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關係與青少年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

27
家人關係與青少年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林麗玲 1 林惠雅 2 友緣基金會資深社工師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究幸福感的現況、差異及家人關係和幸福感之關聯。研 究對象為台北縣市與父母同住且非獨生子女的國中生,共計 647 位。研究結果有 幾項重要發現,首先,在幸福感現況和差異上,青少年感受相當程度的生活滿意 與掌控感、人際關係、整體幸福感。青少年不會因為性別上的差異,而在生活滿 意與掌控感、整體幸福感上有所不同。只有在人際關係層面上,女生強度大於男 生。而不同年級的青少年在各分層面與整體幸福感並無顯著差異。 其次,除了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幸福感是顯著負相關外,其它家人關 係與幸福感全為顯著正相關,即青少年知覺父母共親職之支持合作、與父與母依 附及其各層面、手足互助分享感受程度越大,青少年幸福感所有層面的感受程度 也越大。 而整體而言,與父依附之信任尊重、手足互助分享、與母依附之信任尊重、 共親職之批評抵制是青少年生活滿意與掌控感、整體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手足互 助分享、與母依附之信任尊重、性別是人際圓融和諧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青少年、家人關係、婚姻衝突、共親職、親子依附、手足關係、幸福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本文為初稿,請勿引用。 1

Transcript of 家人關係與青少年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

  • 家人關係與青少年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林麗玲1 林惠雅2

    友緣基金會資深社工師

    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教授

    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探究幸福感的現況、差異及家人關係和幸福感之關聯。研

    究對象為台北縣市與父母同住且非獨生子女的國中生,共計 647 位。研究結果有

    幾項重要發現,首先,在幸福感現況和差異上,青少年感受相當程度的生活滿意

    與掌控感、人際關係、整體幸福感。青少年不會因為性別上的差異,而在生活滿

    意與掌控感、整體幸福感上有所不同。只有在人際關係層面上,女生強度大於男

    生。而不同年級的青少年在各分層面與整體幸福感並無顯著差異。

    其次,除了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幸福感是顯著負相關外,其它家人關

    係與幸福感全為顯著正相關,即青少年知覺父母共親職之支持合作、與父與母依

    附及其各層面、手足互助分享感受程度越大,青少年幸福感所有層面的感受程度

    也越大。

    而整體而言,與父依附之信任尊重、手足互助分享、與母依附之信任尊重、

    共親職之批評抵制是青少年生活滿意與掌控感、整體幸福感的重要因素。手足互

    助分享、與母依附之信任尊重、性別是人際圓融和諧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青少年、家人關係、婚姻衝突、共親職、親子依附、手足關係、幸福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註:本文為初稿,請勿引用。

    1

  •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近年來,美國心理學會(APA)主席 Martin E. P. Seligman 大力提倡心理學

    界應突破側重於疾病與痛苦的研究傳統,相對的,心理學界宜更深入探討正向情

    緒、個人資源與長處層面,幫助人們找到追求真實的快樂與幸福的途徑。所謂正

    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或許亦可以稱為「快樂與幸福的科學」目前

    正蓬勃發展之中(閻紀宇,2005)。

    Shek(1997)曾針對香港的中國家庭所做的研究發現,青少年的幸福感越高,

    心理健康狀況較佳、有較好學校適應、較少的行為問題。可見青少年主觀感受的

    幸福感影響青少年面對生活的方式與行為。因此若要處理青少年的各種適應行為

    或問題,現代青少年如何看待自己的幸福感是需要被正視與觀注的重要議題。

    於了解青少年如何主觀認定幸福感之同時,研究者還思考並欲找尋什麼關鍵

    因素會影響青少年的主觀幸福感?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雖然家庭、學校、社會三

    方面都對青少年有影響,但是無疑三者中以家庭因素對青少年的影響最為深刻及

    普遍、在時間上也最久遠,而且家庭因素也是另外兩個因素的根本。雖然個體在

    青少年時期,雖然會傾向於追求同儕團體的認同,但是家庭仍是影響青少年的主

    要來源(Noller & Callan, 1991)。

    結構派家族治療大師 Minuchin(1974)認為家庭是一個相當複雜的系統,其

    中又以丈夫與妻子,即配偶所組成的婚姻次系統;父母角色組成的父母次系統;

    母親與孩子、父親與孩子的親子次系統;孩子們之間的手足次系統為最顯著與重

    要的四個次系統。然而,在任何家庭次系統都是由連結家人之間的關係所構成的

    概念下,每個次系統都有份關係存在,這些次系統中的家人關係反映出整個家庭

    風貎,個人的潛意識和家庭中所有的人都有關連,並且每個人的世界也是由個人

    和家庭中所有的人的關係所塑造出來。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家庭人際關係經驗形

    成個體心理整個深層結構(鄭玉英、趙家玉譯,1993)。再者,在家庭的各項關係

    中的經驗,與家人之間所建立的情感關係及連結具有長久性,它將影響著個人如

    何看世界、如何與世界相處,更是個人的身心健康發展和感受幸福的重要決定因

    素。因此,研究者從以上四個次系統找出父母婚姻關係中的婚姻衝突、父母共親

    職、親子依附、手足關係四種家人關係切入,欲了解青少年家人關係與幸福感的

    關係。

    上述這些家人關係的相互依賴運作是個別成員幸福的主要決定因素。Amato 於

    2004 在台灣「健康婚姻與家庭」國際研討會提出「對離婚與與夫妻失和對兒童產

    生的長期後果:一份二十年期縱向研究之結果」和「親子關係對於子女生命歷程

    中幸福感(Well-being)的重要性」的報告認為:離婚雖然會增加子女問題發生

    的風險,但並不意味所有父母離婚的子女,都受到負面的影響。許多來自離婚家

    2

  • 庭的子女,仍然順利成長為健全而有完整身心功能的成年人。就像許多子女雖然

    成長於雙親都在的家庭,卻處於會導致負面後果的壓力情境下,也無法感受幸福

    感(Amato, 2004)。

    Amato(2004)在會中更提出:子女成長的危機和影響子女幸福感的關鍵並非

    離婚與否。而是父母在不斷婚姻衝突的關係下,情緒調節困難,父母長期互相敵

    視或暴力相向下,無法共同合作施展親職,也就是父母共親職的狀況不良,更無

    法給與子女來自親職的關懷和溫暖。

    這種從婚姻衝突形成互有敵意的雙親,且不能合作共親職的教養子女,反而

    試圖互扯後腿,破壞對方在子女面前的威嚴,讓青少年子女感覺與父母關係的情

    感聯繫薄弱,造成子女心理恐懼、無助、安全感下降,子女在此情況下也無法從

    父母良好的溝通與衝突處理中學習到良好的社會性能力,進而影響子女的人際關

    係,如此造成子女幸福感程度低。

    從Amato(2004)的分享中,很清楚看到在家庭中的婚姻衝突關係、共親職情形、和親子關係,均影響了美國青少年子女的幸福感。然而Amato的報告中並未呈現各個家人關係的影響力,再加上研究者回顧國內過去幸福感相關研究,發現有

    關家庭變項的探討有家庭結構、親子關係、親子溝通、父母支持、父母參與、家

    庭支持、依附風格等等(林子雯,1996;涂秀文,1999;翁樹澍,1990;梁忠軒,2002;郭怡怜,1995;黃郁婷,1995;黃資惠,2002;劉敏珍,2000;謝青儒,2002;顏映馨,1999)。上述家庭變項仍偏重在背景變項、父母教養態度、親子溝通關係的探究上,屬於親子關係以及對偶關係研究,而其中又以母子關係為最多。

