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與社會理論 - 臺大開放式課程 (NTU...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Transcript of 愛情與社會理論 - 臺大開放式課程 (NTU...

愛情與社會理論

古典社會學理論/2014年春季/馬克思/孫中興/第 1 頁

國立臺灣大學開放式課程《古典社會學理論》

第五講 馬克思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孫中興教授教室:校總區社會學系館110教室時間:2014年3月18日(二)

2014年4月1日(二)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下午2點20分~5點20分

※因版權緣故,此開放式課程講義經過頁碼重新編碼及內容刪減,

與上課影片所講述的頁碼和內容不盡相同,懇請了解。

馬克思(Karl Marx, 5/5/1818-3/14/1883)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1/29/1820-8/5/1895)

的生平與著作

時代大事

馬克思

恩格斯

1818年

5月5日 生於特利爾(Trier) (當時的普魯士,現在德國東部)

1820年

11月29日 生於巴門 (Barmen)

(在德國西部)

1827

歐文的《合作雜誌》首次用「社會主義」一詞

1830-5 (12-7歲)

就讀特利爾高中

1834-7 (14-7歲)

在愛伯非(Elberfeld) 高中就讀

1835 (17歲)

進入波昂(Bonn)大學法學院

1836年(18歲)

10月 轉入柏林大學法學院

和燕妮秘密訂婚

10月至11月 寫了兩部《愛之書》詩集獻給燕妮

1836-8年(18-20歲)

研究法律、哲學、歷史、英文和義大利文

1838年 (18歲)

秋 搬到Bremen並出版詩集

1839年(21歲)

1月 研究希臘哲學並開始 撰寫博士論文

1839年 (19歲)

春 出版《烏培河谷來信》(Letters from Wuppertal)並和「青年日耳曼」(Young Germany)有關係

1840年(20歲)

夏 游歷英國

閱讀黑格爾

1841年(23歲)

4月 在耶那(Jena)大學交博士論文〈德模克利圖士與伊比鳩魯自然哲學的差異〉(Differenz der demokriischen und epikureischen Naturphilosophie nebst einem Anhang)

企圖在波昂大學尋求教職,未果

1841年(21歲)

離開Bremen回到Barmen

1841-2年 (23-4歲)

放棄尋求教職,轉向青年黑格爾機關報《德意志年鑑》(Deutsch Jahrbücher) 以及在科隆的反對派報紙《萊茵報》 (Rheinische Zeitung)投稿,並成為該報主編

1841-2年 (21-2歲)

在普魯士砲兵服役

旁聽柏林大學演講,匿名為文反對當時謝林的演講內容

加入激進團體青年黑格爾「自由」

向《萊茵報》投稿

1842年(24歲) 1842年 (22歲)

11月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隆萊茵報社首度見面。馬克思以「冷冷的」態度對待恩格斯。當時恩格斯正要去英國途中。

1842-4年 (22-4歲)

在曼徹斯特(Manchester)完成商業訓練

研究英國生和活與文學

加入「人民憲章運動」(The Chartist Movement)

閱讀政治經濟學著作

在曼徹斯特認試識Mary Burns

1843年

《萊茵報》關閉

1843年(25歲)

3月17日 因批評普魯士政府嚴格的報章審查制度而辭去《萊茵報》主編

 6月12日 和 Jenny von Westphalen (1814-1881)和燕妮簽訂婚約,婚約中有三項條款,對於雙方婚前的財產有特別的規定

6月19日 在未婚妻的寡母家中結婚,太太比他大四歲,馬克思家人似乎都沒出席。

夏 寫作〈黑格爾法哲學批判〉(Zur Kritik der Hegelschen Rechts philosophie)

11月 搬往巴黎

秋冬 寫作〈論猶太問題〉(Über die Judenfrage)

12月 認識海涅 (Heinrich Heine)

1843年(23歲)

在歐文派社會主義報刊《新道德世界》(The New Moral World)上發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Umrisse auf einer Kritik der Nationalökonomie)

1843-4年(25-6歲)

研究法國大個革命史並開始有系統地研讀政治經濟學的經典

1844年(26歲)

在巴黎和Arnold Ruge合創《德法年鑑》(Deutsch-Französische Jahrbücher)刊登恩格斯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

3-8月寫作《經濟學哲學手稿》 (Ökonomisch-philosophische Manuskripte aus dem Jahre 1844)【1927年俄文節譯本在莫斯科出版;1932年德全本由莫斯科馬列研究所的 D. Riazanov 的策劃下在柏林出版;1964年英譯本由 Martin Milligan 翻譯出版】

4月 被普魯士政府以叛國罪起訴,如果進入國境則予以逮捕

5月1日 大女兒Jenny (-1883)出生

7月 認識普魯東

秋 開始和恩格斯通信

1844年(24歲)

2月 在《德法年鑑》(Deutsch-Französische Jahrbücher)刊登〈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

4-8月 蒐集《英格蘭工人階級的狀況》(Die Lage der arbeitenden Klasse in England)的資料

8月離開曼徹斯特返回德意志

8月 馬克思和恩格斯再度在巴黎見面,並開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

9月 回到Bremen

1845年(27歲)

1月受到德意志政府的壓力,法國政府將馬克思驅逐出境。馬克思轉往布魯塞耳

1845 (25歲)

出版《英格蘭工人階級的狀況》

4月 恩格斯到布魯塞耳和馬克思會合

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出版《神聖家族》(Die heilige Familie)

5-6月 寫作〈費爾巴哈論綱〉(Thesen über Feuerbach)

夏 馬克思和恩格斯連袂游歷曼徹斯特

9月 馬克思和恩格斯開始合作撰寫《德意志意識形態》(Die deutsche Ideologie) 【1932年由莫斯科的馬恩研究所出版全文】

9月26日 二女兒Laura (-1911)出生

在普魯士政府壓力下放棄普魯士公民權

1846年

普魯東《貧困的哲學》(Philosophie de la Misère)

1846-7年(28-9歲)

寫作《哲學的貧困》(Misère de la Philosophie) [以法文發表]

1847年(29歲)

1月 長子Edgar (-1855)出生

1847年(27歲)

參加在倫敦舉行的共產黨聯盟第一次大會

11月 馬克思和恩格斯同往倫敦參加共產黨聯盟第二次大會

12月 馬克思在布魯塞耳發表一連串演講,後來出版,書名為《雇傭勞動與資本》 (Lohnarbeit und Kapital)

1848年

1848年(30歲)

1848年(28歲)

歐洲各地革命

2月 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在倫敦以德文發表《共產黨宣言》(Manifest der Kommunistischen Partei)

3月 被迫離開布魯塞爾到巴黎

4月 從巴黎返回普魯士

6月 馬克思和恩格斯積極參與當時德國的革命,並在科隆合編《新萊茵報》(Neue rheinische Zeitung)

1849年(31歲)

秋 和家人搬到倫敦

次子Guido (-1850)誕生

1849年 (29歲)

6月當威利希(Willich)的助手,參預巴登叛亂(起義?),最後失敗

到倫敦和馬克思會合

1850年(32歲)

6月 在大英博物館圖書館研讀經濟學作品

5-11月 出版《法國階級鬥爭》(Die Klassenkämpfe in Frankreich 1848 bis 1850)

1850年(30歲)

住在曼徹斯特,並回到家中的公司做事,一面養活自己,一面也贊助馬克思家人

11月 出版《德意志農民戰爭》(Der deutsche Bauernkrieg)

1851

法國路易拿破崙政變,國民投票選他為皇帝

1851年(33歲)

往後十一年定期向《紐約每日論壇報》(New York Daily Tribune)投稿

3月28日 三女Franziska (-1852)出生

6月23日 傳聞中馬克思和女僕Helen Demuth的私生子出生。因被恩格斯認養,所以取名Frederick

恩格斯為了避免馬克思家因為私生子而有衝突,遂自認為該小孩之父,一直到死前才透露秘密

〔David McLellan (1973: 271-2)相信此說,但Terrel Carver (1981: 72-3)懷疑此事的證據。 〕

1851-2年(33-4歲)

寫作並出版《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Die achtzehnte Brumaire des Louis Bonaparte)

1851-2年(31-2歲)

寫作《德意志的革命和反革命》(Revolution und Konterrevolution in Deutschland), 後來以馬克思之名在《紐約每日論壇報》發表

1852年

路易拿破崙即位為拿破崙三世

1856年(38歲)

么女Eleanor (-1898)出生

1857年(39歲)

7月8日 馬克思太太生下一小孩,隨即夭折

1857年(37歲)

馬克思和恩格斯同時在《新美國百科全書》(New American Cyclopedia) 上撰寫文章

在《新美國百科全書》發表〈砲兵史〉

1857-8年(39-40歲)

為政治經濟學批判做筆記【1938-41年由馬恩列研究所在莫斯科以德文兩卷本限量發行,題名為《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基礎》(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 (Ruhentwurf)),簡稱《基礎》(Grundrisse);1973年英譯本由Martin Nicolaus 翻譯成Grundrisse: Foundations of the Critique of Political Economy】

1858年

達爾文《物種原始》(Origin of the Species)出版

1859年 (41歲)

6月 出版《政治經濟學批判》(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第一分冊〔後面幾冊都未出版,而改以《資本論》為名出版,而將《政治經濟學批判》改為副標題〕

1861年

美國南北戰爭開始

1861-3年 (43-5歲)

寫作《剩餘價值學說》(Theorien über den Mehrwert)【1905-10年 考茨基(K.Kautsky)編輯成三冊出版】

1862年

俾斯麥當德意志的宰相

1863年

拉薩爾在萊比錫組成全德勞工公會,對抗貝貝爾(馬克斯派)的「德國工聯」

1863 (43歲)

1月6日 同居多年的 Mary Burns (c.1823-)逝世。後來恩格斯和其妹妹Lizzy同居。

因馬克思對Mary Burns之死的回信冷淡,引起恩格斯不悅,但馬克思事後道歉,結束兩人長期友誼的唯一一場衝突。

1864年

第一國際成立

1864 (46歲)

在倫敦成立「國際工人聯合會」

(International Working Men's Association)

1864-71年(46-53歲)

熱衷於「國際工人聯合會」理事會的活動

1865年

美國南北戰爭結束

1866年(48歲)

