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feng Magazine

36
2012 华风 1 H UA F ENG UNIVERSITY OF OREGON CHINESE STUDENTS & SCHOLARS ASSOCIATION VOL.3 ISSUE 2 中国年专题 冬天 北京的春节 洛杉矶之旅 中国“微”力 有一种生活方式是798 心谱, 食谱两相美 CHINESE NEW YEAR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 NESE HOLIDAYS. IN CHINA, IT IS KNOWN AS “SPRING FESTIVAL,”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NAME 春节. FREE

description

Huafeng magazine Vol 3 Issue 2

Transcript of Huafeng Magazine

Page 1: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1

|华风

HuaFeng University of oregon

Chinese stUdents & sCholars assoCiation

Vol.3 Issue 2

中国年专题冬天 • 春 • 北京的春节

洛杉矶之旅中国“微”力

有一种生活方式是798

心谱, 食谱两相美

ChInese new Year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s. In ChIna, It Is known as “sprIng FestIVal,”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name 春节.

FREE

Page 2: Huafeng Magazine

2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the only Chinese publiCation on Campus at the university of oregon.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

Chinese literature, art, and philosophy

huafeng is dediCated to promoting a greater sense of Cultural diversity and aCCeptanCe by offering a Combination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rtiCles over a broad range of topiCs to our readers.

Page 3: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3

|华风

如果你有任何作品涉及中国文化,留学感受,社会现象,流行娱乐,都欢迎大家前来投稿。 如果你对市场营销,文字处理,设计美编,公关外联有兴趣,欢迎大家加入我们的团队。详情请致信下方邮箱咨询。

what we need:

《华风》杂志社是俄勒冈大学中国学生与国际学生的文化交流平台。我们的宗旨是在俄勒冈大学校园内外宣传与发扬中华文化。作为中国学生学的发声平台,《华风》同时也为国际群体开通了一条了解中华文明的渠道。本杂志出版于俄勒冈大学,并将在俄勒冈大学校园内免费发放。

who we are:

how to contact us: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微博: 华风杂志社http://weibo.com/u/2680950452

臉書: HuaFengwww.facebook.com/huafeng.magazine

Page 4: Huafeng Magazine

4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CONTENTS

2307

1609

32 2015

08

Page 5: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5

|华风

目录

闲庭信步/SPIRITUAL ODYSSEY浮生若梦 22

中国年专题/COLUMNS

8

[华风名家] 北京的春节 12

9

[华风名家] 新春元宵诗词 11

地平线/HORIZON洛杉矶之旅 23

文化观察/CULTURAL OBSERVATION中国”微“力 26

[华风名家] 冬天

进行时/PRESENT TENSE20有一种生活方式是798

世界中文/CHANNEL C’28成语故事

[华风名家] 断爱近涅拿 14

对话/DIALOGUE

张晓鸥专访 15

养生专栏/BALANCE31冬季养生

32心谱、食谱两相美

[The Best in China] 春

Page 6: Huafeng Magazine

6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STAFFspeCial thanks to / 特别鸣谢 

Chi-hung Liao

ad & pr direCtor 发展总监

aCCoUntant 会计

Shali Peng 彭莎丽

pUbliC relations 公共关系

Yajing Sun 孙雅静

Yiwen Yu

Yang Yi

郁怡雯

杨溢

Xuezhu Cao 曹雪竹Ruizhe Huang 黄睿哲

Jisi Chen 陈佶思

ad representative 广告代理Hailin Zhou 周海琳

Yiwen Yu 郁怡雯

Siren Chen 陈思任

editor in Chief

Xige Xia主编

夏熙格

曹晗Han Cao

editors 编辑Ran Wei 魏然

Hailin Zhou

Galen Ettlin

周海琳

凌燕

Yiwen Yu 郁怡雯

撰稿人hUafengWritors

叶佳琪Jiaqi YeWeicai Zhang 张玮偲

Yuzhu Zhang 张雨竹Xiaohui Wang 王晓慧

Zeyan Li 李泽岩

陆昊一Haoyi Lu

Manager

Han Cao经理曹晗

Luoya Xu 徐珞娅

Xiao’ou Zhang 张晓鸥

art direCtor 艺术总监Xige Xia 夏熙格

designers 美术编辑

Qifeng Yan 阎启峰

陆昊一Haoyi Lu

高鹏程Pengcheng Gao眭茜妮Qianni Sui

Shuang Han 韩双

Lei Han 韩蕾

Xuezhu Cao 曹雪竹

Copy editior 校对

photographers 摄影曹晗Han Cao

Qifeng Yan 阎启峰

Han Cao 曹晗

Xige Xia 夏熙格

Page 7: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7

|华风

Chinese New Year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olidays. In China, it is known as “Spring Festival,” the literal translation of the Chinese name春节 (Pinyin: Chūnjié).

專題

Page 8: Huafeng Magazine

8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说起 冬 天 , 忽 然 想 到 豆腐 。 是 一 “ 小 洋 锅 ”

(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 (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

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罢。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

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的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作者 朱自清

冬天

名家Huafeng |

Page 9: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9

|华风

春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漫长的历史岁

月使年俗活动内容变得异常丰富多彩,因此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各不相同。许多富有生活情趣的内容,像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习俗至今仍很盛行。

阴历腊月二十三是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从小年开始就要开始打扫屋子准备过年了,也称作“扫尘”。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

作者:邓丽雯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这种风俗一直坚持到现在,讲究卫生,干干净净过大年。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以前还有祭灶,也就是祭灶王爷,但现在敬灶王爷这种风俗很少了,只有少数人在小年晚上盛一碗饺子也有时候

是米饭,把它放在锅台角落里,插上一双红筷子,表示祭奠灶王爷。

腊月二十七八就开始蒸供儿

了,供儿是一种面食,最早是一种供品。供儿的种类很多,包括天地供儿、家常供儿等,大小不一。最大的家常供饽饽,约有5斤左右,因上面插有红枣,称为“枣馍馍”,数量一般是10个。没有插枣的称为“光头馍馍”,在顶上点有红点。这种面食在食品超市上也可以看到,但没有那么大。天地供儿个头小一些,比拳头大点,俗称“小枣馍馍”。

到了腊月三十就要贴春联了。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春联源自古代的桃符,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

The Best in China

Page 10: Huafeng Magazine

10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春联贴在大门外,一般为祈福与招财的内容,一直会保存到来年的春节。在贴春联的同时,还会在窗上贴上窗花,在室内挂上几幅年画。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贴完春联,就要开始做隔年饭,寓意年年有余。

腊月三十晚上是除夕,要祭拜祖先,祭祖仪式最为隆重,下午把家谱中无者的姓名及挂上,备好香炉、灯花等物。到黄昏时开始请祖。大年三十晚上吃年夜饭,是汉民族的传统习俗。在民间,年夜饭的制作有一定的讲究,如,菜的数量以双数为吉利,四个菜叫“四季发财”,六个菜叫“六六大顺”,八个菜叫“四平八稳”。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一家人在一起吃。年夜饭一般在下午吃,晚12点以前一定要吃完。现在年夜饭的吃饭时间一般在春节联欢晚会之前,或在其间,为的是全家人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的节目。全家人凑在一起吃 年夜饭时,好酒、好菜全端

上,家人们说着吉祥话,快乐的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说其说话这里面有好多讲究,特别是新上门的媳妇,说话更要小心,可不能乱说。譬如:煮饺子时,如果饺子破碎了,可不能说碎了,一定要说“挣了”,也就是挣钱了的意思,还有,如果碗掉在地上碎了,一定要说“岁岁平安”等等。

当午夜的钟声响了,家里要吃除岁的饺子,要鸣放鞭炮。这天的饺子不同于平时所吃的,在饺子馅里,人们特意把硬币或大枣和在饺子馅里边,如果吃的时候有谁吃到其中的任何一个,就说明这个人很有福气,而且预示这一年的运气也是很不错的。

大年初一,吃完早饭,家家户户就开始拜年,拜年的顺序是先到家族里最年长的长辈家拜年,过去是要磕头的,现在就是问声好,然后去别人家拜年,有“先看姑,后看舅,丈人丈母在后头”的说法,最后是邻居拜年。当然了,压岁钱是少不了的,由长辈给晚辈一般是孩子们一些钱,以表达对他们的祝愿,这是小孩子最喜欢的 。

耍光景是春节民间最丰富的文娱活动。耍光景的项目很多,包括龙舞、狮子舞、跑旱船、路

驴、活报秧歌、大戏(京剧)等。

大年初二走姥娘家,初三也就是送年,这年也就过去了。年过去之后,走亲访友也就开始了,初三结了婚的闺女领着女婿回娘家,初四、初五走七大姑八大姨等亲戚,正月十五闹元宵,家家户户蒸面灯,最后,正月十六走姊妹,春节这隆重的节日也就算是结束了。

