聞 第八勤施等7

接下來是第二地之修治。不為自己求得寂滅,而是為了一切眾

生獲得佛果持守大乘戒律。大乘戒律範圍極廣,所謂「輕捨苦

樂十六墮罪」,若有能力消除眾生的痛苦,就必須消除。

7  第二地有八種修治:(一)攝善法等戒;(二)回報他恩;(三)安忍怨害;(四)最極歡喜修諸善行;(五)于諸眾生起大悲憫;(六)恭敬承事親教師等;(七)敬重師長、善知識,聽聞佛法;(八)精進修習布施等六波羅蜜。

例如,看到一隻蟲在受苦時,若有能力去除牠的痛苦,就必

須去除。如果不這樣做,只是心想「今天不行」或「太遠了

去不成」而放棄,就是違犯菩薩戒的墮罪。若遇到有人要殺

牛、羊等動物,要將牠們的生命贖回來,如果心想「我的錢

不多,以后還要用到」而放棄救贖,就會犯下菩薩的墮罪。

這些廣大的戒律都必須持守。

所謂「二地修治報恩」,只要有一個眾生利益我,我也要利

益他以便作為回報。觀想很多眾生利益我,我也利益他們,

以作為回報。

此外,觀想不論傷害我的人有多少,都要修習安忍而住,不

怨恨他們。觀想他人對我們作出很大的傷害,我們對他修習

安忍而不報復。觀想自己所作的善行,成就了一切與自己有

緣的眾生三乘果位的因緣,令某些堪為聲聞阿羅漢、獨覺阿

羅漢或菩薩的因緣成熟。

佛陀以前在很多生當中,與他有緣的老虎、牛,以及任何他

所遇見的昆蟲、鳥類與人類等等,佛陀讓這一切與他有緣的

眾生都種下未來獲得三菩提的因緣。如果對這些作為修大歡

喜心,將會獲得大歡喜心。

獨自獲得解脫,只是獨自一人而已,自己獲得解脫,會對自

己生起歡喜心。如果能令無量眾生成就菩提,自己就會有那

Page 74: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43142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樣多的歡喜心。如果使十萬個眾生獲得解脫,就有十萬個解

脫的歡喜心。《經莊嚴論》中說,如果讓這世間如微塵般的千

萬億個眾生解脫,就會產生廣大的歡喜心。

菩薩為每個眾生經歷多生多世的痛苦,例如印度有位聖者帕

當巴桑傑,他說自己曾為了一個眾生轉世五次,那人的第五

世出生在西藏,成為他的弟子。我們要尊重、恭敬給予我們

佛法的上師與堪布,如果能令他們歡喜,就會帶來無量的功

德利益,否則會帶來很大的罪業。因此,我們要觀想完成上

師的咐囑。雖然這一地主要的修行是持戒,但是其他布施等

所有五波羅蜜也要觀修。

第三地之修治

多聞無厭足 無染行法施 嚴淨成佛剎 不厭倦眷屬

及有慚有愧 五種無着性8

第三地修治之首,論曰:「多聞無厭足」,雖然已經瞭解與聽

聞過許多佛法,依然感到不滿足。其他佛所說的法,在極樂

世界、密嚴剎土,人間所沒有的一切正法都想聽聞。觀想聽

過世間所有的佛法之后,仍感到不滿足。

8  第三地有五種修治:(一)勤求多聞,無有厭足;(二)以不求利養等無有染着之心而行持法施;(三)積累能實現清淨剎土的資糧;(四)雖見眷屬造作邪行而不厭倦利他;(五)觀待自身的有慚,觀待他眾的有愧。

此外,所謂「無染行法施」,意指缺錢時對眾生行持法布施;

當有錢時,錢不會用在自己身上,而是用在其他眾生身上。

所謂「嚴淨成佛剎」,染污的眾生,例如錫金地區的居民,

他們造作了看見錫金與住在錫金的業,同時也造作了與所有

人相似的業,因此看起來一如所有的人。這外在的器世間也

是因為業而有的,因此佛陀饒益眾生的國土,也需要積累福

德與智慧二資糧才能實現。

例如,阿彌陀佛修集了嚴淨佛土的因(福德與智慧資糧)之

后,再加上他的悲願,才有西方極樂世界。原本眾生往生淨

土是很困難的,但因為阿彌陀佛的悲願,使同樣是淨土的極

樂世界變得容易往生。這個賢劫會有一千零二尊佛出世,當

他們的國土圓滿清淨之后,他們就會出現在菩提迦耶的金剛

座與瓦拉那西等地。

以前釋迦牟尼佛在金剛座成佛,是因為已經作好成佛的準備以

及具備各方面的條件,無須為了「我要一個成佛的地方」而去

找房子、打掃等等,一切助緣皆已具足。連日月星宿都自然安

排就緒,無須看曆書擇日,一切都會自然發生。這是因為福德

與智慧的資糧、善業與善願的積累,而使一切善法實現。

同樣地,也是因為福慧資糧與發願,而出現了轉法輪處─

鹿野苑。當時那個地方空曠無人,如果那裡住着很多人,滿

Page 75: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45144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地都是房屋,那就無處可以說法。如果有很多老虎、豹等