    李素菁(2002)以整個家庭為變項單位的家庭支持研究中,結果雖然顯示越多的家庭支持,青少年的幸福感越大,但吾人卻無法了解家庭支持是來自那一個家人

    關係?而李清茵(2003)以家庭互動行為、家庭關係滿意度為研究,發現父母對子女的互動、手足的互動中尊重和關愛的行為多,對彼此的關係滿意水平高時,

    家庭個別成員的幸福感受也會提高。但是,研究中並未探討婚姻關係和父母共親

    職的影響,也未考慮不同的家人關係互動內涵對個人幸福感的影響。

    除此之外,在影響青少年幸福感因素中,發現有關青少年的性別、年齡與幸

    福感的關係,各方研究呈現不同的結果。梁忠軒(2002)研究發現國中生女性的幸

    福感比男性高。另一方面,有研究認為青少年男生的心理社會幸福感比青少年女

    生之心理社會幸福感高(呂敏昌,1993;翁樹澍,1990)。但也有一些研究結果顯

    示,性別和青少年幸福感並無顯著差異(胡中宜,1997;施建彬,1995;郭怡伶,

    1995;陳騏龍,2001;顏映馨,1999)。在年齡方面,涂秀文(1999)、Argly 和

    Lu(1990)等學者的研究指出,幸福感會隨著年齡、年級的增加而降低,但也有

    學者認為,幸福感會隨著年齡、年級的增加而提升(洪幸妙,1997;楊瑞珠等人,

    1998)。

    3

  • 基於以上討論,研究者發現目前青少年幸福感相關研究,缺乏同時有系統的

    檢視不同面向的家人關係對於青少年幸福感的影響。在此情況下,不僅難窺家人

    關係對青少年幸福感影響的全貎,也使得家庭知識體系的累積有其侷限。是故,

    研究者想以四個主要家人關係為研究主體,超脫親子對偶關係的思維,以婚姻衝

    突代表婚姻關係、親職聯盟的共親職代表父母關係、親子依附代表親子關係、以

    及手足關係,來理解家人關係分別如何影響青少年的幸福感?而且青少年的性

    別、年齡在幸福感上的差異情形並無絕對性,所以本研究也將進一歩予以探究。

    另外,基於考量青少年本身對外界的知覺和解釋乃是影響青少年認定幸福感

    的直接因子,因此,本研究將以青少年本身的觀點與知覺進行研究。由此期待能

    找到影響青少年幸福感中四大家人關係分別的解釋力,以提供未來進行青少年輔

    導工作的參考。

    綜合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具體目的如下:

    (一)、探討青少年性別、年級和幸福感的關係。

    (二)、探討青少年知覺的父母婚姻衝突、共親職、親子依附、手足關係和幸福感

    的關係。

    (三)、了解青少年性別、年級、以及其所知覺的父母婚姻衝突、共親職、親子依

    附、手足關係對幸福感的解釋力。

    二 文獻探討

    (一)、父母婚姻衝突對子女影響之相關研究

    大部分父母的衝突不會在孩子面前解決(Vuchinich, Emery & Cassidy,

    1988);父母似乎習慣私下解決彼此的衝突,但對孩子而言,即便未親眼見到父

    母如何解決衝突,仍然可以由父母互動行為推論解決的程度(Cummings, Simpson

    & Wilson, 1993)。那麼在孩子知覺父母婚姻衝突中,到底如何影響自身呢?從

    外顯行為問題方面看,在家庭氣氛不和諧、夫妻間經常性爭吵、甚至施以暴力的家

    庭中的孩子,很容易出現外在行為偏差的問題,例如:攻擊性過強、充滿敵意、不

    服從規定、反社會 行為,甚至犯罪行為(Grych & Fincham, 1990; Katz & Gottman,

    1993)。除了外在行為問題外,在高度家庭衝突中的孩子比其他來自低衝突及和

    諧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發生某些心理疾病的症狀(Amato, 2004)。孩子不管暴露在

    直接或間接的婚姻衝突,衝突強烈的程度影響孩子的負面情緒和憂鬱程度,如憤

    怒、悲傷、擔心、羞愧、焦慮、困惑、無助絕望。衝突程度愈高,孩子愈有負向

    情緒和憂鬱,而且會內化他們的情緒並在人際上感到被拒絕及不被喜愛,因而導

    致退縮、沮喪、或生理上的問題(Buehler, Krishnakumar, Stone & Anthony, 1998 ;

    Peterson & Zill, 1986 ;Shagle & Barber, 1995)。有研究更指出父母親發生

    衝突的頻率愈高,孩子表現出沮喪、焦慮、不安全感、生氣的程度愈大(Cummings,

    4

  • Davies, & Simpson, 1994)。家中父母衝突的孩子在人際相處上也呈現困難。劉

    蓉果(1998)以國中生為樣本的研究結果顯示,子女知覺父母衝突程度愈高,子女

    的人際關係困擾愈大,例如尋求他人注意與讚美、過度表現自己、造成他人反感、

    對別人刻意疏離、壓抑自己真正想法等。綜合以上,可以清楚了解婚姻衝突對子

    女的壓力、情緒問題、外顯行為、乃至於各項生活適應的能力都有影響(吳虹妮,

    1999; Grych & Fincham, 1993; Kerig, 1996),而以上這些影響勢必與青少年

    的幸福感有極大關係。Amato(2004)認為美國青少年處於父母高衝突的子女比父

    母低衝突的子女幸福感程度較低,本研究將更進一歩探究國內青少年知覺的父母

    婚姻衝突如何影響幸福感。

    (二)、父母共親職對子女影響之相關研究

    Weissman 和 Cohen(1985)提出好的教養聯盟會緩衝孩童的適應問題。父母

    親互相支持的共親職行為對子女自我規範能力、學校成就有直接關係(Floyd &

    Zmich, 1991; Lindahl & Malik, 1999),互相支持的共親職將給孩子安全感,可

    以增加自我適應,如設定及達到目標、計畫、思考、毅力等能力(Brody & Flor,

    1996)。而父母不一致、貶抑或衝突的共親職行為對孩子的心理、自我適應與社會

    行為發展會產生深遠的影響(Block, Block & Morrison, 1981; Brody & Flor, 1996;

    Bronstein & Clauson, 1993; Gable, Belsky & Crnic, 1992; Lindsey & Mize,

    2001; Vaughn, Block & Block, 1988)。

    Amato(2004)認為父母如果維持合作式共親職關係(cooperative coparental

    relationship),能讓子女經由觀察父母的情緒支持、表示尊敬、清楚的溝通、以

    及談判與妥協調解爭端的雙人社交技巧(dyadic skills),學習並內化社會常模

    與道德價值,使得子女與同伴儕間的關係較為正面,以後與親密伴侣也能建立正

    向的關係,而享受較高的幸福感。

    綜合以上,國外許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共親職影響青少年的自我適應、情緒

    發展、社會性能力與幸福感。但國內共親職研究對象多屬幼兒或兒童,尚未對青

    少年幸福感進行研究。故本研究擬以青少年的知覺探究共親職對其幸福感的影響。

    (三)、青少年親子依附與幸福感相關研究

    從許多探討青少年與父母之關係的結果顯示,事實上大部份的青少年與父母

    的關係是和諧且良好的,而親子關係在青少年階段仍舊扮演著調適的重要功能,

    若青少年與父母之依附關係良好,則能促進其自我認同的發展(楊淑萍,1995;

