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環保公約對冷媒 之管制措施與因應作法1).pdf · 國際環保公約對冷媒...

55
國際環保公約對冷媒 之管制措施與因應作法 冷凍空調技術士講習教材 國際環保公約對冷媒 之管制措施與因應作法 冷凍空調技術士講習教材 環保署空保處 967

Transcript of 國際環保公約對冷媒 之管制措施與因應作法1).pdf · 國際環保公約對冷媒...

  • 國際環保公約對冷媒之管制措施與因應作法

    冷凍空調技術士講習教材

    國際環保公約對冷媒之管制措施與因應作法

    冷凍空調技術士講習教材

    環保署空保處

    96年7月

  • 一、臭氧層保護 ABC一、臭氧層保護 ABC

  • 臭氧 Good or Bad

    • 一種具有刺激性氣味

    • 略帶有淡藍色的氣體

    • 太陽光輻射所造成反應後產物

    • 平衡狀態︰生成速率≒分解速率

    32.22223 OOOO ↔+↔

    OO

    UV

    O

    OO

    O

    O

  • 地球天然屏障

    • 臭氧層(Ozone Layer)– 大氣中約有90%臭氧存在於離地面15~50公里之間的區域,此為平流層。

    – 在平流層的較低層,約離地面25~30公里處,為臭氧濃度最高之區域,即稱為臭氧層。

  • 臭氧層的重要性

    • 太陽的紫外線輻射分成

    – UV-A 完全不會被臭氧層過濾掉

    – UV-B 大部份為臭氧層過濾掉

    – UV-C 完全不會到達地球表面

    對地球生物最有害的紫外線輻射波段

  • 6月起寒冷永夜的南極,缺乏太陽照射,形成極地平流層雲(PSCs)

    PSCs所含的冰粒,使含氯化物易釋放出氯,加速臭氧的破壞。

    5、6月起南極開始產生極地漩渦,阻絕富含臭氧的氣體進入。PSCs更嚴重

    由CFCs所釋出的1個氯原子,只要數個月的時間,就能使大約10萬個臭氧分子消失

    臭氧破壞反應機制

  • 臭氧層破壞對人類環境之影響

    臭氧濃度降低

    UV-B紫外線增加

    破壞生物體內的 DNA

    生物免疫力降低

    植物生長受到抑制

    皮膚癌及白內障罹患率增加

    生態系統平衡受到破壞

    建築物材料加速老化

    1974年:美國加州大學 Prof. F. Sherwood Rowland 及 Prof. Mario J. Molina 在科學期刊 Nature發表CFCs 會破壞平流層的臭氧專文。

    1984年:英國科學家 Joseph Farman 在南極的垂直觀測,發現近40%的臭氧消失,疑為CFCs所致。

    1985年:美國NASA將衛星所拍攝之圖片公諸於世,確認南極上空臭氧層已減少,形成一個臭氧洞。

    1986年:美國13位科學家組成國家臭氧層探險隊,展開遠征南極之旅。

    1987年:美國科學家 Jim Anderson 以其發展的分析方法證實破壞臭氧的物質為ClO。

    1994年:美國NASA發布 UARS 全球衛星遙測結果,顯示平流層之氯與氟,完全源自CFCs的分解產物。

  • 2006 UNEP/WMO科學評估報告

    ODS生產量

    大氣中破壞臭氧之氟/溴濃度

    全球臭氧層濃度變化

    (中緯度區域)

    紫外線變化

    黑色:CFCs灰色:HCFCs(CFCs替代物質)

    合計氟/溴濃度變化趨勢圖

    黑線:歷年臭氧層監測值

    淺色:模式推估未來臭氧層恢復情況

    灰色:對應臭氧層恢復之預估值

    斜線:因雲層或微粒等氣候條件導致紫外線變化

    該科學評估小組於2004年12月開始執行,計有來自34個國家308為科學家共同參與臭氧層恢復仍可能受到(1)低估ODS庫存量、(2)既存設備逐漸拆解導致ODS逸散量、(3)HCFCs擴廠增產、(4)氣候變遷等外在因素之干擾

