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还呢?就这点来说,共享 时,也交出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交 … ·...

1
禅悟中的时尚 地点:道明竹艺村 从成都驱车 1 小时,就到了有着“中 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称号的崇州市道 明镇竹艺村。 每天清晨,居住在这里的40余户人 家就开始了一天的竹编生活。千百年来, 这里的人们仍旧依竹而居,以竹为器,处 处呈现出“山上清泉山下流,家家户户编 花蔸”的景象。生长了 2-3 年的优质慈竹, 在他们手中去头弃尾,刮青去节、破裂成 条,再破成粗细均匀、厚薄一致的竹片和 竹丝。这些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在手艺 人的手中摇曳生花,变成一个个实用又时 尚的单品。 在竹艺村,有来自国家、省、市级的非 遗(竹编)传承人,游客可以走进他们的家 中,一窥竹编成型的过程;在竹艺村,游客 也可以亲自体验竹编的乐趣。 成人大多从“听声寻竹”开始,学会如 何挑选原材料。用一把小铁刀在竹子表面 轻敲,脆、闷的变化,代表着竹子的年份与 可使用程度。这是制作竹编的第一步。 走进竹艺博物馆,手艺人会根据游客 的年龄段,现场展示不同类别的竹编教 学。制作小青蛙、竹蜻蜓是小朋友们的首 选,将每层厚度不超过0.3毫米的篾片互 相叠压、穿插、定型,简单版的竹蜻蜓一经 呈现,就能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如果你是 手工达人,可以挑战竹画、竹屏风等,制作 耳饰、吊坠、竹篮或手提包等则更受欢迎。 制作手提包繁复却充满禅意,用几根 长竹片制作整体形状,再让篾片均匀有序 地叠压其中。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需要花 心思的手提包,能让体验者在这里感受到 难得的轻松,同行的伙伴说,“日常工作节 奏很快,在这里能让我安静下来,真实地 去感受周末的闲暇时光。”手工快的人一 个小时左右,就能制作完成竹编手提包, 背上身,颇有高端订制的时尚美。 在竹艺博物馆内,还能见证从历史到 如今的竹器、竹艺的变化,感受一根竹子 在艺术家手中的无限可能性。 带着自己的竹编艺术品,沿着青砖徒 步向前,爱美的女性一定舍不得错过这里 的任何一处建筑,去三径书院读一本名家 著作,到见外美术馆同抽象艺术与中国水 墨进行一场灵魂对话,在遵生小院体验绣 花、做香包,最后去街边茶室品一壶茗茶, 就算是安安静静坐在这里,都能随手拍摄 大片。 编辑 李洁 美编 唐倩 商报官方微信 cdsb86612222 商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 @成都商报 商报报料热线 028-86612222 商报电子版 www.cdsb.com 双十一前夕,办公室出现了共享充电宝神 秘留守事件。据一名目击者称,该充电宝停留在 办公室的时间已超过 48 小时。而且,这是一款 需要扫码退还的充电宝,谁都当不了匿名好人。 出于现代办公室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理,该目 击者发出公司全选邮件寻找失主。前提是,“请 务必告知扣费总金额。” 很快,失主找到了,但这位膨胀的孙女士居 然打定主意周末不回办公室。“周一再说。”果然 是双十一给了她挥霍的勇气。 这一壮举一时成了周末微信群的谈资。“你 知道吗? ×× 借了充电宝两天了都还没还!”这句 话头子一开,好似徐徐展开了一幅惊心动魄的 共享充电宝人间奇谭。 有人说自己曾经为了还一块充电宝,半夜 走了 3 公里;有人说自己仅仅两天忘还,扣了近 100 元租金,“为啥我当时不买一个新的?”有人 说曾经把一块北京的充电宝带上了回成都的飞 机,发现成都当时根本没有那个品牌,还是寄回 去找朋友还的…… 共享充电宝的尴尬或许会迟到,但从来不 会缺席。忘还,晚还,可能仅仅是金钱的损失。但 还有灵魂的细账算不清。 无数次,我冲进高级餐厅或午夜面馆,面对 那些或优雅或热情的面孔,只淡淡说一句:“你 家能还××充电宝吗?”服务员和老板眼中迅速熄 灭的光芒,足以让人尴尬得无地自容。 还有那些疲惫的寻找,一次又一次面对“还 满了”的结局,仿佛尿急时遇到厕所全是人,还 都在上大号。 真的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共享充电宝企业 们,就不能商量一下,咱们像银行一样弄个统一 规整的格式不好吗?既然都共享了,任意一张银 行卡都能在任意一个银行取出钱了,为啥 A 的充电宝还不能在 B 家还呢?