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 iBond 暗盤見104元2020/11/17  ·...

1
政府推出的第 7 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今正式掛牌,昨於輝立和 耀才暗盤市場最高曾見104元,以每人最多獲派4手計,賬面可賺 1,600 元。惟暗盤收市前回吐部分升幅,輝立收報 103.25 元,每 4 手 賬面可賺 1,300 元;耀才收報 103.35 元,每 4 手賬面可賺 1,340 元。 市場樂觀預計,今次 iBond 首日掛牌有望高見 104 或 105 元,即每持 有一手,賬面可賺 400 至 500 元。若以保證最低利率 2 厘計,首日沽 出所得回報,約等於持有 iBond 兩年的利息。 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曉菁 B1 新聞 責任編輯:劉理建 2020 年 11 月 17 日(星期二) 暗盤見 104 元 掛牌即沽賺 2 年息 4 手回報逾千元 紡織股受惠 RCEP 協議 公司 收報 升幅 中國織材(3778) 0.4元 +17.6% 智紡國際(8521) 0.18元 +7.1% 百宏實業(2299) 4.11元 +6.7% 天虹紡織(2678) 6.94元 +6.6% 亞洲電視(0707) 0.021元 +5.0% 互太紡織(1382) 4.92元 +4.9% 德永佳(0321) 1.52元 +4.1%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考歷批iBond的首日收市價,只有 2011 年首次推出的 iBond 收報 106.7 元、單日升 6.7%,成單日升幅最高,其 後的債券首日掛牌表現未再有超越,收市 價介乎 103.15 元至 105.5 元,可獲 3.15% 至5.5%升幅。根據以往經驗,若今年 iBond 首日掛牌表現正常,至少每手可賺 得 315 元,獲派 4 手的市民則可賬面賺得 1,260元。 揸到尾每手賬面賺 600 元 專家指出,iBond 的回報直接與通脹掛 鈎,若長線持有至到期日,屆時通脹有可 能會高於 2 厘,回報便可高於保證的 2 厘。環球低息環境或會持續一段時間,未 來 2 年長期定存息環境也難以改變,今期 iBond 的保證回報率已為歷年最高,長線 持有將是更明智的選擇。強積金等機構投 資者亦會大量買入 iBond,因難以在市場 尋找到同一信貸級別及穩定回報的其他債 券產品。 今次第7批iBond,息率將會跟本港最近 6 個月通脹率掛鈎,保證回報 2厘,每半年 派息一次,發行年期3年,即揸到尾的話, 3年後每手最少可獲600元利息。由於認購 反應熱烈,最終發行額調整至150億元,共 有45.6萬人認購,超額2.8倍,當中逾五成 認購者,約23萬人獲分派4手。 金科服務暗盤升 5.15% 其他新股方面,智慧物業服務商金科 服務(9666)定價44.7元,富途暗盤交 易顯示,最高曾見 56 元,收報 47 元,較 招股價升 2.3 元或 5.15%,成交額涉 3,251 萬元,每手 500 股,賬面可賺 1,150 元。 上坤地產(6900)暗盤早段較弱,低見 2.21 元,隨後未能止跌,收報 2.27 元,較 招股價 2.28 元跌 0.01 元,每手 2,000 股賬 面蝕200元。 百濟神州擬登上海科創板 百濟神州(6160)昨發公告指,或發 行人民幣股份並於上海科創板上市,預計 明年上半年完成,取決並受限於隨市場狀 況、董事會進一步批准、股東大會及必要 的監管批准而定,上市所得款項計劃用於 集團的主營業務。 此外,經營內地直播 平台的歡聚集團,考慮明年在港二次上 市,目標集資額為 5 億至 10 億美元,其於 2012 年在納斯達克上市。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踏入 第四季中後期階段,環球資金在今年 股市顯著升幅下,開始陸續部署明年 市況。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調高港 股評級至「增持」,並將恒指明年底 目標價由 24,600 點調高至 28,700 點, 意味對比昨收市 26,381 點仍有近 8.8% 潛在升幅。同時,將國企指數明年底 目標價由 9,800 點調高至 11,400 點,相 當至明年底預測市盈率 12.5 倍。 