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為本」 「長者友善城市」督印人:李玉芝 總編輯:謝文慧...

1
督印人:李玉芝 總編輯:謝文慧 助理編輯:岑智榮 香港公益金會員機構 A MEMBER AGENCY OF THE COMMUNITY CHEST 贊助部份經費 過去幾個月,大家也 許會留意到街上多了 一些有關「長者友善城市 」 的宣傳。根據世界衞生組織 的定義,一個對長者友善的 城市或社區,需要滿足長者 在八方面的要求,包括室外 空間和建築、交通、房屋、 社會參與、尊重和包容、 公民參與和就業、信息交 流、及社區與健康服務。 長者友善的城市或社區,提 供一個讓長者及不同年齡居 民均能住得舒適、安樂和健 康的環境,從而幫助他們活 得更有意義、有價值、有 作為。 如何把一個城市或社 區變得更長者友善呢?有沒 有既可行又有效,既能切合 區情,又能善用社區資源的 方法呢?在此,筆者向大家 介紹一個積極、正面,以社 區的優點和長處為基礎的 「資產為本」社區發展模 式。「資產為本 」社區發展 模式,把發展焦點放在發掘 和發揮社區所長,有別於把 焦點放在查找和改善社區不 足之處的傳統方法。它是以 社區內固有的資產為基礎, 去建設和發展社區。它既能 改善區內現有問題,又能令 社區變得更好。 甚麼是社區「資產 」 呢?它可分為硬件和軟件兩 類。硬件,即有形的資產, 是看得見、摸得到的實物, 譬如建築物、機構、商戶、 康樂文化及體育設施等。軟 件,即無形的資產,雖然 未必是看得見、摸得到的實 物,它們卻貫穿我們的生 活,譬如人際網絡、傳統 文化、服務、人文藝術 , 以及科技及經濟發展前景 等。此外,社區資產是跨 界別的,它包括區內的政、 商、非牟利及慈善團體、 社企、學術界、或市民大 眾擁有的東西。社區資產也 是跨時代的,它既可以是歷 史遺留下來的東西,又或者 是全新創造的東西。最後, 其實每位居民,都是其社區 的重要資產,透過分享自己 所長 — 小至與鄰居打個招 呼、微笑一下,大至獻出 自己的經驗、時間和力量去 參與改善社區的活動 — 每 位居民都可以用不同的方 式,化身為社區之寶,令 其社區變得更長者友善、更 美好。 全港共有十八區,每 區皆有其特色和獨特的資 產。以中西區和灣仔區為 例,這兩區的年長居民曾經 與筆者如數家珍地數算區中 的寶藏(資產 ),和講解有 關這些寶藏的故事。舉幾個 例子,中西區有香港大學、 東華三院醫院、禮賓府、蘭 桂坊、荷里活道舊警署、動 植物公園、魯班廟和文武廟 等。灣仔區則有大坑火龍、 銅鑼灣步行街、維多利亞公 園、大球場、南華會和怡和 炮台等等。長者們又提及區 內優秀的中小學、各長者中 心及區議員提供的服務等。 這些寶藏,也許很容易被忽 略,被視作理所當然,或只 看到其不完善的地方。但長 者們的分享卻特顯出它們對 兩區的經濟、民生、傳統、 文化、康樂體育等的重大貢 獻,是價值連成的社區資 產。此外,長者們就着對其 社區深厚而貼身的認識,提 供了一些如何運用其社區獨 有的寶藏,令社區變得更長 者友善的寶貴意見。 讓我們動動腦筋,做 一個練習。就着你居住的社 區,請思想三條問題。 (1) 在你居住的社區, 有甚麼是你珍惜、欣賞、甚 至引以為傲的人、事、物 呢? (2) 這些人、事、物之 間,有甚麼關連? (3) 如何能夠有效地運 用區內優秀的人、事、物, 令社區變得更長者友善,更 宜居、完善、美好呢? 其實,這三個問題, 就是進行「資產為本 」社區 發展的基本步驟: (1) 發掘區內的資產; (2) 了解資產之間的 關係,和如何能夠得到它 們; (3) 構思如何運用和發 揮這些資產,以改善社區的 環境,令長者和不同年齡居 民在社區內生活得更好。 整體來說,發掘社區 值得珍惜、欣賞、甚至引以 為傲的特質,並非忽略它們 的不足之處;反之,「資產 為本」社區發展模式強調的 是,雖然我們了解社區的不 足之處,我們仍然選擇用心 去發掘、聚焦和運用現存的 社區寶藏。若社區的持份者 都把焦點放在區內出色和優 勝的特質和資源,他們看到 的社區會不一樣。若能善用 區內各持份者的經驗和智 慧,大家一起商討如何有效 地發揮這些正面的特質和資 源,則能更有力量、有效地 打造一個獨特而美好的社 區,為長者及不同年齡居民 提供一個住得舒適、安樂和 健康的環境,從而幫助他們 活得更有意義、有價值、有 作為。 你願意在你居住的社 區中,發動及參與「尋寶之 旅」嗎?在你心目中,一個 能令長者和不同年齡居民均 能安居樂業的社區,是怎樣 的呢?在你的社區內,有甚 麼寶藏能令它變成你理想中 的長者友善社區呢?心動不 如行動,筆者在此鼓勵大 家,積極支持「資產為本 」 的社區發展,建造更長者友 善、更美好的社區。 非 賣 品 ★ 創刊於一九七六年一月,乃全球首份,最長壽兼全世界發行之長者華文讀物 ★ 地址:香港灣仔石水渠街八十五號 電話:(八五二)二八三一 三二一五 St.James' Settlement, 85 Stone Nullah Lane, Wanchai, Hong Kong. Tel: (852)2831 3215 國際聯網 Internet: http://www.thevoice.org.hk 電子郵箱 E-mail Address: [email protected] 聖雅各福群會 出版 第 四七二 期 二○一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資產為本」 社區發展模式 去建立 「長者友善城市」 關文麗博士 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 助理教授 ( 研究 ) 巧 竹

