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斗文学创作四十年 -...

1
责任肯定是小说最重要的派生 物,它是小说写作时所呈现出来的精 神光芒的发散与折射……小说家既不 文过饰非也不敷衍塞责更不弄虚作 假,他在小说自身虚构原则的规定 下,以诚实的态度和道德的情感支持 文本的美学价值,从而使真理的光辉 在小说的字里行间熠熠闪烁。 《阅读与思考》 我喜欢小说中的挤眉弄眼,装 傻充愣,似是而非,阴阳怪气,尤其 是那东西与神龛圣仪紧密相连时,其 声其色更别有洞天。 《乐不思蜀—红柯和 〈天下无事〉》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信奉精英 主义,相信光荣孤立,创造性地寻找 新途和挑战难度,始终是我写作的主 要动力之一。我当然愿意赢得尽可能 多的读者,但我的写作兴趣永远不会 任他人左右。 《答王千马问》 鼎丛书第一辑是作家刁斗的三部作品, 即长篇小说《回家》,中短篇小说集《发现》和 散文随笔集《虚有》。在编辑过程中,刁斗的 文字不断在我的大脑里强化出一个多面立 体的人物形象。要真正了解和认识一位作 家,无疑是进入到他的文字里。 在编辑完刁斗的这三部书稿后,我似乎 拥有了一种发言权似的,在大脑里跳出这样 一句话:一位快乐的悲观主义者。 我想,通过以上三部书的文字来认识刁 斗是绝对可靠的,因为我相信它们的诚实。 从《虚有》里,我窥视到的刁斗,表现出 一种极为正常的样子,世俗的爱好拼贴出他 的日常与大多数人无别。他的文字告诉我, 在文学和仕途不能两全时,他只能听从内 心,选择一种有小说的生活。 他推崇并信赖的现代主义小说,并不是 用标新立异去哗众取宠,而是始终如一地恪 守着他内心追寻的关于小说的道德。“有小 说的生活,是一种道德的生活。对小说的阅 读和写作,是高度个人化的内心体验,来不 得半点粉饰与虚假。”(《有小说的生活》),高 度个人化的内心体验独特的,唯一的,是一 切艺术的本质,它被作家猝然揭露。我仿佛 看到遁形于这些文字里的,是一个内心执拗 却面带嬉笑的果决表情,有一种执守多年的 对小说的真理不可动摇的、“守夜人”般不容 置疑的坚定。 从刁斗的文字中,我窥测到的他,是一个 在一张自己设计的临窗的床榻上“一榻萧然 了此身”的对外部世界保持旁观的逍遥派。 他的生活习惯是“赖在床上胡思乱想,天马行 空地做白日梦”,只肯与滚滚红尘保持一种适 度并且有限的关联。跟随《虚有》里的文字, 从“北陵书房”到“汇宝书房”到“紫荆花书 房”,再到新近他刚刚搬进的又一处未知名的 书房,我看见他带着他的书,在一个城市中一 次次“迁徙”,一次次地回到他内心的皈依之 地。 在刁斗的文字背后,始终有一个关键词 在起伏流转:游戏精神。在他这里,游戏发酵 出的是快乐,滋养着的是好玩。游戏拒绝恶 与伪的大行其道,只以好玩为目的。在刁斗 的游戏精神里,我看到的是一种超拔的生命 态度,它过滤掉了庸常的欲望,发展出了本原 的快乐,我愿意将之理解为一种关于生命最 本质的价值观,用“游戏”抵抗和回应着意外 的生命,“游戏”一词让我想起爱尔兰画家弗 朗西斯·培根,他也同样坚持“游戏”这个字 眼,并到“欢乐的绝望”中去表现身体的本质。 刁斗文字所呈示出来的,既是关于文学 的更是有关生命的一种态度,如果他的文字 有时艰涩繁复,那并非是他在刻意与读者脱 离关系,而是他无法顾及和讨好读者的需 要,他不是在修筑一幢能装载众多读者的故 事大厦,或者建造一辆激情与速度的时尚快 车。但如果读者能潜入他文字的内里,用一 种主动丢弃成规的阅读模式去靠近这些文 字,定然能获得一次被这些文字所搅动起来 的不安体验,成为主动的读者,而这,必将是 一件更有趣的事情。 编辑完三本书,漫游在庇护着刁斗的虚 有世界里,我看见了“虚”的缥缈与神奇, “有” 的超逸和自由,埋藏了虚无的黯然与消极。 虽然“先锋写作,也只能是一场找不到出口的 个人突围,是一次走不到边际的自我放逐” (刁斗语),但我同样也能听到,在一个诚实的 小说家那里,在悲观中快乐着的是对自己的 承诺,在快乐中悲观着的仍然是对自己的承 诺。 5月18日,周末,阳光与暖风,普照与拂 煦,亦如那一场“随刁斗一起走进‘有小说的 生活’”的正午文化沙龙,人们在不断变换的 节奏中感受着刁斗文学创作四十年的体验 与感悟,也在这一条漫长而丰富的文学轨 迹中比照着自己的境遇,如诗般的倾诉带 着文学的永恒魅力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也 让这个周末变得更加充满文学的气息。 刁斗,1960 年出生,1983 年毕业于北京 广播学院,曾任新闻记者和文学编辑,早年 写诗,后专事小说写作,定居沈阳,辽宁作家 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刁斗在小说创 作的道路上耕耘了四十年。出版小说集 10 部,长篇小说 9 部。获得东北文学奖、辽宁文 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辽宁优秀青年作家 奖、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第十届曹雪芹长 篇小说奖、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 说奖提名、第三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 小说奖提名暨决审团奖、第二届在场主义散 文奖·新锐奖,2015 年英国逗号出版社出版 的小说集《POINTSOFORIGIN》被《卫报》 推举为“作家眼中的年度最佳书籍”。