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ecutive's Talk 理事長的話 永續發展確保成功 contents · 36...

3
社團法人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 Executive's Talk 理事長的話 1 值歲末年終,回顧這一年間,協會也和 其他企業一樣,面臨了多方面的挑戰, 但在全體理監事與工作人員的努力,以及所有會員 的支持下,也都順利的度過。展望未來,預祝所有 協會會員與各界採購與供應管理先進們,有一個平 安豐收的新年。 本期十二月號採購雙月刊以『永續發展確保成 (Sustainability Ensures Success)』 作 為 主 題, 這 也是協會今年承辦國際採購與供應管理總會 2017 IFPSM World Summit 國際高峰會之主題。然而,永 續發展在現今已經變成各企業的一門顯學,雖然這 幾年雙月刊中陸陸續續有討論到一些相關的概念, 例如永續採購 (Sustainable Procurement)、循環經濟 (Circular Economy)、永續供應 (Sustainable Supply)企業永續報告書 (CorporateSustainabilityReport)、風 險管理等,但還是需要將「永續性 (Sustainability)這個字詞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一般而言,只要是提到企業永續、業務永續或 可持續性等,其內涵通常都是指在管理包括社會 (Social)、環境 (Environment) 與經濟 (Economic) 被稱為「三重底線 (Triple Bottom Line)」的概念, 有時也被稱為對企業獲利力、人與地球生態的影響, 這在之前八月號的雙月刊中已經有過討論。然而, 這種描述方法主要還是依賴於會計學的觀點,並沒 有完全掌握到業務可持續性固有的時間要素。如果 要給它一個更容易理解的定義,則是業務可持續性 (Business Sustainability) 代表了企業可以長時間運作 的彈性,亦即企業由於與健康的經濟,社會和環境 系統有著密切的連結,因此可以承受較大的衝擊。 這些業務創造出的經濟價值,也為健康的生態系統 和強大的社區做出貢獻,這與永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是密不可分的。 根據聯合國世界環境發展委員會 (World Council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WCED) 的解釋,永續發 展是指“在滿足目前的需求,但不犧牲後代子孫需 求的前提下”的發展。因此,要實現工業發展的永 續發展,就必須先解決宏觀層面的重要問題,如經 濟效益 ( 創新、繁榮與生產力),社會平等 ( 貧窮、 社區、健康和健康與人權 ) 和環境責任 ( 氣候變化、 土地利用與生物多樣性 )對企業來說,有許多種的方式可以用來協助業 務可持續性的發展,並幫助組織在各方面迎頭趕上, 例如: z 邀請利害關係人參與 (Stakeholder engagement):組織可以向顧客、員工與周 邊社區學習,參與的過程並不是單向的傳 達企業的訊息,而是理解不同意見、尋找 共識、並且邀請利害關係人一同參與決策 的制定。 z 建立環境管理系統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包含提供必要的架 構與流程,來協助將環境的有效性,內化 成為公司企業文化的一環來緩和風險,而 獲得 ISO 14001 環境管理國際標準有助於 降低企業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並促進企業 成長。 Sustainability Ensures Success 永續發展確保成功

Transcript of Executive's Talk 理事長的話 永續發展確保成功 contents · 36...

Page 1: Executive's Talk 理事長的話 永續發展確保成功 contents · 36 資源革命-如何抓住一百年來最大商機 –Resource Revolution-How to Capture ... 導讀「資源革命-

⦉社團法人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 ⦊

Executive's Talk 理事長的話

1

12月 永續發展確保成功

採購與供應 Vol. 128, December, 2017

Sustainability Ensures Success

contents 目錄

1 理事長的話 許振邦

採購專欄

4

162242

永續發展確保成功(Sustainability Ensures Success)-從採購與供應管理人員的職涯觀點

以TCO手法運用於採購決策

採購先期參與在緊急設備採買之運用

C.P.P.採購管理師認證班心得分享

黃吉松

陳彥樺

蘇敏惠

劉佳能

PMI 專欄

3839

2017年10月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2017年11月臺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NMI 專欄

4041

2017年10月臺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

2017年11月臺灣非製造業經理人指數

國際專欄

30 The Journey to a Zero-Waste Supply Chain

綜合專欄

26 顧客到底想要什麼- KANO模式 林士強

書籍沙龍

36 資源革命-如何抓住一百年來最大商機–Resource Revolution-How to Capture the Biggest Opportunityin a Century

林明杰

無意外的溝通

2017國際採購與供應管理總會(IFPSM)全球高峰會議暨社團法人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SMIT)25週年年會

