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与对口支援七地演奏家同台 上海民族乐团 锦绣中华 共饮江河水 … ·...

1
2020 )“ 。” 1500 。” 25 ”, 25 24 ”、 。“ 。” 。“ 。” 40 1995 25 25 ), 。“ 。” 800 :“ !” !”“ 。”“ ?”…… 。“ 。” 。“ 。” 。“ 。” ,“ 。” 6 ”, :“ 。” 1 1 11 “‘ 。” 》, —— 。” —— 7 2020 9 24 www.jfdaily.com · · 》。 ”。 :“ 。” · 。“ 9 ’, 。” 》。 2016 :“ 。” :“ 。” ,《 》, 2 21 —— 8 90 》、 》、 。“ 。” · 》, 9 7 ”。 》, 》, 》, · 4 9 29 19 30 ”《 · 》。 9 · 》, 70 2020 · 2020 ”。《 · 4 。《 》《 》《 》《 4 5 31 》。 15 TEFAF 。” ,“ ’, 。” ,“ 。” :“ 2.3 。” :“ 。” ”。“ 。” :“ 。” 。“ 3.4 。” ,“ 。” 1993 :“ 9% 17% 。” 。” 。“ 。” 》。“ 。”

Transcript of New 与对口支援七地演奏家同台 上海民族乐团 锦绣中华 共饮江河水 … ·...

Page 1: New 与对口支援七地演奏家同台 上海民族乐团 锦绣中华 共饮江河水 … · 23/09/2020  · 歌、爱看的剧,我都会尝试,我要走进他们的心。我

上海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

张江科学城设维权工作站本报讯 (记者 俞陶然)昨天,以“促进知

识产权金融服务创新 构建知识产权运营生态环境” 为主题的 2020上海知识产权金融论坛在浦东举行。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芮文彪、

上海科创办执行副主任彭崧为“中国(上海)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张江科学城工作站”揭牌,工作站建设将进一步强化张江科学城知识产权保护,优化上海营商环境。

赴澳门旅游签注恢复办理申办需预约,自助签注暂不开放

本报讯 (记者 邬林桦)“等了大半年终于恢复了,原本的旅行计划可以实现了。提前预约好再来办理,整个过程很方便。”成功办好赴澳门旅游签注,市民沈女士满脸笑意。

昨天,中断许久的内地居民赴澳门旅游签注恢复办理, 位于民生路 1500号的市出入境管理局办证大厅,一大早就迎来不少预约前来办理赴澳门旅游签注的市民。

“我们通过分时段、 分网点合理安排预约量,设置网约专窗,为申请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中国公民出国(境)证件管理处处长沈强说。

据介绍,对疫情前已单独提交过赴澳门旅游签注申请的市民,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已逐一电话告知其前往相应取证点领取证件。对于同时申请港澳旅游签注的申请人,由于赴香港旅游及商务签注尚未恢复, 如近期确有赴澳门出行计划,

可重新单独申请。现阶段,自助签注设备暂不开放,申请人需通过网上预约、窗口办理、人工审核等环节提交申请。

全国优秀教师王东霞25年坚守崇明乡村

一辈子当“学生喜欢的老师”

“苔花如?小,也学牡丹开”,这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苔》中的两句,意为苔花虽微小,仍能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绽放。这种“热情绽放”的状态,正是向化中学教师王东霞的真实写照。

多年来,王东霞扎根崇明,从港沿小学?向化中学,任教语文 25年,担任 24年班主任;曾获上海市园丁奖、崇明区“十佳班主任”、崇明区教育系统师德标兵等荣誉。去年,她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因为挚爱,所以坚守。”王东霞说,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是她最大的幸福。

接下父亲手中的教鞭王东霞梳着马尾,一身素色衬衫,干净利

落。“我这个人就是闲不住,暑假里也想念学生。

两个月的暑假,与学生制造‘偶遇’彼此谈心,还有毕业的孩子找我聊高中生活。” 教师节前夕,

记者来?向化中学采访了王东霞。

王东霞之所以选择当一名教师,很大程度上是受?父亲的影响。父亲王德平是一名有着40年教龄的退休教师,在她心里,父亲就是她的偶像和目标。1995年, 王东霞从崇明师范学校毕业后,接下父亲手中的教鞭,入职母校港沿小学。父亲常告诉她,要对党的教育事业忠诚,孜孜不倦,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