Transcript of 「資產為本」 「長者友善城市」督印人:李玉芝 總編輯:謝文慧...

Page 1: 「資產為本」 「長者友善城市」督印人:李玉芝 總編輯:謝文慧 助理編輯: 岑智榮 香港公益金會員機構 A MEMBER AGENCY OF THE COMMUNITY CHEST

◆ 督印人:李玉芝 總編輯:謝文慧 助理編輯: 岑智榮 香 港 公 益 金 會 員 機 構A MEMBER AGENCY OF THE COMMUNITY CHEST贊助部份經費

在過去幾個月,大家也許會留意到街上多了

一些有關「長者友善城市」的宣傳。根據世界衞生組織的定義,一個對長者友善的城市或社區,需要滿足長者在八方面的要求,包括室外空間和建築、交通、房屋、社會參與、尊重和包容、公民參與和就業、信息交流、及社區與健康服務。長者友善的城市或社區,提供一個讓長者及不同年齡居民均能住得舒適、安樂和健康的環境,從而幫助他們活得更有意義、有價值、有作為。

如何把一個城市或社區變得更長者友善呢?有沒有既可行又有效,既能切合區情,又能善用社區資源的方法呢?在此,筆者向大家介紹一個積極、正面,以社區的優點和長處為基礎的

「資產為本 」社區發展模式。「資產為本」社區發展模式,把發展焦點放在發掘和發揮社區所長,有別於把焦點放在查找和改善社區不足之處的傳統方法。它是以社區內固有的資產為基礎,去建設和發展社區。它既能改善區內現有問題,又能令社區變得更好。

甚麼是社區「資產 」呢?它可分為硬件和軟件兩類。硬件,即有形的資產,是看得見、摸得到的實物,譬如建築物、機構、商戶、康樂文化及體育設施等。軟件,即無形的資產,雖然未必是看得見、摸得到的實物,它們卻貫穿我們的生

