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隔离点,参加没有硝烟的战斗...尹集乡姚庵村的路口防控。·襄阳...

1
尹集乡姚庵村的路口防控。 ·襄阳 2020.2.17 星期一 主编:刘蜀鄂 版式:习东新 10 尹集乡严守襄阳“南大门” / 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永辉 通讯员 曾忠保 唐珊珊 襄城区尹集乡扼守襄阳“南大门”。春节 前,有返乡人员 740 人。 2 15 日, 尹集乡保持着无一例新 冠肺炎患者的记录。“虽然有些发烧、咳嗽的 疑似病人,但分批经过检测,没有一例确诊为 新冠肺炎, 更没发生一起因疫情而死人的事 情。 ”襄城区区长罗兴斌介绍,这与该乡及早 行动,采取“地毯式”排查、严密防控等措施分 不开。 一例疑似一个专班紧盯 “刚开始时,自己的弦也没绷紧。”观音村 村主任肖立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1 23 日,腊月二十九,听闻武汉封城的消息,尹集 乡迅速传达通知: 各村各社区要紧急排查返 乡人员,不漏一人。 “传达到位,恐怕还算不了数。”乡党委书 记范中豪想。 他来到观音村暗访,果然,该村 只有一位值班干部,关于排查情况,他回答说 “各组还没报上来”。 “叫大家别忙着过年了,赶紧把情况摸清 楚,不能漏掉一名返乡人员,不能错过一例疑 似病人。 ”范中豪要求,乡村两级干部马上进 入战时状态,逐家逐户排查,把返乡人员及发 热病人情况了解清楚。 很快,数据报了回来:返乡人员共有 740 人,发现 10 多例有感冒状病人。 一例疑者, 要组个专紧。 ”尹乡要求,270 多名乡村两级干部要 迅速防控, 有返乡人员及疑似人员必须隔 14 富春山居小区一位 70 人,发烧、咳嗽状,其孙子武汉返回。 村组干 部上门说,派出所民警往警示最终这一家人同意隔离所幸 14 天后并状。 居民排查全覆盖 1 27 日,初三,尹乡上要求各村要迅速全动员,在下午 2 点之卡口建起来,限度减少人员动。 到动员令后29 的尹居民吴琨 主动请缨我从海军退伍后,一直从事快工作对道路特。” 来自西藏拉萨区委传部的王雪 ,也入到志愿者的行。“能为家乡做点 事,很光荣。 ”他说。 很快,该乡 1500 多位党员干部、入党民兵救援队员、志愿者及群众队伍初三当天,全乡 20 村及社区,共计设 置交卡口 101 速、国道省道乡村 全部管制,没有漏掉一个对外的通日排查、日报告机制迅速激活,至前, 该乡累计核实排查全乡居民 3 多人居民防疫排查的全覆盖断转发疫情防控视频, 逐家逐户开传,让群众对疫情危害有了深刻认识。乡党 委、乡政府号召该乡 3 万居民,不门,不 聚餐,不打牌每天呆在就是对防疫持。 2 1 凌晨木桥6 组一位,为群众聚集,家人决定当天晨就将 下葬;卸甲山村村民邹祥龙在珠海创业听闻家乡缺口罩托朋友从外购买 2 捐赠;沐恩幼儿园捐赠 4000 的生活物资一一保户、孤寡老人的家中;具临床 的乡书记张卫东和院陈万红不说就投入到一线疗之中。 让村民生活足不出湾 2 14 日中,一位姚庵村的村民骑托车,来到路口,他想出去给孩子买点尿湿什么登来,我给。”村玉兰拿记录。 ,村家中一储备,地也有蔬菜奶粉药品尿湿作业等日用品。”尹乡长刘文俊介绍, 于各村村的一般性需求, 该乡一中采村,村组,组户,该乡 1500 多人 队伍疫情摸排员,也跋涉的“快递小”。 大家的共努力,全 物资购实精准,不漏一户一人。 群同鱼水的防疫面正在。