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124
民眾醫院 郭秀娥 感管護理長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

Transcript of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Page 1: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民眾醫院 郭秀娥 感管護理長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病毒性腸胃炎 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病毒特性

bull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為小

圓型 病毒 (Small round structured virus) 屬 於人類杯狀病毒(Caliciviruses)家族中的一員 特徵和1968 年先發現的同族 Norwalk

virus 雷 同以前被稱為 Norwalk-like viruses

(簡稱 NLVs)

人類對此病毒的感受性高感染劑量低

病毒可在室溫下受污染的水食物或環境中存活 一至數天易造成大規模的集體感染事件

屬人類杯狀病毒(Caliciviruses)家族中一員

病毒通常有自限性輕中度腸胃道感染症對 人類易感受性感染劑量低lt100個病毒可致病

室溫的飲水或食物中存活一至數天易造成大 規模集體感染尤其好發於人口密集機構

人類是唯一的帶原者

健康者症狀輕微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患 免疫不全者較易發生嚴重病症

2016318

諾羅病毒感染1

諾羅病毒感染2

2016318

症狀

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也可能合 併發燒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

小朋友的嘔吐症狀較明顯症狀多會持續1至2

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

潛伏期

24至48小時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之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

諾羅病毒防治措施感染者

嚴格的接觸(腸胃道)隔離措施

被感染者集中照護必要時限制訪客

病患的嘔吐物及排泄物加以消毒處理

為了預防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尤其是餐 飲業者(廚工)應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 後才可上班

201631

諾羅病毒防治措施環境

病患周圍的環境和物品表面如床沿桌面 等可用漂白水擦拭消毒

經疑似個案的嘔吐或排泄物污染的衣物床 單被褥應立即更換並採取適當消毒方式

地面與環境使用1000 ppm漂白水

血液體液污染處使用5000 ppm漂白水

8

一般非感染每日消毒 5漂白水1500稀釋(1cc漂白水加499 cc 清水100ppm)

感染消毒或終期消毒

5漂白水1100稀釋(1cc漂白水 加99 cc清水 500ppm)

輪狀病毒

5歲以下兒童急性腸胃炎最重要原因佔 所有小兒腸胃炎約5ndash10與腹瀉住院兒童 的10ndash50

好發季節秋冬季節

傳染途徑食物飲水污染但有些研究顯示 也可能經咳嗽打噴嚏以及接觸其他體液 其他人或污染物的表面而傳染

輪狀病毒

潛伏期約2ndash3天

症狀發病初期出現如感冒症狀發 燒嘔吐咳嗽流鼻水1ndash2天後 該病毒會造成腸黏膜發炎絨毛萎縮 出現水瀉通常不帶血絲黏液 病程約3ndash7天以 3月大至2歲的嬰幼 兒感染最嚴重

輪狀病毒

治療補充適當的電解質液作為水份 補充短期間達到水份及電解質平衡的目的

預防衛生環境改善或勤洗手疫苗

2016318

諾羅病毒vs與輪狀病毒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易感染族群 任何年齡層常見學校 5歲以下兒童最為常見

醫院收容安養人口密 成人偶而發生 集機構

流行期 冬季與春季(11~3月)流行高峰期1月

傳染途徑 糞口傳染由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感染或食用受

感染者排泄物污染食物飲水接觸感染者排泄物 污染過後的環境物品(如玩具)

症狀 常見嘔吐部分腹瀉偶 腹瀉常見發燒約持

有輕度發燒 續1~2天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內 腹瀉前2天到後10天具

仍具有傳染力 有傳染力

疫苗 無 有(口服式)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治療 症狀治療無特效藥物通常可完全康復嬰兒幼

童老人及免疫受抑制病患需特別注意脫水及電解質 不足

預防 1勤洗手特別在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含

酒精乾洗手劑效果差選擇以肥皂濕洗手)

2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3徹底地煮熟食物避免生食 4被污染的食物或懷疑被污染的食物須丟棄 5居家環境衛生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染污環境 6新生兒哺育母奶可增強抵抗力 7感染病人需與健康者區隔儘可能在家休息暫停 備食至少需症狀 解除後2天才可恢復單獨使用餐 具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

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

並且徹底抹乾

病患接觸者和感染管制措施

bull 集中照護計畫(cohort program)

區分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並予以區隔感染者移入一般隔離 病房或單獨空間或區域

暫時予以限制訪客

bull 對患者採取腸胃道隔離的措施

洗手(肥皂及清水)

體液與分泌物的處理糞便嘔吐物均應用漂白水處理後再沖 入下水道

環境與用物的處理漂白水消毒液濃度應 1000ppm 擦拭地面 及環境若為血液體液等污染則使用 5000ppm 消毒

食物和飲用水的處置餐具食物和飲水均應經過高溫消毒

若有腹瀉或大腸造口及開放性傷口引流時進入房間前應穿隔 離衣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2: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病毒性腸胃炎 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病毒特性

bull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為小

圓型 病毒 (Small round structured virus) 屬 於人類杯狀病毒(Caliciviruses)家族中的一員 特徵和1968 年先發現的同族 Norwalk

virus 雷 同以前被稱為 Norwalk-like viruses

(簡稱 NLVs)

人類對此病毒的感受性高感染劑量低

病毒可在室溫下受污染的水食物或環境中存活 一至數天易造成大規模的集體感染事件

屬人類杯狀病毒(Caliciviruses)家族中一員

病毒通常有自限性輕中度腸胃道感染症對 人類易感受性感染劑量低lt100個病毒可致病

室溫的飲水或食物中存活一至數天易造成大 規模集體感染尤其好發於人口密集機構

人類是唯一的帶原者

健康者症狀輕微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患 免疫不全者較易發生嚴重病症

2016318

諾羅病毒感染1

諾羅病毒感染2

2016318

症狀

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也可能合 併發燒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

小朋友的嘔吐症狀較明顯症狀多會持續1至2

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

潛伏期

24至48小時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之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

諾羅病毒防治措施感染者

嚴格的接觸(腸胃道)隔離措施

被感染者集中照護必要時限制訪客

病患的嘔吐物及排泄物加以消毒處理

為了預防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尤其是餐 飲業者(廚工)應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 後才可上班

201631

諾羅病毒防治措施環境

病患周圍的環境和物品表面如床沿桌面 等可用漂白水擦拭消毒

經疑似個案的嘔吐或排泄物污染的衣物床 單被褥應立即更換並採取適當消毒方式

地面與環境使用1000 ppm漂白水

血液體液污染處使用5000 ppm漂白水

8

一般非感染每日消毒 5漂白水1500稀釋(1cc漂白水加499 cc 清水100ppm)

感染消毒或終期消毒

5漂白水1100稀釋(1cc漂白水 加99 cc清水 500ppm)

輪狀病毒

5歲以下兒童急性腸胃炎最重要原因佔 所有小兒腸胃炎約5ndash10與腹瀉住院兒童 的10ndash50

好發季節秋冬季節

傳染途徑食物飲水污染但有些研究顯示 也可能經咳嗽打噴嚏以及接觸其他體液 其他人或污染物的表面而傳染

輪狀病毒

潛伏期約2ndash3天

症狀發病初期出現如感冒症狀發 燒嘔吐咳嗽流鼻水1ndash2天後 該病毒會造成腸黏膜發炎絨毛萎縮 出現水瀉通常不帶血絲黏液 病程約3ndash7天以 3月大至2歲的嬰幼 兒感染最嚴重

輪狀病毒

治療補充適當的電解質液作為水份 補充短期間達到水份及電解質平衡的目的

預防衛生環境改善或勤洗手疫苗

2016318

諾羅病毒vs與輪狀病毒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易感染族群 任何年齡層常見學校 5歲以下兒童最為常見

醫院收容安養人口密 成人偶而發生 集機構

流行期 冬季與春季(11~3月)流行高峰期1月

傳染途徑 糞口傳染由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感染或食用受

感染者排泄物污染食物飲水接觸感染者排泄物 污染過後的環境物品(如玩具)

症狀 常見嘔吐部分腹瀉偶 腹瀉常見發燒約持

有輕度發燒 續1~2天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內 腹瀉前2天到後10天具

仍具有傳染力 有傳染力

疫苗 無 有(口服式)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治療 症狀治療無特效藥物通常可完全康復嬰兒幼

童老人及免疫受抑制病患需特別注意脫水及電解質 不足

預防 1勤洗手特別在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含

酒精乾洗手劑效果差選擇以肥皂濕洗手)

2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3徹底地煮熟食物避免生食 4被污染的食物或懷疑被污染的食物須丟棄 5居家環境衛生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染污環境 6新生兒哺育母奶可增強抵抗力 7感染病人需與健康者區隔儘可能在家休息暫停 備食至少需症狀 解除後2天才可恢復單獨使用餐 具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

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

並且徹底抹乾

病患接觸者和感染管制措施

bull 集中照護計畫(cohort program)

區分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並予以區隔感染者移入一般隔離 病房或單獨空間或區域

暫時予以限制訪客

bull 對患者採取腸胃道隔離的措施

洗手(肥皂及清水)

體液與分泌物的處理糞便嘔吐物均應用漂白水處理後再沖 入下水道

環境與用物的處理漂白水消毒液濃度應 1000ppm 擦拭地面 及環境若為血液體液等污染則使用 5000ppm 消毒

食物和飲用水的處置餐具食物和飲水均應經過高溫消毒

若有腹瀉或大腸造口及開放性傷口引流時進入房間前應穿隔 離衣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3: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病毒性腸胃炎 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病毒特性

bull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為小

圓型 病毒 (Small round structured virus) 屬 於人類杯狀病毒(Caliciviruses)家族中的一員 特徵和1968 年先發現的同族 Norwalk

virus 雷 同以前被稱為 Norwalk-like viruses

(簡稱 NLVs)

