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客家語分級教材 -...

112
教育部 教育部 第四冊 (詔安腔) 部編版客家語分級教材 教師手冊 (詔安腔) 第四冊

Transcript of 部編版客家語分級教材 -...

教育部

年 班 號 姓 名 教 師

教 育 部

客家語第 四 冊

第四冊

 詔安腔

   

( 詔安腔 )

GPN:1009900490 定價:85元

ISBN 978-986-02-2032-2

9 7 8 9 8 6 0 2 2 0 3 2 2

部編版客家語分級教材教師手冊(詔安腔)

第 四 冊

編輯的話

  編輯小組總召集人 羅肇錦 2012/12/17

  「客家語分級教材」的編纂,經過多年討論斟酌,最後分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南四縣六個腔調各編九冊。其中第一、第二冊已於九十七年編撰完成,第三冊、第四冊、第五冊於九十八年完成,第六冊、第七冊於九十九年完成,第八冊、第九冊於一百年完成。真的是百年大業於焉告成,爾後客家地區實施客語教學時,可以利用本教材的內容及手冊相關資料,當作主要的教學依據。尤其本教材都附有六腔的課文音檔,方便學習者照著音檔的發音學會你想要學的客家語。

  本分級教材編纂過程中,原來第一冊到第四冊只分四縣、海陸、大埔、饒平、詔安五腔,由於四縣有北四縣、南四縣的差異,注記時為了區別都用斜線隔開,以示區別。結果,呈現在課文裡到處斜線「花啦嗶剝」很不雅觀,因此,編纂第五、六、七冊時,就把南四縣(六堆地區)獨立開來,分成四、海、大、平、安、南四等六個腔調。接著續編的第八、九兩冊也依循五、六、七冊,都以六個腔獨立呈現。後來,編輯會議討論時,不少委員提出意見,認為第五冊到第九冊都分六個腔,而第一到第四冊卻只分五腔,變成一書兩樣很不一致,對所謂標準本而言很難自圓其說。因此,決議建請國家教育研究院及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考慮把學生用書及教師手冊,從第一到第九冊通通都改為六腔,前後腔類體例完全一樣。如此一來,冊數增加,學生用書一到九年級共五十四冊,教師手冊也五十四冊,全部分級教材及手冊,總合起來必須編纂客家語分級教材及教師手冊一百零八冊。

  這些教材中,各腔都以完整的九冊分級教材呈現,因為第七冊開始屬國中程度,所以七、八、九冊課文都不加注音標,只選生難詞在注釋部分加以標音。練習部分也隨程度加深,加上了讀寫的練習,尤其增加練習寫句子、短文,期望整個客家語分級教材能從一到六冊的「聽、說、讀」,進入七八九冊的「寫」。這種編法可能對都會區的學生及初學者學習起來比較困難,祈請各學校老師,依學生程度彈性運用,裁量自己學生程度適合從第幾冊教起,就選用第幾冊,才不會因為配合教材所屬的年級,選錯教材造成學習的困擾。

  以上六腔各九冊教材的編輯內容,除了「拼音符號學習改為第二階段開始實施」以外,其餘都依據「客家語分級教材編輯綱要」(96年)所訂定的五項準則去編纂:(一)基本架構為同心圓理念,內容兼顧語言、文化與社會脈動。(二)客家語分級教材劃分為四階段實施、配合每週1小時母語課程學習。(三)拼音符號的學習第一階段即開始實施,依序提升難易度。(四)語言教材重點包含聆聽的練習、說話的要點、思維方法的練習與語言使用等要項。(五)教材內容則有文體、文化與生活與社會脈動等面向。

  另外在編纂客家語教材最容易產生矛盾衝突的問題是漢字的書寫(有音無字的漢字選用不一致)、音標的記注(各地腔調音讀不一致)以及詞彙的選用(各腔所用詞彙不一致),因此編輯群商定了以下四項原則來解決這些矛盾衝突:

(一) 依據新編課程綱要,音標教學由第二階段開始實施,所以部編版客語分級教材,從第三冊開始加入拼音練習,在每一課的課文結束練習出現前,都有一段音標練習,按照元音、輔音、聲調的次序分別編入練習,當作音標學習的教材。

(二) 各腔的虛詞常有同義不同音的情形,我們採取漢字上方標音時,加括號()注上自己腔調的音標,如:「在」標注成cai(do)。

(三) 各腔用詞有歧異或多義時,課文注釋時只注出課文呈現的意思,另外的不同義意在教師手冊加以說明。如:第三冊第七課「恁久」只注出「最近」的意思,另外「這麼久」的意思,改在教師手冊中呈現。

III

(四) 課文中用詞如有兩種以上的用法,本書只採取其中最常用的一種,另外的用法,在教師手冊加以補充說明。如:第五冊第九課「轉妹家」,有些地方用「轉外家」,課文只呈現「轉妹家」,把「轉外家」放入教師手冊補充說明。

  雖然如此,在討論過程中仍有許多音讀及用詞無法取得共識,這時除了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發布的五百一十二個客家語書寫推薦用字(另含五十二個詞彙)以外,採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所定的漢字為準,音標則為了減少爭議,採用教育部公佈的「客家語拼音方案」標注。下面附上「客家語拼音方案」:

客家語拼音方案

一、聲母符號表

客家語拼音 b p m f v bb(1)

國際音標 [ p ] [ ph ] [ m ] [ f ] [ v ] [ b ]

注音符號 ㄅ ㄆ ㄇ ㄈ 万 ㆠ

客家語拼音 d t n l r(2) g k

國際音標 [ t ] [ th ] [ n ] [ l ] [ j ] [ k

] [ kh ]

注音符號 ㄉ ㄊ ㄋ ㄌ ㄍ ㄎ

客家語拼音 ng h j(3) q(3) x(3) z

國際音標 [ ŋ ] [ h ] [ t ] [ t h ] [ ] [ ts ]

注音符號 ㄫ ㄏ ㄐ ㄑ ㄒ ㄗ

客家語拼音 c s zh(4) ch(4) sh(4) rh(4)

國際音標 [ tsh ] [ s ] [ tS ] [ tSh ] [ S ] [ Z ]

注音符號 ㄘ ㄙ ㄓ/ㄐ ㄔ/ㄑ ㄕ/ㄒ ㄖ

註:1. bb可用於雲林詔安腔、南投國姓鄉及部分南部客家地區。2. r為摩擦音,僅用於部分南四縣腔。音節為零聲母,且以前高元音i開頭時,i會擦音化形成ri-。

3. j、q、x可用於四縣腔及南四縣腔。4. zh、ch、sh、rh(ㄓ、ㄔ、ㄕ、ㄖ)用於海陸、饒平、詔安等三腔;發音時舌頭微翹,與捲舌音有別。zh、ch、sh、rh(ㄐ、ㄑ、ㄒ、ㄖ)用於大埔腔。

IV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二、韻母符號表

客家語拼音 ii i(5) e ee(6) a o oo(6) u(5) er(7) 國際音標 [ ї ] [ i ] [ e ] [ ɛ ] [ a ] [ o ] [ ɔ ] [ u ] [ ǝ ] 注音符號 帀 ㄧ ㄝ ㄚ ㄛ ㄨ ㄜ

客家語拼音 m(8) n(8) ng(8) b(8) d(8) g(8) 國際音標 [ m ] [ n ] [ ŋ ] [ p ] [ t ] [ k ] 注音符號 ㄇ ㄋ ㄫ ㄅ ㄉ ㄍ

客家語拼音 nn(9) 國際音標 [ ~ ] 注音符號 註:5. i、u可用於韻頭、韻腹及韻尾。6. ee、oo僅用於詔安腔。7. er用於部分海陸、饒平二腔之仔尾(小稱詞)。8. -m, -n, -ng用於陽聲韻尾(鼻音韻尾);-b, -d, -g用於入聲韻尾(塞音韻尾)。

9. nn一般僅用於詔安腔,但其他腔亦偶可見,如:歪uainn+(大埔)。10. 輔音m, n, ng可視為韻腹,自成音節。如:(四縣、大埔)魚ngˇ、毋

mˇ。

客家語拼音 m(10) n(10) ng(10) 國際音標 [ ṃ ] [ ṇ ] [ ŋ ] 注音符號 ㄇ ㄋ ㄫ

V

三、聲調符號表(詔安腔)

調 類 陰平 陽平 上聲 去聲 陰入 陽入

調 型 vˇ vˋ v^ v vd ˏ vdˋ

調 值 11 53 31 55 24 43

*詔安腔入聲調下加底線,表調值之短促,如24、43。

四、變調規則

客家話連讀變調表(以崙背為代表):後

前 陰平 11 陽平 53 上聲 31 去聲 55 陰入 24 陽入 43

陰平11 - - - - - -陽平53 53/33 11 53/33 53 53/33 31 53/33 55 53/33 24 53/33 43上聲31 31/11 11 31/11 53 31/55 31 31/11 55 31/11 24 31/11 43去聲55 55/33 11 55/33 53 55/33 31 55/33 55 55/33 24 55/33 43陰入24 24/5(55) 11 24/5(55) 53 24/5(55) 31 24/5(55) 55 24/5(55) 24 24/5(55) 43陽入43 43/3 11 43/3 53 43/3 31 43/3 55 43/3 24 43/3 43

1、 「-」表示前字不變調。中平調「33」和高短調「5」是變調時產生的新調值,這裡把「33」稱作「變陽平」,「5」稱作「變陰入」。

2、 由於詔安客家話塞音韻尾-k已經消失,所以在陰入字當前字時,會出現「5」(-b –d 韻尾字)和「55」(原-g韻尾字)兩種變調。

VI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編輯的話 ..........................................................................................................III

第一課 樓崠䀴落下................................................................8

第二課 便利商店 ...................................................................17

第三課 奉工 .....................................................................................25

第四課 社區圖書館...........................................................34

第五課 過年 .....................................................................................44

第六課 尞天穿 ............................................................................55

第七課 掛紙 .....................................................................................65

第八課 焢窯 .....................................................................................76

第九課 騎鐵馬 ............................................................................88

第十課 打鬥敘 .......................................................................100

VII

第一課 樓崠䀴落下

單元名稱:現代社區

課  次:�第一課� �

樓崠 落下

教學時數:40分鐘×4

適用年級:四年級

課  文 國語對譯

第一課 樓崠䀴落下跋上樓崠䀴落下,東片裡, 有一落落个大瓦屋,脣頭係一大片个田洋,屋邊共下蒔田割禾个故事,猶在禾坪流傳。

跋上樓崠䀴落下,西片裡,有一排排个販子屋,脣頭係一個活動中心,鄉親共下唱歌跳舞个笑聲,當在社區傳揚。

跋上樓崠䀴落下,䀴會著成過个故事,嘛䀴會著未來个世界。

第一課 從樓上看下去爬到樓上看下去,東邊,有一座座的三合院,旁邊是一大片的田園,鄰居一起插秧收割的故事,還在院子裡流傳著。

爬到樓上看下去,西邊,有一排排的成屋,旁邊是一個活動中心,鄉親一起唱歌跳舞的笑聲,正在社區飄揚著。

爬到樓上看下去,看得到過去的故事,也看得到未來的世界。

8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教學目標

壹 能了解課文內容並流暢的朗讀課文。

貳 能了解本課語詞的意義和用法。

參 能以簡單句型練習使用本課詞彙。

肆 能了解現代社區與傳統社區的不同。

伍 能欣賞客家固有傳統美德並培養愛家愛鄉的情懷。

能力指標

1-2-4 能聽懂簡易故事的主要內容。1-2-5 能養成良好的聆聽態度,並適當應對。1-2-8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客家族群的文化。2-2-1 能養成主動學習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2-2-3 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較複雜的語句。2-2-4 能運用客家語簡單的回應問題。2-2-6 能用尊重與關懷的態度與人交談。2-2-8 能注意說話的快慢和音量的高低。3-2-6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較複雜的客家語語音。

教學重點

壹 指導學生正確的認念課文。

貳 指導學生認念本課語詞:䀴落下、東片裡、田洋、蒔田、割禾、販子屋、成過、當在,並能了解其意義與用法。

參 指導學生瞭解現代社區與傳統社區的不同。

肆 指導學生欣賞固有傳統美德與培養愛家愛鄉的情懷。

伍 指導學生練習句型:( )大瓦屋→( )个大瓦屋。

陸 一字多音練習:一、當在、當店、當選。二、上梁、上家、上樓。三、䀴落下、共下、下貨。

9

第一課 樓崠 落下

課文大意傳統的社區與現代社區,時空環境雖異,然而溫馨的情誼與祥和的氣氛依舊,讓人緬懷過去,對未來充滿希望。

教學過程

壹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一) 教師: 課文情境圖、語詞卡、圖片或照片、教學CD及了解社區營

造。(二) 學生: 預習課文。在家裡或學校從高樓層眺望四周景觀,並請問家

長有關社區過去的景觀與人文情形。(三)家長:協助子女預習本課課文及分享有關社區發展的歷程。

二、引起動機:(一) 共同觀賞師生提供的資料和照片,並請學生發表從樓上向下看,可

以看到些什麼?(二)請學生說出有關自己所住的社區以前的景觀與人文。

貳 【發展活動】

一、聆聽:引導學生專心聆聽教師或教學CD的念誦示範。二、範讀及跟讀:

(一)教師範讀、全班跟讀、學生分組讀、個別讀、接讀。(二)語音練習:課本語詞語音練習。(三)加強發音困難的詔安客家語語音練習:

1.雙脣濁塞音聲母:屋(bb-)。2.舌根鼻音聲母:𠊎(ng-)。3.元音韻母:落、禾(-oo);跳(-eeu)。4.舌尖鼻音尾韻母:田(-een)。

三、重要語詞解釋:教師簡單解釋語詞的意義,也可讓學生依照語詞練習造簡單的句子。(一)䀴落下:從高處往下看。

例: 𠊎對樓崠䀴落下,會用䀴著阿怙阿依在園做事。(我從樓上看下去,可以看到爸爸媽媽在田裡工作。)

10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二)東片裡:東邊。例:𠊎屋下个東片裡有一頭大樹。(我家的東邊有一棵大樹。)

(三)脣頭:旁邊。例:大路脣頭有一頭大榕樹。(大路旁邊有一棵大榕樹。)

(四)田洋:寬廣的田地。例: 成過个田洋,現時起一落一落个販子屋。(從前寬廣的田地,

現在蓋了一棟一棟的成屋。)(五)割禾:割稻子。

例: 成過割禾个時,攏會有人在脣頭撿跌落去个禾串轉去。(從前稻子收割的時候,都會有人在旁邊撿拾掉落的稻穗回去。)

(六)販子屋:整批建售的成屋。例: 建設公司在莊外起真多販子屋,你會用去䀴望。(建設公司在

村外蓋很多成屋,你可以去看看。)(七)成過:從前。

例: 成過這條街路足鬧熱,毋過現時嗄無鬧熱啊。(從前這條街道非常熱鬧,可是現在卻不熱鬧了。)

(八)當在:正在。例: 𠊎人去尋佢个時,佢正當在食早頓。(我們去找他的時候,他

才正在吃早餐。)(九)嘛:也。

例: 佢無睡、飯嘛無食,緊緊即行走啊。(他沒睡覺、飯也沒吃,匆匆忙忙就走了。)

四、語詞遊戲:(一) 比手畫腳:將學生分成兩組,每組輪流派一位代表上臺,依老師所

提示之語詞比手畫腳,由同組學生猜答,一分鐘內猜對較多者獲勝。

(二)聽音辨詞:教師先將語詞卡揭示於黑板上。1.教師先說出一個詞語,請學生上臺找出正確的語詞卡並念出來。2. 由答對的學生再說出一個語詞,請其他學生上臺找出正確的語詞卡;依此類推。

3. 最後由全班一起認念語詞。

11

第一課 樓崠 落下

五、課文深究:(一)內容深究

1.教師提問:教師揭示從前農業社會及現代工商社會的社區圖片,採用開放形式回答,若學生以國語表達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用客家語發表。(1)教師問:成過和現時个社區,在建築方面有麼个無共款?(2)教師問:成過和現時个人,做个行業有麼个無共款?(3) 教師問: 成過和現時个人,歇睏時務个休閒活動有麼个無共

款?(4)教師問:䀴過成過和現時無共款个所在,你有麼个想法?

2. 角色扮演:將學生分為兩組,兩組分別表演課文描述的農業社會及現代社會的生活情形,學生分組討論與練習,輪流上臺表演。

(二)形式深究1.句型練習:(1) 教師先帶領學生念本課練習一的短語,然後講解( )內的

語詞。(2) 前面( )內的語詞為重疊的量詞,後面( )內語詞為被

修飾的名詞,例如:一(領領)个(衫)。一(碗碗)个(粄條)。

(3) 學生了解練習的內容後,練習用此種構詞方式造短語,先由學生自由發表,教師予以修正後,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練習一。練習一:講䀴望a.(一落)大瓦屋→(一落落)大瓦屋b.(一蕊)花→(一蕊蕊)个花c.(一頭)樹→(一頭頭)个(樹)

2. 一字多音練習:(1)教師帶領學生念讀語詞。(2) 講解( )內語詞的意思,使學生了解客家語同一字形有不同

語音、代表不同意思;例如:「佢當選模範生」、「社區有一間當店」等,使學生了解練習的語詞意義,指導學生完成課本練習二。

12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練習二:跈先生念、聽䀴望,哪位無共款?當:當在 當店 當選  這個故事(當在)網路上流傳。  佢(當選)這學期个模範生。  這間(當店)信用真好。 ※說明:當在(陰平);當店、當選(上聲)。上:上梁 上家 上樓   (上樓)愛注意安全,毋好跌倒。  起屋(上梁)个時務,會做惜圓。  (上家)叔婆做生日。 ※說明:上樑、上家(陽去);上樓(陰平)。下:䀴落下 共下 下貨  對遐位(䀴落下),䀴會著𠊎个舊屋。  大家(共下)來去尞。  遐輛車个司機,當在遐(下貨)。 ※說明:䀴落下(陰平);共下、下貨(陽去)。

3.連䀴望 講䀴望(1)教師先帶領學生念讀語詞。(2) 講解( )內語詞的意思使學生了解;例如:「成過」與

「未來」同樣都是表示「時間」的概念,所以就把它們連起來。

(3)師生共同討論後,完成課本練習三。

13

練習三 望 講 望

6

第一課 樓崠 落下

參 【綜合活動】

一、遊戲:看圖說故事(一) 教師分別揭示從前農業社會及現代社會不同時代的照片或圖片於黑

板上,編號後予以說明圖片或照片上所呈現的景觀和事物。(二) 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各組輪流派代表上臺抽圖號,然後就所抽中的

圖片或照片內容,做一分鐘的看圖說故事。(三)教師對學生所發表的內容予以講評,表現優異者給予獎勵。

二、統整練習(一)復習和評量。(二)復習本課課文、主要語詞及發音較困難的語音。

教材分析

壹 【內容】

一、介紹傳統與現代社區不同的景觀與人文。二、 引導學生緬懷固有傳統美德,並鼓勵學生積極向前,努力開創美好的

未來。

貳 【形式】

一、文體:新體詩。二、本文以對比方式敘寫傳統與現代社區的不同。

參 【語詞分析】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䀴落下 看啊下 看啊下 看啊下 看往下 䀴啊下 往下看

東片裡 東片析 東片析 東片析 東片析 東片析 東 邊

大瓦屋 伙房屋 伙房屋 伙房屋 伙房屋 伙房屋 三合院

脣頭 脣項 脣口 脣頭 脣項 脣頭 旁邊

猶 在 還在 還在 還在 還在 還在 還 在

䀴會著 看得著 看得著 看得著 看得著 䀴得著 看得到

成 過 頭擺 頭擺 頭擺/頭過 頭擺 頭擺/頭過 從 前

14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二、分析 (一) 大瓦屋:音tai ngua^ bbu

ˊ

,三合院,一般是指大戶人家的住屋,也可稱為「大落屋」、 「瓦屋古」。

(二) 脣頭:音finˋ teuˋ,旁邊。脣,旁邊,如:「屋脣」是指房子旁邊、「溝脣」是指水溝的旁邊。

(三) 「猶在」的「在」字,用於不同詞彙時讀音不同:1.表狀態之意,如「佢無在」,讀為「coiˇ」。2. 表決定、穩固之意,如「事在人為」、「實實在在」,讀為「cai」。

3. 表時間、方位之意,如「你在做麼个」、 「你在哪位」,讀為「da」。

4.本課「當在」一詞的「在」即為介詞,讀為「da」。

肆 【句型分析】

句型:( )大瓦屋。   (一)(一落)大瓦屋。   (二)(一落落)个大瓦屋。  ※( )中填入數字加單位量詞,句意要合乎情理。說明: 「一落」、「一排」是由數詞和單位量詞組合而成,其數量是單一

的;而要表示數量很多,可以運用疊字修辭的技巧,不但能表示出數量很多的意思,更能使主題更突出。

伍 【延伸詞彙】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田底 田項 田項 田項 田項 田項 田裡

現時 現下 這下 這下 這下/這滿 這下 現在

鬥相共 𢯭手 𢯭手 𢯭手 𢯭手 𢯭手 幫忙

二、分析(一) 園:音bbienˋ,田裡。一般稱水田為「田」,稱旱田為「園」,今

詔安腔客家語「園」的詞義擴大涵蓋水田及旱田,如「佢去園做事」,是指他去田裡工作。

15

第一課 樓崠 落下

(二)現時:音hien shiˋ,現在。同義詞是「這滿」,音liˆ maˆ。(三) 鬥相共:音deuˆ siongˇ kung,互相幫忙。詔安腔少部份人說成「𢯭

手」,音ten shiuˆ。

教學資源壹、社區資源:學校或社區附近有關建築、文化、經濟、交通等社會資源。貳、網路資源:臺灣老照片數位博物館 http://proj1.sinica.edu.tw/~photo/

補充資料語文小辭典:

一、 「共下」一詞是「在一起」的意思,詔安腔尚有一個十分特殊的辭彙—「作垺」,讀為「zoo

ˊ

puˋ」,與「共下」同意,用法也與「共下」相同。例如:「一起讀書」說成「作垺讀書」;「住在一起」說成「蹛作垺」;「一起去玩」說成「作垺去尞」。

二、 「𠊎(ngaiˋ)人」和「(eenˇ)人」二詞,在詔安腔都是「我們」的意思,但所指範圍不同。「𠊎人」一詞,不包含與之對話的人,僅指與自己同一夥的人而已;而「亻恩人」一詞則包含與之對話的人,是指包含在場的所有人,範圍較廣。

三、 頂、崠:頂,音denˆ,當量詞用,如:一頂帽、一頂眠床。崠,音dungˆ,方位詞,有「上端」的意思,如:山崠、屋崠,是指山或是屋子的最上端。

Luptatus, officit poriori busciatus.Tur? Modi volum ut expedis ataquos asinveriatis ape con consequ aerore volupic itaque soluptas est ulparit ionet, si coriorum et landit etur? Neque et estio. Onsequo experer ruptatent istrum, te nest ma venis si si ilignimus

16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第二課 便利商店

7 8

zheˆ kod aˆ ngai bbue siong choo gui

shid duˆ iauˇ aˆ ngai bbue kuiˆ cim gui

din dong fanˇ ngiang gongˇ lim

rhid shangˇ cinˇ cied eˇ munˆ heu loi ngiang ziab

ti ngi kooˆ pen li shongˇ deemˆ shioˇ eˇ lenˇ eˇ cai hen too

pon bauˇ siˆ siuˆ shiˇ booˆ cab zhiˆ kien kien rhiuˇ

liangˇ cien gioˆ fuiˆ chen zhinˇ rhiangˆ rhinˆ

tu zhungˆ fu bbu rhiong rhiong ce

mo lun chin zooˆ amˆ rhia mo lun teuˆ fungˇ loo bbuˆ

guiˇ neen teuˆ teenˇ mo hied kunˆ

7 8

單元名稱:現代社區

課  次:�第二課� �

便利商店

教學時數:40分鐘×4

適用年級:四年級

課  文 國語對譯

第二課 便利商店嘴渴啊,𠊎會想著佢;食肚枵啊,𠊎會去尋佢。「叮噹!歡迎光臨」一聲親切个問候來迎接,燒个、涼个在你擇,飯包、四秀、書報雜誌件件有,領錢、繳費、傳真、影印,逐種服務樣樣齊。無論晨早暗夜,無論透風落雨,歸年透天無歇睏。三更半夜啊,猶係光爁爁,帶得吂轉屋下个人燒暖。便利商店係真多人个好朋友

第二課 便利商店口渴了,我會想到他;肚子餓了,我會去找他。「叮噹!歡迎光臨!」一聲親切的問候來迎接,熱的、冰的任你挑,便當、零食、書報雜誌樣樣有,領錢、繳費、傳真、影印,各種服務都齊全。無論白天夜晚,無論颳風下雨,一年到頭不打烊。三更半夜了,還是燈火通明,帶給還沒回家的人溫暖。便利商店是很多人的好朋友。