乡组委员刘伯,经常驾私为村白云村党委委员赵秀玲和志愿清,45 超市,为村襁褓 中的儿买同奶粉党员志愿动把把自家菠菜蒜苗等,到村郭贞等人 里;千弓村有 500 亩蔬菜基地,村乡干部来了新鲜叶菜用“土办法” 管“老街坊”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姜远海 通讯员 曾忠保 史祎 杨奶奶里去呀? 到前看看回来。 ” 无事门,们再子给记一。 没事别啊! 2 15 下午 4 襄阳襄城区虎头区汉区的杨奶奶正在遛弯被巡查的区防 负责发现。 江拿记录一警示1965 年, 丹电器厂区。 该区有 49 居民,共有居民 3842 人,大多为丹厂离退干部工和委书记义总结区的特点是 三老”:人多,占近 70%;老小区,开式;老街坊事。 围绕着“ 三老防控,汉土办法”。是老喜爱式, 要较易顾忌面子,要告诉他行为要记录,说 三次,他了。 王老80 ,防控人员巡逻时,遇见当面在上记了两再看不到王老遛弯身影邓奶奶平拐棍也要楼遛弯来也呆在2 15 下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防控查,只发现了杨奶奶遛弯的。 不清水银温度计,不通过微信填报数 据。防控人员组量体温,一楼栋楼栋用喇叭喊民下排查时,8 下午 2 人很用智,一些防控通过微信音、 短信式传达。 如何让老人及时知防控新措 区录书记说的内容喇叭在小播放书记的浑厚略带沙哑有乡土气息。战“疫”20 来,他要,录了 7 内容背靠虎头,没有10 ,防控除留主通道外起来。 发动400 党员和志愿息员,通 手势向巡查人员发息。 有一,一外出事的元口向尚义伸6”的手指,大拇指向会意喇叭六楼的, 量体 。 ”果然,来了 3 前一天从武汉回来的居民对小区排查来的 47 武汉返乡居民, 防控通过门、监督掌握的动,要求他隔离前, 该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47 名武汉返乡人员身体状况没有“是你们给了我希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屿 通讯员 龚波 陈文 护士阿姨声妈妈! 2 12 日,10 美(化转出襄阳市第一人院儿隔离 病区时, 一封饱含情的感……希望。” 2 7 ,家区的因发热、咳嗽,120 紧急到襄阳市第一人院就诊。 怀了新冠病肺炎。 “刚来时,小孩子,与妈妈抱痛哭。”护士 曹琳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日的情:“ 漆黑寒冷妈妈提着大时,我和妈妈觉得十分 。” 童相人,更为感、脆弱、日常护,情绪安抚就成人员的工作美得到了一净整洁转床锃亮的开上热人员边走过,经问几句聊聊护士阿姨每天都会能战。” 曹琳和其护士温柔耐的开让小情逐隔离病区充满护士阿姨息区,有 超市里面湿纸巾牙刷等日用品十分 全。“ 很快了,因为护士阿姨败怪兽’! 开始康复充 信心了两次核检测,CT 检测的肺部病变明显好2 12 日,送往市第一人区进 隔离反复顺利出院2 15 日, 襄阳一病区累计接诊患34 名,19 顺利痊愈出院一线并肩战“疫” 夫妻隔窗道珍重 2 10 日清早,谷城县民警燕来绪来到县妇幼保健 院,探望妻子彪艳丽。 隔着玻璃,夫妻互道珍重! (视界网 王一森 摄) 襄阳 265 个场所用于集中隔离 湖北日报讯(记者夏永辉、通讯员程 婉琳、曾忠保) 2 15 日,襄阳防控公布,该265 宾馆学校11130 间房隔离,现累计 隔离 4685 名确诊患者的密者。 襄城区巴厘岛酒店,该隔离的密曹某介绍,2 5 日上 7 时,到社区书记的告知自 儿作为新冠肺炎患者的密者,隔离。“为了大家自己的身体愿意。”