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30
復復復復復復 2010 復復復復復復復復 1 st edition 復 復復 復復復復 0968-213796 0922- 813796 復復復復 kwpong@ gmail.com 復復復復 2393-0705 復復復復[email protected] 復復復復 cmpcc.cosdi.com

Transcript of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Page 1: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復活期的靈修2010衛理公會城中牧區

1st edition 第一版

主任牧師:龐君華行動電話:0968-213796 0922-813796牧師電郵:kwpong@ gmail.com

牧區電話:2393-0705牧區電郵:[email protected]牧區網址:cmpcc.cosdi.com

Page 2: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使用者姓名:團 契:復活節的心願

1

Page 3: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每日讀經的操練這本手冊的經文是選自《公禱書》The Book of

Common Prayer 書後所附的每日讀經表 Daily Office。讀經表的設計一方面是為了每日的崇拜(如早禱、或晚禱)中使用,以兩年為一週期。但也可用在牧職或修士的每日讀經。

所以要一天內讀完三段經文需要很大的毅力,但是如果能養成每日定時讀經及禱告是非常好的習慣,使我們的內心,常在上主的道中。想這樣操練的會友,我的建議是可於早晨(或午前)、下午(或黃昏)以及睡前,分別預留出讀經及默想的時間,能養成作筆記的習慣則更佳;福音書可於上午(或午前)或睡前閱讀。

當然如果您有大段的充裕時間,亦可三段經文一次閱讀及默想。若您剛開始靈修操練,或是時間上還無法作出調適,可以選讀一至兩段的經文,通常我的建議是福音書,或加上書信的經課。

此外,請以祈禱作為開始與結束,有些默想的問題可以存在心裡,在一天當中或當您靜下來時反覆的思量。手冊的目的,就是要養成深入默想的習慣,所以問題的設計都是以經文與我們的生活的關聯為主,而不是以他人的見證為主。因此若有問題深深地引起您的注意,請不要輕言放棄,可以記下反覆思想。

每日有規律的讀經靈修,使我們的心靈習於聆聽上主的心意,生活依循上主的方向。除了聖經的閱讀外,請每天撥出一段代禱的時間,為世界及我們所在的社會、社群及教會代禱,用您的心靈去想像代禱對象或事件的情況,或反芻您生活上實際參與的經歷,所以靈修是與日常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然後按著您的感動為這些事代禱,自問可以作些什麼?日後也留心這些事情的發展,留心上主的工作。

最後,願此刻復活期心靈的預備,成為您在聖靈降臨期間,可供靈火燃燒的材料。

2

Page 4: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復活期的緣起龐君華

復活節期 Easter season 是指自復活節主日算起之後五十天的節期,又稱為「偉大的五十日 the Great Fifty Days」,有關這特別的「五十日」的記載,可追溯到早期教會時期,特土良(Tertullian)的作品,他提到了在聖靈降臨節前的「重要五十日」。有些學者更認為這個節期可溯源到主後第一世紀,因為猶太人的在逾越節後的第五十日即為收穫節或五旬日,早期教會似乎也過這個節期,從復活節的用字中可見端倪,如復活節期又稱 Paschal

festival,復活節蠟燭 Paschal candle,Paschal 的字源就是來自踰越節。在傳統上信徒這五十天並不必守齋,與四旬節不同,這節期是充滿「哈利路亞」的讚美之聲。 到了大約第四世紀,這節期中的第四十日開始有「升天節

Ascension day」的記錄,這節日通常是在禮拜四。升天節是紀念耶穌升天離世,升天節後的十天有稱作 Ascensiontide,信徒專注等候聖靈降臨節,在升天節(日)後的主日,又有傳統稱作「希望主日 The Expectation Sunday」,強調信徒等候、期待基督應許的保惠師─聖靈的來到,也期待主的再來。 總之,升天節是在神學上對基督工作的一個重要劃分線,在這之前,基督是以道成的肉身在世上的工作方式;在這之後,是基督所差遣的聖靈,無拘束地在人類中工作。 在牧養上,大齋節期或四旬期的四十天,是一個推動信徒守齋戒、刻苦、內省的靈修實踐。復活節期的前四十天,則是一個慶祝的操練。我們可以實踐將喜樂分享給周圍的人,探訪有需要的人。此外,初期教會在基督復活到升天前門徒與主同處,一同學習,所以這也四十天也可以作為一項進修的操練,在更深認識信仰,認識我們的主耶穌等目標下,進行四十日的進修。意即大齋節期的四十日是認識自己,復活期的四十日,是認識主。升天節後的十天,是一個預備期,預備聖靈將臨的重要節期,我們要在聖靈的保守中,將充滿生命力的信仰實踐在生活中。

3

Page 5: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內尋靈性深度 外展生活服務復活期的靈修

龐君華復活期有時又成為逾越期 Paschal Festival。「逾越」就是跨越的

意思。從大齋期到復活期,就隱含一種逾越或跨越死亡的意義。死亡是人生終極的障礙,跨越死亡之後的就是勝利的生命。逾越也意味著告別過去,因為跨越了過去受困的生命情境,就是

一個新的開始。所以大齋期的靈修有著濃烈的回顧與反省的向度,到了復活期的靈修,就強調新生命的期待與規劃。當以色列人逾越過紅海之後,他們的身份就不再是奴隸了,他們一方面成為自由的人,一方面也開始要對自己負責任。對自己負起責任的意思就是指我們不能再以外在的種種理由為藉口,怨嘆我們的人生,或過著一種隨波逐流的生活。我們既蒙恩典得自由,也同時靠著恩典來負起責任。此時,我們要認真思考我們生活的目標,也就是人生的使命。仔細地聆聽上主的呼召,主耶穌既然為我們的新生命而付出自己,這新的生命必然是滿有意義的,且主也必定託付使命給我們。

因此經歷與基督同死同活的我們,就更應珍惜的新生。此時的靈修默想或祈禱的重點,一方面要尋求您個人生命的意義,也為更新之後的人生目標,省察目前的目標,或人生的規劃是否合於上主的旨意。然後訂出您實踐的方向與步驟。等候聖靈的引導及賜下的力量「起而行」活出您的信仰。

此時的靈修不妨多寫日記,與自己裏面的上主對話。生活上要善用時間也就是珍惜生命。大齋期間的一些操練,應當持續,內化為我們生活的紀律。此外,教會是見證基督復活的群體,所以您也當思量如何與信心的社群,一起實踐為主見證的生活方式。願我們能一同跨越生活中的種種障礙,見證復活的生命力。

4

Page 6: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復活節期每日讀經2010.4/4-5/22

4/4 復活期第一主日徒 10:34-43;詩 118:1-2,14-24;林前 15:19-26;約 20:1-18 or路 24:1-

12

4/5 禮拜一 出12:14-27

對於救贖事件,我們應當常常紀念,定期的紀念,因為人的軟弱就是健忘。所以我們現在約束自己定期的崇拜,就是對基督救贖我們的事件定期的作出回應。每當我們回顧上主救恩的行動時,我們就更堅固我們的信仰,更確定生活的目標,更把握生命的意義,更真實的認識我們的身分(被上主救贖的人)。你的崇拜生活如何?是否老是為了其他的事情而放棄參加崇拜?停止聚會慣了的人,往往會忘記救恩。林前15:1-11保羅為復活所作的見證,可以說是教會最早的見證,基督的死是為了我們

的罪,猶如那替罪的羔羊;然而不同的是,基督復活了,為此作見證的是保羅生命的轉變;你如何為復活的基督作見證呢?如果是你,你如何寫這段經文呢?可16:1-8空的墳墓使我們的信仰成為實在的,但是剛開始面對這種情況的婦女們當

然會感到懼怕,因為她們不能了解為何會有這個她們經驗以外的事發生。如今你在哪裡找耶穌呢?在埋葬祂的墳墓,還是去經歷復活的基督?你想要如何經歷復活的基督?