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绝对不会拥有 成功的人生。刁斗用他的人生轨迹印证了 这个论点。在活动的开始,作家刁斗就说: “我的文学创作起步是在《沈阳日报》,我的 第一首诗歌就是 1977 年发表在《万泉》副 刊上的,那一年我 17 岁,所以我要感谢沈阳 日报,感谢《万泉》。”刁斗这番发自肺腑的 言辞也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辽宁许多作 家的文学创作都是从《万泉》起步的。当 然,刁斗的成功绝非偶然,是他天赋的释放 和对文学的执著和追求的必然结果。 作为土生土长的沈阳作家,刁斗一直 是当代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存在。刁斗 说:“小说家就像演员一样,不断地创作作 品,不断地塑造人物,就等于作者是在书中 重新活一次,我就是在一次次的复活中体 验着不同的人生。而这种体验能够坚持了 四十年,这是我百感交集的。” 在刁斗眼里,提起小说与生活就不得不 提到卡夫卡。然而最让他触动的,并非是卡 夫卡的作品,而是他的生活经历。就像这次 对话的主题一样“有小说的生活”,正是种种 生活经历才导致了他的创作模式,而作品也 往往也一针见血地挑破生活中的各种虚 伪。真实的作品给人的触动往往是最深刻 的,这是卡夫卡的作品带给刁斗的最大影 响。作为欲望化写作的代表人物,刁斗一 直主张用“私密反抗伪善”。纵观他一系列 作品的主旨,也不外在通过他的具有先锋 意识和实验性质的写作,张扬人性的自由。 著名诗人、作家李轻松是刁斗多年的 好友,这次来为老友助阵也是赞誉连连。 她说,刁斗是令人敬佩的作家,他的先锋性 与坚持不懈的写作都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 的。“他摒弃了陈腐平庸的观念,从自我出 发,重新的审视世界,重新发现世界,重新 定位生活的意义。这对当时的文坛是很有 价值的一种探索,也影响了当时的一大批 作者们。他打破了传统的写作方式,让故 事更为碎片化。比起外在的戏剧化的冲 突,更注重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应该说 他是中国都市文学代表性的人物。40 年的 小说生涯,刁斗从未缺席,把他比喻成马拉 松选手更为恰当,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也有 他重要的辉煌一笔。” 沙龙现场也请到了众多的演播者为大 家奉上刁斗作品里精彩的片段。这些由小 说带来的关于日常生活的种种影响,也让 参与沙龙的文学爱好者们再一次感受到了 文学的力量。 对于文学爱好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 小说来读,刁斗也给出了他的建议:你可以 带上水和面包,连续三个星期泡在书店或 者图书馆里,你就会知道什么样的小说适 合你。 1960:出生于沈阳。 1977:在《沈阳日报》发表第一首小诗。 1979:在《辽宁青年》杂志发表第一 篇小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 1980:与谷建芬合作的流行歌曲《脚 印》发表,并在此后几年里广为传唱。 1994:中篇小说《作为一种艺术的谋 杀》 发表于 《花城》。 1995:短篇小说《捕蝉》和《古典爱 情》 分别发表于 《作家》 和 《收获》。 1996:出版小说集 《骰子一掷》(四川 文艺出版社),含中篇小说六篇。 小说集 《独自上升》(海天出版社),含 中篇小说六篇。 1997:出版小说集 《痛哭一晚》(作家 出版社),含中篇小说五篇。 1998:回答朱文《断裂》问卷。出版 长篇小说 《私人档案》(作家出版社)。 1999:出版长篇小说 《证词》(上海文 艺出版社),小说全文曾发表于 1998 6 期 《收获》。 2001:出版小说集 《为之颤抖》(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含中短篇小说各三 篇。 在巴黎出版小说法文单行本 《孪生》。 2002:出版长篇小说 《回家》(时代文 艺出版社),小说全文曾发表于 2000 6 期 《作 家》。 出 版 长 篇 小 说 《游 戏 法》(江苏文艺出版社),小说全文曾发 表于 2002 3 期 《钟山》。在巴黎出版 小说法文单行本《解决》。出版小说集 《爱情是怎样制造出来的》(黑龙江人民 出版社)。 2003:出版长篇小说 《欲罢》(春风文 艺出版社),获庄重文文学奖。 2004:在巴黎出版由短篇《想象的可 能》《孕》《鹊巢》 组成的法文小说集。 2005: 在巴黎出版小说法文单行本 《罪》。 2007:出版长篇小说《代号 SBS 》(花 城文艺出版社),小说全文曾发表于 2007 1 期 《花城》。武汉大学出版社 出版张赟专著《我读刁斗—来自边缘 的坚持》。 2008: 出版长篇小说《我哥刁北年 表》(江苏文艺出版社),小说全文曾发 表于 2008 6 月《长江文艺》长篇小说 夏季号。 2010: 《我哥刁北年表》 获得 (香港) 第三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 奖 ” 决 审 团 奖 (即 提 名 奖)。 9 月号 《作家》长篇小说专号发表《角色与情 境》(即后来的 《亲合》 删节本)。 2011:出版长篇小说《亲合》(作家出版 社)。《一个虚无主义者的正常死亡》 获得 第三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 2012:出版散文随笔集《一个小说家 的生活与想象》(作家出版社)。 