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80

Transcript of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Page 1: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目 次

一如何防治性侵害-------------------------------------------------------- 1

二如何防止性騷擾-------------------------------------------------------- 6

三本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 ------------------------------13

四本校學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15

五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申訴書 ---------------------------------22

六本校性騷擾及性侵害通報申訴流程 ------------------------------24

七本校輔導轉介流程 ---------------------------------------------------25

八性侵害與性騷擾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26

八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與民間資源 ---------------------------27

九高雄市性侵害責任醫院聯繫表 ------------------------------------28

附錄

一性別平等教育法(中央法規) ------------------------------------31

二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中央法規) ------------------------41

三性侵害犯罪防治法(中央法規) ---------------------------------45

四性騷擾防治法(中央法規) ---------------------------------------53

五性騷擾施行細則(中央法規) ------------------------------------59

六性騷擾防治準則(中央法規) ------------------------------------61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教育部法規) ---------------67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

如何防治性侵害

一定義

性侵害的迷思與澄清

(一)性侵害事件的加害人都是陌生人

當然不是

就如同性騷擾案件因為基於權力運作的展現常發生在加害人與被害

人彼此熟識但權力關係不對等的情況下一般被害人之熟識者所為的性

侵害也在案件中佔了相當高的比例時有所聞的「約會強暴」即是典型

的案例約會強暴有可能是加害人預謀的行為但更多時候卻可能是起因

於性別迷思的影響譬如男性誤以為女性「說『不』是為了故做矜持態

其實心裡是『要』」因而逕自霸王硬上弓而女性在充滿性別刻板觀念的

環境之下成長往往對「性」一無所知在遇到的時候無法確切掌握自

己的感覺也因而無法給對方明確的回應讓對方有機可乘事後也有了

藉口可以否認強暴的行為但無論如何不管雙方是男女朋友夫妻或是

其他關係只要是違反當事人意願的性行為都是侵犯他人身體自主權的

犯罪行為這樣的迷思必須透過更多的教育活動來澄清才能讓一些男性

避免成了加害人而不自知也讓女性更懂得掌握自身的性自主權

(二)因為無法克制的性衝動才會發生強暴

當然不是

性衝動絕不能作為強暴行為的藉口如果一個強盜殺人犯堅稱自己

是一時衝動才犯下罪行一般人就會因此覺得加害人實在值得同情嗎如

果衝動可以作為侵害他人的藉口那麼社會大眾的人身安全與尊嚴如何維

護再者「性」也不會是無法克制的衝動我們知道很多強暴行為都

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是發生在預謀的狀況之下加害人並不是因為一時衝動而起犯意的而且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假如一對情侶在家中房間發生性關係的當下其家人

不小心打開房門撞見他們的親密行為難道他們不會因為尷尬而暫停下來

嗎因此我們可以更肯定的說性衝動其實是替強暴行為脫罪的藉口

我們在避免落入「懷疑被害人」的迷思中的同時相對地也要避免被加

害人的藉口所誤導

三因應之道

(一)遇到性侵害怎麼辦

1當下設法脫身保護自己

(1)保持冷靜 找機會逃離

盡可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找出現場可以保護自己的工具或

可能逃離的方式一旦發現有逃離的機會應當機立斷例如發

現有人經過即大聲呼救如被困在車上要想辦法按喇叭吸引注意

若在屋內有機會掙脫可跑至另一個房間將門反鎖

(2)重複呼救

察覺歹徒或對方欲侵害先立刻大聲呼救若判斷不至於因此

而受到歹徒暴力攻擊就不斷地重複大聲呼救因為一方面旁人

可能要聽到幾次呼救後才會真的確定有緊急狀況發生而不是一

般的惡作劇另一方面對於部分加害人而言他只是想找一個容

易下手的對象若是妳不斷呼救與反抗他可能會覺得麻煩而放棄

(3)分散強暴者的注意力

為了爭取可能的脫困機會可以與之周旋或談判以干擾強暴者

的原定計畫例如佯稱願意與他發生關係但想到一個較舒適的

地方將加害人持有的攻擊性武器藏起來要求加害人先沐浴或表

示自己想先洗個澡便可藉此躲到廁所內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

(4)讓強暴者「性」致全失

偽稱自己染有性病或假裝歇斯底里甚至可以強迫自己嘔吐

或尿在褲子上

(5)保護自己的身體和生命

若是無法脫身不要死命抵抗應盡量讓自己免於大量出血之

情事盡力保護自己以將對自己可能造成的傷害減到最低必要

時候要以保命為考量

2萬一還是不幸遭到性侵害了該怎麼辦

(1)相信自己並沒有犯錯

(2)找個信任的人陪伴並尋求協助

不要自己一個人面對不要認為那是件羞恥的事而不願求援

不管是親人朋友同學老師學校輔導室甚或婦女團體社

福機構的社工員只要是你覺得可以信任的人就請她們過來陪同

或可拿起電話撥「全國婦幼保護專線-- 113」為 24 小時免付費的求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社工提供家庭暴力及性侵害問題協談討論安全計畫法律諮詢

聯繫警察人員提供緊急救援等各項服務

(3)保持現場

為了協助警方搜集線索及採證不要移動或再觸碰現場任何器

物不要立刻收拾整理現場恢復原貌

(4)保留證據

切勿在發生性侵害事件後立即淋浴沖洗更換衣物或毀壞衣

物因為如此將會破壞證物增加加害人被定罪的困難度所以

遭遇性侵害後應該找一件外套或毯子裹住自己尋求性侵害防治

中心社工員或女警的陪同至醫療院所就醫檢查

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向學校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接案窗口申請調查

各級學校都應該設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來負責校園內相

關性別平等教育的事件根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的

建議若有性侵害事件的發生受害人可以向校方的接案窗口(通

常是學務處或訓導處)提出調查申請校方於接到案件後應提供

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理模式篇﹚

(二)旁人遭遇性侵害如何協助

1避免落入性侵害的迷思中

若週遭的親人或好友不幸遭到性侵害請用信任的態度面對她聽她

述說受暴經過以及她的感受和想法在回應時絕對要避免陷入「懷疑或

責怪被害人」的迷思之中例如去問「那天是不是穿得很『清涼』」「為

什麼當場不抵死反抗」等問題相對地也要避免陷入「同情加害人」

的迷思因為若是熟識者所為的性侵害你可能同時認識被害人與加害

人你也可能很難相信熟識的朋友會犯下惡行但請記住不管加害人平

日行為表現如何只要是在被害人不願意的情況之下迫其發生性關係都

是性侵犯的行為你沒有必要替加害人找藉口更不應該懷疑被害人的感

2耐心關懷全力支持

被害人可能會在事件過後出現許多與過往不同的情緒反應應給予

她全力的關懷與支持例如被害人可能在某些時候害怕獨處請盡可能地

陪伴她或是受害者可能會反覆述說受害經驗與感受應耐心地傾聽因

為「說」也可能是一種治療被害人也可能經歷一段自我封閉的時期或

是與家人朋友的相處和互動產生變化請嘗試了解並尊重她的感覺復

原可能需要經歷一段漫長的路程請不要過度急切地要求她走出創傷同

時也要觀察情況並與當事人溝通在她同意的狀況之下適時向外尋求

更專業的資源來協助她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

3尊重當事人

尊重並體貼被害人的感受為被害人保密除了請求協助或是配合相

關單位調查之外避免對外談論案情如果你想為她向外尋求協助或支

援都必須與她溝通徵得她的同意

4蒐集相關資訊

了解性侵害的相關知識與資源管道可以讓你更知道如何協助被害

人同時若你是她的親密家人或友人在長期陪伴的過程中你可能也

會需要支持或協助必要時可向相關機構尋求協助例如學校裡的輔導中

心或是政府民間的諮商輔導機構等

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如何防治性騷擾

一定義

什麼是性騷擾性騷擾之定義依法令及對象1之不同有三種係因校園

中成員的組合不同而訂這三種定義的列舉有助於對性騷擾定義的通盤

瞭解但本手冊之定義係以第一種定義即是性別平等教育法之定義為

主因本手冊所處理的事件對象以一方為教職員工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定義一校園作為教育場所

性騷擾的定義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 2 條第 1 項第 4 款所示指符合

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

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或工作之機會或表

現者

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減損其學

習或工作有關益之條件者

基於上述定義之說明不論是色瞇瞇的窺視或盯視令人不舒服的黃

色笑話暴露狂有意無意的身體碰觸或是其他身體侵犯行為hellip等皆

可構成性騷擾的行為因此就廣義來說性騷擾可按程度區分為五個等

級從輕微的性別騷擾到性挑逗性賄賂到嚴重的性要脅性攻擊

而目前將嚴重的性攻擊也就是所謂的「強暴」及「猥褻」歸類到性侵

害的範圍

以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定義及精神看來雖然一項行為或言語究竟構不

1 依法令及對象不同援引的法令有校園性別平等教育法兩性工作平

等法及性騷擾防治法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

構成性騷擾會隨著他人的思想觀念主觀感受以及當下情境與人際互

動而有所差異但也正因如此我們不應先假定每個人都和自己有一樣的

觀感而更應該要去尊重別人不同的感受所以即使只是輕微的動作或是

令人不悅的玩笑(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等的言詞或行為)只要當事人

不舒服或不歡迎此類言行舉止且違反其意願的都是性騷擾也就是說

性騷擾之認定標準係以接受者之主觀感受而定而非以行為人之主觀感受

為主這是對個人尊嚴與主體最基本的尊重

定義二校園作為工作場所

依據兩性工作平等法第 12 條本法所稱性騷擾為下列兩款情形之一

1受僱者於執行職務時任何人以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

言詞或行為對其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冒犯性之工作環境致侵

犯或干擾其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或影響其工作表現

2雇主對受僱者或求職者為明示或暗示之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

歧視之言詞或行為作為勞務契約成立存續變更或分發配置

報酬考績陞遷降調獎懲等之交換條件

定義三校園作為公共場所

依據性騷擾防治法第 2 條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

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做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工作教

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2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或以歧

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

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

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

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校園性騷擾-權力關係下的產物

如上所述校園性騷擾係指事件之雙方當事人為校園之教職員工及學

生或事件發生於學校中者它雖然可能發生在校園的各種人際關係之

間但在性別與階層雙重權力關係運作之下通常以男對女男教師對女

學生男上司對女下屬(適用於兩性工作平等法之範圍)等模式最為常見

一般可分為兩類

(一)交換式性騷擾指一方利用職權以學業成績或工作為要脅明示或

暗示要求另一方提供性服務作為交換

(二)敵意環境性騷擾任何針對校園教職員工生所為影響其學習或工

作環境的性騷擾行為

當然在惡質的性別文化影響下對於非傳統性別特質者(例如氣質

陰柔的男孩或是陽剛的女孩)或是性傾向不同者的歧視與騷擾行為

往往亦是常見的校園性騷擾樣態也由於騷擾者處於權力較高的位置使

得受被害人經常於事發當時或無力反抗或不得不屈從事後也不敢聲

張導致其身心狀況受損學習與工作權益皆受到影響因此為維護校

園善意與安全空間妥善處理校園性騷擾事件是學校責無旁貸的責任

三性騷擾的迷思與澄清

(一)因為她他行為不檢衣著暴露才會引來性騷擾

當然不是

許多人在聽聞性騷擾事件時常會先去問事件被害人的衣著或儀態是

否比較性感或是被害人是不是深夜仍在外行動其實這樣的問題就落

入了「責怪被害人」的迷思中大家都知道騷擾別人是不應該的行為那

麼造成問題的無疑就是加害人這時候為什麼不是去指責加害人去討論

加害人的問題行為或是去檢視我們的環境為何如此不安全讓人不能享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9

有深夜外出的行動自由呢 無論被害人的外貌裝扮和性別氣質如何每

個人的人權都應該受到尊重沒有誰的人身安全是有理由可以被侵犯的

(二)她 他沒有當場拒絕或反抗所以不能算是性騷擾

當然不是只要是不尊重他人意願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的言行舉

止都有可能造成性騷擾

許多人會懷疑感覺受到騷擾的一方當下為什麼不明白拒絕這其實

是因為性騷擾經常是發生在加害人認為有機可乘受害者卻毫無防範的情

形之下以致被害人可能措手不及去反應另外有許多性騷擾是發生在

雙方熟識的狀況中被害人當下的反應往往是「愣住了」她他可能無法

去相信原先信任的人會對自己做出這樣的行為甚至在加害人混淆視聽地

將自己的行為包裝在關愛之下時被害人即使感覺不舒服仍然可能會因

而懷疑自己的判斷更何況如果是在雙方權力關係不對等的狀況中那麼

弱勢的一方即使感覺受到侵犯也很難直接作出拒絕或反抗

(三)為了報復或者其他動機才出面申請調查

在現今仍然充滿性別不平等的社會文化中被害人要說出遭受性騷擾

的經驗往往已經要很大的勇氣更何況許多機構尚未有完善的申請處理

機制申請人在過程中也經常承受相當的壓力與負擔再者若是謊報性

騷擾案件被發現是需要依相關法規接受制裁的

事實上在許多案件處理經驗中也都顯示出被害人經常只是為了「讓

加害人知道犯錯」或是「希望不會再有下一個被害人」因而挺身而出向

學校申請尋求公平的處理我們應該感謝這些願意勇敢出面的被害人

讓大家在看見性騷擾的具體情境之下一步步地去推動性騷擾防治與處理

工作的進步

(四)男性有沒有可能被性騷擾

當然有可能

雖然在男女不平等的現狀中男性對女性騷擾的案件佔了大多數但

1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男性當然也有可能遭遇到不同樣態的性騷擾尤其在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

歧視的運作之下跳脫傳統性別特質或具不同性取向的男性被性騷擾的案

件也是時有所聞只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往往要求男性要有保護自己的能

力同時也不鼓勵男生說出遭遇侵犯的經驗因此有些男性在遭受騷擾之

後反而難以對外尋求支援這也是學校必須去正視並且透過性別平等

教育去改變的現象

(五)有沒有「同性之間」的性騷擾

有許多人在聽到上述案例也就是對所謂「陰柔氣質」男生的騷擾

就會直覺地去問「他是不是同性戀」這裡要強調的是不管他是不是同

性戀都不是造成性騷擾發生的理由無論什麼樣的性別特質與性傾向

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個人生命樣貌呈現與選擇

再者我們常見媒體報導性騷擾案件出現類似這樣的標題「疑似

同性戀男子騷擾男性同事」導致許多人誤以為同性之間的性騷擾經常

發生甚至錯將同性戀與性騷擾畫上相似符號事實上如果大家反過來

思考一下也就是把所有「男性騷擾女性」的新聞報導通通註明上「異

性戀之間的性騷擾」例如「『異性戀』男子在公車上騷擾女乘客」如

此我們就會發現異性之間的性騷擾還是佔了絕大多數同時也就顯見了

這種主流媒體的報導方式其實潛藏了對同志族群的歧視與污名因此

我們在「反性騷擾」的同時也要注意千萬不要落入了「恐懼同性戀」的

迷思之中

(六)加害人都是少數病態的男人

不盡然如此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忽視了先前所提到的性騷擾經常是不平等權力

關係之下的產物很多時候加害人可能是受害人所熟識甚至信任的朋

友或長輩而誤以為加害人都會把「不懷好意」寫在臉上的迷思也可能

造成某些被害人在遭到騷擾時無法當下明確地判斷與拒絕只因為加害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1

人不如一般想像中的「壞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訊息即當某個「形

象正面」的加害人被查出時新聞一定會去訪問他週遭的人而他們一致

的答案不外乎「他是位好丈夫不可能作這種事」「這位老師平時教學認

真應該不可能對學生這樣做」這樣的說法就是陷入了上述迷思也同

時模糊了性騷擾事件的焦點不管這名加害者平時在事業或家庭角色中有

多好的表現都不能抵銷他確實犯下「侵犯他人」的罪行我們也必須留

意這樣的說法不僅可能是在為加害人脫罪還會讓一些不尊重他人身體

自主權的人成了潛在的加害人而不自知

四因應之道

(一)遇到性騷擾該怎麼辦

面對性騷擾時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感覺不論對方是善意或無意的行

為還是惡意的騷擾只要妳你讓對方知道妳你覺得不舒服對方就應

該尊重妳你的感受當然妳妳可以判斷狀況視情況選擇是要勇敢大

聲地說「不」或是婉轉告知對方是要直接做出反抗或是請求旁人協

助不過要「確定身體的感覺」與「說出自己的感受」的確都是需要練

習的因此我們的家庭與學校教育應該提供給孩子更多表達感受與獨立思

考的機會學校也應設計「開發身體經驗與感覺」的教育活動畢竟能夠

掌握自己的感覺才可能當機立斷作出反應

而萬一事情還是發生了你可以選擇這樣做

1告訴自己信任的人尋求心理上的支持與其他支援

2盡可能詳細地紀錄下事情發生的經過有助於未來若想提出申請調

查時可作為證據之用

3向學校提出調查申請各級學校都應該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來負責處理校園性騷擾問題並提供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

理模式篇﹚

1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如果週遭的人遇到性騷擾旁人能夠作些什麼呢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成為情境中的共犯-例如當有人針對在場者

的身體特徵開黃腔因而讓當事人不舒服那我們就不應該為了怕「破壞

氣氛」因而跟著起鬨甚至我們是可以出面制止騷擾的言語及行為的如

果事後被害人來向我們陳述我們更要小心不要落入前述「責怪被害人者」

的迷思之中去質疑被害人的特質與行為或是懷疑被害人的認定標準

畢竟尊重每個人的感受及身體自主權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每個公民都應該

遵守的

(三)校園中發生性騷擾事件學校該如何處理

學校本有責任維護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尊嚴與權益性別平等教育法的

施行責成各級學校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並明令其任務其中之一

即為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

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性平法第 6 條第 4 款)因此校方有必要建

立一套完整的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在遇到事件發生時更

應該展現積極與誠意的處理態度

本文摘自於

教育部委託國立台南大學「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處理暨輔導

案例修訂及彙編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

94 年 3 月 9 日 93 學年度第 6 次行政會議通過

一本校為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

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依總統民國 93 年 06 月 23

日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特制定本要點

二本校設置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

一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

分之一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行政工作之相關行政主管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

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其委員產生方式如下

(一)教師代表由各學院推選教師代表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二)相關行政主管代表由校長聘請相關專長業務主管六人

(三)職工代表由職員二名技工友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四)學生代表由學生自治會推選代表二名學生宿舍自治會推選代

表一名女同學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五)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一至三名

(六)本會開會時得邀請相關主管列席會議

三本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置執行秘書一名由校長就教職員中

遴聘兼任之綜理本會行政事務

四本會職掌為策劃與推動本校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

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1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

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兩性工作平等法有關之案件規

劃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六)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七)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五本要點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95 年 12 月 19 日 95 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0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行政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1 次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維護學校校園和諧及學生受教權益提供學校之教職員工

生免於性侵害及性騷擾之學習及工作環境特依據性別平等教育

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二十條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依性平法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負

責統籌本校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工作每年擇期辦理教職員工

生之相關教育宣導活動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活動督導相關

單位注重性別平等相關事宜以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

第三條 本法相關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四條 本校需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2: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