总之,在过春节时,大家都互相说着吉祥话,祝福身边的亲人朋友在新的一年平安喜乐,而春节的活动也是为了表达祝愿而产生并发展至今的。

迎新春江山錦繡辭舊歲事泰輝煌

Page 11: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11

|华风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诗词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青玉案 • 元夕(宋)辛弃疾

新春

田家元日(唐)孟浩然

十五夜观灯(唐)卢照邻

正月十五夜(唐)苏道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Page 12: Huafeng Magazine

12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春节),差不多在腊月

的初旬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 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为祭祖祭 神的。可是细一想,它倒是农业社会的一种自傲的表现——这种粥是用所有的各种的米,各种的豆,与各种的干果(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桂圆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产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中就加紧的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 更多更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

出现的,像卖宪书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19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搀合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就用榛仁儿。儿童们喜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 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艺儿——风筝,空竹, 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 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

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

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 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我 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而都要守岁。元旦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 人 们 在 午 前 就 出 动 , 到 亲 戚

SPRING FESTIVAL IN BEIJING

Lao She老舍

北京的春節

written in the 1930s

名家

Page 13: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13

|华风

Shu Qingchun (simplified Chinese:舒庆春,pinyin: Shū Qìngchūn,better known by his pen name Lao She (Chinese: 老舍; pinyin: Lǎo Shě), was a notable Chinese writer. A novelist and dramatist, he wa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figures of 20th century Chinese literature.

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 (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还正忙 着彼此贺年,无暇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①〔老年〕过去,以前。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争取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

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就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这广告可不庸俗。干果店在灯节还要作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的,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作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除了悬灯,广场上还放花盒。在城隍庙里并且燃起火判,火舌由判官的泥像的口,耳,鼻,眼中伸吐出来。公园里放起天灯,像巨星似的飞到天空。

男男女女都出来踏月,看灯,看焰火;街上的人拥挤不动。在旧社会里,女人们轻易不出门,她们可以在灯节里得到些自由。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的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的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学生该

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作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了。腊月和正月,在农村社会里正是大家最闲在的时候,而猪牛羊等也正长成,所以大家要杀猪宰羊,酬慰一年的辛苦。过了灯节,天气转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社会一齐过年,而 且过得分外热闹。

在旧社会里,过年是与迷信分不开的。腊八粥,关东糖,除夕的饺子,都须先去供佛,而后人们再享用。除夕要接神;大年初二要祭财神,吃元宝汤(馄饨),而且有的人要到财神庙去借纸元宝,抢烧头股香。正月初八要给老人们顺星,祈寿。因此,那时候最大的一笔浪费是买香蜡纸马的钱。现在,大 家都不迷信了,也就省下这笔开销,用到有用的地方去。特别值得提到的是现在的儿童只快活的过年,而不受那迷信的熏染,他们只有快乐,而没有恐惧——怕神怕鬼。也许,现在过年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可是多么清醒健康呢。以前,人们过年是托神鬼的庇佑;现在是大家劳动终岁,大家也应当快乐的过年。

(部分信息取自维基百科)

Page 14: Huafeng Magazine

14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有人说过年是“年关”,年纪愈长,愈觉得过年是一个关

卡;它仿佛是两岸峭壁,中间只有一条小小的缝,下面则水流湍急,顺着那岁月的河流往前推移,旧的一年就在那湍急的水势中没顶了。

每 当 年 节 一 到 , 我 就 会 忆 起 幼年过年的种种情景。几乎在二十岁以前,每到冬至一过,便怀着亢奋的心情期待过年,好像一棵嫩绿的青草等待着开花,然后是放假了,一颗心野到天边去,接着是围炉的温暖,鞭炮的响亮,厚厚的一叠压岁钱,和兄弟们吆喝聚赌的喧哗。然而最快乐的是,眼明明的看见自己长大了一岁,那种心情像眼看着自己是就要出巢的乳燕。

过了二十岁以后,过年显著的不同了。会在围炉过后的守夜里,一个人闷闷地饮着烧酒,想起一年来的种种,开始有了人世的挫折,开始面临情感的变异,开始知道了除去快乐,年间还有忧心。有时看到父母赶在除夕前还到处去张罗过年的花用,或者眼看收成不好,农人们还强笑着准备过一个新年,都使我开始知道年也有难过的时候。

过了二十五,过了三十,年岁真是连再重的压岁钱也压不住,过年时节恰正是前尘往事却上心头的时节,开始知道了命运,好像命运已经铺设了许多陷阶,我们只是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有许多喜爱的事时机一到必须割舍,有许多痛恨的事也会自然消失,走快走慢都无妨,年还是一个接一个来,生命还是一点一滴的在消

作者 林清玄

失。有 时 候 我 会 想 , 为 什 么 在 二 十

岁以前那么期待新的一年到临,而二十岁以后则忧心着旧的岁月一年年的消失呢?最后我得到一个结论,在冠礼以前,我们是“去日苦短,来日方长”。成年以后则变成“来日方短,去日苦多”,这是多么不一样的心情呀!

最难消受的还是,不管我的心情如何,挂在墙上的壁钟总是在除夕夜的十二点猛力地摇着钟摆,敲出清亮或者低沉的十二个响声,那样无情,又那样绝然,每到过年,我总也想起和钟臂角力的事,希望让它向后转,可是办不到,于是我醉酒,然后痛下决心:一定要把一年当两年用,把二十四小时当四十八小时来用。

想 起 去 年 的 过 年 , 我 吃 过 年 夜饭,在书房里走来走去,想找一本书看,不知道为什么随手拿起一本佛经,读到了有情生死流转的过程,其中有一段讲到“渴爱”的,竟与过年的心情冥然相合。它说渴爱有三,一是欲爱,是感官享受的渴求;二是有爱,是生与存的渴求;三是无有爱,是不再存在的渴求。我觉得二十岁以前过年是前两者,二十岁以后是第三者。

那本佛经里当然也讲到“涅盘”,它不用吉祥,善良、安全、清净、皈依、彼岸、和平、宁静来正面说涅盘,而说了一句“断爱近涅盘”。这是何等的境界,一个人能随时随地断绝自己的渴爱,绝处逢生,涅盘自然就在眼前,旧年换新恐怕也是一种断

爱吧。释 迦 牟 尼 说 法 时 , 曾 举 了 一 个

譬喻来讲“断爱”,他说:“有人在旅行时遇到一片大水,这边岸上充满危机,水的对岸则安全无险,他想: ‘此水甚大,此岸危机重重,彼岸则无险,无船可渡,无桥可行,我不免采集草木枝叶,自做一筏,当得安登彼岸。’于是那人采集草木枝叶做了一只木筏,靠着木筏,他安然抵达对岸,他就想:‘此筏对我大有助益,我不妨将它顶在头上,或负于背上,随我所之。’”

举了这个例子以后,释迦牟尼指出这人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他不能断受,那么他应该如何处置呢?佛陀说:“应该将筏拖到沙滩,或停泊某处,由它浮着,然后继续行程,不问何之。因为筏是用来济渡的,不是用来背负的,世人呀!你们应该明白好的东西尚应舍弃,何况是不好的东西呢?”

由于读了那本佛经,竟使我今年的整个想法部改变了,也使我在最有限的时间内,因为敢于割舍,而有了一些比较可见的成绩,过年何尝不如此,年好年坏都无所谓,有所谓的是要勇于断受,使我们有情的命身,在新的起始发散最大的光芒。

涅盘真的不远,如果能在年节时候,少一点怀念,少一点忆旧,少一点追悔,少一点婆婆妈妈,那么穿过峭壁、踩过水势,开阔的天空就在眼前了。         

一九八二年一月二十日

名家Huafeng |

Page 15: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15

|华风

张晓鸥专访 编辑 郁怡雯 周海琳

Page 16: Huafeng Magazine

16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引子如何介绍张晓鸥?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身上有太多的头衔,随便拿出几个,都可以让大家惊讶和佩服。 她是《华风》杂志社前任主编(2010~2011),国际学生会Public Relations Officer, 俄勒冈亚太电影节Publicity Coordinator. 又以优异成绩修完三门专业。那么她是如何平衡的?呢?