  • 南極臭氧洞 Ozone Hole

    2006年南極臭氧洞變化情形(史上面積最大29.5百萬平方公里)第二大:2000年29.4百萬平方公里

    中緯度區域臭氧層濃度恢復可於2049年達成;南極臭氧層(Ozone Hole)延至2065年恢復;南極臭氧洞在2020年前會經常出現;不應以單年臭氧洞變化來顯示臭氧層有無持續惡化或好轉的跡象。

  • 破壞臭氧層物質

    破壞臭氧層物質(Ozone Depleting Substances, ODS)臭氧層破壞潛勢(Ozone Depleting Potential, ODP)

    用來衡量物質破壞臭氧層能力的比較數字

    定義CFC-11為1.0,作為比較基準CFC-11 1.0 CFC-12 1.0 Halon-1301 10.0 1,1,1-三氯乙烷 0.1 四氯化碳 1.1 HCFC-22 0.055 HBFC-22b1 0.74 一氯一溴甲烷 0.12 溴化甲烷 0.6

  • ODS常見用途用途類別

    HCFCs與四氯化碳常被用來作為合成其他化學品的進料生產進料

    溴化甲烷使用為土壤燻蒸之除蟲劑,保護農作物於病蟲害的寄生。同時其也被用於貨物進出口的檢疫與前處理燻蒸作業。

    燻蒸劑

    海龍與HBFC滅火劑

    CFC-12與Ethylene Oxide之混合物曾被使用為醫學消毒之用途殺菌劑

    CFC-11與CFC-12、 CFC-113 、CFC-114常被用為噴霧罐之推進劑,例如香水、家庭清潔劑、潤滑劑產中。

    推進劑

    電子設備組裝業者、精密儀器清洗以及金屬表面去油汙處理使用CFC-113、四氯化碳、1,1,1-三氯乙烷等為清潔溶劑,甚至紡織業也以CFC-113為乾洗溶劑

    清潔溶劑

    發泡塑膠如PU、Phenolic、PS等之生產發泡劑

    家庭用、商業用以及運輸用冷凍空調系統冷媒

  • 二、全球臭氧層保護行動二、全球臭氧層保護行動

  • 1950-1990 愈來愈多科學家開始研究溫室氣體與氣候變遷

    1939年 G.S. Callendar 提出CO2與氣候溫度上升的關聯性

    大氣層保護國際環保公約

    1928年發現CFCs大氣壽命長、無毒、不可燃、不腐蝕

    1974年科學家研究發現CFCs

    會破壞平流層中的臭氧

    1985年科學家發現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

    保護臭氧層 – 1987年維也納公約(Vienna Convention )– 1989年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

    冷媒演變 CFCs HCFCs HFCs

    減緩溫室效應 – 1994年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2005年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 增列HCFCs生產量管制1262002/02/25 1999/12/03 (4)北京修正案

    提前溴化甲烷削減時程1542000/11/101997/09/27 (3)蒙特婁修正案

    大幅提前削減時程,增列管制物質(HCFCs、HBFCs及溴化甲烷)1771994/06/14 1992/11/25 (2)哥本哈根修正案

    增列管制物質(四氯化碳及1,1,1-三氯乙烷、其他CFCs )1851992/08/10 1990/06/29 (1)倫敦修正案

    明定管制物質及削減時程(將CFCs及Halons列為管制物質)1911989/01/01 1987/09/16 蒙特婁議定書

    重申全球保護臭氧層共識與行動, 規範公約組織及議事運作程序

    1911985/09/22 1985/03/22 維也納公約

    重 要 規 定簽署國生 效 日 期通 過 日 期名 稱

    March 13, 2007

    管制破壞臭氧層物質 臭氧層破洞復原達成

    公約、議定書與各修正案批准進度

  • 議定書管制模式

    • 明定破壞臭氧層物質(ODS) 類別。• 設定ODS管制時程,削減其消費量與生產量。

    (定義:消費量=生產量+進口量-出口量)