最新通過「 C.P.P.採購管理師認證」榜單

314

20

SMIT 花絮

採購法律與談判櫥窗

33 淺談工程合約背對背條款爭議與應用 姜正偉

又值歲末年終,回顧這一年間,協會也和

其他企業一樣,面臨了多方面的挑戰,

但在全體理監事與工作人員的努力,以及所有會員

的支持下,也都順利的度過。展望未來,預祝所有

協會會員與各界採購與供應管理先進們,有一個平

安豐收的新年。

本期十二月號採購雙月刊以『永續發展確保成

功 (Sustainability Ensures Success)』作為主題,這

也是協會今年承辦國際採購與供應管理總會 2017

IFPSM World Summit 國際高峰會之主題。然而,永

續發展在現今已經變成各企業的一門顯學,雖然這

幾年雙月刊中陸陸續續有討論到一些相關的概念,

例如永續採購 (Sustainable Procurement)、循環經濟

(Circular Economy)、永續供應 (Sustainable Supply)、

企業永續報告書 (CorporateSustainabilityReport)、風

險管理等,但還是需要將「永續性 (Sustainability)」

這個字詞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一般而言,只要是提到企業永續、業務永續或

可持續性等,其內涵通常都是指在管理包括社會

(Social)、環境 (Environment) 與經濟 (Economic) 等

被稱為「三重底線 (Triple Bottom Line)」的概念,

有時也被稱為對企業獲利力、人與地球生態的影響,

這在之前八月號的雙月刊中已經有過討論。然而,

這種描述方法主要還是依賴於會計學的觀點,並沒

有完全掌握到業務可持續性固有的時間要素。如果

要給它一個更容易理解的定義,則是業務可持續性

(Business Sustainability) 代表了企業可以長時間運作

的彈性,亦即企業由於與健康的經濟,社會和環境

系統有著密切的連結,因此可以承受較大的衝擊。

這些業務創造出的經濟價值,也為健康的生態系統

和強大的社區做出貢獻,這與永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是密不可分的。

根據聯合國世界環境發展委員會 (World Council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WCED) 的解釋,永續發

展是指“在滿足目前的需求,但不犧牲後代子孫需

求的前提下”的發展。因此,要實現工業發展的永

續發展,就必須先解決宏觀層面的重要問題,如經

濟效益 ( 創新、繁榮與生產力),社會平等 ( 貧窮、

社區、健康和健康與人權 ) 和環境責任 ( 氣候變化、

土地利用與生物多樣性 )。

對企業來說,有許多種的方式可以用來協助業

務可持續性的發展,並幫助組織在各方面迎頭趕上,

例如:

z 邀 請 利 害 關 係 人 參 與 (Stakeholder engagement):組織可以向顧客、員工與周

邊社區學習,參與的過程並不是單向的傳

達企業的訊息,而是理解不同意見、尋找

共識、並且邀請利害關係人一同參與決策

的制定。

z 建 立 環 境 管 理 系 統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s):包含提供必要的架

構與流程,來協助將環境的有效性,內化

成為公司企業文化的一環來緩和風險,而

獲得 ISO 14001 環境管理國際標準有助於

降低企業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並促進企業

成長。

Sustainability Ensures Success

永續發展確保成功

Page 2: Executive's Talk 理事長的話 永續發展確保成功 contents · 36 資源革命-如何抓住一百年來最大商機 –Resource Revolution-How to Capture ... 導讀「資源革命-

應供與購採

Exe

cutive

's Talk

話的長事理

⦉採購與供應 2017年 12月號 Vol.128期 ⦊2

z 誠實報告與揭露 (Reporting and disclosure):衡量和控制是建立永續實踐的核心,組織

不僅可以收集和整理資訊,而且還可以完

全透明地與外部人員進行交流,而全球報

告倡議組織 (The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 GRI) 則是許多公認的報告標準之一。

z 進 行 產 品 生 命 週 期 分 析 (Life cycle analysis):希望達到跨越式發展的組織,就

必須有系統的來分析其產品在生命週期過

程中對於環境與社會的影響,從而更準確

地掌握影響並管理。

調查也發現,對永續發展積極投入,並擁有良

好信譽的企業,比較能吸引並留住人才。以台達電

子 (Delta Electronics Inc.) 為例,由於其積極接軌聯

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特別聚焦於氣候行動、工業/創新基礎建

設、全球夥伴等六個項目,做為台達永續發展依循

方向,並結合業務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策略,以電

力電子為核心技術,電源產品效率均超過 90%,

過去七年來,節能產品與解決方案協助客戶累計

節省 208 億度電,2016 年經認證的綠建築共節省

1,520 萬度電。此外,台達電以節能減碳經驗,分

享供應商夥伴,將綠色環保方案納入供應商管理機

制中,共同推動綠色供應鏈永續發展 ( 工商時報,

2017/11/23),是為實踐永續發展的最佳典範。

本期雙月刊的國際專欄為會員挑選的文章,是

由 Elemental Impact (Ei) 公司執行長 Holly Elmore 於

ISMInside Supply Management®月刊中所刊登的「零

廢棄物供應鏈之旅程 (The Journey to a Zero-Waste Supply Chain)」,文中提到“零廢棄物 (Zero-Waste)”一詞在許多組織討論企業社會責任時是一個熱門的

議題,也是媒體報導永續發展時用的流行語。然而,

關於零廢棄物的定義以及它是如何能達到,仍然存

在著混淆。實務上,這是一個可實現的目標嗎?如

何開始這個過程?零廢棄物的做法會不會增加成

本,還是能改善企業獲利?

