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新时期学者散文 - fjtu张 中行 ,是老一代...

11
、学者散文的勃兴及原因 第一 节 新时期学者散文概述 者散文的勃 兴和蔚为大 观,是中国 大陆新时期 以来散文界的一个重要 现象。这类 散文以学识 、才 情为基 础,表现对 社会、文化 、人生深刻的思考和领 悟,用余光中的话说, 就是“融合情趣、智慧和学 问的文章”,“反映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心灵” 者散文是中 国现代散文的一个主要 门类,有许 多散文家本身就是学贯 中西、博古通今、学有 专长 的大学 者。如周氏兄弟,鲁迅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知识 ,他学过地 质学、医学 ,教过生物 学,还有广 博的 古今中外历史、文 化、哲学、艺术知识; 周作人在《 我的杂学》 中,曾阐述了他的散文 创作与文化人类 学、民 俗学、儿童 文学、神话学、生物学 、性心理学 等广博的“ 杂学”的关 系。 学者自选散文精 时期以来, 学者写散文的日渐增多 ,不仅常有 学者散文见诸报端,而且还有大量文集、丛书 面世,如太白文艺出版社的《学 者自选 散文精华》 丛书,共有 《晚晴卷》、《秋实卷 》和《风华 卷》三册, 分别收入季 羡林、张中 行、金克木 、杨绛、霍松林、黄 秋耘、 徐迟、何满 子,林非、 潘旭澜、王 愚、戴厚英 、白桦、夏 写时、邵 燕 祥、张华, 余秋雨、刘 梦溪、钱理 群、杨义、 周天、肖 云儒、 陈村、叶兆 言、朱大可三代25位学者的散文作品249篇,“或凝重、或博远 、或精深、 或厚朴,读 来总是使人如登山巅, 界豁然 开朗,境界得以升华” 。又如东方出版中心的 “当代中国 学者随笔” 丛书,包括 邓云乡的《 书情旧梦》 、周汝昌的 《岁华晴 影》、 舒芜的《未免有情》、 舒湮的《饮 食男女》、 来新夏的《 冷眼热心》 、朱正的《 思想的风景 》、王春瑜的《喘息的年轮》七 本,“ 思想、学识 、情趣兼备 ,文字平实 通俗、舒缓 优美,在当 代中国散文 随笔丛林中 别有一种风 韵”。此外 ,还有中共中央党校 出版社的“京华学 者随笔”丛 书,新华出版社的“学人文库”, 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当 代著名批评 家随笔”, 辽宁教育出版社的 “书趣 文丛”,三 联书店的“ 读书文丛” ,中央编译 出版社的“ 读译文丛” ,上海教育出版社的“ 学人文丛” ,等等。 时期学者散文盛行的原因有很多。有人认为是 读者“已厌 烦了纯粹抒情的文体,而更希望在散文中读到 知识,读到对社会和 生活的指导性见解 ”。这是从 社会需求方面来说,而更重要的则是社会环境因素。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环 境日渐宽松 ,思想学 术方面逐渐形成开 放心态和民主风气,这 为学者提供了自由叙写 人生感悟、 发议论、抒慷慨、浇块垒的必要条件与可能。 有人指 出:“ 试想,如果 还是像左倾 思潮泛滥时 期那样,知 识分子头上 总是悬着一 柄达摩克利斯剑,动辄即可得咎, 得咎便被置之死地, 谁还有心思去抒写 真情,自投 罗网?”与 其他文体不同,散文作者必须直接面对社会, 面对读者, 他不可能隐 瞒自己。因 而,这种 文体如果没有政治 清明和思想自由作保障是不可能有繁荣和发展的。学者散文让我们看到了20世纪 末中国知识 分子的所思所感,看 到了几代学人艰难 不屈的治学 人生路。楼 肇明认为, 学者散文是 “世纪末中 国散文成就的代表”。 、学者散文名家——中行与余秋雨 中行 ,是老一代 学者散文的代表,1909年生于河北香河,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 学中文系,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担任 编辑。他学 业兴趣广泛 ,博览古今中外,被人 誉为杂 家。80年代以来出版了散文集《负暄琐话》 、《负暄续话 》、《负暄 三话》、 《张中行小品》、《禅外说禅》、《顺生 论》等十几本散文集。 季羡林在《 我眼中的张 中行》 一文中说“ 中行先生学 富五车,腹 笥丰盈。他 负暄闲坐, 冷眼静观大千世界的众 生相, 谈禅论佛, 评儒论道, 信手拈来, 皆成文章。 ” 认为张中行的散文“融 会思 想性与 艺术性,融 会到天衣无 缝的水平。 在当今‘学 者散文'中堪称独 树一帜,可 为我 们的文 坛和学坛增光添彩”。 张中行 中行的《负 暄琐话》 、 《负暄续话 》和《负暄 三话》,记 人叙事,以 独特的格调 被人称为“ 当代的《世 说新语》” 。“暄琐话 ”取晒太阳说闲话之义 ,这是作者 为自己的散文创作艺术 造“境”, 也确立了他行文的格调 :“早春晚 秋,坐在向 阳的篱 下,同也坐在篱下的老朽们,或年不老而愿意听听旧 事的人们, 谈谈记忆中的一些影子 。”关于“ 琐话”的缘 起,张中行 进一步 说:“ 有时想到‘ 逝者如斯'的意思 ,知识已成 为老生常谈 ,无可吟味 ,流转在心里的常是伤 逝之情。年 华远去,一 事无成,真 免有烟 消火灭的怅 惘。”但是 ,“并没有 消灭净尽, 还留有记忆 。所谓记忆 都是零零星星的,既不 齐备,又不 清晰,只是一些模模 胡胡的影子。影子中有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总起来 成为曾见于昔日的‘境 '。”这些自述文字很有意味 ,“旋转” 第五章 中国大陆新时期学者散文

Transcript of 中国大陆新时期学者散文 - fjtu张 中行 ,是老一代...

  • 一 、学者散文的勃兴及原因

    第一节 新时期学者散文概述

    学 者散文的勃 兴和蔚为大 观,是中国 大陆新时期以来散文界的一个重要 现象。这类 散文以学识 、才

    情为基 础,表现对 社会、文化 、人生深刻的思考和领 悟,用余光中的话说, 就是“融合情趣、智慧和学

    问的文章”,“反映一个有深厚的文化背景的心灵” 。

    学 者散文是中 国现代散文的一个主要 门类,有许 多散文家本身就是学贯 中西、博古通今、学有 专长

    的大学 者。如周氏兄弟,鲁迅有丰富的生活实践知识 ,他学过地 质学、医学 ,教过生物 学,还有广 博的

    古今中外历史、文化、哲学、 艺术知识; 周作人在《 我的杂学》 中,曾阐述了他的散文 创作与文化人类

    学、民俗学、儿童文学、神话 学、生物学 、性心理学 等广博的“ 杂学”的关 系。

    学者 自选散文精 华

    新 时期以来, 学者写散文的日渐增多 ,不仅常有 学者散文见诸报端,而且还有大量文集、丛书 面世,如太白文艺出版社的《学

    者自选 散文精华》 丛书,共有 《晚晴卷》、《秋实卷 》和《风华 卷》三册, 分别收入季 羡林、张中行、金克木 、杨绛、霍松林、黄

    秋耘、 徐迟、何满 子,林非、 潘旭澜、王愚、戴厚英 、白桦、夏 写时、邵燕祥、张华, 余秋雨、刘 梦溪、钱理群、杨义、 周天、肖

    云儒、 陈村、叶兆言、朱大可三代25位学 者的散文作品249篇,“或凝重、或博远 、或精深、 或厚朴,读 来总是使人如登山巅, 眼

    界豁然 开朗,境界得以升华” 。又如东方出版中心的 “当代中国学者随笔” 丛书,包括 邓云乡的《 书情旧梦》、周汝昌的 《岁华晴

    影》、 舒芜的《未免有情》、 舒湮的《饮 食男女》、 来新夏的《 冷眼热心》、朱正的《 思想的风景 》、王春瑜的《喘息的年轮》七

    本,“ 思想、学识 、情趣兼备 ,文字平实 通俗、舒缓 优美,在当 代中国散文 随笔丛林中 别有一种风 韵”。此外 ,还有中共中央党校

    出版社的“京华学 者随笔”丛书,新华出版社的“学 人文库”, 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当 代著名批评 家随笔”, 辽宁教育出版社的

    “书趣文丛”,三 联书店的“ 读书文丛” ,中央编译 出版社的“ 读译文丛” ,上海教育出版社的“ 学人文丛” ,等等。

    新 时期学者散文盛行的原因有很多。 有人认为是 读者“已厌烦了纯粹抒情的文体, 而更希望在散文中读到知识,读到 对社会和

    生活的指导性见解 ”。这是从 社会需求方面来说,而更重要的则 是社会环境因素。由于改革开放以 来,政治环 境日渐宽松 ,思想学

    术方面逐渐形成开 放心态和民主风气,这为学者提供了自由叙写 人生感悟、 发议论、抒慷慨、浇块垒的必要条 件与可能。 有人指

    出:“ 试想,如果 还是像左倾 思潮泛滥时 期那样,知 识分子头上 总是悬着一柄达摩克利斯剑,动辄 即可得咎, 得咎便被置之死地,

    谁还有心思去抒写 真情,自投 罗网?”与 其他文体不同,散文作者必须直接面对社会, 面对读者, 他不可能隐瞒自己。因而,这种

    文体如果没有政治 清明和思想自由作保障是不可能有繁荣和发展的。学者散文让我们看到了20世纪 末中国知识 分子的所思所感,看

    到了几代学人艰难 不屈的治学 人生路。楼 肇明认为, 学者散文是 “世纪末中 国散文成就的代表”。

    二 、学者散文名家——张 中行与余秋雨

    张 中行 ,是老一代 学者散文的代表,1909年生于河北香河,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

    学中文系,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担任 编辑。他学 业兴趣广泛 ,博览古今中外,被人

