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主題理念 一、理念 -...

20
1 方案主題理念 一、理念 黃石公園中『Grand Prismatic Spring (大稜柱間歇熱噴 泉)』是因為水中的微生物藻類形成不同的色彩。微生物藻 類因間歇泉口與外圍地區的熱水溫度高低不同,而衍生出 色彩繽紛的奇景。 在課程規劃及進行過程中,我們自詡為養成不同繽紛 色彩微生物的環境因子,更期許學生在課程洗禮後,如同 Grand Prismatic Spring(大稜柱間 歇熱噴泉)中的微生物藻類,汲取老師及課程的精髓,在適性的光線照射下,展現繽紛色彩二、起點 1.幾個志同道合、懷抱夢想及熱情、不甘寂寞的老師2.一個鼓勵老師創新教學、研發特色課程、超級樂觀的行政團隊3.一群自命不凡、勇於探險、好奇且好問的野孩子4.一堆看起來很厲害、買起來貴到不行、卻很難應用於學科教學的設備開始圓夢旅程三、目標 1.將不同學科紙上談兵的僵化知識,轉變成實際操作及體驗的人性課程。 2.整合不同學科之學理概念,讓學生從對生活週遭環境的觀察及了解為起點,激發學生以不 同知識位向及眼光來看待原本習以為常的人事地物。 3.透過每次主題的跨科整合知識的教授及實察後之學生專題報告,厚植學生帶得走的能力敏銳事物觀察力資料統整及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多媒體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 力及口語表達能力教師團隊簡介 古月婷老師(地理科)「讓原本只是想法的念頭一一實踐」 課程的期許、理念: 野外實察課程可以用選修課程的方式被落實, 在以往的地理課程中是一項突破!如何將過去紙上談兵的心態, 轉變成實際操作的課程,會有很多的未知數需要在不斷的討論中 一起克服!在課程中如何讓學生去體認這項課程的核心目標,認 識地理實察課程的精神以及日後進行研究調查的初步認識與了解,引起興趣後可提升學生對環 境的關懷,可以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相同的環境,我想這就是人文社會科學的特色吧! 曾麗娟老師(地理科)「立足南港,放眼世界」 課程的期許、理念:1.將課堂上學過的知識技能實際應用。2.培養學 生觀察力,結合時事,關懷鄉土。3.藉由實察過程,培養同學探究各 種事物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及成因。4.透過分組活動,學習互助合作。

Transcript of 方案主題理念 一、理念 -...

  •   1

    方案主題理念

    一、理念 黃石公園中『Grand Prismatic Spring(大稜柱間歇熱噴

    泉)』是因為水中的微生物藻類形成不同的色彩。微生物藻

    類因間歇泉口與外圍地區的熱水溫度高低不同,而衍生出

    色彩繽紛的奇景。 在課程規劃及進行過程中,我們自詡為養成不同繽紛

    色彩微生物的環境因子,更期許學生在課程洗禮後,如同 Grand Prismatic Spring(大稜柱間歇熱噴泉)中的微生物藻類,汲取老師及課程的精髓,在適性的光線照射下,展現繽紛色彩。

    二、起點 1.幾個志同道合、懷抱夢想及熱情、不甘寂寞的老師。 2.一個鼓勵老師創新教學、研發特色課程、超級樂觀的行政團隊。 3.一群自命不凡、勇於探險、好奇且好問的野孩子。 4.一堆看起來很厲害、買起來貴到不行、卻很難應用於學科教學的設備。

    開始的圓夢旅程…

    三、目標 1.將不同學科紙上談兵的僵化知識,轉變成實際操作及體驗的人性課程。 2.整合不同學科之學理概念,讓學生從對生活週遭環境的觀察及了解為起點,激發學生以不

    同知識位向及眼光來看待原本習以為常的人事地物。 3.透過每次主題的跨科整合知識的教授及實察後之學生專題報告,厚植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如敏銳事物觀察力、資料統整及分析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多媒體應用能力、團隊合作能

    力及口語表達能力。

    教師團隊簡介 

    古月婷老師(地理科)「讓原本只是想法的念頭一一實踐」

    課程的期許、理念:野外實察課程可以用選修課程的方式被落實,

    在以往的地理課程中是一項突破!如何將過去紙上談兵的心態,

    轉變成實際操作的課程,會有很多的未知數需要在不斷的討論中

    一起克服!在課程中如何讓學生去體認這項課程的核心目標,認

    識地理實察課程的精神以及日後進行研究調查的初步認識與了解,引起興趣後可提升學生對環

    境的關懷,可以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相同的環境,我想這就是人文社會科學的特色吧!