这份信念,让她在教育岗位上一干就是 25年。

用真情解开孩子心结25年来,王东霞用真情推开一扇扇幼小的

心门,解开一个个心结。有一年,她的班里来了一名插班生,名叫小禹(化名),孩子的成绩一直不理想。王东霞决定去家访,与小禹妈妈交谈后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原来,小禹年幼独自玩耍时,误食老鼠药,其二伯父发现后将他送?医院抢救才挽留住生命。“跟很多孩子相比,小禹是不幸的,但我希望遇?我会是他的幸运。”王东霞尽全力去呵护帮助他,一句一句教他读书,一笔一画纠正他默写的古诗词,这让小禹倍感鼓舞。小禹初中毕业后考上一所中专,如今在船厂工作,实现了自身价值。

王东霞与学生的故事不胜枚举。初三时,孩子们除了要面对学业压力, 体育测试也是不得不闯的关。王东霞班上学生莹莹学习成绩优秀,

可体育却要拖后腿,800?跑步成了一道坎。为使她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参加考试, 考前一个月,王东霞决定每晚拉她一起去操场跑步。王东霞在前面跑,莹莹在后面追,在一片黑暗里,莹莹努力追逐着王老师的步伐。尽管筋疲力尽,但看着老师同样气喘吁吁不停步, 莹莹也不敢止步。 体育测试那天, 王东霞在场边为孩子们助威:“加油!加油!”那一瞬间,孩子们像打了强心针,奋力冲向终点,冲入她的怀抱。

是老师也是朋友家人“两年没来看您,真的特别想念您!”“王老

师, 我现在不是很适应高中生活, 要找您聊聊。”“王老师, 您觉得应该怎样平衡学业与社交?”……教师节前夕,几名毕业多年的学生相约看望王东霞。师生围坐在一起,促膝交谈,有

聊不完的话题。

黄佳伟是王东霞初中任教的第一届学生,现就职于东方航空。初中毕业后,黄佳伟每年都要?王老师家走一走。“我早已把王老师当家人。”

暖如家人的师生情从何而来?王东霞用“当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这句话来形容自己与学生之间的不解之缘。“孩子们会向我推荐他们爱听的歌、爱看的剧,我都会尝试,我要走进他们的心。我们还一起劳动、学习、运动,在孩子们眼里,我是老师,也是她们的朋友、家人。”

希望孩子们变得更强从教多年来,王东霞一直有家访的习惯。“面

对面交流最具感情,想要全面了解学生,不如去家里看一眼。”她说,“农村地区,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孩子比例较高,在全面掌握情况后,才知道孩子最需要什么。”

王东霞的假期家访雷打不动, 无论寒冬酷暑,她总会骑上电瓶车一家家走访。一次家访,学生小龙在路口等她,当小龙将王东霞带进一间垃圾堆旁的小房子时,她震惊了,简陋的小房子住着一家 6口人。小龙父母从事废品回收,每天忙于工作,无暇关心儿子学习,王东霞就在放学后对小龙进行义务辅导。班级里学生的旧书废纸也在她的要求下被收藏在教室橱柜里,等学生放假了,就让小龙父母来取。

被问及“对学生有何期望”,王东霞说:“我希望他们变得更强,有能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无论将来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为社会贡献一份力,

都是我的骄傲。”这么多年,孩子们也没让她失望。

长三角﹃消费品召回直通车﹄开通

提升缺陷产品召回效率缩短消费者风险期

本报讯 (记者 陈玺撼)

如果发现产品存在缺陷 ,

生产者应当负责实施召回。然而,从发现缺陷、组织调查分析, ?向监管部门报告召回计划, 再?真正实施召回, 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最快也要 1

个多月。这意味着,在获悉所购产品因缺陷问题被召回前, 消费者至少要与问题产品“相伴”1 个月以上。

缩短消费者购买缺陷产品后的风险期, 长三角首个“消费品召回直通车” 昨天开通,京东、拼多多、宜家、

飞利浦、 红星美凯龙等 11

家企业成为首批上海消费品召回直通企业。

“‘直通车’专门用来打破监管部门和企业各自‘闭门造车’的情况。”上海市质监局业务受理中心缺召部副部长顾增声表示,根据今年起施行的《消费品召回管理暂行规定》, 启动消费品召回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生产者自己调查分析认为消费品存在缺陷并主动召回;另一种是监管部门认为消费品存在较大缺陷,直接组织缺陷调查,并通知生产者召回缺陷产品。 以往,