    誉为杂 家。80年代以来出版了散文集《负 暄琐话》、《负暄续话 》、《负暄三话》、

    《张中行小品》、《禅外说禅 》、《顺生 论》等十几本散文集。 季羡林在《 我眼中的张

    中行》 一文中说“ 中行先生学 富五车,腹笥丰盈。他 负暄闲坐, 冷眼静观大千世界的众

    生相, 谈禅论佛, 评儒论道, 信手拈来, 皆成文章。 ” 并 认为张中行的散文“融 会思

    想性与 艺术性,融 会到天衣无 缝的水平。 在当今‘学 者散文'中堪称独 树一帜,可 为我

    们的文 坛和学坛增光添彩”。

    张中行

    张 中行的《负 暄琐话》、《负暄续话 》和《负暄三话》,记 人叙事,以 独特的格调 被人称为“ 当代的《世 说新语》” 。“ 负

    暄琐话 ”取晒太阳说闲话之义 ,这是作者 为自己的散文创作艺术 造“境”, 也确立了他行文的格调 :“早春晚 秋,坐在向 阳的篱

    下,同也坐在篱下的老朽们, 或年不老而愿意听听旧 事的人们, 谈谈记忆中的一些影子 。”关于“ 琐话”的缘 起,张中行 进一步

    说:“ 有时想到‘ 逝者如斯'的意思 ,知识已成 为老生常谈 ,无可吟味 ,流转在心里的常是伤 逝之情。年 华远去,一事无成,真 不

    免有烟 消火灭的怅 惘。”但是 ,“并没有消灭净尽, 还留有记忆 。所谓记忆 都是零零星星的,既不 齐备,又不 清晰,只是一些模模

    胡胡的影子。影子中有可传之人,可感之事,可念之情,总起来 成为曾见于昔日的‘境 '。” 这些自述文字很有意味 ,“旋转” 着

    第五章 中国大陆新时期学者散文

  • “ 伤逝之情” ,让人咀嚼到人生的“ 苦味”。

    张 中行笔下的 “可感”、 “可传”之人多为名流奇士,《负 暄琐话》中提到的就有章太炎、黄 晦闻、马幼 渔、马一浮 、邓之

    诚、林宰平、熊十力、马叙伦 、胡适、刘 半农、朱自 清等人。在 这些名流身上,流动着 中国传统的血脉,积淀 着民族文化的心理,

    以特有的文化人格表现出文化之至美 。张中行 抓住人物的人格特征, 勾魂摄魄, “负暄三话 ”系列成为 当代散文史上成功的人物

    艺术画 廊。如《负 暄琐话》的首篇《章太炎》,作者 开篇便说:

    提起章太炎

    先生,我总是先想到他的怪,而不是先想到他的 学问。多种 怪之中,最突出的是“ 自知”与“ 他知”的迥然不同。这 种情况也

    是古已有之,比如明朝的徐文 长,提起青 藤山人的画 ,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可是他自己评论 ,却是字(书法)第一, 诗第二,

    画第三 。这就难免使人生疑。 章太炎先生就更甚,说 自己最高的是医道,这 不只使人生疑,简直使人发笑了。

    从 “怪”入手 ,信手拈来 又匠心独运 ,张中行散文写人叙事 传情常常都有神来之笔 。又如《熊十力》一文 : 他是治学之外一切

    都不顾 的人,所以住所求安静 ,常常是一 个院子只他一个人住。 三十年代初期,他住在沙滩银闸路西一个小

    院子里 ,门总是关 着,门上贴 一张大白纸 ,上写,近 来常常有人 来此找某某人,某某人以前确是在此院住,现 在确是不在此院住。

    我确是不知道某某人在何处住 ,请不要再敲此门。看到的人都不禁失笑。五十年代初期他住在银锭桥,熊师母在上海,想到北京来

    住一个 时期,顺便 逛逛,他不答应。我知道此事,婉 转地说,师 母来也好, 这里可以有人照应,他毫不思索地 说“别说了 ,我说不

    成就是不成。”师 母终于没有 来。后来他移住上海, 是政协给找的房,仍然是孤身住在外边。

    张 中行不止于 写“琐话” 轶事,他还 能深入一笔 刻画人物的精神,挖掘其中的文化 内涵。他剖析熊十力 的“怪 ”,认为:

    “在一般人的眼里 ,熊先生是怪人。除去自己的哲学 之外,几乎什么都不在意;信与行完全一致, 没有一点曲折,没有一 点修饰;

    以诚待人,爱人以德; 这些都做得突出,甚至 过分,所以 确是有点怪 。但仔细想想,这怪, 与其说是不 随和,无宁 说是不可

    及。” 在“负暄三 话”系列中 ,张中行用他的笔复活了与20世纪 中国思想、 文化、学术发展密切联 系的文化人的形象,他在一种无

    所不在的文化背景下将中国的文化精神化 为具体的血肉之躯,他以文化精神 构造并复活了“逝者如斯”的文化人的生命 。在他之

    前,中 国大陆当代散文还缺少 这样的历史容量。如果 将“负暄三 话”系列与 余秋雨的《 文化苦旅》 做一比较,就会 发现两者是 异

    曲同工 :张中行是在社会历史 间感受20世 纪中国文化人的生命形 态,而余秋雨则是在山水自然间寻 找中国古代文化人的生命痕迹。

    从广义 上说,他们两个都是在和中国的文化精灵进行一次庄重的 对话。

    《 顺生论》是一本谈论人生之道的书 ,作者运用自己厚实的人生经验和 丰湛的人文知识,把人生的方方面面梳理为60个问题,

    从古今 沟通、中外比较的角度 条分缕析, 推本溯源。 作者谈生命 ,谈婚姻, 谈事业,谈读书,谈法律,谈道德 ,谈时风, 谈国际,

    谈鬼神 ,谈命运, 谈宗教,谈 信仰,娓娓 道来,在历 史与现实相 结合的人生思索中,开 人眼界,启 人胸襟。

    如 《生命》一文,从羊联 想到人,以 冲淡自然、 行云流水的 笔墨抒发悲天悯人的情 怀 :

    人 养羊,食羊之肉,寝羊之皮。人是主宰,羊是受宰制者, 人与羊的地位像是有天 渊之别。据人自己说, 人为万物之 灵。生活

    中的花 样也确是多得很。穿衣 ,火食,住房屋,乘车马,行有余力,还要绣 履罗裙,粉白黛绿,弄月吟风,斗 鸡走狗,甚至开府专

    城,钟鸣鼎食,立德立言,名垂百代,这 都是羊之类 所不能的。 不过从生命的性质方面看,人与羊 显然相距不很远,也是胡里胡涂

    地落地 ,之后,也是执着“我 ”,从“我 ”出发,为 了饮食男女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甚至口蜜腹剑,杀亲卖友,总之奔走呼号

    一辈子 ,终于因为 病或老,被抬上板床, 胡里胡涂地了结了生命 。羊是“人 杀”,人是 “天杀”, 同是不得不死亡 。

    地球以外怎么 样,我们还 不清楚,单 是在地球上所见,生命 现象就千差万别,死亡的方式也千差万别。老衰大概是少 数。自然

    环境变 化,不能适 应,以致死 灭,如风高 蝉绝,水涸 鱼亡,这是一种方式。 螳螂捕蝉, 雀捕螳螂, 为异类所食而死,这又是一种方

    式。可以统名为“ 天杀”。乐 生是生命中最顽固的力量,无论是被抬上屠案 ,或被推上刑场,或死于刀俎,死于蛇蝎,都 辗转呻

    吟,声 嘶力竭,感 觉到难忍的痛苦。死之外或死之前 ,求康强舒 适不得,为 各种病害所苦,求饮食男女不得, 为各种情欲所苦,其

    难忍常常不减于毒虫吮血,利刃刺心。这 正如老子所 说“天地不仁,以万物 为刍狗。” 也无怪乎佛 门视轮回为 大苦,渴想 证涅槃到

    彼岸了 。

    作者那敏锐的 观察、精辟的说理、冷 隽的措词

    ,正如 启功所指出 :“他博学 ,兼通古今中外的学识 ;他达观, 议论透辟而超脱,处世 ‘为而弗有 ';他文笔轻松, 没有不易表 达

    思想的 语言;还有最大的一个 特点,他的 杂文中,常 见有不屑一 谈的地方或不傻装糊涂 的地方,可算以上诸端升华的集中表现,也

    就是哲人的极高境界。”

    余秋雨 是年轻一代 学者散文的代表。1988年,《收获 》杂志以专栏的形式开 始连

    载余秋雨的“文化苦旅 ”系列散文 。1992年,《文化苦旅 》由知识出版社结集出版

    后,一 时风行海内 外。随后, 他的《山居 笔记》、《 文明的碎片 》、《秋雨散文》、

    《霜冷 长河》、《 千年一叹》、《行者无 疆》等散文集,继续掀 “余秋雨散文热”,

    产生了令人始料未及的巨大反 响和轰动效 应,创造了中国当代散文出版的奇 观。余秋

    雨以《 文化苦旅》 为代表的一系列文化散文,在博大的文化视野和强健的文化精神

    下,瞩 目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兴衰荣辱和古代知识 分子人格命 运的变迁, 其文上溯

    余秋雨

    “五四 ”散文的理性精神和启 蒙传统,在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理性精神的回 归”中,“ 卓尔不群, 后来居上” (楼 肇明语)。 余

    秋雨在《文化苦旅·自序》中说: “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 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 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

    山水并 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 中国文人向 来有登高凭 吊、临风怀 古,以诗文感叹沧桑世事的传统。 面对历史

    时空下 沧海桑田的 变迁遗迹, 遥想千年来 日月星辰的万千气象, 余秋雨的胸 怀和视野使他拓展和超越了史思和抒情结合的 传统文人

    视角。 西到敦煌莫高窟,东至 长江入海口的狼山,北 达流放人犯的宁古塔, 南抵天涯海角的海南岛 ⋯ ⋯ 余秋雨的足迹所至 ,目光所

    及,多半是这些人文遗迹所透露出的中国 文化史的悲 壮历程和悲 剧命运。他思虑着,“ 什么是蒙昧和野蛮,什 么是它们的 对手——

    文明” ,深刻地认识到:“每 一次搏斗, 文明都未必 战胜⋯ ⋯ ” 在《寂寞天柱山》中, 作者回望天柱山昔日曾有过的繁盛 (李白、

    苏东坡 、王安石都曾在诗文中表达了对天柱山的厚爱 ),慨叹中 国历史上不 间断的战乱 、暴力和强 蛮这些“圆 目怒睁、青 筋贲张的

    主题” 对文明的巨大摧残。“ 宗教、美景和诗文”破碎了,天柱山只“留下一条挺像样 子却又无处 歇脚的山路 ,在寂静中蜿

    蜒” 。古老的文明既创 造了令人眩目的文化业绩,从属文明的社会运 行机制却又以周而复始的血腥和暴虐不断摧折文化成就, 延

    宕文化的演进,反 过来摧残文明,将其撕裂为“碎片 ”。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的命运也正浓缩在“ 文明的碎片 ”上,既折射令人神

    往的昔日光芒,又 无可挽回地只为今天的人们留下黯淡之后的苍 凉。

  • 余秋雨是从人文关怀和文化反省的双 重意义上考察和解剖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命运 ,既作为重 构现代文化人格的借鉴 ,又以此

    为突破口,转而更加逼近古老文明和传统 文化的内质 。余秋雨带着“ 何时才能问 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的疑