    曾麗娟老師(地理科)「立足南港,放眼世界」

    課程的期許、理念:1.將課堂上學過的知識技能實際應用。2.培養學生觀察力,結合時事,關懷鄉土。3.藉由實察過程,培養同學探究各種事物背後所蘊含的意義及成因。4.透過分組活動,學習互助合作。

  •   2

    余青霞老師(歷史科)「了解在地關懷人」

    課程的期許、理念:◎繽紛淡水河岸----歷史巡禮(1)歷史理解:透過課堂講述,對於熱門觀光區的淡水發展史有深入的了解。(2)史料分析:帶領學生親自赴淡水考察,將書本的史料生活化,並以

    建築特色看出淡水在不同時代的統治足跡。(3)合作學習:以分組方式,讓同學學習溝通合作,並以各組介紹單一古蹟,讓每個人更

    深入了解各建築歷史。(4)人文關懷:藉由帶領同學遊歷淡水,讓同學更了解觀光區背後的經濟人文發展狀況,培養同學關心在地的情懷。◎漫步老台北――重溫城中風華年代(1)了解在地史:將台北聚焦在古城門的範圍內,讓同學了解台北歷經清領、日治、國民政府時期對台

    北的破壞與重建,讓孩子更了解台北人的歷史沿革。(2)觀察體驗、發揮想像:讓同學透過分組方式,藉由古今地圖的對照,比較古台北與今日台北的落差,並藉此培養歷史想像的能力。

    (3)培養美感:觀察了解各時期的建築物特色,除了了解建築史外,同時培養同學對美的知覺及欣賞能力。(4)感受變遷、培養感恩:藉由實查,讓同學發揮歷史想像力,珍惜現由資源非一蹴可及,乃前人努力辛勤耕耘之成果,物資豐富的孩子也應有感恩的能力。

    莊琬婷老師(生物科)

    「學生的能量來自於老師的投入、父母的放手」

    課程的期許、理念:Learning by experiencing-利用觸覺、視覺、嗅覺、聽覺…感官的真實體驗,如:昆蟲分綱介紹、採集方法及標本製作、開花植物型態觀察及花季主題花卉分科簡介、陽明山

    小油坑步道環境與生物相的觀察、岩岸環境與生物的觀察…,讓學生深刻體會基礎生物課程中環境與生物交互作用的概念。對同一主題的實察地點,用不同學科思維角度切入、探索(討)-激發學生學習的廣度、用更宏觀的角度看待生物與環境及都市變遷的相關性、對教師團隊成員

    而言,設計課程過程中的相互激盪及對話,甚至是衝突與矛盾,都是教學刺激與整合、實察過

    程中,所有教師成員皆會相互幫忙及支援,揉合出革命情感。

    蔡宗憲老師(歷史科)

    「行動的知識得來不易,收穫的果實冷暖自知」

    課程的期許、理念:給予高一新生對歷史科有不同看法,藉由

    本課程讓學生由理論跨越實作,將歷史知識活起來。讓學生對

    南港周圍有深度認識、體會內湖區開發之人文情懷及瞭解海港

    文化與台北城文化之差異,並從而認同在地文化,瞭解在地之變化。

    陳右融老師(地理科) 「從遊戲中學習」

    課程的期許、理念

    ◎象山尋寶:自行操作:將所有的技術操作結合部分地理議題、概念,讓學生自行完成學生必須自行判斷並解決所有問題、遊戲形式:以尋寶競賽的方式進行,利於增進學生的學習效果及培養團隊合作、

    環境觀察:由下而上的學習方式動機更強、效果也更顯著、實際應用:透過使用 GPS、GIS、地圖等工具的實察活動可發現地理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