明年中國股市料跑贏大市 摩根士丹利亦預計,明年中國股市 會繼續跑贏大 市,滬深 300 指 數目標價由 4,860 點調高至 5,570 點。而在 板塊方面,該 行認為科技顛 覆、疫情與健 康、環境保護 ESG 與氣候 化,將會成為 明年投資市場 的重要主題,並看好中國及日本股市 前景,當中看好內地 A 股多於離岸中資 股,又下調科技硬件股及半導體股至 「與市場同步」,調高醫療保健股至 「增持」。 對於美國新政府明年上場,摩根士 丹利提醒,美國新政府或會在政策方 面有改變,為市場帶來新一輪不確定 因素,而疫情及其對經濟帶來的長期 結構性影響,以及企業盈利增長之路 仍然不明朗。 至於經濟表現方面,摩根士丹利認 為,在私人消費及全球需求強勁復甦 下,預計明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 9%,2022 年經濟增長則放緩至 5.4%, 同時預計明年本港經濟增長 5%,2022 年經濟增長放緩至 3%。 渣打上調港今年 GDP 預測 另外,渣打上調本港今年GDP預 測,由原先預期收縮 7.2%上調至收縮 5.8%,反映第三季經濟表現好過預 期,但下調明年 GDP 預測,由預期增 長 6%降至增長 4%,主要因為較高基 數效應及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渣打預期,中國經濟穩步增長以及 美聯儲鴿派取態,將繼續支持香港未 來幾季復甦,不過由於外遊禁令、撇 除中國的疲弱外部需求、以及本地失 業率上升風險持續揮之不去,該行認 為除非疫苗取得重大進展,否則這些 不利因素將限制本港明年復甦空間。 渣打同時下調今年通脹預測及香港 銀行同業拆息預測,以反映第三波疫 情破壞比預期更大,今年消費者物價 指數(CPI)由 1.8%降至 0.5%,而 3 個月拆息年底預測由0.8厘降至0.4 厘。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港交所 (0388)昨日刊發諮詢文件,建議設立 一個全新的線上服務平台(FINI),讓新股 定價到上市時間及程序大幅由 5 日縮減至 僅 1 日,令投資者可更快進行交易,降低 市場風險,提升整體市場效率。市場人士 指出,目前招股進程需要 5 日,時間的確 太長,但縮短只 1 天,券商的孖展利息收 入或會減少,投資者也可能一不小心就會 錯過心儀的新股 IPO。 料 2022 年第二季後推出 港交所指出,若市場支持這項建議, 港交所將適時向業界提供使用指引,以及 登錄用戶課程,讓業界可為無縫轉用 FI- NI 作好準備。故此,FINI 的推出時間, 要視乎市場的支持和準備情況,預期不早 於 2022 年第二季推出。 縮短新股結算程序,是港交所《戰略 規劃 2019-2021》中的重要計劃。港交所 行政總裁李小加說,新股上市前的結算流 程,在 20 多年來仍沿用至今。香港未來 要與時並進,不斷創新和完善市場基建, 而FINI平台將集資活動帶進數碼化時 代,有助香港保持作為全球首選新股市場 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期待能與業界緊密合 作。 建議中的 FINI 平台,是特別為香港獨 有的上市制度及市場架構而設的平台,將 連同香港市場的中央證券存管處—中央結 算系統(CCASS),一併由香港結算營運。 新平台數碼化溝通無阻 港交所表示,有關平台簡單易用,可 供經紀、股份過戶處、保薦人、律師、包 銷商及分銷商,在新上市公司「敲鑼」上 市交易前,處理啟動招股、認購、定價、 配發、付款、監管機構批准,以及納入股 份等所有必要步驟,同時共享資訊、協調 相關工作流程,做到暢通無阻的數碼化溝 通。 若採用新的新股結算程序,股份由定 價到上市,最短僅需 1 日,即結算周期減 省高達八成的消耗,投資者可更快地進行 交易,降低市場風險,提升整體效率。有 關的諮詢文件提交回應時間,將於2021 年1月15日截止。 減孖展成本 加快資金回籠 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目前本港招股程 序需時 5 天是太長,外國有不少市場的招 股僅需 1 至 3 天。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 略分析師溫傑表示,縮短新股上市周期, 對股民是好事,既可減低孖展利息成本, 也可加快資金回籠,減低市場風險。 