    问上路 ,“健全而 响亮的文化人格”的理想驱使他首先全力褒奖 “基于文化良知”的古代人格的范型。在《风 雨天一阁》 中,他描

    绘了创 造“一种极 端艰难、又 极端悲怆的文化奇迹” 的天一阁主人范钦及其后代;在《 都江堰》中 ,他塑造“ 进入了最澄 彻的人类

    学的思考”,带给 中国封建官 场“一种冰 清玉洁的政治纲领”, 留下造福子 孙万代的水利工程的李冰。然而, 这样的人格范型并不

    能涵盖 古代知识分子人格构成中的常态和主体部分, 对于“中国 传统文化” 、“共通的精神素质和心理习惯” ,余秋雨更感兴趣。

    在《西湖梦》中, 他敏锐地捕捉到西湖作 为“极复杂 的中国文化人格的集合体”的“盛大”中的内 核——退避 、隐逸的文人人格:

    社 会理性使命已悄悄抽绎 ,秀丽山水 间散落着的才子、隐士 ,埋藏着身前的孤傲和身后的空名 。天大的才 华和郁愤, 最后都化

    作供后人游玩的景 点。景点, 景点,总是景点。

    再也读不到传 世的檄文, 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 再也找

    不见慷慨的遗恨, 只剩下几座 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 再也

    不去期待 历史的震颤 ,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

    作者批判“不能把志向实现于社会, 便躲进一个 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 他们消除了志向,渐渐 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志向”的消

    极文化人格和惰性文化。在《 笔墨祭》中 ,余秋雨指出,中国文化以“前后 牵连的网络 ”压抑、磨 损文化个体及其文化个 性,使

    “本该 健全而响亮的文化人格越来越趋向于群体性的互渗和耗散 ”。这样的文化培养出 来的文人, 他们“生命的发射多多少少屈从

    于群体惰性的熏染 ,刚直的灵 魂被华丽的重担渐渐压 弯”,只能 将生命消耗于精致的笔 墨之间,以退隐的“梅瓣、鹤羽” 作为对文

    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奉献。 而在 《历史的暗角》一文中 ,余秋雨干脆通篇探讨 的“是一团驱之不散又不见痕迹的腐浊之气” ,

    “是一堆飘忽不定的声音和眉眼”的“小人”“在中 国历史上的充分呈现” 。他当然不止于声讨“ 体现了中国 封建社会的人治专制

    和社会 下层低劣群体的微妙结 合”的小人 们的罪恶— —使“历史上那么多高 贵的灵魂” “欲哭无泪 ”,造成民族“整体素 质的严重

    下降” ,“搞脏或 沉埋”“中 国在人文领 域曾经有过 的大量精雅 构建”,而是由对小人心态及其如何得以作祟的剖析和探究,深刻 地

    反思了生成和容 “小人”的社会机制和文化体系, 以及他们投影在社会心理和民族性格深处的暗 疮与霉斑 。作者倡言我们“ 需 要在

    心理上强悍起 来,不再害怕我们害怕 过的一切” ,倡导“以更明确、更 响亮的方式立身处世, 在人格、人品上昭示着 高贵和低 贱

    的界限”这样一 种民族性格和心理趋于健全与强悍的发展之路 。正如楼肇明所指出, 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本位性的核心部分,即

    在于重 铸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性格,或者说是旨在 创造性地转 化民族文化性格”。

    与 余秋雨散文中学者的理性思考相统 一的,是他 诗性激情下 华美凝重、 瑰丽透剔又不乏奔放色彩的语言。 他常采用赋 比手法和

    相应的 铺陈排比句式充分张扬 其独特的语 言风格,这 与他理性精神的内核相得益彰,形成了大气磅 礴、沉郁厚重的文化散文气派,

    对读者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从而引发历史的感悟和慨叹 。如 《莫高窟》 中面对精彩 绝伦的佛教 壁画,余秋雨感叹:

    它 是一种聚会 ,一种感召 。它把人性神化,付诸 造型,又用造型引发人性, 于是, 它成了民族心底一种 彩色的梦幻 ,一种圣

    洁的沉 淀,一种永久的向往。

    它 是一种狂欢 ,一种释放 。在它的怀 抱里神人交融、时空飞腾,于是, 它让人走进 神话,走进 寓言,走进 宇宙意识的霓虹。在

    这里, 狂欢是天然秩序,释放是天赋人格 ,艺术的天 国是自由的殿堂。

    它 是一种仪式 ,一种超越宗教的宗教 。佛教理义 已被美的火 焰蒸馏,留下了仪式应 有的玄秘、 洁净和高超 。只要是知 闻它的

    人,都 会以一生来 投奔这种仪 式,接受它 的洗礼和熏陶。

    作者极富感染力的语言浓 墨重彩,既 是对中华文明瑰宝的诗 性礼赞,也是对狂欢迷醉般的艺术创造力的讴 歌。酣畅淋漓的行文

    中流淌 着狂放的酒神精神,也注入了作者向往的艺术 人格。

    第二节 中国大陆新时期女性散文概述

    一 、“女性散文”崛起的社会背景与 精神传承

    “ 女性散文 ”的崛起和繁盛, 无疑是中国 大陆新时期文坛的一大景观。所谓 “女性散文 ” , 并非指所有女性作家所 写的所有

    散文。 按照散文评论家楼肇明在《女性社 会角色·女性想象力· “巫性思维 ”》一文中界定,“女性散文”具有以下三个 特点:

    (一) 对女性社会 角色的思考 ;(二)这 种思考是以自己的经历 体验为基础 的,换句话说是以自身的经历体验 和女性的心理特征作 为

    观察社会人生、 历史自然的 视角和触角的;(三) 其想象方式具有女性的心理特征, 偏爱或擅长顿悟、直觉 、联想等等 。新 时 期文

    学 中的“女性散文”现象 ,是文学园 地里的姗姗 来迟者,但是,在历尽 艰难曲折之后,它终于超越了现代文学中冰心 、谢冰 莹、

    张爱玲、苏青 、丁玲等人的拓荒,经过了近三十年女性声音的喑哑和断 裂之后,在中国大陆文 坛重新萌醒 ,走到了前所未有的 繁

    盛和成熟的阶段 。可以说, 中国大陆新 时期的“女性散文”, 既承续了“ 五四”文学 反封建、“ 人的解放” 的传统,又因社会的

    发展、 时代制高点 的提升,而有着超越“ 五四”,向 着更成熟、 更具现代精神的自由而美丽的女性意识天地飞 升的趋势。

    中 国大陆新时 期“女性散文”的萌动 大致稍晚于 “伤痕文学 ”, 它如一棵浸透泪

    珠的幼芽悄然出土 。张洁、唐敏、苏叶等人的散文作品,透露出女性特有的 温情、细

    腻、柔和、感伤, 她们以对人性之“爱” 和“美”的追寻、呼唤 的主题意向 ,加入到

    “伤痕文学”的哀泣和控诉的大合唱中, 但却以特有的女性风格 与老作家的散文,甚至

    与韦君宜、杨绛、 丁宁、宗璞的散文区别开来。唐敏如她自己所 说,是致力于“写女性

  • 苦 难的美丽的 ”,张洁、 苏叶对人性失落的思考也是从女性 视角出发的 。在 她们 散

    文的字里行间, 处处深流露出女性的心理特征及创 作思维上偏重于直觉和 顿悟,感受

    细腻, 写个体经验 ,以独立的 个我、生活的片断折射生活的全部意义等特点 。

    二 、自觉地关 注女性自身 独特的感受 ——“女性散文”作家及作品风 格

    张洁 苏叶

    张 洁 , 祖籍辽宁抚顺,1937年生于北京。 1978年5月开始, 张洁连续创 作了《挖荠 菜》、《拣 麦穗》、

    《盯梢 》等总名“ 大雁系列” 的散文,追 忆美好的童年生活,展示“一片单 一而天真的心境”,挖 掘人世间

    最珍贵 的关怀、同情、温馨和友爱的感情 ,洋溢着对 失落的“爱 ”和“美” 的真诚渴求 。在 张洁特有的女

    性笔致下,童年虽 然饥馑贫困 ,甚至爱的 扭曲和错位 ,但总体基 调却充满温 馨,婉约动 人。

    《 拣麦穗》是 “大雁系列 ”散文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作者回忆的是几十年前的那段往事:在 农村长大

    的姑娘 ,拣麦穗是 为了把麦子 卖了换钱备 嫁妆。“当 我刚刚能够 歪歪趔趔地提着一个篮 子跑路的时 候,我就

    跟在大姐姐的身后 拣麦穗了” ,目的是想嫁给那个卖 灶糖的老汉 ,“天天吃 灶糖”。这话很快传到老汉耳朵 张洁

    里,此后,他总是 带一块灶糖 、一个甜瓜 、一把红枣 送给小姑娘 ,而小姑娘也学着大姑娘的样子, 偷偷找块碎布绣了个“ 皱皱巴巴

    地倒像 个猪肚子” 的烟荷包, 准备出嫁时 再送给老汉 。这是小孩的天真,老 汉当然知道 这是不可能的事。但是 ,他还是常常带些小

    礼物送 给小姑娘。 年复一年, 老汉的背更 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 了,终于有一天过世了 ,小姑娘伤 心欲绝:

    我仍旧站在那 棵柿子树下 ,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 子。它那红 得透亮的色 泽,依然给 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 可是我却

    哭了, 哭那陌生的 ,但却疼爱 我的卖灶糖的老汉。

    后 来我常想, 他为什么疼 爱我呢?无 非我是个贪 吃的、因为 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的孩子吧。

    等我长大以后 ,总感到除了母亲,再 没有谁能够 像他那样朴素地疼爱过 我——没有任何希求、 也没在任何企望的。

    我常常想念他 ,也常常想要找到我那 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 它早已不知被我丢到哪 里去了。

    北京大学佘树 森、陈旭光所撰的《中 国当代散文 报告文学发 展史》认为 ,张洁散文 开创性的意 义有二:一是把“伤痕文学”的

    视线从 “文革十年 ”的近景中拉开,而返 归更为遥远 的童年时代 ,这自然更易造就一种 与审美对象拉开一段观 照距离的审 美态度,

    实际上 蕴含了走出 “伤 痕” 的最初信息 。二是第一次在散文中 显露了性别 的色彩,透露出女性特有的声音。 张洁以优美 纯情、娴

    熟动人的笔致,塑造了天真单纯、童心无 欺的童年少女的“我” 。“ 我”的童年 视角所见, 正是一个充 满温馨、委婉动人、人 与

    人之间 洋溢着爱的 温情、追求美的纯净的 “女性世界 ”。

    唐敏 , 原籍山东, 1954年生于上海,后随 家人移居福建。著有散文集《女孩子的花》、《纯净的落 叶》、《屋檐水滴》、

    《美味佳肴的受害者》等。唐敏善于把对 日常生活或自然景观细 致入微的观 察与女性的 独特感受结 合起来,从 而使自然“ 人化”―

    ―成为 “心中的大自然”,让 客观对象经过心灵的感悟、主体的投射而通体散发出人性的光泽、女性的气息和 艺术的灵气 ,显示出

    一个洁 新纯净、充 满细腻独特的女性感受的艺术世界 。

    写 于1986年的 《女孩子的花》,以美 丽新颖的奇思妙想,把 细腻温婉、 柔情似水而又略带伤感 、甚至有些自怨自艾的女性心理

    世界, 描摹得淋漓 尽致,宛如眼前。文章伊始告诉人 们:相传水仙花是由一 对夫妻变化而来的,丈夫名叫金盏 ,妻子名叫百叶,因

    此,水仙花的花朵 有两种,单 瓣的叫金盏 ,重瓣的叫百叶。作者想要得到惟一的“独生子女”,于是开始养育水仙花,希望能开出

    金盏的花,企盼生出一个男孩子。这绝不是作者轻视 女孩子,相反的却是“ 无法形容地疼爱女孩子 ”,“爱到根本不忍心 让她来到

    这个世界”,甚至在梦中见到女孩子的花 开放后又很快自尽了。 作品从人性的高度比较 了男人和女人,写尽了女人的美丽 与痛苦、

    敏感与 脆弱、执着 与悲哀。几天后水仙花 真的开放了 ,果然是女孩子的花, 在短短的几天内,她们 拼命地怒放 开所有的花 朵,发出

    一阵阵锐利的芬芳 ,“努力地表现她们的美丽”。忽然有一天, 作者发现:

    是水仙花倒在 蜡烛上,把火压灭了。 是那支抽得最高的花茎 倒在蜡烛上 ,和梦中的花一样,她 们自尽了。

    蜡 烛把两朵水仙花烧掉了 ,每朵烧掉一半。剩下的一半还是那样水灵灵 地开放着, 在半朵花的地方有一条 黑得发亮的墨线。

    我 吓得好久回不过神来。

    这 就是女孩子的花,刀一 样的花。

    以花喻人古已有之,唐敏 却用得令人 惊奇。她用水仙花表达 了对女性一生艰难而痛苦的思考: “在世上可以做许多错 事,但绝

    不能做 伤害女孩子的事 。”这是一 种隐秘而深 层的人性之美。

    苏 叶 , 湖南洪江人 ,1949年生 ,十岁随家人迁居南京 。著有散文集《总是难 忘》、《苏 叶散文自选 集》等。苏 叶的散文致力

    于对爱 与美的失落和受难而引 发的人生思考,清新明 丽而略带感 伤,闪射着 人性美的折光 。 她以女性特有的情致感 怀把那些沉 埋

    于记忆 深处、被反 复咀嚼沉淀 过的记忆和生活细节, 少女纯情的 细微波动, 课堂的掌声 和无猜的嬉 闹,都刻画 得栩栩如生 。苏叶在

    对少年人事的回忆 及日常的观 察体悟中, 又无不贯穿 着历史的沧 桑感,洋溢 着生命体验 的诗意光芒 、人性的温 情和细致的感伤。

    苏 叶的代表作 《总是难忘 》,像一支 温馨而沉重的“少女奏 鸣曲”,展示了一群20世纪60年代初中女生天 真烂漫的生活。作者

    将经过 情绪处理的 断断续续的碎片组成富有情趣的生活画面,抓 住呈示人物 灵魂主要特征的细节, 成功地勾画 出众多的人物形象

    。如具有老夫子气 的语文老师 :

    他古典文学的功底极好, 特别偏重诗词,做派举 止都有名士之风。他常常穿一套飘飘的纺绸裤 褂,翘着小指头翻书, 着青帮粉

    底千层 布鞋,走起路来,必先抬脚停半拍 ,然后移步 ,和我们想象中的孔夫子一样。

    刚 毅早熟的张 月素:

    她 衣服的领口 总是嫌紧, 扣不上。裤 子嫌短,前襟后片只齐 到腰。她走路快,吃饭 快,讲话也快。她不跟男人讲话, 回答男老

  • 师 的提问也是 侧着身子昂 着头,一副英勇就义的英雄气,显 得很滑稽。 老师不笑也不生气,她 能写出老师 没教过的演算式。

    还 有活泼开朗的王悦雅:

    我喜欢看她那朝气蓬勃的 脸,好像老是有阳光在那上面跳跃 。她的头发 剪成卓娅式 。因为爱体育,脚上总 穿一双白球鞋。夏

    天,也不怕人说她 露大腿,爱 穿一条天蓝 色西装短裤 ,小腿圆滚滚的,皮肤 像棕子缎子般发亮。她 一笑一甩头发,走起路 来,挺着

    健康的胸脯。最看不得我窝胸 ,每次排练 ,她就拣一根小棍在我后面蹲着, 我一哈肩塌 胸,她就在后头用小棍 儿一戳。她 一戳我就

    忘词, 气得老师大叫王悦雅滚 蛋!她就咯咯地笑着跳起来逃掉了 。

    散文采用“意 识流”和“ 蒙太奇”并 用的结构, 将一段段各自成章的画 面拼接和组 合起来,以此展示了一 个个“总是 难忘”的

    时代面影。

    ?

    中 国大陆新时 期“女性散文”的斐然成就,不仅 回复了女性 传统散文坦 诚、自由、 真切的天性 ,而且达成了对“五四 ”、对五

    六十年代女性散文作家的超越 。这在当代文学史上是 值得大书特 书的现象。 在新时期之前短暂的几次散文创作 热潮中,所有的精神

    指向统 一在政治需要的大前提下,散文的美学建构成了阐述政治功利的“雕梁画栋”。 本来就为数 不多的女性散文家,也 将仅有的

    女性声 音汇入时代的“颂歌” 之中,自我 异化了女性的话语状态 。张抗抗

    曾指出 :“关注自我、关注内 心、关注作 为一个女人的存在,是女性散文最 显著的特色 。而 它恰恰是建 国以来很长 一段时间女性 散

    文所缺少的。过 去即使是女作家写的散文,也大多 强调女人与 社会的关系 ,女人在其中几乎是作 为中性人存在的。”叶 梦、赵玫

    等人的散文,突破女性以往狭 窄的追求爱 情、生活、 平等、自由的权力,对 女性性别歧 视、偏见的反抗等题材 ,走向女性生命的本

    真状态 。

    张抗抗 赵玫

    叶 梦 , 湖南益阳人 ,1950年生 。1982年开 始写散文, 并以《羞女山》一举成名,连获多 种散文创作 奖。迄今已出版有散文集

    《小溪的梦》、《 湘西寻梦》、《灵魂的劫数》、《 月亮·生命 ·创造》、《风里的女人》等。

    《 羞女山》是 叶梦的成名作,也是新 时期“女性散文”的一篇扛鼎之作 。在 这篇散文里 ,叶梦将“ 羞女”比作人类始祖女

    娲,自豪于女性的生命力和“ 拥抱苍天, 纵览宇宙的 气魄与超凡 脱俗的气质 ”:

    我曾经十分珍 爱希腊断臂的维纳斯, 可相形之下 ,那毕竟是人工的雕琢 ,即算栩栩 如生罢,也不过师造化而已。而羞女山呢,

    她不仅 有惟妙惟肖的形体,还 具备着豪放 、坦荡的气 质和神韵。 她得天独厚的魅力在于 :她是大自然的杰作, 她是大地的女儿。她

    就是造化本身,这 正是古往今 来一切艺术 家苦心追求的,然而却 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她 露宿苍天之下,饮露餐 风,同世纪 争寿,与

    宇宙共存,她才是 真正的艺术 、永恒的艺术!

    在散文中,叶 梦对女性那充满创造之 伟力的肉体生命自我的高扬和正视 , 被 认为是 “概括了新时期十年女性散文当 时尚未明

    确意识 到,此后努力追寻和揭 示的女性自我形象”。

    以 《羞女山》 为开端,叶 梦在此后的散文创作中更为大胆自 觉地关注女性自身 。她从女性自然生命 历程切入, 以极其细腻 敏

    感的女性直觉、庄 严圣洁又诡 异含蓄的笔 墨,写出了女性最原初的生命脉动 ,表现出了女性自我“ 生理——心理成长、完善的全过

    程:从 《不能破译 的密码》、《月之吻》、《潮》对 少女初潮、 初吻、初恋 情感体验的描写,到《 梦中的白马 》、 《蜜月之

    轮》、《不要碰我 》、《今夜 ,我是你的新娘》对新婚、性爱体 验的既大胆 又含蓄的表 现,再到《 创造的快乐 》、《创造九章》对

    女性生育、哺养等生命节律的展示,叶梦 散文中表现 的青春的躁 动、性意识 的觉醒以及 对健康性爱 的大胆袒露 ,无不体现 出真正具

    有现代意义的女性自我意识、 生命意识和主体意识的 觉醒 。散文评论 家刘锡庆在 《女性散文已开始辉煌 》中认为, 叶梦的散文

    “标志了中国‘女性文学'的自觉 ”。

    赵 玫

    ,祖籍河北乐亭, 1954年生于天津。她是那种用自己的心血来写 自己的情感体验型的散文作家 。冯骥才 说:“赵玫 是那种不肯 绕

    开自己的作家。⋯ ⋯ 她恨不得 每一句话都穿心而过, 带走她心里什么重重的 东西才痛快 。”而赵玫 自己在谈到散文写作时 也认为:

    “我就像一本我自己打开的书 。书中有生命的故事在流淌。”“ 散文之于我 ,是有着彻 骨的疼痛, 是有着诗的 灵魂在其中 挣扎的一

    种文体 。”赵玫的散文集有《 以爱心 以 沉静》、《 从这里到永恒》、《以血书者》等 。

    最能代表赵玫 散文风格特色的,正是 这样一些描 写自己亲身情感经历, 带有沉重的心灵独白意味和情感自 叙色彩的篇章,如

    《为了送别》、《 远方的站》、《一个有雪的夜晚》、《你为什 么不停留》、《做了失 败的女人》 及长篇系列散文《以爱 心 以沉

    静》等 。这些散文都有一种极 为深刻的心理真实,大 胆而又略加掩饰地剖露出一个敏感 、多思、情感丰富细腻 的知识女性的内心情

    感世界 。对爱的渴 求、对孤独 的既珍爱又恐惧的矛盾 、失败而永不后悔但却 终究迷惘的往事、有情人难成眷属 的大创痛、 女性天生

    的多疑自尊的伤感 忧郁⋯ ⋯ 这 一切,都因感受的细腻 、体验的深致和洋溢的才情,以一 种如泣如诉 、如怨如慕的优美抒情 笔调,缠

    绵悱恻 地娓娓道来 。

    赵 玫特别喜爱 法国女作家杜拉在她的小说中创造的一种所谓 的“电报体的语言方式 ”, 即短句。杜拉喜欢用“ 句号的方式 ”

