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七十年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 -...

1
CONSTRUCTION TIMES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 CN 31-0051 邮发代号 3-82 每周一、四出版 www.jzsbs.com 中国建筑业产业报 2019 年 8月12日 星期一 3650 本期 8 本报讯 2018年,全国建筑业完成 总 产 值 23.5 万 亿 元 , 是 1952 年 的 4124 倍,年均增长 13.4%;全国各种类型建筑 业法人单位超过120多万家,是1952年 的1539倍,年均增长11.8%……这些数 字来自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新中国成 立 70 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 建筑业篇,显示了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 展。 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在 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建 筑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结 构日趋优化,技术显著提高,实力明显 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为突出 的贡献建筑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对 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建筑业产值规模屡创新高,逐步发 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行业。1952年,全 国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7亿元;1956 年完成总产值146亿元,突破百亿大 关;1988 年完成总产值 1132 亿元,突破 千亿大关,1998年完成总产值10062亿 元,突破万亿大关;2011年完成总产值 11.6万亿元,突破十万亿大关;2017年 完成总产值21.4万亿元,突破二十万亿 大关。2018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 23.5 万亿元,是 1952 年的 4124 倍,年均 增长 13.4%。 建筑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对国民经 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18年,建筑业 增加值达到 6.2 万亿元,是 1978 年的 445 倍,年均增长16.5%;占GDP的比重为 6.9%,比 1978 年提高 3.1 个百分点;建筑 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为8.2%,比 1979 年提高 6.8 个百分点。 建设成就惠及社会,为保障和改善 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城 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39 平方米,比 1978年增加3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 住房建筑面积 47.3 平方米,比 1978 年增 加39.2平方米。2018年,我国铁路营业 里程达到 13.1 万公里,是 1978 年的 2.5 倍,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 2.9 万公里 以上。 建筑业企业创税能力显著增强,对 财政的贡献更加突出。2018年上缴税收 7624亿元,比1991年的43亿元增长了 178倍,年均增速为21.2%;年人均上缴 税收从 403 元增加到 13703 元,增长了 33 倍,年均增速为14%。2018年,建筑业 企业缴纳税金占全国税收收入(扣除出 口退税) 的比重为 5.5%,比 1991 年上升 4.1 个百分点。 建设项目亮点纷呈,为“中国建 造”品牌增添活力。三峡大坝、青藏铁 路、港珠澳大桥、水立方、上海中心大 厦、华龙一号等一系列世界顶尖水准建 设项目相继建成,成为“中国建造”的 醒目标志。与此同时,建筑业积极拓展 海外业务,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 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着 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 体设施的互联互通,陆续建成了中缅原 油管道、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蒙 内铁路等设施,赢得了广泛赞誉,使 “中国建造”品牌在国际上进一步打响。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 合同额超过 6000 亿美元,其中,2018 年 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 7721 份,新签合 同额1257.8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 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2%;完成营业额 893.3 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 52.8%。 建筑业企业迅速成长,综合实 力显著增强 据建筑工程部(新中国成立之初到 1970年设立的一个隶属于国务院的部级 机构)编制的1952年企业单位目录记 载,当年中国建筑业具有编号的企业仅 有 62 家。1980 年,全民和城镇集体所有 制建筑施工企业 6604 家,比新中国成立 初期增长百倍以上。2018年,全国各种 类型建筑业法人单位已超过120多万 家,其中有施工活动的具有建筑业企业 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达 到 9.5 万多家,是 1952 年的 1539 倍,年 均增长 11.8%。 与此同时,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也 得到明显提升:一是装备水平更加先 进。2018年,建筑业企业自有施工机械 设 备 总 台 数 1104.5 万 台 , 是 1982 年 的 54.2 倍,年均增长 11.7%;年末自有机械 设备总功率突破2.6亿千瓦,是1982年 的 8.7 倍,年均增长 6.2%;年末自有机械 设 备 净 值 6246 亿 元 , 是 1982 年 的 50.2 倍,年均增长 11.5%。二是承揽工程能力 明显增强。从签订合同额看,2018年, 全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工程承包合同额达 到 49.4 万亿元,是 2002 年的 18.5 倍,年 均增长 20%,年均增量达 2.9 万亿元。三 是施工能力大大提高。