寫信給拉法格,對拉法格和二女兒勞拉結婚提出條件說

1867年(49歲)

4月2日 完成《資本論》(Das Kapital)第一卷的寫作

9月14日 出版《資本論》 第一卷

1867-71年(49-53歲)

《資本論》第二、三卷,大體完成,並略做修改【分別於1885年和1894年由恩格斯編輯出版】

1868年(48歲)

寫作《馬克思〈資本論〉第一卷提綱》

1869年

李卜克涅西、貝貝爾組社會民主工黨

1869年(49歲)

發表〈馬克思小傳〉

從商界退休

1870-95年(50-75歲)

搬到倫敦

1871年

普王威廉為德國皇帝

巴黎公社

法國割讓亞爾薩斯和洛林兩省與德國

1871年(53歲)

以英文寫作《法國內戰》(The Civil War in France)

1872年

3月 德國製造商協會雜誌刊出匿名文章攻擊馬克思引文有誤

4月《資本論》俄文版出版

9月 《資本論》第一卷第一冊法譯本出版

1872年(54歲)

5月 撰文答辯,表明所引用的是報章的報導,而非官方記錄

1873年

費爾巴哈(1805-)逝世

德國出現文化鬥爭(Kulturkampf)

俾斯麥排除教會對教育、政治的干預

1874-80年(54-60歲)

斷斷續續寫作《自然辯證法》(Dialektik der Natur)

1875年

德國社會主義工黨通過《哥達綱領》(Gotha Program)

《資本論》法文譯本出版

1875年(57歲)

出版〈哥達綱領批判〉(Kritik des Gothaer Programmentwurf)

幫助法文本譯者 J. Roy解決翻譯疑難

1876年

第一國際解散

1878年

德皇二次被刺,公佈社會主義鎮壓法

1878年(58歲)

出版《反杜林論》(Anti-Dühring; Herrn Eugen Dührings Umwälzung der Wissenschaft)

Lizzy Burns逝世,恩格斯在其臨終前與其結婚

1880年(62歲)

從《反杜林論》中抽出三章編成《空想社會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Socialisme utopique et socialisme scientifique)由 Paul Lafargue譯成法文發表

1880-1年(62-3歲)

寫作民族學筆記【1972年由Lawrence Krader編輯出版】

1881年(63歲)

妻 Jenny 逝世

1882年(64歲)

10月 修改《資本論》第一卷第二版(篇章不動,內容略作修改)

1883年 (65歲)

3月14日 在倫敦逝世

1883年(63歲)

接觸到馬克思《資本論》第二卷手稿

1884年

費邊社在英國成立

1884年(64歲)

寫作並發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Der Ursprung der Familie, des Privateigentums und des Staats)

1885年

H. M. Hyndman\ 以John Broadhouse為筆名英譯《資本論》,並在英國《今日》雜誌上發表,恩格斯對此譯文甚表不滿

1885年(65歲)

7月 編輯《資本論》第二卷出版

1886年(66歲)

寫作並出版《費爾巴哈與德意志古典哲學的終結》(Ludwig Feuerbach und der Ausgang der klassischen deutschen Philosophie)

1887年

《資本論》第一卷英譯本出版,由恩格斯編輯,由 Samuel Moore 和 Edward Aveling英譯,在倫敦出版〔以德文版第三版為基礎,全書結構和法譯本一樣為八篇三十三章〕

《英格蘭工人階級的狀況》英譯本出版

俾斯麥行鐵血政策

1888年 (68歲)

8-9月 遊覽美國和加拿大

1889年(69歲)

參加創立第二國際

準備《資本論》第一卷第四版,並寫序言〔參考法譯本改訂,為現有翻譯版本的依據〕

1890年

德國廢除社會主義鎮壓法,社會民主黨出現

1891年

德國社會民主黨通過考茨基的《約福特綱領》

1892年

《空想社會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英譯本出版

1893年(73歲)

參加在蘇黎世舉行的國際社會主義工人大會,並當選為榮譽主席

1894年(74歲)

12月 編輯出版《資本論》第三卷

1895年

列寧和馬耳托夫組成工人階級解放鬥爭協會,被捕並被流放

1895年(75歲)

8月5日 在倫敦逝世

1925-27年

D. Riazanov 編輯德文本《馬恩文庫》(Marx-Engels-Archiv)

1927-35年

D. Riazanov和 V. Adoratskij合編德文本《馬恩全集》〔俗稱 MEGA〕13冊

1956年

東德主編德文版《馬恩作品集》〔俗稱MEW〕41冊

1956-1974年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根據馬恩全集俄文版第二版編譯中文版《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共39冊

1972年

東德主編原文版《馬恩全集》〔預計100冊〕開始出版〔俗稱 New MEGA〕

1973年

《馬克思文庫》(Marx Library)英文本出版

1975年

《馬恩全集》英譯本開始出版〔預定50冊〕

1977年

中共中央編譯局開始出版《馬恩全集補卷》10卷〔連同前面已出版,共計50卷〕

1995年

中共中央編譯局重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預計60卷以上

附錄-馬克思的懷舊傳記

《世界名人傳略》(Chambers’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英﹞張泊爾 原著

﹝英﹞竇樂安 (John Darroch)、﹝中﹞黃鼎、張在新、郭鳳翰‧合譯‧

上海:商務‧1908‧

【馬格司】喀爾 Marx, Karl (1818-1883)

德國社會學家,創設工藝會之始祖。幼承父業,襲律法於柏林。既而棄之,從事史學哲學,師事哲學家黑智兒,宣講哲學於波恩。某日報延主筆政,提倡共和主義。最喜研究計學,自以所見不廣,聞法之巴黎,言計學者極勝,大都闢舊畦,創新說,乃往游焉。計學大進,遂以著述自見。既為法人所逐,至比利時,著書攻擊柏羅棠(法國社會學家)之哲學。遇同國人恩吉爾,益相與發明社會學說。1848年間,來因河聯邦有革命之亂,氏亦與焉。事敗,避退倫敦。入博覽會,縱觀計學書,所造益邃。於歐人近世生計之理,心得頗多。遂有工業會之設,以開放工業為宗旨,且欲使國家之工人隨在有至尊之權力,而消除其自私自利,與分別貴賤之見。此會為當時社會中絕大組織,經營數年,卒底於成。氏立論以社會共和為主義,識解超卓,於社會中層累曲折之情,類能深知其故,而於工人為最,故於工人為最,故於工業界影響甚大。其意以為資本家之營利,恃乎羨余之值。貧人作工以求工資,所得工資,復以供給繼續作工之用。是工資與其所作之工,不過為相當之價值。而在資本家,則利用此所作之工,以求更大之利益。其所得不止工資而已,是即所謂羨余之值。是故資本家者,食此羨余之值者也。平民者,生此羨余之值也。故天下惟工人為最貴云。氏著有《資本論》,至今為學校中,社會學課本。(鍾少華,2000:200)

馬恩生平的幾點注意事項

1、 人的早年生活都沒有文獻記載

2、 兩人的人際關係,特別是家人

1 原生家庭

關係對象

馬克思

恩格斯

和父親的關係

緊密

疏遠

和母親的關係

疏遠

緊密

和兄弟姊妹的關係

疏遠

疏遠

2 結婚家庭﹝同居家庭﹞

關係對象

馬克思

恩格斯

和妻子

或同居人

Jenny von Westphalen

Mary Burns

Lizzy Burns

和子女

Jenny

「Frederick Demuth不是我小孩」

Laura

Eleanor

3、 馬克思所唸過的三所大學:波昂、柏林和耶那,以及轉學原因

1 波昂大學離家近

2 柏林大學

3 耶那大學博士論文通過的手續較為簡便

4、 兩人的認識和交往,以及唯一一次的惡劣關係

1 1842年初次見面,馬克思以為恩格斯是敵方陣營的人,所以對恩格斯的態度不好﹝此乃根據Terrell Carver的推測(Terrell Carver, 1983: 25)﹞

2 1844年馬克思拜讀過恩格斯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之後,佩服不已,相見恨晚

3 因為Mary Burns過世時,馬克思回信過度冷淡,而且只注意自己的問題,絲毫沒注意到恩格斯的感受,讓恩格斯很不高興。後來馬克思再度寫信澄清,誤會才告冰釋

5、 馬克思一家人的生計來源

1 馬克思寫稿收入

2 姨丈Lion Philips﹝荷蘭飛利浦公司的創辦人﹞的接濟

3 恩格斯按月的接濟

6、 馬克思私生子的疑案及其始末 (Manuel, 1995: 40-1)

1 首先由Werner Blumberg的書揭露此事

2 證據是留存在阿姆斯特丹的國際社會史研究所的一封打字複寫的信﹝無原件﹞,是Louise Freyberger於1899年9月2日和4日寫給August Bebel的信中,提到1895年恩格斯在死前的病榻上親口告訴她的。

3 1851年6月23日馬克思家的女僕Helen Demuth生下一男嬰,取名Frederick Demuth,然後送人撫養

7、 馬恩兩人在學術思想上的異同

1 從學科內容來看,馬克思重視政治經濟學,恩格斯重視共產主義和德意志哲學

2 從文筆來看,馬克思的文筆較為艱深,恩格斯的文筆則明白易懂

3 從學術興趣來看,馬克思對自然科學的興趣甚少,恩格斯將辯證法應用到自然科學方面,此外也對軍事科學有極高的興趣﹝因此被戲稱為「將軍」﹞

4 馬克思有鮮為人知的《數學手稿》

5 馬克思有許多遺稿被整理出版,恩格斯沒有被整理出版的遺稿

參考資料

Raymond Aron. 1968. Main Currents in Sociological Thought. Vol. 1. Trs. by Richard Howard and Helen Weaver.New York: Anchor Books. Pp. 224-226.

Werner Blumenberg. 1962. Marx. Hamburg: Rowohlt.

Werner Blumenberg. 1972. Portrait of Marx: An Illustrated Biography. Tr. by Douglas Scott. New York: Herder and Herder.

Terrel Carver. 1978. "Guide to Further Reading," in Isaiah Berlin. Karl Marx. 4th Edi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09-222.