就这点来说,共享 精神贯彻得相当不彻底。 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但不够共享,甚至刷个 充电宝还成了友谊和信任的考验。无数次让朋 友帮我刷充电宝,反而成了被监控的对象,都防 着我成为那个带走充电宝让他们买单的充电宝 败类。我是那种人吗?仅有的一次带走人家借的 充电宝,大晚上我还用闪送给她寄到家里了呢。 不像微博上找不到还充电宝的地方的那个 小姑娘,路过的快递小哥说他知道,可以帮她 还。可谁知道她把这个充电宝交给陌生人的同 时,也交出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交出去了充 电宝的预存押金。 说到押金,那么,办公室那枚被遗忘的共享 充电宝在四天后到底要支付多少钱呢? 盼望着盼望着,周一来了,激动人心的答案 即将揭晓。 “我今天在外面见客户,”孙女士答复:“但 我花 99 元把那个充电宝买了。居然还有这种操 作呢!” 真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答案啊。 (大毛) 共享充电宝的尴尬或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2019 年 11 月 16 日 星期六 05 特别 报道 关注我们的文化 发现传统的魅力 WEEKEND 古城鸟笼博物馆 地址:郫都区古城街道指路村 川派鸟笼以古城鸟笼为代表,为中 国四大鸟笼派别之一。竹编鸟笼是成都 市郫都区古城街道独特的文化记忆和 技艺传承,鸟笼主要采用3-5年的楠竹 或斑竹制作而成。廉洁文化鸟笼、精致 的画眉笼、大气的斑竹四喜笼、古朴的 花鸟雕刻杂鸟笼……博物馆内收藏展 示有百余年间的百余只鸟笼,个个精美 绝伦。其中,价值 12 万元用百年老竹制 作的“镇馆之宝” —百灵笼,更是展现 了其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 青城马椅子 地址:都江堰市青城山芒城村 竹子在天府之国随处可见,“竹篱 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的田园 生活里,也少不了对竹的利用,比如竹 椅子就曾是四川人居室常见的物品。青 城山植被丰富、林木青翠,翠竹成陇,因 林盘多,竹子多,一直有编制竹制生活 品的历史,这里的马氏家族百年来一直 在传承传统竹椅的制作工艺,因其做工 精细,风格粗犷,牢固耐用而被称为“马 椅子”。一把马椅子的诞生需要经过杀 青、烧圈、挖削剃等 100 道工序,今天, 来到青城山下,可以从这些椅子中感受 到手艺人的匠心。 志辉藤艺博览园 地址:崇州市怀远镇 冻糕、叶儿粑、豆腐帘子被合称为 怀远“三绝”,除此之外,怀远还有“三 编”:藤编、棕编、竹编,其中怀远藤编 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记载,三国时 期,怀远镇的马姓工匠,善于手作。一 次,他发现野生藤条光滑坚韧,适合编 织,便用竹条在内做支架,藤条在外做 缠绕,经过熏蒸,颜色变得金黄透亮, 完成了一件龙塌式的坐具。怀远藤编在 2006年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 产”名录,如今这里更建有藤编一条街 和怀远藤编培训基地,游客可在志辉藤 艺博览园,体会来自川西的“一指青藤 一席梦”。 编织的 无限可能 竹藤 之旅 四川小镇,青砖黛瓦的老街 上,售卖竹藤编的背篓、簸箕、鱼 筐、靠椅的人很多。买背篓的人总 是要用力按压表面,测试其弹性, 再背上身感受重量。“不要一直挑, 自己做的,都能背得很。”卖家抽着 叶子烟不耐烦地说。买家挑选好 后,把瓜果蔬菜或者刚满一岁的孙 儿放进去,背上背篓,轻便地继续 行走在老街上。 如今,竹藤编制的产品早已脱 离了实用器具的枷锁,在灯、字、 画、茶具、手提包等领域都出现了 它的身影,时尚又不失竹韵。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 尚虚心。”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 君子,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 众多。中国的竹编最早能追溯到祖 先开始定居生活起,直到今天,中 国人的家里依然能够看到竹编的 篼、篮、盘、碗、瓶、盒等器皿。 天然明净,禅悟生活,静心沉 玩,方得竹趣。竹编,在中国匠人手 中世代传承,也成为了成都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周末假 日,带上一家老小走进竹林,体验 一场古老与现代相结合的“竹藤之 旅”吧。 