    • 禁止締約國與非締約國進行ODS及相關產品貿易行為• 區分已開發國家(non-article 5 countries)與開發中國家

    (article 5 countries)不同程度管制時程。• 建立及推動全球ODS輸出入許可制度(licensing

    system)。• 各國每年9月前應提報ODS統計數據。

  • ODS消費量管制時程

    non-Article 5

    Article 5

    海龍廢除

    1994 1996

    CFCs廢除HBFCs廢除三氯乙烷廢除四氯化碳廢除

    1999 2002

    一氯一溴甲烷廢除

    2004 2005

    溴化甲烷廢除

    2030

    HCFCs廢除

    HBFCs廢除 海龍進入削減期一氯一溴甲烷廢除

    2003

    CFCs進入削減期

    2010

    CFCs廢除海龍廢除HBFCs廢除四氯化碳廢除

    1996 2002

    溴化甲烷削減 25%

    HCFCs削減35%

    2010

    HCFCs削減 65%

    1999

  • 先進國家CFCs冷媒禁用法規

    •歐盟於2000年12月31日起禁止維修繼續使用CFCs•加拿大於2000年1月1日起禁止車輛的空調系統充填CFCs

    • 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間允許已計畫自充填日起12個月內冰水機將停用或轉換成其他非CFCs冷媒的冰水機充填CFCs,但充填後14天內需依法規提交特定資訊給加拿大環保部

    • 自2015年1月1日起禁止使用CFCs的冰水機繼續運作

    2005年1月1日起禁止充填CFCs

    正值系統大修的冰水機

    軍事用船隻除外2005年1月1日起禁止充填CFCs

    冷凍冷藏系統與空調系統

    軍事用船隻除外2003年11月13日起禁止充填CFCs

    安裝於運輸工具上之冷凍冷藏系統

    例外情形禁止充填ODS日期應用系統

  • 公約HCFCs管制時程

    凍結 2004, 01,01

    1989 HCFCs 消費量+2.8% (1989 CFCs消費量) 與1989 HCFCs 生產量+2.8% (1989 CFCs生產量) 之平均值

    生產量管制

    北京修正案

    1997年

    凍結 1996, 01,0165% 2004, 01,0135% 2010, 01,0110% 2015, 01,010.5% 2020, 01,010% 2030, 01,01

    1989 HCFCs 消費量+2.8% (1989 CFCs消費量)

    消費量管制

    哥本哈根修正案

    1992年

    管制時程基準量

  • HCFC冷媒管制措施

    蒙特婁議定書原訂公元2030年禁用• 美國擬訂公元2010年新設備不准用HCFC冷媒,公元2020年

    後不准生產HCFC冷媒• 德國擬訂公元2000年新設備不准用HCFC冷媒• 京都議定書已於2005年2月16日生效針對6種溫室氣體管

    制,HCFC-22冷媒之GWP值1700屬於溫室氣體。• 歐洲之管制時程比美國快,尤其瑞典比其他歐洲國家還快• HCFCs冷媒管制可能比預期還快,值得國內相關業者,隨時

    注意並及早因應

  • 工業化國家ODS管制制度比較

    美國

    是否有使用經濟抑制手段以減少ODS的使用?例如高稅額或其他收費?

    政府是否有與產業自願型協議以減少ODS使用?

    HCFCs為溶劑用途

    HCFCs於硬質發泡

    HCFCs於軟質發泡

    是否有法規禁止ODS使用特定用途?

    進口或販售ODS是否需要特殊的許可(permit)或申報書(Notification)?

    丹麥德國英國日本

  • 美國管制模式

    • 源頭管制:訂定時程,禁止生產與進口HCFCs類別• 用途管制:訂定時程,禁止HCFCs用於冷凍空調新設備• 配額核配制度

    – 2種核配單位:消費 & 生產– 基準年與基準量– 申請公司選擇1994-1997年間最高ODP消費或生產那一年的量– 逐年減少核配量,確保目標達成

    2030.1.12020.1.12003.1.1禁止生產與進口

    2015.1.1*2010.1.1禁用於新設備

    其它HCFC HCFC-22HCFC-142b

    HCFC-141b

  • 歐盟HCFCs用途管制

    • 1995.12.31起– 於非循環性直接蒸發系統、 家用冰箱及冷凍櫃、 各式車輛空調系統、

    大眾公路運輸空調系統等設備禁用HCFCs– 軍用車輛延至2008.12.31

    • 2000.12.31起– 生產的各式冷凍空調設備不得使用HCFCs– 固定式空調設備且製冷能力小於100kW者可延至2002.7.1– 熱泵系統可再延至2004.1.1

