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redible Prague

140
Incredible Prague 位於歐洲核心地帶的捷克Czechia (捷克語中的Česko, 德語中的Tschechien, 英語中的Czech Republic)為一中歐內陸小國於中世紀時已是天主教君權政治抗衡之核心地區。四個 鄰國分別為北方的波蘭,西北方的德國,南方的奧地利,與東南方的斯洛伐克( Slovak匈牙利所掌控下之附庸,其民族亦是不斷掙扎求生存的血淚史)。今日的捷克主要包含波希 米亞(Bohemia) 丘陵與中部的摩拉維亞(Moravia)平原這以及一小部分的西里西亞( Silesia )之土地範圍。首都與最大城市是布拉格。 代表波希米亞之紅底白色雙尾獅 代表摩拉維亞之藍底紅白相間的飛鷹 代表西里西亞之黃底紅爪黑鷹,胸前配有月牙、十字架與三葉草 捷克國徽 捷克國徽,右上藍底紅白相間的飛鷹代表摩拉維亞(Moravia ),左下黃底紅爪黑鷹,胸前配有月牙、十字架與三葉草代表西里西亞(Silesia )使用之貨幣為Czech koruna (1Kc朗約15圓新台幣) 布拉格( Prague, Praha )這座歐洲歷史名城始建於公元 9 世紀。1345~1378 年,在查理四世統治時期,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兼波希米亞王國的京城,而達到鼎盛時期,並興建 了中歐、北歐和東歐第一所查理大學 成為歐洲的文化重鎮之一。工業革命後到二次大戰前,它亦是歐洲工業較發達的城市之一,在奧匈帝國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18 年一戰 結束後奧匈帝國( Austro-Hungarian empire )瓦解,素來關係較為密切的捷克與斯洛伐克(Slovak)合併為捷克斯洛伐克( Czechoslovakia )。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 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1939 3 10 日,希特勒之德軍佔領了布拉格,二戰納粹的統治期間成立波希米亞與摩拉維亞保護國。 1945 5 5 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 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將軍阻止。根據之前 雅爾達秘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紅軍解放。1945 5 9 日(德國正式投降的第二天),蘇聯坦克開進了布拉格。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戰爭結束數月後, 蘇聯軍隊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依舊對捷克具有深遠的政治影響力。1948 2 月共產黨發動非流血政變獲取了布拉格政權。但知識分子無法適應戰後長期的高壓控制,1967

description

The Part II of Czech during late spring.Here's the incredible Prague from spirituel view.

Transcript of Incredible Prague

Page 1: Incredible Prague

Incredible Prague

位於歐洲核心地帶的捷克Czechia(捷克語中的Česko, 德語中的Tschechien, 英語中的Czech Republic)為一中歐內陸小國,於中世紀時已是天主教君權政治抗衡之核心地區。四個

鄰國分別為北方的波蘭,西北方的德國,南方的奧地利,與東南方的斯洛伐克( Slovak,匈牙利所掌控下之附庸,其民族亦是不斷掙扎求生存的血淚史)。今日的捷克主要包含波希

米亞(Bohemia) 丘陵與中部的摩拉維亞(Moravia)平原這以及一小部分的西里西亞( Silesia )之土地範圍。首都與最大城市是布拉格。

代表波希米亞之紅底白色雙尾獅 代表摩拉維亞之藍底紅白相間的飛鷹 代表西里西亞之黃底紅爪黑鷹,胸前配有月牙、十字架與三葉草 捷克國徽

捷克國徽,右上藍底紅白相間的飛鷹代表摩拉維亞(Moravia ),左下黃底紅爪黑鷹,胸前配有月牙、十字架與三葉草代表西里西亞(Silesia )。使用之貨幣為Czech koruna (1Kc克

朗約15圓新台幣)

布拉格( Prague, Praha )這座歐洲歷史名城始建於公元 9 世紀。1345~1378 年,在查理四世統治時期,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兼波希米亞王國的京城,而達到鼎盛時期,並興建

了中歐、北歐和東歐第一所查理大學,成為歐洲的文化重鎮之一。工業革命後到二次大戰前,它亦是歐洲工業較發達的城市之一,在奧匈帝國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1918 年一戰

結束後奧匈帝國( Austro-Hungarian empire )瓦解,素來關係較為密切的捷克與斯洛伐克(Slovak)合併為捷克斯洛伐克( Czechoslovakia )。布拉格城堡則成為總統府。這一時期,布拉格仍

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1939 年 3 月 10 日,希特勒之德軍佔領了布拉格,二戰納粹的統治期間成立波希米亞與摩拉維亞保護國。 1945 年 5 月 5 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

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同一天,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將軍阻止。根據之前

雅爾達秘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紅軍解放。1945 年 5 月 9 日(德國正式投降的第二天),蘇聯坦克開進了布拉格。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戰爭結束數月後,

蘇聯軍隊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依舊對捷克具有深遠的政治影響力。1948 年 2 月共產黨發動非流血政變獲取了布拉格政權。但知識分子無法適應戰後長期的高壓控制,1967

Page 2: Incredible Prague

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 Milan Kundera , 其在法國出版之暢銷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1984》後被改編

為電影《布拉格之戀》)等許多作家開始批評共產黨。1968 年 1 月 5 日,捷克新第一書記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er Dubček )鼓吹民主,反史達林集權體制,宣揚人道之社會主義

"socialism with a human face";引發政治動亂,同年 8 月 20 日蘇聯為主之華沙公約國( 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藉演習之名以 2000 輛坦克進駐不拉格出兵鎮壓,撲滅了這近代史上著

名之布拉格之春的抗暴運動(類似十年後之北京天安門事件)。

1989 年,柏林圍牆倒塌後,1989 年 11 月共產捷克斯洛瓦尼亞共和國 Czechoslovakia 之自由民主運動,布拉格瓦茨拉夫廣場(Václavské náměstí, 英語之 Wenceslas Square)街頭聚集

擠了十餘萬群眾和平不流血地在此舉行盛大的民主示威活動,進行天鵝絨革命 Velvet Revolution" 終於建立民主共和國,捷克斯洛伐克終於擺脫了共產黨和和蘇聯的影響。1993 年 1

月 1 日,捷克斯洛伐克和平地分割為捷克民主共和國 Czech Republic 與 斯洛伐克 Slovakia 兩獨立國家。

從 1990 到 2003 年間,歷任三屆總統(一任捷克斯洛伐克、兩任捷克)的瓦茨拉夫.哈維爾(Vaclav Havel)見證了這段辛酸的近代史話,哈維爾是詩人、戲劇作家、舞台劇導

演、政治異議份子,也是第一位當選總統的文人,表面看來頗具傳奇性,但其實所反映的是捷克長期受異族壓迫,人民起而抗爭,民族意識激盪的必然結果。他不但是台灣民進

黨之友人也是唯一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的歐洲國家。 1976 年從一位戲劇文藝工作者聲援迷幻搖滾團體「宇宙塑膠人」(The Plastic People of the Universe)而起草宣揚人權自由之「七

七憲章」(Charta 77)籌組「為不公正而受迫害者保護委員會, VONS」及對共產黨的批判遭受逮捕與政治牢後,而於 94 年編寫《悲情聲聲慢 Largo Desolato》劇本進入政治圈。捷

克現今主要的兩大政黨為人民民主黨(ODS )與捷克社會民主黨(CSSD),而共產黨員僅占 6%。

布拉格( Prague, Praga )是捷克的首都,亦是政治、文化與經濟的中心。人口約 1200 萬,占捷克總人口之 10%。平均年收入約為 35,000Kc,比共產時期之年收入增加約一倍,

而開放後主要經濟來源是依賴觀光旅遊業,各處景點大街小巷充斥著販賣各式各樣不值得收藏之雜貨與次等紀念品。主要的旅客為相鄰之歐洲國家,而亞洲之觀光客僅占 10-15%。

由此數據可見無煙囪工業在此之榮景。

這號稱歐洲最美麗的城市擁有為數眾多各歷史朝代各類風格的建築。專家推薦來捷克旅遊之重點項目之一是欣賞其西方傳統建築的美學,因捷克保留了中古世紀以來如神聖

羅馬帝國、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奧匈帝國專制政權下天主教神權主導的體制,教堂內展現了羅馬式圓頂大廳、文藝復興時代哥德式飛天尖塔、文藝復興領主住宅、宮殿、猶太

教堂、巴洛克豪華裝飾之教堂和修道院、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新藝術運動風格到立體派和超現代主義之各類建築藝術之風格;於畫作上表現浪漫、寫實、印象派之畫風。 14

世紀之羅馬天主教皇帝查理四世 Charles IV 大力鼓吹下哥德式藝術成為主流、之後則以巴洛克風格和新藝術建築更佔優勢。使得布拉格市區登高(高堡區)遠眺各尖塔和圓頂高低錯

落,一片片變化多端塔林,保留著古意盎然之風,而無都市化高樓大廈之壓迫感;因而布拉格擁有「千塔之城」的稱號。一位詩人描述布拉格時,稱它為由石塊組成的交響樂。

並且這些建築的屋頂多為硃紅色(石榴石的礦物顏料),牆面多為象牙黃色,在陽光下顯得金碧輝煌,因而又有「金色的布拉格」的美譽。因而捷克人民暱稱這座古城為 mater urbi

um/Praha matka měst ("城市之母 Mother of Cities") , Stověžatá Praha ("百塔之城 City of a Hundred Spires") 或 Zlaté město/Goldene Stadt ("金色城市 Golden City")等美稱。

這個充滿文化氣息的東歐小國,美麗外表的背後是多少辛酸的沉積,捷克的歷史真是一部辛酸的血淚史;自古就無法擺脫大國角力犧牲品的悲劇的宿命。所謂亂世之下必有

傑出之文學音樂作品來撫慰民心。 在這多民族混居的城市,孕育出濃郁、多元化的藝術與文化氛圍;在音樂、美術、文學諸多領域有許多傑出的作品,如安東尼-德弗札克(Antonín

Page 3: Incredible Prague

Leopold Dvořák)之交響樂中將波西米亞的民俗音樂、舞蹈以及歌曲融入浪漫的音樂節奏中、其新世界交響曲,第 2 樂章”念故鄉”是中學音樂課常唱的曲目,莫札特感嘆說” 生

我者父母,知我者布拉格”所謂波西米亞是歐洲音樂的搖籃。難怪人們說,布拉格是一座如此多樣化的、豐富多彩的城市,它會向每一位來訪者展示自己的獨特的魅力。尼采說:

當我想以另一個字來表達音樂時,我只找到了維也納;而當我想以另一個字來表達„神秘‟時,我只想到了布拉格。這也是為何它是捷克觀光的最熱門景點。 布拉格幾乎每個

月都要主辦一些國際性的文化活動,其中又以音樂活動最轟動。 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是一個國際性音樂盛事,自 1946 年起每年 5 月 12 日(史梅塔那逝世紀念日)開幕,而每

次開幕演出的序曲都是史梅塔那的交響詩組曲《我的祖國》。「我的祖國」是由(一)威瑟拉德 (高堡 Vyšehrad); (二) 伏爾塔瓦河(Vitava 河); (三)夏爾卡( Šárka 開國之女英雄); (四)

波希米亞的原野與森林( Bohemia’s wood & field ); (五) 塔波爾(Tábor 城); (六)布拉尼克( Blanik 山脈)六首管弦樂曲組成。皆以捷克自然風土及民間傳說為主題之民謠。其中第二

首「伏爾塔瓦河」最膾炙人口。此曲是描述人民賴以為生母親河平靜悠然,在外異鄉的遊子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此外,還有布拉格之冬古典音樂、歌劇和芭蕾舞表演(每年 1 月)、

國際捷克莫拉維亞銅管音樂節(每年 6 月)、老音樂之夏(每年 7 月)、布拉格和恩(每年 8 月)、國際四重奏音樂節(每年 8 月)、國際管風琴音樂節(每年 8-9 月)、國際

小銅管樂節(每年 9 月)、布拉格之秋國際音樂節(每年 9-10 月)、聖瓦茨拉夫節民間頌禮音樂節(每年 9 月)、國際爵士樂節(每年 10 月)、國際學生管弦樂節(10 月、11

月)、傳統的布拉格城堡古典音樂節(10 月-12 月)、國際耶誕音樂節(每年 11-12 月)等。每年在布拉格舉辦的國際電影節也有 3 項之多,包括當代歐洲電影節(每年 1-2 月) 、

國際影視視頻節目節(又譯為菲比奧國際影展,每年 3 月)、同一個世界國際電影節(每年 4 月)。自從 1999 年起,布拉格每年 5 月還舉辦國際流浪文化節,呈現出濃郁的吉普

賽風情。此外,還有布拉格世界國際圖書展、國際木偶節、布拉格作家節(國際作家筆會)、莎士比亞之夏、維爾蒂傳統歌劇節等。

遊遍世界之自然與文化遺產是我的夢想,亦是多年所追逐的理想;自從學生時代就開始收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每年公布之名單;當然退休之後更是每年出國遊覽之選擇重點,

如之前中國南疆經絲路至西安、四川九寨溝、重慶、雲南昆明、廣西桂林陽朔、江南上海、杭州、至京都、土耳其、與捷克。 捷克列入UNESCO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之勝景共有

17處之多,分別是St. Barbara Church、 Český Krumlov 、Church of the Assumption of Our Lady and Saint John the Baptist、Holašovice、Kroměříţ Archbishop's Palace、Kutná Hora、Lednice、Lednice–Valtice

Cultural Landscape、Litomyšl、Holy Trinity Column in Olomouc、Pilgrimage Church of Saint John of Nepomuk、Prague、St. Procopius Basilica in Třebíč、Telč、Třebíč、Valtice、Villa Tugendhat。 其中世

紀遺留之古堡與遺跡,諸如距離布拉格約一小時車程,位於Beroun市郊之查理斯坦堡Karlštejn Castle是捷克最大的城堡, 位於波希米亞南部之中世紀小鎮亦列為UNESCO自然遺產之薔

薇五花瓣盧森堡家族所在-契斯基庫倫隆( Český Krumlov ) 與模拉維亞南部Liechtenstein家族列為UNESCO文化景觀保護區之Lednice–Valtice area.。而同樣列為自然景觀的有布拉格東北

之 Český ráj, Šumava 與 Krkonoše 山脈 是吸引山野登山客的好去處。.

Page 4: Incredible Prague

捷克最大的城堡 Karlštejn Castle (查理斯坦堡 ) 自然遺產之薔薇五花瓣盧森堡家族所在 Český Krumlov 文化保護之 Liechtenstein 家族所在 Lednice–Valtice area

此次豪華旅遊,在新加坡樟宜機場也接了一對來自澳洲伯斯之退休夫妻倆,也成為我倆旅遊期間無話不談之好夥伴。讓我門覺得很吃驚的是他夫妻倆為何參加我們這團,據

他說澳洲之旅遊團費比起台灣仍顯得更昂貴,而且此間旅行社亦受到旅客親友之肯定,因而經網路報名參加;我們在五月安排這趟捷克行,想像在安靜恬適的雲彩中,在賞心悅

目之花香中,徜徉漫步在石砌古道上欣賞古典之氣息。在布拉格安排了三天一夜的行程也是我們選擇此團之理由之一,加上特地安排一整天腳程之古堡區巡禮,在當地專業地陪

郝思嘉詳盡導覽下,更要好好品味這傳說中的古典城市之美。

根據傳說,布拉格的創建者是莉布斯(Libuse)公主和她的丈夫,農夫普謝米斯( Premysl, 694-745 ),並以普謝米斯的名字命名,建立了霍什米索王朝(Přemyslid)。傳說公主在

她位於中波希米亞的莉布新(Libusin)城堡中說了許多預言(得到 7 世紀以前考古學發現的證實)。其中一個預言說,她預見到了布拉格的榮耀。一天,她在異象中「看見一個偉

大的城市,它的榮耀能達到天上的繁星!我看見它在在森林中伏爾塔瓦河畔陡峭的懸崖之上,那裡有一個男人,他正在與建造大門基石(prah),在那裡要建起一座名叫布拉格(P

raha)的城堡。人們向城堡低頭並得到尊敬與共榮,全世界都會讚美它。」無論這個傳說是真是假,布拉格確實是以 9 世紀在伏爾塔瓦河右岸居高臨下建造的高堡(維雪堡 Vyšeh

rad)為核心,而逐漸形成的。後來在河對岸建造了另一座城堡,就是今天的布拉格城堡( Prague Castle )。回顧歷史,捷克在 9 世紀末本是波希米亞(Bohemia)王國的所在地,由普

列米斯(Premysl)家族的統治,國力日益茁壯,躋身強國之列,逐漸成為歐洲南北商路上一個重要的貿易中心,與日耳曼帝國分庭抗禮;不過,1310 年起因為普列米斯家族血脈中

斷,改由日耳曼人盧森堡(Luxemburg)家族統治,其第二任國王查理四世(Charles IV, 1316-1378)出生於布拉格,於 1355 年獲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將帝國的首都從義大利羅馬轉移

到波希米亞的布拉格,精心設計,大興土木,建築大教堂與城堡,並致力藝文活動,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文化與政治的中心,逐漸成為日耳曼、奧地利、斯拉夫、猶太各民族間

文化之交匯點。1257 年,在布拉格城堡以南新建了小城(Malá Strana),這是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區。緊鄰城堡西面和北面為布拉格城堡區(Hradčany)。而伏爾塔瓦河對面的則是布

拉格老城(Staré Mesto)。

Page 5: Incredible Prague

舊城區市政廳四周的紅瓦尖頂 高堡區四周的紅瓦尖頂

布拉格(Prague)之美,是屬於古典的美。不爭奇鬥艷,也不千嬌百媚,而是悠然閒適。從高處俯視,才能體會布拉格暱稱「百塔之城」的緣故。滿 城盡是教堂式建築,據說有 30

0 座之多,尖塔聳立於天際,猶如無數的信徒雙掌合十虔誠地向天主祈禱膜拜。

Page 6: Incredible Prague

舊城廣場上的聖尼古拉斯大教堂 高堡區遙望古堡區之聖維特主教堂與舊皇宮

聖尼古拉斯大教堂位於舊城廣場,屬於胡斯派的教堂,是布拉格城內巴洛克式建築的代表。原建於 13 世紀,是本篤會修道院的部分,為簡單的哥德式建築;18 世紀才改建為巴

洛克風格,由波希米亞建築師 Kilian Dientzenhofers 父子所設計,共花了 15 年才完成,同時又添加了一個 74m 高的巴洛克式洋蔥頭鐘塔,形成一圓一尖矗立于藍天的兩個塔頂,登

上鐘塔,查理大橋、舊城風光盡收眼底。教堂外觀極為搶眼,雪白的建築配上青銅屋頂,與倫敦的聖馬丁教堂神似,周圍裝飾著華麗雕像的壁柱,出自名雕塑家 Antonin Braun 之

手。教堂內許多裝飾、祭壇、壁畫、雕像等也出自頂級藝術家之手,都極盡精雕細琢之能事,其中壁畫「聖尼古拉斯之饜宴」 (The Banguet of St. Nicholas),總面積廣達 1500m2,

是整個歐洲教堂中最華麗的作品之一。教堂內的管風琴歷史悠久,1787 年莫札特曾使用這座管風琴演奏,他過世後,第一次悼念彌撒也是在這裡舉行,布拉格之春紀念日和秋季

音樂節也時常在此舉辦音樂會。

Page 7: Incredible Prague

布拉格之美,除硬體外還在於她的多元化的人文藝術的融合,人也好,城市也好,最有味道的魅力總是源自包容,而所謂的和諧,也不是整齊劃一,而是和而不同,能夠取長

補短、吸收所長而昇華。當然文化中的人文藝術不能不說說繪畫。 其中眾人熟知的是慕夏( Alfons Mucha ,1860-1939)所代表之新藝術風格,自從 1890 年代開始它的裝飾藝術(Decorative

Art Nouveau,所謂商標上之廣告畫作)在巴黎劇院造成時尚風潮後,席捲了全球的目光,成為 20 世紀後之新畫派。 有關慕夏之畫作請參閱 http://hoocher.com/Alphonse_Maria_Mucha

網站。 至於裝飾藝術風格之建築物雕刻作品亦可在舊城廣場欣賞到雕塑家 Ladislav Šaloun (1870-1946)之胡斯紀念雕像,

Page 8: Incredible Prague
Page 9: Incredible Prague

Portrait of a Girl: by Mucha, 1913 Dance, 1898 Madona in the Lillies : by Mucha, Spirit of Spring

Page 10: Incredible Prague

Spring, 1896 , Summer, 1896 Autumn, 1896 Winter, 1896 Untitled

表現派 (Expressionism ) : 此類畢加索之後之畫風代表畫家有 Emil Filla, Bohumil Kubišta and Antonín Procházka.