曹某说。 要求,密者来到宾馆住单, 一日房间,生垃圾中回毒处理在每个集隔离均配备医务 人员 24 时值守。 每天早、人员者进行体温询问身体况、填写医学察登日报,一现发热、咳嗽、状者,报告, 一时专车将患者定点疗机前,襄阳、人21 家为定点救治医疗机。至 2 14 日,该 定点共有收治确诊病例的病2147 空余 1118 张;收治疑似病例发热 观的2553 ,还空余 573 在隔离点,参加没有硝烟的战斗 —— 襄阳一位选调生的战“疫”日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永辉 通讯员 江伟兵 樊其燕 写材料但这 10 了。 ”2 15 日,湖北日报全媒记 襄阳城区牛首镇确者隔离 协调24 :“自 成熟多。 ” 2018 年的选调生, 现任牛首 镇牛首助理的记事上,记工作的经。“感了不一的人生,到了严的社。” 说, 把自己分,疫情一够得到控2 5 日 星期三 多云 “大家脸上写着不安与担忧” 午在食堂吃饭时, 听说新冠肺炎隔离点投使了, 就在我对面宴酒店有了去隔离点 动, 尝试领导发了封请愿,不久便等来有的一好! 下午口罩怀忐忑上了 往隔离点专车行还有 2 牛首 志愿者,30 左右是普群众下午 6 23 隔离的村 全部。他着不担忧大的一,有 10 位密者,一位大12 也不下车吵闹着要政府投诉。 工作人员前,还没开,大起来,细细问来,是在路说这里是收治又看到“全”的中感到十分怕。 “大家没事的, 只察几 , 不要政府给排一心住下就了。”工作人员于,大和小孩主动下车进自己的房间造册、分房间、测量体温、全,把他安顿好以7 多。 紧,不知不过。 2 6 日 星期四 晴 “老人连汤都喝光了” 隔离张强反映,他 70 父亲因多惯盒饭听到这消息, 隔离点负责峰连赶回家中,瓦斯炉了一腾腾鸡蛋不错,”听到张强的这了,感是对工作大的隔离点每天都人开同志 话高没为,这上了。 2 7 日 星期五 晴 “让乡亲们没有后顾之忧” 渐渐安顿来,也有了。 间房小孩间房 要不餐食体温感冒鼻塞一清二楚。 战,只“ 人”不行,还要 住心”,让隔离的乡没有丈夫,家里车钥匙 被带到了隔离点20 工作人员 钥匙家人中。 “大家放心的有狗什的,都可来想办法。”了一,没有一大家现在都养什了,还了。不过不要紧,大家排 队买的事,是少不了的。 2 8 日 星期六 晴 “厨房监管真严格” 天是正月十,早上 6 我去 监督要求, 食材要有进销台 师傅要测体温要有消录。 师傅翻炒, 确保做熟,人员、个都不能漏。 7 42 腾腾汤圆可口装齐整车送往集 隔离隔离点补贴每天 60 大家采, 通过“无隔离工作人员 人员“传”。 的乡在群里”、“ 辛苦了”、“感 谢医务人员干部”。 大家的分为了2 9 日 星期日 晴 “看着救护车,大家沉默了” 烧大医务诊到。这一位诊的人,呼啸同志沉默了。 ,这也是隔离所在。”大家,这的病太狡猾了,隔离 14 的阳不错, 气温达到 15℃头看耀眼的阳,只希望有人全回家。 下午多, 来两位 10 左右朋友都在院隔离的年幼孩子还没有便 姐姐原本然的音,上了一了: 。有2 15 日 星期六 小雪 “首批群众快要回家了” ,一共隔离 49 人,中有 48 健康508 张强最观, 他一家 8 4 传来消息,他治愈,回家了。 政府掏钱让我费吃,检查 身体。”张强说,了不能出去外,别的真挺 大家,只要14 数人 大多数健康回家。即使病了也不 要怕,这新冠肺炎大多数治愈的。 张强一批 22 名乡, 还有 4 天可 回家,能还有送会;我工作员,将会直在酒店干到“战疫”胜利没有硝烟的战继续信心会让大家凯旋樊城区白湾家宴酒店工作人员分发工作餐。 (视界网 龚雪梵 摄)