竹编 竹编简单来说就是将竹 简单来说就是将竹 子破成片状 子破成片状然后进行经纬叠 然后进行经纬叠 压的编织 压的编织中国人将竹子这种 中国人将竹子这种 随手可得的材料通过加工 随手可得的材料通过加工成生活必需品 成生活必需品竹编师傅这个 竹编师傅这个 职业 职业曾经很吃香 曾经很吃香因为农村 因为农村 许多地方都要用到竹编制品 许多地方都要用到竹编制品如竹篮 如竹篮鸡笼 鸡笼鱼笼 鱼笼竹席等 竹席等但从上世纪 但从上世纪 90 90 年代开始 年代开始着塑料的普及 着塑料的普及竹制品的需求 竹制品的需求 日益减少 日益减少如今 如今本着对自然 本着对自然 美学的追求 美学的追求传统文化与现代 传统文化与现代 文明的融合 文明的融合越来越多的人选 越来越多的人选 择竹编制品 择竹编制品连国际时尚设计 连国际时尚设计 师也想要分一杯羹 师也想要分一杯羹竹编 竹编 传承中的研学 地点:邛崃瓷胎竹编体验基地 瓷胎竹编之旅唯在四川才能体验。 平乐镇,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一驿站。 这里拥有4.5万亩的竹海,为瓷胎竹编的 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有条件 世代传承这一门独特的民间技艺。 制作瓷胎竹编须有“百斤竹,八两 丝”的手艺,每丝均得手工从原竹中抽 成,最细达到 0.3 毫米,以至“穿针引线”, 所以又称“竹丝扣瓷”。这种精细的手艺, 在清代曾被作为贡品敬献皇宫。因而瓷 胎竹编中的酒具、茶具、花瓶及文房用品 等,尽管只是立在那里,也散发着淡雅清 新的东方气韵。 要体验这一技艺,可以走进邛崃瓷胎 竹编体验基地,这里同时也是邛崃市平乐 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在近几年的教育实 践中,学校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将生活竹 编、瓷胎竹编引入课堂,同时也欢迎亲子 家庭走进课堂,来一场研学游。所以,家长 大可不用担心孩子的年龄,竹编艺人会根 据1-8年级学生的年龄层,定制不同的教 学课程。 和平日里的学校学习不同,手艺老师 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从非遗传承人精心 编撰的教材《传世竹编》开始学起,充分了 解瓷胎竹编细的竹丝的由来:破竹、烤色、 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这 样的繁复步骤,也能让人更加珍惜手中的 一丝一竹。挑选底胎、起底、编织、锁口,编 织过程很缓慢,也在逐渐培养孩子们的细 心、静心和耐心。 带上战利品,驱车前往素有“秦汉古 镇,川西水乡”的平乐古镇,寻找闻名遐迩 的“九古”风华: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 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向前驶去, 芦沟、金华山、金鸡沟等风景区,无不让人 叹为观止。 作为成都传统手工艺四 作为成都传统手工艺四 大名旦之一 大名旦之一瓷胎竹编以精美 瓷胎竹编以精美 绝伦的编制工艺 绝伦的编制工艺与银 与银一起 一起成为成都的一张文化艺 成为成都的一张文化艺 术名片 术名片相传道光咸丰年间 相传道光咸丰年间崇州府 崇州府 今崇州市 今崇州市竹编手艺 竹编手艺 人张国正毕生钻研竹编技艺 人张国正毕生钻研竹编技艺他的竹丝最细如头发 他的竹丝最细如头发编出来 编出来 的手工艺品精妙绝伦却易变 的手工艺品精妙绝伦却易变 于是他开始让竹丝依附于 于是他开始让竹丝依附于 骨体表面 骨体表面瓷胎竹编因此诞 瓷胎竹编因此诞 如今 如今手艺人世代传承 手艺人世代传承阵创新 阵创新在保留竹编艺术性的 在保留竹编艺术性的 基础上 基础上设计出了适合杯 设计出了适合杯等的现代化工艺 等的现代化工艺瓷胎 瓷胎 竹编 竹编 成都商报-红星星闻记者 任宏伟 曾琦 藤通过加工 藤通过加工变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变成了生活的必需品本着对自然美学的追 本着对自然美学的追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竹藤制品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竹藤制品竹编 竹编在中国匠人手中世代传承 在中国匠人手中世代传承也成为了成都的非物质文化 也成为了成都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代表性项目 遗产代表性项目