这两种途径彼此间沟通不多———生产者要启动召回前才向监管部门报告,而监管部门认定消费品存在缺陷后才通知生产者。信息不对称拖慢了产品启动召回的速度,进而增加不知情消费者因等待时间增加而产生的风险。

“直通车”开通后,监管部门如启动缺陷调查,将第

一时间告知相关企业,企业可同步自查,把相关资料和记录第一时间提供给监管部门,双方的调查分析效率都有大幅提升, 进而推动缺陷产品尽快启动召回。

“监管部门相关信息的公开透明, 对企业而言非常重要。”宜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产品质量总监董黎丽表示,上海是全国最早启动消费品缺陷信息监测点建设的城市之一,许多来自社区的第一手产品缺陷风险信息,对企业改进产品质量有很大帮助。比如,一种水壶虽贴有最高使用温度的警示标签,但在国内外却产生不同等级的风险———国外消费者有仔细阅读标签再使用的习惯,而国内消费者这方面意识相对欠缺,可能在一些社区有不当使用产品导致烫伤的案例。获悉这些信息后,相关生产者就能在国内市场专门召回一批产品,放大警示标签,让它更醒目。

7上海2020年 9? 24? 星期四www.jfdaily.com

责编:王蓓 编辑:蒋娅娅

今日看点因疫情影响,线下重聚变线上赴约,向全世界送祝福

与对口支援七地演奏家同台,上海民族乐团《锦绣中华·共饮江河水》民族音乐现场首演

情满浦江,音乐里感受鲜活跃动的生命这是疫情发生以来,藏族歌手次仁央宗第

一次离开西藏。昨晚,她在上海大剧院参演上海民族乐团《锦绣中华·共饮江河水》民族音乐现场,为上海观众演唱一首《雪域吉祥》。从上海音乐学院“西藏班”毕业后,她回?家乡成为西藏自治区歌舞团演员,致力于传承藏族传统歌舞“朗玛堆谐”。央宗说:“一定要把最美的歌声献给上海。感恩上海对我这个藏族孩子的培养,也感恩上海对西藏的支援。”

作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特别推介演出、

“艺起前行” 优秀新创舞台作品上海展演项目之一,上海民族乐团《锦绣中华·共饮江河水》

以“脱贫攻坚”为主题,携手上海对口支援七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湖北、重庆、新疆、云南、

西藏、青海、贵州)的特邀演奏家同台,展开一幅充满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音乐图景。

木叶吹起,扎根土地来自贵州的苗族芦笙演奏家杨昌杰,在观

众席现身。他随手拿起一片树叶吹起来,剧场里好像飞来一群鸟儿,观众惊喜不已。

杨昌杰手中的树叶,竟是他从所住宾馆门口的树上摘下来的,未做任何加工。“木叶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乐器,我 9岁跟着姐姐?农田干活,就学会吹木叶。我们那儿有句话叫‘吹响木叶不用媒’, 男孩子可以用这种方式向心爱的女孩示爱。”

舞台上,杨昌杰与上海民族乐团芦笙演奏家赵臻、女高音歌唱家王静合作一曲《红土花开》。这是作曲家王云飞以贵州民歌《好花红》

为音乐素材新创的作品。2016年, 赵臻和王静深入黔东南苗寨采风,与杨昌杰结识。他们的友谊演变成舞台上的默契合作。杨昌杰说:“在上海这十天,我和各民族音乐家切磋,相互学习,非常开心。这是我迄今为止参与过的最重要的一场演出。 以往吹芦笙的总是站在后面,

这次我站在最前面,让我对民族文化有了更强的自信。”

排练时,杨昌杰边吹边跳芦笙舞,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也跟着跳起来。 排练厅里满是欢笑。罗小慈说:“杨老师的表演格外动人,他浑身都是音乐。跟各地来的音乐家一起,对我们来说也是很好的学习机会, 就像一次足不出户的采风。音乐就应该扎根土地、扎根人民,希望观众在音乐里感受?鲜活跃动的生命。”

编钟敲响,致敬湖北作为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品牌栏目,《锦

绣中华》 系列音乐会致力于展示中华大地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及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风情。音乐会上,藏族传统乐器扎木念、云贵高原的月琴芦笙、新疆的弹布尔,与竹笛、马林巴、笙、琵琶等乐器交融对话。多媒体影像与音乐语言交融呼应,带给观众“移步换景、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雪域云端的净土天籁、