人類對此病毒的感受性高感染劑量低

病毒可在室溫下受污染的水食物或環境中存活 一至數天易造成大規模的集體感染事件

屬人類杯狀病毒(Caliciviruses)家族中一員

病毒通常有自限性輕中度腸胃道感染症對 人類易感受性感染劑量低lt100個病毒可致病

室溫的飲水或食物中存活一至數天易造成大 規模集體感染尤其好發於人口密集機構

人類是唯一的帶原者

健康者症狀輕微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患 免疫不全者較易發生嚴重病症

2016318

諾羅病毒感染1

諾羅病毒感染2

2016318

症狀

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也可能合 併發燒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

小朋友的嘔吐症狀較明顯症狀多會持續1至2

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

潛伏期

24至48小時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之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

諾羅病毒防治措施感染者

嚴格的接觸(腸胃道)隔離措施

被感染者集中照護必要時限制訪客

病患的嘔吐物及排泄物加以消毒處理

為了預防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尤其是餐 飲業者(廚工)應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 後才可上班

201631

諾羅病毒防治措施環境

病患周圍的環境和物品表面如床沿桌面 等可用漂白水擦拭消毒

經疑似個案的嘔吐或排泄物污染的衣物床 單被褥應立即更換並採取適當消毒方式

地面與環境使用1000 ppm漂白水

血液體液污染處使用5000 ppm漂白水

8

一般非感染每日消毒 5漂白水1500稀釋(1cc漂白水加499 cc 清水100ppm)

感染消毒或終期消毒

5漂白水1100稀釋(1cc漂白水 加99 cc清水 500ppm)

輪狀病毒

5歲以下兒童急性腸胃炎最重要原因佔 所有小兒腸胃炎約5ndash10與腹瀉住院兒童 的10ndash50

好發季節秋冬季節

傳染途徑食物飲水污染但有些研究顯示 也可能經咳嗽打噴嚏以及接觸其他體液 其他人或污染物的表面而傳染

輪狀病毒

潛伏期約2ndash3天

症狀發病初期出現如感冒症狀發 燒嘔吐咳嗽流鼻水1ndash2天後 該病毒會造成腸黏膜發炎絨毛萎縮 出現水瀉通常不帶血絲黏液 病程約3ndash7天以 3月大至2歲的嬰幼 兒感染最嚴重

輪狀病毒

治療補充適當的電解質液作為水份 補充短期間達到水份及電解質平衡的目的

預防衛生環境改善或勤洗手疫苗

2016318

諾羅病毒vs與輪狀病毒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易感染族群 任何年齡層常見學校 5歲以下兒童最為常見

醫院收容安養人口密 成人偶而發生 集機構

流行期 冬季與春季(11~3月)流行高峰期1月

傳染途徑 糞口傳染由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感染或食用受

感染者排泄物污染食物飲水接觸感染者排泄物 污染過後的環境物品(如玩具)

症狀 常見嘔吐部分腹瀉偶 腹瀉常見發燒約持

有輕度發燒 續1~2天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內 腹瀉前2天到後10天具

仍具有傳染力 有傳染力

疫苗 無 有(口服式)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治療 症狀治療無特效藥物通常可完全康復嬰兒幼

童老人及免疫受抑制病患需特別注意脫水及電解質 不足

預防 1勤洗手特別在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含

酒精乾洗手劑效果差選擇以肥皂濕洗手)

2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3徹底地煮熟食物避免生食 4被污染的食物或懷疑被污染的食物須丟棄 5居家環境衛生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染污環境 6新生兒哺育母奶可增強抵抗力 7感染病人需與健康者區隔儘可能在家休息暫停 備食至少需症狀 解除後2天才可恢復單獨使用餐 具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

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

並且徹底抹乾

病患接觸者和感染管制措施

bull 集中照護計畫(cohort program)

區分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並予以區隔感染者移入一般隔離 病房或單獨空間或區域

暫時予以限制訪客

bull 對患者採取腸胃道隔離的措施

洗手(肥皂及清水)

體液與分泌物的處理糞便嘔吐物均應用漂白水處理後再沖 入下水道

環境與用物的處理漂白水消毒液濃度應 1000ppm 擦拭地面 及環境若為血液體液等污染則使用 5000ppm 消毒

食物和飲用水的處置餐具食物和飲水均應經過高溫消毒

若有腹瀉或大腸造口及開放性傷口引流時進入房間前應穿隔 離衣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4: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病毒特性

bull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為小

圓型 病毒 (Small round structured virus) 屬 於人類杯狀病毒(Caliciviruses)家族中的一員 特徵和1968 年先發現的同族 Norwalk

virus 雷 同以前被稱為 Norwalk-like viruses

(簡稱 NLVs)

人類對此病毒的感受性高感染劑量低

病毒可在室溫下受污染的水食物或環境中存活 一至數天易造成大規模的集體感染事件

屬人類杯狀病毒(Caliciviruses)家族中一員

病毒通常有自限性輕中度腸胃道感染症對 人類易感受性感染劑量低lt100個病毒可致病

室溫的飲水或食物中存活一至數天易造成大 規模集體感染尤其好發於人口密集機構

人類是唯一的帶原者

健康者症狀輕微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患 免疫不全者較易發生嚴重病症

2016318

諾羅病毒感染1

諾羅病毒感染2

2016318

症狀

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也可能合 併發燒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

小朋友的嘔吐症狀較明顯症狀多會持續1至2

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

潛伏期

24至48小時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之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

諾羅病毒防治措施感染者

嚴格的接觸(腸胃道)隔離措施

被感染者集中照護必要時限制訪客

病患的嘔吐物及排泄物加以消毒處理

為了預防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尤其是餐 飲業者(廚工)應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 後才可上班

201631

諾羅病毒防治措施環境

病患周圍的環境和物品表面如床沿桌面 等可用漂白水擦拭消毒

經疑似個案的嘔吐或排泄物污染的衣物床 單被褥應立即更換並採取適當消毒方式

地面與環境使用1000 ppm漂白水

血液體液污染處使用5000 ppm漂白水

8

一般非感染每日消毒 5漂白水1500稀釋(1cc漂白水加499 cc 清水100ppm)

感染消毒或終期消毒

5漂白水1100稀釋(1cc漂白水 加99 cc清水 500ppm)

輪狀病毒

5歲以下兒童急性腸胃炎最重要原因佔 所有小兒腸胃炎約5ndash10與腹瀉住院兒童 的10ndash50

好發季節秋冬季節

傳染途徑食物飲水污染但有些研究顯示 也可能經咳嗽打噴嚏以及接觸其他體液 其他人或污染物的表面而傳染

輪狀病毒

潛伏期約2ndash3天

症狀發病初期出現如感冒症狀發 燒嘔吐咳嗽流鼻水1ndash2天後 該病毒會造成腸黏膜發炎絨毛萎縮 出現水瀉通常不帶血絲黏液 病程約3ndash7天以 3月大至2歲的嬰幼 兒感染最嚴重

輪狀病毒

治療補充適當的電解質液作為水份 補充短期間達到水份及電解質平衡的目的

預防衛生環境改善或勤洗手疫苗

2016318

諾羅病毒vs與輪狀病毒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易感染族群 任何年齡層常見學校 5歲以下兒童最為常見

醫院收容安養人口密 成人偶而發生 集機構

流行期 冬季與春季(11~3月)流行高峰期1月

傳染途徑 糞口傳染由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感染或食用受

感染者排泄物污染食物飲水接觸感染者排泄物 污染過後的環境物品(如玩具)

症狀 常見嘔吐部分腹瀉偶 腹瀉常見發燒約持

有輕度發燒 續1~2天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內 腹瀉前2天到後10天具

仍具有傳染力 有傳染力

疫苗 無 有(口服式)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治療 症狀治療無特效藥物通常可完全康復嬰兒幼

童老人及免疫受抑制病患需特別注意脫水及電解質 不足

預防 1勤洗手特別在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含

酒精乾洗手劑效果差選擇以肥皂濕洗手)

2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3徹底地煮熟食物避免生食 4被污染的食物或懷疑被污染的食物須丟棄 5居家環境衛生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染污環境 6新生兒哺育母奶可增強抵抗力 7感染病人需與健康者區隔儘可能在家休息暫停 備食至少需症狀 解除後2天才可恢復單獨使用餐 具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

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

並且徹底抹乾

病患接觸者和感染管制措施

bull 集中照護計畫(cohort program)

區分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並予以區隔感染者移入一般隔離 病房或單獨空間或區域

暫時予以限制訪客

bull 對患者採取腸胃道隔離的措施

洗手(肥皂及清水)

體液與分泌物的處理糞便嘔吐物均應用漂白水處理後再沖 入下水道

環境與用物的處理漂白水消毒液濃度應 1000ppm 擦拭地面 及環境若為血液體液等污染則使用 5000ppm 消毒

食物和飲用水的處置餐具食物和飲水均應經過高溫消毒

若有腹瀉或大腸造口及開放性傷口引流時進入房間前應穿隔 離衣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5: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屬人類杯狀病毒(Caliciviruses)家族中一員

病毒通常有自限性輕中度腸胃道感染症對 人類易感受性感染劑量低lt100個病毒可致病

室溫的飲水或食物中存活一至數天易造成大 規模集體感染尤其好發於人口密集機構

人類是唯一的帶原者

健康者症狀輕微老年人嬰幼兒慢性病患 免疫不全者較易發生嚴重病症

2016318

諾羅病毒感染1

諾羅病毒感染2

2016318

症狀

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也可能合 併發燒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

小朋友的嘔吐症狀較明顯症狀多會持續1至2

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

潛伏期

24至48小時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之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

諾羅病毒防治措施感染者

嚴格的接觸(腸胃道)隔離措施

被感染者集中照護必要時限制訪客

病患的嘔吐物及排泄物加以消毒處理

為了預防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尤其是餐 飲業者(廚工)應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 後才可上班