野獸,也同樣無法說法。相反地,它雖然是一片樹林,卻

條件具足。真正的「嚴淨佛土」在《現觀莊嚴論》第四品會提

到,9在此只是概略地解說。觀想自己現在修集福慧資糧,

以積累未來成佛時出現類似金剛座與瓦拉那西那樣的因緣。

在我們密宗的儀軌裡,觀想淨土、八大寒林與無量宮殿是嚴

淨密宗的佛土。在阿彌陀佛修法儀軌中,觀想自己化為阿彌

陀佛,于心中放射出「舍」字光芒,令一切地獄、餓鬼、畜

生等處皆化為極樂淨土,所有眾生變成阿彌陀佛。這是密宗

嚴淨佛土的方法。

所謂「不厭倦眷屬」,是指無論染污眾生造作何種惡業,菩

薩都不會生起「這個眾生很壞,我不幫他,我累了」的想

法,眾生再怎么惡劣,菩薩也不生起厭惡之心。聲聞、獨覺

除了為自己證得涅槃之外,不會度化一切眾生。

以聲聞、獨覺為例,他們禪修是為了解脫,所以很重視涅

槃,但經中說一個大乘菩薩如果心想「我現在無法饒益眾生

了」是極為可恥的。因為一開始在佛前已經發誓要救度眾

生,過后再說做不到,就會感到非常慚愧。論中說要斷除這

些念頭,永不犯這樣的毛病,對這一切都不貪着。

9  在法尊法師的譯本為第五品〈圓滿一切現觀品〉。頌云:「如有情世間,器世未清淨,修治令清淨,即嚴淨佛土。」

此處的修治有五種,「無着」意指沒有貪着與實執,了知一切

如幻的空性。一般而言,所有地修治在此都已提到,但在《現

觀莊嚴論》裡對地功德並未多談,在《入中論》裡卻有提及。

第四地之修治

住林少欲足 杜多正律儀 不捨諸學處 訶厭諸欲樂 

寂滅捨眾物 不沒無顧戀10

說完第三地之修治后,現在說第四地之修治。

觀想自己在毫無人煙之處如森林中或山頂上修行。觀想求取

圓滿的佛果是為了利他,而不是為了自利。即觀想若我能把

一切眾生安置于佛果,那么我就需要佛果;如果不能做到,

佛果不要也罷!

自己雖有他心通與神變等功德,卻不會貢高我慢。觀想大乘

佛法再如何深奧難懂也能理解,並且深信不疑。

觀想遍修一切佛法學處,了知一切空性,不執着戲論相與實

10 第四地有十種修治:(一)常住密林或寂靜處;(二)即使未得利養,也無諸貪欲,抱持少欲的態度;(三)已得利養,也不求豐厚,而感到滿足;(四)行持乞食等十二頭陀行的真實律儀;(五)不捨棄戒律等諸學處;(六)于五欲樂深生厭離;(七)安置眾生于相應的寂滅之果;(八)施捨所擁有的一切財物;(九)修諸善法心不滯沒,無有耽執;(十)于一切事物心無着相之顧戀。

Page 76: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47146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執。觀想對于色等五種欲樂不貪、不着與不樂。對于一切顯

現,不起「這是白色」、「那是紅色」等作意分別,安住于空性

的禪修當中。不貪着一切內在物質的身體,如眼、耳、鼻、

舌、身等,以及外在的色等物質。

密宗以觀想自身為本尊的方式消除對身體的貪着。不貪着身

體是非常關鍵的,如果貪着身體,就無法禪坐修行。違犯戒

律等等是因為貪着身體,對其他眾生起嗔恚心也是由于貪着

身體所引起。不要被意識所迷惑,要依智慧,不惑而修。

我們修法、觀想本尊、持咒,作很多密法都是為了不迷惑,

因此要依智慧而修,不受意識迷惑。所有顯現都有它各自的

名字,經常提在嘴邊就會產生迷惑。因此,要避免言論與作

意,觀修離戲。這觀修之后,觀想自己證得第四地。

第五地之修治

親識及慳家 樂猥雜而住 自讚及毀他 十不善業道

憍慢與顛倒 惡慧忍煩惱 遠離此十事 證得第五地11

11 第五地有十種修治:(一)不與在家人過分親密熟識;(二)嫉他利養,留戀在家施主;(三)不愛于與大眾猥雜而住;(四)不稱讚自己的功德;(五)不詆毀他人;(六)了知增長十不善業道的過失;;(七)恃自多聞等,令心高舉,不恭敬他;(八)不于取捨處顛倒執着;(九)不執持邪見等惡慧;(十)無有隨順貪等煩惱的放縱。

第五地的修持內容全部都是修定。

所謂「與人斷親識」,是指斷除與人親近熟識后的長時親密

相處。經中說如果不斷除親識,反而對他極度關愛與親密地

相處等等,如此會造成心的散亂,因此必須斷除。具有自由

投生能力者,例如蓮花生大士,便是為了斷除親識而選擇從

蓮花中化生。此外,佛世時有一個人名叫「庵摩羅養」,他

出生在庵摩羅樹上,所以沒有父母與兄弟姐妹,沒有任何親

識。

釋迦牟尼佛雖有能力化生于蓮花或庵摩羅樹上,但為了饒益

有情,而投生為釋迦王子。佛陀為了以法度化釋迦族而投生

為釋迦王子,過后所有釋迦族的人都說「釋迦牟尼佛是我們

的族人」,還有一些侄子與侄女們說「這是我們的親戚」而

前來聽法,全部都獲得了解脫。如果出生在蓮花裡,這些釋

迦族就不會那么重視他了。

如果不能化生而出生為人,就不要住在俗家,要出家為比丘

僧住在寺院,遠離塵囂。出家之后與比丘等許多人住在一

起,如果熟悉以后心會散亂,那么,平時就得獨居。例如密

勒日巴,雖然有很多眷屬弟子,但除了說法以外,他並不與

弟子同住,並且保持距離。

「于塵囂中心無散亂」是指住在城市裡要處理的事務很多,

Page 77: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49148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會干擾禪修,因此不要住在事務繁忙之處。眼、耳、鼻等內

在的法是空性的,在思惟空性時,要觀想心不起「這是我」、

「那是他」的二元分別。

觀想修持佛法,使我們從一切煩惱的過患中解脫。觀想全世

界的眾生辛苦地工作,心中有各種憂慮,全部都在承受輪迴

之苦。這樣下來對眾生也毫無益處,因此觀想害怕輪迴之

苦,再也忍受不了輪迴之苦。如此觀修之后,觀想自己獲得

第五地。經典中雖有十地的各別解說,但菩薩的種類還是很

繁雜的。

第六地之修治

施戒忍精進 靜慮慧圓滿 于弟子麟喻 捨喜捨怖心

見求無愁慼 盡捨無憂悔 雖貧不厭求 證得第六地12

修治第五地之后,就獲得第六地。

第六地並無太多的解說,主要是智慧。經說雖然此時已經有

了之前初地、第二地等了知一切空性的智慧,但在第六地時

12 第六地有十二種修治:(一~六)由圓滿布施、持戒、安忍、精進、靜慮、智慧六種波羅蜜,而能遠離六種所治;(七)捨棄于聲聞道果的喜好;(八)捨棄于獨覺的喜好;(九)捨離怖畏空性之心;(十)見有求者來心無愁戚;(十一)即使捨盡一切所有,心無憂悔;(十二)雖極貧乏,而終不捨求者。