17

第二課 便利商店

教學目標

壹 能了解課文內容並流暢的朗讀課文。

貳 能了解本課語詞的意義和用法。

參 能以簡單句型練習使用本課詞彙。

肆 能了解傳統雜貨店與現代便利商店的不同。

伍 能培養溫馨、親切的待人態度。

能力指標1-2-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的應對語句。1-2-6 能透過聆聽活動,欣賞並學習他人的客家語文素養。1-2-8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客家族群的文化。2-2-1 能養成主動學習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2-2-3 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較複雜的語句。2-2-4 能運用客家語簡單的回應問題。3-2-6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較複雜的客家語語音(如聲母+複韻母)。

教學重點

壹 指導學生正確的認念課文。

貳 指導學生學習本課主要語詞:嘴渴、食肚枵、燒个、四秀、晨早暗夜、歸年透天、光爁爁、吂,並能了解其意義與用法。

參 指導學生認識便利商店的經營方式,並培養學生溫馨、親切的待人態度。

肆 指導學生練習句型:電火點到( )。

伍 語詞練習:一、(  )去便利商店買(  )。二、阿哥(   )啊,佢去買一個飯包來食。

課文大意便利商店提供現代人方便的生活需求與服務,真是現代人的好朋友。

18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教學過程

壹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一)教師:課文情境圖、語詞卡、鈴響塑膠鎚、教學CD、圖片或照片。(二)學生:預習本課課文、至便利商店或雜貨店購物參觀。(三)家長:協助子女預習本課課文及提供子女有關雜貨店的資訊。

二、引起動機:(一)教師揭示傳統雜貨店及便利商店的相關圖片或照片。(二) 引導學生從商店的裝潢、貨品擺設、色彩應用、經營模式、服務時間、

服務項目與廣告等各種角度來比較傳統雜貨店與便利商店的不同。(三)師生共同討論後,請學生發表個人的看法或感想。

貳 【發展活動】

一、聆聽:引導學生專心聆聽教師或教學CD的念誦示範。二、範讀及跟讀:

(一)教師範讀、全班跟讀、學生分組讀、個別讀、接讀。(二)語音練習:

1.課本語詞語音練習(聲調自由變化):聲母 複韻母 音節

sh io shio

g ui gui

rh iu rhiu

b iau biau

2.加強發音困難的客家語語音練習:(1)舌根鼻音聲母:𠊎、迎(ng-)。(2)元音韻母:尞(-eeu)。(3)雙唇鼻音尾韻母:店(-eem)。(4)雙唇塞音韻尾:接(-b)。(5)舌尖塞音韻尾:渴、切、歇(-d)。

19

第二課 便利商店

三、重要語詞解釋:教師簡單解釋語詞的意義,也可讓學生依照語詞練習造簡單的句子。(一)嘴渴:口渴。

例: 𠊎嘴渴啊,討去買涼水來啉。(我口渴了,要去買飲料來喝。)

(二)食肚枵:肚子餓了。例: 阿佅食肚枵即會唩毋會歇,食飽即毋會唩啊。(小嬰兒肚子餓

了就會哭個不停,吃飽就不哭了。)(三)燒个:熱的。

例: 在便利商店,無論燒个、涼个攏買會著。(在便利商店裡,不論熱的、冰的都買得到。)

(四)在你擇:隨你選。例: 便利商店逐件有,討買麼个在你擇。(便利商店什麼都有,要

買什麼隨你選。)(五)四秀:零食。

例: 較愛食四秀个人,正頓即食較毋會落。(比較喜歡吃零食的人,正餐比較吃不下。)

(六)晨早暗夜:早晨或晚上。例: 佢無論晨早暗夜,攏真認真讀書。(他不論白天夜晚,都很認

真讀書。)(七)透風落雨:颳風下雨。

例: 作穡人真辛苦,無論透風落雨攏愛去園做事。(農人真辛苦,不論颳風下雨都要去田裡工作。)

(八)歸年透天:一年到頭。例: 佢个頭路真無閒,歸年透天攏無歇睏。(他的工作很忙,一年

到頭都沒休息。)(九)歇睏:休息。

例: 佢歸日做事,全無歇睏。(他整天工作,完全沒休息。)(十)光爁爁:很亮的樣子。

例: 三更半夜,你个房間猶光爁爁,係在無閒麼个?(三更半夜,你的房間還很亮,是在忙什麼呢?)

(十一)吂:還沒有。 例: 恁晝啊,你猶吂出門,哪會赴上班咧?(這麼晚了,你還沒

出門,怎麼會來得及上班呢?)20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十二)燒暖:溫暖。 例: 寒天送被得孤兒院,帶得佢人燒暖。(冬天送棉被給孤兒

院,帶給他們溫暖。)四、語詞遊戲:記憶大考驗

(一) 教師將語詞卡揭示於黑板上,讓學生看過之後翻面蓋上,並於黑板前的講桌放兩個「塑膠鎚」。

(二)將學生分為二組,各組每次派一名學生上臺比賽。(三) 教師隨意念出一個語詞,由參賽學生拿「塑膠鎚」,並在詞卡上敲

一下,然後大聲唸出語詞,老師再將語詞卡翻過來驗證是否正確。每一次比賽後均需稍微將語詞卡位置變換。

(四)累計搶答正確次數多的組為優勝,給予適當的獎勵。(五)最後由全班學生一起認念語詞。

五、課文深究:(一)內容深究

1.教師提問: 宜多採用開放形式,若學生以國語表達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用客家語發表。

(1)教師問: 傳統个雜貨店和現時个便利商店,有麼个無共款个所在?

(2)教師問: 便利商店个店員講「歡迎光臨」和「勞力光臨」个時,你有麼个感受?

(3)教師問:請講出便利商店有賣哪兜物件和服務?(4)教師問:做生理个人,嘴碼好有麼个好處?

2.角色扮演: 表演課文中相關的內容,讓學生更加了解課文的意涵。

(1) 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扮演店員,另一組扮演顧客的角色;分組分批上臺表演。

(2) 當顧客進門時,店員隨即大聲說出「歡迎光臨」;顧客結帳完畢,將離去時,店員則一起說出「勞力光臨」。

(3)兩組交換角色表演。(二)形式深究

1.句型練習𠊎會跈先生念(1) 教師先帶領學生認念( )內之疊字形容詞。

21

第二課 便利商店

(2) 教師做語詞解釋,並說明其係由一個形容詞加上重疊的修飾詞組合而成。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一。練習一:𠊎會跈先生念電火點到(光爁爁)。車捽到(金箭箭)。油桐花開到(白雪雪)。草發到(青拚拚)。

2.語詞替換教師先解釋前面的( )內是「稱謂詞或代詞」,後面的( )內是「物品」,學生了解之後,指導學生練習語詞替換完成練練習二,並念讀句子。

(麼儕) 去便利商店買 (麼个)

阿姊

去便利商店買

四秀

阿弟 報紙

阿依 汽水

阿怙 雜誌

( 𠊎 ) (飯包)

3.擇䀴望 念䀴望教師先解釋( )內語詞之意義,師生共同討論並選出正確的語詞後,帶領學生念讀句子。練習三:擇䀴望、念䀴望(1)阿哥(◻嘴渴  食肚枵)啊,佢去買一个飯包來食。(2)韶日(◻晨早  暗夜)𠊎討去踅夜市。(3)一入門,店員就講(◻正來尞  歡迎光臨)。(4)這間店,( 歸年透天 ◻三不二時)無歇睏。

參 【綜合活動】

一、短劇表演:(一)主題:便利商店真利便。(二) 內容: 表演去便利商店「購物、繳費、傳真、影印、領錢」等事

項,劇情由學生自編自導。

22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練習一 會跈先生念

1.

2.

3.

4.

10

(三)表演人員: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組。(四)角色:店長、店員甲、店員乙、顧客甲、顧客乙、顧客丙。(五)場地:教室。(六) 其他: 各組先行利用課餘時間討論劇情及演練,上課時抽籤輪流上

臺表演;表演結束後,教師評選表演優異的小組,給予適當的獎勵。

二、統整練習:(一)評量和復習。(二)復習本課課文、主要語詞及發音較困難的語音。

教材分析

壹 【內容】

一、介紹便利商店販售商品種類及提供的服務項目。二、透過體驗學習培養學生溫馨、親切的待人態度。

貳 【形式】

文體:記敘文。

參 【語詞分析】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嘴渴 嘴燥/肚渴

嘴燥/肚渴

嘴燥/肚渴 嘴燥 嘴燥/嘴

渴 口 渴

食肚枵 肚飢 肚飢 肚枵 肚屎枵 肚枵 肚子餓

四秀 零嗒 零嗒 零嗒 噹嗒 零嗒 零食

在你擇 隨你選 隨你擇 隨你選 在你擇 隨你選 任你挑

晨早暗夜 朝晨暗晡 朝晨暗晡 朝晨暗晡 朝脣暗晡 晨早暗晡 白天夜晚

透風落雨 發風落雨 發風落雨 發風落水 發風落雨 發風落雨 颳風下雨

歇睏 放尞 放尞 放尞 放尞 放尞 休息

光爁爁 光華華仔 光華華仔 光華華仔 光華華 光華華仔 很明亮

23

第二課 便利商店

二、分析在你擇:音cai henˋ too,任你挑。「在」字在詔安腔尚有一讀音,為coiˇ,表示存有、存在,如:佢現時無在。

肆 【句型分析】

句型:電火點到( )。   電火點到(光爁爁)。   車捽到(金箭箭)。   油桐花開到(白雪雪)。   草發到(青拚拚)。  ※( )中填入語詞,句意要合乎情理。說明: 「光、金、白、青」是形容詞或名詞當形容詞詞素,在形容詞後面

加上重疊詞當補語,這種修辭技巧,能表示出加成的形容效果,使主題更突出,文句也變得更優美、更有節奏感。

伍 【延伸詞彙】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阿佅 嬰兒 嬰兒 嬰兒 嬰兒 嬰兒 嬰兒

唩 噭 噭 噭 噭 唩 哭

作穡人 耕田人 耕田人 耕田人 耕田人 耕田人 農人

金箭箭 金若若 金若若 金若若 金皙皙 金若若 亮晶晶

青拚拚 青溜溜 青溜溜 青呵呵 青荷荷 青呵呵 草木茂盛的樣子

勞力 恁仔細 多謝 承蒙 勞瀝 承蒙 謝謝

二、分析(一)阿佅:音aˇ moi

ˊ

,嬰兒。(二)唩:音bbooˆ,哭。(三) 作穡人:音zoo

ˊ

sid

ˊ

nginˋ,農人。詔安腔稱「田裡的工作」為「穡」,從事農作就是「作穡」。

24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教學資源壹、社區資源:社區的便利商店或雜貨店。貳、網路資源:各家便利商店網頁及「便利商店」的網路搜尋資料。

補充資料壹、語文小辭典:

一、 韶日:音shioˋ ngid

ˊ

,明天。在詔安腔的語詞中,指「明天」的詞彙有「韶日」和「天光日」兩種說法。

二、 三不二時:音samˇ bud

ˊ

ngi shiˋ,偶爾、有時候。在閩南語為「三不五時」,客家語則為「三不二時」,二者說法不同,意思則相同。例如:佢雖然在外地讀書,毋過三不二時嘛會轉去屋下。(他雖然在外地讀書,不過偶爾也會回家。)

貳、補充教材:「便利商店」最早起源於美國,它原本只是設在高速公路上,提供長途旅客購買食物、飲料的地方,營業時間是從早上7點至晚上11點;後來,便利商店在日本搖身一變成為24小時永不打烊,大家方便的好鄰居,功能也從販賣飲料、包裝食品,延伸到熱食、書報雜誌、代收各項費用、快遞、影印、傳真、ATM等等,讓現代人就算在半夜,也能夠輕鬆處理一切生活上的事務。

25

第二課 便利商店

第三課 奉工

13 14

ti samˇ kooˆ fung gungˇ

第 三 課 奉 工

ngaiˋ daiˆ e sha kiuˇ liˆ cam faˇ bbienˋ cooˆ henˋ henˋ

𠊎𠊎 𠊎 𠊎 𠊎 𠊎 𠊎 𠊎 𠊎 𠊎 𠊎 𠊎 𠊎f i ˆ geuˇ chiuˆ hinnˇ hinnˇ shi bbaˇ gangˇ gangˇ ge ge

水 溝 臭 脝 脝 𠊎 樹 椏 梗 梗 架 架 。 aˇ u ˏ ngiangˆ choo zhioˇ tai gaˇ zoo ˏ puˋ loiˋ zhinˆ liˆ

阿 怙 䀴 著 𠊎 召 大 家 作 垺 來 整 理 𠊎bbu ˏ bienˇ moˋ ti ngi guiˆ

屋 邊 無 第 二 句 𠊎lod ˏ samˇ zhiab ˏ kuˆ loiˋ deuˆ siongˇ kung

捋 衫 摺 褲 來 鬥 相 共 。rhid ˏ deuˇ nginˋ bangˇ cooˆ zhungˆ faˇ

一 兜 人 挷 𠊎 、 種 𠊎 𠊎rhid ˏ deuˇ nginˋ coiˋ shi bbaˇ cinˇ f i ˆ geuˇ

一 兜 人 裁 樹 椏 、 清 水 溝 ; tu shaˋ lung zooˆ dooˆ lauˋ hon dab ˏ di

逐 儕 攏 做 到 流 汗 答 滴 𠊎

ba ˏ pooˋ maˇ loiˋ fung caˋ

伯 婆 嘛 來 奉 茶 。sha kiuˇ ciong bban gooˆ sinˇ samˇ tai gaˇ lungˆ zhinˇ tiongˆ

𠊎 𠊎 像 換 過 新 衫 𠊎 大 家 攏 真 暢 。

注 釋

1. 奉工:義務勞動。2. 𠊎:住。3. 𠊎𠊎:最近。4. 𠊎 :雜𠊎叢生。5. 臭脝脝:臭氣沖天。6. 梗梗架架:形容枝椏橫生。7. 無第二句:二話不說𠊎滿口答應。8. 捋衫摺褲:捲起袖子和褲管。9. 裁樹椏:截短樹枝。10.流汗答滴:汗流浹背。11.奉茶:原指敬茶𠊎此處指提供茶水。

13 14

單元名稱:現代社區

課  次:�第三課 奉工

教學時數:40分鐘×4

適用年級:四年級

課  文 國語對譯

第三課 奉工𠊎蹛个社區,這站花園草𢎙𢎙,水溝臭脝脝,樹椏梗梗架架。阿怙䀴著,召大家作垺來整理,屋邊無第二句,捋衫摺褲來鬥相共。一兜人挷草、種花,一兜人裁樹椏、清水溝;逐儕攏做到流汗答滴,伯婆嘛來奉茶。社區像換過新衫,大家攏真暢!

第三課 義務勞動我住的社區,近來花園雜草叢生,水溝臭氣沖天,樹枝枝椏橫生。爸爸看到,邀大家一起來整理,鄰居二話不說就答應,捲起袖子和褲管來幫忙。有的人拔草、種花,有的人修剪樹枝、清水溝;大家都做得汗流浹背,伯祖母也提供茶水給大家喝。社區就像換上新衣服一樣,大家都很高興!

26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教學目標

壹 能了解課文內容並流暢的朗讀課文。

貳 能了解本課語詞的意義和用法。

參 能以簡單句型練習使用本課詞彙。

肆 能了解義務勞動的意義與價值。

伍 能養成樂於服務的精神。

能力指標1-2-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較複雜的應對語句。1-2-5 能養成良好的聆聽態度,並適當應對。1-2-6 能透過聆聽活動,欣賞並學習他人的客家語文素養。1-2-8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客家族群的文化。2-2-1 能養成主動學習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2-2-3 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較複雜的語句。2-2-6 能用尊重與關懷的態度與人交談。2-2-8 能注意說話的快慢和音量的高低。3-2-6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較複雜的客家語語音。

教學重點

壹 指導學生正確的認念課文。

貳 指導學生認念本課語詞:奉工、草𢎙𢎙、臭脝脝、梗梗架架、無第二句、捋衫摺褲、裁樹椏、流汗答滴、奉茶,並能了解其意義與用法。

參 指導學生了解義務勞動的真諦並培養其樂於服務的精神。

肆 指導學生練習句型:一兜人( ),一兜人( )。

伍 疊字詞練習:一、梗梗架架(AABB)。二、嘴開開(ABB)。

課文大意爸爸邀鄰居整理社區的公園、水溝及修剪樹木,讓社區煥然一新,大家都很高興。

27

第三課 奉工

教學過程

壹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一) 教師: 課文情境圖、語詞卡、圖片或照片、教學CD、蒐集淨灘或

山等環保小故事。(二)學生:預習課文、回想每學期全校環境大掃除的情形。(三)家長:協助子女預習本課課文。

二、引起動機:(一)教師分享有關淨灘或淨山等環保小故事。(二)教師引導學生回想全校大掃除的情形,並做提問:

1. 教師問:學校在大拚掃進前和大拚掃了後,有麼个無共款?2. 教師問:大拚掃了後,你䀴著淨俐个學校,你有麼个感覺?3. 教師問:你人識做過麼个奉工無?4. 教師問:做奉工了後,感覺仰子?

貳 【發展活動】

一、聆聽:引導學生專心聆聽教師或教學CD的念誦示範。二、範讀及跟讀:

(一)教師範讀、全班跟讀、學生分組讀、個別讀、接讀。(二)語音練習:

1.課本語詞語音練習。2.加強發音困難的客家語語音練習: (1)鼻化音:脝(-inn);(2) 舌根鼻音韻母:共、奉、攏、種(-ung);暢(-iung);相、

像(-iong)。(3)雙唇塞音韻母:答(-ab)、摺(-iab)、(4)舌尖塞音韻尾:捋(-od)。

三、重要語詞解釋:教師簡單解釋語詞的意義,也可讓學生依照語詞練習造簡單的句子。(一)奉工:義務勞動。

例: 禮拜日,大家作垺去做奉工,整理社區環境。(星期日,大家一起去義務勞動,整理社區環境。)

28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二)蹛:住。例: 佢个後生蹛在學校个宿舍,年節正有轉屋下。(他兒子住在學

校的宿舍,逢年過節才會回家。)(三)這站:最近。

例: 這站天氣真輒落雨,你出門愛記得隨雨傘!(最近天氣經常下雨,你出門要記得帶雨傘!)

(四)草𢎙𢎙:雜草叢生。例: 社區个公園歸年無整理,草𢎙𢎙,擱有真多蚊蟲。(社區的公

園整年沒整理,雜草叢生,又有很多蚊蟲。)(五)臭脝脝:臭氣沖天。

例: 水溝若無清,積久啊即會臭脝脝。(水溝如果沒有清理,積久了就會臭氣沖天。)

(六)梗梗架架:形容枝椏橫生。例: 樹若無人修剪,樹椏會生到梗梗架架。(樹木若沒修剪,樹枝

會長得枝椏橫生。)(七)無第二句:二話不說,滿口答應。

例: 朋友有艱難請佢鬥相共,佢無第二句即講好。(朋友有困難請他幫忙,他二話不說就答應。)

(八)捋衫摺褲:捲起袖子和褲管。例: 大家捋衫摺褲,作垺來整理社區公園。(大家捲起袖子和褲

管,一起來整理社區公園。)(九)裁樹椏:截短樹枝。

例: 大風討來啊,傷大頭个樹愛裁樹椏,正毋會得風吹倒。(颱風快來了,太大棵的樹要截短樹枝,才不會被風吹倒。)

(十)流汗答滴:汗流浹背。例: 大家做奉工,做到流汗答滴,毋過真歡喜。(大家義務勞動,

做得汗流浹背,不過很高興。)(十一)奉茶:原指敬茶,在此指提供茶水。

 例: 成過在莊外路脣个茶亭,會有好心人奉茶。(從前在鄉下路旁的茶亭,會有善心人士提供茶水。)

四、語詞遊戲:(一)語詞找朋友:揭示語詞卡,先將字卡、詞卡、句卡配對,再認念。

1.句卡:(1)花園草𢎙𢎙,水溝臭脝脝,樹椏梗梗架架。

29

第三課 奉工

(2) 阿怙召大家作垺來整理,屋邊無第二句,捋衫摺褲來鬥相共。(3)一兜人挷草,一兜人裁樹椏,逐儕攏做到流汗答滴。(4)社區像換過新衫,大家攏真暢!

2. 詞卡: 草𢎙𢎙、臭脝脝、梗梗架架、作垺、捋衫摺褲、鬥相共、挷草、裁樹椏、流汗答滴、真暢。

3.字卡:𢎙、脝、捋、挷。(二)聽音辨詞:聽客語詞彙,找出對應的語詞卡。

1.教師先說出語詞卡的詞語,請學生上臺找出對應的語詞卡。2. 學生說出另一個語詞卡的詞語,並請其他學生上臺找出對應的語詞卡。

五、課文深究:(一)內容深究

1. 教師提問:宜多採用開放形式,若學生以國語表達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用客家語發表。(1) 教師問: 這課个社區,自底係麼个樣?(花園草𢎙𢎙,水溝

臭脝脝,樹椏梗梗架架。)(2) 教師問: 這課係哪儕去整理社區个花園和水溝?(阿怙和屋

邊个人。)(3) 教師問: 大家仰子整理社區?(一兜人挷草、種花,一兜人

裁樹椏、清水溝。)(4) 教師問: 大家做奉工做到仰子?(大家做到流汗答滴,毋過

逐儕攏真暢!)2.角色扮演:表演課文中的內容,讓學生更加了解課文意涵。(1)主題:大家義務勞動整理社區環境。(2)角色:旁白者、爸爸、伯祖母、鄰居若干人。(3)其他: 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組,依課文內容表演,學生也可

以自由發揮以增加戲劇內容;學生表演完畢,教師予以講評與鼓勵。

(二)形式深究1.排䀴望 念䀴望教師先將語詞卡揭示於黑板上,再請學生上臺練習組合排列並念出來,師生討論後全班一起認念,並完成課本練習一。(1)①草𢎙𢎙 ②這站 ③花園( ② ③ ① )(2) ①做到 ②攏 ③流汗答滴④逐儕( ④ ② ① ③ )

30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2.句型練習:(1) 教師舉例AABB重疊結構詞,說明

AB二字不一定為複合詞,詞義是相近或相異的實語素,重疊結構能使其詞義有強化的作用,教師解釋後請學生練習及發表,並完成課本練習二。梗梗架架(老老嫩嫩)(淨淨俐俐)

(2)聽䀴望 講䀴望a.教師先帶領學生認念( )內詞彙。b. 教師做語詞解釋及說明前後二個( )內的語詞必須屬於同一類活動的語詞,例如:挷草、裁樹椏都是屬於整理花木之相關活動,唱歌、打籃球都是屬於休閒活動等。

c.句型:一兜人( 挷草、種花 ),一兜人(裁樹椏、清水溝)。d.練習:

(a)一兜人(唱歌、跳舞),一兜人(行棋、打籃球)。3.填䀴望、讀䀴望教師先解釋語詞,再指導學生將語詞填入適當的( )內,完成課本練習三。語詞:(1)目珠金金 (2)臭脝脝 (3)草𢎙𢎙 (4)嘴開開練習:(1)阿婆个菜園,真久無整理,(草𢎙𢎙)。(2)老虎(目珠金金)一直䀴𠊎。(3)先生講古足好聽,𠊎聽到(嘴開開)。(4)水溝真久無清,(臭脝脝)。

參 【綜合活動】

一、體驗活動:(一) 教師利用午休或課餘時間,選擇一處有待整理的場所,如:教室前

洗手臺、花圃、水溝或廁所,親自帶領學生實際體驗義務勞動。(二) 藉由教師提問以引導學生省思,使學生了解義務勞動的真諦並體驗

義務勞動之後的感受。31

第三課 奉工

練習一 排 望 念 望

練習二 聽 望 講 望

1.教師問:人今日做个這兜敢係奉工?成過你識做過無?2.教師問:你做這兜奉工對大家有麼个好?3.教師問:大家若攏毋肯做這兜奉工,學校即會變做仰子?4.教師問:你做奉工了後个心情感覺仰子?