2018年,全国建 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40.9亿平方米, 是 1980 年 的 62.8 倍 , 年 均 增 长 11.5% , 年均增量达 3.6 亿平方米。四是企业家底 更加殷实。201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实 收资本达到 3.9 万亿元,是 1993 年的 48.2 倍,年均增长 16.8%;资产总计 23.4 万亿 元 , 是 1993 年 的 62.9 倍 , 年 均 增 长 18.0%;营业收入 21.2 万亿元,是 1993 年 的66.6倍,年均增长18.3%;利润总额 0.8 万亿元,是 1993 年的 124.5 倍,年均 增长21.3%。五是企业资质显著提升。 2018年,全国二级及以上资质的总专包 建筑业企业 4.4 万个,是 2002 年的 3 倍, 占全部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个数的比重 为 46.0% , 比 2002 年 提 高 12.5 个 百 分 点。六是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根据 2018 年 美 国 《工 程 新 闻 纪 录》(ENR) 发布的国际承包商 250 强榜单,有 69 家 中国内地企业上榜,数量已连续四年居 各国首位。上榜中国企业的国际营业额 占比继续保持全球第一位,达到了 23.7%,比第二名占比高9.8个百分点, 比2017年提高2.6个百分点。上榜企业 中,有 3 家企业进入 10 强,比 2017 年增 加一家。此外,9 大重点领域的 10 强榜 单中,中国企业在 8 个领域榜上有名, 并位居交通运输、电力等行业榜首。 从业人员持续增加,成为吸纳 就业的重要领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建筑业有组 织的建筑职工不到 20 万人;1980 年,建 筑 业 从 业 人 员 增 加 到 648 万 人 。 2018 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5563 万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78倍,是 1980 年的 8.6 倍,1981~2018 年年均增长 5.8%;建筑业年末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 人员的比重为7.2%,比1980年提高5.6 个百分点。 (下转第 2 版) 壮丽七十年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 2018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法人单位分别为1952年的4124倍和1539倍 新媒体制作如何“蹭热度”、如何快 速涨粉、如何实现“病毒式”传播……8 月8~9日,百余家建企齐聚“魔都”上 海,参加由建筑时报社主办的2019建筑 业微信公众号运维经验交流研讨会。各 大建企新媒体负责人、运营者齐聚一 堂,本着更加专业、更加务实的态度, 共同探讨与交流新媒体内容生产和推广 运营的经验和感触。 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 书长康春江,安徽省建筑业协会常务副秘 书长马丽,江苏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孙振 意,深圳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赵正明,中 建协建筑史志与企业文化分会副会长、中 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薛锋, 河南省建筑业协会信息部主任唐婉晓,建 筑时报社总编辑余凯凯等领导嘉宾出席会 议。 嘉宾和代表致辞:展望融媒体 未来 扎根公众号运营 面对新技术和新形势,媒体和媒体人 应该走向何方?会上,两位发言嘉宾都认 为:媒体融合发展才是未来之路。 余凯凯表示,近年来建筑时报社不断 深化改革,大力发展融媒体业态,如今已 经从单一的纸媒转型为由建筑时报纸媒、 建筑新网门户网站、建筑时报官方微信公 众号组成的融媒体平台。 康春江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 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从提出推动媒体 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到推动媒体融合向 纵深发展,从加强顶层设计到提出采编发 流程再造以及媒体中心的建设,习近平同 志的重要论述已经为媒体融合发展绘就了 新的路线。 会上,三位协会、企业代表也和与会 人员分享了自家微信公众号运营心得经验。 赵正明表示,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号这 一形式,弘扬建筑产业、企业和产业工人 的风采风貌。通过微信平台,协会会员与 会员间的横向交流得到增强,促进行业企 业之间的资源对接。 中国五冶企业代表章炳捷介绍道,中 国五冶以官网、报纸、杂志为主要内宣渠 道,微信公众号主要功能为辅助五冶集团 内外宣传工作,包括五冶风采、五冶资讯 两个主要模块。截至 2019 年 8 月,订阅用 户数达 7866 人,与目标受众重合度高。 华蓝设计企业代表钟蕾提出,技术 性、专业性的文章才能体现出企业实力, 但往往点击率不高,专业性和可读性之间 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专家培训:领域更加凸显 决实际问题 研讨交流会的重点便是专家培训,本 次会议邀请了来自澎湃网、喜马拉雅等企 业的资深新媒体运营、内容生产专家,带 来微信运营实战教学。透析建筑业和新媒 体交叉领域,与会专家的观点中体现出诸 多共识: 建筑业微信运营者们应该具备新媒体 思维—澎湃网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张凌认 为,当前政企公众号的一大问题是质量较 弱,很多号是公文式的“自嗨”;喜马拉雅 资深撰稿人胃窦提出,许多公司的微信推 送以自我为中心、以公司为导向,这样很 难受读者欢迎。 标题制作非常重要—135 编辑器合 伙人兼COO孙晓芳说:“为什么要在标题 和封面上下功夫?你的文章会不会被打开 就取决于此,只有 3~5 秒的时间,人家就 划过去了。”张凌表示,当前微信公众号的 发展红利已过,更强调社交属性,又因为 图片元素的削弱,对于标题制作的要求更 高。 编辑应当了解受众—上海竺像网络 公司 CEO 杨俪介绍道,应当了解用户正处 于何种场景,并为其提供适用于该场景的 信息。胃窦认为,公众号的定位问题,就 是明晰公众号给谁看、能解决何种困难的 问题。 聚焦于新媒体运维的不同方面,与会 专家又各自给予了实操性意见: 张凌在《化腐朽为神奇—企业新媒 体蹭热点实战篇》中提出,在新媒体选题 方面,应当注重话题性、深度以及感人的 细节。在新媒体内容制作方面,应当少文 多图、注重于读者互动并勇于“玩梗”。她 认为,新媒体运营不要盲目追求“10 万+”,更不要照搬公文。 (下转第 2 版) 更专业 更专业 更务实 更务实 更进一步 更进一步 — 记 2019 建 筑 业 微 信 公 众 号 运 维 经 验 交 流 研 讨 会 见习记者 张翼翔 本报讯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 设厅近日印发《关于权限内建筑类 企业资质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 的通知》,8月1日起已实施。