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被忽略的課題: 清中葉後的內憂與動亂...中國歷史被忽略的課題:...

46
中國歷史被忽略的課題: 清中葉後的內憂與動亂 2016415日(五) 2:15-5:15 pm 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西座三樓W301

Transcript of 中國歷史被忽略的課題: 清中葉後的內憂與動亂...中國歷史被忽略的課題:...

中國歷史被忽略的課題: 清中葉後的內憂與動亂

2016年4月15日(五)

2:15-5:15 pm

九龍塘教育服務中心西座三樓W301

白蓮教

捻軍

太平天國

理論:所謂“清朝中衰”

洪亮吉,乾隆五十五年(1790)榜眼。此文乃乾隆五十八年(1793)所作。

1746-1809

中國人口增長: 1741(乾隆六年):1.4億 1793(乾隆五十八年):3.7億 1850(道光三十年):4.3億

內憂與動亂

白蓮教 (1796-1804)

太平天國 (1851-1864)

捻匪(1853-1868)

-朝代衰落(dynastic decline)

-農民起義

I.白蓮教之亂

︿刑律﹀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刊刻。

︿禮律﹀

︿刑律﹀

混元教案

參考:《清代農民戰爭史資料選編》--「白蓮教」

• 乾隆40年(1775)5月,河南布政使上奏,指在各縣捉拿了93個參與了邪教活動的人,並已押解到省城開封進行審訊,以下是審問的結果:

• 河南人樊明德,以務農為生。

• 乾隆39年(1774)正月,身染病症,有好友介紹楊集為其治病。楊集至其家醫治而愈,自此交好來往。

楊集傳給樊明德《混元點化書》並《大小問道經》各一本、請神疏頭一紙,指為仙人傳留,令其每晚燒香念經,可以獲福消災,死後不落地獄,世世轉生好人。

• 樊明德倡立混元教名,誘人學習,吸引不少朋友和子侄入教,又在家中定期舉行集會,共同誦經。

• 3月,安徽人丁洪奇、張菊往河南鹿縣邱家集販買草帽,寓居樊明德家。

• 因見樊明德每晚誦經,向其查問。

• 樊明德答以仙人傳下真經,虔心念誦,死後免入地獄,轉生好人。並稱有人懇其代念,亦可保佑。

• 9月,張菊表弟魯位因母親頸項患瘡,張菊告之樊明德善於念經保佑,魯位遂至樊明德家,給錢200文,樊明德代為念誦,其母旋即痊愈。

• 12月,丁洪奇、張菊各帶3,000文錢,同之樊明德家,將錢送給,投拜為師。樊明德取出經本疏頭,付丁洪奇照抄,並告知系楊集傳授名混元教及燒香日期。

• 乾隆40年3月間,有親族7人,各給丁洪奇400文錢,請代誦經文求福,丁遂與張菊代他們誦經一夜,然後將錢瓜分。

• 約在此段期間,河南地方官員收到皇上諭旨,設法訪查邪教活動,遂將他們一網成擒。

如何判刑?

• 樊明德倡立邪教,所藏《大小問道經》內有“換乾坤”、“換世界”、“反亂年”、“未結年”等句;又《混元點化書》中亦有“未結年、刀兵現”,並“子丑寅卯夏旱多”及“龍虎二將中和鬥”、“三十六將二十八星宿臨凡世”各句。

• 樊明德作供堅稱,他對這些語句也不能細解,大概是預防荒亂、嚇人為善之意。

• 但主審官員認為是以上各句,均屬悖逆。

如何判刑 樊明德?

• 凌遲處死,仍梟首示眾。

楊集(已死)?

• 起棺戮屍。

張菊?

• 絞

丁洪奇?