如何防治性侵害

一定義

性侵害的迷思與澄清

(一)性侵害事件的加害人都是陌生人

當然不是

就如同性騷擾案件因為基於權力運作的展現常發生在加害人與被害

人彼此熟識但權力關係不對等的情況下一般被害人之熟識者所為的性

侵害也在案件中佔了相當高的比例時有所聞的「約會強暴」即是典型

的案例約會強暴有可能是加害人預謀的行為但更多時候卻可能是起因

於性別迷思的影響譬如男性誤以為女性「說『不』是為了故做矜持態

其實心裡是『要』」因而逕自霸王硬上弓而女性在充滿性別刻板觀念的

環境之下成長往往對「性」一無所知在遇到的時候無法確切掌握自

己的感覺也因而無法給對方明確的回應讓對方有機可乘事後也有了

藉口可以否認強暴的行為但無論如何不管雙方是男女朋友夫妻或是

其他關係只要是違反當事人意願的性行為都是侵犯他人身體自主權的

犯罪行為這樣的迷思必須透過更多的教育活動來澄清才能讓一些男性

避免成了加害人而不自知也讓女性更懂得掌握自身的性自主權

(二)因為無法克制的性衝動才會發生強暴

當然不是

性衝動絕不能作為強暴行為的藉口如果一個強盜殺人犯堅稱自己

是一時衝動才犯下罪行一般人就會因此覺得加害人實在值得同情嗎如

果衝動可以作為侵害他人的藉口那麼社會大眾的人身安全與尊嚴如何維

護再者「性」也不會是無法克制的衝動我們知道很多強暴行為都

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是發生在預謀的狀況之下加害人並不是因為一時衝動而起犯意的而且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假如一對情侶在家中房間發生性關係的當下其家人

不小心打開房門撞見他們的親密行為難道他們不會因為尷尬而暫停下來

嗎因此我們可以更肯定的說性衝動其實是替強暴行為脫罪的藉口

我們在避免落入「懷疑被害人」的迷思中的同時相對地也要避免被加

害人的藉口所誤導

三因應之道

(一)遇到性侵害怎麼辦

1當下設法脫身保護自己

(1)保持冷靜 找機會逃離

盡可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找出現場可以保護自己的工具或

可能逃離的方式一旦發現有逃離的機會應當機立斷例如發

現有人經過即大聲呼救如被困在車上要想辦法按喇叭吸引注意

若在屋內有機會掙脫可跑至另一個房間將門反鎖

(2)重複呼救

察覺歹徒或對方欲侵害先立刻大聲呼救若判斷不至於因此

而受到歹徒暴力攻擊就不斷地重複大聲呼救因為一方面旁人

可能要聽到幾次呼救後才會真的確定有緊急狀況發生而不是一

般的惡作劇另一方面對於部分加害人而言他只是想找一個容

易下手的對象若是妳不斷呼救與反抗他可能會覺得麻煩而放棄

(3)分散強暴者的注意力

為了爭取可能的脫困機會可以與之周旋或談判以干擾強暴者

的原定計畫例如佯稱願意與他發生關係但想到一個較舒適的

地方將加害人持有的攻擊性武器藏起來要求加害人先沐浴或表

示自己想先洗個澡便可藉此躲到廁所內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

(4)讓強暴者「性」致全失

偽稱自己染有性病或假裝歇斯底里甚至可以強迫自己嘔吐

或尿在褲子上

(5)保護自己的身體和生命

若是無法脫身不要死命抵抗應盡量讓自己免於大量出血之

情事盡力保護自己以將對自己可能造成的傷害減到最低必要

時候要以保命為考量

2萬一還是不幸遭到性侵害了該怎麼辦

(1)相信自己並沒有犯錯

(2)找個信任的人陪伴並尋求協助

不要自己一個人面對不要認為那是件羞恥的事而不願求援

不管是親人朋友同學老師學校輔導室甚或婦女團體社

福機構的社工員只要是你覺得可以信任的人就請她們過來陪同

或可拿起電話撥「全國婦幼保護專線-- 113」為 24 小時免付費的求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社工提供家庭暴力及性侵害問題協談討論安全計畫法律諮詢

聯繫警察人員提供緊急救援等各項服務

(3)保持現場

為了協助警方搜集線索及採證不要移動或再觸碰現場任何器

物不要立刻收拾整理現場恢復原貌

(4)保留證據

切勿在發生性侵害事件後立即淋浴沖洗更換衣物或毀壞衣

物因為如此將會破壞證物增加加害人被定罪的困難度所以

遭遇性侵害後應該找一件外套或毯子裹住自己尋求性侵害防治

中心社工員或女警的陪同至醫療院所就醫檢查

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向學校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接案窗口申請調查

各級學校都應該設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來負責校園內相

關性別平等教育的事件根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的

建議若有性侵害事件的發生受害人可以向校方的接案窗口(通

常是學務處或訓導處)提出調查申請校方於接到案件後應提供

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理模式篇﹚

(二)旁人遭遇性侵害如何協助

1避免落入性侵害的迷思中

若週遭的親人或好友不幸遭到性侵害請用信任的態度面對她聽她

述說受暴經過以及她的感受和想法在回應時絕對要避免陷入「懷疑或

責怪被害人」的迷思之中例如去問「那天是不是穿得很『清涼』」「為

什麼當場不抵死反抗」等問題相對地也要避免陷入「同情加害人」

的迷思因為若是熟識者所為的性侵害你可能同時認識被害人與加害

人你也可能很難相信熟識的朋友會犯下惡行但請記住不管加害人平

日行為表現如何只要是在被害人不願意的情況之下迫其發生性關係都

是性侵犯的行為你沒有必要替加害人找藉口更不應該懷疑被害人的感

2耐心關懷全力支持

被害人可能會在事件過後出現許多與過往不同的情緒反應應給予

她全力的關懷與支持例如被害人可能在某些時候害怕獨處請盡可能地

陪伴她或是受害者可能會反覆述說受害經驗與感受應耐心地傾聽因

為「說」也可能是一種治療被害人也可能經歷一段自我封閉的時期或

是與家人朋友的相處和互動產生變化請嘗試了解並尊重她的感覺復

原可能需要經歷一段漫長的路程請不要過度急切地要求她走出創傷同

時也要觀察情況並與當事人溝通在她同意的狀況之下適時向外尋求

更專業的資源來協助她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

3尊重當事人

尊重並體貼被害人的感受為被害人保密除了請求協助或是配合相

關單位調查之外避免對外談論案情如果你想為她向外尋求協助或支

援都必須與她溝通徵得她的同意

4蒐集相關資訊

了解性侵害的相關知識與資源管道可以讓你更知道如何協助被害

人同時若你是她的親密家人或友人在長期陪伴的過程中你可能也

會需要支持或協助必要時可向相關機構尋求協助例如學校裡的輔導中

心或是政府民間的諮商輔導機構等

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如何防治性騷擾

一定義

什麼是性騷擾性騷擾之定義依法令及對象1之不同有三種係因校園

中成員的組合不同而訂這三種定義的列舉有助於對性騷擾定義的通盤

瞭解但本手冊之定義係以第一種定義即是性別平等教育法之定義為

主因本手冊所處理的事件對象以一方為教職員工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定義一校園作為教育場所

性騷擾的定義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 2 條第 1 項第 4 款所示指符合

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

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或工作之機會或表

現者

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減損其學

習或工作有關益之條件者

基於上述定義之說明不論是色瞇瞇的窺視或盯視令人不舒服的黃

色笑話暴露狂有意無意的身體碰觸或是其他身體侵犯行為hellip等皆

可構成性騷擾的行為因此就廣義來說性騷擾可按程度區分為五個等

級從輕微的性別騷擾到性挑逗性賄賂到嚴重的性要脅性攻擊

而目前將嚴重的性攻擊也就是所謂的「強暴」及「猥褻」歸類到性侵

害的範圍

以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定義及精神看來雖然一項行為或言語究竟構不

1 依法令及對象不同援引的法令有校園性別平等教育法兩性工作平

等法及性騷擾防治法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

構成性騷擾會隨著他人的思想觀念主觀感受以及當下情境與人際互

動而有所差異但也正因如此我們不應先假定每個人都和自己有一樣的

觀感而更應該要去尊重別人不同的感受所以即使只是輕微的動作或是

令人不悅的玩笑(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等的言詞或行為)只要當事人

不舒服或不歡迎此類言行舉止且違反其意願的都是性騷擾也就是說

性騷擾之認定標準係以接受者之主觀感受而定而非以行為人之主觀感受

為主這是對個人尊嚴與主體最基本的尊重

定義二校園作為工作場所

依據兩性工作平等法第 12 條本法所稱性騷擾為下列兩款情形之一

1受僱者於執行職務時任何人以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

言詞或行為對其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冒犯性之工作環境致侵

犯或干擾其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或影響其工作表現

2雇主對受僱者或求職者為明示或暗示之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

歧視之言詞或行為作為勞務契約成立存續變更或分發配置

報酬考績陞遷降調獎懲等之交換條件

定義三校園作為公共場所

依據性騷擾防治法第 2 條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

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做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工作教

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2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或以歧

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

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

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

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校園性騷擾-權力關係下的產物

如上所述校園性騷擾係指事件之雙方當事人為校園之教職員工及學

生或事件發生於學校中者它雖然可能發生在校園的各種人際關係之

間但在性別與階層雙重權力關係運作之下通常以男對女男教師對女

學生男上司對女下屬(適用於兩性工作平等法之範圍)等模式最為常見

一般可分為兩類

(一)交換式性騷擾指一方利用職權以學業成績或工作為要脅明示或

暗示要求另一方提供性服務作為交換

(二)敵意環境性騷擾任何針對校園教職員工生所為影響其學習或工

作環境的性騷擾行為

當然在惡質的性別文化影響下對於非傳統性別特質者(例如氣質

陰柔的男孩或是陽剛的女孩)或是性傾向不同者的歧視與騷擾行為

往往亦是常見的校園性騷擾樣態也由於騷擾者處於權力較高的位置使

得受被害人經常於事發當時或無力反抗或不得不屈從事後也不敢聲

張導致其身心狀況受損學習與工作權益皆受到影響因此為維護校

園善意與安全空間妥善處理校園性騷擾事件是學校責無旁貸的責任

三性騷擾的迷思與澄清

(一)因為她他行為不檢衣著暴露才會引來性騷擾

當然不是

許多人在聽聞性騷擾事件時常會先去問事件被害人的衣著或儀態是

否比較性感或是被害人是不是深夜仍在外行動其實這樣的問題就落

入了「責怪被害人」的迷思中大家都知道騷擾別人是不應該的行為那

麼造成問題的無疑就是加害人這時候為什麼不是去指責加害人去討論

加害人的問題行為或是去檢視我們的環境為何如此不安全讓人不能享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9

有深夜外出的行動自由呢 無論被害人的外貌裝扮和性別氣質如何每

個人的人權都應該受到尊重沒有誰的人身安全是有理由可以被侵犯的

(二)她 他沒有當場拒絕或反抗所以不能算是性騷擾

當然不是只要是不尊重他人意願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的言行舉

止都有可能造成性騷擾

許多人會懷疑感覺受到騷擾的一方當下為什麼不明白拒絕這其實

是因為性騷擾經常是發生在加害人認為有機可乘受害者卻毫無防範的情

形之下以致被害人可能措手不及去反應另外有許多性騷擾是發生在

雙方熟識的狀況中被害人當下的反應往往是「愣住了」她他可能無法

去相信原先信任的人會對自己做出這樣的行為甚至在加害人混淆視聽地

將自己的行為包裝在關愛之下時被害人即使感覺不舒服仍然可能會因

而懷疑自己的判斷更何況如果是在雙方權力關係不對等的狀況中那麼

弱勢的一方即使感覺受到侵犯也很難直接作出拒絕或反抗

(三)為了報復或者其他動機才出面申請調查

在現今仍然充滿性別不平等的社會文化中被害人要說出遭受性騷擾

的經驗往往已經要很大的勇氣更何況許多機構尚未有完善的申請處理

機制申請人在過程中也經常承受相當的壓力與負擔再者若是謊報性

騷擾案件被發現是需要依相關法規接受制裁的

事實上在許多案件處理經驗中也都顯示出被害人經常只是為了「讓

加害人知道犯錯」或是「希望不會再有下一個被害人」因而挺身而出向

學校申請尋求公平的處理我們應該感謝這些願意勇敢出面的被害人

讓大家在看見性騷擾的具體情境之下一步步地去推動性騷擾防治與處理

工作的進步

(四)男性有沒有可能被性騷擾

當然有可能

雖然在男女不平等的現狀中男性對女性騷擾的案件佔了大多數但

1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男性當然也有可能遭遇到不同樣態的性騷擾尤其在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

歧視的運作之下跳脫傳統性別特質或具不同性取向的男性被性騷擾的案

件也是時有所聞只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往往要求男性要有保護自己的能

力同時也不鼓勵男生說出遭遇侵犯的經驗因此有些男性在遭受騷擾之

後反而難以對外尋求支援這也是學校必須去正視並且透過性別平等

教育去改變的現象

(五)有沒有「同性之間」的性騷擾

有許多人在聽到上述案例也就是對所謂「陰柔氣質」男生的騷擾

就會直覺地去問「他是不是同性戀」這裡要強調的是不管他是不是同

性戀都不是造成性騷擾發生的理由無論什麼樣的性別特質與性傾向

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個人生命樣貌呈現與選擇

再者我們常見媒體報導性騷擾案件出現類似這樣的標題「疑似

同性戀男子騷擾男性同事」導致許多人誤以為同性之間的性騷擾經常

發生甚至錯將同性戀與性騷擾畫上相似符號事實上如果大家反過來

思考一下也就是把所有「男性騷擾女性」的新聞報導通通註明上「異

性戀之間的性騷擾」例如「『異性戀』男子在公車上騷擾女乘客」如

此我們就會發現異性之間的性騷擾還是佔了絕大多數同時也就顯見了

這種主流媒體的報導方式其實潛藏了對同志族群的歧視與污名因此

我們在「反性騷擾」的同時也要注意千萬不要落入了「恐懼同性戀」的

迷思之中

(六)加害人都是少數病態的男人

不盡然如此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忽視了先前所提到的性騷擾經常是不平等權力

關係之下的產物很多時候加害人可能是受害人所熟識甚至信任的朋

友或長輩而誤以為加害人都會把「不懷好意」寫在臉上的迷思也可能

造成某些被害人在遭到騷擾時無法當下明確地判斷與拒絕只因為加害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1

人不如一般想像中的「壞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訊息即當某個「形

象正面」的加害人被查出時新聞一定會去訪問他週遭的人而他們一致

的答案不外乎「他是位好丈夫不可能作這種事」「這位老師平時教學認

真應該不可能對學生這樣做」這樣的說法就是陷入了上述迷思也同

時模糊了性騷擾事件的焦點不管這名加害者平時在事業或家庭角色中有

多好的表現都不能抵銷他確實犯下「侵犯他人」的罪行我們也必須留

意這樣的說法不僅可能是在為加害人脫罪還會讓一些不尊重他人身體

自主權的人成了潛在的加害人而不自知

四因應之道

(一)遇到性騷擾該怎麼辦

面對性騷擾時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感覺不論對方是善意或無意的行

為還是惡意的騷擾只要妳你讓對方知道妳你覺得不舒服對方就應

該尊重妳你的感受當然妳妳可以判斷狀況視情況選擇是要勇敢大

聲地說「不」或是婉轉告知對方是要直接做出反抗或是請求旁人協

助不過要「確定身體的感覺」與「說出自己的感受」的確都是需要練

習的因此我們的家庭與學校教育應該提供給孩子更多表達感受與獨立思

考的機會學校也應設計「開發身體經驗與感覺」的教育活動畢竟能夠

掌握自己的感覺才可能當機立斷作出反應

而萬一事情還是發生了你可以選擇這樣做

1告訴自己信任的人尋求心理上的支持與其他支援

2盡可能詳細地紀錄下事情發生的經過有助於未來若想提出申請調

查時可作為證據之用

3向學校提出調查申請各級學校都應該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來負責處理校園性騷擾問題並提供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

理模式篇﹚

1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如果週遭的人遇到性騷擾旁人能夠作些什麼呢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成為情境中的共犯-例如當有人針對在場者

的身體特徵開黃腔因而讓當事人不舒服那我們就不應該為了怕「破壞

氣氛」因而跟著起鬨甚至我們是可以出面制止騷擾的言語及行為的如

果事後被害人來向我們陳述我們更要小心不要落入前述「責怪被害人者」

的迷思之中去質疑被害人的特質與行為或是懷疑被害人的認定標準

畢竟尊重每個人的感受及身體自主權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每個公民都應該

遵守的

(三)校園中發生性騷擾事件學校該如何處理

學校本有責任維護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尊嚴與權益性別平等教育法的

施行責成各級學校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並明令其任務其中之一

即為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

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性平法第 6 條第 4 款)因此校方有必要建

立一套完整的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在遇到事件發生時更

應該展現積極與誠意的處理態度

本文摘自於

教育部委託國立台南大學「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處理暨輔導

案例修訂及彙編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

94 年 3 月 9 日 93 學年度第 6 次行政會議通過

一本校為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

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依總統民國 93 年 06 月 23

日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特制定本要點

二本校設置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

一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

分之一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行政工作之相關行政主管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

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其委員產生方式如下

(一)教師代表由各學院推選教師代表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二)相關行政主管代表由校長聘請相關專長業務主管六人

(三)職工代表由職員二名技工友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四)學生代表由學生自治會推選代表二名學生宿舍自治會推選代

表一名女同學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五)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一至三名

(六)本會開會時得邀請相關主管列席會議

三本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置執行秘書一名由校長就教職員中

遴聘兼任之綜理本會行政事務

四本會職掌為策劃與推動本校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

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1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

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兩性工作平等法有關之案件規

劃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六)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七)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五本要點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95 年 12 月 19 日 95 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0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行政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1 次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維護學校校園和諧及學生受教權益提供學校之教職員工

生免於性侵害及性騷擾之學習及工作環境特依據性別平等教育

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二十條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依性平法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負

責統籌本校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工作每年擇期辦理教職員工

生之相關教育宣導活動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活動督導相關

單位注重性別平等相關事宜以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

第三條 本法相關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四條 本校需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3: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是發生在預謀的狀況之下加害人並不是因為一時衝動而起犯意的而且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假如一對情侶在家中房間發生性關係的當下其家人

不小心打開房門撞見他們的親密行為難道他們不會因為尷尬而暫停下來

嗎因此我們可以更肯定的說性衝動其實是替強暴行為脫罪的藉口

我們在避免落入「懷疑被害人」的迷思中的同時相對地也要避免被加

害人的藉口所誤導

三因應之道

(一)遇到性侵害怎麼辦

1當下設法脫身保護自己

(1)保持冷靜 找機會逃離

盡可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找出現場可以保護自己的工具或

可能逃離的方式一旦發現有逃離的機會應當機立斷例如發

現有人經過即大聲呼救如被困在車上要想辦法按喇叭吸引注意

若在屋內有機會掙脫可跑至另一個房間將門反鎖

(2)重複呼救

察覺歹徒或對方欲侵害先立刻大聲呼救若判斷不至於因此

而受到歹徒暴力攻擊就不斷地重複大聲呼救因為一方面旁人

可能要聽到幾次呼救後才會真的確定有緊急狀況發生而不是一

般的惡作劇另一方面對於部分加害人而言他只是想找一個容

易下手的對象若是妳不斷呼救與反抗他可能會覺得麻煩而放棄

(3)分散強暴者的注意力

為了爭取可能的脫困機會可以與之周旋或談判以干擾強暴者

的原定計畫例如佯稱願意與他發生關係但想到一個較舒適的

地方將加害人持有的攻擊性武器藏起來要求加害人先沐浴或表

示自己想先洗個澡便可藉此躲到廁所內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

(4)讓強暴者「性」致全失

偽稱自己染有性病或假裝歇斯底里甚至可以強迫自己嘔吐

或尿在褲子上

(5)保護自己的身體和生命

若是無法脫身不要死命抵抗應盡量讓自己免於大量出血之

情事盡力保護自己以將對自己可能造成的傷害減到最低必要

時候要以保命為考量

2萬一還是不幸遭到性侵害了該怎麼辦

(1)相信自己並沒有犯錯

(2)找個信任的人陪伴並尋求協助

不要自己一個人面對不要認為那是件羞恥的事而不願求援

不管是親人朋友同學老師學校輔導室甚或婦女團體社

福機構的社工員只要是你覺得可以信任的人就請她們過來陪同

或可拿起電話撥「全國婦幼保護專線-- 113」為 24 小時免付費的求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社工提供家庭暴力及性侵害問題協談討論安全計畫法律諮詢