    Rice, 1990)、自我能力知覺(葉光輝、黃小珊和楊永瑞,2004),在個人適應、

    社會適應情形愈佳(楊秀宜,1999;蘇慧君,1996)和青少年的心理幸福感有正

    相關(Armsden & Greenberg, 1987),而與心理憂鬱呈負相關(蔡秀玲,1997)。

    另外,在 Schultheiss 和 Blustein(1994)的研究中也發現,大學生若與父母保

    持良好的獨立與依附的關係,則在學業、個人及社會適應都會比較好。而父母若

    5

  • 能成為青少年的安全堡壘,則青少年就更能獨立探索、掌控新環境且適應良好

    (Armsden & Greenberg, 1987; Kobak & Sceery, 1988)。

    綜合以上所述,可說青少年與父母間良好的依附關係被認為是青少年適應、

    幸福感的正向指標。因此本研究也視親子依附為青少年幸福感的一個重要的自變

    項,嘗試驗証其關係。

    (四)、青少年手足關係與幸福感相關研究

    手足關係是孩子學習與同儕建立關係的第一步,透過與兄弟姐妹的相處,學

    習如何彼此支持、妥協、競爭、合作,對個人未來的人際關係有很大的影響(陳

    羿足,2000)。許多研究顯示國中生與手足感情越好,越能彼此關心、互相幫忙、

    分享秘密,則其自我控制能力較高,間接使得徧差行為少。手足間若溝通不良,

    會造成青少年緊張、焦慮與不安的情緒,進而產生壓力與挫折。當無法疏解時,

    就可能產生徧差行為(王淑女,1994;陳羿足,2000;張惠君 2002)。李清茵(2004)

    認為手足對彼此的關愛與尊重行為,對於彼此的心理需求滿足度的提昇皆有正向

    效應。

    另外,林瑞基(2004)在對資優生手足關係的研究中,研究結果顯示手足關係

    中「親密」與「相對地位」兩個向度與學習動機有正相關,而「衝突」與「競爭」

    兩個向度與除了「注意力」的項度外,都與學習動機其它向向度有負相關。

    綜合以上,手足關係確實對青少年的情緒、壓力、學習動機、心理滿足、偏

    差行為及人際關係等有深遠影響。而上述因素必然與青少年的幸福感有關,而目

    前國內尚未有關青少年手足關係與幸福感的研究,所以本研究將進一步檢視手足

    關係與幸福感的關係。

    三 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在進行量表修訂時,選取台北縣市各一班之國一、國二、國三學生,

    共計 187 人進行預試,扣除非本研究之研究對象及填答不完整者,實得有效問卷

    142 份。而正式對象則以大台北地區國民中學作為取樣範圍。以便利抽樣方式共選

    取了台北市 3 所及台北縣 6 所,共九所國民中學。本研究總共發出問卷 895 份,

    在問卷回收之時,先剔除填答不完全者,再選取父母的婚姻狀況為共同生活及非

    獨生子女者後,所蒐集到的有效樣本資料總數為 647 人,本研究九所國民中學的

    有效學生樣本數分配狀況詳見表一。

    (二)、研究工具修訂

    本研究修訂的研究工具有六項,包括:「青少年父母婚姻衝突量表」、「青少年

    父母共親職量表」、「青少年親子依附之母親與父親依附量表」、「青少年手足關係

    6

  • 量表」、以及「青少年幸福感量表」。每一個研究工具之修訂過程都包含項目分析、

    相關分析法、因素分析之檢定。

    (三)、正式研究工具

    1、青少年父母婚姻衝突量表

    旨在測量受試者知覺父母衝突的程度,係參考王淑卿(2003)參酌劉宗

    幸(1999)、吳虹妮(1999)、陳惠雯(2000)等人量表所編製而來的「青

    少年知覺父母婚姻衝突量表」。總計 15 題,採 Likert 式 5 點量表計分,為

    由受試者依其知覺父母衝突的現況予以作答,所得分數越高,表示知覺父母

    婚姻衝突程度越高。量表包含三個因素。分別為「衝突頻率」:係指青少年知

    覺父母婚姻衝突的頻率狀況,共 7題;「自我威脅感」:係指青少年知覺父母

    婚姻衝突對自我威脅的擔心或恐懼,共 5題;「擔心失去」:係指青少年知覺

    父母婚姻衝突對父母離異、受傷而可能失去某方或失去原本一切的擔心,共

    3題。各因素解釋量分別為 39.047%、8.677%、5.258%;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

    分別為.8688、.8695、.8202。各因素之間的相關,因素一和因素二的相關係

    數為.501、因素一與因素三的相關係數為.321、因素二和因素三的相關係數

    為.602。

    2、青少年父母共親職量表

    旨在測量受試者知覺父母共親職的狀況,係依據Stright和 Bales(2003)

    的「原生家庭共親職量表」(Coparenting in family of origin)翻譯並修

    訂而成。總計 12 題,採 Likert 式五點量表計分,由受試者依其知覺父母共

    親職的現況予以作答,所得分數越高,表示知覺父母共親職程度越高。包括

    二個因素,分別「支持合作」:係指青少年知覺父母共親職時,互相支持合作

    的關係,共 6 題。「批評抵制」:係指青少年知覺父母共親職時,彼此漠視、

    批評、抵制的關係,共 6題。該量表之因素解釋量分別為 27.758%、16.627%,

    因素一與因素二之間的相關係數為.07。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分別

    為.8632、.7233。

    3、青少年親子依附量表(分二部分:與母依附與與父依附)

    旨在測量受試者知覺親子依附的狀況,研究者修訂自張芝鳳(2000)「父

    母與同儕依附量表」其中的「與母依附」與「與父依附」兩個分量表。本量

    表採 Likert 式五點量表計分,依受試者在該量表上得分情形,以了解青少

    年在知覺親子依附中與母依附、與父親依附的狀況。與母依附 15 題,與父依

    附 12 題。都包括二因素,分別是「安全共感」:係指青少年知覺與依附對象

    互動時,在情感需求、困難和煩惱上,能得到依附對象的共感和支持,內心

    產生願意親近依附對象的安全感。與母依附部分,共 8題;與父依附部分,

    共 6題。「信任尊重」:係指青少年知覺與依附對象相互信任及依附對象能尊

    7

  • 重與了解自己的關係。與母依附部分,共 7題;與父依附部分,共 6題。量

    表之因素解釋量分別為 48.153%、5.604%及 44.655%、8.098%,因素一和因素

    二的相關係數為.75 及.71。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分別為.9208、.9097

    及.9211、.9036。

    4、青少年手足關係量表

    旨在測量受試者知覺與手足間互相幫助、共同分享與友愛珍惜的關係狀

    況,係修訂林瑞基(2004)「國小資優生手足關係量表」成為「青少年手足

    關係量表」。總計 14 題,本量表採 Likert 式五點量表計分,由受試者依

    其知覺手足關係的現況予以作答,所得分數越高,表示知覺手足互助合作的

    程度越高。量表解釋量為 35.274%,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為.9542。

    5、青少年幸福感量表

    旨在測量受試者主觀認為幸福感情形,係修訂李素菁(2002)青少年幸

    福感量表。總計 24 題,本量表採 Likert 式五點量表計分,請受試者依其

    三個月內的情況逐題作答,所得分數越高,表示幸福感程度越高。包括二因

    素,分別為「生活滿意與掌控感」:係指青少年來自於對過去、現在、未來的

    整體生活滿意,及對自己存在有意義感,且認為面對生活、身心健康有掌控

    感的認知、情感下所感受的幸福感。共 19 題。「人際關係」:係指青少年知

    覺來自人際間圓融和諧的幸福感,共 5題。該量表之因素解釋量分別為

    45.311%、6.208%,因素一和因素二的相關係數為.54。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