證券業協會主席徐聯安認為,孖展業 務是券商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料業界有 較大影響,而將 IPO 周期縮至 1 日亦有風 險,例如海外投資者有時差,下投資決定 時,需將足夠的外幣轉做港元,在執行上 有討論的空間。 耀才行政總裁許繹彬指出,縮短 IPO 結 算周期,客戶抽新股將更方便,因為全電 子化招股後,不必處理通過實物表格認購 的支票清算,也可加快向未中籤人士退 款,節省上市流程。他又說,縮短 IPO 周 期對該行衝擊不大,對銀行的影響較大。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表示,減少 IPO 的凍資期可減低資金波動所引起的流 動性風險,而券商的孖展利息收入雖會減 少,但由於新股的結算期加快,可望加速 新股上市進程,長線對券商還是有利。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股昨日扭轉 3 日跌勢,大市隨外圍高 開並升逾 220 點,盤中需一度回軟, 但亞太區股市接力造好,恒指全日 仍升 224 點,收報 26,381 點,創逾 8 個月新高,成交則縮至 1,458 億元。 市場人士指出,中國與亞太 14 國成 功簽署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RCEP),是推動昨日區內股市均向 好的主因。韓、台、澳、紐等市場 同報升,當中日股更升逾 2%,創出 29 年來收市新高。摩根士丹利亦將 恒指明年底目標,由24,600點提高 至28,700點。 滙控升逾 4% 藍籌最好 短線走勢上,安山資本資產管理 部董事黃志陽表示,內地經濟數據 向好、美國選情漸明朗,都有助投 資者回復信心,但恒指在26,800點 附近將遇上一定阻力,尤其是投資 者可能擔心新一波疫情。滙控(0005) 收升逾 4%,是表現最好藍籌,與升 3.1%的友邦(1299)齊推大市攀升。內 地簽署 RCEP,分析指紡織業將最受 惠,申洲(2313)升4%。 即將「染藍」的美團(3690)、百威 (1876)和安踏(02020)有買盤吸納,三 股分別升 4.1%、5.9%及 6.4%。當 中,安踏更「破頂」創新高,收報 108元。遭剔出的太古(0019)全日跌 1.6%,收報 42.55 元。另外,恒生科 指新貴明源雲(0909)及祖龍(9990)亦 升 3.4%及 7.7%。獲加入國指的京東 (9618)也升 5.6%創新高。惟阿里巴巴 (9988)面臨美國投資者的集體訴訟, 主因為涉及螞蟻(6688)IPO時作出虛 假陳述,股價最多跌逾 4%,收市仍 跌1.2%。 三大中資電訊股 3 連跌 有傳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餘下任期 內,將會繼續加強對華的制裁。三 大中資電訊股連跌3日,中移動 (0941)再跌 3.7%穿 50 元,聯通(0762) 及中電信(0728)也跌 1.8%及 4%。不 過,花旗仍維持上述 3 股的「買入」 評級,認為 3 股現時估值低,非美國 投資者可能會視之為買入機會,同 時行政指令可能在新人執政後,有 可能逆轉,故增加了潛在上升的可 能。 其他被美國限制的股份,如中海 外(0688)跌半成,是表現最差藍籌。 此外,中建築(3311)要跌 2.3%,中通 (0552)跌 3.9%。瑞銀料有 15 隻港股 將受禁投資令影響,當中涉及的 5 大 港股為中移動、中海外、鐵塔 (788)、中電信及聯通(0762),美資持 有此 5 股的淨頭寸市值合共約 760 億 元。銅價創近兩年半新高,金屬股 普遍造好,紫金(2899)升近一成「破 頂 」 , 五 礦 (1208) 升 11% , 江 銅 (0358)升8.7%,洛鉬(3883)升8%。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iBond 新股定價到上市擬縮至 1 日 RCEP 利好 港股逾 8 個月新高 大摩睇好恒指明年見 28700 點 有市場人士 憂慮,新股定 價到上市縮至 1 天,對券商 孖展業務收入 帶來較大影 響。資料圖片 摩根士丹利認為,疫情與健康、科技顛覆等將會成為明年投 資市場的重要主題。 資料圖片 港股昨日成交額縮減至 1,458 億元。 中通社 專家指出,iBond 今日掛牌將吸引強積金等機構投資者大手買入,因難以在市場尋找到同一信貸級別及穩定回報的其他債券產品。 中通社 本疊內容:財經新聞 副刊 文匯馬經

