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43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三年五月

Transcript of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Page 1: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三年五月

Page 2: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绿道网建设的有关工作要求,制定本指引。

1.2 本指引适用于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的规划设计和建

设实施工作。

1.3 绿道网“公共目的地”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实施,由当地人民

政府统筹规划、建设、国土、环保、农业、林业、渔业、水利、旅游、

教育、文化、体育等部门统一进行,各部门应按照规划要求和职能分

工,依法履行职责。

1.4 绿道网“公共目的地”的规划设计和实施应同时符合国家、

广东省以及各市的有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

1.5 本指引由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

Page 3: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2

2 概念与要求

2.1 涵义

绿道网“公共目的地”(以下简称“公共目的地”)是指与绿道无

缝衔接、能够满足居民多种活动需求的公共场所,可为居民提供运动

健身、文化展示、科普教育、餐饮娱乐、休闲游憩等服务,并与城市

特色塑造、形象展示和各类品牌建设等紧密结合,吸引居民更多使用

绿道,培养形成新的休闲生活方式,促进城市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的

提升。

“公共目的地”与一般的绿道驿站不同,它不仅能提供常规的休

憩、交通、服务等功能,还可通过特色资源和多样化活动吸引人的关

注,满足人的使用需求,并与绿道共同构成串珠状的休闲空间体系。

图 2-1 绿道 “公共目的地”构成串珠状休闲空间体系示意图

Page 4: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3

图 2-2 “公共目的地”与绿道关系示意图

“公共目的地”应当与绿道连接或通过慢行道与绿道连接。连接

“公共目的地”和绿道的支线或慢行道统称“公共目的地”连接线。

2.2“公共目的地”的分类

“公共目的地”的建设应当整合和挖掘城市各类自然和人文资

源。其中,自然节点包括各类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

度假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农业景观区、滨水空间等;

人文节点包括各类历史文化物质遗存风貌区、商业步行街区、城市广

场、城市公园、标志性建筑周边、公共活动集聚地区等。根据场所资

源的差异,“公共目的地”可分为八种类型:

(1)公园绿地型:依托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而成的“公共目的

地”,如综合公园、社区公园、各种专类公园以及其它绿地等。该类

型不包括依托风景名胜区、主题公园建设的“公共目的地”。

(2)广场型:依托各种形式的游憩、纪念、集会等广场建设而

成的“公共目的地”,交通集散广场除外。

(3)设施型:依托城市主要文化、体育、娱乐等公共设施,如

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音乐厅、歌剧院等,建

设而成的“公共目的地”。

(4)街区型:依托城市各种特色街区,如步行街、特色商业街、

创意街区等,建设而成的“公共目的地”。

Page 5: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4

(5)历史文化型:依托受保护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历史文化街

区、历史建筑、古镇古村落、各类遗址以及以历史人文景观为主的风

景名胜区等,建设而成的“公共目的地”。

(6)旅游景区型:依托旅游景区或景点,如旅游度假区、主题

公园、农业观光园等,建设而成的“公共目的地”。

(7)自然生态型:依托以保护自然生态资源为主的区域,如自

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

野生动植物园等,建设而成的“公共目的地”。该类型“公共目的地”