聯繫警察人員提供緊急救援等各項服務

(3)保持現場

為了協助警方搜集線索及採證不要移動或再觸碰現場任何器

物不要立刻收拾整理現場恢復原貌

(4)保留證據

切勿在發生性侵害事件後立即淋浴沖洗更換衣物或毀壞衣

物因為如此將會破壞證物增加加害人被定罪的困難度所以

遭遇性侵害後應該找一件外套或毯子裹住自己尋求性侵害防治

中心社工員或女警的陪同至醫療院所就醫檢查

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向學校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接案窗口申請調查

各級學校都應該設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來負責校園內相

關性別平等教育的事件根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的

建議若有性侵害事件的發生受害人可以向校方的接案窗口(通

常是學務處或訓導處)提出調查申請校方於接到案件後應提供

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理模式篇﹚

(二)旁人遭遇性侵害如何協助

1避免落入性侵害的迷思中

若週遭的親人或好友不幸遭到性侵害請用信任的態度面對她聽她

述說受暴經過以及她的感受和想法在回應時絕對要避免陷入「懷疑或

責怪被害人」的迷思之中例如去問「那天是不是穿得很『清涼』」「為

什麼當場不抵死反抗」等問題相對地也要避免陷入「同情加害人」

的迷思因為若是熟識者所為的性侵害你可能同時認識被害人與加害

人你也可能很難相信熟識的朋友會犯下惡行但請記住不管加害人平

日行為表現如何只要是在被害人不願意的情況之下迫其發生性關係都

是性侵犯的行為你沒有必要替加害人找藉口更不應該懷疑被害人的感

2耐心關懷全力支持

被害人可能會在事件過後出現許多與過往不同的情緒反應應給予

她全力的關懷與支持例如被害人可能在某些時候害怕獨處請盡可能地

陪伴她或是受害者可能會反覆述說受害經驗與感受應耐心地傾聽因

為「說」也可能是一種治療被害人也可能經歷一段自我封閉的時期或

是與家人朋友的相處和互動產生變化請嘗試了解並尊重她的感覺復

原可能需要經歷一段漫長的路程請不要過度急切地要求她走出創傷同

時也要觀察情況並與當事人溝通在她同意的狀況之下適時向外尋求

更專業的資源來協助她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

3尊重當事人

尊重並體貼被害人的感受為被害人保密除了請求協助或是配合相

關單位調查之外避免對外談論案情如果你想為她向外尋求協助或支

援都必須與她溝通徵得她的同意

4蒐集相關資訊

了解性侵害的相關知識與資源管道可以讓你更知道如何協助被害

人同時若你是她的親密家人或友人在長期陪伴的過程中你可能也

會需要支持或協助必要時可向相關機構尋求協助例如學校裡的輔導中

心或是政府民間的諮商輔導機構等

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如何防治性騷擾

一定義

什麼是性騷擾性騷擾之定義依法令及對象1之不同有三種係因校園

中成員的組合不同而訂這三種定義的列舉有助於對性騷擾定義的通盤

瞭解但本手冊之定義係以第一種定義即是性別平等教育法之定義為

主因本手冊所處理的事件對象以一方為教職員工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定義一校園作為教育場所

性騷擾的定義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 2 條第 1 項第 4 款所示指符合

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

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或工作之機會或表

現者

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減損其學

習或工作有關益之條件者

基於上述定義之說明不論是色瞇瞇的窺視或盯視令人不舒服的黃

色笑話暴露狂有意無意的身體碰觸或是其他身體侵犯行為hellip等皆

可構成性騷擾的行為因此就廣義來說性騷擾可按程度區分為五個等

級從輕微的性別騷擾到性挑逗性賄賂到嚴重的性要脅性攻擊

而目前將嚴重的性攻擊也就是所謂的「強暴」及「猥褻」歸類到性侵

害的範圍

以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定義及精神看來雖然一項行為或言語究竟構不

1 依法令及對象不同援引的法令有校園性別平等教育法兩性工作平

等法及性騷擾防治法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

構成性騷擾會隨著他人的思想觀念主觀感受以及當下情境與人際互

動而有所差異但也正因如此我們不應先假定每個人都和自己有一樣的

觀感而更應該要去尊重別人不同的感受所以即使只是輕微的動作或是

令人不悅的玩笑(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等的言詞或行為)只要當事人

不舒服或不歡迎此類言行舉止且違反其意願的都是性騷擾也就是說

性騷擾之認定標準係以接受者之主觀感受而定而非以行為人之主觀感受

為主這是對個人尊嚴與主體最基本的尊重

定義二校園作為工作場所

依據兩性工作平等法第 12 條本法所稱性騷擾為下列兩款情形之一

1受僱者於執行職務時任何人以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

言詞或行為對其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冒犯性之工作環境致侵

犯或干擾其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或影響其工作表現

2雇主對受僱者或求職者為明示或暗示之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

歧視之言詞或行為作為勞務契約成立存續變更或分發配置

報酬考績陞遷降調獎懲等之交換條件

定義三校園作為公共場所

依據性騷擾防治法第 2 條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

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做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工作教

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2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或以歧

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

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

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

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校園性騷擾-權力關係下的產物

如上所述校園性騷擾係指事件之雙方當事人為校園之教職員工及學

生或事件發生於學校中者它雖然可能發生在校園的各種人際關係之

間但在性別與階層雙重權力關係運作之下通常以男對女男教師對女

學生男上司對女下屬(適用於兩性工作平等法之範圍)等模式最為常見

一般可分為兩類

(一)交換式性騷擾指一方利用職權以學業成績或工作為要脅明示或

暗示要求另一方提供性服務作為交換

(二)敵意環境性騷擾任何針對校園教職員工生所為影響其學習或工

作環境的性騷擾行為

當然在惡質的性別文化影響下對於非傳統性別特質者(例如氣質

陰柔的男孩或是陽剛的女孩)或是性傾向不同者的歧視與騷擾行為

往往亦是常見的校園性騷擾樣態也由於騷擾者處於權力較高的位置使

得受被害人經常於事發當時或無力反抗或不得不屈從事後也不敢聲

張導致其身心狀況受損學習與工作權益皆受到影響因此為維護校

園善意與安全空間妥善處理校園性騷擾事件是學校責無旁貸的責任

三性騷擾的迷思與澄清

(一)因為她他行為不檢衣著暴露才會引來性騷擾

當然不是

許多人在聽聞性騷擾事件時常會先去問事件被害人的衣著或儀態是

否比較性感或是被害人是不是深夜仍在外行動其實這樣的問題就落

入了「責怪被害人」的迷思中大家都知道騷擾別人是不應該的行為那

麼造成問題的無疑就是加害人這時候為什麼不是去指責加害人去討論

加害人的問題行為或是去檢視我們的環境為何如此不安全讓人不能享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9

有深夜外出的行動自由呢 無論被害人的外貌裝扮和性別氣質如何每

個人的人權都應該受到尊重沒有誰的人身安全是有理由可以被侵犯的

(二)她 他沒有當場拒絕或反抗所以不能算是性騷擾

當然不是只要是不尊重他人意願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的言行舉

止都有可能造成性騷擾

許多人會懷疑感覺受到騷擾的一方當下為什麼不明白拒絕這其實

是因為性騷擾經常是發生在加害人認為有機可乘受害者卻毫無防範的情

形之下以致被害人可能措手不及去反應另外有許多性騷擾是發生在

雙方熟識的狀況中被害人當下的反應往往是「愣住了」她他可能無法

去相信原先信任的人會對自己做出這樣的行為甚至在加害人混淆視聽地

將自己的行為包裝在關愛之下時被害人即使感覺不舒服仍然可能會因

而懷疑自己的判斷更何況如果是在雙方權力關係不對等的狀況中那麼

弱勢的一方即使感覺受到侵犯也很難直接作出拒絕或反抗

(三)為了報復或者其他動機才出面申請調查

在現今仍然充滿性別不平等的社會文化中被害人要說出遭受性騷擾

的經驗往往已經要很大的勇氣更何況許多機構尚未有完善的申請處理

機制申請人在過程中也經常承受相當的壓力與負擔再者若是謊報性

騷擾案件被發現是需要依相關法規接受制裁的

事實上在許多案件處理經驗中也都顯示出被害人經常只是為了「讓

加害人知道犯錯」或是「希望不會再有下一個被害人」因而挺身而出向

學校申請尋求公平的處理我們應該感謝這些願意勇敢出面的被害人

讓大家在看見性騷擾的具體情境之下一步步地去推動性騷擾防治與處理

工作的進步

(四)男性有沒有可能被性騷擾

當然有可能

雖然在男女不平等的現狀中男性對女性騷擾的案件佔了大多數但

1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男性當然也有可能遭遇到不同樣態的性騷擾尤其在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

歧視的運作之下跳脫傳統性別特質或具不同性取向的男性被性騷擾的案

件也是時有所聞只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往往要求男性要有保護自己的能

力同時也不鼓勵男生說出遭遇侵犯的經驗因此有些男性在遭受騷擾之

後反而難以對外尋求支援這也是學校必須去正視並且透過性別平等

教育去改變的現象

(五)有沒有「同性之間」的性騷擾

有許多人在聽到上述案例也就是對所謂「陰柔氣質」男生的騷擾

就會直覺地去問「他是不是同性戀」這裡要強調的是不管他是不是同

性戀都不是造成性騷擾發生的理由無論什麼樣的性別特質與性傾向

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個人生命樣貌呈現與選擇

再者我們常見媒體報導性騷擾案件出現類似這樣的標題「疑似

同性戀男子騷擾男性同事」導致許多人誤以為同性之間的性騷擾經常

發生甚至錯將同性戀與性騷擾畫上相似符號事實上如果大家反過來

思考一下也就是把所有「男性騷擾女性」的新聞報導通通註明上「異

性戀之間的性騷擾」例如「『異性戀』男子在公車上騷擾女乘客」如

此我們就會發現異性之間的性騷擾還是佔了絕大多數同時也就顯見了

這種主流媒體的報導方式其實潛藏了對同志族群的歧視與污名因此

我們在「反性騷擾」的同時也要注意千萬不要落入了「恐懼同性戀」的

迷思之中

(六)加害人都是少數病態的男人

不盡然如此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忽視了先前所提到的性騷擾經常是不平等權力

關係之下的產物很多時候加害人可能是受害人所熟識甚至信任的朋

友或長輩而誤以為加害人都會把「不懷好意」寫在臉上的迷思也可能

造成某些被害人在遭到騷擾時無法當下明確地判斷與拒絕只因為加害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1

人不如一般想像中的「壞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訊息即當某個「形

象正面」的加害人被查出時新聞一定會去訪問他週遭的人而他們一致

的答案不外乎「他是位好丈夫不可能作這種事」「這位老師平時教學認

真應該不可能對學生這樣做」這樣的說法就是陷入了上述迷思也同

時模糊了性騷擾事件的焦點不管這名加害者平時在事業或家庭角色中有

多好的表現都不能抵銷他確實犯下「侵犯他人」的罪行我們也必須留

意這樣的說法不僅可能是在為加害人脫罪還會讓一些不尊重他人身體

自主權的人成了潛在的加害人而不自知

四因應之道

(一)遇到性騷擾該怎麼辦

面對性騷擾時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感覺不論對方是善意或無意的行

為還是惡意的騷擾只要妳你讓對方知道妳你覺得不舒服對方就應

該尊重妳你的感受當然妳妳可以判斷狀況視情況選擇是要勇敢大

聲地說「不」或是婉轉告知對方是要直接做出反抗或是請求旁人協

助不過要「確定身體的感覺」與「說出自己的感受」的確都是需要練

習的因此我們的家庭與學校教育應該提供給孩子更多表達感受與獨立思

考的機會學校也應設計「開發身體經驗與感覺」的教育活動畢竟能夠

掌握自己的感覺才可能當機立斷作出反應

而萬一事情還是發生了你可以選擇這樣做

1告訴自己信任的人尋求心理上的支持與其他支援

2盡可能詳細地紀錄下事情發生的經過有助於未來若想提出申請調

查時可作為證據之用

3向學校提出調查申請各級學校都應該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來負責處理校園性騷擾問題並提供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

理模式篇﹚

1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如果週遭的人遇到性騷擾旁人能夠作些什麼呢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成為情境中的共犯-例如當有人針對在場者

的身體特徵開黃腔因而讓當事人不舒服那我們就不應該為了怕「破壞

氣氛」因而跟著起鬨甚至我們是可以出面制止騷擾的言語及行為的如

果事後被害人來向我們陳述我們更要小心不要落入前述「責怪被害人者」

的迷思之中去質疑被害人的特質與行為或是懷疑被害人的認定標準

畢竟尊重每個人的感受及身體自主權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每個公民都應該

遵守的

(三)校園中發生性騷擾事件學校該如何處理

學校本有責任維護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尊嚴與權益性別平等教育法的

施行責成各級學校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並明令其任務其中之一

即為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

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性平法第 6 條第 4 款)因此校方有必要建

立一套完整的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在遇到事件發生時更

應該展現積極與誠意的處理態度

本文摘自於

教育部委託國立台南大學「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處理暨輔導

案例修訂及彙編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

94 年 3 月 9 日 93 學年度第 6 次行政會議通過

一本校為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

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依總統民國 93 年 06 月 23

日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特制定本要點

二本校設置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

一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

分之一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行政工作之相關行政主管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

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其委員產生方式如下

(一)教師代表由各學院推選教師代表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二)相關行政主管代表由校長聘請相關專長業務主管六人

(三)職工代表由職員二名技工友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四)學生代表由學生自治會推選代表二名學生宿舍自治會推選代

表一名女同學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五)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一至三名

(六)本會開會時得邀請相關主管列席會議

三本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置執行秘書一名由校長就教職員中

遴聘兼任之綜理本會行政事務

四本會職掌為策劃與推動本校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

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1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

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兩性工作平等法有關之案件規

劃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六)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七)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五本要點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95 年 12 月 19 日 95 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0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行政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1 次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維護學校校園和諧及學生受教權益提供學校之教職員工

生免於性侵害及性騷擾之學習及工作環境特依據性別平等教育

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二十條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依性平法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負

責統籌本校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工作每年擇期辦理教職員工

生之相關教育宣導活動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活動督導相關

單位注重性別平等相關事宜以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

第三條 本法相關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四條 本校需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4: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

(4)讓強暴者「性」致全失

偽稱自己染有性病或假裝歇斯底里甚至可以強迫自己嘔吐

或尿在褲子上

(5)保護自己的身體和生命

若是無法脫身不要死命抵抗應盡量讓自己免於大量出血之

情事盡力保護自己以將對自己可能造成的傷害減到最低必要

時候要以保命為考量

2萬一還是不幸遭到性侵害了該怎麼辦

(1)相信自己並沒有犯錯

(2)找個信任的人陪伴並尋求協助

不要自己一個人面對不要認為那是件羞恥的事而不願求援

不管是親人朋友同學老師學校輔導室甚或婦女團體社

福機構的社工員只要是你覺得可以信任的人就請她們過來陪同

或可拿起電話撥「全國婦幼保護專線-- 113」為 24 小時免付費的求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社工提供家庭暴力及性侵害問題協談討論安全計畫法律諮詢

聯繫警察人員提供緊急救援等各項服務

(3)保持現場

為了協助警方搜集線索及採證不要移動或再觸碰現場任何器

物不要立刻收拾整理現場恢復原貌

(4)保留證據

切勿在發生性侵害事件後立即淋浴沖洗更換衣物或毀壞衣

物因為如此將會破壞證物增加加害人被定罪的困難度所以

遭遇性侵害後應該找一件外套或毯子裹住自己尋求性侵害防治

中心社工員或女警的陪同至醫療院所就醫檢查

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向學校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接案窗口申請調查

各級學校都應該設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來負責校園內相

關性別平等教育的事件根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的

建議若有性侵害事件的發生受害人可以向校方的接案窗口(通

常是學務處或訓導處)提出調查申請校方於接到案件後應提供

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理模式篇﹚

(二)旁人遭遇性侵害如何協助

1避免落入性侵害的迷思中

若週遭的親人或好友不幸遭到性侵害請用信任的態度面對她聽她

述說受暴經過以及她的感受和想法在回應時絕對要避免陷入「懷疑或

責怪被害人」的迷思之中例如去問「那天是不是穿得很『清涼』」「為

什麼當場不抵死反抗」等問題相對地也要避免陷入「同情加害人」

的迷思因為若是熟識者所為的性侵害你可能同時認識被害人與加害

人你也可能很難相信熟識的朋友會犯下惡行但請記住不管加害人平

日行為表現如何只要是在被害人不願意的情況之下迫其發生性關係都

是性侵犯的行為你沒有必要替加害人找藉口更不應該懷疑被害人的感

2耐心關懷全力支持

被害人可能會在事件過後出現許多與過往不同的情緒反應應給予

她全力的關懷與支持例如被害人可能在某些時候害怕獨處請盡可能地

陪伴她或是受害者可能會反覆述說受害經驗與感受應耐心地傾聽因

為「說」也可能是一種治療被害人也可能經歷一段自我封閉的時期或

是與家人朋友的相處和互動產生變化請嘗試了解並尊重她的感覺復

原可能需要經歷一段漫長的路程請不要過度急切地要求她走出創傷同

時也要觀察情況並與當事人溝通在她同意的狀況之下適時向外尋求

更專業的資源來協助她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

3尊重當事人

尊重並體貼被害人的感受為被害人保密除了請求協助或是配合相

關單位調查之外避免對外談論案情如果你想為她向外尋求協助或支

援都必須與她溝通徵得她的同意

4蒐集相關資訊

了解性侵害的相關知識與資源管道可以讓你更知道如何協助被害

人同時若你是她的親密家人或友人在長期陪伴的過程中你可能也

會需要支持或協助必要時可向相關機構尋求協助例如學校裡的輔導中

心或是政府民間的諮商輔導機構等

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如何防治性騷擾

一定義

什麼是性騷擾性騷擾之定義依法令及對象1之不同有三種係因校園

中成員的組合不同而訂這三種定義的列舉有助於對性騷擾定義的通盤

瞭解但本手冊之定義係以第一種定義即是性別平等教育法之定義為

主因本手冊所處理的事件對象以一方為教職員工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定義一校園作為教育場所

性騷擾的定義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 2 條第 1 項第 4 款所示指符合

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

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或工作之機會或表

現者

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減損其學

習或工作有關益之條件者

基於上述定義之說明不論是色瞇瞇的窺視或盯視令人不舒服的黃

色笑話暴露狂有意無意的身體碰觸或是其他身體侵犯行為hellip等皆

可構成性騷擾的行為因此就廣義來說性騷擾可按程度區分為五個等

級從輕微的性別騷擾到性挑逗性賄賂到嚴重的性要脅性攻擊

而目前將嚴重的性攻擊也就是所謂的「強暴」及「猥褻」歸類到性侵

害的範圍

以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定義及精神看來雖然一項行為或言語究竟構不

1 依法令及對象不同援引的法令有校園性別平等教育法兩性工作平

等法及性騷擾防治法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

構成性騷擾會隨著他人的思想觀念主觀感受以及當下情境與人際互

動而有所差異但也正因如此我們不應先假定每個人都和自己有一樣的

觀感而更應該要去尊重別人不同的感受所以即使只是輕微的動作或是

令人不悅的玩笑(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等的言詞或行為)只要當事人

不舒服或不歡迎此類言行舉止且違反其意願的都是性騷擾也就是說

性騷擾之認定標準係以接受者之主觀感受而定而非以行為人之主觀感受

為主這是對個人尊嚴與主體最基本的尊重

定義二校園作為工作場所

依據兩性工作平等法第 12 條本法所稱性騷擾為下列兩款情形之一

1受僱者於執行職務時任何人以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

言詞或行為對其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冒犯性之工作環境致侵

犯或干擾其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或影響其工作表現

2雇主對受僱者或求職者為明示或暗示之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

歧視之言詞或行為作為勞務契約成立存續變更或分發配置

報酬考績陞遷降調獎懲等之交換條件

定義三校園作為公共場所

依據性騷擾防治法第 2 條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

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做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工作教