    思维, 喜欢用短而完整的语言 简约地说明 她丰富而复 杂的内心世界。赵玫说 :“杜拉之于我是个座右铭式的女人。我并不 执意坚持

    说我没 有受过某某的影响。比如杜拉。我于是喜欢描述荒芜。枯寂。雾的雨 。秋季。凋零。枝杈的 萧索。枯黄 的草。落叶 。镂花的

    黑色栏 杆。冷风鸣 唱的哀歌。 还有我的忧伤。也用短的句子。这样写的时候我喜欢把杜拉的任何一本书放在桌 前。并不翻 着。而只

    是要心里知道杜拉的思绪是伸手即可触的 。 触 到她的长句和短句、大量使用的句 号, 还有话语、 肌肤和灵魂 。这样我便 会觉得踏

    实。” 赵玫的散文也常常爱用美丽动人的短句子表达 自己细腻真 挚的感受 ,如她 在描绘自己心路历程的 长篇散文《 以爱心 以 沉

    静》的 结尾写道:

    那是一张充满 了忧郁充满 了秋天色彩的照片。温 暖的季节。 那最后的茂密的黑森林 。那一张张 卷起的深红 色的落叶, 铺满了那

    片青黄 的草坪。一 种不知道什 么树上落下的硕大的叶 。枯萎了凋 谢了却不减 却那深重的 红色。已无 路可逃。一切等待着。 他就站在

  • 我的对面用那 个日本镜头 凝视我。我坐在叶中张 大那无望的眼睛。我看 着一个看不 见的前方。 我知道我还 是想哭。永 远的哭

    泣。他就在那里。 那里近在咫尺,却咫尺天涯。我伸出我的手臂向着他。落 叶有多少我心中的忧伤 就有多少。 连流泻的阳 光空气都

    是浓郁的深重的。 没有小鸟歌唱。温驯的鹿悄悄走回那黑色的密林。

    每 一个看似无 关的片断、 细节、形象 ,经由作者 极其敏感的心境所挑选 而融合为一 个艺术整体 。冯骥才认为,赵玫奉 献给文学

    的只是自己的心灵 体验,很少 个人的故事 ,“这就逼使她创造出一种虚无飘 渺的散文, 只有细节, 没有情节; 没有结构意 识,没有

    时空界限,没有哲理。一任情 绪的放纵, 有犹春天融化的溪水恣肆奔流。当 然也就大大增加了散文的张力与包容的可能。 ”

    总 之,新时期以来女性意 识的复苏带 来了“女性散文”的勃 兴,除上述几位外,张 抗抗、王英琦、斯妤、 舒婷、吕锦华、马丽

    华、周佩红、韩小蕙、黑孩、 冯秋子、尹慧、潘向黎 、杜丽、胡 晓梦、元元等人的散文 创作构筑了一道靓丽的 风景线。正如韩小蕙

    所说: “从没有一 个年代,能像诺曼底登 陆似的,一下子涌现出 这么一大群才华横溢的女散文家。 ”

    一 、新生代散文概况

    第三节 中国大陆新生代散文概述

    “ 新生代” 原是一 个地质学术语,在地球 结构发展史中,比起古生代和中生代,它是最 为年轻的一 个。在新时 期 文 学中借用

    这个称 谓,通常是指二十世纪 六十年代出生、八十年代中期走上文坛的作家群。“新生代”作家这 个称谓,最早起于诗歌 领域。自

    从老愚在1990年借用诗人牛汉对新生代诗 人的称谓, 把1985年以后出现的青 年散文作者命名为“散文新生代” ,并 选编出版《 上

    升—— 当代中国大 陆新生代散文选》(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6月初版 )后,新生代散文逐渐 引起文坛的 关注。

    到了九十年代 ,新生代散文日益显示出自己的规 模和声势, 出版社不断 推出新生代散文合集和 丛书,报刊 杂志也纷纷 刊登新生

    代散文 专辑:

    继 《上升》第一次对新生代散文隆重推介,选辑 了戴露、王 开林、胡晓 梦、骆爽、 刘红庆、桑桑、老

    愚、董月玲、曹晓 冬、亦夫、 元元、洪磊 、黄矛、鲍 尔吉·原野 、冯秋子、 张放、苇岸 、一平、钟鸣、于

    君、罗 强烈、黄一 鸾的80篇作品之后,1993 年10月, 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出版《九千只火鸟——新生代散

    文》( 楼肇明、老愚主编), 选辑王芫、 王开林、胡 晓梦、苇岸 、尹慧、彭程、程士庆 、安民、桑桑、曹

    晓冬、 冯秋子、老愚、于晓丹 、鲍尔吉· 原野、元元 、钟鸣、黄 海声、张锐锋的46篇作品;1995年 12月中

    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蔚 蓝色天空的 黄金——当 代中国60年代出生代表性作家展示 ·散文卷》。

    (苇岸 编),选辑 安民、杜丽 (桑桑 )、冯秋子 、胡晓梦、 彭程、王开 林、苇岸、 尹慧、元元 、张锐锋十

    蔚蓝色天空的黄金

    位新生代散文家的 创作自白、 代表作、自 传和主要作品目录;1995 年12月和 1996年3月,文化艺术出版社分别出版以新女性 为创作主

    体、以新生代为基本阵容、以新作品为主要架构的新女性话语丛书“金苹果散文系列” ,包括第一 辑陈燕妮的 《粉红通知 》、冯秋

    子的《 太阳升起来 》、尹慧的 《这个春天 这个冬天 》、元元的 《20岁进行 时》、胡晓 梦的《这种 感觉你不会 懂》和第二 辑林白的

    《丝绸 与岁月》、 杜丽的《美好的敌人》、程黧眉的 《如期而归 》、烈娃的 《菩提花》、京梅的《 草莓季节》。

    全 国五大散文期刊之一的 《散文天地 》(福建),先后于1996 年第6期推出“ 跨世纪青年散文家作品 专号”、1997 年第6期推出

    “新生代散文专号 ”、1998年第6期推出“新生代散文小辑 ”、1999年第6期推出“新生代专号”、 2000年第6期推出 “新生代” 和

    “70年代后”散文 专号、2001年第6期推出“新 锐散文专号 ”,正如主 编楚楚在1999 年第6期的“卷首语”中所指出,“新生代”,

    “它大致包含这样 一些意向: 青年的、正在崛起和活 跃的、有代表性的,在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上有一定探索性的、坦诚 的、鲜亮

    的。总 之,必须是在人格、艺术感受力、 审美灵性、 文化素养等方面卓尔不群的” ,“我们 有理由给这 个年青的散文群体以更多

    的关注 、托举以及恣意舒展的空间”。《 散文选刊》 1998年第2、3期,连续 推出“新生代散文特辑 ”,并称“ 新生代”是 “散文界

    的一支生力军”。 此外,《作家报》、《 武汉晚报》、《北京文 学》、《青 年文学》、《美文》等 报刊,也开 辟过新生代散文专

    栏。

    “ 新生代”一般泛指“知 青族”一代人之后的新一代,他们 大致成长于 1976 年以后的“经济时 代”,是“ 信仰危机” 的产儿。

    他们被 认为是一部 “无主题变 奏”,差异 性和变易性成了他们的基本特征 。老愚的《上升的星群——论 当代中国新生代散文》 一

    文中, 指出了新生代散文作者的美学原则 :“散文是活的生命的 语言形式, 它是人类精神漫游的无 限可能性的最个性化的 显示,本

    真、本色、本性是 艺术的最高境界,生命在无限开放的形式里获 得自己永恒的魅力。思想不再是区 别作品层次的绝对层度 ,作家与

    作家之 间依赖各不相同的语感 区别自然划 开。”因此 ,我们从新生代散文创 作中,明显 可以感觉到他们对传统 散文模式的超越而表

    现出自 觉的文体探索意识。胡 晓梦擅长反 讽手法,钟鸣热中文本解放,张锐锋注重智性 写作,苇岸追求陌生化效果⋯ ⋯ 他 们从根本

    上恢复 了散文文体的活力。有人预言“从 他们手上, 必将出现真 正的多元化的散文格局 ;而且,20世纪以来的中国散文, 必将在他

    们身上 结出重要果 实。”

    二 、新生代散文文体探索

  • 新 时期文学之初,一批老作家如巴金 、孙犁、杨绛、陈白尘 、张中行、 黄秋耘等人 ,写出了大量回忆性的散文,切合了当时社

    会文化思潮,影响 广泛。一批中青年作家如张洁、赵丽宏、唐敏 、苏叶等人 ,也以回忆 性的散文名篇《拣麦穗 》、《盯梢 》、《挖

    荠菜》(张洁)、《小鸟,你 飞向哪里》(赵丽宏)、《回忆黄 昏》(唐敏 )、《总是 难忘》(苏 叶)而跻身文坛。然而 ,时代趋

    于转型 ,而散文家如果一味沉 湎于回忆的情调氛围里 ,自然会妨 碍散文对人的当下现实 生存的体验 ,也可能会 导致散文的 题材狭窄

    和格调单一,有悖于新时期文 学多元化发 展的必然趋 向。大批新生代作者闯 入散文领域 并发出令人 瞩目的声音 ,使散文中的回忆终

    结,重 归“现在进 行时 ”。

    曹明华 较早地将视线立足于“ 现在进行时 ”,她以当 时最具现代意味的发散式思维和五彩碎片般任

    意自如的文体运行方式,透露了散文文体 “现代化” 的最初信息 。曹明华于 1980年考入上海交通大 学,先

    后就读 于生物医学 仪器专业和社会科学及工程系双学 位班。在校期间,曾主 编过学生刊物《逆光》、《新

    上院》 等,她最初的一些散文就发表在校 内外的一些 学生刊物上 ,并且风行一时。1986年上海文艺 出版社

    推出她 的《一个女大学生的手 记》,初版即达13万册 ,几次重印后,销售量 达150多万册。曹明华的意义

    在于, 她使散文界不能不正视 一个充满青 春气息、毫 无传统负累的新生代散文群体的崛起 , 正如老愚所

    指出, “曹明华的出现,标志 着当代散文 传统的深刻 断裂,使素 来为我们所 认可并推崇的杨刘秦模式显示

    自身隐 伏的缺憾” 。

    曹明华

    曹明华的散文 ,极其细腻 而真实地描 写了八十年代女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毫无遮掩地袒露了女大学生的内 心世界和微妙的心理 活

    动 。如《 美》:

    ⋯ ⋯ 镜子里, 映出她凝神的微笑和轻轻颤动的睫毛。 我猜,那

    可爱 的小脑瓜, 又在以它独 特的频率转 了、转了⋯ ⋯ 果 真,

    她反复 地捋着我的一缕卷曲的 长发:

    “ 曲线,给人的感觉要比直线美。”

    “ 是啊。”我 说,“它包容着无穷多的直线,却 避免了单调 和重复。”

    她 沉吟片刻:

    “ 生活,似乎也是这样的 。也需要这样的‘曲线 美'。 ”

    我 饶有趣味地 盯住她那抖 动的眼睫毛了。

    “ 我在想,安逸、闲适, 就犹如一条 索然无味的直线。奋斗中的挫折好比一条曲线 的‘波谷',成功 ,则好比‘ 波峰'——它们

    共同构 成了美妙的曲线,构成了富有弹性的生活。”

    富有弹性的生活!

