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DRIVE VIEWPOINT November, 2013 MEDIA DRIVE …三星電子(Samsung...

16
目錄 編者的話 熱門話題 行動媒體興起,家中電視媒體將會被取代? 透視廣告量 2013Q3五大媒體廣告量較去年同期成長2.51% Media Drive 2.0 擴增實境讓你的祝福變得更有趣! 版權為Media Drive所有 未經同意請勿轉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MEDIA DRIVE VIEWPOINT Issue 60, November, 2013

Transcript of MEDIA DRIVE VIEWPOINT November, 2013 MEDIA DRIVE …三星電子(Samsung...

目錄編者的話

熱門話題

行動媒體興起,家中電視媒體將會被取代?

透視廣告量2013年Q3五大媒體廣告量較去年同期成長2.51%

Media Drive 2.0擴增實境讓你的祝福變得更有趣!

版權為Media Drive所有 未經同意請勿轉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 1 -

MEDIA DRIVE VIEWPOINT

Issu

e 60

, Nov

embe

r, 20

13

編者的話近年行動智慧型終端掀起強勁旋風,因其多功能整合的特性,讓多種硬體週邊商品的銷售因而遭受波及,除MP3音樂播放器、數位相機、GPS、筆記型電腦(NB)…等產品的市場已經明顯被行動智慧型裝置侵蝕外,電視媒體會不會是下一個受影響的產業?可攜式行動終端裝置與電視或許可為互補產品,消費者坐在電視機前收看電視的時間,已因行動終端產品需求竄出而不斷降低,且收看節目的模式也不斷改變。

為因應日益習慣從行動終端收視影音節目的消費趨勢變化,如何讓手機、平板電腦與電視三者之間更能無縫接軌,讓消費者在手機、平板電腦上所玩的遊戲、所收看的影集多媒體影音…等,在回到家中後能輕易轉入電視平台進行觀賞收看或操作,或許是更誘人的殺手級應用。對硬體終端業者而言,誰能對應價值鏈的變革而率先找出相對應的新商業模式,或許就可成市場的最大贏家。本月專題「行動媒體興起,家中電視媒體將會被取代?」。

根據尼爾森媒體研究公佈2013年Q3五大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雜誌及戶外媒體)有效監測廣告量為116億新台幣(11,669,747仟元),較2012年同期微幅成長2.51%。整體而言,在廣告量的表現,Q3單月廣告投放量,受到暑假檔期及中秋節影響,皆比去年同期微幅成長,七月、八月及九月分別成長了0.87%、4.52%及2.27%;五大媒體廣告量分析,仍以電視媒體占最大,占整體的56%(有線占47%,無線占9%),其次則是報紙媒體,占了17%;第三為雜誌媒體,占了11%;戶外及廣播媒體分居第四及第五,各占了9%及7%。

擴增實境技術應用在行銷活動上的方式越來越多元,尤其常用於要與消費者建立更多有趣的互動與連結時,擴增實境技術常能夠創造不一樣的虛實體驗,增加品牌的趣味性及好感度。接下來進入年底的熱鬧的聖誕節和跨年盛事,你是否準備好要為親朋好友送上不一樣的祝福了呢?又有哪些品牌會利用擴增實境技術推出創新又吸睛節慶創意呢?本月份月刊MD2.0「擴增實境讓你的祝福變得更有趣!」

MediaDrive編輯小組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 2 -

熱門話題 行動媒體興起,家中電視媒體將會被取代?Google 調查:智慧型手機普及率已達51%

Google 2013年下半年與易普索市場調查研究公司(Ipsos MediaCT)共同合作的「2013 我們的行動星球:台灣」研究報告中指出:智慧型手機已成為台灣人的生活重心,2013年第1季台灣智慧型手機的普及率達51%(較去年同期32%,明顯成長);69%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最近1周內每天使用智慧型手機,81%台灣智慧型手機用戶出門必定攜帶手機,依賴度高居亞太榜首,智慧型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的親密夥伴,許多人每天的第一和最後的視覺記憶都是手機畫面。60%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每天」上網搜尋調查同時顯示,智慧型手機是搜尋資訊的主要工具,60%的智慧型手機使用者「每天」 都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搜尋。同時,手機也是個人的影音娛樂及社群媒介,90%的智慧型手機用戶會透過手機觀賞影片,93%的智慧型手機用戶會透過手機造訪社群網站;隨著大尺寸智慧型手機的熱賣與行動商務的推波,70%的智慧型手機用戶每個月至少透過手機購物1次。40%智慧型手機消費者使用同時,會看電視