权限 内建筑业企业资质和工程监理企业 资质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这 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例。 据了解,此次在建筑和市政工 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审批推行告 知承诺制的基础上,将实施范围扩 大至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权限内所有 建筑业企业资质和工程监理企业资 质审批,包含首次申请、升级、增 项、延续和重新核定。省住房城乡 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 推动建筑类企业资质管理向“宽准 入、严监管、强服务”转变,建立 “诚信规范、审批高效、监管完善” 的审批体系,将“放管服”改革落 到实处,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申请企业承诺满足资质标准条 件并填报相关指标、法定代表人签 署告知承诺书后即可获批资质,申请 人对承诺内容真实性负责,并承担法 律责任。实行告知承诺制后,建筑类 企业资质申报材料由最多 17 项压缩 至 1 项,审批时间由 45 个工作日(含 专家审查时间)压缩至10个工作日。 据悉,河南省住建厅将在资质 批准 12 个月内,对企业业绩进行全 面核查。资质核查中发现有弄虚作 假行为,将依法撤销相应资质,进 行行政处罚,并列入建筑市场黑名 单,三年内不得申请该项资质。此 外,河南住建厅在门户网站开设企 业资质行政审批专栏,对申报单位 申报材料中的企业基本信息、主要 人员、工程业绩、必要的技术设备 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12个月,其 间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举报。 (贺志泉) 河南权限内建企资质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 申报材料由最多 17 项压缩至 1 项 审批时间由 45 个工作日压缩至 10 个 本报讯 日前,国家防总办公室发出 通知,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毫 不松懈地做好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期,受强降雨影响,我国多地发生 山洪和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当 前又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时期,山 洪和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危害大。为 此,国家防总要求: 一 是 把 责 任 落 实 到 乡 (镇)、 村 、 组、人,落实到每一处山洪灾害危险区、 每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是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不断完善防 抗救预案。对山洪灾害危险区和地质灾害 隐患点进行再排查,突出山丘区居民集中 点、非正规旅游景点、施工单位、工矿企业 等薄弱环节,逐处逐个细化和完善人员转 移避险预案,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 留死角、无缝覆盖”的灾害防御预案体系。 三是加强监测,提前预警。充分利用 多种渠道,确保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 四是专群结合,及时果断转移危险区 人员。坚持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相结合, 重点隐患点要安排专人 24 小时值守,切实 解决旅游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工程施工 人员等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及 时果断转移危险地区人员。 此外,要大力宣传,强化演练和协同 配合,全力救灾。 (鲍勋) 国家防总进一步安排部署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施工单位及人员列入重点对象 本报讯 因地制宜发展夜间经济,巩 固提升住房、汽车消费,建设美丽乡村 外,同时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专项行动, 今年完成投资 1 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补 短板项目 3300 亿元,以重点领域投资扩大 内需。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发文《关于 大力拓展消费市场加快塑造内需驱动型经 济新优势的意见》,提出12条举措拓展消 费市场,打造内需驱动型经济新形势。 该意见提出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铁路 方面,加快鲁南高铁等10个在建项目建 设,力争新开工济郑、鲁南高铁菏泽至兰 考段等 5 个高铁项目,建成鲁南高铁日照 至临沂段及临沂至曲阜段等 4 个项目;公 路方面,加快青兰高速泰安至聊城段等 27 个在建项目建设,新开工济南至高青等 5 个项目,建成长深线高青至广饶段等 9 个 项目,新改建普通国省道320公里;机场 方面,加快临沂机场改扩建等 4 个在建项 目建设,新开工菏泽机场等 3 个项目;港 口方面,做大做强省港口集团,保障港口 企业所在市税收分成不变,加快推进青岛 港前湾港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日照港岚 山港区大型散货码头等项目建设;城市轨 道交通方面,投资270亿元,加快济南、 青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水利方面,完成庄里水库、黄水东调 二期和峡山水库胶东调蓄省级战略水源地 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老岚水库 前期工作,开展南水北调胶东续建、南滨 海调水、沂沭河洪水资源利用等骨干水网 工程论证建设。 5G基础设施方面,加快济南、青岛、 烟台等核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 5G 基站等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年底前实现设 区市城区重点区域 5G 网络连续覆盖。能源 设施方面,加快“外电入鲁”输电工程建 设,实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打造海上风 电、沿海核电和沿海 LNG 进口三大基地, 启动首批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 目。市政基础设施方面,全面推进城镇生 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城市排水管网、综 合管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等项目 建设。 (陆文芯) 山东12条举措打造内需驱动型经济 拓展消费市场与基建补短板齐施