• 斬立決

從犯:

• 大清律例:左道異端、煽惑人民,為首者絞;為從者,發邊遠充軍。

• 樊明德—秦玉樓—劉松

• →充軍甘肅

三陽教案

• 乾隆59年(1794) ,陜西省發現邪教,拿獲蕭貴,蕭貴供出一百餘犯,分佈四川、河南、河北等省。

• 再經刑部審訊後,追出如下的師承關係:

• 蕭貴傳自湖北襄陽之樊學鳴﹔

• 樊學鳴傳自伍公美﹔

• 伍公美傳自宋之清﹔

• 源頭既然來自湖北,乾隆皇帝令將各主要犯人押至襄陽,交湖廣總督福寧審辦。

湖廣總督福寧的審辦:

• 宋之清供稱︰伊等崇奉西天大乘教,念習咒語,遞相傳授,罔得根基銀錢屬實。

• 詰問宋之清以上是何人倡者,則諉之已故之宋文高。

• 河南省所獲之宋顯功自認為宋之清之徒,宋之清則反指宋顯功乃宋文高之師。

陜甘總督勒保的審辦:

• 據甘肅省隆德縣知縣報告︰查有該縣軍犯劉松,係乾隆40年樊明德倡立混元教案內為從問擬充軍,近聞有遠方面生之人潛至該犯配所探望,形跡可疑。

• 拘劉松審訊。

• 然劉松現年79歲,年老耳聾氣喘痰壅,反覆研詰,毫無供吐。

• 勒保遂命甘肅省按察使親至隆德縣查案。

• 按察使搜劉松家,搜出瓷缸一個,內共銀2,000兩。

• 向劉松窮究此銀來歷,該犯神色變異,始供:

• 原有舊徒安徽太和縣原香集人劉之協,自乾隆54年起自58年曾與徒弟宋之清到來三次,起出之銀就是二人送給他的。

• 事關重大,勒保親至隆德縣查辦此案。

• 緣劉之協乃劉松混元案內的徒弟,劉松被捕後沒有將之供出,因得漏網。

• 乾隆53年3月,劉之協來到甘肅,與劉松商復舊教。二人決定:

• (1)混元教破案以久,人多不信,改稱三陽教。

• (2)將《混元點化經》改為《三陽了道經》。

• (3)覓一人捏名牛八,湊成朱子,偽稱明朝嫡派。

• (4)指劉松之子劉四兒為彌勒佛轉世,保輔牛八。

• (5)劉松為老教主,入教者可免一切水火刀兵災厄。

• (6)歛得錢銀俱送劉松處收藏,湊成總數,再行分用。

• 劉之協收得宋之清、蕭泳題為徒。

• 宋之清亦收得齊林、伍公美、王學隴為徒。

• 從此互相傳播,徒黨日眾。

• 其斂得銀兩,自54年起至56年止,均經劉之協、宋之清、王學隴、齊林等陸續送交劉松收存。每逢送銀到日,劉松用黃表紙一張,對天焚化,口念靈文經句,為出銀之人消災。

• 嗣後宋之清因傳徒日多,不肯將斂得銀錢與劉之協,劉松分用,遂自立一教。

• 另拜河南人李三瞎子為師,稱為真彌勒佛轉世。

• 將劉之協教內之人盡行勾去。

• 乾隆57年,劉之協告之劉松後,帶同劉四兒前往襄陽,與宋之清理論。

• 宋之清以劉四兒不像彌勒佛,李三瞎子才是真彌勒佛,現在黃沙蓋面,等時運一到,眼目就開。

• 並以劉之協從未將牛八與其看過,斥為虛詞哄騙。

• 劉之協隨即至安徽太和縣找到年僅11歲的王雙喜兒。

• 劉之協先帶王雙喜兒到隆德縣見過劉松。

• 58年正月,劉之協先帶王雙喜兒到襄陽再與宋之清爭教。

• 九月初,劉松知悉宋之清被捕,立即將所有《三陽了道經》,及所有靈文、口訣全行燒燬。

結案

• 各省拿獲人犯俱供其教傳自宋之清,自係宋之清收徒眾多,因此皆知宋之清為教首,而不知宋之清之上尚有劉之協,劉之協之上尚有劉松。是以此案邪教,起自劉松,傳於劉之協,盛於宋之清,而劉松實為此案首犯,似無疑意。

劉松大逆:

• 凌遲處死,仍梟首示眾。

劉四兒捏稱彌勒佛轉世,保輔牛八:

• 應依妄布邪言,煽惑人心,為首者斬立決。

宋之清收藏不法經文,復興邪教,蔓延數省:

• 大逆:凌遲處死,仍梟首示眾。

劉之協﹖

• 在逃,成為通緝犯!