彩云之南的绿雾金风、 大漠丝路的灿烂云霞等一一尽现。

作曲家李博禅为本场音乐会创作民族管弦乐《楚风颂歌》,来自湖北的演奏家尹思思敲响舞台上的编钟。出土于湖北的曾侯乙编钟曾

震惊世界。这种来自战国时期的乐器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上海民族乐团拥有一套高水准的曾侯乙编钟仿制品, 这排重达 2吨的编钟, 在乐团已有 21年历史。乐曲中,古老的编钟与当代民族管弦乐交相辉映,奏响生命之歌。

《楚风颂歌》演奏时,屏幕上出现来自“召唤———上海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美术、摄影主题展”的 8幅作品,包括齐然的《上阵 90 后》、李戈晔的《守护天使》、汪家芳的《大爱中国》等。“排练的时候,每次听?这首曲子,看?这些画面,我都忍不住落泪。”罗小慈说。

线上创作,隔空创排诞生于疫情期间的 《锦绣中华·共饮江河

水》,创排历时 9个多月,过程不同寻常。在确定作品大致架构后,上海民族乐团的指挥家、演奏家与特邀演奏家、作曲家迅速组成各自作品的线上排练小群,数月来,交流、试奏、视频合排从未间断。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乐团恢复常规排练后,一场特殊的“隔空创排”就此展开。

特邀演奏家无法亲临现场,乐团演奏家便代为上阵,保证乐队排练的效率和质量;音色相近的柳琴替代月琴、笙替代芦笙,人声也由乐团歌唱家代唱。之后,这一份特殊的排练录音又经由线上传递给远方的特邀演奏家,主创主演共同协力,试听、研讨、修改、完善,来回往复,精细打磨,

培养默契。

7位特邀演奏家本月陆续抵沪。排练厅里,初见如故,琴声响起,宛若一场如约的“重逢”。来自青海的扎木念演奏家多旦才让与上海民族乐团竹笛演奏家金锴合作的《江源弦歌》,奏出三江源的沧海桑田。新疆弹布尔演奏家阿布都拉与上海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李胜男的《天山印象》,弹出丝路回响。彝族月琴演奏家杨瑜与上海民族乐团马林巴演奏家胡嘉倩合作的《彩云悠悠》,一中一西、和谐交汇。最后,王云飞创作的《情满浦江》压轴上演,传递海纳百川、同心筑梦的愿望。

■本报记者 吴桐

海派芭蕾《秋·绽放》云端传递爱集结青年编导吴虎生和陈琪4部原创作品

本报讯 (记者 吴桐) 北京时间 9月 29

日 19时 30分,上海芭蕾舞团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 为全球观众献上一场“云演出”《秋·绽放》。

演出缘起一场跨越国界的约定。 去年 9

月,上海芭蕾舞团远赴比利时布鲁塞尔献演芭蕾品鉴专场《舞之魅》及“一带一路”主题原创芭蕾舞剧《马可·波罗》,与海外华侨及比利时当地观众共迎中秋, 共庆新中国 70

华诞。海派芭蕾赢得热烈的掌声,演出后,双方相约 2020年再聚。

因疫情影响, 线下重聚变成线上赴约。

《秋·绽放》作为 2020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庆中秋、 迎国庆暨中心成立五周年庆典”节目,向全世界送上祝福。演出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比利时王国大使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欧盟使团主办,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承办,

并得?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和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发展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届时,观众可通过国内外社交媒体和部分直播渠道观看。

“绽放”有着双重含义。过去数月,上海芭蕾舞团在兼顾疫情防控的同时没有放松文艺创作,不断探索“云演出”新模式;线下演出恢复后,重新“绽放”在全国各地舞台。

这场演出中, 上海芭蕾舞团还将带来向抗疫一线“逆行者”致敬的全新芭蕾作品,讴

歌生命的“绽放”。《秋·绽放》将集结上海芭蕾舞团两位青年编导吴虎生和陈琪的 4 部原创作品, 展现上芭年轻一代创作者的才华和永攀艺术新高峰的激情。《梦里的微笑》《不存在的故事》《青蓝紫》《浮生一梦》4 部作品中,后两部的酝酿与创作正处年初全国人民“战疫”