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2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或以歧

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

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

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

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校園性騷擾-權力關係下的產物

如上所述校園性騷擾係指事件之雙方當事人為校園之教職員工及學

生或事件發生於學校中者它雖然可能發生在校園的各種人際關係之

間但在性別與階層雙重權力關係運作之下通常以男對女男教師對女

學生男上司對女下屬(適用於兩性工作平等法之範圍)等模式最為常見

一般可分為兩類

(一)交換式性騷擾指一方利用職權以學業成績或工作為要脅明示或

暗示要求另一方提供性服務作為交換

(二)敵意環境性騷擾任何針對校園教職員工生所為影響其學習或工

作環境的性騷擾行為

當然在惡質的性別文化影響下對於非傳統性別特質者(例如氣質

陰柔的男孩或是陽剛的女孩)或是性傾向不同者的歧視與騷擾行為

往往亦是常見的校園性騷擾樣態也由於騷擾者處於權力較高的位置使

得受被害人經常於事發當時或無力反抗或不得不屈從事後也不敢聲

張導致其身心狀況受損學習與工作權益皆受到影響因此為維護校

園善意與安全空間妥善處理校園性騷擾事件是學校責無旁貸的責任

三性騷擾的迷思與澄清

(一)因為她他行為不檢衣著暴露才會引來性騷擾

當然不是

許多人在聽聞性騷擾事件時常會先去問事件被害人的衣著或儀態是

否比較性感或是被害人是不是深夜仍在外行動其實這樣的問題就落

入了「責怪被害人」的迷思中大家都知道騷擾別人是不應該的行為那

麼造成問題的無疑就是加害人這時候為什麼不是去指責加害人去討論

加害人的問題行為或是去檢視我們的環境為何如此不安全讓人不能享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9

有深夜外出的行動自由呢 無論被害人的外貌裝扮和性別氣質如何每

個人的人權都應該受到尊重沒有誰的人身安全是有理由可以被侵犯的

(二)她 他沒有當場拒絕或反抗所以不能算是性騷擾

當然不是只要是不尊重他人意願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的言行舉

止都有可能造成性騷擾

許多人會懷疑感覺受到騷擾的一方當下為什麼不明白拒絕這其實

是因為性騷擾經常是發生在加害人認為有機可乘受害者卻毫無防範的情

形之下以致被害人可能措手不及去反應另外有許多性騷擾是發生在

雙方熟識的狀況中被害人當下的反應往往是「愣住了」她他可能無法

去相信原先信任的人會對自己做出這樣的行為甚至在加害人混淆視聽地

將自己的行為包裝在關愛之下時被害人即使感覺不舒服仍然可能會因

而懷疑自己的判斷更何況如果是在雙方權力關係不對等的狀況中那麼

弱勢的一方即使感覺受到侵犯也很難直接作出拒絕或反抗

(三)為了報復或者其他動機才出面申請調查

在現今仍然充滿性別不平等的社會文化中被害人要說出遭受性騷擾

的經驗往往已經要很大的勇氣更何況許多機構尚未有完善的申請處理

機制申請人在過程中也經常承受相當的壓力與負擔再者若是謊報性

騷擾案件被發現是需要依相關法規接受制裁的

事實上在許多案件處理經驗中也都顯示出被害人經常只是為了「讓

加害人知道犯錯」或是「希望不會再有下一個被害人」因而挺身而出向

學校申請尋求公平的處理我們應該感謝這些願意勇敢出面的被害人

讓大家在看見性騷擾的具體情境之下一步步地去推動性騷擾防治與處理

工作的進步

(四)男性有沒有可能被性騷擾

當然有可能

雖然在男女不平等的現狀中男性對女性騷擾的案件佔了大多數但

1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男性當然也有可能遭遇到不同樣態的性騷擾尤其在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

歧視的運作之下跳脫傳統性別特質或具不同性取向的男性被性騷擾的案

件也是時有所聞只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往往要求男性要有保護自己的能

力同時也不鼓勵男生說出遭遇侵犯的經驗因此有些男性在遭受騷擾之

後反而難以對外尋求支援這也是學校必須去正視並且透過性別平等

教育去改變的現象

(五)有沒有「同性之間」的性騷擾

有許多人在聽到上述案例也就是對所謂「陰柔氣質」男生的騷擾

就會直覺地去問「他是不是同性戀」這裡要強調的是不管他是不是同

性戀都不是造成性騷擾發生的理由無論什麼樣的性別特質與性傾向

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個人生命樣貌呈現與選擇

再者我們常見媒體報導性騷擾案件出現類似這樣的標題「疑似

同性戀男子騷擾男性同事」導致許多人誤以為同性之間的性騷擾經常

發生甚至錯將同性戀與性騷擾畫上相似符號事實上如果大家反過來

思考一下也就是把所有「男性騷擾女性」的新聞報導通通註明上「異

性戀之間的性騷擾」例如「『異性戀』男子在公車上騷擾女乘客」如

此我們就會發現異性之間的性騷擾還是佔了絕大多數同時也就顯見了

這種主流媒體的報導方式其實潛藏了對同志族群的歧視與污名因此

我們在「反性騷擾」的同時也要注意千萬不要落入了「恐懼同性戀」的

迷思之中

(六)加害人都是少數病態的男人

不盡然如此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忽視了先前所提到的性騷擾經常是不平等權力

關係之下的產物很多時候加害人可能是受害人所熟識甚至信任的朋

友或長輩而誤以為加害人都會把「不懷好意」寫在臉上的迷思也可能

造成某些被害人在遭到騷擾時無法當下明確地判斷與拒絕只因為加害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1

人不如一般想像中的「壞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訊息即當某個「形

象正面」的加害人被查出時新聞一定會去訪問他週遭的人而他們一致

的答案不外乎「他是位好丈夫不可能作這種事」「這位老師平時教學認

真應該不可能對學生這樣做」這樣的說法就是陷入了上述迷思也同

時模糊了性騷擾事件的焦點不管這名加害者平時在事業或家庭角色中有

多好的表現都不能抵銷他確實犯下「侵犯他人」的罪行我們也必須留

意這樣的說法不僅可能是在為加害人脫罪還會讓一些不尊重他人身體

自主權的人成了潛在的加害人而不自知

四因應之道

(一)遇到性騷擾該怎麼辦

面對性騷擾時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感覺不論對方是善意或無意的行

為還是惡意的騷擾只要妳你讓對方知道妳你覺得不舒服對方就應

該尊重妳你的感受當然妳妳可以判斷狀況視情況選擇是要勇敢大

聲地說「不」或是婉轉告知對方是要直接做出反抗或是請求旁人協

助不過要「確定身體的感覺」與「說出自己的感受」的確都是需要練

習的因此我們的家庭與學校教育應該提供給孩子更多表達感受與獨立思

考的機會學校也應設計「開發身體經驗與感覺」的教育活動畢竟能夠

掌握自己的感覺才可能當機立斷作出反應

而萬一事情還是發生了你可以選擇這樣做

1告訴自己信任的人尋求心理上的支持與其他支援

2盡可能詳細地紀錄下事情發生的經過有助於未來若想提出申請調

查時可作為證據之用

3向學校提出調查申請各級學校都應該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來負責處理校園性騷擾問題並提供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

理模式篇﹚

1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如果週遭的人遇到性騷擾旁人能夠作些什麼呢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成為情境中的共犯-例如當有人針對在場者

的身體特徵開黃腔因而讓當事人不舒服那我們就不應該為了怕「破壞

氣氛」因而跟著起鬨甚至我們是可以出面制止騷擾的言語及行為的如

果事後被害人來向我們陳述我們更要小心不要落入前述「責怪被害人者」

的迷思之中去質疑被害人的特質與行為或是懷疑被害人的認定標準

畢竟尊重每個人的感受及身體自主權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每個公民都應該

遵守的

(三)校園中發生性騷擾事件學校該如何處理

學校本有責任維護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尊嚴與權益性別平等教育法的

施行責成各級學校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並明令其任務其中之一

即為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

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性平法第 6 條第 4 款)因此校方有必要建

立一套完整的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在遇到事件發生時更

應該展現積極與誠意的處理態度

本文摘自於

教育部委託國立台南大學「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處理暨輔導

案例修訂及彙編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

94 年 3 月 9 日 93 學年度第 6 次行政會議通過

一本校為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

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依總統民國 93 年 06 月 23

日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特制定本要點

二本校設置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

一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

分之一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行政工作之相關行政主管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

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其委員產生方式如下

(一)教師代表由各學院推選教師代表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二)相關行政主管代表由校長聘請相關專長業務主管六人

(三)職工代表由職員二名技工友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四)學生代表由學生自治會推選代表二名學生宿舍自治會推選代

表一名女同學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五)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一至三名

(六)本會開會時得邀請相關主管列席會議

三本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置執行秘書一名由校長就教職員中

遴聘兼任之綜理本會行政事務

四本會職掌為策劃與推動本校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

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1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

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兩性工作平等法有關之案件規

劃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六)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七)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五本要點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95 年 12 月 19 日 95 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0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行政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1 次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維護學校校園和諧及學生受教權益提供學校之教職員工

生免於性侵害及性騷擾之學習及工作環境特依據性別平等教育

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二十條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依性平法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負

責統籌本校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工作每年擇期辦理教職員工

生之相關教育宣導活動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活動督導相關

單位注重性別平等相關事宜以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

第三條 本法相關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四條 本校需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5: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向學校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接案窗口申請調查

各級學校都應該設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來負責校園內相

關性別平等教育的事件根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的

建議若有性侵害事件的發生受害人可以向校方的接案窗口(通

常是學務處或訓導處)提出調查申請校方於接到案件後應提供

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理模式篇﹚

(二)旁人遭遇性侵害如何協助

1避免落入性侵害的迷思中

若週遭的親人或好友不幸遭到性侵害請用信任的態度面對她聽她

述說受暴經過以及她的感受和想法在回應時絕對要避免陷入「懷疑或

責怪被害人」的迷思之中例如去問「那天是不是穿得很『清涼』」「為

什麼當場不抵死反抗」等問題相對地也要避免陷入「同情加害人」

的迷思因為若是熟識者所為的性侵害你可能同時認識被害人與加害

人你也可能很難相信熟識的朋友會犯下惡行但請記住不管加害人平

日行為表現如何只要是在被害人不願意的情況之下迫其發生性關係都

是性侵犯的行為你沒有必要替加害人找藉口更不應該懷疑被害人的感

2耐心關懷全力支持

被害人可能會在事件過後出現許多與過往不同的情緒反應應給予

她全力的關懷與支持例如被害人可能在某些時候害怕獨處請盡可能地

陪伴她或是受害者可能會反覆述說受害經驗與感受應耐心地傾聽因

為「說」也可能是一種治療被害人也可能經歷一段自我封閉的時期或

是與家人朋友的相處和互動產生變化請嘗試了解並尊重她的感覺復

原可能需要經歷一段漫長的路程請不要過度急切地要求她走出創傷同

時也要觀察情況並與當事人溝通在她同意的狀況之下適時向外尋求

更專業的資源來協助她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

3尊重當事人

尊重並體貼被害人的感受為被害人保密除了請求協助或是配合相

關單位調查之外避免對外談論案情如果你想為她向外尋求協助或支

援都必須與她溝通徵得她的同意

4蒐集相關資訊

了解性侵害的相關知識與資源管道可以讓你更知道如何協助被害

人同時若你是她的親密家人或友人在長期陪伴的過程中你可能也

會需要支持或協助必要時可向相關機構尋求協助例如學校裡的輔導中

心或是政府民間的諮商輔導機構等

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如何防治性騷擾

一定義

什麼是性騷擾性騷擾之定義依法令及對象1之不同有三種係因校園

中成員的組合不同而訂這三種定義的列舉有助於對性騷擾定義的通盤

瞭解但本手冊之定義係以第一種定義即是性別平等教育法之定義為

主因本手冊所處理的事件對象以一方為教職員工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定義一校園作為教育場所

性騷擾的定義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 2 條第 1 項第 4 款所示指符合

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

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或工作之機會或表

現者

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減損其學

習或工作有關益之條件者

基於上述定義之說明不論是色瞇瞇的窺視或盯視令人不舒服的黃

色笑話暴露狂有意無意的身體碰觸或是其他身體侵犯行為hellip等皆

可構成性騷擾的行為因此就廣義來說性騷擾可按程度區分為五個等

級從輕微的性別騷擾到性挑逗性賄賂到嚴重的性要脅性攻擊

而目前將嚴重的性攻擊也就是所謂的「強暴」及「猥褻」歸類到性侵

害的範圍

以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定義及精神看來雖然一項行為或言語究竟構不

1 依法令及對象不同援引的法令有校園性別平等教育法兩性工作平

等法及性騷擾防治法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

構成性騷擾會隨著他人的思想觀念主觀感受以及當下情境與人際互

動而有所差異但也正因如此我們不應先假定每個人都和自己有一樣的

觀感而更應該要去尊重別人不同的感受所以即使只是輕微的動作或是

令人不悅的玩笑(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等的言詞或行為)只要當事人

不舒服或不歡迎此類言行舉止且違反其意願的都是性騷擾也就是說

性騷擾之認定標準係以接受者之主觀感受而定而非以行為人之主觀感受

為主這是對個人尊嚴與主體最基本的尊重

定義二校園作為工作場所

依據兩性工作平等法第 12 條本法所稱性騷擾為下列兩款情形之一

1受僱者於執行職務時任何人以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

言詞或行為對其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冒犯性之工作環境致侵

犯或干擾其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或影響其工作表現

2雇主對受僱者或求職者為明示或暗示之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

歧視之言詞或行為作為勞務契約成立存續變更或分發配置

報酬考績陞遷降調獎懲等之交換條件

定義三校園作為公共場所

依據性騷擾防治法第 2 條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

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做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工作教

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2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或以歧

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

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

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

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校園性騷擾-權力關係下的產物

如上所述校園性騷擾係指事件之雙方當事人為校園之教職員工及學

生或事件發生於學校中者它雖然可能發生在校園的各種人際關係之

間但在性別與階層雙重權力關係運作之下通常以男對女男教師對女

學生男上司對女下屬(適用於兩性工作平等法之範圍)等模式最為常見

一般可分為兩類

(一)交換式性騷擾指一方利用職權以學業成績或工作為要脅明示或

暗示要求另一方提供性服務作為交換

(二)敵意環境性騷擾任何針對校園教職員工生所為影響其學習或工

作環境的性騷擾行為

當然在惡質的性別文化影響下對於非傳統性別特質者(例如氣質

陰柔的男孩或是陽剛的女孩)或是性傾向不同者的歧視與騷擾行為

往往亦是常見的校園性騷擾樣態也由於騷擾者處於權力較高的位置使

得受被害人經常於事發當時或無力反抗或不得不屈從事後也不敢聲

張導致其身心狀況受損學習與工作權益皆受到影響因此為維護校

園善意與安全空間妥善處理校園性騷擾事件是學校責無旁貸的責任

三性騷擾的迷思與澄清

(一)因為她他行為不檢衣著暴露才會引來性騷擾

當然不是

許多人在聽聞性騷擾事件時常會先去問事件被害人的衣著或儀態是

否比較性感或是被害人是不是深夜仍在外行動其實這樣的問題就落

入了「責怪被害人」的迷思中大家都知道騷擾別人是不應該的行為那

麼造成問題的無疑就是加害人這時候為什麼不是去指責加害人去討論

加害人的問題行為或是去檢視我們的環境為何如此不安全讓人不能享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9

有深夜外出的行動自由呢 無論被害人的外貌裝扮和性別氣質如何每

個人的人權都應該受到尊重沒有誰的人身安全是有理由可以被侵犯的

(二)她 他沒有當場拒絕或反抗所以不能算是性騷擾

當然不是只要是不尊重他人意願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的言行舉

止都有可能造成性騷擾

許多人會懷疑感覺受到騷擾的一方當下為什麼不明白拒絕這其實

是因為性騷擾經常是發生在加害人認為有機可乘受害者卻毫無防範的情

形之下以致被害人可能措手不及去反應另外有許多性騷擾是發生在

雙方熟識的狀況中被害人當下的反應往往是「愣住了」她他可能無法

去相信原先信任的人會對自己做出這樣的行為甚至在加害人混淆視聽地

將自己的行為包裝在關愛之下時被害人即使感覺不舒服仍然可能會因

而懷疑自己的判斷更何況如果是在雙方權力關係不對等的狀況中那麼

弱勢的一方即使感覺受到侵犯也很難直接作出拒絕或反抗

(三)為了報復或者其他動機才出面申請調查

在現今仍然充滿性別不平等的社會文化中被害人要說出遭受性騷擾

的經驗往往已經要很大的勇氣更何況許多機構尚未有完善的申請處理

機制申請人在過程中也經常承受相當的壓力與負擔再者若是謊報性

騷擾案件被發現是需要依相關法規接受制裁的

事實上在許多案件處理經驗中也都顯示出被害人經常只是為了「讓

加害人知道犯錯」或是「希望不會再有下一個被害人」因而挺身而出向

學校申請尋求公平的處理我們應該感謝這些願意勇敢出面的被害人

讓大家在看見性騷擾的具體情境之下一步步地去推動性騷擾防治與處理

工作的進步

(四)男性有沒有可能被性騷擾

當然有可能

雖然在男女不平等的現狀中男性對女性騷擾的案件佔了大多數但

1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男性當然也有可能遭遇到不同樣態的性騷擾尤其在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

歧視的運作之下跳脫傳統性別特質或具不同性取向的男性被性騷擾的案

件也是時有所聞只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往往要求男性要有保護自己的能

力同時也不鼓勵男生說出遭遇侵犯的經驗因此有些男性在遭受騷擾之

後反而難以對外尋求支援這也是學校必須去正視並且透過性別平等

教育去改變的現象

(五)有沒有「同性之間」的性騷擾

有許多人在聽到上述案例也就是對所謂「陰柔氣質」男生的騷擾

就會直覺地去問「他是不是同性戀」這裡要強調的是不管他是不是同

性戀都不是造成性騷擾發生的理由無論什麼樣的性別特質與性傾向

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個人生命樣貌呈現與選擇

再者我們常見媒體報導性騷擾案件出現類似這樣的標題「疑似

同性戀男子騷擾男性同事」導致許多人誤以為同性之間的性騷擾經常

發生甚至錯將同性戀與性騷擾畫上相似符號事實上如果大家反過來

思考一下也就是把所有「男性騷擾女性」的新聞報導通通註明上「異

性戀之間的性騷擾」例如「『異性戀』男子在公車上騷擾女乘客」如

此我們就會發現異性之間的性騷擾還是佔了絕大多數同時也就顯見了

這種主流媒體的報導方式其實潛藏了對同志族群的歧視與污名因此

我們在「反性騷擾」的同時也要注意千萬不要落入了「恐懼同性戀」的

迷思之中

(六)加害人都是少數病態的男人

不盡然如此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忽視了先前所提到的性騷擾經常是不平等權力

關係之下的產物很多時候加害人可能是受害人所熟識甚至信任的朋

友或長輩而誤以為加害人都會把「不懷好意」寫在臉上的迷思也可能

造成某些被害人在遭到騷擾時無法當下明確地判斷與拒絕只因為加害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1