的活动以不影响生态保护为前提,可以开展相关科普教育、农业观光

和旅游休闲等活动。

(8)特殊资源型:依托城市标志性建筑,如地标、雕塑,以及

其它特殊资源如特色品牌资源、特色空间等,建设而成的“公共目的

地”。

2.3 规划布局要求

2.3.1 规划布局原则

(1)经济性

从降低建设成本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城市内外现有资源加以整

合、挖掘、提升,从而形成“公共目的地”。

(2)人性化

从人的需求出发,补充完善各类人性化场所和相关设施,营造人

性化空间,提高“公共目的地”的公共使用价值。

(3)开放性

合理确定功能用途,完善开发管理方式,确保“公共目的地”使

用的公共性和开放性。

Page 6: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5

(4)系统性

强化“公共目的地”与非机动交通系统的衔接,构建类型多样、

布局合理、层次丰富的“公共目的地”,满足建立整体串珠状休闲空

间体系的需要。

2.3.2 布局要求

从便于居民使用的角度考虑,“公共目的地”应当满足步行和自

行车等非机动交通方式的可达性要求,设置在交通方便、服务设施齐

全的地区,如城市中心区、主要居住社区、商业区、旅游景点等地,

并优先满足人口密度较高、公共活动集聚但公共空间不足的地区需

要。

市政公用设施、环卫设施、交通设施、物流仓储设施、医疗卫生

设施、防护绿地,以及缺乏安全防护设施的地区不宜设置“公共目的

地”。

2.3.3 布局设置间隔

城区绿道网“公共目的地”应根据公众活动需求按照 1.5~6 公

里的间距进行弹性设置,公众日常活动比较集中的区域可通过提高设

置密度或扩大用地规模满足需求;郊野地区“公共目的地”的设置可

借鉴绿道驿站的标准,按照 15~20 公里的间距设置。

Page 7: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6

3 建设方式与手段

3.1 建设方式

绿道网“公共目的地”可通过整合、完善、新建等三种方式进行

建设。

(1)整合:指已有较为完善的资源(如城市公园、旅游景点、

历史街区等),可通过完善标识、交通接驳设施等将其直接整合纳入

“公共目的地”体系。

(2)完善:指有一定价值但未加以开发利用的零散资源,通过

挖掘整理、体系化的完善和补充“公共目的地”连接线,将其纳入“公

共目的地”体系。

(3)新建:指完全通过改造和新建行为补充的“公共目的地”。

图 3-1 “公共目的地”建设方式指引图

遵循“先城区后郊野地区”的思路,近期重点对城区及城区周边

人口密度较高、公共活动集聚或者绿道使用率较高的地区进行补充建

设,满足群众现实的户外活动需求。

Page 8: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7

3.2 建设手段

(1)对已有资源进行创意再开发

充分挖掘城区资源,尤其是一些普通和废弃的资源,通过创意设

计进行再开发。

案例

广州东濠涌:广州市利用高架桥下的原有污水排水河涌,结合特殊的生态治理、水

的景观设计等,打造成了一个吸引河涌周边住区人群的休闲玩耍好去处。此外,还结合

河涌的历史在附近建设小型历史博物馆,丰富了该场所的使用功能。

广州东濠涌

Page 9: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8

(2)设置独特的设施及街道小品

在资源条件和景观比较普通的场所,如一般的公园或绿地,可以

通过设置独特的设施来增强场所吸引力。

案例

1.日本街头小型的喷泉广场:广场上设计了一个小型喷泉,吸引了周边地区不少人,

尤其是在炎炎夏日时来到这里休憩玩耍。韩国街头小型的人偶雕塑广场:场地设计的人

偶雕塑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和游人到此玩耍,并拍照留念。

日本街头的小型喷泉 韩国的人偶雕塑场地

2.佛山新城绿道:佛山新城绿道有一段利用河水资源形成的露天沙滩泳池,远低于

城市游泳池的收费,在泳池里欣赏江景的趣味性使得该泳池深受佛山市民欢迎,并在一

定程度上丰富了新城绿道的使用功能,提高了绿道的使用率。

佛山新城绿道附近的露天沙滩泳池

Page 10: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9

(3)设计独特的主题与环境

通过极具特色的主题设计,营造与众不同的环境氛围体验,区别

于一般场所。

案例

1.广州生物岛的特色驿站——半岛驿站:其极具特色的环境设计和小资情调,吸引

了大批广州市区的人周末到此休闲。

广州生物岛的特色驿站——半岛驿站

2.以色列的海底特色餐厅:餐厅位于以色列南部,离 Eilat 湾海岸 300 英尺,深入

海底 20 英尺。以海洋生物作布置设计,餐椅设计成水母形,顶灯设计成海星形,灯饰设

计成珊瑚形,花园围栅则是各种海草的形状。由于极具特色,吸引了许多人到此就餐、

体验。

以色列海底特色餐厅

Page 11: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10

(4)结合特殊资源包装策划

挖掘和利用城市特殊的资源如品牌门店、老字号、名人秀场、城

市地标、特色旅馆等,结合周边资源情况打造成为“公共目的地”。

案例

1.美国旧金山九曲花街:在 19 世纪 20 年代,为了使繁忙的交通有所喘息而设计建

造。现在因为其特殊的八个急转弯、40 度的斜坡以及四季遍植的花木(春天的繍球、夏

天的玫瑰和秋天的菊花等),把它点缀的花团锦簇,成为旧金山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旧金山九曲花街

2.日本东京胶囊旅馆(Capsule & Sauna Century Shibuya):胶囊旅馆最开始是为了

那些出差或者错过末班火车,需要廉价住处的人准备,不过现在好奇十足的旅行者们也

会选择这样的旅馆,这里俨然成为游客猎奇的又一去处。

日本胶囊旅馆

Page 12: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11

(5)根据多样化的活动需求进行开发

通过进一步细分人群活动的需求,建设更为多样化的、具有针对

性的“公共目的地”。

案例

香港郊野公园:针对不同游客的活动需求特点,为游客提供不同难度的游径和活动

内容。郊野公园内设有各种不同类型、长度和难度的郊游路径,切合不同类型游人的需

求。有树木研习径、郊游径、缓跑径、健身径、均衡定向径、轮椅径、远足研习径、家

乐径和自然教育径等。另外还在郊野公园范围内设置鸟巢,方便雀鸟在公园内栖息,同

时方便游人对雀鸟进行观察;在野生植物、蝴蝶、雀鸟、昆虫等生物的栖息地,设置解

说设施、导赏团等服务;拍摄各式各样本地的植物、昆虫及雀鸟照片,编辑网站进行宣

传等。

香港郊野公园的游径分类

Page 13: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12

(6)营造印象深刻的震撼性景观

通过先期策划,建设具有震撼性的大地景观,使人产生深刻印象,

继而利用影响力去建设和完善“公共目的地”。

案例

四川省江油市的油菜花地景观:用 800 亩油菜拼出李白头像,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

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赏。

四川省江油市的油菜花地景观

Page 14: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13

3.3 位于城区内 “公共目的地”的规划建设

(1)城区“公共目的地”的建设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进行整合、

提升。城区内绿道或绿道附近的以下资源应当充分利用:

各类公园绿地;

各类广场和公共活动中心;

主要文体活动设施;

各类历史文化街区或特色街区、创意街区等;

主要滨水地区;

各类旅游景点;

城市标志性景观周边地区或其它特殊资源,如老字号商铺、特色

建筑等。

(2)核心城区人口密度较高、公共活动聚集的地区,应按照 1.5

公里的间距要求,结合城市更新,补充完善“公共目的地”体系,作

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满足市民休憩、健身、交流等户外活动需

求。

(3)充分利用城区内的闲置土地、街角空间、街区内部或社区

内部空地,通过增加绿化、游憩设施等方式,纳入“公共目的地”体

系。

(4)合理活化城市空间,充分挖掘利用废弃或使用低效的水系、

山体等地形地物以及老旧建筑,进行有创意的设计、改造,提升其景

观价值和使用功能,将其建设成为“公共目的地”。

(5)对于一般的城市公园或绿地,可通过增加儿童游乐设施、

体育设施、休憩设施、绿化等,以及对街道家具、景观小品和整体环

Page 15: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14

境进行特色化设计,以提高“公共目的地”的吸引力。

3.4 位于郊野地区“公共目的地”的规划建设

(1)在遵循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下,现状郊野绿道沿线的以下

场所可建设成为“公共目的地”:

人文遗迹、古镇古村落等;

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区、农业观光园;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郊野公园或地质公园。