    分別為.9552、.9021。

    6、受試者基本資料

    為本研究工具第六部分,包含:(1)學校資料:學校名稱、年級。(2)個

    人資料:性別、排行(獨生子女、老大、老二、老三、老么、其它等)。(3)

    家庭資料:父母婚姻狀況(父母共同生活、分居、離婚、父母各有一方過世、

    父母雙亡、其它等)。共有 5題,以類別尺度法蒐集樣本學生學校、個人與家

    庭有關的資料。

    四 研究結果

    (一)、青少年幸福感現況、差異分析

    為瞭解青少年幸福感各層面的之現況,進行單題平均數和標準差之統計分析。

    接著進行 t檢定比較青少年性別之間在幸福感各面向的差異,及單因子變異數考

    驗比較青少年年級之間在幸福感各面向的差異。表二為青少年幸福感各層面得分

    情形,以中間值 3分為判斷標準,研究結果顯示「生活滿意與掌控感」、「人際

    關係」、「整體幸福感」的單題平均數都在 3分以上,即青少年在「生活滿意與

    8

  • 掌控感」、「人際關係」、「整體幸福感」都感受到相當程度的幸福感受。

    至於幸福感差異部分,由表三發現,不同性別的青少年只有在「人際關係」

    是有顯著差異存在,然而在生活滿意與掌控感、以及幸福感整體層面上並無顯著

    差異。而不同年級的青少年在各分層面與整體幸福感並無顯著差異(表四)。

    (二)、青少年家人關係與幸福感的關聯

    為瞭解青少年家人關係和其幸福感的關聯,首先進行相關分析。從表五所呈現

    各家人關係變項和幸福感各面相的相關結果來看,大部分青少年的家人關係,包

    含與母、與父安全共感;與母、與父信任尊重;與母、與父整體依附;手足關係

    互助合作;共親職之支持合作;整體共親職等都與青少年「對生活滿意與掌控感」

    (相關係數在.322─.516 之間)、「人際關係」(相關係數在.267─.379 之間)、「整

    體幸福感」(相關係數在.437─.518 之間)的幸福感有顯著正相關。顯示以上青少

    年的家人關係越好,各層面幸福感的感受也越高。而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衝突部

    分,只有「衝突頻率」與幸福感所有層面呈顯著負相關(相關係數分別為-.236、

    -.183、-.242)。而「自我威脅感」與「對生活滿意與掌控感」(相關係數-.085)、

    「整體幸福感」(相關係數-.081)有低度顯著負相關,但對「人際關係」(相關係

    數-.034)是無顯著相關。顯示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越高,各層面幸福感受越

    低;「自我威脅感」越大,「對生活滿意與掌控感」、「整體幸福感」的感受越低。

    完全與幸福感所有層面無顯著相關的家人關係有父母婚姻衝突中的「擔心失去」

    (相關係數分別.009、.062、.021),與父母共親職的「批評抵制」(相關係數分

    別為.06、-.003、.052)。

    為進一歩瞭解青少年性別、年級及家人關係各相關變項對幸福感各面相的解

    釋力,再進行多元迴歸分析。本研究以性別、年級背景變項以及家人關係中父母

    婚姻衝突、共親職、親子依附、手足關係之所有變項作為解釋變項。以幸福感之

    二個因素─「生活滿意與掌控感」、「人際關係」,以及「整體幸福感」作為效標變

    項,以強迫進入法進行迴歸分析。

    從多元迴歸分析結果(見表六),在「生活滿意與掌控感」方面,本模型具有

    顯著性,且可解釋「生活滿意與掌控感」總變異量的 35.7%。在所有解釋變項中,

    有四個變項-共親職中的「批評抵制」、母親依附的「信任尊重」、父親依附的「信

    任尊重」及「手足關係」達顯著水準。在上述四個有效解釋變項中,最具解釋力

    的為父親依附的「信任尊重」,其次為「手足關係」,再來為母親依附的「信任尊

    重」,而共親職中的「批評抵制」雖有解釋力,但並不高。結果顯示青少年知覺與

    父親之間信任尊重越高、與手足互助分享越好、與母親間信任尊重越高、及父母

    共親職越互相批評抵制,則青少年的「生活滿意與可掌控」的幸福感受越高。

    在「人際關係」方面,本模型具有顯著性,且可解釋「人際關係」總變異量

    的 20.2%。在所有預測變項中,只有三個變項-「性別」、母親依附的「信任尊重」、

    9

  • 及「手足關係」達顯著水準。在上述三個有效解釋變項中,最具解釋力的為「手

    足關係」,其次為母親依附的「信任尊重」,而「性別」雖有解釋力,但並不高。

    結果顯示青少年與手足間越能互助分享、與母親間越有信任尊重,則青少年的人

    際圓融和諧的關係越好。在青少年性別上,男生比女生,能預測在人際圓融和諧

    的關係上是較差的。

    在「整體幸福感」方面,本模型具有顯著性,且可解釋「整體幸福感」總變

    異量的 36.7%。在所有解釋變項中,有四個變項-共親職中的「批評抵制」、母親

    依附的「信任尊重」、父親依附的「信任尊重」、及「手足關係」達顯著水準。在

    上述四個有效解釋變項中,最具解釋力的為父親依附的「信任尊重」,其次為「手

    足關係」,再來為母親依附的「信任尊重」,而共親職中的「批評抵制」雖有解釋

    力,但並不高。結果顯示青少年知覺與父親之間信任尊重越高、與手足互助分享

    越好、與母親之間信任尊重越高、及父母共親職越互相批評抵制,則青少年的整

    體幸福感受越高。

    五、研究討論

    (一)、青少年幸福感現況與差異

    本研究目的之一是為探究青少年幸福感現況與差異。綜合本研究結果,就幸

    福感的層面而言,以人際和諧度感受為高,生活滿意與可掌控感受度為低,此與

    李素菁(2002)研究發現青少年在人際和諧度感受較強,但在自我肯定上,則較

    弱的結果類似。而在幸福感整體層面上,青少年的整體幸福感尚佳。此研究結果

    與巫雅菁(2001)、梁忠軒(2002)、曾貝露(2000)、黃資惠(2002)、蕭雅

    云(2003)的幸福感調查結果十分接近。

    顯示不同性別的青少年在知覺整體幸福感上並無顯著差異。換言之,青少年

    不會因為性別上的差異,而在整體幸福感上有所不同,此結果大致與先前之研究

    (如李素菁,2002;胡中宜,1997;施建彬,1995;涂秀文,1999;郭怡伶,1995;