會獲得究竟慧或圓滿的智慧。在此所說的「出生究竟慧」,

是指「從此地開始具有究竟慧」的意思。

第七地之修治

知三解脫門 三輪皆清淨 大悲無執着 法平等一理

知無生知忍 說諸法一相 滅除諸分別 離想見煩惱

奢摩他定思 善毗缽舍那 內心善調伏 一切無礙智

非貪地隨欲 等遊諸佛土 一切普現身 共為二十種13

第六地之后,觀想獲得第七地。

第七地的內容非常多,我講最主要的部分。

佛國淨土有很多,例如西方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與東方的阿

閦佛國等等,菩薩以神通前往這些佛國,在一切佛的座前聽聞佛法。

13 第七地有二十種修治:(一~三)了知空、無相與無願三解脫門;(四)現證所作、能作與作業三輪皆非實有,故皆清淨;(五)緣一切有情起大悲心;(六)于任何法都無所執着;(七)知一切法平等皆真實空;(八)了知究竟唯一乘理;(九)知一切法勝義無生;(十)于甚深空性不起驚怖,了知法忍;(十一)諸法無能所二取,宣說一相;(十二)滅除能所之相的分別;(十三)遠離常、樂、我、淨等相之想,以及薩迦耶等五見與貪等煩惱;(十四)修持奢摩他,決定思惟一切相智;(十五)于毗缽舍那獲得善巧,通達佛身如幻;(十六)完善地調伏內心;(十七)于一切所知成就無礙智;(十八)通達一切皆非貪着真實之地;(十九)隨自所欲,平等遊歷諸佛剎土;(二十)普于一切時會,能自現其身。

Page 78: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51150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我們也觀想自己到很多佛的座前聽法,並觀想自己化現出許

多分身到很多眾生的地方同步說法。

第八地之修治

知諸有情意 遊戲諸神通 修微妙佛剎 觀故親近佛

知根淨佛土 安住如幻事 故思受三有 說此八種業14

第七地之后,觀想獲得第八地。

關于這點,論曰:「知諸有情意」,說初地、第二地等菩薩

雖然也有了知諸眾生的意識與分別心的神通力,但其能力並

不廣泛,在第八地時,才能究竟了知一切眾生的所有心意。

要能了知眾生的心意才能度化他們,知道他們的心裡怎么想

之后,就能夠極為廣泛與善巧地針對他們的想法給予開示與

度化。

論曰:「遊戲諸神通」,在此主要是說以神通度化眾生。天

眼通能見遠處的景象,天耳通能聽遠處的聲音等等,全以這

些神通來度化眾生,比電腦與電話還要神奇。

14 第八地有八種修治:(一)能如實知諸有情意;(二)于諸國土示現遊戲神通;(三)修練微妙佛刹;(四)為欲觀擇諸法文義故,親近承事諸佛;(五)以天眼了知眾生之諸根利鈍;(六)于自當來成佛國土,淨治有情所有過失;(七)安住于禪定,一切如幻而住;(八)由悲願故,特意受生三有。

這樣修行之后,就要修治微妙的佛剎。比起之前的「修治佛

土」,此時的能力還要強。同時,菩薩就如科學家般觀察一

切法的勝義實相,如有「心的實相是怎樣的?」「色的實相

又是怎樣的?」等等這些想法時,會向佛陀提出許多疑問來

作觀察,我們也作這樣的觀想。眾生的根器各有優劣,能理

解與不理解深奧佛法的根器差別在哪裡,論中說此時會獲得

理解這些差別的慧根。

了知一切事物如幻如化,是指菩薩雖然大幅饒益眾生,卻了

知一切如幻如化,沒有我慢心,不認為自己在利益眾生。為

利眾生而隨意轉世,如前所述,此前轉世需要留有一絲煩

惱,這時就可以放棄煩惱了。第八地的本智已獲得自在,可

以隨時轉世,因此無須保留煩惱。這些都觀想完后,觀想獲

得第八地。

第九地之修治

無邊諸誓願 了知天等語 辯說如懸河 入胎最第一

種姓族圓滿 眷屬及生身 出家菩提樹 圓滿諸功德15

15 第九地有十二種修治:(一)發起普賢行願等無邊誓願;(二)了知天等一切有情語言差別;(三)說法辯才無盡,猶若懸河;(四)入于如摩耶夫人之母胎最為第一;(五)為剎帝利、婆羅門等種姓,種族圓滿;(六)為日親、甘蔗等家族,姓氏圓滿;(七)父母等七族圓滿;(八)自所教化令住菩提的眷屬圓滿;(九)如帝釋天與人王等稱讚而生;(十)由諸佛與淨居天人勸令出家;(十一)成就大菩提樹;(十二)圓滿十力等一切功德。

Page 79: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53152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第九地的修治有些不同。一個是第九地本身的修治,另一個