(2)现状绿道的一级驿站可以结合周边景观资源,适度扩大规

模,进行场地环境的整体设计,并补充相关活动设施形成新的“公共

目的地”。

(3)利用绿道沿途的优势资源,通过独特的景观设计,如在景

观节点设置观景平台,将其打造成为小型“公共目的地”。

(4)山水景观地区可以通过建设成为森林公园或者郊野公园的

方式打造“公共目的地”。

(5)农业景观地区可以通过建设农业观光园、开展农家体验活

动等方式,打造“公共目的地”。

(6)经营性的旅游景点或景区、公园可以通过完善交通接驳、

允许非机动车入内、增加引导标识等方式将其纳入“公共目的地”体

系。

(7)充分挖掘郊野地区的资源特色,通过细分人群活动需求、

增加创意元素、主动策划活动等方式,增强场所吸引力,使之成为“公

共目的地”。

Page 16: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15

4 规划设计指引

4.1 设计原则

(1)倡导生态健康。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环境质量,提倡健康

生活方式,提升生活质量。

(2)依托现有设施。充分依托和利用现有设施,如现有绿道及

其它已有接驳、标识、环境设施,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3)体现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合理配置

相关设施,提升城市宜居水平,提高生活幸福指数。

(4)突出当地特色。尊重不同地区的民族风情、传统文化、城

市精神及发展条件,在遵循统一性原则的基础上,体现地方自然和人

文特色。

4.2 场地设计指引

4.2.1 总体要求

(1)场地设计应以经济、适用、美观为基本原则,结合自然条

件和场地主要功能用途,因地制宜选用本土材料,同时注意与周围环

境和谐统一。

(2)场地内部应注重功能分区、地面软硬环境分区、交通流线

组织,满足各类活动需要,避免相互干扰,并兼顾避震防灾疏散功能

的要求。

4.2.2 设计指引

(1)场地设计应注重动静分区。动态活动场所与安静休憩场所

之间可通过园林绿化或自然地形等进行隔离,并做到交通组织流线清

Page 17: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16

晰,满足各种使用功能要求。

(2)场地设计应区分软、硬

质场地。在保证各类活动使用的前

提下,保留更多的植被、水体等软

质场地。

(3)应注重场地内不同形状、

深浅、宽窄水体的特色设计,包括

水环境中动植物的分布、水位高差

的设计、自然和人工水体的设计以

及水上活动的布置。对水体进行合

理保护与利用,水体驳岸设计引入

生态保护理念,减少硬质化,尽可

能采用生态驳岸,兼顾人与自然共

同需求。

4.3 绿化景观设计指引

4.3.1 总体要求

(1)生态性。因地制宜,采用生态保护和绿化恢复相结合的方

式,增加绿量,突出生态效益。

(2)景观性。注重绿化设计,灵活运用多种绿化手段,塑造结

构合理、层次丰富、色彩多样的绿化景观。

(3)服务性。体现人性化的绿化设计,充分考虑遮荫、科普、

娱乐、休闲等多种使用者要求,体现服务功能。

4.3.2 设计指引

(1)以本土化植物物种为主,保留原有植被,注重乡土植物的

开发利用。

硬质场地

软质场地

Page 18: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17

(2)合理搭配植物,乔木、灌木、草地及地被植物相结合,采

用多样化的栽植方式,在不同空间节点采用不同的植物配置模式以及

孤植、对植、列植、群植等不同的栽植方式,形成丰富而生动的绿化

景观界面。

(3)重视营建良好的视觉效果。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通

过植物的叶、花、果实、树皮等显示色彩,塑造季相景观,实现色彩、

层次、界面丰富的观赏效果。景观较好区域应留出视线通廊,确保视

野可达各重要节点。

4.4 设施配置指引

4.4.1 总体要求

(1)充分整合,合理布局。强化现有设施与资源的挖掘和利用,

充分利用周边设施,减少资源浪费,加快设施配套完善;相对集中与

适当分散相结合,以合理确定管理与服务设施的布局,方便使用者并

利于经营管理,发挥设施的综合效益。

(2)完善各类活动设施。包括活动场地、活动设备、功能建筑、

构筑物等固定设施及需临时搭建的舞台、设备等临时设施。

不同空间节点处采用不同的植物配置模式 营建色彩、层次、界面丰富的观赏效果

Page 19: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18

(3)提升设施信息化水平。为方便群众使用,因地制宜地配置

WIFI 热点等信息设施,提供网络服务和信息发布功能,体现“智慧

广东”的发展要求。

4.4.2 设施分类

“公共目的地”的设施从功能上可以分为四类。

(1)服务设施:服务使用者日常需求的设施,包括交通接驳、

商业服务、安全保障、环境卫生等设施。

(2)活动设施:在服务型设施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公共

目的地”类型及所处自然人文环境,吸引使用者长时间体验、停留和

举办活动的设施。

(3)信息设施:为使用者提供网络服务和信息发布的设施。

(4)管理设施:为使用者提供基础服务与管理的设施,主要包

括行政管理、游客服务等设施。

4.4.3 设施配置指引

根据配置要求,“公共目的地”上的设施分为基本设施和按照当

地条件、“公共目的地”功能类型可选择配置的设施。具体配置要求

见表 4-1。

“公共目的地”周边 500 至 800 米(步行十分钟的距离)范围内

已有较好的服务设施配套,且满足基本设施配置要求的,无需另外单

独建设,通过强化标识引导纳入“公共目的地”体系即可。

特殊资源型“公共目的地”或者场地规模较小的“公共目的地”