    陳騏龍,2001;蕭雅云,2003 及顏映馨,1999)結果相符。但是再細看分層面,則

    發現「人際關係」層面上顯示有差異,亦即不同性別的青少年,在幸福感的「人

    際關係」層面上有不同反應。進一歩從平均數來分析,顯示女生從「人際關係」

    感受幸福感的強度大於男生,這與 Cooke(1979)認為親密關係及學校中的友誼,對

    女生比對男生重要的說法有相似之處。研究者認為原因來自於女生較少以個人的

    成就,而多以和他人的關係來界定與認定自己(Gilligan,1983)有關。男生必須先

    知道他是誰,才能和另一個人建立真正的親密關係的先認同才發展親密過程,而

    女生則為通常在和另一個人的親密關係裡逐漸鞏固她們的自我認同,亦即認同發

    展和建立親密關係對女生而言常同時發生或重疊,並非兩個完全不同的歷程,而

    是彼此互相強化的(Josselson,R.,1987)。所以,女孩比男孩更需要親密關係,也

    10

  • 較自在表達親密,會花較多的能量關心處理人際和諧問題,因此比較能夠經歷到

    人際關係的親密層次,進而反映在對人際和諧圓融的幸福感比男性有較高的現象。

    在不同年級方面,本研究的結果顯示不管在幸福感整體層面或分層面都無差

    異存在。此與李素菁(2002)、涂秀文(1999)、Argyle 和 Lu(1990)等學者的研

    究認為幸福感會隨著年齡、年級的增加而降低不同,也與洪幸妙(1997)、黃正鵠、

    楊瑞珠和許明松(1998)等人的研究認為幸福感會隨著年齡、年級的增加而提升不

    同。究其原因可能是隨著年級增加、生活能力會增加,對生活的滿意可能會上升,

    但是,隨著年級的上升,面對升學壓力也高,對幸福的感受可能會下降。兩相作

    用下,青少年於不同年級所感受之幸福感並無差異。

    (二)、青少年家人關係與幸福感的相關

    本研究主要目的之二為了解青少年家人關係與幸福感的關聯,首先就各自相關

    分析的結果來看,在婚姻衝突方面,青少年知覺「衝突頻率」、「自我威脅感」、「整

    體婚姻衝突」越高,其幾乎各層面幸福感皆越低。此與 Amato(2004)認為在高度家

    庭衝突中的孩子比其他來自低衝突及和諧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發生某些心理疾病的

    症狀;劉蓉果(1998)以國中生為樣本的研究結果認為子女知覺父母衝突程度愈高,

    子女的人際關係困擾愈大;及江睿霞(1994)、陳惠雯(2000)都指出父母婚姻衝突

    不利兒童的生活適應,知覺雙親衝突程度愈高的兒童,其個人生活適應愈差的眾

    多研究結果相似。而其中只有「擔心失去」並未得到任何相關證實,研究者認為

    可能「擔心失去」因素,包括父母離婚、父母會受傷、失去一切等,比起「衝突

    頻率」、「自我威脅感」二者直接對青少年此時此刻本身的生理安全、心理威脅及

    人際能力干擾,是更為屬於對環境變動的擔心,而環境對象指的是「他」者而非

    本身,此可能與青少年感知的個體幸福感較為間接關係,故未看到有相關的出現,

    可再進一步研究。

    再者,青少年所知覺父母共親職之「支持合作」、「整體共親職」程度越高,

    而「生活滿意與掌控感」、「人際關係」、「整體幸福感」的感受也越高。而「批評

    抵制」與「生活滿意與掌控感」、「人際關係」、「整體幸福感」都無顯著關聯。這

    與 Amato(2004)的研究結果一致,即父母如果維持合作式共親職關係,能讓子女

    經由觀察父母的情緒支持、表示尊敬、清楚的溝通、以及談判與妥協調解爭端的

    雙人社交技巧,學習並內化社會常模與道德價值,使得子女與同伴儕間的關係較

    為正面,以後與親密伴侣也能建立正向的關係,而享受較高的幸福感。

    至於共親職之「批評抵制」層面與幸福感各層面均無顯著相關,此與眾多國

    外研究(Block, Block & Morrison, 1981; Brody & Flor, 1996; Bronstein &

    Clauson, 1993; Gable, Belsky & Crnic, 1992; Lindsey & Mize, 2001; Vaughn,

    Block & Block, 1988)認為青少年面對父母不一致、貶抑或衝突的共親職行為時,

    會對自己的心理、自我適應與社會行為發展會產生負面深遠影響有所不同。這是

    11

  • 否意味著本土青少年對父母共親職中的「批評抵制」有另一番不同於國外孩子的

    解釋與感受,值得未來研究更進一歩探究。

    至於親子依附方面,青少年感受越高的與母親或與父親間的「安全共感」、「信

    任尊重」、「親子依附」,青少年的「生活滿意與掌控感」、「人際關係」、「整體幸福

    感」感受程度也越高。此與青少年與父母之依附關係良好,自我能力知覺(葉光

    輝、黃小珊和楊永瑞,2004),在個人適應、社會適應情形愈佳(楊秀宜,1999;

    蘇慧君,1996)和青少年的心理幸福感有正相關(Armsden & Greenberg, 1987)

    的論述相同。

    最後有關手足關係,青少年知覺手足互助分享的關係越強烈,青少年的「生

    活滿意與可掌控」、「人際關係」、「整體幸福感」的幸福感受也越強。此結果與王

    淑女(1994) 、李清茵(2004)、陳羿足(2000)、張惠君(2002)等人的研究結果一

    致,他們的研究結果顯示國中生與手足感情越好,越能彼此關心、互相幫忙、分

    享秘密,則其自我控制能力較高,對於彼此的心理需求滿足度的提昇有正相關的

    結果一致。

    (三)、青少年性別、年級和家人關係對幸福感的解釋力

    本研究主要目的之三為了解青少年性別、年級和家人關係對幸福感的解釋

    力,綜合迴歸分析結果,發現青少年知覺家人關係中親子依附之與母或與父的信

    任尊重、手足關係的互助分享、父母共親職之批評抵制等對青少年三層面的幸福

    感有不同的重要影響(如前表七)。因此研究者就以上各個家人關係層面和幸福感

    三層面的關聯情形予以整合分析。

    首先,在「親子依附」和幸福感三層面的關聯方面,與母依附和與父依附呈

    現大同小異的情形,相同之處在於青少年知覺母子、父子依附的「信任尊重」和

    「生活滿意與掌控感」、「整體幸福感」皆有顯著正關聯,而且都以父子依附的「信

    任尊重」最有解釋力。由此可知,對青少年而言,越有與父母間能信任接納、被

    尊重、被在乎的「信任尊重」的關係,就越能感受「生活滿意與掌控感」、「整體

    幸福感」。如同李清茵(2004)認為當父母表現較多的關愛行為,愈能滿足子女的

    勝任需求感與聯繫需求感,而父母表現較多的尊重行為時,則愈能滿足子女的自

    主需求感。

    對於親子依附中父親的「信任尊重」比之母親的「信任尊重」,不管在對「整

    體幸福感」、或「生活滿意與可掌控」層面,都有更大的影響力方面。研究者認為

    本研究結果與謝青儒(2002)和李清茵(2004)的論點有一致性。謝青儒(2002)

    認為子女的主要照顧者是母親,但是父親的參與對青少年幸福感的影響大於母親

    參與的效應,李清茵(2004)認為與父親之關係滿意度,對男女青少年的幸福感

    都達顯著的增進效應。

    在與母、與父依附和幸福感三層面關聯小異之處方面,如同郭怡伶(1995)

    12

  • 在青少年母子互動與心理社會幸福感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母子間良好的互動型態