2014:出版小说集 《情书考》(敦煌文 艺出版社),含中篇四篇、短篇三篇。 2015: 在英国出版小说集《 POINTS OF ORIGIN 》,并于 10 11 日至 18 应英国曼彻斯特文学节组委会之邀,作 为唯一的中国作家,参加了 2015 年度 的曼彻斯特文学节。年底,《 POINTS OF ORIGIN 》 被 《卫报》 推举为“作 家眼中的年度最佳书籍”。出版小说集 《出处》(大连出版社)。 2018:出版长篇小说 《圣婴》(作家出 版社);再版 《我哥刁北年表》(作家出 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的“鼎丛书” 第一辑由再版长篇小说《回家》和出版 中短篇小说集《发现》与散文随笔集 《虚有》 构成。 刁斗创作年表 《证词》(长篇小说):一个关于独 善其身是否可能的故事。自甘弃绝红 尘遁入虚空的铁军隐姓埋名地来到一 家个体书店打工,可残酷的现实不是 个人力量可以左右的,他只能身不由 己地又被卷入到现实的残酷之中。 《回家》(长篇小说):一个隐喻, 也是一则寓言,荒诞的生活培植着荒 诞的人生。主人公虽然马不停蹄地历 经了春夏秋冬,却仍然还踟蹰于家门 之外。他的有家不归,表面看去是客 观的阻挠,可谁又能说那不更是一种 主观的回避呢?哀莫大于心死,心已 死寂的现代人也许真的就不再需要最 后的归宿了。 《我哥刁北年表》(长篇小说):通 过一个读书人得过且过的无奈历史, 通过一个局外人似是而非的荒谬经 验,通过一个思想者欲说还休的灵魂 撕裂,通过一个颓唐者放弃自我的绝 望悲鸣,将人与时代之关系,社会对 人之作用,做出了血泪交织的淋漓书 写。 《圣婴》(长篇小说):是汉语小说 寻求革新与蜕变的一次成功努力,它 的从宇宙大爆炸迄于当下的时空背 景,拓展的不仅仅是物理的宽度与深 度,更是衬托出了人类精神的幽暗与 明洁、高贵与低劣、温暖与冰冷…… 它以百科全书式的雄心,对自由无羁 的憧憬与邪恶无耻的堕落做出了生动 的艺术诠释。 《解决》(中篇小说):以其变奏曲 式的结构方式,以一系列刺臀伤害案 件作为引线,对无聊与冷漠的生活做 了触目惊心的发掘与呈示。 《古典爱情》(短篇小说):小说的 建立依据于想象、虚构、梦幻,时间 漫长,空间广阔;但现实生活则是直 截了当的,性、婚姻、确切的时间与 具体的地址。情欲作为一种复杂的人 性感受,正一点点地被清理出精神的 世界。 《一个虚无主义者的正常死亡》 (散文):作者在父亲过世十年之后, 通过父亲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特色的 知识分子在他的时代里的浮沉歌哭, 去叙写一种其实超越于亲情超越于个 别的一代人的精神创伤与思想哀痛。 刁斗代表作梗概 在文字里印象刁斗 黄冰 刁斗文学创作四十年 第一首诗发在《沈阳日报》上 盖云飞 刁斗创作语录 沈阳市第十一届全民读书季 22690171 作者:张治贤张釜 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 30 30 作者:李斌主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0 30 从鲁迅中学继续向东,穿过 宣武门内大街,很容易就能找到 西绒线胡同 51 号。 这个由四进四合院加一座后 花园构成的幽静院落,原是清代 贝子府邸,民国时期成为一名银 行家的寓所,1959 年在此建成四 川饭店。“文革”结束后,邓小 平同志曾到四川饭店用餐。在饭 店老职工中,流传着一个“传奇 故事”:厅内墙上挂着一幅两只 猫的挂毯,小平同志曾在这里说 过那句响彻亿万人耳畔的名言: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 好猫。”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0周年。40年前,正是这位改 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引领“中国 号”巨轮驶上了富强、兴盛的航 程…… 从李大钊故居“出发”,中 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 1920年,16岁的邓小平赴 法留学,并在1923年夏天参加 旅欧共青团支部工作,开始 了职业革命家生涯。 1926年,邓小平从巴黎 辗转来到莫斯科,先后进入 斯大林共产主义大学和莫斯 科中山大学学习。 “在莫斯科学习的邓小 平,是如何在1927年3月由 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 调遣,到达国民革命中心之一 的西安,这段历史其实很有挖 掘价值。不幸的是,一个月 后,李大钊被反动军阀逮捕入 狱。”大钊先生孙子李建生的 话,勾勒出邓小平和李大钊两 位伟人之间的某种联系。 不管怎样,在中国共产党人 的事业上,这种联系是坚固的。 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李大钊烈士 纪念碑上,“共产主义运动的先 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 士永垂不朽”的金色大字,题词 人正是邓小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 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 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 同富裕。” 