    ◎海岸地形-勇闖和平島:將靜態轉為動態:此次設計為闖關活動的方式,可提高學生的學

  •   3

    習趣味與效果及培養團隊合作默契、由學生親自判斷:學生必須自行判斷地形並回答所有問題,可訓練其觀察、思考、分析、應用的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訓練學生對週遭地理環境的觀察能力並激發思考、尋找問題的答案、感官的全面體驗:透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體驗大自然的力量與地形的多樣性、創意的作業形式:利用先進的 google earth 的技術與資源製作作業並發佈於網路上,對世界各國的人觀光行銷台灣的海岸地形美景。 

    湯凱齡老師(地理科)「百聞不如一見」

    課程的期許、理念:將地理、歷史、生物的課本知識,運用到實

    際的生活中,所謂「百聞不如一見」,生活的周遭其實就有著各式

    各樣的地形、人文景觀與豐富的生物。當你學會辨識地形、寺廟、

    都市景觀,未來到了新的地方就會有知識性的感觸,而不再是走

    馬看花了。希望上過此課程的學生,能擁有敏銳的觀察力,他未

    來看到的世界,一定會比其他同學更加繽紛多彩。

               ▲97 學年度野外實察教學團隊      98 學年度野外實察教學團隊▲ 

    教學團隊運作模式如下: 

     

    教學提案、教學進度表及評量方法 

    教學提案

    臺北市立育成高級中學高一選修課程申請 科目名稱:野外實察

    一、開課教師: 生物科:莊婉婷老師。 歷史科:蔡宗憲老師、余青霞老師等。 地理科:陳右融、古月婷、湯凱齡、曾麗娟老師等。

    二、上課地點:生物視聽教室/物理化學視聽教室/歷史科及地理科專科教室/校外實察地點三、課程目標:

    1.帶領學生延伸 95 課綱課程所學知識應用於實察地點

    1.課前討論:教學內容規劃、實察流程擬定及事前探勘工作。 

    3.課後檢討:學生單元主題評量、教師課後會談。 

    2.課程進行及實察活動。 課程計

    畫討論 學期課

    程評量

    行 

  •   4

    2.建立學校本位選修特色課程 四、課程架構:

    1.開設班級數及時程: 1 班(上限 40 人/班)、97 學年度及 98 學年度上下學期每週 2 小時

    2.評量方式: 主題式實察作業與實察報告,不進行期中、期末之紙筆測驗

    3.預計考察點位(負責教師與必修課程的關係) (1)97 學年度課程規劃

    ◎走在台北的龍脈上-陳右融老師(地理技術簡介)、蔡宗憲老師(錫口歲月)、 莊婉婷老師(剎那與永恆-動、植物及昆蟲標本製作簡介)

    ◎蛻變中的黑鄉-吳瑞敏老師(黑鄉興衰)、蔡宗憲老師(茶鄉興衰) ◎由埤塘邁向高科技-湯凱齡老師(公館山、科學園區、基隆河截彎取直)、

    蔡宗憲老師(古蹟探索) ◎GPS 實作-陳右融老師(象山尋寶) ◎臺北香格里拉-吳瑞敏老師(火山地質地形)、莊婉婷老師(花季主題花卉) ◎臺北城新樣貌-古月婷老師、湯凱齡老師 (商圈發展與調查) ◎勇闖和平島-陳右融老師(海岸地形)、蔡宗憲老師(海港文化與台北城文化、軍事

    文物演變)、莊婉婷老師(岩岸生態系) (2)98 學年度課程規劃

    ◎地理技術-陳右融老師(地理技術簡介及操作) ◎繽紛淡水河岸-余青霞老師(淡水歷史巡禮)、古月婷老師(滬尾老街和淡水河畔在

    地經濟特色)、莊婉婷老師(紅樹林生態) ◎蛻變中的黑鄉-蔡宗憲老師(南港歷史興衰)、曾麗娟老師(南港產業變遷) ◎由埤塘邁向高科技-湯凱齡老師(內湖地理水文概說)、蔡宗憲老師(古蹟探索) ◎商圈調查-陳宜楓老師、邱慧娟老師 ◎漫步老台北-余青霞老師(重溫城中風華年代)、蔡宗憲老師(大稻埕的古往今昔)◎臺北香格里拉-邱慧娟老師(火山地質地形)、莊婉婷老師(草山原生生物相及國家