Page 11: Incredible Prague

表現派 畫家Antonín Procházka之作品 Nativity scene from the Vyššì Brod altarpiece, 德式藝術中美的代言人

較早期之哥德式藝術 : 哥德式建築是於 12-16 世紀由羅馬式發展而來,為繼承文藝復興之主教堂( 如科隆大教堂、巴黎聖母院、米蘭大教堂、布拉格聖維特大教堂)建築風格,其

特色包括尖形拱門、肋狀拱頂、飛拱、束柱高聳壯麗外觀,展現卓越的建築技藝、廳堂內應用浮雕、柳葉、玫瑰花窗等裝飾、表達宗教神權至高無上的信念。當然這些建築均已

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之觀光景點。 在繪畫上如 Master Theodoricus 在捷克境內最大城堡 Karlštejn Castle 內最神聖儲處寶庫之聖十字教堂( Chapel of the Holy Cross , kaple sv.

Kříţe) 禮堂內之 129 幅聖經畫作。另一傳世之佳作是 Master of the Vyšší Brod Altarpiece 之耶穌生平之九幅畫作,其畫風成為美之代表。

風格主義 (Mannerism) : 自從魯道夫二世( Rudolph II) 迷戀上離奇,因而選擇特立獨行之義大利之Giuseppe Arcimboldo 為宮廷畫師, 在他著名之畫作portrait of Rudolph II as Vertumnus 中

將皇帝軀體當作羅馬四季神的化身,由蔬菜、水果、魚蝦組合。當然其它宮廷畫大師如 Bartholomeus Spranger (1546-1611), Hans van Aachen 與雕塑家 Adrian de Vries亦是以此風格為主。

Giuseppe Arcimboldo, Selfportrait Rudolf II painted as Vertumnus, Roman God of the seasons, c.1590-1 Spring, 1563, oil on wood, Real Academia de Bellas Artes de San Fernando, Madrid

Page 12: Incredible Prague

夏秋冬,1563, 均被Louvre Museum, Paris收藏。

巴洛克(Baroque)藝術 : 17 世紀後期洋蔥狀的圓塔是巴洛克式建築的特色。其畫作與雕刻之風格特徵是脫離傳統宗教莊嚴、含蓄禮教,而更著重感情( 痛苦、驚訝、恐懼)的表

現。強調流動感﹑戲劇性﹑誇張性,常採用對角線弧線等構圖方式,並用明暗對比來描寫物體及統一畫面,產生戲劇性的光影和色彩。於繪畫中如 Petr Brandl (1668-1735) , Jan Kupecký

(1667-1740)所於聖經畫作中所表現之畫風為代表。 之後於 18 世紀風行之浪漫派( Romantism )或洛可可(rococo )繪畫之啟蒙則是以 Josef Navrátil (1798-1865) 在 the chateau at Jirny 城堡之

畫作為代表。 其他如 Josef Mánes (1820-71) 之山水畫。於雕刻中如 Matthias Bernard Braun (1684-1738)及 Ferdinand Max Brokoff 在查理橋上的雕塑作品。

現代古典藝術 : 19世紀後期奧匈帝國時期為捷克經濟蓬勃興盛的年代。 這文藝復興之後期的代表性建築有1868-83之布拉格國家劇院( 或愛樂樂團 Rudolfinum), 它聚集了寫實派

( Realism )雕塑家 Bohumil Schnirch (triga above the entrance), Antonín Wagner (the muses - goddess of arts and science) 及 Josef Václav Myslbek (1848-1922, the bronze statue of Music)、畫

家 František Ţeníšek (painting decorations of interiors), Mikoláš Aleš (proposal of 14 lunettes named Vlast - Homeland), Vojtěch Hynajs (author of the stage curtain) 等人之合作創作.

印象派 (Impression), 意像( symbolism ), 新藝術風 ( Art Nouveau ) : 講究古典構圖之秩序與比率體現和諧與理性之新藝術(Art Nouveau)是對現今設計美學影響最大的一場文藝運動。

1890 年代學院派之印象派新風格畫風。其中如 Antonín Slavíček (1870-1910): 田園印象派畫家。

Page 13: Incredible Prague

浪漫派 Josef Mánes (1820-71)之 Milenci (Červené paraplíčko ) 與 Julius Márak 之 Landscape with Swamps, (early 1880s)

Page 14: Incredible Prague

田園印象派畫家 Antonín Slavíček 之畫作 洛可可(rococo )畫家 Jan Preisler 之畫作

象徵主義 ( Symbolism): 1885-1910 年間歐洲藝術摒棄客觀自然和現實,偏愛主觀,以隱喻和暗示的手法描述靈性、想像力和夢幻的感覺;這也反映宗教和性靈的覺悟。其中雕

塑以 František Bílek (1872-1941)為代表, 繪畫則以 Jan Preisler (1872-1918)之 Černé jezero (Black lake) and Pohádka (Fairytale)為代表 。 第一次大戰前之後現代藝術家有 Max

Švábinský (1873-1962,其作品集請參閱 http://www.tfsimon.com/Max-Svabinsky.html) , Jan Zrzavý 與 Josef Váchal (1884-1969)。

Page 15: Incredible Prague

Max Švábinský 之作品 後現代藝術家 Jan Zrzavý 之作品

1992 年布拉格歷史中心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名單。主要觀光的區域為城堡區 Castle (Hradčany) , 小城區 Lesser Town (Malá strana) , 老城區 Old Town (Staré město),

猶太區 Jewish Town (Josefov), 新城區 New Town (Nové město) 所謂之 14th 世紀建造之新城區, 以及運河區 Vysehrad (Vyšehrad)。

城堡區 (哈德恰尼 Hradcany Castle,一般稱布拉格城堡 )

在布拉格的眾多觀光景觀中,最重要的應該要算布拉格城堡( Prague Castle )和聖維特主教座堂(Katedrala sv. Vita)。布拉格城堡位於伏爾塔瓦左側河畔山丘上,其歷史可以追溯到

公元 9 世紀,已有 1000 多年的的政治權力中心,是波希米亞國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皇宮,現今亦是總統執政及相關部會所在。

布拉格城堡占地達 45 公頃,長 570 米,平均寬約 130 米,是世界最大的古城堡,含蓋了一所宮殿、三座教堂及一間修道院。

街頭畫家之布拉格 街頭畫家之布拉格 學生展覽之布拉格

Page 16: Incredible Prague

查理橋遊輪上所望之布拉格城堡 紀念郵票中之布拉格城堡

神聖羅馬帝國屬下之各邦國 查理四世所頒布之黃金詔書

Page 17: Incredible Prague

自從德意志皇帝腓特烈二世死後,所謂神聖羅馬帝國其皇帝稱號雖然也來自於教宗,但其本質卻是德意志民族的國家,皇帝通過征服義大利來取得「羅馬皇帝」的合法性。1356

年查理四世頒布之”金璽詔書 ”確立皇帝選舉由當時權勢最大的 7 個選帝侯(聖職選帝侯:美因茨(Mainz)、科隆、特里爾( Trier )三大主教;世俗選帝侯:波西米亞王、萊茵的帕

拉丁伯爵 der Pfalzgraf bei Rhein、薩克森公爵 der Herzog von Sachsen 和勃蘭登堡的邊地伯爵 der markgrafvon Brandenburg)直接選舉「羅馬人的國王」(實際即是德意志國王);同時

承認諸侯各邦,在自己的領土內擁有行政權、司法權、關稅權、鑄幣權,規定各邦的民眾均隸屬於他們的邦君,在法律上確立了德意志諸邦的獨立地位,正式結束了神聖羅馬帝

國的聯邦體制。即使神聖羅馬帝國之國王而非皇帝。因此,並非每一位德意志統治者都可以成為皇帝,只有進軍義大利,接受教宗加冕的強者,才可獲得這一殊榮。當哈布斯堡

家族壟斷王位之後,選帝侯的實際作用幾乎消失,而皇帝也不再需要教宗加冕,於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乃成為奧地利-德意志君主的一般稱號。

城堡區沿 Vitava 河西側、老城區下方之瑪拉史塔那 ( Mala Strana , Lesser Town, 次要區 )廣場,是 1620 年白山之役天主教聯軍擊潰波西米亞諸城邦後,忠於哈布斯堡王朝貴族們之豪

宅所在,具有德國建築工藝之特色,有許多各國之大使館;巴洛克式的洛雷托豪宅內有聖屋的傳說,馬丁尼宮內有希臘神話參孫與海克力斯的遺跡,馬丁尼就是拋窗事件男主角

之一。

走入城堡中,第一道中庭被樓房包圍,高立在面前的是一座「馬蒂雅斯大門」(Matthias Gate),1614 年由達文西設計,灰土色牌坊似的樓面,頂端裝置三角門楣,下端中央有長方

形拱門供人進出。穿過大門,第二道中庭有一排文藝復興式宮殿,即是捷克的中央政府機關的位置,也是共和國首任總統(1993-2003)哈維爾(Vaclav Havel, 1936—)的總統府。

中庭則是巴洛克式科爾爾噴泉 (Kohl Fountain,建於 1688 年 ,之前上面鑲有象徵哈布斯堡王朝的雙鷹標誌 ,在獨立革命中被破壞 ),後廳為城堡畫廊(Obrazarna Prazskeho

Hradu)內保存著波希米亞王國的皇冠,還收藏有 16 到 18 世紀義大利、德國、荷蘭等國繪畫作品 4,000 餘幅;其原址是馬廄,於改建過程中,發掘出最初的教堂-聖女教堂。

進入第三道中庭,左側矗立著巍峨目光焦點就世界第三大的聖維特主教座堂(Katedrala sv. Vita, St. Vitus Cathedral)興建於 14 世紀查理四世時代,歷經各代君王的 3 次擴建,西元 929

年的聖溫塞斯拉斯圓形教堂,在西元 1060 年時擴建為長方形教堂,西元 1344 年查理四世聘請法國 Matthias of Arras 建造目前的哥德式建築,直到 1929 年才完全竣工,它不僅是布

拉格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加冕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 查理四世將它建成全城最為顯赫的一座建築,這也是中歐地區的第一座哥德式大教

堂,1352 年 Matthias of Arras 死後,一位年僅 23 歲的建築師 Peter Parler (Schwäbische Gmünd 的聖十字教堂 Heilig-Kreuz-Münster 建築師的兒子)接管了主教座堂的建造,他不但完成原先

規劃藍圖之頌詩樓旁之聖器室和祝禱堂,並獨特創新的幾何原理,以網狀肋柱結構延展拱頂(vaults)之面積,加上一根比一根高的飛天尖柱(buttress)、哥德式雕花柱(columns)、圓頂

拱門(arches), 壁龕窗台(apses) ,以及多變的爵床葉片裝飾組合成為主導全歐洲數百年天主教皇朝威權之神權典範;套一句 Nikolaus Pevsner 之名言: ―Like a Bach fugue, a Gothic

cathedral demands all of our emotional and intellectual powers. 人們跪在神秘聖壇散發迷濛燭光與香煙绕绕中仰望著天主與聖靈,在半透明雕花飾窗格彩霞壟罩氛圍中,自然回歸到莊嚴神

聖之境界,而將信徒之心靈與神趾串連一體。 而且聖維特主教座堂其穹形拱頂、波浪形的閣壁,花飾窗格(沒有兩扇窗戶是相同的,各有不同的裝飾)、和扶壁的分散其水平

重力均是當代哥德式建築的創舉。並在托臂、拱廊處處雕塑著皇族、聖人、主教等偉人以彰顯其神權至上,所統御之輝煌盛世。 1514 年之大火,造成無比的損毀。

1844 年開始,Vaclav Pesina 神父和約瑟夫 Kranner 為主的德國建築師進行修復這座新哥德式宏偉教堂。1861~1866 年除去不必要的巴洛克裝飾,恢復內部原來的風格。1870 年,新

中殿與終於奠定基礎。而主祭台上之講經壇依然保留 17 世紀文藝復興的作品。1873 年,Kramer 去世後,由 Josef Mocker 負責重建;去世後,接著由 Kamil Hilbert 持續。著名的捷克

Page 18: Incredible Prague

雕塑家 Vojtěch Sucharda 對正面進行修飾,新風格畫家慕夏( Alfons Mucha)對中殿北部的新窗戶進行彩繪。 而正門上方的玫瑰花窗則於 1925-27 年由 Frantisek Kysela 施工。到 1929 年

St Wenceslas jubilee 在位時,主教座堂整建工程最終完成;建造工程花費了幾乎 600 年。儘管主教座堂的整個西半部加上了新哥德式,大部分設計和要素恢復了彼得·帕爾萊勒的設

計,使主教座堂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 這座主教堂是在捷克旅遊中唯一由地陪導覽下進殿參觀的教堂,觀賞的重點除哥德式外觀、屋簷以滴水怪獸(gargoyle )除潮辟邪外,包括

20 世紀的彩色玻璃窗、聖約翰之墓和聖溫塞斯拉斯禮拜堂。走進教堂入口,左側描繪聖經故事的彩繪玻璃就是著名畫家慕夏的作品,繞過聖壇後方是裝飾華麗、由 J. E. Fischer von

Erlach 設計純銀鑄造、於 1736 年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的代表聖約翰( John of Nepomuk ,列封為五星聖徒)之墓,亦被厚葬於此 (在查理大橋雕像中被神聖羅馬帝國國王瓦茨拉夫四世割

舌後丟入伏爾塔瓦河之主教是也)。外觀以其金色大門、挑高拱柱、飛扶壁和獨特的波希米亞風格室內裝飾而著稱,兩座尖塔高達 97 米。城堡區其他的名勝還有聖喬治修女院和

黃金巷。修女院內收藏了不少 14-16 世紀哥德、文藝復興和巴洛克時期的藝術品;

聖維特主教堂(Katedrala sv. Vita, St. Vitus Cathedral) 飛天尖柱(buttress) 圓頂拱門(arches), 壁龕窗台(apses)

黃色塔樓挺立,牆面精雕細琢,藍色的屋頂架著巴洛克式洋蔥綠色尖塔,高達 99 公尺,氣勢恢弘,氣象萬千

Page 19: Incredible Prague

郵票中的聖維特主教堂 花飾窗格(沒有兩扇窗戶是相同的,各有不同的裝飾) 尖塔

教堂正門面朝南的金色大門,平時封閉,僅供重大節慶加冕典禮時開放;門上有查理大帝與 4 位主要建築師的半身浮雕。一般旅客經由西側門進入殿堂

Page 20: Incredible Prague

正殿入口哥德式之典型鏤空花窗 肋柱扶壁 聖殿正門入口 西側巨幅之創世紀彩繪玫瑰花窗

源自於法蘭西 Avigono 教皇所在地御用建築師之子 Peter Parler 除了是聖維特總主教堂與皇宮建築改建的總負責人外,它亦參與舊城入口 Gothic 塔、查理大橋及在 Kutna Hora

之聖芭芭拉教堂( St. Barbara Church )之施工與設計,所以說文藝復興前布拉格之哥德式風格是由他奠基。之後因教皇與國王遷往羅馬、維也納、法國他處而沒落,直到 200 年後隨

著建築風格之改變聖維特總主教堂也隨之進行巴洛克風格之部份裝修。所謂之往日如煙,日換星移。

進入大教堂內,高大寬敞的東西向縱深的大廳,挑高的直線條天花板並無橫樑支撐,左右牆壁都是與聖經有關的壁畫,祭壇上方的牆面正中央鑲著大片彩繪玻璃窗,在教堂外

玻璃窗不透光,只有教堂內的窗戶上才顯現五彩繽紛的顏色,暗示著人們進入天主堂才見得到光明,是信眾得救的象徵。

Page 21: Incredible Prague

東側巨幅之最後之審判彩繪玫瑰花窗 創世紀彩繪下方中之亞當與夏娃 創世紀彩繪上方中之耶穌與瑪麗亞 慕夏之窗之聖西里爾與聖索迪尤斯

Page 22: Incredible Prague

慕夏之窗之細部放大圖;慕夏( Alfons Mucha)這幅玻璃彩繪作品是當時受保險公司之委託描繪基督信仰傳入斯拉夫民族之 St. Cyril & Methodius 兩兄弟