4/6 禮拜二 出12:28-39百姓因為要離開這個受苦的地方到應許之地,所以現在也不講究食物是否

美味了,餅也沒有時間等它發起來,向埃及人取得了將來製造會幕的材料,就匆匆地離開了。你是否預備好這趟應許之旅,是否預備好要整裝待發?那麼你當放下什麼?該帶什麼裝備前往?林前15:12-28基督的復活在我們的信仰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教義,若是不接受基督復活,

那麼基督信仰充其量只是一個勸人為善的組織,或一套倫理思想;但是復活的基督代表那位創造的上主,那位死亡所不能限制的上主,為我們成為了被獻上的祭物,那是有效的祭物,真正「代替」我們的過去,也為我們的將來帶來盼望復活不是信仰的結果,相反的,復活的事件造成了我們的信仰。復活期你要如何慶祝復活?你可曾認真思考過復活的意義?

5

Page 7: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可16:9-20聽到復活的消息,門徒的反應不一,耶穌責備他們的不信與心裡剛硬,你

想耶穌會如何評價你呢?

4/7 禮拜三 出12:40-51總有一個門檻讓我們可以進入上主的恩典中,總有一些記號,讓人知道我

們是誰。古時猶太人的記號就是行割禮,表示他們已經「入會」了;新約教會的入門禮是「洗禮」,我們心中的門檻是聖靈的工作。你經過信仰的門檻了嗎?你打從心裡就已經入會了嗎?你覺得現代基督徒要有什麼記號?林前15:30-41保羅這段文字告訴我們,復活是指我們現在的身體必須經歷死亡,且死亡

不是結束,正好相反,死亡是真正生命的開始。我們現在的身體經歷死亡後,在復活裡我們要承受一個新的身體(形體),是不能朽壞的;若以為死亡就是生命最後的終結,那麼我們的生活就會是一種沒有指望下的生活,還不如放縱的生活,反正所有的意義都會隨死亡而消失。你如何看到復活的指望?你是否認真看待這事,因為這會影響你的價值觀。太28:1-16「不要害怕」,在復活的事件中,門徒遇到他們經驗以外的事,所以感到害

怕。但是主並不要他們留在原地擔心害怕,這是於事無補的,「到加利利去!在那裡必要見我」。你是如何與復活的祂相遇,請仔細的想想主如何指示你!

4/8 禮拜四 出13:3-10「你的手上要作記號,你的額上要作紀念」,這是上主對被救贖的百姓的要

求,祂的原意是要有謹守律法的精神,意即不忘記他們離開受苦之地,建造一個新的族群的根本要求。可惜後來法利賽人真的在手上掛著經文,額頭上繫著裝有律法的小盒子,這樣字義的理解,只會降低了上主的要求。你是否也常常降低上主的要求,刻意曲解祂的心意?林前15:41-50

為要承受上主的國,我們身、心、靈都需要轉變,復活就是這一切總的轉變這樣才能進入上主的國,就像要在海底生活,那麼就必須有鰓,否則不能長期適應水中的生活。復活不是死後才開始的,復活是從我們決志要接受上主預備的恩典時,開始步向復活,也就是步向上主之國。你有把握你已在復活的路上,你的生命已開始發生變化了嗎?太28:16-20

有人說基督對人的呼召可以用個二個字來形容,第一個字是「來」,祂要求

6

Page 8: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我們來到祂要我們到的地方,從亞伯拉罕被召離開家鄉來到應許之地開始,我們看到上主不斷地呼召人到祂那裡;另一個字是「去」,你們要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你來了嗎?你又預備去了嗎?

4/9 禮拜五 出13:1-2、11-16「代替」,這是在救恩中一個重要的概念,人不能承受他所當承受的,需要

「代替」;該承受的不能免,因為救恩(愛)也需符合公義。另一個重要的字是「獻上」,特別是獻上頭生的(或初熟的),因為離開受苦之地,一切的收穫都是添加的恩典,把頭生的獻上,也是一種信心的表現。你是否感到你正承受你所不配得到的嗎?感恩之心是否使你很自然地在一切收穫之初,先獻上你的禮物表示感恩?林前15:51-58

復活就是對死亡的勝利,使死亡不再成為罪的權勢影響下的生命的結果,死亡也不再成為生命的轄制;詩人說「一覺醒來後,死亡就會死亡了」,我們真能如此「視死如歸」的珍惜現在的生活,勇於面對未來嗎?路24:1-12「為什麼要在死人中找活人呢?」活人是不會在墳墓裡的,正如我們紀念的

不是一個在墳墓中的基督,我們紀念過去基督的死亡,也期待祂帶給我們未來。「你會在活人中找死人嗎?」也就是你會只是以紀念一個逝去的偉人的方式紀念基督的復活嗎?若是,那就只是一件遙遠的事件,對我們只有激勵但不帶著生命力的影響。

4/10 禮拜六 出13:17-14:4黑暗的曠野,容易使人迷失,但是上主以雲柱、火柱來引導這個新的族群,

從地圖上看雲柱火柱走的不是一條近路,反而多了許多的路程。但是上主的引導不會錯,因為祂重視的不是多快到達目的地,相反的祂重視的是過程,在曠野的過程中,百姓是否學到他們要學的功課,足以承擔應許之地的生活。你對上主的引導是否也會猶疑?好像可以走更快的路,但是祂卻要我們走更遠的路?你是否感覺到祂要你學的功課?林後4:16-5:10

這是追思禮拜必讀的經文,這裡讓我們看到一個會朽壞的外在,與日日更新的內在,我們不必著力在那必朽壞的,而是著力在充實那可以更新到永遠的;你為哪一方面努力呢?你的外在,還是內在的生命?可12:18-27

上主是活人的主,表示在主面前生命是不會消逝的。我們所做的都會存到

7

Page 9: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永遠。我們不能再以有限的生命觀來生活。4/5 4/6

4/7 4/8

8

Page 10: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4/9 4/10

9

Page 11: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4/11 復活期第二主日徒 5:27-32;詩 150;啟 4:1-8;約 20:19-31

4/12 禮拜一 出14:21-31

在紅海的邊上,百姓滿懷希望的離開受苦之地才沒有多久的時間,如今就遇到了這樣的絕境背後是人間的強權,前面是自然的天險,難道受苦的人想要得到自由,就只有這樣的下場嗎?逾越節的晚餐難道是「上路」前最後的一餐嗎?人的盡頭往往是上主明顯工作的開始,經過紅海的以色列人,這才體會到真正的拯救,這樣的體驗才能讓他們渡過曠野以及日後的挑戰,這個經驗烙印在他們的心裡,也在他們後代的記憶裡。什麼樣的拯救經歷使你可以坦然面對前方?彼前1:1-12彼得前書常用在復活節後,特別是針對在復活節領洗的弟兄姊妹們,讓他們知道他們新的身

分是何等的榮耀。所以彼得開宗明義的告訴這些弟兄姊妹,他們是被「蒙召」的,是天父所召的。人靠自己無法尋找到上主,也無法得到恩典;聖靈使他們成為聖潔,像受洗時的水潔淨我們的外表般,聖靈潔淨我們的內心;基督耶穌的工作(犧牲)與我們有分,我們就好像古時獻過祭的人一樣,可以進入上主的聖所。無論剛領洗或領洗有一段時間的弟兄姊妹,請默想一下你此時的身分 ,你是上主預先所選、所召、所潔,享受祂恩典的人,你是否活的平安與喜樂呢?如果不然,問題又在那裡呢?約14:1-17基督要去的地方,是人類真正的歸宿,祂要親自指引,也要親自成為這條道路。當我們定睛

在基督身上,我們就不會迷惘,像多馬的疑慮「我們怎麼知道那條路呢?」一般。那是一條生活方向的路,也是生命歸宿的路。

4 / 13 禮拜二 出15:1-21整首讚美的詩歌裡,洋溢著他們的讚嘆,他們經歷到他們跨過了不可能跨過的鴻溝,舉起了

他們不可能舉起的重量,這一切都不是他們自己的力量,這是上主的力量,他們非常的清楚,但這個力量卻成為自己的力量,「耶和華是我的力量!」這是何等令他們振奮的經歷,日後他們還要經歷這種力量。但是可曾想到唱詩讚美之後,會在什麼情況下還會經歷這種力量呢?豈不是在超過我們能力的挑戰時,我們才會再有這樣的經歷嗎?你預備好這樣的經歷嗎?「上主是我的力量!」彼前1:13-25

