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 局 許 可 證 Newsletter ·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六十四期 2013.03 3...

8
發行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 發行人:陳世銘 總編輯:王秀槐 執行編輯:康杏如 編輯小組:符碧真、田芳華、徐式寬、陳伊琳、李秉錡、莊 靜、孫立君、吳欣珊 電話:(02) 3366-5719(代表號) 傳真:(02) 2362-1820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網址:http://www.education.ntu.edu.tw 印刷廠:永光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臺灣大學 國立臺灣大學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季刊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季刊 中華民國 102 3 20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2417號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6533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國內郵資已付 台北23支 北台字第14397號 Newsletter Newsletter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2417號 中華郵政北台字第6533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64 64中華民國1023201∼2版:重要新聞 3∼4版:教育專題 5∼6版:學生優質作業 7∼8版:返校座談紀實 8版:重要資訊 本期內 容介紹: 本期內 容介紹: ★歡迎參加「第9屆教育理論與實務對話: 『十二年國教之活化課程與教學』研討會 」(102.4.26) 十二年國教之施行為我國教育體制的重大變革, 為增進教育政策理念與中等學校教學現場者理論與實 務對話結合,探索與省思當下中學之因應準備、進而 回饋於教育現場實務,本校特以「十二年國教之活化 課程與教學」為研討主題,從理念與挑戰出發、進而 聚焦於教學實務之活化,以及高中職課程之轉型與發 展等三大面向進行探究剖析,以期透過意見交流集思 廣益,匯聚體制改革過程中因應之策略與具體作法。 本校於102年4月26日(星期五)假本校應用力學 研究所國際會議廳辦理此次研討會,就未來十二年國 民教育實施後,對中學教育之影響,連結理論(理念 與挑戰)與實務(中學課程及教學之活化),從理念 基礎到策略實踐進行深入及完整之探討與對話。並期 許參與的在職與職前教師能增強面對十二年國教實施 後教育現場環境之變化,採取適當的因應調整。 研討會主軸為:1.理念與挑戰、2.活化教學案例探 討、3.活化 課程案例探 討、4.「創 新教案」設 計競賽及發 表。採取結 合理論與實 務的方式, 邀請專家、 學者、教授 、現職優質 團隊或楷模 教師共相進 行實務對話 與討論。 研討會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02年4月14日(星 期日)前額滿為止,請至本中心網站(http: //www.education.ntu.edu.tw)進行線上報名。 ★102年度教育實習績優獎徵選:即日起至 5月1日止 ※目的: 本校師資培育中心為強化教育實習機構、教育實 習指導教授及教育實習學生之三聯關係,協助教育實 習學生專業標準理論轉換之實踐力,以增進教育實習 效能;提升師資培育素質,並建立教育實習卓越楷模。 ※獎勵對象及資格: (一)教育實習學校績優獎:與本校簽有合作契約 之教育實習機構。 (二)教育實習指導教授典範獎:本校之教育實習 指導教授。 (三)教育實習輔導教師卓越獎:本校教育實習機 構之實習輔導教師。 (四)教育實習學生楷模獎:本校101學年度第1學 期之教育實習學生。 (五)教育實習合作團體獎:由本中心之教育實習 學生及其教育實習指導教授、教育實習輔導 教師所組成之團隊。 ※錄取名額及獎勵方式: 評選小組審查並遴選出各獎項之得獎名單各一至 二名,頒予獎狀一紙及獎金。教育實習學校績優獎、 教育實習指導教授典範獎、教育實習輔導教師卓越獎 、教育實習學生楷模獎及教育實習合作團體獎之獎金 各以新臺幣3萬元、8仟元、8仟元、5仟元及2萬5仟元 為原則,實際金額視本校師資培育中心當年度經費調 整之。 敬請本校教育實習機構、教育實習指導教授、教 育實習輔導教師、實習學生踴躍報名,活動辦法及相 關細節請見本校師資培育中心網頁最新消息(http: //www.education.ntu.edu.tw),或逕洽業務承辦人康杏 如小姐洽詢(聯絡電話:02-33665718,e-mail: [email protected]

Transcript of 郵 局 許 可 證 Newsletter ·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六十四期 2013.03 3...

Page 1: 郵 局 許 可 證 Newsletter ·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六十四期 2013.03 3 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徐式寬教授 教 淺 談 專 國 教 中 師 專 業 的

發行單位:國立臺灣大學教務處師資培育中心 發行人:陳世銘 總編輯:王秀槐 執行編輯:康杏如 編輯小組:符碧真、田芳華、徐式寬、陳伊琳、李秉錡、莊 靜、孫立君、吳欣珊

電話:(02) 3366-5719(代表號) 傳真:(02) 2362-1820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網址:http://www.education.ntu.edu.tw 印刷廠:永光彩色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大學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季刊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季刊

中華民國102年3月20日

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2417號中華郵政北台字第6533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國內郵資已付

台北23支

郵 局

許 可 證

北台字第14397號

NewsletterNewsletter行政院新聞局登記證局版北市誌字第2417號中華郵政北台字第6533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第64期第64期中華民國102年3月20日