正面金色大門上的圖畫是十四世紀威尼斯工匠以「最後的審判」為題材作的鑲嵌畫

Page 23: Incredible Prague

主祭台側面之冬之王腓特烈五世( Friedrich Falcky )浮雕

正門上方以 26740 片彩色玻璃鑲嵌的玫瑰花窗,於 1925-27 年由 Frantisek Kysela 施工

Page 24: Incredible Prague

正門上方塔樓羅馬式錐狀方框內的 14 位聖徒故事 典型之哥德式大廳

閣樓上各城邦之國徽

Page 25: Incredible Prague

樑柱上之聖像雕塑 花窗內之天主與兩側之 St. Adalbert 及 St. Wenceslas

捷克著名 Ludvík Kohl 畫家筆下之 : Interior of St Vitus Cathedral, (1810-1816)

Page 26: Incredible Prague
Page 27: Incredible Prague

悼念黑死病而去逝之大眾 St. Wences chapel 內的御用禱告台 St. Wences chapel 南側通往寶庫之門

守護聖徒遺物之神龕 Mistr Theodorik 繪製之聖徒肖像木板畫(哥德式繪畫之經典) 拱柱上獅鷹皇室家徽,正中間為代表波希米亞的雙尾獅,頭戴金冠;而飛鷹則代表摩拉維亞

Page 28: Incredible Prague

主教堂內最神聖地方是紀念捷克精神領袖聖溫薩斯拉(Kaple sv. Vaclava, St. Wences chapel)祭堂,那裡保存著這位聖徒的遺物。 這小祭堂由德國工藝家 Peter Parlerl 修建於 1344~1364

年,有肋拱。牆壁的下部裝飾拼湊著 1300 塊半寶石,鑲金哥德式聖禮祭壇,而描繪耶穌受難壁畫可追溯到 1373 年禮拜堂的原始裝飾。牆壁的上部是關於聖瓦茨拉夫生平的壁畫,

繪於 1506-1509 年。在牆壁中央是聖瓦茨拉夫於 1373 年被哥德 Jindrich 帕爾萊勒(彼得的侄兒)處死的雕塑。可惜禮拜堂市民無法參觀,只能從門口觀看。在禮拜堂的西南角有

一個七道門鎖的小門,通向放置波希米亞加冕王冠的王冠室。地下室則為皇室陵墓,保存了查理四 世和他的 4 位妻子、溫斯拉夫國王、瑪麗亞泰瑞莎女皇等的墳墓,此外這裡還

可發現 10 世紀最初為圓形教堂的地基所在。

St. Wences chapel 內之祭壇 St. Wences chapel 內畫像前之 St. Wences 雕像

Page 29: Incredible Prague

天主教反宗教改革的精神領袖聖約翰 John of Nepomuk (在查理大橋雕像中被神聖羅馬帝國國王瓦茨拉夫四世割舌後丟入伏爾塔瓦河之主教是也,列封為五星聖徒) 手持十字架之銀

棺,下方由四位天使( Virtues )依託。 由建築師 J. E. Fischer von Erlach 設計、雕刻家哥拉迪尼及維也納銀匠,使用 2 頓純銀於 1733-36 年鑄造完成。

這座女性專用之懺悔間相當著名,因聖約翰主教不願亦不能洩漏王后懺悔之內容而被割舌後丟入查理橋下淹死,而被天主教教廷列為聖人。於查理橋上之聖像雕塑中也名列其

中。而旁邊則是描繪此事件之畫作。

Page 30: Incredible Prague

舊皇宮(Old Royal Palace, 維拉迪斯拉夫大廳, Starý královský palác)1135 年從第一層開始往上蓋,是仿羅馬式宮殿,簡單的拱門造型,但現在變成地下室,1253 年奧塔卡爾二世與

1340 年的查理四世都有修建皇宮,到了 1502 年維拉迪斯拉夫二世花了 9 年的時間興建最頂層的哥德式挑高大廳,才完成了目前所看到的規模,1541 年大火這裡又毀壞,但在 1563

年由雷伊塞克( Matyas Rejsek,亦是火藥塔及位於 Kutna Hora 之哥德式聖芭芭拉主教堂之設計師)重建;在 16 世紀以前一直都是波西米亞國王居住宮殿。 18 世紀末成為捷克政府所

在地。 舊皇宮建築主要分三層,入口一進去看到的是高挑的維拉迪斯拉夫大廳 (Vladislavský sál ),此大廳( 60x16x12 m )是歐洲最大單一拱頂結構之廳房,它曾是皇家馬術比賽場

地,皇宮內騎士階梯,可以把馬直接騎進來參加室內長矛比賽。

舊皇宮入口 中庭 舊皇宮

Page 31: Incredible Prague

天使護佑之 St. John of Nepomuk 現代裝飾迴廊

維拉迪斯拉夫大廳 舊皇宮之波西米亞旗幟 御用教堂

Page 32: Incredible Prague

舊皇宮所展示之複製皇冠與權杖

看著穹頂蜿蜒凹凸有緻的幾何圖形組合,於 15 世紀當時又怎樣計算力學的呢?應該就是輕盈的哥德式建築秘密。入口大廳哥德式高聳又寬廣的肋柱穹頂由建築師里德設計,建於

1486-502 年;它當然是整個皇宮的重心地,而兩旁文藝復興式的門窗,諾大的門窗下突出處則是當時貴族觀賞時可倚靠坐席之處。上層的新領地大廳有許多早期書記的圖像;下

層有哥德式的查理四世宮殿,和仿羅馬式宮殿大廳,大多數的房間在西元 1541 年的大火中受到毀壞,因此部份是後來重建的遺跡。

聖喬治女子修道院 ST.GEORGE'S CONVENT (Klaster SV Jiri / Bazilika sv. Jiří a klášter ) 聖喬治屠龍浮雕 安妮皇后夏宮 Queen Anne's Summer Palace

安妮皇后夏宮或 Belvedere (Letohradek kralovny Anny, Kralovsky letohradek) : 此文藝復興建築為 16 世紀由 Ferdinand I 時代由 Paolo della Stella, Bonifac Wohlmut 等義大利建築師建造之獻給皇

后 Queen Anna’s;堂廊之拱廊與青銅弧頂為建築特徵,宮前庭院中之音樂鈴噴泉( Singing Fountain) by Francesco Terzia, cast by Tomáš Jaroš in 1564-68.

Page 33: Incredible Prague

在聖維特大教堂後面有一棟醒目的紅色建築,它就是捷克第二老的教堂─聖喬治教堂( St.George’s Basilica (Klaster SV Jiri / Bazilika sv. Jiří a klášter ) ,於 920 年由 Premyslid Duke V

ratislav I 建造;它是捷克保存最好的仿羅馬式建築。它在 920 年完成後又修建了多次,最近一次是在 19 世紀末至 20 世紀初進行。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從第十世紀起就一直保

存到現在。教堂旁邊則是第一個聖喬治女子修道院(Basilica of St. Jiři),二戰時改為軍醫院,目前已經改為美術館,收藏了十四至十七世紀的捷克藝術作品,包括哥德藝術、文藝

復興和巴洛克等不同時期的繪畫作品。

羅馬式 Romanesque 藝術之代表 Přemysl I 與修女 Agnes (Aneţka)之木雕三摺壁畫

Page 34: Incredible Prague

St . George’s Basilica 聖喬治教堂內拱頂之濕壁畫、神龕與主教

Page 35: Incredible Prague

從左至右分別是 1. 近代考古發現舊皇宮之地下室之羅馬式建築與棺墓 2. 第一任捷克之天主教殉道者 St. Ludmila 之棺木, 3. 西元 942 年時存放首位為基督教殉道的女性聖盧德

米拉的遺骸,聖盧德米拉即為聖溫塞拉斯的祖母。據地陪解釋是因為布拉格曾遭逢數次大水災,故皇宮也不得不將地基填土增高。

第二次拋窗事件的事發地點與記錄

1618 年,天主教當局企圖制止兩座新教堂之新建,5 月 23 日一百多位新教徒們在圖恩伯爵 (Hrabe Jindrich Matyas Thurn, 1567-1640 ) 及 Vaclav Budovacx 伯爵帶領下向布拉格皇宮議

事廳抗議引發衝突,再次發生第二次議員被扔出窗外事件( Defenestration of Prague ),將帝國大臣 Wilhelm Grav Slavata, Jaroslav Borzita Graf von Matinicz 與書記 Philip Fabricius 三人從皇宮東

側丟出窗外,摔入馬糞堆之議員踉凔地逃走。之後胡斯派又拒絕馬蒂亞斯皇帝之大赦與談判,1619年 8 月 28日廢除斐迪南大公於波希米亞的王位, 而推舉腓特烈五世( Friedrich Falcky,

1596-1632)為波希米亞國王,並宣布獨立。此後發生三十年戰爭,拋窗事件應該就是導火線吧! 捷克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國的歷屆總統也都在此辦公。

經巴洛克風格之馬提亞城門(Matthias Gate , 以哈布斯堡王朝的馬提亞斯大帝為名 ,不過 ,實際上建立的時間是在魯道夫二世在位時 ,這位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對布

拉格的建築與文化建樹極多 ,後來因為沉溺於占星 ,而遭到他兄弟馬提亞斯篡位

Page 36: Incredible Prague

現代化改裝後之外觀 1918 年將內牆改為庭院之紫花 現代之裝飾藝術品( ? )

到達總統府前之 Hradcanske Square,這裡可以鳥瞰整個布拉格。大門口上有兩個巨大的雕像,是普雷則打造的複製品,打鬥的巨人,這裡同時也是衛兵交接的儀式地方。

總統府前之 Hradcanske Square 總統府正面 總統府 Mathias 正門

Page 37: Incredible Prague

總統府屋頂之捷克國徽雕塑 熱情等待街交典禮之學生

御林軍衛兵交接典禮

Page 38: Incredible Prague

圍牆大門入口上端有金色的花卷雕飾與一頂金皇冠,兩旁大理石座上雕塑兩尊古希臘英雄的人像,揮動木棍與刀劍,腳下踩著敵人扭曲的身體,姿態充滿陽剛勇猛力勁,栩栩如

生,氣勢不凡,表達政治自主,驅逐異邦人的民族意識。

Page 39: Incredible Prague

門崗上希臘神話裡造型粗獷的大力士參孫(Samsonova)馴獅的模樣

Page 40: Incredible Prague

總統府前 Hradcanske 廣場左側之大主教宮 Archbishop's Palace(Arcibiskupský palác), 於 1760 年由早先重建皇宮之 Jan Josef Wirch 設計巴洛克風格配上鵝黃色洛可可之裝飾牆(Rococo façade )

The Archbishop's Palace in Prague is home to some of the finest architecture around Europe and was constructed on the foundation of a Renaissance home. The place was reconstructed several times, in

1562-1564 in Renaissance style, later during 1669-1694 in early Baroque style, and finally in 1764-1765 in Rococo (late Baroque) style. Boasting a splendid Rococo façade, the palace’s interior is equally

impressive - a fine set of sumptuous Gobelin tapestries adorn several rooms, with decorative 18th-century furnishings set amidst a large collection of ecclesiastical portraits. Elsewhere, a small chapel (open to the

public on the day before Good Friday) features lovely 17th-century frescoes by Daniel Alexius.

於大主教宮左側的是 The Šternberk Palace, 此巴洛克建築是 1698 ~1707 年間 Giovanni Santini 及 Domenico Martinelli 等人的作品。 自從 1949 年後是隸屬於國家藝廊展示古歐洲藝術作品。

如 d Este 家族收集, 經位於 Konopiště Chateau 之 Archduke Franz Ferdinand 遺傳至今之 14-18 世紀之義大利作品, 如作品 Lamentation by Lorenzo Monaco.

The Holy Conversation by Palma il Vecchio, Eleonora of Toledo by A. Bronzino, and the Madonna by Sebastiano del Piomba represent the Italian Renaissance.

Baroque art is represented mostly by the so-called Venetian School: Bassano, S. Ricci, F. Guardi and Canaletti’s View of the Thames, which is on long-term loan to the Lobkovitz family. Visitors will also see

works such as St Jerome by Tintoretto and Portrait of an Elderly Man by Jacob Bassano.

GERMAN AND AUSTRIAN PAINTING: Visitors can see a whole range of interesting works dating from 1400-1800. For example, there is the Festival of the Rosary by Dürer, which was once part of the famous

art collection owned by Emperor Rudolf II.

Page 41: Incredible Prague

DUTCH AND FLEMISH PAINTING: Art from the Netherlands from 1400 – 1700 makes up the bulk of the collection. Here visitors will find mainly still life and landscapes. There are paintings by Rubens – Death of

St Thomas and Death of St Augustine, Rembrandt – Portrait of a Scholar, El Greco, Carnach, Tintoretto, Goya and many others.

A large part of the collection of Dutch art can be found at the chateau at Hluboká nad Vltavou in South Bohemia.

Hradcanske 廣場右側之史瓦森堡宮 Schwarzenberg Palace (Schwarzenberský palác):由義大利建築師建於 16 世紀中葉,1945 年改為博物館,館內收藏各戰役使用之武器及相關資料,

地下室以展出各種駭人刑具著稱。

Schwarzenberg Palace (Schwarzenberský palác), well preserved and largely decorated with beautiful sgraffitoes, stands on the area of three buildings that were destroyed by great fire in 1541. The ruins were

bought by Jan Popel of Lobkowicz, one of the richest noblemen in Bohemia and later on Prague’s highest burgrave. The mail bui lding, in T-shape, was built in 1567, the western wing was finished several years

later. The walls of the palace enclose a square courtyard divided from the Hradcanske square by a wall and a grille gate. If you look carefully from the House At Two Suns in Nerudova Street, you can see a

sundial on one of the chimneys of Schwarzenberg Palace. The sundial is accompanied with the symbol of the day – cock and the symbol of the night – owl. The ceilings inside Schwarzenberg palace are

decorated with paintings on canvas stretched over a wooden construction. The paintings made in around 1580 depict famous antic scenes – The Judgement of Paris, The Kidnap of Helen, The Conquer of Troy

and The Escape of Aeneid. After Lobkowitz family, the palace belonged to Petr Vok from Rozmberk dynasty, Svamberk dynasty, Eggenberg dynasty and from 1719–1948 to Schwarzenberg dynasty after which it’s

called. From 1909 the palace was used by the Military museum, now, after reconstruction, it belongs to the National Gallery in Prague.

Page 42: Incredible Prague

史瓦森堡宮大廳內陳列之羅馬雕像群 希臘神話中上帝信差、旅行、商業之神愛馬仕 Hermis

Page 43: Incredible Prague

Marian column built in 1724-1736

聖維塔大教堂後方有雙塔的紅色教堂就是聖喬治教堂(Bazilika sv. Jiri, Prague Castle of St. George's Monastery,現為國立美術館),聖喬治教堂是捷克保存最好的仿羅馬式建築,西元 920

年完成後擴大修建多次,最近一次是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教堂的基石和兩個尖塔從 10 世紀一直保存至今。一旁的聖喬治女修道院(Jirsky Klaster) 是波西米亞第一個女修道院,

Royal Palace (Kralovsky palac) : It was a residence of Czech kings from the end of the 9th century. There are preserved parts of Sobeslav Palace in Roman style and chambers in Gothic in its underground. In

the Palace exhibitions take place. Vladislavsky hall was built by Benedikt Rejt at the end of the 15th century. In this famous hall important social events of king’s court took place such as tournaments etc. Beside

the Vladislavsky hall you will find Meeting Room, Wing of Ludvik and a chamber of Czech Office. Entry to the Royal Palace is included in a standard ticket of Prague Castle – route A (St. Vitus cathedral, Old Royal

Palace, St. George Basilica, the Powder Tower, Golden Lane/Daliborka Tower), B and C.

曾在 18 世紀被拆除改建為軍營,現在為國家藝廊,收藏 14 至 17 世紀的捷克藝術作品,包括哥德藝術、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等不同時期的繪畫作品,其中 Přemysl I 與修女 Agnes (Aneţka)

之木雕三摺壁畫是最佳的歷史見證。

這裡的火藥塔(Prasna Vez-Mihulka)與舊城廣場的火藥塔一樣,原本都是作為守城護衛的要塞,後來則移為存放火藥之用。16 世紀時,國王讓術士居住於此研究煉鉛成金之術,18

世紀後改為聖維塔大教堂儲藏聖器的地方,現在則是展出中古藝術、天文學和煉金術文物的博物館。

Page 44: Incredible Prague

布拉格城堡區 Nerudova 街道上內之義大利大使館( Ambasciata D’Italia )

義大利大使館銀飾鐵門之雕花 斯洛伐克大使館 ( ? )

義大利大使館原址為Kolovrat 家族之 Thun-Hohenštejnský palác (桑恩豪斯坦宮 Thun-Hohenstein Palace ),陽台上之邱比特、朱諾羅馬神像、門框則是雙鷹石雕,配上鑲銀圖案之門雕

Page 45: Incredible Prague

最初稱為 the Kolowrat Palace, was designed between 1721-1726 by famous Bohemian Baroque architect Jan Santini Aichl for Count Vincent Kolowrat (and built by constructors Giovanni Lurago and

Bartolomeus Scotti), who requested a building "according to good proportions and symmetry for the beautification of the town and myself for comfort". The width of the facade is fully utilised and creates an affect

through the basic contrast between the orderly articulation of the surface and outstanding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especially of the doorway, adorned by two gigantic eagles with the Kolowrat's coat of arms by

sculptor Matyáš Bernard Braun. The same sculptor placed above the entrance the figures of Jupiter and his goddess wife Juno, whose expression indicates perhaps how unhappy she was with her philandering

husband. Under a huge ledge above the central window are two Kolowrat family emblems. The grandeur of the facade is heightened by the architect placing on either side of the main entrance for carriages,

smaller entrances for pedestrians. The Palace stands on the site of five houses and was at first connected with the Palace of the Lords from Hradec in Thunovská Street.