人不如一般想像中的「壞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訊息即當某個「形

象正面」的加害人被查出時新聞一定會去訪問他週遭的人而他們一致

的答案不外乎「他是位好丈夫不可能作這種事」「這位老師平時教學認

真應該不可能對學生這樣做」這樣的說法就是陷入了上述迷思也同

時模糊了性騷擾事件的焦點不管這名加害者平時在事業或家庭角色中有

多好的表現都不能抵銷他確實犯下「侵犯他人」的罪行我們也必須留

意這樣的說法不僅可能是在為加害人脫罪還會讓一些不尊重他人身體

自主權的人成了潛在的加害人而不自知

四因應之道

(一)遇到性騷擾該怎麼辦

面對性騷擾時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感覺不論對方是善意或無意的行

為還是惡意的騷擾只要妳你讓對方知道妳你覺得不舒服對方就應

該尊重妳你的感受當然妳妳可以判斷狀況視情況選擇是要勇敢大

聲地說「不」或是婉轉告知對方是要直接做出反抗或是請求旁人協

助不過要「確定身體的感覺」與「說出自己的感受」的確都是需要練

習的因此我們的家庭與學校教育應該提供給孩子更多表達感受與獨立思

考的機會學校也應設計「開發身體經驗與感覺」的教育活動畢竟能夠

掌握自己的感覺才可能當機立斷作出反應

而萬一事情還是發生了你可以選擇這樣做

1告訴自己信任的人尋求心理上的支持與其他支援

2盡可能詳細地紀錄下事情發生的經過有助於未來若想提出申請調

查時可作為證據之用

3向學校提出調查申請各級學校都應該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來負責處理校園性騷擾問題並提供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

理模式篇﹚

1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如果週遭的人遇到性騷擾旁人能夠作些什麼呢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成為情境中的共犯-例如當有人針對在場者

的身體特徵開黃腔因而讓當事人不舒服那我們就不應該為了怕「破壞

氣氛」因而跟著起鬨甚至我們是可以出面制止騷擾的言語及行為的如

果事後被害人來向我們陳述我們更要小心不要落入前述「責怪被害人者」

的迷思之中去質疑被害人的特質與行為或是懷疑被害人的認定標準

畢竟尊重每個人的感受及身體自主權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每個公民都應該

遵守的

(三)校園中發生性騷擾事件學校該如何處理

學校本有責任維護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尊嚴與權益性別平等教育法的

施行責成各級學校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並明令其任務其中之一

即為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

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性平法第 6 條第 4 款)因此校方有必要建

立一套完整的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在遇到事件發生時更

應該展現積極與誠意的處理態度

本文摘自於

教育部委託國立台南大學「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處理暨輔導

案例修訂及彙編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

94 年 3 月 9 日 93 學年度第 6 次行政會議通過

一本校為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

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依總統民國 93 年 06 月 23

日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特制定本要點

二本校設置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

一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

分之一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行政工作之相關行政主管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

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其委員產生方式如下

(一)教師代表由各學院推選教師代表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二)相關行政主管代表由校長聘請相關專長業務主管六人

(三)職工代表由職員二名技工友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四)學生代表由學生自治會推選代表二名學生宿舍自治會推選代

表一名女同學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五)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一至三名

(六)本會開會時得邀請相關主管列席會議

三本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置執行秘書一名由校長就教職員中

遴聘兼任之綜理本會行政事務

四本會職掌為策劃與推動本校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

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1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

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兩性工作平等法有關之案件規

劃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六)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七)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五本要點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95 年 12 月 19 日 95 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0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行政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1 次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維護學校校園和諧及學生受教權益提供學校之教職員工

生免於性侵害及性騷擾之學習及工作環境特依據性別平等教育

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二十條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依性平法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負

責統籌本校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工作每年擇期辦理教職員工

生之相關教育宣導活動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活動督導相關

單位注重性別平等相關事宜以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

第三條 本法相關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四條 本校需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6: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

3尊重當事人

尊重並體貼被害人的感受為被害人保密除了請求協助或是配合相

關單位調查之外避免對外談論案情如果你想為她向外尋求協助或支

援都必須與她溝通徵得她的同意

4蒐集相關資訊

了解性侵害的相關知識與資源管道可以讓你更知道如何協助被害

人同時若你是她的親密家人或友人在長期陪伴的過程中你可能也

會需要支持或協助必要時可向相關機構尋求協助例如學校裡的輔導中

心或是政府民間的諮商輔導機構等

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如何防治性騷擾

一定義

什麼是性騷擾性騷擾之定義依法令及對象1之不同有三種係因校園

中成員的組合不同而訂這三種定義的列舉有助於對性騷擾定義的通盤

瞭解但本手冊之定義係以第一種定義即是性別平等教育法之定義為

主因本手冊所處理的事件對象以一方為教職員工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定義一校園作為教育場所

性騷擾的定義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 2 條第 1 項第 4 款所示指符合

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

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或工作之機會或表

現者

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減損其學

習或工作有關益之條件者

基於上述定義之說明不論是色瞇瞇的窺視或盯視令人不舒服的黃

色笑話暴露狂有意無意的身體碰觸或是其他身體侵犯行為hellip等皆

可構成性騷擾的行為因此就廣義來說性騷擾可按程度區分為五個等

級從輕微的性別騷擾到性挑逗性賄賂到嚴重的性要脅性攻擊

而目前將嚴重的性攻擊也就是所謂的「強暴」及「猥褻」歸類到性侵

害的範圍

以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定義及精神看來雖然一項行為或言語究竟構不

1 依法令及對象不同援引的法令有校園性別平等教育法兩性工作平

等法及性騷擾防治法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

構成性騷擾會隨著他人的思想觀念主觀感受以及當下情境與人際互

動而有所差異但也正因如此我們不應先假定每個人都和自己有一樣的

觀感而更應該要去尊重別人不同的感受所以即使只是輕微的動作或是

令人不悅的玩笑(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等的言詞或行為)只要當事人

不舒服或不歡迎此類言行舉止且違反其意願的都是性騷擾也就是說

性騷擾之認定標準係以接受者之主觀感受而定而非以行為人之主觀感受

為主這是對個人尊嚴與主體最基本的尊重

定義二校園作為工作場所

依據兩性工作平等法第 12 條本法所稱性騷擾為下列兩款情形之一

1受僱者於執行職務時任何人以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

言詞或行為對其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冒犯性之工作環境致侵

犯或干擾其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或影響其工作表現

2雇主對受僱者或求職者為明示或暗示之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

歧視之言詞或行為作為勞務契約成立存續變更或分發配置

報酬考績陞遷降調獎懲等之交換條件

定義三校園作為公共場所

依據性騷擾防治法第 2 條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

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做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工作教

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2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或以歧

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

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

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

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校園性騷擾-權力關係下的產物

如上所述校園性騷擾係指事件之雙方當事人為校園之教職員工及學

生或事件發生於學校中者它雖然可能發生在校園的各種人際關係之

間但在性別與階層雙重權力關係運作之下通常以男對女男教師對女

學生男上司對女下屬(適用於兩性工作平等法之範圍)等模式最為常見

一般可分為兩類

(一)交換式性騷擾指一方利用職權以學業成績或工作為要脅明示或

暗示要求另一方提供性服務作為交換

(二)敵意環境性騷擾任何針對校園教職員工生所為影響其學習或工

作環境的性騷擾行為

當然在惡質的性別文化影響下對於非傳統性別特質者(例如氣質

陰柔的男孩或是陽剛的女孩)或是性傾向不同者的歧視與騷擾行為

往往亦是常見的校園性騷擾樣態也由於騷擾者處於權力較高的位置使

得受被害人經常於事發當時或無力反抗或不得不屈從事後也不敢聲

張導致其身心狀況受損學習與工作權益皆受到影響因此為維護校

園善意與安全空間妥善處理校園性騷擾事件是學校責無旁貸的責任

三性騷擾的迷思與澄清

(一)因為她他行為不檢衣著暴露才會引來性騷擾

當然不是

許多人在聽聞性騷擾事件時常會先去問事件被害人的衣著或儀態是

否比較性感或是被害人是不是深夜仍在外行動其實這樣的問題就落

入了「責怪被害人」的迷思中大家都知道騷擾別人是不應該的行為那

麼造成問題的無疑就是加害人這時候為什麼不是去指責加害人去討論

加害人的問題行為或是去檢視我們的環境為何如此不安全讓人不能享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9

有深夜外出的行動自由呢 無論被害人的外貌裝扮和性別氣質如何每

個人的人權都應該受到尊重沒有誰的人身安全是有理由可以被侵犯的

(二)她 他沒有當場拒絕或反抗所以不能算是性騷擾

當然不是只要是不尊重他人意願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的言行舉

止都有可能造成性騷擾

許多人會懷疑感覺受到騷擾的一方當下為什麼不明白拒絕這其實

是因為性騷擾經常是發生在加害人認為有機可乘受害者卻毫無防範的情

形之下以致被害人可能措手不及去反應另外有許多性騷擾是發生在

雙方熟識的狀況中被害人當下的反應往往是「愣住了」她他可能無法

去相信原先信任的人會對自己做出這樣的行為甚至在加害人混淆視聽地

將自己的行為包裝在關愛之下時被害人即使感覺不舒服仍然可能會因

而懷疑自己的判斷更何況如果是在雙方權力關係不對等的狀況中那麼

弱勢的一方即使感覺受到侵犯也很難直接作出拒絕或反抗

(三)為了報復或者其他動機才出面申請調查

在現今仍然充滿性別不平等的社會文化中被害人要說出遭受性騷擾

的經驗往往已經要很大的勇氣更何況許多機構尚未有完善的申請處理

機制申請人在過程中也經常承受相當的壓力與負擔再者若是謊報性

騷擾案件被發現是需要依相關法規接受制裁的

事實上在許多案件處理經驗中也都顯示出被害人經常只是為了「讓

加害人知道犯錯」或是「希望不會再有下一個被害人」因而挺身而出向

學校申請尋求公平的處理我們應該感謝這些願意勇敢出面的被害人

讓大家在看見性騷擾的具體情境之下一步步地去推動性騷擾防治與處理

工作的進步

(四)男性有沒有可能被性騷擾

當然有可能

雖然在男女不平等的現狀中男性對女性騷擾的案件佔了大多數但

1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男性當然也有可能遭遇到不同樣態的性騷擾尤其在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

歧視的運作之下跳脫傳統性別特質或具不同性取向的男性被性騷擾的案

件也是時有所聞只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往往要求男性要有保護自己的能

力同時也不鼓勵男生說出遭遇侵犯的經驗因此有些男性在遭受騷擾之

後反而難以對外尋求支援這也是學校必須去正視並且透過性別平等

教育去改變的現象

(五)有沒有「同性之間」的性騷擾

有許多人在聽到上述案例也就是對所謂「陰柔氣質」男生的騷擾

就會直覺地去問「他是不是同性戀」這裡要強調的是不管他是不是同

性戀都不是造成性騷擾發生的理由無論什麼樣的性別特質與性傾向

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個人生命樣貌呈現與選擇

再者我們常見媒體報導性騷擾案件出現類似這樣的標題「疑似

同性戀男子騷擾男性同事」導致許多人誤以為同性之間的性騷擾經常

發生甚至錯將同性戀與性騷擾畫上相似符號事實上如果大家反過來

思考一下也就是把所有「男性騷擾女性」的新聞報導通通註明上「異

性戀之間的性騷擾」例如「『異性戀』男子在公車上騷擾女乘客」如

此我們就會發現異性之間的性騷擾還是佔了絕大多數同時也就顯見了

這種主流媒體的報導方式其實潛藏了對同志族群的歧視與污名因此

我們在「反性騷擾」的同時也要注意千萬不要落入了「恐懼同性戀」的

迷思之中

(六)加害人都是少數病態的男人

不盡然如此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忽視了先前所提到的性騷擾經常是不平等權力

關係之下的產物很多時候加害人可能是受害人所熟識甚至信任的朋

友或長輩而誤以為加害人都會把「不懷好意」寫在臉上的迷思也可能

造成某些被害人在遭到騷擾時無法當下明確地判斷與拒絕只因為加害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1

人不如一般想像中的「壞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訊息即當某個「形

象正面」的加害人被查出時新聞一定會去訪問他週遭的人而他們一致

的答案不外乎「他是位好丈夫不可能作這種事」「這位老師平時教學認

真應該不可能對學生這樣做」這樣的說法就是陷入了上述迷思也同

時模糊了性騷擾事件的焦點不管這名加害者平時在事業或家庭角色中有

多好的表現都不能抵銷他確實犯下「侵犯他人」的罪行我們也必須留

意這樣的說法不僅可能是在為加害人脫罪還會讓一些不尊重他人身體

自主權的人成了潛在的加害人而不自知

四因應之道

(一)遇到性騷擾該怎麼辦

面對性騷擾時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感覺不論對方是善意或無意的行

為還是惡意的騷擾只要妳你讓對方知道妳你覺得不舒服對方就應

該尊重妳你的感受當然妳妳可以判斷狀況視情況選擇是要勇敢大

聲地說「不」或是婉轉告知對方是要直接做出反抗或是請求旁人協

助不過要「確定身體的感覺」與「說出自己的感受」的確都是需要練

習的因此我們的家庭與學校教育應該提供給孩子更多表達感受與獨立思

考的機會學校也應設計「開發身體經驗與感覺」的教育活動畢竟能夠

掌握自己的感覺才可能當機立斷作出反應

而萬一事情還是發生了你可以選擇這樣做

1告訴自己信任的人尋求心理上的支持與其他支援

2盡可能詳細地紀錄下事情發生的經過有助於未來若想提出申請調

查時可作為證據之用

3向學校提出調查申請各級學校都應該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來負責處理校園性騷擾問題並提供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

理模式篇﹚

1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如果週遭的人遇到性騷擾旁人能夠作些什麼呢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成為情境中的共犯-例如當有人針對在場者

的身體特徵開黃腔因而讓當事人不舒服那我們就不應該為了怕「破壞

氣氛」因而跟著起鬨甚至我們是可以出面制止騷擾的言語及行為的如

果事後被害人來向我們陳述我們更要小心不要落入前述「責怪被害人者」

的迷思之中去質疑被害人的特質與行為或是懷疑被害人的認定標準

畢竟尊重每個人的感受及身體自主權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每個公民都應該

遵守的

(三)校園中發生性騷擾事件學校該如何處理

學校本有責任維護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尊嚴與權益性別平等教育法的

施行責成各級學校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並明令其任務其中之一

即為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

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性平法第 6 條第 4 款)因此校方有必要建

立一套完整的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在遇到事件發生時更

應該展現積極與誠意的處理態度

本文摘自於

教育部委託國立台南大學「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處理暨輔導

案例修訂及彙編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

94 年 3 月 9 日 93 學年度第 6 次行政會議通過

一本校為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

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依總統民國 93 年 06 月 23

日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特制定本要點

二本校設置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

一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

分之一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行政工作之相關行政主管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

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其委員產生方式如下

(一)教師代表由各學院推選教師代表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二)相關行政主管代表由校長聘請相關專長業務主管六人

(三)職工代表由職員二名技工友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四)學生代表由學生自治會推選代表二名學生宿舍自治會推選代

表一名女同學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五)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一至三名

(六)本會開會時得邀請相關主管列席會議

三本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置執行秘書一名由校長就教職員中

遴聘兼任之綜理本會行政事務

四本會職掌為策劃與推動本校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

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1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

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兩性工作平等法有關之案件規

劃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六)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七)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五本要點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95 年 12 月 19 日 95 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0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行政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1 次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維護學校校園和諧及學生受教權益提供學校之教職員工

生免於性侵害及性騷擾之學習及工作環境特依據性別平等教育

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二十條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依性平法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負

責統籌本校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工作每年擇期辦理教職員工

生之相關教育宣導活動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活動督導相關

單位注重性別平等相關事宜以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

第三條 本法相關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四條 本校需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7: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如何防治性騷擾

一定義

什麼是性騷擾性騷擾之定義依法令及對象1之不同有三種係因校園

中成員的組合不同而訂這三種定義的列舉有助於對性騷擾定義的通盤

瞭解但本手冊之定義係以第一種定義即是性別平等教育法之定義為

主因本手冊所處理的事件對象以一方為教職員工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定義一校園作為教育場所

性騷擾的定義依《性別平等教育法》第 2 條第 1 項第 4 款所示指符合

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

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或工作之機會或表

現者

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減損其學

習或工作有關益之條件者

基於上述定義之說明不論是色瞇瞇的窺視或盯視令人不舒服的黃

色笑話暴露狂有意無意的身體碰觸或是其他身體侵犯行為hellip等皆

可構成性騷擾的行為因此就廣義來說性騷擾可按程度區分為五個等

級從輕微的性別騷擾到性挑逗性賄賂到嚴重的性要脅性攻擊

而目前將嚴重的性攻擊也就是所謂的「強暴」及「猥褻」歸類到性侵

害的範圍

以性別平等教育法的定義及精神看來雖然一項行為或言語究竟構不

1 依法令及對象不同援引的法令有校園性別平等教育法兩性工作平

等法及性騷擾防治法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

構成性騷擾會隨著他人的思想觀念主觀感受以及當下情境與人際互

動而有所差異但也正因如此我們不應先假定每個人都和自己有一樣的

觀感而更應該要去尊重別人不同的感受所以即使只是輕微的動作或是

令人不悅的玩笑(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等的言詞或行為)只要當事人

不舒服或不歡迎此類言行舉止且違反其意願的都是性騷擾也就是說

性騷擾之認定標準係以接受者之主觀感受而定而非以行為人之主觀感受

為主這是對個人尊嚴與主體最基本的尊重

定義二校園作為工作場所

依據兩性工作平等法第 12 條本法所稱性騷擾為下列兩款情形之一

1受僱者於執行職務時任何人以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

言詞或行為對其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冒犯性之工作環境致侵

犯或干擾其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或影響其工作表現

2雇主對受僱者或求職者為明示或暗示之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

歧視之言詞或行為作為勞務契約成立存續變更或分發配置

報酬考績陞遷降調獎懲等之交換條件

定義三校園作為公共場所

依據性騷擾防治法第 2 條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

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做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工作教

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2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或以歧

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

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

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

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校園性騷擾-權力關係下的產物

如上所述校園性騷擾係指事件之雙方當事人為校園之教職員工及學

生或事件發生於學校中者它雖然可能發生在校園的各種人際關係之

間但在性別與階層雙重權力關係運作之下通常以男對女男教師對女

學生男上司對女下屬(適用於兩性工作平等法之範圍)等模式最為常見

一般可分為兩類

(一)交換式性騷擾指一方利用職權以學業成績或工作為要脅明示或

暗示要求另一方提供性服務作為交換

(二)敵意環境性騷擾任何針對校園教職員工生所為影響其學習或工

作環境的性騷擾行為

當然在惡質的性別文化影響下對於非傳統性別特質者(例如氣質

陰柔的男孩或是陽剛的女孩)或是性傾向不同者的歧視與騷擾行為

往往亦是常見的校園性騷擾樣態也由於騷擾者處於權力較高的位置使

得受被害人經常於事發當時或無力反抗或不得不屈從事後也不敢聲

張導致其身心狀況受損學習與工作權益皆受到影響因此為維護校

園善意與安全空間妥善處理校園性騷擾事件是學校責無旁貸的責任

三性騷擾的迷思與澄清

(一)因為她他行為不檢衣著暴露才會引來性騷擾

當然不是

許多人在聽聞性騷擾事件時常會先去問事件被害人的衣著或儀態是

否比較性感或是被害人是不是深夜仍在外行動其實這樣的問題就落

入了「責怪被害人」的迷思中大家都知道騷擾別人是不應該的行為那

麼造成問題的無疑就是加害人這時候為什麼不是去指責加害人去討論

加害人的問題行為或是去檢視我們的環境為何如此不安全讓人不能享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9