83%智慧型手機消費者表示在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同時,也會有媒體多工的情況產生,看電視(40%)、上網路(40%)是最常發生的行為;30%的消費者在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同時,也會同時聽音樂;其他依序為:看電影(25%)、看雜誌或報紙(20%)、看書(17%)與玩電玩遊戲(7%)。

智慧型手機於消費過程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除了直接行動購買,智慧型手機對於消費過程同時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87%的用戶曾使用自己的手機研究產品或服務,83%的用戶曾在取得搜尋結果後採取行動,如與商家聯絡、購買、光顧商家和與人分享。智慧型手機在消費者決策購買的過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透過手機研究產品與服務更容易促成跨平台購買,且台灣人使用手機購物的趨勢也越來越明顯,手機媒體儼然成為新興的購物管道。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 3 -

智慧電視:「聲控」與「體感」為兩大主流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樂金電子(LG Electronics)、國際松下(Panasonic)...等

智慧型電視(Smart TV)業者大舉引進各種創新使用介面,聲控及手勢操作可望成為標準配備,電視業者表示,智慧型電視因為功能比傳統電視複雜許多,為提供更人性化的家庭娛樂經驗,紛紛整合智慧操控的人機介面,其中「聲控」與「體感」堪稱兩大主流,且功能持續有所精進,語音控制已經可以提供類似Siri的自然語言辨識,而手勢操控也提供更豐富的互動方式;像是關鍵報告中的隔空

觸控操作,已經不再是電影中的情節,過去用戶只能用簡單的指令控制頻道或音量,現在透過進階版的語音互動功能,可使用日常語言控制電視,如:要求電視根據演員、節目名稱及類型搜尋可讀取的內容,並提供相關建議;體感控制功能過去只能翻頁及抓取點選,現在則可辨識更多自然動作。行動裝置興起,數位娛樂平台不再獨占鰲頭Sony與微軟(Microsoft)的新代遊戲機PlayStation 4(PS4)及Xbox One將於11月中旬在歐美市場陸續發售,而隨著開賣日期逼近,雙方造勢動作頻頻,盼在年底商戰繳出亮眼佳績。根據報導,Sony已在指定通路擺設PS4試玩區,讓玩家搶先體驗;而微軟則是於日前釋出雲端運算資源,強化遊戲開發環境及豐富Xbox Live上娛樂資源,率先拉攏遊戲開發商。值得注意的是,受到行動裝置興起,數位娛樂平台面臨多元化的時代,也使得既有的市場版圖產生劇烈變化,遊戲機不再獨佔龍頭寶座,不只得與線上遊戲共分市場,還得面臨手機遊戲、網頁遊戲、社群遊戲等新興業者挑戰,數位娛樂競爭激烈程度不比從前。不過,目前全球各地廠商對智慧型電視正確的商業模式,依然處在摸索階段,還沒有廠商成功推出殺手級智慧型電視應用程式,只能提供消費者未來的願景。目前業界密切注意美國行動裝置大廠蘋果 (Apple)推出的Apple TV,就是注意蘋果是否能成功將其 i-Phone、iPad、與Apple TV整合。智慧型電視只靠家電業界提供的服務,尚不足以挑動消費者的欲望,需要與智慧型手機等其他設備結合,才有大量普及、帶動電視市場大幅成長的希望。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 4 -