Transcript of 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 iBond 暗盤見104元2020/11/17  ·...

Page 1: 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 iBond 暗盤見104元2020/11/17  · 政府推出的第7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今正式掛牌,昨於輝立和 耀才暗盤市場最高曾見104元,以每人最多獲派4手計,賬面可賺

政府推出的第7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今正式掛牌,昨於輝立和

耀才暗盤市場最高曾見104元,以每人最多獲派4手計,賬面可賺

1,600元。惟暗盤收市前回吐部分升幅,輝立收報103.25元,每4手

賬面可賺1,300元;耀才收報103.35元,每4手賬面可賺1,340元。

市場樂觀預計,今次iBond首日掛牌有望高見104或105元,即每持

有一手,賬面可賺400至500元。若以保證最低利率2厘計,首日沽

出所得回報,約等於持有iBond兩年的利息。■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曉菁

B1 新聞財經

■責任編輯:劉理建

20202020年年1111月月1717日日((星期二星期二))

2020年11月17日(星期二)

2020年11月17日(星期二)

暗盤見104元掛牌即沽賺2年息 4手回報逾千元

紡織股受惠RCEP協議公司 收報 升幅

中國織材(3778) 0.4元 +17.6%

智紡國際(8521) 0.18元 +7.1%

百宏實業(2299) 4.11元 +6.7%

天虹紡織(2678) 6.94元 +6.6%

亞洲電視(0707) 0.021元 +5.0%

互太紡織(1382) 4.92元 +4.9%

德永佳(0321) 1.52元 +4.1%

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

參考歷批iBond的首日收市價,只有2011年首次推出的iBond收報106.7

元、單日升6.7%,成單日升幅最高,其後的債券首日掛牌表現未再有超越,收市價介乎103.15元至105.5元,可獲3.15%至 5.5%升幅。根據以往經驗,若今年iBond首日掛牌表現正常,至少每手可賺得315元,獲派4手的市民則可賬面賺得1,260元。

揸到尾每手賬面賺600元專家指出,iBond的回報直接與通脹掛鈎,若長線持有至到期日,屆時通脹有可能會高於2厘,回報便可高於保證的2厘。環球低息環境或會持續一段時間,未來2年長期定存息環境也難以改變,今期iBond的保證回報率已為歷年最高,長線持有將是更明智的選擇。強積金等機構投資者亦會大量買入iBond,因難以在市場尋找到同一信貸級別及穩定回報的其他債券產品。今次第7批iBond,息率將會跟本港最近6個月通脹率掛鈎,保證回報2厘,每半年派息一次,發行年期3年,即揸到尾的話,3年後每手最少可獲600元利息。由於認購

反應熱烈,最終發行額調整至150億元,共有45.6萬人認購,超額2.8倍,當中逾五成認購者,約23萬人獲分派4手。

金科服務暗盤升5.15%其他新股方面,智慧物業服務商金科

服務(9666)定價44.7元,富途暗盤交易顯示,最高曾見56元,收報47元,較招股價升2.3元或5.15%,成交額涉3,251萬元,每手500股,賬面可賺1,150元。上坤地產(6900)暗盤早段較弱,低見2.21元,隨後未能止跌,收報2.27元,較招股價2.28元跌0.01元,每手2,000股賬面蝕200元。

百濟神州擬登上海科創板百濟神州(6160)昨發公告指,或發

行人民幣股份並於上海科創板上市,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取決並受限於隨市場狀況、董事會進一步批准、股東大會及必要的監管批准而定,上市所得款項計劃用於集團的主營業務。 此外,經營內地直播平台的歡聚集團,考慮明年在港二次上市,目標集資額為5億至10億美元,其於2012年在納斯達克上市。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踏入第四季中後期階段,環球資金在今年股市顯著升幅下,開始陸續部署明年市況。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調高港股評級至「增持」,並將恒指明年底目標價由24,600點調高至28,700點,意味對比昨收市26,381點仍有近8.8%潛在升幅。同時,將國企指數明年底目標價由9,800點調高至11,400點,相當至明年底預測市盈率12.5倍。