二、統整練習(一)復習或評量。(二)復習本課課文、主要語詞及發音困難的語音練習。

教材分析

壹 【內容】

社區的花園、水溝及樹木很久沒整理,在大家分工合作整理之下,把社區整理得像換件新衣一般,每個人都非常高興。

貳 【形式】

文體:記敘文。

參 【語詞分析】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蹛 歇 歇 戴 戴 戴 住

這站 恁久 恁久 恁久 恁久 恁久 近來

草𢎙𢎙 草弄弄仔 草莽莽仔 草弄弄仔 草弄弄 草弄弄仔 雜草叢生

水溝 壢溝 圳溝 壢溝 壢溝 壢溝 水溝

臭脝脝 臭肨肨仔 臭肨肨仔 臭肨肨仔 臭肨肨 臭肨肨仔 臭烘烘

樹椏 樹桍 樹杷 樹桍 樹椏 樹桍 樹枝

梗梗架架 惹惹杈杈 惹惹杈杈 惹惹杈杈 惹惹杈杈 惹惹杈杈 枝椏橫生

無第二句 無下二句 無下二句 無下二句 無下次句 無下二句 二話不說

捋衫摺褲 攎手捋腳 攎手捋腳 攎手捋腳 攎手捋腳 攎手捋腳 捲起袖子和褲管

鬥相共 𢯭手 𢯭手 𢯭手 𢯭手 𢯭手 幫忙

裁樹椏 鐓樹桍 倒樹杷 鐓樹桍 鐓樹椏 鐓樹桍 截短樹枝

流汗答滴 汗流脈落 大汗被身 汗流脈落 汗流脈落 汗流脈落 汗流浹背

32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二、分析 (一)蹛:音daiˆ,住。(二) 捋衫摺褲:「捋」字有二讀,一讀「lod

ˊ

」,如「捋嘴鬚」,又讀「loo

ˊ

」,如「捋菜」、 「捋果子」。(三) 流汗答滴:音lauˋ hon dab

ˊ

di,汗流浹背。「流」字有二讀,一般讀「liuˋ」,如:交流道、流行;另外一讀「lauˋ」,如:流血、流鼻。「流水水流」讀為「 liuˋ fiˆ fiˆ lauˋ」。

肆 【句型分析】

句型:一兜人( ),一兜人( )。   一兜人(挷草、種花),一兜人(裁樹椏、清水溝)。   一兜人(掃泥下、排桌凳),一兜人(捽烏枋、洗窗門)。   一兜人(唱歌、跳舞),一兜人(行棋、打籃球)。  ※前後( )中填入活動名稱,句意要合乎情理。

伍 【延伸詞彙】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無共款/無共樣 無共樣 無共樣 無共樣 無共樣/

無共款 無共樣 不一樣

二、分析(一)無共款:音moˋ kung kuanˆ,不一樣。 (二) 識做過無:音shid

ˊ

zooˆgooˆmoˇ,曾做過嗎。「無」,本調為高降調53,連讀時變調為中平調33,例如「無閒」的「無」變調為33;然而當其為詞尾時,如:你好無、你有無、你識去無,則讀為陰平調11,此一變調現象為「後字變調」。

33

第三課 奉工

教學資源網路資源:慈濟全球資訊網 http://www.tzuchi.org.tw/

補充資料補充教材:

一、 「奉工」一詞原是日本人的用語,中文是指「義務勞動」,那是一種沒有酬勞、替公家做的、服務性質的事;與現代「志工」的性質相同。

二、 奉茶:敬茶。此一用語原是指「端茶敬客」,或是指「用茶水祭祀神明、祖先」。在臺灣早期,人們為了行善,常有人在茶亭、門口、樹下或路邊擺著茶壺、茶杯,讓路過的行人自行取用,現在這種奉茶的情景已不常見到。

三、 後字變調:客家語詞彙的連讀變調原則,一般為最後一個字保留本調,前面的字會有規則性的變調現象;除此以外,也有一些詞彙的第一個字不變調,而是後面的字有變調現象,如:好無、你人、佢人、𠊎人、人、入來、落來、出去、賣去……等等,都是第一個字不變調,而是第二個字產生變調的現象,此一變調現象稱為「後字變調」。

34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第四課 社區圖書館

17 18

ti siˆ kooˆ sha kiuˇ tuˋ shiˇ guanˆ

第 四 課 社 區 圖 書 館

caˇ ngid ˏ chinˋ zooˆ ngaiˋ kuiˆ tuˋ shiˇ guanˆ zia ˏ shiˇ

    昨 日 晨 早 , 𠊎𠊎 𠊎 圖 書 館 𠊎 書, da tai munˋ keuˆ rhiangˆ choo rhid ˏ zhongˇ gungˇ gooˆ minˆ shong

在 大 門 口 , 影 著 一 張 公 告 , 面 上an ˏ siaˆ

按 寫 :

hooˆ sioˇ sid ˏ hooˆ sioˇ sid ˏ

好 消 息   好 消 息 shiedˋ dooˆ looˆ hoo dooˆ looˆ bunˆ guanˆ da ngiedˋ

食 到 老 , 學 到 老 。 本 館 在 1 2 月 ngid ˏ ( leˆ baiˆ ngid ˏ ) chinˋ zooˆ giuˆ deemˆ tooˆ giˆ pen aˇ

2 0 日 ( 禮 拜 日 ) 晨 早 九 點 討 舉 辦 「 阿gungˇ aˇ maˋ mienˆ fuiˆ hoo shongˇmiongˆ e ua tung fanˇ

公 、 阿 媽 免 費 學 上 網 」 个 活 動 , 歡ngiangˋ tai gaˇ loiˋ camˇ gaˇ

迎 大 家 來 參 加 。booˆ miangˋ fongˇ shid ˏ

報 名 方 式 : hien chongˋ booˆ miangˋ bunˆ guanˆ rhid ˏ leuˋ fu bbu chiˆ

1 .現 場 報 名 : 本 館 一 樓 服 務 處 。 teen bba booˆ miangˋ funˇ giˇ

2 .電話報名: ( 0 2 ) 1 2 3 4 5 6 7 8分機9 0 0。 sha kiuˇ tuˋ shiˇ guanˆ kiˆ

                  社 區 圖 書 館 啟

ngaiˋ rhid ˏ zhenˆ kuiˆ suiˋ gaˇ aˇ gungˇ gongˆ liˆ gaiˆ hooˆ

    𠊎𠊎 一 𠊎 𠊎 𠊎 𠊎 阿 公 𠊎 𠊎 个 好sioˇ sid ˏ aˇ gungˇgongˆ hooˆ oˇ dooˆ shiˋ ngaiˋ

消 息 , 阿 公 𠊎 : 「 好 喔 ! 到 時 𠊎𠊎bbue tuˆ henˋ aˇ maˋ zoo ˏ puˋ kuiˆ

會 渡 你 阿 媽 作 垺 𠊎 。 」

注 釋

1. 昨日晨早:昨天早晨2. 影著:不經意的看到。3. 面上:上面。4. 𠊎:立刻、馬上。5. 你阿媽:你的祖母。

17 18

單元名稱:現代社區

課  次:�第四課� �

社區圖書館

教學時數:40分鐘×4

適用年級:四年級

課  文 國語對譯

第四課 社區圖書館昨日晨早,𠊎去圖書館借書,在

大門口,影著一張公告,面上按寫

好消息 好消息食到老,學到老。本館在12月20

日(禮拜日)晨早九點討舉辦「阿公、阿媽免費學上網」个活動,歡迎大家來參加。報名方式:1.現場報名:本館一樓服務處。2.電話報名:(02)12345678分機900。

社區圖書館啟

𠊎一轉去隨拁阿公講這个好消息,阿公講:「好喔!到時𠊎會渡你阿媽作垺去。」

第四課 社區圖書館昨天早上,我去圖書館借書,在

大門口,我不經意的看到一張公告,上面這樣寫著

好消息 好消息活到老,學到老。本館在12月20

日(星期日)早上九點要舉辦「阿公、阿媽免費學上網」的活動,歡迎大家來參加。報名方式:1.現場報名:本館一樓服務處。2.電話報名:(02)12345678分機900。

社區圖書館啟

我一回到家馬上向祖父講這個好消息,祖父說:「好啊!到時我會帶你的祖母一起去。」

35

第四課 社區圖書館

教學目標

壹 能了解課文內容並流暢的朗讀課文。

貳 能了解本課語詞的意義和用法。

參 能替換使用本課句型、詞彙

肆 能了解社區圖書館的功能。

伍 能了解應用文公告的形式及內容。

陸 能養成使用圖書館的習慣。

能力指標1-2-2 能聽懂日常生活的宣布與說明。1-2-5 能養成良好的聆聽態度,並適當應對。1-2-9 能運用科技與資訊,提升聆聽客家語之能力。2-2-1 能養成主動學習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2-2-3 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較複雜的語句。2-2-7 能使用視聽與資訊工具學說客家語。2-2-8 能注意說話的快慢和音量的高低。3-2-6 能運用標音符號拼讀較複雜的客家語語音(如聲母+複韻母)。

教學重點

壹 指導學生正確的認念課文。

貳 指導學生認念本課語詞:昨日晨早、影著、面上、隨、你阿媽、作垺去,並了解其意義與用法。

參 指導學生了解現代圖書館與傳統圖書館的不同。

肆 指導學生正確使用電子書、資料庫、電子地圖等工具。

伍 指導學生培養學生愛上圖書館的好習慣,以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陸 指導學生練習句型:一、( )𠊎在路上堵著佢。二、𠊎在( ),( )著一張( )。

36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課文大意社區圖書館是我們借書、閱讀的場所,又舉辦許多活動,提供社區民眾共同參與,它是我們的好鄰居。

教學過程

壹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一) 教師: 蒐集圖書館相關資料、圖片或照片,製作語詞卡及了解社區

圖書館實際運作情形。(二) 學生: 預習本課課文;到學校圖書室、社區圖書館實際參訪,並蒐

集圖書館的簡介。(三)家長:協助子女預習本課課文及說明使用社區圖書館的經驗。

二、引起動機:(一)教師問:

1.在圖書館內底會用尋著麼个資料?2.在圖書館內底會用䀴著哪兜書? 3.你屋下附近个社區圖書館有辦過哪兜活動?

貳 【發展活動】

一、聆聽:引導學生專心聆聽教師或教學CD的念誦示範。二、範讀及跟讀:

(一)教師範讀、全班跟讀、學生分組讀、個別讀、接讀。(二)語音練習:課本語詞語音練習。(三)加強發音困難的客家語語音練習:

1.舌尖面(舌葉)擦音聲母:影(rh-)。2.元音韻母:課、學、老、討、到、著、告、報、早、好(-oo)。3.舌根鼻音韻尾:網、講、公、動、名(-ng)。

三、重要語詞解釋:教師簡單解釋語詞的意義,再用例句來輔助說明,也可請學生依照語詞練習造簡單的句子。

37

第四課 社區圖書館

(一)昨日晨早:昨天早晨例: 昨日晨早,𠊎透早即去學校讀書。(昨天早上,我一大早就去

學校上課。)(二)影著:不經意的看到。

例: 在學校公佈欄,𠊎影著一張招生公告。(在學校的公佈欄,我不經意的看到一張招生公告。)

(三)面上:上面。例: 桌崠面上有真多蟻子趖來趖去。(桌子上面有許多螞蟻爬來爬去。)

(四)隨:立刻、馬上。例: 學生轉去屋下,愛隨做功課。(學生回到家中,要馬上寫功

課。)(五)你阿媽:你的祖母。

例: 你阿媽這站身體有勇無? (你的祖母這陣子身體是否健康?)

四、語詞遊戲:(一)踩地雷遊戲:

1.在教室內區畫出四個區塊,由一位同學上臺擔任踩地雷者。2. 踩地雷者面對黑板上的詞卡背對全班,數1~10後喊「恬恬」,此時同學選好各自的區塊。

3. 由踩地雷者選擇一詞卡,並念出來,站在該詞卡位置的同學全數淘汰。

4.其餘同學再繼續此活動,直到產生冠軍為止。5.由冠軍同學擔任踩地雷者,黑板上詞卡全部更換,繼續此遊戲。

(二)詞語接龍:教師先提示同學圖書館內有那些東西或書籍。1. 教師先說出一個有關圖書館的東西或書籍的語詞,再由學生按座號順序接龍。

2. 依此順序,每個同學各講一項,不得重覆,說不出來的同學遭到淘汰,直到最後冠軍出現。全班給予愛的鼓勵。

3.最後由全班一起認念課文。五、課文深究:

(一)內容深究1. 教師提問:教師先介紹圖書館內的設備、書籍、運作方式,然後採用開放形式回答,若學生以國語表達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用客家語發表。

38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1)教師問:用圖書館个時應該注意麼个? (2)教師問:社區圖書館有辦麼个活動?(3)教師問:在圖書館內底,有麼个書?(4)教師問:你理想个圖書館係麼个樣?

2.參訪活動:(1)教師帶領學生至學校圖書室參觀。(2)教師講解圖書室提供之服務項目及使用圖書室的方法。(3)指導學生做一個受人歡迎的好讀者。

(二)形式深究1.句型練習語詞選擇:在句子中選出適當的語詞(1) 教師先將「今日」、「天光日」、「韶日」、「昨日」這些

詞卡貼在黑板上並予以解釋。(2) 將「(今日/天光日)𠊎在路上堵著佢。」之句子貼在黑板,

由學生念完後,選出適合的語詞,全班一起複誦,並完成課本練習一。練習一:擇䀴望、念䀴望選出適當个語詞囥到內底,正過拁文句念出來。

a.( 今日 ◻天光日)𠊎在路上堵著佢。b.( 天光日 ◻昨日)先生討渡𠊎去跋山。c.(◻天光日  昨日)𠊎拁這本書䀴了啊。

2. 造句練習:仿照前面的句子跟著造出類似的句子練習二:照樣造句(1)𠊎在(大門口),(影)著一張(公告)。(2)𠊎在(桌 崠),(䀴)著一張(相片)。(3)𠊎在(泥 下),(撿)著一張(批)。

3.詞義辨別:辨別詞意相似及相反的詞練習三:讀䀴望 畫䀴望意思較倚个畫○,無共款个畫╳(1)晨早 ( ╳ ) 暗夜 (2)昨日 ( ╳ ) 韶日(3)面上 ( ○ ) 上崠 (4)隨 ( ○ ) 黏時

39

第四課 社區圖書館

六、音標教學:音標辨認 請學生完成課本練習四:音標綜合練習一(一)跈先生念,聽出哪位無共樣。

1. (文字只是提供教師念時的媒介而已,教師可以撇開文字直接由發音來教學,主要教導學生由聽發音的當中分辨出它的聲母來,學生不見得要認識字。)

2. 聲母m、f相當於注音符號的ㄇ、ㄈ。m會用到兩片嘴唇發音,先閉合再隨著發音張開。f則是用上牙齒和下唇來發音。bb的發音較難,也是用到上下嘴唇發音。(1) m :mo(無)、mui(尾)、ma(馬)、man(滿)、mong(望)、mad(襪)、mu(墓)

(2) f :foo(和)、fui(會)、fa(花)、fan(繁)、fong(房)、fad(發)、fu(福)

(3) bb:bboo(禾)、bbui(胃)、bba(話)、bban(萬)、bbong(旺)、bbad(斡)、bbu(屋)

(教學時,以縱列比對方式進行。)(二)聲母辨認:跈先生念,聽出聲母个差別來。

1. (文字只是提供教師念時的媒介而已,教師可以撇開文字直接由發音來教學,主要教導學生由聽發音的當中分辨出它的聲母來,學生不見得要認識它。)

2. 聲母n相當於注音符號的ㄋ,發音時用到舌頭和上齒。聲母ng的發音比較難,利用舌根發音。(1) n :nai(耐)、ni(泥) 、nau(腦)、nun(嫩)(2)ng:ngai(𠊎)、ngi(二)、ngau(咬)、ngun(銀)(3) z :zi(際)、ziu(酒)、zin(進)、ziang(靚)(4) g :gi(繼)、giu(九)、gin(敬)、giang(驚)(5) c :ci(妻)、cien(遷)、ciang(青) (6) k :ki(欺)、kien(牽)、kiang(輕)(7) s :si(死)、sin(新)、siong(相)(8) h :hi(希)、hin(興)、hiong(香)

(教學時,以上下比對方式進行。)

40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參 【綜合活動】

一、認識中國圖書分類法  「中國圖書分類法」是以「杜威分類法」為基礎,增加中國圖書方面的類目,以創造出較適合我們需要的圖書分類法。教師可大致講解中國圖書分類法,使學生有一入門概念。

000 總類 300 科學類 600-700 史地類

100 哲學類 400 應用科學類 800 語文類

200 宗教類 500 社會科學類 900 藝術類

二、愛上圖書館(一) 配合練習活動二的參訪活動,由教師帶著全班同學一起到學校圖書

室,對圖書室的內部陳設、館藏、圖書分類等做一介紹。(二) 請學生事先查詢圖書館相關資訊,參觀圖書室時要做筆記或用數位

相機拍照。(三)參觀完後,請同學用客家語說出心得。

三、統整練習(一)復習和評量。(二)復習本課課文、主要語詞及發音較困難的語音。

教材分析

壹 【內容】

鼓勵學生積極使用圖書館,養成喜歡讀書的習慣。

貳 【形式】

文體:應用文。

41

第四課 社區圖書館

參 【語詞分析】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昨日 昨晡日 昨晡日 昨晡日 昨晡日 昨晡日 昨天

影著 影著 影著 影著 影著 影著 不經意的看到

按 恁樣 恁仔 恁樣 恁泥 恁樣 這樣

隨 跈等 跈等 跈等 跈緊 跈等 馬上、立刻

作垺 共下 共下 共下 共下 共下 一起

二、分析(一)按:音an

ˊ

,又音in

ˊ

,這樣。即係按,就是這樣子。(二) 隨:有兩種意義,有馬上、立刻的意思,也有「攜帶」的意思,例

如,成過个人讀書攏愛隨飯包 (以前的人上學都要帶便當)。(三) 作垺:音zoo

ˊ

puˋ,一起,與「共下」的意思相同。例如,大家作垺讀書。(大家一起讀書)

肆 【句型分析】

句型一:(今日)𠊎在路上堵著佢。    (天光日)先生討渡𠊎去跋山。    (昨日)𠊎拁這本書䀴了啊。   ※( )中填入時間副詞,句意要合乎情理。  說明: 在路上遇到人是屬於已發生過的事,不能預測未來會遇到誰,

此處教導學生正確地使用時間副詞。句型二:𠊎在( ),( )著一張( )。    𠊎在(大門口),(影)著一張(公告)。    𠊎在(桌崠),(䀴)著一張(相)。    𠊎在(公園),(提)著一張(廣告)。   ※ 第一個( )內填入「地點」,第二個( )內填入「動作」,

第三個( )內填入「名詞」,句意要合乎情理。

42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伍 【延伸詞彙】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蟻子 蟻公 蟻公 蟻公 蟻公 蟻公 螞蟻

二、分析(一)蟻子:音ngiˆ zuˆ,螞蟻。(二)飯包:音pon bauˇ,便當。

教學資源壹、社區資源:學校或社區的圖書館。貳、參考圖書:

一、 涂春景 2002《聽算無窮漢—有韻的客話俚諺1500則》,臺北市:涂春景。

二、 鄒錦秋 2008《高中圖書館的經營理念與實務章則》,臺中市:鄒錦秋。

參、網路資源:一、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http://hakka.dict.edu.tw/二、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 http://www.ncl.edu.tw/mp.asp三、網路上的網站圖書館。

補充資料壹、俗諺

一、子弟毋讀書,可比無目珠。(家中子弟不讀書,就像是沒有眼睛一般。)二、少年毋會曉想,食老毋成樣。(年輕時不肯奮鬥,到老一事無成。)三、 窮人毋斷豬,富貴毋斷書。(窮人必須不斷的養豬,有錢人家的子弟不

可不讀書,如此家庭才有希望。)四、作穡愛供豬,後生愛讀書。(農人要養豬,兒子要讀書。)五、牛愛絭鼻,人愛教治。(牛要穿鼻,人要教育。)六、讀毋會盡个書,行毋會了个路。(讀不盡的書,走不完的路。)七、人愛得人念,火愛得人點。(人需要別人的指教,火需要人來點著它。)

43

第四課 社區圖書館

貳、補充教材認識圖書館:本文摘自《高中圖書館的經營理念與實務章則》鄒錦秋一、圖書館的意義

「圖書館就是將人類思想言行的各項記錄,加以蒐集、組織、保存以便於利用的機構。」圖書館在蒐集這些資料以外,更必須將資料分類、編目,使讀書在浩瀚的書庫中較能輕易的找到資料,加以利用。

二、圖書館的種類(一)國家圖書館(二)公共圖書館(三)專門研究圖書館(四)大專院校圖書館(五)中小學圖書館

三、圖書館的功能(一)保存文化遺產(二)教育社會大眾(三)供給研究資料(四)傳播文化

四、現代圖書館的地位(一)教學資源中心(二)指導學習中心 (三)教學研究中心(四)閱讀寫作中心(五)休閒娛樂中心

44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第五課 過年

21 22

ti mˆ kooˆ gooˆ neenˋ

第 五 課 過 年

sinˇ neenˋ dooˆ sinˇ neenˋ dooˆ

新 年 到   新 年 到 tai gaˇ loiˋ biangˆ sooˆ

大 家 來 拚 掃 ngibˋ neenˋ gaˆ

入 年 駕cheˇ teemˋ banˆ pen neen fooˆ

炊 甜 粄   辦 年 貨 bban munˋ fungˋ dab ˏ chinˇ lienˋ

換 門 紅   貼 春 聯looˆ looˆ nun nun ngiangˋ sinˇ neenˋ

老 老 嫩 嫩 迎 新 年 shiedˋ f i ˆ neem choo f i ˆ ngienˋ teuˋ

食 水 念 著 水 源 頭 neenˋ samˇ shibˋ oiˆ baiˆ gungˇ maˆ

年 三 十 愛 拜 公 媽gaˇ gaˇ bbu ˏ bbu ˏ kinˆ tonˋ bbienˋ

家 家 屋 屋 慶 團 圓

tonˋ bbienˋ pon zhinˇ pongˇ paiˆ

團 圓 飯   真 豐 沛 shiedˋ bauˆ rhia

食 飽 夜 aˇ gungˋ bunˇ za ˏ neenˋ cienˋ

阿 公 分 矺 年 錢 mong ngaiˋ pinˋ onˇ rhiu kongˇ kien

望 𠊎𠊎 𠊎 𠊎 𠊎 𠊎 𠊎 neenˋ cuˇ rhid ˏ

年 初 一 pauˆ shangˇ looˋ guˆ nau lienˋ lienˋ

炮 聲 鑼 鼓 鬧 連 連 tai geˇ sioˆ hong hiˆ rhiongˋ rhiongˋ

大 街 小 巷 喜 洋 洋 zhoo ˏ sinˇ samˇ zhoo ˏ sinˇ heˋ kuiˆ baiˆ neenˋ

著 新 衫 著 新 鞋 去 拜 年 tai gaˇ fanˇ teuˋ hiˆ mienˆ gooˆ sinˇ neenˋ

大 家 歡 頭 喜 面 過 新 年

注 釋

1. 入年駕:農曆12月25日,客家習俗為年假的開始。

2. 甜粄:年糕。3. 門紅:貼在門楣上的五福聯。4. 老老嫩嫩:老老少少。5. 念著:想著。6. 年三十:除夕。

7. 拜公媽:祭拜祖先。8. 豐沛:豐盛。9. 食飽夜:吃過晚飯。10.矺年錢:壓歲錢。11.望:希望。12.炮:鞭炮。13.歡頭喜面:笑容滿面。

21 22

單元名稱:傳統民俗

課  次:�第五課 過年

教學時數:40分鐘×4

適用年級:四年級

課  文 國語對譯

第五課 過年新年到,新年到,大家來拚掃。入年駕,炊甜粄、辦年貨、換門紅、貼春聯,老老嫩嫩迎新年。食水念著水源頭,年三十愛拜公媽,家家屋屋慶團圓。團圓飯,真豐沛,食飽夜,阿公分矺年錢,望平安又康健。年初一,炮聲鑼鼓鬧連連,大街小巷喜洋洋。著新衫,著新鞋,去拜年。大家歡頭喜面過新年。

第五課 過年新年到,新年到,大家來打掃。農曆12月25日後,蒸年糕、辦年貨、換五福聯、貼春聯,老老少少迎新年。飲水要想著水源頭,除夕要祭拜祖先,家家戶戶慶團圓。團圓飯真豐盛,吃過年夜飯,爺爺給壓歲錢,希望我平安又健康。年初一,鞭炮鑼鼓響不停,到處很熱鬧,大街小巷喜洋洋。穿新衣,穿新鞋,去拜年。大家笑容滿面過新年。

45

第五課 過年

教學目標

壹 能聽懂並用客家語說出本課課文的語詞、語句。

貳 能以簡單句型練習使用本課詞彙。

參 能了解過年的習俗。

肆 能了解過年祭拜祖先、慎終追遠的客家文化。

伍 能養成對傳統習俗的關心、尊重及喜愛。

能力指標1-2-5 能養成良好的聆聽態度,並適當應對。1-2-7 能透過聆聽活動,主動積極延伸學習客家語文。1-2-8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客家族群的文化。2-2-1 能養成主動學習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2-2-4 能運用客家語簡單的回應問題。2-2-5 能用客家語說出得體有禮貌的問候詞。2-2-6 能用尊重與關懷的態度與人交談。3-2-1 能知道客家語字音的組成三要素:聲母、韻母、聲調。

教學重點

壹 指導學生體會過年精采熱鬧的情形。

貳 指導學生正確的朗讀課文。

參 指導學生學會本課主要語詞:入年駕、門紅、拜公媽、老老嫩嫩、年三十、豐沛、矺年錢、望、炮。

肆 指導學生認念客家語-oi韻、-ien韻。

伍 指導學生認識過年習俗及會說過年的吉祥話。

陸 指導學生練習句型:認識疊字型語詞,並將句子加長。

課文大意新年到,家家戶戶熱鬧慶團圓的同時,要飲水思源、慎終追遠。

46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教學過程

壹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一)教師:蒐集過年的習俗、典故、圖片及資料,並瞭解實際內涵。(二)學生:預習本課課文,並蒐集過年時的各種活動資料。 (三)家長:協助子女預習本課課文及相關語彙。

二、 引起動機: 共同觀賞師生提供的過年資料,並請學生發表,以引起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貳 【發展活動】