传播价值

向往

纯粹

四年大学生涯感悟

两杯茶,一盒巧克力,我们和晓鸥开始了这次的对话。认识晓鸥快一年了,她总是给人一种很淡定的感觉, 就像

一杯茶,越品越有味道。茶之美,就在于那份清,苦,洌,暖……回味无穷。清淡,是茶的真味,也是人生的真味。与其说这是一次为杂志社完成的访问任务,还不如说是我们和晓鸥一起回顾她大学的四年学生生涯。

初到尤金HF: 你是什么时候来到尤金的,当时心情如何?对于尤金的第一印象又是怎么样的?O:我是2007年9月来的,从机场到学校的路上是一望无际的麦田,而校园里是一片绿色,很美,这与北京很不相同。感到既兴奋,又害怕。HF:什么原因让你参与如此多的活动,当上杂志主编,中国学生会、国际学生会的officer,还有参加很多其他的社团呢?O: 大二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规划未来的人生。我想我远渡重洋读大学如果只是读书而不学习其他科学知识的话,那岂不是成本太高?是绝对不行的。因为大学是个微型的社会,你不可以孤立自己,让自己活在一个只读圣

贤书的空间里。如果持续下去,等到毕业时我仅仅是拿到一个专业学位,其他什么都没学到,这实际上我的人生是很失败的。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开始规划自己未来两年的学生生活,我需要实习,需要社交,需要去结交一些更国际化的朋友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首先是语言能力,第二是社交能力,第三是去了解更多元化的文化知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你区别于在国内读书的同学,要学会利用这四年的学习时间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质量。我在大二完成了Journalism的pre-major的课程,大三进了Business的Honor Program, 此后进入了华风杂志社,很荣幸在大三的时候当上了该杂志的主编。至于到国际学生会(ISA),那是因为我从大二就开始做ISO,到了大三的时候ISO的主管推荐我去ISA,然后在大四的时候朋友推荐我当了officer。其实大四的时候是我最忙的一年,但是看到自己在community和杂志做的这些事情就感到很开心。

HF:社会活动会不会影响你的学习?O:当然会影响到,大四的时候非常疲劳,尤其是在精神和行为上。但是当你一旦完成了一开始觉得完不成的事情的时候,你就会有喜悦感、优越感和自我满足感,(自豪感)。这是很难用语言来表达的。就像在爬泰山之前

Dialogue

Page 17: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17

|华风

你站在山底下,觉得自己绝对爬不上去,但是一旦当你到达泰山顶上的时候,回头想想刚刚在山底下的自己,你就会一下子感到自己已经到达了一个不可能到达的高度,那个时刻我觉得是最值得的、最自豪的。大四中冬季压力最大,桌子上有写不完的东西,画不完的画,设计不完的东西,面对压力我就想再熬过几个月,我就可以有那种到达泰山之 顶 的 感 觉 了 。 就 是 因 为 那 种 感觉,支持了我这么久。

融入美国HF:进入了高阶的课程,班级里基本上都是美国人,实际上就渐渐脱离了中国人的圈子。在这种情况下,一定会面临要和当地人进行直接的交流。对于中国人来讲,英语口语是个很大的难关。在进行对话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胆怯的心理,对于这个,你是怎么看的?O:首先,我觉得你是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留学生都需要通过这一关的考验。其实,你在异国求学,已经是很勇敢、很厉害了。因为你能来美国读书,这说明你语言已经过关了。如果你和美国人交流的时候,他们没有听明白你讲的什么,你可以继续跟他们交流,毕竟英语不是你的母语。我有很多的美国朋友,他们去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留学,他们在异地沟通交流的时候也会像中国孩子在美国念书的感觉一样。因为你不是生活在母语国家,如果在思想感情的表达过程中自己不够自信的话,那么你整个人就会变得不自信。很多美国孩子 在study case的时候都觉得国际学生很害羞,不愿意表达自己。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是我们自己恐惧、自卑,怕我们说的话美国人听不懂、没法理解,或者是怕自己说错了。可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知道你是留学生,很乐意帮助你解决问题。所以,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胆怯的,你必须要走出这个圈子。作为留学生,你应该感觉很骄傲。在中国,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可我们却只身背着行李跨过太平洋跑来这里学习,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你却做到了。像我第一次在新加坡说英语,点块pizza都很紧张,就怕人家听不懂,可实际上当你跨

过这个坎之后,你就会感到语言就只是一种工具而已,他不代表你的什么。你的英语可能有时会说得有点结巴,有时表达不出你想要说的意思,但如果你尽力去尝试不断地去练习,你的性格就会通过你的这种精神体现出来。不要因为语言的障碍而阻挡你唤发人格和精神的魅力。HF:可以提供一些有关你是怎么和美国人打交道?怎样交到这么多的美国朋友的tips吗?O:首先,要做自己的主人。你的性格永远是你,不要因为语言的障碍,把你自己的性格个性变得渺小了。如果你语言有障碍,你应该尽量去和美国人交流沟通,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去练习英语。如果真的是很有障碍,你就要让对方知道,让他了解你真实的想法。美国人一般都很愿意帮助你,他们会很耐心地来教你。如果你是刚从AEI毕业或直接来上专业课程,你觉得自己没有这份信心,你可以经常去些social network,比如说,你可以去当international student orientation的leader,结交很多国际的学生,可以在那儿先慢慢地练习、交些朋友。然后,等你差不多完成这种初级的训练后,基本上就不会再胆怯了。但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信。要更多地自我训练,更快地适应这个语言环境。

专业定向

HF:你是怎样爱上摄影的呢?O:我个人对艺术非常的敏感。我觉得教育、媒体是比武器更有威力来影响人类的精神因素,所以我从小就对Media很有兴趣。国内12年的教育加深了我对媒体、文字的印象。因为我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另外,和许多小孩子一样,在高中时我喜欢的是文科,所以我很认真地去学了。来了美国后,我看到了很多东方和西方国家的文化冲击、政治冲击,让我重新又审视了媒体、教育这个文化领域,就是这些艺术的东西影响了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我希望我能好好地去学习它,然后正确地运用它,去为社会创造一个正确的价值,传播更正确更和平的思想。我希望用这些视觉上的东西,改变我们这一代、下一代、乃至更多的观众的想法,现在视觉上

对话

Page 18: Huafeng Magazine

18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的东西比文字的东西更容易让人接受,更容易改变人的想法,更具冲击力。比如《断背山》,它是通过小说改编的,它所表现的价值、那种感情比你从书里读到的东西更直接更冲击更powerful,在短时间之内,会有更多的人去看。像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虽然它很大幅度地改编了小说,但是它这个感觉、冲击力是完全不一样的,是更大的。所以我非常欣赏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我非常尊敬这个艺术形式,我觉得它是人类史上非常有力量、非常天才的一种发明,一种促进人类文明的工具。我希望能学到它,然后正确地运用它去影响我的观众,让他们了解他们应该想要得到的这个价值。HF:你有很多的摄影作品,大都是倾向于表达哪些感情?O:惶恐、困惑,是我主要想表达的感情。这是我在美国成长的这么多年来最突出的两种感情。如果说艺术风格的话,我更希望是走唯美、纯粹的风格,也就是能在色彩或者声音上有那种能够一针刺入你心里的那种感觉。HF:你刚才用了“纯粹”这个词,你所谓的纯粹究竟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更具体描述一下?O:纯粹是一种意向,是一个人不能达到的一个境界。纯粹就是好无杂念,完全就是一种感情或就这一个东西,没有任何的混合体。比如说,我开心,我纯粹的开心,很少人能纯粹的开心,除非你还是个孩子,天真无暇。因为随着你的成长,很多的东西开始阻碍你的情感。或者你做一个决定的话,比如小孩说我要吃个糖,他就是纯粹的想吃糖,而长大了点的孩子,就会考虑我吃糖会不会变胖,是不是应该吃这个糖。这是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另外,还有一些是关于生活的选择,朋友、爱情、事业、家庭。这种纯粹很少会在我们成人的世界里找得到。所以说,如果你把纯粹作为一种追求的目标的话,他给你一种美好的向往。当然,你要看是哪一种纯粹,有时候纯粹是一种幼稚,有时候纯粹是一种奢望,有时候纯粹是一种绝望。HF:所以你希望把“纯粹”植入你的电影里,去影响别人?