德國大使館 法國大使館 德國大使館

於瑪爾提斯廣場(Maltézské náměstí, 為紀念 Priory of the Knights of Malta 於 Mala Strana 之莊園.;此處之聖約翰雕像噴泉為 1715 年紀念黑死病之結束)及維可普利沃斯克廣場

( Velkopřevorské náměstí )四周現今為使館區,許多舊有貴族之莊園為各國使館之所在地。如日本大使館原本是洛可可裝飾外牆之托爾巴宮( Turboský palác )、荷蘭大使館原本是 Nostick

palace、德國大使館原本是勞布考維特宮 Lobkovický palác、美國大使館原址為斯考恩波宮 Schonbornský palác 、義大利大使館原址為 Thun-Hohenštejnský palác (Thun-Hohenstein Palace )、

法國大使館原本是布奎伊宮 Buquoyský palace、羅馬尼亞大使館原為莫津宮 Morzinsky palác、。

Page 46: Incredible Prague

美國大使館後花園之涼亭,建於 1643-57 捷克文化部 Nostický palác 日本大使館 Turbovský palác

布拉格城堡區內之羅馬尼亞大使館( Romania Ambasada ) 三把小提琴之樂器行 老藥局

羅馬尼亞大使館原為莫津宮 Morzinsky palác,布洛柯夫設計;上方代表晝夜之徽章與兩旁代表宇宙之女神雕刻;而陽台則被兩位摩爾奴隸巨士所支撐。

Page 47: Incredible Prague

Jan Nepomuk Neruda 文學家而命名之 Nerudova 街中的故居 巴伐利亞 Schwarzenberg 天鵝家徽

聖尼古拉斯教堂 Church of Saint Nicolas 位於舊城廣場 Malostranské Square,屬於胡斯派的教堂,是是全歐最經典之巴洛克建築,也是市區最宏偉的教堂。原建於 13 世紀,是本篤會

修道院的部分;於 1703 年 Emperor Leopold I 在位時獲得 Albrecht von Wallenstein 允諾下由 Jesuits 指導進行改裝。 第一期工程由 Kryštof Dientzenhofer 施工,高達 40 m 具有波浪外牆之

實驗性 Scheldt 巴洛克式樣亦是歐洲首創,採用來自 Tournai 地區的藍灰色石頭而呈現與一般哥特建築不同的色調。之後分別由希米亞建築師父子 Kilián Ignác Dientzenhofer 與 Anselmo

Page 48: Incredible Prague

Lurago 設計,共花了 15 年才完成,同時又添加了一個 74 m 高的巴羅克式洋蔥頭鐘塔,形成一圓一尖矗立於藍天的兩個塔頂,教堂內富麗堂皇的整體氛圍、裝飾精美的大理石石

柱、雕琢精細的大理石和鎏金青銅雕塑(或許就是真金的)留下極為深刻難以磨滅的印象。

教堂外觀極為搶眼,雪白的建築配上青銅屋頂,與倫敦的聖馬丁教堂神似,周圍裝飾著華麗雕像的壁柱,出自名雕塑家布勞恩 (Antonin Braun)之手。教堂內許多裝飾、祭壇、

壁畫、雕像等也出自頂級藝術家之手,都極盡精雕細琢之能事,其中壁畫「聖尼古拉斯之饜宴」 (The Banguet of St. Nicholas),總面積廣達一千五百平方公尺,是整個歐洲教堂

中最華麗的作品之一。教堂內的管風琴歷史悠久,1787 年莫札特曾使用這座管風琴演奏,因此他去世後,世界第一次悼念莫札特的彌撒就是在這裡舉行,布拉格之春紀念日和秋

季音樂節也時常在此舉辦音樂會。

Page 49: Incredible Prague

The original coat of arms of the counts of Kolovraty consists of a blue shield with half silver and half red female eagle with a gold stripe on its chest. Later, in the 15th century, a three-leaf crown appears on the

eagle's neck. In historical sources, the eagle first appeared as early as in 1205 at Mladota of Kolovraty and its existence is proved by seals from the first half of 13th century. The original appearance of the eagle

has been maintained by the Krakovský branch of Kolovrats; the Libštejnský branch gained an Austrian mark on the eagle’s neck in 1624, and the Novohradský branch switched the eagle for a two-headed lion

(also silver and red). When the family was awarded the title ―count‖ in 1671, it had no influence on the coat of arms.

Page 50: Incredible Prague
Page 51: Incredible Prague

進入聖尼古拉斯教堂 Church of Saint Nicolas 內廳極其華麗之景緻,令人目瞪口呆。above which the Kolowrat coat of arms tells allcomers that they were significant benefactors when the church was

being built. The vast ceiling fresco in the nave calledis 這幅由克拉克 Jan Lukáš Kracker 所繪製之『榮耀之聖尼古拉斯 The Glory of St Nicholas』壁畫面積高達 1500m2,這也是歐洲最大一幅繪

畫。. It said about the fresco, that when the painter was working on it, he didn’t want anybody watching him. He only wanted the work to be seen when it was finished. But one of the Jesuit monks was so curious

that would hide behind one of the church’s pillars to watch. However, the painter caught sight of him, and as a punishment he included him in in the fresco as a figure hinding behind a pillar watching everything.

When the painter was finished and everyone was let in to admire the work, they couldn’t stop laughing when they recognised their collegue on the ceiling! The fresco on the dome 這幅由帕克 František Xaver

Palko 所繪製之『榮耀之三位一體 The Glory of the Holy Trinity』壁畫. Palko was the most celebrated artist of his time with the possible exception of V. V. Reiner. The dome is 70m high and the spire next to

it reaches 79m into the Prague skyline. The nave is adorned with numerous late baroque sculptures, mainly by Ignác František Platzer. Probably the most noteworthy works of art in the entire church are paintings

by Karel Škréta –The Crucifixion from the mid 17th century in the Chapel of St Barbora and the Passion Cycle in the church gallery. In 1773, after the abolition of the Jesuit Order, the Church of St Nicholas

became the main parish church of the Malá Strana.

Page 52: Incredible Prague

黑死病紀念碑 猶太區之街口 巷口內鬧中取靜之花店

具有捷克特色之玩偶、水晶、玻璃紀念品

Page 53: Incredible Prague

捷克本土之水晶、與看似不起眼食譜,但有親切服務的餐飲

小城區 ( Lesser Quarter , Malá Strana)

查理大橋( Charles Bridge, Karlûv Most )是伏爾塔瓦河( Vitava )流經布拉格市區河段 10 幾座橋樑中最著名的一座,長 516 m 寬 10m,連接了舊城和山丘上的布拉格城堡;目前僅供行人

行走, 純粹是觀光之路橋。於 1357 年由查理四世聘請彼得.巴勒(Peter Parler)進行改建,據說當時依造星象而選擇 7 月 9 日晨 5:31 良辰吉日動工,在石灰石塊縫隙裡加入雞蛋,

使其橋墩更加堅固;在小城區這一端有兩座哥德式橋塔, 另一端有一座哥德式橋塔在舊城區 Old Town (Staré Město)。橋上 16 座拱門上共有 30 座模仿羅馬的安吉利橋而搭建之 30 尊

17-18 世紀巴洛克藝術大師所雕刻之精美聖徒及守護神的雕像;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和戰亂, 許多雕像都已損毀, 1965 年開始將這些雕像以複製品取代,而原件保存在 Lapidarium 國

家博物館(參閱 http://www.lapidarium@ nm.cz )中。 在南側的雕塑作品有 1. Statue of St. Ivo, 2. Statues of saints Barbara, Margaret and Elizabeth, 3. Statue of the Lamentation of Christ, 4. Statue of

St. Joseph, 5. Statue of St. Francis Xavier, 6. Statue of St. Christopher, 7. Statue of St. Francis Borgia, 8. Statue of St. Ludmila, 9. Statue of St. Francis of Assisi, 10. Statue of Saints Vincent

Ferrer and Procopius, 11. Statue of St. Nicholas of Tolentino, 12. Statue of St. Luthgard, 13. Statue of St. Adalbert, 14. Statues of Saints John of Matha, Felix of Valois, and Ivan, 15. Statue of St.

Wenceslas;而在北側之雕塑作品有 1. Statue of the Madonna attending to St. Bernard, 2. Statue of the Madonna, Ss. Dominic and Thomas Aquinas, 3. The Crucifix and Calvary, 4. Statue of St.

Anne, 5. Statue of St. Cyril and St. Methodius, 6. Statue of St. John the Baptist, 7. Statue of Saints Norbert of Xanten, Wenceslas and Sigismund, 8. Statue of St. John of Nepomuk, 9. Statue of St.

Anthony of Padua, 10. Statue of St. Jude Thaddeus, 11. Statue of St. Augustine, 12. Statue of St. Cajetan, 13. Statue of St. Philip Benitius, 14. Statuary of St. Vitus, 15. Statue of the Holy Savior

with Cosmas and Damian ( 參閱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statues_on_Charles_Bridge)。可以想像 14 世紀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1316-1378)建都布拉格的用意,將權力中心從義

大利羅馬移到波希米亞,善用此橋的聖者雕像符碼,以重振天主教的價值觀,發揚耶穌的真理與信念。

Page 54: Incredible Prague

這座六百年歷史建於中世紀的古老石橋也是布拉格遊客最為密集之處。白天橋上猶如市集般熱鬧非凡,遊客接踵如織,或搶著拍照合影,或停步觀賞賣藝表演,兩旁又販賣各種手工藝,

畫作,加上街頭藝人之露天表演錦上添花。 是體驗布拉格波希米亞風情的重要場所。小城區是當年的德國人區,尤以巴羅克式教堂為特色,包括聖尼古拉教堂、勝利之後聖母堂和

聖多馬教堂等。約翰·列儂牆也位於小城區。

於小城區(Malá Strana)之橋尾塔樓 查理大橋( Charles Bridge )寫真畫 橋上之攤販

Page 55: Incredible Prague

夜晚在柔和而昏暗的古老汽燈把查理橋點綴得分外安詳,仿佛在靜靜流水之上橫臥的睡美人,無時無刻不在經歷著人世的滄桑與傳奇。

廣場前之查理四世雕像 查理四世雕像後之聖弗蘭西斯卡教堂

14 世紀,布拉格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四世 Charles IV,即盧森堡王朝( House of Luxembourg, 1346-1437 )約翰與捷克公主之長子。1346 年當他父親約翰在英法間之 Crecy 戰役中傷亡

後 (故今日英皇威爾斯親王古堡中仍存放著約翰之三羽花紋盾牌及他‖‖奉獻服務‖的座右銘)被任為波西米亞王朝之 King Charles I。在他統治下達到鼎盛時期。由於他的爭取,布拉格

教區在 1344 年升格為總教區。1355 年查理在羅馬加冕,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356 年他所頒布之”金璽詔書 ”確立皇帝選舉由當時權勢最大的 7 個選帝侯(聖職選帝侯:美

因茨(Mainz)、科隆、特里爾( Trier )三大主教;世俗選帝侯:波西米亞王、萊茵的巴拉丁伯爵 der Pfalzgraf bei Rhein、薩克森公爵 der Herzog von Sachsen 和勃蘭登堡的邊地伯爵 der

markgrafvon Brandenburg),選舉產生(金璽詔書的原件今保存于維也納國立圖書館)。布拉格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京城。將布拉格建成帝國境內最為輝煌的城市,而位於該市最為顯

赫的建築就是聖維特主教堂(Saint Vitus Cathedral ),在中歐首先採用了宏偉的哥德式,室內裝飾採用了獨立的藝術風格,稱為波希米亞學派。1348 年 4 月 7 日,他也創建了歐洲的第

一所布拉格大學(今天稱為查理大學),不久便與巴黎、牛津與 Bologna 大學並列成為中古時期的學術重鎮。同年,他還在老城的旁邊建立了布拉格新城(Nové Město),並在新城

和小城之間架起了查理大橋。他還新建了許多教堂。當時,布拉格是歐洲的第三大城市,擁有一個造幣廠,德國和義大利的商人和銀行家聚集於此。

Page 56: Incredible Prague

查理四世雕像之面面觀與臉部特寫

Vltava River 是捷克最長的一條河, 從南邊的 Sumava 向北流到 Melnik 匯入 Elbe 易北河, 全長 430 公里. 在運河區路旁商店的牆上記錄了 1890, 1940, 2002 年多次河水氾濫, 牆上有

水位刻度。

Page 57: Incredible Prague

查理橋之塔樓與通往運河區碼頭之階梯 歷年來運河區水災之記錄

捷克之母親河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 which is described in "my country" created by Czech famous musician Bedrich Smetana. 銷道院與宗教博物館

Page 58: Incredible Prague

從左至右分別是 1. St. Cajetan : The original by Ferdinand Max Brokoff from 1709. represents the saint, one of the founders of the Order of Theatines, in his order vestment standing on a pedestal with

an obelisk, which is covered with clouds and angel’s heads and a picture of the heart on its top. The obelisk is the symbol of Saint Trinity. 2. St. Luitgarda : The copy of the 布勞恩 Mathias Bernard Braun’s

original from 1710 為最著名之一座雕像,失明修女 St. Trond 見證耶穌復活神蹟而親吻耶穌傷口重獲光明. 4. St. Adalbert : The copy of Josef Michal Brokoff from 1709. descended from the house of

Slavníkovci and he was the second Prague bishop. He died by martyrdom as a missionary to the northern Prussians. He was one of the national patrons and at the same time also the patron of Czech clergy.

The statue shows him as the bishop with the crosier and the mitre. The chronogram of the Charles Bridge is placed on the lower part of the plinth.

Page 59: Incredible Prague

查理橋現在是步行橋,石磚鋪砌的寬闊橋面只供行走、不能通車。徜徉在橋上,除遠眺兩岸風光外,最大的樂緻莫過於賞玩橋墩兩側石欄上造型各異的聖人雕像。總數多達三十

座的巨大雕像光墩座就高丈餘,連同人像巍然矗立,只可仰望。他們大都是捷克歷史上對天主教有重要貢獻的聖徒,有獨像,也有群像,簡直就是露天的天主教雕像展。這些雕

像並非與查理橋同時誕生,而是由布勞恩(Matthias Braun)和布羅考夫(Jan Brokoff)等雕塑大師於 18 世紀初逐個添加,落成於不同年代。其中一座聖路易特蓋爾達的

雕像居然耗費了雕塑家布勞恩 26 年的時間,是眾雕像中藝術價值最高的一座,精美程度令人讚歎。這三十座巴羅克風格的雕像和橋頭早先遺留的羅馬式尤蒂斯橋塔樓,以及與

查理橋同時興建的一東一西兩座哥德式塔樓,不同年代不同風格的建築美妙結合、渾然一體,共同打造出今天查理橋非凡的藝術價值。 在橋尾塔樓碰見一對由多倫多來此旅遊之

夫妻檔,閒聊後發現橋頭幾乎多是世界各地來的遊客;隔天於城堡區聽專業地陪思佳 (布拉格大學中文系畢業,操著一口純正北方腔)講解後,才知道僅僅來布拉格遊覽之觀光收

入就占捷克 GDP 之 30%。換句話說捷克之所以能維持如此高的物價水平,當然是靠觀光的收入來補貼占絕大多數低收入的農民。

Page 60: Incredible Prague

從左至右分別是 1. St. Vitus : The original by Ferdinand Max Brokoff from 1714. St. Vitus as a common Roman soldier with a Middle Age princely cap on his head stands on a loose architectonic pedestal in

the shape of a cave, from which lions as the saint’s attributes creep out. In this scene the image of the saint as a Roman patrician martyred for his belief is connected with the history of his shoulder relic, which he

got the Czech prince/duke St. Wenceslas as a significant cult object and for which he founded the Christian cathedral in the Prague Castle. 2. Statuary of St. John of Matha, St. Felix of Valois and St. Ivan : The

original by Ferdinand Max Brokoff from 1714. The pedestal of the statue is formed by a cave, in which three chained Christians ask God for salvation. On the side of the cave window a Turk is on guard –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Prague plastics. St. Felix holds the cartouche with one hand while presenting the other hand to a liberated Christian. Above the Turk the figure of St. John of Matha with a deer, whose

vision prompted foundation of the Order. Then St. Ivan kneels above St. Felix.. 3. St. Wenceslas : The original by Josef Kamil Böhm from 1858. the portrait of St. Wenceslas, the main patron of the Czech Crown

Lands, praying with a standard, a princely cap and his emblem of an eagle. 4. St. Augustine : The copy of the Jan Bedřich Kohl’s original from 1708. The patron of Augustinian Order, the Alexandrian bishop and

an excellent philosopher living between 354 and 430 is shown in his pontifical vestment in the famous scene with a little angel, who tries to replace the sea with a shell.

橋墩上每一座雕像都有它動人的故事,而每一段故事均被後人唏噓傳誦著,反客為主地成了這座橋上最吸引人的元素,這恐怕是當初建橋的查理四世不能預料的結果吧。其中

最有趣、最引人駐足的是位於橋中段北側的聖約翰(Jan Nepomucky)雕像。聖約翰是一名主教,被當時支持宗教改革的國王殺害,屍體還被人從查理橋上丟入河中。這一場景被

雕塑家刻在雕像的墩座上,卻由於故事的另一個版本而備受推崇:國王懷疑皇后與人私通,逼迫皇后告解神父聖約翰說出皇后的隱私,神父不從,被惱羞成怒的國王投入河中。

Page 61: Incredible Prague

聖約翰用生命保護了皇后的愛情,因此備受女人們愛戴,每每經過他的雕像,她們都會撫摸墩座上的浮雕,為自己的愛情祈福。久而久之,那些被磨得金光閃閃的浮雕小人兒成

了橋上最獨特的景觀。現在,成天的還不斷有遊客排隊要過去摸上一摸呢。

查理大橋旁之伏爾塔瓦河( Vitava )分流道運河 (類似都江堰)

Page 62: Incredible Prague

從左至右分別是 1. St. Judas Thaddeus : The Baroque original by Jan Oldřich Mayer from 1708. A typical presentation of one of the Apostles, who died by martyrdom when spreading Christianity. Holding

a bulky cudgel and a book, it is placed on a huge Baroque pedestal. 2. St. Anthony of Padua : The Baroque original by Jan Oldřich Mayer from 1707. The statue of the Franciscan saint with a lily in his hand

stands on a simple square pedestal adhered to a pedestal, on which a little Jesus stands. Two stone vases are situa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tatue and the right one is decorated with reliefes showing the scenes

from the saint’s legend 3. St. John of Nepomuk : The original from 1683. 內波穆克的聖約翰(Sv. Jan z Nepomuku)雕像即是第一座。The Viennese sculptor Mathias Rauchmüller formed a clay sketch of

the statue, Jan Brokoff then made a wooden model in 1682 and finally Wolfgang Jeroným Heroldt the bronze casting in Nuremberg in 1683. The sculpture traditionally envisages the saint as a bearded canon with

a starry gloriole, with a martyr’s palm and a cross in his hand. The figure stands on a tripartite pedestal, in which three bronze-cast plates with scenes of Queen Sophia’s confession and saint’s throwing-out into

the Vltava river are imbedded. 這位主教是波希米亞王后的告解神父,而瓦茨拉夫四世( Wenceslas IV) 國王懷疑她另有情人,但主教拒絕透露告解的秘密;而被國王割舌後丟入伏爾塔

瓦河而殉道,教廷封為反誹謗的五星聖人,同時也被波西米亞人們喻為是抗洪的聖人。4. Pieta : Virgin Mary 與 St. Magdalene 對著死去之耶穌相擁而泣,而 St. John 站在十字架旁

by Emanuel Max from 1859

從左至右分別是 1. St. John of Nepomuk 雕像下方之銅碑 2. St. Francis Seraphic : The original by Emanuel Max from 1855 3. Sts. Norbert, Wenceslas and Sigismond : The original by Josef Max from

1853. The Gothic Revival pedestal carries the standing figures of three saints – the Czech national patrons. St. Norbert, the founder of the Premonstratensian Order and the archbishop of Magdeburg, stands in

the middle, St. Wenceslas to the left and St. Sigismond to the right. Originally the statue of St. Norbert with blessed Adrian and Jacob by Jan Brokoff used to stand there.