201631

諾羅病毒防治措施環境

病患周圍的環境和物品表面如床沿桌面 等可用漂白水擦拭消毒

經疑似個案的嘔吐或排泄物污染的衣物床 單被褥應立即更換並採取適當消毒方式

地面與環境使用1000 ppm漂白水

血液體液污染處使用5000 ppm漂白水

8

一般非感染每日消毒 5漂白水1500稀釋(1cc漂白水加499 cc 清水100ppm)

感染消毒或終期消毒

5漂白水1100稀釋(1cc漂白水 加99 cc清水 500ppm)

輪狀病毒

5歲以下兒童急性腸胃炎最重要原因佔 所有小兒腸胃炎約5ndash10與腹瀉住院兒童 的10ndash50

好發季節秋冬季節

傳染途徑食物飲水污染但有些研究顯示 也可能經咳嗽打噴嚏以及接觸其他體液 其他人或污染物的表面而傳染

輪狀病毒

潛伏期約2ndash3天

症狀發病初期出現如感冒症狀發 燒嘔吐咳嗽流鼻水1ndash2天後 該病毒會造成腸黏膜發炎絨毛萎縮 出現水瀉通常不帶血絲黏液 病程約3ndash7天以 3月大至2歲的嬰幼 兒感染最嚴重

輪狀病毒

治療補充適當的電解質液作為水份 補充短期間達到水份及電解質平衡的目的

預防衛生環境改善或勤洗手疫苗

2016318

諾羅病毒vs與輪狀病毒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易感染族群 任何年齡層常見學校 5歲以下兒童最為常見

醫院收容安養人口密 成人偶而發生 集機構

流行期 冬季與春季(11~3月)流行高峰期1月

傳染途徑 糞口傳染由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感染或食用受

感染者排泄物污染食物飲水接觸感染者排泄物 污染過後的環境物品(如玩具)

症狀 常見嘔吐部分腹瀉偶 腹瀉常見發燒約持

有輕度發燒 續1~2天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內 腹瀉前2天到後10天具

仍具有傳染力 有傳染力

疫苗 無 有(口服式)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治療 症狀治療無特效藥物通常可完全康復嬰兒幼

童老人及免疫受抑制病患需特別注意脫水及電解質 不足

預防 1勤洗手特別在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含

酒精乾洗手劑效果差選擇以肥皂濕洗手)

2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3徹底地煮熟食物避免生食 4被污染的食物或懷疑被污染的食物須丟棄 5居家環境衛生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染污環境 6新生兒哺育母奶可增強抵抗力 7感染病人需與健康者區隔儘可能在家休息暫停 備食至少需症狀 解除後2天才可恢復單獨使用餐 具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

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

並且徹底抹乾

病患接觸者和感染管制措施

bull 集中照護計畫(cohort program)

區分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並予以區隔感染者移入一般隔離 病房或單獨空間或區域

暫時予以限制訪客

bull 對患者採取腸胃道隔離的措施

洗手(肥皂及清水)

體液與分泌物的處理糞便嘔吐物均應用漂白水處理後再沖 入下水道

環境與用物的處理漂白水消毒液濃度應 1000ppm 擦拭地面 及環境若為血液體液等污染則使用 5000ppm 消毒

食物和飲用水的處置餐具食物和飲水均應經過高溫消毒

若有腹瀉或大腸造口及開放性傷口引流時進入房間前應穿隔 離衣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6: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諾羅病毒感染2

2016318

症狀

主要為噁心嘔吐腹瀉腹絞痛也可能合 併發燒倦怠頭痛及肌肉酸痛

小朋友的嘔吐症狀較明顯症狀多會持續1至2

天之後就會逐漸痊癒

潛伏期

24至48小時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之後48小時內依舊有傳染性

諾羅病毒防治措施感染者

嚴格的接觸(腸胃道)隔離措施

被感染者集中照護必要時限制訪客

病患的嘔吐物及排泄物加以消毒處理

為了預防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尤其是餐 飲業者(廚工)應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 後才可上班

201631

諾羅病毒防治措施環境

病患周圍的環境和物品表面如床沿桌面 等可用漂白水擦拭消毒

經疑似個案的嘔吐或排泄物污染的衣物床 單被褥應立即更換並採取適當消毒方式

地面與環境使用1000 ppm漂白水

血液體液污染處使用5000 ppm漂白水

8

一般非感染每日消毒 5漂白水1500稀釋(1cc漂白水加499 cc 清水100ppm)

感染消毒或終期消毒

5漂白水1100稀釋(1cc漂白水 加99 cc清水 500ppm)

輪狀病毒

5歲以下兒童急性腸胃炎最重要原因佔 所有小兒腸胃炎約5ndash10與腹瀉住院兒童 的10ndash50

好發季節秋冬季節

傳染途徑食物飲水污染但有些研究顯示 也可能經咳嗽打噴嚏以及接觸其他體液 其他人或污染物的表面而傳染

輪狀病毒

潛伏期約2ndash3天

症狀發病初期出現如感冒症狀發 燒嘔吐咳嗽流鼻水1ndash2天後 該病毒會造成腸黏膜發炎絨毛萎縮 出現水瀉通常不帶血絲黏液 病程約3ndash7天以 3月大至2歲的嬰幼 兒感染最嚴重

輪狀病毒

治療補充適當的電解質液作為水份 補充短期間達到水份及電解質平衡的目的

預防衛生環境改善或勤洗手疫苗

2016318

諾羅病毒vs與輪狀病毒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易感染族群 任何年齡層常見學校 5歲以下兒童最為常見

醫院收容安養人口密 成人偶而發生 集機構

流行期 冬季與春季(11~3月)流行高峰期1月

傳染途徑 糞口傳染由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感染或食用受

感染者排泄物污染食物飲水接觸感染者排泄物 污染過後的環境物品(如玩具)

症狀 常見嘔吐部分腹瀉偶 腹瀉常見發燒約持

有輕度發燒 續1~2天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內 腹瀉前2天到後10天具

仍具有傳染力 有傳染力

疫苗 無 有(口服式)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治療 症狀治療無特效藥物通常可完全康復嬰兒幼

童老人及免疫受抑制病患需特別注意脫水及電解質 不足

預防 1勤洗手特別在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含

酒精乾洗手劑效果差選擇以肥皂濕洗手)

2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3徹底地煮熟食物避免生食 4被污染的食物或懷疑被污染的食物須丟棄 5居家環境衛生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染污環境 6新生兒哺育母奶可增強抵抗力 7感染病人需與健康者區隔儘可能在家休息暫停 備食至少需症狀 解除後2天才可恢復單獨使用餐 具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

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

並且徹底抹乾

病患接觸者和感染管制措施

bull 集中照護計畫(cohort program)

區分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並予以區隔感染者移入一般隔離 病房或單獨空間或區域

暫時予以限制訪客

bull 對患者採取腸胃道隔離的措施

洗手(肥皂及清水)

體液與分泌物的處理糞便嘔吐物均應用漂白水處理後再沖 入下水道

環境與用物的處理漂白水消毒液濃度應 1000ppm 擦拭地面 及環境若為血液體液等污染則使用 5000ppm 消毒

食物和飲用水的處置餐具食物和飲水均應經過高溫消毒

若有腹瀉或大腸造口及開放性傷口引流時進入房間前應穿隔 離衣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7: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諾羅病毒防治措施感染者

嚴格的接觸(腸胃道)隔離措施

被感染者集中照護必要時限制訪客

病患的嘔吐物及排泄物加以消毒處理

為了預防把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尤其是餐 飲業者(廚工)應於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 後才可上班

201631

諾羅病毒防治措施環境

病患周圍的環境和物品表面如床沿桌面 等可用漂白水擦拭消毒

經疑似個案的嘔吐或排泄物污染的衣物床 單被褥應立即更換並採取適當消毒方式

地面與環境使用1000 ppm漂白水

血液體液污染處使用5000 ppm漂白水

8

一般非感染每日消毒 5漂白水1500稀釋(1cc漂白水加499 cc 清水100ppm)

感染消毒或終期消毒

5漂白水1100稀釋(1cc漂白水 加99 cc清水 500ppm)

輪狀病毒

5歲以下兒童急性腸胃炎最重要原因佔 所有小兒腸胃炎約5ndash10與腹瀉住院兒童 的10ndash50

好發季節秋冬季節

傳染途徑食物飲水污染但有些研究顯示 也可能經咳嗽打噴嚏以及接觸其他體液 其他人或污染物的表面而傳染

輪狀病毒

潛伏期約2ndash3天

症狀發病初期出現如感冒症狀發 燒嘔吐咳嗽流鼻水1ndash2天後 該病毒會造成腸黏膜發炎絨毛萎縮 出現水瀉通常不帶血絲黏液 病程約3ndash7天以 3月大至2歲的嬰幼 兒感染最嚴重

輪狀病毒

治療補充適當的電解質液作為水份 補充短期間達到水份及電解質平衡的目的

預防衛生環境改善或勤洗手疫苗

2016318

諾羅病毒vs與輪狀病毒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易感染族群 任何年齡層常見學校 5歲以下兒童最為常見

醫院收容安養人口密 成人偶而發生 集機構

流行期 冬季與春季(11~3月)流行高峰期1月

傳染途徑 糞口傳染由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感染或食用受

感染者排泄物污染食物飲水接觸感染者排泄物 污染過後的環境物品(如玩具)

症狀 常見嘔吐部分腹瀉偶 腹瀉常見發燒約持

有輕度發燒 續1~2天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內 腹瀉前2天到後10天具

仍具有傳染力 有傳染力

疫苗 無 有(口服式)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治療 症狀治療無特效藥物通常可完全康復嬰兒幼

童老人及免疫受抑制病患需特別注意脫水及電解質 不足

預防 1勤洗手特別在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含

酒精乾洗手劑效果差選擇以肥皂濕洗手)

2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3徹底地煮熟食物避免生食 4被污染的食物或懷疑被污染的食物須丟棄 5居家環境衛生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染污環境 6新生兒哺育母奶可增強抵抗力 7感染病人需與健康者區隔儘可能在家休息暫停 備食至少需症狀 解除後2天才可恢復單獨使用餐 具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