的设施配置不受基本设施配置要求的限制,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配

置。

Page 20: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19

表 4-1 设施分类及具体构成一览表

设施分类 设施形式 可能包括的服务内容或者具体设施

服务

设施

商业服务设施

零售点 书报销售、旅游纪念品售卖、摄影、户外旅游用品租赁

与售卖

饮食点 特色小吃、快餐、饮料咖啡、酒吧服务

自行车服务点 自行车租赁与维修保养、自行车停放点等

金融服务点 自动存取款机等

安全保障设施

治安消防点 警务站、治安执勤点、紧急求助站、监控设施、应急呼

叫系统、灭火器、消火栓、应急疏散系统等

医疗急救点 医疗救护、医药用品销售

安全防护设施 护栏、安全岛、减速带

无障碍设施 无障碍通道(路)、电(楼)梯、平台、盲文标识、音响提

环境卫生设施

公厕 普通公共厕所、无障碍厕所

垃圾箱 广告垃圾箱、垃圾分类指示

污水收集设施 生态环保型污水处理站、定点拦截设施

交通接驳设施 接驳设施 公交站点、出租车停靠点,游览车服务等

停车设施 机动车停车场、非机动车停车场

活动

设施

固定设施

游赏场地 广场、绿地(公园、街头游园等)、水体、山体、沙滩

体育场地 锻炼场地、健身器材、跑道、各类球场、游泳池等

游乐设备 各类主题的游乐设备

功能建筑 特色餐饮店、文化活动站、小型博物馆及展览馆、俱乐

部、租赁店、旅游用品超市、小型旅馆

家具小品及

构筑物

长椅、石凳、休息亭、观景平台、宣传栏、雕塑、空中

观光廊道

临时设施

临时搭建舞台 观众席、舞台

临时设备 音响、特效灯具、投影仪、摄像机、展板展架、地毯、

桌椅、特色道具、遮阳伞

信息

设施

信息发布设施 信息发布站 宣传栏、广播、电子大屏幕、触摸屏

网络服务设施 Wifi 热点 宽带接入及上网服务点、WIFI热点

管理

设施

管理指挥设施 管理中心 行政管理、治安监控、防火救灾、医疗急救、环卫保洁

游客服务设施 游客服务中心

游客接待、公共休息、广播、信息咨询、导游服务、地

图及旅游宣传册发放、物品寄存、更衣、饮水、通讯点

Page 21: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20

说明:字体加粗设施的为“基本设施”。

游客服务中心 管理中心 医疗急救站 场地设施

博物馆 零售点 自行车租赁 治安岗亭

垃圾箱 无障碍设施 公共厕所 洗手池 游览及巡查车

Page 22: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21

4.5 灯光设计指引

4.5.1 灯具类型

根据设置位置和灯光效果的需求,可灵活安排设置路灯、庭院灯、

草坪灯、地灯、激光灯、线性 LED 灯和其他(高杆灯、投射灯、水

下灯、埋地灯、下照灯)各类灯种。

4.5.2 设计指引

(1)灯光设计应注重安

全性、整体性、层次性,突出

照明重点,在满足夜间照明的

条件下,合理适度照明,节约

能源。

(2)灯光设计应注重确

定合理的照明面和照度,选择

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光源和

灯具,强调综合照明效果。

(3)灯光设置应具有较

强引导性和标志性,充分结合

“公共目的地”的自然风貌和

文化特色,体现艺术性,烘托

“公共目的地”的景观特征。

4.6“公共目的地”连接

线设计指引

4.6.1 建设形式

通过“公共目的地”连接线,可强化 “公共目的地”与既有绿

不同类型灯光组合形成的照明和景观效果

Page 23: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22

道、公共交通的联系与接驳,提高绿道网的系统性和可达性。在形式

上,“公共目的地”连接线可以利用现有绿道或者通过新建绿道支线

实现,也可以与城市非机动交通系统相结合,利用步行道、非机动车

道以及公共步行通道等慢行道与“公共目的地”相连接。

4.6.2 总体要求

(1)应遵循安全、便捷、舒适,且与绿道网和“公共目的地”

无缝衔接的原则。

(2)应利用和整合现有的非机动交通系统和公共开放空间资源,

形成体系完善、脉络清晰、特征突出的非机动交通和公共空间体系。

(3)依托城市道路布局的连接线,应充分重视与机动车道的安

全分隔,通过绿化、设置分隔条块或路沿分隔确保步行交通的独立和

安全。城市快速路和交通性主干道的人行道系统不宜作为“公共目的

地”连接线。

(4)郊野地区的“公共目的地”连接线规划应结合自然地形中

原有山林沟谷、农田林网、河渠的天然走向,尽量利用原有山路、土

路、田间道路,并做好安全防护。

(5)应避免过多与车行系统交叉,避免不必要的立体转换,并

注重与两侧建筑、街道尺度、绿化环境的协调统一,体现活力,增加

舒适度。

4.6.3 设计指引

作为绿道支线的“公共目的地”连接线,其具体的建设标准参考

《广东省立绿道建设指引》或《广东省城市绿道规划设计指引》执行。

作为慢行道的“公共目的地”连接线,按如下基本要求进行规划

建设:

(1)道路宽度。道路宽度应满足人与自行车混行的要求,不小

Page 24: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23

于 3m,其中步行道宽度不小于 1.5m。

(2)道路坡度与净空。截面斜坡不超过 2%(1:50),纵面斜坡

不超过 5%(1:20),特殊地形下不超过 8.33%(1:12),垂直方向的最

小净空为 2.4 米。对于在人体肩膀高度的障碍物如建筑的外墙、栏杆、

栅栏,应考虑 0.6 至 1 米的退让距离。

连接线道路坡度示意

连接线道路净空与退让示意

(3)过街连接。非机动车过街设施宜与人行过街设施相结合。

当连接线必须穿越城市道路时,优先考虑水平过街方式。当采用立体

过街形式时,非机动车与行人共同使用的立体过街通道宽度不宜小于

3.7 米。地下通道应保证照明,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4)非机动停车设施。连接线上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应安排在

醒目和方便使用的位置,靠近主要活动中心和交通枢纽。

(5)界面与出入口。“公共目的地”连接线应当与“公共目的地”