是特殊的十地之因,名為「上地加行」。

第十地菩薩雖是菩薩不是佛,但在眾生眼中,他的色身與佛

毫無差別,但心法身還未達到與佛一致。外觀上與佛完全無

異,真是格外奇妙的事。佛能示現十二行誼,第十地菩薩也

能示現。

此外,佛心中的十力與四無畏,菩薩也能在眾生面前表現出

來,與佛無異。釋迦牟尼佛能同時到百千萬億個類似南贍部

洲的世界,同時示現十二行誼;第十地菩薩也能如此地示

現。在禪修時稍微如此地觀想。

關于第九地本身的修治,論曰:「無邊諸誓願」,初地、第

二地等也有無邊誓願,然而在第九地會獲得更殊勝的究竟誓

願。在觀想自己為般若佛母的同時,觀想發起第九地的無量

誓願,在一剎那間能發起數千萬個誓願。

菩薩的誓願能令眾生獲得無量利益,我們大多數是無法理解

的。以前第一次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全世界陷入非常困難

的時期,世界各國同時聚集起來成立了聯合國,制定法律禁

止全世界國家開戰,戰爭得以平息。這讓我想到聯合國的出

現,也許是菩薩發願的結果。

論中說,第九地菩薩能知一切語言。論藏裡提到我們有一千

零二種語言,以及三百六十個民族。這些語言,在第九地時

能不學自通。很多人類從未聽過的語言,如天語、龍語、乾

闥婆語、鳩槃荼語等等,論中說第九地菩薩能通達這一切語

言。不但通達,還能如佛陀那般讓眾生同時聽到各自的語

言,儘管菩薩與佛陀完全不同。

我在第四世噶瑪巴的傳記裡看到一段故事,第四世噶瑪巴到

了印度邊境,那裡有很多種語言,噶瑪巴用一種語言讓所有

人聽懂他的話。觀想在一剎那間,無量眾生聽懂佛法開示,

這樣觀想會在心中留下習氣,將來就會變成如此。一般而

言,習氣是一個大關鍵。

此外,在這修治中,論曰:「辯說如懸河」,指能以智慧開示

無量法門,如同河流說法無盡。如是觀想「辯說如懸河」。

上地加行是十地的因。論曰:「入胎最第一」,以釋迦牟尼佛

為例,世尊進入母胎時,是先進入禪定與說法之后才入胎,

不像世間人的入胎,所以說「入胎最第一」。

我們以自己所修的福德發願,如此地觀想佛陀種族圓滿的父

母,接着觀想佛陀誕生的行誼。佛陀誕生在寂靜無人之處,

天王等諸天來到佛前侍奉,佛一出生后立即展現神變,我們

為獲得這樣的成就而發願。如〈普賢行願品〉曰:「眾會圍繞

Page 80: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55154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諸如來,悉在菩提樹王下。」發願自己在菩提樹王下實現如佛

般的成就。

為使所有人生起信心,佛陀住在王宮娶妃,眾臣與眷屬圍

繞,處理一切世間事務,這樣做是為了令世人起信。若不如

此,人們可能會覺得此人就如魔法、幻術一般,應該不是真

實的。之后,佛陀為了眾生的利益而放棄政權,離開王宮到

寂靜處苦修六年。后來發現一味地修習苦行對解脫毫無用

處,便放下苦行走到菩提樹下打坐。初期的金剛座(菩提迦

耶)原本是一片茂密的樹林,需要花點功夫才能找到那棵菩

提樹。世尊獲得圓滿正覺之后,便開始大轉法輪,我們要發

願自己也能如佛那般大轉法輪。

過后,佛為了度化眾生而進入涅槃。佛陀的入滅也是為了眾

生,原因是如果眾生具有見佛、聞法的福報,便會投生到那

裡,就能見佛、聞法並修行。而那些只有聽法而無福報見佛

的人,當他們來到時,佛陀就已入滅。佛陀在世時,那些沒

有福報見佛的人,連出生聽法的機會也闕如。

為此,佛陀選擇了入滅,雖然他們見不到佛,但佛法可以交

由佛弟子們來講說。為了能做到這樣,我們發願並且安住在

其中。這些意涵,在〈普賢行願品〉的「眾會圍繞諸如來,悉

在菩提樹王下」當中都已具備。

果位第十地相—菩薩化現佛身

超過九地已 若智住佛地 應知此即是 菩薩第十地

佛有兩種─第十地菩薩化現的佛與真實的佛。釋迦牟尼佛

是真佛,不是菩薩化現的佛。同樣地,一千零二佛都是真

佛,我們說「一千零二佛」是指一千佛出世。

此外,還有所謂的「過渡佛」,是在一千佛中間出世的佛。

也就是一位佛的教法滅亡之后,直到另一位佛出世之前的無

佛時期,忽然有另一位佛出世,以前便出現過毘婆尸佛與尸

棄佛兩尊佛。

我們在算過去七佛時,第一尊毘婆尸佛與第二尊尸棄佛是過

渡佛,不是一千零二佛中的佛。從拘留孫佛開始才是真正的

一千零二佛。尼泊爾斯瓦揚布納特佛塔在尸棄佛時就已存

在,有些人說它是自然形成的,也有人說是人造的。這座佛

塔非常珍貴,經歷了六尊佛,至今依舊完好無損。

未來一千零二佛出世期間,也會有過渡佛出現。這些過渡佛當

中,也有菩薩化現的佛,但他不是真佛。經中說一千零二佛全

部都是真佛。觀世音菩薩也曾在其他世界化現佛的十二行誼,

雖然並未有如佛那般的法身,但其色身與佛是相同的。

Page 81: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57156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道相智

由于某些考量,佛陀在般若經中並未提到「十地修治」,卻

在其他經典中宣說。雖然在此並未提到「十地修治」,我們

觀想修持了一些修治而證得第十地。然后觀想我們證得第十

地之后,雖然心並不如佛,卻能以如佛般的色身饒益眾生。

修道的道相智(二)—無漏修道

對治九地中 上上等諸垢 謂由下下等 諸道能清淨

由斷諍門中 道能量所量 由是平等性 遍對治三界

講說有漏修道后,再說無漏修道。所謂「無漏修道」,是指當

心中生起禪定時,如同光明去除黑暗,而消除了所有蓋障。

無漏修道分為九種,所有乘都是如此,小乘、大乘都有九個

修道,密乘也有九個修道。修道會分為九個,這是因為消除

覆障的方法有九種。粗重的覆障以下品的對治法來消除,中

品的覆障以中品的對治法,最細微的覆障則以力量最強的對

治法消除,其他對治法是無效的。身體的疾病也是如此,生

病很痛苦時,吃一、兩天的藥就會痊癒。但是要根治的話,

就要吃好幾個月的藥,不可能立即痊癒。

因此,覆障分為上品(上上、上中、上下)、中品(中上、中

中、中下)與下品(下上、下中、下下)九個等級,相應的

對治法也分為九品。消除覆障的禪定有很多種,在快要成佛

時的極細覆障,不能以其他對治法,只能以力量最大的對治

法─相續后際金剛喻定─來消除。

覆障分為煩惱障和所知障(障礙了知一切法)。《現觀莊嚴

論》中對于覆障持有不同的說法,但是不容易理解,所以,

在此以一般的所知障和煩惱障來作說明即可。這些覆障是一

同消除的,分為九種大小不同的種類,在此也可以簡化為三

種類別。

第一類是極為粗重的覆障,以修持具有了知一切法空的智慧

的禪定來消除,而這智慧是具有悲心的。中品的覆障以中品

的對治法來消除。至于微細的覆障則以上品的對治法來消

除。這跟現在外國科學家所說,極黑的黑暗用一般的燈泡即

可消除,而極微弱的黑暗只有打開燈管才能去除,兩者是相

同的。極細的覆障要以金剛喻定來消除,在《現觀莊嚴論》

的第七品中會談到金剛喻定。16

16 在法尊法師的譯文裡,是于第八品〈剎那證大菩提品〉中談到金剛喻定。頌云:「施等一一中,攝諸無漏法,當知即能仁,一剎那智德。猶如諸士夫,動一處水輪,一切頓轉動,剎那智亦爾。若時起異熟,一切白法性,般若波羅蜜,即一剎那智。由布施等行,諸法如夢住,一剎那能證,諸法無相性。如夢與能見,不見有二相,一剎那能見,諸法無二性。」   