一、聆聽:引導學生專心聆聽教師念誦CD示範。二、範讀及跟讀:

(一)教師範讀、全班跟讀、學生分組讀、個別讀、接讀。(二)語音練習:課本語詞語音練習。(三)加強發音困難的客家語語音練習:

1.雙脣濁塞音聲母:屋(bb-)。2.舌根鼻音聲母:入、源、迎、𠊎(ng-)。3.元音韻母:來、愛、開(-oi)。4.雙唇鼻音尾韻母:甜、念、三、衫(-m)。5.舌尖鼻音尾韻母:團、安(-on)。6.雙唇塞音韻尾:入、貼、十(-b)。7.舌尖塞音韻尾:食、一(-d)。

三、重要語詞解釋:教師簡單解釋語詞的意義,可用例句來輔助說明,也可再請學生依語詞造簡單的句子。(一)入年駕:農曆12月25日,客家習俗為年假的開始。

例: 入年駕以後,剃頭會略略仔起價。(進入年假以後,理髮會稍稍漲價。)

(二)甜粄:年糕。例: 過年个時務,阿依會炊甜粄。(過年的時候,媽媽會蒸年糕。)

47

第五課 過年

(三)門紅:貼在門楣上的五福聯。例: 年討到位啊,阿爸上街去買門紅和春聯。(快過年了,爸爸去

街上買五福聯和春聯。)(四)老老嫩嫩:老老少少。

例: 伯公生,真鬧熱,老老嫩嫩在伯公廟前䀴戲。(土地公生日,真熱鬧,老老少少在土地公廟前看戲。)

(五)念著:想著。例:食水念著水源頭,確實無毋著。(飲水思源,一點都沒錯。)

(六)年三十:除夕。例: 在臺北食頭路个大哥,年三十正轉來過年。(在臺北做事的大

哥,除夕那天才回家過年。)(七)拜公媽:祭拜祖先。

例: 客家風俗,新娘正入門,愛先拜公媽。(客家習俗新娘才進門,要先祭拜祖先。)

(八)豐沛:豐盛。例: 上屋阿伯做生日請人客,真豐沛喔!(鄰居伯父過生日請客,

酒席很豐盛哦!)(九)食飽夜:吃過晚飯。

例:食飽夜,𠊎和阿弟在坪賞。(吃過晚飯,我和弟弟在院子玩。)(十)矺年錢:壓歲錢。

例: 年三十夜,細子人提著矺年錢真歡喜。(除夕夜,小孩子拿到壓歲錢,很高興。)

(十一)望:希望。例: 卓蘭个葡萄真好食,望大家較輒來買。(卓蘭的葡萄很好吃,

希望大家多多來買。)(十二)炮:鞭炮。

例: 年初一,雞吂啼,炮聲連連,𠊎暢到睡毋會去。(年初一,公雞未叫,鞭炮聲響個不停,我高興的睡不著覺。)

(十三)歡頭喜面:笑容滿面。例: 阿榮逐日歡頭喜面,真得人惜。(阿榮每天笑容滿面,很惹人

疼愛。)

48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四、音標教學:讓學生聽辨及認識本課-oi韻、-ien韻的音標,並按照不同調型讓學生輪流練習每一個結合的聲韻,答對時給予掌聲鼓勵。(一)複合元音-oi韻母:oi、loi、koi。(愛、來、開)(二) 鼻音韻尾ien:bbien、cien、kien、lien、neen。(圓、錢、健、

連、年)五、語詞教學:

(一) 語詞聯想:教師提出一個語詞,請學生說出聯想出的有關語詞,看哪一組說出最多。1. 從課文中找出跟年俗相關的三音詞詞彙:「入年駕,炊甜粄、辦年貨、換門紅、貼春聯、矺年錢、著新衫、著新鞋……」。

2. 除課文外,聯想出跟年俗相關的三音詞詞彙,並簡單說明意義。「放紙炮、戴新帽、拜天公、拜伯公、食早齋、安太歲、轉外家、矺神桌……」。

(二)傳聲筒遊戲:1. 將小朋友依座位分成幾個小組,各組派一人,教師拿出上面課文外跟年俗相關的三音詞詞彙,請學生認讀後,回各組逐次傳遞給下一位。

2.各組最後一位學生,向全班報告所聽到的語詞。3.各組計分競賽。

六、課文深究:認識過年習俗。(一)內容深究

教師提問:採用開放形式回答,若學生以國語表達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用客家語發表。1. 教師問: 過年討到位啊,你會鬥相共做麼个?(拚掃、㓾頭牲、

貼春聯……)。2. 教師問: 過年拜公媽會用著哪兜物件?(金紙、香、紙炮、牲

儀……)。3. 教師問: 入年駕了後,屋下人會做麼个來迎新年?(炊甜粄、辦

年貨、換門紅、貼春聯……)。4. 教師問: 年三十夜,有哪兜快樂个事情?(食團圓飯,分矺年

錢……)。5. 教師問: 年初一,又有哪兜鬧熱、快樂个事情?(放炮、拜

年……)。49

第五課 過年

6. 教師問: 你會講麼个拜年个好事?(新年快樂、新年恭喜、財丁兩旺、財源廣進、心想事成、萬事吉利、大趁錢、恭喜發財、恭喜恭喜紅包大包來。)

7. 教師問: 過新年你有麼个新个希望?(平安又康健、成績好……)

(二)形式深究1.句型練習:(1)認識疊字型語詞,並將句子加長。

(鬧連連)→(炮聲鑼鼓鬧連連)。(喜洋洋)→(大街小巷喜洋洋)

2.請學生完成課本練習一。練習一:拁短句加長(1) 鬧→鬧連連→(鑼鼓打到鬧連連)→(過年時務,鑼鼓打到

鬧連連)。(2) 高→(高天天)→(遐頭樹生到高天天)→(教室頭前,遐

頭樹生到高天天)。(3) 靚→(靚妮妮)→(遐蕊大紅花開到靚妮妮)→(禾坪脣,

遐蕊大紅花開到靚妮妮)。3.語詞選擇:在整個句子中選出適當的語詞。擇䀴望、讀䀴望(配合課本練習二)(1)暗夜个菜真( 豐沛 ◻心適)。(2)過年討到位啊,家家屋屋攏認真( 拚掃 ◻賞尞)。(3)過年个時務,大家會(◻食  著)新鞋、新衫。

參 【綜合活動】

一、復習學習過的跟年俗相關的三音詞詞彙:入年駕,炊甜粄、辦年貨、換門紅、貼春聯、矺年錢、著新衫、著新鞋、放紙炮、戴新帽、拜天公、拜伯公、食早齋、安太歲、轉外家、矺神桌……。

二、師生共同討論後,再請學生完成課本練習三。練習三:講好事討過年啊!請大家講出拜年个吉祥事。

50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練習一 短句加長

練習二 擇 望 讀 望

新年恭喜、新年快樂、心想事成、萬事吉利、大趁錢、恭喜發財、恭喜恭喜紅包大包來、財丁兩旺、財源廣進……。

三、過年歌曲教唱:見補充教材。

教材分析

壹 【內容】

一、過年是客家重要的習俗。二、過年時有很多大家喜愛的活動。

貳 【形式】

一、體裁:新詩體。 二、押韻:換韻。用韻方式如下:

(一)押oo韻:到、掃、貨。(二)押ien韻:圓、錢、健、連。

三、外在形式:有相同韻律的詞組與語句。詞組有新年到、新年到;換門紅、貼春聯;著新衫、著新鞋。語句有老老嫩嫩迎新年、家家屋屋慶團圓、大街小巷喜洋洋。

參 【語詞分析】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炊甜粄 蒸甜粄 蒸甜粄 炊甜粄 炊甜粄 炊甜粄 蒸年糕

公媽 阿公婆 阿公婆 阿公婆 祖公 阿公媽 祖先

豐沛 豐沛 像菜 豐沛 豐沛 豐沛 豐盛

歡頭喜面 開容笑面 開容笑面 開容笑面 開容笑面 開容笑面 笑容滿面

二、分析(一)炊甜粄:音cheˇ teemˋ ban^,蒸年糕。(二)食水念著水源頭:飲水思源。食水,音shiedˋ fi^。(三)家家屋屋:家家戶戶。AABB疊字詞。(四)鬧連連:很熱鬧。ABB疊字詞。(五)喜洋洋:喜悅的氣氛。ABB疊字詞。

51

第五課 過年

(六)著新鞋:音zhoo

ˊ

sinˇ heˋ,穿新鞋。(七) 矺年錢: 壓歲錢。矺,音za

ˊ

,動詞,後面可以接賓語,如:矺紙、矺紅包、矺定……。

(八) 歡頭喜面: 笑容滿面。並列構詞,歡頭+喜面,「歡」修飾「頭」,「喜」修飾「面」。

肆 【句型分析】

句型:(一)(鬧連連)→(紙炮鑼鼓鬧連連)。(二)(喜洋洋)→(大街小巷喜洋洋)。

 ※ 認識疊字詞,並將句子加長。句子加長時,必須圍繞著句子的核心,層層疊加。從屬的句子必須與核心句子相聯。做替換的句子練習時,必須考慮句子的一致性,前置加長或後置加長。

伍 【延伸詞彙】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轉外家 轉妹家 轉妹家 轉外家 轉妹家 轉外家 回娘家

二、分析(一)㓾頭牲:音chiˋ teuˋ sangˇ,宰殺祭祀用牲畜。(二)食早齋:音shiedˋ zooˆ zaiˇ,吃早齋。(三) 安太歲:音onˇ tai sueˆ,在寺廟或家中安置值年太歲爺,祈求平

安。「太歲」指值歲神明,主要掌理人間福禍。(四)轉外家:音zhenˆ nguai gaˇ,回娘家。(五) 矺神桌:音za

ˊ

shinˋ zoo

ˊ

,過年期間將供品繼續供放在神桌上的習俗。

(六)牲儀:音senˇ ngiˋ,雞、魚、豬肉等祭品。(七)紅包大包來:給個大紅包。

教學資源壹、參考圖書:

一、涂春景 2002《聽算無窮漢—有韻的客家俚諺1500則》,臺北市:涂春景。

52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二、何石松 2001《客諺一百首》,臺北市:五南。三、黃永達 2004《臺灣客家讀本》,臺北市:全威創意媒體。四、周金水 2007《年節禮俗》,桃園縣:伯公岡客家文化協會。五、劉還月 1999《臺灣客家風土誌》,臺北市:常民文化。六、張祖基 1986《客家舊禮俗》,臺北市:眾文圖書。七、陳運棟 1991《臺灣的客家禮俗》,臺北市:臺原。

貳、網路資源:一、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http://hakka.dict.edu.tw/二、哈客網路學院(客家民俗歷史/客家禮俗知多少)

http://elearning.hakka.gov.tw/

補充資料壹、習俗小辭典:

一、 入年駕:入年駕又稱「落年駕」,意指從農曆十二月二十五日,開始進入過年,家家戶戶除了生火蒸製米食各種粄之外, 也要「封礱封碓」,更禁忌罵人、打人、說不吉利的話或打破碗。年初五稱為「出年駕」,代表前後十日,屬於過年期間。

二、貼紅:過年期間貼紅,表示吉祥如意,增加熱鬧氣氛。三、 五福聯:傳統的客家人,入年駕後,會在門口貼上春聯,也在門楣貼

上有神仙、壽桃……等吉祥圖案的五福紙,象徵五福臨門。原則上,廳下、後門和置放神明廳的門貼五張五福紙,其他門或窗戶都貼一張五福紙。南部的美濃地區,則貼有門前紙,這是用金紙做成的,除夕貼上;有些家庭在年初三就將門前紙撕下,代表年節已經結束,大家要努力工作。

四、 食甜或拈甜:過年期間,家家戶戶在客廳備有甜點等食品,供賓客及家人食用。「食甜」的好話:「食甜甜錢來黏,食發粄錢銀發,甜粄甜甜錢銀黏」。

五、 點年光:光代表希望,點年光的習俗自大年夜開始,灶下、廳下(供神佛處)、房間等處,日夜要點光,表示一年光彩的意思,稱為點年光。

六、 年初一食齋,抵得食一年齋:客家的風俗裡面,有些家庭年初一要吃素。這是紀念客家祖先「定光」因功德圓滿,於年三十升天成佛,當

53

第五課 過年

時莊眾想要慶祝,但大神大道不能包禮,眾議於翌日吃一天齋,以示恭賀。從此客家人有年初一吃齋的習俗。有些家庭吃一天齋;也有些家庭只有早晨吃一頓素食,因為過年期間親戚朋友來訪,招待素食不是很方便,改為年初一吃早齋,午、晚餐吃葷,直到今日。有些家庭的飯桌上要有蛋。客家語稱蛋為「春」chinˇ,「春」跟「伸」語音都是chinˇ,是「剩餘」的意思,有迎春並寄意「年年有餘」。

七、 行香:年初一用過早餐後,全家一起到各莊廟進香敬神,叫做「行香」。

八、行春:年初一到親友家拜訪稱為「行春」。九、 開正:大年初一開門之後的黃道吉時,拜公媽的儀式為開正。開正的

時候大廳的燈打開,在門口及神佛供桌設供及結彩或貼上春聯。開正與現今年俗有差距,客家族群通常在年三十食晝後拜公媽,無開正的儀式,如果家中供奉神佛,在開門大吉之後,順便上香祭拜神明、公媽供奉茶水等。現在也有人說「開門」。

貳、補充教材一、歌曲教唱:饒平腔

二、師傅事

(一)三歲子貼春聯──毋知上下:普通對聯多半寫成上下兩聯,三歲的小孩子不識字,就算貼反了也不會知道。借喻不懂得上下尊卑。現在社會風氣不好,大部分年輕人都不懂得敬老尊賢,對長輩就像三歲小孩貼春聯──毋知上下。

(二)年三十䀴黃曆──無日啊。(三)年三十炙衫褲──今年無燥,明年燥。(四)三十夜拜年──猶早。

54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五)三十夜打鑼鼓──毋知散人苦。(六)三十夜个飯甑──仰子會有閒?

三、諺語(一)過年容易,過日難。(二) 冬節在月頭,無被毋使愁;冬節月中央,無雪也無霜;冬節在月

尾,大寒正二月;冬節在月尾,賣牛來買被。(三) 冬節水,過年日;冬節日,過年水。(每年的新曆過年前十天為冬

至,為農曆的時令之一,客家人稱冬至為冬節。相傳冬至是牛的生日或稱為牛的過年。)

(四)有食無食,尞到年初十。(五)冬節出日頭,正月凍死牛。(六) 冬節在月頭,無秧毋使愁;冬節在月頭,無被毋使愁;冬節在中

央,霜雪兩人扛;冬節在月尾,做事毋知飢。冬節在月尾,凍死老烏龜。

(七)正月雪,二月霜,三月無水過田缺,四月秧打節。(八)正月松,二月杉,三月種竹條條生。(九)正月毋種瓜,四月難扞家。(十) 冬節在月頭,牽牛阿哥毋知愁;冬節月中央,霜雪兩頭光;冬節在

月尾,牽牛阿哥毋知歸。四、念謠:

(一)正月係新年,燒香敬祖先;㓾雞開老酒,三牲湊一筵;門楣掛門紅,紙炮響連天;家家貼春聯,人人講好言;村村弄獅子,鑼鼓鬧連連;不覺正月半,家家點花燈。

(二)年到初一二,食到油膩膩;年到初三四,各人打主意;年到初五六,有酒又無肉;年到初七八,家家捋糜缽;年到初十邊,依舊同神仙;年到十五六,無酒又無肉。

(三)年到初一二,家家油漬漬;年到初三四,各各打主意;年到初五六,無酒又無肉;年到初七八,相爭捋糜缽。

55

第五課 過年

第六課 尞天穿

25 26

ti liu ˏ kooˆ leeu teenˇ chonˇ

第 六 課 尞 天 穿

zhangˆ ngiedˋ ngi shibˋ he teenˇ chonˇ ngid ˏ

    正 月 二 十 係 「 天 穿 日 」 。 tenˇ gongˆ guˆ zooˆ shiˋ toi f i ˆ shinˋ ham fooˆ shinˋ

    聽 講 古 早 時 代 , 水 神 和 火 神bbienˇ gaˇ gaˇ teenˇ dungˆ dung lan kungˇ mˆ guaˇ ngiongˋ cidˋ

冤 家 , 拁 天 崠 揰 爛 空 , 女 媧 娘 即leen sha loiˋ buˆ teenˇ liˆ ngid ˏ ka ˏ nginˋ tai tooˆ bbue

煉 石 來 補 天 。 這 日 , 客 人 大 討 會zienˇ teemˋ banˆ moˋ cidˋ pooˋ rhiuˋ zuiˇ aˆ loiˋ baiˆ mˆ guaˇ

煎 甜 粄 , 無 即 烰 油 錐 仔 來 拜 女 媧ngiongˋ

娘 。

nginˋ gongˆ e rhiuˇ zooˆ moˋ zooˆ leeu dooˆ

    人 講 个 : 「 有 做 無 做 , 尞 到teenˇ chonˇ gooˆ da liˆ ngid ˏ mˋ bboi rhung kiaˋ zhimˇ

天 穿 過 。 」 在 這 日 毋 會 用 擎 針 、rhung gio ˏ teuˋ naˆ moˋ bbue teenˇ chonˇ ti leu guiˇ

用 钁 頭 , 若 無 , 會 天 穿 地 漏 , 歸sheˆ nginˋ looˋ looˋ lu ˏ lu ˏ zooˆ pa gungˇ diongˋ cienˋ mˇ

世 人 勞 勞 碌 碌 , 做 白 工 , 長 錢 毋bboi hedˋ suˆ rhiˆ gongˆ oiˆ leeu teenˇ chonˇ

會 核 。 所 以 講 愛 「 尞 天 穿 」 。

注 釋

1. 聽講:聽說。2. 冤家:吵架。3. 拁:將、把。4. 揰爛空:戳破洞。5. 女媧娘:傳說中古代煉石補

天的女神。6. 大討:大多。7. 烰:油炸。

8. 油錐仔:圓球形的油炸米食。

9. 人講个:俗話說。10.毋會用:不可以。11.擎針:拿針線縫紉。12.用钁頭:使用鋤頭工作。13.若無:要不然。14.歸世人:一輩子。15.長錢毋會核:存不了錢。

25 26

單元名稱:傳統民俗

課  次:�第六課� �

天穿

教學時數:40分鐘×4

適用年級:四年級

課  文 國語對譯

第六課 尞天穿  正月二十係「天穿日」。  聽講老古時代,水神和火神冤家,拁天崠揰爛空,女媧娘即煉石來補天。這日,客人大討會煎甜粄,無即烰油錐仔來拜女媧娘。  人講个:「有做無做,尞到天穿過。」在這日毋會用擎針、用钁頭,若無,會天穿地漏,歸世人勞勞碌碌,做白工,長錢毋會核。所以講愛「尞天穿」。

第六課 天穿日  正月二十是「天穿日」。  聽說遠古時代,水神和火神吵架, 把天空戳破洞,女媧娘娘就煉石來補天。這一天,客家人大多會煎年糕,或是油炸米食來拜女媧娘娘。  有人說:「有做沒做,休息到天穿日過後。」在這天不可以拿針線做裁縫、使用鋤頭,要不然,天會穿孔地會漏,一輩子勞勞碌碌,做白工,存不了錢。所以說「天穿日要休息」。

56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教學目標

壹 能聽懂並用客家語說出本課課文的語詞、語句。

貳 能以簡單句型練習使用本課詞彙。

參 了解天穿日的習俗。

肆 能了解天穿日祭拜女媧娘娘及敬愛天地的客家信仰。

伍 能養成對傳統習俗的關心、尊重及喜愛。

能力指標1-2-2 能聽懂日常生活的宣布與說明。1-2-3 能聽辨客家語的語調。1-2-4 能聽懂簡易故事的主要內容。1-2-5 能養成良好的聆聽態度,並適當應對。1-2-8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客家族群的文化。2-2-2 能養成說、唱客家諺謠的興趣。2-2-4 能運用客家語簡單的回應問題。3-2-1 能知道客家語字音的組成三要素:聲母、韻母、聲調。

教學重點

壹 指導學生了解天穿日的由來。

貳 指導學生正確的朗讀課文。

參 指導學生學會本課主要語詞:聽講、冤家、拁、揰爛空、大討、甜粄、烰、油錐仔、擎針、用钁頭、若無、歸世人、長錢毋會核、所以。

肆 指導學生認識天穿日習俗。

伍 指導學生練習句型:認識副詞及疊字型語詞。一、( )大討( )。二、( )( )。

課文大意敘述天穿日的由來,以及當天休息的意義。

57

第六課  天穿

教學過程

壹 【準備活動】

課前準備:教師:蒐集天穿日的習俗、典故、圖片及資料,並了解實際內涵。學生:預習本課課文,並蒐集天穿日時的各種活動資料。 家長:協助子女預習本課課文及相關語彙。引起動機: 共同觀賞師生提供的天穿日資料,並請學生發表,以引起學生

學習本課的興趣。

貳 【發展活動】

一、聆聽:引導學生專心聆聽教師或教學CD的念誦示範。二、範讀及跟讀:

(一)教師範讀、全班跟讀、學生分組讀、個別讀、接讀。(二)語音練習:課本語詞語音練習。(三)加強發音困難的客家語語音練習:

1.雙脣濁塞音聲母:冤、會(bb-)。2.舌根鼻音聲母:月、二、日、娘、人 (ng-)。3.複元音韻母:代、來、愛(-oi)。4.舌尖鼻音尾韻母:穿(-on)。5.雙唇鼻音尾韻母:甜(-eem);針 (-im)。6.舌根鼻音尾韻母:正、講、崠、揰、空、娘、用、工、長(-nɡ)。7.雙唇塞音韻尾:十(-b)。8.舌尖塞音韻尾:月、日、得、核(-d)。

三、重要語詞解釋:教師簡單解釋語詞的意義,可用例句來輔助說明,也可再請學生依語詞造簡單的句子。(一)聽講:聽說。

例: 聽講臺灣成過有真多梅花鹿。 (聽說臺灣以前有很多梅花鹿。)(二)冤家:吵架。

例:外頭有人在遐冤家。(外面有人在那兒吵架。)(三)拁:將、把。

例:阿弟拁泥下掃好啊!(弟弟把地掃好了!)