某一开敞边界相邻,并有效连接各社区、商业街区、学校等步行出入

Page 25: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24

口。

(6)道路铺装。“公共目的地”连接线的铺装需采用与周围路面

颜色不同的色彩进行区分。铺装表面应“稳定、坚固、防滑”,并满足

婴儿车、轮椅、购物小车等“带轮”步行的使用要求,鼓励使用可透

水材料。

(7)无障碍及遮蔽设计。“公共目的地”连接线应当满足无障碍

设计要求,如高差无法避免应考虑踏步与坡道相结合,保持“公共目

的地”连接线的连续性。“公共目的地”连接线可因地制宜采用顶棚、

廊道、下层架空等方式遮阳挡雨,在促进使用的同时形成较强的空间

趣味感。

4.7 标识设计指引

4.7.1 标识分类

标识系统根据标识内容的不同分为导向标识、解说标识和管理标

识等。

(1)导向标识:指场所、道路名称与图形元素组合用于引导人

们选择方向的标识设施。

(2)解说标识:对某处自然景点、历史场所及其它场所的介绍

和说明的标识设施。

(3)管理标识:用于禁止、提醒、限制、提示、警告某种具体

行为的标识设施。

4.7.2 设计指引

位于绿道上的标识系统参照《珠三角绿道网标识系统设计》执行,

标识系统的 logo、颜色、尺寸等强制性内容须统一。其它标识系统可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管理机制以及“公共目的地”类型的差异有所不

Page 26: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25

同。

“公共目的地”标识可采取牌、柱、墙、碑及其它构筑物等形式;

“公共目的地”标识的规划布局及材料选用需在满足“生态化、本土

化、人性化、多样化”要求的基础上体现系统的协调性和统一性。“公

共目的地”标识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其资源条件和开展活动的不同要

求,完善解说标识和管理标识。具体要求如下:

(1)“公共目的地”连接线上的标识设置应以导向标识为主,注

重体现连续性和引导性,充分考虑人的心理习惯和视觉要求,保证良

好的引导作用。

(2)进入“公共目的地”的过渡空间以导向标识、解说标识为

主,以标牌、信息墙为主要形式,提前对“公共目的地”的性质、功

能、历史、特色等进行引导和说明。

(3)“公共目的地”内部的标识应注重体现整体性和统一性,设

置应分清主次,突出主体。标识的设置还应积极配合“公共目的地”

生态、环保、教育、休闲等功能的发挥。

4.8 分类设计指引

不同类型“公共目的地”的设计,除应满足上述一般要求外,还

应根据类型的差异体现其特殊要求,见表 4-2。

Page 27: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26

表 4-2 “公共目的地”分类规划设计指引

公共目的

地类型

场地设计及

绿化景观 设施配置 灯光设计

“公共目的地”连

接线设计 标识设计

公园

绿地型

人群活动密集

地区可以增加

活动场地,场地

设计以硬质铺

地为主;街区内

部小型公园还

应加强入口设

计。

应重点完善活动

设施、服务设施

和接驳设施;设

施配置上重点补

充信息设施,有

条件的可以通过

声、光、电等高

科技设施配合进

行 科 普 信 息 传

达。

灯光设计上应确

保安全;连接线

应持续照明;人

群密集活动场地

应 确 保 光 线 亮

度。

“公共目的地”连

接线通过社区时,

宜串联小学、幼儿

园、社区文化站、

医疗室、社区商业

等配套服务设施,

形成便民的休闲

服务路径;应考虑

为步行提供必要

的遮挡设施,鼓励

植物遮荫。

应重点完善解

说标识;对于大

型公园绿地,应

增加标识数目,

形成连贯的导

向标识系统;各

种具有科普教

育的专类公园

应提供完善的

解说信息。

广场型

适度增加绿化

空间;场地设计

上应积极整合

消极场地,设计

合理用途;街区

内部小型广场

还应加强入口

设计。

应 重 点 补 充 休

憩、遮荫、防雨、

环境卫生、餐饮

零售等设施;可

根据活动的需求

配备移动式的相

关设施。

根据人群活动的

时间特征,合理

安排照明时间;

密集活动区域应

有 高 照 度 的 灯

光。

应考虑为步行提

供必要的遮挡设

施,鼓励植物遮

荫。

应重点完善导

向标识;标识设

计应富有城市

特色,丰富都市

景观,提升使用

者参与性。

设施型

根据设施差异,

“公共目的地”

连接线接近设

施处可设置相

应的街道家具

加强景观暗示。

尽可能依托周边

地区或者设施本

身内部已有的设

施;补充网络及

wifi 设施。

应在设施入口空

间提供高照度的

照明。

应与设施主入口

或者次入口相连

接。

街区型

适度增加绿化

空间,加强垂直

绿化和立体绿

化。

重点补充休憩、

餐饮零售、租车

等设施。

应作为引导游客

进行游憩观光的

重要游线进行重

点设计。

标识设计应根

据不同的街区

特色进行不同

的形象设计。

旅游

景区型

场地设计应考

虑大规模人流

集散。

对于表演活动强

度特别高的景区

型 “ 公 共 目 的

地”,灯光设计应

灵活搭配,营造

热闹的气氛。

应作为引导游客

进行游憩观光的

重要游线进行重

点设计。

标识设计上应

完善对景观资

源特色的介绍。

Page 28: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27

公共目的

地类型

场地设计及

绿化景观 设施配置 灯光设计

“公共目的地”连

接线设计 标识设计

历史

文化型

绿化设计上应

加强垂直绿化

和立体绿化,避

免生硬的绿化

方式破坏原有

空间肌理和历

史信息;场地设

计上应以硬质

场地为主,补充

人行空间和集

散空间。

重点补充休憩、

零售餐饮、宣传

解说等设施;需

要新建设施的,

可以采取利用零

散空间资源、改

造现有的建筑等

多种手段,完善

设施配置。

铺装材料和色彩

应与周边环境相

协调;道路宽度、

坡度及净空可以

根据既有机理格

局进行调整。

标识设计上应

突出历史韵味

和人文特色;新

建标识应与原

有标识相协调,

并连贯相通。

自然

生态型

场地设计应以

软质场地为主,

尽量保留原有

景观,减少破

坏,以生态修复

和小规模改造

为主。

设施配置上要结

合使用者需求适

度集中配置,新

建设施体量不宜

过大,并适度隐

蔽配置;重点补

充应急援助、医

疗等设施。

以 高 杆 路 灯 为

主,既起到较强

引导作用同时减

少对已有自然环

境破坏。

设计和选址应遵

循自然地形中原

有山林沟谷、农田

林网、河渠的天然

走向,尽量利用原

有山路、土路、田

间道路,做好安全

防护;可采用多种

方式如渡船、缆

车、栈道下层架空

等方式完善整个

“公共目的地”连

接线体系;宜采取

原生材料进行铺

装,保持沿线原生

景观。

标识设计应突

出生态性,尽量

使用原生材料,

融入自然;完善

管理和导向标

识,应设置在比

较突出的位置;