O:提到电影,前几天我在申请研究生时还在写personal statement,写我的notion。

如果我可以拍电影的话,我希望我的电影可以让人感觉更平静,它表达的是去寻找在忙碌社会中已经找不到的那种感觉。希望我的电影能让人更珍惜现在的生活,珍惜你现在拥有的东西。说实际点,比如说,我觉得国内的电影非常的隐晦,因为毕竟现在的敏感话题很多,像冯小刚当年拍的《甲方乙方》、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像这样的电影现在的导演都已经基本上不愿意再拍了,因为如果电影一旦涉及到当今社会的一些争议性的话题就很有可能被禁播,所以现在古装片非常的多,另外,包括中国的灾难片,一战到二战,这段时间的片子,例如《南京大屠杀》,《南京!南京!》。现在这些片子算是主流。但是,现在没有一个片子是表现当今人类社会现象;我们民族进步了多少;我们中国人的精神从五千年之前到现在的变化;我们的社会价值在全球化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这一代孩子和父母这一代有什么样的变化;等等,我觉得很少有这种电影。然而,对于观众而言,觉得唯美的东西都是在过去,像 《山楂树》,这是很唯美的东西,但现在已经没有这样唯美的东西了。当今社会到处是利欲熏心,拜金主义,什么都围绕着金钱,生计。也就没有艺术形式来表现这种美感。我觉得新一代的电影人,如果我有这个荣幸,有这个能力去拍中国电影,我希望能把“纯粹”这个理念放入片子中,让人们去感受到现在的人生除了劳碌、贫穷、利益,也有美好的一面,有价值有精神的一面。我很喜欢冯小刚的作品,我觉得他是少有的几个导演中能真的为了观众而拍贺岁片。贺岁片为什么好看,除了他是喜剧以外,他还给我们讲述了这一年的故事。比如说,你要是看到你的朋友在片子里,你一定感觉特别的亲切和开心。但是,你要是看一个五百年前的人,你就没有了那种亲切感,更多的是敬畏感。这就是为什么贺岁片这么受观众喜爱,是因为它让你看到了你身边的事儿,你经历过的事情。自己的生活出现在大屏幕里,你会觉得很开心。就是那种把你的点滴放大了,你的价值,你喜欢的东西被人家提炼出来,以一种艺术形式永远定格停留在那。那种感觉让你由衷地感到开心、温暖。希望在将来能有更多的更聪明的人创作出不会被封杀的电影,能讲述我们中国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Dialogue

Page 19: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19

|华风

Page 20: Huafeng Magazine

20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在北京的东北角,有这样一个以上世纪50年代建成

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一群北漂艺人以艺术家独有的眼光,对从事艺术的独特优势,充分利用原有厂房的德国包豪斯建筑风格,稍作装修和修饰,摇身一变成为了北京独树一帜富有特色的艺术展示和创作空间。这就是798艺术区。从2001年开始,来自北京周边和北京以外的艺术家开始闻讯集聚而来,现今的798已经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大众的广泛关注,并已成为了北京现代都市文化的新地标。

我一直记得《奋斗》里有这样一段话印象颇为深刻。工程设计师陆涛这样言说着自己的梦想:“在北京建一个象格林威治村一样的艺术家村,好让在北京搞艺术的人有个自己的据点儿,在中国只有北京养得起艺术家。中心广场上要建一个最大的迷宫玻璃结构,无用而叫人迷惑。当然,也可能会有商业价值,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容易识别的标志性建筑,它象征着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象征着我们的生活。四周是一些坚固实用住宅,租金便宜 。 还 有 一 些 可 供 小 型 演 出 的 小剧场,一些可开画展的饭馆酒吧。还有一些艺术学校。这是一个大熔炉,各种人各种想法在这会聚,再

传播出去。声音、文字、图画,我觉得艺术就是一种对于未来或完美的 想 像 力 。 我 觉 得 中 国 人 需 要 这些。我相信总有一天人们会需要这些东西的。”

多 美 的 梦 想 , 这 个 梦 已 经 在798,这样一片钢铁的泥土里发芽开 花 了 … … 不 管 花 朵 多 么 绚 丽 芬芳、时尚现代,它扎根的永远是京城的一片净土,一片赋予美和纯粹的圣地。

不 知 道 从 什 么 时 候 开 始 , 北京的工厂不再是生产GDP的源头,这似乎是一瞬间的事情,工厂早已成为了人们寻找过去某个时代的相册。上次去798好像还是3年前,人还没有这么多,甚至没有成为旅行团的一个附加目的地,宁静而甜美,新奇而睿智。那里生活着艺术圈的一群人,在这里静静的吞吐着艺术的芳香,过着好似世外桃源的只属于文艺者的生活,798独有的生活方式。

斑驳的红砖瓦墙,错落有致的工业厂房,纵横交错的管道,墙壁还保留着各个时代的傻里傻气的标语。马路上穿着制服的工人与打扮时尚前卫的游人相映成趣,历史与现实、工业与艺术在这里完美的契合在了一起。

以 7 9 8 厂 为 主 的 厂 区 的 建 筑风格简练朴实,讲求功能。巨大的现浇架构和明亮的天窗为其他建筑所少见。它们是50年代初苏联援建、东德负责设计建造的重点工业顶目,经历了无数的风雨沧桑,伴随 着 北 京 都 市 文 化 定 位 和 人 民 生活 方 式 的 转 型 、 全 球 化 浪 潮 一 起成长。798的景观和元素,既有建国初期的中国、建设时期的中国、文革时期的中国,还有改革开放时的中国。都说到北京来要看三个地方 , 一 个 长 城 , 一 个 故 宫 , 一 个798。去长城、故宫是看传统,长城故宫和北京胡同,呈现给人们的是古老的中国,体现的是古老的中国文化;而798是一个很时尚,很前卫的地方,工业与艺术并存,历

史与未来同在,它展现的是当代中国文化。到798是看当下的,身边正在发生的,正在发展的中国。

798包含了独特的中国元素。它不是纽约的Soho,不是法国的左岸,也不是德国的鲁尔区,而是中国的的798。798是包容的,开放的,大度的,实验性质的艺术特区,中国的文化也是一种包容性极强的“对话式”文化,几乎任何文化进入到中国的土壤中都能生根发芽,并且是多种文化相映成趣,共生共存。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其底蕴和厚度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上升到一定高度是属于全世界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798有各种风情的画廊,有美国的、法国 的 、 德 国 的 、 比 利 时 的 , 日 本的,也有朝鲜的,正如一个文化艺术的联合国。因此,798艺术区会经常举办重要的国际艺术展览、艺术活动和时尚活动,吸引了众多世界政界要人、影视明星、社会名流到798参观。2004年以来,瑞典首相、瑞士首相、德国总理施罗德、奥地利总理、欧盟主席巴罗佐、比利时王妃、安南夫人、法国总统希拉克夫人、挪威总理夫人、比利时王储、法国总统萨科齐、国际奥委会 主 席 罗 格 等 都 先 后 参 观 访 问 过798艺术区。 2003年北京798艺术区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最有文化标志性的22个城市艺术中心之一。同年,美国《新闻周刊》将这里评 选为年度世界TOP12,首次把中国北京列入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798艺术区的存在和发展。它证明了北京作为世界之都的能力和未来潜力。2004年北京被列入美国《财富》杂志一年一度评选世界有发展性十二个城市之一入选理由之一还是798。

正 如 我 喜 欢 7 9 8 墙 上 的 一句 话 : “ 来 北 京 是 为 了 更 好 离 开Beijing”。虽然作为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不用离开这里,但却依旧能理解异国笔者的心情。他渴望一览到京城焕然一新的年轻面孔,揭开它神

有一种生活方式是

作者 叶佳琪

Prensent Tense

Page 21: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21

|华风

秘而迷人的面纱,轻轻的在这个东方美人的脸上吻上一吻……

真 正 在 7 9 8 走 一 圈 下 来 , 走马观花大概还需半个小时的样子,方圆一平方公里,一百多家文化机构,全部浓缩了北京现代的文艺气质。这里的艺术创想包含了出版广告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室内家居设计,音乐制作演出,影视拍摄播放,艺术家工作室等多种方式。除了画廊,还有酒吧,餐馆,服装店,书店,瑜珈中心……只要跟艺术有关的元素,你都可以在这里寻找到令自己眼前一亮的惊喜。多样的选择意味着享受艺术,触摸艺术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单凭餐馆就有法国菜,意大利菜,当然也少不了中国著名菜系之川菜。你来这里可以在画廊或酒吧买张艺术区导览图,但是作为一个自由随性追逐艺术的畅想者,来不多那么多方方框框,不如干脆凭着自己发现美的眼睛和能闻到属于自己艺术气味的鼻子,自己慢慢地在这个艺术城堡里像个孩子一样去发现,去玩耍,去享受吧。

参 观 7 9 8 的 人 很 多 , 大 多 为年轻人,还有为数不少的外国人。只要你喜欢新奇事物,亦或热爱生活,那请来这里吧,他有足够的内涵,能把你完全包裹到艺术的童话里。798的灵感总是连绵不绝,枯燥 无 味 的 人 也 能 说 出 联 珠 似 的 的话来,一路嬉笑感叹,沐浴在阳光里。即使你不愿参观后现代主义的艺术画展,来这里看看建筑,挑挑新奇物件,拍拍照,喝杯咖啡,也

是作为忙碌的都市人也是莫大享受吧。

对于猜想798全部都是先锋建筑与创意的人来说,站在798的门口,你恐怕并不认识它。下车后,你看到的只是普通的居民楼群,以至于很多人都在询问哪里才是798,孰不知其近在眼前。

正如艺术的自由随性,你可以选择向右走,这里是各式各样的咖啡厅,夹杂着川菜,湘菜馆等。路旁还有为你画像的中年人以及青年人;你也可以选择向左拐,鳞次栉比的商店,卖的都是些创意产品。有 怀 旧 的 , 有 新 奇 的 , 有 艺 术 感的。买上一两个回去做纪念。不同于海子之前带大家逛过的南锣鼓巷的怀旧感,798的东西多了一份抽象的艺术感,许多东西制作精美,这是在其他创意小店看不到的。