三星有意讓Galaxy Gear和智慧連網裝置連動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已推出的智慧型手錶Galaxy Gear可透過和同門智慧型手機Galaxy Note 3連動來取得連網互動。不過根據IDG報導,三星有意讓Gear能和電視等連網裝置連動。先前三星高層曾表示要增加可和Gear連動的裝置,像是智慧型手機Galaxy S4、Galaxy Note 2、Galaxy S III,未來還計畫要讓Gear能和其他品牌的Android行動裝置連動。研究機構Endpoint Technologies Associates則認為Gear或可用來當作切換頻道、調整音量的簡單版電視遙控器,或是接收來自智慧電視或數位錄影機的通知,受限於體積,Kay表示智慧型手錶不適合拿來當作媒體播放器或是儲存裝置。不過若是拿來當作其他電子裝置的控制器或是信號接收器,倒是沒問題。Gear在Note 3連動後,可顯示電子郵件、簡訊、來電通知等訊息,另外也能供使用者瀏覽網路、使用電子地圖或是取得天氣資訊。Sony發布智慧型電視棒讓電視變身Google TV

根據科技網站ExtremeTech報導,自2010年起便加入Google TV聯盟的Sony,九月份公布了名為Bravia Smart Stick的電視棒。透過此一產品,普通的家用電視便可以搖身一變成為Google TV,替消費者省下另外買一台Google TV的錢。Bravia Smart Stick具備包括語音控制、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接入,以及Chrome流覽器等在內的一切Google TV功能。另

外,Sony 還將旗下的Bravia TV系列應用程式整合在單一介面中,讓用戶只要在一個功能表中便能啟動眾多應用程式。日Panasonic與任天堂合作開發新遊樂器操作電視廠商開發智慧電視時,對於最能吸引消費者的操控方式,還沒有定案,根據外電報導日本家電大廠P a n a s o n i c與日本電視遊戲機大廠任天堂(Nintendo),彼此交換技術,並結合電視廠與遊戲機廠的需求,合作研發可供次世代遊戲機、智慧型電視(Smart TV)等數位家電使用的新操作方式。Panasonic在2012年4月成立子公司PUX,研究以數位相機進行面部識別,或語音控制系統等技術,作為智慧型電視操控方式研究的一環,雙方的初步合作,是任天堂提供其掌上型遊戲機NDS的觸控程式。接下來,雙方將進行各種操控模式的技術研究,做為任天堂未來遊戲機操控概念的參考,與Panasonic智慧型電視的全新介面及操作方式的方向。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 5 -

小米執行長雷軍:智慧手機與智慧電視可相互拉抬小米在推出智慧型手機2年後,9月初正式發表小米電視,這款47吋LED智慧電視僅售人民幣2,999元,再度震撼業界,雷軍在出席長城會舉的2013智慧型手機高峰會時,首度

分享開發小米電視的心路歷程,小米在推出第一代小米手機半年後,2012年初就已投入小米電視的開發。小米科技執行長雷軍表示,電視的市場規模與手機相差很遠,但如果電視可以與手機有很好的連結,手機可扮演電視的遙控器,電視則成為手機的大型顯示螢幕,很可能開創出更大的電視市場。

雷軍認為,電視可以解決手機螢幕太小的問題,如果電視螢幕無所不在,不管在會議室、房間都有這些螢幕,那麼手機就到處都有大型的顯示螢幕,透過無線投射可以輕易將照片、影片及音樂播放在電視上,可以延伸手機的運算及各種能力,而手機則可當成電視的遙控器。他強調,大陸電視機的市場規模,每年僅4,000萬部,與手機市場相差很遠,但如果手機與電視能有更好的連結與整合,每個房間或會議室都安裝電視,很可能為電視開創新的巨大市場;而手機除了能與電視連結外,也可跟其他裝置進行連結,會給消費者帶來更有趣、更好的使用體驗。