    作者就是这样 明晰、 生动地描 写女大学生平凡的生活和微妙的情 绪,没有刻意追求深刻和宽广。曹明华在《关 于<一个女大

    学生的手记>的再思考》中也 认为:“它并不见得宽 广,但却确 实地真切” ,“更多地偏重自己的体验和感受 ”。曹明华 散文备受

    青年读 者喜欢的根本原因,也正在于她以回到现在时 的文体表达 了一代大学 生的共同意志和心态 。

    曹明华之后的新生代散文作者,这种 “终结回忆 ”、“回归现在时”的意识,更为 自觉而且强 烈。戴露《 快乐》一文的第一句

    就是: “只为今天 ,我要很快 乐。”胡晓 梦在《槐树 花儿飘呵飘 》中写道: “为什么要挽留时间呢 我不需要活在回忆里不愿意反反

    复复翻唱一首老歌 ⋯ ⋯ ”

    新生代散文由夸饰性的高 强度的热抒情,向着不 动声色极力 节制的冷抒情过渡 。苇岸的散文尽量隐 去主体的虚 浮和矫饰, 主

    体情绪 完全呈收敛 状,从而呈 现一种类似于“零度写 作” 的状态。他的《大地上的事情》, 完全剥除消解了主体强 加于客体的 种

    种臆想和象征情感 内涵,每一段仿佛互不相干,具有 独立自足的物性:

    我 观察过蚂蚁营巢的三种 方式。小型 蚁筑巢,将湿润的土粒吐在巢口, 垒成酒盅状 、灶台状、 坟冢状、城堡状或松疏的蜂房

    状,高 耸在地面; 中型蚁的巢 口,土粒散得均匀美观 ,围成喇叭口或泉心的形状,仿佛大地开放的一只黑色花 朵;大型蚁 筑巢像北

    方人的 举止,随便 、粗略、不拘细节,它 们将颗粒远远地衔到什 么地方,任意一丢,就像大步奔走撒种的农夫 。

    黎明,我常常被麻雀的叫 声唤醒。日子久了,我 发现它们总 在日出前二十分钟开始啼叫。 冬天日出 较晚,它们 叫的也晚; 夏

    天日出早,它们叫的也早。麻雀在日出前和日出后的叫声不同, 日出前它们发出“鸟、 鸟、鸟”的 声音,日出后便改成“ 喳、喳、

    喳”的 声音。我不知它们的叫法和太阳有什么关系。

    冬天,一次在原野上,我 发现了一个 奇异的现象 ,它纠正了我原来的关 于火的观念 。我没有见 到这个人, 他点起火走了。火像

    一头牲口,已将枯草吞噬很大一片。北风 吹着,风头 很硬,火紧贴在地面上 ,火首却逆 风而行,这让我吃惊。 为了再次证实,我把

    火种引到另一片草上,火依旧 溯风烧向北方。

    在 苇岸 眼里,大地上的一切事物,一个蚁 巢,一只麻雀,一团火 焰,都发出本质的哲学 的声音。在他看来,“ 人诗意地生活

    在大地上”,只需充当大自然秘密谦卑的 “旁观者” 和“倾听者 ”。

    庞 培 的散文犹如一 个个玲珑剔透的小玻璃球,在阳光下兀自放着 七彩的光, 却是淡然的 ,“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上,让事物自

    己言说 、表达,开 放出语言中花朵”。灵 性的玻璃自筑一个独立的世界,不多承载外在 观念 。如《铁轨 》:

    家 园近了。站台上一辆机 车冒着烟, 仿佛一名昔日同学的满脸泪水,突然在大街上 纷乱的人群里认出你。 他惊诧的眼睛就是在

    日夜疾 驶中消逝的旅程。沉甸甸的行李, 过分规整的站台过道( 地下)以及像一颗空荡荡的心那么 大的出站口 。广场上的 钟——那

    巨大的指针正好对 准你视觉中的往世—— 又一次别离 。

  • 短短的一百三十多字,“ 带几分恬淡的睡意”, 捕捉着瞬间 的感觉和情 绪。作者在不动声色的 叙述中,让 事物回归自己的本来

    状态, 主体近乎呈 现为所谓的 “零度写作 ”。

    曹 晓冬 的散文《手 记》和《梦 游》,散以 梦呓和幻觉 的形式来结 构全篇,大量似真似幻 、闪烁其词 的幻觉描写 ,把读者引入

    一个虚 无缥缈的非理性意识空 间文 。如《梦游 》:

    无 论是在梦游中,还是现 在,在零号 房间雕满古怪纹饰的躺 椅里对着记 述我的梦游的报导,我都记不清我在藏书楼狭 长的回廊

    里走了多久,表一直嚓嚓地响 着沙漏的声 音,分针和 时针在我察看手表的时 候却总是重 叠在零点。 合上报纸, 我对梦游的 记忆也同

    时中止 。渐渐地, 我明白报纸 上墨香犹存的铅字所表述的一切只 对我才有着 意义,只有在我阅读它 们的时候, 我的梦游才得以被回

    忆了; 只有它们在被我阅读的 时候,梦游的寂寞与疑 惧才得以同回廊深处的那缕微光一 样真实地被我体验。

    作品中的“我 ”,显然仅仅是作为虚 构的叙述者的“我”。 “我”之所 历所见,都是躲在文章背后的那个 “隐含作者 ”随意操

    纵的结 果。曹晓冬的散文的后 现代性写作明显可以看出博尔赫斯 、卡尔维诺 影响的痕迹 ,其实验性的意义不言而喻。

    钟鸣 经过五年多时间的沉潜思考和写作, 于1998年推出的三卷本 《旁观者》,更是通过 “自由的文体展示出自由的精神”,

    呈现了 “一次飘逸而精致的文本解放 ”。这部洋洋洒洒150万字的著作,书 中文体纵横 ,作者熔随 笔、小说、 诗歌、文论 、传记、

    注释、 翻译、文献 、新闻、图 片、手稿等 诸多艺术手段于一炉, 想象力丰富而睿智。这 部极富实验 精神和先锋 意味的散文著作甫一

    问世, 立即就带给读者一份惊 奇,甚至一 种困惑。大家好奇的可能并不是它 的长度和写 作时间,更多的是它的 写作方式和文体效

    果。书 中大量的资 料、图片、 新闻镜头、 诗意追述“ 纷繁、庞杂 、密集而又短促的文体成了钟鸣的 独家文本” ,因此,诗 人翟永明

    称之为 一本“奇书 ”:“口语 ,俚语,和具有深沉内 涵的语言( 敏感,又拘泥于原有含 义),手稿 (包罗万象 ),自己制作的摄影

    作品,(令专业人士吃惊), 气势磅礴的考证和注释 ,(互文写 作的典范, 自身可成为 一本作品),信息时代的大量图片 (由作者

    亲自配置),拼贴 和剪切的视觉效果和新 闻时事式的 镜头感齐头 并进(带来 材料革新的新意义)。 ”针对钟鸣 在《旁观者 》中运

    用 多种最考验作家思想深度和语 言功力,同 时也最富有探索意义的文体 ,这部散文作品在中国 散文史上的重要意义是 无庸置疑

    的 。

    新生代散文在文体变革方面值得关注的探索还包括《大家》 杂志从1998年第1期开始设立的“新散文 ”专栏,集中推出了张锐

    锋的《 世界的形象 》、庞培的 《旋律与对 位》、于坚 的《翠湖记 》、宁肯的 《沉默的彼岸》、马莉的《思想与 细语》等“ 新散

    文”。 这些作者“ 抛却了先于文体和文化的种种成见 ,探索着散文写作的多 种可能,使 写作真正成了一种对文 学的实践法 则进行思

    考的永 远开放的陈 述活动,提示着写作的 真正自由” 。

    一 、新时期杂 文的理性批判精神

    第四节 中国大陆新时期杂文概述

    1978 年12月召 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 “文化大革命”中的“ 左”倾错误 ,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

    是的指 导方针,做出了把全国 工作重点转 移到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 设上来的新 战略,标志 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

    的新时 期。

    在 这个历史新 时期,中国 共产党以实 事求是的精神和大无畏的气概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否定了极 “左”思潮 ,实行改

    革开放 ,杂文家的思想也得到了空前的大解放。面对 一个新的时 代,许多杂 文家纷纷倾 吐了自己的心声。于浩成说:“在我们中

    国,写 杂文不但并 不那么轻松好玩,说不定还会招灾 惹祸。1957年一大批杂 文作家的不幸遭遇以及 1966年邓拓 、吴晗等人的悲惨下

    场就是前车之鉴。 但是好像有一种也许可以称之为中 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感和 忧患意识的 无形的力量 ,驱使我仍然自觉自愿地拿起了

    自己的 这支笔。” 胡其伟也说 :“八十年代重新握笔 ,也想过改行写写比较 保险的散文 、随笔、微型小说之类 。但一拿起 笔,老毛

    病难改 ,还是写杂 文!⋯ ⋯ 追求的仍然是一种社会责 任感:对各式各样的歪 门邪道不正之风,抒发 一通忿恚和感慨,不敢妄想有祛

    邪扶正 、匡正时弊之力,也决没有‘一字之贬严于斧 钺'、 ‘一字之褒 荣于华衮'之感, 但毕竟骨鲠 在喉,一吐 为快,或引得有心人

    会心微笑,或使令 权势者蹙眉微愠,笔者也就从中获 得一种尽到 责任的满足 ,乐在其中而冷暖自知 ”。

    正是由于中国 知识分子固有的自觉的 忧患意识以及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 责任感,驱

    使大批 杂文家参与 新时期这场伟大的时代 变革,他们 大胆直面现实人生,用 杂文革故鼎

    新,激 浊扬清,匡正时弊,张扬真理,在 与封建愚昧 、腐败专制 、教条僵化 、抱残守阙

    的思想行为以及种种歪风邪气 做斗争中, 比较集中地 发挥了杂文批判战斗的作用 。邵

    燕祥说 ,人们在描述新时期杂 文的时候, 往往提到作品数量的繁多、作品质 量的提高和

    作者阵 容的扩大, 在当代大陆 都是空前的 ,而他认为 理性批判精神的复活和高扬才是新

    时期杂 文所取得的 “最可贵” 的成就。在 杂文家眼里 ,这种自觉 的、彻底的 、执着的理

    邵燕祥

    性批判精神,“不是小打大帮 忙的搔痒痒 ,不是‘宁 弯不折'的变通灵 活,也不是盲目莽撞的 随帮唱影。 而是要像鲁 迅那样,‘ 没

    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以最硬的骨 头,代表全民族的大多 数,向封建主义、官僚主义以及我 们民族和人 类一切丑恶 的东西,进 行