Transcript of 在隔离点,参加没有硝烟的战斗...尹集乡姚庵村的路口防控。·襄阳...

  • 尹集乡姚庵村的路口防控。

    ······襄襄襄襄襄襄阳阳阳阳阳阳 2020.2.17�星期一主编:刘蜀鄂 版式:习东新10

    尹集乡严守襄阳“南大门”文 / 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永辉 通讯员 曾忠保 唐珊珊

    襄城区尹集乡扼守襄阳“南大门”。 春节前,有返乡人员 740 人。

    至 2 月 15 日, 尹集乡保持着无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记录。“虽然有些发烧、咳嗽的疑似病人,但分批经过检测,没有一例确诊为新冠肺炎, 更没发生一起因疫情而死人的事情。 ”襄城区区长罗兴斌介绍,这与该乡及早行动,采取“地毯式”排查、严密防控等措施分不开。

    一例疑似一个专班紧盯

    “刚开始时,自己的弦也没绷紧。”观音村村主任肖立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1 月 23日,腊月二十九,听闻武汉封城的消息,尹集乡迅速传达通知: 各村各社区要紧急排查返乡人员,不漏一人。

    “传达到位,恐怕还算不了数。”乡党委书记范中豪想。 他来到观音村暗访,果然,该村只有一位值班干部,关于排查情况,他回答说“各组还没报上来”。

    “叫大家别忙着过年了,赶紧把情况摸清楚,不能漏掉一名返乡人员,不能错过一例疑似病人。 ”范中豪要求,乡村两级干部马上进入战时状态,逐家逐户排查,把返乡人员及发热病人情况了解清楚。

    很快,数据报了回来:返乡人员共有 740人,发现 10 多例有感冒症状病人。

    “每一例可疑者, 都要组织一个专班盯紧。 ”尹集乡要求,270 多名乡村两级干部要迅速防控, 所有返乡人员及疑似人员必须隔离 14 天。

    富春山居小区一位 70 多岁的老人,出现发烧、咳嗽症状,其孙子刚从武汉返回。村组干部上门劝说,派出所民警两次前往警示,最终,这一家人同意隔离,所幸 14天后并无异状。

    居民排查全覆盖

    1 月 27 日,正月初三,尹集乡上午开会,要求各村要迅速全面动员,在下午 2 点之前把交通卡口建起来,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

    接到动员令后,29 岁的尹集村居民吴琨主动请缨:“我从海军退伍后, 一直从事快递工作,对道路特别熟。 ”

    来自西藏拉萨达孜区委宣传部的王雪强,也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能为家乡做点事,很光荣。 ”他说。

    很快,该乡 1500 多位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民兵、救援队员、志愿者及普通群众,组成了联防联控队伍。

    初三当天,全乡 20 个村及社区,共计设置交通卡口 101个,高速、国道、省道及县乡村道全部实现管制,没有漏掉一个对外的通道。

    日排查、日报告机制迅速激活,至目前,该乡累计核实排查全乡居民 3 万多人次,实现居民防疫排查的全覆盖。

    不断转发疫情防控视频, 逐家逐户开展宣传,让群众对疫情危害有了深刻认识。乡党委、乡政府还号召该乡 3 万居民,不串门,不聚餐,不打牌,每天呆在家里,就是对防疫工作的最大支持。

    2 月 1 日凌晨, 木桥村 6 组一位老人去世,为免于群众聚集,家人决定当天清晨就将

    老人下葬;卸甲山村村民邹祥龙在珠海创业,听闻家乡缺口罩,托朋友从外地购买 2 万只捐赠;沐恩幼儿园捐赠 4000 元的生活物资,一一送到低保户、孤寡老人的家中;具有临床经验的乡卫生院书记张卫东和院长陈万红,二话不说就投入到一线诊疗之中。

    让村民生活足不出湾

    2月 14日中午,一位姚庵村的村民骑着摩托车,来到路口,他想出去给孩子买点尿不湿。

    “你不用去,需要什么登记下来,我给你送过去。”村支书吴玉兰拿出本子,做好记录。

    “正月里,村民家中一般都储备了米面粮油,地里也有蔬菜,缺的是奶粉、药品、尿不

    湿、作业本等日用品。”尹集乡长刘文俊介绍,对于各村村民的一般性需求, 该乡一律实行集中采购,统一配送。

    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该乡 1500多人的联防联控队伍,既是疫情摸排员,也是跋涉城郊乡野的“快递小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全乡物资采购实现精准送货,不漏一户一人。

    干群同心、 鱼水情深的防疫局面正在形成。乡组织委员刘伯龙,经常驾私家车为村民买药送药; 白云村党委委员赵秀玲和志愿者李清,在市区跑了 4、5 家超市,为村民襁褓中的婴儿买同品牌奶粉; 党员志愿者徐朋主动把把自家菠菜、蒜苗等,送到村民郭贞等人家里;千弓村有 500 多亩蔬菜基地,村民们给乡干部送来了新鲜叶菜。