1∼2版:重要新聞 3∼4版:教育專題 5∼6版:學生優質作業 7∼8版:返校座談紀實 8版:重要資訊

本期內容介紹:

本期內容介紹:

★歡迎參加「第9屆教育理論與實務對話:『十二年國教之活化課程與教學』研討會」(102.4.26)十二年國教之施行為我國教育體制的重大變革,

為增進教育政策理念與中等學校教學現場者理論與實

務對話結合,探索與省思當下中學之因應準備、進而

回饋於教育現場實務,本校特以「十二年國教之活化

課程與教學」為研討主題,從理念與挑戰出發、進而

聚焦於教學實務之活化,以及高中職課程之轉型與發

展等三大面向進行探究剖析,以期透過意見交流集思

廣益,匯聚體制改革過程中因應之策略與具體作法。

本校於102年4月26日(星期五)假本校應用力學

研究所國際會議廳辦理此次研討會,就未來十二年國

民教育實施後,對中學教育之影響,連結理論(理念

與挑戰)與實務(中學課程及教學之活化),從理念

基礎到策略實踐進行深入及完整之探討與對話。並期

許參與的在職與職前教師能增強面對十二年國教實施

後教育現場環境之變化,採取適當的因應調整。

研討會主軸為:1.理念與挑戰、2.活化教學案例探

討、3 .活化

課程案例探

討、4 .「創

新教案」設

計競賽及發

表。採取結

合理論與實

務的方式,

邀請專家、

學者、教授

、現職優質

團隊或楷模

教師共相進

行實務對話

與討論。

研討會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102年4月14日(星

期日)前額滿為止,請至本中心網站(h t t p:

//www.education.ntu.edu.tw)進行線上報名。

★102年度教育實習績優獎徵選:即日起至5月1日止

※目的:

本校師資培育中心為強化教育實習機構、教育實

習指導教授及教育實習學生之三聯關係,協助教育實

習學生專業標準理論轉換之實踐力,以增進教育實習

效能;提升師資培育素質,並建立教育實習卓越楷模。

※獎勵對象及資格:

(一)教育實習學校績優獎:與本校簽有合作契約

之教育實習機構。

(二)教育實習指導教授典範獎:本校之教育實習

指導教授。

(三)教育實習輔導教師卓越獎:本校教育實習機

構之實習輔導教師。

(四)教育實習學生楷模獎:本校101學年度第1學

期之教育實習學生。

(五)教育實習合作團體獎:由本中心之教育實習

學生及其教育實習指導教授、教育實習輔導

教師所組成之團隊。

※錄取名額及獎勵方式:

評選小組審查並遴選出各獎項之得獎名單各一至

二名,頒予獎狀一紙及獎金。教育實習學校績優獎、

教育實習指導教授典範獎、教育實習輔導教師卓越獎

、教育實習學生楷模獎及教育實習合作團體獎之獎金

各以新臺幣3萬元、8仟元、8仟元、5仟元及2萬5仟元

為原則,實際金額視本校師資培育中心當年度經費調

整之。

敬請本校教育實習機構、教育實習指導教授、教

育實習輔導教師、實習學生踴躍報名,活動辦法及相

關細節請見本校師資培育中心網頁最新消息(http:

//www.education.ntu.edu.tw),或逕洽業務承辦人康杏

如小姐洽詢(聯絡電話:02-33665718,e-mail:

[email protected]

Page 2: 郵 局 許 可 證 Newsletter ·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六十四期 2013.03 3 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徐式寬教授 教 淺 談 專 國 教 中 師 專 業 的

2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第六十四期 2013.03

★101學年度第1學期「實習學生模擬教師甄試暨實習歷程檔案成果展」圓滿完竣

:102.1.22本校師資培育中心為強化實習學生教學技巧及參

加甄試之臨場應對能力,特將試教、口試知能及實習

歷程檔案製作列入教育實習成果評量,並於實習尾聲

舉辦為期一天之「模擬教師甄試暨實習歷程檔案成果

展」,當天每位學生皆需上臺演練並分享自己的實習

歷程檔案。

本學年度活動業於102年1月22日舉辦,當日上午

以模擬教師甄試現場情境分組進行試教,邀請本校101

學年度所有實習科別,包含國文、英文、數學、歷史

、地理、公民與社會、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

、日文、園藝、機械等13科教學經驗豐富之現職教師

擔任評審委員。為貼近教師甄試現場情境,實習學生

於抽籤20分鐘之準備時間後,即需上台試教與接受評

審教師口試提問。最後由評審老師針對實習學生之教

學技巧、儀態言行、口試答覆等表現,提供各項寶貴

意見並傳承經驗。

師資培育中心陳世銘主任向評審老師說明各組甄試進行方式、重點及評分表內容

模擬試教情形(本圖為物理科陳威仁實習生試教演練情形)