1800年,嘉慶皇帝:

「自辦理軍務以來,各路撥發部庫銀已不下七千餘萬,上年(嘉慶四年1799)朕親政以後,又撥給銀一千餘萬,並有不待伊等奏請即預為撥給者,通計所發餉項及各省協撥銀兩不下萬萬。」

II.太平天國之亂

IIA:拜上帝會

廣東花都市(花縣)官祿布村--

洪秀全故居

韓山明(1854)

「洪氏全村人口僅約四百﹐大多數為洪姓族人。村之前面只得房屋六間﹐其後則有房屋二排﹐中隔小巷。在第三排之西邊則為洪秀全父母所居之小宅也。在村中房屋之前有小塘﹐滿儲泥水。全村之污水糞溺被雨水沖動均流入此處﹐而成為全村灌溉禾田之肥料池。但穢氣四播﹐凡不熟習中國農村經濟者均不能堪也。在村之左邊﹐靠水塘之旁﹐有一書塾。此為村童上學念書﹐預備科舉考試之處。」

跑馬地香港墳場

韓山明 (1819-1854)

簡又文譯,1937

IIB:土客之爭

梧州

桂平

桂林

金田村

IIC. 洪秀全是否知道 楊秀清和蕭朝貴

裝神弄鬼?

《天父天兄聖旨》

• 「天兄曰:秀全,當前朕話誰人想出?

• 天王奏曰:是朝貴妹夫想出也。

• 天兄曰:是他想出,他都做得事。

• 天王奏曰:天下萬郭都靠秀清、朝貴二人,豈有不做得事?

• 天兄曰:他二人又不識得多字墨,雲山、韋正方扶得爾也。況天下萬郭又有幾多幫手,又有珠堂幫得爾也。

• 天王奏曰:這邊幫手不是十分幫手,秀清、朝貴乃真十分幫手。至珠堂,有好多人未醒,何能幫得手也!

• 天兄嘆曰:秀全,朕天父天兄若不是差秀清、朝貴二人下來扶爾,爾實難矣。」

• 「[天兄曰:]洪秀全胞弟,爾回去家中,時或爾妻有些不曉得,爾慢慢教導,不好打生打死也。

• 天王曰:遵天兄命。」

• 天兄竟能使洪秀全在天上(死去)的妻子下凡與洪秀全相會:

• 「天王曰:天兄,小弟在師旺遇難時,見無數天使來救小弟。

• 天兄曰:那時不是差兵將救你,恐爾難矣。

• 天王曰:有數婦人焉,是誰乎?

• 天兄曰:其中有一是高天爾妻子也。」

• 「[天兄]諭天王云:洪秀全胞弟,朕欲帶爾妻同你講話,如何?

• 天王曰:正好。

• 俄而正東宮下降云:爾爺認得我麼?

• 天王曰:是我妻子否?

• 正東宮曰:是也。

• 正東宮悲,天王亦悲。

• 正東宮曰:爾爺下凡幾十年,還不回朝到幾時?我因為爾,心腸都激爛也。

• 天王曰:我妻放心,我做畢爺事,自然早早回朝也。

• 天王曰:天兄說我在思[師]旺遇難時,我妻亦來救我也。

• 正東宮曰:然也。那時我來救你,我認得你,爾不認得我也。

• 天王曰:那時我見有數婦人,我不認得那個是我妻也。

• 正東宮曰:子十二歲矣,還未安名也。

• 天王曰:待我回朝後,然後同子安名也。

• 正東宮曰:我打馬回朝矣,爾爺好早早回朝矣。

• 天王曰:我妻放心帶子,我自然早早回朝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