Transcript of 壮丽七十年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 -...

Page 1: 壮丽七十年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 - dzb.jzsbs.comdzb.jzsbs.com/.../201908/12/8a00c65d-933f-4d0f-afa4-1ae688d150e… · 到9.5万多家,是1952年的1539倍,年 均增长11.8%。

CONSTRUCTION TIMES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31-0051 邮发代号3-82 每周一、四出版 www.jzsbs.com

中 国 建 筑 业 产 业 报 2019年8月12日星期一

第3650期 本期8版

本报讯 2018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 23.5 万亿元,是 1952 年的 4124倍,年均增长13.4%;全国各种类型建筑业法人单位超过 120 多万家,是 1952 年的 1539 倍,年均增长 11.8%……这些数字来自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建筑业篇,显示了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趋优化,技术显著提高,实力明显提升,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较为突出的贡献——

建筑业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

建筑业产值规模屡创新高,逐步发展成为国民经济重要行业。1952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57亿元;1956年完成总产值 146 亿元,突破百亿大关;1988年完成总产值1132亿元,突破千亿大关,1998 年完成总产值 10062 亿

元,突破万亿大关;2011年完成总产值11.6 万亿元,突破十万亿大关;2017 年完成总产值21.4万亿元,突破二十万亿大关。2018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23.5万亿元,是1952年的4124倍,年均增长13.4%。

建筑业增加值稳步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2018年,建筑业增加值达到6.2万亿元,是1978年的445倍,年均增长 16.5%;占 GDP 的比重为6.9%,比1978年提高3.1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对 GDP 的贡献率为 8.2%,比1979年提高6.8个百分点。