明年中國股市料跑贏大市摩根士丹利亦預計,明年中國股市

會繼續跑贏大市,滬深300指數 目 標 價 由4,860點調高至5,570點。而在板塊方面,該行認為科技顛覆、疫情與健康、環境保護ESG 與 氣 候化,將會成為明年投資市場

的重要主題,並看好中國及日本股市前景,當中看好內地A股多於離岸中資股,又下調科技硬件股及半導體股至「與市場同步」,調高醫療保健股至「增持」。對於美國新政府明年上場,摩根士丹利提醒,美國新政府或會在政策方面有改變,為市場帶來新一輪不確定因素,而疫情及其對經濟帶來的長期結構性影響,以及企業盈利增長之路仍然不明朗。至於經濟表現方面,摩根士丹利認為,在私人消費及全球需求強勁復甦

下,預計明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9%,2022年經濟增長則放緩至5.4%,同時預計明年本港經濟增長5%,2022年經濟增長放緩至3%。

渣打上調港今年GDP預測另外,渣打上調本港今年GDP預測,由原先預期收縮7.2%上調至收縮5.8%,反映第三季經濟表現好過預期,但下調明年GDP預測,由預期增長6%降至增長4%,主要因為較高基數效應及不利因素依然存在。渣打預期,中國經濟穩步增長以及

美聯儲鴿派取態,將繼續支持香港未來幾季復甦,不過由於外遊禁令、撇除中國的疲弱外部需求、以及本地失業率上升風險持續揮之不去,該行認為除非疫苗取得重大進展,否則這些不利因素將限制本港明年復甦空間。渣打同時下調今年通脹預測及香港

銀行同業拆息預測,以反映第三波疫情破壞比預期更大,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由1.8%降至0.5%,而3個月拆息年底預測由 0.8 厘降至 0.4厘。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港交所(0388)昨日刊發諮詢文件,建議設立一個全新的線上服務平台(FINI),讓新股定價到上市時間及程序大幅由5日縮減至僅1日,令投資者可更快進行交易,降低市場風險,提升整體市場效率。市場人士指出,目前招股進程需要5日,時間的確太長,但縮短只1天,券商的孖展利息收入或會減少,投資者也可能一不小心就會錯過心儀的新股IPO。

料2022年第二季後推出港交所指出,若市場支持這項建議,

港交所將適時向業界提供使用指引,以及登錄用戶課程,讓業界可為無縫轉用FI-NI作好準備。故此,FINI的推出時間,要視乎市場的支持和準備情況,預期不早於2022年第二季推出。縮短新股結算程序,是港交所《戰略

規劃2019-2021》中的重要計劃。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說,新股上市前的結算流程,在20多年來仍沿用至今。香港未來要與時並進,不斷創新和完善市場基建,而FINI平台將集資活動帶進數碼化時代,有助香港保持作為全球首選新股市場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期待能與業界緊密合作。建議中的FINI平台,是特別為香港獨有的上市制度及市場架構而設的平台,將連同香港市場的中央證券存管處—中央結算系統(CCASS),一併由香港結算營運。

新平台數碼化溝通無阻港交所表示,有關平台簡單易用,可

供經紀、股份過戶處、保薦人、律師、包銷商及分銷商,在新上市公司「敲鑼」上

市交易前,處理啟動招股、認購、定價、配發、付款、監管機構批准,以及納入股份等所有必要步驟,同時共享資訊、協調相關工作流程,做到暢通無阻的數碼化溝通。若採用新的新股結算程序,股份由定

價到上市,最短僅需1日,即結算周期減省高達八成的消耗,投資者可更快地進行交易,降低市場風險,提升整體效率。有關的諮詢文件提交回應時間,將於2021年1月15日截止。

減孖展成本 加快資金回籠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目前本港招股程

序需時5天是太長,外國有不少市場的招股僅需1至3天。光大新鴻基財富管理策略分析師溫傑表示,縮短新股上市周期,對股民是好事,既可減低孖展利息成本,也可加快資金回籠,減低市場風險。證券業協會主席徐聯安認為,孖展業