    及溝通品質,對青少年心理社會幸福感具有正向的影響力。而謝青儒(2002)的

    研究也認為母親參與的因素中又以「親密度」對國小高年級生幸福感的預測力最

    高。本研究也發現在親子依附中只有母子間的「信任尊重」對青少年人際和諧圓

    融的幸福感有顯著影響力。對於此現象,研究者認為母親與青少年間能相互存在

    「信任接納」的關係,讓青少年感受被母親了解與尊重,則代表母親與青少年間

    有著充份自在的界限。而青少年與母親間具有彈性的領域界限,讓青少年更勇於

    並喜愛接近人群,並容易擁有在人際關係中享受親密又自在關係的社會化能力。

    所以,青少年與母信任尊重的關係,對享受和諧圓融的人際幸福感會有顯著解釋

    力。

    其次,家人關係中的「手足關係的互助分享」和幸福感三層面的關聯方面。

    青少年互助分享的手足關係,對幸福感之「生活滿足與掌控感」、「人際關係」、及

    「整體幸福感」三個層面都有高度影響力的家人關係。可見對於一個想「轉大人」

    的青少年而言,有好的手足關係將增加青少年的安適感以面對各方成長挑戰。此

    結果與李清茵(2004)認為手足間彼此關愛與尊重行為,對於彼此的心理需求滿

    足度的提昇有正向效應,及王淑女(1994)等人的研究結果顯示國中生與手足感情

    越好,越能彼此關心、互相幫忙、分享秘密,則其自我控制能力較高,間接使得

    徧差行為少是有同樣意義。

    再來,青少年知覺在家人關係中「父母共親職」部分與幸福感三層面的關聯。

    可知其「批評抵制」對「生活滿意與掌控感」、「整體幸福感」層面,都有微量的

    正向解釋力。也就說父母親越批評抵制的共親職行為,則青少年越感到有生活滿

    意與掌控感、對整體幸福感也越高。此與之前許多國外研究者認為父母不一致、

    貶抑或衝突的共親職行為對孩子的心理、自我適應與社會行為發展,會產生負向

    的影響的說法不同。也不同於研究者認為共親職「支持合作」能正向、「批評抵制」

    能負向預測幸福感的假設。也許是東西文化不同,青少年對於「批評抵制」的定

    義不同、或對於父母一方對另一方「批評抵制」有不同感受的解讀,如父母其中

    一方能為我有關的事,與另一方爭吵,表示我被其中一方愛與在乎,而這樣的聯

    盟關係令青少年感到幸福感。或有其它原因,如在親職態度上威信的態度是溫暖

    而堅定。擁有威信的父母能為孩子訂定一些行為規則,合乎孩子當時發展的需求

    及能力。他們相當重視自主發展和自我做決定的能力,認為孩子最重要的是為自

    己的行為負責。威信的父母能夠以理性、議題為取向的方式,和孩子討論並解釋

    紀律方面的話題。所以共親職的批評抵制,是否透過其中一方(或二方)有威信

    教養態度,彼此(或一方)依著孩子最大福利與對方強烈溝通的因素,使得共親

    職透過不同父母教養態度、或親子關係對幸福感有調節作用影響著,值得未來更

    進一歩驗証。

    在青少年性別、年級背景變項與幸福感三層面關聯方面,只有在青少年的性

    13

  • 別上,男生比女生,能預測在人際圓融和諧的關係上是較差的。

    六、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研究結果有幾項重要的發現,首先,在青少年幸福感現況與差異方面,青

    少年在「生活滿意與掌控感」、「人際關係」、「整體幸福感」都感受到相當程度的

    幸福感受,其中「人際關係」層面的幸福感受最接近高程度。不同性別青少年,

    在幸福感之「人際關係」層面上有所差異,女生圓融和諧人際關係的幸福感優於

    男生。然而在「生活滿意與掌控感」、以及「整體幸福感」層面上並無顯著差異。

    不同年級青少年,在幸福感各層面未因年級而有所差異。

    有關青少年家人關係與幸福感相關情形,研究結果顯示在父母婚姻衝突上,

    青少年知覺「衝突頻率」、「自我威脅感」越高,其「生活滿意與掌控感」、「人際

    關係」(除「自我威脅感」之外)、「整體幸福感」感受程度則越低。青少年知覺父

    母婚姻之「擔心失去」高低,與其幸福感各層面感受程度高低並無顯著相關。在

    父母共親職上,青少年知覺「支持合作」越高,其幸福感各層面感受程度也越高。

    「批評抵制」高低,與所有層面幸福感受程度高低,都無顯著相關。在親子依附

    上,與母依附、與父依附所有層面的感受越高,其幸福感各層面的幸福感受也越

    高。在手足關係上,青少年知覺手足互助分享的關係越強烈,其幸福感所有層面

    的幸福感受也越強。

    在青少年背景變項和家人關係對幸福感的解釋力情形,在對幸福感之「生活

    滿意與可掌控」方面,具有解釋力的家人關係依序為父親依附的「信任尊重」,其

    次為「手足關係」,再來為母親依附的「信任尊重」,而共親職中的「批評抵制」

    雖有解釋力,但並不高。顯示青少年知覺與父親之間信任尊重越高、與手足互助

    分享越好、與母親間信任尊重越高、及父母共親職越互相批評抵制,則青少年的

    「生活滿意與可掌控」的幸福感受越高。在對幸福感之「人際關係」方面,解釋

    力依序為「手足關係」,其次為母親依附的「信任尊重」,而「性別」雖有解釋力,

    但並不高。顯示青少年與手足間越能互助分享、與母親間越有信任尊重,則青少

    年的人際圓融和諧的關係越好。在青少年性別上,男生比女生,能預測在人際圓

    融和諧的關係上是較差的。在對幸福感之「整體幸福感」方面,具有解釋力的家

    人關係依序為父親依附的「信任尊重」,其次為「手足關係」,再來為母親依附的

    「信任尊重」,而共親職中的「批評抵制」雖有解釋力,但並不高。顯示青少年知

    覺與父親之間信任尊重越高、與手足互助分享越好、與母親之間信任尊重越高、

    及父母共親職越互相批評抵制,則青少年的整體幸福感受越高。

    (二)、未來研究建議

    本研究考量其時間、經費及能力,所以只以台北縣市目前與父母同住、非獨

    14

  • 生子女的國中生作為研究對象,故只能描繪出大台北地區與父母同住、非獨生子

    女之青少年之家人關係與幸福感感受。基於前述各項研究結果,研究者認為未來

    研究者可進一步探討的有:

    1、關於父母婚姻衝突部分:

    本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婚姻衝突對幸福感有顯著負相關但無解釋力,其是否

    透過其它家人關係而對其幸福感有調節作用,如:共親職方式、親子依附。未來

    可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加以探討,以更釐清青少年知覺父母婚姻衝突關係與其它家

    人關係間的相互作用及與幸福感的關聯。

    2、關於父母共親職部分:

    本研究發現父母共親職之批評抵制,除了對「人際關係」層面無顯著影響力,

    對其「生活滿意與掌控感」、「整體幸福感」皆具正向影響力。其是否因為青少

    年對共親職有著不同於本研究的定義和內涵,及「共親職」是否透過「親子依附」

    或「親職教養」而對幸福感有調節作用,也是值得未來研究進一歩以質化方式釐

    清青少年在共親職中除了「支持合作」「批評抵制」更豐富的面相,及探討青少

    年知覺父母共親職與其它家人關係或教養方式間的相互作用及與幸福感的關聯。

    (三)、實務建議

    1.針對家長部分

    (1)、高信任尊重,令孩子有「有能」感,幸福走向獨立自主

    以本研究結果顯示青少年需要父母給予信任尊重,給予足夠空間,體驗自己做

    決定的後果,孩子則能感受來自於親子依附的幸福感。這份幸福感能讓青少年對

    生活滿意與對生命更有掌控與意義感。

    (2)、父愛不缺席,幸福跟著來

    從研究結果發現與父親依附之信認尊重對青少年的幸福感是不容忽視的力

    量,因此就預防角度,呼籲各位父親或即將成為父親,以及與父親要相當互助合

    作的母親,一起讓孩子從小就存在內在信賴父親的親子關係,將對孩子未來青少

    年的幸福感有重大影響,不可不慎之。

    (3)、母親放手(信任尊重),孩子享受友誼

    青少年與母依附的信認尊重,是影響青少年人際幸福的關鍵因素之一。所以

    建議青少年的母親學著放手信任孩子,不過多的介入控制或以自己的情感吞噬孩

    子,尊重青少年想發展個體化的意念,將對孩子與人維持合諧圓融關係有助益。

    (4)、成為手足互助合作的助力

    在此次研究中發現手足互助合作的關係,深深影響青少年在生活滿意與掌控

    感、及人際和諧的幸福感。所以,提醒家長,如何在管理家中手足關係時,減少

    15

  • 互相排斥、負向競爭,在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讓孩子從手足互動中感受和諧,彼