與會教師、實習學生參與教育實習歷程檔案票選實況

當天中午,師資培育中心舉辦「實習學生歷程檔

案成果展」,實習學生陳列自己精心製作之學習檔案

,彼此觀摩分享,並由全體與會教師及實習生票選前3

名優良作品,評選標準分為:(1)Collect 蒐集:內容

豐富、完整;(2)Select 選擇:組織架構明確、有系

統;(3)Reflect 省思:心得紀錄、檔案精華特色。得

獎同學分別為:國文科郭佩蓉同學、地理科何家源同

學、生物科蕭崇景同學、英文科紀雅端同學、蔡宜恩

同學以及公民與社會科林詩舷同學。本次成果展舉辦

之目的,係為協助實習學生統整過去一學期的實習經

驗,並將學習歷程轉化為專業成長的基礎。因此本校

師培中心要求每位實習學生製作實習歷程檔案,並於

101年8月31日實習學生返校座談,邀請本校100學年

度畢業實習學生李曉蓉校友蒞校演講;李曉蓉校友榮

獲本校及教育部「101年度教育實習學生楷模獎」,並

於實習結束應屆考取教職。曉蓉老師以其豐富的學習

經驗,指導本屆實習學生掌握製作實習歷程檔案之要

領,由本次成果展實習生所陳列的檔案,可見學生獲

益良多。

下午活動,師資培育中心邀請中心專任教師、教

育實習指導教授以及所有評審教師綜合座談,以針對

上午實習學生試教表現、教甄注意事項,以及師培中

心本次活動進行方式,提供綜合性建議與提點。期盼

實習學生藉由本次模擬教甄演練及師長的經驗分享,

厚植學生教學實力與信心,未來學以致用於教育職場

師資培育中心陳世銘主任與歷程檔案得獎同學合影

Page 3: 郵 局 許 可 證 Newsletter ·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六十四期 2013.03 3 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徐式寬教授 教 淺 談 專 國 教 中 師 專 業 的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六十四期 2013.033