回望历史,邓小平的这个著 名论断,和90多年前李大钊的 话如出一辙:“照这样看来,社 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 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 的。”李大钊还强调,社会主义 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 发生“适应环境的变化”,是要 在运用中加以发展的,“社会主 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 万做不到的”。 —这条 3 公里的路上,至 今还能捕捉到改革开放改变这个 国家的诸多历史细节。 1984 年 , 西 绒 线 胡 同 145 号,北京市第一家西餐快餐馆 —义利快餐厅开业。红色的 霓虹灯,中英文标识的快餐字 样,涵盖热狗、汉堡、炸鸡、 牛排和咖啡的洋气餐单,显示 出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迎接改革 开放的朝气。 时任北京市领导参观了这家 快餐店后,甚至发出了“北京的 吃饭难问题,要从大力发展快餐 来解决”的号召。 和李大钊故居近在咫尺的永 宁胡同甲 14 号,至今还有一个不 起眼的小旅馆,叫永宁旅馆。国 企改革的宏大主题,能在这个胡 同小旅馆里找到温情和励志的注 解。 20 多年前,这里由北京汽车 制动器厂一处办公楼改造而来。 到了2002年,这家国企因经营 不善濒临倒闭,院子里垃圾堆成 山。2002 年年底,包括 8 名党员 在内,16位下岗职工抱团再就 业,接手了这家旅馆。他们凑了 6 万块钱,对小旅馆重新装修。 在西城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党工 委领导下,还成立了永宁旅馆党 支部。 43岁的王为民,是16位创 始人之一。他回忆说,当时大家 干劲十足,党员们处处抢脏活累 活,硬是把脏乱差的小旅馆给 “救”活了。 —这条 3 公里的路上,文 化体制、教育体制等改革脉动, 节奏强劲有力。 东绒线胡同北侧,坐落着 1986 年建成的北京音乐厅。 “工人跟柜上借钱,要收四 分利,是不是太黑了。再者, 这么重的活儿,能不分老幼 吗?老汪头五十多岁了,夜里 干活掉在山涧里。”沈万才理直 气壮地说:“老汪头摔伤了,不 能上工,窑东逼他干,说他欠 柜上的钱,这是要钱,还是要 命?不怪乡亲们管你们这块窑 地叫老虎岭,耳听为虚,眼见 为实,这地方是能吃人。” 财东聚精会神地听着,等 万才把话说完,他才发话:“你 这个小伙子说得有理,可你忘 了,这片窑地是我的财产,是 我拿钱在这开窑,做生意有本 就得求利。对待穷苦人,我刘 紫玉身为一镇之长,敢说并不 刻薄。可这里是烧砖烧瓦的窑 地,不是舍粥喝的慈善堂。你 小子这番议论,有一个罪名, 叫无理取闹,鼓惑罢工。你哥 哥殴打官差,惨遭横死,你小 子又到我窑地上招惹是非,聚 众闹事。姑念你年轻,庄稼人 不懂个世故,下次再出这种 事,我可得办你。” 刘紫玉人随话走,出离工 棚子,尤老四也紧随其后,回 转账房。 沈万才人小心大,敢为穷 哥们儿说话,让这些山东哥热 泪盈眶,竖起了大拇指。晚 上,尤老四的儿子尤金榜悄悄 来到工地,告诉万才和铁柱, 刘紫玉为早晨那件事大发雷 霆,嘱咐他俩日后在窑地上千 万别再多嘴多舌。 这天,在乡亲们的帮助 下,后街老沈家新建的敞敞亮 亮的三间砖瓦房落成,炕都烧 干了。家具、什物从下屋挪进 正房,安置就绪,左邻右舍前 来贺喜。东院陈厨子替老沈家 准备了三桌酒席,酬谢乡邻, 乡里风俗叫“燎锅底儿”。 沈大嫂给后院老董家四 叔、西院刘老叔装烟,淌着眼 泪说:“四叔,没有你老的车和 马,加上大兄弟、二兄弟帮 忙,我家的砖瓦木料拉不回 来。”接着面向刘老叔:“你老 这几年身板不好,我兄弟铁柱 子又上岭干重活儿,就这还为 我家盖房子多干了不少活,让 我拿啥来报答?”又面对几个年 轻人说:“老李家大兄弟、二兄 弟,为了帮我家盖房子,多少 天都没正经下地,长江大哥全 家也都为我家操心费力。” “弟妹,万洪活着的时候, 早把四邻的活儿都帮尽了,我们 为你家出点力,那是应该的。” 西邻李大虎慷慨地说。 门开处,西院儿的陈寡妇 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啧、 啧、啧”先打阵碎嘴子,蝎蜇 般“哎哟”一声:“这房子盖得 多阔呀,青砖铺地、纸糊天 棚,门窗都是红松打的,真是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呀!” 董四叔欠身离座,刘老叔 身后相随,王长江白了寡妇一 眼,李大虎忿忿地说:“这房子 早点烧掉就好了。” 万才随众人到东院去喝 酒。来者是客,大嫂陪陈寡妇 说话。寡妇抱起在炕上玩耍的 二秃子,又亲又咬,煞有介事 地问道:“大妹子,清明给万洪 上坟去了吧?”王氏点头。 “咱姐俩真是一对苦命 人,都怨咱们住在庙后头,有 大庙压着,别想翻身。庙上黄 老道说,在庙后住家,命中注 定没有好运,一辈子不能发 家。你又在原来的地方盖新 房,还是转不过运来。守节立 志是大户人家说的话,穷苦 人,家无隔夜粮,拿什么抚养 儿女?嫂子我是过来人,大妹 子你得早点打主意。” 沈大嫂面对面看着她,见寡 妇泪眼汪汪,态度挺诚恳。“陈大 嫂,我知道你这是一片好心,可 咱俩不是一样的人,我已定下终 身不嫁了,把万洪留下的这俩孩 子拉扯成人。我一辈子也不能 像你,守不住空房,在堡子里 丢尽名誉。”王氏正容道。 “大妹子,一日夫妻百日 恩,你和万洪从小就在一起, 棒打鸳鸯两离分,难怪一时想 不通。” 书斋 6 2019年6月1日 星期六 编辑:盖云飞 责任编辑:于 美编:马