因為有了蒙召者的身分,「所以」你們要作好準備,準備朝向一個新的目標而活,這個目標是不能打折扣的,是我們生活品質的標竿─「你們要聖潔,因為你們的父是聖潔的」;我們要聖潔意即我們不可隨波逐流,我們是被「分別」的(「聖」的原意),分別出來按著上主的標準而活,並且靠祂的力量,別忘了上主的道是生命,是帶著能力的。聖潔生活首當「彼此相愛」,毫無虛假地愛

10

Page 12: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人,有關這點你在實踐上有何難處?約14:18-31基督應許必不撇下我們,祂自有與我們同在的方式,我們可以與基督在愛中相遇,意即在天

父的誡命及基督的教訓下生活,必在其中遇見基督。因為基督就在我們的裡面,祂所差的聖靈要如保惠師(保護者或輔導),隨時使我們感受到我們裡面的基督,以及祂應許的平安,這平安是不會因外在的環境而失落的,我們要在生活中去經歷基督的同在,預備好了嗎?「起來,我們走吧!」

4 / 14 禮拜三 出15:22-16:10

當尊嚴與自由爭取到時,卻往往發現這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與風險;當我們不必從壓迫者的桌下拾取零碎時,當我們要昂首尊嚴地離開宰制時,我們必須自己承擔生命的種種責任;有時我們和當時的以色列一樣,忍不住想放棄尊嚴與自由,只為可以定期地或安全地取用壓迫者桌下的零碎(過去用餐時大鍋的肉)。其實當人想成為真正的人或獨立的人時,總要遇到這樣的抉擇,往往我們也會習慣地美化過去的屈辱。你珍惜現在的自由嗎?你相信即使現在因自由而遇到困境,但是苦的會轉成甜的嗎?彼前2:1-10看看這段經文裡要我們「拋棄」什麼?要我們「渴慕」什麼?我們要除去一切虛假的行為,去達

到虛假的目的;我們要渴望真實,也就是渴望上主的道,尤其是初受洗的弟兄姊妹,更要在新生命開始時,就渴慕上主的話,竭力在其中找到生命的養分,領洗已有一段時間的朋友,更是不能放棄在聖經中,找到新的養分,正常的教會(信心的團體),一定會提供各種機會給成員接觸上主的話,如果不然,這個團體就會因各個成員靈性的發育不良而枯萎。你如何安排你的讀經生活 ?教會提供的各樣讀經表,你可有依循進度,養成習慣?更重要的是你是否真誠的反省,你真的覺得你的生活,需要上主的道來指引嗎?還是其實不需要這些你也活了很久了?約15:1-11

請想想這層關係「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葡萄樹生命力旺盛,那麼枝子也就會有生命力,只要枝子願意取用葡萄樹本身的養分;但是若枝子不積極取用其中的養分,它雖有生命,卻不足以結果子(這是當今許多基督徒的寫照),這樣的枝子是會被修剪的。你是怎樣的枝子呢?你是否果實纍纍?

4 / 15 禮拜四 出16:10-22

在曠野的百姓,如今必須過著每日依靠上主的生活,他們在生活上必須每日依靠上主的供應多餘的都無法過夜,你有信心過這樣的生活嗎?你對上主所供應的靈性食糧,也同樣渴慕與期待嗎?彼前2:11-25基督徒的生活可以說是一門藝術,他既要尊重現實的世界,真誠的生活,但同時也知道這個

世界不是我們最終的歸宿─「我們不是歸人,乃是過客」,儘管如此我們必須認真的活在當下的世界,因為基督拯救這個世界而受難;同樣的當我們與這世界的價值衝突時,我們也毫不猶疑地預

11

Page 13: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備受苦,因為基督正是如此受苦。請認真思考其中的奧妙,看看兩者是否是對立的?還是相輔相成的?(正因為我們不以此世為歸宿,所以我們更懂得不執著地生活)。約15:12-27

要如基督愛我們般愛人,這是基督臨別時給門徒的重要誡命;這其中固然要求我們去愛人,要彼此相愛,但也要我們去體驗(不是淺嚐即止)基督的愛,特別是祂對我們的愛,受難節的崇拜,讓我們體驗基督之愛的最高境界,為所愛的人付出自己。你對基督的認識是停留在知識上的 ,還是真的感受到祂的愛?你能以此標準來愛人嗎?(不要回答的太快,這決不是普通的標準)

4 / 16 禮拜五 出16:23-36四十年來百姓都要靠著「嗎哪」來維生,你想上主為何要他們花這麼長的時間學習這個「靠主

而活」功課,你在這方面學的如何?彼前3:13-4:6基督徒在紛擾的世界中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的態度,就是「尊主基督為聖」,意即以基督為主

的生活,一切的美善都在其中,我們的盼望也在其中,當如此認真生活時,即使遇到逆境,也只是把我們心中的盼望呈現出來而已;因此我們就可以從容不迫地回答別人我們的盼望是什麼,以及這個盼望的原因,這就是見證,注意這其中所包括的不只是用語言的告訴而已。約16:1-15真理的聖靈是要揭露真相的,祂要揭露我們生命內涵的真相,我們生命品質的真相,免得我

們自欺。祂也要揭露這世界的真相,這世界大眾所服膺的價值的真相,所以被揭露的世界是不會歡迎聖靈的。當我們從中找到真相時,也就是說我們會因此受苦,所以應許賜下聖靈的基督,並未應許我們不受苦,卻應許我們在聖靈的引導下可以克服各樣的考驗。你曾有被揭露的感受嗎?你會感受到這世界某部份的真實,是其他人所不易了解的嗎?

4 / 17 禮拜六 出17:1-16

當缺乏一出現時,百姓就會發怨言,所以他們也必須一再地學習仰望上主的功課,被擊打的石頭,最後流出水來,也正好預表了基督的救贖,祂被擊打流出了生命的活水。此外,以色列與外敵的爭戰中,舉著雙手的摩西,也是要百姓學習不能停止依靠上主,一刻都不行。你會堅持等候上主的工作,不發怨言嗎?你會為了屬靈的爭戰,而不放下禱告的手嗎?彼前4:7-19從經文中其實我們可以看到初代的信徒,剛接受洗禮成為基督徒,就意味著將接受要來的苦

難,所以彼得說這是萬物的結局近了,我們接受基督,也意味我們要分擔基督的苦難,分擔基督為這世界所承受的苦。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聖餐時的禮文「我們同飲於一杯,分擔基督的苦難」。約16:16-33「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勝過了世界」,這句話可曾真正讓你感到安慰,

12

Page 14: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特別當你感到對周遭失望至極時;這句話是出於那位愛我們且有父與祂同在的主所說的話,這話是復活的主在受難前對我們的叮嚀與交代;所以我們可以「不要怕!」,你還活在恐懼中嗎?

13

Page 15: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4/12 4/13

4/14 4/15

14

Page 16: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4/16 4/17

4/18 復活期第三主日徒 9:1-6 (7-20);詩 30;啟 5:11-14;約 21:1-19

4/19 禮拜一 出18:13-27才剛脫離埃及的以色列人,可以說是一個新的群體,除了魅力的領袖摩西之

外,只有非常簡單的組織;但是光靠摩西一個人也是不行的,到時可能累壞了摩西,同時群體也容易產生問題。所以有時候個人或團體所發生的問題,不是靈性上的困難,也不是熱心不夠,而是問題發生在組織或制度上;所以制度與秩序的建立是必要的。混亂只會造成更多的不義,有時更會激發人性中的惡。你的生活或你所屬的群體是否有基本的制度與秩序?你是否願意參與公義制度的建立?彼前5:1-14

除了制度以外,服事的人的品質也是很重要的,以作為一個信心群體的教會而言,雖然在制度上對長老或牧長的職分有所要求,但是更重要的是他們生命的品質,他們是否謙卑,以僕人的心態來作領袖,他們是否警醒,過紀律且深度靈修的生活,因為他們是仇敵攻擊的目標。此外,在群體中的每一份子都是在基督裡的人,享受在基督裡的平安。你在信心的群體中扮演什麼角色?你是否謹守?是否促進彼此相愛?太3:1-6穿駱駝毛的衣服的約翰,使人想到先知以利亞(參王下1:8,亞13:4),他

是彌賽亞來臨前的先兆,百姓歡迎施洗約翰,顯示了大家對彌賽亞的期待殷切。你是否有這樣的意識,以潔淨來迎接上主?