无 论 向 左 还 是 向 右 , 走 着 走着,陶醉于欢乐之中的人们,早就失去方向感了。迷路了就凭着感觉走,这样你总会有新的发现。庞大的雕塑,像狼群那一组就很让人震撼 。 也 有 关 在 笼 子 的 可 笑 的 变 形人 , 你 可 以 深 思 作 者 要 表 现 的 意图,随你所想。书店里卖的大都是艺术,建筑,设计之类的书,专业而且全面,一部分为英文原版,即使不从事这个行业,买上一本欣赏珍藏也是好事。很多店门口都有动物,懒洋洋的猫,耷拉着上半截耳朵的狗,会模仿汽笛声的八哥,小松鼠和海狸你也能看到。这些宠物跟这些小店的主人一样慵懒,早上10点多才开门,下午5,6点便早早

的关门了。只剩一路行人的遗憾,虽然心头不爽,但细细琢磨反而会心一笑,这样才符合798和艺术家们的神韵,朝九晚五就不是恬静的世外桃源798了。

798的咖啡厅外长椅上总是坐的都是喝着咖啡的老外或喜爱拍照的年轻男女。悠闲自得,嘻嘻闹闹。为人画像的小青年常说不明白老外怎么一杯咖啡能喝一个下午。其实问问来这里的任何一个游人都能知道答案,因为来这里,不自觉的会被艺术的气息所迷醉,来这里不

是寻找时间的脚步而是遗忘时间的流速,在这里时间不用来浪掷才是辜负了时光呢!当然,单反是必要的,光与影的调和让人多了一份深沉,一份联想,只要微笑,或者低头,对着阳光,身后的一切属于艺术的,此时都是你的陪衬,任你主角在此翩跹,自然而和悦,风起云落,衣角飞扬。

你 知 道 么 , 在 7 9 8 的 南 门 ,停着一辆古旧的火车。虽然早已停用,但是依然有人看守。如果你莽撞的攀爬,工厂大叔会大声向你吼叫,这时候不管多大的人却都像个十来岁的孩子,恶作剧似的笑嘻嘻的从上面狼狈的踉跄的翻下来,一吐舌头,来个俏皮的鬼脸。其实这就是798的神秘和魅力,用艺术弥补自己的无知和空虚,用美好过滤自己的心情和生活,用纯粹回归记忆和赤子之心。所以海子谈798,是 在 谈 一 种 生 活 方 式 , 一 种 生 存方式。这种鲜活生命的成活方式,是每一个人对于艺术的渴望;对纯美的成全;是在这个奇怪而压抑的城市里,对自己的心灵点化似的救赎。

不 管 你 是 否 在 7 9 8 工 作 和 生活 , 不 管 你 是 否 懂 得 艺 术 , 今 天的人们都是应该知道的798生活方式。我爱798,即使他众说纷纭并不完美。但只要心中有对爱和美的留 恋 , 你 就 会 了 解 , 有 一 种 人 是798,有一种情怀是798,有一种生活是798……

进行时

Page 22: Huafeng Magazine

22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浮生若梦繁华人生几时休?作者 陆昊一

推开窗,如同推开一处被烟云所笼罩的记忆,自己一

人慢慢将往事细心梳理,站在茫然的边缘,一人无由惆怅——淡淡流年,默默时光,一人仰望着惨白夕阳,不知这被岁月所带走的豆蔻青葱,何时亦会重新回来。

婉凉的残月顺着日落爬上了天际,白雾氤氲蒸腾着弥漫开来,最终幻化成一袭白色纱裙,缭绕缠绵。恍惚错愕间,恰似有了“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待定睛凝神,我却分明看到看到了一张饱受痛苦折磨万分的苍凉面容,在月光的映照下愈发惨淡。

这是属于寂寞的舞姿在作祟,舞落了韶华苍老,舞尽了流年惨寞。曾经种种,似水年华,都由斑斓的褪色成过往。若要说夜晚凄清,念及阳光之下,人们穿梭在钢筋水泥间,拥有的也不过只是喧嚣冷漠,各自孤独地演绎着特定的角色,在生活面前显得如此的卑微和落寞。

曾经,拥有懵懂的初衷,憧憬着未来,激情满腔;

如今,面对残酷的现实,黯淡的前景,伤悲断肠。

回望的瞬间,记忆中的生活,在无数个晨钟幕鼓的敲打下,也暗淡了初始的色彩,褪祛了原有的光华,而浮起的不过是星移斗转,春来秋去。

如今的我们,不过只是红尘过

客,有的只是纷纭失意繁复忧恐。也许要将所有的悲哀,怪罪时光,用微弱的谎言,遮掩真实的虚伪;告诉别人,我们的爱,我们的恨,我们的奢望,我们的失落,我们的开始和结束,都是身不由己。

生活之路总是曲折坎坷,忧愁与伤痛常伴漫漫人生路。幸福的愿望常常变成了奢望,被无情的现实击碎,化为无可触及的泡影;生活的主题何时成了苦难,生活的历程又何时成了苦旅,无法知道彼岸在何方,无法看到出口在何处,无法触及那盛开在梦境的绚烂花朵。

岁月的沧桑涂染了年轻的心怀,年轻的我们虽还在生命的初春,但苦难挫折似乎总是在不经意的瞬间悄然而至。这一切就像一场场突如其来的暴雨不断地摧残着心中所残存的激情,碾碎了曾经如诗般情怀 ,在我们青春岁月里刻上一道道明媚的忧伤。让心中曾经温柔绽放,繁华盛开的玫瑰,如今忧郁的凋零,孤独的消逝,恍如弹指瞬间。

这纷纷扰扰的世界,灯红酒绿的诱惑,爱恨缠绵的情仇,无一不在侵蚀着我们。丝竹喧嚣,瑰丽繁华,每个人每天都在以各种各样的姿态演绎着自己的戏剧人生,在各自的舞台上,诠释各自的人生,世间百态,人间冷暖,坎坷磨难,都成为多彩章节。

其实,对待生活就是一种心态,当你心若旁鹜,淡薄名利,知足常乐,有所求而有所不求,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然无所谓得与失,坦坦荡荡,平平静静,而不会斟杯烈酒,灼烧离愁,回首艰辛尘埃,伤冬悲秋;却能轻奏雅曲,柔和繁喧,追寻光辉人生,期春盼夏。

其实天仍然很蓝,云仍然很白。只是在一个辗转孤单的青春里,那种深掘悲伤的痛苦,一直在内心悱恻缠绵,低徊不已。岁月的伤逝,恍然若梦。徜徉在嘈杂的市井间,然后被淹没在时光的河流里。在这些望不透的迷茫中,或许深藏着一些不曾深思过的苦涩,让我们抛却残留的落寞,用一颗清静的心来净化所有的繁杂俗念。于是乎,我想之,人能以孩提之乐境为乐境,则去圣人不远矣。

Page 23: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23

|华风

19世纪的洛杉矶己是墨西哥加利福尼亚省的首府,直到1847年墨西哥战役后,成为美国属地。

洛杉矶现有人口大约4,134,340,如按照人口排名是当之无愧的加州最大城市以及美国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城市。特别是她所拥有林林总总的世界顶级大学也使人心驰神往,比如加州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南加州大学,北岭加州州立大学和洛杉矶加州州立大学等等。此外,她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种族熔炉——80个民族,80种语言,84个区域。此外,洛杉矶拥有世界上第一个墨西哥城和韩国城。那么中国城呢?据Zan收集的资料显示,最早的中国移民在139年前为了建造铁路来到此地。而现在那些曾经赤贫的广东人已经基本消失了,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位于市中心的老中国城已慢慢被在东北部蒙特雷公园重建的现代化中国取代。关于气候,相信大家都知道南加州的天气一直很shining~是的,洛杉矶气候温和宜人,每年1月、2月最冷,平均气温13.7℃,冬季多雨;最热月为7、8月,平均气温23.4℃,多晴朗天气。由于临近海边,洛杉矶与美国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夏气温都温和了许多。夏天是这里的最佳旅游时节,此时可以在海边游泳嬉戏,但夏季也是游人最多的时节,如果各位同学想清静一些,可以选择4、5月或9、10月出游。

          坐落在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加州璀璨的海滨都市,是世界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中心之一。1769年,西班牙裔在寻找蒙特利港(Port of Montery)时进入洛杉矶,并将他们横越的河命名为“女王般的天使之河”。12年后,12个西班牙裔家庭在此定居;经过数年,他们将此地命名为“天使之城”(Ciudad De Los Angeles)。  本期里小编Zan将带领大家一起去领略天使之城洛杉矶的风情!