Page 63: Incredible Prague

從左至右分別是 1. St. John the Baptist : The original by Josef Max from 1857. The saint is shown as a preacher with a golden cross and a font from a shell on his side. The statue of the Baptism of the Lord by

Jan Brokoff from 1706 used to stand in the place of today’s statue. The bronze-cast plate signifying the place, where St. John of Nepomuk was reputedly thrown down into the Vltava river, is embedded in

the banisters between the St. John the Baptist’s statue and the next statue. This event happened on March 30, 1393 at the King Wenceslas IV.’s bidding, because the saint, who was as a General Vicar of

Page 64: Incredible Prague

the Prague Archbishopric the confessor of his wife, Queen Sophia, refused to tell him her confessional secrets. 2. St. Christopher : The original by Emanuel Max from 1857, 3. St. Cyril and St. Method : The

original by Karel Dvořák from 1928–1938. the brothers originating from Thessalonica, the Apostles of the Slavs, who came to Moravia in 9th century to preach the gospel about the Christ; they baptize the pagan

Czechs and Slovaks. The statue stands in the place of the former statuary of St. Ignacio of Loyola by Ferdinand Max Brokoff from 1711, which has been deposited in Prague Lapidary since 1913. 4. Francis

Xaverius : The copy by Vincenc Vosmík from 1913 according to the Ferdinand Max Brokoff’s original from 1711, 代表 the loose group of the East Indian and Japanese princes baptized by the saint. The bodies of

a Chinese, a Tatar, an Indian and a Moor form the pedestal of the statues. St. Francis lifts a cross and in front of him an Indian prince with pages on their knees ready to accept the baptism. The statue belongs

amongst the most important art works on the Bridge, both from the compositional and the sculptural point of view. The witnesses of the scene are a young boy holding a scallop with water for baptism and a man

wearing a cloak with a book. His face belongs to the sculptor of the statue, F. M. Brokoff.

捷克工業部大廈 河邊之船屋型水上旅館

從小城區高處極目遠眺,伏爾塔瓦河(Vltava River)壯闊曲折,將整個城市分割為二,一邊是「城堡區」與「小城區」,另一邊是「舊城區」、「新城區」與「猶太區」。數座長橋將河

水兩岸串接一起,其中建於 1357 年的「查理大橋」依然健在,默默地承擔過客的腳步,而橋下河水波光晃動,而在遊輪上再次近距離地館賞四周中世紀古城的浪漫氣息。

Page 65: Incredible Prague

從左至右分別是 1. St. Anna : The copy of the Matěj Václav Jäckel from 1707. The saintess, the Virgin Mary’s mother, holds blessed little Jesus and in front of her to the left Virgin Mary is shown as a young

girl. 3. Statuary of St. Cross – Calvary : Heterogeneous group of sculptures both by origin and by composition. The bronze Hebrew inscription (holy, holy, holy God) came in 1696 from the fine of a Jew, who jibed

at the cross. The cartouches on the cross pedestal contain trilingual inscription about this incident – the work of an anonymous sculptor marked GH comes from 1707. The sandstone statues of Virgin Mary and

John Evangelist were carved by Emanuel Max in 1861. 4. St. Thomas Aquinas and St. Dominique : The copy of the Matěj Václav Jäckel from 1707. In the centre axis of the statue is the statue of Madonna with

Little Jesus giving the prayer beads to St. Dominique, the founder of Dominican Order, who kneels on the left part of the pedestal among the emblems of his dignity. In the right part, symmetrical to St. Dominique,

St. Thomas stands, the most important member of the Order just after its founder, the famous philosopher and creator of the scholastic philosophy. Books, a quill, a chain with shining sun and a little angel holding

a hive are the attributes symbolizing the historical importanc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s personality.

Page 66: Incredible Prague

St. Barbara, St. Margaret and St. Elizabeth by Ferdinand Max Brokoff from 1707

在查理橋上的聖約翰的雕像, 人氣最旺, 因為相傳摸他的像會帶來幸運;但你瞧那隻貼身狗被摸的金光閃閃,而聖約翰保持沉默在一旁.

Page 67: Incredible Prague

另一側聖約翰落水的雕像被人撫摸的耀眼 耶穌受難像(Statuary of St. Cross – Calvary)

從左至右分別是 3. St. Bernard : The copy of the Matěj Václav Jäckel from 1709. A group of St. Bernard, the founder of the Cistercian Order, kneeling and adoring the Madonna, is situated on

an asymmetrical tripartite pedestal. Little angels holding the abbot’s infula and attributes of Christ’s sufferance, which are also the saint’s attributes, are below the Madonna and on the left edge of the statue.

橋墩之三頭龍妖怪

東正教教堂

Page 68: Incredible Prague

查理橋橋頭堡與提恩教堂 建於 1783 年之國家劇院( National Theatre, Národní divadlo) Mozart was present when Le Nozze di Figaro was first performed in 1787.

國家劇院外牆之精美藝術雕像 聖利女神騎著馬之 triga 銅雕 劇院舞台上之歐洲最大畫作

Page 69: Incredible Prague

國家劇院金色屋頂上有聖利女神騎著馬之 triga 銅雕(a three-horse quadriga) and 10 exterior allegorical sculptures by Bohuslav Schnirch, 10 more exterior pieces by Antonín Wagner, the stone pieces

by Max Verich and an interior sculpted pediment group over the proscenium arch by Schnirch.

國家劇院內之畫作 倘佯在 Vltava River 河上遊艇

舊城區( The Old Town , Staré město )

布拉格的精華就在舊城!從火藥塔(Prašná brána/ Powder Gate) 經舊城廣場到查理大橋都屬舊城區的範圍,

舊城廣場,是布拉格市民在 13 世紀以後的活動中心,鋪石塊的羅馬通道,擠滿了求討生活的密集房子,密密麻麻,期間除了因為水患而將此區域房子與道路加高外,從中古世

紀以來,這裡的景觀幾乎不變。總是擠滿了數以千計的觀光客。 在舊城廣場的一側,豎立著胡斯紀念碑,周圍則聚集著各種風格的建築:哥德式的迪恩教堂(Týn Church, 俗稱魔

鬼教堂)、巴洛克風格的聖尼古拉教堂( St Nicholas Church ),以及老市政廳。廣場西側舊市政廳的外牆上,有著名的布拉格天文鐘( Astronomical Clock (Orloj) ) 是許多觀光客對布拉格

的第一印象。 天文鐘建於 1400 年,當時並不完美,至 1552 年泰勃斯蓋(Taborsky)將其改建才變成今日模樣。裡面隱含著三組件的精密時鐘,可以表達出時間、月份以及日期,最

厲害的是至今依舊分毫不差地賣力演出;不只這樣,每個整點,時鐘還會搭配鐘聲表演,當象徵死神的骷髏翻身、布穀鳥躍出報音,鐘面上的小窗框就會出現 12 聖徒木偶走過的

畫面,在底下圍成一圈的觀光客,最期待的也是這一刻,相同的瞠目張口表情,古今可說無二異。市政廳內還有一座可俯瞰布拉格市區高達 69 公尺的塔樓,可搭乘電梯前往頂樓

參觀,當然也是拍攝布拉格街景的熱門景點。

Page 70: Incredible Prague

火藥塔是 11 世紀由建築師 Matěj Rejsek 設計,仿照舊城區查理橋塔興建而成。為舊城十三座城門之一,是當時市議會送給國王的加冕禮。17 世紀作為存放軍火的倉庫,從此之後

稱為火藥塔。1757 年普魯士軍隊佔領時大肆破壞城上的雕刻,1876 年才修復為現今的樣貌。

東面是哥德式的迪恩教堂(Tynem )先看起,她是廣場中的顯著地標,也是市民們覺得最美麗的建築體,每天黃昏,當日光餘暉灑在黃膚色的教堂身上,恍如一股奇異的神聖之光,

美得讓人心悸;聽說在漲潮時的夜晚,由月光營造出的迷幻氛圍,才真是漂亮呢。

廣場中央還有為紀念胡斯逝世 500 周年所設立的雕像;而四周牆壁上有許多出自大師級的裝飾藝術(Art Deco),呈現出布拉格經歷的不同年代,光是駐足環繞四周,就已經覺

得相當過癮了。而廣場西北側有一座巴洛克式的聖尼古拉教堂,聖尼古拉教堂這是 Christoph Dientzenhofer 和 Kilian Ignaz Dientzenhofer 父子的傑作。教堂內最好的繪畫是聖尼古拉像,

他是兒童、海員和 wayfollowers 的主保聖人。這幅畫安放在教堂的圓頂。聖三一像(Saint Trinity)。也為此區域的建築美感加分。另外,教堂前有市區馬車可供遊客乘坐,一趟 30 分鐘

的舊城導覽遊,大約需要 150 克朗。

Page 71: Incredible Prague

迪恩聖母院(Marie Pred Tynem 或簡稱 Týn church)迪恩聖母院黑色牆面俗稱魔鬼教堂,建於 1365 年。 它亦是德意志建築師 Peter Parler ( 1330-1399 )的設計作品,是捷克首都布拉格舊城舊

城廣場上最古老的建築,有哥德式拱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屋頂裝飾,外型典雅。由於兩座尖塔如同童話裡的魔鬼堡壘(傳說這兩個尖塔就是亞當和夏娃變做的魔鬼),因此提恩教堂又

有“魔鬼教堂”的別稱。15~17 世紀提恩教堂曾扮演布拉格宗教改革的重要角色,曾是宗教改革精神領袖胡斯的傳教聚會的場所。自 14 世紀起就是該區的主要教堂。教堂的鐘樓以黃

金裝飾高達 80 米,塔頂是四個小尖頂。教堂前面就是泰恩學校。

在市政廳哥德式高塔的南向牆面上就是無人不知之布拉格指標天文鐘 (Astronomical Clock, Orlojem),天文鐘建造於 1410 年,由製鐘匠依據當時天文學「地球中心 論」(geocentricism)

所設計的,提供太陽、月亮、星系的位置之資訊,主張地球靜止不動,是宇宙的中心,星球圍繞著地球運轉,符合聖經的宇宙運行的教義—上帝創造地球,並在地球上方配置太

陽、月亮與星星,上帝的兒子化為肉身降臨地球,代替人類贖罪—以服務教廷的意識形態為目的。此一學說到了 17 世紀遭科學家推翻,相信天體的中心是太陽,星球環繞太陽運

行,地球環繞太陽,而月亮環繞地球,依據「萬有引力」定律運作。

天文鐘鑲龕三個部份:最下層是由馬內斯(Josef Manes) 1865 年繪製的鐘面,外圈有黃道十二宮圖,是以 12 月計算的農民曆,第二圈是 12 個黃金色星座圖,第三圈則是金黃色布

拉格的市徽圖案,時鐘左右兩旁各有 2 尊聖者雕像;中層的圓形的天文鐘面有四圈數字,分別是外圈阿拉伯數字(24 小時計算)、第二圈羅馬數字(12 小時計算)、內圈太陽的位置,

鐘面左右各有 2 尊人物雕像,代表死亡、虛榮、貪婪、侵略;最上層方格內是一道小門,每當天文鐘報時,鐘聲響起之際,小門自動開啟,耶穌與 12 門徒偶像緩緩出現,隨後出

來死神偶像提著計時的沙漏,繼之則是公雞展翅鳴叫,全程動作一氣呵成,在現場的觀眾齊聲喝采,紛紛舉起相機搶拍。

Page 72: Incredible Prague

舊市政廳廣場(Old Town Hall Square,Staroměstská Náměstí).之天文鐘 (Astronomical Clock, Orlojem)

據說,精緻獨特的天文鐘竣工後,製鐘匠卻遭國王挖掉眼珠,因為擔心他會為歐洲其他國家設計第二座天文鐘,使得布拉格失去獨占鰲頭的地位。布拉格的製鐘匠因專業才幹而

成名,也因專業才幹而身毀,印證成或敗、利或鈍、尊或覆、譽或毀均是非已所能掌握,頗具警世的啟示。如何可進可退,優遊自得 ? 這才是大學問。

整點報時後閣樓中穿著騎士服之喇叭手向觀眾致意

Page 73: Incredible Prague

新藝術風格 ( Decorative Art Nouveau) 雕刻大師 Ladislav Šaloun (1870-1946)為紀念胡斯( Jan Hus )這位波西米亞清教徒重生、對抗天主教哈德堡王權而壯烈犧牲之民族悲劇英雄逝世

500 周年,於 1915 年在舊城廣場所設立的青銅立像(Jan Hus monument by sculptor)。是「舊城區」另一重要的歷史遺跡。高碩雄偉,身披長袍,超然飄逸的神情,腳旁另有母親、

小孩、戰神、逃亡者的雕塑像,從不同的角度仰望胡斯,期盼未來的救贖。 約翰.胡斯這位清教徒,是捷克知名的宗教改革家,影響至為深遠。13 世紀,羅馬教皇推銷「贖罪

券」,胡斯(1369-1415)起而對抗,嚴詞抨擊教廷官僚體系貪婪腐敗,深獲農奴的擁戴,卻遭到教會高層妒恨,想將他除去而後快。1414 年神聖羅馬皇帝設下陷阱,邀胡斯參加康

士坦丁的教會代表會議,保證其身家安全,可是,皇帝背棄承諾,默許教廷暴行,誣陷胡斯是異端份子,並在 1415 年施以火刑,死後骨灰拋進萊茵河。不料,此一不公不義事件

引起廣大的回响,大批農民聚集在波希米亞布拉格抗議,掀起反對教廷的活動,提升波希米亞民族意識,此後爆發大規模的革命運動,轉為反抗異族壓迫的戰爭。

捷克 200 克朗紙幣上之胡斯( Jan Amos Komensky, John Amos Comenius ,1592-1670).

Page 74: Incredible Prague

新藝術風格 ( Decorative Art Nouveau) 雕刻大師 Ladislav Šaloun 與 Osvald Polívka 建築師於 1909 年共同完成之市政廳(Obecní dům, Municipal House )。 外牆弧形框中之 Homage to Prague,

畫作為 Karel Špillar 之創作,左右兩側之 Degradation of the People 與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People 雕像為 Ladislav Šaloun 之創作,而其他門前裝飾為 Josef Mařatka, František Úprka 等人之創

作。而此棟建築的 Smetana Hall 大廳( 紀念捷克音樂之父作曲家史梅塔那 Bedřich Smetana )即是 1918 年 10 月 28 日宣讀獨立宣言之所在。目前是「布拉格之春國際音樂節」主要表演

場地,也是布拉格最重要的文化活動場所。因為市政廳是位於舊城區的中心,故也是我們每天從住宿之希爾頓飯店出門必經道路上,當然還是以火藥塔為方位指標絕不會迷路。

而位於 Vinohradyis 建於 1909 年之 Šaloun's 居所亦是一棟精美的現代化 proto-modernist 建築。

Page 75: Incredible Prague

市政廳外牆弧形框之 The Resurrection of the People 雕像 市政廳之側面 The fame Cafe Louvre 法式咖啡廳

於市政廳(Obecní dům, Municipal House )不遠處有一間值得推薦之法式咖啡廳,名叫 The fame Cafe Louvre, 據旅遊手冊報導 Einstein 與 Kafka 經常在此寫作。在此廳內羅曼蒂克文藝氣息

下享用香醇之咖啡,確實是我們這群不泡酒吧的遊子們晚間休憩的最佳選擇。 It absolutely was a real pleasure nursing my latte cravings and envision just how these people have replenished the

area. Their particular dynamic distinctive influence definitely stays.