Terrel Carver. 1983. Marx & Engels: The Intellectual Relationship. Sussex: Wheatsheaf Books. Pp. 159-164.

Manfred Kliem. 1970. Karl Marx: Dokumente seines Lebens, 1818 bis 1883. Leipzig: Verlag Philipp Reclam jun.

﹝中譯本:曼佛雷德‧克利姆‧1992‧《马克思文献传记》‧李成毅等人‧合译‧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Manfred Kliem. 1977. Friedrich Engels: Dokumente seines Lebens, 1820-1895. Leipzig: Verlag Philipp Reclam jun.

﹝中譯本:曼:克利姆‧1986‧《恩格斯文献传记》‧中央编译局‧译‧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Frank E. Maneul. 1995. A Requiem for Karl Marx.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中譯本:曼鈕爾‧2000‧《馬克思安魂曲:思想巨人的光與影》‧蔡淑雯‧譯‧台北:究竟出版社‧﹞

Maximilien Rubel.1980. Marx: Life and Works. Tr. by Mary Bottomore. London: Macmillan.

Robert C. Tucker. 1978. The Marx-Engels Reader. 2nd Edi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Pp. xv-xviii.

Francis Wheen. 1999. Karl Marx. London: Fourth Estate.

﹝中譯本:惠蔭‧2001‧《資本主義的先知-馬克思》‧洪儀真和何明修‧合譯‧夏傳位‧核譯‧台北:時報出版‧﹞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82‧《摩尔与将军:回忆马克思恩格斯》‧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976‧《马克思恩格斯生平事业年表》‧北京:人民出版社‧

楊碧川和石文傑‧1981‧《遠流活用歷史手冊》‧台北:遠流出版社‧

钟少华‧2000‧《词语的知惠─清末百科辞书条目选》‧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

附註:馬恩的詳盡書目收在 Marx-Engels Cyclopedia 第二冊 The Marx-Engels Register 中‧

馬克思的思想脈絡

前輩

德模克利圖士 (Democritus, c. 460-c. 370 B.C.)

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384-322 B.C.)

伊比鳩魯 (Epicurus, 341-270 B.C.)

德國哲學

黑格爾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

費爾巴哈 (Ludwig Feuerbach, 1804-1872)

英國政治經濟學

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 1723-1790)

李嘉圖 (David Ricardo, 1772-1823)

法國社會主義

同輩

恩格斯 (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

普魯東 (Pierre Joseph Proudhon, 1809-1865)

後輩

德國社會民主黨人

盧森堡 (Rosa Luxemburg, 1871-1919)

奧地利馬克思主義者

艾德勒 (Max Adler, 1873-1937)

雷納 (Karl Renner, 1870-1950)

包爾 (Otto Bauer, 1881-1938)

希佛丁 (Rudolf Hilferding, 1877-1941)

俄國馬克思主義

列寧 (Vladimr Ilyich Lenin, 1870-1924)

托洛斯基 (Leon Trotsky, 1879-1940)

史達林 (Joseph Stalin, 1879-1953)

歐洲馬克思主義

盧卡奇 (Georg Lukács, 1885-1971)

科西 (Karl Korsch, 1886-1961)

葛蘭西 (Antonio Gramsci, 1891-1937)

中國馬克思主義

李達 (1890-1966)

毛澤東 (1893-1976)

艾思奇 (1910-1966)

當代歐美馬克思主義

法蘭克福學派 (The Frankfurt School)

霍克海默 (Max Horkheimer, 1895-1973)

阿多諾 (Theodor W. Adorno, 1903-1969)

魏復古 (Karl August Wittfogel, 1896-1988)

馬庫色 (Herbert Marcuse, 1898-1979)

哈伯瑪斯 (Jürgen Habermas, 1929- )

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沙特 (Jean-Paul Sartre, 1905-1980)

哥德曼 (Lucien Goldmann, 1913-1970)

勒費夫 (Henri Lefebvre, 1901-1991)

德拉.佛沛學派

德拉.佛沛 (Galvano Della Volpe, 1895-1968)

柯來第 (Lucio Colletti, 1924-2001)

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阿圖塞 (Louis Althusser, 1918-1990)

巴利巴 (Étienne Balibar, 1942-)

英國馬克思主義

安德森 (Perry Anderson, 1938- )

霍布斯邦 (Eric Hobsbawm, 1917-2012)

米利班 (Ralph Miliband, 1924-1994)

湯姆森 (E. P. Thompson, 1924-1993)

威廉斯 (Raymond Williams, 1921-1988)

美國馬克思主義

米爾斯 (C. Wright Mills, 1916-1962)

新左派 (The New Left)

巴蘭 (Paul A. Baran, 1909-1964 )

史威濟 (Paul Sweezy, 1910-2004 )

說明:將某人化為某學派是研究者為了方便所經常採用的辦法,也因此會因為研究者的立場和想法不同而異,在使用時要多加小心。此處為了方便的緣故,基本上採行的是McLellan (1979) 書中的用法。

參考資料

David McLellan. 1979. Marxism After Marx. New York: Harper & Row.

馬克思的重要著作目錄

注意事項

一、寫作年代與出版年代的不同,特別是早期作品

《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Ökonimische-philosophische Manuskripte aus dem Jahre 1844;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

《德意志意識形態》(Die deutsche Ideologie; German Ideology)

《大綱》(Grundrisse)或《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 (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1858)

二、早期和晚期作品的關聯(連續?或斷裂?)

三、幾種馬克思主義?

正統的(教條的)馬克思主義

異端的(科學的馬克思主義)

修正主義

四、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上的連體嬰」與可能的切割方式的嘗試

重要著作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Kritik der hegelschen Rechtsphilosophie)

寫作時間:1841-2年

出版時間:1844年

1935年柳若水中文全譯本

1956年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245-404頁

1988年臺灣出版繁體字版,收入《馬克思對黑格爾的批判》

《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Ökonomisch- philosophische Manuskripte aus dem Jahre 1844)

寫作時間:1844年3-8月

出版時間:1927年在莫斯科出版俄文節譯本

1932年德文全本在莫斯科馬列研究所的 D. Riazanov 策劃下出版

1964年英譯本由 Martin Milligan 翻譯出版

1956年何思敬中譯本

1979年中譯本由劉丕坤翻譯,收入中文本《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中第43-181頁

1988年臺灣出版繁體字版,譯者不詳

1990年臺灣時報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伊海宇中譯本

【Martin Milligan 譯本中〈出版者附註〉】

「手稿包含三部分,各有羅馬數字編頁。」(Marx, 1964: 5)

「第一手稿共頁,每頁有兩條直線分成三欄;每頁每欄上方都事先寫好了「工資」(Wage of Labor)、「資本利潤」(Profit of Capital)和「地租」(Rent of Land)。從第十七開始,只有「地租」一欄有填入內容,從第二十二頁起到第一手稿的結尾,馬克思在三欄之上橫寫著不要管標題。從二十二頁到二十七頁的文字,本書題名為「異化勞動」(Estranged Labor)。」(Marx, 1964: 6)

「第二手稿只留存下四頁,標注。正文是從句子中間開始的,題名為「資本和勞動反命題。土地財產和資本」(Anthithesis of Capital and Labor. Landed Property and Capital)。(Marx, 1964 ; 6)

「第三手稿分成大頁,各分成兩欄。一開始是附在現在已經遺失的XXXVI 和XXXIX 頁的附錄,在此書題名為「私有財產和勞動」(Private Property and Labor) 和「私有財產與共產主義」(Private Property and Communism)。 再下面一篇文字在本書中題名為「人類需要的意義」(The Meaning of Human Requirements)。第三手稿的第 XXIX- XL頁是一篇「序」。接下來在第XLI-XLII 頁上的文字,題名為「資產階級社會中金錢的力量」(Power of Money in Bourgeois Society)。第三手稿附錄一篇和其他文字不相關的文章,本書將其命名為「黑格爾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Critique of the Hegelian Dialectic and Philosophy as a Whole)。」 (Marx, 1964: 6)

「只有前三篇的題目是馬克思原有的...」 (Marx, 1964: 6)

「馬克思的手稿中有刪掉的部分,也有腳註。」(Marx, 1964: 6)

目錄(中譯本及德文版目錄)

【第一手稿】(Erste Manuskript)

工資 (Arbeitslohn)

資本的利潤 (Profit des Kapitals)

一 資本 (Das Kapital)

二 資本的利潤 (Der Gewinn des Kapitals)

三 資本對勞動的統治和資本家的動機 (Die Herrschaft des Kapitals über die Arbeit und die Motive des Kapitalisten)

四 資本的積累和資本家之間的競爭 (Die Akkumulation der Kapitalien und die Konkurrenz unter den Kapitalisten)

地租 (Grundrente)

〔異化勞動〕(Die entfremdete Arbeit)

【第二手稿】(Zweites Manuskript)

〔私有財產的關係〕(Das Verhältnis des Privateigentums)

【第三手稿】(Drittes Manuskript)

〔國民經濟學中反映的私有財產的本質〕(Privateigentum und Arbeit*)

〔共產主義〕(Privateigentum und Kommunismus*)

〔需要、生產和分工〕(Bedürfnis, Produktion und Arbeitsteilung)

〔貨幣〕(Geld)

〔對黑格耳的辯證法和整個哲學的批判〕 (Kritik der Hegelschen Dialektik und Philosophie Überhaupt)

※〔〕中的標題為原稿所無。

*中德文編者所給這些章節的標題不同

《哲學的貧困。答蒲魯東先生的“貧困的哲學”》(Misère de la Philosophie, Réponse a la Philosophie de la Misère de M. Proudhon; Das Elend der Philosophie. Antwort auf Proudhons “Philosophie des Elends”)

寫作時間:1847年上半年

出版時間:1847年以法文在巴黎和布魯塞爾刊行單行本

1885年德文譯本在恩格斯校訂下出版

1958年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第71-198頁

目錄

序言 (Vorrede)

第1章 科學的發現 (Eine wissenschaftliche Entdeckung)

第1節 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的樹立 (Gegensatz von Gebrauchswert und Tauschwert)

第2節 構成價值或綜合價值 (Der konstitutierte oder synthetische Wert)

第3節 價值比例規律的應用 (Anwendung des Gesetzes der Proportionalität des Wertes)