Transcript of 家还呢?就这点来说,共享 时,也交出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交 … ·...

Page 1: 家还呢?就这点来说,共享 时,也交出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交 … · 真的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共享充电宝企业 们,就不能商量一下,咱们像银行一样弄个统一

禅悟中的时尚地点:道明竹艺村

从成都驱车 1 小时,就到了有着“中国民间艺术(竹编)之乡”称号的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

每天清晨,居住在这里的 40 余户人家就开始了一天的竹编生活。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仍旧依竹而居,以竹为器,处处呈现出“山上清泉山下流,家家户户编

花蔸”的景象。生长了2-3年的优质慈竹,在他们手中去头弃尾,刮青去节、破裂成条,再破成粗细均匀、厚薄一致的竹片和竹丝。这些来自于大自然的材料,在手艺人的手中摇曳生花,变成一个个实用又时尚的单品。

在竹艺村,有来自国家、省、市级的非遗(竹编)传承人,游客可以走进他们的家中,一窥竹编成型的过程;在竹艺村,游客也可以亲自体验竹编的乐趣。

成人大多从“听声寻竹”开始,学会如何挑选原材料。用一把小铁刀在竹子表面轻敲,脆、闷的变化,代表着竹子的年份与可使用程度。这是制作竹编的第一步。

走进竹艺博物馆,手艺人会根据游客的年龄段,现场展示不同类别的竹编教学。制作小青蛙、竹蜻蜓是小朋友们的首选,将每层厚度不超过0.3毫米的篾片互相叠压、穿插、定型,简单版的竹蜻蜓一经呈现,就能让孩子们兴奋不已。如果你是手工达人,可以挑战竹画、竹屏风等,制作

耳饰、吊坠、竹篮或手提包等则更受欢迎。制作手提包繁复却充满禅意,用几根

长竹片制作整体形状,再让篾片均匀有序地叠压其中。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需要花心思的手提包,能让体验者在这里感受到难得的轻松,同行的伙伴说,“日常工作节奏很快,在这里能让我安静下来,真实地去感受周末的闲暇时光。”手工快的人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制作完成竹编手提包,背上身,颇有高端订制的时尚美。

在竹艺博物馆内,还能见证从历史到如今的竹器、竹艺的变化,感受一根竹子在艺术家手中的无限可能性。

带着自己的竹编艺术品,沿着青砖徒步向前,爱美的女性一定舍不得错过这里的任何一处建筑,去三径书院读一本名家著作,到见外美术馆同抽象艺术与中国水墨进行一场灵魂对话,在遵生小院体验绣花、做香包,最后去街边茶室品一壶茗茶,就算是安安静静坐在这里,都能随手拍摄大片。

编辑 李洁 美编 唐倩 商报官方微信 cdsb86612222 商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成都商报 商报报料热线 028-86612222 商报电子版 www.cdsb.com

双十一前夕,办公室出现了共享充电宝神秘留守事件。据一名目击者称,该充电宝停留在办公室的时间已超过48小时。而且,这是一款需要扫码退还的充电宝,谁都当不了匿名好人。出于现代办公室看热闹不怕事大的心理,该目击者发出公司全选邮件寻找失主。前提是,“请务必告知扣费总金额。”

很快,失主找到了,但这位膨胀的孙女士居然打定主意周末不回办公室。“周一再说。”果然是双十一给了她挥霍的勇气。

这一壮举一时成了周末微信群的谈资。“你

知道吗?××借了充电宝两天了都还没还!”这句话头子一开,好似徐徐展开了一幅惊心动魄的共享充电宝人间奇谭。

有人说自己曾经为了还一块充电宝,半夜走了3公里;有人说自己仅仅两天忘还,扣了近100元租金,“为啥我当时不买一个新的?”有人说曾经把一块北京的充电宝带上了回成都的飞机,发现成都当时根本没有那个品牌,还是寄回去找朋友还的……