    • 2002.1.1起– 除太空及航空工業精密清洗外,所有清洗用途禁用HCFCs

    • 2004.1.1起– 所有發泡製造禁用HCFCs

    • 2008.12.31起– 太空及航空工業精密清洗禁用HCFCs

    • 2010.1.1起– 禁止使用原生HCFCs於持續運轉及維修服務之冷凍空調設備

    • 2015年全面禁用HCFCs

  • 日本HCFCs廢除與替代規劃

    2000 2004 2010 2020

    HCFC22 冷媒(原始)

    HCFC22 冷媒(替換)

    HCFC141b 清洗(電子)

    HCFC141b 發泡

    HCFC142b 發泡

    HCFC225 清洗(金屬)

    HFC冷媒(R410a、R407c等)

    HC溶劑

    HFC245fa、HFC365mfc或HC

    HFC134a或HC

    HC溶劑

  • 汽車空調冷媒替代趨勢

    • 美國– HFC-134a為主流替代冷媒– 同意減少HFC-134a,以低GWP值HFC-152a取代– HFC-152a同樣為易燃冷媒

    • 日本– 保持觀望態度,偏好HFCs與CO2系統– 日本冷凍空調協會決定

    • 2003年起上市的小型空調機都改用HFCs冷媒(R-410A)

    • 歐盟– 偏向廢除含氟化學物質HFCs– 以HC或CO2系統為替代

  • 三、台灣ODS管制作法與成果三、台灣ODS管制作法與成果

  • 我國臭氧層破壞物質管制進程

    公告管制

    85.1.1 CFCs消費量為零

    83.1.1 海龍消費量為零

    85.1.1 四氯化碳消費量為零

    85.1.1 三氯乙烷消費量為零

    93.1.1 HCFCs用途限制—五類(清洗、發泡)

    85.1.1 HBFC消費量為零

    92.5.1 溴化甲烷用途限制

    89.1.1 HCFCs用途限制—主機板、電腦…

    93.1.1 HCFCs消費量降為65%

    99.1.1 HCFCs消費量降為35%

    72年起

    CFCs用

    途限制,

    噴霧罐、汽車、冰箱

    91.1.1 一氯一溴甲烷消費量為零

    台灣主動遵守已開發國家ODS管制削減時程落實ODS減量工作

  • 我國臭氧層破壞物質管理法規

    空氣污染防制法第30條中央主管機關得禁止或限制國際環保公約管制之易致空氣污染物質

    及利用該物質製造或填充產品之製造、輸入、輸出、販賣或使用。

    前項物質及產品,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公告;其製造、輸入、輸出、販賣或使用之許可申請、審查程序、廢止、記錄、申報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管理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之。

    蒙特婁議定書列管物質管理辦法(ODS)彙整本署歷年相關管理公告及規範,彙編成單一管理辦法,管制項目涵蓋海龍、氟氯碳化物(CFCs)、四氯化碳、三氯乙烷及其他ODS,明訂禁止輸入、輸出、製造、販賣許可、強制回收再利用相關規定

    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修訂現行部分條文,簡化申報程序、增列用途限制、強制回收設施等規定,逐步達成下階段氟氯烴消費量削減目標。

    溴化甲烷管理辦法:明訂限用於檢疫及裝運前處理,不得用於其他用途(如農藥或環境衛生用藥)

  • •販賣許可–第一類「原生列管化學物質」:管制前輸入或產製之庫存量。–第二類「再生列管化學物質」:汰換既存設備之回收純化量。–須向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申請許可,說明列管化學物質來源、種類、數量。許可證效期為五年。

    •限制使用– 禁止工業製程使用列管化學物質(如PU發泡、產品清洗、噴霧

    罐、冷凍、冷藏、空調產品之生產製程)– 冷凍冷藏及空調設備之維修業務,自99年1月1日起限用再生列管化

    學物質

    •強制回收– 未使用回收設備或回用設備而進行列管化學物質之填充、拆解、換

    裝作業者,認定為空氣污染行為。– 明訂回收設備操作條件、洩漏檢測、修護、維護保養及記錄。

    ODS管理辦法

  • 強制回收未使用回收設備而進行氟氯烴冷媒之填充、拆解、換裝作業者,認定為空氣污染行為。回收/回用設備操作條件及應注意事項:

    • 回收設備應具有抽取冷媒後,設備或系統壓力降至102mmHg(毫米汞柱)以下之功能。

    • 回用設備應兼具回收設備功能,所抽取之冷媒的水分、潤滑油及空氣等不純物含量,可處理至低於 30 ppm(百萬分之一重量比)、3000 ppm及1.5%(體積百分比)。

    • 冷媒填充前,應進行設備或系統洩漏檢測,發現有洩漏情形者,應先予修復。• 回收容器應標明其裝置之冷媒種類,及最近一次回收日期。• 回收或回用設備應定期維護與保養,並作成紀錄,保存五年備查。

    銷售資訊透明化增列供應廠商申報文件「經銷商清單」按季向中央主管機關申報,未申報者不得販售HCFCs

    氟氯烴消費量管理辦法

  • HCFCs消費量統計

    323366

    516

    399

    574636

    534480

    424

    79.64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ODP公噸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年份

    HCFCs生產量統計

    HCFC-22

    HCFC-141b

    HCFC-142b

    HCFCs消費量統計630

    537 536 512 509 517 509545

    383 37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消費量

    (ODP公噸)

    生產量凍結2004年停產HCFC-141b、HCFC-142b2005年停產HCFC-22

    消費量凍結1996年凍結於638.156 ODP公噸(基準量)

    第1階段削減期(2004-2009)削減35%消費基準量(全年消費量應低於414.801 ODP公噸)

    第2階段削減期(2010-2014)削減65%消費基準量(全年消費量應低於223.355 ODP公

  • 維修冷媒2030.1.1

    中央空調機、窗型與箱型空調機商用冷凍冷藏展示櫃、自動販賣機與除濕機車輛漁船等運輸冷凍冷藏

    冷媒

    2010.1.1

    PS與PO發泡隔熱用途(低溫)硬質發泡

    發泡

    電冰箱隔熱用途(低溫)硬質發泡發泡

    電子通訊產品之清洗溶劑清洗2008.1.1

    隔熱用途(常溫)硬質發泡

    非隔熱用途硬質發泡

    軟質半硬質PU發泡發泡

    非電子產品之清洗溶劑

    電子資訊產品之清洗溶劑清洗

    2004.1.1

    主機板、個人電腦(僅限桌上型及筆記型內置之主機板與各種界面卡)、滑鼠該等貨品清洗2000.1.1

    用途別領域停用日期

    我國HCFCs用途管制時程規劃

  • 四、鹵烴冷媒替代趨勢四、鹵烴冷媒替代趨勢

  • 1. 無機化合物(Inorganic Compounds):如水、空氣、氨、二氧化碳等。

    2. 氧化合物(Oxygen Compounds):如醚、甲酸、甲脂等。

    3. 碳氫化合物(Hydrocarbon Compounds):如烷類、烯類之化合物。

    4. 氮化合物(Nitrogen Compounds):如胺類化合物。

    5. 不飽和有機合化物(Unsaturated Organic Compounds):如氯氟烯類、氯烯、氟烯類。

    6. 環狀有機化合物(Cyclic Organic Compounds):如氟烷類。

    7. 碳鹵化合物(Halocarbon Compounds):如氟氯烷系(Freon)等。

    8. 冷媒混合物(Blends, Mixtures):由兩種以上的冷媒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混合後之性質與原始化合物性質截然不同者,如R-500、R-502、R-404A、R-407C等。