務是券商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料業界有較大影響,而將IPO周期縮至1日亦有風險,例如海外投資者有時差,下投資決定時,需將足夠的外幣轉做港元,在執行上有討論的空間。耀才行政總裁許繹彬指出,縮短IPO結

算周期,客戶抽新股將更方便,因為全電子化招股後,不必處理通過實物表格認購的支票清算,也可加快向未中籤人士退款,節省上市流程。他又說,縮短IPO周期對該行衝擊不大,對銀行的影響較大。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表示,減少IPO的凍資期可減低資金波動所引起的流動性風險,而券商的孖展利息收入雖會減少,但由於新股的結算期加快,可望加速新股上市進程,長線對券商還是有利。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港股昨日扭轉3日跌勢,大市隨外圍高開並升逾220點,盤中需一度回軟,但亞太區股市接力造好,恒指全日仍升224點,收報26,381點,創逾8個月新高,成交則縮至1,458億元。市場人士指出,中國與亞太14國成功簽署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是推動昨日區內股市均向好的主因。韓、台、澳、紐等市場同報升,當中日股更升逾2%,創出29年來收市新高。摩根士丹利亦將恒指明年底目標,由24,600點提高至28,700點。

滙控升逾4% 藍籌最好短線走勢上,安山資本資產管理部董事黃志陽表示,內地經濟數據向好、美國選情漸明朗,都有助投資者回復信心,但恒指在26,800點附近將遇上一定阻力,尤其是投資者可能擔心新一波疫情。滙控(0005)收升逾4%,是表現最好藍籌,與升3.1%的友邦(1299)齊推大市攀升。內地簽署RCEP,分析指紡織業將最受惠,申洲(2313)升4%。即將「染藍」的美團(3690)、百威

(1876)和安踏(02020)有買盤吸納,三股分別升4.1%、5.9%及 6.4%。當中,安踏更「破頂」創新高,收報108元。遭剔出的太古(0019)全日跌1.6%,收報42.55元。另外,恒生科

指新貴明源雲(0909)及祖龍(9990)亦升3.4%及7.7%。獲加入國指的京東(9618)也升5.6%創新高。惟阿里巴巴(9988)面臨美國投資者的集體訴訟,主因為涉及螞蟻(6688)IPO時作出虛假陳述,股價最多跌逾4%,收市仍跌1.2%。

三大中資電訊股3連跌有傳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餘下任期

內,將會繼續加強對華的制裁。三大中資電訊股連跌 3日,中移動(0941)再跌3.7%穿50元,聯通(0762)及中電信(0728)也跌1.8%及4%。不過,花旗仍維持上述3股的「買入」評級,認為3股現時估值低,非美國投資者可能會視之為買入機會,同時行政指令可能在新人執政後,有可能逆轉,故增加了潛在上升的可能。其他被美國限制的股份,如中海外(0688)跌半成,是表現最差藍籌。此外,中建築(3311)要跌2.3%,中通(0552)跌3.9%。瑞銀料有15隻港股將受禁投資令影響,當中涉及的5大港股為中移動、中海外、鐵塔(788)、中電信及聯通(0762),美資持有此5股的淨頭寸市值合共約760億元。銅價創近兩年半新高,金屬股普遍造好,紫金(2899)升近一成「破頂」,五礦 (1208)升 11%,江銅(0358)升8.7%,洛鉬(3883)升8%。

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iBond

新股定價到上市擬縮至1日

RCEP利好 港股逾8個月新高

大摩睇好恒指明年見28700點

■有市場人士憂慮,新股定價到上市縮至1天,對券商孖展業務收入帶來較大影響。資料圖片

■摩根士丹利認為,疫情與健康、科技顛覆等將會成為明年投資市場的重要主題。 資料圖片

■港股昨日成交額縮減至1,458億元。中通社

■專家指出,iBond今日掛牌將吸引強積金等機構投資者大手買入,因難以在市場尋找到同一信貸級別及穩定回報的其他債券產品。中通社

本疊內容:財經新聞 副刊 文匯馬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