    此互相支持關心的關係,對青少年是一件重要的事。

    2.針對青少年部分

    (1)、主動建立信任尊重存槢、未來將提領幸福

    父母和青少年自我管轄的權限移轉是相互影響(林惠雅,2005),因之,青少年

    拋開「無影響力」、「賴皮等著別人改變」的念頭,起而行負起自己成長的責任,

    用自己的行動過程與結果,累積父母對自己信任尊重的存款,那麼,發展獨立自

    由之時,也將較容易得到父母安心放手,自己也能得到負責任後真正的自由的幸

    福感。

    (2)、幸福就在你身邊─少年請珍惜手足情

    多利用隨手可得的機會與手足建立相互合作的情誼,將可以影響自己於整體生

    活意義、滿足與掌控感和人際間有更多的幸福感。

    3、針對青少年工作者

    (1)、師長請先報喜再報憂

    親師合作部分,除了不斷提醒要改進之處,能經常帶給家長青少年正面訊息,

    讓親子間能由正面訊息開始互動,也許能緩和親子緊張的關係,為親子關係加點

    油,穩定少年幸福感的重要源頭。

    (2)、成為關係中介站

    從研究結果,確實家人關係的穩定、良好,與青少年幸福感有極大相關。從事

    青少年工作者(包含社工、諮商員等)除了提昇少年本身個人的認知與技能能力,

    「關係」的工作是不可少。如何藉由與工作員的安心關係,轉而與家人(父母、手

    足)建立或重修安心、支持、尊重、合作的關係,將是幫助青少年體認幸福感的關

    鍵。

    表一 抽樣學校及有效樣本資料

    年級 總和 學校名稱 性別

    一 二 三

    一.國中 男 8 28 13 49

    女 10 29 13 52

    總和 18 57 26 101

    二.國中 男 9 7 6 22

    女 11 6 14 31

    總和 20 13 20 53

    三.國中 男 14 12 10 36

    女 8 14 13 35

    16

  • 總和 22 26 23 71

    四、國中 男 11 13 15 39

    女 13 11 8 32

    總和 24 24 23 71

    五、國中 男 9 9 14 32

    女 7 6 14 27

    總和 16 15 28 59

    六、國中 男 14 7 9 30

    女 12 10 9 31

    總和 26 17 18 61

    七、國中 男 16 18 16 50

    女 23 9 14 46

    總和 39 27 30 96

    八、國中 男 12 9 14 35

    女 14 12 12 38

    總和 26 21 26 73

    九、國中 男 8 26 34

    女 10 18 28

    總和 18 44 62

    合計 男 93 111 123 327

    女 98 107 115 320

    總和 191 218 238 647

    表二 青少年幸福感各層面得分情形摘要表(N=647)

    變項名稱 計分範圍 單題平均數 單題標準差

    生活滿意與掌控感 1-5

    3.25 0.90

    人際關係 1-5 3.95 0.79

    整體幸福感 1-5 3.4 0.82

    表三 不同性別的青少年在知覺幸福感各層面得分之 t考驗

    17

  • 幸福感 男性 女性 t 值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生活滿意與掌控感 62.38 17.70 61.36 16.81 .753

    人際關係 19.41 4.28 20.12 3.56 -2.287 *

    整體幸福感 81.78 20.60 81.47 19.12 .201

    * p < .05, **p < .01

    表四 不同年級的青少年在幸福感各層面得分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幸福感 一年級 二年級 三年級 F 值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平均數 標準差

    生活滿意與掌控感 63.13 18.76 60.74 17.31 61.91 15.93 .947

    人際關係 19.97 4.40 19.51 3.72 19.82 3.79 .734

    整體層面 83.09 21.88 80.25 19.70 81.73 18.26 1.05

    * p < .05, **p < .01

    表五 青少年家人關係各層面與幸福感之相關總表

    對生活滿意與掌控感 人際關係 整體幸福感

    婚姻衝突

    衝突頻率 -.236*** -.183*** -.242***

    自我威脅感 -.085* -.034 -.081*

    擔心失去 .009 .062 .021

    整體婚姻衝突 -.157*** -.089* -.154***

    共親職

    支持合作 .431*** .319*** .438***

    批評抵制 .060 -.003 .052

    18

  • 整體共親職 .322*** .267*** .333***

    與母依附

    安全共感 .489*** .322*** .489***

    信任尊重 .493*** .348*** .498***

    整體與母依附 .516*** .351*** .518***

    與父依附

    安全共感 .433*** .304*** .437***

    信任尊重 .490*** .341*** .494***

    整體與父依附 .489*** .342*** .493***

    手足關係 .436*** .379*** .454***

    *p<.05, **p<.01 ,***p<.001

    表六 各相關變項對各層面幸福感的迴歸分析 (N=647)

    19

  • 生活滿意與掌控感 人際關係 整體幸福感

    B

    (SE) β t

    B

    (SE) β t

    B

    (SE) β t

    .57

    (1.12)

    -.64

    (.29) -.081

    -2.23*.57

    (1.28) .014

    性別

    .014 .44 .44

    -.21

    (1.36)

    -.06

    (.35) -.007

    -.10

    -.21

    (1.56) -.005

    年級虛擬一

    -.005 -.13 -.13

    -1.21

    (1.30)

    -.31

    (.33) -.037

    -.93

    -1.21

    (1.49) -.029

    年級虛擬二

    -.81 -.81 -.029

    婚姻衝突 -.24

    (.12)

    -.05

    (.03) -.069

    -1.53

    -.24

    (.14) -.071

    衝突頻率 -.071 -1.75 -1.75

    -.11

    (.15)

    .01

    (.04) .017

    .39

    .11

    (.17) .026

    自我威脅感

    .026 .65 .65

    -.04

    (.17)

    .06

    (.04)

    -.04

    (.20)

    擔心失去

    -.18 1.25 -.18-.007 .054 -.007

    共親職 .21

    (.13)

    .05

    (.03) .077

    1.53

    .21

    (.15) .063

    支持合作 .063 1.40 1.40

    .37

    (.14)

    .02

    (.04)

    .37

    (.16)

    批評抵制

    2.35* 2.35*.083 .021 .53 .083

    與母依附 .22

    (.12)

    1.61

    -.02

    (.03)

    .22

    (.14)

    母安全共感 -.73 1.61.096 -.049 .096

    .46

    (.15)

    2.65**.08

    (.04)

    .46

    (.17)

    母信任尊重

    2.20* 2.65**.154 .144 .154

    與父依附 .04

    (.14)

    .24

    .03

    (.04) .060

    .04

    (.16) .013

    父安全共感 .97 .24 .013

    .06

    (.04) .092

    .68

    (.17) .221

    .68

    (.15) 父信任尊重

    .221 4.02*** 4.02***1.50

    手足關係 .29

    (.05)

    .06

    (.01)

    .29

    (.05)

    5.45*** 5.30*** 5.45***互助分享 .205 .224 .205

    整體R2 .370 .218 .380

    adj R2 .357 .202 .367

    F 值 28.65*** 13.54*** 29.81***

    * p<.05,** p<.01,*** p<.001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20

  • 王淑卿(2003)。國中生父母衝突、親子衝突、課業壓力與自殺意念之相關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江睿霞(1994)。父母婚姻衝突對兒童生活適應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台北。

    余巧芸(1995)。兒童之手足關係研究:知覺、期待、問題、策略。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84-2412-H031-004-H3)。