    冷媒種類

  • 冷媒鋼瓶之種類與顏色

    CFCs

    HCFCs

    HFCs

  • 冷凍空調設備冷媒替代種類簡表

    R-404A、R-507、HCs、NH3HCFC-22、NH3工業用冷凍冷藏

    HFC-134aHCFC-123、HFC-134a離心式冰水機

    R-404A、R-507、NH3HCFC-22、HCFC-408冷凍庫

    R-404A、R-507HCFC-22食品製程冷凍

    R-404A、R-507HCFC-22運輸冷凍

    R-410A、HCs、NH3 、 CO2

    HFC-134a、HCs、CO2

    HFC-134a、HCs

    NH3

    HCs 、二次冷凍系統

    HF-134a、R-404A、R-507、HCs

    HFC-134a、 R-407C

    HFC-134a、HFC-152a、CO2

    HFC-134a、HFC-152a、HCs、CO2

    R-407C、R-410A

    R-410A

    HFC-134a、R-407C、R-410A、NH3

    預估未來使用

    HCFC-22、R-407C

    HCFC-22、HFC-134a、R-407C

    HCFC-22、R-407C

    HCFC-22大客車

    火車、捷運

    箱型空調

    螺旋式、渦卷式

    HCFC-22、HFC-134a熱泵

    HCFC-22自動販賣機

    HFC-134a除濕機

    HCFC-22、NH3漁船用冷凍

    HFC-134a冰箱

    其它

    HCFC-22、HFC-134a商用冷凍冷藏

    冷凍冷藏

    HFC-134a小客車

    車用空調

    HCFC-22、R-410A窗型、分離式空調小型空調

    目前使用項 目類別

  • 我國冷媒替代使用趨勢

    HFC-410A, HCs, NH3, CO2HCFC-22, HFC-134a熱泵

    HFC-404A, HFC-507, HCs, NH3HCFC-22, HCFC-408冷凍系統

    HFC-152a, HCs, CO2HFC-134a車用空調

    HCFC-22HFC-410A

    HCFC-22, HFC-134a, HFC-407C

    HCFC-123HFC-134a

    目前所用冷媒

    HFC-407C, HFC-410A, HCs小型冷氣機與箱型空調機

    HFC-134a, HFC-407C, HFC-410A, NH3

    中央空調機(離心式以外)

    HFC-134a離心式中央空調冰水機

    未來可能替代冷媒設備種類

  • 1834第一部蒸氣壓縮式冷凍機出現(乙醚)

    1876首次使用SiO2二氧化硫冷媒

    1931CFC-121932

    CFC-11

    1987蒙特婁議定書

    陸續使用甲烷、二氧化碳、氨作為冷媒

    1936HCFC-22

    1961R-502

    1990HFC-134a

    1991HCFC-123

    1992HFC-407C

    1997京都議定書

    鹵烴冷媒發展趨勢

    20??新一代永續使用冷媒

    2005京都議定書生效

    自然冷媒 CFC HCFC HFC 自然冷媒

  • 自然冷媒

    存在於自然界中,非經人工合成,可作為冷媒用途的物質

    – 氨(Ammonia, NH3) R-717– 二氧化碳(CO2) R-744– 水(H2O) R-718– 空氣 R-729– 碳氫化合物(HCs) R-290(propane)

    R-600(butane))

  • 易燃冷媒市場回復- HC

    • 這類冷媒的使用日趨頻繁,ARI成立可燃性冷媒顧問小組

    – 2004年ARI 針對氨冷媒壓縮機進行標準修訂• 澳大利亞與歐洲國家HC冷媒研究:

    – 風險在於冷媒洩漏– 文獻顯示不如認定的高,與HFC -152a接近– HFC -152a亦為易燃化學物質– 可達同等效率水平– 為天然冷媒,對氣候變遷影響降至最低– 澳大利亞HC冷媒有 8% MAC市場佔有率,預計將持續成長

    • 我國尚未有標準化的作業程序規範

  • 結語

    • 冷媒使用分別受到蒙特婁議定書及京都議定書之管制規範

    • CFCs削減階段已達成,目前正進行HCFCs管制削減措施。

    • 宜密切注意國際間及我國HCFCs使用管制動向,以利及早因應。

    • 冷媒之回收/回用是對環境友善之永遠守則• 自然冷媒應是永續使用的最佳選項

  • 簡報完畢敬請指正

    Protecting Our PlanetSecuring

    Our Future~UNEP~

  • 附錄、氣候變遷附錄、氣候變遷

  • 2006年氣候異象—全球氣候偏暖

    • 北極圈:往年11月底已被白雪覆蓋,至今僅樹梢結冰。滑雪場積雪不足,觀光業受打擊。

    • 台灣:冬季日月潭櫻花綻放(花季8月)、杜鵑、梨花花季提早 (花季 3-4月 );蝙蝠不冬眠,陽明山植物往高海拔遷徙。

    • 美洲:暖化異象呈現常態,部分地區出現時序錯亂現象,春櫻提早開花,樹葉未落盡。

    • 澳洲連續乾旱:莫瑞流域面臨乾枯,農作物無法生長,農民、畜牧業損失慘重。

    • 歐洲暖秋:德國氣候宜人,候鳥南飛意願低;冬眠動物無所適從,專家擔心冷鋒突襲冬眠動物將受威脅。法國、奧地利秋季暖和雪量減少,滑雪場積雪不足,滑雪季活動被迫延後。挪威氣象研究所發現12月份空氣中已有花粉成分,氣喘患者苦不堪言