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

並且徹底抹乾

病患接觸者和感染管制措施

bull 集中照護計畫(cohort program)

區分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並予以區隔感染者移入一般隔離 病房或單獨空間或區域

暫時予以限制訪客

bull 對患者採取腸胃道隔離的措施

洗手(肥皂及清水)

體液與分泌物的處理糞便嘔吐物均應用漂白水處理後再沖 入下水道

環境與用物的處理漂白水消毒液濃度應 1000ppm 擦拭地面 及環境若為血液體液等污染則使用 5000ppm 消毒

食物和飲用水的處置餐具食物和飲水均應經過高溫消毒

若有腹瀉或大腸造口及開放性傷口引流時進入房間前應穿隔 離衣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8: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201631

諾羅病毒防治措施環境

病患周圍的環境和物品表面如床沿桌面 等可用漂白水擦拭消毒

經疑似個案的嘔吐或排泄物污染的衣物床 單被褥應立即更換並採取適當消毒方式

地面與環境使用1000 ppm漂白水

血液體液污染處使用5000 ppm漂白水

8

一般非感染每日消毒 5漂白水1500稀釋(1cc漂白水加499 cc 清水100ppm)

感染消毒或終期消毒

5漂白水1100稀釋(1cc漂白水 加99 cc清水 500ppm)

輪狀病毒

5歲以下兒童急性腸胃炎最重要原因佔 所有小兒腸胃炎約5ndash10與腹瀉住院兒童 的10ndash50

好發季節秋冬季節

傳染途徑食物飲水污染但有些研究顯示 也可能經咳嗽打噴嚏以及接觸其他體液 其他人或污染物的表面而傳染

輪狀病毒

潛伏期約2ndash3天

症狀發病初期出現如感冒症狀發 燒嘔吐咳嗽流鼻水1ndash2天後 該病毒會造成腸黏膜發炎絨毛萎縮 出現水瀉通常不帶血絲黏液 病程約3ndash7天以 3月大至2歲的嬰幼 兒感染最嚴重

輪狀病毒

治療補充適當的電解質液作為水份 補充短期間達到水份及電解質平衡的目的

預防衛生環境改善或勤洗手疫苗

2016318

諾羅病毒vs與輪狀病毒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易感染族群 任何年齡層常見學校 5歲以下兒童最為常見

醫院收容安養人口密 成人偶而發生 集機構

流行期 冬季與春季(11~3月)流行高峰期1月

傳染途徑 糞口傳染由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感染或食用受

感染者排泄物污染食物飲水接觸感染者排泄物 污染過後的環境物品(如玩具)

症狀 常見嘔吐部分腹瀉偶 腹瀉常見發燒約持

有輕度發燒 續1~2天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內 腹瀉前2天到後10天具

仍具有傳染力 有傳染力

疫苗 無 有(口服式)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治療 症狀治療無特效藥物通常可完全康復嬰兒幼

童老人及免疫受抑制病患需特別注意脫水及電解質 不足

預防 1勤洗手特別在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含

酒精乾洗手劑效果差選擇以肥皂濕洗手)

2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3徹底地煮熟食物避免生食 4被污染的食物或懷疑被污染的食物須丟棄 5居家環境衛生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染污環境 6新生兒哺育母奶可增強抵抗力 7感染病人需與健康者區隔儘可能在家休息暫停 備食至少需症狀 解除後2天才可恢復單獨使用餐 具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

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

並且徹底抹乾

病患接觸者和感染管制措施

bull 集中照護計畫(cohort program)

區分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並予以區隔感染者移入一般隔離 病房或單獨空間或區域

暫時予以限制訪客

bull 對患者採取腸胃道隔離的措施

洗手(肥皂及清水)

體液與分泌物的處理糞便嘔吐物均應用漂白水處理後再沖 入下水道

環境與用物的處理漂白水消毒液濃度應 1000ppm 擦拭地面 及環境若為血液體液等污染則使用 5000ppm 消毒

食物和飲用水的處置餐具食物和飲水均應經過高溫消毒

若有腹瀉或大腸造口及開放性傷口引流時進入房間前應穿隔 離衣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9: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一般非感染每日消毒 5漂白水1500稀釋(1cc漂白水加499 cc 清水100ppm)

感染消毒或終期消毒

5漂白水1100稀釋(1cc漂白水 加99 cc清水 500ppm)

輪狀病毒

5歲以下兒童急性腸胃炎最重要原因佔 所有小兒腸胃炎約5ndash10與腹瀉住院兒童 的10ndash50

好發季節秋冬季節

傳染途徑食物飲水污染但有些研究顯示 也可能經咳嗽打噴嚏以及接觸其他體液 其他人或污染物的表面而傳染

輪狀病毒

潛伏期約2ndash3天

症狀發病初期出現如感冒症狀發 燒嘔吐咳嗽流鼻水1ndash2天後 該病毒會造成腸黏膜發炎絨毛萎縮 出現水瀉通常不帶血絲黏液 病程約3ndash7天以 3月大至2歲的嬰幼 兒感染最嚴重

輪狀病毒

治療補充適當的電解質液作為水份 補充短期間達到水份及電解質平衡的目的

預防衛生環境改善或勤洗手疫苗

2016318

諾羅病毒vs與輪狀病毒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易感染族群 任何年齡層常見學校 5歲以下兒童最為常見

醫院收容安養人口密 成人偶而發生 集機構

流行期 冬季與春季(11~3月)流行高峰期1月

傳染途徑 糞口傳染由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感染或食用受

感染者排泄物污染食物飲水接觸感染者排泄物 污染過後的環境物品(如玩具)

症狀 常見嘔吐部分腹瀉偶 腹瀉常見發燒約持

有輕度發燒 續1~2天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內 腹瀉前2天到後10天具

仍具有傳染力 有傳染力

疫苗 無 有(口服式)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治療 症狀治療無特效藥物通常可完全康復嬰兒幼

童老人及免疫受抑制病患需特別注意脫水及電解質 不足

預防 1勤洗手特別在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含

酒精乾洗手劑效果差選擇以肥皂濕洗手)

2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3徹底地煮熟食物避免生食 4被污染的食物或懷疑被污染的食物須丟棄 5居家環境衛生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染污環境 6新生兒哺育母奶可增強抵抗力 7感染病人需與健康者區隔儘可能在家休息暫停 備食至少需症狀 解除後2天才可恢復單獨使用餐 具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

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

並且徹底抹乾

病患接觸者和感染管制措施

bull 集中照護計畫(cohort program)

區分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並予以區隔感染者移入一般隔離 病房或單獨空間或區域

暫時予以限制訪客

bull 對患者採取腸胃道隔離的措施

洗手(肥皂及清水)

體液與分泌物的處理糞便嘔吐物均應用漂白水處理後再沖 入下水道

環境與用物的處理漂白水消毒液濃度應 1000ppm 擦拭地面 及環境若為血液體液等污染則使用 5000ppm 消毒

食物和飲用水的處置餐具食物和飲水均應經過高溫消毒

若有腹瀉或大腸造口及開放性傷口引流時進入房間前應穿隔 離衣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0: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輪狀病毒

5歲以下兒童急性腸胃炎最重要原因佔 所有小兒腸胃炎約5ndash10與腹瀉住院兒童 的10ndash50

好發季節秋冬季節

傳染途徑食物飲水污染但有些研究顯示 也可能經咳嗽打噴嚏以及接觸其他體液 其他人或污染物的表面而傳染

輪狀病毒

潛伏期約2ndash3天

症狀發病初期出現如感冒症狀發 燒嘔吐咳嗽流鼻水1ndash2天後 該病毒會造成腸黏膜發炎絨毛萎縮 出現水瀉通常不帶血絲黏液 病程約3ndash7天以 3月大至2歲的嬰幼 兒感染最嚴重

輪狀病毒

治療補充適當的電解質液作為水份 補充短期間達到水份及電解質平衡的目的

預防衛生環境改善或勤洗手疫苗

2016318

諾羅病毒vs與輪狀病毒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易感染族群 任何年齡層常見學校 5歲以下兒童最為常見

醫院收容安養人口密 成人偶而發生 集機構

流行期 冬季與春季(11~3月)流行高峰期1月

傳染途徑 糞口傳染由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感染或食用受

感染者排泄物污染食物飲水接觸感染者排泄物 污染過後的環境物品(如玩具)

症狀 常見嘔吐部分腹瀉偶 腹瀉常見發燒約持

有輕度發燒 續1~2天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內 腹瀉前2天到後10天具

仍具有傳染力 有傳染力

疫苗 無 有(口服式)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治療 症狀治療無特效藥物通常可完全康復嬰兒幼

童老人及免疫受抑制病患需特別注意脫水及電解質 不足

預防 1勤洗手特別在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含

酒精乾洗手劑效果差選擇以肥皂濕洗手)

2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3徹底地煮熟食物避免生食 4被污染的食物或懷疑被污染的食物須丟棄 5居家環境衛生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染污環境 6新生兒哺育母奶可增強抵抗力 7感染病人需與健康者區隔儘可能在家休息暫停 備食至少需症狀 解除後2天才可恢復單獨使用餐 具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

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

並且徹底抹乾

病患接觸者和感染管制措施

bull 集中照護計畫(cohort program)

區分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並予以區隔感染者移入一般隔離 病房或單獨空間或區域

暫時予以限制訪客

bull 對患者採取腸胃道隔離的措施

洗手(肥皂及清水)

體液與分泌物的處理糞便嘔吐物均應用漂白水處理後再沖 入下水道

環境與用物的處理漂白水消毒液濃度應 1000ppm 擦拭地面 及環境若為血液體液等污染則使用 5000ppm 消毒

食物和飲用水的處置餐具食物和飲水均應經過高溫消毒

若有腹瀉或大腸造口及開放性傷口引流時進入房間前應穿隔 離衣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1: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輪狀病毒