杞人憂天?或直接取代?螢幕尺寸大小戰爭行動媒體興起,家中電視媒體將會被取代?近年行動智慧型終端掀起強勁旋風,因其多功能整合的特性,讓多種硬體週邊商品的銷售因而遭受波及。除了MP3音樂播放器、數位相機、GPS、筆記型電腦(NB)…等產品的市場已經明顯被行動智慧型裝置侵蝕外,電視媒體會不會是下一個受影響的產業?也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杞人憂天?或直接取代?螢幕尺寸大小戰爭由於電視仍是家中客廳的主要核心商品,與行動終端的螢幕尺寸有相當的差異,同時電視與行動終端裝置並非直接競爭的產品,因此這個問題看似有些杞人憂天;但部分業者卻認為,由於行動終端具有「行動」的便利性,且智慧型手機螢幕尺寸持續放大,已讓消費者對電視的依賴性降低。若行動智慧裝置平台上的內容越來越精彩,以後消費者家裡其實不一定需要電視。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 6 -

電視內容與線上影音業者配合模式屢見不鮮根據報導,大陸所有網路使用者中,會透過手機收看影音節目的使用者佔比已達近34%。大陸搜狐網、優酷…等影音網站,早已不只是播放一般民眾自製影片的平台,相關業者投入資金向國外影視業者購買正版影集、電影在網路上播放的情況已是屢見不鮮。在高品質影音內容加持下,這些線上影音平台的收視率屢創新高,甚至已開始凌駕電視台,成為熱門影視議題的領導者;台灣近期當紅的偶像劇終極一班3,在大陸地區的首播就不是與傳統電視台合作,反而改與優酷…等線上影音業者配合,且首播當日創下數百萬點擊收看紀錄。截至目前為止,終極一班3在優酷的收看點擊次數已正式突破3億次。大陸有許多影集的首播是在網路平台上進行,而非透過傳統電視台,節目製作單位除了收視率的考量外,想借重網路傳播力量創造話題或是以網路平台做為與電視台談判的籌碼…等。

對應價值鏈的變革找出相對應的新商業模式可攜式行動終端裝置與電視或許可為互補產品,消費者坐在電視機前收看電視的時間,已因行動終端產品需求竄出而不斷降低,且收看節目的模式也不斷改變。為因應日益習慣從行動終端收視影音節目的消費趨勢變化,如何讓手機、平板電腦與電視三者之間更能無縫接軌,讓消費者在手機、平板電腦上所玩的遊戲、所收看的影集多媒體影音…等,在回到家中後能輕易轉入電視平台進行觀賞收看或操作,或許是更誘人的殺手級應用。對硬體終端業者而言,誰能對應價值鏈的變革而率先找出相對應的新商業模式,或許就可成市場的最大贏家。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 7 -

透視廣告量2013年Q3五大媒體廣告量較去年同期成長2.51%根據尼爾森媒體研究公佈2013年Q3五大媒體(電視、廣播、報紙、雜誌及戶外媒體)有效監測廣告量為116億新台幣(11,669,747仟元),較2012年同期微幅成長2.51%。整體而言,在廣告量的表現,Q3單月廣告投放量,受到暑假檔期及中秋節影響,皆比去年同期微幅成長,七月、八月及九月分別成長了0.87%、4.52%及2.27%。

電視媒體占大宗,戶外媒體成長幅度最大觀察2013年Q3五大媒體廣告量分析,仍以電視媒體占最大,占整體的56%(有線占47%,無線占9%),其次則是報紙媒體,占了17%;第三為雜誌媒體,占了11%;戶外及廣播媒體分居第四及第五,各占了9%及7%。

與去年同期各媒體的廣告投資聲量相比較,電視媒體(有線及無線)和戶外媒體皆呈現上漲,其中又以戶外媒體成長幅度最大,受惠於LED價格下跌,大型電子看板成本下跌及數量增加,加以戶外看板可以呈現更多元化內容及聲光效果,吸引閱聽眾的目光,成長率比起同期上漲了19.87%。有線媒體及無線媒體則分別成長了7.65%及5.22%;報紙媒體、雜誌媒體及廣播媒體則顯衰退,以廣播媒體下跌幅度最大,達9.84%,其次為報紙媒體,下跌幅度達9.70%,雜誌媒體微幅下跌1.30%。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 8 -

!