有深夜外出的行動自由呢 無論被害人的外貌裝扮和性別氣質如何每

個人的人權都應該受到尊重沒有誰的人身安全是有理由可以被侵犯的

(二)她 他沒有當場拒絕或反抗所以不能算是性騷擾

當然不是只要是不尊重他人意願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的言行舉

止都有可能造成性騷擾

許多人會懷疑感覺受到騷擾的一方當下為什麼不明白拒絕這其實

是因為性騷擾經常是發生在加害人認為有機可乘受害者卻毫無防範的情

形之下以致被害人可能措手不及去反應另外有許多性騷擾是發生在

雙方熟識的狀況中被害人當下的反應往往是「愣住了」她他可能無法

去相信原先信任的人會對自己做出這樣的行為甚至在加害人混淆視聽地

將自己的行為包裝在關愛之下時被害人即使感覺不舒服仍然可能會因

而懷疑自己的判斷更何況如果是在雙方權力關係不對等的狀況中那麼

弱勢的一方即使感覺受到侵犯也很難直接作出拒絕或反抗

(三)為了報復或者其他動機才出面申請調查

在現今仍然充滿性別不平等的社會文化中被害人要說出遭受性騷擾

的經驗往往已經要很大的勇氣更何況許多機構尚未有完善的申請處理

機制申請人在過程中也經常承受相當的壓力與負擔再者若是謊報性

騷擾案件被發現是需要依相關法規接受制裁的

事實上在許多案件處理經驗中也都顯示出被害人經常只是為了「讓

加害人知道犯錯」或是「希望不會再有下一個被害人」因而挺身而出向

學校申請尋求公平的處理我們應該感謝這些願意勇敢出面的被害人

讓大家在看見性騷擾的具體情境之下一步步地去推動性騷擾防治與處理

工作的進步

(四)男性有沒有可能被性騷擾

當然有可能

雖然在男女不平等的現狀中男性對女性騷擾的案件佔了大多數但

1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男性當然也有可能遭遇到不同樣態的性騷擾尤其在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

歧視的運作之下跳脫傳統性別特質或具不同性取向的男性被性騷擾的案

件也是時有所聞只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往往要求男性要有保護自己的能

力同時也不鼓勵男生說出遭遇侵犯的經驗因此有些男性在遭受騷擾之

後反而難以對外尋求支援這也是學校必須去正視並且透過性別平等

教育去改變的現象

(五)有沒有「同性之間」的性騷擾

有許多人在聽到上述案例也就是對所謂「陰柔氣質」男生的騷擾

就會直覺地去問「他是不是同性戀」這裡要強調的是不管他是不是同

性戀都不是造成性騷擾發生的理由無論什麼樣的性別特質與性傾向

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個人生命樣貌呈現與選擇

再者我們常見媒體報導性騷擾案件出現類似這樣的標題「疑似

同性戀男子騷擾男性同事」導致許多人誤以為同性之間的性騷擾經常

發生甚至錯將同性戀與性騷擾畫上相似符號事實上如果大家反過來

思考一下也就是把所有「男性騷擾女性」的新聞報導通通註明上「異

性戀之間的性騷擾」例如「『異性戀』男子在公車上騷擾女乘客」如

此我們就會發現異性之間的性騷擾還是佔了絕大多數同時也就顯見了

這種主流媒體的報導方式其實潛藏了對同志族群的歧視與污名因此

我們在「反性騷擾」的同時也要注意千萬不要落入了「恐懼同性戀」的

迷思之中

(六)加害人都是少數病態的男人

不盡然如此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忽視了先前所提到的性騷擾經常是不平等權力

關係之下的產物很多時候加害人可能是受害人所熟識甚至信任的朋

友或長輩而誤以為加害人都會把「不懷好意」寫在臉上的迷思也可能

造成某些被害人在遭到騷擾時無法當下明確地判斷與拒絕只因為加害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1

人不如一般想像中的「壞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訊息即當某個「形

象正面」的加害人被查出時新聞一定會去訪問他週遭的人而他們一致

的答案不外乎「他是位好丈夫不可能作這種事」「這位老師平時教學認

真應該不可能對學生這樣做」這樣的說法就是陷入了上述迷思也同

時模糊了性騷擾事件的焦點不管這名加害者平時在事業或家庭角色中有

多好的表現都不能抵銷他確實犯下「侵犯他人」的罪行我們也必須留

意這樣的說法不僅可能是在為加害人脫罪還會讓一些不尊重他人身體

自主權的人成了潛在的加害人而不自知

四因應之道

(一)遇到性騷擾該怎麼辦

面對性騷擾時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感覺不論對方是善意或無意的行

為還是惡意的騷擾只要妳你讓對方知道妳你覺得不舒服對方就應

該尊重妳你的感受當然妳妳可以判斷狀況視情況選擇是要勇敢大

聲地說「不」或是婉轉告知對方是要直接做出反抗或是請求旁人協

助不過要「確定身體的感覺」與「說出自己的感受」的確都是需要練

習的因此我們的家庭與學校教育應該提供給孩子更多表達感受與獨立思

考的機會學校也應設計「開發身體經驗與感覺」的教育活動畢竟能夠

掌握自己的感覺才可能當機立斷作出反應

而萬一事情還是發生了你可以選擇這樣做

1告訴自己信任的人尋求心理上的支持與其他支援

2盡可能詳細地紀錄下事情發生的經過有助於未來若想提出申請調

查時可作為證據之用

3向學校提出調查申請各級學校都應該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來負責處理校園性騷擾問題並提供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

理模式篇﹚

1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如果週遭的人遇到性騷擾旁人能夠作些什麼呢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成為情境中的共犯-例如當有人針對在場者

的身體特徵開黃腔因而讓當事人不舒服那我們就不應該為了怕「破壞

氣氛」因而跟著起鬨甚至我們是可以出面制止騷擾的言語及行為的如

果事後被害人來向我們陳述我們更要小心不要落入前述「責怪被害人者」

的迷思之中去質疑被害人的特質與行為或是懷疑被害人的認定標準

畢竟尊重每個人的感受及身體自主權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每個公民都應該

遵守的

(三)校園中發生性騷擾事件學校該如何處理

學校本有責任維護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尊嚴與權益性別平等教育法的

施行責成各級學校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並明令其任務其中之一

即為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

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性平法第 6 條第 4 款)因此校方有必要建

立一套完整的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在遇到事件發生時更

應該展現積極與誠意的處理態度

本文摘自於

教育部委託國立台南大學「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處理暨輔導

案例修訂及彙編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

94 年 3 月 9 日 93 學年度第 6 次行政會議通過

一本校為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

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依總統民國 93 年 06 月 23

日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特制定本要點

二本校設置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

一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

分之一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行政工作之相關行政主管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

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其委員產生方式如下

(一)教師代表由各學院推選教師代表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二)相關行政主管代表由校長聘請相關專長業務主管六人

(三)職工代表由職員二名技工友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四)學生代表由學生自治會推選代表二名學生宿舍自治會推選代

表一名女同學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五)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一至三名

(六)本會開會時得邀請相關主管列席會議

三本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置執行秘書一名由校長就教職員中

遴聘兼任之綜理本會行政事務

四本會職掌為策劃與推動本校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

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1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

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兩性工作平等法有關之案件規

劃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六)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七)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五本要點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95 年 12 月 19 日 95 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0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行政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1 次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維護學校校園和諧及學生受教權益提供學校之教職員工

生免於性侵害及性騷擾之學習及工作環境特依據性別平等教育

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二十條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依性平法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負

責統籌本校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工作每年擇期辦理教職員工

生之相關教育宣導活動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活動督導相關

單位注重性別平等相關事宜以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

第三條 本法相關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四條 本校需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8: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

構成性騷擾會隨著他人的思想觀念主觀感受以及當下情境與人際互

動而有所差異但也正因如此我們不應先假定每個人都和自己有一樣的

觀感而更應該要去尊重別人不同的感受所以即使只是輕微的動作或是

令人不悅的玩笑(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等的言詞或行為)只要當事人

不舒服或不歡迎此類言行舉止且違反其意願的都是性騷擾也就是說

性騷擾之認定標準係以接受者之主觀感受而定而非以行為人之主觀感受

為主這是對個人尊嚴與主體最基本的尊重

定義二校園作為工作場所

依據兩性工作平等法第 12 條本法所稱性騷擾為下列兩款情形之一

1受僱者於執行職務時任何人以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之

言詞或行為對其造成敵意性脅迫性或冒犯性之工作環境致侵

犯或干擾其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或影響其工作表現

2雇主對受僱者或求職者為明示或暗示之性要求具有性意味或性別

歧視之言詞或行為作為勞務契約成立存續變更或分發配置

報酬考績陞遷降調獎懲等之交換條件

定義三校園作為公共場所

依據性騷擾防治法第 2 條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

人實施違反其意願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1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做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工作教

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2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或以歧

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嚴或造成使人

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

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活之進行

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校園性騷擾-權力關係下的產物

如上所述校園性騷擾係指事件之雙方當事人為校園之教職員工及學

生或事件發生於學校中者它雖然可能發生在校園的各種人際關係之

間但在性別與階層雙重權力關係運作之下通常以男對女男教師對女

學生男上司對女下屬(適用於兩性工作平等法之範圍)等模式最為常見

一般可分為兩類

(一)交換式性騷擾指一方利用職權以學業成績或工作為要脅明示或

暗示要求另一方提供性服務作為交換

(二)敵意環境性騷擾任何針對校園教職員工生所為影響其學習或工

作環境的性騷擾行為

當然在惡質的性別文化影響下對於非傳統性別特質者(例如氣質

陰柔的男孩或是陽剛的女孩)或是性傾向不同者的歧視與騷擾行為

往往亦是常見的校園性騷擾樣態也由於騷擾者處於權力較高的位置使

得受被害人經常於事發當時或無力反抗或不得不屈從事後也不敢聲

張導致其身心狀況受損學習與工作權益皆受到影響因此為維護校

園善意與安全空間妥善處理校園性騷擾事件是學校責無旁貸的責任

三性騷擾的迷思與澄清

(一)因為她他行為不檢衣著暴露才會引來性騷擾

當然不是

許多人在聽聞性騷擾事件時常會先去問事件被害人的衣著或儀態是

否比較性感或是被害人是不是深夜仍在外行動其實這樣的問題就落

入了「責怪被害人」的迷思中大家都知道騷擾別人是不應該的行為那

麼造成問題的無疑就是加害人這時候為什麼不是去指責加害人去討論

加害人的問題行為或是去檢視我們的環境為何如此不安全讓人不能享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9

有深夜外出的行動自由呢 無論被害人的外貌裝扮和性別氣質如何每

個人的人權都應該受到尊重沒有誰的人身安全是有理由可以被侵犯的

(二)她 他沒有當場拒絕或反抗所以不能算是性騷擾

當然不是只要是不尊重他人意願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的言行舉

止都有可能造成性騷擾

許多人會懷疑感覺受到騷擾的一方當下為什麼不明白拒絕這其實

是因為性騷擾經常是發生在加害人認為有機可乘受害者卻毫無防範的情

形之下以致被害人可能措手不及去反應另外有許多性騷擾是發生在

雙方熟識的狀況中被害人當下的反應往往是「愣住了」她他可能無法

去相信原先信任的人會對自己做出這樣的行為甚至在加害人混淆視聽地

將自己的行為包裝在關愛之下時被害人即使感覺不舒服仍然可能會因

而懷疑自己的判斷更何況如果是在雙方權力關係不對等的狀況中那麼

弱勢的一方即使感覺受到侵犯也很難直接作出拒絕或反抗

(三)為了報復或者其他動機才出面申請調查

在現今仍然充滿性別不平等的社會文化中被害人要說出遭受性騷擾

的經驗往往已經要很大的勇氣更何況許多機構尚未有完善的申請處理

機制申請人在過程中也經常承受相當的壓力與負擔再者若是謊報性

騷擾案件被發現是需要依相關法規接受制裁的

事實上在許多案件處理經驗中也都顯示出被害人經常只是為了「讓

加害人知道犯錯」或是「希望不會再有下一個被害人」因而挺身而出向

學校申請尋求公平的處理我們應該感謝這些願意勇敢出面的被害人

讓大家在看見性騷擾的具體情境之下一步步地去推動性騷擾防治與處理

工作的進步

(四)男性有沒有可能被性騷擾

當然有可能

雖然在男女不平等的現狀中男性對女性騷擾的案件佔了大多數但

1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男性當然也有可能遭遇到不同樣態的性騷擾尤其在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

歧視的運作之下跳脫傳統性別特質或具不同性取向的男性被性騷擾的案

件也是時有所聞只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往往要求男性要有保護自己的能

力同時也不鼓勵男生說出遭遇侵犯的經驗因此有些男性在遭受騷擾之

後反而難以對外尋求支援這也是學校必須去正視並且透過性別平等

教育去改變的現象

(五)有沒有「同性之間」的性騷擾

有許多人在聽到上述案例也就是對所謂「陰柔氣質」男生的騷擾

就會直覺地去問「他是不是同性戀」這裡要強調的是不管他是不是同

性戀都不是造成性騷擾發生的理由無論什麼樣的性別特質與性傾向

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個人生命樣貌呈現與選擇

再者我們常見媒體報導性騷擾案件出現類似這樣的標題「疑似

同性戀男子騷擾男性同事」導致許多人誤以為同性之間的性騷擾經常

發生甚至錯將同性戀與性騷擾畫上相似符號事實上如果大家反過來

思考一下也就是把所有「男性騷擾女性」的新聞報導通通註明上「異

性戀之間的性騷擾」例如「『異性戀』男子在公車上騷擾女乘客」如

此我們就會發現異性之間的性騷擾還是佔了絕大多數同時也就顯見了

這種主流媒體的報導方式其實潛藏了對同志族群的歧視與污名因此

我們在「反性騷擾」的同時也要注意千萬不要落入了「恐懼同性戀」的

迷思之中

(六)加害人都是少數病態的男人

不盡然如此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忽視了先前所提到的性騷擾經常是不平等權力

關係之下的產物很多時候加害人可能是受害人所熟識甚至信任的朋

友或長輩而誤以為加害人都會把「不懷好意」寫在臉上的迷思也可能

造成某些被害人在遭到騷擾時無法當下明確地判斷與拒絕只因為加害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1

人不如一般想像中的「壞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訊息即當某個「形

象正面」的加害人被查出時新聞一定會去訪問他週遭的人而他們一致

的答案不外乎「他是位好丈夫不可能作這種事」「這位老師平時教學認

真應該不可能對學生這樣做」這樣的說法就是陷入了上述迷思也同

時模糊了性騷擾事件的焦點不管這名加害者平時在事業或家庭角色中有

多好的表現都不能抵銷他確實犯下「侵犯他人」的罪行我們也必須留

意這樣的說法不僅可能是在為加害人脫罪還會讓一些不尊重他人身體

自主權的人成了潛在的加害人而不自知

四因應之道

(一)遇到性騷擾該怎麼辦

面對性騷擾時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感覺不論對方是善意或無意的行

為還是惡意的騷擾只要妳你讓對方知道妳你覺得不舒服對方就應

該尊重妳你的感受當然妳妳可以判斷狀況視情況選擇是要勇敢大

聲地說「不」或是婉轉告知對方是要直接做出反抗或是請求旁人協

助不過要「確定身體的感覺」與「說出自己的感受」的確都是需要練

習的因此我們的家庭與學校教育應該提供給孩子更多表達感受與獨立思

考的機會學校也應設計「開發身體經驗與感覺」的教育活動畢竟能夠

掌握自己的感覺才可能當機立斷作出反應

而萬一事情還是發生了你可以選擇這樣做

1告訴自己信任的人尋求心理上的支持與其他支援

2盡可能詳細地紀錄下事情發生的經過有助於未來若想提出申請調

查時可作為證據之用

3向學校提出調查申請各級學校都應該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來負責處理校園性騷擾問題並提供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

理模式篇﹚

1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如果週遭的人遇到性騷擾旁人能夠作些什麼呢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成為情境中的共犯-例如當有人針對在場者

的身體特徵開黃腔因而讓當事人不舒服那我們就不應該為了怕「破壞

氣氛」因而跟著起鬨甚至我們是可以出面制止騷擾的言語及行為的如

果事後被害人來向我們陳述我們更要小心不要落入前述「責怪被害人者」

的迷思之中去質疑被害人的特質與行為或是懷疑被害人的認定標準

畢竟尊重每個人的感受及身體自主權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每個公民都應該

遵守的

(三)校園中發生性騷擾事件學校該如何處理

學校本有責任維護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尊嚴與權益性別平等教育法的

施行責成各級學校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並明令其任務其中之一

即為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

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性平法第 6 條第 4 款)因此校方有必要建

立一套完整的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在遇到事件發生時更

應該展現積極與誠意的處理態度

本文摘自於

教育部委託國立台南大學「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處理暨輔導

案例修訂及彙編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

94 年 3 月 9 日 93 學年度第 6 次行政會議通過

一本校為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

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依總統民國 93 年 06 月 23

日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特制定本要點

二本校設置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

一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

分之一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行政工作之相關行政主管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

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其委員產生方式如下

(一)教師代表由各學院推選教師代表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二)相關行政主管代表由校長聘請相關專長業務主管六人

(三)職工代表由職員二名技工友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四)學生代表由學生自治會推選代表二名學生宿舍自治會推選代

表一名女同學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五)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一至三名

(六)本會開會時得邀請相關主管列席會議

三本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置執行秘書一名由校長就教職員中

遴聘兼任之綜理本會行政事務

四本會職掌為策劃與推動本校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

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1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

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兩性工作平等法有關之案件規

劃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六)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七)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五本要點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95 年 12 月 19 日 95 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0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行政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1 次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維護學校校園和諧及學生受教權益提供學校之教職員工

生免於性侵害及性騷擾之學習及工作環境特依據性別平等教育

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二十條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依性平法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負

責統籌本校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工作每年擇期辦理教職員工

生之相關教育宣導活動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活動督導相關

單位注重性別平等相關事宜以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

第三條 本法相關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四條 本校需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9: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校園性騷擾-權力關係下的產物

如上所述校園性騷擾係指事件之雙方當事人為校園之教職員工及學

生或事件發生於學校中者它雖然可能發生在校園的各種人際關係之

間但在性別與階層雙重權力關係運作之下通常以男對女男教師對女

學生男上司對女下屬(適用於兩性工作平等法之範圍)等模式最為常見

一般可分為兩類

(一)交換式性騷擾指一方利用職權以學業成績或工作為要脅明示或

暗示要求另一方提供性服務作為交換

(二)敵意環境性騷擾任何針對校園教職員工生所為影響其學習或工

作環境的性騷擾行為

當然在惡質的性別文化影響下對於非傳統性別特質者(例如氣質

陰柔的男孩或是陽剛的女孩)或是性傾向不同者的歧視與騷擾行為

往往亦是常見的校園性騷擾樣態也由於騷擾者處於權力較高的位置使

得受被害人經常於事發當時或無力反抗或不得不屈從事後也不敢聲

張導致其身心狀況受損學習與工作權益皆受到影響因此為維護校

園善意與安全空間妥善處理校園性騷擾事件是學校責無旁貸的責任

三性騷擾的迷思與澄清

(一)因為她他行為不檢衣著暴露才會引來性騷擾

當然不是

許多人在聽聞性騷擾事件時常會先去問事件被害人的衣著或儀態是

否比較性感或是被害人是不是深夜仍在外行動其實這樣的問題就落

入了「責怪被害人」的迷思中大家都知道騷擾別人是不應該的行為那

麼造成問題的無疑就是加害人這時候為什麼不是去指責加害人去討論

加害人的問題行為或是去檢視我們的環境為何如此不安全讓人不能享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9