Page 82: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第六章

三乘聖者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基智

諸佛、菩薩雖然在輪迴當中,卻不會染上輪迴的過失,

猶如蓮花生在淤泥,不染污垢而芬芳馥郁。

菩薩得解脫后不趨向涅槃,以悲心不斷地饒益有情。

Page 83: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61160

第六章

三乘聖者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

―基智

接下來說「基智」。基智意指一切基智的般若波羅蜜。

聲聞、獨覺和菩薩都有一切基智,因為在修行的道上,也要

證悟非道的一切法空性,它會成為「道」的一部分或轉為道

用。菩薩具有完整的一切基智的般若波羅蜜,而聲聞和獨覺

只證得了其中很小的部分,因此,他們沒有道相智也能證得

阿羅漢果。

智不住諸有 悲不滯涅槃 非方便則遠 方便即非遙

所治能治品 加行平等性 聲聞等見道 一切智如是

▏智不住諸有,悲不滯涅槃

一般上,基智要分成九個部分1來說明,由于時間不足,我在

這裡分成四個來說。在此以論中所說的「智不住諸有,悲不

滯涅槃」為主。

諸佛、菩薩雖然在輪迴當中,卻不會染上輪迴的過失。例如

蓮花生在淤泥,不染污垢而芬芳馥郁。它不生在乾淨的土

中,卻只長在污穢的泥中。同樣地,了知一切法空性之后,

1  基智以九法表示:(一)智不住生死基智;(二)悲不住涅槃基智;(三)遠佛果基智;(四)近佛果基智;(五)所治基智;(六)能治基智;(七)基智加行;(八)菩薩加行平等性;(九)基智見道。

在輪迴就不會受到污染。所謂「悲不滯涅槃」(因大悲而不

住于涅槃之中),意指自己得到解脫之后不趨向涅槃,以悲

心不斷地饒益有情。

▏廣修方便法,使基智趨近佛果

基智分為「近佛果基智」與「遠佛果基智」。如果菩薩廣修方便

法,會使基智更趨近于佛果。如果無有廣大方便的悲心,又

缺乏積累無量福慧資糧,雖有一切基智的智慧,那也只是聲

聞的基智,距離證得佛果還很遙遠。

因此,密勒日巴尊者等噶舉祖師們的道歌中,有許多關于「因

方便大悲故非寂滅,因智慧空性故非輪迴」的說法。菩薩同時

具備基智與道相智,聲聞、獨覺只有基智而無道相智。

經中說圓滿的佛陀已具備一切相智,無須額外的基智與道相

智,那是因為一切相智已足以取代基智與道相智。經中說,

一切相智有同分基智與同分道相智,這表示一個一切相智就

足以抵得上所有的基智與道相智,因此只要有一個一切相

智,其他的都不需要了。

Page 84: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第七章

一切正法總集的究竟身

︱法身

佛陀證得實相之智,了達一切,具足十種智力。

佛陀在對眾生說法時,心中毫無畏懼,具足四種無畏。

佛陀擁有十八種與聲聞、獨覺、菩薩所不共的智慧功德。

佛陀以三身說法,令眾生獲得佛果。

Page 85: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65164

第七章

一切正法總集的究竟身

―法身

現在講說佛的法身。

一般而言,法身是指一切正法總集的究竟身。顯教有經、

律、論;密教有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密續,這

四部密續包含了一切事物。

在我們人間只有少部分的正法,佛陀對眾生說法時,會轉成

各自聽得懂的語言,語言的種類不只一種,它是無有邊際

的。法身的功德,即使花上百年、千年的時間也訴說不盡。

有此一說:如果要把一切佛法書寫下來,窮盡所有邊際的海

水為墨,以一切南贍部洲的樹木為筆,也無法寫盡。然而,

佛陀隨順眾生的心智,精簡巧妙地將它宣說出來。

四一切清淨 十自在十力 四種無所畏 及三種不護

並三種念住 無忘失法性 永害諸隨眠 大悲諸眾生

唯佛不共法 說有十八種 及一切相智 說名為法身

▏佛具十力,是大智者

提到法身的功德,就必須講說「十力」1。「十力」是什么呢?

1  佛具足的十種智力:(一)知處非處智力;(二)知業異熟智力;(三)知靜慮解脫等持等至智力;(四)知根勝劣智力;(五)知種種勝解智力;(六)知種種界智力;(七)知一切所行道智力;(八)知宿住隨念智力;(九)知死生智力;(十)知漏盡智力。