Transcript of 刁斗文学创作四十年 -...

Page 1: 刁斗文学创作四十年 - epaper.syd.com.cnepaper.syd.com.cn/syrb/images/2019-06/01/A06/20190601A06_pdf.pdf · 下,以诚实的态度和道德的情感支持 文本的美学价值,从而使真理的光辉

●责任肯定是小说最重要的派生物,它是小说写作时所呈现出来的精神光芒的发散与折射……小说家既不文过饰非也不敷衍塞责更不弄虚作假,他在小说自身虚构原则的规定下,以诚实的态度和道德的情感支持文本的美学价值,从而使真理的光辉在小说的字里行间熠熠闪烁。

《阅读与思考》

●我喜欢小说中的挤眉弄眼,装傻充愣,似是而非,阴阳怪气,尤其是那东西与神龛圣仪紧密相连时,其声其色更别有洞天。《乐不思蜀——红柯和〈天下无事〉》

●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信奉精英主义,相信光荣孤立,创造性地寻找新途和挑战难度,始终是我写作的主要动力之一。我当然愿意赢得尽可能多的读者,但我的写作兴趣永远不会任他人左右。

《答王千马问》

鼎丛书第一辑是作家刁斗的三部作品,即长篇小说《回家》,中短篇小说集《发现》和散文随笔集《虚有》。在编辑过程中,刁斗的文字不断在我的大脑里强化出一个多面立体的人物形象。要真正了解和认识一位作家,无疑是进入到他的文字里。

在编辑完刁斗的这三部书稿后,我似乎拥有了一种发言权似的,在大脑里跳出这样一句话:一位快乐的悲观主义者。

我想,通过以上三部书的文字来认识刁斗是绝对可靠的,因为我相信它们的诚实。

从《虚有》里,我窥视到的刁斗,表现出一种极为正常的样子,世俗的爱好拼贴出他的日常与大多数人无别。他的文字告诉我,在文学和仕途不能两全时,他只能听从内心,选择一种有小说的生活。

他推崇并信赖的现代主义小说,并不是用标新立异去哗众取宠,而是始终如一地恪守着他内心追寻的关于小说的道德。“有小说的生活,是一种道德的生活。对小说的阅读和写作,是高度个人化的内心体验,来不得半点粉饰与虚假。”(《有小说的生活》),高度个人化的内心体验独特的,唯一的,是一切艺术的本质,它被作家猝然揭露。我仿佛看到遁形于这些文字里的,是一个内心执拗

却面带嬉笑的果决表情,有一种执守多年的对小说的真理不可动摇的、“守夜人”般不容置疑的坚定。

从刁斗的文字中,我窥测到的他,是一个在一张自己设计的临窗的床榻上“一榻萧然了此身”的对外部世界保持旁观的逍遥派。他的生活习惯是“赖在床上胡思乱想,天马行空地做白日梦”,只肯与滚滚红尘保持一种适度并且有限的关联。跟随《虚有》里的文字,从“北陵书房”到“汇宝书房”到“紫荆花书房”,再到新近他刚刚搬进的又一处未知名的书房,我看见他带着他的书,在一个城市中一次次“迁徙”,一次次地回到他内心的皈依之地。

在刁斗的文字背后,始终有一个关键词在起伏流转:游戏精神。在他这里,游戏发酵出的是快乐,滋养着的是好玩。游戏拒绝恶与伪的大行其道,只以好玩为目的。在刁斗的游戏精神里,我看到的是一种超拔的生命态度,它过滤掉了庸常的欲望,发展出了本原

的快乐,我愿意将之理解为一种关于生命最本质的价值观,用“游戏”抵抗和回应着意外的生命,“游戏”一词让我想起爱尔兰画家弗朗西斯·培根,他也同样坚持“游戏”这个字眼,并到“欢乐的绝望”中去表现身体的本质。

刁斗文字所呈示出来的,既是关于文学的更是有关生命的一种态度,如果他的文字有时艰涩繁复,那并非是他在刻意与读者脱离关系,而是他无法顾及和讨好读者的需要,他不是在修筑一幢能装载众多读者的故事大厦,或者建造一辆激情与速度的时尚快车。但如果读者能潜入他文字的内里,用一种主动丢弃成规的阅读模式去靠近这些文字,定然能获得一次被这些文字所搅动起来的不安体验,成为主动的读者,而这,必将是一件更有趣的事情。

编辑完三本书,漫游在庇护着刁斗的虚有世界里,我看见了“虚”的缥缈与神奇,“有”的超逸和自由,埋藏了虚无的黯然与消极。虽然“先锋写作,也只能是一场找不到出口的个人突围,是一次走不到边际的自我放逐”

(刁斗语),但我同样也能听到,在一个诚实的小说家那里,在悲观中快乐着的是对自己的承诺,在快乐中悲观着的仍然是对自己的承诺。

5月18日,周末,阳光与暖风,普照与拂煦,亦如那一场“随刁斗一起走进‘有小说的生活’”的正午文化沙龙,人们在不断变换的节奏中感受着刁斗文学创作四十年的体验与感悟,也在这一条漫长而丰富的文学轨迹中比照着自己的境遇,如诗般的倾诉带着文学的永恒魅力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也让这个周末变得更加充满文学的气息。