    用“土办法”管“老街坊”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姜远海 通讯员 曾忠保 史祎

    “杨奶奶,您这又到哪里去呀? ”“我到前面看看,就回来。 ”“您这是第二次无事出门,我们再在本子给您记一笔

    啊。 没事别出来啊! ”2 月 15 日下午 4 时许,住在襄阳市襄城区虎头山社

    区汉丹小区的杨奶奶,正在太阳下遛弯,被巡查的小区防控点负责人陶长江发现。 陶长江拿出本子记录一笔作为警示。

    汉丹小区建于 1965 年, 是原国营汉丹电器厂家属区。 该小区有 49 栋居民楼,共有居民 3842 人,大多为原汉丹厂离退休干部职工和职工家属子女。 小区业委会党委书记尚成义总结该小区的特点是“三老”:老人多,占近70%;老小区,敞开式;老街坊,熟人熟事。

    围绕着“三老”做防控,汉丹小区用的是“土办法”。遛弯, 是老人喜爱的运动方式, 要对他们宣传老人较易感染。 老人顾忌面子,要告诉他们不良行为要记录在案,说两三次,他们就不会犯了。

    王老先生 80 多岁,防控人员巡逻时,遇见两次,并当面在本子上记了两次, 此后再看不到王老先生遛弯的身影。邓奶奶平时拄着拐棍也要下楼遛弯,后来也呆在了家里。 2 月 15 日下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随防控小组在小区巡查,只发现了杨奶奶一个遛弯的。

    许多老人看不清水银温度计, 不会通过微信填报数据。防控人员组织量体温,一个楼栋一个楼栋用喇叭喊居民下楼。 第一次排查时,从上午 8 点一直量到下午 2 点。

    老人很少用智能手机,一些防控政策很难通过微信、抖音、 短信等方式传达。 如何让老人及时知道防控新措施?汉丹小区录下尚成义书记用口语说的宣传内容,用小喇叭在小区巡回播放。 尚书记的口音浑厚,略带沙哑,颇有乡土气息。 战“疫”20 多天来,他已经根据需要,录了 7次不同的宣传内容。

    汉丹小区背靠虎头山,没有院墙,平时出入口有 10多个,防控小组除留一个主通道外,其他均封堵起来。

    他们发动小区 400 多个党员和志愿者当信息员,通过手势向巡查人员发出信息。 有一次, 一外出办事的居民,在单元口向尚成义伸出表示“6”的手指,大拇指向上指。 尚成义会意, 就用小喇叭高喊,“六楼的, 下来量体温。 ”果然,下来了 3 个,均是前一天从武汉回来的居民。

    对小区排查出来的 47 个武汉返乡居民, 防控小组通过对门、楼下、楼上监督,掌握他们的动向,要求他们居家隔离。

    截至目前, 该小区未出现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7 名武汉返乡人员身体状况没有异常。

    “是你们给了我希望”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屿 通讯员 龚波 陈文

    “护士阿姨,请允许我叫您一声妈妈! ”2 月 12 日,当10 岁的小美(化名)转出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隔离病区时, 写下一封饱含深情的感谢信,“……是你们给了我希望、温暖。 ”

    2 月 7 日深夜,家住襄州区的小美因发热、咳嗽,被120 救护车紧急送到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 做完检查后,医生怀疑小美感染了新冠病毒肺炎。

    “刚来时,小孩子情绪低迷,与妈妈抱头痛哭。 ”护士长曹琳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小美回忆当日的情景:“那个漆黑又寒冷的深夜,我和妈妈提着大包小包来住院。当时,我和妈妈都觉得十分无助。 ”

    儿童相较于成人,心理更为敏感、脆弱。 除了正常诊治、日常护理外,情绪安抚就成为医护人员的重要工作内容。

    在病房,小美得到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周转床头柜,放着崭新锃亮的开水瓶,让她能随时喝上热水。医护人员从小美身边走过,经常关心地问几句,聊聊天。

    “护士阿姨每天都会陪着你,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曹琳和其他护士温柔耐心的开导, 让小美的心情逐渐平和。