4/20 禮拜二

15

Page 17: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出19:1-16一個新的民族誕生,除了要建立制度、組織外,還有他們的共同使命,或團

體的身分。以色列民將要有一個新的身分;這身分來自上主要與他們立約,約產生了新的關係,新的關係產生新的身分。這是件非常重要,及神聖莊嚴的事,所以立約前一切都是那樣的慎重。你是否意識到你個人因與上主立約而有特別的身分?西1:1-14

我們不是多知道上主後,才行事為人結出果子,反而是我們立意「行事為人對得起主,凡事討祂的喜悅,在一切的事上結出果子,才能漸漸的多認識上主」。可見是在實踐中才能更深地認識上主,反之如果對上主的認識停滯了,可能也代表我們的實踐不夠。你近來是否感到更深地認識上主呢?太3:7-12

法利賽人與撒督該人都是選民信仰中重要的族群,然而他們卻將信仰帶往錯誤的方向,所以才會受到施洗約翰的斥責,要求他們悔改,不要單單行水禮的儀式而已;你的生命是否結出果子與你內在的敬虔相符呢?

4/20 禮拜三 出19:16-25

上主要在這分別為聖的山上,與百姓立約,使得這群百姓被分別為聖。請再次默想你與上主立約時的情景,你當時是否以極其神聖的態度,預備好被分別出來,要有一個新的身分?如果你覺得當時是很草率的,那麼請你認真的預備與上主再次立約,與祂建立一個正確的關係,讓祂成為你生命的主。西1:15-23

要稱基督為主,要得著福音的盼望,你就要認識基督的深奧,我們只能從基督認識上主,因祂是那看不見的上主的形象;教會唯有以基督為首,才能稱為教會,不然教會就毫無影響力;我們的生命要得到救贖,與上主和好,過聖潔的生活,除非靠基督的寶血,此外,沒有別的途徑。太3:13-17耶穌開始登上救恩歷史的舞台,祂以接受施洗約翰的洗禮作為開始,祂本不

必刻意潔淨,但是祂以行動肯定約翰的呼籲,上主也在這個場合表明祂愛子的身分。這歷史仍在進行,我們在其中扮演什麼上主所託付的角色呢?

4/21 禮拜四 出20:1-21

請以十誡作為你反省的內容,看看你是否在何事上有虧欠。一開始你需要先確立與你立約的是你生命的救贖主;然後看看你是否妄稱上主的名,意即你是否以上主之名,卻過世俗的生活?你是否在生活中安排了真正的安息日使生命得到安息?你是否虧欠他人?西1:24-2:7

16

Page 18: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加入信仰的群體,意味著要以在世「補滿基督的患難的欠缺」作為人生的態度基督的工作只是開始,祂將祂的工作留給跟隨祂的人繼續努力,這是祂的美意,讓我們與祂一同受苦,也一同享榮耀。教會或我們是要「分擔基督的苦難」,你對此的心態如何?這是我們隨時都要回答的問題。太4:1-11

所有的試探都是要耶穌偏離上主所託付的任務,或是以較省事的方式進行,耶穌逐一拒絕試探者,祂的任務只有一個,祂的方法是受苦難。你是否也常受到試探呢?當試探者說「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這一切都賜給你」時,你如何回答呢?

4/22 禮拜五 出24:1-18立約的儀式是很重要的一環,立約需要血,正好預表了基督成為人與上主復

和的祭物,所以在最後晚餐祂說「這是我立約的血」。在以色列人進一步預備象徵他們信仰的中心─會幕與約櫃之前,摩西在雲山中四十晝夜,這也使我們想起基督開始建立新的信仰中心前,也在曠野四十晝夜。聖禮的建立是何等莊嚴,因為上主要教導以色列人以有形的建造,表達他們內在新的建造。你是否在參與崇拜前或其他信仰的實踐前預備好你的心情與態度?西2:8-23

早期教會在信仰的發展上,猶如行走鋼索,不能失去平衡,不能隨波逐流。當時教會一不小心可能偏向猶太教式的信仰,以守律法或規條作為對上主的回應。要不就是以希臘流行的觀念,敬拜天使(神靈),貶低基督的受苦,或以私意崇拜等等,保羅要他們定睛在基督身上,從祂那裡認識上主的奧祕,基督在十架上死而復活所顯示的真理是不容打折扣的。我們是否會不小心以基督之名,但是卻隨從世俗的思潮呢?太4:12-17「天國近了,你們當悔改!」這原本是施洗的約翰作為先鋒的信息,如今耶

穌開始祂的宣教任務,也是以此為信息,天國前進的腳步不因約翰被囚而停止,我們也在接續這個信息,讓世人可以回轉。你如何承接這個任務呢?

4/23 禮拜六 出25:1-22安排敬拜上主的地方─會幕,不是隨隨便便,或是就我們的方便而行的。籌

備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教育的過程,首先我們要獻上最好的(不能是次好的),再者,要按上主的意思,不是我們的意思(就是要絕對順服),不能討價還價;進而崇拜的方式,也是要按照上主的吩咐,因為崇拜的程序是一個上主教育我們的過程。這一切都反映在會幕的建造過程上,以上幾個原則:獻上最好、絕對順服分別為聖的崇拜,你學習的如何?西3:1-17

17

Page 19: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上面的事與地上的事,不是要我們二元地劃分我們的世界,然後成天只講屬靈的事;因為我們不能將我們的思想動機,只是拘泥在世俗的成敗與滿足上。同樣新人與舊人的區分,不在我們行了什麼儀式,而是我們是否真的開始有一個更新的生命,越來越像主。這一切都不是空談的知識,而是需要言行舉止在生活中實現的一面。你在一切的事上,會思念「上面」的事嗎?太4:18-25四個受召的門徒,被呼召來改變他們的生命與價值,他們原先是在追求得魚,

如今卻要得人。此刻雖然他們仍是漁夫,但是已經不同了,他們成為基督的跟隨者,開創著他們生命的新價值,是基督所賦予的價值,你因跟隨基督改變了什麼?你過去所追求的與現在所追求的有何不同?

18

Page 20: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4/19 4/20

4/21 4/22

19

Page 21: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4/23 4/24

4/24 復活期第四主日徒 9:36-43;詩 23;啟 7:9-17;約 10:22-30

4/26 禮拜一 出32:1-20

在曠野中的百姓因為摩西遲遲不下山,開始感到不安,他們命令他們的領袖亞倫說:「起來!為我們造神」(原文沒有「像」這個字)。這是很奇怪的現象當他們感到無助時,他們自己所造的神就能給他們平安嗎?但仔細想想人們常常如此,人不斷造神為自己帶來虛假的平安。在專制國家他們的領袖還活著,他就讓他的百姓把他塑造成神,他們也往往在百姓的歡呼聲中迷失了,忘記了自己的有限。日常生活中我們也看到人們用各樣造神的方式來安撫自己的焦慮;你可曾讓自己盡心盡力盡意地愛或專注在某些人或事物上,使你忘記自身的真實狀況?亞倫造了金牛犢後,卻招呼百姓「明日要為耶和華守節」,這不是很奇怪嗎?原來亞倫造的是「牛犢」而不是牛面人(神)像,牛在古代近東的觀念中常當作耶和華的腳凳或坐駕(牛車),聖殿的設計(王上7, 代上4)等都有許多牛馱者聖器,所以雖然在亞倫心中造牛一方面是為了遷就百姓,一方面也象徵這是無形的耶和華上主;但是百姓的理解可能認為這就是埃及的神或其他的神,所以他們崇拜時在嬉戲(行淫)。這裡我們看到信心團體的領袖沒有領導(leadership)或堅持反而討好民眾,在聖俗不分、模稜兩可的情況下,團體的信仰就會變質,上主的批評為這不是我的百姓─「你的百姓…」;想想今日我們的信仰上有沒有為了一時方便而有模稜兩可的心態,使我們處在信仰變質的危險中?西3:18-4:6家庭的和諧很重要,也是上主賜下的福份。在今天書信的經文中,無論是順

20

Page 22: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服、愛、聽從等等要求,都有一個更高的標準,「像是為主作的」,所以我們與主的關係越好、對主越忠誠、越有信心,這樣只會提升我們對家庭或對四周人的愛與關係的品質,與主有真誠的關係的表現是「恆切禱告」,這經文與律法的總綱的內容相符,愛主、愛人。若要改善你的生活,與周圍人的關係,先從根部作起調整與主的關係。太5:1-10耶穌在山上的教訓表示這是極重要的宣示,遙遙指向摩西在西乃山的宣示

律法。耶穌在宣佈新約天國子民所要的素質,前六項是內心品質的要求,綜合而言,要人走出自我中心的態度,能體諒、憐憫他人;使人和睦與為義被逼迫,是要人將內心的和平,堅定不移地延伸到我們的生活;你預備好作天國的子民嗎?