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徐式寬教授

淺談 十二年國教中教師專業的挑戰 淺談 十二年國教中教師專業的挑戰

十二年國教是我國教育體制的又一個大轉變。上

一個轉變是九年一貫課程改革。九年一貫課程立意要

活化國中小的課程,使其更加地以學生為中心。九年

一貫課程改革中,實際的目的是藉由課程改革之名,

行教師改革之實,以及學校本位的總體營造。但是有

很多原因,使得原來的目標沒有達成。這其中,包括

課程統整的定義與實踐,應該如何進行。而原本立意

良好,應該被做為升學門檻的國中基測,卻變成全國

排序的大聯考,也持續主導著國中的教學。不過這個

大聯考很快就要在民國103年除役了。

十二年國教的目的,其實與九年一貫課程並沒有

相去太遠。其本質都是希望我們未來的國民,能夠不

要再受到考試的箝制,可以更自由寬廣地探究自我的

興趣。雖然目前看起來,十二年國教在台面上的問題

是超額比序、免試名額、特色招生。但是其實最大的

問題還是在課程與教學。台北市教育局於此時推出特

色招生用類PISA考題,而在教學方法上,推出了學習

共同體的教學創新模式,可見其前瞻性。但是我們目

前仍有許多困難橫亙在前,其中,希望藉此小篇談一

談的,是教師的專業問題。在此分為幾個因素來談。

教師專業背景的具備

在我的認知中,教師必須要專業,才能確實地教

學,也才能引導學生學習,甚至啟發其興趣。但是,

在目前的國中及國小生態中,其實有許多教師,並不

那麼專業。因此,也就很難做出很確實的教學。這種

情況,尤其又以藝能科為嚴重。例如,老師若不具備

有音樂美術等專才,可能上課吹吹笛子,寫寫劇本,

看似有點樣子,但是其實無法帶領學生認識音樂表演

之美。在綜合科目、體育、與電腦的科目上,也是如

此。有專才興趣的老師,能夠提升學生的能力與興趣

,沒有的人,可能勉強代打,但也可能蒙混過關。學

生好的僅是沒有學到東西,差的則可能倒了對於該科

的胃口,那就可能影響深遠了。幾次的民調發現,我

們中小學生對於本土藝術家認識有限,應該稍微反映

了我們目前的處境吧。

此外,在九年一貫課程中,「領域合科」課程中

,有一些科目較為弱勢,例如健康與體育中的健康,

再如自然與生活科技的生活科技,都是很容易在少子

化班級減少教師授課時數不足時,被犧牲掉的。所以

生活科技課裡缺少動手做的內容,而培育健康老師的

科系也越來越少。次外,更不用說,每校都需要開,

但九年一貫課綱中沒有的電腦課了。學校沒有專業電

腦老師,學生沒有專業的課程,也就難怪我們的學生

,上網除了玩遊戲及逛社群之外,就不太知道要做什

麼了。

代課老師為人力主流

但是非本科的老師或不專業的問題,其實並不是

僅限於藝能科而已。即使是主科,也面臨類似的情況

。最主要的問題,至少包括了代課老師的普遍化,以

及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配課方式的弊端。我們政府,

因為節省經費的關係,在少子化時遇缺不補;在課稅

減課時,也遇缺不補。也就是不多聘正式教師,而以

代課老師代之。但這樣以短期聘僱工便宜行事的方法

,對於教師本人發展、學校文化經營、以及學生的學

習其實都不利。希望我們的政府,不久以後有能力來

改善這個狀況。

研習不夠系統性及長期性

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問題之一,還是教師的專

業成長的困境。我們的教師,雖然有許多研習的機會

,但是每個人都沒有時間去。我們的教師,不論是進

入職場的第一天還是最後一天,都在第一線忙碌。教

師沒有「分層分工」的組織,例如有些教師負責研究

開發、而且在制度上就需要帶領其他教師。目前雖然

有許多教師被教育部或教育局等借調的狀況,都很奇

怪的是,都沒有制度化。這應該也是另一個便宜行事

的例子吧。

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個關鍵,還在於有系統性的、

持續性的訓練課程。雖然政府經常在教師所需要的新

知學習中,經常提供訓練課程,但是我們進修的課程

中,普遍存在的缺乏系統性的問題,也就是「初級」

與「進階」課程的分野與銜接,並且給予相當一段的

時間。教師對於新知的學習與應用,需要時間,也需

要鼓勵。但是比較可惜的是,不論以前在推九年一貫

課程,還是現在的十二年國教,乃至於學習共同體等

創新教學模式,我們其實並沒有給予老師太多的時間

、或者紮實的訓練。我們的教育改革,似乎會給予教

Page 4: 郵 局 許 可 證 Newsletter ·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六十四期 2013.03 3 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徐式寬教授 教 淺 談 專 國 教 中 師 專 業 的

4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第六十四期 2013.03

師一種期待,那就是,覺得他們應該可以很快地做到

被要求的事情。雖然提供一些案例,提供幾場演講及

觀摩,但是對於教師產出新教案的能力的確是有很高

期待的。但是,就一般老師的教學來說,自我調整一

些部分,有時候都需要一兩個學期,或是一兩年以上

的時間,才能夠將教案磨得比較細緻,才能適用到課

堂上。在時間不足的情況下,要求過高的話,有可能

就是展演大於實際的意義。

家長干預威脅教師威信

九年一貫課程,要求學校舉辦學校日,開放家長

參與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還讓家長介入校長遴選。

家長的參與,為學校帶來新的責任感與豐富的資源,

但是,同時也引進無盡的要求與責難。目前,絕大多

數的家長,應該還是很尊重老師的。但是有些家長,

則對於教室內與學校內的大小事,包括小孩的活動參

與、競賽過程、同學相處、燈光冷氣,甚至教師的教

學方法、課程安排等,都非常地介意。雖然不具教育

專業,卻要處處插手。在政府告訴管道的方便,以及

重視民意的氛圍下,通常教師或校方,就要因為單一

家長的控訴,必須要疲於奔命,甚至於折損換將。雖

然家長愛護自己子女的心意能令人理解,但這樣的控

訴,即使成功了,但極大程度地耗損教師心力,傷害

教師的專業熱情,這些絕非學生之福。

教育是一個非常「人治」的工作。再好的教學方

法、再活潑的課程設計,都需要教師深度的內化,才

有機會成功。在班上如何建立起班級規則與秩序,乃

至於建立學生的內在的準則與價值觀,這都是需要教

師長期地付出心力,才能夠有所成果。如果家長或教

育當局不斷地提出不同的要求,有可能使得這樣的累

積及內化過程產生干擾,甚至讓教師感到挫折而放棄

教育。在教師放棄教育時,還有可能因為其他考量沒

有選擇離開職場。這時,雖然能夠維持一定表面的平

靜,但是這對於自己或學生來說,都是極大的折磨。

課程時數不足

九年一貫課程的最大後遺症之一,就是讓所有的

老師都覺得授課時數不足。雖然我們不確定到底多少

節數才算夠,但是教師對於時數不夠的感受卻是真實

的。在九年一貫課綱當中有彈性節數,但是「搶到」

的領域不多。而且,從基測開始,就很講究考試題目

不限於課本內,學生要能夠分析綜合及提出創見。但

是這樣廣泛的知識或技能,其實並不容易教導。事實

上,有可能比純粹的知識還要難教導。我們的教師,

在有限的時間內,經常在「拓展學生知識學習領域及

愛好」,或「加強測驗卷寫作及反覆練習」中,不斷

地掙扎。問題是,到底我們的教育當局,希望教師們

花較多的時間,慢慢地以小組討論或個別活動啟發學

生;還是應該用快速有效率的講述方式,提綱挈領地

把課程內容清楚解釋過去呢?這些不同策略的使用,

會造成不同的結果。要放大膽去改變,要有勇氣以及

確定的教學目標。

因應之道在於責任、學習與溝通

在目前如此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下,教師如何在以

上困難與挫折中沈穩應對、游刃有餘、甚至有所突破

呢?我認為,首先的作為是一種負責任的心態。也就

是要回到教育的本質,對於學科能夠虛心精進,對於

學生的學習能夠真心關注。只有如此才能確立心中的

目標。另外一種作為是多方尋求突破現況的辦法。解

決困難的方式有許多種,其中,我推薦學習與溝通兩

種方法。學習,就是用很多方法,例如找資深教師討

論詢問、找人哭訴、廣泛閱讀書本雜誌期刊、網路上

瀏覽相關資訊、社群或部落格、加入實體社群等,找

出可能的解決方法。溝通,則是與行政人員、學生、

家長溝通,而且事先溝通比事後溝通還要有效。我曾

經看過有老師出版班刊,將班上的情形定期告知家長

,也讓家長有發表心情的園地。這當然是花很大的功

夫的,但是成果也非常好。總之,期待老師們都能夠

在這樣一塊熟悉又陌生的改革土地上,選擇不被打倒

,而是更加燦爛地綻放自己的花朵。

Page 5: 郵 局 許 可 證 Newsletter ·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六十四期 2013.03 3 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徐式寬教授 教 淺 談 專 國 教 中 師 專 業 的