新城區(New Town ,Nové město)

新城區有布拉格最大、最繁華的瓦茨拉夫廣場(Václavské náměstí, 英語之溫塞拉斯廣場 Wenceslas Square),兩旁之百貨公司(導遊推薦之 Bata 休閒鞋之旗艦店亦在此)、旅館、酒吧、

餐廳、書局林立,人們總喜歡將此廣場比喻為「布拉格的香榭大道」。 在此曾經發生過許多歷史事件,這也是示威、慶典和其他公共集會的傳統地點。廣場中心有紀念波希米

亞的守護聖人瓦茨拉夫(Saint Wenceslas)雕像, 周圍是華麗的古典式大樓,其中包括由捷克建築家 Josef Schulz 所設計新文藝復興式的國家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和歐洲大飯店

( Grand Hotel Evropa, 由 Bedřich Bendelmayer 與 Alois Dryák 監造之新藝術風格代表性建築)。在伏爾塔瓦河畔,還有一幢造型奇特的跳舞的房子,又名「弗萊德與琴吉的房子」,是 1992

年加拿大建築師法蘭克·蓋瑞的作品,作為銀行使用。

Page 76: Incredible Prague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奧匈帝國戰敗,1918 年 10 月 28 日,阿洛依斯·伊拉塞克(Alois Jirásek)在聖瓦茨拉夫雕像前宣讀捷克斯洛伐克獨立宣言。「第一共和」(1918-1938)

可說是捷克的黃金時代,弱勢民族長期欺凌後渾身解數來表現自己。布拉格以工業發達聞名歐洲。1922 年初,周邊 37 座自治城鎮劃歸布拉格,居民驟增至 676,000 人。1930 年人

口達到 85 萬。到 1938 年,布拉格人口增加到 100 萬。 但好景不常,1938 年的慕尼黑會議對納粹入侵捷克袖手旁觀;1939 年 3 月 10 日,希特勒佔領了布拉格,成立波希米亞和

摩拉維亞保護國而被國際社會出賣。1945 年 5 月 5 日,布拉格的捷克人發動了反對納粹佔領的布拉格起義,國家博物館附近的幾座建築被毀壞,後來改建為百貨公司。同一天,

美軍攻佔了距離布拉格只有一小時路程的比爾森(而蘇聯軍隊尚在摩拉維亞邊境),巴頓將軍意圖解放布拉格,但被艾森豪將軍阻止。根據之前雅爾達秘密協議,波希米亞將由

紅軍解放。1945 年 5 月 9 日(德國正式投降的第二天),蘇聯坦克開進了布拉格。戰後,布拉格再次成為捷克斯洛伐克首都。許多捷克人真誠地感謝蘇聯士兵。戰爭結束數月後,

蘇聯軍隊離開捷克斯洛伐克,但蘇聯保持了對捷克強烈的政治影響。1948 年 2 月,共產黨發動非流血政變獲取了布拉格政權。

這時,布拉格長期思想活躍的知識分子群體無法適應戰後的高壓控制,情勢發生微妙的質變。1967 年,該市舉行的第四次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協會大會上,米蘭·昆德拉等許多

作家開始批評共產黨。1968 年 1 月 5 日,捷克斯洛伐克共黨中央新領袖亞歷山大·杜布切克 Alexander Dubček's 宣揚治民主運動,鼓吹人道社會主義"socialism with a human face";進行

「布拉格之春」的改革活動,放寬言論與新聞自由,引發政治動亂,不料同年 8 月 20 日蘇聯為主之華沙公約國( Warsaw Treaty Organization)藉演習之名突然進駐布拉格出兵鎮壓,

鎮壓改革勢力,終結了這近代史上剛萌芽的民主的抗暴運動。

畢竟自由與人權的浩瀚洪流無法長期壓抑,隔年 1969 年 1 月 16 日,一名哲學系學生楊帕拉(Jan Palach)在瓦茨拉夫廣場自焚,抗議蘇聯坦克進駐布拉格;亦留下近代捷克史

上悲壯的一頁。在 1989 年天鵝絨革命後,就在此花圃建立了這非官方的紀念壇。佈置的很簡單,放上受難者照片,十字架以及不滅的蠟燭,市民緬懷的花束圍繞;然而在了解事

件始末後,即使看見這裡的佈置簡樸,還是感動地全身起了雞皮疙瘩。

1977 年 1 月,當地的知識份子與社會賢達共 241 人勇氣可嘉,簽署「七七憲章宣言」(Chapter 77 Manifesto),呼籲公民爭取人權,實踐道德良知,明白向當權者挑戰。當時的共

黨專制政府不但置之不理,而且迅速逮捕參與者下獄,哈維爾是遭受逮捕者之一,在 1979 年判有期徒刑 4 年 6 個月,不過,1983 年在國際同情與壓力下被提前釋放。事實上,反

共黨專政的力量風起雲湧,從未間或停歇,1989 年 11 月大批群眾聚集布拉格,展開街頭示威抗議行動,因而爆發「絲絨革命」(Velvet Revolution),以和平的方式造成共黨崩潰,建

立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推舉哈維爾為總統,舉世矚目,譽為民主奇蹟。

Page 77: Incredible Prague

騎著駿馬,手執常矛,宣揚基督教義之守護聖人瓦茨拉夫(Saint Wenceslas, 波西米亞宮爵 Duke of Bohimia, 907-935 )雕像,廣場亦是以他姓氏命名;是於 1887-1924 年由 Josef Václav

Myslbek 所雕塑, 底座四位聖徒是由 Alois Dryák 所設計.右側之 Saint Ludmila (860-921, 為捷克第一任統治者 Borivoj I 世之妻子及虔誠天主教徒), 左後方之 Saint Agnes of Bohemia (Svata

Anezka Ceska, 1211-1282, 即是 50 Kc 紙幣上波西米亞開國王朝之公主 ), 左側之 Saint Prokop (970-1053 ) , 與 右後方 Saint Adalbert of Prague ( Svaty Vejteh, 956-997, 為德國薩克森王室之成

員,至波蘭、匈牙利、普魯士傳教後成為主教)., 銘文上刻著 "Svatý Václave, vévodo české země, kníže náš, nedej zahynouti nám ni budoucím" ("Saint Wenceslas, duke of the Czech land, prince of ours,

do not let perish us nor our descendants").

Saint Agnes of Bohemia (Svata Anezka Ceska, 1211-1282 )

Page 78: Incredible Prague

溫塞拉斯廣場喇嘛教徒之造勢活動 Bata 旗艦店中流連 新藝術風格代表之歐洲大飯店( Grand Hotel Evropa )

來此旅遊這期間適逢選舉期間,廣場上聚集了參加選舉造勢流行熱門音樂表演的民眾,而不是以遊行方式來造勢。於街頭碰巧遇裝扮成貓女的少女,興奮地與她們合照留念。

巧扮成貓女少女 一行六人於廣場 捷克風味之啤酒杯

Page 79: Incredible Prague

於舊城區為選舉造勢之演奏 傳統市集前留影 廣場旁之巧克力店家

市集內攤販所展示之手工藝品

Page 80: Incredible Prague

市集內之主打玩具手工藝玩偶

市集內攤販所展示之各種莓果 市集內之花店 廣場旁選購三明治當中餐

國家博物館( The National Museum, Národní muzeum ) 於 1818 年由 Kašpar Maria Šternberg.創立, 1891 年 5 月 18 日對外開放;由 Josef Schulz 設計,為一新文藝復興建築之代表。 門前

中央有一尊象徵波西米亞的女性雕像,她的手中拿著聖瓦茨拉夫的皇冠;廳內 Pantheon 挑高拱廊階梯,以大量金飾、大理石和粉飾灰泥來襯托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那座四周裝

飾捷克歷史名人半身頭像的階梯,美輪美奐的程度更勝館內收藏。國家博物館的收藏以捷克歷代文物為主,包括文獻、照片、中世紀手稿、因第一任館長 Count Kaspar Maria Sternberg

(1761 – 1838)為生物考古學家,故收集了 Kašpar Sternberg 所收藏之生物與化石標本、J. T. Lindacker 與 František Xaver Maxmilián Zippe 收藏之礦石標本等,其中又以珠寶和寶石收藏最受

遊客青睞。旁邊新建之新廈原為醫院經股票商 Jaroslav Rossler 出資改建為國家辦公廳, 1960-1970 年改建為公眾圖書與展覽館,1938 年 2 月 24 日對外開放。在布拉格自由活動的

Page 81: Incredible Prague

當天我們一行六人,滿懷興奮地帶頭前往購票全館參觀,原本以為這號稱擁有 1400 萬件收藏品之國家級博物館,有各朝代藝術大師之畫作,但大出意外的是幾乎沒有任何繪畫,

展出的絕大部分類似台中之自然科學博物館。除兩廳門票( 400Kc )外、攝影也需額外付費(50Kc )、居然鑽石珠寶之展示櫥窗亦不准攝影,而新館內幾乎無任何藝術作品展出,真是

大失所望悵然離開,真後悔沒去位於城堡區就皇宮附近之 National Gallery at St. George's Convent 參觀所展出 19 世紀之古典畫作,只好在網站 http://www.hrad.cz/en/prague-castle/photogallery

欣賞其部分作品。對捷克的印象也打了對折。所幸在瓦茨拉夫廣場逛了 Bata 旗艦店與附近之小市集,聊表愧意。

新文藝復興建築風格之國家博物館,除前方廣場之 St. Wenceslas 雕像外,塔樓旁右側牆面有四座分別代表勤奮、高貴、真理與美麗四座神像,而左側牆面亦有分別代表土、水、

火與金四座神像

Page 82: Incredible Prague

門廳前噴泉上三神雕像,分別是奉獻、熱情、懷舊的愛、中間代表波希米亞、右側是伏爾塔瓦河、左側為 Labe 河噴泉

The statues of Kašpar Sternberg, Hus, Comenius and Palacký in the Pantheon..

Page 83: Incredible Prague

挑高達四樓之華麗正廳

Page 84: Incredible Prague
Page 86: Incredible Prague

在布拉格珍惜之一日自由行,從早到滿走了將近七八小時的腳程,覺得腿腳酸麻。坐在百貨公司內閉目養神,環視附近雄偉的古教堂,看著好奇的遊客們來來往往,心頭不

禁浮起一個問題:波希米亞/捷克日耳曼附庸國長期受異族侵略與欺凌壓迫,人民受胡斯宗教改革的感召,一直進行宗教與政治的 解放運動,試圖脫離附庸的地位。也寫下漫長

數不盡爭自由與人權可歌可泣的民族血淚史,孕育了什麼文化特色呢 ? 中世紀之後,波希米亞一詞在歐洲有背棄傳統的意涵,表現 在人文與藝術上即是離經叛道與大膽創新的

風格。至 1960 年代,一種波希米亞文化的情懷在西方(尤其是美國)資本主義社會萌芽,進而茁壯成為一個反對物質主義的階級,向布爾喬亞傳統菁英階級挑戰,鄙棄汲汲於名利

的價值觀,放棄唯金錢是尚的成就感,轉而追求心靈與知識的滿足,崇尚波希米亞式的自我表達,以期許創意與想像力的提升,擁抱反物質與反組織的生活體驗。換句話說,從

布拉格孕育的波希米亞文化,在本質上是浪漫的、叛逆的、對抗的、創新的,打擊政府官僚體系的僵化,破解大型企業組織的霸道,超越資本主義社會的功利價值,關注人道的

生命出路,提供另類的生活方式。上述對抗交換價值的文化觀點,對當代社會尤具暮鼓晨鐘的警惕作用。1991 年 12 月蘇聯解體之後,國際間長期的意識型態鬥爭結束,共產主義

繼君主制、貴族制、神權政治、法西斯主義一一崩潰成為歷史的灰燼,自由民主政治制度勝出,成為世界普遍的共識。

但資本主義下社會一切以經濟消費為主,商業投機均以營利為唯一的目地。如今美國開啟的金融大海嘯衝擊整個世界,隨著冰島、希臘、西班牙等呈現債務危機,歐元英鎊

亦隨之不得不貶值,使投資的人們嘗到苦澀的後果,資本主義之經濟體系岌岌可危,面臨不確定的未來。

如何尋找答案時,我們駐足於廣場旁之書店,想要購買較詳盡介紹之文化背景參考書,卻無意發現到從小就略知一二之『好兵帥克』漫畫的原文。作者是 20 世紀初捷克諷刺

文學作家 Jaroslav Hašek ( 1883-1929 )的小說 The Good Soldier Švejk (Osudydobrého vojáka Švejka za světové války, 直譯是『好兵帥克在世界大戰期間命運性的經歷』書中描繪捷克 Švejk 狗

販子市井小民坎坷的一生, 他被奧匈帝國徵召入伍打第一次世界大戰, 但 Hašek 把他塑造成一個看似傻愣瘋癲、陽奉陰違, 但實際是個笑容可掬、睿智幽默的傢伙, 作者以 Švejk 黑

色喜劇之方式來表達反戰並嘲諷當時政治宗教和皇室。. 作者過世後由 Josef Lada 和 George Grosz 加入插畫於 1923 年以出版,廣為流傳;風行全世界( 據說這本小說是 20 世紀最

喜愛前 10 名讀本之一)。 裡面很多插劃生動有趣, 無形中也是人生哲理之教科書。這也是亂世中小市民的生存法則。捷克有許多餐館以 Švejk 作招牌,

Page 87: Incredible Prague

說到捷克歷史上之黃金時代,不能不提到14世紀之羅馬天主教皇帝查理四世 Charles IV 領導之波希米亞王國(Kingdom of Bohemia ),於1348年他在布拉格創建了查理大學。隨著十

字軍東征所引進蔓延歐陸之黑死病瘟疫(1347~1352年間)恐慌,造成居民約10 %之大規模死亡;因而波希米亞王國也隨之蕭條不振。

於14世紀歐洲是天主教統御下的君權時代,但也是皇室權力紛爭之年代;1305年在法蘭西君王壓力下,教宗不得不由羅馬遷往法國之亞維農(Avignon),此後之70年稱之為

Babylonian Captivity of the Papacy,聖城耶路撒冷被冷落。1305年教宗回到羅馬不久也去世,法國主導之紅衣主教門選舉法蘭西人為教宗,害怕會重返法國而遭到羅馬人之反對;因

而改選義大利人為教宗,但不久又逃避亦他處;之後在脅迫下法蘭西人當選教宗;樞機主教(Council of Constance)協調人亦宣稱他是教宗,罷除原先之當選人;再次改選教宗而平息

這濱臨分裂之天主教會。

Page 88: Incredible Prague

1310 年盧森堡王朝 15 歲之約翰(John of Luxembourg ) 娶了 Premyslid 王朝之最後一任國王的為媚而成為波西米亞國王,而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的盧森堡王朝之領域,直到 1437 年

哈布斯堡王朝之亞伯特二世(Albert II of Habsburg)。隨著他的逝世皇權架空,接著胡斯改革教派之喬治波傑布拉迪( George of Poděbrady)於 1458 年當選為國王,而統一了捷克之邦聯(波

西米亞,摩拉維亞,西里西亞,盧薩蒂亞 )。 1466 年以教皇保羅二世( Pope Paul I I)為首之保守勢力出兵罷除喬治並懲罰所有胡斯教派之天主教徒。隨後 30 年間匈牙利與捷克內戰

頻頻,直到 1526 年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費迪南一世( Habsburg Ferdinand I)繼位,受天主教中央專制集權統治,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1641 年摩拉維亞人擊退進犯之瑞典人,而脫離

德國與捷克成立自治郡,直到 1758 年被普魯士腓特烈大帝領軍下而解散。捷克過往實在是一處不堪回首的的歷史悲劇。

Page 89: Incredible Prague
Page 90: Incredible Prague

掌控歐洲中世紀之哈布斯堡(House of Habsburg, 1440-1740 )家族史

捷克 100 克朗紙幣上之英明神聖羅馬帝國國王查理四世(Charles IV) 金璽詔書(Goldene Bulle )

Page 91: Incredible Prague

尊稱為捷克之父( Father of the Country)亦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查理四世(Charles IV)雕像

1403 年查理大學校長約翰胡斯 Jan Hus (John Huss) 神父受到英國天主教平民化運動先驅 John Wycliffe 的啟迪 (因當時批西米亞王室公主安妮 Anne 嫁給英皇查理二世( Richard II ),

兩國交往密切;故胡斯亦在牛津進修 ),在伯利恆小教堂(Bethlehem Chapel)以捷克語(而非拉丁語)佈道,排斥日耳曼貴族與神職之斂財與赦罪卷,讓平民信徒與神職人員在彌撒

時同領聖體和聖血,以發送聖酒的聖餐杯為旗幟,發起(天主教)宗教之 Holy Communion 啟蒙運動,他主張”聖靈(Holy Scripture)恩典不分階級與貴賤”,回歸安貧樸實的教義。被教

宗亞維儂若望 23 世( John XXIII)逐出教會,停職而隱居。之後赴德意志 Council of Constance( 1414-18 )天主樞機主教大公會答辯但徒勞無功,依然被認定為邪教;而入監;而於 1415

年 7 月 6 日在康斯坦茨( Konstanz = Constance )被綁在木樁上活活焚燒致死並將骨灰丟入萊茵河。胡斯的死訊傳至布拉格,於 1419 年 7 月激發了一片強烈的波希米亞民族的大暴動,

1420 年擬定”布拉格四條款”,沒收教會財產他被、宗教獨立傳教自由、以聖杯領取聖餐。直到 1999 年羅馬教廷才正式公開道歉。

雖然繼位之波希米亞王溫賽勞斯( Wenceslas IV )之蘇菲亞王后(Queen Sophia)公開支持胡斯教派,但在其弟西格蒙德(King Sigismund) 說服下對布拉格之胡斯教徒進行抵制與迫害,

但胡斯的影響並沒有被日耳曼強權下壓抑而終止,4 年以後,在神父約翰‧傑立夫斯基(Jan Ţelivský 領導之抗爭運動中,於布拉格新城市政廳發生第一次擲出窗外事件,腦殘又不幸

的議員從約 20 公尺高的窗戶對準矛尖扔下來,可能窗外是泥濘的草地,雖未當場摔死也成了殘廢,這就是鼎鼎大名的「第一次布拉格丟人事件」。這次抗爭持續了 30 年,這次

事件讓溫賽勞斯大受震驚,結果中風而死,溫王的繼承人正是西格蒙德,與約翰‧季士卡(Jan Ţiţka,1360-1424)領導之胡斯派爆發了胡斯戰爭。同時,胡斯派本身也發生了分裂,所

以到 1431 年的巴塞耳會議才採取和解政策。

追隨胡斯的隱密休斯教派分為 1). 溫和之中產階層為主之烏特拉奎派(Utraqiests)或聖杯派(Calixtines)、及 2). 激進佃農為主之 Taborites 教派。Taborites 教派實行財產共有制被共產

黨當作社會主義之典範; 而其中一支 Nicolaitans 教派由於破除男女之性觀念而有亞當派 Adamists 之綽號)。

波希米亞王溫賽勞斯( Wenceslas IV )同父異母之弟盧森堡公爵(Duke of Luxembourg , 1419-37)西吉蒙德 Sigismund 和 Queen Mary I of Hungary( 1371-95 )結婚而成為匈牙利和克羅埃西

亞國王(1387~1437 年在位),兼波希米亞國王(King of Bohemia, 1419~21, 1436-37 年在位),之後加冕繼任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1433-1437 )。 1410 年 Sigismund 與條頓騎軍(Teutonic

Knights ) 結盟對抗波蘭之 Wladyslaw Jagiello,雖收取 30 萬金幣為酬勞,但遭到貴族的反對而未參與該年七月之 Grünwald 戰役。 1420 年 4 月至 1431 年 8 月間,於教宗馬汀五世號

召下五次派遣十字軍發動聖戰鎮壓由 Jan Zizka ( 被稱之為獨眼騎士,1360-1424 )指揮之胡斯清教徒,波西米亞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查理 IV 世死後、西吉蒙德(Sigismund)就位期間正值較會分裂之開端;其間神聖羅馬帝國、奧匈帝國與哈布斯堡王朝與教廷間權力消長更是一篇論文的好題材。但更不要忘

了左右歐洲天主教神權的鄂圖曼帝國在其中制衡之關鍵角色,其中與新教徒之關係就有之下列簡短的記載。 In Central Europe, particularly the areas of Bohemia and Transylvania, tolerant

Ottoman rule meant that the Protestant communities there were protected from Catholic persecutions by the Habsburg. In the 16th century, the Ottomans supported the Calvinists in Transylvania and Hungary and

practised religious toleration, giving almost complete freedom, although heavy taxation was imposed. Suleiman the Magnificent in particular supported John Sigismund of Hungary, allowing him to establish

the Unitarian Church in Transylvania. By the end of the century, large parts of the population in Hungary thus became either Lutheran or Calvinist, to become the Reformed Church in Hungary.