4/27 禮拜二 出32:21-34「你做了什麼事,使這百姓陷入大罪中?」領導無方就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亞倫以為自己心安理得,只要跟上主有些關聯就可以帶過,孰不知他讓百姓走到極其危險的境地。你在信仰上是否因為在一些事上打折扣,使你自己或你所影響的人被誤導呢?帖前1:1-10保羅寫信給他曾經宣教過的教會,保羅提到他傳福音並不是依靠自己的能

力,也不僅是外在的語言(一套說服人的理由),更重要的是依靠聖靈的力量,這力量顯現在他們的生活中,所以他要求帖城教會的會友,來檢視他的生活,「我是如何為人?」他更堅定地以自己效法基督為標準,要求他們也要如此效法基督。你的生活如何顯示聖靈的力量,你是否也可以邀請人來效法你,像你效法基督一樣?這是比什麼都大的見證的力量。太5:11-16

我們的信仰使我們在世上是有作用的,因為天國子民的要求與世俗的價值不同,所以會有不同程度的逼迫或逆境。然而這是我們顯出信仰力量的時候,黑暗使得光更顯明亮,我們這小小的光要向這個迷航的世代指引出一個方向。

4/28 禮拜三 出33:1-23摩西知道如果沒有上主的帶領,他們是無法到迦南的,甚至到了迦南也不

過是到了一個世俗的新家園,與上主同行才是這個行程重要的所在,上主在他們中間教導他們,使他們作為上主的選民的身分才有意義。所以摩西為百姓代求上主還是應允了他。他更請求上主顯現祂自己,但他們只能瞻仰上主的榮耀之末只有摩西與以利亞有如此的殊榮,一個是律法的代表,一個是先知的代表;我們只能從基督的身上看到祂所反映的上主的榮耀。你可曾珍惜在人生的曠野中與主同行,並且也期盼上主與你所在的信心群體同在。你有為此作「中保」的事代禱嗎?

21

Page 23: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帖前2:1-12講話(特別是見證時)只考慮是否取悅上主,行事上也考慮對得起主,這

是事奉上主最基本也是最難的一環,正因為如此,我們必須時常依靠主方能成事;如果每日言行以此為標準,表示聖靈的活潑力量,透過我們的生命呈現出來,這就是見證。請想想你如何在言行上顯出上主的力量?太5:17-20

文士與法利賽人的義往往流於形式,但這並不意味著形式不重要。天國的子民不但要有外在的見證,更要是發自於內心的,如八福的要求,是要呈現在我們的生活上的;譬如沒有憐憫之心,但仍然可以有捐獻,但是有憐憫之心,就必然有付出。當你事奉與行善時,你是否發自內心呢?你是否將你內心的憐憫,活化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呢?你是如何作的?

4/29 禮拜四 出34:1-17

上主與人重新立約,你可看出在這一章(34)中,也有十條誡命嗎?上主也在表明與我們立約的上主是怎樣的一位神,祂是公義,忌邪的上帝。祂要求專一的崇拜祂,祂不接受任何打了折扣的崇拜,若祂不是你心中唯一的上帝,祂就不是你的上帝,而且祂不放低這標準,即使歷經三、四代都如此,祂還是堅持追討他們的罪(這裡不是指說一個人犯罪要他之後三、四代都被視為有罪)。上主在你的人生的每個領域中是否是真的「主」,也就是被你盡心所崇拜,是你唯一的價值的標竿的那一位?帖前2:13-20保羅字裡行間透露了早期教會是在逼迫中茁壯,也表現了作為服事上主的

牧者、宣教士的保羅式的典範,保羅面對外在的困難顯得堅毅,但對會友卻顯得溫柔─即使離開,心也未曾離開;即便與會友有如此深的關係,保羅對他們的期許不是為了個人的目的,保羅期望的是他們與主的關係,是使他們終能站立在再臨的主面前。他並以此為他的喜樂,這是一種體貼上主心意的服事;當我們服事時,我們是在與人維持一種關係,還是我們的關係是建立在一同建立與主的關係上呢?太5:21-26

這些都是看起來更重的要求,但其實耶穌要求的是表裏如一,如果表裏不一的信仰生活,往往會使我們的心麻木,因為我們以為我們已經在行善了,就不會再進一步反省,你的信仰生活,真的能表裏如一嗎?有哪些地方可以改善的?

4/30 禮拜五 出34:18-35

這章中上主透過摩西,進一步設立信仰生活的節期與禮儀,這一切都要奠基在前段經文中所揭示的,要以上主為主才能因這些節期,帶來生命的反省與

22

Page 24: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上主所賜的福份,否則這些都只會帶來形式化的生活,除非真的經歷上主的榮光,否則摩西的「帕子」就如保羅所言,成為福音的攔阻了(林後3:7-18)。帖前3:1-13保羅關心的不是他們與他的關係,他們是否為他代禱,這些帖撒羅尼迦的

信徒們都作到了;保羅最關心的還是他們的信心,一切的困難並不可怕,怕的是信心不足,以致在真理上無法站立的穩,保羅想去見他們不是為了滿足個人的思念,他想去建立他們仍不足的信心。我們的事奉最重要的是建立人的信心,這得靠教導上主的話,得靠生活的見證,這些你都預備好了嗎?想想今天起如何增強你在上述兩項事奉的基礎。太5:27-37真誠是重要的功課,相反的是虛假,虛假就是表裏不一,聖潔要內外一致,

所以我們對人、對事,都是「是就是」,除了真實以外沒有別的,「nothing but true」。

5/1 禮拜六 出40:18-38複雜的會幕,無論架設或收藏,崇拜或日常生活都非常繁複,但這正是上

主給在曠野的百姓的功課,他們一路前行,一路學習,就像他們跟從的雲柱一樣,他們必須完全順服每一個細節,就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的信仰被建立起來。不要忽略我們信仰生活重複的細節,順服在紀律與實踐中,我們才能建立真實的信仰。帖前4:1-12

情慾的生活與聖潔的生活是相對的,前者為滿足自己,後者為討聖潔的主的喜悅;此外,要作「寧靜」的人,是指不要毛躁,或沒有分辨就輕率而行,這樣即使好心,也會作壞了事,同時容易為人所趁;聖潔與寧靜的生活是一種信徒的藝術,始於我們內心的狀態所呈現於外的現象;你是否容易為外在環境所擾?你的喜樂與憂愁是否完全決定於順境或逆境?你如何使自己靜下來?太5:38-48「以牙還牙,以眼還眼」,這是對報復的規範,如何報復才合宜的問題。但

是耶穌的要求是不但不報復還要愛,正因為我們不容易、也不能靠自己做到,所以我們要倚靠提出這要求的主;積極的化解仇恨,是我們都知道能解決現代問題的唯一方法,但我們都不敢真正相信這會實現。既然主耶穌已吩咐,就讓我們積極的學習,依靠上主積極的愛來化解仇恨。