5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第六十四期 2013.03

臺灣大學化學工程所 吳軍毅同學

提升思考與興趣的學習方法提升思考與興趣的學習方法

重要的練習機會,由於上課時常聽到的都是理論而已

,因此考卷中的問題其實某種程度上會結合生活經驗

,因此可以幫助提升學習樂趣。並且如果是選擇題,

我會將每個選項都看完並且思考、斟酌每個選項成立

的可能性,有時即使看到(A)已經確定是答案,我還是

會把(B)、(C)、(D)都確認過,因為這是很重要的學習機

會讓我知道(B)(C)(D)錯在哪裡,雖然這種考試方式會讓

寫考卷速度降低,但我認為這是一項很值得的投資。

自修時間規劃

這主要是回到大學指考前一個月,因為中學時期

其實念書時間大部分被學校綁死,基本上不太有自己

規劃進度表的機會。然而到了大學指考前一個月,由

於高中畢業典禮已經結束,因此準備考試的時間必須

自己控制。有的人可能會選擇補習班,但當時我是決

定靠自己,我認為如果自己定力足夠的話,在家念書

其實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因為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

交通時間,讓自己整天空下來可以充分利用。但是擁

有整天的空白時間也很危險,因為若沒有良好的時間

規劃,很有可能會不知所措甚至是空轉,這時我想起

了過去國中時期老師們曾經說到,考前可以藉由不同

時間練習不同科目以讓大腦適應作息,例如早上考國

文,那考前的早上就是唸國文,可以讓腦部習慣早上

國文的思考會較為活躍。姑且不論理論可行性,但這

確實可以提供一個完善讀書計畫的設計:我將一天從

早上八點開始分為四個「課堂時間」,中間有「下課

時間」,即8:00~9:50第一節,10:00-12:00第二節,下

午13:00~14:50第三節,15:00~17:00第四節,各節看的

科目便以實際指考時的考試時間輪替(因為指考兩天不

同科目),晚餐休息後,19:00~21:00便是考古題練習時

間,可以進行計時考試模擬與檢討,而21:00後則是自

由時間可以上MSN與同學們聊聊,當時我蠻幸運的有

一些已經考上的同學願意讓我在晚上時間問他們我白

天練習時的問題,因此晚上的自由時間也有了完善的

應用。

小結

總結過去我的學習策略有效之原因,發現各個學

習策略間很大的共同特色都是幫助「思考」以及「興

趣」的提升;思考有助於將訊息轉為意碼進入長期記

憶之中。第一部份邊聽課邊思考教學方式中,可以幫

助同學快速理解,很有可能是因為同儕間基模較為類

回顧過去學習經驗,我自己使用並認為有效的學

習策略有:邊聽課邊思考教學方式、各科目間互相連

通、考試當作練習、以及自修時間規劃,以下將分述

詳細過程。

邊聽課邊思考教學方式

在中學時期,班上有許多同學,常常會在下課時

間討論上課時不懂的問題或是考卷上的疑問。尤其國

中時期我在班上成績算是比較好的,因此較常扮演著

解答同學問題的角色,而也有同學表達我講的對他而

言比老師講的還好懂,這造就我對於解答問題的興趣

。因此上課時間,有時當我聽懂老師表達的一個概念

之後,我會開始思考這個概念要如何講會更好理解,

是否有什麼重要的先備知識要先提醒同學,或是是否

有什麼例子可以譬喻使得這個概念更好理解。這個方

式不但可以幫助我在課後若是被同學提問時可以迅速

解決同學卡關的地方,也幫助自己增加該概念的記憶

與應用能力,更提升了學習的興趣。

各科目間互相連通

老師上課時其實也提過,實際上自然科之間是有

相當多的互相連通關係的,而社會科之間亦然,若是

將在不同科目互相驗證另一科所學,會對於兩個科目

的學習同時提升。例如當在學國文時,可以藉由文學

作品中得知當時社會的情形,如戰亂時代會有愛國詩

人、詞人的出現,和平時代則會有關心個人感情生活

的各種文學。而歷史又可與地理互相結合:為什麼劉

備、劉邦、甚至抗日戰後期蔣介石皆會以四川(蜀地)作

為基地,因為四川四面山高險峻、易守難攻,為什麼

拿破崙、希特勒都可席捲歐洲,卻在俄國戰場陷入泥

沼?因為俄國西伯利亞地區空曠又嚴寒,諸如此類。

可以在聽課過程中發揮想像力,由於有了地理的概念

、歷史的回顧,在時間與空間的相輔相成,彷彿置身

於課堂中描繪的當下,正親歷歷史人物的所見所聞,

進而感受到強烈的情緒衝擊,這可幫助理解事件,加

深記憶。

考試當作練習

中學時期,平常上課最常做的事就是考試,但每

個人面對考試的態度不同,有人認為考試是壓力來源

,有人認為考試扼殺了自己的自由時間,也有人認為

可以在短時間內解答所有考卷上的問題而感到自滿。

我個人面對考試的心態是正面的,我覺得考試是個很

Page 6: 郵 局 許 可 證 Newsletter ·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六十四期 2013.03 3 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徐式寬教授 教 淺 談 專 國 教 中 師 專 業 的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第六十四期 2013.036