建设成就惠及社会,为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2018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2.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7.3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39.2平方米。2018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 13.1 万公里,是 1978 年的 2.5倍,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达2.9万公里以上。

建筑业企业创税能力显著增强,对财政的贡献更加突出。2018年上缴税收

7624 亿元,比 1991 年的 43 亿元增长了178倍,年均增速为21.2%;年人均上缴税收从403元增加到13703元,增长了33倍,年均增速为 14%。2018 年,建筑业企业缴纳税金占全国税收收入 (扣除出口退税) 的比重为5.5%,比1991年上升4.1个百分点。

建设项目亮点纷呈,为“中国建造”品牌增添活力。三峡大坝、青藏铁路、港珠澳大桥、水立方、上海中心大厦、华龙一号等一系列世界顶尖水准建设项目相继建成,成为“中国建造”的醒目标志。与此同时,建筑业积极拓展海外业务,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重大项目的规划和建设,着力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四位一体设施的互联互通,陆续建成了中缅原油管道、摩洛哥穆罕默德六世大桥、蒙内铁路等设施,赢得了广泛赞誉,使

“中国建造”品牌在国际上进一步打响。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国在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超过6000亿美元,其中,2018年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7721份,新签合

同额 1257.8 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 52%;完成营业额893.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52.8%。

建筑业企业迅速成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据建筑工程部 (新中国成立之初到1970年设立的一个隶属于国务院的部级机构) 编制的 1952 年企业单位目录记载,当年中国建筑业具有编号的企业仅有62家。1980年,全民和城镇集体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6604家,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百倍以上。2018年,全国各种类型建筑业法人单位已超过 120 多万家,其中有施工活动的具有建筑业企业资质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达到 9.5 万多家,是 1952 年的 1539 倍,年均增长11.8%。

与此同时,建筑业企业综合实力也得到明显提升:一是装备水平更加先进。2018年,建筑业企业自有施工机械设备总台数 1104.5 万台,是 1982 年的54.2倍,年均增长11.7%;年末自有机械设备总功率突破 2.6 亿千瓦,是 1982 年

的8.7倍,年均增长6.2%;年末自有机械设备净值 6246 亿元,是 1982 年的 50.2倍,年均增长11.5%。二是承揽工程能力明显增强。从签订合同额看,2018 年,全国建筑业企业签订工程承包合同额达到49.4万亿元,是2002年的18.5倍,年均增长20%,年均增量达2.9万亿元。三是施工能力大大提高。201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40.9亿平方米,是 1980 年的 62.8 倍,年均增长 11.5%,年均增量达3.6亿平方米。四是企业家底更加殷实。201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实收资本达到3.9万亿元,是1993年的48.2倍,年均增长16.8%;资产总计23.4万亿元 , 是 1993 年 的 62.9 倍 , 年 均 增 长18.0%;营业收入21.2万亿元,是1993年的 66.6 倍,年均增长 18.3%;利润总额0.8万亿元,是1993年的124.5倍,年均增长 21.3%。五是企业资质显著提升。2018年,全国二级及以上资质的总专包建筑业企业4.4万个,是2002年的3倍,占全部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个数的比重为 46.0%,比 2002 年提高 12.5 个百分点。六是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根据

2018 年美国 《工程新闻纪录》(ENR)发布的国际承包商250强榜单,有69家中国内地企业上榜,数量已连续四年居各国首位。上榜中国企业的国际营业额占 比 继 续 保 持 全 球 第 一 位 , 达 到 了23.7%,比第二名占比高 9.8 个百分点,比 2017 年提高 2.6 个百分点。上榜企业中,有3家企业进入10强,比2017年增加一家。此外,9 大重点领域的 10 强榜单中,中国企业在 8 个领域榜上有名,并位居交通运输、电力等行业榜首。

从业人员持续增加,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领域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建筑业有组织的建筑职工不到20万人;1980年,建筑业从业人员增加到 648 万人。2018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年末从业人员5563万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 278 倍,是1980年的8.6倍,1981~2018年年均增长5.8%;建筑业年末从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为 7.2%,比 1980 年提高 5.6个百分点。

(下转第2版)

壮丽七十年 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2018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法人单位分别为1952年的4124倍和1539倍