    公園簡介) ◎勇闖和平島-陳右融老師(海岸地形)、謝欣純老師(煙硝和平)、莊婉婷老師(岩岸

    生態系) 4.課綱必修課程相關性

    (1)地圖:地圖概說、地圖種類、地圖實習 (2)地理資訊:地理資訊的蒐集與整理 (3)地形:地形作用、地形類型 (4)氣候與水文:台灣地區的氣候與水文特色 (5)第三級產業:遊憩業及其區位特質 (6)人口組成與人口成長:人口遷移與區域發展的關係 (7)地理實察:資料蒐集、實察規劃與野外調查技能、報告撰寫

    五、上課方式:由各任課教師依主題及專長授課 六、教學資源:政府出版品、相關政府網站資料 七、評量方式:主題式實察作業與實察報告,不進行期中、期末之紙筆測驗

  •   5

    教學進度表:97 學年度及 98 學年度

  •   6

    評量方法

    臺北市立育成高級中學高一選修課程 野外實查學期成績計算方式 

    一.平時及日常考察:60% of 學期成績 (一)學生專題報告(含口頭/活動報告及書面報告) 30% of 學期成績

    1.口頭/活動報告:(全組都要上台參與報告) (1)報告內容豐富度 (2)呈現方式適切性 (3)表達能力 (4)主題切合度 (5)時間掌握度

    2.書面報告:(含工作分配表) (二)上課表現 30% of 學期成績 二.期末考:40% of 學期成績

    評量方式:多媒體考題、跑台測驗 ◎對學生的期望

    1.壓力是成長的開始 2.安逸是成長最佳的毒藥 3.不怕”難”擋道,就怕”懶”字沾身。 4.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可能是貪圖逸樂的自己! 5.能善用時間的人,必能掌握自己努力的方向! 6.學習如趕路,不能慢一步。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7.成功之士通常不是聰穎至極之人,而是堅持不輟的執行家!

    ◎對家長的期望 1.父母為弓、子女為箭,弓不能決定箭射向何方,而是儘可能將自己張滿,將箭送往

    夢想的遠方 2.讓孩子去衝撞過…經歷過…孩子才會知道這條路是不是危險的…

    年輕時候去闖蕩,就算一直跌倒,都能繼續站起來。 在最顛簸的路上,最能養成智慧、

    經驗及自省能力,也更能豐富自

    己… 3.請您與我成為孩子的 google

     

     

     

  •   7

      課程佐證資料 

    蛻變中的黑鄉 授課教師

    97 學年:

    吳瑞敏老師

    莊婉婷老師

    蔡宗憲老師

    98 學年:

    曾麗娟老師

    蔡宗憲老師

  •   8

    課程佐證資料-學生學習單

    97 學年度

    南港歷史篇學習單:年表、導覽路線練習

    98 學年度

    南港老街學習單:依不同組別分開實察 1-5 組 南港老街學習單:依不同組別分開實察 6-10 組

  •   9

     

    課程佐證資料 

    由埤塘邁向高科技 授課教師

    97 學年:

    蔡宗憲老師

    湯凱齡老師

    98 學年:

    莊婉婷老師

    蔡宗憲老師

    湯凱齡老師

  •   10

    課程佐證資料-學生學習單

    內湖地理篇學習單:地圖解說 內湖歷史篇地圖學習單

    美麗華實察心得 生態工法學習單 2

    大直新生地學習單 1 生態工法學習單 1

  •   11

    課程佐證資料

    走在台北的龍脈上 授課教師

    97 學年:

    古月婷老師

    莊婉婷老師

    陳右融老師

    蔡宗憲老師

    98 學年:

    GPS 地理技術

    陳右融老師

  •   12

    課程佐證資料-學生學習單

    97 學年度

    信義區象山野外實察心得 象山野外實察尋寶學習單 信義區象山野外實察心得 信義區象山野外實察心得

    98 學年度

    象山尋寶實察心得 1 象山尋寶實察心得 2

    象山尋寶學習單 象山尋寶照片集

  •   13

    課程佐證資料

    繽紛淡水河畔 授課教師

    98 學年:

    古月婷老師

    莊婉婷老師

    余青霞老師

  •   14

    課程佐證資料-學生學習單

    98 學年度

    紅樹林生態學習單 1 紅樹林生態學習單 2

    紅樹林生態學習單 3 淡水實察心得 1

    淡水實察心得 2 淡水實察心得 3

  •   15

    教學卓越事蹟

    █致力教材教法研究、改進或創新及發明,經採行確具成效者。 1.跨越學科藩籬-整合地理、歷史及生物等不同學科專長,編撰因

    時因地之特色教材。 (1)課程概述-跨科整合、實察導向 跨科整合-概念及架構(如下圖所示)。以學校為圓心,範圍涵蓋大臺北地區(社區範疇),依據實察地點規劃引導、實察課程,設計符合實察主題及社區特色之專題報告形式。

    實察(作)導向- ◎每一主題課程皆包括引導課程

    →實察(作)課程→專題報告三個部分。

    ◎利用實察(作)課程驗證引導課程之所學。

    ◎藉由專題報告深化引導及實察

    課程的學習深度。 (2)課程主題涵括: ◎走在台北的龍脈上:陳右融老師(地理技術簡介)、蔡宗憲老師(錫口歲月)、莊婉婷老師

    (剎那與永恆-動、植物及昆蟲標本製作簡介)。 ◎蛻變中的黑鄉:吳瑞敏老師(黑鄉興衰)、蔡宗憲老師(茶鄉興衰)。 ◎由埤塘邁向高科技:湯凱齡老師(公館山、科學園區、基隆河截彎取直)、蔡宗憲老師(古

    蹟探索)。 ◎GPS 實作-陳右融老師(象山尋寶) ◎臺北香格里拉:邱慧娟老師(火山地質地形)、莊婉婷老師(花季主題花卉) ◎臺北城新樣貌:古月婷老師、湯凱齡老師 (商圈發展與調查) ◎勇闖和平島:陳右融老師(海岸地形)、蔡宗憲老師(海港文化與台北城文化、軍事文物演

    變)、莊婉婷老師(岩岸生態系)。 2.躍出教學窠臼-利用多元野外實察工具、方式及

    知識位向(如右圖所示),達成教學目標,提升學生對週遭生活環境的認識,進而激發其愛鄉愛

    土之情懷。 3.展現繽紛知能-學生主題式專題報告內容及型

    式(如下圖所示):

  •   16

    █依教育政策擬訂教學方案及計畫,經實施足資採行推廣者。 落實 99 課程綱要特色及精神: 1.強化人文、社會與科技知能平衡的素養 2.落實以學生為主體的橫向統整課程機制,於各領域課程發展應建置領域內不同學科間、跨

    領域間相互檢視及對話之機制,落實領域內學科、領域間課程綱要內容之相互統整 3.利用學校營造之選修課程,以依學生及在地發展之綠色需求,進一步發展學校特色課程 █延伸學生學習,參加 98 年全國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入選。 透過課程主題,引導學生嘗試製作小論文,由湯凱齡老師

    及古月婷老師指導,以「印象台北 101-阿兜仔看台北」主題參選「98 年全國地理奧林匹亞競賽」入選,榮獲佳績,提升學生國際視野的機會。

    成果摘要如下:

    台北信義區商圈調查問卷:

    外國人看台北 101 商圈

    台北信義區商圈調查問卷結果

  •   17

    教學回饋與未來展望 :師生問卷回饋統計結果

    育成高中高一選修課程「野外實察」問卷【高一學生版】 

    一、基本資料: 1.性別:男學生 19 人、女學生 20 人 2.現居住地:基隆市 3 人、台北市 23 人、台北縣 13 人 3.入學基測成績:平均 347 分 4.未來選組為:一類組 62% 二類組 24% 三類組 14%