因為社會與國文一直都是我學習成就最好的部分,

所以我也從這些方面思考我有哪些有效的學習策略。

利用故事與概念圖來學習社會科

社會科之中,我的歷史和地理最好,也是我很有興

趣的科目。我學習歷史的方法,是喜歡把課文或史實當

做「歷史故事」,我會覺得很有趣,也因為這種動力引

發我找相關資料來閱讀。例如與某一段時間相關的重大

歷史事件以及重要人物,這符合知識建構中「強調概念

上的理解」之原則,將歷史上一些重要的事件加以延伸

,並且互相聯結,加深全盤的理解,也能破除課文中因

歷史過於簡略而忽略的事實。舉例來說,唐朝在經過安

史之亂之後,就逐漸走向衰亡,所以一般人都認為唐朝

就是越來越弱,最後滅亡,但事實並非如此,這就是將

歷史過度簡化造成的觀念誤差。安史之亂後,唐朝仍有

幾個有為的皇帝,例如史書記載「德宗初期堪稱有為」

,我就會去想「那為什麼後來國力還是越來越差?為什

麼後來德宗就無所作為了呢?」,因此會去查資料,發

現原來德宗喜歡重用文人,曾一度恢復國力,但後來造

成部分不肖文人勾結叛變,即是史稱「涇原兵變」。德

宗被迫逃出首都,從此不信任文人而改用宦官,政治無

法有起色。在蒐集涇原兵變資料的過程,裡面有例如李

晟這類我未曾聽過的人物,經過查詢他的資料後,發現

他是當時的「中興名將」;另有宰相盧杞,他很愛進讒

言,我也不曉得他是誰,再查他的資料後,發現他很愛

打擊異己,連偉大的楷書書法家顏真卿也是被他陷害而

死⋯⋯。諸如此類的資料我看得越多越覺得有趣,歷史

知識體系在這樣的過程中將人與事件連結在一起,就能

像自然科學理論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架構,在頭腦中

自然而然形成「概念圖」,當然會學的比較好,不過這

必需要有一定的熱忱才行。

以地理圖像來推導歷史事件

另外我也認為以圖像輔助學習效果很好,特別是我

們學習的歷史與地理都是真實世界構成的,前人的作為

往往受到地形限制,因此以圖片來幫助我們理解會更好

。例如北宋想取回燕雲十六州,但該地其實不太大,也

很少人居住,因此我們不看地圖可能不會了解該地區的

重要性,也因此不能理解宋人為何那麼在意燕雲十六州

。攤開地圖後,發現燕雲十六州是較高的丘陵地帶,屬

於自然屏障,在此區域以南皆是黃河附近的平原,一望

無際,根本無防守之地。如果北宋不收回這塊土地,遼

國騎兵則可直接進入黃河地區,甚至看見北宋首都,難

怪宋朝人會害怕。透過圖片的輔助可直接理解歷史事件

,對某些方面的學習具有關鍵協助效果。

以今文轉化古文掌握溝通要義

國文科的部分,很多人都看不習慣文言文,我認為

這和現今我們不使用文言文有關。我認為不應該把文言

文當成無趣的學習,不如把它當成是一種「別國的語言

」,因為我們現在不太會用到文言文。所以我認為學文

言文就像學習英文、日文,須大量的閱讀和使用(例如

聽和說),我們不太有機會去聽、說文言文,那麼可以

透過大量閱讀的方式,當成學習新語言,以熟悉文言文

。學習文言文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讓我們有能力欣

賞或研究古代作品與典籍,因此我們可透過先略讀抓住

文章的意思,再接著精讀各詞語的涵義,來達到掌握通

篇的義涵。這樣在閱讀時才不會因為太糾結文字的意思

而忽略了整篇文章所想表達的論點。

似,對於問題的癥結點也比較像,因此可以快速提供

同學所能吸收的資訊,而同學對自己的讚美則是一個

有效的獎勵方式,使得我可以更有興趣在思考教學策

略之上。第二部分各科目間互相連通提到的發揮想像

力部份,由於有了身歷其境的感覺,因此使得課堂教

學內容充分發揮了「故事性」的效果,而具有故事性

是一種最容易幫助記憶的學習材料,思考整合也有助

於記憶的提取,由於有更多的提取「記憶點」,會更

容易想起該資訊。第三部份的考試當作練習,其中與

生活有關的應用題可以做為「真實作業」的一種,幫

助將理論應用在不同的生活問題上。第四部份自修時

間規劃則利用了分散練習的概念,並使用完善的規劃

避免時間的浪費。

反思我中學時的有效學習策略

臺灣大學中等教育學程/材料系周士凱同學

Page 7: 郵 局 許 可 證 Newsletter ·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六十四期 2013.03 3 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徐式寬教授 教 淺 談 專 國 教 中 師 專 業 的