58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四)揰爛空:戳破洞。例:衫得竹篙揰爛空。(衣服被竹竿戳破洞。)

(五)大討:大概。例: 大討來講,你个文章寫了真好。(大概說來,你的文章寫得挺

好的。)(六)甜粄:年糕。

例:𠊎頭愛食阿媽做个甜粄。(我最喜歡吃奶奶做的年糕。)(七)烰:炸。

例:烰甜粄全然好食。(炸年糕很好吃。)(八)油錐仔:圓球形的油炸米食。

例:討過年正有烰油錐仔好食。(要過年才會炸油錐仔來吃。)(九)人講个:俗話說。

例: 人講个「三年一閏,好壞照輪」。(俗話說:「三年一閏月,人的運氣也是好壞互相交替循環。」

(十)毋會用:不可以。例: 天穿日遐日毋會用擎針、用钁頭。(天穿日那天不可以拿針線

做裁縫以及使用鋤頭。(十一)擎針:拿針線縫紉。

例: 𠊎依真會擎針,做个衫足好䀴。(我媽媽的縫紉技巧很好,做的衣服很好看。)

(十二)用钁頭:使用鋤頭工作。例: 阿叔真會用钁頭,掘三下钁頭即兩畚箕个泥。(叔叔擅長使

用鋤頭,一下子就挖了兩畚箕的泥土。)(十三)若無:要不然。

例: 投票愛隨印子,若無即愛頓手印。(投票要帶印章,要不然就要蓋手印。)

(十四)歸世人:一輩子。例:阿公歸世人真打拚。(爺爺一輩子都很勤勞。)

(十五)長錢毋會核:存不了錢。例: 佢恁會開錢,所以長錢毋會核。(他這麼會花錢,所以存不

了錢。)

59

第六課  天穿

四、語詞遊戲:語詞聯想: 教師從課文中找出跟天穿日相關的習俗詞彙如:甜粄,請

學生說出聯想到的有關語詞,看哪一組說出最多。(一)尞天穿、煉石、補天、女媧娘、揰爛空、擎針、用钁頭等等。(二) 除課文外,聯想出跟天穿日相關的詞彙,並簡單說明意義。「穿耳

空、戴耳勾、無採工、有尞無尞、做到死、苦到死。」(三)念謠遊戲:

1. 小朋友依座位分成幾個小組,各組選出一個跟天穿日有關的詞彙當隊名。擎針、補衫、翻菜園、掃泥下、煎甜粄、用钁頭、擎掃把、煉石、補天。

2.各組逐次練習自己的隊名,近似蘿蔔蹲節奏。擎針啊擎針,擎針擎好→換你補衫。補衫啊補衫,補衫補好→換你翻菜園。翻菜園啊翻菜園,菜園翻好→換你掃泥下。掃泥下啊掃泥下,泥下掃好→換你煎甜粄。煎甜粄啊煎甜粄,甜粄煎好→換你用钁頭。用钁頭啊用钁頭,钁頭用好→換你擎掃把。擎掃把啊擎掃把,掃把擎好→換你煉石。煉石啊煉石,煉石煉好→換你補天。補天啊補天,補天補好→換你擎針。

3. 各組練習後,熟悉自己隊名,開始呼喚其他組(例:換你補衫、換你掃泥下、換你煎甜粄……)。各組聽到自己的隊名應立即回應,若無法立即回應,就失分,另一組就得分。

4.各組計分競賽。 (四)念謠遊戲後,請學生完成課本練習一。

練習一:連䀴望 念䀴望1.擎 針‧ ‧掃泥下2.用钁頭‧ ‧拜女媧娘3.擎掃把‧ ‧補 衫4.煉 石‧ ‧翻菜園5.煎甜粄‧ ‧補 天

60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練習一 望 念 望

1. � �

2. � �

3. � �

4. � �

5. � �

27

五、課文深究:認識天穿日習俗 (一)內容深究

1.教師問:天穿日係仰子來个?(水神和火神……)。2. 教師問: 你知天穿日有麼个風俗?(烰油錐仔來拜女媧娘、毋會

用擎針、毋會用用钁頭、……)。3.教師問:天穿日仰子愛煎甜粄?(古早時代祖先想……)。4. 教師問: 若無尞天穿會仰子?(會天穿地漏、歸世人勞勞碌碌、

做白工、長錢毋會核……)。5. 教師問: 水神和火神冤家結果仰子?(天崠揰爛空、女媧娘即煉

石來補天……)。6. 教師問: 尞天穿个時務,你知哪位有舉辦哪款活動?(竹東山歌

比賽、宜蘭山歌比賽……)。(二)形式深究(三)句型練習:

(客人)大討(會尞天穿)。(妹子人)大討(會煮飯)。(細子人)大討(會打電腦)。(老一輩个人)大討(會炊甜粄)。1.填䀴望、讀䀴望。(配合課本練習二)①炊甜粄 ②歸世人 ③大討 ④冤家隔壁个阿伯,(②歸世人)真拚勢,所以趁真多錢。佢恬恬會和同學 (④冤家),所以人緣無好。逐年入年駕遐下,阿依即會(①炊甜粄) 。這班个學生,𠊎(③大討)攏識。

2.疊字型語詞練習。(歸世人)(勞勞碌碌)。(恁多人)(出出入入)。 (細子人)(快快樂樂)。(老儕人)(歡歡喜喜)。(滿哪位)(淨淨俐俐)。請學生完成課本練習三。

61

第六課  天穿

3.練習三:選䀴望、讀䀴望①老老嫩嫩 ②出出入入 ③勞勞碌碌 ④梗梗架架放學个時務,學校頭前个便利商店,學生(②出出入入),實在真鬧熱。 公園內底个大樹,樹椏( ④梗梗架架 ),愛修剪正好。阿依歸年透天(③勞勞碌碌 ),無一時閒。暗夜,廟坪有做收冬戲,歡迎(①老老嫩嫩 )來䀴戲。

參 【綜合活動】

一、復習學習過與天穿日相關的習俗。二、復習念謠遊戲:見語詞遊戲。三、統整練習:復習與評量。

(一)復習本課及已教過之音標符號。(二) 課文主要語詞: 聽講、冤家、拁、揰爛空、大討、甜粄、烰、油錐

仔、擎針、用钁頭、若無、歸世人、長錢毋會核、所以。 (三)句型練習:

1.(客人)大討(會尞天穿)。2.(歸世人)(勞勞碌碌)。

教材分析

壹 【內容】

天穿日是客家人的特殊節日。透過天穿日學習客家特殊習俗。

貳 【形式】

文體:記敘文。

62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參 【語詞分析】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冤家 冤家 吵事 冤家 冤家 冤家 吵架

拁 摎 同 摎 將/同 摎 將、把

大討 大體仔 大體仔 大體 大體 大體 大多

油錐仔 油錐仔 油錐仔 油錐仔 烰果 油錐仔 圓球形的油炸米食

擎針 擎針 拿針 擎針 擎針 擎針 拿針線縫紉

用钁頭 使钁頭 使钁頭 使钁頭 使钁頭 使钁頭 使用鋤頭工作

若無 係無 係無 係無 若無/若係無 係無 要不然

歸世人 歸生人 歸生人 歸生人 歸生人 歸生人 一輩子

所以 故所 故所 所以/故所 因致 所以 所以

二、分析(一)聽講:聽說。(二)勞勞碌碌:音looˋ looˋ lu

ˊ

lu

ˊ

,形容非常辛苦。AABB疊字詞。

肆 【句型分析】

句型一:( )大討( )。    (客人)大討(會尞天穿)。    (妹子人)大討(會曉煮飯)。    ( 少年人)大討(會曉用電腦)。   ※ 第一個( )填入主語,後面( )填入謂語,句意要合乎情理。句型二:(歸世人)( )。    (歸世人)(勞勞碌碌)。    (歸世人)(歡歡喜喜)。    (歸世人)( 快快活活)。   ※ 第一個( )填入主語,第二個( )填入AABB重疊形容詞,

句意要合乎情理。

63

第六課  天穿

伍 【延伸詞彙】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香菜 香菜仔 香菜仔/芫絲仔 香菜 芫荽/芫旺 芫荽 香菜

掘兩畚箕 改兩畚箕 改兩畚箕 改兩畚箕 改兩畚箕 改兩畚箕 挖兩畚箕

二、分析(一)頓手印:蓋手印。(二)香菜:香菜、芫荽。(三)掘兩畚箕:挖兩畚箕。

教學資源參考圖書:

一、 涂春景 2002《聽算無窮漢—有韻的客家俚諺1500則》,臺北市:涂春景。

二、何石松 2001《客諺一百首》,臺北市:五南。三、黃永達 2004《臺灣客家讀本》,臺北市:全威創意媒體。四、周金水 2007《年節禮俗》,桃園縣:伯公岡客家文化協會。五、劉還月 1999《臺灣客家風土誌》,臺北市:常民文化。六、陳運棟 1991《臺灣的客家禮俗》,臺北市:臺原。七、黃榮洛 2000《臺灣客家民俗文集》,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

網路資源一、客家委員會(文史天地館/客庄文史/文史風貌/民俗及有關文物)

http://www.hakka.gov.tw/mp.asp?mp=1二、客家委員會(文史天地館/客家節慶)

http://www.hakka.gov.tw/mp.asp?mp=1三、哈客網路學院(客家民俗歷史/客家禮俗知多少)

http://elearning.hakka.gov.tw/

64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補充資料壹、習俗小辭典:

一、 天穿日的由來:相傳在遠古時代的祝融氏(火神),協助黃帝打敗共工氏(水神),最後共工氏無顏活下去,向西方的不周山倒去,因此壓斷天柱。天柱倒塌造成天柱折,地維缺,也就是天穿地漏,後由女媧娘娘煉五彩石補天。客家族群祖先認為天穿地漏的日子,再辛苦賺錢也會漏掉,努力也會白費,也就是客家語的「無採工」。此日,農夫不用鋤,鐵工不打鐵,女紅不用針,唯恐驚動天地不吉利,不如休息走春,唱山歌舒解心情,稱為「尞天穿」或「拜天穿」。天穿日為純粹客家族群的節日,一般稱為「客家日」(周金水2007)。

二、 針節:天穿日也是針節(針節的傳說有人認為是正月半,也有人主張是天穿日),習慣上天穿日當天「針」也要休息不動針,除了當日上午少女坐在井側,面看井穿耳洞,少女會變美麗與下輩子也會做女人之外,不能用針線,針線是供女媧補天之用(周金水2007)。

三、 天穿日拜甜粄的由來:一般農村婦女做甜粄,用油煎熟,或用新年留下的油錐仔蒸好,在上面插上針線,於祭畢將甜粄丟上屋頂,以協助女媧補天,即是天穿日拜甜粄的由來。天穿日所祭拜用的煎甜粄,不可捲起,以保持平板狀,用意是當作女媧娘娘補天所用之石板(黃榮洛2000)。

一九六二年的天穿日,在苗栗市曾舉辦第一屆全國山歌比賽,次年移至新竹縣竹東鎮擴大舉行,每年都聚集全國各地山歌大小調好手,大唱山歌,每年都要連賽三天,吸引觀眾聆聽,至今從未間斷(黃永達2004)。

貳、諺語: 一、有做無做,尞到天穿過。二、有食無食,總愛尞天穿。三、有食無食,食到年初十;有趁無趁,總愛尞天穿。四、天穿無尞做到死;天穿無尞苦到死。五、有食無食,尞到驚蟄。

65

第六課  天穿

第七課 掛紙

31 32

ti cid ˏ kooˆ guaˆ zhiˆ

第 七 課 掛 紙

ciangˇmiangˋ daˆ zooˆ guiˇ bbu ˏ haˇ nginˋ kung ha kuiˆ

    清 明 打 早 , 歸 屋 下 人 共 下 去guaˆ zhiˆ dooˆ bbi hm ˏ ti sienˇ pudˋ cooˆ sooˆ punˋ

掛 紙 。 到 位 墓 地 , 先 刜 草 、 掃 墳piangˋ za ˏ bbongˋ guˆ zhiˆ zhangˆ peˋ senˇ ngiˋ

坪 、 矺 黃 嘏 紙 , 正 排 牲 儀 。 goo ˏ fongˋ nginˋ dooˆ ceˋ cidˋ deemˆ hiongˇ shid ˏ gungˇ tuˆ

    各 房 人 到 齊 即 點 香 , 叔 公 渡 tai gaˇ baiˆ ciangˆ zuˆ gungˇ deed ˏ rhiuˇ shinˆ gauˆ zhangˆ tenˋ ziuˆ

大 家 拜 請 祖 公 , 跌 有 聖 筊 正 渟 酒。ziab ˏ loo shid ˏ gungˇ gaˇ tai gaˇ gongˆ zuˆ gungˇ e ngienˋ liuˋ ham

接 落 叔 公 拁 大 家 講 祖 公 个 源 流 和enˇ ded ˏ

恩 德 。 tenˋ ziuˆ samˇ loo zhangˆ shioˇ gimˇ biongˆ pauˆ leeuˆ

    渟 酒 三 落 正 燒 金 、 放 炮 , 了heu tai gaˇ bunˇ ab ˏ lonˆ fad ˏ banˆ loiˋ shiedˋ ba ˏ mi

後 大 家 分 鴨 卵 、 發 粄 來 食 。 伯 㜷 gongˆ lonˆ koo ˏ gidˋ dooˆ hm ˏ guiˇ minˆ shong caiˋ denˇ

講 : 「 卵 殼 擊 到 墓 龜 面 上 , 財 丁liongˆ bbong

兩 旺 。 」

guaˆ zhiˆ mˋ danˇ he zuiˇ neem zuˆ sienˇ e ngid ˏ

    掛 紙 毋 單 係 追 念 祖 先 个 日 , iaˇ bbue rhung gienˆ choo zhinˇ dooˇ mˇ shid ˏ eˇ cinˇ fongˋ

也 會 用 見 著 真 多 毋 識 个 親 房 。

注 釋

1. 掛紙:掃墓。客家習俗,掃墓日從正月十六至清明。

2. 打早:一大早。3. 刜草:清除墓地的雜草樹木。4. 墳坪:墓碑前的半圓形空間。5. 矺黃嘏紙:掃墓時,將紙錢壓

在墓碑頂上。6. 正:才。7. 牲儀:雞、豬肉等祭品。8. 各房人:同宗親各房族的人。9. 渡:帶。10.祖公:祖先。11. 跌有聖筊:擲筊的結果是聖

筊,呈現一陰一陽的卦象。12.渟酒:斟酒。13.接落:接著。14.三落:三次。15.燒金:焚燒紙錢。16.放炮:放鞭炮。17.了後:之後,然後。18.擊:丟擲。19. 墓龜:墓碑後方圓拱形土堆。20. 財丁兩旺:錢財、人丁都很興旺。21.毋單:不僅。22.會用:可以。23.親房:同宗的親族。

31 32

單元名稱:傳統民俗

課  次:�第七課 掛紙

教學時數:40分鐘×4

適用年級:四年級

課  文 國語對譯

第七課 掛紙清明打早,歸屋下人共下去掛紙。到位墓地,先刜草、掃墳坪、矺黃嘏紙,正排牲儀。各房人到齊即點香,叔公渡大家拜請祖公,跌有聖筊正渟酒。接落叔公拁大家講祖公个源流和恩德。渟酒三落正燒金、放炮,了後大家分鴨卵、發粄來食。伯㜷講:「卵殼擊到墓龜面上,財丁兩旺。」掛紙毋單係追念祖先个日,也會用見著真多毋識个親房。

第七課 掃墓清明節那天一大早,全家人一起去掃墓。到了墓地,先除草、打掃墳堂、壓上黃冥紙,然後才擺上牲儀。家族各房人員到齊就點香,叔公帶著大家拜請祖先,擲有聖筊才斟酒。接著叔公和大家講祖先的源流及恩德。斟了三巡酒才燒紙錢、放鞭炮,然後大家分吃紅蛋、發糕。伯母說:「蛋殼丟到墓塚上,象徵財丁兩旺。」掃墓不僅是追念祖先的日子,也可以見到很多不認識的宗親。

66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教學目標

壹 能聽懂並用客家語說出本課課文的語詞、語句。

貳 能以簡單句型練習使用本課詞彙。

參 能了解掃墓的習俗。

肆 能了解掃墓的過程。

伍 能養成飲水思源的觀念。

陸 能養成對同宗親族尊重與關懷的態度。

能力指標1-2-5 能養成良好的聆聽態度,並適當應對。1-2-7 能透過聆聽活動,主動積極延伸學習客家語文。1-2-8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客家族群的文化。2-2-1 能養成主動學習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2-2-4 能運用客家語簡單的回應問題。2-2-6 能用尊重與關懷的態度與人交談。3-2-1 能知道客家語字音的組成三要素:聲母、韻母、聲調。

教學重點

壹 指導學生了解掃墓的情形。

貳 指導學生正確的朗讀課文。

參 指導學生學習本課主要語詞:掛紙、打早、刜草、墳坪、矺、黃嘏紙、牲儀、聖筊、祖公、源流和恩德、放炮、三落、擊到、墓龜、毋單、財丁兩旺、會用、親房。

肆 指導學生認識掃墓的習俗及過程。

伍 指導學生了解祖先的恩德並感謝父母的栽培養育。

陸 指導學生練習句型:一、先 ( ),正 ( )。二、( ) 了 ( ) 正 ( )。三、( ) 渡大家 ( )。

67

第七課 掛紙

課文大意認識客家人掃墓的習俗並緬懷祖先的恩德。教學過程

壹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一)教師:教學CD、掃墓的相片或影片。(二)學生:預習本課課文並請教家中長輩掃墓的相關習俗。 (三)家長:協助子女預習本課課文及相關語彙。

二、引起動機: 共同觀賞網路提供的掃墓影片,並請學生發表,以引起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貳 【發展活動】

一、聆聽:引導學生專心聆聽教師的念誦示範。二、範讀及跟讀:

(一)教師範讀、全班跟讀、學生分組讀、個別讀、接讀。(二)語音練習:語詞語音練習;學生個別發音練習。

加強發音困難的客家語語音練習:1.雙脣濁塞音聲母:屋、黃(bb-)。2.舌根鼻音聲母:日、人、儀、源(ng-)。3.複元音韻母:拜、大、財(-ai)。4.成音節鼻音:毋(m)。5.雙唇鼻音尾韻母:點、斟、三、金、念(-m)。6.雙唇塞音韻尾:接(-b)。7.舌尖塞音韻尾:刜、跌、發、食、日、得、識、擊(-d)。

三、重要語詞解釋:教師簡單解釋語詞的意義,可用例句來輔助說明,也可再請學生依語詞造簡單的句子。(一)掛紙:掃墓。客家習俗,掃墓日從正月十六至清明都有。

例:掛紙遐日真塞車。(掃墓那一天車塞得很嚴重。)(二)打早:一大早。

例: 阿爸打早無閒到今,猶吂食早。(爸爸一大早忙到現在,還沒吃早餐。)

68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三)刜草:清除墓地的雜草樹木。例: 掛紙前幾下日,𠊎怙喊𠊎先去刜草。(掃墓前幾天,爸爸叫我先

到墓地清除雜草。)(四)墳坪:墓碑前的半圓形空間。

例: 掛紙進前,墳坪愛先拚掃淨俐。(掃墓前,要先把墓碑前的半圓形空間掃乾淨。)

(五)矺黃嘏紙:掃墓時,將紙錢壓在墓碑頂上。例: 掛紙个時務,黃嘏紙愛提泥圝矺个。(掃墓時黃嘏紙要拿泥塊壓

著。)(六)牲儀:雞、豬肉等祭品。

例:拜天公愛先準備牲儀和果子。(拜天公要先準備牲儀和水果。)(七)各房人:同宗親各房族的人。

例: 拜祖先个時務,各房人攏會轉來拜。(拜祖先的時候,各房族的人都會回來拜。)

(八)渡:帶。例:昨日阿姨渡𠊎去䀴電影。(昨天阿姨帶我去看電影。)

(九)祖公:祖先。例: 客人若毋會曉講客事,即會對毋會起个祖公。(客家人若不會

說客家話,就會對不起我們的祖先。)(十)跌有聖筊:擲筊的結果,是聖筊,呈現一陰一陽的卦象。

例:跌無聖筊,擱再請。(擲無聖筊,再度祈求。)(十一)渟酒:斟酒、倒酒。

 例: 佢無討啉,毋使拁佢渟酒。(他沒有要喝,不必為他倒酒。)(十二)接落:接著。

例: 國語課上了啊,接落愛上音樂課。(國語課上完了,接著要上音樂課。)

(十三)三落:三次。例:渟酒渟三落了後,正來燒金。(斟酒三次之後,才來燒金紙。)

(十四)燒金:焚燒紙錢。例: 阿媽去廟拜拜攏會燒金,嘛會添一兜仔油香。(祖母去廟拜拜

都會燒金紙,也會添些香油錢。)(十五)放炮:放鞭炮。

例: 打早即聽著外頭在遐放炮,毋知哪火灶在辦喜事?(一大早就聽到外面在放鞭炮,不知道是哪一家人在辦喜事。)

69

第七課 掛紙

(十六)了後:之後。例:𠊎轉去了後佢正來。(我回去之後他才來。)

(十七)擊:丟擲。例: 阿媽真儉,物件舊啊,猶毋盼得擊毋愛。(奶奶很節省,東

西舊了,還捨不得丟掉。)(十八)墓龜:墓碑後方圓拱形土堆。

例:這位个墓龜真闊!(這裡的墓塚好寬。)(十九)財丁兩旺:錢財、人丁都很興旺。

例:得你福氣,財丁兩旺。(祝你好運,添丁發財。)(二十)毋單:不僅。

例: 讀書毋單係認真定,猶愛知方法。(讀書不僅是用功而已,還要懂得方法。)

(二十一)會用:可以。 例:天光日你會用做好無?(你明天能做完嗎?)

(二十二)親房:同宗的親族。例: 阿公做生日,真多親房會來屋下尞。(爺爺做生日,許多宗

親會到家裡作客。)四、音標教學:

(一)請學生仔細聽辨教師的發音並做出不同的手部動作:1. 當學生聽到-b入聲韻尾時,手掌合併,像發出雙唇塞音時嘴唇合起狀。

2. 當學生聽到-d入聲韻尾時,手掌互頂成人字型,像發出舌尖塞音時舌頭頂到牙齒狀。

3.練習本課語詞發音,並做出手的動作。(1)接(-b入聲韻尾)→手掌合併。(2) 刜、跌、發、食、日、得、識(-d入聲韻尾)→手掌互頂成人字

型。4. 將學生分組,各組派一位代表,聽辨語音並做出手掌動作,正確者得分。

5.各組計分競賽。(二)遊戲完,請學生完成課本練習三。

練習三、跈先生讀䀴望1、-b (十二、接著、樹葉、輒輒、捷運)

70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2、-d (七個、跌倒、恩德、食飯、禮拜日)(三)請學生完成課本練習四:音標綜合練習二

1.韻尾辨認:跈先生念,聽出哪位無共款。(文字只是提供教師念時的媒介而已,教師可以撇開文字直接由發音來教學,主要教導學生由聽發音的當中分辨出它音尾的不同,當然能用詞彙帶入更好。)毛hm ─ 你 he n踏 tab ─ 達ta d-m:衫sam、針zhim、劍giam。 -b:煠sab、汁zhib、挾giab-n.:山san、真zhin、-d:煞sad、織zhid、-ng:生sang、鏡giang。 (教學時,可以陽聲與陽聲比對、入聲與入聲比對;或陽聲與入聲交叉比對方式進行。)

2.元音辨認:跈先生念,聽出差別。(文字只是提供教師念時的媒介而已,教師可以撇開文字直接由發音來教學,主要教導學生由聽發音的當中分辨出它的元音來,當然能用詞彙帶入更好。)-un:嫩n□n、吞t-。 -ung:總z□ng、公g-、鬆s-。 -iung:宮gi□ng、龍l-。

-on:暖n□n、斷t-。 -ong:莊z□ng、江g-、爽s-。 -iong:薑gi□ng、涼l-。

-an:難n□n、灘t-。 -ang:爭z□ng、粳g-、省s-。 -iang:驚gi□ng、領l-。

(教學時,可以縱向比對,橫向比對的方式進行。)五、語詞遊戲:

(一) 語詞聯想:教師從課文中找出跟掃墓相關的詞彙如:黃嘏紙、牲儀、酒、……。請學生說出聯想的有關語詞,看哪一組說出最多。1.黃嘏紙、牲儀、金紙、香、酒、筊、炮、紅卵、發粄等等。2. 除課文外,聯想出跟掃墓相關的詞彙。「艾粄、紅粄、拜伯公、掃把、畚箕、刀……。」

(二)大風吹遊戲:1. 教師指導學生製作不同的習俗詞卡,如過年、天穿日、掛紙……。2. 一位學生說:「今日係清明!」。所有跟掛紙相關詞彙的學生要換位仔。

71

第七課 掛紙

3.沒坐到位子的學生當鬼,讓遊戲繼續。4. 做鬼的學生說:「今日係過年!」。所有跟過年相關詞彙的學生要換位仔。

5. 做鬼的學生也可說:「今日係天穿日!」。所有跟天穿日相關詞彙的學生要換位仔。

6. 學生也可指定用品說:「𠊎會用著牲儀、金紙、香、酒、筊、炮、紅卵和發粄」,被指定的同學,就立刻換位子。

六、課文深究:認識掃墓 (一)內容深究

1. 教師問: 客人大討係麼个時務去掛紙?(正月十六開始、二月初二伯公生、……、清明)

2.教師問:有哪兜人會共下在遐掛紙?(屋下人、房頭內人……)3. 教師問: 掛紙會用著哪兜物件?(黃嘏紙、牲儀、金紙、香、銀

紙、酒、筊、炮、紅卵、發粄、艾粄、掃把、畚箕、刀……)

4.教師問:掛紙个時務,黃嘏紙愛矺在哪位?(愛矺在墓碑面上)5.教師問:卵殼仰子愛擊到墓龜面上?(希望財丁兩旺、……)6. 教師問: 堵著房頭內人愛仰子?(愛相借問:阿叔好、阿伯好,

恁久無䀴著……)(二)形式分析

1.換䀴望(配合課本練習二)【國語】 【客家語】

(全家人) 歸屋下人

掃墓 ( 掛紙 )

蛋殼 ( 卵殼 )

倒酒 ( 渟酒 )

(丟到 ) 擊到

可以 ( 嘛會用 )