23

Page 25: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24

Page 26: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4/26 4/27

4/28 4/29

25

Page 27: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4/30 5/1

5/2 復活期第五主日徒 11:1-18;詩 148;啟 21:1-6;約 13:31-35

5/3 禮拜一 利16:1-19罪愆是人與上主疏離的一個重要因素,至於要如何解決人與上主疏離的問

題則要重新從順服出發─不是要用我們的方法,而是要用上主的方法,甚至連細節都要照祂的方式。在這些要求中,上主其實是在教導人如何與祂復和,也就是先順服一切主的吩咐,人才能明白基督的角色與任務及贖罪的工作。請找找看經文中有哪些讓你連想到基督的一切?若不處理罪的問題,大祭司是不能進入至聖所的;人的潔淨不是因為牲畜的血本身,而是上主的悅納,你如何處理你與上主間的空隙呢?帖前4:13-18基督再來對活著的信徒與逝去的信徒的影響是一樣的。已經去世的人要以新

的形體復活,面對再來的基督,活著的人要帶著肉身與基督相遇。保羅告訴我們這些事,雖然都是我們未曾經驗的,但是在信心裏我們對於死亡不再感到無助,死亡猶如「睡眠」,一覺醒來「死亡」也就死亡了。當你知道死亡不是終點或侷限而是過程─光明前的黑暗時,你的信心就決定了你生活的態度。你如何活得像有指望的人呢?太6:1-6、16-18

行善或虔誠的行為不要只顧外表,但求人的稱讚。真正的行善或敬虔,是發自內心,是不求為人所知,但求天父明白。請注意「暗中察看」這個詞,天父會暗中察看你的行動,當你知道在暗中有天父的觀察時,面對各樣困難、委屈或不為人知的事的時候,你的態度會如何?

26

Page 28: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5/4 禮拜二 利16:20-34

上主為以色列人定出一個日子作為贖罪日,要他們舉國上下克苦己心,讓他們反省他們的罪愆。如果從教育的角度看,上主透過選民教導人類,要定出日子(或時間)去解決人與上主之間的問題。若沒有定出日子,人很容易淡忘這個生命中重要的大事,我們要靠上主來潔淨我們自己。你有特定的時間認真地面對真實的自己嗎?你感到需要上主的接納、寬恕與復和,你的生活才能回到正軌嗎你如何定期思考這這問題?帖前5:1-11

與主同死同活的人,就不怕外在的變化,黑暗是容不下光明之子的;甚至主什麼時候再來,也不是我們的關注焦點,最重要的是我們要謹守、警醒,意即不迷糊,不失序,耐心等候;還要活得有盼望,有盼望就會積極的生活,逆境中不放棄,關懷他人;與弟兄姊妹們彼此提醒、勸勉,一同度過等候的日子。你活得充滿盼望嗎?如果沒有的話問題在哪裡?太6:7-15

禱告要真誠,不可有口無心;此外,禱告不是提醒天父,告訴祂你的需要,其實祂已經深知你的需要。那麼禱告是什麼呢?從主禱文中我們看到,禱告是讓我們更體貼上主的國,上主的旨意,使我們不至被試探離開祂的道,以致陷入兇惡的境地。崇拜中我們恭讀主禱文時,一不小心會有口無心,現在請慢慢地一句句的誦讀這篇禱文,細細臨摹如何禱告。

5/5 禮拜三 利19:1-18

與上主復和後,與祂的關係正常化後,你才能與他人的關係正常化。與上主關係正常化,就是聖化的生命(被分別出來屬上主的生命);對上主對人我們都需要正常化,這不是口號,而是要體現正常化的行動,如守安息日(對上主),如孝順父母,尊重外地人、甚至落難的人、缺乏的人,尊重他們生活上的需要以及尊嚴,我們才不會無度的貪婪,上主要求他們收麥子時不能收盡,要留下部分給需要的人自取,人尊重他人的尊嚴,自然會尊重他人的生命,這是具體的生活實踐。你如何在生活上過著與一般人不同的價值取向的生活?你如何實踐對人對上主的尊重?帖前5:12-28

信徒在世的生活,雖然是處在末世的時代,但卻不能掉以輕心,要留意上主的旨意及帶領,這可以是留意教會的講道,不要消滅聖靈的感動,如果我們常常忽略聖靈在我們裏面微小的聲音,我們就會對聖靈的感動麻木了,也就是不再有所感;如果這樣的話,那是多麼大的靈性的黑暗。你是否常不住的禱告,敏銳於上主的引導及聖靈的感動?你是常常喜樂,凡事感恩,還有常常關心美善的事?請找出這段經文中的每一個要求,逐一省察自己的靈性狀況。太6:19-24

27

Page 29: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我們不能事奉兩個主,意即不可以有兩個主權在我們的生命中。事奉上主是獻上自我,事奉瑪門是要自求利益,這兩者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財富的多寡不成問題,追求財富也沒有錯,但你是它們的主,還是它們是你的主?

5/6 禮拜四 利19:26-37

在信仰上要真誠,就不可偏離上主的教訓,過度的狂熱與追求法術等都是不討上主喜悅的;在對上主真誠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活出對人的真誠,不欺騙、愛人如己等。對人對上主你都真誠嗎?帖後1:1-12

在那末後的日子,上主會施行審判─「受刑罰」的補償;我們一生是要被評價的,不足的要補償。此外,上主呼召人,是要人成為上主所喜悅的人,而不是呼召來得到什麼,當人活的與所蒙召的是相稱時,他不但無須「補償」,還要有獎賞,就是面對主的面─祂永恆的榮光,其實,也就是享受祂的永恆。相反的若離開了上主永恆的面,這人就會永遠沈淪;離開生命的源頭,生命自然枯萎。你如何使自己的生活品質或生命的素質與上主所召你,所預備給的恩典相符合?太6:25-34 「為自己所是」而謹慎,好過為「自己所無」而擔憂,要真正做到「不為明日

擔憂」絕非容易的功課,有人即使信主一輩子都還「小信的人」,他們不快樂,並非上主的恩典不夠,而是他們就是無法明白那位看顧麻雀與裝飾百合花的天父。你對天父的信心如何?你擔憂程度的反比就是你信心的程度了。

5/7 禮拜五 利23:1-22

節期如同在生活旅程中的休息站,這些固定的節期,使我們可以停下來重溫特殊的信仰意義。每個生命的週期循環,人在這時間中成長與改變,新的經驗面對舊的節期,往往有不同的體驗。節期也是使信仰群體中的人承襲著過去成員的信仰經歷,並以當下的經驗豐富這些經歷,成為這信仰群體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你以怎樣的態度來過教會中的節期?是否令你隨著歲月的成長,從中不時找到新的意義?帖後2:1-17

在末世的時候,有不法者(Great Revolt,apostasa 反叛者)要引誘人,轉移人對上主的注視,或迷惑人忽略上主的吩咐或真理,或以各樣爭議的課題:如主來的日子,各樣的預言等等,讓人盲目地生活。所以我們要「站立得穩」,要堅守上主的道,站立得穩亦指根基穩固,因此不會隨風飄盪。你是否可以分辨來自惡者試探的聲音?你是否認真堅守上主的道?太7:1-12只注意論斷人,而忘了反省自己,這樣作是有虧損的(如將聖物與珍珠給

牲畜一樣)。相反的,認真省察自己,少論斷人是有益的,因為別人也是如此量度你。此外,禱告如同叩門,上主要給他開門,上主要將好的東西給他,不會給

28

Page 30: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他有害的,這裡強調上主垂聽禱告,但卻會按最好的方式回應我們。你禱告時,會相信天父要給你超過你所想的嗎?