洛杉矶作者 李泽岩之旅

地平线

Page 24: Huafeng Magazine

24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环球影城 (Universal Studio)好莱坞环球影城,大名鼎鼎的世界影城。好莱坞电影人制作的大片中,那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特技效果,你想知道是如何做到的吗?那么,来到这里你可以参观到其制作的全过程。影城内有3个游览区,分别是绕园讲解的游览车(大概45分钟),影城中心及娱乐中心。很多值得推荐的项目比如:4-D Shrek, King-Kong Back to future the ride, Mummy Returns, 3-D Terminator 2, E.T. Adventure 等。

星光大道(Hollywood Walk of Fame)好莱坞的星光大道其实就是好莱坞商会把2000多个刻有名人姓名的奖章嵌入人行道里(另也有手印和脚印的),并用来纪念他(她)们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的一条步行街。每一颗星都由一颗水磨石制成,打磨成粉色的五角星后再镶入刻有得奖人姓名的青铜,最后按顺序放入星光大道中。

迪斯尼乐园(Disney Land)距洛杉矶市区20分钟车程的阿纳海姆(Anaheim)迪斯尼乐园度假区(Disneyland Resort),是世界上第一个迪斯尼主题乐园,于1955年首次开放,即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游客。90年代,迪士尼公司又在原址上扩建了迪斯尼加州冒险乐园(Disney California Adventure),而原本的迪斯尼乐园加上新设立的加州冒险乐园,与周围一系列相关设施(包括几座配合乐园而设置的观光旅馆),则共同组成现在的迪士尼度假区。对于游玩迪士尼乐园的建议呢,Zan想对大家说,请一定善用FAST PASS! 毕竟一般那里人超级多,所以省时才是王道。下面为大家介绍下 FAST PASS: 它是一种“预约”玩游乐设施的服务,可以减少等候的时间。通常放在机动游戏入口附近,每部FAST PASS机的外形设计并不一样,会随周围环境而设计成不同外形。在取得快速通行卡后,随即可继续享用乐园内的其它设施及服务,然后于注明的时间返回享用该游乐设施。提供快速通行卡服务的游乐设施因乐园地点及季节的不同而会随时更改,可在浏览乐园当天参阅乐园时间表。只要将迪斯尼门票插入发券机内,便会出现一张印有指定时段1个小时内的FAST PASS票券,例如:如果票券显示是早上11:00到12:00,那么你表示已经预约这个时段入场,并只能在这个时段内凭FAST PASS入场;所以,11:00以前可先安排去玩比较少人等候或不需要等候的设施。

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位于好莱坞大道,贯穿洛杉矶市,漫步在此,两边遍布明星豪宅及时尚精品店令人目不暇接。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贝弗利山庄(Beverley Hills),美国著名的富豪区,普通住房的平均价值是220万美元,连续两年被房地产商Coldwell Banken评为全美最贵房产市场,像奥黛丽赫本,猫王,迈克尔杰克逊,路西邓波等明星都曾在此居住。

圣塔莫妮卡(Santa Monica)位于洛杉矶国际机场以北就是加州著名的海滨城市——圣塔莫妮卡。交通也非常方便,直接在LA国际机场搭乘3路Big Blue Bus即可到达。大家知道吗,其实很多电影电视剧都曾在此地拍摄:比如电影《铁达尼号》Jack对Rose说要带Rose来圣塔莫尼卡坐摩天轮;《阿甘正传》电影中,阿甘跑步到的西岸就是这里,现在的码头上有家阿甘的Bubba Gump Shrimp餐厅。另外,每到星期日这里便会有退伍军人来海滩插上把小的十字架插在沙滩上来纪念阵亡将士,活动叫Arlington West。还有就是在突堤码头上有一个游乐场和一些餐厅,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新鲜的海鲜。每到节假日,海滩会举行小型演唱会和舞会,别有一番异国风情。

主要景点参考

Page 25: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25

|华风

机场循环巴士(LAX Shuttle)各航站楼间的免费循环巴士,可以换乘巴士至巴士总站或地铁车站。每10分钟一趟,全天营运。机场巴士 (Airport Bus)机场首发。路线为:机场——市中心——阿纳海姆——帕赛迪纳之间的主要酒店。时间为早6点至隔天凌晨1点,每60分一趟,购买往返票有折扣。 阿纳海姆:$16;帕赛迪纳:$12;好莱坞:$14。

市中心循环巴士(Dash) DASH是巡回市中心的小型巴士,有A至E的5个循环路线。经过购物中心、美术馆、百老汇、唐人街、联合站、奥尔维拉街等市中心主要观光点,所以对游客来说特别方便。此外,去好莱坞也有路线。DASH每隔5-15分钟运行一趟,周日和节日不营运。站点间的距离大概一个街区左右,每个站点均有 “DASH”标志。费用是25美分。换乘别的路线免费。要换乘别的路线,应该跟第一次乘车时的司机要一张换乘票。

出租车 (Taxi)收费比其它城市贵一点,基本费用为1.9美元,每200米或40秒加20美分。另外除了车资外还要加付15%的小费。Zan在这里罗嗦一句,大家如果打车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在路边叫车(同尤金一样),要用车时,在旅馆或餐厅用电话叫车或走至巴士站附近的出租车停靠区(Taxi Zone) 乘车即可。(ps:携带大件行李时,可能有额外费用产生)一般市中心到好莱坞35美元,迪士尼80美元,圣塔莫妮卡25美元。

汽车租赁(Vehicle service)美国三家大的汽车租赁公司:Hertz, Avis, Budget. 不过Zan在这里想提醒大家,加州驾驶者最小年龄为16岁,但在美国凡未年满25周岁的驾驶者租车时都要被额外加收费用。另外,除纯租车费用外,租赁汽车的费用还包括其它的服务项目,例如保险费及汽油钱。所以,租车时要务必问清楚价钱根据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和经济能力决定租车与否,避免不必要的花费。本人刚到美国时曾有在Avis租5天车(经济型的小车)化1000多刀的惨痛经历,希望大家引以为鉴,不要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发生相同的状况!

住宿洛杉矶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住宿设施很多。这个就是见仁见智了,有的人选择交通便利,有的人希望费用便宜。不过,Zan还是觉得无论如何选择,安全还是要放在首位的。如果在机场碰到可以旅馆免费拉客的请提高谨慎。还有就是,在结账住宿费时,还会被额外加收25%的税,所以选择酒店时心里要有谱。便宜的酒店一般都在市中心,13~30美元一天算是最便宜的了。洛杉矶西部地区住宿旅馆最安全,干净,但费用较高。

基本交通情况

对于美食,相信大家萝卜白菜各有所爱,Zan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了。总之,当知道洛杉矶是个种族大熔炉的时候,相信大家马上会想到这里美食多多了吧~恩,百闻不如一见,最后,希望大家有机会还是要亲自去体验下;已经体验过的同学请再次体验,就这样,下期《华风》杂志见!

Page 26: Huafeng Magazine

26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中国“微”力 作者 张玮偲

返回顶部

中国自古以来就不是一个忽视“星星”力量的民

族。从“滴水穿石”,“绳锯

木断”,“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开始,“人多力量大”似乎就成了中国人的烙印。同西方文化相比,科技的惊人发展带来更多的是人力被机器所代替。而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用一种特有的力量诠释着“凝聚”这个词语。

幽幽五千年的历史,中国人用一滴滴凝聚力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雄伟的万里长城,被誉为建筑奇迹的长城,凝聚着祖先多少的汗水和鲜血。从春秋战国时期,建造时间长达2000年,总长几万里长。可谁都不会忘记,这座“万里长城”是秦始皇用近百万劳动力,占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没有先进的机械,没有成熟的技术,一切只是用劳动的人力。至今,仍屹立在嘉峪关和鸭绿江之间。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句“小米加步枪”。当时,红军用“小米加步枪”的传奇打败了拥有飞机大炮的国军。这个“小米”是一个传奇,特点是没有子弹的时候可以用小米、大米当做不同型号的子弹,在不同的射程打死敌人。就是这样的颗颗小米,一把把不起眼的步枪,成了解放战争上最有力的武器。

也许是自古留下的传统,21世纪的中国,这个充满着年轻气息的中国,还始终保持了对“

微”的信仰。“微”可以小,但在中国人的眼里,它绝对可以变成一个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比如现在的“微博”。

“ 微 博 ” , 即 “ 微 博客”(Micro Blog),是一个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可以分享信息,传播及交流的互动平台。而“微”的意思在于用户只能在140个字之内表达自己要传播的信息,因而称为“微博”。最早提出“微博”概念是美国的Twitter,用一个微小的通讯平台让人们即使交流信息。2007年,中国正式引入“微博”技术,仅仅不到4年时间,“微博”成了全世界最流行的词汇。2010年,“微博”客户端增长率到达一个空前的高度,至2011年,中国已有1.95亿用户拥有属于自己的“微博”世界。

其实,在多数中国人的生活中已经变成了一

种“微博文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网络工具来记录自己看到的新鲜事,和大家分享和讨论。很多朋友已经把传微博当作一种习惯,去餐厅吃饭,会先用手机照下自己喜欢的菜肴,第一时间发到微博上与朋友分享;去外地度假,会用手机自拍美丽的风景,和家人分享;在街上发现奇闻奇事,会马上用微博记录下自己眼睛所看到的景象,然后在微博上发一条惊讶的状态。上传,发布,转发,评论,圈人,似乎就掌握了整个世界。

微博的另一个吸引的地方在

转发 收藏 评论

中国风 UO

传统 多元

duck 经典复古 中国留学生自己的杂志

留学 USA

标签

Page 27: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27

|华风

今 天你

关 注

了 吗 ?