Page 92: Incredible Prague

1418 年康斯坦斯樞機主教會決議議廢除義大利比薩若望 23 世、羅馬額沃略 12 世與勢利強盛之法國亞維儂本篤 13 世等三個教皇,而任命保守派來自羅馬之馬丁五世為新教皇,

結束長達近 40 年之天主教教會中央權力瀕臨分裂之危機;由於彼此立場不同,從此,直到宗教革命前夕,波希米亞的內部存在著三個對立的教派,互不相讓。宗教革命以後,

激進派、溫和派與新教合流了。1436 年胡斯教派 Czech Hussite Reformation 在 Petr Chelčický 等領導下與教廷齊格門皇帝於伊赫拉克簽定停戰合約。教廷允諾一般佃農可領取聖杯;而

胡斯教派承認齊格門皇帝為波希米亞之國王(而名義上仍隸屬於羅馬教廷)。高達 90%之居民崇尚新教(Protestantism)而昄依休斯教派之 Czech Brethren (即 Moravians)而為胡斯教派全盛

時期。1458 年 George of Podebrady 成為波希米亞之國王,試圖修補與教廷之關係;但教皇 Pope Pius 與繼任者保羅二世均拒絕其宗教自由的合法性,依然視為異端。

1517 年德意志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之合一弟兄會也被迫流浪到波蘭 Ostroog 鼓吹宗教改革 ( Protestant Reformation)與人本主義。直到 1555 年奧格斯堡宗教合約後才得以返鄉。之後

位於 Ivancice 之主教 Jan Blahoslav (1523-1571)將新約譯為捷克語。

天主教平民化運動先驅 John Wycliffe 捷克天主教平民化運動創始者 John Huss 捷克天主教改革運動之發動者 Jan Ţelivský 德國宗教改革家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

Page 93: Incredible Prague

Jan Hus in Council of Constance 答辯之場景

哈布斯堡王朝時期

1519 年,在上一任神聖羅馬皇帝麥西米連一世駕崩後,神聖羅馬皇帝候選人包括哈布斯堡家族的西班牙王卡洛斯一世、和瓦盧瓦王朝的代表法王法蘭索瓦一世。由於佛格爾家族

背後大力銀彈支援,再加上哈布斯堡王家本身的影響力,德意志選帝侯們非常樂意地接受了賄賂,於是在薩克森選侯「賢者」菲特烈三世(Friedrich III der Weise)支持下,讓卡洛

斯一世當選了新任神聖羅馬皇帝,是為查理五世(Karl V)。查理五世為天主教奉獻了全部忠誠乃至狂熱。對宗教改革運動持激烈反對的態度,並企圖建立一個「世界天主教帝國」。

1521 年,查理五世以皇帝身份傳喚馬丁·路德參加沃爾姆斯宗教會議(許諾並保證路德的人身安全)。他在這次會議上宣布路德及其追隨者為非法(1521 年沃爾姆斯敕令)。

1524 年有鑒於德國爆發農民起義而新教諸侯組成了施馬爾卡爾登聯盟,查理五世決定把德意志事務交給弟弟斐迪南(即日後的斐迪南一世, Ferdinand I, 1503-1621 )全權辦理。於

1521 年 5 月 25 日於奧地利,斐迪南(Ferdinand)與波西米亞與匈牙利君王 Vladislaus II 世女兒 Anna 結婚,因此他與捷克之歷史息息相關。 1526 年 8 月 29 日鄂圖曼帝國之蘇丹蘇萊曼

大帝(Suleiman the Magnificent)於 Mohács 戰役中殺死波希米亞與匈牙利君王費迪南的堂哥路易二世( Louis II )後,占領大部分領土;斐迪南繼任為波西米亞君王。1526 年起哈布斯堡王

朝之斐迪南一世開始波希米亞長達 300 年之統治。直到一戰後之 1918 年。

Page 94: Incredible Prague

接著於 1527 年 1 月 1 日在克羅地亞貴族擁護下也被選為其領地之君王。 1531 年他被德意志選為「羅馬人民的國王」,成為查理五世皇帝的直接繼承者。 但當時於 1529, 1533

年鄂圖曼兩次圍攻維也納,1529 年他也被迫至他處避難; 這也造成歐洲天主教與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之大恐慌;之後斐迪南與鄂圖曼帝果簽訂和平條約,退守於匈牙利西面之

Habsburg, 而匈牙利東面 John Zápolya 所統御之領土劃歸鄂圖曼之屬地;至 1538 年後才回歸。 1543 年藉由聯姻與支持匈牙利國王之波蘭 Sigismund 國王簽訂和平條約,才解決其

外交困境。 1545 年天特會議(特倫特公會議)的召開宣告了歐洲天主教勢力反對宗教改革的浪潮的開始。查理五世決心懲罰德意志的新教王公。1546 年查理五世與施馬爾卡爾登聯

盟開戰。在戰爭的第一階段(1546 年-1548 年)他打敗了薩克森選侯約翰·腓特烈,並將投降的黑森侯爵(慷慨的)腓力一世監禁起來(1547 年-1552 年)。然而,他是先勝後

敗。1545 年天特會議(特倫特公會議)的召開宣告了歐洲天主教勢力反對宗教改革的浪潮的開始。查理五世決心懲罰德意志的新教王公。1546 年查理五世與施馬爾卡爾登聯盟開戰。

在戰爭的第一階段(1546 年-1548 年)他打敗了薩克森選侯約翰·腓特烈,並將投降的黑森侯爵(慷慨的)腓力一世監禁起來(1547 年-1552 年)。

1547 年他所領導天主教保守派、反對宗教改革之耶穌會(Jesuits),利用波希米亞軍隊鎮壓德國新教徒(Protestantism),而引發波希米亞貴族反抗之內政問題。 他藉由弟弟查爾斯 V

世軍隊壓制布拉格郡主,並限制波希米亞城邦的自治特權,實行中央集權。 到 1561 年才恢復了原先被新教徒主導之布拉格總教區;死後葬在布拉格之聖維特主教堂( St. Vitus

Cathedral )。1552 年新的宗教戰爭爆發時,他又充當查理五世與諸侯之間的調解人(查理在這次戰爭中失敗)。1545 年天特會議(特倫特公會議)的召開宣告了歐洲天主教勢力反對

宗教改革的浪潮的開始。查理五世決心懲罰德意志的新教王公。1546 年查理五世與施馬爾卡爾登聯盟開戰。在戰爭的第一階段(1546 年-1548 年)他打敗了薩克森選侯約翰·腓

特烈,並將投降的黑森侯爵(慷慨的)腓力一世監禁起來(1547 年-1552 年)。然而,他是先勝後敗。新的戰事於 1552 年爆發後,查理五世遭到一系列失利,遂與諸侯簽訂 1555

年奧格斯堡宗教和約。1556 年哈布斯堡王室之卡爾登一世遜位,領地分為西面由長子所統御之 1. 西班牙、東方為幼子所統御之 2. 奧地利(神聖羅馬)、洛林、盧森堡、德意志、

瑞士、波希米亞、摩拉維亞及匈牙利之一部分。

Page 95: Incredible Prague

哈布斯堡家族開創時代的 Frederick III、Maximilian I、Charles V、Ferdinand I

哈布斯堡家族動盪不安年代的 Maximilian II、Rudolph II 、Mathai’s、Ferdinand II

1526 年起,波希米亞逐漸被信奉天主教的哈布斯堡(Habsburg)統治,而成為世襲制。斐迪南一世之孫魯道夫二世繼位(Rudolf II, 1552-1612 年),再次將神聖羅馬帝國的首都設在

布拉格,並簽署皇家憲章保證新教徒享有宗教禮拜的自由。他除了熱衷於占星術和魔法,同時也熱愛珍藏藝術品,使得布拉格成為歐洲的文化之都,聚集了開普勒等一批天文學

家、畫家, 其中這幅【蔬菜皇帝】肖像就是魯道夫二世(這幅畫作現存放於瑞典之 Stoklosters Slott )。1617 年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 1578-1637 )登基,它是一狂熱之天主教徒,在耶

穌會之慫恿下決意不再容忍新教徒。1618 年,天主教當局企圖制止兩座新教堂之新建,新教徒們在圖恩伯爵(Hrabe Jindrich Matyas Thurn, 1567-1640 )率領下向布拉格議會抗議引發衝

突,再次發生第二次議員被扔出窗外事件( Defenestration of Prague ),將帝國大臣 Wilhelm Grav Slavata, Jaroslav Borzita Graf von Matinicz 與書記 Philip Fabricius 三人摔入糞坑之議員踉凔地逃

走。之後胡斯派又拒絕馬蒂亞斯皇帝之大赦與談判,1619 年 8 月 28 日廢除斐迪南大公於波希米亞的王位, 而推舉腓特烈五世( Friedrich Falcky, 1596-1632)為波希米亞國王,並宣布

獨立。

1619 年 8 月 28 日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之斐迪南二世在 Tilly 伯爵領軍下發動了歐洲最慘烈殘酷的三十年戰爭,並蔓延全德國。 於 1621 年布拉格附近之白山戰役叛變失敗後,

捷克新教徒潰不成軍,27 名新教徒貴族在老城廣場被處死,就任僅一年之腓特烈五世逃往荷蘭(故稱之冬王),而信徒們則逃往德意志及波蘭等處避難,波希米亞淪落成為哈布斯

堡王朝之附庸,喪失了政治、宗教信仰與語言的自由選擇。1648 年,瑞典軍隊乘虛而入攻佔並洗劫了布拉格,苟延殘喘的新教徒被迫逃亡或歸依天主教( Catholicism )成為奧地利之

一行省。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Ferdinand III 世將首都遷往維也納,此後布拉格在耶穌會監管下進入一段蕭條時期,城市人口也從戰前的 6 萬下降到 2 萬。

Page 96: Incredible Prague

1689 年的一場大火燒毀了布拉格,隨後該市得以重建。在 18 世紀,該市經濟持續上升,到 1771 年擁有 8 萬居民,其中有許多是貴族和富裕的商人,在城內興建了許多宮殿、

教堂和花園,它們普遍採用裝飾華麗的巴洛克風格,在全世界贏得了聲譽。 18 世紀中葉又被鄂圖曼人及韃靼(Tatars)人發生戰爭,或淪為奴隸;故 1620 年至 18 世紀末被稱之為悲

慘的 "黑暗年代 Dark Age"。 1784 年,原來的四個自治鎮——城堡區(Hradčany,位於城堡西面和北面)、小城(Malá Strana,位於城堡南邊)、老城(Staré Město,亦位於城堡東邊,

與城堡區隔河相對)和新城(Nové Město,位於東南方),正式合併為一個城市。

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War of the Austrian Succession, 1740~1748 年),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帝卡爾六世絕嗣,歐洲兩大陣營為爭奪奧地利王位而引發戰爭期間,波希米亞被普魯士

國王腓特烈大帝 Frederick II 統治,大饑荒(Great Famine)又奪走 25 萬居民的生命。1806 年,根據拿破崙的命令,神聖羅馬帝國解散了,皇帝弗蘭西斯二世放棄神聖羅馬皇帝稱號,

改稱奧地利皇帝弗蘭西斯一世。神聖羅馬帝國滅亡後,成為奧地利(隨後之奧匈帝國)之一部分。

In the 17th century Protestant communities again asked for Ottoman help against the Habsburg Catholics. When in 1606 Emperor Rudolph II suppressed religious liberty, Prince István Bocskay (1558–1606)

of Transylvania, allied with the Ottoman Turks, achieved autonomy for Transylvania, including guaranteeing religious freedom in the rest of Hungary for a short time. In 1620, the Transylvanian Protestant

prince Bethlen Gabor, fearful of the Catholic policies of Ferdinand II, requested a protectorate by Sultan Osman II, so that "the Ottoman Empire became the one and only ally of great-power status which the

rebellious Bohemian states could muster after they had shaken off Habsburg rule and had elected Frederick V as a Protestant king", Ambassadors were exchanged, withHeinrich Bitter visiting Istanbul in January

1620, and Mehmed Aga visiting Prague in July 1620. The Ottomans offered a force of 60,000 cavalry to Frederick and plans were made for an invasion of Poland with 400,000 troops in exchange for the payment

of an annual tribute to the Sultan. The Ottomans defeated the Poles, which were supporting the Habsburg in the Thirty Years' War, at the Battle of Cecora in September-October 1620,[61] but were not able to

further intervene efficiently before the Bohemian defeat at the Battle of the White Mountain in November 1620.

At the end of the century, the Hungarian leader Imre Tokoly, in resistance to the anti-Protestant policies of the Habsburg, asked and obtained, the military help of the Ottoman Grand Vizier Kara Mustafa, leading

to the 1683 Ottoman attack on the Habsburg Empire and the Battle of Vienna.

In the 16th century Hungary had become almost entirely Protestant, with first Lutheranism, then soon afterwards Calvinism, but following the Habsburg policy of Counter-Reformation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country finally returned to Catholicism, while the eastern part has managed to this day to remain strongly Protestant: "although the Habsburg succeeded in re-Catholicising Royal Hungary, east of the Tisza the

Reformation remained almost intact in the spirit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between the three recognized nations and respect for their diverse creeds"

1848 年法國、匈牙利革命震撼了整個歐洲,同樣也震撼了布拉格,波希米亞農奴才終於獲得解放;但被猛烈的鎮壓。第二年,捷克民族主義運動(反對另一個民族主義政黨,the

German one)開始興起,直到在 1861 年在市議會中贏得多數。 19 世紀,布拉格城市繼續擴張。1850 年,約瑟夫城 (Josefov,猶太區)併入布拉格市。1883 年,布拉格市又添加

Page 97: Incredible Prague

了高堡(Vyšehrad)區。工業革命對布拉格產生了巨大影響,這是因為附近地區有煤礦和鋼鐵工廠,對開設工廠很有利。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境內最富裕的地區。第一個郊區

Karlín 形成於 1817 年,20 年後人口就達到 10 萬。1842 年,布拉格興建了第一條鐵路。

26-May-10 布拉格 Hilton Old Town

伴著風,以最暇意迷人的姿態降落在布拉格堡

雄偉壯麗的▲布拉格堡、氣魄依舊的★古皇宮,陽光透過著名藝術家-慕夏之窗灑進★聖維特大教堂,把曲折的花莖和糾結的長髮刻在我們的背影。僅供步行的▲查理士橋,

別有一份低迴的姿態。橋上的雕像聆聽多少人虔誠的願望;賣藝的街頭藝人耍弄著各色木偶,伏爾塔瓦河的美景是如此令人迷醉。

在捷克的每一棟古老建築,如果仔細觀看,都讓人忍不住讚嘆他們在蓋房子時所花的心思

每座橋上必定會出現的"五顆星"聖約翰雕像

午餐 波西米亞風味餐

時間,在布拉格也似乎凝止不動,除了每整點吸引大批人潮欣賞的★市政府天文古鐘,美輪美奐的機械裝置不只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更克服了歲月的考驗。★搭乘遊艇從伏

爾他瓦河的角度重新認識這座美麗的百塔之城。晚餐 西式風味餐

27-May-10 布拉格 Hilton Old Town

和煦的陽光灑落天際,將布拉格午後襯著一片愜意,短暫相識所遺留的,是最深刻的印記在咖啡般濃郁的晨露喚醒這個城市、喚醒這一天。上午貼心的雅婷預先購票( 此票

以自行估量乘車時間來計費,30’為18Kc )搭乘捷運前往布拉格近郊的★高堡區 ( Vyšehrad) 參觀,

高堡區 ( Vyšehrad) 是被列為UNSECO的世界文化遺產,這是捷克王國的誕生之地。也是懷憂思古的地方,尤其許多愛國人士都喜歡來這邊,捷克著名樂曲家史

梅塔納 ( Bedr ich Smetana, 1824-1884 )"我的祖國"的第一樂章就是在述說高堡。在高堡可以看到建於 1630年之紅磚老城牆,長度約 2.5公里,厚度約 5公尺,

高度約 30公尺,第一個城門為Tabor門,第二個城門為Spilk門,沿著城牆置高點前進可以遠眺百塔之城。高城不但有歷史意義,景色也很美。當然是許多布

拉格風景攝影佳作的取景點。 同時參觀著名的名人墓園,這裏是捷克著名的音樂家史麥唐納、德弗札克的長眠之處。午餐 法式香烤雞腿排

Page 98: Incredible Prague
Page 99: Incredible Prague

聖馬丁圓堡( Rotunda Sv. Martina ) Záboj and Slavoj Ctirad and Šárka

Page 100: Incredible Prague

捷克王朝創始者普謝米斯( Premysl )和李布斯(Libuše)夫妻 Lumir and Song 聖彼德與聖保羅教堂

聖彼德與聖保羅教堂 (Cathedral of St. Peter & St. Paul, Katedrala Sv. Petra a Sv. Palu )旁公園中的四座雕像均是捷克歷史人物,是1881-1885年,由雕刻家麥斯貝克(Josef Myslbek,