刁斗,1960年出生,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曾任新闻记者和文学编辑,早年写诗,后专事小说写作,定居沈阳,辽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刁斗在小说创作的道路上耕耘了四十年。出版小说集10部,长篇小说9部。获得东北文学奖、辽宁文学奖优秀中篇小说奖、辽宁优秀青年作家奖、第九届庄重文文学奖、第十届曹雪芹长篇小说奖、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奖提名、第三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提名暨决审团奖、第二届在场主义散

文奖·新锐奖,2015年英国逗号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POINTS OF ORIGIN》被《卫报》推举为“作家眼中的年度最佳书籍”。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人,绝对不会拥有成功的人生。刁斗用他的人生轨迹印证了这个论点。在活动的开始,作家刁斗就说:

“我的文学创作起步是在《沈阳日报》,我的第一首诗歌就是 1977 年发表在《万泉》副刊上的,那一年我17岁,所以我要感谢沈阳日报,感谢《万泉》。”刁斗这番发自肺腑的言辞也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辽宁许多作家的文学创作都是从《万泉》起步的。当然,刁斗的成功绝非偶然,是他天赋的释放和对文学的执著和追求的必然结果。

作为土生土长的沈阳作家,刁斗一直是当代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存在。刁斗说:“小说家就像演员一样,不断地创作作品,不断地塑造人物,就等于作者是在书中重新活一次,我就是在一次次的复活中体验着不同的人生。而这种体验能够坚持了四十年,这是我百感交集的。”

在刁斗眼里,提起小说与生活就不得不提到卡夫卡。然而最让他触动的,并非是卡夫卡的作品,而是他的生活经历。就像这次对话的主题一样“有小说的生活”,正是种种生活经历才导致了他的创作模式,而作品也往往也一针见血地挑破生活中的各种虚伪。真实的作品给人的触动往往是最深刻的,这是卡夫卡的作品带给刁斗的最大影

响。作为欲望化写作的代表人物,刁斗一直主张用“私密反抗伪善”。纵观他一系列作品的主旨,也不外在通过他的具有先锋意识和实验性质的写作,张扬人性的自由。

著名诗人、作家李轻松是刁斗多年的好友,这次来为老友助阵也是赞誉连连。她说,刁斗是令人敬佩的作家,他的先锋性与坚持不懈的写作都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他摒弃了陈腐平庸的观念,从自我出发,重新的审视世界,重新发现世界,重新定位生活的意义。这对当时的文坛是很有价值的一种探索,也影响了当时的一大批作者们。他打破了传统的写作方式,让故事更为碎片化。比起外在的戏剧化的冲突,更注重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应该说他是中国都市文学代表性的人物。40年的小说生涯,刁斗从未缺席,把他比喻成马拉松选手更为恰当,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也有他重要的辉煌一笔。”

沙龙现场也请到了众多的演播者为大家奉上刁斗作品里精彩的片段。这些由小说带来的关于日常生活的种种影响,也让参与沙龙的文学爱好者们再一次感受到了文学的力量。

对于文学爱好者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小说来读,刁斗也给出了他的建议:你可以带上水和面包,连续三个星期泡在书店或者图书馆里,你就会知道什么样的小说适合你。

1960:出生于沈阳。1977:在《沈阳日报》发表第一首小诗。1979:在 《辽宁青年》 杂志发表第一篇小说。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1980:与谷建芬合作的流行歌曲 《脚印》发表,并在此后几年里广为传唱。1994:中篇小说 《作为一种艺术的谋杀》发表于《花城》。1995:短篇小说 《捕蝉》 和 《古典爱情》分别发表于《作家》和《收获》。1996:出版小说集《骰子一掷》(四川文艺出版社),含中篇小说六篇。小说集《独自上升》(海天出版社),含中篇小说六篇。1997:出版小说集《痛哭一晚》(作家出版社),含中篇小说五篇。1998:回答朱文 《断裂》 问卷。出版长篇小说《私人档案》(作家出版社)。1999:出版长篇小说《证词》(上海文艺出版社),小说全文曾发表于 1998年6期《收获》。2001:出版小说集《为之颤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含中短篇小说各三篇。在巴黎出版小说法文单行本《孪生》。2002:出版长篇小说《回家》(时代文艺出版社),小说全文曾发表于 2000年6 期 《作家》。出版长篇小说 《游戏法》(江苏文艺出版社),小说全文曾发表于 2002年 3期《钟山》。在巴黎出版小说法文单行本《解决》。出版小说集

《爱情是怎样制造出来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出版长篇小说《欲罢》(春风文艺出版社),获庄重文文学奖。2004:在巴黎出版由短篇 《想象的可能》《孕》《鹊巢》组成的法文小说集。2005:在巴黎出版小说法文单行本

《罪》。2007:出版长篇小说 《代号 SBS》(花城文艺出版社),小说全文曾发表于2007 年 1 期 《花城》。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张赟专著《我读刁斗——来自边缘的坚持》。2008:出版长篇小说 《我哥刁北年表》(江苏文艺出版社),小说全文曾发表于2008年6月《长江文艺》长篇小说夏季号。2010:《我哥刁北年表》 获得 (香港)第三届“红楼梦奖·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决审团奖 (即提名奖)。9 月号