7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第六十四期 2013.03

時間:101年10月26日實習學生第四次返校座談研習

講者: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符碧真教授

紀錄:國文科郭佩蓉實習學生

返校座談紀實如何安排有趣又有料的教學?教學的結構及邏輯

返校座談紀實如何安排有趣又有料的教學?教學的結構及邏輯

4.教法(How):採取鳳頭、豬肚、豹尾的策略

。鳳頭:開頭要像鳳凰般的吸引人,時間不必

長,但須包括承先、引起動機、交代大綱流程

,約2-3分鐘;豬肚:中間要像豬的肚子般充

實、有內容,包括述說概念,並以實例或圖表

說明,以及師生或小組討論等,約20-30分鐘

;豹尾:收尾要像豹的尾巴般有力量,包括檢

視學習成果、教師收尾、交代作業及啟後等,

約3-5分鐘。

三、實例說明

符老師舉了兩個例子說明,一個以15分鐘教案為

例,一個以完整單元為例,分述如下。

(一)以「教學中的鳳頭」15分鐘的單元為主題,說

明如何將教學結構化。

1.鳳頭:符老師舉出三位老師教學時的開頭方式

:(1)數學老師一進教室就講平方差、和平

方、差平方等名詞的定義;(2)英文老師教

過去式時態,一開頭便詢問學生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學生一頭霧水;地理老

師教『英國』這個單元時,提出「福爾摩斯為

什麼每次出門都要帶一把傘?」。請同學思考

哪一位老師的開頭像鳳凰般的吸睛,為什麼?

而後點出「今天教學的重點是教學『開頭』的

重要性以及如何開頭。」

2.豬肚:說明開頭的概念,以及有哪些開頭方式

,依據認知發展論與訊息處理理論,說明聯結

先備經驗以及引起動機之重要性。此外還舉出

十種引起動機的方式,例如Prov o c a t i v e

questions:「為什麼南港在北部,北港在南部

? 」,Recent news:「看奧運游泳、體操,

學物理應用。」, Demonstration:做實驗,

以一個杯子蓋住長、短各一根蠟燭,何者會先

熄滅,請同學提出自己的論點及論述,再做實

驗解答,甚至延伸應用:「火災時要趴下,因

氧氣在下。」

3.豹尾:一分鐘請同學簡述今天學到什麼,老師

收尾,並交代「回家設計一個『鳳頭』的教案

」的作業,以及下次教學重點為豬肚與豹尾(

啟後的功能)。

(二)以「設計一堂精彩的課程」整個單元為主題,說

明如何將教學結構化。

1.鳳頭:在承先部分,可以請學生以先前學過教

(teaching)、學(learning)的概念,以數學

集合方式思考可能有哪幾種關係,並且以中國

一、前言

本次返校座談邀請符碧真教授為我們主講:「教

學的結構及邏輯」,主要是因過去模擬教師甄試時,

評審委員提出部分實習學生在試教及口試時的問題,

包括:教學準備度不足、未能強調課程重點、教學不

具結構性且邏輯不佳;口試時無法掌握問題重點、回

答欠缺結構性等問題,以強化我們的教學知能。符老

師整合評審委員的建議,歸納成以下兩部分供同學參

考。在態度部分:站在台上,不論自己的個性是否內

向害羞,都要扮演一位好老師的角色;投入教學,隨

時重滿熱忱、面帶微笑,保持自信;把握自己的特質

,建立自信心。在教學知能上,從5W角度思考,包括

(1)Why?--分析教學的重點,以釐清教學的主軸;(

2)Whom?--瞭解學生的先備知識,適時運用學生關注

的話題帶入教學;(3)What?--瞭解教材內容,並根據

學生程度設計教材,勿將教材複雜化;(4)How?--創

新教案,勿照本宣科;(5)whether or not & how

much?:以拋問題、測驗的方式跟學生互動,並檢測是

否達成教學目的以及達到多少。

二、該如何做?

知道問題後,該如何強化教學的結構與邏輯,以

使自己的教學有趣又有料。符老師提出以下建議:

(一)在實習階段,善用預測策略:觀摩指導老師上

課前一定要自己先準備,自問:「如果這單元

由我來教,我會怎麼做?」。其次,比較指導

老師的教學和自己準備的有何不同,並多詢問

指導老師為何會有這樣的教學。有動腦想過,

不是被動接受,才會有自己風格。

(二)常常思考如何拿到試教題目後迅速組織教學內

容,從教學目標到教學評量,先想清楚5W,將

教學結構化,並以CIA(Cu r r i c u l um、

Instruction、Assessment)檢視自己的目標達成與

否,以期掌握教學之結構性與邏輯性:

1.目標(Why):教學的內容不宜貪多,為避免

失焦,每次教學時要聚焦到一個主軸概念。要

自我反問「聚焦在什麼概念(what)」以及「

學習此單元有何重要性(why important)」,

這兩點會影響後續的佈局,務必注意!