!

!

建築產業蟬聯最大廣告主,電腦資訊及飲料類廣告投資上漲2013年Q3前十大產業(小類)廣告投放金額為34.5億餘元,與去年同期相比較,成長了6.77%。從前十大廣告量排行中,發現建築業(建築)仍蟬聯最大投放量,化妝保養品類(保養品)及其他類(政府機構)則維持二、三位。值得注意的是,電腦資訊(遊戲軟體/線上遊戲)在廣告投資排名上,躍進至第四名,主要受到近年來單機遊戲市場衰退,線上遊戲蓬勃發展之故,因而帶動電腦資訊廣告投放;多款茶飲上市伴隨夏日氣溫不斷攀升,消費者對茶飲需求增加,飲料類(茶類飲料)的排行也比同期上升16.31%,。其他產業則略微下滑,包含交通工具(汽車)、服務類(超市、便利商店)、交通工具(機車)及食品類(速食店);化妝保養品類(一般保養品)在這季則進入了前十大排行榜。

寶僑家品及統一企業占據一、二位前十大企業方面,第三季廣告投放金額約為14.9億餘元(1,496,304仟元),比起同期成長了0.68%。排行第一位為寶僑家品公司,雖然寶僑家品在本季微幅縮減廣告投放金額,仍在本季位居一位,第二位則為上漲15.46%的統一企業(股),其餘增加廣告投資金額的企業主有佳格食品(股)及聯合利華,且以聯合利華成長幅度最大,達60.27%;其他減少投資金額企業有花王(台灣)公司、統一超商(股)公司和遠雄集團;台灣萊雅(股)則是在本季新進榜的企業。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 9 -

!

!

電視媒體:廣告量投放企業以家用品及食品企業為主力電視媒體方面,本季前十大企業主廣告投資量較去年同期衰退0.59%,投資總金額約 為 1 2 . 7 8 億 餘 元(1,278,349仟元)。排名第一的企業主依舊為寶僑家品公司,其次為佳格食品(股),統一企業(股)則與去年同期一樣維持第三名;而本季新進榜的企業主有光陽工業(股)和中華電信(股)公司,分別位居第九、第十名。在廣告投放金額的增減上,又以聯合利華成長幅度最大,成長率達67.14%,佳格食品(股)及台灣麥當勞餐廳(股),分別有三成(32.10%)及一成(13.43%)左右的成長率;花王(台灣)公司及好來化工(股)在本季的廣告投放皆縮減。

廣播媒體:前十大企業大幅縮減廣告量,企業排名大洗牌廣播媒體則是今年第三季衰退幅度最大的媒體,相較同期下跌了24.66%。新進榜的企業主多為建築產業,包含位居第一的興富發建設、森聯國際(股)、大華建設(股)、宏盛建設、皇翔建設公司及宏泰企業機構;其餘尚有亞昕開發科技和精業(股);另外,本季還在榜上的統一超商(股)公司名次下滑一名,位居二位,全家便利商店比起同期,排名上升三名,佔據第三名。在廣告投放金額的增減上,各家企業主皆減少在廣播媒體的廣告投放量,以本季還在榜上的統一超商(股)公司,廣告量縮減超過三成(39.53%);全家便利商店比起同期,廣告量也縮減超過一成左右(17.89%)。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 10 -

!

!