第2章 政治經濟學的形而上學 (Die Metaphys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

第1節 方法 (Die Methode)

第2節 分工和機器 (Arbeitsteilung und Maschinen)

第3節 競爭和壟斷 (Konkurrenz und Monopol)

第4節 土地所有權或地租 (Das Grundeigentum oder die Rente)

第5節 罷工和工人同盟 (Strikes und Arbeiterkoalitionen)

《1848年至1850年的法蘭西階級鬥爭》(Die Klassenkämpfe in Frankreich 1848 bis 1850)

寫作時間:1850年1月至11月1日

出版時間:1850年刊載於《新萊茵報》

1959年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七卷第9-125頁

目錄

一1848年的六月失敗 (Die Juniniederlage 1848)

二1849年6月13日 (Der 13. Juni 1849)

三1849年6月13日事件的後果 (Folgen des 13. Juni 1849)

四1850年普選權的廢除 (Die Abschaffung des allgemeinen Stimmrechts 1850)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Der Achtzehnte Brumaire des Louis Bonaparte)

寫作時間:1851年12月至1852年3月

出版時間:1852年刊登在紐約出版的德文雜誌《革命》

1961年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八卷第117-227頁

《大綱》(Grundrisse)或

《經濟學手稿(1857-1858年)》 (Ökonomische Manuskripte 1857/1858)

寫作時間:1857年 5月

出版時間:1939年和年由莫斯科馬恩列研究所編輯,外語出版社出版限量發行版德文本兩卷,書名是《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草稿)》

1953年東柏林的狄茨 (Dietz) 出版社影印合訂一冊出版

1973年 Martine Nicolaus 英譯本出版,書名為德文 Grundrisse (大綱)

1962-1978年劉瀟然中譯,分五冊出版

1979年中譯本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分上下兩冊

目錄(英譯本和德文本順序略有不同)

導言 (Vorwort)

巴師夏和凱里 (Bastiat und Carey)

前言 (Avantpropos)

14 薪資 (XIV Des Salaires)

"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導言 (Einleitung zu den "Grundrissen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

A. 導言 (Einleitung)

I. 生產,消費,分配,交換(流通)(Produktion, Konsumtion,

Distribution, Austausch (Zirkulation) )

1. 生產 (Produktion)

2. 生產與分配,交換,消費的一般關係 (Das allgemeine Verhtnis der Produktion zu Distribution, Austausch, Konsumtion)

a1) 生產與消費 (Produktion und Konsumtion)

b1) 生產與分配 (Produktion und Distribution)

c1) 最後,交換和流通 (Austausch endlich und Zirkulation)

3. 政治經濟學的方法 (Die Methode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

4. 生產.生產資料和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和交往關係.國家形式和意識形式同生產關係和交往關係的關係.法的關係.家庭關係.(Produktion. Produktionsmittel und Produktionsverhältnisse. Produktionsverhältnisse und Verkehrsverhältnisse. Staats- und Bewußtseins- formen im Verhältnis zu den Produktions- und Verkehrseverhältnissen. Rechtsverhältnisse. Familienverhältnisse)

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 (Grundrisse de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

II. 貨幣章 (Das Kapitel vom Geld)

III . 資本章 (Das Kapitel vom Kapital)

第一部份:資本的生產過程 (Der Produktionsprozeß des Kapitals)

貨幣作為資本章 (Das Kapitel vom Geld als Kapital)

第二部份:資本的流通過程 (Der Zirkulationsprozeß des Kapital)

第三部份:資本是結果實的東西.利息.利潤 (生產費用等等)(Das Kapital als Frucht bringend. Zins. Profit. (Produktionskosten etc.))

貨幣章與資本章增補 (Ergänzungen zu den Kapiteln von Geld und vom Kapital)

《政治經濟學批判》(Zur Kritik der politischen Ökonomie)

寫作時間:1857-8年

出版時間:1859年

1921年范壽康中文摘譯本出版

1930年劉曼中文全譯本出版

1962年中譯本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

目錄

序言 (Vorwort)

第一冊 資本 (Vom Kapital)

第一篇 資本一般 (Das Kapital in allgemeinen)

第一章 商品 (Die Ware)

A. 關於商品分析的歷史 (Historisches zur Analyse der Ware)

第二章 貨幣或簡單流通 (Das Geld oder die einfache Zirkulation)

1. 價值尺度 (Maß der Ware)

B. 關於貨幣計量單位的學說 (Theorien von der Maßeinheit des Geldes)

2. 流通手段 (Zirkulationsmittel)

(a) 商品的形態變化 (Die Metamorphose der Waren)

(b) 貨幣的流通 (Der Umlauf des Geldes)

(c) 鑄幣。價值符號 (Die Münze. Das Wertzeichen)

3. 貨幣 (Geld)

(a) 貨幣貯藏 (Schatzbildung)

(b) 支付手段 (Zahlungsmittel)

(c) 世界貨幣 (Weltgeld)

4. 貴金屬 (Die edeln Metalle)

C. 關於流通手段和貨幣的學說 (Theorien über Zirkulationsmittel und Geld)

《資本論》(Das Kapital)

寫作時間:

出版時間:

第一冊

第二冊

第三冊

1867年德文本出版

1885年德文本出版

1894年德文本出版

1872年俄文本出版

1875年法文本出版

1887年英譯本出版

1930年陳啟修節譯

1938年郭大力和王亞南三冊全譯本

1972-4年中共中央編譯局新譯本

1976年Fowkes新英譯本

目錄

第一冊

〔1867年德文第一版〕

六章一附錄

〔1872年德文第二版〕

七篇二十五章

〔1890年德文第四版〕

〔1872-5年法譯本〕

八篇三十三章

第一卷 資本的生產過程

(Der Produktionsprozeß des

Kapitals)

第一卷 資本的生產過程

第一卷 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

第一章 商品和貨幣

(Ware und Geld)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第一篇 商品和貨幣

1.商品(Die Ware)

第一章 商品

第一章 商品

2..商品的交換過程(Der

Austauschprozeß der Waren)

第二章 交換過程(Der

Austauschprozeß)

第二章 交換

3.貨幣或商品流通(Das Geld

oder die Warenzirkulation)

第三章 貨幣或商品流通

第三章 貨幣或商品流通

第二章 貨幣轉化為資本(Die

Verwandlung von Geld in

Kapital)

第二篇 貨幣轉化為資本

第四章 貨幣轉化為資本

(Verwandlung von Geld in Kapital)

第二篇 貨幣轉換成資本

1.資本的總公式(Die allgemeine

Formel des Kapitals)

第四章 資本的總公式

2.總公式的矛論(Widersprueche    

der allgemeinen Formel)

第五章 資本總公式的矛盾

3.勞動力的買與賣(Kauf und

Verkauf der Arbeitskraft)

第六章 勞動力的買和賣

第三章 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Die Produktion des absoluten

Mehrwerts)

第三篇 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第三篇 絕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1.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

(Arbeitsprozeß und

Verwertungsprozeß)

第五章 勞動過程和價值增殖過程

第七章 使用價值的生產和剩餘價值的生產

2.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Konstantes und variables

Kapital)

第六章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第八章 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

3.剩餘價值率(Die Rate des

Mehrwerts)

第七章 剩餘價值率

第九章 剩餘價值率

4.工作日(Der Arbeitstag)

第八章 工作日

第十章 工作日

5.剩餘價值率和剩餘價值量

(Rate und Masse des

Mehrwerts)

第九章 剩餘價值率和剩餘價

值量

第十一章 剩餘價值率與量

第四章 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Die Produktion des relativen

Mehrwerts)

第四篇 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第四篇 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1.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Begriff

des relativen Mehrwerts)

第十章 相對剩餘價值的概念

第十二章 相對剩餘價值

2.協作(Kooperation)

第十一章 協作

第十三章 協作

3.分工與工場手工業(Teilung

der Arbeit und Manufaktur)

第十二章 分工與工場手工業

第十四章 分工與工場手工業

4.機器與大工業(Maschinerie

und große Industrie)

第十三章 機器和大工業

第十五章 機器與大工業

第五章 對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生產的進一步考察 (Weitere Unter suchungen über die Produktion des absoluten und relativen Mehrwerts)

第五篇 對剩餘價值生產的進一步研究

第五篇 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 (Die Produktion des absoluten und relativen Mehrwerts)

1.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 值 (Absoluter und relativer

Mehrwert)

第十四章 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

第十六章 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

2.勞動力價格和剩餘價值的量

的變化 (Größenwechsel von Preis der Arbeitskraft und

Mehrwert)

第十五章 勞動力價格和剩餘價值的量的變化

第十七章 剩餘價值和勞動力價值之間量的比例的變化

3.剩餘價值率的各種公式

(Verschiedne Formeln für die Rate des Mehrwerts)

第十六章 剩餘價值率的各種公式

第十八章 剩餘價值率的各種 公式

第六篇 工資(Arbeitslohn)

第六篇 工資

4.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取得工

這種轉化形式(Wert, resp. Preis der Arbeitskraft in der verwandelten Form des Arbeitslohns)

第十七章 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轉化為工資(Verwandlung von Wert, resp. Preis der Arbeitskraft, in Arbeitslohn)

第十九章 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轉化為工資

第十八章 計時工資 (Der Zeitlohn)

第二十章 計時工資

第十九章 計件工資 (Der Stücklohn)

第廿一章 計件工資

第廿二章 國民工資率的差異

第二十章 工資的國民差異 (Nationale Verschiedenheit der Arbeitslöhne)

第六章 資本的積累過程

(Der Akkumulationsprozeß

des Kapitals)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過程

第七篇 資本的積累

1.資本主義的積累 (Die

kapitalistische Akkumulation)

導言

a)簡單再生產 (Einfache

Reproduktion)

第廿一章 簡單再生產

第廿三章 簡單再生產

b)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 (Verwandlung von Mehrwert in Kapital)

第廿二章 剩餘價值轉化為資本

第廿四章 剩餘價值轉換成資本

c)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Das allgemeine Gesetz der kapitalistischen Akkumulation)

第廿三章 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第廿五章 資本主義積累的一般規律

2.所謂原始積累(Die sog ursprünglichen Akkumulation)