1848-1922 )所刻,二戰時受損,1947年修復後就放在高堡的公園。如左圖為著名的布拉格創始的傳說,敘述七世紀時普列米斯部落家族之先祖么女里布斯(Libuse)預言布拉格將會建

立於維雪堡,她並與建造大門基石( prah )之佃農普謝米斯( Premysl, 694-745 )結為連娌,創造波西米亞普謝米斯王朝的雛形。這個傳說巧妙的編造了布拉格的起源。里布斯過世後,

一場鳳凰戰爭(The Maidens' War),Šárka 在草地上用了迷藥,並與 Ctirad 聯手,用計攻回皇宮。

Page 101: Incredible Prague

高堡區聖彼德教堂旁的維思哈瑞迪墓園( Vyšehradský Hřbitov ),就是由Antonin Wiehl 設計監工著名的國家名人墓園,一些被國家文化古蹟委員會評定為有貢獻的捷

克人才可長眠於此,包含政治家、哲學家、天文學家、歷史學家、音樂家等 52位,譬如德弗札克 (Antonín Dvořák)、史麥唐納等都是長眠於此。始終遙望著這條伏

爾他瓦河,守護著他們心繫、思念的故鄉,二位音樂家譜出了無數傳世、不朽的樂章,也毫不掩飾地歌頌著高貴偉大的民族情操。

面對這些名人塚,不由得想起史麥唐納Milan Kundera在法國出版( 這似乎是鐵一般的定律,名徒皆出自於名師之門 )而膾炙人口的小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1984』而後被改編為電影《布拉格之戀》中的sentimentol 情節: 人們常感歎生命的沉重,活著總有一種不堪重負的感覺,為什麼會感到沉重? 今日的決擇或所

做所為對人生未來或多或少都會於腦中遺留下刻痕與印記,故對面對眼前的決擇時,會患得患失,憂慮重重,使生命也變得沉重。 事實上生命只有一次,並且從一開始,它就

頭也不回地向著終點奔走。 只有一次等於一次也沒有,只活一次等於一次也沒活。人生是張永遠不能成為正式作品的草稿,是一場永遠不能正式登上舞臺的彩排,生命屬於我

Page 102: Incredible Prague

們只有一次,到頭來,我們自己是無法通過比較來檢驗出究竟是哪種生活方式更正確,於是我們沒有必要把每一次的選擇都看得是那樣的重要,那樣的沉重。

我們盡可當一位凡夫俗子,隨心所欲享受生活的輕鬆,然而,真的能夠這樣了無牽掛嗎? 也許出家入定的人可以,但對正常人卻是難以承受之輕,甚至比生命更重,如文中

的托馬思醫生和他的情人薩賓娜,他們的眷戀靈與肉是相分離的,肉體能盡享的輕卻使靈魂感到莫名的沉重。 與其妻子的愛,同情,理想,責任,抱負等等,這些成分使精神

得到滿足,使靈魂得到慰藉,但卻使生命變得沉重,牽掛、憂慮。畢竟,生命屬於我們只有一次,今日的事明日將不復存在,然而也正因為這唯一的一次,我們又不得不每走一

步都要為心無愧,因要是走錯了也無法回頭。矛盾的人生,人生的矛盾,使我們常常茫然不知人生價值與愛情到底是何物,也正因為這種茫然,讓我們承受了比沉重更痛楚的苦。

到頭來不得不說,一個不認真面對自我的人生,要比一個責任重大,充滿痛苦抉擇的人生更加令人難以承受。

同樣地揚名國外而被本土奉為經典的音樂家史麥塔納Bedrich Smetana ( 1824-1884 )-『我的祖國』第一樂章即是高堡 ,『楊納傑克-小交響曲 (Janáček-Sinfonietta)』和『德弗

札克-大提琴協奏曲 (Concerto for Cello & Orchestra in B minor』,『德弗札克-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 (Symphony No. 9 "From the New World"』這些源本來自於捷克作曲家們膾炙人口的

古典樂,描繪出故鄉的山水人文,及對這塊土地的思念與熱愛,其悲壯的歷史背景更值得細細聆聽、品味。

Page 103: Incredible Prague
Page 104: Incredible Prague

慕夏住的公寓,左邊數來第二個 德弗札克之墓

Page 105: Incredible Prague

Pantheon 或斯拉文( Slavin )墓上方展翼之天使; 由Antonin Wiehl 設計,完成於1890年( the period of National Revival in Prague).

Page 106: Incredible Prague
Page 107: Incredible Prague
Page 108: Incredible Prague

捷運站內之標誌圖

捷運站內之裝飾畫

下午自由活動,老城區內恣意踩著石板路閒逛、或欣賞街頭藝人表演、參觀慕夏美術館,或許靜靜聆聽市街上流洩不絕的笑聲與香味;也許在浪漫的情懷裡採購世界有名的水晶

玻璃及木偶。

Page 109: Incredible Prague

台灣旅客必去之Dr. Stuart本草香皂店 隔壁之Lasvit 玻璃工藝店

取名為跳舞塔( Dancing House )之大樓 百老匯哥舞明星Fred Astaire與Ginger Rogers雙人搭檔舞

這座引發爭議,建於1996年之後現代化玻璃帷幕建築跳舞塔( Dancing House )原名是荷蘭國民人壽保險公司Fred & Ginger Building,由加拿大前衛建築師Frank O Gehry及本土Vlado Milunic

比照百老匯歌舞巨星Fred Astaire與Ginger Rogers雙人搭檔舞者而設計

Page 110: Incredible Prague

Lasvit 玻璃店內所展示之花瓶 木蘭裝飾之妙主意 店內所展示之燈具

Dr. Stuart’s Botanicus (菠丹妮草本化妝清潔用品) 為英國植物學家 Dr. Malcolm Robert Stuart 與捷克 Ing. Dana 及 Jan Hradecky 合作經營有機花卉農場,在英國 The Body Shop Plc 股東( 台灣

擁有近百家分店)加值下拓展各類本草精油、黑海泥肥皂等各類相關皮膚保養品。因台灣甚早引進故有其知名度;但捷克官方網站並未將此列入,而旅遊推薦之人氣商店亦只有

兩顆星。但在台灣留學生當銷售員加上導遊之推薦來吸引台灣旅遊團,尤其是女性同胞之採購熱忱;即使價格相當昂貴,每位團員都在此採購相當數量與金額的有機產品( 免稅

品報關之大宗),來當自用或伴手禮。當然我們也不例外當作給女兒之禮物。

Dr. Stuart本草店所販售之精油 以台灣留學生當銷售員之妙招

Page 111: Incredible Prague

Dr. Stuart本草店所展示之香料植物 Dr. Stuart本草店所展示之香料植物 Dr. Stuart本草店所展示之香料植物

既然本草植物之所謂保養、潤膚、香水、保濕、消脂、抗老化、抗氧化、甚至抗焦慮至口香糖、肥皂、洗髮常用化妝品在媒體與商家之推波助瀾下已成為每個家庭女性之貼身必

備品,想想看每家百貨公司周年慶之業績全都是靠此類產品之銷售,獨領風潮,故也野人獻曝地介紹一下芳香精油之植物來源、成分相關資訊,以供大家參考。

以其中歷史最悠久之rose, tuberose, narcissus、gardenia及 Lavandula officinalis 香精來說,除講究道地品系外,其製作工藝亦是考就。 最常用之橘科為例,葡萄柚中含有橘科之類似化

學結構,但其中微量之酮 nootkaton就使葡萄柚風味與橘科迴然不同; 更重要的是精油中主成分terpenoid 類揮發油中特定香味如醇、酫、酮、酯類容易變質,如柑橘( Citrus sinensis )、

檸檬( Citrus Limonum )、柚子油一般公認相當安全,但氧化後之citrus oil (R-limonene )具有皮膚致敏,而會引發皮膚皮膚過敏性發炎。

Page 112: Incredible Prague
Page 113: Incredible Prague
Page 114: Incredible Prague
Page 115: Incredible Prague
Page 116: Incredible Prague

加利利旅遊精心安排在查理橋旁Naprskova街口米其林推薦,捷克境內Top5 之V Zatisi餐廳,享用浪漫午餐。 備正式服裝。

以書為牆之室內設計 配合著燭光 環保燈飾

Page 117: Incredible Prague

似乎仍欠缺些特色之米其林

28-May-10 布拉格 Hilton Old Town

在咖啡般濃郁的晨露喚醒這個城市、喚醒這一天 全日自由活動,在市區內自由逛街、在浪漫的情懷裡採購世界有名的水晶玻璃及木偶。享受購物樂趣。

晚餐 布拉格五星水車坊ZOOM Uni餐廳享用美食饗宴

古典之西餐廳 優雅之燈光設計 加上主角們

Page 118: Incredible Prague

並非想像中之米其林式晚宴

29-May-10 布拉格-卡洛維瓦利 ( Karlovarske) -瑪麗安斯凱( Marianske Lazne ) 夜宿Esplanade

– 卡洛維瓦利 Add: Karlovarske 布拉格 → 卡洛維瓦利 …… 128km

– 瑪麗安斯凱 Marianske Lazne 卡洛維瓦利 → 瑪麗安斯凱 … 43km

瑪麗安斯凱 → 慕尼黑 …… 261km

再嚐口甜美之泉,靜化成藍天間一只精靈

▲卡洛維瓦利( Karlovy Vary, Carlsbad )─依山傍谷的渡假小鎮,優雅環境中散發的各時期建築風華,曾吸引貝多芬、蕭邦、德弗札克、哥德的來訪。留連特有的溫泉迴廊,

品嚐用具醫療成效的冷熱溫泉,饒富情趣,而查理四世的故事更為此地拼添許多傳奇色彩。特普拉河兩岸街道,熱鬧非凡,櫥窗內的波西米亞水晶、琥珀、瓷器閃耀昔日巴洛克

風華。

卡洛維瓦利是捷克共和國最著名、最大的溫泉療養地,沿著 Teplá River 共有 12 眼具有療效作用的溫泉眼。整座山城周圍被克魯什納山脈腳下那富於浪漫色彩的丘陵地帶所包圍。

Page 119: Incredible Prague
Page 120: Incredible Prague

Teplá River 下游之城市 沿著 Teplá River 依山傍谷的小徑蜿蜒穿行 卡洛維瓦利之景觀圖

山下之博物館 正門上刻著 David Becher, Wenzel Payer 與 Eduard Hlawaczek 三位開創者 市徽

大約始建於 1350 年,羅馬帝國皇帝、波西米亞國王查理四世把這裡建造成一座城市並為它命名;傳說亦治療好他的舊傷,故被稱之為”國王溫泉”。 於 1522 年瓦茨拉夫·帕耶爾

(Václav Payer)醫師首度記錄溫泉治療法的論述,除洗浴外還建議飲用溫泉水。之後在 David Becher 與 Josef von Löschner 醫師對礦泉水進行科學分析,1764 年亦推廣其泉眼鹽的出

口。1755 年鐵路開通後 Johan Georg Pupp 在這座泉城裡開創了廣泛的旅館、飯店業;成為歐洲著名之休閒保健溫泉鄉。1853 年馬恩爾大夫(Dr. Mannlem)運用了鐵質礦泉水。1905

年布拉格醫療學派的影響深入到溫泉城,這裡開始治療新陳代謝系統的的慢性病。19 世紀末這裡形成了現今的風貌。

Page 121: Incredible Prague

卡洛維瓦利之鳥覽圖 從左至右,分別是 The dark grey, Soviet era Thermal Spring Colonnade (also called Hot Spring Colonnade or Sprudel) features a glass chimney. Directly above it sits the

twin-steeple Church of St. Mary Magdalene. The large, stately building on the center hill is the Hotel Imperial. Below it, to the right of the square, is the Opera House. The Grandhotel Pupp is the

large white building to the far right.

The Grandhotel Pupp Church of St. Mary Magdalene 教堂之正面

Page 122: Incredible Prague

歷史古跡保護區洛蓋特(Loket)之街景 歷史古跡保護區洛蓋特(Loket)之街景 廣場中之聖像雕塑作品

受傷野鹿在溫泉中痊癒之傳說 具有特色之建築 波希米亞之守護神

Page 123: Incredible Prague

城市歷史古跡保護區洛蓋特(Loket)最富代表性的歷史古跡有聖昂特瑞依教堂、聖比得和聖保羅東正教教堂、劇院、博物館、姆林斯卡(磨房)柱廊(Mlynska kolonada)、以及

聖瑪利亞抹大拉的聖母院 (Church of St. Mary Magdalene )。在森林覆蓋的山腰,蜿蜒穿行著幾公里長的林間小路,可供遊人們悠閒地散步和觀賞通往溫泉峽谷的全部風景。附近郊遊

Page 124: Incredible Prague

景點有歌德式貝喬夫(Becov nad Teplou)城鎮莊園(保留著聖徒摩爾的遺骨)。此外各類藝術、音樂節的舉辦,都為生活增加了光彩。不得不提到的是除溫泉外,還有享譽盛名

的 Karlovarská Becherovka 草藥燒酒與天然礦泉水。

Hot Spring Colonnade 溫泉迴廊 Hot Spring Colonnade 溫泉迴廊 Hot Spring Colonnade

柱廊 聖保羅東正教教堂 歌劇院 展示廳內泉眼噴水池

Page 125: Incredible Prague

姆林斯卡(磨房) Václav Payer醫師紀念碑 排放口硫酸鹽、碳酸鹽與氯化鈉之沉積物

姆林斯卡(磨房)之門飾 卡洛維瓦利水溝蓋 奧匈帝國國王到此一遊

Page 126: Incredible Prague

公園內 在橋旁吸溫泉水之遊客 遠眺Hotel Imperial.

展示廳內之水晶店 卡洛維瓦利之特產; 溫泉餅+溫泉杯+ SPA 公園內之雕像

Page 127: Incredible Prague

沿著背側河岸之商店街 噴水池 花飾之旅舍

古色古香之藥局 藥局之內廳 觀光馬車

Page 128: Incredible Prague

粉色大花杜鵑,亦有白色、橙色及乳黃等系列 紫焰葵

Page 129: Incredible Prague

古色古香的佈告欄 波希米亞風 造型可愛之啤酒杯 天然泉水口

觀光區之高檔飾品店

Page 130: Incredible Prague

具有特色之波希米亞石榴閃石 令人討喜之陶藝品 御用瓷器

好兵帥克餐廳( U Svejka )之德式烤豬腳(1/2 pork knuckle ) 巷口之帥克模樣 店內之好兵帥克日記漫畫(台灣亦有翻譯本)

Page 131: Incredible Prague

好兵帥克餐廳( U Svejka )內之漫畫、軍帽收集品

▲瑪麗安斯凱溫泉區( Mariánské Lázně,被稱之為皇后溫泉 )─ 這被旅遊雜誌票選為歐洲最美的溫泉景點,靜臥在神祕波希米亞森林中的幽谷中,也是許多國際會議所鍾愛的地點。

早在1193年 修道院修士在此地發現具有療效的泉水, 開啟了瑪麗安斯凱溫泉療養的歷史. 但直到1808年才被開發為溫泉療養中心。現今共發現一百多個溫泉源頭, 其中40個左右集

中在市中心。瑪麗安斯凱與卡羅維瓦立國王溫泉相比,感覺少了一份商業氣息,多了一份悠閒的感覺。 華麗的巴洛克建築與精緻的溫泉迴廊,散發出柔美迷人的氣息。奧匈帝國法蘭茲

約瑟夫皇帝、音樂家蕭邦與華格納、及德國文豪歌德、都曾數度到此來此避暑休養與度假。 除泡溫泉外,還可以挑選一喜好之溫泉壺試「喝」溫泉,體驗一下讓你「內外皆美」的特殊療效。

點上薄暮裡的華燈,更添迷人丰采。

Page 132: Incredible Prague
Page 133: Incredible Prague

金碧輝煌仿希臘新古典主義式的溫泉迴廊與音樂噴泉。 音樂噴泉於整點時有水舞表演,在音樂季時也可欣賞各類音樂曲目之演奏。在此充滿藝術氣息、清新空氣的戶外廣場,圓

Page 134: Incredible Prague

舞曲配上變化多端的水舞演出,的確是隨之起舞的好時光。

新溫泉療養所(Nove Lazne) 溫泉迴廊 音樂噴泉

19 世紀時溫泉大廳之場景 19 世紀時溫泉鄉之場景 19世紀時之溫泉鄉全景

Page 135: Incredible Prague

溫泉迴廊 溫泉迴廊 溫泉大廳

告示牌分別標明每種溫泉水的溫度及其礦物質成份 法蘭酥溫泉餅老店 瑪麗安斯凱溫泉區景觀地圖

Page 136: Incredible Prague

溫泉大廳外之走道花圃 含苞待放之杜鵑 盛開之玫瑰

聖母升天教堂 皇后溫泉的溫泉口展廳 十字飲泉所(Krizovy Pramen,Cross Spring),是此地最早發現的溫泉

Page 137: Incredible Prague

法蘭茲一世的妻子卡洛琳噴泉 自拍 卡洛琳噴泉 公園中之街頭賣藝人

離開音樂噴泉,沿山路上行隨即就抵達今晚夜宿的五星飯店 Espanade Hotel, 這也是整個行程裡最後一晚之驚艷。 這18世紀貴族豪宅經Dvrozak現代化全面翻修裝飾, 白色古堡

矗立於幽靜之森林中,可飽覽瑪麗安斯凱山谷宜人的美景。後側之登山步道也有網球、高爾夫之場地;當然各具特色之房間內部裝潢也十分的新穎,真的是.蜜月的絕佳選擇。

Page 138: Incredible Prague

晚餐 Espanade Hotel城堡飯店主廚特餐

同宿於此有另外之兩蜜月團均屬加利利,在此如畫之夢境聽另一導遊警告新婚夫妻說 ‖在森林裡迷路的話,請自行負責; 因即使手機連絡我, 我亦無能為力 ‖,太掃興了吧。

真遺憾不能多住幾天,享受這貴族式之生活。還是回家吧,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舒服。捷克行轉眼要步入尾聲,明天就要起程經慕尼黑返國。今晚就在氣泡浴缸與紅酒的陪

襯下,許我個好夢吧...

Page 139: Incredible Prague
Page 140: Incredible Prague

清晨細雨中散步回來曙光乍現,寧靜中留下窗外宜人瑪麗安斯凱山谷無限回億。該整理行李了,與捷克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