《作家》长篇小说专号发表《角色与情境》(即后来的《亲合》删节本)。2011:出版长篇小说《亲合》(作家出版社)。《一个虚无主义者的正常死亡》获得第三届“在场主义散文奖·新锐奖”。2012:出版散文随笔集 《一个小说家的生活与想象》(作家出版社)。2014:出版小说集《情书考》(敦煌文艺出版社),含中篇四篇、短篇三篇。2015:在英国出版小说集 《POINTSOF ORIGIN》,并于10月11日至18日应英国曼彻斯特文学节组委会之邀,作为唯一的中国作家,参加了 2015 年度的曼彻斯特文学节。年底,《POINTSOF ORIGIN》被《卫报》推举为“作家眼中的年度最佳书籍”。出版小说集

《出处》(大连出版社)。2018:出版长篇小说《圣婴》(作家出版社);再版《我哥刁北年表》(作家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的“鼎丛书”第一辑由再版长篇小说《回家》和出版中短篇小说集 《发现》 与散文随笔集

《虚有》构成。

刁斗创作年表

●《证词》(长篇小说):一个关于独善其身是否可能的故事。自甘弃绝红尘遁入虚空的铁军隐姓埋名地来到一家个体书店打工,可残酷的现实不是个人力量可以左右的,他只能身不由己地又被卷入到现实的残酷之中。●《回家》(长篇小说):一个隐喻,也是一则寓言,荒诞的生活培植着荒诞的人生。主人公虽然马不停蹄地历经了春夏秋冬,却仍然还踟蹰于家门之外。他的有家不归,表面看去是客观的阻挠,可谁又能说那不更是一种主观的回避呢?哀莫大于心死,心已死寂的现代人也许真的就不再需要最后的归宿了。●《我哥刁北年表》(长篇小说):通过一个读书人得过且过的无奈历史,通过一个局外人似是而非的荒谬经验,通过一个思想者欲说还休的灵魂撕裂,通过一个颓唐者放弃自我的绝望悲鸣,将人与时代之关系,社会对人之作用,做出了血泪交织的淋漓书写。●《圣婴》(长篇小说):是汉语小说寻求革新与蜕变的一次成功努力,它的从宇宙大爆炸迄于当下的时空背景,拓展的不仅仅是物理的宽度与深度,更是衬托出了人类精神的幽暗与明洁、高贵与低劣、温暖与冰冷……它以百科全书式的雄心,对自由无羁的憧憬与邪恶无耻的堕落做出了生动的艺术诠释。●《解决》(中篇小说):以其变奏曲式的结构方式,以一系列刺臀伤害案件作为引线,对无聊与冷漠的生活做了触目惊心的发掘与呈示。●《古典爱情》(短篇小说):小说的建立依据于想象、虚构、梦幻,时间漫长,空间广阔;但现实生活则是直截了当的,性、婚姻、确切的时间与具体的地址。情欲作为一种复杂的人性感受,正一点点地被清理出精神的世界。● 《一个虚无主义者的正常死亡》(散文):作者在父亲过世十年之后,通过父亲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特色的知识分子在他的时代里的浮沉歌哭,去叙写一种其实超越于亲情超越于个别的一代人的精神创伤与思想哀痛。

刁斗代表作梗概

在文字里印象刁斗□黄 冰

刁斗文学创作四十年第一首诗发在《沈阳日报》上

□盖云飞

刁斗创作语录

沈阳市第十一届全民读书季

编辑

盖云飞

责任编辑

电话

22690171

作者:张治贤 张釜出版社:时代文艺出版社3030

虎石台

北京秘密

你不知道的

『全域文化』之城

作者:李斌主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030

从鲁迅中学继续向东,穿过宣武门内大街,很容易就能找到西绒线胡同51号。

这个由四进四合院加一座后花园构成的幽静院落,原是清代贝子府邸,民国时期成为一名银行家的寓所,1959年在此建成四川饭店。“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曾到四川饭店用餐。在饭店老职工中,流传着一个“传奇故事”:厅内墙上挂着一幅两只猫的挂毯,小平同志曾在这里说过那句响彻亿万人耳畔的名言: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2018 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 周年。40 年前,正是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引领“中国号”巨轮驶上了富强、兴盛的航程……

从李大钊故居“出发”,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

1920 年,16 岁的邓小平赴法留学,并在 1923 年夏天参加

旅欧共青团支部工作,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生涯。

1926 年,邓小平从巴黎辗转来到莫斯科,先后进入斯大林共产主义大学和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在莫斯科学习的邓小平,是如何在 1927 年 3 月由李大钊领导的中共北方区委调遣,到达国民革命中心之一的西安,这段历史其实很有挖掘价值。不幸的是,一个月后,李大钊被反动军阀逮捕入狱。”大钊先生孙子李建生的话,勾勒出邓小平和李大钊两位伟人之间的某种联系。不管怎样,在中国共产党人

的事业上,这种联系是坚固的。在北京香山万安公墓李大钊烈士纪念碑上,“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的金色大字,题词人正是邓小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回望历史,邓小平的这个著名论断,和 90 多年前李大钊的话如出一辙:“照这样看来,社会主义是要富的,不是要穷的,是整理生产的,不是破坏生产的。”李大钊还强调,社会主义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发生“适应环境的变化”,是要在运用中加以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做不到的”。

——这条 3 公里的路上,至今还能捕捉到改革开放改变这个

国家的诸多历史细节。1984 年,西绒线胡同 145

号,北京市第一家西餐快餐馆——义利快餐厅开业。红色的霓虹灯,中英文标识的快餐字样,涵盖热狗、汉堡、炸鸡、牛排和咖啡的洋气餐单,显示出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迎接改革开放的朝气。