第廿四章 所謂原始積累

第八篇 原始積累

1.原始積累的秘密(Das Geheimnis der ursprünglichen Akkumulation)

第廿六章 原始積累的秘密

2.對農村居民土地的剝奪 (Expropriation des Landvolks von Grundund Boden)

第廿七章 對農村居民的剝奪

3.十五世紀末以來懲治被剝奪者的血腥立法。關於工資的法律(Blutgesetzgebung gegen die Expropriierten seit Ende des 15. Jahrhunderts. Gesetze zur Herabdrückung des Arbeitslohns

第廿八章 十五世紀末以來懲治被剝奪者的血腥立法。關於工資的法律

4.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的產生(Genesis der kapitalistischen Pächter)

第廿九章 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的產生

5.農業革命對工業的反作用。工業資本的國內市場的形成 (Rückwirkung der agricolen Revolution auf die Industrie. Herstellung des innern Markts für das industrielle Kapital)

第三十章 農業革命對工業的反作用。工業資本的國內的國內市場的形成

6.工業資本家的產生(Genesis der industriellen Kapitalisten)

第卅一章 工業資本家的產生

7.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Geschichtliche Tendenz der kapitalistischen Akkumulation)

第卅二章 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3.現代殖民理論(Die moderne

Kolonisationstheorie)

第廿五章 現代殖民理論

第卅三章 現代殖民理論

第一冊注釋的增補

第一章第一節附錄 價值形式

(Die Wertform)

第二冊

第二卷 資本的流通過程 (Der Zirkulationsprozeß des Kapitals)

第一篇 資本形態變化及其循環 (Die Metamorphosen des Kapitals)

第一章 貨幣資本的循環 (Der Kreislauf des Geldkapitals)

第二章 生產資本的循環 (Der Kreislauf des produktiven Kapitals)

第三章 商品資本的循環 (Der Kreislauf des Warenkapitals)

第四章 循環過程的三個公式 (Die drei Figuren des

Kreislaufprozesses)

第五章 流通時間 (Die Umlaufszeit)

第六章 流通費用 (Die Zirkulationskosten)

第二篇 資本周轉 (Der Umschlag des Kapitals)

第七章 周轉時間和周轉次數 (Umschlagszeit und Umschlagszahl)

第八章 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Fixes Kapital und zirkulierendes

Kapital)

第九章 預附資本的總周轉。周轉的周期 (Der Gesamtumschlag

des vorgeschoßen Kapitals. Umschlagszyklen)

第十章 關於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理論。重農學派和亞當‧

斯密 (Theorien über fixes und zirkulierendes Kapital. Die

Physiokraten und Adam Smith)

第十一章 關於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理論。李嘉圖 (Theorien

über fixes und zirkulierendes Kapital. Ricardo)

第十二章 勞動期間 (Die Arbeitsperiode)

第十三章 生產時間 (Die Produktionszeit)

第十四章 流通時間 (Die Umlaufszeit)

第十五章 周轉時間對預付資本量的影響 (Wirkung der

Umschlagszeit auf die Größe des Kapitalvorschusses)

第十六章 可變資本的周轉 (Der Umschlag des variablen

Kapitals)

第十七章 剩餘價值的流通 (Die Zirkulation des Mehrwerts)

第三篇 社會總資本的在生產和流通 (Die Produktion und Zirkulation

des gesellschaftlichen Gesamtkapitals)

第十八章 導言 (Einleitung)

第十九章 前人對這個問題的闡述 (Frühere Daerstellungen des

Gegenstandes)

第二十章 簡單再生產 (Eingache Reproduktion)

第廿一章 積累和擴大再生產 (Akkumulation und erweiterte

Reproduktion)

第三冊

第三卷 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上)(Der Gesamtprozeß der

kapitalistischen Produktion)

第一篇 剩餘價值轉化為利潤和剩餘價值率轉化為利潤率

(Die Verwandlung des Mehrwerts in Profit und der Rate des

Mehrwerts in Profitrate)

第一章 成本價格和利潤 (Kostpreis und Profit)

第二章 利潤率 (Die Profitrate)

第三章 利潤率和剩餘價值率的關係 (Verhältnis der Profitrate zur

Mehrwertsrate)

第四章 周轉對利潤率的影響 (Wirkung des Umschlags auf die

Profitrate)

第五章 不變資本使用上的節約 (Ökonomie in der Anwendung des

konstanten Kapitals)

第六章 價格變動的影響 (Wirkung von Preiswechsel)

第七章 補充說明 (Nachträge)

第二篇 利潤轉化為平均利潤 (Die Verwandlung des Profits in

Durchschnittsprofit)

第八章 不同生產部門的資本的不同構成和由此引起的利潤率的差別

(Verschiedne Zusammensetzung der Kapitale in verschiednen

Produktionszweigen und daher folgende Verschiedenheit der

Profitraten)

第九章 一般利潤率(平均利潤率)的形成和商品價值轉化為生產價

格 (Bildung einer allgemeinen Profitrate

Durchschnittsprofitrate) und Verwandlung der Warenwerte in

Produktionspreise)

第十章一般利潤率通過競爭而平均化。市場價格和市場價值。

超額利潤 (Ausgleichung der allgemeinen Profitrate durch die

Konkurrenz. Marktpreise und Marktwerte. Surplusprofit)

第十一章 工資的一般變動對生產價格的影響 (Wirkungen

allgemeiner Schwankungen des Arbeitslohns auf die

Produktionspreise)

第十二章 補充說明 (Nachträge)

第三篇 利潤率趨向下降的規律 (Gesetz des tendenziellen Falls der

Profitrate)

第十三章 規律本身 (Das Gesetz als solches)

第十四章 起反作用的各種原因 (Entgegenwirkende Ursachen)

第十五章 規律內部矛盾的展開 (Entfaltung der innern Widersprüche

des Gesetzes)

第四篇 商品資本和貨幣資本轉化為商品經營資本和貨幣經營資本(商人

資本) (Verwandlung von Warenkapital und Geldkapital in

Warenhandlungskapital und Geldhandlungskapital (kaufmännisches

Kapital)

第十六章 商品經營資本 (Das Warenhandlungskapital)

第十七章 商業利潤 (Der kommerzielle Profit)

第十八章 商人資本的周轉。價格 (Der Umschlag des

Kaufmannskapitals. Die Preise)

第十九章 貨幣經營資本 (Das Geldhandlungskapital)

第二十章 關於商人資本的歷史考察 (Geschichtliches Über das

Kaufmannskapital)

第五篇 利潤分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生息資本 (Spaltung des Profits in

Zins und Unternehmergewinn. Das zinstragende Kapital)

第廿一章 生息資本 (Das zinstragende Kapital)

第廿二章 利潤的分割。利息率。"自然" 利息率 (Teilung des

Profits. Zinsfuß. "Natürliche" Rate des Zinsfußes)

第廿三章 利息和企業主收入 (Zins und Unternehmergewinn)

第廿四章 資本關係在生息資本形式上的外表化 (Veräußerlichung

des Kapitalverhältnisses in der Form des zinstragenden

Kapitals)

第廿五章 信用和虛擬資本 (Kredit und fiktives Kapital)

第廿六章 貨幣資本的積累。它對利息率的影響 (Akkumulation von

Geldkapital, ihr Einfluß auf den Zinsfuß)

第廿七章 信用在資本主義生產中的作用 (Die Rolle des Kredits in

der kapitalistischen Produktion)

第廿八章 流通手段和資本。圖克和富拉頓的見解 (Umlaufsmittel

und Kapital. Tookes und Fullartons Auffassung)

第三卷 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下) (Der Gesamtprozeß der kapitalistischen

Produktion)

第五篇 利潤分為利息和企業主收入。生息資本(續) (Spaltung des Profits

in Zins und Unternehergewinn. Das zinstragende Kapital)

(Fortsetzung)

第廿九章 銀行資本的組成部份 (Bestandteile des Bankkapitals)

第三十章 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I (Geldkapital und wirkliches

Kapital. I)

第卅一章 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續) (Geldkapital und wirkliches

Kapital. II (Fortsetzung))

第卅二章 貨幣資本和現實資本。(續完) (Geldkapital und

wirkliches Kapital. III (Schluß))

第卅三章 信用制度下的流通手段 (Das Umlaufsmittel unter dem

Kreditsystem)

第卅四章 通貨原理和年英國的銀行立法 (Das Currency

Principle und die englische Bankgesetzgebung von 1844)

第卅五章 貴金屬和匯兌率 (Edelmetall und Wechselkurs)

第卅六章 資本主義以前的狀態 (Vorkapitalistisches)

第六篇 超額利潤轉化為地租 (Verwandlung von Surplusprofit in

Grundrente)

第卅七章 導論 (Einleitendes)

第卅八章 級差地租: 概論 (Die Differentialrente: Allgemeines)

第卅九章 級差地租的第一形式(級差地租 I) (Erste Form der

differentialrente (Differentialrente I))

第四十章 級差地租的第二形式(級差地租II) (Zweite Form der

Differentialrente (Differentialrente II))

第四十一章 級差地租-第一種情況: 生產價格不變 (Die

Differentialrente II-Erster Fall: Konstanter Produktionspreis)

第四十二章 級差地租-第二種情況: 生產價格下降 (Die

differentialrente II-Zweiter Fall: Fallender

Produktionspreis)

第四十三章 級差地租-第三種情況: 生產價格上漲。

結論 (Die Differentialrente II-Dritter Fall: Steigender

Produktionspreis. Resultate)

第四十四章 最壞耕地也有級差地租 (Differentialrente auch auf dem

schlechtesten bebauten Boden)

第四十五章 絕對地租 (Die absolute Grundrente)

第四十六章 建築地段的地租。礦山地租。土地價格(Baustellenrente. Bergwerksrente. Bodenpreis)

第四十七章 資本主義地租的產生 (Genesis der kapitalistischen

Grundrente)

第七篇 各種收入及其源泉 (Die Revenuen und ihre Quellen)

第四十八章 三位一體的公式 (Die trinitarische Formel)

第四十九章 關於生產過程的分析 (Zur Analyse des

Produktionsprozesses)

第五十章 競爭的假象 (Der Schein der Konkurrenz)

第五十一章 分配關係和生產關係 (Distributionsverhältnisse und

Produktionsverhältnisse)

第五十二章 階級 (Die Klassen)

弗‧恩格斯《資本論》第三卷增補 (Friedrich Engels: Ergänzung und

Nachtrag zum III. Buche des "Kapital")

I 價值規律和利潤律 (Wertgesetz und Profitrate)

II 交易所 (Die Böse)

附註:有關資本論的版本,可參考耿睿勤.1988.〈資本論版本〉,宋濤.