72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練習二 換講 望

練習三 跈先生讀 望

練習四 音標綜合練習二

2.句型練習: (1)句型一:先 (刜草),正 ( 排牲儀 )。

替換練習: 前面( )替換之用詞為「動詞」,表示做什麼事,後面( )替換之用詞也是「動詞」表示做什麼事。

(2)句型二:( 渟 ) 了 ( 三落酒 ) 正 ( 燒金 )。替換練習: 前面( )替換之用詞為「動詞」表示做什麼

事,中間( )替換之用詞為「數量詞+名詞」,後面( )替換之用詞為「動詞」表示做什麼事。

(3)句型三:( 叔公 ) 渡大家 ( 拜請祖公 )。替換練習: 前面( )替換之用詞為人物之「名詞」或「代

名詞」表示什麼人,後面( )替換之用詞為「動賓結構」。

3.𠊎會讀,𠊎會完成句。(配合課本練習一)(1)先 (刜草 ),正 ( 排牲儀 )。

先 ( 著襪 ),正 ( 著鞋 )。先 ( 洗面 ),正 ( 拜神 )。

(2)( 渟 ) 了 ( 三落酒 ) 正 ( 燒金 )。( 啉 ) 了 ( 兩杯茶 ) 正 ( 去上班 )。( 炊 ) 了 ( 一點鐘 ) 正 ( 開蓋 )。

(3)( 叔公 ) 渡大家 ( 拜請祖公 )。( 阿依 ) 渡大家 ( 去䀴電影 )。( 先生 ) 渡大家 ( 去跋山 )。

參 【綜合活動】

一、音標遊戲:見音標教學。二、大風吹遊戲:見語詞遊戲。三、統整練習:可做為復習與評量。

(一)復習本課及已教過之音標符號。(二) 課文主要語詞:掛紙、打早、刜草、墳坪、矺、黃嘏紙、牲儀、聖

筊、祖公、源流和恩德、放炮、三落、擊到、墓龜、毋單、財丁兩旺、會用、親房。

73

第七課 掛紙

(三)句型練習: 1.先(刜草),正(排牲儀)。2.(渟)了(三落酒)正(燒金)。3.(叔公)渡大家 (拜請祖公)。

教材分析

壹 【內容】

一、掃墓是客家人相當重視的習俗。二、透過掃墓,學習敦睦親族。

貳 【形式】

文體:記敘文。

參 【語詞分析】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

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刜草 伐地 伐地 伐草 伐草 伐地 清除墓地的雜草樹木

墳坪 墳堂 墳堂 墳堂 墳堂 墳堂 墓碑前的半圓形空間

渟酒 渟酒 斟酒 渟酒 渟酒 斟酒 斟酒

放炮 打紙炮仔 打紙炮仔 打紙炮仔 打紙炮 打紙炮仔 放鞭炮

三落 三到 三到 三到 三到 三到 三次

擊 攉 擳 掉 擲 攉 丟擲

墓龜 墓龜(仔) 墓龜(仔) 墓墩 墓龜 墓龜(仔) 墓碑後方圓拱形土堆

毋單 毋單止 毋單止 毋單淨 毋單淨 毋單 不僅

會用 做得 做得 做得 使得 做得 可以

二、分析三落: 音samˇ loo,三次。「渟酒三落」不可說成「渟酒三擺」。

「落」在此針對倒酒的動作而言,而「擺」指的是一個活動的過程,如:逐擺敬神,愛渟三落酒。

74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肆 【句型分析】

句型一:先( ),正( )。    先(刜草),正(排牲儀)。    先(著襪),正(著鞋)。    先(洗面),正(拜神)。   ※( )中填入動詞,句意要合乎情理。句型二:( )了( )正( )。    (渟)了( 三落酒) 正(燒金)。    (啉)了(兩杯茶)正(去上班)。    (炊)了(一點鐘)正(掀蓋)。   ※ 第一個( )填入動詞,第二個( )填入數量詞+名詞,

第三個( )填入動詞+名詞,句意要合乎情理。句型三:( )渡大家( )。    ( 叔公 )渡大家(拜請祖公)。    ( 阿依 )渡大家(去䀴電影)。    ( 阿舅 )渡大家(去跋山)。   ※ 第一個( )填入人稱,第二個( )填入動賓結構語詞,

句意要合乎情理。

伍 【延伸詞彙】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泥圝 泥團 泥團 泥團 泥團 泥團 泥塊

个 个 𠊎等个 𠊎兜个 个/等个 个 我們的

毋盼 毋盼得 毋盼得 毋盼得 毋盼得 毋盼得 捨不得

地 墓 地 塚 墓埔/風水 塚 墳墓

好運 好運數 好運數 好運數 好運數 好運數 好運氣

二、分析(一)泥圝:音niˋ lonˋ,泥塊。(二)个:音enˇ eˇ,我們的。个,又可說成「人个」。

75

第七課 掛紙

(三) 辦好事: 辦喜事。客家語把「辦喪事」說成「做歹事」,「婚喪喜慶」說成「好歹事」。「辦好事」、「辦歹事」、「好歹事」都是客家語專用詞彙,跟國語語義不同。

(四)毋盼:捨不得。

教學資源壹、參考圖書:

一、 涂春景 2002《聽算無窮漢—有韻的客家俚諺1500則》,臺北市:涂春景。

二、何石松 2001《客諺一百首》,臺北市:五南。三、黃永達 2004《臺灣客家讀本》,臺北市:全威創意媒體。四、周金水 2007《年節禮俗》,桃園縣:伯公岡客家文化協會。五、陳運棟 1991《臺灣的客家禮俗》,臺北市:臺原。六、馮輝岳 1999《客家謠諺賞析》,臺北市:武陵。七、鄧榮坤 1999《生趣客家》,臺北市:武陵。

貳、網路資源:一、客家委員會(文史天地館/客庄文史/文史風貌/民俗及有關文物)

http://www.hakka.gov.tw/mp.asp?mp=1二、哈客網路學院(客家民俗歷史/客家禮俗知多少)

http://elearning.hakka.gov.tw/

補充資料壹、習俗小辭典:

一、 掛紙:掛紙就是掃墓,即春季祭掃,從立春開始(苗栗地區大都在正月十六開始)一直到清明節為止,各家擇一日為之。備三牲、果品、福金(燒給后土的)銀紙(燒給親人的)、炮竹等,到去世親人及祖先墳墓祭拜,除雜草、掛黃紙、以鋤頭取一塊碧綠草皮,將一疊黃紙壓在墳頭墓碑上,墳地四周擺上十二張銀紙,就是客家人以掛紙稱祭掃祖墳的由來(參黃永達2004)。

二、 矺黃嘏紙:壓墓紙是象徵為祖先翻修房屋(修墓),墓紙以黃長條形紙,代表瓦片,黃墓紙習俗上稱為「古紙」,客家族群較少用五色墓紙,墓紙以小石塊壓 在墓上(含墓碑頂上,壓墓紙是從墓碑頂開始壓)(參周金水2007)。

76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三、 卵殼擊到墓龜面上:供品之中,用紅熟蛋祭拜,祭畢之後將蛋殼灑在墓園上,表示脫胎換骨,除了象徵往生者投胎轉世之外,也表示新陳代謝,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意義(參周金水2007)。

貳、諺語一、清明前好蒔田,清明後好種豆。二、清明晴,百事成。三、千跪萬拜一爐香,較輸在生一碗湯。四、在生食一兩,較贏死後食豬羊。

77

第七課 掛紙

第八課 焢窯

35 36

ti beed ˏ kooˆ kongˆ rhioˋ

第 八 課 焢 窯

seˆ honˆ daiˆ da zongˇ ha muiˇ dungˇ bbooˋ god ˏ hooˆ

    細 漢 蹛 在 莊 下 , 尾 冬 禾 割 好 e shiˋ bbu aˇ maˋ gauˇ ngaiˋ nginˋ kongˆ rhioˋ

个 時 務 , 阿 媽 教 𠊎𠊎 𠊎 焢 窯 𠊎 sienˇ rhung niˋ lonˋ zooˆ rhioˋ zhangˆ goo giamˆ cioˋ shioˇ

    先 用 泥 圝 做 窯 , 正 擱 撿 樵 燒 fooˆ denˆ rhioˋ shioˇ dooˆ fungˋ fungˋ aˇ maˋ cidˋ gongˆ

火 𠊎 等 窯 燒 到 紅 紅 , 阿 媽 即 講 : bbue rhung aˇ hooˆ puˋ aˇ tai gaˇ cid ˏ shiuˆ

「 會 用 啊 ! 好 烳 啊 ! 」 大 家 七 手 beed ˏ gio ˏ gaˇ hanˇ shiˋ gidˋ loo kuiˆ zhangˆ gaˇ rhioˋ emˇ hooˆ

八 腳 拁 番 薯 擊 落 去 , 正 拁 窯 揞 好 sheˆ denˆ shangˋ gooˆ deemˆ zhungˇ tai gaˇ cidˋ siongˇzangˇ kuiˆ

勢 𠊎 等 成 過 點 鐘 , 大 家 即 相 爭 去leuˆ loiˋ shiedˋ ngaiˋ moˋ leuˆ choo aˇ maˋ cidˋ diamˇ diamˇ

耬 來 食 𠊎 𠊎𠊎 𠊎 耬 𠊎 , 阿 媽 即 𠊎 𠊎

aˆ zud ˏ rhid ˏ hangˋ zhinˇ ngienˇ e ded ˏ ngaiˋ

仔 椊 一 莖 真 軟 个 得 𠊎𠊎 𠊎 liˆ maˆ tai honˆ aˇ tu baiˆ shiedˋ choo hanˇ shiˋ

    這 嘛 大 漢 啊 , 逐 擺 食 𠊎 番 薯 ,cidˋ bbue siong choo sia ˏ ngaiˋ e aˇ maˋ

即 會 想 𠊎 惜 𠊎𠊎 个 阿 媽 𠊎

注釋

1. 焢:用炭火餘燼去燜𠊎2. 細漢:年紀還小𠊎3. 尾冬禾:第二期稻作𠊎4. 割好:收割完𠊎5. 泥圝:泥塊𠊎6. 撿樵:撿拾柴火𠊎7. 揞:蓋住𠊎

8. 成過點鐘:一個多鐘頭𠊎9. 相爭:爭先恐後𠊎10.耬:挖𠊎11.𠊎𠊎仔:悄悄地𠊎12.椊:塞𠊎13.一莖:一條𠊎14.這嘛大漢啊:現在長大了𠊎15.逐擺:每次𠊎

35 36

單元名稱:家庭休閒

課  次:�第八課� �

焢窯

教學時數:40分鐘×4

適用年級:四年級

課  文 國語對譯

第八課 焢窯細漢蹛在莊下,尾冬禾割好个時

務,阿媽教𠊎人焢窯。先用泥圝做窯,正過撿樵燒火。

等窯燒到紅紅,阿媽即講:「會用啊,好烳啊!」

大家七手八腳拁番薯擊落去,正拁窯揞好勢。等成過點鐘,大家即相爭去耬來食。𠊎無耬著,阿媽即恬恬仔椊一莖真軟个得𠊎。

這嘛大漢啊,逐擺食著番薯,即會想著惜𠊎个阿媽

第八課 焢窯小時候住在鄉下,第二期稻作收

割後,奶奶教我們焢窯。先用泥塊堆窯,再來撿拾柴火燒

窯。等窯燒紅了,奶奶就說:「可以了,可以烤了!」

大家七手八腳將地瓜丟進窯裡後,才將泥塊蓋住。等了約個把鐘頭,大家就爭先恐後挖來吃。我沒挖到,奶奶就悄悄地拿一條很軟的地瓜給我。

現在長大了,每次吃地瓜,總會想起疼愛我的奶奶。

78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教學目標

壹 能瞭解本課課文大意。

貳 能使用客家語正確念出課文。

參 能瞭解焢窯活動的過程,並練習相關語詞意義及用法。

肆 能瞭解早期客家農業社會生活型態與休閒活動。

伍 能從有趣休閒活動中,體驗群體生活的意義及樂趣。

陸 能養成感恩惜福之心。

能力指標1-2-1 能聽懂日常生活中較複雜的應對語句。1-2-5 能養成良好的聆聽態度,並適當應對。1-2-8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客家族群的文化。2-2-1 能養成主動學習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2-2-3 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較複雜的語句。2-2-4 能運用客家語簡單的回應問題。2-2-6 能用尊重與關懷的態度與人交談。2-2-8 能注意說話的快慢和音量的高低。

教學重點

壹 指導學生能正確認念課文

貳 指導學生認念主要語詞:焢窯、細漢、蹛、莊下、尾冬禾、割好、泥圝、撿樵、擊、揞、相爭、恬恬仔、椊、這嘛大漢啊、逐擺,並了解其意思與用法。

參 指導學生說明「焢窯」活動過程、及時間、地點、參與人員。

肆 指導學生練習句型:( )到(  )像( )

伍 指導學生練習語詞:

擊擊、恬恬仔、相爭七手八腳、七早八早、七坐八爬、七摻八雜、七晝八晝、七暗八暗

79

第八課 焢窯

課文大意懷念小時候,奶奶教我們焢窯的情景。

教學過程

壹 【準備活動】

課前準備:一、 教師: 課文情境圖或照片、課文海報、語詞卡、練習題字條、舊報紙

若干張、厚紙板三張(二十公分正方)、透明膠帶。學生:預習課文,準備焢窯圖片或照片、舊報紙若干張、透明膠帶。家長:協助子女預習本課課文或描述父母幼年焢窯的舊經驗。

二、引起動機:(一)教師拿出兩條烤過的地瓜提問,請學生盡量以客語發表。

1.教師問:這係麼个?2.教師問:你識食過無?3.教師問:味素仰子?4.教師問:你幾時食過?

(二) 教師跟學生分享「焢窯」經驗,並帶領學生觀看課本情境圖及提問:1.教師問:你䀴著麼个?2.教師問:佢人在遐做麼个?3.教師問:焢窯好賞無?

貳 【發展活動】

一、聆聽:引導學生專心聆聽教師或教學CD的念誦示範。二、範讀及跟讀:

(一)教師範讀、全班跟讀、學生分組讀、個別讀、接讀。(二)語音練習:課本語詞語音練習。(三)加強發音困難的客家語語音練習:

1.雙唇鼻音韻尾:撿、揞、點、恬(-m)。2.舌尖塞音韻尾:割、即、七、八、擊、食、椊、一、得(-d)。

三、重要語詞解釋:教師簡單解釋語詞的意義,也可讓學生依語詞造簡單的句子。

80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一)焢:用炭火餘燼去燜。例: 禮拜日,阿怙渡𠊎人去焢窯。(星期日,爸爸帶我們去焢

窯。)(二)細漢:年紀還小。

例: 阿怙細漢个時務,即搬來竹東蹛啊。(爸爸年紀還小的時候,就搬來竹東住了。)

(三)尾冬禾:第二期稻作。例: 伯公屋下个尾冬禾收成真好。(伯公家第二期的稻作收成很

好。)(四)割好:收割完。

例: 人手堅多,一下子歸大片个禾即割好啊。(人手那麼多,一下子整片的稻子就收割完了。)

(五)泥圝:泥塊。例: 日頭恁猛,田底个泥圝炙到燥燥燥。(太陽這麼大,田裡的泥

塊都曬得乾乾的。)(六)撿樵:撿拾柴火。

例: 上擺个人愛撿樵來燒火煮飯。(以前的人要撿柴來生火做飯。)

(七)揞:蓋住。例: 熱天睡个時,愛揞被單正毋會寒著。(夏天睡覺的時候,要蓋

被單才不會感冒。)(八)成過點鐘:一個多鐘頭。

例: 對這駛車去火車頭,愛成過點鐘。(從這開車去火車站,要一個多鐘頭。)

(九)相爭:爭先恐後。例: 下課啊,大家相爭走出去尞。(下課了,大家爭先恐後到外面

玩。)(十)耬:挖。

例: 昨日,阿依去園耬番薯轉來。(昨天,媽媽去田裡挖地瓜回來。)

(十一)恬恬仔:悄悄地。例:佢一個人恬恬仔行轉去。(他一個人悄悄地走回家)

81

第八課 焢窯

(十二)椊:塞。例: 阿依椊一條手巾在𠊎衫袋內底,得𠊎紮去學校捽汗。(媽媽

塞一條手帕在我口袋,讓我帶到學校擦汗)(十三)這嘛大漢啊:現在長大了。

例: 這嘛大漢啊,𠊎會曉自家坐車去外媽屋下。(現在長大了,我會自己坐車到外婆家)

(十四)逐擺:每次。例:佢逐擺考試攏著頭名。(他每次考試都得第一名。)

四、語詞遊戲:西部快槍手(一)全班學生分成兩組。(二) 教師發給每組本課重要語詞卡,並請依次每回各派一位學生手持語

詞卡,且背對背站立。(三) 教師數到三,學生立刻轉身念出對方詞卡,正確且速度較快的得

分。(四) 給予得分較多的一組歡呼:你恁慶(右拇指),拍三下;你頭慶

(左拇指),拍三下;一等慶(雙手互繞一圈出雙拇指);愛的火花(愛的鼓勵+咻嗙)!

(五)最後共同再認念全部語詞。五、課文深究:

(一)內容深究1.教師提問:採用開放形式回答,若學生以國語表達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用客家語發表。(1) 教師問: 佢人麼个時務去焢窯?麼儕教佢人焢窯?(尾冬禾

割好个時務去焢窯;阿媽教𠊎人焢窯。)(2) 教師問: 焢窯有哪兜事愛做?(用泥圝做窯、撿樵燒火、窯

燒到紅紅、火屎愛清毋愛、番薯擊落去、拁窯揞好勢、走窯鬼、耬番薯食、整理撿揫。)

(3) 教師問: 番薯猶會用仰子食?(做番薯餅、炸番薯球、焄番薯湯,煮番薯飯和番薯糜、蜜番薯。)

(4) 教師問: 歸頭番薯除了番薯會用食之外,猶有麼个會用食?仰子食?(會用炒番薯葉,另外番薯藤會用得豬食。)

82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5) 教師問: 課本內底仰子會講這滿食著番薯,會想著阿媽?(阿媽真惜𠊎,𠊎無耬著,阿媽即偷偷仔椊一莖番薯得𠊎食。)

2.遊戲:(1)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a.教師準備九個編碼,並把學生分成甲乙兩組。b.甲組學生表演,乙組學生猜猜看(第二次角色互換)c. 把焢窯的九個順序貼在黑板上,教師背著乙組讓甲組一位學生抽題號,再表演給乙組學生猜猜看,猜完再一起念念看。

d.猜對較多的一組獲勝,全體同學給予歡呼鼓勵。(2)開火車

a.全班學生分成兩組。b.教師發給每組焢窯的詞語。c. 教師喊開始,每組學生立刻派員拿好語詞依次序站好,先排出合理的焢窯順序者得分。

d.教師再請學生念出所拿的語詞,語音聲調正確者得分。e. 統計分數,給予得勝隊伍歡呼鼓勵。

(二)形式深究:句型練習句型一:配合課本練習一。照樣造句    (燒)到(紅紅)像(日頭)。    (企)到(直直)像(電火柱)。    (食)到(飽飽)像(大豬公)。    (揪)到(長長)像(麵線)。1. 教師準備「燒」、「紅紅」、「日頭」、「企」、「直直」、「電火柱」、「食」、「飽飽」、「大豬公」、「揪」、「長長」、「麵線」等字卡、圖片。

2. 教師先將「燒」、「紅紅」、「日頭」字卡、圖片及「( )到( )像( )」之字條貼在黑板上,然後請學生看字圖組合出正確的詞句「(燒)到(紅紅)像(日頭)。」答案出現後請學生予以解釋、複念。

83

第八課 焢窯

練習一 照樣 句

練習二 換 望 讀 望

3. 以此類推,三詞一組「企」、「直直」、「電火柱」;「食」、「飽飽」、「大豬公」;「揪」、「長長」、「麵線」等。

4.完成練習一。句型二:配合課本練習二。換䀴望 讀䀴望①擊擊②慢慢子③相搶(②)阿怙(恬恬仔)行入間房,驚吵醒阿依。(①)拁果子皮(揞揞)落泥底,會用做肥料。(③)大家聽著百貨公司有打折,即(相爭)去買。

1. 教師先將「擊擊」、「慢慢子」、「相搶」、「恬恬」、「揞揞」、「相爭」之詞語貼在黑板上並予以解釋。

2. 教師再將「阿怙( )行入間房,驚吵醒阿依」之詞條貼在黑板上,由學生發表,選擇合適詞語放入( )內,全班複誦。

3. 以此類推,換換看、讀讀看。4.完成練習二。句型三:配合課本練習三。𠊎會跈先生念1.有人客討來食晝,歸屋下个人(七手八腳)在遐準備。2.阿公和阿媽(七早八早)即起來啊。3.阿佅大討攏係(七坐八爬),也有到對歲猶毋會爬个。4.藥毋好儘採(七摻八雜)作垺食,愛先問過醫生。5.佢睡到(七晝八晝)正起來,難怪會毋會赴。6.你(七暗八暗)正來,店門早即關起來啊!

參 【綜合活動】

一、教唱客家歌謠—大番薯(林子淵詞曲)。大番薯,真糊塗,好食懶做毋讀書,毋會算來毋會除,無頭無腦無目珠。明明蛇哥講係龍,明明貓公講係虎,明明韭菜講係蔥,明明菜瓜講係瓠。

二、動手做做看:全班一起動手製作泥塊、番薯,模擬焢窯過程,邊做邊用客語說出順序。

84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一)厚紙板三張(二十公分正方)當窯門。(二) 利用舊報紙揉成不規則形狀,以透明膠帶纏住,仿做泥塊,砌成一

座窯。(三)再用色紙做成若干條小番薯,丟進窯內。(四) 將窯壓垮,大家圍著窯唱客家童謠、客家歌謠(大番薯)、做遊戲。(五)十分鐘後開窯挖番薯、吃番薯。

三、 配合桐花祭,舉辦校外教學活動,至客家休閒農場體驗桐花之美外,並享受焢窯樂趣。

教材分析

壹 【內容】

一、 焢窯是早期客家農業社會,非常重要的休閒活動,一方面休閒,一方面連絡親友間感情。

二、透過本課課文,緬懷祖先恩澤,並體驗群體生活的意義及樂趣。

貳 【形式】

文體:記敘文。

參 【語詞分析】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焢窯 煨番薯 打窯仔 𤌍窯仔 𤌍窯 𤌍窯仔 焢窯

猶細漢 還細 還細 還細 還細 還細 年紀還小

蹛 歇 歇 戴 戴 戴 住

尾冬禾 翻耕禾 大冬禾 慢冬禾 慢冬禾 慢冬禾 第二期稻作

割了啊 割忒 割忒 割忒 割撇 割忒 收割完

撿樵 拈樵 拈樵 拈樵 拈樵 拈樵 撿拾柴火

擊 擲 擳 擲 擲 擲 丟

相爭 相賽 相爭 相賽 相賽 相賽 爭先恐後

逐擺 逐擺 每擺 逐擺 逐擺 逐擺 每次

85

第八課 焢窯

二、分析(一) 焢窯:焢窯。指搭蓋小土窯,再燃燒柴枝至窯壁烤紅為止,利用泥

塊熱度,把食物烘熟。現今客家休閒農場大都設有此項體驗活動,所烤食物已不限地瓜,還包括芋頭、雞塊、玉米……等。

(二) 尾冬禾:第二期稻作,亦可稱「尾冬」。在北部農作物收成為二期,但在南部則可收成為三期。第二期稻作收割後,須等來春才耕作,不急著播種,在此空檔時期,約在農曆十月以後,就是焢窯的最佳時期。

(三) 恬恬仔:悄悄地。「恬恬仔」是單字重疊再加語尾助詞,表情狀,如:偷偷仔、輕輕仔、略略仔……等。

(四) 七摻八雜:任意摻雜不同的東西。七、八並不代表數量,僅作為狀態形容。

肆 【句型分析】

句型一:( )到( )像( )。    (燒)到(紅紅)像(日頭)。    (企)到(直直)像(電火柱)。    (食)到(飽飽)像(大豬公)。    (揪)到(長長)像(麵線)。   ※ 前面( )所替換的詞,可用動詞;中間( )所替換的詞,可

用疊字形容詞;後面( )所替換的詞,可用名詞,句意要合乎情理。

句型二:選擇詞意相同的換䀴望、讀䀴望。    ①擊擊②慢慢子③相搶    (②)1.阿怙(恬恬仔)行入間房,驚吵醒阿依。    (①)2 .拁果子皮(揞揞)落泥底,會用做肥料。    (③)3.大家聽著百貨公司有打折,即(相爭)去買。句型三: AXBX構詞練習(七、八並不代表數量,僅作狀態形容,可後接動

詞或名詞、形容詞。)    有人客討來食晝,歸屋下个人(七手八腳)在遐準備。    阿公和阿媽(七早八早)即起來啊。

86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阿佅大討攏係(七坐八爬),也有到對歲猶毋會爬个。    藥毋好儘採(七摻八雜)作垺食,愛先問過醫生。    佢睡到(七晝八晝)正起來,難怪會毋會赴。    你(七暗八暗)正來,店門早即關起來啊!