5/8 禮拜六 利23:23-44暫時離開舒服的家,搭棚而居於郊外,使我們暫時離開習以為常的生活,

藉著這樣生活的變動,使我們不致忘記我們真實的身分,我們漂流的靈魂是如何安定在應許之地上的。你的住棚節呢?你如何回顧你生命中重要的經歷,使你常常更新?別忘了人是最容易忘記教訓的。帖後3:1-18

主再來的日子我們無法知悉,那麼我們生活的態度要如何呢?主要再來,這是帶給我們盼望以致於更積極的生活,而不是成為我們的藉口以致消極地度日。所以忽視主要再來是不對的,過於熱衷主要再來,以致忘了真實地生活,也是不對的;主要再來這個應許,使你以何種態度生活呢?太7:13-21魔鬼試探耶穌要祂不要受苦,假先知欺騙我們,不要走窄路,其實也是不

要受苦或付代價,就想得到完成天國的使命,這種思想最後會使我們迷失或遠離天國的路,所以耶穌斥責魔鬼,同樣的我們也當防備或拒絕假的先知。

29

Page 31: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5/3 5/4

5/5 5/6

30

Page 32: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5/7 5/8

5/9 復活期六主日徒 16:9-15;詩 67;啟 21:10-22:22-5;約 14:23-29

5/10 禮拜一 利25:35-55

上主特定的日子─禧年(第七個安息年)又稱作恩年來到時,受轄制的人可以得到釋放。這樣的安排一方面是教育我們期待上主的日子,期待祂要施行釋放的救恩,我們都是被轄制的、不自由的,當日子滿足的時候,上主釋放的計畫就會實現。另一方面,這樣的安排也提醒我們,人是不可以被當作工具的,人不可以因為一時經濟上的意外或變故,就終生淪為奴隸,或家庭、後代都成為別人的奴隸;人都是上主所珍惜的,即使一時不得已必須生活在不自由之下,但卻不能使他的自由終生被剝奪。你期待上主的釋放嗎?你可有將別人當作工具,只關心他的成果與回報嗎?西1:9-14保羅在教會的建立過程中,非常重視代禱的工作,代禱時要懇切不輕易間

斷,要為會友們的靈性代禱,要使他們在生活上有見證,生活有力,更重要的是因上主的能力而有所忍耐,期待會友們能同得上主的基業。你近來有為教會的同工、契友等代禱嗎?你是如何代禱的?太13:1-16

天國的道在你的心中是撒在哪一種土壤上呢?它可結出百倍的果實嗎?什麼是使你心中天國的種子流失的事物?

5/11 禮拜二 利26:1-20

31

Page 33: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因為我是耶和華(至高的上主),你們的上帝…」,這是我們信徒有所為與有所不為的理由。因為我們是與上主立約的,所以我們要過聖潔的生活,上主也使我們得享在世的福份。最近你可有因上主的緣故,而有哪些事覺得是不應該做的?有哪些事是積極要做的?提前2:1-6

我們要為眾人代禱,使他們明白基督是我們與上帝之間一位可以倚靠的中保,他親自為人獻上自己,這是看似簡單但不容易明白的道理,人能接納這樣的信息,不是靠自己,乃是靠上主的恩典,所以希望人了解這樣的信息,需要有人懇切地代禱。太13:18-23明白不是了解,明白是結出果子。所以能結出果子的生命才是真正明白上主

之道的人,反之沒有果子的人,是尚未真正明白上主之道;那個擠住你結果子的事、物或牽掛是什麼?

5/12 禮拜三 利26:27-42

在不對的地方祭拜不對的神(如在邱壇),就是對上主的反抗(或反對),反抗上主的後果就是會失去在上主的應許之地的生活,但是當我們悔改,上主保證祂會紀念與我們所立的約,讓我們回到上主的應許中生活。你可有在不對的地方,以不是上主的事物當作是你人生的目標(將生命獻祭在其上)嗎?如果有的話趕快回轉,回到上主的應許中。弗1:1-10

我們猶如以弗所的信徒,是被上主揀選成為聖潔的;這意味者,我們不光是靠自己,上主揀選我們成為聖潔,同時也是揀選我們成為見證,祂既揀選也必幫助我們完成我們的角色,我們只需專注的順服祂的帶領,靠祂所賜的力量。你成為基督徒也不是偶然的,你只需明白祂在你生命中的帶領,靠著祂的力量,成為祂所喜悅的人。太22:41-46

上主的工作有時是隱藏的,基督既是大衛的子孫,大衛又稱祂為主;這樣的矛盾要到了揭露的時候才會清楚。基督在肉身是大衛的子孫,但是在永恆中基督是一切的主。法利賽人無法考慮永恆的角度,所以他們的信仰也是世俗的,你的信仰是否會看起來有超越的一面,但其實卻是世俗的?因為人有可能習慣地不能從永恆的角度來看事物。

5/13 禮拜四(耶穌升天日) 但7:9-14

但以理所看到的上主榮耀降臨的異象,一直影響著其他經卷對上主榮耀再臨的盼望,過去人們誤以為這是彌賽亞第一次來臨的光景,結果耶穌的降臨是一種道成肉身式的出現,到了耶穌升天時,才道出將來祂會如何在光榮中再臨。

32

Page 34: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紀念基督榮耀的升天,也同時不忘基督在榮耀中的再臨,那時一切都要完成,一切的權柄都集中在祂身上,那不能敗壞的國終於建立。請盡你可能地默想「榮耀的基督」,那時如何光榮的景象。來2:5-18

作為人與上主間的中保,基督經歷了人所經歷的一切苦,因為祂與我們認同,祂認同祂所要救贖的對象;我們所受的困境,心中的苦情,基督都能體會。我們也能體會我們的弟兄姊妹嗎?認同他們的軟弱,也認同他們與我們一樣不過是血肉之軀嗎?太28:16-20

這是著名的「大使命」,要去使萬民作主的門徒。你的生活,人生的規劃是否與這個大使命有關呢?你是否活的像個有任務在身的人?

5/14 禮拜五 撒上2:1-10

無論恩年或再臨,都提到哈拿的禱告中那種價值要被反轉的現象,貧富、上下階層、興旺與衰微等等,都會重新來過,隱藏的要被顯露,根基不對的,即使看起來擁有了,也將失去。如果現在的生活就能認清這現實,那麼就不會為了追求虛妄的價值而虛擲生命。弗2:1-10

與基督一同活過來,表示我們曾經必須與基督同死。基督是死在人罪惡的聚焦之下,我們是否也經歷了向罪惡而死,表示我們對罪惡已不再有反應;我們仍要進一步與基督同活,以一個新的生命而活,是靠著復活的基督的生命力而活;換言之,我們對於罪惡不再有反應或興趣,我們對於基督是有反應,對祂的生命是嚮往的,並且以祂的生命的品質為我們的目標。你是否有與復活的基督同活的經驗嗎?太7:22-27

樣品屋雖然華麗,但卻沒有根基,所以是經不起風雨的。真正重視房屋品質的是重視它的根基,你人生的根基是什麼?是你個人的理想與目標,還是與上主的國有關?記住千萬不要成為華麗的樣品屋。

5/15 禮拜六 民11:16-17、24-29

一個團體剛開始草創的時期,僅僅靠著領袖的魅力來維繫團體的生存,但是到了一定的規模,就需要有所分工。摩西所選的長老,不但會作事還會對上主的靈有所感,可見這是靈性上的要求。預備領袖,且預備屬靈的領袖是信心的團體重要的工作,你所在的團體分工如何?有足夠靈性的領袖嗎?你可以投入些什麼?弗2:11-22新的生命是與基督有關聯的,首先我們的內心會有所改變(如行過心靈的

33

Page 35: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割禮),靈性上對聖靈會有所感,知道自己與上主已經和好,樂於讓人知道這個信息,樂於使人與上主,人與人和睦,這就是與基督的關聯。太7:28-8:4雖然這是耶穌眾多神蹟中的一件,但是想想這個被潔淨的痲瘋病人,他往

後的生命會有多麼大的改變啊!「主啊!你若肯,我就必…」,你是否也期待生命有重大的轉變呢?請禱告「主啊!你若肯…」

34

Page 36: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5/10 5/11

5/12 5/13

35

Page 37: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5/14 5/15

36

Page 38: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5/16 復活期七主日徒 16:16-34;詩 97;啟 22:12-14, 16-17, 20-21;約 17:20-26

5/17 禮拜一 書1:1-9

在約書亞記的經文中,上主一再提到你當「剛強壯膽」,來勉勵即將獨力繼承帶領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重任的約書亞,在強人逝去,且要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這時候約書亞最需要的是勇氣與剛強。因為上主的應許是「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有比這更大的保證嗎?上主絕不放棄我們,我又有何懼一年已過將近一半,你感到責任重大,你必須面對嶄新的情勢,記住上主的安慰,「你當剛強壯膽」面對前途。弗3:1-13

聖靈所啟示的奧祕,也就是上主的智慧,祂要使人類合一共融,再無所謂的「外邦人」,因為耶穌基督的緣故,人類要再次成為一個與上主連結的族群。為要實現這個奧祕,上主的僕人們,要以患難來見證榮耀,這也是上主的智慧,假如患難當作是個負數,成功是正數的話,上主不但不用正數的條件,甚至也不用零(無任何的條件),反而在負數的條件下,來完成祂那極大無比的榮耀,讓人明白上主的奧祕與智慧是何等的奇妙。保羅不但沒有運用他先前所誇耀的(正數)條件,反而被關在監獄裡(負數的環境),可是這卻是要成就上主的榮耀。你的逆境可能是一個負數,但是在上主的手中,祂要成就極大的事。太8:5-17耶穌的醫治不是因為人的血緣關係(猶太人與否),而是他的信心如何。

「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你對耶穌的信心如何?你真的信靠祂是你生命一切的中心嗎?