新媒体制作如何“蹭热度”、如何快速涨粉、如何实现“病毒式”传播……8月 8~9 日,百余家建企齐聚“魔都”上海,参加由建筑时报社主办的 2019 建筑业微信公众号运维经验交流研讨会。各大建企新媒体负责人、运营者齐聚一堂,本着更加专业、更加务实的态度,共同探讨与交流新媒体内容生产和推广运营的经验和感触。

上海市建筑施工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康春江,安徽省建筑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马丽,江苏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孙振意,深圳建筑业协会副秘书长赵正明,中建协建筑史志与企业文化分会副会长、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薛锋,

河南省建筑业协会信息部主任唐婉晓,建筑时报社总编辑余凯凯等领导嘉宾出席会议。

嘉宾和代表致辞:展望融媒体未来 扎根公众号运营

面对新技术和新形势,媒体和媒体人应该走向何方?会上,两位发言嘉宾都认为:媒体融合发展才是未来之路。

余凯凯表示,近年来建筑时报社不断深化改革,大力发展融媒体业态,如今已经从单一的纸媒转型为由建筑时报纸媒、建筑新网门户网站、建筑时报官方微信公众号组成的融媒体平台。

康春江提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从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任务,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从加强顶层设计到提出采编发流程再造以及媒体中心的建设,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论述已经为媒体融合发展绘就了新的路线。

会上,三位协会、企业代表也和与会人员分享了自家微信公众号运营心得经验。

赵正明表示,希望通过微信公众号这一形式,弘扬建筑产业、企业和产业工人的风采风貌。通过微信平台,协会会员与会员间的横向交流得到增强,促进行业企业之间的资源对接。

中国五冶企业代表章炳捷介绍道,中国五冶以官网、报纸、杂志为主要内宣渠道,微信公众号主要功能为辅助五冶集团内外宣传工作,包括五冶风采、五冶资讯两个主要模块。截至2019年8月,订阅用户数达7866人,与目标受众重合度高。

华蓝设计企业代表钟蕾提出,技术性、专业性的文章才能体现出企业实力,但往往点击率不高,专业性和可读性之间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专家培训:领域更加凸显 解决实际问题

研讨交流会的重点便是专家培训,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澎湃网、喜马拉雅等企业的资深新媒体运营、内容生产专家,带来微信运营实战教学。透析建筑业和新媒体交叉领域,与会专家的观点中体现出诸

多共识:建筑业微信运营者们应该具备新媒体

思维——澎湃网微信公众号负责人张凌认为,当前政企公众号的一大问题是质量较弱,很多号是公文式的“自嗨”;喜马拉雅资深撰稿人胃窦提出,许多公司的微信推送以自我为中心、以公司为导向,这样很难受读者欢迎。

标题制作非常重要——135 编辑器合伙人兼COO孙晓芳说:“为什么要在标题和封面上下功夫?你的文章会不会被打开就取决于此,只有3~5秒的时间,人家就划过去了。”张凌表示,当前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红利已过,更强调社交属性,又因为图片元素的削弱,对于标题制作的要求更高。

编辑应当了解受众——上海竺像网络公司CEO杨俪介绍道,应当了解用户正处于何种场景,并为其提供适用于该场景的信息。胃窦认为,公众号的定位问题,就是明晰公众号给谁看、能解决何种困难的问题。

聚焦于新媒体运维的不同方面,与会专家又各自给予了实操性意见:

张凌在《化腐朽为神奇——企业新媒体蹭热点实战篇》中提出,在新媒体选题方面,应当注重话题性、深度以及感人的细节。在新媒体内容制作方面,应当少文多图、注重于读者互动并勇于“玩梗”。她认 为 , 新 媒 体 运 营 不 要 盲 目 追 求 “10万+”,更不要照搬公文。

(下转第2版)

更 专 业更 专 业 、、 更 务 实更 务 实 、、 更 进 一 步更 进 一 步——记 2019 建筑业微信公众号运维经验交流研讨会

□见习记者 张翼翔本报讯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近日印发《关于权限内建筑类企业资质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的通知》,8月1日起已实施。权限内建筑业企业资质和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例。