时期。

面对疫情带来的重重困难,主创团队和演员们在总导演、上海芭蕾舞团团长辛丽丽的带领下完成创排, 并于 5月 31日以公益演出的形式亮相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大剧场。 如今,这些作品将借由网络向世界传递爱与希望。

■本报通讯员 季佳倩 记者 龚洁芸

来自青海的扎木念演奏家多旦才让(右)与上海民族乐团竹笛演奏家金锴同台演奏。 王清彬 摄

吴虎生和陈琪共同编导的独幕芭蕾舞剧《青蓝紫》。 资料图片

国际艺术品交易月下月开幕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用大数据为艺术品﹃画像﹄

向世界发布属于上海的艺术市场报告

■本报记者 李君娜

第二届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将于下月开幕,孔达达最近特别忙碌。在位于宜山路的艺术工作室,他每天要接待很多人的?访。

孔达达的身份是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院长。多年来, 他参与了包括西岸、

进博会等艺术相关项目。15

年来,这个研究院除了译制《TEFAF 全球艺术市场报告》外,还为全球闻名的《巴塞尔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提供中国部分的数据。这些数据为全球、也为中国艺术市场发展提供了真实的可调查艺术品交易信息。

“艺术是感性的,但艺术市场应该是理性的 。”

孔达达说,“我们需要真实的大数据, 为艺术品市场‘画像’, 为市场指导和政府决策提供更科学的参考依据。”

真实是数据的生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

幅动辄数千?甚至上亿元的艺术品, 它的价值合理吗?尤其是面对一件很难定真伪的作品时,怎么就能推定它一定具有高价值?

这个问题上,“大数据”

可以帮助艺术品溯源。孔达达举了个例子: 几年前,他受银行邀请为一幅吴昌硕的画作艺术品质押做评估。

“乍看, 这是一张吴昌硕的大尺幅作品。 按照市场行情,这样的画价值在六七千?元。”因为画作品相颇好,

同行的三位评估专家中,有两位觉得是真迹,一位表示怀疑。 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孔达达提议不要急于下结论,可以先去查一下拍卖记录。孔达达说:“我们回来后,在数据库里一查,还真的有这件作品的拍卖记录。

这幅作品的上一次较近年限的拍卖价是 2.3 ?元,且来路不明, 无任何历史记录。疑虑重重,这应该是一幅仿吴昌硕的画。”

孔达达解释:“在对艺术品的溯源上,数据有很好的‘记忆’功能。不仅仅是拍卖记录,很多名家在办展览时,互联网或者媒体资料就已经留下了这些作品的‘身份’信息。”

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着手对艺术品数据的整理,最初来自“偶得”。“作为徐汇区政府支持下建立的专业学术机构,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的初衷是研究文化艺术品的评估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积累了大量数据。”

这些数据必须是真实的。孔达达强调:“真实是数据的生命。”以画廊销售数据为例,孔达达要求每一家画廊签字确认作为基础数据。而比起画廊的销售数据,拍卖数据的难点是需要清理一部分的“假拍”数据。“比如一场拍卖中,齐白石的《大老鹰》拍出了 3.4亿元,表面上拍卖成功了,但买家却迟迟不交钱, 那么这一数据就应该被甄别、被清理。”孔达达说,“艺术数据和其他数据不一样,假拍、低价高做或者拍卖了不成交、成交了不交钱等等, 这些数据上的清理是个很大的工程,需要专业人士的甄别。基础数据不正确,对市场的动态指导和政府的决策都会误导。”

上海土壤里有艺术先天基因自 1993年上海朵云轩敲响中国大陆艺术品

拍卖第一锤以来,上海的艺术品交易市场一直领跑全国。孔达达引用数据:“近年来,上海的艺术品年销售增长是 9%? 17%之间, 说明上海的艺术品交易增长非常快。”

“上海生活着大量艺术家, 还有许多收藏家。”在孔达达看来,上海的土壤里有着艺术的先天基因和传统底蕴。他特别为即将举行的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月点赞。“艺术消费,有延迟性的特点。只有几天的博览会,容易造成交易量的流失。

而长达一个月的周期,对收藏家、艺术品消费者以及机构来说,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艺术领域进行认知了解。”

孔达达所在的上海文化艺术品研究院的目标,是推出《上海艺术市场报告》。“我希望每年能向全国、向世界发布属于上海的艺术市场报告。”

可以预见的是,这份关于上海艺术品市场的数据报告,也将助推上海打造成为世界重要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