  • IPCC 第四次評估報告2007年2月2日IPCC公布第四次評估報告摘要,強調全球平均溫度增加”非常可能(Very likely > 90%)”是由人為溫室氣體造成,而2001年公佈的第三次評估報告(簡稱TAR)僅提及“可能” (Likely > 66%)。未來熱浪、 颶風、乾旱、暴雨頻率、洪水及海平面上升將加速發生。

    預估 21 世紀末,地球平均氣溫將比 20 世紀末上升 1.8~4℃(TAR 估算為1.4~5.8℃) ;海面也將上升18~59公分(TAR估算為9~88公分)。

    Sourc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Summary for Policymakers, 2 February 2007.

    CO2

  • 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

    • 若無積極作為,未來全球將持續增溫。陸地增溫情況將高於海洋,北極附近增溫情況可能最為嚴重。

  • 海域冰層之溶解速度有多快

    • 如果目前覆蓋格陵蘭與南極洲的冰層完全溶解,全球海平面將會

    上升65公尺。• 即使這些冰層僅有小部分溶解,

    也會對低地島國與沿海低窪地區

    帶來極大衝擊。

    • 過去三千年來,全球海平面大致維持不變。但是在19世紀末期以來,全球海平面測量儀器即量測

    到海平面開始上升。上升幅度在

    最近50年大約每年1.8 mm,自1993年以來則是每年3 mm。

    http://www.panda.org/about_wwf/what_we_do/climate_change/problems/global_warming/index.cfm

  • 氣候變遷衝擊

    受全球暖化影響,加速沙漠化:聯合國

    環境署(UNEP)宣佈,地球陸地表面的40%屬於旱地,上面居住著全世界三分之一

    的人口,嚴重威脅10億人的生計。全球變暖威脅數億人的生命:聯合國第

    四屆世界水論壇發表報告指出,受全球

    暖化影響,令非洲氣候出現變化,影響

    降雨規律。非洲大陸於本世紀末的水源

    將減少四分一,更可能成為17個非洲國家衝突導火線。

    • 氣候變暖,北極熊漸失去大片賴以捕獵的浮冰,估計2060年前將滅絕。

    資料來源:1.Eric Rignot and Pannir Kanagaratnam,"Changes in the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Greenland Ice Sheet",Science 17 February 2006. 2.Jonathan T. Overpeck and Bette L. Otto-Bliesner,"Paleoclimatic Evidence for Future Ice-Sheet Instability and Rapid Sea-Level Rise ",Science 24 March 2006. 3.Larry Schweiger,”Somewhere along that path, the polar bear drops out",National Wildlife Federation, 2006. 4. Time, Global Warming: Be Worried. Be Very Worried, 3 April 2006.

  • 食物與農作物生產

    清潔與充足水源供應

    生物多樣性之維持

    人類健康之維護

    碳、氮、磷循環與穩定

    農業土地 海岸地區 森林土地 淡水系統 草原系統

    氣候變遷將影響生態系統提供充足資源之能力

  • 我國氣候變遷現象

    近百年,台灣地區氣溫上升約 0.98 至1.43℃ 遠高於全球平均0.6℃。

    • 台北氣溫近年來曾飆高達攝氏37.4度,宜蘭攝氏38.8度,創下七十年來的紀錄。

    資料來源:1.Reuters, Heatwave in Europe, US But is it Climate Change?, August 2,2006.2.許晃雄,氣候變遷的過去現在與未來,2005年6月。

    年-1.5

    -1

    -0.5

    0

    0.5

    1

    1.5

    1910 1914 1918 1922 1926 1930 1934 1938 1942 1946 1950 1954 1958 1962 1966 1970 1974 1978 1982 1986 1990 1994 1998 2002