隨著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

點,對於供應管理來說,其終極的目標是尋找 到減

少垃圾掩埋的方法。零廢棄物的一個常用定義,是

把 90%的處置物從掩埋場轉移到另一個目的地,而

對多數人來說,零廢棄物這個詞在字面上的解讀會

認為「零 (Zero)」就是意味著「零」,而不是百分

之九十。但在零廢棄物運動中,重點應該是指企業

採取行動盡可能接近零廢棄物,而不是追求絕對的

「零」廢棄物,因為這除了不切實際外,也會模糊

了焦點。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零廢棄物的旅程是沒有

一個特定的終點。在大多數情況下,可實現掩埋場

分流的比例取決於若干因素,其中包括當地的回收

基礎設施是否健全,公司運營中產生的廢棄物的種

類和數量,以及回收物料的商品市場等。零廢棄物

的旅程包含三個觀念的改變,首先,「付錢買了,

使用過後就不是我的事」的年代已經過去,公司必

須對生產或服務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負起相關的責

任;第二,「廢棄物管理」一詞已經被「材料 / 副產品管理」取代,因為從生命週期的觀點,所謂的

廢棄物都有其可重新利用的價值;最後,心態要從

「我 (I)」轉變為「我們 (We)」,所有的處置行動都

會超越組織並對整個社區做出影響,集體的行動比

單打獨鬥可以帶來更大的效果,所有投入的組織也

要能從中獲取合理的利潤,方能建立一個永續的生

態系統。隨著企業底線獲得改善,消費者對產品責

任的需求提高,零廢棄物公司在許多方面展現了其

競爭優勢,踏上零廢棄物的旅程似乎令人望而生畏,

但隨著回收觀點的演化,這將是滿足消費者愈來愈

高期望的最佳選擇。

本期主筆文章是由本會常務理事 - 黃吉松所撰

寫的『永續發展確保成功』,主要是從今年 IFPSM世界高峰會中,受到日月光半導體吳田玉營運長在

迎賓晚宴上所做的歡迎致詞 (A Tribute to the Braves Ones) 的啟發,來探討採購與供應管理專業的職涯

永續發展。

本期雙月刊中林明杰常務監事的書籍沙龍為您

導讀「資源革命 - 如何抓住一百年來最大商機」,

這本書描繪資源革命雖會產生「典範移轉」,但也

Page 3: Executive's Talk 理事長的話 永續發展確保成功 contents · 36 資源革命-如何抓住一百年來最大商機 –Resource Revolution-How to Capture ... 導讀「資源革命-

⦉社團法人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 ⦊

Executive's Talk 理事長的話

3

會帶來破壞式創新,累積個人能力朝向主導未來百

年市場發展的產業發展並建立新商業模式,必能為

下一代子孫留下持續繁榮發展的資源,這才是這場

「資源革命」所期望追求的本質。林士強顧問的「顧

客到底想要什麼 - KANO 模式」,告訴你 KANO 模

式如何能幫助企業解析客戶的需求,設計出更受歡

迎的產品或服務。姜正偉理事的採購法律與談判專

欄『淺談工程合約背對背條款爭議與應用』,提出

兩種構建背對背協議的方式,可以避免特別複雜和

難以解決的合約付款爭議。

另外尚有曾渙釗老師的小品「無意外的溝通」

以及多位學員的心得分享以及投稿,本期內容豐富,

值得仔細閱讀,細心品味,希望所有會員都能有所

收穫。■

SMIT 社團法人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

許振邦 , C.P.M. 理事長 敬啟

曾渙釗�CFPIM, CSCP, JonahSMIT社團法人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專任講師

文章來源:取材自(部落格)管理拾穗 http://blog.udn.com/ansercomtw

無意外的溝通溝通是一件困難的事,每一個人都會說話,但是說是一回

事,聽又是一回事,溝通時最不喜歡或擔心的事就是不預期的

事情發生。

在管理方面,一位員工忽然被主管告知,他被解雇了;或

是一位員工忽然告訴主管他/她要辭職,這兩種情況對兩者都是

意外。在供應鏈管理裏,供應商因某些緣故無法繼續供應,又

沒有預先告知,立即造成客戶很大的錯愕和損失。

另一方面,一家長期的客戶因為某些原因突然取消原來已經下的訂單,並轉向其他家供應商採

購,也造成上游供應商極大的損失和不滿。

這類突然發生的意外,事前沒有計畫、預警或溝通,會讓另一方措手不及,心理和實質都會遭

到損害,也因而破壞雙方原本長期以來建立的信任和信心。

所以個人認為溝通不是能言善道或知道如何說服另一方,而是平常就要對雙方關注的事情隨時

溝通,才能將雙方都不樂意見到的事情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而萬一有意外如火災、水災、意外事故

發生時,雙方也可以協同合作一齊面對和解決問題,才能將意外發生的衝擊及傷害降到最低。

個人、家庭、企業、社會和國家都不希望有預期的意外發生,事先就要先做好無意外的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