是此前的天人與人類當中的大智者、修禪的瑜伽士與仙人們

也無法了知的智力,唯有佛才能通曉,這十種智力即稱為

「十力」。

知處非處智力—了知事物是否可取

第一種是「知處非處智力」,了知一切事物可取與不可取之處。

例如,佛陀了知斷除我執獲得解脫是可取的,如果不斷除我

執是不可能獲得解脫的。世界上出現過許多翻譯家、仙人、

賢哲的演說,誰也不知道「我執」是一種迷惑。因此,我們

說「無我」的見解是佛教獨有的特色。儘管佛教的服裝或用

詞有些相似于其他宗教,但是唯有佛教擁有「無我」之說,

這是其他宗教所無的。

在道相智中,佛以身光令天人的光芒黯然失色,讓他們心中

不起煩惱,而生起道相智。如果煩惱起現行,道相智就無法

在心中生起,因此需要佛光的示現。例如這種善巧方便,除

了佛以外,其他人是無法瞭解的。

知業異熟智力—通曉所有業報

第二是「知業異熟智力」,只有佛才能通曉所有業的果報。

Page 86: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67166

第七章

一切正法總集的究竟身

―法身

所謂:「孔雀豔麗一翎羽,亦由各異差別因,全能了知彼因

者,若非遍智余亦非。」孔雀翎毛中,各種藍、黃、綠等每

種顏色都各有其因,這些非常微細的因只有佛才知道。一切

眾生身上的痣、毛髮,甚至我現在的感冒,它們是由何種業

所造成,也只有佛才通曉。有些人身體羸弱,有些人則身強

力壯,不論長壽或短命,這些全憑業力,這一切佛都知曉,

阿羅漢與菩薩們所知道的業,也不如佛那般地微細。

知根勝劣智力—依眾生智力說法

佛能了知所有眾生的智力,哪些智慧高超,哪些智慧低劣,

每個眾生的智慧千差萬別,佛都能了知。有些眾生的智力非

常高,佛就對他們說深奧的佛法,有些眾生智力不高,佛也

知道他們不能理解深奧的佛法,就將甚深的佛法用簡單易懂

的文詞道出。

佛陀能夠針對每個不同的眾生,以不同的方式說法。除佛以

外的天人與仙人等等,無法了知這種種的差別。由于不懂這

些差別,只能說出一個自己所知道的法,導致某些人受益,

而某些人則未受益。

知種種界智力—了知眾生的界分與種性

此外,佛陀能了知眾生的界分與種性,知道哪些眾生是聲聞

種性、獨覺種性或菩薩種性。佛知道有些人是聲聞種性,就

會對他們說聲聞法,使他們證得阿羅漢果。知道有些人是獨

覺種性,就會說獨覺法,使他們獲得獨覺果。對菩薩種性

者,佛就會說大乘法,令他們證得初地、第二地等等。

在論典中有提到,即使是聲聞種性也有成千上萬的差別,這

些差別佛陀都能了知,並且給予不同的法教。菩薩的種類更

多,無量無邊,數如恆河沙,佛陀對每位菩薩都能展示不同

的善巧方便。

知種種勝解智力—了知眾生的意樂

佛陀還能知道眾生的意樂或渴望。有些喜好威儀莊嚴的,例

如舍利弗與目犍連就是很喜歡威儀莊嚴的。他們原先是印度

教徒,而非佛教徒。他們先找到一位威儀莊嚴的老師來親近

與學習,后來佛陀讓五比丘之一的弟子─馬勝比丘聖者,

去調伏他們。馬勝比丘在行、住、坐、臥的一切威儀都非常

出眾,佛陀派他到舍利弗與目犍連的所在處,借機讓他們看

見。

舍利弗與目犍連受到馬勝比丘莊嚴的威儀所吸引,于是走到

他的面前,馬勝比丘為他們說法,他們就證悟了。所以,他

們兩人一開始是馬勝比丘的弟子。后來馬勝比丘說要帶他們

去見他的老師,這才將他們帶到佛陀的座前。他們拜見了佛

Page 87: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69168

第七章

一切正法總集的究竟身

―法身

陀,在佛前受戒、聞法,最后證得阿羅漢。

有些人喜好智慧,佛陀會看哪些人喜好智慧,得度因緣也已

成熟,就會派遣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去度化入道。如果是喜

歡神通的人,佛陀就會派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展示各種神通,

之后再為他說法,使他證果。眾生有喜歡佛法的、喜歡神通

的等等,具有各種的意樂,佛能隨順每個眾生的意樂,令他

們進入佛道。眾生的意樂無量無邊,除了佛之外,無人能知

曉。

知一切所行道智力—了知一切道

「知一切道」是指了知一切所行之道,也是唯佛才有這種智

力。一般而言,佛陀的弟子們也有人能了知四聖諦中的苦、

集、滅的全部內容,但是能了知一切道的只有佛陀。

佛陀在許多經典中說了各種不同的「道」,這些都是為了不

同的眾生而說。我們噶舉派大手印的修法與其他經典所說的

「道」是有些出入的。

因此,「道」有很多種。世間道有很多種,如初禪、第二禪

等等,有些是具煩惱的,有些則無;有些明顯地具有禪定,

有些則無,所以有很多不同的種類。有些依靠禪定能利益眾

生,有些則否。同一個禪定裡也有很多分類,例如初禪當中

也有無量差別,天人與仙人只能瞭解其中的一、兩種。

知死生智力—了知一切生死輪迴

再一個是「知死生智力」。雖然其他人也能了知眾生的轉

世,但不能無限量地了知。

天人與仙人等能知道一、兩回的轉世,聲聞、獨覺能知道

一百世,菩薩能知道一千、一萬乃至十萬世,而佛陀能了知

無邊無際的輪迴,從無始以來的一切生死,以及未來的一切

生死輪迴。不論死后意識會投生到哪裡,未來會生在哪裡,

佛都能了知。阿羅漢與仙人等只能知道一百世或一千世,而