潛伏期約2ndash3天

症狀發病初期出現如感冒症狀發 燒嘔吐咳嗽流鼻水1ndash2天後 該病毒會造成腸黏膜發炎絨毛萎縮 出現水瀉通常不帶血絲黏液 病程約3ndash7天以 3月大至2歲的嬰幼 兒感染最嚴重

輪狀病毒

治療補充適當的電解質液作為水份 補充短期間達到水份及電解質平衡的目的

預防衛生環境改善或勤洗手疫苗

2016318

諾羅病毒vs與輪狀病毒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易感染族群 任何年齡層常見學校 5歲以下兒童最為常見

醫院收容安養人口密 成人偶而發生 集機構

流行期 冬季與春季(11~3月)流行高峰期1月

傳染途徑 糞口傳染由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感染或食用受

感染者排泄物污染食物飲水接觸感染者排泄物 污染過後的環境物品(如玩具)

症狀 常見嘔吐部分腹瀉偶 腹瀉常見發燒約持

有輕度發燒 續1~2天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內 腹瀉前2天到後10天具

仍具有傳染力 有傳染力

疫苗 無 有(口服式)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治療 症狀治療無特效藥物通常可完全康復嬰兒幼

童老人及免疫受抑制病患需特別注意脫水及電解質 不足

預防 1勤洗手特別在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含

酒精乾洗手劑效果差選擇以肥皂濕洗手)

2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3徹底地煮熟食物避免生食 4被污染的食物或懷疑被污染的食物須丟棄 5居家環境衛生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染污環境 6新生兒哺育母奶可增強抵抗力 7感染病人需與健康者區隔儘可能在家休息暫停 備食至少需症狀 解除後2天才可恢復單獨使用餐 具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

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

並且徹底抹乾

病患接觸者和感染管制措施

bull 集中照護計畫(cohort program)

區分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並予以區隔感染者移入一般隔離 病房或單獨空間或區域

暫時予以限制訪客

bull 對患者採取腸胃道隔離的措施

洗手(肥皂及清水)

體液與分泌物的處理糞便嘔吐物均應用漂白水處理後再沖 入下水道

環境與用物的處理漂白水消毒液濃度應 1000ppm 擦拭地面 及環境若為血液體液等污染則使用 5000ppm 消毒

食物和飲用水的處置餐具食物和飲水均應經過高溫消毒

若有腹瀉或大腸造口及開放性傷口引流時進入房間前應穿隔 離衣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2: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輪狀病毒

治療補充適當的電解質液作為水份 補充短期間達到水份及電解質平衡的目的

預防衛生環境改善或勤洗手疫苗

2016318

諾羅病毒vs與輪狀病毒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易感染族群 任何年齡層常見學校 5歲以下兒童最為常見

醫院收容安養人口密 成人偶而發生 集機構

流行期 冬季與春季(11~3月)流行高峰期1月

傳染途徑 糞口傳染由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感染或食用受

感染者排泄物污染食物飲水接觸感染者排泄物 污染過後的環境物品(如玩具)

症狀 常見嘔吐部分腹瀉偶 腹瀉常見發燒約持

有輕度發燒 續1~2天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內 腹瀉前2天到後10天具

仍具有傳染力 有傳染力

疫苗 無 有(口服式)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治療 症狀治療無特效藥物通常可完全康復嬰兒幼

童老人及免疫受抑制病患需特別注意脫水及電解質 不足

預防 1勤洗手特別在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含

酒精乾洗手劑效果差選擇以肥皂濕洗手)

2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3徹底地煮熟食物避免生食 4被污染的食物或懷疑被污染的食物須丟棄 5居家環境衛生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染污環境 6新生兒哺育母奶可增強抵抗力 7感染病人需與健康者區隔儘可能在家休息暫停 備食至少需症狀 解除後2天才可恢復單獨使用餐 具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

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

並且徹底抹乾

病患接觸者和感染管制措施

bull 集中照護計畫(cohort program)

區分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並予以區隔感染者移入一般隔離 病房或單獨空間或區域

暫時予以限制訪客

bull 對患者採取腸胃道隔離的措施

洗手(肥皂及清水)

體液與分泌物的處理糞便嘔吐物均應用漂白水處理後再沖 入下水道

環境與用物的處理漂白水消毒液濃度應 1000ppm 擦拭地面 及環境若為血液體液等污染則使用 5000ppm 消毒

食物和飲用水的處置餐具食物和飲水均應經過高溫消毒

若有腹瀉或大腸造口及開放性傷口引流時進入房間前應穿隔 離衣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3: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2016318

諾羅病毒vs與輪狀病毒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易感染族群 任何年齡層常見學校 5歲以下兒童最為常見

醫院收容安養人口密 成人偶而發生 集機構

流行期 冬季與春季(11~3月)流行高峰期1月

傳染途徑 糞口傳染由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感染或食用受

感染者排泄物污染食物飲水接觸感染者排泄物 污染過後的環境物品(如玩具)

症狀 常見嘔吐部分腹瀉偶 腹瀉常見發燒約持

有輕度發燒 續1~2天

可傳染期 急性腹瀉停止後48小時內 腹瀉前2天到後10天具

仍具有傳染力 有傳染力

疫苗 無 有(口服式)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治療 症狀治療無特效藥物通常可完全康復嬰兒幼

童老人及免疫受抑制病患需特別注意脫水及電解質 不足

預防 1勤洗手特別在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含

酒精乾洗手劑效果差選擇以肥皂濕洗手)

2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3徹底地煮熟食物避免生食 4被污染的食物或懷疑被污染的食物須丟棄 5居家環境衛生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染污環境 6新生兒哺育母奶可增強抵抗力 7感染病人需與健康者區隔儘可能在家休息暫停 備食至少需症狀 解除後2天才可恢復單獨使用餐 具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

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

並且徹底抹乾

病患接觸者和感染管制措施

bull 集中照護計畫(cohort program)

區分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並予以區隔感染者移入一般隔離 病房或單獨空間或區域

暫時予以限制訪客

bull 對患者採取腸胃道隔離的措施

洗手(肥皂及清水)

體液與分泌物的處理糞便嘔吐物均應用漂白水處理後再沖 入下水道

環境與用物的處理漂白水消毒液濃度應 1000ppm 擦拭地面 及環境若為血液體液等污染則使用 5000ppm 消毒

食物和飲用水的處置餐具食物和飲水均應經過高溫消毒

若有腹瀉或大腸造口及開放性傷口引流時進入房間前應穿隔 離衣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4: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諾羅病毒(Norovirus ) 輪狀病毒(Rotavirus)

治療 症狀治療無特效藥物通常可完全康復嬰兒幼

童老人及免疫受抑制病患需特別注意脫水及電解質 不足

預防 1勤洗手特別在如廁後進食或準備食物前(含

酒精乾洗手劑效果差選擇以肥皂濕洗手)

2徹底清洗水果和蔬菜 3徹底地煮熟食物避免生食 4被污染的食物或懷疑被污染的食物須丟棄 5居家環境衛生使用含氯漂白水消毒染污環境 6新生兒哺育母奶可增強抵抗力 7感染病人需與健康者區隔儘可能在家休息暫停 備食至少需症狀 解除後2天才可恢復單獨使用餐 具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

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

並且徹底抹乾

病患接觸者和感染管制措施

bull 集中照護計畫(cohort program)

區分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並予以區隔感染者移入一般隔離 病房或單獨空間或區域

暫時予以限制訪客

bull 對患者採取腸胃道隔離的措施

洗手(肥皂及清水)

體液與分泌物的處理糞便嘔吐物均應用漂白水處理後再沖 入下水道

環境與用物的處理漂白水消毒液濃度應 1000ppm 擦拭地面 及環境若為血液體液等污染則使用 5000ppm 消毒

食物和飲用水的處置餐具食物和飲水均應經過高溫消毒

若有腹瀉或大腸造口及開放性傷口引流時進入房間前應穿隔 離衣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5: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清洗嘔吐物或排泄物時

1建議使用口罩

2要戴手套在脫下和丟掉手套後要洗手

3使用隨用隨丟的紙巾或拭布來清理任何物體

並且把這些紙巾放在垃圾袋密封後才放在垃圾

4用熱水(>85)或漂白水清洗弄髒的環境

並且徹底抹乾

病患接觸者和感染管制措施

bull 集中照護計畫(cohort program)

區分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並予以區隔感染者移入一般隔離 病房或單獨空間或區域

暫時予以限制訪客

bull 對患者採取腸胃道隔離的措施

洗手(肥皂及清水)

體液與分泌物的處理糞便嘔吐物均應用漂白水處理後再沖 入下水道

環境與用物的處理漂白水消毒液濃度應 1000ppm 擦拭地面 及環境若為血液體液等污染則使用 5000ppm 消毒

食物和飲用水的處置餐具食物和飲水均應經過高溫消毒

若有腹瀉或大腸造口及開放性傷口引流時進入房間前應穿隔 離衣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6: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病患接觸者和感染管制措施

bull 集中照護計畫(cohort program)

區分出感染者與非感染者並予以區隔感染者移入一般隔離 病房或單獨空間或區域

暫時予以限制訪客

bull 對患者採取腸胃道隔離的措施

洗手(肥皂及清水)

體液與分泌物的處理糞便嘔吐物均應用漂白水處理後再沖 入下水道

環境與用物的處理漂白水消毒液濃度應 1000ppm 擦拭地面 及環境若為血液體液等污染則使用 5000ppm 消毒

食物和飲用水的處置餐具食物和飲水均應經過高溫消毒

若有腹瀉或大腸造口及開放性傷口引流時進入房間前應穿隔 離衣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7: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8: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流行性感冒

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9: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流行性感冒 (流感)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20: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因應全球四價流感疫苗供貨延遲今年公費流感疫苗將延後至11月15日以後分批接種(發佈日期2019-08-06)