时任北京市领导参观了这家快餐店后,甚至发出了“北京的吃饭难问题,要从大力发展快餐来解决”的号召。

和李大钊故居近在咫尺的永宁胡同甲14号,至今还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旅馆,叫永宁旅馆。国企改革的宏大主题,能在这个胡同小旅馆里找到温情和励志的注解。

20多年前,这里由北京汽车制动器厂一处办公楼改造而来。到了 2002 年,这家国企因经营不善濒临倒闭,院子里垃圾堆成山。2002年年底,包括8名党员在内,16 位下岗职工抱团再就业,接手了这家旅馆。他们凑了6 万块钱,对小旅馆重新装修。在西城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党工委领导下,还成立了永宁旅馆党支部。

43 岁的王为民,是 16 位创始人之一。他回忆说,当时大家干劲十足,党员们处处抢脏活累活,硬是把脏乱差的小旅馆给

“救”活了。——这条 3 公里的路上,文

化体制、教育体制等改革脉动,节奏强劲有力。

东绒线胡同北侧,坐落着1986年建成的北京音乐厅。

“工人跟柜上借钱,要收四分利,是不是太黑了。再者,这 么 重 的 活 儿 , 能 不 分 老 幼吗?老汪头五十多岁了,夜里干活掉在山涧里。”沈万才理直气壮地说:“老汪头摔伤了,不能上工,窑东逼他干,说他欠柜上的钱,这是要钱,还是要命?不怪乡亲们管你们这块窑地叫老虎岭,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地方是能吃人。”

财东聚精会神地听着,等万才把话说完,他才发话:“你这个小伙子说得有理,可你忘了,这片窑地是我的财产,是我拿钱在这开窑,做生意有本就得求利。对待穷苦人,我刘紫玉身为一镇之长,敢说并不刻薄。可这里是烧砖烧瓦的窑地,不是舍粥喝的慈善堂。你小子这番议论,有一个罪名,叫无理取闹,鼓惑罢工。你哥哥殴打官差,惨遭横死,你小子又到我窑地上招惹是非,聚众闹事。姑念你年轻,庄稼人不 懂 个 世 故 , 下 次 再 出 这 种事,我可得办你。”

刘紫玉人随话走,出离工棚子,尤老四也紧随其后,回转账房。

沈万才人小心大,敢为穷哥们儿说话,让这些山东哥热泪 盈 眶 , 竖 起 了 大 拇 指 。 晚上,尤老四的儿子尤金榜悄悄来到工地,告诉万才和铁柱,刘 紫 玉 为 早 晨 那 件 事 大 发 雷霆,嘱咐他俩日后在窑地上千万别再多嘴多舌。

这 天 , 在 乡 亲 们 的 帮 助下,后街老沈家新建的敞敞亮

亮的三间砖瓦房落成,炕都烧干了。家具、什物从下屋挪进正房,安置就绪,左邻右舍前来贺喜。东院陈厨子替老沈家准备了三桌酒席,酬谢乡邻,乡里风俗叫“燎锅底儿”。

沈 大 嫂 给 后 院 老 董 家 四叔、西院刘老叔装烟,淌着眼泪说:“四叔,没有你老的车和马 , 加 上 大 兄 弟 、 二 兄 弟 帮忙 , 我 家 的 砖 瓦 木 料 拉 不 回来。”接着面向刘老叔:“你老这几年身板不好,我兄弟铁柱子又上岭干重活儿,就这还为我家盖房子多干了不少活,让我拿啥来报答?”又面对几个年轻人说:“老李家大兄弟、二兄弟,为了帮我家盖房子,多少天都没正经下地,长江大哥全家也都为我家操心费力。”

“弟妹,万洪活着的时候,早把四邻的活儿都帮尽了,我们为你家出点力,那是应该的。”西邻李大虎慷慨地说。

门开处,西院儿的陈寡妇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啧、啧、啧”先打阵碎嘴子,蝎蜇般“哎哟”一声:“这房子盖得多 阔 呀 , 青 砖 铺 地 、 纸 糊 天棚,门窗都是红松打的,真是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呀!”

董四叔欠身离座,刘老叔身后相随,王长江白了寡妇一眼,李大虎忿忿地说:“这房子早点烧掉就好了。”

万 才 随 众 人 到 东 院 去 喝酒。来者是客,大嫂陪陈寡妇说话。寡妇抱起在炕上玩耍的二秃子,又亲又咬,煞有介事地问道:“大妹子,清明给万洪

上坟去了吧?”王氏点头。“ 咱 姐 俩 真 是 一 对 苦 命

人,都怨咱们住在庙后头,有大庙压着,别想翻身。庙上黄老道说,在庙后住家,命中注定 没 有 好 运 , 一 辈 子 不 能 发家 。 你 又 在 原 来 的 地 方 盖 新房,还是转不过运来。守节立志 是 大 户 人 家 说 的 话 , 穷 苦人,家无隔夜粮,拿什么抚养儿女?嫂子我是过来人,大妹子你得早点打主意。”

沈大嫂面对面看着她,见寡妇泪眼汪汪,态度挺诚恳。“陈大嫂,我知道你这是一片好心,可咱俩不是一样的人,我已定下终身不嫁了,把万洪留下的这俩孩子拉扯成人。我一辈子也不能像你,守不住空房,在堡子里丢尽名誉。”王氏正容道。

“大妹子,一日夫妻百日恩,你和万洪从小就在一起,棒打鸳鸯两离分,难怪一时想不通。”

书 斋6 2019年6月1日 星期六

编辑:盖云飞 责任编辑:于 勤 美编:马 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