于任何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微博,任何人都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对象加以关注,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另一个人的粉丝。无论草根,名流,频道,新闻,话题都可以以任何形式发表言论,突然间,似乎世界的距离就这样拉近了,人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时事新闻的动态,娱乐言论的发展,方便生活的窍门,成功人士的心得,我们不必再第二天等待报亭的早报,网页的更新,虚假的炒作,和所有一切以前看起来那么不可思议的距离感,都在一条一条的微博中消失了。微博,让人与人的互动变得如此简单。

而一个不小心,“微博控”就出现了。对于一些上微博上瘾的朋友,刷微博似乎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上课时更新微博,上班更新微博,回家路上更新微博,吃饭更新微博,休息的时候更要更新微博。如果你发现自己醒来后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和微博共处,那么微博控的头衔就已经不远了。而注定,这个由将近2个亿用户,140个字组

成的微博,有着它不可忽视的力量。记得青海玉树大地震时,是微博日日夜夜陪伴着受苦受难的受灾人名一路走来。最新的报到,第一时间的救援,抢救的消息,一条一条微博用不到140个文字牵动着13亿人民的心。不少微博网民积极为灾后重建献策,组织捐款活动,呼吁大家用一刻热切的心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灾民,虽不能和灾民同患难,但是热心的网友用微博,见证了,陪伴了一个地震所经历的全部。

到现在人们还清楚地记得 2011年发生的7.23列车相撞事件。当在交通完全混乱,通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新闻记者没有办法第一时间赶到事件发生现场。正是微博,这个可以即时记录,即时上传,即时分享的交流工具,把封闭在山间的事故现场一条一条的传播开来,寻找亲人,寻求援助。如果不是微博,可能还要过很长的时间,才可以看到报道的记者,才有事发现场的图片,才知道亲人已经遇难,才知道那里需要他人的帮助。还

记得那个小女孩小伊伊,事故发生的那一天,小伊伊的父亲发了一条微博,内容是“小伊伊第一次出远门坐动车去杭州,纪念一下”,就是这条微博,牵动了数亿人的心,引起了所有网民对小伊伊的关注。虽然这是小伊伊的父亲在生前最后一条微博,但是却换来所有人对小伊伊的鼓励和支持。如今,小伊伊已经坚强的活了下来,可是网民人在微博上关注小伊伊的成长,即使失去了父母,这一条条微博,也凝结了每个人的祝福,使小伊伊有坚强的力量活下去。

微 博 的 发 展 , 微 博 的 文 化 ,微博的力量,微博的影响,继承了中国人的思想,表现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对社会的关注,而是潜移默化的对社会的改变。随之而来的微世界中,又出现了微小说,微电影,各种“微”文化的衍生品,它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给社会温暖,关爱和随时随地的关注,这是一种力量,而不是束缚,因为中国人自古就离不开这种“微”力的诱惑。

最后,我想说,“微”非小,而“威”。

转发 收藏 评论

Page 28: Huafeng Magazine

28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故事出自《吕氏春秋·自知》“掩耳盗钟”被说成“掩耳盗铃”,比喻愚蠢 自 欺 的 掩 饰 行为。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 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 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 把小偷捉住了。

成語故事Chinese Idiom Story 2

编辑 曹晗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0-476 B.C.), a man named Zhi Bo killed a family with

the surname Fan. Taking advantage of this occasion, a different man went to Fan’s house with a desire to raid the deceased family’s possessions. As the man entered the gate, he saw that a big bell was hung in the courtyard. The bell was cast in high-quality bronze and was beautiful in design and shape. The thief was very glad and decided to carry this beautiful bell back home. But no matter how hard he tried, he could not move the heavy bell. He thought it over briefly, and decided there was only one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he needed to break the bell into pieces and carry them back separately.

The thief found a big iron hammer and with all his might, struck the bell. The striking produced an enormous crashing sound, frightening the thief terribly. He became flustered, not wanting the noise to draw attention to himself. Fruitlessly, he tried to muffle the bells toll with his arms. However, the ring of the bell continued to drift melodiously

掩耳盗铃 “Plugging One’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

far and wide. The more he listened to the sound, the more frightened he became. Without thinking, he shrank back and covered his ears with his hands.”Hey, the sound is fainter!” the thief thought, becoming suddenly cheerful. “Wonderful! The sound of the bell cannot be heard when my ears are covered.” He collected some pieces of cloth, made two rolls, and plugged his ears with them. He thought that this way, nobody could hear the sound of the bell. Feeling relieved, he began striking the bell, one blow after another. The resounding sound was heard everywhere, alerting those nearby to catch the thief.

This story comes from “Knowing Yourself ” in The Annals by Buwei, written just before the Qin Dynasty (221-207 B.C.). Allegedly, when Li Yuan, Emperor of the Tang Dynasty(618-907), read this story, he thought it simply ridiculous and said,” This is what is called plugging one’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

Later, people started using the phrase “plugging one’s ears while stealing a bell” to refer to the ignorance and foolishness of people who deceive themselves and others.

Page 29: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29

|华风世界中文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

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 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 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

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770-476 B.C.), Duke Xian of the State of Jin Killed the crown prince, Sheng.

He then sent his men to arrest Chong Er, Sheng’s brother. Hearing the news, Chong Er escaped from the state of Jin, remaining a fugitive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After innumerable hardships, Chong Er finally arrived at the State of Chu. King Cheng of the State of Chu treated Chong Er with high respect, as he would to any ruler of a state.

King Cheng threw a banquet in honor of Chong Er. Suddenly, amid the harmonious atmosphere of drinking and talking, King Cheng asked Chong Er, “How will you repay me when you return to the State of Jin and become its ruler one day?” After thinking for a moment, Chong Er said, “You have plenty

“Retreating Thirty Miles as a Condition for Peace”

of beautiful women, servants, jewelry, and silk cloth. The state of Chu is also abound in rare breeds of animals. What treasure can the State of Jin have to present to your majesty?” King Cheng said, “You are too modest. Nevertheless, you still have to show your gratitude to me in one way or another.” Smiling, Chong Er answered, “If I should be fortunate enough to return to the State of Jin and become its ruler, the State of Jin will be friendly with the State of Chu. If one day, there is a war between our two states, I will order my troops to retreat thirty miles as a symbol of peace. If I still can’t gain your forgiveness, I will have to fight with you.”

Four years later, Chong Er returned to the State of Jin and became its ruler, becoming known as Duke Wen. Under his rule, the State of Jin became increasingly powerful.

In 533 B.C., the Chu troops and the Jin troops confronted each other in a battle. Faithful to his promise, Duke Wen of the State of Jin ordered his troops to retreat thirty miles. Seeing that the Jin troops were retreating, the Chu troops thought that the enemy troops were afraid, and began chasing them.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Chu troops’ arrogance and their underestimating of them, the Jin troops concentrated their forces and inflicted a crushing defeat upon the Chu troops, thus winning the battle of Chengpu.

This phrase, “retreating thirty miles as a condition for peace,” is derived from the Chapter called “The Twenty-second Year of Duke Xi” in ZuoZhuan, the famous commentary by Zuo Qiuming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Annals. This phrase means to yield to somebody in order to avoid a conflict.

退避三舍

Page 30: Huafeng Magazine

30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z

“Excellent spirit”

龙马精神龙马,是指传说中的骏马。龙马精神,就是像龙马一样精神。形容健旺

非凡的精神。

典故来源:天水,是一个奇特的地方,自古是丝绸之路重镇。降水量丰沛,有“天河注水”的传说。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这里的人健康白皙,漂亮美眉众多。当地与民谚称“张掖的大米兰州的瓜,天水脚下的白娃娃”。伏羲庙的大殿中有一匹形状似龙似马的雕像,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龙马。传说天水是伏羲故里,有一天,他正在卦台山上凝思瞭望,忽见对面云雾滚滚,有一身着花斑,两翼振动的龙马翻腾而出。龙马身上的花斑就是河图,伏羲据此创制了八卦。

Literal translation: The vigor and energy of a dragon or horse.