共享充电宝的尴尬或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忘还,晚还,可能仅仅是金钱的损失。但

还有灵魂的细账算不清。无数次,我冲进高级餐厅或午夜面馆,面对

那些或优雅或热情的面孔,只淡淡说一句:“你家能还××充电宝吗?”服务员和老板眼中迅速熄灭的光芒,足以让人尴尬得无地自容。

还有那些疲惫的寻找,一次又一次面对“还满了”的结局,仿佛尿急时遇到厕所全是人,还都在上大号。

真的有点不明白,为什么共享充电宝企业们,就不能商量一下,咱们像银行一样弄个统一规整的格式不好吗?既然都共享了,任意一张银

行卡都能在任意一个银行取出钱了,为啥A家的充电宝还不能在B家还呢?就这点来说,共享精神贯彻得相当不彻底。

从某种程度上说,不但不够共享,甚至刷个充电宝还成了友谊和信任的考验。无数次让朋友帮我刷充电宝,反而成了被监控的对象,都防着我成为那个带走充电宝让他们买单的充电宝败类。我是那种人吗?仅有的一次带走人家借的充电宝,大晚上我还用闪送给她寄到家里了呢。

不像微博上找不到还充电宝的地方的那个小姑娘,路过的快递小哥说他知道,可以帮她

还。可谁知道她把这个充电宝交给陌生人的同时,也交出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交出去了充电宝的预存押金。

说到押金,那么,办公室那枚被遗忘的共享充电宝在四天后到底要支付多少钱呢?

盼望着盼望着,周一来了,激动人心的答案即将揭晓。

“我今天在外面见客户,”孙女士答复:“但我花99元把那个充电宝买了。居然还有这种操作呢!”

真是一个令人失望的答案啊。 (大毛)

共享充电宝的尴尬或许会迟到,但从来不会缺席

2019年11月16日星期六 05

特别报道

关注我们的文化 发现传统的魅力

WEEKEND

大 周 末 说

古城鸟笼博物馆地址:郫都区古城街道指路村

川派鸟笼以古城鸟笼为代表,为中国四大鸟笼派别之一。竹编鸟笼是成都市郫都区古城街道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技艺传承,鸟笼主要采用3-5年的楠竹或斑竹制作而成。廉洁文化鸟笼、精致的画眉笼、大气的斑竹四喜笼、古朴的花鸟雕刻杂鸟笼……博物馆内收藏展示有百余年间的百余只鸟笼,个个精美绝伦。其中,价值12万元用百年老竹制作的“镇馆之宝”——百灵笼,更是展现了其悠久深厚的文化底蕴。

青城马椅子地址:都江堰市青城山芒城村

竹子在天府之国随处可见,“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的田园生活里,也少不了对竹的利用,比如竹椅子就曾是四川人居室常见的物品。青城山植被丰富、林木青翠,翠竹成陇,因林盘多,竹子多,一直有编制竹制生活品的历史,这里的马氏家族百年来一直在传承传统竹椅的制作工艺,因其做工精细,风格粗犷,牢固耐用而被称为“马椅子”。一把马椅子的诞生需要经过杀青、烧圈、挖削剃等 100 道工序,今天,来到青城山下,可以从这些椅子中感受到手艺人的匠心。

志辉藤艺博览园地址:崇州市怀远镇

冻糕、叶儿粑、豆腐帘子被合称为怀远“三绝”,除此之外,怀远还有“三编”:藤编、棕编、竹编,其中怀远藤编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记载,三国时期,怀远镇的马姓工匠,善于手作。一次,他发现野生藤条光滑坚韧,适合编织,便用竹条在内做支架,藤条在外做缠绕,经过熏蒸,颜色变得金黄透亮,完成了一件龙塌式的坐具。怀远藤编在2006 年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这里更建有藤编一条街和怀远藤编培训基地,游客可在志辉藤艺博览园,体会来自川西的“一指青藤一席梦”。

编织的无限可能

竹藤之旅

四川小镇,青砖黛瓦的老街上,售卖竹藤编的背篓、簸箕、鱼筐、靠椅的人很多。买背篓的人总是要用力按压表面,测试其弹性,再背上身感受重量。“不要一直挑,自己做的,都能背得很。”卖家抽着叶子烟不耐烦地说。买家挑选好后,把瓜果蔬菜或者刚满一岁的孙儿放进去,背上背篓,轻便地继续行走在老街上。

如今,竹藤编制的产品早已脱离了实用器具的枷锁,在灯、字、画、茶具、手提包等领域都出现了它的身影,时尚又不失竹韵。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中国的竹编最早能追溯到祖先开始定居生活起,直到今天,中国人的家里依然能够看到竹编的篼、篮、盘、碗、瓶、盒等器皿。

天然明净,禅悟生活,静心沉玩,方得竹趣。竹编,在中国匠人手中世代传承,也成为了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周末假日,带上一家老小走进竹林,体验一场古老与现代相结合的“竹藤之旅”吧。