伍 【延伸詞彙】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鐮鐵 禾鐮仔 禾鐮仔 禾鐮仔 禾鐮 禾鐮仔 用來割稻子的鐮刀

一坵田 一坵田 一坵田 一夫田 一坵田 一坵田 一畝田

一股菜園

一廂菜園 一槓菜園 一廂菜

園一廂菜園

一廂菜園 一畦菜園

電火柱 電線楯 電火柱 電火楯 電火楯 電火楯 電線杆

大討 大體仔 大體仔 大體仔 大體 大體仔 大體

二、分析(一)番薯藤:音hanˇ shiˋ tenˋ,地瓜的蔓莖。(二)鐮鐵:音liamˋ teed

ˊ

,用來割稻子、番薯藤的鐮刀。(三)烳番薯:音puˋ hanˇ shiˋ,燜烤番薯。(四)番薯糜:音hanˇ shiˋ moiˋ,地瓜稀飯。(五) 走窯鬼:音zeuˆ rhioˋ guiˆ。有一傳說,地瓜放進窯內後,人們必

須繞數圈後離開,或玩捉迷藏、 老鷹抓小雞、或唱念童謠……,過約一小時後地瓜即可烤熟;若中途挖開、或不忍離去,可能烤出的就是半生不熟、難以下嚥的地瓜了。

(六)一坵田:音rhid

ˊ

kiuˇ teenˋ,一畝田。(七)豬菜:音zhiˇ coiˆ,番薯藤及葉,因供豬食用,故稱之。(八)樹椏:音shi bbaˇ,樹枝。(九)一股菜園:音rhid

ˊ

guˆ coiˆ bbienˋ,一畦菜園。

87

第八課 焢窯

教學資源壹、參考圖書:

一、 何石松、劉醇鑫編著 2006 《客語詞庫》,臺北市:臺北市立客家事務委員會。

二、徐兆泉編著2001《臺灣客家話辭典》,臺北:南天書局。三、范明煥總編纂2005《北埔鄉志》,新竹:北埔鄉公所。

貳、網路資源:行政院客家委員會哈客網路學院 http://elearning.hakka.gov.tw

補充資料壹、俗諺:

一、 會算毋會除,糶榖換番薯。(頭腦簡單不靈光之人)二、時到時當,無米煮番薯湯。(船到橋頭自然直)三、管你番薯抑芋卵。(管你何許人也)

貳、農諺:一、 一日霜三日晴,三日霜久久晴。(根據經驗,下一天霜,接著會晴朗

三天;連續三天下霜,天氣就會放晴一段時日。)二、 三年逢一閏,四季逢一春。(農曆算法:三年之中,只有一年多一個

閏月;一年四季中,只有一個鳥語花香的春天,我們應及時把握。也寓意天地間有晝夜、四時循環的道理。)

三、 六月天公無阿公,六月割禾無阿婆。(農曆六月,正值早稻收割、晚稻插秧的農忙時節,不管男女老少都該投入農耕行列。)

四、 九月雷聲發,洘旱到明年八月八。(九月雷聲響,一直天旱到明年八月八。)

參、休閒活動名稱:打球daˆ kiuˋ;揪大索kiuˆ tai soo

ˊ

;搖呼拉圈rhioˋ fuˇ laˇ kienˇ;打太極拳daˆ tai kidˋ kunˋ;散步sanˆ pu;踅街se geˇ;放風吹 biongˆ fungˇ cheˇ; 打鼓daˆ guˆ;歕畢仔punˋ bi aˋ;唱歌chongˆ gooˇ;彈鋼琴tanˋ gong^ kimˋ;䀴人公書ngiangˆ nginˋ gungˇ shiˇ;剪紙zienˆ zhiˆ;插花cab

ˊ

faˇ; 雕刻deeuˇ ked

ˊ

;行棋hangˋ kiˋ;弈牌e peˋ;打中國結daˆ zhungˇ gud

ˊ

gied

ˊ

;跳舞teeuˆ bbuˆ;䀴戲ngiangˆ hiˆ;挨絃子eˇ hien zuˆ;䀴風景ngiangˆ fungˇ ginˆ;打電動daˆ teen tung;跌徼deed

ˊ

geuˆ。

88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第九課 騎鐵馬

39 40

ti giuˆ kooˆ kiˋ teed ˏ maˇ

第 九 課 騎 鐵 馬

bbuˇ cinˇ zied ˏ ga ˏ ngid ˏ guiˇ bbu ˏ haˇ e nginˋ kiˋ

    母 親 節 遐 日 , 歸 屋 下 个 人 騎teed ˏ maˇ kuiˆ rhiuˋ sanˇ songˆ f i ˆ guiˇ lu tai seˆ shangˇ hiu

鐵 馬 去 遊 山 賞 水 。 歸 路 大 細 聲 咻, kiˋ dooˆ fanˇ hiˆ ded ˏ teenˇ

騎 到 歡 喜 得 天 ! zhenˇ bbad ˏ goo ˏ e shiˋ bbu aˇ u ˏ ginˋ hod ˏ oiˆ

    轉 斡 角 个 時 務 , 阿 怙 緊 喝 愛seˆ ngi ba ˏ giaˇ ga ˏ ha tai gaˇ ngaˋ gunˇ ngauˇ e

細 義 ; 跋 崎 遐 下 , 大 家 牙 根 咬 个,dem dooˆ tai kiˆ ziab ˏ sioˆ kiˆ duˋ choo loo giaˇ aˇ

蹬 到 大 氣 接 小 氣 ; 堵 著 落 崎 , 阿 i chidˋ teuˋ fanˇ fuˆ dongˆ zuˆ oiˆ ka hooˆ sheˆ

依 直 頭 吩 咐 擋 子 愛 揢 好 勢 。 kiˋ dooˆ rhid ˏ teuˋ ba ˏ gungˇ shi haˇ tai gaˇ cooˇ

    騎 到 一 頭 伯 公 樹 下 , 大 家 坐loo loiˋ limˇ rhid ˏ ha caˋ aˇ moiˆ ngaingˆ choo rhid ˏ zha ˏ

落 來 , 啉 一 下 茶 , 阿 妹 䀴 著 一 隻rhio pooˋ chidˋ hod ˏ bbuˇ geˇ maˋ bbuˇ geˇ maˋ

鷂 婆 , 直 喝:「烏 雞 嫲!烏 雞 嫲!」,

hoi aˇ gooˇ aˇ ziˆ sioˆ dooˆ lamˆ shidˋ duˆ bbun loo kuiˆ

害 阿 哥 、 阿 姊 笑 到 攬 食 肚 搵 落 去 ,ngaiˋ kaˆ ginˆ hib ˏ rhid ˏ zhongˇ siongˆ gaˇ kuaiˆ loo suiˋ zhenˆ bbu ˏ

𠊎𠊎 𠊎 緊 𠊎 一 𠊎 𠊎 , 𠊎 𠊎 𠊎 𠊎 轉 屋haˇ

下 。

注 釋

1. 遊山賞水:遊山玩水。2. 大細聲咻:大呼小叫。3. 歡喜得天:歡天喜地。4. 轉斡角:轉彎。5. 緊喝:一直吆喝。6. 愛細義:要小心。7. 跋崎:上坡。8. 牙根咬个:咬緊牙根。9. 蹬:用力踩踏。10. 大氣接小氣:上氣不接下氣

的樣子。11.直頭:一直,不停的。

12.擋子:煞車器。13.揢好勢:握好來。14.一頭:一棵。15.坐落來:坐下來。16.鷂婆:老鷹。17.直喝:一直喊。18.烏雞嫲:黑色羽毛的母雞。19.攬食肚:抱著肚子。20.搵落去:癱坐在地上。21.𠊎緊:趕𠊎。22.𠊎一𠊎𠊎:照一𠊎𠊎片。23.𠊎轉屋下:帶回家。

39 40

單元名稱:家庭休閒

課  次:�第九課� �

騎鐵馬

教學時數:40分鐘×4

適用年級:四年級

課  文 國語對譯

第九課 騎鐵馬母親節遐日,歸屋下个人騎鐵馬

去遊山賞水。歸路大細聲咻,騎到歡喜得天!

轉斡角个時務,阿怙緊喝愛細義;跋崎遐下,大家牙根咬个,蹬到大氣接小氣;堵著落崎,阿依直頭吩咐擋子愛揢好勢。

騎到一頭伯公樹下,大家坐落來,一下茶,阿妹䀴著一隻鷂婆,直喝:「烏雞嫲!烏雞嫲!」,害阿哥、阿姊笑到攬食肚搵落去,較緊翕一張相,拁快樂隨轉屋下。

第九課 騎自行車母親節那天,全家人騎自行車去

遊山玩水。一路上驚呼連連,騎得歡天喜地。

轉彎時,爸爸不斷提醒要小心;上坡時,大家咬緊牙根,騎到上氣不接下氣;遇到下坡,媽媽再三叮嚀要握好手煞車。

騎到土地廟旁一棵樹下,大家坐下來喝口茶,妹妹看見一隻老鷹,不停叫著:「黑母雞! 黑母雞!」,害得哥哥、姊姊聽了捧腹大笑,癱坐在地上,我趕緊照一張相片,將快樂帶回家中。

89

第九課 騎鐵馬

教學目標

壹 能瞭解本課課文大意。

貳 能瞭解本課語詞的客家語意義和用法。

參 能用客家語正確念出課文。

肆 能學會本課句型,並運用於日常生活中。

伍 能瞭解休閒活動與行車安全重要性。

陸 能與家人和樂相處。

能力指標1-2-5 能養成良好的聆聽態度,並適當應對。1-2-7 能透過聆聽活動,主動積極延伸學習客家語文。1-2-8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客家族群的文化。2-2-1 能養成主動學習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2-2-3 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較複雜的語句。2-2-4 能運用客家語簡單的回應問題。2-2-6 能用尊重與關懷的態度與人交談。

教學重點

壹 指導學生能正確認念課文

貳 指導學生認念主要語詞:遊山賞水、大細聲咻、歡喜得天、緊喝、跋崎、牙根咬个、蹬、大氣接小氣、擋子、捍好勢、一頭、直喝、鷂婆、烏雞嫲、攬食肚、搵落去、翕一張相,並了解其意思與用法。

參 指導學生了解日常休閒活動及其重要性。

肆 指導學生從事正當休閒活動。

伍 指導學生練習句型:( )一下( )。

陸 指導學生辨讀詞意:(遐下/遐日)(跋崎/落崎)(烏雞嫲/鷂婆)(騎/翕)

柒 指導學生練習詞語應用:歸屋下人、堵著、緊喝、。

捌 音標複習。

90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課文大意母親節那天,全家人歡天喜地騎著自行車去遊山玩水,還拍照將快樂帶回家。

教學過程

壹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教師:課文情境圖或照片、影片、課文海報、語詞卡、練習題字條。學生:預習課文、準備全家出遊照片。家長:協助子女預習本課課文,或擇期進行全家自行車之旅。

二、引起動機:(一) 教師: 利用「默劇」表演方式表演騎自行車,讓學生說出「騎鐵

馬」(或可準備自行車,帶至教室示範、解說),並請學生發表騎自行車經驗。

(二)學生:發表全家出遊或假期所進行的休閒活動方式及內容。(三)教師出示課文情境圖,請學生踴躍發表圖示內容。

貳 【發展活動】

一、聆聽:引導學生專心聆聽教師或教學CD的念誦示範。二、範讀及跟讀:

(一)教師範讀、全班跟讀、學生分組讀、個別讀、接讀。(二)語音練習:課本語詞語音練習。(三)加強發音困難的客家語語音練習:

1.雙唇濁塞音聲母:烏、搵(bb-)。2.舌根鼻音聲母:義、(ng-)。3.舌尖鼻音韻尾:歡(-n) 。4.雙唇鼻音韻尾:、喊(-m)。5.雙唇塞音韻尾:翕(-b)。6.舌尖塞音韻尾:日、鐵、得、斡、直、食(-d)。

91

第九課 騎鐵馬

三、重要語詞解釋教師簡單解釋語詞的意義,也可讓學生依語詞造簡單的句子。(一)遊山賞水:遊山玩水。

例: 真愛跈先生去遊山賞水。(我很喜歡跟老師一起去遊山玩水。)

(二)大細聲咻:大呼小叫。例: 你無緣無故大細聲咻,正經會驚死人。(你無緣無故大呼小

叫,真是嚇死人了。)(三)歡喜得天:歡天喜地。

例: 年三十遐暗,大家歡喜得天共下食團圓飯。(除夕夜,大家一同歡天喜地吃團圓飯)

(四)轉斡角:轉彎。例: 騎鐵馬在轉斡角个所在愛注意。(騎自行車在轉彎的地方要小

心。)(五)緊喝:一直吆喝。

例: 上課赴毋會著啊,阿依緊喝較緊一兜。(上課來不及了,媽媽一直吆喝我動作快一點。)

(六)愛細義:要小心。例: 上落樓梯,要細義。(上下樓梯,要小心。)

(七)跋崎:上坡。例:擔重跋崎實在真艱難。(挑著重擔上坡真是辛苦。)

(八)牙根咬个:咬緊牙根。例: 應人个頭路,牙根咬个嘛愛做好。(答應人家的事,再辛苦也

要咬緊牙根做好。)(九)蹬:用力踩踏。

例: 鐵馬蹬較緊兜,無會赴毋會著喔!(自行車騎快一些,不然會趕不上了。)

(十)大氣接小氣: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例: 走到大氣接小氣,毋好黏時坐落來。(跑到上氣不接下氣,不

要馬上坐下來。)(十一)直頭:一直,不停的。

 例: 討考試啊!阿依直頭吩咐愛讀書。(要考試了,媽媽一直交待我要讀書。)

92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十二)擋子:煞車器。例:擋子壞去愛修理好勢。(煞車壞了要修好。)

(十三)揢好勢:握好來。例: 手捍捍好勢,擋子揢好勢,正毋會撞著人。(手把要握好,

煞車要握好,才不會撞上別人。)(十四)一頭:一棵。

例: 花園內底,種一頭真靚个茶花。(花園裡,種了一棵很漂亮的茶花。)

(十五)坐落來:坐下來。例: 走到大氣接小氣,毋好黏時坐落來。(跑得上氣不接下氣,

不能馬上坐下來。)(十六)鷂婆:老鷹。

例: 鷂婆來啊,雞么走無位藏。(老鷹來了,小雞逃得無處可躲。)

(十七)直喝:一直喊。例:你直喝佢个名做麼个?(你一直呼喊他的名字做什麼?)

(十八)烏雞嫲:黑母雞。例: 烏雞嫲个毛烏金烏金真靚。(黑母雞的羽毛黑得發亮,真好

看。)(十九)攬食肚:抱著肚子。

例: 佢一直攬食肚,驚係食肚疾。(他一直抱著肚子,想必是肚子痛。)

(二十)搵落去:癱坐在地上。例: 行路毋䀴路,嗄徑著石頭搵落去。(走路不看路,卻絆到石

頭癱坐在地上。)(二十一)較緊:趕快。

 例:八點啊,較緊去學校讀書。(八點了,趕快上學讀書。)(二十二)翕一張相:照一張相片。

例: 這位个風景足靚,來翕一張相。(這裡的風景很美,照一張相吧。)

四、遊戲:(一)相撲擂臺賽

1.全班學生分成兩組,每回派出一位學生參賽。

93

第九課 騎鐵馬

2. 教師將本課學過的詞語貼在兩位學生的背後,兩人做相撲狀,不可以讓對方看到自己背後的詞卡,誰先看到並念出來即得分。

3. 給予得分較多的一組歡呼:你恁慶(右拇指),拍三下;你頭慶(左拇指),拍三下;一等慶(雙手互繞一圈出雙拇指)「愛的鼓勵」加「咻-嗙」!

4.遊戲後再共同認念全部語詞。(二)順口溜

1.將課文精簡編纂成「順口溜」,文意不變。「講起母親節遐日,歸家騎車四位出,大家氣喘又氣急,伯公樹下來休息,阿妹不褡又不膝,害阿哥阿姊汗直滴,相機緊緊提來翕。」

2. 先由教師加上拍板範念,再全班念、分組念、個別念、師生接念。

五、課文深究:(一)內容深究

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宜多採用開放形式,若學生以國語表達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用客家語發表。1. 教師問:你識歸屋下人共下騎車出去尞無?心適無? 2. 教師問:路頭有發生麼个事情無?有䀴著麼个無? 3.教師問:堵著跋崎、落崎愛注意麼个? 4.教師問:烏雞嫲佮鷂婆哪位無共樣? 5.教師問:出門騎鐵馬愛注意麼个?6. 教師問: 除了騎鐵馬出去尞,你猶識歸屋下人共下做過麼个休閒

活動? 7.教師問:你知哪兜係無正當个活動無?決定毋會用學喔!8.教師問:上擺農業社會時代个交通工具,除了鐵馬猶有麼个?

(二)形式深究句型練習: 學生自由發表後,師生共同討論歸納,再請學生完成課

本練習請學生依句型做替換練習。句型一:語詞代換1. 教師準備「」、「捽」、「寫」、「䀴」等字卡,及「茶、汗、字、電視」的圖片。

2. 教師先將「」之字條貼在黑板上,然後在後面放上「茶」的圖片,請學生看圖念出「一下茶」的句子。

94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3. 以此類推,替換前面的「動詞」及後面的「名詞」。答案出現後請學生複誦。

4.完成練習一。()一下(茶)。(捽)一下(汗)。(寫)一下(字)。(䀴)一下(電視)。

句型二:會擇 會讀1. 教師準備「遐下/遐日」、「跋崎/落崎」、「烏雞嫲/鷂婆」、「蹬/翕」、等字卡或圖片,解釋每個詞或字之意義。

2. 教師先將「騎車落崎( )愛細義。」之句子貼在黑板上,然後請學生選擇「遐下」放入( )內。以此類推完成所有句子。

3.答案出現後,請全班學生齊念或個別念。4.完成練習二。騎車落崎( 遐下 ◻遐日)愛細義。騎鐵馬( 跋崎 ◻落崎)真食力。你有䀴過(◻烏雞嫲  鷂婆)捉雞么無?大家共下(◻蹬  翕)一張相做紀念。

句型三:換䀴望、讀䀴望1. 教師先將「歸屋下个人」、「全家人」、「堵著」、「遇著」、「喊」、「喝」、「食」、「」之詞語,貼在黑板上並予以解釋。

2. 教師再將「昨日去跋山,有( )同學。」之詞條貼在黑板上,由學生選擇合適詞語放入( )內,再全班複念。

3.以此類推,換換看、讀讀看,完成所有句子。4.完成練習三。①歸屋下个人 ②堵著 ③喝 ④( ②堵著 )昨日去跋山,有(遇著)同學。( ③喝 )騎鐵馬遐下,怙直(喊)愛細義。( ④啉 )(食)一下茶,正去打球。(①歸屋下个人)昨日(全家人)騎鐵馬出去尞。

95

第九課 騎鐵馬

練習一 語詞代換

練習二 會擇  會讀

練習四:音標綜合練習(請參考附錄音標綜合練習三)對對碰1.音標總復習。2.教師將本課或本冊習過的詞卡及拼音分散貼在黑板上。3. 學生分兩組,輪流上臺組合,並念出語詞。組合迅速確實、語音正確的一組獲勝。

4.給予獲勝隊伍鼓勵歡呼。

參 【綜合活動】

復習順口溜:分組讀、個別讀、接讀  『講起母親節遐日,歸家騎車四位出,大家氣喘又氣急,伯公樹下來休息,阿妹不褡又不膝,害阿哥阿姊汗直滴,相機緊緊提來翕。』戲劇表演:遊山賞水。(見補充教材-課文改編劇本)  由學生輪流扮演阿爸、阿依、阿哥、阿姊、阿弟、阿妹,並說出得體富創意的對話,表演出課文中的內容,讓學生更充分了解課文意涵。大拼盤

(一) 教師將全班小朋友分成四組。第一組每人負責提供一個時間、第二組每人負責提供一個人物、第三組每人負責提供一項交通工具、第四組每人負責提供做一件事。

(二)每組答案放在一起,教師隨機抽取四個答案進行組合。(三) 教師任意找一人,湊合句型並念出,如:(昨日) (阿依)(坐火車)

(去臺北)。

教材分析

壹 【內容】

一、藉由家人同遊,顯現出父母愛子女的親情。二、藉由休閒活動的互動,增進學生與家人和樂相處的氣氛。三、明白行車安全的重要性。

貳 【形式】

文體:散文。

96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參 【語詞分析】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遊山賞水 遶山花 遶山花 遶山花 遶山花 遶山花 遊山玩水大細聲咻 唩唩喊喊 唩唩吼吼 噦噦喊喊 嘻嘻嘩嘩 噦噦喊喊 大呼小叫歡喜得天 歡喜靂天 歡喜靂天 歡喜靂天 歡喜轟天 歡喜靂天 歡天喜地直直喝 緊咄 緊咄 緊咄 緊喝 緊咄 一直吆喝牙根咬个 囓等牙 囓等牙根 囓等牙根 囓緊牙根 囓等牙根 咬緊牙根

蹬 箭 箭 箭 箭 箭 用力踩踏

大氣接小氣 氣哩呼嚕 氣捙氣落 氣哩呼嚕 嚊嚊噗噗 氣哩呼嚕 上氣不接下氣

揢好勢 撚好勢來 揢好勢來 撚好勢來 撚好勢來 撚好勢來 握好來一頭 一頭 一頭 一欉 一頭 一欉 一棵直喝 緊喊 緊喊 緊喊 緊喊 緊喊 一直喊

攬食肚 揇等肚笥 揇等肚笥 揇等肚屎 揇緊肚屎 揇等肚屎 抱著肚子

二、分析(一)遊山賞水:遊山玩水,觀賞風景。(二)直直喝:一直吆喝。直直,為副詞,用法有「快、急」的意思。(三)蹬:用力踩踏。(四) 揢好勢:握好來。好勢,妥當,如:擐好勢、徙好勢。(五) 鷂婆:音rhioˋ pooˋ,老鷹,中文學名大冠鷲,以蛇、鼠等小動物

為食,亦會捉食小雞,故被視為害鳥。(六)翕一張相:照一張相片。翕,音hib

ˊ

。(七)歸路:一路上。

肆 【句型分析】

句型:( )一下( )。   ()一下(茶)。   (捽)一下(汗)。   (寫)一下(字)。   (䀴)一下(電視)。  ※ 前面 ( )所替換的詞,可用動詞;後面( )所替換的詞,可用名詞,

句意要合乎情理。

97

第九課 騎鐵馬

伍 【延伸詞彙】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手捍 羊頭仔 車首仔 羊頭 手把 羊頭仔 自行車把手大氣接小氣 氣捙氣急 氣捙氣落 氣捙氣急 挷氣毋上頸 氣撦氣急 上氣不接下

二、分析(一)手捍:音shiuˆ honˆ,自行車把手。(二)黏時:音ngeemˋ shiˋ,馬上、立即。

教學資源壹、參考圖書

一、 何石松、劉醇鑫編著 2006 《客語詞庫》,臺北市:臺北市立客家事務委員會。

二、徐兆泉編著2001《臺灣客家話辭典》,臺北:南天書局。三、范明煥總編纂2005《北埔鄉志》,新竹:北埔鄉公所。

貳、網路資源:客家委員會 (哈客語言館/客語學習/客語教材/客語大不同)http://www.hakka.gov.tw

補充資料壹、課文改編劇本 (徐玉佳編)

人物:阿爸、阿依、阿哥、阿姊、阿弟、阿妹。道具:鐵馬六輛(可用自製道具代替或作勢即可)、相機一臺(或手機)第一幕

阿爸:你人準備好吂?真會摸喔!過毋出發會傷晝喔!阿依:差不多啊!差不多啊!毋愛過攔啊!阿爸:茶愛記得隨喔!阿依:毋使你吩咐,早即準備好啊,欸!安全帽咧,這比麼个較要緊!阿姊:有啦!有啦!一儕一頂。阿依:煞煞戴好,出發囉!阿弟、阿妹:一頂得!阿哥:拁你戴。阿爸、阿依:出發囉!