应增加标识数

目,形成连贯的

导向标识系统。

特殊

资源型

场地设计应考

虑大规模人流

集散。

尽可能依托周边

地区或者标识物

本身内部已有的

设施;设施配置

上重点补充信息

设施。

灯光设计应考虑

如何烘托和突出

标识物。

应作为引导游客

进行游憩观光的

重要游线进行重

点设计。

标识设计上应

提供完善的解

说信息;标识设

计应富有特色。

Page 29: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28

5 活动策划指引

5.1 活动策划原则

(1)倡导健康生活

倡导健康和谐的新生活方式,组织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社区活动

(如亲子竞赛、家庭演艺),增进邻里关系,活跃社区氛围;鼓励开

展各种体育活动、健身运动和休闲养生活动,增强市民体质,提高生

活质量。

(2)弘扬传统文化

继承和宣扬传统文化与城市精神,传承历史文脉,利用历史文化

资源开展节气节日活动如端午赛龙舟、重阳登山活动,民俗活动如民

间美食、民间演艺,以及民间文化展示活动如手工艺品展览、土特产

展览等。

(3)引领时尚消费

体现现代城市文明,引领城市生活时尚,塑造“年轻、活跃、开

放”的氛围,开展商业宣传、婚恋交友、媒体推广、时尚休闲、会展

演出等活动。

(4)助推文化创意

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市民文化水平的提升,组织开展各类

文化、文艺方面的交流、演出、竞赛、展示等活动,鼓励创意团体和

个人以“公共目的地”为平台展示创意成果。

(5)体现寓教于乐

按照“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要求,将有条件的“公共目的地”建

Page 30: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29

设成为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知识宣讲课堂,定期组织

宣传、参观等活动。

(6)兼顾多元需求

体现多元包容的理念,针对特殊群体、特定爱好者的户外活动如

舞蹈、航模、滑板、极限运动等需求,完善设施,组织策划户外联谊

交流、练习与竞赛等活动。

5.2 活动策划指引

活动类型根据活动内容的差异分为文化体验活动、体育健身活

动、休闲游憩活动、公益与公众交流活动、科普教育活动、商业活动、

猎奇探险活动等七大类。不同类型的“公共目的地”活动策划见表

5-1。

表 5-1 “公共目的地”活动策划一览表

活动类型

范例

适宜开展活动

的公共目的地

类型 大类 中类 小类

文化体验

(一)文化活动

1. 节日庆典

佛山龙舟竞渡夺金粽

西班牙布尼奥尔小镇西红柿狂欢节

潮汕地区中秋烧塔比赛

公园绿地型

广场型

设施型

历史文化型

旅游景区型

2. 地方民俗文

化活动

广州南沙妈祖诞辰日

江门新会鱼灯盏

意大利威尼斯传统划船赛

3. 宗教活动展

示与体验

中国—新加坡 2009 宗教文化体验游

九华山地藏法会、庙会活动

4. 历史文化展

示体验

台湾少数民族历史文化体验游

广东粤曲表演

雅典奥林匹亚城体验

(二)艺术活动

5. 静态艺术展

示与体验

画展、动漫展等展示与体验活动

街头三维立体画绘画

公园绿地型

广场型

设施型

街区型

旅游景区型

6. 动态艺术展

示与体验

行为艺术展示与表演

广州 T.I.T 创意园 IMART 创意集市

Page 31: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30

活动类型

范例

适宜开展活动

的公共目的地

类型 大类 中类 小类

体育健身

(三)竞技运动 ——

沙滩排球赛

广州 3V3 节奏篮球赛

“惠州绿道”全国自行车公开赛

公园绿地型

广场型

设施型

旅游景区型

自然生态型 (四)健身休闲 —— 散步、日常体育健身

休闲游憩

(五)观光游赏

7. 郊野观光 深圳马峦山郊野公园之山海溪瀑观光

美国大峡谷观光 公园绿地型

自然生态型

特殊资源型 8. 城市观光

广州“小蛮腰”摩天轮观光

纽约自由女神像观光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内观光马车游

(六)娱乐休闲

9. 购物餐饮 广州天河商圈购物、美食品尝

特色食品街

公园绿地型

广场型

设施型

街区型

历史文化型

旅游景区型

10. 游玩游乐 长隆水上游乐园

深圳世界之窗各国风情游

11. 社区休闲

活动

香港公共图书馆“阅读缤纷月”亲子

活动、社区诗咏、绘画比赛等

(七)度假休闲

12. 生态度假 惠州大亚湾海滨度假

法国葡萄酒庄体验游

旅游景区型

自然生态型

13. 保健养生

惠州大观园温泉保健养生

巴厘岛 SPA 养生

公益与公

众交流

(八)公益活动

14. 公益宣传

佛山珠江小姐环保天使绿道环保行

珠海“爱 Me 公园”绿道骑行公益活动

规划公示及公众参与

公园绿地型

广场型

设施型

街区型

历史文化型

特殊资源型

15. 公益募捐 慈善义演、慈善酒会等

16. 公益服务

深圳公益免费心理咨询活动

广州法律援助宣传咨询活动

献血、志愿者服务

(九)公众交流

17. 大众群体

交流

百合网线下青年见面会

广州海心沙广州人集体婚礼

纽约“白色快闪”晚宴

公园绿地型

广场型

设施型

街区型

特殊资源型

18. 兴趣爱好

者交流

城市画报·佳能投影交流会

凡客·城市画报欧洲杯主题外拍活动

Page 32: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31

活动类型

范例

适宜开展活动

的公共目的地

类型 大类 中类 小类

19. 公众教育 广东美术馆“通过艺术看自己”美术

推广交流活动

科普教育

(十)自然科普 20. 自然科普

教育

植物认知游

植物/昆虫科普讲坛

公园绿地型

旅游景区型

自然生态型

(十一)