有深夜外出的行動自由呢 無論被害人的外貌裝扮和性別氣質如何每

個人的人權都應該受到尊重沒有誰的人身安全是有理由可以被侵犯的

(二)她 他沒有當場拒絕或反抗所以不能算是性騷擾

當然不是只要是不尊重他人意願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的言行舉

止都有可能造成性騷擾

許多人會懷疑感覺受到騷擾的一方當下為什麼不明白拒絕這其實

是因為性騷擾經常是發生在加害人認為有機可乘受害者卻毫無防範的情

形之下以致被害人可能措手不及去反應另外有許多性騷擾是發生在

雙方熟識的狀況中被害人當下的反應往往是「愣住了」她他可能無法

去相信原先信任的人會對自己做出這樣的行為甚至在加害人混淆視聽地

將自己的行為包裝在關愛之下時被害人即使感覺不舒服仍然可能會因

而懷疑自己的判斷更何況如果是在雙方權力關係不對等的狀況中那麼

弱勢的一方即使感覺受到侵犯也很難直接作出拒絕或反抗

(三)為了報復或者其他動機才出面申請調查

在現今仍然充滿性別不平等的社會文化中被害人要說出遭受性騷擾

的經驗往往已經要很大的勇氣更何況許多機構尚未有完善的申請處理

機制申請人在過程中也經常承受相當的壓力與負擔再者若是謊報性

騷擾案件被發現是需要依相關法規接受制裁的

事實上在許多案件處理經驗中也都顯示出被害人經常只是為了「讓

加害人知道犯錯」或是「希望不會再有下一個被害人」因而挺身而出向

學校申請尋求公平的處理我們應該感謝這些願意勇敢出面的被害人

讓大家在看見性騷擾的具體情境之下一步步地去推動性騷擾防治與處理

工作的進步

(四)男性有沒有可能被性騷擾

當然有可能

雖然在男女不平等的現狀中男性對女性騷擾的案件佔了大多數但

1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男性當然也有可能遭遇到不同樣態的性騷擾尤其在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

歧視的運作之下跳脫傳統性別特質或具不同性取向的男性被性騷擾的案

件也是時有所聞只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往往要求男性要有保護自己的能

力同時也不鼓勵男生說出遭遇侵犯的經驗因此有些男性在遭受騷擾之

後反而難以對外尋求支援這也是學校必須去正視並且透過性別平等

教育去改變的現象

(五)有沒有「同性之間」的性騷擾

有許多人在聽到上述案例也就是對所謂「陰柔氣質」男生的騷擾

就會直覺地去問「他是不是同性戀」這裡要強調的是不管他是不是同

性戀都不是造成性騷擾發生的理由無論什麼樣的性別特質與性傾向

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個人生命樣貌呈現與選擇

再者我們常見媒體報導性騷擾案件出現類似這樣的標題「疑似

同性戀男子騷擾男性同事」導致許多人誤以為同性之間的性騷擾經常

發生甚至錯將同性戀與性騷擾畫上相似符號事實上如果大家反過來

思考一下也就是把所有「男性騷擾女性」的新聞報導通通註明上「異

性戀之間的性騷擾」例如「『異性戀』男子在公車上騷擾女乘客」如

此我們就會發現異性之間的性騷擾還是佔了絕大多數同時也就顯見了

這種主流媒體的報導方式其實潛藏了對同志族群的歧視與污名因此

我們在「反性騷擾」的同時也要注意千萬不要落入了「恐懼同性戀」的

迷思之中

(六)加害人都是少數病態的男人

不盡然如此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忽視了先前所提到的性騷擾經常是不平等權力

關係之下的產物很多時候加害人可能是受害人所熟識甚至信任的朋

友或長輩而誤以為加害人都會把「不懷好意」寫在臉上的迷思也可能

造成某些被害人在遭到騷擾時無法當下明確地判斷與拒絕只因為加害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1

人不如一般想像中的「壞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訊息即當某個「形

象正面」的加害人被查出時新聞一定會去訪問他週遭的人而他們一致

的答案不外乎「他是位好丈夫不可能作這種事」「這位老師平時教學認

真應該不可能對學生這樣做」這樣的說法就是陷入了上述迷思也同

時模糊了性騷擾事件的焦點不管這名加害者平時在事業或家庭角色中有

多好的表現都不能抵銷他確實犯下「侵犯他人」的罪行我們也必須留

意這樣的說法不僅可能是在為加害人脫罪還會讓一些不尊重他人身體

自主權的人成了潛在的加害人而不自知

四因應之道

(一)遇到性騷擾該怎麼辦

面對性騷擾時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感覺不論對方是善意或無意的行

為還是惡意的騷擾只要妳你讓對方知道妳你覺得不舒服對方就應

該尊重妳你的感受當然妳妳可以判斷狀況視情況選擇是要勇敢大

聲地說「不」或是婉轉告知對方是要直接做出反抗或是請求旁人協

助不過要「確定身體的感覺」與「說出自己的感受」的確都是需要練

習的因此我們的家庭與學校教育應該提供給孩子更多表達感受與獨立思

考的機會學校也應設計「開發身體經驗與感覺」的教育活動畢竟能夠

掌握自己的感覺才可能當機立斷作出反應

而萬一事情還是發生了你可以選擇這樣做

1告訴自己信任的人尋求心理上的支持與其他支援

2盡可能詳細地紀錄下事情發生的經過有助於未來若想提出申請調

查時可作為證據之用

3向學校提出調查申請各級學校都應該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來負責處理校園性騷擾問題並提供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

理模式篇﹚

1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如果週遭的人遇到性騷擾旁人能夠作些什麼呢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成為情境中的共犯-例如當有人針對在場者

的身體特徵開黃腔因而讓當事人不舒服那我們就不應該為了怕「破壞

氣氛」因而跟著起鬨甚至我們是可以出面制止騷擾的言語及行為的如

果事後被害人來向我們陳述我們更要小心不要落入前述「責怪被害人者」

的迷思之中去質疑被害人的特質與行為或是懷疑被害人的認定標準

畢竟尊重每個人的感受及身體自主權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每個公民都應該

遵守的

(三)校園中發生性騷擾事件學校該如何處理

學校本有責任維護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尊嚴與權益性別平等教育法的

施行責成各級學校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並明令其任務其中之一

即為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

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性平法第 6 條第 4 款)因此校方有必要建

立一套完整的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在遇到事件發生時更

應該展現積極與誠意的處理態度

本文摘自於

教育部委託國立台南大學「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處理暨輔導

案例修訂及彙編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

94 年 3 月 9 日 93 學年度第 6 次行政會議通過

一本校為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

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依總統民國 93 年 06 月 23

日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特制定本要點

二本校設置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

一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

分之一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行政工作之相關行政主管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

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其委員產生方式如下

(一)教師代表由各學院推選教師代表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二)相關行政主管代表由校長聘請相關專長業務主管六人

(三)職工代表由職員二名技工友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四)學生代表由學生自治會推選代表二名學生宿舍自治會推選代

表一名女同學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五)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一至三名

(六)本會開會時得邀請相關主管列席會議

三本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置執行秘書一名由校長就教職員中

遴聘兼任之綜理本會行政事務

四本會職掌為策劃與推動本校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

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1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

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兩性工作平等法有關之案件規

劃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六)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七)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五本要點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95 年 12 月 19 日 95 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0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行政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1 次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維護學校校園和諧及學生受教權益提供學校之教職員工

生免於性侵害及性騷擾之學習及工作環境特依據性別平等教育

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二十條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依性平法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負

責統籌本校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工作每年擇期辦理教職員工

生之相關教育宣導活動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活動督導相關

單位注重性別平等相關事宜以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

第三條 本法相關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四條 本校需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10: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9

有深夜外出的行動自由呢 無論被害人的外貌裝扮和性別氣質如何每

個人的人權都應該受到尊重沒有誰的人身安全是有理由可以被侵犯的

(二)她 他沒有當場拒絕或反抗所以不能算是性騷擾

當然不是只要是不尊重他人意願帶有性意味或性別歧視的言行舉

止都有可能造成性騷擾

許多人會懷疑感覺受到騷擾的一方當下為什麼不明白拒絕這其實

是因為性騷擾經常是發生在加害人認為有機可乘受害者卻毫無防範的情

形之下以致被害人可能措手不及去反應另外有許多性騷擾是發生在

雙方熟識的狀況中被害人當下的反應往往是「愣住了」她他可能無法

去相信原先信任的人會對自己做出這樣的行為甚至在加害人混淆視聽地

將自己的行為包裝在關愛之下時被害人即使感覺不舒服仍然可能會因

而懷疑自己的判斷更何況如果是在雙方權力關係不對等的狀況中那麼

弱勢的一方即使感覺受到侵犯也很難直接作出拒絕或反抗

(三)為了報復或者其他動機才出面申請調查

在現今仍然充滿性別不平等的社會文化中被害人要說出遭受性騷擾

的經驗往往已經要很大的勇氣更何況許多機構尚未有完善的申請處理

機制申請人在過程中也經常承受相當的壓力與負擔再者若是謊報性

騷擾案件被發現是需要依相關法規接受制裁的

事實上在許多案件處理經驗中也都顯示出被害人經常只是為了「讓

加害人知道犯錯」或是「希望不會再有下一個被害人」因而挺身而出向

學校申請尋求公平的處理我們應該感謝這些願意勇敢出面的被害人

讓大家在看見性騷擾的具體情境之下一步步地去推動性騷擾防治與處理

工作的進步

(四)男性有沒有可能被性騷擾

當然有可能

雖然在男女不平等的現狀中男性對女性騷擾的案件佔了大多數但

1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男性當然也有可能遭遇到不同樣態的性騷擾尤其在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

歧視的運作之下跳脫傳統性別特質或具不同性取向的男性被性騷擾的案

件也是時有所聞只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往往要求男性要有保護自己的能

力同時也不鼓勵男生說出遭遇侵犯的經驗因此有些男性在遭受騷擾之

後反而難以對外尋求支援這也是學校必須去正視並且透過性別平等

教育去改變的現象

(五)有沒有「同性之間」的性騷擾

有許多人在聽到上述案例也就是對所謂「陰柔氣質」男生的騷擾

就會直覺地去問「他是不是同性戀」這裡要強調的是不管他是不是同

性戀都不是造成性騷擾發生的理由無論什麼樣的性別特質與性傾向

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個人生命樣貌呈現與選擇

再者我們常見媒體報導性騷擾案件出現類似這樣的標題「疑似

同性戀男子騷擾男性同事」導致許多人誤以為同性之間的性騷擾經常

發生甚至錯將同性戀與性騷擾畫上相似符號事實上如果大家反過來

思考一下也就是把所有「男性騷擾女性」的新聞報導通通註明上「異

性戀之間的性騷擾」例如「『異性戀』男子在公車上騷擾女乘客」如

此我們就會發現異性之間的性騷擾還是佔了絕大多數同時也就顯見了

這種主流媒體的報導方式其實潛藏了對同志族群的歧視與污名因此

我們在「反性騷擾」的同時也要注意千萬不要落入了「恐懼同性戀」的

迷思之中

(六)加害人都是少數病態的男人

不盡然如此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忽視了先前所提到的性騷擾經常是不平等權力

關係之下的產物很多時候加害人可能是受害人所熟識甚至信任的朋

友或長輩而誤以為加害人都會把「不懷好意」寫在臉上的迷思也可能

造成某些被害人在遭到騷擾時無法當下明確地判斷與拒絕只因為加害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1

人不如一般想像中的「壞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訊息即當某個「形

象正面」的加害人被查出時新聞一定會去訪問他週遭的人而他們一致

的答案不外乎「他是位好丈夫不可能作這種事」「這位老師平時教學認

真應該不可能對學生這樣做」這樣的說法就是陷入了上述迷思也同

時模糊了性騷擾事件的焦點不管這名加害者平時在事業或家庭角色中有

多好的表現都不能抵銷他確實犯下「侵犯他人」的罪行我們也必須留

意這樣的說法不僅可能是在為加害人脫罪還會讓一些不尊重他人身體

自主權的人成了潛在的加害人而不自知

四因應之道

(一)遇到性騷擾該怎麼辦

面對性騷擾時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感覺不論對方是善意或無意的行

為還是惡意的騷擾只要妳你讓對方知道妳你覺得不舒服對方就應

該尊重妳你的感受當然妳妳可以判斷狀況視情況選擇是要勇敢大

聲地說「不」或是婉轉告知對方是要直接做出反抗或是請求旁人協

助不過要「確定身體的感覺」與「說出自己的感受」的確都是需要練

習的因此我們的家庭與學校教育應該提供給孩子更多表達感受與獨立思

考的機會學校也應設計「開發身體經驗與感覺」的教育活動畢竟能夠

掌握自己的感覺才可能當機立斷作出反應

而萬一事情還是發生了你可以選擇這樣做

1告訴自己信任的人尋求心理上的支持與其他支援

2盡可能詳細地紀錄下事情發生的經過有助於未來若想提出申請調

查時可作為證據之用

3向學校提出調查申請各級學校都應該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來負責處理校園性騷擾問題並提供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

理模式篇﹚

1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如果週遭的人遇到性騷擾旁人能夠作些什麼呢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成為情境中的共犯-例如當有人針對在場者

的身體特徵開黃腔因而讓當事人不舒服那我們就不應該為了怕「破壞

氣氛」因而跟著起鬨甚至我們是可以出面制止騷擾的言語及行為的如

果事後被害人來向我們陳述我們更要小心不要落入前述「責怪被害人者」

的迷思之中去質疑被害人的特質與行為或是懷疑被害人的認定標準

畢竟尊重每個人的感受及身體自主權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每個公民都應該

遵守的

(三)校園中發生性騷擾事件學校該如何處理

學校本有責任維護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尊嚴與權益性別平等教育法的

施行責成各級學校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並明令其任務其中之一

即為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

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性平法第 6 條第 4 款)因此校方有必要建

立一套完整的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在遇到事件發生時更

應該展現積極與誠意的處理態度

本文摘自於

教育部委託國立台南大學「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處理暨輔導

案例修訂及彙編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

94 年 3 月 9 日 93 學年度第 6 次行政會議通過

一本校為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

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依總統民國 93 年 06 月 23

日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特制定本要點

二本校設置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

一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

分之一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行政工作之相關行政主管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

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其委員產生方式如下

(一)教師代表由各學院推選教師代表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二)相關行政主管代表由校長聘請相關專長業務主管六人

(三)職工代表由職員二名技工友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四)學生代表由學生自治會推選代表二名學生宿舍自治會推選代

表一名女同學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五)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一至三名

(六)本會開會時得邀請相關主管列席會議

三本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置執行秘書一名由校長就教職員中

遴聘兼任之綜理本會行政事務

四本會職掌為策劃與推動本校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

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1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

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兩性工作平等法有關之案件規

劃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六)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七)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五本要點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95 年 12 月 19 日 95 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0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行政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1 次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維護學校校園和諧及學生受教權益提供學校之教職員工

生免於性侵害及性騷擾之學習及工作環境特依據性別平等教育

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二十條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依性平法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負

責統籌本校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工作每年擇期辦理教職員工

生之相關教育宣導活動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活動督導相關

單位注重性別平等相關事宜以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

第三條 本法相關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四條 本校需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11: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1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男性當然也有可能遭遇到不同樣態的性騷擾尤其在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

歧視的運作之下跳脫傳統性別特質或具不同性取向的男性被性騷擾的案

件也是時有所聞只是我們的社會觀念往往要求男性要有保護自己的能

力同時也不鼓勵男生說出遭遇侵犯的經驗因此有些男性在遭受騷擾之

後反而難以對外尋求支援這也是學校必須去正視並且透過性別平等

教育去改變的現象

(五)有沒有「同性之間」的性騷擾

有許多人在聽到上述案例也就是對所謂「陰柔氣質」男生的騷擾

就會直覺地去問「他是不是同性戀」這裡要強調的是不管他是不是同

性戀都不是造成性騷擾發生的理由無論什麼樣的性別特質與性傾向

都是值得被尊重的個人生命樣貌呈現與選擇

再者我們常見媒體報導性騷擾案件出現類似這樣的標題「疑似

同性戀男子騷擾男性同事」導致許多人誤以為同性之間的性騷擾經常

發生甚至錯將同性戀與性騷擾畫上相似符號事實上如果大家反過來

思考一下也就是把所有「男性騷擾女性」的新聞報導通通註明上「異

性戀之間的性騷擾」例如「『異性戀』男子在公車上騷擾女乘客」如

此我們就會發現異性之間的性騷擾還是佔了絕大多數同時也就顯見了

這種主流媒體的報導方式其實潛藏了對同志族群的歧視與污名因此

我們在「反性騷擾」的同時也要注意千萬不要落入了「恐懼同性戀」的

迷思之中

(六)加害人都是少數病態的男人

不盡然如此

這樣的說法其實是忽視了先前所提到的性騷擾經常是不平等權力

關係之下的產物很多時候加害人可能是受害人所熟識甚至信任的朋

友或長輩而誤以為加害人都會把「不懷好意」寫在臉上的迷思也可能

造成某些被害人在遭到騷擾時無法當下明確地判斷與拒絕只因為加害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1

人不如一般想像中的「壞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訊息即當某個「形

象正面」的加害人被查出時新聞一定會去訪問他週遭的人而他們一致

的答案不外乎「他是位好丈夫不可能作這種事」「這位老師平時教學認

真應該不可能對學生這樣做」這樣的說法就是陷入了上述迷思也同

時模糊了性騷擾事件的焦點不管這名加害者平時在事業或家庭角色中有

多好的表現都不能抵銷他確實犯下「侵犯他人」的罪行我們也必須留

意這樣的說法不僅可能是在為加害人脫罪還會讓一些不尊重他人身體

自主權的人成了潛在的加害人而不自知

四因應之道

(一)遇到性騷擾該怎麼辦

面對性騷擾時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感覺不論對方是善意或無意的行

為還是惡意的騷擾只要妳你讓對方知道妳你覺得不舒服對方就應

該尊重妳你的感受當然妳妳可以判斷狀況視情況選擇是要勇敢大

聲地說「不」或是婉轉告知對方是要直接做出反抗或是請求旁人協

助不過要「確定身體的感覺」與「說出自己的感受」的確都是需要練

習的因此我們的家庭與學校教育應該提供給孩子更多表達感受與獨立思

考的機會學校也應設計「開發身體經驗與感覺」的教育活動畢竟能夠

掌握自己的感覺才可能當機立斷作出反應

而萬一事情還是發生了你可以選擇這樣做

1告訴自己信任的人尋求心理上的支持與其他支援

2盡可能詳細地紀錄下事情發生的經過有助於未來若想提出申請調

查時可作為證據之用

3向學校提出調查申請各級學校都應該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來負責處理校園性騷擾問題並提供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

理模式篇﹚

1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如果週遭的人遇到性騷擾旁人能夠作些什麼呢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成為情境中的共犯-例如當有人針對在場者

的身體特徵開黃腔因而讓當事人不舒服那我們就不應該為了怕「破壞

氣氛」因而跟著起鬨甚至我們是可以出面制止騷擾的言語及行為的如

果事後被害人來向我們陳述我們更要小心不要落入前述「責怪被害人者」

的迷思之中去質疑被害人的特質與行為或是懷疑被害人的認定標準

畢竟尊重每個人的感受及身體自主權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每個公民都應該

遵守的

(三)校園中發生性騷擾事件學校該如何處理

學校本有責任維護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尊嚴與權益性別平等教育法的

施行責成各級學校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並明令其任務其中之一

即為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

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性平法第 6 條第 4 款)因此校方有必要建

立一套完整的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在遇到事件發生時更

應該展現積極與誠意的處理態度

本文摘自於

教育部委託國立台南大學「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處理暨輔導

案例修訂及彙編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

94 年 3 月 9 日 93 學年度第 6 次行政會議通過

一本校為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

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依總統民國 93 年 06 月 23

日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特制定本要點

二本校設置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

一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

分之一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行政工作之相關行政主管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

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其委員產生方式如下

(一)教師代表由各學院推選教師代表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二)相關行政主管代表由校長聘請相關專長業務主管六人

(三)職工代表由職員二名技工友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四)學生代表由學生自治會推選代表二名學生宿舍自治會推選代

表一名女同學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五)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一至三名

(六)本會開會時得邀請相關主管列席會議

三本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置執行秘書一名由校長就教職員中

遴聘兼任之綜理本會行政事務

四本會職掌為策劃與推動本校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

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1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