主編.《〈資本論〉辭典》.山東:人民出版社.第1086-1100頁.

《資本論》手稿版本

1. 《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手稿)》

2. 《政治經濟學批判(1861-1863年手稿)》

3. 《資本論(1863-1865年手稿)》

4. 《資本論(1867-1881年手稿)》

資料來源:郭继严‧1988‧〈《资本论》手稿简介〉,收入宋涛,主编‧《〈资本论〉辞典》‧山东:人民出版社‧第1067-1074页‧

《剩餘價值理論》 (Theorien über den Mehrwert)

(《資本論》第四卷)

寫作時間:1862年1月至年7月

出版時間:1905年和年由考茨基編訂出版為三冊

1949年郭大力中譯本三卷四冊,譯名為《剩餘價值學說史》

1954 -1961年按馬克思手稿順序編輯俄文新版

1956 -1962年編輯出版德文新版

1972年中譯本收入《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分三冊

目錄

  第一冊

  〔《剩餘價值理論》手稿目錄〕(Inhaltsverzeichnis des Manuskripts "Theorien

en Mehrwert") 

〔總的評論〕(Allgemeine Bemerkung)

  〔第一章〕詹姆斯‧斯圖亞特爵士(Sir James Steuart) 

〔第二章〕重農學派 (Die Physiokraten)

〔第三章〕亞當‧斯密 (A. Smith)

〔第四章〕關於生產勞動和非生產勞動的理論 (Theorien über

produktive und unproduktive Arbeit)

〔第五章〕奈克爾 (Necker)

  〔第六章〕魁奈的經濟表(插入部份)(Abschweifung. Tableau

Ökonomique suivant Quesnay)

〔第七章〕蘭蓋 (Linguet. Pokemik gegen die bügerlichliberale Ansicht von der

Freiheit des Arbeiters)

附錄 (Beilagen)

第二冊

〔第八章〕 洛貝爾圖斯先生。新的地租理論(插入部份)(Herr Rodbertus.

Abschweifung. Neue Theorie der Grundrente)

〔第九章〕 對所謂李嘉圖地租規律的發現史的評論〔對洛貝爾圖斯的補

充評論〕(插入部份)(Bemerkungen über die Geschichte der

Entdeckung des sogenannten Ricardoschen Gesetzes. Ergänzende

Bermerkungen über Rodbertus (Abschweifung))

   〔第十章〕 李嘉圖和亞當‧斯密的費用價格理論(批駁部份)

(Ricardos und A. Smiths Theorie über den Kostenpreis.

(Widerlegung))

   〔第十一章〕 李嘉圖的地租理論 (Ricardos Renttheorie)

   〔第十二章〕 級差地租表及其說明 (Tabellen nebst Beleuchtung Über die

Differentialrente)

〔第十三章〕 李嘉圖的地租理論(結尾)(Ricardos Renttheorie. Schluß)

〔第十四章〕 亞‧斯密的地租理論 (A. Smiths Renttheorie)

〔第十五章〕 李嘉圖的剩餘價值理論 (Ricardos Theorie über den Mehrwert)

   〔第十六章〕 李嘉圖的利潤理論 (Ricardos Profittheorie)

〔第十七章〕 李嘉圖的積累理論。對這個理論的批判。以資本的基本形

式得出危機 (Ricardos Akkumulationstheorie. Kritik derselben

Entwicklung der Krisen aus der rundform des Kapitals))

〔第十八章〕 嘉圖的其他方面。約翰‧巴頓 (Ricardos iscellanea. Schluß

Ricardos (John Barton))

附錄 (Beilagen)

第三冊

〔第十九章〕 托‧羅‧馬爾薩斯 (T. R. Malthus)

〔第二十章〕 李嘉圖學派的解體 (Auflözung der Ricardoschen Schule)

〔第二十一章〕 以李嘉圖理論為依據反對政治經濟學家的無產階級反對派

(Gegensatz gegen die Ökonomen (auf Basis der Ricardoschen

Theorie))

〔第二十二章〕 拉姆賽 (Ramsay)

〔第二十三章〕 舍爾比利埃 (Cherbuliez)

〔第二十四章〕 理查‧瓊斯 (Richard Jones)

  

附錄 (Beilagen)

   收入及其源泉。庸俗政治經濟學 (Revenue and its sources. Die Vulgärökonomie)

參考資料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恩室.编.1983.《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北京:人民出版社

Karl Marx. 1964. Economic and Philosophic Manuscripts of 1844. Tr. by Martin Mulligan.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和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兩文的比較

《關於費爾巴哈》(ad Feuerbach);《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Thesen über Feuerbach)

寫作時間:1845年春季

出版時間:1888年恩格斯收入其《費爾巴哈和德意志古典哲學的終結》一書的附錄

1924年未經恩格斯修定稿以德文和俄文發表,收入德文版選集第一卷

1960年兩種版本中譯本均收入中文版全集第三卷

全文共十一條〔畫黑影為兩版不同處;加粗部份為原文加重〕

馬克思原稿

經恩格斯修定稿

第1條

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 (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 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 (Gegenstand)、現實 (Wirklichkeit)、感性 (Sinnlichkeit),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 (die Form der Objekts oder der Anschauung) 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 (die sinnlich menschliche Tätigkeit),當作實踐 (Praxis) 去理解,不是從主觀方面去理解。所以,和唯物主義相反,能動的 (tätig) 方面卻被唯心主義抽象地發展了,當然,唯心主義是不知道真正的現實的、感性的活動 (Tätigkeit) 的。費爾巴哈想要研究跟思維客體 (Gedankenobjekt)確實不同的感性客體:但是他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客觀的 (gegenständlich) 活動。所以,他在 “基督教的本質” 中僅僅把理論的活動看成是真正人的活動,而對於實踐則只是從它的卑污的猶太人活動的表現形式去理解和確定。所以,他不了解 “革命的”、 “實踐批判的” (praktisch-kritisch) 活動的意義。

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事物、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門當作人的感性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觀方面去理解。所以,結果竟是這樣,和唯物主義相反,能動的方面卻被唯心主義發展了,但只是抽象地發展了,因為唯心主義當然是不知道真正的現實的、感性的活動的。費爾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體確實不同的感性客體,但是他沒有把人的活動本身理解為客觀的活動。所以,他在“基督教的本質”中僅僅把理論的活動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動,而對於實踐則只是從它的卑污的猶太人活動的表現形式去理解和確定。所以,他不瞭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

第2條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 (die gegenständliche Wahrheit),這並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 (Praxis) 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 (Wirklichkeit) 和力量 (Macht),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 (Diesseitigkeit)。關於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是否現實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並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於實踐的思維是否現實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

第3條

關於環境的改變和教育的唯物主義學說忘記了,環境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 (der Erzieher selbst erzogen werden muß)。因此,這種學說一定把社會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會之上。

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或自我改變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並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 (die revolutionäre Praxis)。

有一種唯物主義學說,認為人是環境和教育的產物,因而認為改變了的人是另一種環境和改變了的教育的產物,-這種學說忘記了:環境正是由人來改變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這種學說必然會把社會分成兩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會之上 (例如在羅伯特‧歐文那裏就是如此)。

環境的改變和人的活動一致,只能被看作是並合理地理解為革命的實踐。

第4條

費爾巴哈是從宗教上的自我異化 (Selbstentfremdung),從世界被二重化為宗教的世界和世俗的 (weltlich) 世界這一事實的出發的。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歸結於它的世俗基礎。但是,世俗的基礎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離,並在雲霄中為自己建立一個獨立王國,這只能用這個世俗基礎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來說明。因此,對於世俗基礎本身應當在自身中、從它的矛盾中去理解,並在實踐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從在世俗家庭中發現神聖家族的秘密之後,世俗家庭本身就應當在理論上和實踐上被消滅 (vernichten werden)。

費爾巴哈是從宗教上的 “自我異化”,從世界被二重化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現實的世界這一事實出發的。他致力於把宗教世界歸結於他的世俗基礎。他沒有注意到,在做完這一工作之後,主要的事情還沒有做哩。因為,世俗的基礎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離,並使自己轉入雲霄,成為一個獨立王國,這一事實,只能用這個世俗基礎得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來說明。因此,對於世俗基礎本身首先應當從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後用排除這種矛盾的方法在實踐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從在世俗家庭中發現了神聖家族的秘密之後,世俗家庭本身就應當在理論上受到批判,並在實踐中受到革命改造。

第5條

費爾巴哈不滿意抽象的思維 (das abstrakt Denken) 而喜歡直觀,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實踐的、人類感性的活動。

費爾巴哈不滿意抽象的思維而訴諸感性的直觀,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實踐的、人類感性活動。

第6條

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 (das religiöse Wesen) 歸結於人的本質 (das menschliche Wesen)。但是,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das ensemble der gesellschaftlichen Verhältnisse)。

費爾巴哈不是對這種現實的本質進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開歷史的進程,孤立地觀察宗教感情 (das religiöse Gemüt),並假定出一種抽象的-孤立的-人類個體;

(2)所以,本質只能被理解為 “類“ (Gattung),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自然地聯繫起來的共同性。 

費爾巴哈把宗教的本質歸結於人的本質。但是,人的本質並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實際上,它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

費爾巴哈不是對這種現實的本質進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開歷史的進程,孤立地觀察宗教感情,並假定出一種抽象的-孤立的-人類個體;

(2)所以,他只能把人的本質理解為 “類”,理解為一種內在的、無聲的、把許多個人純粹自然地聯繫起來的共同性。

第7條

所以,費爾巴哈沒看到,“宗教感情” 本身是社會的產物 (ein gesellschaftliches Produkt),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個人是屬於一定的社會形式(Gesellschaftsform) 的。

所以,費爾巴哈沒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會的產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個人,實際上是屬於一定的社會形式的。