活,譬如人際網絡、傳統文化、服務、人文藝術 ,以及科技及經濟發展前景等。此外,社區資產是跨界別的,它包括區內的政、商、非牟利及慈善團體、社企、學術界、或市民大眾擁有的東西。社區資產也是跨時代的,它既可以是歷史遺留下來的東西,又或者是全新創造的東西。最後,

其實每位居民,都是其社區的重要資產,透過分享自己所長 — 小至與鄰居打個招呼、微笑一下,大至獻出自己的經驗、時間和力量去參與改善社區的活動 — 每位居民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化身為社區之寶,令其社區變得更長者友善、更美好。

全港共有十八區,每

區皆有其特色和獨特的資產。以中西區和灣仔區為例,這兩區的年長居民曾經與筆者如數家珍地數算區中的寶藏(資產),和講解有關這些寶藏的故事。舉幾個例子,中西區有香港大學、東華三院醫院、禮賓府、蘭桂坊、荷里活道舊警署、動植物公園、魯班廟和文武廟等。灣仔區則有大坑火龍、銅鑼灣步行街、維多利亞公園、大球場、南華會和怡和炮台等等。長者們又提及區內優秀的中小學、各長者中心及區議員提供的服務等。這些寶藏,也許很容易被忽略,被視作理所當然,或只看到其不完善的地方。但長者們的分享卻特顯出它們對兩區的經濟、民生、傳統、文化、康樂體育等的重大貢獻,是價值連成的社區資產。此外,長者們就着對其社區深厚而貼身的認識,提供了一些如何運用其社區獨有的寶藏,令社區變得更長者友善的寶貴意見。

讓我們動動腦筋,做一個練習。就着你居住的社區,請思想三條問題。

(1) 在你居住的社區,有甚麼是你珍惜、欣賞、甚至引以為傲的人、事、物呢?

(2) 這些人、事、物之間,有甚麼關連?

(3) 如何能夠有效地運用區內優秀的人、事、物,令社區變得更長者友善,更宜居、完善、美好呢?

其實,這三個問題,就是進行「資產為本」社區

發展的基本步驟:(1) 發掘區內的資產;(2 ) 了解資產之間的

關係,和如何能夠得到它們;

(3) 構思如何運用和發揮這些資產,以改善社區的環境,令長者和不同年齡居民在社區內生活得更好。

整體來說,發掘社區值得珍惜、欣賞、甚至引以為傲的特質,並非忽略它們的不足之處;反之,「資產為本」社區發展模式強調的是,雖然我們了解社區的不足之處,我們仍然選擇用心去發掘、聚焦和運用現存的社區寶藏。若社區的持份者都把焦點放在區內出色和優勝的特質和資源,他們看到的社區會不一樣。若能善用區內各持份者的經驗和智慧,大家一起商討如何有效地發揮這些正面的特質和資源,則能更有力量、有效地打造一個獨特而美好的社區,為長者及不同年齡居民提供一個住得舒適、安樂和健康的環境,從而幫助他們活得更有意義、有價值、有作為。

你願意在你居住的社區中,發動及參與「尋寶之旅」嗎?在你心目中,一個能令長者和不同年齡居民均能安居樂業的社區,是怎樣的呢?在你的社區內,有甚麼寶藏能令它變成你理想中的長者友善社區呢?心動不如行動,筆者在此鼓勵大家,積極支持「資產為本」的社區發展,建造更長者友善、更美好的社區。

非 賣 品

★ 創刊於一九七六年一月,乃全球首份,最長壽兼全世界發行之長者華文讀物 ★

地址:香港灣仔石水渠街八十五號 電話:(八五二)二八三一 三二一五

St.James' Settlement, 85 Stone Nullah Lane, Wanchai, Hong Kong. Tel: (852)2831 3215

國際聯網 Internet: http://www.thevoice.org.hk 電子郵箱 E-mail Address: [email protected]

聖雅各福群會 出版

第 四七二 期 ‧ 二○一六年十二月十五日

用「資產為本」社區發展模式去建立「長者友善城市」

頭條頭條◆ 關文麗博士

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助理教授 ( 研究 )

◆巧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