5/18 禮拜二 撒上16:1-13上

上主的揀選是充滿了智慧。儘管掃羅已被揀選,但是他的不順服,使他失去了上主對他的託付。耶西的孩子們雖然是外貌俊美,但是上主重視的卻不是外貌其實,上主早已在曠野訓練了一個人,就是牧羊的大衛,撒母耳只是去將他發掘出來,上主預備人承擔重任,祂一定會及早鍛鍊他們,當時機來到,他們就可以被上主所用,上主現今在鍛鍊你什麼功課?如何提升你的能力,使你能在時機來到時可以承擔更大的託付?弗3:14-21

上主的教會是要使上主的榮耀可以顯明在各個時代,這需要那些敬拜主的人,他們的心裏能充滿(上主的)力量,他們的心裏能滿有愛心。心裏的狀態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行為表現,心裏有力量使我們可以成就上主的公義;心裏有(上主的)愛,可以活出上主的憐憫。這樣生命的表現條件是要使基督在你們的心裏。你的心裏是否有力量與愛呢?請邀請基督住在你的心間。

37

Page 39: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太8:18-27這段福音書的經文,讓我們可以看到作門徒是極不易的事。他要求我們在一

切的事上,以基督作為最優先;這並不意味著要輕視其他的事,但卻是要求我們對基督的追隨、天國福音的傳揚,為我們首要的任務,是我們人生的使命。相信將生命最高的目標、理想或價值堅立後,其他的事上主必會看顧或成全。你還願意作門徒嗎?

5/19 禮拜三 賽4:2-6

上主的日子來到,必要潔淨一切,使過去未完成的神聖的創造可以完成。在這過程中,上主在榮耀之上,看顧著祂的子民,就好像以色列人在曠野時一樣;當時的人在曠野中別無依賴,只能跟隨著上主的引領,如今上主仍在引領著我們,只是我們自以為的依靠很多,所以看不到榮耀的上主所作的指引。你可曾感到在人生的旅途中,非得需要上主的引導不可?在充滿炫耀的環境中,可曾留意到升到高天的主及祂的榮耀?弗4:1-16

成熟的人是能夠與人和樂相處的人,在團體中那些能夠不自私、願意付出自己,不卑不亢,敢於直言,兼顧他人的感受的人,能夠彼此相愛、一同成長。這些都是極不容易之事,這樣的群體的成員必須要有一定的成熟度。在信心的群體中,個人要活出與蒙召的恩相稱的生活,有主的生命,能不斷成長,這樣才能使信心的群體成為美好的見證。你所在的信仰群體情況如何?你可以做些什麼來促成相互成全呢?如何使整個群體中的人能夠連於元首基督呢?太8:28-34耶穌在外邦的城市,遇到被鬼附而受苦的人,耶穌將污鬼趕出,使他們到

了豬群,以致豬群皆溺斃。對豬的主人而言,這是一大筆損失;對耶穌而言,人的生命,或人能活的有意義、無轄制要比一切都划算。你如何看待人的生命,或使人有更好的生命品質的重要性?

5/20 禮拜四 亞4:1-14

這是先知向被擄回歸後的百姓所傳講的異象之一,在當時百姓千辛萬苦回到故鄉,可是比起他們多年生活的異邦城市的繁華,這一切都要顯得落魄的多,更加上他們還要承擔建造聖殿的使命,這如何能承擔得了呢?上主對他們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上主所感動的,上主也必使之完成。上主可有感動你承擔看似沈重的任務,或給了你看似艱難的異象不必感到沈重,因為這是要你倚靠上主的靈,與祂同工來完成祂所感動你的責任。弗4:17-32恢復上主所賜的形象,才能使我們脫離各樣的罪行,也使我們可以心志更

新,與上主恢復關係,我們是受了聖靈的印記,一同等候上主旨意的完成;然38

Page 40: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而你的生活可有活出上主的形象,可有使聖靈為你擔憂呢?太9:1-8

在耶穌的時代人將病與罪看作是有關連性的,當人的病得到上主的醫治,表示上主也赦免他的罪,並且接納他。耶穌在此宣示祂有赦罪與醫治的權柄。而且更令人驚訝的是,耶穌說要將這權柄賜給人。教會作為基督在世的身體,她獲得基督所賜與的權柄,你覺得為何現今教會還感到軟弱無力呢?問題出在哪裏?如何才是有耶穌權柄的教會?

5/21 禮拜五 耶31:27-34

上主與人立約的過程中,使人一步一步地明白祂如何將人引領到祂的恩典中;儘管人常常無法達到上主的標準,甚至失約,但是上主卻常更新祂的約,就是讓人雖然在失敗中,仍然可以認識祂立約的奧祕。過去人了解上主的約只是一些律法,現在上主讓人看到這律法原來不是一紙規條,從外在來歸範人;原來律法是活潑的生命,將人應有的素質,內化在我們生命中,我們可以隨著改變的生命,活出上主所期許人的素質,到了那滿足的日子,所有人都將認識造他們的主。弗5:1-20

請看看經文中有哪些「不要」,有哪些「要」?有些地方值得我們特別的注意如「要察驗何為上主所喜悅的事」,我們不應該只顧著討好人,而忘記上主的喜悅,使主喜悅不只是不做祂討厭的事,還有更高的要求。此外,要「愛惜光陰」原文作要「補償」過去所失去的時間,過去揮霍掉的時間,如同負債,現在要更加「克勤克儉」般生活,將過去的負債結清,還要有餘。你要作時間的「卡奴」,還是積極地爭取無債一身輕的日子?最後,「要被聖靈充滿」,與此相反的是被「酒所充滿」,過著醉生夢死的日子。你的生命是被什麼所充滿呢?太9:9-17趕鬼是神蹟、治病也是神蹟,其實呼召也是神蹟。當人回應上主的呼召,轉

變了他的生命,這是何等的神蹟啊,從這個角度來看,你是否是上主的神蹟?5/22 禮拜六

結36:22-27上主為了管教祂的子民,不惜讓他們流落異邦,與此同時,上主也因此被

人輕視或褻瀆祂的名。然而上主的子民不會永遠在管教之中,他們終必在艱難中被感化,他們的剛硬會因上主之靈的工作而變化,成為有血有肉的心;這心是能感受到上主,是有力量完成上主的誡命;這是上主的應許,當聖靈內注在我們之內,我們的生命要有極大的變化,明天就是聖靈降臨的主日,請回憶你被聖靈所感化的經歷,也同時求聖靈繼續在我們的心中大大的工作。弗6:10-24

這是當時軍人最強的裝備,以現在來講,你覺得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裝備才能抵擋那無孔不入的惡魔呢?

39

Page 41: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太9:18-26耶穌的能力無處不顯,在血漏的婦人、在管會堂的女兒身上,處處顯露了祂

的能力與慈憐,祂的神蹟使死亡也不能限制,你可有像詩歌中所提,將你的問題「帶到主恩座前求」?

5/17 5/18

5/19 5/20

40

Page 42: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5/21 5/22

5/23 聖靈降 臨主日徒 2:1-21;詩 104:24-34, 35b;羅 8:14- 17;約 14:8-

17(25-27)

41

Page 43: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42

Page 44: 大齋期第一主日的省思 · Web view這與我們的認知,信耶穌得平安喜樂是否衝突呢?原來平安不是建立在毫無責任,或只為自己無須付代價的基礎上,平安是在承受責任中,感受到上主的力量與同在,喜樂是在盼望中不受環境所影響的心境。請再次的思考,當你領受

43

內尋靈性深度外展生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