第8條

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引到神秘主義方面去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

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導致神秘主義方面去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

第9條

直觀的唯物主義,即不是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至多也只能達到對單個人和市民社會 (die bürgliche Gesellschaft) 的直觀。

直觀的唯物主義,即不是把感性理解為實踐活動的唯物主義,至多也能做到是對 “市民社會”的單個人的直觀。

第10條

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 (die menschliche Gesellschaft) 或社會的人類 (die gesellschaftliche Menschheit)。

舊唯物主義的立腳點是“市民”社會;新唯物主義的立腳點則是人類社會或社會化了的人類。

第11條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Die Philosophen haben die Welt nur verschieden interpretiert, es kömmt darauf an, sie zu verändern)。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馬克思的主要概念

宗教

《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 (Zur Kritik der Hegelschen Rechtsphilosophie. Einleitung)

寫作時間:1843年底到1844年 1月

出版時間:1844年發表於《德法年鑑》

宗教批判

(原引用中文翻譯文字省略,載於原始講義118頁。中文翻譯請參考馬克思和恩格斯, 1972, 第一卷,第1頁第三段。德文則可參考Marx & Engels, 1970第9頁。)

· 天主創造人的說法是西方基督教傳統的一項根本信念。費爾巴哈反過來說是人創造了上帝。馬克思早年受費爾巴哈的影響,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對費爾巴哈講法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費爾巴哈 (1968)。

· 文中馬克思用到 Sozietät 〔社會〕一字,並不是現在德文中常用的 Gesellschaft。據《瓦利希德文字典》(Wahrig Deutsches Wörterbuch) 第1195頁上說,這個字的意思是「合作社;動物之間的社會交往形式,這是動物之間所必須分享的以保障物種的延續。」(Genossenschaft; Form der Vergesellschaftung von Tieren, die für die beteiliegten Tiere u. deren Arterhaltung notwendig ist)

· 馬克思這裏所提到的「國家、社會產生了宗教及顛倒了的世界觀」和涂爾幹在《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中所提到「宗教是社會的反映」的論點頗為類似。

· 這裏所謂的「人的本質」可能是借用費爾巴哈的「類本質」(Gattungswesen)觀念:指的就是「知、情、意」構成人性的三部份,是人類和其他物種有別之處。可參看費爾巴哈 (1980: 39; 1984: 30-1):「人自己意識到的人的本質究竟是甚麼呢?或者,在人裏面形成類,即形成本來的人性的東西究竟是甚麼呢?就是理性 (Vernunft)、意志 (Wille)、心 (此處譯成‘情’ Herz)。一個完善的人,必定具備思維力、意志力和心力。思維力是認識之光,意志力是品性之能量,心力是愛。理性、愛、意志力,這就是完善性 (Vollkommenheit),這就是最高的力 (das höchsten Kräft),這就是作為人的的人底絕對本質 (das absolute Wesen),就是人生存的目的。」

· 從這裏可以約略看出宗教批判只是所有批判的一個開端。

(原引用中文翻譯文字省略,載於原始講義119頁。中文翻譯請參考馬克思和恩格斯, 1972, 第一卷,第2頁完整段落第一段。德文則可參考Marx & Engels, 1970,第10頁。)

· 最後一句名言大概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但是這個上下文的脈絡就鮮為人知了。

· 從這麼一個上下文其實還看不太看得出來他在反對宗教,一定要連同更大的文脈來看。

(原引用中文翻譯文字省略,載於原始講義119頁。中文翻譯請參考馬克思和恩格斯, 1972, 第一卷,第2頁完整段落第二段。德文則可參考Marx & Engels, 1970,第10頁。)

· 第一個字 Aufhebung 中譯為「廢除」實際上只譯出了這個字的三分之一意思。一般來說,此字有「廢除」、「拋棄」、「丟掉」的意思,也同時有「保留」、和「超越」的兩種意思。所以很難用現有的一個中文字詞來涵蓋原文的意思。錢鍾書(1986: 1-3)曾在《管錐篇》一書中提過以音譯的方式為之,即「奧伏赫變」,可算是在不得已狀況下的一個辦法。否則只譯出其中一面不好的意思,很容易讓人誤解整句話。

· 這裏是說明批判舊的宗教並不是要人民拋棄幸福,而是「要求實現人民現實的幸福」。原文又特別強調「現實的」。是要多注意的。

· 這裏是不要人們對於苦難世界寄托在宗教。

宗教與自我異化

(原引用中文翻譯文字省略,載於原始講義119頁。中文翻譯請參考馬克思和恩格斯, 1972, 第一卷,第2頁完整段落第三段。德文則可參考Marx & Engels, 1970,第10頁。)

· 「彼岸世界」和「此岸世界」的二分和西方基督教傳統有密切的關係。

· 這裏提出了「自我異化」的觀念,不過並沒有特別被馬克思強調。

· 套馬克思此處的話,韋伯的「新教倫理」是屬於「彼岸世界的真理」,「資本主義精神」是屬於「此岸世界的真理」。

無產階級與哲學

(原引用中文翻譯文字省略,載於原始講義120頁。中文翻譯請參考馬克思和恩格斯, 1972, 第一卷,第15頁完整段落第二段。德文則可參考Marx & Engels, 1970,第24-25頁。)

· 無產階級的任務在此揭示的很清楚。「否定私有財產」也是很清楚的目標。

· 比較晦澀的部份是「無產階級」和「社會原則」之間的關係。

(原引用中文翻譯文字省略,載於原始講義120頁。中文翻譯請參考馬克思和恩格斯, 1972, 第一卷,第15頁最後一段第一個完整句子。德文則可參考Marx & Engels, 1970,第25頁。)

哲學和無產階級之間的關係,一個是精神武器、一個是物質武器。

(原引用中文翻譯文字省略,載於原始講義120頁。中文翻譯請參考馬克思和恩格斯, 1972, 第一卷,第16頁第二個完整段落最後一個完整句子。德文則可參考Marx & Engels, 1970,第25頁。)

· 如果讀得懂上一句,這一句看起還就怪怪的。原因當然就在「消滅」這個字,照前面對「奧伏赫變」的解釋,可以看出「消滅」只譯出了這個字的一面,而且是蠻血腥的一面,看起來整句話像是特異教派集體自殺。這都是翻譯「奧伏赫變」不當之害。

《資本論》

「宗教世界只是現實世界的反映。」(馬克思,1983: 59)

「只有當勞動條件和實際生活條件,在人們面前表現為人與人之間和人與自然之間的明白而合理的關係時,現實世界的宗教反映才會消失。」(馬克思,1983: 59)

參考資料

马克思‧1983‧《资本论 (根据作者修订的法文版第一卷翻译)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马克思和恩格斯‧19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費爾巴哈‧1968‧《宗教本質演講錄》‧林伊文‧譯‧台北:臺灣商務‧

費爾巴哈‧1984‧《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錢鍾書‧1986‧《管錐編》‧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

Ludwig Feuerbach. 1980. Das Wesen des Christentums.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Jun.

Karl Marx und Friedrich Engels. (1970)1987. Ausgewählte Werke in sechs Bänden. Bd. 1. Berlin: Dietz Verlag.

馬克思的主要概念

異化

相關作品

馬克思有關異化的想法在1840年代中期以後的書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描述。在署名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作品中,如《神聖家族》和《德意志意識型態》,雖沒有明言這些相關的章節是誰執筆的,可是從其他馬克思的文本中對比來看,發現這些章節的所使用的文字和論證方式,都和馬克思的文本極為類似,所以應該可以大膽推定是馬克思的想法。

馬克思有關異化的作品如下:

馬1844-《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Ökonomische-philosophische Manuskripte aus dem Jahre 1844)

馬1844-《詹姆斯‧穆勒〈政治經濟學原理〉一書摘要》(James MILL, Éléments d‘économie politique. Traduits par J. T. Parisot. Paris 1823. VII, 318p.)

馬恩1844-《神聖家族,或對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駁布魯諾‧鮑威爾及其伙伴》(Die heilige Familie, oder Kritik der kritischen Kritik: Gegen Bruno Bauer & Conforten)

馬恩1845-《德意志意識形態:對費爾巴哈、布‧鮑威爾和施蒂爾納所代表的現代德國哲學以及各式各樣先知所代表的德國社會主義的批判》(Die deutsche Ideologie: Kritik der neusten deutschen Philosophie in ihren Repräsentaten Feuerbach, B. Bauer und Stirner und des deutschen Sozialismus in seinen vershiedenen Propheten)

馬1867-《資本論》(Das Kapital)

《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Ökonomische-philosophische Manuskripte aus dem Jahre 1844)

寫作時間:1844年 3-8月

出版時間:1927年在莫斯科出版俄文節譯本

1932年德文全本在莫斯科馬列研究所的 D. Riazanov 策劃下出版

1964年英譯本由 Martin Milligan 翻譯出版

1956年何思敬中譯本

1979年中譯本由劉丕坤翻譯,收入中文本全集第42卷中

1988年臺灣出版繁體字版,譯者不詳

1990年伊海宇中譯本由臺北時報出版公司出版

異化勞動 (Die entfremdete Arbeit; Estranged Labor)

德文名詞和英中文譯名

德文

英文

中文

Entfremdung

Alienation

異化

Entäußerung

Estrangement

疏離

Externalization

外化

Vergegenständlichung

Objectification

對象化

客體化

「異化」研究的起因

「我們現在必須弄清楚私有制,貪欲和勞動、資本、地產三者之間的分離之間,交換和競爭之間,人的價值和人的貶值之間,壟斷和競爭之間,這全部異化 (Entfremdung; estrangement) 和貨幣制度 (Geldsystem; money system) 之間的本質聯繫。」(馬克思,1990:48; Marx, 1932: 82; 1964: 107; 1968: 511)

「異化」有幾種?