    二、選課背景 5.當初選填野外實察課程是第幾志願?第一志願  61%

    第二志願 13% 第三志願 8% 第四志願以上 18%

    6.為什麼想要選填野外實察課程?(可複選)      喜歡接觸大自然 38% 

    想跟好朋友選一樣的 6% 父母建議 4% 國中社會成績較好

    12% 未來升學 2% 其他 38%

    7.本課程中你「原本」最感興趣的是哪一部分?(可複選) 淡水發

    展脈絡  56% 認識 GPS 技術 17% 南港產業變遷 2% 內湖大直新生地 19%

    以上皆否 6%

    8.承上題,最感興趣的原因為何?喜歡特定地點  52% 想認識各地鄉土地理文化 19% 8-2 課程名稱吸引 23% 其他 56%

    三、參與課程過程

    9.你最喜歡的課程是哪一個?(可複選)      淡水發展脈絡  41% 認識 GPS 技術 17% 南港產業變遷 5% 內湖大直新生地 35%

    以上皆否 2%

    10.承上題,原因為何?戶外考察有趣  65%  自己解題,印象深刻 14% 教師嚴格 2% 親自參與報告 14%

    10-5 其他 5%

    11.你覺得哪一種上課方式你最符合本課程的上課模式?(可複

    選 )  校外參觀教學  37% 課堂講義及版書教學 6% 課堂分組討論 19% 自行或分組蒐

    集資料分組報告 15%

    投影簡報及影片欣賞 23%

    四、課程結束後

    12.你「最」喜歡哪一種評量方式? 分組課堂報告  46% 紙筆測驗 4% 個人書面報告 17% 投影簡報限時測驗 25% 跑台限時測驗 8%

    13.承上題,原因為何?作答方式比較習慣  43% 可以表現自我的特色 26% 刺激有趣 19% 沒意見 12%

    14.您覺得自己上課認真與否?認真  49%  很認真 10% 普通 31% 不認真 10% 很不認真 0% 15.給自己野外實察這學期的表現打幾分(若滿分 100)?80‐89 分  66% 

    90 分以上 24% 70-79 分 0% 60-69 分 5% 59 分以下 5%

    16.承上題,原因為何?上課有時不專心  66%     

  •   18

    很認真準備每一份報告 24% 戶外考察沒有盡力 0% 分組報告推拖 5% 其他 5%

    17.參與課程後你覺得本課程需要改進的地方為何?(可複選)   上課秩序  42% 講義設計 22% 課程主題 6% 校外實察方式 8% 評量測驗方式 12% 教師口語表達 10%

    18.參與課程後,你會推薦學弟妹選修這堂課嗎?會  92% 不會 0% 不知道 8% 19.承上題,原因為何?(可複選)  可以出去走走  34% 

    成績很好拿分  5%  上課有趣值得推薦  33%  教師認真教學  22%  未來升學  4%  其他 2% 20.請用一句話來形容本課程:

    1.生動有趣

    2.好喜歡這門課,當初沒有白選,讚!

    3.輕鬆有趣,又可學習新知

    4.又有趣有好玩又可以學到東西,男老師很

    帥,女老師很正

    5.值得對社會科學有興趣的人來參加,

    wonderful!

    6.好玩有趣又能到戶外走走,很特別的課程,

    很棒!

    7.新鮮有趣不只有死讀書,很有趣很好玩很實

    用又有意義。

    8.生動活潑有趣,以戶外活動方式培養感情。

    9.實際考察,思考的範圍更廣,收穫更多,有

    趣,多出外走走增廣見聞。

    10.太棒了

    11.是一門有趣及能同時學到學校以外知識的

    課程

    12.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13.多個願望一次滿足

    14.好玩有趣,見識多廣

    15.超級好玩

    16.有趣到極點,玩-親身經歷最有感覺

    17.能充實知識

    18.神秘感,天知道下次接觸的是什麼

    19.活動很有趣

    20.可以學到知識也可以出去的超棒的課

    21.有趣生動部會死板板的

    22.聽了讓人耳目一新的課程

    23.知識不只在書本上還有在生活的環境中

    24.相較其他選修較活用也不用一直待在教室!真棒!