据了解,此次在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审批推行告知承诺制的基础上,将实施范围扩大至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权限内所有建筑业企业资质和工程监理企业资质审批,包含首次申请、升级、增项、延续和重新核定。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旨在推动建筑类企业资质管理向“宽准入、严监管、强服务”转变,建立

“诚信规范、审批高效、监管完善”的审批体系,将“放管服”改革落到实处,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申请企业承诺满足资质标准条件并填报相关指标、法定代表人签署告知承诺书后即可获批资质,申请人对承诺内容真实性负责,并承担法律责任。实行告知承诺制后,建筑类企业资质申报材料由最多17项压缩至1项,审批时间由45个工作日(含专家审查时间)压缩至10个工作日。

据悉,河南省住建厅将在资质批准12个月内,对企业业绩进行全面核查。资质核查中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将依法撤销相应资质,进行行政处罚,并列入建筑市场黑名单,三年内不得申请该项资质。此外,河南住建厅在门户网站开设企业资质行政审批专栏,对申报单位申报材料中的企业基本信息、主要人员、工程业绩、必要的技术设备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 12 个月,其间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举报。(贺志泉)

河南权限内建企资质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申报材料由最多17项压缩至1项 审批时间由45个工作日压缩至10个

本报讯 日前,国家防总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毫不松懈地做好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近期,受强降雨影响,我国多地发生山洪和地质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当前又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时期,山洪和地质灾害发生频率高,危害大。为此,国家防总要求:

一是把责任落实到乡 (镇)、村、组、人,落实到每一处山洪灾害危险区、每一个地质灾害隐患点。

二是全面排查风险隐患,不断完善防

抗救预案。对山洪灾害危险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再排查,突出山丘区居民集中点、非正规旅游景点、施工单位、工矿企业等薄弱环节,逐处逐个细化和完善人员转移避险预案,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无缝覆盖”的灾害防御预案体系。

三是加强监测,提前预警。充分利用多种渠道,确保预警信息到村、到户、到人。

四是专群结合,及时果断转移危险区人员。坚持专业监测和群测群防相结合,重点隐患点要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切实解决旅游人员、外来务工人员、工程施工人员等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及时果断转移危险地区人员。

此外,要大力宣传,强化演练和协同配合,全力救灾。 (鲍勋)

国家防总进一步安排部署山洪和地质灾害防御工作

施工单位及人员列入重点对象

本报讯 因地制宜发展夜间经济,巩固提升住房、汽车消费,建设美丽乡村外,同时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专项行动,今年完成投资1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3300亿元,以重点领域投资扩大内需。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发文《关于大力拓展消费市场加快塑造内需驱动型经济新优势的意见》,提出12条举措拓展消费市场,打造内需驱动型经济新形势。

该意见提出加快重大项目建设。铁路方面,加快鲁南高铁等 10 个在建项目建设,力争新开工济郑、鲁南高铁菏泽至兰考段等5个高铁项目,建成鲁南高铁日照至临沂段及临沂至曲阜段等4个项目;公

路方面,加快青兰高速泰安至聊城段等27个在建项目建设,新开工济南至高青等 5个项目,建成长深线高青至广饶段等9个项目,新改建普通国省道320公里;机场方面,加快临沂机场改扩建等4个在建项目建设,新开工菏泽机场等3个项目;港口方面,做大做强省港口集团,保障港口企业所在市税收分成不变,加快推进青岛

港前湾港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日照港岚山港区大型散货码头等项目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投资 270 亿元,加快济南、青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水利方面,完成庄里水库、黄水东调二期和峡山水库胶东调蓄省级战略水源地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老岚水库前期工作,开展南水北调胶东续建、南滨

海调水、沂沭河洪水资源利用等骨干水网工程论证建设。

5G基础设施方面,加快济南、青岛、烟台等核心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5G基站等网络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年底前实现设区市城区重点区域5G网络连续覆盖。能源设施方面,加快“外电入鲁”输电工程建设,实施光伏发电示范工程,打造海上风电、沿海核电和沿海LNG进口三大基地,启动首批海上风电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市政基础设施方面,全面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城市排水管网、综合管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等项目建设。 (陆文芯)

山东 12条举措打造内需驱动型经济

拓展消费市场与基建补短板齐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