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Esthetic CLP

10
牙冠增長術在前牙美觀區的運用 文 / 邱上珍醫 •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士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牙周病學專科訓練及碩士 •美國Creighton University 牙周病系助理教授 美國牙周病科專科醫師(Diplomate, American Board of Periodontology) •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周病科專任主治醫師 •現任新竹貝多芬牙醫診所牙周專科醫師 ㄧ.前言 隨著國人對美觀的重視,越來越多人除了注意牙齒的功能外,也開 始考量牙齒的美觀性。短的臨床牙冠(short clinical crown) 為一臨床 上常見的狀況; 當其出現在前牙區時,比例不協調的牙齒形態和過 多的牙齦暴露常會影響美觀,造成患者的困擾。 本文將對造成短 臨床牙冠的常見成因之一: altered passive eruption (1) 作一仔細的探 討。並使用一臨床病例來討論”牙冠增長術” (2),(3) 在此種情況的運 用。 二. 短臨床牙冠的成因

Transcript of 邱Esthetic CLP

牙冠增長術在前牙美觀區的運用

文 / 邱上珍醫師

•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士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牙周病學專科訓練及碩士

•美國Creighton University 牙周病系助理教授

•美國牙周病科專科醫師(Diplomate, American Board of Periodontology)

•前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牙周病科專任主治醫師

•現任新竹貝多芬牙醫診所牙周專科醫師

ㄧ.前言

隨著國人對美觀的重視,越來越多人除了注意牙齒的功能外,也開

始考量牙齒的美觀性。短的臨床牙冠(short clinical crown) 為一臨床

上常見的狀況; 當其出現在前牙區時,比例不協調的牙齒形態和過

多的牙齦暴露常會影響美觀,造成患者的困擾。 本文將對造成短

臨床牙冠的常見成因之一: altered passive eruption(1)作一仔細的探

討。並使用一臨床病例來討論”牙冠增長術”(2),(3)在此種情況的運

用。

二. 短臨床牙冠的成因

造成短臨床牙冠的成因有許多,包含:外傷,蛀牙,切端的磨耗

(incisal attrition),藥物引起的牙齦增生,以及牙齒在被動性萌發時

的一種異常現象(altered passive eruption)。成功的治療短臨床牙冠

須正確的找出病因,並併入牙周biologic width的考量,才能做出合

適的處置。而在這許多成因中,牙齒的被動性萌發異常(altered

passive eruption)是ㄧ很常見的狀況,以下我們將討論其成因和診

斷方式。

三. 牙齒的被動性萌發異常(altered passive eruption)

一般而言,牙齒萌發的過程可分成兩個階段(4)。第一階段為主動萌

發(active eruption),牙齒主動的從牙齦中萌發生長出來。主動萌發

會一直持續到牙齒接觸到對咬牙為止。當牙齒接觸到對咬牙後,牙

齦會開始往根間的方向退縮,因此牙齒看起來會逐漸增長,好像還

在萌發一般。這個階段稱為被動性萌發(passive eruption)。被動性

萌發停止時,可能出現四種情況 (圖1) :

1. 牙齦組織和牙齒的交界點停留在 enamel上。

2. 牙齦組織和牙齒的交界點停留在 enamel以及cementum 上。

3. 牙齦組織和牙齒的交界點停留在 cemento-enamel junction (CEJ)

上。

4. 牙齦組織和牙齒的交界點停留在 cementum上。

1 2 3 4(圖1)

理想的被動性萌發為第3種情況,牙齦和牙齒的交界點停留在CEJ的

位置,如此才可完整的呈現整體的臨床牙冠形態。當出現第4種情

況時,會導致牙根暴露,造成牙齒敏感,形成牙齦萎縮(gingival

recession)的現象。反之,當出現第1或第2種情況時,牙齦並未完

全的退到CEJ,被動性萌發並不完整,因此稱為被動性萌發異常

(altered passive eruption),此時就會造成臨床牙冠過短的情況。此

種被動性萌發異常因為牙齦未完全退縮到CEJ,因此牙齦溝通常會

比較深。因此當臨床上出現短臨床牙冠,CEJ以上有過多的牙齦組

織,並合併有較深的牙齦溝深度,就要懷疑可能是被動性萌發異常

的情況。

四. 治療方法

治療被動性萌發異常的方法,可以是單純的牙齦切除術

(Gingivectomy),或是合併骨頭修整(ostectomy)的牙冠增長術等。

以下我們就針對一個臨床病歷來討論兩者的使用時機和手術細節。

(圖 2)

圖2 為一30歲,無特殊病史的年輕女性,已進行矯正治療大約半年

時間。她覺得自己的牙齒看起很短,不美觀,希望可以更進一步的

改善,因此矯正醫師將其轉診來進行牙周治療的評估。

由圖3我們可以看到患者正中門牙臨床牙冠大約 8 mm;較一般正中

門牙臨床牙冠的平均長度10mm(5)(6)為短。我們更進一步測量其牙齦

溝的深度,約為3 mm ;較一般健康的牙齦溝深度0.5-1 mm為深,

且大部分都是位於CEJ之上。我們因此診斷此為被動性萌發異常

(altered passive eruption)所造成的臨床牙冠過短現象,並決定進行

牙周手術的修整。

(圖 3)