四種 (馬克思,1990:52-55; Marx, 1932: 86-89; 1964: 112-114; 1975: 327, 328)

1.工人與其勞動產品 (Produkt der Arbeit; product of labor) (物的異化 Entfremdung der Sache; the estrangement of the thing (object))

2.工人與勞動〔過程〕中的生產行為 (Akt der Produktion innerhalb der Arbeit; the act of production within the labor (process)) 本身 (自我異化 Selbstentfremdung; self-estrangement)

〔(1) 人與自然界 (Natur; nature)〕

〔(2) 人與自己 (sich selbst; himself)〕

(馬克思,1990:52, 53; Marx, 1932: 86, 87; 1964: 111, 112; 1975: 327, 328)

3. 人與人的「類本質」(Gattungswesen des Menschen; man’ s species being)

(馬克思,1990:55; Marx, 1932: 89; 1964: 114; 1975: 329)

4. 人與人的異化 (Entfremdung des Menschen von dem Menschen; the estrangement of man from man)

(馬克思,1990:55; Marx, 1932: 89; 1964: 114; 1975: 330)

一種

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

人同自己的生命活動 人與人的異化

人與自己的類本質

「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自己的生命活動、自己的類本質 (Gattungswesen)異化這一事實所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人同人相異化 (Entfremdung des Menschen von dem Menschen)。」(馬克思,1990: 55; Marx, 1932: 89; 1964: 114; 1975: 330)

這是把第四點當成前三點的集大成。

七種

概念說明

工人與勞動產品

「勞動所生產的對象,即勞動產品,作為一種異己的存在物 (ein fremdes Wesen; something alien),作為不依賴於生產者的力量 (unabhängige Macht; a power independent),同勞動相對立。勞動的產品就是固定在某個對象中、物化為對象的勞動,這就是勞動的對象化 (Vergegenständlichung; objectification)。勞動的現實化 (Verwirklichung; realization) 就是勞動的對象化。在被國民經濟學作為前提的那種狀態下,勞動的這種現實化為工人的非現實化 (Entwirklichung; loss of realization),對象化表現為對象的喪失和被對象奴役 (Verlust und Knechtschaft des Gegenstandes; loss of the object and bondage to it),占有表現為異化 (Entfremdung; estrangement)、外化 (Entäußerung; alienation)。」(馬克思,1990:48-49; Marx, 1932: 83; 1964: 108; 1968: 511-512; 1975: 324)

· 在這段話中,馬克思的幾個容易混淆的觀念全都包括在內了:異化、對象化、外化。英譯本的譯者 Martin Mulligan 以及另兩位譯者 Rodney Livingstone 和 Gregor Benton 對這些字詞的意思和相對的英譯名詞都有詳盡的解說,參見 Marx (1964: 57-60; 1975: 429-432)。

· 1968年德文版的《馬恩作品集》中「異己的存在物」(ein fremdes Wesen) 都算是原文強調,這和1932年版的德文版是一致的。只不過,早先版本的強調用的是將字體做比較寬鬆的排版,後來的版本是將該字用斜體字表示。英譯本同德文原本。中文版未將「存在物」加重,是和原文不符的。

· 一般都把第一句話當成是「異化」的解釋名詞答案。因為馬克思本人並沒有很嚴肅的說什麼是異化,不過,第一句話很容易讓人只想到異化只適用於生產者,亦即無產階級。我認為這是不對的〔理由參見「兩種人的異化」的舉證和說明〕。可是,一般人卻信之不疑。

「工人同自己的勞動產品 (Produkt seiner Arbeit; product of his labor) 的關係就是同一個異己的 (fremd; alien) 對象關係。因為根據這個前提,很明顯的,工人在勞動中耗費的力量越多,他親手創造出來反對自身的、異己的對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內部世界就越貧乏,歸他所有的東西就越少…工人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對象;但現在這個生命已不再屬於他而屬於對象了。因此,這個活動越多,工人就越喪失對象。凡是成為他勞動產品的東西,就不再是他本身的東西。因此,這個產品越多,他本身的東西就越少。工人在他的產品中的外化 (Entäußerung; alienation; externalization),不僅意味著他的勞動成為對象,成為外部的 (äußer; external) 存在,而且意味著他的勞動作為一種異己的東西不依賴於他而在他之外 (äußer; outside) 存在,並成為同他對立的獨立力量;意味著他給予對象的生命作為敵對的和異己的東西同他相對立。」(馬克思,1990:49; Marx, 1932: 83-84; 1964: 108; 1975: 324)

· 這裡說的和上文差不多,強調的是工人和勞動產品的異化。

· 馬克思在此段所用的概念多為「外化」。

工人與自然界

「沒有自然界 (Natur; nature),沒有感性的外部世界 (sinnliche Außenwelt; sensuous external world),工人就什麼也不能創造。它是工人用來實現自己的勞動、在其中展開勞動活動、由其中生產出和借以生產出自己的產品的材料。」(馬克思,1990:50; Marx, 1932: 84; 1964: 109; 1975: 325)

「自然界一方面在這樣意義上給勞動提供生活資料 (Lebensmittel; means of life),即沒有勞動加工的對象,勞動就不能存在 (leben; live),另一方面,自然界也在更狹隘的意義上提供生活資料,及提供工人 (Arbeiter; worker) 本身肉體生存所需的資料。」(馬克思,1990:50; Marx, 1932: 84; 1964: 109; 1975: 325)

「因此,工人越是透過自己的勞動占有 (aneignen; appropriate) 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他就越是在兩個方面失去生活資料 (Lebensmittel; means of life):第一、感性的外部世界越來越不成為屬於他的勞動對象,不成為他的勞動的生活資料;第二、這個外部世界越來越不給他提供直接意義的生活資料,即勞動者的肉體生存所需要的資料。」(馬克思,1990:50; Marx, 1932: 84; 1964: 109; 1975: 325)

「因此,工人在這兩方面成為自己對象的奴隸:首先,他得到勞動的對象 (Gegenstand der Arbeit; object of labor),也就是得到工作 (Arbeit; work);其次,他得到生存資料 (Subsistenzmittel; means of subsistence)。因而,他首先作為工人 (Arbeiter; worker),其次作為肉體的主體 (physisches Subjekt; physical subject),才能夠生存。這種奴隸的狀態的頂點就是:他只有作為工人才能維持作為肉體的主體的生存,並且只有作為肉體的主體才能是工人。」(馬克思,1990:50; Marx, 1932: 84; 1964: 109; 1975: 325)

工人與勞動

「勞動為富人生產了奇蹟般的東西,但是為工人生產了赤貧。勞動創造了宮殿,但是給工人創造了貧民窟。勞動創造了美,但是使工人變成畸形。勞動用機器代替了手工勞動,但是使一部份工人回到野蠻的勞動,並使一部份工人變成機器。勞動產生了智慧,但是給工人生產了愚鈍和痴呆。」(馬克思,1990:50-51; Marx, 1932: 85; 1964: 110; 1975: 325-326)

「勞動對工人來說是外在的東西 (äußerlich; external),也就是說,不屬於他的本質的東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因此,工人只有在勞動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勞動中則感到不自在,他再不勞動時覺得舒暢,而在勞動時就覺得不舒暢。因此,他的勞動不是自願的勞動,而是被迫的強制勞動 (Zwangsarbeit; forced labor)。」(馬克思,1990: 51; Marx, 1932: 85-86; 1964: 110-111; 1975: 326)

「對工人來說,勞動的外在性質 (Äußerlichkeit; external character),就表現在這種勞動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別人的;勞動不屬於他;他在勞動中也不屬於他自己,而是屬於別人…他的活動屬於別人,這種活動是他自身的喪失。」(馬克思,1990: 52; Marx, 1932: 86; 1964: 111; 1975: 326-327)

工人與生產〔生產行為/生產活動〕

「當我們問勞動的本質關係是什麼的時候,我們問的是工人 (Arbeiter; worker) 同生產的關係。」(馬克思,1990:51; Marx, 1932: 85; 1964: 110; 1975: 326)

「異化 (Entfremdung; estrangement) 不僅表現在結果上,而且表現在生產行為 (Akt der Produktion; act of productivity)中,表現在生產活動 (der produzierenden Tätigkeit; producing activity) 本身中。如果工人不是在生產行為本身中使自身異化,那麼工人怎麼會同自己活動的產品向同某種異己的東西那樣相對立呢?產品不過是活動、生產的總結。因此,如果勞動的產品是外化 (Entäußerung; alienation),那麼生產本身就必然是能動的外化,或活動的外化 (Entäußerung der Tätigkeit; alienation of activity),外化的活動 (Tätigkeit der Entäußerung; the activity of alienation)。在勞動對象的異化中不過總結了勞動的活動本身的異化 (Entfremdung; estrangement)、外化 (Entäußerung; alienation)。」(馬克思,1990: 51; Marx, 1932: 85; 1964: 110; 1975: 326)

類存在物 (Gattungswesen; species being)、類生活 (Gattungsleben; life of species; species-life)

「人是類存在物 ,不僅因為人在實踐上和理論上都把類 (Gattung; species)-自身的類以及其他物的類-當作自己的對象;而且因為-這只是同一件事情的另一種說法-人把自身當作現有的、有生命的類來對待,當作普遍的 (universelle; universal) 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 (Wesen; being) 來對待。」(馬克思,1990: 53; Marx, 1932: 87; 1964: 112; 1975: 327)

「異化勞動,由於(1)使自然界,(2)使人本身,他自己的活動機能 (tätige Funktion; active functions),他的生命活動 (Lebenstätigkeit; life activity) 同人相異化,也就使類 (Gattung; species) 同人相異化;他使人把類生活 (Gattungsleben; life of species) 變成維持個人生活的手段。第一、它使類生活和個人生活異化;第二、把抽象形式的個人生活變成同樣是抽象形式和異化形式的類生活的目的。」(馬克思,1990: 53-54; Marx, 1932: 87; 1964: 112; 1975: 328)

「生產活動本來就是類生活。這是產生生命的生活。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 (species) 的類特性 (Gattungscharakter; species character) 就在於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識的活動。生活本身卻僅僅成為生活的手段 (Lebensmittel; means to life)。」(馬克思,1990: 54; Marx, 1932: 88; 1964: 113; 1975: 328)

「有意識的生命活動把人同動物的生命活動直接區分開來。正是由於這一點,人才是類存在物。或者說,正因為人是類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識的存在物,也就是說,他自己的生活對他是對象。僅僅由於這一點,他的活動才是自由的活動。異化勞動把這種關係顛倒過來,以至人正因為是有意識的存在物 (ein bewußtes Wesen;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