    吳虹妮(1999)。單、雙親家庭青少年知覺之父母衝突、親子關係與其生活適應

    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呂敏昌(1993)。國中學生的生活壓力、因應方式與心理社會幸福感之關係。私

    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巫雅菁(2001)。大學生幸福感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高

    雄。

    李素菁(2002)。青少年家庭支持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 以台中市國中生為例。

    私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李清茵(2004),家庭互動行為、心理需求滿足、關係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相關研

    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屏東。

    林子雯(1996)。成人學生多重角色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

    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林瑞基(2004)。國小資優生背景變項、手足關係與學習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施建彬(1995)。幸福感來源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私立高雄醫學大學行為科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洪幸妙(1997)。大學生生活滿意度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

    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彰化。

    胡中宜(1997)。保護管束少年福利需求滿足、社會支持與情緒幸福感之相關研

    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翁樹澍(1990)。親子互動關係對青少年心理社會福利感之影響研究。私立中國

    21

  • 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涂秀文(1999)。國民中學學生人格特質、人際關係與快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張芝鳳(2000)。青少年與父母以及與同儕間的依附關係對其自我價值之影響研

    究。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張惠君(2002),家庭系統、學校系統與國中生自我控制及偏差行為之研究─以

    台南地區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梁忠軒(2002)。國中生之幸福感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

    文。台北。

    郭怡伶(1995)。少年母子互動與婦女及其子女心理社會幸福感-單親與雙親家

    庭之比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羿足(2000)。影響青少年偏差行為之家庭因素研究 — 以台中地區為例。私

    立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陳惠雯(2000),婚姻衝突、家庭界限與青少年子女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曾貝露(2000)。青少年宗教態度、價值導向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黃郁婷(1995)。親子溝通、因應方式與老年人幸福感之關係。私立中國文化大

    學家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資惠(2002)。國小兒童幸福感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所碩士論

    文。台南。

    楊秀宜(1999)。犯罪青少年的家庭分化系統與其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高

    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楊淑萍(1995)。青少年依附關係、自我尊重與生涯發展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葉光輝、黃小珊和楊永瑞(2004,3 月)。親子互動方式與青少年自主性發展:

    22

  • 論自我概念的中介角色。載於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和台灣大學華人本土心

    理學追求卓越研究計劃辦公室舉辦之「新關係主義觀點:親子關係篇」學術

    研討會會議手冊(頁 3-1─3-25),台北。

    劉宗幸(1999)。社會支持、自我效能對兒童知覺雙親衝突影響兒童生活適應歷

    程之調節效果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心裡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劉敏珍(2000)。老年人之人際親密、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劉蓉果(1998)。子女知覺父母婚姻衝突對其適應發展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心

    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蔡秀玲(1997)。大學男女學生依附關係、個體化與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閻紀宇(2005,2 月 26 日)。快樂,到底是怎麼回事。中國時報,A14 版。

    謝青儒(2002)。父母參與與子女性別角色概念、性格特質、幸福感及學業表現

    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

    蕭雅云(2003)。高中生生涯成熟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

    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蘇慧君(1996)。三代同住家庭代間關係與青少年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高雄師

    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高雄。

    23

  • 二、英文部份

    Amato, P. R. (2004,10 月)。The importance of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for children’s well-being over the life course。載於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家庭教育研究與發展中心和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舉辦之「健康婚姻與家

    庭」國際研討會會議手冊(頁 119-141),台北。

    Argyle, M., & Lu, L. (1990). Happiness and social skill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 11, 1255-1261.

    Armsden, G. C., & Greenberg, M. T. (1987). 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6(5), 427-453.

    Block, J. H., Block, J., & Morrison, A. (1981). Parental

    agreement-disagreement on childrearing orientations and

    gender-related personality correlates in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52, 965-974.

    Brody, G. H., & Flor, D. L. (1996). Coaprenting family interactions, and

    competence among African American Youths. Understanding have

    family-level dynamic affect children's development: Studies of

    two-parent families .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Development , l74,

    77-91,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Bronstein, P., & Clauson, J.(1993).Parenting behavior and children’s

    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academic adjustment in diverse family

    structures.Family Relations,42,268-277.

    Cooke, S. (1979). A comparison of identity formation in preadolescent

    girls and boys.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Cummings, E. M., Davies, P. T., & Simpson, K. S. (1994). Marital conflict,

    24

  • and children's appraisals and coping efficacy as mediators of child

    adjustment.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8(2), 141-149.

    Cummings, E. M., Simpson, K. S., & Wilson, A. (1993). Children’s responses

    to interadult anger as a function of information about resolutio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9(6), 978-985.

    Floyd, F. J., & Zmich, D. E. (1991). Marriage and the parenting

    partnership: Perceptions and interactions of parents with mentally

    retarded and typically developi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62,

    1434-1448.

    Gable, S., Belsky, J., & Crnic, K. (1992). Marriage, parenting, and child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prospect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5, 276-294.

    Gilligan, C. (1983).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ych, J. H., & Fincham, F. D. (1990). Martial conflict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A cognitive-contextual framework.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8(2), 267-290.

    Grych, J. H., & Fincham, F. D. (1993). Children’s appraisals of marital

    conflict: Initi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cognitive-contextual

    framework. Child Development, 64, 215-230.

    Josselson, R.(1987).Finding herself:Pathways to identity development in

    women.San Francisco:Jossey-Bass.

    Katz, L. F., & Gottman, J. M. (1993). Patterns of marital conflict predict

    children’s internalizing and externalizing behavior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9(6), 940-950.

    Kerig, P. K. (1996). Assessing the links between interparental conflict

    25

  • and child adjustment: The conflicts and problem-solving scales,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10(4), 454-473.

    Kobak, R. R., & Sceery, A. (1988). Attachment in late adolescence: Working

    models, affect regulation, and representations of self and others.

    Child Development, 59, 135-146.

    Lindahl, K., & Malik, N. (1999). Marital conflict, family process, and

    boys’ externalizing behavior in Hispanic and European-American

    families. 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Psychology, 28, 12-24.

    Lindsey, E.W., & Mize, J.(2001).Interparental agreement,parent-child

    responsiveness, and children’s peer competence. Family

    Relations,50,348-355.

    Minuchin, S. (1974). Families and family therapy.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oller, P., & Callan, V. (1991). The adolescent in the family. New York:

    Routledge.

    Peterson, J. L., & Zill, N. (1986). Marital disruptio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behavior problems in children.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8, 295-307.

    Rice, K. G. (1990). Attachment in adolescence: a narrative and

    meta-analytic review.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5),

    511-538.

    Schultheiss, D. E. P., & Blustein, D. L. (1994). Role of adolescent-parent

    relationships in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and adjustment.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41, 248-255.

    Shagle, D. C., & Barber, B. K. (1995). A social-ecological analysis of

    adolescent suicidal ide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26

  • 65, 114-124.

    Shek, D. T. L. (1997). The relation of parent-adolescent conflict to

    adolescent psychology well-being, school adjustment, and problem

    behavior.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5, 277-290.

    Stright A. D., & Bales S. S. (2003). Coparenting Quality: Contributions

    of Child and Parent Characteristics. Family Relations, 52, 232-240.

    Vaughn, B. E., Block, J. H., & Block, J. (1988). Parental agreement on

    child rearing during early childhood and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dolescents. Child Development, 59, 1020-1033.

    Vuchinich, S., Emery, R. E., & Cassidy, J. (1988). Family members as third

    parties in dyadic family conflict: Strategies, Alliances, and

    outcomes. Child Development, 59, 1293-1302.

    Weissman, S., & Cohen, R. S. (1985). The parenting alliance and

    adolescenc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Adolescent

    Psychitary, 12, 24-45.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