    25.遊山玩水

    26.很有趣的一門課程

    27.頗不賴

    28.有趣不單調,我如果有機會會再選野外實察

    育成高中高一選修課程「野外實察」問卷【高二學生版】 

    一、基本資料: 1.性別:男學生 15 人、女學生 15 人 2.現居住地:基隆市 3 人、台北市 18 人、台北縣 9 人 3.入學基測成績:239 分

    4.目前類組: 一類組 55% 二類組 19% 三類組 26%

    二、選課背景 5.當初選填野外實察課程是第幾志願?    第一志願  52%

        第二志願 17% 第三志願 0% 第四志願以上 31% 6.為什麼想要選填野外實察課程?(可複選)      喜歡接觸大自然  45% 

    想跟好朋友選一樣的 8% 父母建議 5% 國中社會成績較好 5% 未來升學 8% 其他 29%

    7.本課程中你「原本」最感興趣的是哪一部分?(可複選) GPS 象山尋寶(松山區):24% 蛻變中的黑鄉(南港區) :6% 由埤塘邁向高科技(內湖大直):8% 台北香格里拉(陽明山) :22%

    台北城新樣貌(101 商圈調查) :21% 勇闖和平島(基隆北海岸) :19% 以上皆否 0%

    8.承上題,最感興趣的原因為何?課程名稱吸引    26% 想認識各地鄉土地理文化 25% 喜歡特定地點 23% 其他 26%

    三、參與課程過程

    9.你最喜歡的課程是哪一個?(可複選)          GPS 象山尋寶(松山區)  24% 蛻變中的黑鄉(南港區) 6% 由埤塘邁向高科技(內湖大直)8% 台北香格里拉(陽明山) 22%

    台北城新樣貌(101 商圈調查) 21% 勇闖和平島(基隆北海岸) 19% 以上皆否 0%

  •   19

    10.承上題,原因為何?戶外考察有趣  52% 自己解題,印象深刻 20% 教師嚴格 2% 親自參予報告 15% 其他 11%

    11.你覺得哪一種上課方式你最符合本課程的上課模式?(可複選)   校外參觀教學  47% 課堂講義及版書教學 5% 課堂分組討論 15% 自行或分組蒐集資料分組報告 25%

    投影簡報及影片欣賞 8%

    四、課程結束後

    12.你「最」喜歡哪一種評量方式?分組課堂報告  31% 紙筆測驗 0% 個人書面報告 3% 投影簡報限時測驗 13% 跑台限時測驗 53%

    13.承上題,原因為何? 刺激有趣  59% 作答方式比較習慣 10% 可以表現自我的特色 28% 沒意見 3%

    14.您覺得自己上課認真與否?認真  47%    很認真 30% 普通 23% 不認真 0% 很不認真 0% 15.給自己野外實察這學期的表現打幾分(若滿分 100)?80‐89 分  40% 

    90 分以上 23% 70-79 分 30% 60-69 分 7% 59 分以下 0%

    16.承上題,原因為何?很認真準備每一份報告  43% 上課有時不專心 37% 戶外考察沒有盡力 0% 分組報告推拖 3% 其他 17%

    17.參與課程後你覺得本課程需要改進的地方為何?(可複選)   講義設計  41% 上課秩序 28% 課程主題 14% 校外實察方式 7% 評量測驗方式 10% 教師口語表達 0%

    18.參與課程後,你會推薦學弟妹選修這堂課嗎?會  97% 不會 0% 不知道 3% 19.承上題,原因為何?(可複選)   上課有趣值得推薦  33% 

    成績很好拿分  2%    教師認真教學  30%    未來升學  5%    可以出去走走  20%    其他 0% 20.請用一句話來形容本課程

    1.校外教學生動有趣

    2.有趣好玩

    3.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

    4.貼切生活需求

    5.會一直想上的課

    6.刺激又好玩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7.輕鬆有趣學得到東西

    8.玩是學習的最好方式之ㄧ

    9.有趣學習眼見為憑

    10.輕鬆學習快樂成長收穫極多

    11.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

    12.That's good

    13.野外實察第一屆超棒的是高一很好的回憶

    14.能比一般從書上讀更能加強記憶且生動有趣

    15.史上最有趣的課程學習成長歡樂就會有非常多美好的回憶

    16.蘇喆堯比陳佑融帥

    17.有趣之外還學到教室裡學不到的東西林仕

    賢比陳佑融帥

    18.內容有趣老師認真獨特的經建

    19.無與倫比的美麗

    20.課程豐富能出去戶外練練身體也能學東西獲益良多

    21.課程有趣藉由課程可以了解更多事物

    22.讀萬卷書不如行千里路

    23.這門課可以讓你獲益良多

    24.棒!野外實察會讓你學習到很多人不了解

    的課外知識

    25.太值得了,最好三年都有這種課程。

    26.27.三年都要上!