報紙媒體: 廣告投放下跌,建築相關企業仍為主力平面媒體方面,報紙廣告投放量相較去年同期衰退7.32%。由於房市受到奢侈稅修法問題與否,美國量化寬鬆政策退場風聲不斷,今年Q3廣告投放金額相較去年縮減。排名上,遠雄集團在本季仍位居一位,燦坤實業(股)位居二位;新進排行榜企業主有皇翔建設公司、森聯國際(股)及精業(股)。廣告投放金額的增減上,又以甲山林機構廣告投資下滑47.54%幅度最大,遠雄集團廣告量也下滑至一成左右(15%),排名第二位的燦坤實業(股),投放金額也較去年同期縮減。

雜誌媒體:仍以化粧品和精品為主力2013年第三季前十大企業主雜誌廣告投放金額為15.3億餘元,投資量較去年同期衰退2.63%。在本季排名第一位的企業主仍為寶僑家品公司,其次為排名上升兩名的香奈兒精品(股);本季新進榜企業主有荷蘭古馳亞太貿易及台灣賓士(股)。在廣告投放金額的增減上,中華電信(股)公司為本季廣告投放金額上升32.43%幅度最大的企業;寶僑家品公司投放金額較去年下跌兩成(24.71%)。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 11 -

!

!

戶外媒體:第三季成長幅度最大的媒體,行動通訊及網路產業為主要投資企業2013年第三季前十大企業戶外媒體廣告投放相較去年同期成長2.67%,是本季前十大企業廣告投放惟一有成長的媒體,投資金額為16.7億餘元。本季進榜企業變動較大。排名第一的企業為去年同期就進榜的統一企業(股),第二名則為本季新進榜的企業網路家庭國際資訊股(股),其餘新進榜企業有宏泰企業機構、台灣大哥大電信公司、國泰金融控股(股)、美商福斯影片公司、易幻網路科技及索尼行動通訊公司。在廣告投放金額的增減上,統一企業(股)上升幅度超過七成(75.81%),為本季廣告投放成長幅度最大的企業主;同樣去年就進榜的中華電信(股)則縮減超過三成(32.43%)的廣告投放。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 12 -

!

透視廣告量 (提供單月/2013年九月份監播有效廣告量)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 13 -

2013年九月份有效廣告量較去年同期成長2.27%(八月份成長4.51%);其中以戶外媒體成長幅度最高,達22.56%;有線電視成長10.59%、無線電視成長4.70%,均高於均值;其他媒體承攬額:雜誌媒體成長1.08%、廣播媒體衰退 1 0 . 4 0%、報紙媒體衰退16.53%。

企業主類別來看,九月份寶僑家品公司本月投放量增加,本月位居第一,統一企業(股)本月上升一個名次位居第二;佳格食品(股)位居第三,台灣麥當勞餐廳(股)位居第五、聯合利華(股)位居第六,花王(台灣)公司本月位居第七;統一超商(股)公司位居第九;光陽工業(股)位居第四、好來化工(股)位居第八為本月份新進榜單。

產業類別(小類)分析,建築類中建築連續第五十二個月拿下第一,化妝保養品類保養品位居第二、其他類政府機構位居第三、交通工具類汽車、機車分居四、五;化妝保養品類一般保養品位居第六、食品業速食業位居第九、電腦資訊網路網站服務位居第十;煙酒類威士忌,位居第七、服飾類綜合服飾/配件位居第八都是本月新進產業類別。

!

!

!

MediaDrive 2.0擴增實境讓你的祝福變得更有趣!時序進入第四季,也是進入年底熱鬧慶典的時節,在台灣有雙十國慶、聖誕節、跨年,在國外甚至還有萬聖節、感恩節,是一年當中大家忙著張羅禮物贈送親朋好友,或是彼此寄送卡片噓寒問暖、表達感謝的時刻。在網路尚未普及的年代,手寫卡片是人們最常傳達祝福的方式,除了身邊可以直接將賀卡交到對方手上的親友,對於遠方的親友,就必須透過郵寄的方式,才能將祝福送上,而且,若希望祝福能夠準時抵達,甚至必須提早準備,以免被爆量的郵件給耽擱了。