竹编竹编,,简单来说就是将竹简单来说就是将竹子破成片状子破成片状,,然后进行经纬叠然后进行经纬叠压的编织压的编织。。中国人将竹子这种中国人将竹子这种随手可得的材料通过加工随手可得的材料通过加工,,变变成生活必需品成生活必需品。。竹编师傅这个竹编师傅这个职业职业,,曾经很吃香曾经很吃香,,因为农村因为农村许多地方都要用到竹编制品许多地方都要用到竹编制品,,如竹篮如竹篮、、鸡笼鸡笼、、鱼笼鱼笼、、竹席等竹席等。。但从上世纪但从上世纪 9090 年代开始年代开始,,随随着塑料的普及着塑料的普及,,竹制品的需求竹制品的需求日益减少日益减少。。如今如今,,本着对自然本着对自然美学的追求美学的追求、、传统文化与现代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文明的融合,,越来越多的人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竹编制品择竹编制品,,连国际时尚设计连国际时尚设计师也想要分一杯羹师也想要分一杯羹。。

竹编竹编

传承中的研学地点:邛崃瓷胎竹编体验基地

瓷胎竹编之旅唯在四川才能体验。平乐镇,南方丝绸之路的第一驿站。

这里拥有4.5万亩的竹海,为瓷胎竹编的

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有条件世代传承这一门独特的民间技艺。

制作瓷胎竹编须有“百斤竹,八两丝”的手艺,每丝均得手工从原竹中抽成,最细达到0.3毫米,以至“穿针引线”,所以又称“竹丝扣瓷”。这种精细的手艺,在清代曾被作为贡品敬献皇宫。因而瓷胎竹编中的酒具、茶具、花瓶及文房用品等,尽管只是立在那里,也散发着淡雅清新的东方气韵。

要体验这一技艺,可以走进邛崃瓷胎竹编体验基地,这里同时也是邛崃市平乐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在近几年的教育实践中,学校依托地域文化特色,将生活竹编、瓷胎竹编引入课堂,同时也欢迎亲子家庭走进课堂,来一场研学游。所以,家长大可不用担心孩子的年龄,竹编艺人会根

据1-8年级学生的年龄层,定制不同的教学课程。

和平日里的学校学习不同,手艺老师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从非遗传承人精心编撰的教材《传世竹编》开始学起,充分了解瓷胎竹编细的竹丝的由来:破竹、烤色、去节、分层、定色、刮平、划丝、抽匀等,这样的繁复步骤,也能让人更加珍惜手中的一丝一竹。挑选底胎、起底、编织、锁口,编织过程很缓慢,也在逐渐培养孩子们的细心、静心和耐心。

带上战利品,驱车前往素有“秦汉古镇,川西水乡”的平乐古镇,寻找闻名遐迩的“九古”风华: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向前驶去,芦沟、金华山、金鸡沟等风景区,无不让人叹为观止。

作为成都传统手工艺四作为成都传统手工艺四大名旦之一大名旦之一,,瓷胎竹编以精美瓷胎竹编以精美绝伦的编制工艺绝伦的编制工艺,,与银与银、、漆漆、、绣绣一起一起,,成为成都的一张文化艺成为成都的一张文化艺术名片术名片。。相传道光咸丰年间相传道光咸丰年间,,崇州府崇州府((今崇州市今崇州市))竹编手艺竹编手艺人张国正毕生钻研竹编技艺人张国正毕生钻研竹编技艺,,他的竹丝最细如头发他的竹丝最细如头发,,编出来编出来的手工艺品精妙绝伦却易变的手工艺品精妙绝伦却易变形形。。于是他开始让竹丝依附于于是他开始让竹丝依附于骨体表面骨体表面,,瓷胎竹编因此诞瓷胎竹编因此诞生生。。如今如今,,手艺人世代传承手艺人世代传承,,守守阵创新阵创新,,在保留竹编艺术性的在保留竹编艺术性的基础上基础上,,设计出了适合杯设计出了适合杯、、瓶瓶等的现代化工艺等的现代化工艺。。

瓷胎瓷胎竹编竹编

成都商报-红星星闻记者 任宏伟 曾琦

竹竹、、藤通过加工藤通过加工,,变成了生活的必需品变成了生活的必需品。。本着对自然美学的追本着对自然美学的追求求、、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竹藤制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竹藤制品。。

竹编竹编,,在中国匠人手中世代传承在中国匠人手中世代传承,,也成为了成都的非物质文化也成为了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遗产代表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