首先我們仔細觀察圖3,可以發現患者頰側的角化牙齦還滿寬廣

的。因此可以判斷即使手術需要切除一部份的牙齦組織,但術後應

仍可以保留許多角化牙齦,所以可以直接以牙齦切除術

(Gingivectomy )進行初步處理。如果一開始患者的角化牙齦量就有

限,直接切除牙齦後可能剩餘不到2mm的角化牙齦,這種情況就要

避免直接做牙齦切除術,而要運用根間向翻瓣位移(Apically

positioned flap)的方式進行處理較為合適(7)。

(圖 4)

回歸到此患者,因為其有充足的角化牙齦,因此我們首先以牙周探

針探測出CEJ的位置,然後在牙齦上打點做出記號(圖4)。接著以

15號刀片將記號的點連接起來,做出和CEJ一致的切線(圖5),然

後再將此多餘的牙齦組織以牙周刮匙(curette)刮除(圖6)。

(圖 5)

(圖 6)

進行到此步驟,即完成牙齦切除術(Gingivectomy)的部份。由圖6可

以看到整個臨床牙冠在此時均已完整呈現。但完成此步驟後,並不

表示牙周的評估處理已經完全。要確保患者牙齦狀態可以在術後長

期穩定,不會再生長回來,我們需更進一步的評估此時的牙齦組織

是否符合biologic width的穩定狀態。

在1961年時,Gargiulo(8)等學者做一研究指出: 在健康的牙齒和牙齦

組織的交界處,其生理形態大約有平均 0.69 mm的牙齦溝(gingival

sulcus); 0.97 mm 的上皮附連(junctional epithelium) 和 1.07 mm 的結

締組織附連(connective tissue attachment)。其中,上皮附連和和結

締組織附連合併約有 2.04 mm,稱為biologic width。由此可知,齒

槽骨之上需有此 2 mm 的空間以提供軟組織建立biologic width,才

可維持穩定的牙周狀態。

因此在圖6切除完一部份的牙齦組織後,我們進行bone sounding: 以

探針量測牙齦邊緣到齒槽骨之間的空間。測量後發現此段距離大約

介於 0 - 1.5 mm,不足 2 mm。因此若要長期維持患者的牙齦狀態在

目前的位置,我們便需要做齒槽骨的修整(ostectomy),以騰出足

夠的biologic width的空間。

(圖 7)

我們於是翻開頰側的皮瓣(因為此手術主要是增加頰側臨床牙冠的

長度以增加美觀性,因此並不需要翻顎側皮瓣),仔細觀察可以發

現,CEJ的位置到齒槽骨的距離的確不足 2 mm (圖7 ),因此使用

round bur和chisel將頰側齒槽骨和牙齒臨接面處靠頰側一半的骨頭做

修整,騰出 2 mm的空間。

觀察圖8,可以比較修整前後的差異: 右上區域是做完骨修整的部

份,左上為尚未處理的情況。這裡要注意的是:齒槽骨的修整只需

進行頰側部份和臨接面靠頰側一半的部份,鄰接面靠近顎側的部份

不可修掉,如此才可維持齒間乳突(interdental papilla),避免術後

黑三角(black triangle)的產生。

(圖 8)

我們將兩側的齒槽骨都完成修整後,便進行縫合(圖 9 )。 圖10 為

術後 1 周拆線後的情況。 圖 11 為術後半年追蹤的情況: 上顎的牙

齦狀態仍然很穩定,牙齦並無增生回復的情況,齒間乳突也大都是

完整的狀態(圖11下顎前牙區亦完成了相同的處理)。患者很滿意

治療的結果,目前仍持續的追蹤中。

(圖 9 )

(圖 10 )

(圖 11 )

五. 結語

被動性萌發異常(altered passive eruption) 是短臨床牙冠很常見的成

因。我們可以運用牙冠增長術的處理,並配合biologic width的觀

念,達到理想牙冠長度的呈現,並保持長期穩定的牙周狀態。如果

是需要進行矯正的患者,可考慮在矯正前先進行處置,如此患者較

容易維持口腔衛生,同時在矯正器位置的黏著上也可以比較理想。

六. 參考文獻

1. Arthur H., Dolt III.,William Robbins.Altered passive eruption: an

etiology of short clinical crowns. Quintessence Int. 1997;28:363-372

2. Bragger U, Lauchenauer D, Lang NP. Surgical lengthening of the clinical

crown. J Clin Periodontol 1992;19: 58-63

3. Allen EP. Surgical crown lengthening for function and esthetics. Dent

Clin North Am 1993;37:163-179

4. Gottlieb B, Orban B: Active and passive continuous eruption of teeth. J

Dent Res 1933;13:214

5. Dong JK, Jin TH, Cho HW, et al. The esthetics of the smile: a review of

some recent studies. Int J Prostho-dont 1999;12:9-19

6. Garber DA, Salama MA. The aesthetic smile: diagnosi and treatment.

Periodontol 2000.1996;11:18-28

7. Coslet JG, Vanarsdall R, Weisgold A.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elayed passive eruption of the dentogingival junction in the adult. Alpha

Omegan 1977;70:24-28

8. Gargiulo AW, Wentz FM, Orban B. Dimension and relations of the

dentogngival junction in humans. J Periodontal 1961;32: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