佛陀能知道無邊無際的生死輪迴。

知漏盡智力—了知煩惱是否斷盡

「知漏盡智力」是指了知煩惱是否已經斷盡。佛陀能了知他

人的煩惱已斷、未斷,或貪煩惱很粗重、嗔煩惱很強烈、癡

煩惱很深重,或煩惱已斷但習氣未斷,或嗔心已斷但貪心未

斷,或貪心與嗔心已斷但愚癡未斷等等。

總之,一切的煩惱是否已斷,佛都能了知。以上十力除了佛

以外,其他人是不具足的。

Page 88: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71170

第七章

一切正法總集的究竟身

―法身

▏佛具四無畏,說法心無畏懼

四無畏2是繼十力之后才有的。佛陀說法時毫無畏懼,無論什

么情況都能自然無有疑惑地說法,心無畏懼。例如現在有人

想要在大眾中發表意見時,會不確定自己是否應該講出來,

心中會有許多類似這樣的疑惑。

佛陀並不會如此,他已完全斷除分別意識,根本無須思考。

因此,佛能夠毫無畏懼地說「我已通達一切法」、「貪、嗔等

是修道與解脫的障礙,必須斷除」、「如果不斷除,則無法解

脫」,然后心無畏懼地給予「道」的指引。

佛心無畏懼地說一般的法如四念處等是「道」,尤其在般若

方面,無畏懼地說三智是「道」,以及無畏懼地說「如此修

持能證得佛果」。佛陀能無畏懼地說「我已斷盡一切所斷,

斷盡一切煩惱」。

由于沒有人能指出佛陀未斷煩惱的證據,因此,對于這些宣

言,佛陀心中毫無畏懼。

2  四無畏是指佛對眾生說法時有四種無畏。這四種無畏是:(一)一切智無所畏;(二)漏盡無所畏;(三)說出離道無所畏;(四)說障道無所畏。 

▏佛具十八不共法,唯佛獨有

身、口、意三業皆無過失

佛有「十八不共法」3,因為是佛所獨有的,所以與別人是不共通

的。菩薩與阿羅漢雖然不具有如佛那般的十力與四無畏等能力,

但還是擁有它極小部分的能力,而十八不共法唯佛所獨有。

佛陀從來不作無意義的動作,即便只是撥動手指的動作也具

有利益眾生的意義,眼睛一瞥也能度化眾生,並非毫無意

義,這都是因為佛心中的障礙已經斷除的緣故。佛陀享用每

一口水與每一粒米飯,也都具有度化眾生的作用。

所謂「口無失」是指佛不像我們這般,他不會咳嗽,所發出的

任何聲音都有度化眾生的意義,其中並沒有無意義的言語。

能恆時入無量禪定

「無不定心」是指佛恆時處在禪定當中。我們還有一些無法

3  「十八不共法」是唯佛特有的十八種功德法:(一)身無失;(二)口無失;(三)念無失;(四)無異想;(五)無不定心;(六)無不知己捨心;(七)欲無減;(八)精進無減;(九)念無減;(十)慧無減;(十一)解脫無減;(十二)解脫知見無減;(十三)一切身業隨智慧行;(十四)一切口業隨智慧行;(十五)一切意業隨智慧行;(十六)智慧知見過去世無閡無障;(十七)智慧知見未來世無閡無障;(十八)智慧知見現在世無閡無障。

Page 89: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73172

第七章

一切正法總集的究竟身

―法身

入定的時刻,而佛陀無時無刻不處在無量禪定當中,佛陀能

在同一時間安住于一切千萬億種禪定當中。佛陀進行任何

身、語、意的活動時,都經過智慧觀察其必要與需求,並無

不經過智慧觀察其必要與需求的情況。

關于佛心十八不共法之一的「能恆時入無量禪定」,佛陀時

代的大迦葉與舍利弗等就無法如此,他們有時入定,有時則

不在定中。有一則關于這方面的故事,阿闍世王早期的行為

非常惡劣,一直破壞佛法,后來對佛生起極大的信心,成為

最有信心的佛弟子。

有時,阿闍世王會從很遠的地方來拜見佛陀,佛陀坐在地

上。當時他都騎着大象來見佛陀,這大象身軀非常巨大,有

可能比現在的大象還要巨大。當他在遠處遙見佛陀時,就會

從大象背部跳下來,可是如此跳躍可能會導致身體受傷,由

于佛陀恆時入定,對一切無所不知,于是佛便以神通讓他如

鳥般地着地。

后來有一天,佛入滅時,把僧團託付給大迦葉尊者,他是僧

團的總管,就如天主教的教皇一般。佛陀在世時,把法座讓

給大迦葉后,說道:「我不在時他就是我的代理人。」阿闍

世王聽到佛陀入滅的消息后,便傷心地趕了過來,大迦葉心

想:「他又要跳下來時,我可要接住他」,于是迦葉尊者事先

進入禪定。

阿闍世王看到許多聲聞比丘后,便從大象背部跳了下來,迦

葉尊者從下面接住他。阿闍世王心想:「雖然佛陀入滅了,

但跟佛陀在世時並沒什么差別。」便心生歡喜,信心大增地

說道:「您跟佛陀很像嘛!」迦葉尊者說:「以后你別再這

樣跳了,身體會受傷的。佛陀恆時都在禪定當中,而我們聲

聞偶爾還會有散亂的時候,心散亂時就無法展現神通了。」

阿闍世王因佛陀入滅固然內心感到很難過,卻又因為聲聞與

佛陀相似而心生歡喜,就在悲喜交集之下,以五種寶物做成

供品供養佛陀的遺體。在迎接佛的遺體時,阿闍世王在所有

經過的地上都鋪上金銀打造的花,並且支付迎接佛陀遺體的

一切費用,之后還供養佛陀的聲聞眾食物長達數年。

因此,只有佛才有「無不定心」。佛能夠恆常同時修持四無量

心,並且安住其中。我們就無法如此修習四無量心,在修習

「願一切眾生遠離痛苦之因」時,就無法修習「願一切眾生具

足快樂」。我們只能夠放下一個再修另一個,無法兩者同時兼

修,而佛陀卻能夠同時修習並安住于四種無量心當中。

說法時擁有三念住

佛說法時有「三念住」。平時我們說「四念住」,但佛也有

「三念住」。佛在說法時,不會因為聽眾認真地聽法,心想:

「他有在聽我說法」,從而對聽眾心生歡喜與貪着。

Page 90: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75174

第七章

一切正法總集的究竟身

―法身

或者有些人對佛法並無信心,也未認真聽法,而說佛法是無

益的。佛陀對這些不聽法的人也不會認為「他並未聽我說

法」,而產生不歡喜的心。

又或者聞法者在同一刻出現偶爾聽法又偶爾不聽法的情況,

也不會生起貪心與嗔心。這就是「三念住」。

以大悲心恆時照看眾生

佛以大悲心恆時看着一切眾生,有些上升善道,有些則墮入

惡趣,有些轉生人天。有些心生善念而積福,有些心懷不軌

而造惡。對于如虛空般的一切眾生,佛陀皆能如見明鏡中的

影像般,一一清晰地同時看見。

▏佛具三身,眾生心清淨得見佛

許三十二相 八十隨好性 受用大乘故 名佛受用身⋯⋯

若乃至三有 于眾生平等 作種種利益 佛化身無斷⋯⋯

親近佛等德 菩提分諸業 不失壞見諦 遠離諸顛倒

佛具有三身,其中報身是佛在淨土中的受用身。化身是以人

身顯現在他人之前的佛身,具有各種相。例如,有時說法,

有時入睡,有時進食等。而報身恆時在說法,無時無刻不在

說法。化身佛在說法時,今天宣說般若經,明天會宣說《三

摩地王經》,后天則宣說《方廣大莊嚴經》,與我們人一樣

每天說着不同的佛法。而報身佛則會恆時宣說《三摩地王

經》與般若經,並且恆時同一時間宣說着事部、行部、瑜伽

部等一切密續。

經中說,我們能否見到釋迦牟尼化身佛全憑心是否清淨。心

若清淨,沒有煩惱與罪障,就能見到釋迦牟尼佛,心不清淨

則無法得見。例如,這面鏡子如果沾上灰塵等物而不乾淨

的話,影像就無法顯現,沒有沾上灰塵等物才能顯現。同樣

地,我們的心就如鏡子一般,清淨時佛身才會顯現,不清淨

就無法顯現。如果好好清淨自心,我們現時也能見到釋迦牟

尼佛,如這般見過釋迦牟尼佛的成就者在傳記與歷史中都曾

出現過。

有福報者不論距離有多遠都能聽聞到佛陀的法音,如果沒有

福報,即便在佛身邊也無法聽到。聽到佛陀法音的當下,能

令煩惱不起,雖然不能斷除所有的煩惱,但在聽到法音時,

即能使煩惱隱蔽不起。

經中說,佛心是一切眾生的快樂與一切善的所依,一切眾生

行善與獲得善果皆以佛心為基礎。例如,佛舍利所在之處會

有各種生物來到,例如動物之類的眾生來到佛舍利塔,鳥類

會從上面飛過而碰到它。又如尼泊爾斯瓦揚布納特佛塔有很

Page 91: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77176

關于本書

多猴子碰到佛塔,總有一天會得到解脫,因為置于塔中的佛

舍利是佛心(法身)的代表。

▏迴向—願眾生獲得佛果

最后,迴向有很多種。首先,觀想惡道眾生因為你聽聞佛說

般若波羅蜜與修持所得到的功德,而得生人天道。迴向他們

獲得天或人身后,能生起菩提心。迴向他們在生起菩提心

后,能修習四加行道。迴向他們在修完四加行后,能證得見

道。

見道是所有「道」的關鍵點,一旦得到它,大部分的修行已

完成。獲得見道后,迴向他們能獲得修道。迴向他們在修道

之后,逐一獲得菩薩十地。之后,迴向他們獲得一切道終極

最微細的道─金剛喻定。迴向他們在生起金剛喻定之后,

獲得圓滿的佛果。

關于本書

「般若波羅蜜」是佛陀教法中最殊勝的教法,本書即是國師嘉

察仁波切針對《現觀莊嚴論》所作的略釋,主要闡述三種般若

波羅蜜與法身。

《現觀莊嚴論》成書于四世紀,是彌勒菩薩為闡明般若經廣

大修道次第所作的綱要書,融合瑜伽行派與中觀派的見解,

為瑜伽行中觀派的濫觴。此論以「八事」(八種現觀)、「七十

義」總攝論述大乘行者如何透過四種加行,修習三智,而證

得法身之果。

在本書中,嘉察仁波切首先說明般若波羅蜜—了知空性的

智慧,即是出生佛、菩薩、聲聞等一切聖者之母,然后依序

闡述「一切相智」、「道相智」與「基智」等三種智慧的行相。

「一切相智」是佛心續中的智慧,只存在于佛地,也是三種智

慧之首。《現觀莊嚴論》以「發心」等十種因,來說明如何獲

得一切相智。仁波切特別強調在修持大乘法時,需要同時修

習智慧與悲心,才能了知世俗與勝義的一切行相。

「道相智」是大乘菩薩聖者心續中的智慧,了知一切道即空

Page 92: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178

有情分享書 1

直接看見—《現觀莊嚴論》的三種智慧

原典作者  彌勒菩薩

原典譯者    法尊法師

釋論作者  國師嘉察仁波切(Gyaltsab Rinpoche)

釋論譯者  慧竺法師

發  行  人  孫春華

社  長  妙融法師

總  編  輯  黃靖雅

執行主編  見澈法師

簡體版校對 陳凱燕

封面設計  阿力

封面攝影  殷裕翔

版面構成  張淑珍

行銷企劃  黃志成

發行印務  黃新創

出    版  眾生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地址:220 台灣新北市板橋區四川路2段16巷3號6樓

      電話:886-2-89671025 傳真:886-2-89671069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網址:www.hwayue.org.tw/HY/csshare

初版一刷  2021年1月

[隨喜結緣]

I   S  B  N  978-986-98800-9-1 (精裝)

◎隨喜結緣,歡迎護持,如有轉載或列印,為尊重法教正確性及作者智慧財產權,務請完整刊

出,請勿自行增刪改製。

性,它分為聲聞道相智、獨覺道相智與菩薩道相智三種。菩

薩即是透過道相智而獲得大乘的成就,饒益一切眾生。

「基智」是小乘聖者心續中的智慧,聲聞與獨覺由基智而獲得

果位。仁波切強調菩薩擁有基智,而能「智不住諸有,悲不滯

涅槃」。

嘉察仁波切以自身體悟的智慧心髓,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並舉出

許多相應且生動活潑的故事,來解說般若波羅蜜。本書可說是引領

我們一窺般若波羅蜜奧理的最佳入門書。

|譯者簡介|

慧竺法師

馬來西亞人,1999年畢業于佛光山叢林佛學院,數年后遠赴

印度與尼泊爾學習藏文。2005年正式入學于創古寺金剛智慧

佛學院學習藏傳五部大論,于2014年畢業。目前定居于馬來

西亞。

Page 93: 原典作者:彌勒菩薩 - hwayue.org.tw · 第五章 菩薩心續中的般若波羅蜜—道相智 123 生起道相智的基礎 一、令煩惱不起現行 二、發起殊勝菩提心

▎請書辦法

一、因資源有限,每書個人限請一本。

二、隨喜結緣,歡迎索取。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中國地區)

三、請書流程(運費需自付):

1. 申請 寄書處理申請➡ ➡

2. 工作人員將與您連絡,告知應付郵資。

3. 因人力有限,每週一次集中寄件。

四、網站連結:https://www.hwayue.org.tw/HY/csshare

掃描Qrcode

「有情分享書」為隨喜

結緣法寶,若發現個人或

團體有販售行為,將不再

接受其請書申請。

我們非常感謝海內外每一位讀者的愛護與支持,

並經常收到來自十方法友的回饋,

很多人說:「這么好的書,值得跟好朋友分享!」

有的人還發了大願,廣送上千本到社區、監獄等地方,

希望讓更多有緣人看到,並相信好書除了淨化身心,

還能從無限法喜中有了新生的力量。

為了讓佛陀、祖師大德的法教與重要的實修法寶,

能更加廣為流傳到有緣人手上,

在邁入2021年之初,眾生文化正式推出「有情分享書」,

希望以隨喜分享的方式廣結法緣,讓殊勝的法義廣傳寰宇。

有 情 分 享 書─ 無價法寶,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