人文科普

21. 传统文化

教育 儒学讲坛、国学讲坛等

公园绿地型

广场型

设施型

历史文化型

22. 爱国主义

教育

烈士墓园参观祭奠

辛亥革命百年祭

23. 日常教育

科普

小小消防员,小小交警

创业启蒙教育

(十二)

科技展示

24. 科技成果

展示

农业科技体验展、新科技体验展等

北京科技周科技成果现场体验活动

华南植物园能源植物利用科技展

深圳工业博物馆展览

公园绿地型

广场型

设施型

旅游景区型

自然生态型

商业活动

(十三)

商业演出 25. 商业演出

珠江纯生·月满琶醍生啤酒派对

美丽南方——春暖花开音乐汇

广场型

街区型

特殊资源型

(十四)

媒体活动 26. 媒体活动

电影首映发布会

中国灰汤温泉国际高温挑战赛

广场型

设施型

街区型

旅游景区型

特殊资源型

(十五)

商业活动

27. 产品展销 车展、食品展等 广场型

街区型 28. 产品发布 新产品发布会等

29. 商贸集市 兰州西固“放心食品周六社区市”

猎奇探险

(十六)

猎奇活动 30. 猎奇活动

热气球观光

攀岩蹦极

滑翔机

旅游景区型

自然生态型

(十七)

自然探险活动

31. 自然探险

活动

韶关乳源大峡谷探险

清远英西峰林暗河探险

Page 33: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32

休闲游憩 休闲度假 观光游乐 餐饮娱乐 猎奇探险

节日庆典 文艺表演 科普教育 创意集市 竞技运动

公益服务 农家体验 商业活动 历史文化体验 健身休闲

Page 34: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33

5.3 活动组织指引

5.3.1 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应利用“公共目的地”积极开展以下活动,通过自身的

带动示范,鼓励其他社会各界积极使用“公共目的地”。

政府有关工作的展示和宣传活动;

政府部门单独或者联合有关机构开展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公益宣

传、咨询、服务活动;

科普教育、道德教育等社会教育活动;

结合重大节日开展的节庆或文化活动;

各类体育竞赛或户外比赛等。

案例:

1.河南省有关部门利用公共设施广场进行廉政宣传

从 2009 年开始,河南省有关部门充分利用河南艺术中心门前近 8000 平方米的广场,

进行“中华清风”廉政宣传演出活动。每周末自发到河南艺术中心广场观看演出的观众有

近 5000 人。

河南省有关部门利用设施广场组织开展廉政宣传和公益演出活动

Page 35: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34

2.兰州市西固区商贸委牵头组织的放心食品周六社区集市活动

兰州市西固区“放心食品周六社区集市”活动利用周末时间,组织有规模、信誉好、产

品质量安全、有一定市场的食品加工经营企业,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蔬菜、瓜果,以直

通车的形式在社区进行巡回展销。

兰州市西固区商贸委在社区广场举办放心食品周集市活动

5.3.2 企事业单位

政府应引导各类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的行业特性和发展需求,利

用“公共目的地”开展以下活动:

教育机构可依托在动植物园、博物馆、天文台等设立的绿道“公

共目的地”开展自然、历史、社会、科技等方面的科普教育活动;

媒体机构可以利用“公共目的地”进行现场互动、节目制作等活

动;

科研机构可利用“公共目的地”开展现场考察、公众调查、科普

宣传等活动。

商业企业可通过“公共目的地”开展产品推广、展销等活动,加

强产品宣传认知;

企事业单位可利用“公共目的地”组织企业员工等开展企业内部

的庆典、宣传、郊游、休闲度假等活动。

Page 36: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35

案例

1.深圳市中小学利用植物园进行自然科普教育宣传

仙湖植物园于 1998 年命名为深圳市科普教育基地及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并于 2004

年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目前已经成为深圳中小学进行自然科普教育的重要场所。

深圳市中小学利用植物园进行自然科普教育

2.天津企事业单位在青年宫举办交友活动

“渤海玫瑰之约”是《渤海早报》、天津青年宫、渤海网联手推出的大型交友活动活

动,活动场地主要是依托青年宫设施及周边广场地区。

企事业单位举行大型社交活动

3.企事业单位可以开展的其他活动

企业举办员工拓展活动 企业在马州海鲜节宣传各种海鲜产品 矿泉水企业在小区宣传矿泉水

Page 37: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36

5.3.3 基层社区

基层社区组织可将“公共目的地”作为开展日常社区活动和信息

发布的场所,使之成为与社区群众沟通的重要平台。同时,可以结合

群众生活需要,组织开展展销、集市等商业活动,以及文艺演出活动。

案例:

基层社区利用社区小广场开展社区文化、体育、宣传等活动

5.3.4 民间团体与社会组织

政府应鼓励各类民间团体、兴趣爱好小组、义工组织等利用“公

共目的地”开展符合本团体宗旨的有关活动:

各类兴趣爱好者及组织利用“公共目的地”开展的兴趣交流、现

场学习、比赛竞技等活动;

文艺团体利用“公共目的地”举行演艺秀、现场交流等活动;

义工组织可以根据公益需要,选择合适的“公共目的地”场所进

行公益宣传和服务工作;

Page 38: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37

各类民间团体可以考虑与政府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利用

“公共目的地”场所组织开展其它各种活动。

案例

1.山东大学生志愿者在广场、风景区开展各种公益服务活动

山东铁职院机械工程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在泉城广场开展了义务献血服务活动,管理