    最正确 、最勇敢、 最坚决、最 彻底、最不懈的战斗。 ”

    1978 年3月28日《人民日报》上 发表了秦牧的杂文《鬣狗的风

    格》, 真正打响了第一炮,曾 彦修誉之为 “重振杂文旗鼓的代表

    作 ”。这篇 杂文从传说 中鬣狗抢吃猛兽吃剩的 残肉碎骨说 到人类

  • 社 会“人吃人 ”的种种世相,揭出“ 文革”中某些“看到气

    候差不多的时候就奔上前来咬 点骨头”, 事后又“会 立刻装成个

    文明人 、没事人的 样儿”的现 象,批判了 这类具有鬣狗性格式的

    人物凶 残又怯懦、 卑鄙而猥琐 的丑恶嘴脸 和无耻行径 。章明的

    《“吃 运动饭”》 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一种 专靠吃运动饭为生

    的人, 他们能在一 个正直人的 脸上看出他 灵魂深处的 “阴暗心

    理”, 能够从伙伴 们“杭唷杭 唷”的劳动 号子声中听到“阶级斗

    秦牧 何满子

    争新动 向”,能够 及时而详尽 地给某些领导人“打小 报告”,能 够不厌其烦 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 下别人的片言只语,等到政治运

    动一来 ,他们就变 成了冲锋陷 阵的勇士, 斩将搴旗的英豪。这类产生“接二 连三、层出不穷、翻云覆雨、有害 无益的政治 运动”

    中的以整人为职业 的 “ 运动健将” ,也即是秦牧笔下的“ 鬣狗”。何 满子 在《〈变色 龙赞〉有序 》中则入木三分地为这类人物画

    了像:

    像 鳄之状,得 龙之名。似 鳄也故或时 有泪,称龙 矣遂无往不 灵。八面玲 珑,五彩缤纷。或谓已自狐窃得幻化之术,或 谓原与狐

    夙有葭 莩之亲。故或巧言而善 辩,或知趣而识情;或 阳啼而阴笑 ,或暮楚而朝秦。逢人 说人话,见 鬼效鬼音。 惯作窃听机器,允称

    告密标 兵。无事生非怀鬼胎, 不学有术登 龙门。忽卑忽亢,能屈能伸。机会 可乘快亮相 ,苗头不对暂藏形。善察风向,如 响斯应。

    视名利之所在,得 风气之先声 。时来运至 ,叱咤风云 ;天旋地转 ,一变摇身 。忽焉气焰 高涨,忽焉意志消沉。 昨日皈依造反派,今

    朝自称 受害人。声 与泪俱下, 真与赝难分 。永远正确 ,不断前进 。依旧摇唇鼓舌,照样 立论著文。 具两重之人格,实多变 之灵魂。

    乃做戏 的虚无党, 诚耍笔的白相人。纵藏 头而露尾, 终害已而祸 群。噫嚱乎 !万物皆备 于尔,唯缺骨头一根。

    对 于这种“鬣狗”式和“ 变色龙”式的人物,林放的《江东 子弟今犹在 》提醒人们 ,他们在“ 文革”中学 得一套善于 窥测政治

    风向、 玩弄手段、 伪装进步的本领,有可能摇身一变 ,混进接班人的队伍, 藏龙卧虎, 伺机重来。

    邵燕祥

    指出: “从七十年代末以来杂 文的锋芒主要是针对‘ 文革'的。谈论现 状,不忘‘ 文革'的流毒;反思历史,也 每从‘文革 '入手 。

    这是因 为十年动乱 ,血迹斑斑 ,而长期钳 口,若鲠在喉;蓄之既 久,其发必烈,一时于 诗歌、短篇小说之外, 杂文勃然而 兴。 ”

    巴金从 1978年12月 开始写作《 随想录》, 他的目的就是给“十年浩劫”作一 个总结,他 说自己的《 随想录》是用真话建立起来的揭

    露“文革”的“博物馆”。巴金在《“文革”博物馆 》一文中清 楚地表明了他彻底否定 “文革”的 决心:“建立‘文革'博物馆 ,

    这不是某一个人的事情,我们谁都有责任 让子子孙孙 ,世世代代牢记十年惨 痛的教训。 ⋯ ⋯ 最好是建立一座‘ 文革'博物馆,用具

    体的、 实在的东西 ,用惊心动 魄的真实情景,说明二十年前在中 国这块土地上,究竟发 生了什么事情?⋯ ⋯ 只有牢牢记住 ‘文 革'

    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阻止 ‘文革'的再来。 ”邵燕祥在 《建立“‘ 文革'学”刍议》 一文中,则进一步明确 指出,“文 革”学

    必须以史为鉴,以“文革”作为历 史的镜子, 把分散的偏于感性的揭 发批判,集中为有系统 的科学研究 ,推动全党全民的历 史反

    思 。

    新 时期杂文所体现的理性批判精神, 不仅表现在 驱散社会上的毒气和鬼 气,正如牧惠所说的, 杂文家“要成为一名眼明心亮有

    战斗力的战士,首先就得清除自己灵魂里的毒气和鬼 气,像鲁迅那样严格地解剖自己” 。巴金堪称 这方面的典范,早在1980 年,他

    就说过 ,写《随想 录》是从彻 底解剖自己 开始 。1982年, 他又说:“ 我是从解剖自己、批判自己做起的 。我写作, 也就是在挖 掘

    自己的 灵魂。”正是有了这种 解剖自己、 批判自己的反省意识, 巴金在《随 想录》里以 真诚、质朴 、洗炼的文字抒写了作家自我在

    历史沧 桑中的极其 丰富、复杂 、深刻的心路历程和感情世界,表 现了他的迷惘和探索、 愚昧和觉醒 、悔恨和痛苦、悲哀和 欢乐、失

    望和希望。牧惠在 《赵书信与 我》中说, 他从电影《 黑炮事件》 主人公赵书 信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觉得自己的灵魂里也有着赵

    书信的精神细胞, “在我的革命生涯中, 曾经不止一次受过审查 。⋯ ⋯ 我曾 经不通和委屈过;但是 ,我终于说 服了自己: 这是革命

    的需要 ,个人的委屈该当服从 革命的需要 。即使在‘ 文革'中,我被加上种种莫须 有的罪名而 怎么想也想不通的时候 ,我仍努力按

    照‘革命群众'和军代表的需要去‘ 认罪'。”作者指出,封建传统思想只教 人如何做奴才,没有教 如何做人, 这份可怕的 遗产使我

    们背上了沉重的包 袱, 不断地走弯 路,解决的 办法是:“ 在笑赵书信的同时,笑一笑自己身上的赵书信 !”正如邵燕祥所说的 ,

    杂文家必须“‘驱 除(我们自己的)灵魂中的毒气和鬼气',反省我们 心理和性格中历史文化 积淀的劣根性” 。

    因此,新时期 杂文所高扬 的理性批判精神,是以 现代的科学 、民主、自由、平等、 人道、科学 社会主义为 思想基础, 包含了杂

    文家对现实和历史中的社会现 象、思想现 象、文化现 象、国民性格以及杂文家自我的分析、批判和解剖,有着广阔丰富的 内涵 。

    可以说 ,理性批判精神是杂文的灵魂。我 们从新时期 杂文理性批判精神的复 兴和高扬中 ,看到了中 国当代杂文希望的曙光 。

    二 、新时期杂 文的新气象 与散文文体 内容的多元化趋势

    有人说,在极 “左”思潮肆虐的时代 ,人们的思想被高压所禁锢,人们 的情感被斗 争所扭曲, 艺术凋零了 ,杂文也消失了。但

    高压稍稍松懈,改革开放的春 风刚一拂过 ,杂文,就像经冬不死的野草,开 始在凛冽的初春迅速泛 绿、顽强生 长了。是的 ,在经历

    了27年的挣扎和沉 寂的艰难处 境之后,当 代杂文在粉碎“四人帮 ”后,终于又迎来了它 全面复兴和拓展的历史新时期 。尽管中

    间 也有过 起伏和曲折 ,但总的说 来,新时期 杂文发展呈 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 :

    杂 文创作队伍 “日见其斑 斓”。如果 说,30年代的杂文作者 “只是亭子 间里那几个 人”(唐弢 语),

    五六十年代的杂文作者主要局限于高中级 知识分子和党政领导干部,那么, 新时期“杂 文作者分布面之

    广,在文学艺术各 门类中,要 属第一”( 曾彦修语)。新时期杂 文创作大军 特别庞大, 蔚为壮观, 呈现出

    多元化的人文景观 ,粗略划分大致有四类 基本作者群 :一是身为 新闻工作者的杂文作者群,他们的 杂文作

  • 品以敏锐性和 时效性见长 ;二是作家 队伍中的杂 文作者群, 他们的杂文作品以文学 性和形象性 见长;

    三是学 者中的杂文作者群,他 们的杂文作品以文化品位和书卷气 见长;四是党政军机关 和各行业中的业余

    杂文作者群,他们 的杂文作品以贴近现实 和大众化见长。

    在 这支浩浩荡荡的杂文队 伍里,有文章老更成的 杂文宿将夏衍、巴金、 廖沫沙、林放、严秀、 秦牧、

    黄裳、 舒芜、冯英子等,有风华正茂的杂 文健将邵燕祥、牧惠、 舒展、蓝翎 、陈四益、 老烈、章明 、黄一

    龙、王大海等,有 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杂坛 新锐鄢烈山 、朱铁志、 王向东、司徒伟智、吴 国光、胡靖 、陈小

    川、米博华、张雨生、李庚辰 、朱健国等 ,有巾帼不 让须眉的女 杂文家邹人煜、袁成兰 、陈飞、汪 义群, 唐弢

    还有一大批客串杂 文而在杂文界享有盛誉 的杂文作者 ,如诗人吕剑、公刘、 流沙河、李汝伦、刘征 、叶延滨, 小说家马识 途、王

    蒙、李 国文、蒋子 龙、刘心武 ,剧作家陈 白尘、吴祖光、魏明伦 、沙叶新, 画家黄永玉 、方成、韩 羽、高马得 ,学者施蛰 存、张中

    行、金克木、王元化、何满子 、耿庸、邓伟志、王春瑜 ⋯ ⋯ 这 些“破门而出”的杂文作者“由于厚积薄发, 比一些杂文 专业户写

    得更好 ”。

    因此,唐弢说 :“现在杂 文的干预生活已经不是 过去仅仅靠那么几个反骨人物去扔 匕首和投枪 了,而是具有那么一大批觉醒者 在

    掬尽 忠贞,去腐生新,这就是新时期杂 文有突破的多元化趋势 。” 还有论者指出:“尤其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 一大批思想活 跃、