為提供國民更周全的保護力今(108)年公費流感疫苗順應全球流感疫苗供應及使用趨勢全面採用四價流感疫苗今年流感疫苗接種對象將採分批接種開打時程分別為11月15日起為國小至高中學生及醫事人員12月8日起為65歲以上長者及學齡前幼兒109年1月1日起為其他公費對象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21: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流感病毒的型別

能傳染多種動物

包括人鳥豬 馬海豹和鯨

病毒變異快速

可造成區域性流行 和大流行

B 型流感病毒

只感染人類

只感染人類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22: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23: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所引起呼吸道疾病

病徵發燒頭痛 肌肉酸痛咳嗽hellip等

透過飛沫傳播 傳染力極高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24: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流行性感冒

潛伏期約1~4天

傳染期由發病前到發病後五天均具傳染性

合併症

包括肺炎腦炎 肌炎心肌炎 雷氏症候群等等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25: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得到流感的症狀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26: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流感併發症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27: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流感病程之可能樣態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28: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流行性感冒快速篩檢

快篩敏感度 50~70

鼻咽拭子由鼻孔平行插入 至後鼻咽部旋轉數圈後取 出

採取病患鼻咽喉嚨等部位 之檢體滴入流感快篩試紙 測試區塊利用試劑與抗體 產生的顏色變化來判斷是否 感染流感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29: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

屏東縣共 113 個配置點

31 個鄉鎮衛生所 + 1 衛生局

6 家區域醫院 (屏基部屏寶建國仁東安輔英)

12 家地區醫院

63 家基層診所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30: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使用對象

來源 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lis

taspxtreeid=8208EB95DDA7842Aamp

nowtreeid=DB9285803B75B728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31: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流感治療藥物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32: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對抗流感密技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33: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流感引發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患至少9成以上

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無論有無列為公費對象 其實都該施打

流感疫苗是不活化疫苗僅含病毒抗原成分

不含病毒殘餘的活性簡單說是將分離的流感 病毒抗原注射到人體內讓身體的免疫系統誤 認感染流感開始製造流感抗體

誰該打疫苗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34: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懷孕可以注射流感疫苗嗎

懷孕期間接種非活性流感疫苗對於孕婦及胎見 並未增加風險孕婦接種流感疫苗也是安全的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35: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接種疫苗的保護效果如何

流感疫苗之保護力因年齡或身體狀況不同而異平均

約可達30-80對健康的成年人有70-90的保護效果

對老年人則可減少 50-60的嚴重性及併發症並可

減少80之死亡率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36: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肺結核俗稱「肺癆」

由結核桿菌所引起的一種

慢性傳染病

台灣嚴重的傳染病

2015年新通報11370例

病人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為飛沫空氣傳染

肺結核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37: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通報12653 確診

新案9759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

痰塗片陽性38 多重

抗藥性結核病人 103 慢性

病人1

新案發生率為 每十

萬人口41例(估計)

2017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估計)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38: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全國結核病發生率

10711 10328

9759

72 67

63 62

58 57 55

53

49 48

46 44

41

30

40

50

60

70

8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13000

14000

15000

16000

17000

180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新案數 發生率(每十萬人口)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39: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65歲以上個案佔所有個案50以上

結核病新案之年齡分佈(2005-2017)

3216 2704 2592 2589 2338 2158 2039 1992 1876 1886 1838 1844 1779

3869 3652 3505 3407 3277 3207 2947 2816 2680 2619 2450 2372 2163

1323 1673 1380 1455 1463 1635 1623 1616 1556 1549 1568 1585 1576

40

30

20

10

0

50

60

70

80

90

100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15-24 25-34 35-44 45-54 55-64 65-74 75-84

2016 2017

85+ 估計 0-14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40: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16472

10328 20

05

3135

00

05

10

15

25

30

40

45

50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HIV感染者存活人數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15-49歲TB新案之HIV盛行率() 結核病新案數

新診斷結核病個案之HIV盛行率趨勢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41: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2017年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任一抗藥 INH RMP EMB SM MDR

15

9

2 1

8 9

5 1

22

14

8

4

新案 再治個案

備註1此比例之分母為國人新案中培養為結核分枝桿菌(MTBC)者 2RMP抗藥比例包含MDR抗藥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42: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什麼是結核病

bull 結核病(tuberculosis TB)

ndash 慢性傳染病

ndash 全球皆有未開發及開發 中國家盛行率高

bull 臺灣一年四季皆有病例 男性 發生率比女性高老 年人發生率比年輕人高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ff cLin_Daiyu_Hongloumeng_Tuyongjpg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43: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結核病的臨床表現

bull 人初次被菌體感染後的反應

~5結核桿菌透過血液與淋巴液造成肺結核或

肺外結核 ~95未發病無症狀稱為潛伏結核感染 latent TB infection LTBI)日後可能發病

bull 臨床表現

ndash 初發病時無明顯或特異性的症狀病程緩慢 ndash 侵犯的器官最常見於肺部也可感染肺以外部

位如淋巴結腦膜胸膜腎臟骨骼皮膚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44: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結核病的致病原

bull 微生物學分類 分枝桿菌屬(Genus Mycobacterium)-- 結核分枝 桿菌群(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

MTBC) 結核分枝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牛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bovis)

非洲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fricanum)

bull 特性 ndash 好氧性 的抗酸性(acid-fast)細菌1~10μm

x 02~07μm ndash 分裂速度慢大約 20~30 小時分裂一次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45: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年齡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或免疫 力低下(如糖尿病使用免疫抑制劑 HIV感染等)情況發病率提高

30

潛伏結核感染(LTBI)

接觸者

活動性肺結核

感染ne發病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46: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結核病如何傳播 bull 透過飛沫及空氣傳染

ndash 吐痰咳嗽講話唱歌或大笑時產生帶有結核桿 菌的飛沫吸入帶菌的飛沫或飛沫殘核可能受感染

ndash 一位未接受治療的傳染性病人每年平均可傳播10 ~

15人

ndash 常發生在與病患同住一室的家人或親近接觸的人

bull 感染 ne 發病 結核病有很長且不等的潛伏期

bull 暴露感染後的前兩年發病機會最高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47: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結核菌的傳播

bull 咳嗽大聲說話唱歌hellip噴出的飛沫乾燥形成1- 5 um大小的飛沫核 ---空氣傳染

bull 不會透過共用食器衣物等方式傳播

天花板相通或空調相通 可能是

共用同一個air space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48: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影響結核病傳播的因素

bull 指標個案的傳染性

ndash 耐酸性塗片為陽性

ndash 肺部有空洞病灶

bull 環境因子

ndash 接觸者與個案接觸暴露的時間距離

ndash 通風換氣不佳易增加暴露

bull 接觸者之易感受性

ndash 免疫機能低下的接觸者(如 HIV 感染者 使用免疫抑制劑者等)感染後易發病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49: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肺結核的症狀為何

bull 肺結核常見症狀

ndash 咳嗽胸痛體重減輕 倦怠食慾不振發燒 咳血夜間盜汗等(但 這些症狀在其他慢性胸 腔疾病亦會出現 故只 能作為診斷上的參考之 用)

bull 如有疑似結核病之症 狀(如咳嗽超過三周) 宜儘速就醫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50: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結核病的診斷方法 bull 細菌學檢查

ndash 經驗痰發現結核菌是肺結核最重要的診斷依據(同 樣是培養陽性的病患塗片陽性者的傳染性是塗片陰性者二倍以上)

ndash 塗片染色 培養或分子生物技術(PCR等)

bull 胸部X光檢查

ndash 有時痰液中找不到結核菌亦可由胸部X光檢查加上臨 床症狀實驗室檢查數據作為診斷依據

bull 病理切片

ndash 若為肺以外的器官產生結核病(統稱肺外結核)須透過 手術進行切片再由病理科經染色顯微鏡甚至分子生 物的技術進行診斷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51: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結核病的標準治療 多種抗結核藥物合併治療6-9個月

ndash 2HRZE4HRE

ndash 每日一次口服

ndash前 2 個月 INH+RMP+PZA+EMB

ndash後 4 個月 INH+RMP+EMB

成人劑量 Isoniazid (INH) 5mgkgd Rifampin (RMP) 10mgkgd Pyrazinamide (PZA) 30mgkgd Ethambutol (EMB) 15mgkgd

適用初治新案 (new case)不曾接受過抗結核藥治療或曾接受少於 4 週抗結核藥治療之病人

如無 INH 或 RMP 抗藥 則停用 EMB

httpsgooglcMfajP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52: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都治計畫 bull 抗結核的治療過程漫長部分患

者可能因治療過程不舒服感或副作 用而無法如期完成治療

bull 世界衛生組織強力推薦每一位結核

病個案均應實施直接觀察治療 (Directly Observed Treatment Short-Course DOTS台灣譯為

「都治計畫」)

bull 藉由經過訓練的關懷員執行「送 藥到手服藥入口吞下 再走」每週至少執行5日(含)

以上之關懷服藥提高治癒的成功 機率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53: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疑似結核病聚集感染事件

bull 符合下列人時地部份條件

結核病防治工作手冊第三版

例外原則(於追管系統備註欄位敘明無須依疑似聚集處理) 個案間關係僅為同宿(含同病室)的傳播或家戶內傳播 機構新進人員因體檢異常而通報於指標個案可傳染期間接觸未達40小時

[註 學校與軍隊仍需進行疑似聚集事件調查]

人 2(含)例以上確診結核個案且指標個案應為鑑定 為結核菌之傳染性結核病人

時 2個案通報時間間隔以1年(365 天)內為原則惟 間隔1年以上者倘有明確事證顯示可能為疑似聚集 事件時仍應依本規範處理

地 與個案於生活與工作或日常活動有密切接觸者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54: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如何避免結核菌傳染 1吐痰的衛生紙集中燒掉或經抽水馬桶 沖掉 2打噴嚏咳嗽遮口鼻 3室內維持空氣流通 4曝曬被褥4-6小時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55: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健康照護人員定期調查