21世紀的現在,網路已經是生活中的一部份,人們不再只是依靠實體的郵政服務傳達祝福,在虛擬網路世界中也發展出五花八門的電子賀卡(E-card),透過網路的傳送,祝福的傳達變得更便利又快速。隨著科技日新月異,電子賀卡也從一張平面靜態圖片,變成2D動畫卡片,現在更是有結合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技術的虛擬立體賀卡。超過100年歷史的國際禮品賀卡品牌Hallmark也趕上數位潮流,早在2010年即推出結合擴增實境技術的賀卡,只要將卡片對準攝影鏡頭,在螢幕上就能看到3D的動畫,讓收卡片變的更有趣味性。

隨著行動裝置越來越普及,現在的手機一般都具備攝影鏡頭,讓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接收來自遠方親友們的祝福,不需要非得坐在電腦前。知名電子賀卡網站Moonpig.com則讓賀卡充滿客製化的創意推出「影片賀卡(Video Cards)」,贈送者可以將自行錄製的影片上傳,再選擇一張卡片寄出,只要收到卡片的親友開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 14 -

啟特定App,將手機鏡頭掃描卡片上特定的圖樣,就可以看到該段祝賀影片,並且還能將影片下載收藏。這讓原本平面的卡片變得更生動有趣,讓祝福增添更多有趣的互動與回憶。

另外,今年Gizmo進一步將擴增實境技術結合實體的傳統卡片,加上運用行動裝置,推出一系列能帶給人們不一樣體驗的祝福卡片。親友們還是可以收到一張親手寫满祝福的卡片,但是不一樣的地方是,當親友將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掃描卡片時(同時搭配相關App),卡片上的機器人就會變成3D立體動畫,為收卡人送上動態的祝福,讓祝福增添趣味性。卡片提供三款貼紙,讓送卡者可以配合情境,選擇合適的祝福送給親友們。此外,消費者甚至還可以下載特定圖片,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掃描,也可以看到3D動畫。

這樣的祝福創意不僅限用於卡片,善於社群經營的國際咖啡品牌星巴克Starbucks,就讓消費者在喝咖啡的同時,能夠與品牌有趣味的互動,更能夠與親友們分享並彼此祝福。2011年聖誕節,星巴克首次推出結合擴增實境的App「Starbucks Cup Magic」,下載並開啟App之後,星巴克要消費者將手機鏡頭對準聖誕節特別版的的星巴克馬克杯或其他相關商品,就能夠在螢幕上看到溜冰選手、合

唱雪人、滑雪橇男孩等動畫,並且還能夠與這些動畫互動,如點擊螢幕,滑雪橇男孩就翻跟斗等有趣的虛擬互動。接著消費者能夠將這些虛擬動畫影片上傳到社群網路中上,做為另類的電子賀卡與親友們分享。去年情人節,這款App同樣讓情人們能夠透過特殊的虛擬互動,再將影片拍攝下來互傳傳遞心情。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 15 -

希臘巧克力品牌Lacta也將告白透過擴增實境技術變得更有創意又浪漫,告白者透過App輸入想要說的話,然後寄給想要傳遞的對象,收到訊息的一方只要開啟App,將手機鏡頭掃描巧克力包裝,就能看到3D動態的訊息,這不僅讓消費者之間能有不一樣的互動體驗,也建立品牌與消費者之間不一樣的互動連結,加深消費者對品牌的印象度。

英國黑啤酒品牌Guinness健力士則是在聖誕節期間,推出讓消費者自行設計其經典黑啤酒杯的App,讓消費者透過手機,在實體酒杯上加工設計,接著加上聖誕祝福,再做為電子賀卡寄送給親友們表達佳節祝賀。

擴增實境技術應用在行銷活動上的方式越來越多元,尤其常用於要與消費者建立更多有趣的互動與連結時,擴增實境技術常能夠創造不一樣的虛實體驗,增加品牌的趣味性及好感度。接下來進入年底的熱鬧的聖誕節和跨年盛事,你是否準備好要為親朋好友送上不一樣的祝福了呢?又有哪些品牌會利用擴增實境技術推出創新又吸睛節慶創意呢,都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MEDIA DRIVE VIEWPOINT MONTHLY November, 2013

- 16 -

若有任何想法與建議,歡迎與我們分享與交流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