    敢于探索的中 青年作家, 以他们敏锐 的眼光、大 胆的怀疑、 奔放的激情和新颖的构 思,创作出一大批很有 个性的作品 。而一些 老

    杂文家,则以更冷峻的、更成熟的观点 、更娴熟的 笔致将一批洞见世事、 深入浅出、 醇厚耐读的作品贡献给 了读者。可以说,新

    时期的 杂文创作, 在中国新文 学杂文创作的历史长河中,其声势 之浩大、创 作之踊跃、 作品之丰富 、风格之多 样,当属首位。”

    与 杂文队伍的空前壮大和 杂文创作的空前繁荣相一致,新时 期杂文的园 地也在不断 扩大。长期以来,由于 极“左”路 线的摧残

    和迫害 ,“无杂文不成运动, 无运动不整 杂文”,导 致许多报刊 对杂文敬而 远之,杂文的园地日趋 萎缩。到了改革开放的 历史新时

    期,“ 忽如一夜春 风来,千树 万树梨花开 ”,出现了 “无报刊不登杂文,无 杂文不成报 刊

    ”的可喜局面。许 多报刊纷纷开设杂文园 地,著名的有《人民日 报》的 “大地” 副刊 、《文汇报 》的“笔会 ”副刊、《 解放日

    报》的 “朝花”副刊、《羊城 晚报》的“ 花地”副刊 、《南方周末》的“芳草地”副刊 、《北京晚 报》的“百家言”专栏 、《新民

    晚报》 的“未晚报 ”专栏、《 中国青年报 》的“求实 篇”专栏、《文汇月刊 》的“自由 谈”专栏、《现代作家 》的“乱弹 ”专栏

    等。 1988年 《人民日报 》“大地” 副刊曾刊文 《忽如一夜春风来》, 指出:“人 们需要更多的直面人生 、探寻真理 、敢说真话 的

    杂文问 世,遗憾的是迄今读者 们只能到报纸的一角去 寻觅,他们 多么希望这 方寸文章有朝一日蔚为 大观!”《 北京日报》、《福建

    日报》 等各地报纸 果然相继开 辟“杂文专 版”。

    新 时期杂文繁 荣的另一个 显著迹象是一系列杂文 总集和杂文 丛书的相继 出版,充分 显示了当代 杂文的创作 实绩 。杂文总集有

    曾彦修 、秦牧、 陶白主 编的 《中国新文 艺大系(1949 -1966) ·杂文集》 和《中国新文艺大系(1976- 1982)·杂文集》 (中国 文

    联出版公司),张华、姚春树、蓝翎 、牧惠主编 的《中国杂 文大观》1~4卷(百花文艺出版社 ),曾彦修主编的《全 国青年杂文 选

    (1977-1984)》(中国青年出版社)以及群言出版社的《20世 纪中国杂文精粹百篇》、文心出版社的《20世 纪中国杂文大观》和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的《二十世 纪杂文选粹 》等。

    杂 文丛书则有三联书店从 1980年陆续 出版的夏衍 、聂绀弩、 秦似、徐懋庸、廖沫沙 、柯灵、唐 弢、宋云彬 、胡风、曹聚仁、茅

    盾、王任叔等的杂 文集。柯灵说:“这套 丛书,为时 代风沙着一痕迹,当为 一大功德。 ”唐弢也认为:“此一套书如出齐 ,确亦大

    工程, 可谓功德无 量矣。”湖南文艺出版社从1986年起陆续推出 严秀和牧惠主编的四辑 40本“当代 杂文选粹” 丛书,作者包括巴

    金、于浩成、刘征 、老烈、邵燕祥、舒展 、曾敏之、 陶白、章明 、谢云、邓 拓、冯英子 、严秀、吴 有恒、岑桑 、陈泽群、 牧惠、秦

    似、黄 秋耘、蓝翎 、秦牧、黄 裳、吴祖光 、吕剑、司 马玉常、胡靖、陈小川 、东耳、惜醇、谢逸、 孙犁、余心言、公刘、 司徒伟

    智、李庚辰、李汝 伦、邹人煜 、蒋子龙、 虞丹、穆夫 。

    1988 年《人民日报》“风华杂文征文 ”和中国作 协举办全国 首届优秀散文(集)杂 文(集)评奖,更是将 新时期杂文 发展推向

    高潮。 1988年7月11日至 9月30日,《人民日报》为繁 荣杂文创作 、高扬鲁迅精神而举办 的“风华杂 文征文”, 共收到7000多篇稿

    件,其 数量之巨, 声势之壮阔 ,接触面之 广,作者面之普及,形式之多样都是空前的, 秦牧认为是 “五四运动 以来最大规 模的一

    次”, 黄裳称之为 “一次新时 期杂文成功的大检阅” 。尤其是征文“连续发 表了一批新品种、新样 式的杂文, 诸如寓言式 (《庄周

    买水》)、随感式 (《大题小做》、《歪 题正做》)、‘忆苦'式(《 小贩说奇》)、‘正话 反说'式(《诬告有益论》、《美食家

    自白》)、 说文解字式 (《释‘官 '》)、会议纪要式(《‘祖 师学'研讨会纪要 》)、立此存照式(《 立此存照》),等等。 征

    文也成了各种品种 、各种样式 杂文的一次展览”。无 疑地,这次 杂文征文在拓展杂文题 材和样式上 ,做了一件 积极有益的推动工

    。因此 ,有论者指出:“《人民日报》‘ 风华杂文征文'将 杂文热推向 极致,奏出了1988年杂 文热中最辉 煌的一章。 ” 在中国作协

    举办的全国首 届散文(集)杂文(集)评奖中,共有 10部杂文集 获奖,它们 是邵燕祥的 《忧乐百篇 》、牧惠的 《湖滨拾

    翠》、 舒展的《辣味集》、《 当代杂文选 粹·冯英子之卷》、陈 小川的《各 领风骚没几年》、曾敏之的《观海 录》、蓝翎 的《金台

    集》、《当代杂文 选粹·章明之卷》、林放的《未晚 谈》、《当 代杂文选粹 ·吴有恒之卷》。唐达 成认为,这 次全国性的 杂文评

    “是建 国四十年以 来的第一次 ,可能也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史上的第一次,这 不能不是令人兴奋的大事”。在1989 年4月举行的授 奖

    暨散文 杂文研讨会 上,唐弢说 :“我觉得 新时期的散文和杂文确 实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可以 这样说:比起鲁迅时代 ,比起建国 后至1978年 这一时期, 新时期的散文和杂文都有突破。我 个人认为杂 文又比散文突破得更

    多一些 ”柯灵说: 新时期“散文和杂文有了长足的进 步,尤其是 杂文,明显 地超越三十年代年代的一般水平” 。唐达成也指出:

    “新时 期的杂文与 散文相比, 成就或许更 为突出。以 《三家村文集》和《当 代杂文选粹 》为代表的 杂文说明了新时期杂文的繁荣。

    夏衍、 廖沫沙、秦牧、严秀、 冯英子、林放、邵燕祥 、牧惠、蓝 翎、舒展、 陶白、章明 、吴有恒等老作家的杂 文创作仍然十分活

    跃。叶 延滨、陈小川等年轻的 杂文家的出 现,显示出了杂文队伍的新生力量 ,这是可喜的局面。”

    新 时期杂文从 70 年代末开 始复苏, 到80年代全面繁荣 ,直至90年代杂文随笔热持续升温 ,无论从创 作到理论, 从思想内涵到 艺

    术形式,都大大突破了旧的模式,整体水平有了显 著的提高 。尤其是新时期杂 文在题材的 扩大与文体 样式的突破 创新方面, 取 得

    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黄裳说 :“人们大 胆地打破了 数十年来形成的理论模式与写作模式,逐步争 取到个性创 造的精神心 态形式和

    内容都有了新的突破。”唐弢 在谈到新时 期杂文有突破的多元化 趋势时,也特别提及“ 思想内容的多元化,只要是社会生活中不合

    理的现 象,都是杂 文的题材, 这与鲁迅当 年集中在政治文化的论战方面不同 ”和“文体 样式的多元化,随笔式的,故事化的,以议

    论为主 ,讽刺的、 阐释的、鞭 挞的,异彩 纷呈,不拘一格”。

    纵观古今中外的杂文,真 正“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事变” ,短兵相接 、刺刀见红 的政治性、 战斗性强烈的杂文毕竟不占多数

  • ( 即使鲁迅也是如此,他 无疑写了不少这类杂文 ,但他大量的杂文是对 人情世态的 评论,对中 国国民灵魂的解剖,对 社会伦理

    道德和 旧风陋习的 针砭,这些 杂文同“急 剧发展的社 会事变”并 无“直接” 关系),绝 大多数是纵谈国计民生 、 历 史文物、学 术

    文化、 民俗人情、 草木虫鱼, 大大越出了政治的窄小疆域,而驰骋在文化的 广阔天地。 再就人类历 史发展而论 ,在阶级社 会里,固

    然存在 阶级斗争, 但除此之外 ,还有生产劳动、文化 娱乐、性爱 友谊、科学 实验,种种 说不尽道不完的享受与 创造。生活的这种无

    限的广 阔领域,无 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都反映在古今中外杂文家的创作里了。

    新 时期以来, 许多杂文家在谈论杂文 时,都指出了杂文的这 种多本质性 :

    近年来,我对杂文有了一 个新的看法 。过去人们谈到杂文, 总是用“投 枪、匕首” 来刻画它。 投枪和匕首都是对敌作斗争的武

    器,似乎写杂文只是对敌斗争 。这看法, 我现在认为 是片面的; 杂文不单是 对敌作斗争 的武器,它 同时也是对 人民内部针 砭时弊、

    剖析真 理的有效工具。 ——廖沫沙 :《我与杂 文》

    杂 文道路好像越走越狭, 是不是和过 于强调投枪 和匕首有关 ?当然,犀利尖锐,能 针砭时弊, 激浊扬清, 功绩自是不小。但若

    独沽一味,以为非此不可,就未免有些单调。

    从内容看,摆 生活,谈思想,发感慨 ,抒衷情, 天文地理, 花鸟虫鱼, 学术理论, 历史政治见 解等等,都可以用杂文形式去

    写,有的不妨投一下枪,但更多的却以心平气和如谈 家常为宜。 而社会痼疾和人群病态 ,如封建意 识宗法思想之类,都是在旧社会

    里长期凝结而成。 它根深蒂固 ,习以为常了,要扭转过来,有的 当然需用匕首针砭,但更多的也以春风化雨、 潜移默化收效更大。

    ——谢 逸:《点化 》

    社 会的进步, 时代的发展 ,不仅为新 时期杂文拓展了创作题 材和内容, 还为革新杂 文的形式和手法提供了可能 。经济杂文 、

    科学杂 文、法制杂 文、乡土杂 文、广播杂 文、微型杂 文等等应运 而生,构成了新时期杂 文创作多样 化的可喜局面。可以说 ,新时期

    杂文创 作正在继承 鲁迅杂文传统的基础上 ,不断创新 ,在20世纪 中国杂文的地平线上矗立起一道道新颖别致的 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