新進人員需檢查胸部X光 每年定期X光檢查 懷疑罹患結核病的各種症狀應向單位主管院方報告並接受必要之檢查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56: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1病患痰抹片陽者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之日

追蹤列管對象同一病室病患(追蹤列管3個 月)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2病患痰抹片陰性培養陽性 追蹤期間病患入院之日至隔離或出院之日

(追蹤列管3個月)

追蹤列管對象接觸之醫院工作人員(追蹤列管2年)

註身分為醫院工作人員每年按規定進行胸部X光檢查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57: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意外暴露於肺結核院內接觸者追蹤機制 院內接觸者係指

同病室的其他病人家屬及醫療照護工作人員

且未佩戴N95口罩以上等級防護裝備與指標病人

接觸一天內8小時(含)以上或於指標病人可

傳染期 造冊

可傳染期之核計為病人有呼吸道症狀日或痰抹片

陽性採痰日的前3個月起算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58: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早期診斷 住院病患咳嗽監測 高危險族群篩檢 (山地鄉監獄人口密集機構) 實驗室診斷品質 (正確性時效)

隔離措施 負壓隔離病房設施 個人防護設備

有效治療 快速降低傳染力 個案服藥順從性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59: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個人呼吸道防護 面對疑似病患在工作距離在1公尺之內一佩戴隔離口罩

美國CDC建議遇下列情形應戴高效率過濾網之微粒口罩(N95口罩)

1進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之隔離病室

2在密閉車輛中輸送病患時

3在未排除為肺結核之病人身上執行誘導咳痰

或會引發咳嗽之醫療工作時

4為可能是結核病人執行手術或侵入性治療時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60: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個人呼吸道防護

外科口罩 可避免微生物散播出去造成他人感染 無法有效避免吸入空氣中的感染性飛沫故不能完全防止戴口罩者被感染 拋棄式單次使用

結核病人應戴外科口罩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61: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個人呼吸道防護

N95口罩或 P100口罩 可過濾95以上之03um大小飛沫 配戴時注意密合度 選擇適合臉型大小口罩

照顧結核病人之家屬或醫療人員影配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62: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呼吸道感染管制措施

針對新入住個案和新進人員應提供體檢文件應包 括近三個月胸部Ⅹ光若正在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者 則至少需治療14天以上且需有最近一次至少2套 痰塗片陰性檢驗報告並備有完整紀錄

每日至少測量個案 1 次體溫隨時觀察有無呼吸道 症狀必要時進一步安排檢查

鼓勵住民及工作人員接種流感疫苗

呼吸道感染住民應落實隔離防護措施

呼吸道感染員工在可傳染期應暫停工作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63: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結核病防治政策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64: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結核病個案 TB disease 通常有症狀 具傳染力

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可降 低傳播風險

冰山下的真相 潛伏結核感染 LTBI

沒有結核病症狀

目前不具傳染力

未來有可能發病成為結核 病個案

接受LTBI治療可大幅降低 日後發病風險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65: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HIGH RISK LOW RISK

接觸者追蹤管理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66: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httpwwwinocaenexamplesassembly-and-characterization-of- reflective-microscope-objectiv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CHaNEWc7ng

檢驗診斷 細菌學影像學

臨床症狀

個案先因就醫或體檢而被臨床發現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67: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可傳染期的定義及估算

【註】 1 痰培養陰轉 2 未再與指標個案接觸 3 指標個案持續佩戴外科級以上口罩 4 指標個案未防護但接觸者持續佩戴N95(含)以上等級之口罩 5 TB治療且DOTS2週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68: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接觸者檢查對象 共同居住者

於可傳染期間1天內接 觸8小時(含)以上或 累計達40(含)小時 以上者

其他(如聚集事件 等)專案

可依個案傳染力等實際暴露情形調

整時數規定至較為寬鬆之標準(即1天

內接觸未達8小時或累計未達40小時亦可)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69: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於指標個案確診後完成結核病接觸者之基本資料調查及檢查

接觸者檢查時間及項目

自登記為RRMDRTB起1個月內應再次確認其RRMDRTB可傳染期及符合接檢之對象 日後每半年追蹤1次持續至指標個案痰培養陰轉後2年(或停止接觸後2年)如LTBI檢驗 陰性者則無需再進行追蹤

lt5歲接觸者以TST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應於指標個案確診日起1個月內執行檢查陰性 者須於第3個月執行第2次TSTge5歲接觸者以IGRA為主要LTBI檢驗工具

指標個案傳染性分類 C(MTB)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C(-)之肺結核

(lt5歲之確診個案除外)

單純肺外 或lt5歲

之確診個案

S(+) S(-) 接觸者檢查時間項目 全年齡

層 lt13歲 ge13歲 1 檢 查 目 的 為 尋 找 感 染

2 單純 肺 外 個 案 以 ge5 歲 同

住 之 接 觸 者 為 對 象

3 lt5 歲 確 診 個 案 以 ge5 歲 之

接觸者為主

第1個月內 胸部X光 第3個月(終止

有效暴露8週後) LTBI檢驗 times times times

第12個月 胸部X光 (LTBI陰性持續 或完成LTBI治療)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times

胸部X光 (未加入或中斷 LTBI治療)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70: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丙型干擾素釋放試驗 (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s IGRA)

需抽血約3cc

執行對象5歲(含)以上接觸者

皮膚結核菌素測驗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在左前手臂內側進行注射

48 - 72小時後由專業人員記錄反應

執行對象未滿5歲兒童

如何得知有潛伏結核感染(LTBI)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71: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潛伏結核感染」的處理

bull 潛伏結核感染者

ndash 尚未發病無傳染性不會傳染給旁人

ndash 未來有發病的可能愈年幼之接觸者感染後之發病 機率愈高尤其是學齡前之幼童約為同齡者發病機率 的240倍 而成人則為同齡者之8~ 50倍

ndash 適時給予抗結核藥物治療(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可減少 日後發病的機會

bull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ndash 經由醫師評估後選擇適當的治療處方

ndash 配合公共衛生的管理即可降低發病的可能性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72: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處方一覽

Rifapentine已於1068取得藥證如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可提出藥害救濟申請

處方 9H 速克伏(3HP) 4R 處方藥品 isoniazid (INH) isoniazid (INH) +

rifapentine (RPT) rifampin (RMP)

劑量 成人5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300 mg

INH 15 mgkg (max 900mg) (25 mgkg for those 2-11 years)

RPT 100ndash140 kg 300 mg 141ndash250 kg 450 mg 251ndash320 kg 600 mg 321ndash499 kg 750 mg ge500 kg 900 mg max

成人10 mgkg 兒童10-20 mgkg 最大劑量600 mg

服藥頻次 每日 每週 每日

療程 270天(9個月) 12個劑量(3個月) 120天(4個月)

使用限制 INH抗藥指標之接觸者不 適用

未滿2歲接觸者INH或RMP抗 藥指標個案之接觸者孕婦或 準備懷孕的婦女不適用

RMP抗藥指標之接觸 者不適用

加入都治計 畫(DOPT)

建議 必須 必須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73: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潛伏結核全都治

適用對象為高 傳染性個案之

全年齡層接 觸者

檢驗方式以5歲 為分界 bull 未滿5歲TST bull 5歲以上IGRA

治療處方 bull 傳統9H處方

bull 短程處方「速克 伏(3HP)」

bull INH抗藥RMP敏

感個案接觸者適 用之4R處方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74: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1病毒性腸胃炎-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腸胃炎

2呼吸道傳染病-流感結核病與潛伏結核

3皮膚傳染病-疥瘡

4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75: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疥瘡為具有傳染性的皮膚疾病臨床上最主要症狀是皮膚發疹與劇癢(人體對蟲的糞便等產物 的過敏反應)此乃疥蟲寄生於皮膚所致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76: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致病原

人疥蟎 (human itch mite Sarcoptes

scabiei var hominis) 乳白色

雌蟲長約03至05 mm寬03 mm存活4-6周產下40-50顆卵卵約72-96小時後孵化

雄蟲較小長約025 mm寬02 mm肉眼幾乎看不見 生活史會經歷卵幼蟲稚蟲成蟲四個階段雌蟲在皮膚表層挖出隧道 In classic scabies a dozen females per patient were present in crusted scabies gt1 million mites may be present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httpwwwkingnetcomtwknNewnewssingle-

articlehtmlnewId=15332ampsource=essayamppid=16291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77: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流行病學

在人群密集的環境傳播特別快速如宿舍護理之家長期照護中心監獄軍隊等

httpwwwzxpcocomweihai353html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78: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bull 接觸患者的皮膚衣物床舖或傢俱皆可能被傳

染疥蟎在成人間常透過身體親密接觸傳染

bull 疥瘡傳染性很高患者應格外注重

個人衛生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79: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傳染窩

疥蟎會寄生在皮膚表層以螯肢和足爪在角質層開鑿出隧道產卵這些隧道會在皮膚表面呈現灰白或皮膚色的線

特別在人體皺摺處及柔軟的地方包括手指間腳趾縫肩胛骨腕肘腋下腰乳頭陰莖屁股等

疥蟎通常只有10-15隻不易發現

疥瘡通常不會出現在顏面但嬰幼兒感染時可能

發生於頭頸或顏面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80: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臨床症狀

典型症狀為皮膚劇癢至夜間時更

為嚴重

感染疥蟎後人體對疥蟎及其排泄物產

生 過敏反應因此皮膚上會出現紅

斑丘疹水皰等症狀有時因劇癢抓傷引起疼痛並導致細菌感染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columnsampid=1038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81: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臨床症狀 bull感染部位病變

bull皮膚對蟎敏感性的表現

bull慢性摩擦和刮擦繼發的病變

bull特異性

bull炎症後色素過多和色素減退

bull繼發感染

bull金黃色葡萄球菌或A組鏈球菌

bull蜂窩組織炎菌血症敗血病鏈球

菌後腎小球性腎炎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82: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89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83: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分類- 疥瘡可以分成三類