    年份

    (℃)平均值: 23.35 ℃標準差: 0.48 ℃

  • 我國氣候變遷現象

    • 台灣連續不降雨日數的年平均(21測站的平均,每一測站結果在定性上都很一致),1950-2004年(50年內)從平均約4天增加到約10天,表示台灣越趨乾旱。

    Dry Spells Days(CWB 21 Stations Average)

    0

    2

    4

    6

    8

    10

    12

    14

    16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Year

    Ave

    rage

    Day

    s

    Average Dry Spells DaysClimatology

    資料來源:許晃雄,氣候變遷的過去現在與未來,2005年6月。

  • 我國氣候變遷現象

    2005年颱風、洪水損失最大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初步估算,2003年~2005年台灣颱風及洪水保險損失由台幣2千7百萬增加至12億6千7百萬,增加47倍。

    – 2003年~2005年地震保險損失則遠低於颱風、洪水災害,其中以2004年7百萬新台幣為最高損失。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百萬

    新台

    012345678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百萬

    新台

    颱風、洪水保險損失 地震保險損失

  • 1992 1994 19981996 2000 20042002 2006

    我國因應氣候公約之進程

    1992年5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正式通過

    1997年12月

    京都議定書正式通過

    1994年3月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生效

    ‧2001年7月通過波昂協議

    ‧2001年11月通過瑪拉克什協定

    ‧ 2005年1月歐盟排放交易開始實施

    ‧2005/2/16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

    ‧ 2005年7月Gleneagles G8高峰會

    ‧ 2005年7月亞太潔淨發展與氣候夥伴協定(APP)

    ‧ 2005年11月第11次締約國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一次締約國

    1998年第一次全國能源會議

    1999年

    ‧政院通過『全國能源會議結論具體行動方案』

    ‧行政院永續會21世紀議程會議 ‧2006年4月

    全國永續發展會議

    ‧2006年 7月台灣經濟永續發展會議

    1992年行政院「對外工作會報全球環境變遷工作小組」

    1994年「全球環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

    1997年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大氣保護與能源工作分組」

    2002年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國際環保組」

    2004年行政院永續會因應氣候變遷暨京都議定書推動小組

    2006年經濟部產業溫室氣體減量辦公室

    2003年全國非核家園大會

    2005年第二次全國能源會議

    國內

    國際

    ‧2006年3月京都議定書遵約委員會開始運作

    ‧2006年5月後京都目標磋商會議開始。

    ‧2006年7月聖彼得堡 G8高峰會

    ‧2006年11月第12次締約國會議暨京都議定書第二次締約國

  • 催生溫室氣體減量法

    • 積極參與國際會議:– 環保署歷年均積極參與COP及MOP歷次會議,掌握國際最新溫室氣體發展趨勢,亦蒐集許多寶貴資料。

    • 非締約國的困境:– 受限於我國特殊處境,無法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及京都議定書,亦無法實際參與公約相關法制作業及所提供之減量機制(諸如JI、ET及CDM等)。

    • 減量成效不佳:– 儘管我國已規劃減量策略及行動方案,實際作為仍付之闕如,主要原因即為--缺乏溫室氣體減量法之授權與規範!

  • 溫室氣體減量法之立法迫切性

    溫室氣體不是空氣污染物,現行環保法令不能有效管制溫

    室氣體!

    全民已有立法共識(2005年全國能源會議、國家永續發展會議、經濟發展永續會議) 。台灣不被聯合國視為附件一或非附件一國家,需有與國際

    接軌之國內法執行溫室氣體減量。

    對外宣誓願善盡地球村成員責任,爭取國際認同。

    越早減量,成本越低!

  • 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特色

    全民減量運動與政府帶頭宣導(減量意識建構)

    自願減量、減量計畫與溫室氣體效能標準

    (減量基線建立與管制標準實施)

    減量目標

    指定對象盤查、登錄與查證(減量能力建構)

    時間

    溫室氣體排放量

    總量管制與交易

    (適時檢討修正)

    (最佳可行技術與分階段核配)

    溫室法為法治基礎

    減量技術提升

    市場機制參與

    社會行為潛力

    減量空間確認

    確保永續發展

    •立法架構及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