98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第二幕

阿弟、阿妹:阿哥,較緊一兜,你仰子騎恁慢呢?阿哥:係驚你人跌倒,挑纏跈在後背顧。阿弟、阿妹:阿哥,真久無共下騎鐵馬,真心適喔!阿姊:真悿喔!討騎毋會停動啊!阿妹:你逐日傷認真讀書,愛輒輒運動正好。阿姊:知,你嘛毋好總係打電腦,後次擺召你,你毋好張樣喔!阿哥:唷呵!唷呵!加油,加油,打頭名喔!阿姊:加油!加油!捎著阿哥囉!阿爸:跋崎囉!跋崎囉!你人愛細義,愛認真蹬,毋好跌倒!阿弟、阿妹:阿依,等等,討敨毋會出氣啊!阿依:逐擺喊你加食一碗飯,你毋食,這下你知啊!阿爸:無關係啦,認真蹬,即會到位。阿依:欸!落崎啊!落崎啊!擋子愛揢好勢!阿哥:阿弟有揢好勢無?阿妹有揢好勢無?阿弟:有啦!唷呵!風吹來真涼喔!阿妹:阿姊,贏你啊!贏你啊!阿姊:等啦!等啦!第三幕

阿爸:好啦,先騎到這,大家歇睏一下!阿依:茶提出來,款款,毋好一下啉傷大嘴,氣愛敨得佢勻來!阿弟:阿爸你先食,會悿無?拁你肩頭舂舂个。阿爸:你阿依較悿,佢普通時無閒挾掣,無時間運動,茶先得你阿依啉。阿依:一儕啉好接一儕,大家坐落來尞一下。阿妹:大家䀴!大家䀴!烏雞嫲!烏雞嫲!遐裡!遐裡!阿哥、阿姊: 哈哈哈!白直,白直,鷂婆都毋知,笑死人!哈哈哈!(攬著

食肚搵落去)阿依、阿爸:正經白直,阿妹!遐係鷂婆毋係烏雞嫲! 阿妹:真否勢,後次擺知啊!阿弟:哈哈哈!你人毋愛停動,來翕一張相,一二三,喀嚓!阿依、阿爸:勞力你,大家毋好尞傷久,愛過來去啊!阿哥、阿姊:來去來去,大家來去喔!阿弟、阿妹:大家來去喔!(劇終)

99

第九課 騎鐵馬

貳、補充教材:一、天為詞根的四字短語 (資料來源:林賢峰-詞彙跟語法)

客家人之宗教信仰,對天之尊敬是無可比擬的,天公指的是玉皇大帝,其地位高過眾神明。逢年過節祭拜祖先,凡拜過天公的牲儀祭品,仍然可拜其他眾神,但先拜過其他諸神或祖先的牲儀祭品,則不可再拜天公,此思維根深柢固。傳統農業社會科學尚未十分發達,從可見之自然現象中,亦以天為高為大是可見不可及的境界,傳統天地人三界之觀念及相關思維習慣,也是以天的地位為最崇高。故客語詞彙構詞,以天當末位詞根所構成的詞彙為最高級數,天為詞根的四字短語形容詞,是屬於客語特色詞彙的一種。

雞頦噴天 山歌唉天 風神捱天 四腳惹天

趜屎轟天 清驚摝天 沙鼻噴天 哈啾噴天

大氣轟天 戽水上天 目珠看上天 火屎燦天

一年透天 沙鼻摝天 踉蹌噴天 虎膦轟天

二、手的動作介紹:打 da^;扛 gongˇ;扡 bbia^;托 too

ˊ;抓 zaˇ;抄 cauˇ;折 zhed

ˊ;扯

cha^;扶 fuˋ;扼 ab

ˊ

;扭 nau^、ngiu^;扳 ban^;拋 pauˇ;抔 bud

ˊ

;投 teuˋ;抽 chiuˇ;怙ku;拂 fidˋ;揪 kiu^;抹 mad

ˊ

;撥 bad

ˊ

;抨 biangˇ;拍 pogˋ;拆 ca

ˊ

;拗 au^;攬 lam^;拈 ngiam^;挍 gau^;刮 guad

ˊ

;揰 dung;挖 bbaˇ、bbad

ˊ

;㧡 kainnˇ;挾 giab

ˊ

;挶 giu

ˊ

;捆 kun^;捏 need

ˊ

;捋 loo

ˊ

、lod

ˊ

;挼 nua^;挷 bangˇ;挽 bban^;揬dud

ˊ

;捧 pungˋ;掰 bue^;擊 gidˋ;揉 ngioˋ;揀 giam^;揢 ka;揞 emˇ;摒 bin^;揙 bien^;搽 caˋ;搜 seuˇ;搶 ciong^;搓 sooˇ;揾 bbun^、bbid

ˊ

;搖 rhioˋ;摺 zhiab

ˊ

;摳 kio;摟 leu^;摝 lu

ˊ

;摸 miaˇ;摘 za

ˊ

;撩 leeuˇ;撈 leuˋ;撙 zun^;頓 dun^;抑 ed

ˊ

;擐 kuan;擂 luiˋ;擇 too;攪 gioˇ;插 cab

ˊ

;掛 gua^;捲 gien^;搬 banˇ;捽 cudˋ;搥 chiˋ;捉 zu

ˊ

、zoo

ˊ

;捙 chaˇ;扒 paˋ;𢱤 su

ˊ

;撐cin^、cangˇ。

100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第十課 打鬥敘

43 44

ti shibˋ kooˆ daˆ deuˆ siˆ

第 十 課 打 鬥 敘

caˇ amˆ rhia aˇ u ˏ zhioˇ tungˋ su daˆ deuˆ siˆ

    昨 暗 夜 , 阿 怙 召 同 事 打 鬥 敘 ,rhid ˏ gaˇ chid ˏ rhid ˏ loo coiˆ rhiuˇ kiuˇ kiuˇ e miˆ funˆ iaˆ

一 家 出 一 落 菜 。 有 虬 虬 个 米 粉 , 也rhiuˇ hiongˇ hiongˇ e cauˆ ngiu ˏ goo rhiuˇ gamˇ gamˇ e pu ˏ coiˆ tongˇ

有 香 香 个 炒 肉 , 擱 有 甘 甘 个 覆 菜 湯,cinˇ chiong da ga ˏ biˆ shiuˆ ngi aˇ i chid ˏ e hm ˏ ngiˆ cauˆ

親 像 在 遐 比 手 藝 ; 阿 依 出 个 木 耳 炒fanˇ liˋ sonˇ sonˇ teemˋ teemˋ hooˆ bbi suˆ

番 梨 , 酸 酸 甜 甜 好 味 素 。

hooˆ penˋ rhiuˆ kung ha daˆ deuˆ siˆ mˋ suˆ sanˇ

    好 朋 友 共 下 打 鬥 敘 , 毋 使 山zhinˇ hoiˆ bbi rhid ˏ panˋ ti teu rhid ˏ fuˋ caˋ iaˆ bbue

珍 海 味 , 一 盤 地 豆 一 壺 茶 , 也 會rhung gongˆ dooˆ mˇ diˇ teenˇ ga ti aˇ u ˏ gongˆ

用 講 到 毋 知 天 佮 地 。 阿 怙 講 : 「giuˆ giuˆ daˆ rhid ˏ baiˆ deuˆ siˆ rhiuˇ gongˆ rhiuˇ sioˆ rhiu

久 久 打 一 擺 鬥 敘 , 有 講 有 笑 , 又rhiuˇ shiedˋ shidˋ cai zhinˇ simˇ sed ˏ

有 食 , 實 在 真 心 適 。 」

注 釋

1. 打鬥敘:各自出錢或提供食物的聚餐。

2. 昨暗夜:昨天晚上。3. 出一落菜:出一道菜。4. 虬虬:彈牙有嚼勁。5. 炒肉:客家小炒。6. 甘甘:味道甘美。7. 覆菜:福菜。

8. 親像:很像。9. 番梨:鳳梨。10.味素:味道。11.毋使:不需要。12.地豆:花生。13. 毋知天佮地:比喻很投入,

忘了時間與空間的存在。

43 44

單元名稱:家庭休閒

課  次:�第十課 �

打鬥敘

教學時數:40分鐘×4

適用年級:四年級

課  文 國語對譯

第十課 打鬥敘昨暗夜,阿怙召同事打鬥敘,一

家出一落菜。有虬虬个米粉,也有香香个炒肉,還有甘甘个覆菜湯,親像在遐比手藝;阿依出个木耳炒番梨,酸酸甜甜好味素。

好朋友共下打鬥敘,毋使山珍海味,一盤地豆一壺茶,也會用講到毋知天佮地。

阿怙講:「久久打一擺鬥敘,有講有笑,又有食,實在真心適。」

第十課 聚餐昨天晚上,爸爸約同事聚餐聊

天,每家出一樣菜。有QQ的米粉,也有香香的客家小炒,還有味道甘美的福菜湯,就像在比手藝;媽媽煮的木耳炒鳳梨,酸酸甜甜味道真好。

好朋友一起聚餐聊天,不必山珍海味,一盤花生、一壺茶,也可以聊得很投入,不知天南地北。

爸爸說:「久久聚餐一次,有說有笑,又有得吃,真的好有趣。」

101

第十課 打鬥敘

教學目標

壹 能瞭解本課課文大意。

貳 能用客家語正確念出課文。

參 能說出「打鬥敘」進行方式及趣味。

肆 能學習與人相處之道。

伍 能樂於和他人相互往來,增進人際關係。

能力指標1-2-5 能養成良好的聆聽態度,並適當應對。1-2-7 能透過聆聽活動,主動積極延伸學習客家語文1-2-8 能透過聆聽的活動學習客家族群的文化。2-2-1 能養成主動學習客家語的態度與習慣。2-2-3 能用客家語說出日常生活中較複雜的語句。2-2-4 能運用客家語簡單的回應問題。3-2-1 能知道客家語字音的組成三要素:聲母、韻母、聲調。

教學重點

壹 指導學生能正確認念課文。

貳 指導學生認念主要語詞:打鬥敘、昨暗夜、炒肉、虬虬、甘甘、覆菜、木耳、味素、地豆、毋知天佮地,並了解其意思與用法。

參 指導學生了解「打鬥敘」時適合的時間、地點、參與對象、菜色及話題。

肆 指導學生能說出客家「四炆四炒」菜名及作法。

伍 指導學生能說出客家菜的特色。

陸 指導學生練習句型一、句子加長

(一)( )虬虬。(二)( )米粉虬虬。(三)伯㜷炒个米粉虬虬( )。

二、照樣造句(一)( )( )召( )( )。(二)( )有( ),也有( ),還有( )。

102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課文大意爸爸約同事聚餐聊天,每家出一樣菜,一段時間聚會一次,聚會時有說有笑又有吃,真的好有趣。

教學過程

壹 【準備活動】

一、課前準備:(一)教師: 課文情境圖、教學CD、「打鬥敘」的相片或影片、本課或

本冊習過的詞卡及拼音、空白詞卡。(二)學生:預習本課課文、參與「打鬥敘」的相片。 (三)家長:協助子女預習本課課文及客家菜的相關資料。

二、 引起動機: 共同觀賞師生所提供的「打鬥敘」相片、影片或圖片,並請學生說明餐敘的情形,以引起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貳 【發展活動】

一、聆聽:引導學生專心聆聽教師或教學CD的念誦示範。二、範讀及跟讀:

(一)教師範讀、全班跟讀、學生分組讀、個別讀、接讀。(二)語音練習:課本語詞語音練習。(三)加強發音困難的客家語語音練習:

1.舌根鼻音聲母:肉、藝(ng-)。2.元音韻母:鬥、豆(eu)。

三、重要語詞解釋教師簡單解釋語詞的意義,也可讓學生依語詞造簡單的句子。(一)打鬥敘:各自出錢或提供食物的聚餐。

例: 親戚朋友久久打一擺打鬥敘,真心適。(親戚朋友久久餐敘一次真有趣。)

(二)昨暗夜:昨天晚上。例:昨暗夜地動,你知無?(昨天晚上地震,你知道嗎?)

(三)出一落菜:出一道菜。例:一儕出一落菜大家作垺食。(一人出一道菜大家一起吃。)

103

第十課 打鬥敘

(四)虬虬:彈牙有嚼勁。例: 純糯米做个惜圓,虬虬軟軟真好食。 (純糯米做的湯圓,QQ

軟軟真好吃。)(五)炒肉:客家小炒。

例: 客家炒肉又香又落飯,真好食。(客家小炒又香又下飯,真好吃。)

(六)甘甘:味道甘美。例: 橄欖甘甘个味,想著即會流口涎。(橄欖味道甘美,想到就會

流口水。)(七)覆菜:福菜。

例: 覆菜剁三層肉,一等合味。(福菜混五花肉剁碎做菜,味道最相宜。)

(八)親像:很像。例:佢兩儕个感情好到親像兄弟。(他們倆的感情好得像兄弟。)

(九)番梨:鳳梨。例:民雄出產个番梨真有名。(民雄出產的鳳梨很有名。)

(十)味素:味道。例: 這係麼个味素,𠊎毋識食過。(這是什麼味道,我不曾吃過。)

(十一)毋使:不需要。例:禮拜日毋使去學校讀書。(星期日不需要去學校上課。)

(十二)地豆:花生。例: 阿叔一盤地豆、一罐米酒,即會唱山歌啊。(叔叔只要一盤

花生、一瓶米酒,就會唱起山歌來了。)(十三)毋知天佮地:比喻很投入,忘了時間與空間的存在。

例: 阿哥見擺䀴人公書,䀴到毋知天佮地。(哥哥每次看漫畫,看得不知天南地北。)

四、語詞遊戲:(一)大富翁

1. 師生共同利用空白詞卡,寫上「國語解釋」每人五張,並先私自藏好。

2. 學生一對一猜拳,輸的拿出詞卡讓對方說出客語語詞,答對了就交出詞卡,最後得卡較多的就是大富翁。

(二)哥倆好

104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1. 教師揭示「食物」語詞卡:豬肉湯、卵包、豬腳、芋莖、魚、烰菜、筍乾、雞肉;「烹煮方法」字卡:煮、煎、炒、炊、烰、炆、烳、煠、焄,分散貼在黑板上。

2. 學生分成兩組,各派一人上臺配對再認念。如:焄豬腳、炒芋莖、煎魚等。

3.迅速組合、正確念出詞語者勝利。4.變換「食物」名稱卡,再反覆練習。

五、課文深究:(一)內容深究

教師提問: 宜多採用開放形式,若學生以國語表達時,教師應引導學生用客家語發表。

1.教師問:你識參加過打鬥敘無? 打鬥敘鬧熱無?2.教師問:打鬥敘遐下你食麼个?3.教師問:仰子講「一盤地豆、一壺茶」,即會用毋知天佮地?4.教師問:打鬥敘遐下,你知大人會講麼个?5.教師問:你知客家菜有麼个特色?6. 教師問: 你知客家菜「四炆四炒」係哪兜菜無?材料有麼个?做

法你知無?(二)形式深究

句型練習練習一:會講  教師逐一出示所有語詞卡並予以解釋,再範讀、全班跟讀、學生分組讀、個別讀,直至完全熟練為止。隨機抽取一張語詞卡,請學生造一句簡單句子。若不夠完整通順,教師從旁予以修正補充。(1)甜粄 點香 燒金 新衫 渟酒 茶 尋佢 緊喝 恬恬(2)四秀 入年駕 貼門聯 擊落去 揞落去(3)出菜 木耳 緊喝 快樂 水溝 搵落去 流汗 答滴

練習二:會拁句變長  請學生依句型做加長練習,可如課本

105

第十課 打鬥敘

練習一 會講

練習二 會 句變長

1.

1.

2.

3.

2.

45

練習二,用圖片輔助,或由學生自由發表,討論完再請學生完成課本練習二。句型一:(米粉)虬虬。    加長練習:(伯㜷炒个)米粉虬虬。    伯㜷炒个米粉虬虬(真好食)。句型二:(覆菜湯)甘甘。    加長練習:(叔婆煮个)覆菜湯甘甘。    叔婆煮个覆菜湯甘甘(真合味)。練習三:照按造句學生自由發表後,師生共同討論歸納,再請學生完成課本練習三。句型一:(昨暗夜)(阿怙)召(同事)(打鬥敘)。    替換練習:(母親節)(阿姊)召(阿依)(去踅街)。    (昨日)(同學)召(𠊎 )( 去打球)。句型二:(桌崠)有(米粉),猶有(炒肉),還有(覆菜湯)。     替換練習:( 灶下 )有(冰箱),猶有(電鑊),還有

(瓦斯爐)。    (教室內底)有(枋捽),猶有(桌),還有(凳 )。

參 【綜合活動】

一、遊戲: (一)超級大廚師

1.學生分成兩組。2. 教師出示四炆四炒菜名中某一菜名,學生共同討論烹煮時所需材料及做法。

3.每組派兩名學生上臺報告。4.用客家語報告食物烹煮過程,清楚流利者獲勝。

(二)記憶大考驗1.教師將客家菜名貼於黑板上。2.教師令學生閉上眼睛,並取下一張菜名。3.學生說出教師取走之菜名。4.給予答對學生鼓勵。

106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二、美食嘉年華利用假日舉辦期末同樂會,邀請家長共同「打鬥敘」,每位學生出一道菜,並用客家語介紹自己所帶來的菜,及製作或購買過程。

三、童謠欣賞:見補充教材。

教材分析

壹 【內容】

一、藉由父親與同事的聚餐活動,顯現出親友相聚歡樂情形。二、藉由餐敘活動的互動,增進親友感情。三、培養良好人際關係。

貳 【形式】

文體:散文。

參 【語詞分析】

一、詞彙差異對照表詔安腔 四縣腔 南四縣腔 海陸腔 大埔腔 饒平腔 國語

昨暗夜 昨暗晡 昨暗晡 昨暗晡 昨暗晡 昨暗晡 昨天晚上

木耳 木米 木耳 木米 木米 木米 木耳

味素 味緒 味緒 味緒 味瑞 味緒 味道

地豆 番豆 番豆 地豆 地豆 地豆 花生

毋知天佮地

毋知天合地

毋知天合地

毋知天合地

毋知天合地

毋知天合地

很投入,忘了時間與空間的存在

二、分析(一) 打鬥敘:各自出錢或提供食物的聚餐。「打」的用法有「擊」的意

思,如:打擊;有「單位量詞」的意思,如:一打鉛筆;有「挖掘」的意思,如:打井;有「進行」的意思,如:打先行;有「買票」的意思,如:打票;有「掀開」的意思,如:打開來;有「排名」的意思,如:打頭名;有「編織」的意思,如:打膨線。

107

第十課 打鬥敘

(二)虬虬:彈牙有嚼勁。形容詞疊置,表示強調的意思。(三)炒肉:客家小炒。(做法及材料見補充教材)。(四)甘甘:味道甘美。形容詞疊置,表示強調的意思。(五)覆菜:福菜。(六)味素:味道。「味」,另指中藥的種類,如:這味係甘草。

肆 【句型分析】

句型一:會佮句變長    一、(米粉)虬虬。    二、(伯㜷炒个)米粉虬虬。    三、伯㜷炒个米粉虬虬(真好食)。   ※ 前面( )所替換的詞,可用「什麼人做的」。後面( )所替

換的是形容詞。句型二:照按造句    一、(昨暗夜)(阿怙)召(同事)(打鬥敘)。   ※ 前面( )所替換的詞是時間,中間兩個( )所替換的詞是稱

謂,後面( )所替換的詞是做一件事。    二、(桌崠)有(米粉),也有(炒肉),還有(覆菜湯)。   ※ 前面( )所替換的詞是地方位置,後面三個( )所替換的詞

是物品名稱。

教學資源壹、參考圖書:

一、 何石松、劉醇鑫編著 2006 《客語詞庫》,臺北市:臺北市立客家事務委員會。

二、徐兆泉編著2001《臺灣客家話辭典》,臺北:南天書局。三、范明煥總編纂2005《北埔鄉志》,新竹:北埔鄉公所。

貳、網路資源:客家委員會網站(哈客語言館/客語學習/客語教材/客語大不同)http://www.hakka.gov.tw

108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補充資料壹、語文小辭典

合,有二音:一、 音gab

ˊ

,有「混合、與」的意思,如:合藥;有「裝釘」的意思,如:合書;有「十分之一升」的意思,如:一合。

二、 音habˋ,有「合作」的意思,如:合唱、合毋會來;有「相符」的意思,如:合格、合理。

貳、補充教材一、客家小炒

早期客家人在祭拜神明時,準備了豬肉、雞肉、乾的魷魚或豆腐乾等牲禮。拜完後,就將牲禮做成一道可口的客家菜,這就是客家小炒由來。烹飪作法參考:材料: 三層肉、乾魷魚各 150公克、蔥十餘支、 蝦米30公克。調味料:A料:黃豆醬 、醬油各1小匙。    B料:米酒3大匙、香油1/2小匙作法:

1. 全部材料洗淨。三層肉切絲,約4公分長;乾魷魚泡軟,切段;蔥切段。

2.鍋中倒入3大匙油燒熱,先把三層肉爆乾撈起,再爆乾魷魚。二、客家菜的特色 【資料來源:北埔鄉志—范明煥總編纂】

  客家人的食物都是在簡單、樸實和節省的環境和原則下製作出來的,菜色上最大的特色,是重鹹、香、肥,也有很多醃漬的菜。客家菜習慣「爆香」,所以製作「香油」是一絕。第二是「油」!客家菜看起來都很油,那是因為這樣才能提供足夠的熱量和營養。過去客家人要勞動,能吃的食物又不多,為了營養起見必須吃的油些。客家口味重「鹹」,雖然是也為了要長期保存食物,重要原因是客家人從事勞動量大者多,整天「汗流脈落」的,流失大量鹽份或電解質,急需「重鹹」以補充體力。  客家菜的另一特色是講究烹調技巧,如燜、炒、燉,和醬料的使用都恰到好處。客家莊最常見的是「大炆大炒」或「四炆四炒」,像是炆筍乾、炆爌肉、酸菜炆豬肚、排骨炆菜頭、薑絲炒大腸、雞腸炒韭、客家小炒豬肺、黃梨炒木耳等,比較豐盛的則有封雞、封肉、白

109

第十課 打鬥敘

斬雞、白煮肉(切盤)。  客家人處理菜肴的方式,大概可用「粗、鹵、大、方」來形容。「粗」是指處理的方式不求精緻,不求刀功火候,菜色變化較少,不尚華麗,常不是炆就是炒,處理方式常給人粗放的感覺。所謂「鹵」,是指用鹽去醃製食物,像醃瓜、鹹冬瓜、鹹菜、醬菜、鹹菜乾、覆(福)菜、蘿蔔乾、高麗菜乾、瓠乾、豆腐乳、醬竹筍……

等,可是當這些「鹵菜」入菜時,像醃瓜或鹹冬瓜煮豬肉,鹹菜煮三層肉、鴨肉或肚片,卻有意想不到的美味,客家語說的直叫人「連舌嫲都會吞落去」。所謂「大」指的是大鍋、大灶、大盤,大炆大炒、大塊切肉、大碗喝酒,完全一副「毋驚人食」(大方請客)的樣子。所謂「方」,從前客家菜中的代表作是方方正正的「封肉」,還有方桌、方椅,孔老夫子說過「肉不正不吃」,從前宴客總少不了一道「封」(蒸)得入口即化的封肉,上肥下瘦,底下墊筍乾,也是一道意想不到的美味。客家人的烹飪一般多用蒸煮而少用油炸,乃因為油炸食物既浪費油,又容易上火的緣故。

三、謎猜:(一)紅秤砣,白秤砣,見著水,冇冇浮。(茄子)(二)青銅盤,青筆桿,空身去,帶子轉。(芋卵)(三)藤堵藤,壁堵壁,開黃花,打子赤。(地豆)(四) 大哥棚崠坐,二哥滿身毛,三哥一身癩,四哥軟怠怠。(瓠子、冬

瓜、苦瓜、薍薺)(五)亮莖樹,亮莖葉,黃泥下,結白石。(葫)(六)冇笐樹,缺嘴脣,臆會著,一千銀。(芹菜)(七)阿爺著青衫,後生著黃襖,黃襖脫去啊,兩子爺平平老。(竹筍)

四、童謠賞析 十腡歌一腡坐堆堆,二腡擘毋會開,三腡有穀食,四腡有穀糶,五腡五穀帝,六腡六口塘,七腡七隻馬,

110

部編本 客家語分級教材

八腡狗拖車,九腡乞食命,十腡皇帝命。

111

第十課 打鬥敘

發 行 人:蔣偉寧書  名:部編版客家語分級教材 第四冊     教師手冊(詔安腔)

出版機關:教育部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五號   電話:(02)7736-6051、(02)7736-6052   網址:http://www.edu.tw主 編 者:國家教育研究院指導委員: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 主任委員:曹逢甫 執行祕書:陳雪玉

協辦單位: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編 輯 者:客家語分級教材編輯小組 總 策 劃:吳清山 策   劃:王如哲、潘文忠、郭工賓

總召集人:羅肇錦 副總召集人:古國順

總 執 行:謝雅惠、張雲龍編輯小組: 古國順、江俊龍、李坤錦、林賢峰、邱坤玉、范文芳、徐登志、徐貴榮、徐超聖、陳秀琪、彭欽清、     楊政男、廖偉成、謝杰雄、鍾屏蘭、羅肇錦、龔萬灶(以下姓氏均依筆劃排列)

審查小組: 古國順、江俊龍、何石松、林賢峰、邱坤玉、范文芳、徐超聖、涂春景、張芳慈、張美煜、陳秀琪、楊政男、劉明宗、羅肇錦、蘇清守

  四縣腔工作小組: 召集人楊政男           邱一帆、林惠美、徐清明、徐煥昇、徐敏莉、彭金蘭、黃秋香、黃瑞珠、賴玉英、

賴玉霞、鍾秀媛、龔萬灶

  南四縣腔工作小組: 召集人邱坤玉            李宜諭、張國良、黃瑞芳、賴郁如、蕭瑞琪、鍾屏蘭、謝惠如  海陸腔工作小組: 召集人范文芳           林瑞珠、林寶珠、徐玉佳、張美容、黃美鴻、詹益雲、盧彥杰、謝杰雄、謝進興、謝瑞珍  大埔腔工作小組: 召集人江俊龍           邱文偉、徐月里、徐姿華、徐登志、劉玉蕉  饒平腔工作小組: 召集人林賢峰           林子嵐、徐貴榮、許育喬、詹淑女、劉泳鴛  詔安腔工作小組: 召集人陳秀琪           李坤錦、李秉璋、李幸妃、廖俊龍、廖烈震、廖偉成專案助理: 邱美穎、陳弘璋、張博育、湯怡祥、廖季玲、蘇明珠工作小組助理: 李蕙玲、邱玉珠、吳俐臻、黃玉雲、郭鶴琳、劉倩妏、蕭玉婷、蕭秀娟、戴伶伊美術編輯:加斌有限公司 TEL:(02)2325-5500 地址: 臺北市復興南路二段210巷30號1樓繪  圖:曾煥勤、許天虹、黃柏樺

出版年月:中華民國101年12月初版二刷定  價:新臺幣155元展 售 處:五南文化廣場 電話:(04)2226-0330 地址:臺中市中山路6號     國家書店   電話:(02)2518-0207 地址: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國家教育研究院(教育資源及出版中心) 

            電話:(02)3322-5558 地址: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81號     三民書局   電話:(02)2361-7511 地址:臺北市重慶南路一段61號     教育部員工消費合作社 電話:(02)7736-6054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5號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3.0 臺灣授權條款授權根據本授權條款,著作權人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公開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利用,亦不得修改本著作內容。

此授權條款的詳細內容請見中央研究院臺灣創用CC網站: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nc-nd/3.0/tw/「姓名標示」部分請依此方式標示著作人:《部編版客家語分級教材》,教育部出版,101年12月

本教科書所收錄圖文,已盡力取得著作權人同意授權,然尚有部分圖文雖已依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法定授權規定辦理,但無法聯絡上著作權人,希望原著作權人見書能與我們聯繫。聯絡專線:(02)3322-5558#10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