    儿童隔离病区充满着温暖:在护士阿姨的休息区,有一个微型超市,里面湿纸巾、洗手液、牙刷等日用品十分齐全。“我很快就能好了,因为医生护士阿姨是守护我们的‘大白’,是能打败怪兽的‘超人’! ”小美开始对康复充满信心。

    随后,小美做了两次核酸检测,显示结果均为阴性。CT 检测显示,她的肺部病变明显好转。

    2 月 12 日,小美被送往市第一人民医院共享院区进行隔离,若观察一周后无反复,她将顺利出院。

    至 2 月 15 日, 襄阳一医儿童病区累计接诊患儿 34名,目前已有 19 名顺利痊愈出院。

    一线并肩战“疫”夫妻隔窗道珍重

    2 月 10 日清早,谷城县民警燕来绪来到县妇幼保健院,探望妻子彪艳丽。 隔着玻璃,夫妻互道珍重!

    (视界网 王一森 摄)

    襄阳 265个场所用于集中隔离湖北日报讯(记者夏永辉、通讯员程

    婉琳、曾忠保)2 月 15 日,襄阳市防控指挥部公布, 该市征用 265 个宾馆及学校等场所、11130 间房间用于集中隔离,现已累计集中隔离 4685 名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在襄城区巴厘岛酒店, 该市首批集中隔离的密切接触者曹某介绍,2 月 5 日上午 7 时,她接到社区书记的电话,被告知自己和女儿作为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需要隔离。“为了大家和自己的身体健康,我们愿意配合。 ”曹某说。

    按要求,密切接触者来到指定宾馆后,可拎包免费入住单人单间, 一日三餐免费送到房间,生活垃圾集中回收消毒处理。

    在每个集中隔离场所, 均配备有医务人员 24 小时值守。每天早、晚,医护人员都对密切接触者进行体温测量、 询问身体状况、填写医学观察登记表和日报表,一旦发现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者,会立即报告,并在第一时间用专车将患者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

    目前,襄阳市确定中心医院、人民医院等21家为定点救治医疗机构。至 2月 14日,该市定点医院共有收治确诊病例的病床 2147张,空余 1118张;用于收治疑似病例和发热留观的床位 2553张,还空余 573张。

    在隔离点,参加没有硝烟的战斗———襄阳一位选调生的战“疫”日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夏永辉 通讯员 江伟兵 樊其燕

    “以前在村里写材料,按部就班;但这 10天来完全变了。”2 月 15 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联系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密切接确者隔离点的协调联络员龚雪梵,24 岁的她感叹:“自己成熟了许多。 ”

    龚雪梵是 2018 年的选调生, 现任牛首镇牛首村支书助理。她的记事本上,记述着最近工作的经历。“感受了不一样的人生,看到到了严谨运转的社会。 ”

    龚雪梵说, 如果我们都把自己分内事做好,疫情一定能够得到控制。

    2月 5 日 星期三 多云“大家脸上写着不安与担忧”

    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时, 听说我们镇的新冠肺炎集中隔离点投入使用了, 就在我家对面的白湾家宴酒店。饭后,我有了去隔离点的冲动, 尝试着给领导发了封简短的请愿短信,不久便等来有力的一个字:“好! ”

    下午两点,戴着口罩,怀着忐忑,我上了开往隔离点的专车……同行还有 2 位牛首镇志愿者,30 岁左右,是普通群众。

    下午 6 点, 镇上 23 名首批被隔离的村民全部送到集中点。 他们的脸上写着不安与担忧。 最庞大的一个家庭,有 10 位密切接触者,一位大姐和她 12 岁的女儿,怎么也不肯下车, 吵闹着要找政府投诉。 工作人员走向前,还没开口,大姐先哭起来,细细问来,原来是在路上司机说这里是收治点,又看到“全副武装”的我们,心中感到十分害怕。

    “大家都没事的, 只是住在这儿观察几天, 不要担心, 政府给你们每人安排一个单间,安心住下就好了。”工作人员耐心解释。终

    于,大姐和小孩主动下车,走进自己的房间。登记造册、分配房间、测量体温、全面消

    毒,把他们安顿好以后,我松了口气,已是晚上 7 点多。 紧张的半天,不知不觉度过。

    2月 6 日 星期四 晴“老人连汤都喝光了”