    28.老師棒學生好、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育成高中高一選修課程「野外實察」問卷【教師版】 

    一、基本資料: 1.性別:男教師 2 人、女教師 5 人 2.任教科目:歷史科教師 2 人、地理科教師 2 人、生物科教師 2 人 3.教學年資:平均 8 年

  •   20

    二、參與課程背景 4.參與本課程教學團隊之原因為?(可複選)  自我嘗試新課程設計  34% 

    同科教師推薦  14%    擅長校外教學  10%    配合新課綱選修課程精神  14%     喜愛協同教學 14% 發展特色科目教學 14% 校方安排 0% 其他 0%

    5.曾經參與開設之課程「主題」數目為:平均 4.2 個 6.開設課程「前」對學生表現的期望為何?(可複選) 

    培養學生熱愛鄉土文化  38%    培養學生對任教科目的喜愛  50%     參加多元化課程以利升學  12% 

    三、參與課程過程 7.每次課程準備大約利用多少時間?六小時至十二小時  57% 

    三小時以下 0% 三至六小時 14% 十二小時以上 29%

    8.課程準備中您重視的項目有哪些?(可複選) 講義或學習單設計  33% 媒體教材製作 28% 內容活潑新穎 24% 實體教材蒐集 14% 其他 0%

    9.下列哪些是您對自己「最滿意」的項目?(可複選)  媒體教材製作  33% 講義或學習單設計 25% 內容活潑新穎 25% 實體教材蒐集 17% 其他 0%

    10.下列哪一項您對自己「最不滿意」的項目?(可複選)  內容活潑新穎  35% 媒體教材製作 17% 講義或學習單設計 0% 實體教材蒐集 16% 其他 16% 無 16%

    11.承上題,您覺得改善的方式為何?

    1.多觀摩他校或同仁,課程趣味如何設計 2.增加 Google earth 課堂實作

    3.克服時間限制 4.完全以學生為主體

    12.您覺得哪些教學方式較適合參與學生之學習? 田野實察學習單  28%    簡報投影 13% 講義書寫 8% 學習單 17% 分組書面報告 13% 分組口頭報告 13%

    口頭講述 0% 板書筆記 8% 其他 0%

    13.您覺得哪一種教學方式與學生互動最好?田野實察學習單  32% 簡報投影 14% 講義書寫 7% 學習單 14% 分組書面報告 7% 分組口頭報告 26%

    口頭講述 0% 板書筆記 14% 其他 0%

    四、課程結束後

    14.您在本課程單獨上課時中最常使用的評量工具為何?個人書面報告  35% 紙筆測驗 0% 分組書面報告 22% 個人口頭報告 0%

    分組口頭報告 36% 實察當日學生表現的評量 7%

    15.期末考聯合測驗方式,哪些方式您覺得最適合學生?投影簡報限時測驗  57% 跑台限時測驗 29% 紙筆測驗(選擇) 0% 紙筆測驗(簡答或填充) 14%

    紙筆測驗(申論題) 0% 口試 0% 其他 0%

    16.您對本課程未來之期望為何?

    1.看著學生藉由此課程印證知識,熟悉技能漸漸

    成長心中倍感欣慰。

    2.一同努力共同分享教學甘苦,合作教學提供多

    元學習機會給學生。

    3.教學相長,培養自身從無到有的課程設計能力

    4.學生野外實察的能力、訪談、整理資料的能

    力,皆對其人生有很大的助益

    5.發掘新材料、刺激教學靈感,對生活環境投入

    更多新感情

    6.課程內容較活潑多樣

    7.因為與他人(其他教師)合作的經驗很棒,收穫甚豐!

    17.若本課程繼續開設您是否會想繼續參與? 是  100% 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