(1)一般型疥瘡(common type)

(2)結節型疥瘡(nodular type)

(3)挪威型疥瘡(crusted or hyperkeratotic

type結痂型或稱角化型)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84: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疥瘡的臨床表現

癢 夜晚及洗澡後特別癢 原因人對疥蟎及它們的糞便所產生的過敏反應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85: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臨床症狀 在皮膚上可以發現散在性粟粒大之小丘疹其色微紅至深紅其尖頂可見小水泡小膿泡 這些皮疹會產生劇癢特別是在夜間更加嚴重因此還可以在皮膚上看見抓痕 結痂之丘疹或小色素沈著點甚至因搔抓而產生繼發性細菌感染或濕疹樣變化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86: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初次感染-3-6個星期

再次感染-1至4天

一個受感染的人即使沒有症狀還是可能傳播疥瘡

一個感染疥瘡的人身上大約有5~10隻疥蟎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87: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傳染途徑

bull 疥瘡主要是經由接觸感染包括人與人的直接接觸或共用毛巾床單棉被內衣褲等間接接觸

bull 疥蟲在離開人體後約一個星期才會死亡因此受疥蟲感染的衣物在一個星期內還會傳染他人

bull 學校軍隊安養院監獄等更是疥瘡好發的場所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88: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好發部位

如指縫腕關節肘關節屈側腋下肚臍周圍臀部女性的乳房特別是乳頭男性外陰部及其周圍皮膚特別是陰囊包皮龜頭 幼兒與大人稍有不同其皮疹較為廣泛可能出現於頭頸顏面或掌蹠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89: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疥瘡 感染症狀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90: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疥蟲常見侵犯人體皮膚的部分會隨著年紀或疾患而有所不同

一般成人 老年人臥床 嬰孩少年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腋窩

腰部

會陰部

手指縫

手腕

肚臍周圍

手腳掌

生殖器

摘自 邱耀堃等門諾醫院疥瘡診斷及照護指引 門諾健康照護雜誌 101年4月 第1卷第1期 p4-14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91: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瘙癢 - 只有瘙癢沒有任何皮膚發現

自身敏感型反應

-廣泛的小蕁麻疹水腫性丘疹主要在軀幹大腿

蕁麻疹 - 通常是廣泛的

濕疹性皮炎

在最常感染地點手和腋窩

Fitzpatrickrsquos COLOR ATLAS amp SYNOPSIS OF CLIICAL DERMATOLOGY

5th edition Klaus Wolff Richard Allen Johnson Dick Suurmond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92: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bull 感受性為非特異性任何人皆可能被

傳染

bull 惟免疫能力較差年長失能操勞

過度者可能感染較嚴重的挪威疥

bull 若未正確預防可能再次感染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93: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疥瘡的診斷

典型的症狀 典型的部位 History(接觸史過去史) 刮片檢查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94: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1新病患入院進行身體評估時

2協助病患擦澡或更衣時

3病患主訴皮膚劇癢或持續抓搔情形(夜間更是劇烈)

4患者屬於高危險群如來自於護理之家安養機構等時若與病患有皮膚的直接接觸前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95: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評估部位

病患指縫指側關節手肘乳頭乳房邊腋下肚臍邊陰部胯下等部位是否有紅疹小水泡膿疱疥隧道小血痂等臨床症狀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96: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病人及接觸者處理

使用滅疥藥物必須從脖子塗抹到腳底全身都要

塗到如背部屁股縫陰部肚臍手指間腳

趾縫指甲縫等

使用硫磺藥膏或benzyl benzoate全身塗抹24小時後清洗全身連續治療三天 或使用Crotamiton成份的藥物全身塗抹24小時後塗抹第二次再經48小時後洗去 或使用Lindane成份(r-BHC)的藥物單次塗抹停留在皮膚8至12小時後洗去一星期後可重複治療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97: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除去疥蟎及卵後皮膚發癢及疹子約需一個月才會全部消失此時可使用止癢的外用及口服藥物以緩和症狀

若治療後2至4週皮膚仍會發癢或疹子再度出現可能需要再次治療

初次感染疥瘡約2至6週才會出現症狀無症狀時也

傳染力因此若 感染 抹治療

藥物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98: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疥瘡治療方法

依醫師指示塗抹抗疥葯目前常用的抗疥葯物有

Eurax水溶液或乳膏BBL水溶液病人必須每天洗

澡後全身塗抹一次連續一星期 具神經麻痺類抗疥葯r-Benzene hexachloride不可

用於嬰幼兒懷孕或哺乳之婦女或患有癲癇及其化

神經疾病的人 家庭或團體生活中有同樣病況的人一定要同時治

療並採取預防措施才能避免互相傳染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99: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隔離方式

1採接觸防護措施(contact precaution)原則上將病人置於單人房內(需得到病患同意補病房費)若病患不同意入住單人房則相同感染症患者置同一病室內集中照護 2若發現一般病患感染疥瘡主治醫師向病患解釋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00: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隔離病患轉床或檢查

病患在隔離期間非必要不得離開隔離病室

若因接受檢查及特殊治療需離開病室時轉

床或檢查前應先通知對方單位採取接觸傳

播防護措施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01: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解除隔離時機

bull 適當藥物治療後感染疥瘡病患擦三天休息四天即可解除隔離臨床醫護人員對於病患改善狀況有疑慮時再照會家醫科醫師決定是否解除隔離

bull 對於傳染力極強的疥瘡(如挪威型疥瘡)其解除隔離時機依醫師之建議決定解除隔離時機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02: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1加強疥瘡高危險群病人(如免疫不全神經疾患服用免疫抑制劑長期臥床曾有疥瘡病史的獨居老人或長期乏人照顧者精神異常或失智者長期居住於安養機構者等)之皮膚檢視與評估(如是否有發癢及皮疹)以儘早發現病例

2照護所有病人皆須依循標準防護措施並落實手部衛生

3照護疑似或確認疥瘡感染的病人除依循標準防護措施外須採接觸隔離措施

4確定為疥瘡感染之病人其主要照顧者親密接觸者亦須同時接受治療治療過程中應確實依據醫囑執行治療行為

112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03: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工作人員或其他人員之衛教

(一)工作人員照護病患時應採接觸隔離集中護理 以減少接觸疥瘡病患之機會 (二)工作人員照顧病患前後須徹底洗手 (三)被感染之工作人員應暫停直接照護病患並接受 治療在有效治療二十四小時後才可照顧病人 若排班有困難在照護病患前應先做好全面防護 穿隔離衣及戴手套手套需包覆隔離衣袖口 (四)家屬與訪客探視病患時若有接觸病患應穿上隔 離衣及戴手套 (五)流行期間病房應限制家屬及訪客探視時間及人數 及團體活動以防菌種散播 (六)流行期間曾接觸疥瘡病患之工作人員(含醫師 護理人員傳護送人員看護家屬等)均應預 防性用藥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04: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1 所有接觸感染物之廢棄物應視為感染性垃圾

2 感染性廢棄物應使用有蓋容器盛裝且容器表面須有「感染性事業廢棄物」標

3 感染性廢棄物處理者必須穿著相同之防護裝備

114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05: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疥瘡 衣物床單處理

1熱水洗燙或熨斗處理

2密封 7天

3太陽下連續 8小時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06: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泌尿道感染預防與照顧

隨著住院照護的增加病人接受侵入性醫療處置的機會也提高導尿管的留置增多

高年齡層及免疫功能不全等易受醫療照 護相關感染的病人族群逐漸增加

如何有效改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現在已經成為 醫療品質及病人安全的重要指標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07: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泌尿道感染流行病學 美國疾病管制局的統計2011 年至 2014

年 CAUTIs 佔 HAIs 之 378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08: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留 尿 易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09: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大部分老人膀胱排空不完全會陰衛 生不良女性停經後動情激素缺乏 易導致泌尿道感染

症狀頻尿尿急夜尿排尿會痛 灼熱感 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 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嚴重則會 引起腎臟感染出現發冷發熱頭暈 想吐和背腰部痠痛等症狀

導尿管置放易造成泌尿道感染有 5~10長期照護機構的住民有留置導 尿管最終都發生菌尿症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10: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1泌尿道感染是機構感染中最常見的

2 泌尿道感染主要由導尿管之不當使用及護理所造成

3導尿管所引起之泌尿道感染其機轉大致可分為

4 管內及管外 bull管腔內感染(lntraIuminal lnfection)尿袋受污染後沿尿袋尿液引流管逆行而

上或由尿管和引流管之交接處到達導尿管內壁而導致感染

bull管腔外感染(Extraluminal lnfection)插導尿管直接進入膀胱而感染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11: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易 泌尿

bull女性 bull年紀大的老年人 bull糖尿病住民 bull有尿道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的住民 bull使用導尿管的住民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12: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接頭不可鬆脫應保持密閉以防受污染

尿袋高度要低於膀胱位置(不可置放於地上)以防尿液逆流

尿袋出口處應隨時關閉即應維持密閉的引流系統

尿管不可扭曲或受壓以防阻塞而且不可拉扯以防出血

留置導尿管照護

注意事項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13: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

泌尿道感染管制措施

bull 維持尿道口及會陰之清潔和乾燥

bull 多攝取水分正常成年人每日液體攝入2000~3000CC

bull 定期更換尿片(褲)

bull 在絕對必要的情況下才可放置留置導尿管

bull 放置留置導尿管前應先清潔尿道口維

持尿液之通暢避免扭轉或壓褶

bull 定期評估住民是否有發燒尿液混濁腰痛壓痛或 bull 恥骨上觸痛等感染症狀或有產生沉澱物造成阻塞或 漏

尿時應立即報告處理 bull 病情不需要留置導尿管時應儘早拔除

Page 114: 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孝愛仁愛之家hsiaoai.org.tw/admin/upload/201908170827163143.pdf · 2019-08-17 · 病毒特性 •諾羅病毒(Norovirus) 單鏈的 RNA 病毒,直徑大約27-32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