    第二天, 被隔离的张强向我们反映,他70 岁的父亲因多次中风,吃不惯盒饭,已经两顿没怎么进食。

    听到这个消息, 隔离点负责人高峰连忙赶回家中,找来瓦斯炉、调味品、勺子、面食,为老人下了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

    “味道不错,连汤都喝光了!”听到张强反馈的这句话,我们都笑了,感觉这是对工作人员最大的肯定。

    自此,隔离点每天都为老人开小灶。同志们笑话高峰,从没为亲爸做过饭,这次算是补上了。

    2月 7 日 星期五 晴“让乡亲们没有后顾之忧”

    乡亲们渐渐安顿下来,我心里也有底了。坐在大厅前台,楼上哪间房里有小孩,哪间房需要不辣的餐食,谁体温偏高,谁感冒鼻塞,一清二楚。

    但打好持久战,只“稳住人”不行,还要“稳住心”,让隔离的乡亲们没有后顾之忧。

    徐大姐丈夫的工厂要复工, 家里车钥匙却被带到了隔离点。 驱车 20 公里,工作人员将消毒后的车钥匙交到徐大姐家人手中。

    “大家请放心,谁家养的有猪、牛、羊、鸡、

    狗什么的,都可以讲,我们来想办法。”借着送餐时间,我挨个问了一遍,没有一个人反应问题。 噫,难道大家现在都不养什么了,还是已经托付给亲朋好友了。不过不要紧,帮大家排队买药的事,是少不了的。

    2月 8 日 星期六 晴“厨房监管真严格”

    今天是正月十五,早上 6 点,安排我去厨房搞监督。 高峰要求, 食材要有进销台账,对伙食师傅要测体温,餐具要有消毒记录。

    吴庆兵师傅有条不紊地翻炒, 确保食物做熟,人员、餐具消毒一个都不能漏。 7 点钟,42 份热气腾腾的汤圆、 美味可口的小菜、鸡蛋,用快餐盒分装齐整,由食品无菌车送往集中隔离观察点。

    隔离点的伙食补贴, 每人每天 60 元。大家采用高温整箱加热后, 通过送餐专用电梯“无接触”运送,交由隔离区工作人员和医护人员“传菜”。 吃到暖心早餐的乡亲们,在群里刷屏“加油”、“你们辛苦了”、“感谢医务人员和干部们的付出”。 大家都明白,此时短暂的分离,是为了今后更温馨长久的相聚。

    2月 9 日 星期日 晴“看着救护车,大家沉默了”

    王大哥持续低烧大半天, 驻点医务商量后,建议转诊到医院。这是“安全屋”第一位被转诊的人,看着呼啸而走的救护车,同志们都沉默了。

    “或许,这也是隔离的意义所在吧。”高峰安慰大家,这次的病毒真是太狡猾了,所以只能谨慎隔离 14 天。

    今天的阳光不错, 室外气温达到 15℃,抬头看一下耀眼的阳光, 只希望所有人都能从这里安全回家。

    下午两点多, 送来两位 10 岁左右的小朋友,她们父母都在医院隔离,留下曾密切接触的年幼孩子,姐弟被安排住在四楼。

    得知她们还没有吃午餐, 我们几个人便问他们是想吃煮面条还是泡面? 姐姐原本黯然的声音,瞬间染上了一丝喜悦“泡面!”电话这头, 我不禁也笑了: 让你们快乐这么简单啊。 有我陪伴,你们以后不用害怕!

    2月 15 日 星期六 小雪“首批群众快要回家了”

    到今天,一共隔离 49 人,其中有 48 人都很健康。

    508 室的张强最乐观, 他们一家 8 人都住在这里,4 天前医院传来消息,他妻子已经治愈,回家了。

    “政府掏钱,让我们免费吃、免费住,检查身体。 ”张强说,除了不能出去外,别的真挺好。

    我安慰大家,只要住够 14 天,除少数人外,绝大多数肯定要健康回家。即使病了也不要怕,这新冠肺炎绝大多数是能治愈的。

    张强等第一批 22 名乡亲, 还有 4 天可以回家,届时可能还有个欢送会;我们工作人员,将会一直在酒店干到“战疫”胜利。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还在继续, 团结与信心,会让大家凯旋!

    樊城区白湾家宴酒店工作人员分发工作餐。(视界网 龚雪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