Interpretative translation: Excellent spirit.

Source of the idiom: Tianshui was one of the unusual cities on the Silk Road. Fu Xi (Fu Hsi), one of China’s Ancient Monarchs, was sitting in a temple overlooking the whole city. Suddenly, he saw a creature with a patchy-colored body and two giant wings emerge from the clouds. This creature looked neither like a dragon nor a horse and was abound with great energy and spirit.

Implication: This idiom is used to describe a person with excellent spirit or high energy.

Source of the idiom: There once was a dragon that had nine children. However, none of them had a dragon’s

appearance. Instead, each had a distinct characteristic.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number nine represents high social status. Therefore, the number “nine” in this idiom does not necessary allude to the number of children, but rather implies the dragon’s status. Implication: This idiom is used to describe the differences and diversity of objects in the universe, which impact the way people see and treat things differently. Since the idiom of “The Dragon With Nine Children” is an interesting story, we will introduce the nine dragon children in the next issue with a more detailed story. We look forward to your feedback and comments.

Chinese information Source: Baidu Wikipedia Editor&Translator: Cindy Cao

龙生九子典故来源:龙生九子是指龙生九个儿子,九个儿子都不成龙,各有不

同。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恰好生九子。中国传统文化中, 以九来表示极多,有至高无上地位,九是个虚数,也是贵数,所以用来描述龙子。龙有九子这个说法由来已久,但是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出 现了各种说法。在下一期中我们会对龙之九子详尽介绍。

“The Dragon with

nine children”

Page 31: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31

|华风

我国民间习惯上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立冬已

过,冬季养生也要开始了,冬季如何养生呢?

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的谚语。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凉解毒。郑板桥有一幅养生保健联也提到过萝卜与茶:“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萝卜的养生、保健、药用效应与茶有着相融之处。

此外,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如我国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惯,还可常食养心除烦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寒冷气候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

冬季养生

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食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此外,还应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如果经常感到四肢无力、精神疲乏、讲话声音低微、动辄出虚汗,这大多属于气虚。可选服人参、党参、太子参、五味子、黄芪、白术或者党参膏、参花膏等益气药物;也可多食黄豆、山药、大枣、栗子、胡萝卜、牛肉、兔肉等食物。

那些面色枯黄、口唇苍白、头晕眼花、心跳乏力、失眠、耳鸣心悸的人,大都属于血虚。可选服阿胶、桂圆肉、当归、熟地、白芍、十全大补丸和滋补膏等养血药,食品有酸枣、龙眼、荔枝、葡萄、黑芝麻、牛肝、羊肝等。

当然,在通过食物进补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本末倒置,太过于注重依赖补品,而忘了最基本的身体

调理方式--睡眠。

最悭的补药:11点前睡觉其实,最简单、最便宜、也最

好的进补是早睡,每天不晚于11点睡觉。夜晚之于人体就相当于冬季之于自然,大自然在冬季要休眠,人也要在夜晚睡觉,晚上11点是子时,也就是人体的冬天,睡着了阳气才能藏入身体,醒着阳气浮于体外,“这个时候睡觉了,人体的阴、精、气、血、阳气都补了”,遗憾的是,也许因为太简便、也许因为学习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反而对这个方法不屑一顾,只一味想着买昂贵的补药。

身体的养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拥有一个好身体的,而是要注重日常生活的细节上的一点一滴。希望大家在这个冬季加入养生的行列,为新的一年能拥有个好身体打下一个好基础。

作者 张雨竹

养生专栏|华风

Page 32: Huafeng Magazine

32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作者:悟与

Page 33: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33

|华风

朋友你是否想过,我们每一餐都是快乐感恩的邀请,如果我们三餐的烹煮都细心斟酌、充满智慧,相信它一定转达给用餐者更多的温

情与关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历经,我经常不断思考着,生活

是什么?最近有了新的领悟:生活就是珍惜,是细心地享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爱和美好传递给他人。

如果我们想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充满新鲜、喜悦、诗情画意。既便是烹调、吃饭这样的常事,也能散发出活力、热忱、感

动。我曾生活在中国,中国人有几千年的饮食文化。既然是饮食文

化,就不光仅仅是简单的对色、香、味的追求和研究,如果仅仅是对色、香、味的追捧,那只能理解为贪吃。饮食文化是一种修身养性之文化。儒家思想讲究身体力行,强调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注意修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有“食不厌精,烩不厌细”之说。并从卫生、礼制、健体等角度提出:“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等八不食。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历来就有通过每日三餐传达卫生、礼制、健体等理念修为的传统。东、西方文化在饮食上是否能找到很好的契合点呢?

美国近代有位倡导自然生活的实践者——亨利 梭罗,他说过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每天早晨都是一个快乐的邀请,我的生活是如此的真实朴素,因为我看见了自然的真面目。"

把东方的细腻情感表达与西方追求清新自然的生活品味巧妙地结合,用心烹煮,我认为那一定是饮食的非常境界。用餐者一定能够感受到被快乐、感恩邀请。那样的饮食充满着大自然的纯净与新鲜、充满了人间的温情与关爱。

做任何事情都需专注、用心。放下成见,并负起承任。烹饪也是这样,烹饪不是被动、不是烦恼、不是千篇一律,也不是生活的负担和累赘,烹调是一种积极的参与,专心的研究,是一种创作,是美学、是艺术,是生活的领悟。

用爱书写心谱,用爱心之谱书写食谱。碌碌、平平凡凡中再不充斥负担、应付,而充满艺术创作之享受。一粥一饭,一饮一羹。用手,练艺。用五官,享其色、香、味。用心,

练心,练习把爱和美好传递给他人。

Page 34: Huafeng Magazine

34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1520 Pearl StEugene, OR 97401

(541) 683-7833

#1 Japanese Ramen in Eugene

俄勒岡大學華風雜誌Join us, iF you Have tHe dream...

Recruiting for members:writers, editors, illustrators, designers,photographers, public relations representativesadvertising representatives

Please Contact Us at [email protected]

Page 35: Huafeng Magazine

2012 冬 华风  35

|华风

FREE

HuaFeng

Join us, iF you havE thE dREam...

作为全俄勒冈出版的唯一中文学生杂志,《华风》杂志社现面向全体UO师生为我们的秋季期刊进行征稿啦!

如果你才华横溢,却又无处可施,《华风》杂志社就是你大显身手的舞台;如果你观点独到,却又无处可吐,《华风》杂志社就是你各抒己见的擂台;如果你经纶满腹,却又无处可表,《华风》杂志社就是你博采众长的平台。

如果你想展现自己的才华,表达自己的思想,交流自己的观点,倾吐自己的心声,华风杂志社——你的不二之选!

如果你有一颗热爱写作的心,热爱文学的心,热爱中国文化的心,《华风》杂志社期待你的投稿!

我们的板块有: 

  THE BEST IN CHINA:中国经典文化、传统、技艺的传承,如皮影戏,茶文化,各地特色小吃等。

  SPIRITUAL ODYSSEY/闲庭信步:传统及现代文学,文体以散文为主。

  DIALOGUE/对话:采访类文章。(不征稿,招收专栏记者)

  CHANNEL C’/世界中文:中国语言影响及发展,如中文学习材料,学习方法贴士,汉语考试等。

  CULTURAL OBSERVATION/文化观察:文化现象的观察及分析。

  PRESENT TENSE/进行时:现代流行文化,如歌手、作家、影评等。

  HORIZON/地平线:个人经历及文化兴趣分享,如:旅游指南,实习经验,不同文化经历等。

  NOSTALGIA/远书:消失的文化和文化现象,如儿时的游戏,曾经的记忆等。

  BALANCE/养生专栏:健身有道,食疗、营养食谱等。

联系人 :  夏熙格来稿请至:[email protected]截稿日期:08/10/2012稿件格式:wOrd文档、PAgES。来稿第一页请注明作者信息和联系方式。

征稿启事

Page 36: Huafeng Magazine

36 HuaFeng Magazine Winter 2012

Huafeng |

Cinema Pacific is presented by the UO Arts and Administration Program and UO Academic Extension, with support from University Relations. EO/AA/ADA institution committed to cultural diversity ©2012 University of Oregon

April 18–22, 2012

Guest director Matsue Tetsuaki

Jiro Dreams of SushiFringe Festival:

A Page of Madness Remixed

Focus: JapanAdrenaline Film Project

Art exhibition and party at Jordan Schnitzer Museum of ArtScreenings at Bijou Art Cinemas,

UO Campus, and more

And Much More!

Program Details and Tickets Available at

(beginning March 14, 2012)cinemapacific.uoregon.edu

Chinese film star Daniel Wu Singapore photographer Russel Wong

Hong Kong screenwriter/producer Roger Lee

UO ALUMNI: Leading Lights of Asian Media

hf.indd 2 3/2/12 12:54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