2.學生起點行為(Whom):思考學生學這個概

念,需要具備什麼先備知識(承先)?如何喚

起舊經驗?這個概念可以銜接後續什麼概念(

啟後)。

3.教材(What):宜思考如何在已經確定且固定

的教材中展現創意及變化?

Page 8: 郵 局 許 可 證 Newsletter ·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六十四期 2013.03 3 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徐式寬教授 教 淺 談 專 國 教 中 師 專 業 的

8 臺大教育實習輔導通訊 第六十四期 2013.03

A:

Q:實習學生於半年教育實習期間得否同時於其他機構擔任專職工作、短期部分時間代課或進修學位?

依 據 教 育 部 9 9 年 7 月 7 日 臺 中 ( 二 ) 字 第

0990116784函釋示:

1.依師資培育法及相關法規規定,教育實習為培育教

師之教學實習、導師(級務)實習、行政實習、研

習活動之半年全時教育實習課程,爰為確保教育實

習品質,本部於94年11月4日以台中(二)字第

0940153337號函釋,實習學生參與半年全時教育實

習課程期間,不得同時於其他機構擔任專職工作或

進修學位。

2.次依教育部於9 7年2月2 5日台國(四)字第

0970002365號函釋,實習學生應不得於教育實習課

程期間擔任短期部分時間代課。

3.另 依 教 育 部 1 0 0 年 1 月 1 0 日 臺 中 ( 二 ) 字 第

1000003179號函釋,教育實習是協助實習學生將專

業理論轉化實踐,非屬教育實習機構免費勞工或充

當臨時支援人力性質。

綜上,半年全時教育實習課程,其目的為統整教

育專業理論與實務,並提供準教師職場實務經驗,故

不得於半年教育實習期間同時於其他機構擔任專職工

作、短期部分時間代課或進修學位。

A:1.何謂加科登記:修畢欲加科登記科目之專門課程,

並已取得第一張教師證者,以加科登記方式取得第

二張教師證。

2.專門課程適用版本:

(1)申請預計修習:在學期間先向師資培育中心書面

申請預計修習加科,等到取得教師證後再提出加

科登記,則可適用申請預計修習當時之專門課程

版本。

(2)無申請預計修習:一律以提出加科登記當年度(

通常為畢業後)之專門課程版本作為認定依據。

3.申請方式:

(1)申請預計修習:預計修習欲加科登記科目之專門

課程前,請至師資培育中心網頁下載填寫「國立

臺灣大學加科登記修習申請表」,及相關資料送

至師資培育中心提出申請。

(2)申請加科登記:修畢欲加科登記科目之專門課程

,且已取得第一張教師證後,請至師資培育中心

網頁下載填寫「教育學程各式證明書申請表」(

勾選「加科登記之專門課程證明書」)及「加科

登記申請表」,並依申請表說明繳費、檢附相關

資料送至師培中心提出申請。

4.師培中心審查資格並召開加科登記審查委員會審查

通過後,製作申請資料送教育部中部辦公室申請加

科登記教師證。

Q&AQ&A

102學年度中等學校教育學程招生重要日程預告第1場招生說明會:102.5.13(星期一) / 第2場招生說明會:102.5.16(星期四)

甄選考試報名:102.5.23-102.5.24(星期四、星期五) / 甄選考試:102.6.25(星期二)

說明會、招生考試地點及招生簡章將於五月公告於本校師資培育中心首頁最新消息最新消息

102學年度中等學校教育學程招生重要日程預告

的成語命名每一種關係。其次,思考哪一種關

係最常見,原因為何?再者,以教狗吹口哨的

漫畫引起學習動機,討論此漫畫的意義,以及

導致如此結果的原因。最後,帶到今日教學的

重點:該如何才能做到教=學?

2.豬肚:主要說明精彩的課程包括內容與教法兩

個部分。在內容方面,闡述5W教學模式、倒

序設計、loop 迴圈等原理原則;在教法方面,

請學生以自己經驗說明自己的學習曲線與教師

教學曲線的狀況,接著舉出學術調查結果作為

比對,推論出教師要如何善用開頭(鳳頭)、

中間(豬肚)及結尾(豹尾)的教學策略,。

3.豹尾:在檢視學生學習成果方面,可請學生作

一分鐘摘要,說明今天學到什麼;在教師收尾

方面,教師可簡述今日重點,5W、backward

design、loop;在交代作業方面,請學生根據

今天所學設計一個教案試教,並檢視教學效果

加以修正;啟後方面,交代下次上課將從行為

論的角度切入,探討如何設定合宜且具體的教

學目標。

四、結語

不論十二年國教如何改革,基北區特招考試方式

如何變動,教學都應該回到基本面。符老師在本次研

習教導我們以上教學結構化的原理原則,期許我們能

應用在未來的教學情境,讓自己的教學不但有趣又有

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因為學到東西,獲得成就感,

而感到快樂,體會『快樂學習』的真諦。

Q:如何辦理加科登記:(100學年度起進入教育學程者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