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先后在洪家楼广场、黑虎泉风景区开展节水宣传活动。

义工组织各种公益志愿活动

2.济南摄影爱好者在济南举行坝上摄影采风活动

新华通摄影论坛组织 40 位济南摄影爱好者扛着摄影器材,到风景如画的坝上,创作

了大量优秀作品。

摄影爱好者举行摄影交流活动

3.美国加州里士满的波因特伊萨贝尔公园成为养狗爱好者公园

美国加州里士满波因特伊萨贝尔公园的使用者无一例外都是养狗人。尽管这个公园

设计的初衷并不是为此而设计,但遛狗的人经常聚集在这里,久而久之公园就成了广受

欢迎的狗狗公园。

Page 39: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38

4.其他爱好者如武术、动漫秀爱好者开展的各种活动

武术爱好者开展武术切磋活动 cosplay 爱好者开展动漫秀活动

5.3.5 群众自发参与活动

政府应引导广大群众结合自身的活动需求使用“公共目的地”开

展体育健身、购物餐饮、文化体验、猎奇探险等活动。

案例:

群众自发参与如体育健身、度假、探险、游憩等活动

Page 40: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39

6 管理实施指引

6.1 总体思路

(1)对接绿道,统一部署

对接绿道现有的工作机制,统一部署、统一实施。

(2)因地制宜,有序推动

以城市政府为建设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充分发挥城市政府的主观

能动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省级部门适度督导,有序推动。

(3)政社联动、充分利用

利用好各级政府的引导和社会团体的组织作用,通过日常化和制

度化的活动设计和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提高“公共目的地”使用率。

(4)加强监督,落实到位

地方政府应明确各类“公共目的地”的管理机构,加强日常维护

和管理,确保“公共目的地”管理到位。

6.2 规划建设机制

“公共目的地”的建设采用“地方规划建设,省级监督指导和考

核”的机制。具体程序如下:

(1)城市绿道网总体规划编制应当包括“公共目的地”的规划

建设内容,明确其空间布局、功能定位、数量、建设内容、规模和建

设时序,并制定实施保障措施。已编城市绿道网总体规划但未包含“公

共目的地”内容的,应单独编制绿道网“公共目的地”建设专项规划。

新建绿道在制定绿道建设详细规划时应当包含相应绿道“公共目的

Page 41: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40

地”的详细建设要求。整合型的“公共目的地”应当制定具体的连接

方案、工程量及投资估算等内容,完善型、新建型的“公共目的地”

还应包含总平面布局、设施配套、详细方案设计等内容。

(2)城市政府每年结合绿道网的规划建设安排,制定“公共目

的地”建设年度计划,统筹考虑人力、财力、物力等实际情况,明确

当年建设“公共目的地”的名称、数量、位置、建设内容、规模等基

本信息,并对建设的可行性和建设效果进行评估。

(3)城市人民政府根据“公共目的地”建设年度计划组织“公

共目的地”的建设工作,并将有关建设情况上报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检

查核实。具体要求见本指引 6.4 节内容。

6.3 管理使用机制

“公共目的地”管理应当尊重和延续绿道管理或不同类型“公共

目的地”已有的管理维护机制,确保“建设-移交-管理-使用”有

序进行。“公共目的地”的管理维护实行属地管理,按照“公共目的

地”不同类别归属,明确管理机构。城市人民政府应明确主管部门牵

头、多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管理维护工作机制。在符合有

关政策规定的情况下,鼓励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单位或个人以“认

领”的方式,参与“公共目的地”的管理。

6.4 检查核实验收要求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根据本指引的要求以及各地方政府制定的绿

道网“公共目的地”建设专项规划、年度计划等文件对“公共目的地”

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核实。重点核实以下内容:

(1)选址布局:是否满足本指引 2.3 节提出的布局要求。

(2)设施配置:是否满足本指引 4.4 节提出的设施配置要求。

(3)与绿道的关系:是否与绿道相连,是否按照本指引 4.6 节

Page 42: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41

的要求建设“公共目的地”连接线。

(4)管理情况:是否具有明确的管理主体,是否建立了明晰的

管理维护和活动保障机制,是否满足公共开放的要求。

6.5 信息平台建设

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包括“公共目的地”在内的绿道使

用在线管理和发布平台,有条件的城市,应建立统一的绿道网公共信

息平台。除标明绿道的基本信息外,还应详细标明“公共目的地”的

位置、规模、特色资源、管理主体等信息,动态发布“公共目的地”

上的活动信息,动员各界群众参与。部分规模较大或者需要扩大社会

影响的活动,如大型商业宣传、公益活动、竞赛、演艺等,可以利用

信息平台组织和发布信息,并通知有关部门做好相应预案。

6.6 活动保障机制

为保证“公共目的地”能为群众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户外活动

空间,增强绿道吸引力,各地应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公共目的地”

活动机制,具体包括:

(1)政府部门主动引导。各级政府部门应鼓励社会各界充分利

用“公共目的地”开展活动,制定合理、灵活的鼓励措施和管理规定;

同时,应将“公共目的地”作为常态化的宣传、教育、展示、服务和

节庆活动的场地,带动社会各界和公众使用“公共目的地”。

(2)基层社团广泛参与。一方面,应将“公共目的地”作为基

层社区组织日常活动场所、科普教育基地和信息发布场所,使其成为

与公众沟通的重要平台。另一方面,鼓励和吸引各类民间团体、兴趣

爱好小组、义工组织、志愿者组织在“公共目的地”自发开展演艺、

竞赛、交流、宣传、公益等活动。

(3)相关单位充分利用。根据“公共目的地”的不同功能用途,

Page 43: 广东省绿道网“公共目的地”规划建设指 引cgj.sz.gov.cn/attachment/0/30/30794/2127370.pdf · 1 1 总则 1.1 为完善绿道使用功能,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根据广东省

42

鼓励教育、科研、文化等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结合自身工作需求加以利

用。如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科普基地、生产实践基地、信息咨询发

布场所和商业宣传场所等。

(4)各类媒介大力推广。通过网络、媒体等相关媒介,宣传“公

共目的地”的资源特色,发布各类活动信息,扩大活动覆盖面,组织

常态化的媒体活动或者节庆活动。鼓励媒体以宣传片、专栏、新闻跟

踪等方式对“公共目的地”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报道与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