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兩性工作平等法有關之案件規

劃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六)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七)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五本要點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95 年 12 月 19 日 95 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0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行政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1 次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維護學校校園和諧及學生受教權益提供學校之教職員工

生免於性侵害及性騷擾之學習及工作環境特依據性別平等教育

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二十條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依性平法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負

責統籌本校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工作每年擇期辦理教職員工

生之相關教育宣導活動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活動督導相關

單位注重性別平等相關事宜以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

第三條 本法相關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四條 本校需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12: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1

人不如一般想像中的「壞人」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訊息即當某個「形

象正面」的加害人被查出時新聞一定會去訪問他週遭的人而他們一致

的答案不外乎「他是位好丈夫不可能作這種事」「這位老師平時教學認

真應該不可能對學生這樣做」這樣的說法就是陷入了上述迷思也同

時模糊了性騷擾事件的焦點不管這名加害者平時在事業或家庭角色中有

多好的表現都不能抵銷他確實犯下「侵犯他人」的罪行我們也必須留

意這樣的說法不僅可能是在為加害人脫罪還會讓一些不尊重他人身體

自主權的人成了潛在的加害人而不自知

四因應之道

(一)遇到性騷擾該怎麼辦

面對性騷擾時首先要確定自己的感覺不論對方是善意或無意的行

為還是惡意的騷擾只要妳你讓對方知道妳你覺得不舒服對方就應

該尊重妳你的感受當然妳妳可以判斷狀況視情況選擇是要勇敢大

聲地說「不」或是婉轉告知對方是要直接做出反抗或是請求旁人協

助不過要「確定身體的感覺」與「說出自己的感受」的確都是需要練

習的因此我們的家庭與學校教育應該提供給孩子更多表達感受與獨立思

考的機會學校也應設計「開發身體經驗與感覺」的教育活動畢竟能夠

掌握自己的感覺才可能當機立斷作出反應

而萬一事情還是發生了你可以選擇這樣做

1告訴自己信任的人尋求心理上的支持與其他支援

2盡可能詳細地紀錄下事情發生的經過有助於未來若想提出申請調

查時可作為證據之用

3向學校提出調查申請各級學校都應該有「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來負責處理校園性騷擾問題並提供給被害人必要的協助﹙詳見處

理模式篇﹚

1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如果週遭的人遇到性騷擾旁人能夠作些什麼呢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成為情境中的共犯-例如當有人針對在場者

的身體特徵開黃腔因而讓當事人不舒服那我們就不應該為了怕「破壞

氣氛」因而跟著起鬨甚至我們是可以出面制止騷擾的言語及行為的如

果事後被害人來向我們陳述我們更要小心不要落入前述「責怪被害人者」

的迷思之中去質疑被害人的特質與行為或是懷疑被害人的認定標準

畢竟尊重每個人的感受及身體自主權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每個公民都應該

遵守的

(三)校園中發生性騷擾事件學校該如何處理

學校本有責任維護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尊嚴與權益性別平等教育法的

施行責成各級學校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並明令其任務其中之一

即為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

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性平法第 6 條第 4 款)因此校方有必要建

立一套完整的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在遇到事件發生時更

應該展現積極與誠意的處理態度

本文摘自於

教育部委託國立台南大學「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處理暨輔導

案例修訂及彙編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

94 年 3 月 9 日 93 學年度第 6 次行政會議通過

一本校為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

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依總統民國 93 年 06 月 23

日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特制定本要點

二本校設置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

一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

分之一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行政工作之相關行政主管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

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其委員產生方式如下

(一)教師代表由各學院推選教師代表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二)相關行政主管代表由校長聘請相關專長業務主管六人

(三)職工代表由職員二名技工友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四)學生代表由學生自治會推選代表二名學生宿舍自治會推選代

表一名女同學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五)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一至三名

(六)本會開會時得邀請相關主管列席會議

三本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置執行秘書一名由校長就教職員中

遴聘兼任之綜理本會行政事務

四本會職掌為策劃與推動本校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

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1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

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兩性工作平等法有關之案件規

劃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六)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七)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五本要點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95 年 12 月 19 日 95 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0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行政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1 次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維護學校校園和諧及學生受教權益提供學校之教職員工

生免於性侵害及性騷擾之學習及工作環境特依據性別平等教育

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二十條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依性平法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負

責統籌本校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工作每年擇期辦理教職員工

生之相關教育宣導活動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活動督導相關

單位注重性別平等相關事宜以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

第三條 本法相關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四條 本校需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13: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1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如果週遭的人遇到性騷擾旁人能夠作些什麼呢

這時候最重要的是不要成為情境中的共犯-例如當有人針對在場者

的身體特徵開黃腔因而讓當事人不舒服那我們就不應該為了怕「破壞

氣氛」因而跟著起鬨甚至我們是可以出面制止騷擾的言語及行為的如

果事後被害人來向我們陳述我們更要小心不要落入前述「責怪被害人者」

的迷思之中去質疑被害人的特質與行為或是懷疑被害人的認定標準

畢竟尊重每個人的感受及身體自主權是現代民主制度的每個公民都應該

遵守的

(三)校園中發生性騷擾事件學校該如何處理

學校本有責任維護教職員工及學生的尊嚴與權益性別平等教育法的

施行責成各級學校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並明令其任務其中之一

即為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機

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性平法第 6 條第 4 款)因此校方有必要建

立一套完整的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事件處理機制在遇到事件發生時更

應該展現積極與誠意的處理態度

本文摘自於

教育部委託國立台南大學「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處理暨輔導

案例修訂及彙編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

94 年 3 月 9 日 93 學年度第 6 次行政會議通過

一本校為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

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依總統民國 93 年 06 月 23

日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特制定本要點

二本校設置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

一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

分之一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行政工作之相關行政主管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

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其委員產生方式如下

(一)教師代表由各學院推選教師代表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二)相關行政主管代表由校長聘請相關專長業務主管六人

(三)職工代表由職員二名技工友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四)學生代表由學生自治會推選代表二名學生宿舍自治會推選代

表一名女同學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五)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一至三名

(六)本會開會時得邀請相關主管列席會議

三本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置執行秘書一名由校長就教職員中

遴聘兼任之綜理本會行政事務

四本會職掌為策劃與推動本校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

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1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

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兩性工作平等法有關之案件規

劃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六)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七)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五本要點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95 年 12 月 19 日 95 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0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行政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1 次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維護學校校園和諧及學生受教權益提供學校之教職員工

生免於性侵害及性騷擾之學習及工作環境特依據性別平等教育

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二十條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依性平法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負

責統籌本校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工作每年擇期辦理教職員工

生之相關教育宣導活動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活動督導相關

單位注重性別平等相關事宜以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

第三條 本法相關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四條 本校需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14: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3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設置要點

94 年 3 月 9 日 93 學年度第 6 次行政會議通過

一本校為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

厚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依總統民國 93 年 06 月 23

日公布性別平等教育法特制定本要點

二本校設置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本會)置委員十九至二十

一人採任期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

分之一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行政工作之相關行政主管職工代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

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其委員產生方式如下

(一)教師代表由各學院推選教師代表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二)相關行政主管代表由校長聘請相關專長業務主管六人

(三)職工代表由職員二名技工友一名女性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四)學生代表由學生自治會推選代表二名學生宿舍自治會推選代

表一名女同學代表需過半數以上

(五)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一至三名

(六)本會開會時得邀請相關主管列席會議

三本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置執行秘書一名由校長就教職員中

遴聘兼任之綜理本會行政事務

四本會職掌為策劃與推動本校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落實並

檢視其實施成果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1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

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兩性工作平等法有關之案件規

劃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六)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七)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五本要點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95 年 12 月 19 日 95 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0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行政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1 次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維護學校校園和諧及學生受教權益提供學校之教職員工

生免於性侵害及性騷擾之學習及工作環境特依據性別平等教育

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二十條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依性平法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負

責統籌本校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工作每年擇期辦理教職員工

生之相關教育宣導活動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活動督導相關

單位注重性別平等相關事宜以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

第三條 本法相關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四條 本校需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15: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1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定建立

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性別平等教育法及兩性工作平等法有關之案件規

劃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六)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七)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五本要點經行政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95 年 12 月 19 日 95 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0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行政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1 次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維護學校校園和諧及學生受教權益提供學校之教職員工

生免於性侵害及性騷擾之學習及工作環境特依據性別平等教育

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二十條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依性平法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負

責統籌本校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工作每年擇期辦理教職員工

生之相關教育宣導活動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活動督導相關

單位注重性別平等相關事宜以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

第三條 本法相關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四條 本校需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16: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辦法

95 年 12 月 19 日 95 學年度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第 2 次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0 日 95 學年度第 4 次行政會議通過 96 年 1 月 12 日 95 學年度第 1 次校務會議通過

第一條 本校為維護學校校園和諧及學生受教權益提供學校之教職員工

生免於性侵害及性騷擾之學習及工作環境特依據性別平等教育

法(以下簡稱性平法)第二十條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第二十八條規定訂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校依性平法成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以下簡稱性平會)負

責統籌本校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工作每年擇期辦理教職員工

生之相關教育宣導活動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活動督導相關

單位注重性別平等相關事宜以及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

第三條 本法相關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二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四條 本校需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17: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1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

之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

處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

習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

職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

查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五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本校總務處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

全依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

線照明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

間及設施之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

擾事件之空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

園危險地圖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六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

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

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倫理之關係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

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迴避教學指導訓練

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七條 本校教職員工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

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18: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7

第八條 本校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在定義處理機制程序

及救濟方法上均依照性平法及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之規定辦理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校間所發生

者就涉及人員之界定其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

理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工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本校學生事務處申請調查但校長

為加害人時應向教育部申請調查

本校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後發現無管轄權時應將該案件於 7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性平會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犯罪防治

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

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

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通報

依前項規定為通報時 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

或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

足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本校學生事務處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19: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1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本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為收件單

位除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外應於 3 個工作日內將

該事件交由性平會調查處理

學生事務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宜學校相

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性平會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請

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性平法第二十九

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覆之期限及

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 20 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提出申覆

其以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

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覆以 1 次為限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果申覆有理由者仍應將申請調查或檢舉案交付性平會處理

第十五條 性平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

之調查小組以 3 人或 5 人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性平法

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20: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19

學校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依法令或學

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第十六條 性平會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列方式辦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性平會得繼續調查處理

第十七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性平會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

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校內負責處理校園性侵害或

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理

性平會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書應予封

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但法律另

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八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本

校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21: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2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十九條 性平會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構以提

供必要之協助但性平會就該事件仍應依性平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條 本校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平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由本校相關經費支應之

第二十一條 性平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進行及處理結

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二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平會之調查報告

性平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身分時依性平

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見之機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查證除有性平法第三十二條第三項所

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平會重新調查

第二十三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性平會調查屬實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經證實有誣告之

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第二十四條 性平會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時應告知

申覆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22: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1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性平會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收到書面

通知次日起 20 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性平會申覆其以

言詞為之者性平會應指派專人作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

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性平會接獲申覆後應於 20 日內以書面通知申覆人申復結

第二十五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資料應

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六條 性平會依性平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通報內

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

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經行政會議及校務會議通過陳請校長核定後實施

修正時亦同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23: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2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24: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3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25: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2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26: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5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27: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2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相關網站資源諮詢專線

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網站

httpdspcmoigovtwmpaspmp=1 【電話02-8912-7331 分機 107~111】

全國法規資料庫網站 httplawmojgovtw 為保護個人自身安全防範家庭暴力性侵害及各種犯罪案件請同

學暨同仁謹記報案專線 110 及全國 24 小時婦幼專線 113遇有上述事件

立即撥打以適時獲得保護和協助另外亦可撥打本校 24 小時「校安專

線」0910-783-882(和平校區)及 0910-783-992(燕巢校區)

高雄市保護專線0800-008585

高雄市家庭關懷諮商專線07-5350885

全國保護您及性騷擾專線113

外籍配偶保護專線0800-088885

男性關懷專線0800-013999

傳真電話07-335620307-3357762

電子信箱 safesexms1kcggovtw

高雄縣性騷擾防治諮詢專線07-7198322 或 113 專線

高雄縣政府性騷擾事件申訴窗口07-7477611 轉 2331

電子信箱upkkstsseednettw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28: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7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政府資源

單位名稱 服務項目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政府

社會局家庭

暴力及性侵

害防治中心

性騷擾事件再申訴及調

解被害人保護扶助費用

補助陪同服務【性騷擾防

治教戰手冊(民 94)可致電

索取】

httpwwwkcggovtw~safesexpage12php【性騷擾專區】

113 或

07-5355920

2

高雄市政府

教育局五科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

及相關事件之處理 httpwwwedukhedutwmembersgrop05sanitationhtm

07-3373124-5 07-3368333 轉

2115- 2116

3 高雄市政府

勞工局二科 提供兩性工作平等法諮詢

專線 httplaborkcggovtw 07-8124651(兩

平法專線)

高雄市性騷擾防治的民間資源

單位名稱 地址 網址 電話

1

高雄市婦女

新知協會 804 高雄市鼓山區裕

誠路 1031 號 4 樓 httpwwwawakeningkhswomenweborgtw

07-5500522( 行

政專線 ) 07-5500521 法

律諮詢專線

2 勵馨基金會-高雄站

802 高雄市苓雅區凱

旋一路 3 號 3 樓 httpwwwgohorgtw 07-2237995

3

人本教育文

教基金會-高雄分會

807 高雄市三民區澄

和路 151 號 6 樓之一

httpwwwhefyamorgtw

07-3856350

4 高雄市教師

會 801 高雄市前金區中

正四路 209 號 5 樓 httpwwwktaorgtw 07-2155660

5

財團法人法

律扶助基金

會高雄分會

802 高雄市苓雅區

海邊路 29 號 9 樓

之 2(台灣領航企

業大樓)

E-mail kslafmsahinetnet

07-2693301

6

高雄市平民

法律服務中

801 高雄市前金區

河東路 188 號 2 樓

(地方法院內)

若需法律諮詢服務請

親自接受面談 07-2154897( 行

政專線 )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29: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2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30: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29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31: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3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32: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1

性別平等教育法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四日 立法院第五屆第五會期第二十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消除性別歧視維護人格尊嚴厚

植並建立性別平等之教育資源與環境特制定本法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用詞定義如下

一性別平等教育指以教育方式消除性別歧視促進性別地

位之實質平等

二學校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三性侵害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之行為

四性騷擾指符合下列情形之一且未達性侵害之程度者

(一)以明示或暗示之方式從事不受歡迎且具有性意味或性

別歧視之言詞或行為致影響他人之人格尊嚴學習

或工作之機會或表現者

(二)以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作為自己或他人獲得喪失或

減損其學習或工作有關權益之條件者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指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一方

為學校校長教師職員工友或學生他方為學生者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教育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研擬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33: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3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協助並補助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

學校社教機構落實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地方主管機關及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工作之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與相關問題之研究

與發展

五規劃及辦理性別平等教育人員之培訓

六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

法有關之案件

七推動全國性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全國性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五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

一研擬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法規政策及年度實施計畫

二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並協助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落實

性別平等教育之實施與發展

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之

實施

四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評量及相關問題之研究

發展

五提供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事項之諮詢

服務及調查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辦理所主管學校教育人員及相關人員之在職進修

七推動地方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及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地方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六條 學校應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其任務如下

一統整學校各單位相關資源擬訂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計畫

落實並檢視其實施成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34: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3

二規劃或辦理學生教職員工及家長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活動

三研發並推廣性別平等教育之課程教學及評量

四研擬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與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之防治規

定建立機制並協調及整合相關資源

五調查及處理與本法有關之案件

六規劃及建立性別平等之安全校園空間

七推動社區有關性別平等之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

八其他關於學校或社區之性別平等教育事務

第七條 中央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十七人至二十三

人採任期制以教育部部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

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

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

二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中央主管

機關定之

第八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九人

至二十三人採任期制以直轄市縣 (市) 首長為主任委員

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

域之專家學者民間團體代表及實務工作者之委員合計應占委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三個月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

人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直轄市

縣 (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九條 學校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置委員五人至二十一人採任期

制以校長為主任委員其中女性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以上並得聘具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代表職工代表家長代

表學生代表及性別平等教育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為委員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35: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3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前項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每學期應至少開會一次並應由專人

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會議及其他相關事項由學校定之

第十條 中央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及學校每年應參考所設之性別

平等教育委員會所擬各項實施方案編列經費預算

第十一條 主管機關應督導考核所主管學校社教機構或下級機關辦理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工作並提供必要之協助其績效優良者應

給予獎勵績效不良者應予糾正並輔導改進

第二章 學習環境與資源

第十二條 學校應提供性別平等之學習環境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

學校應尊重學生與教職員工之性別特質及性傾向

學校應訂定性別平等教育實施規定並公告周知

第十三條 學校之招生及就學許可不得有性別或性傾向之差別待遇但基

於歷史傳統特定教育目標或其他非因性別因素之正當理由

經該管主管機關核准而設置之學校班級課程者不在此限

第十四條 學校不得因學生之性別或性傾向而給予教學活動評量獎

懲福利及服務上之差別待遇但性質僅適合特定性別者不

在此限

學校對因性別或性傾向而處於不利處境之學生應積極提供協

助以改善其處境

學校應積極維護懷孕學生之受教權並提供必要之協助

第十五條 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

管人員之儲訓課程應納入性別平等教育之內容其中師資培

育之大學之教育專業課程應有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第十六條 學校之考績委員會申訴評議委員會教師評審委員會及中央

與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之教師申訴評議委員會之組成

任一性別委員應占委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但學校之考績委員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36: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5

會及教師評審委員會因該校任一性別教師人數少於委員總數

三分之一者不在此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相關組織未符合前項規定者應自本法施行之

日起一年內完成改組

第三章 課程教材與教學

第十七條 學校之課程設置及活動設計應鼓勵學生發揮潛能不得因性

別而有差別待遇

國民中小學除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課程外每學期應實施性

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或活動至少四小時

高級中等學校及專科學校五年制前三年應將性別平等教育融

入課程

大專校院應廣開性別研究相關課程

學校應發展符合性別平等之課程規劃與評量方式

第十八條 學校教材之編寫審查及選用應符合性別平等教育原則教

材內容應平衡反映不同性別之歷史貢獻及生活經驗並呈現多

元之性別觀點

第十九條 教師使用教材及從事教育活動時應具備性別平等意識破除

性別刻板印象避免性別偏見及性別歧視

教師應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學科領域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

第二十條 為預防與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防治準則其內容應包括學校安全規

劃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

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學校應依前項準則訂定防治規定並公告周知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37: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3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除依相關法

律或法規規定通報外並應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

育委員會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秉

持客觀公正專業之原則給予雙方當事人充分陳述意見

及答辯之機會但應避免重複詢問

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

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第二十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期

間得採取必要之處置以保障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

第二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應告知被害

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其得主張之權益及各種救濟途徑或轉介

至相關機構處理必要時應提供心理輔導保護措施或其

他協助

第二十五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屬實後應

依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自行或將加害人移送其他權責機關

懲處

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關為性騷擾事件之懲處時並

得命加害人為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置

一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向被害人道歉

二接受八小時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

三接受心理輔導

四其他符合教育目的之措施

第一項懲處涉及加害人身分之改變時應給予其書面陳述意

見之機會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過程中得視

情況就相關事項處理方式及原則予以說明並得於事件處

理完成後經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之同意將事件之有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38: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7

無樣態及處理方式予以公布但不得揭露當事人之姓名或

其他足以識別其身分之資料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建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及加害人

之檔案資料

前項加害人轉至其他學校就讀或服務時主管機關及原就讀

或服務之學校應於知悉後一個月內通報加害人現就讀或服

務之學校

接獲前項通報之學校應對加害人實施必要之追蹤輔導非

有正當理由並不得公布加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識別其身

分之資料

第五章 申請調查及救濟

第二十八條 學校違反本法規定時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向學校所屬

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得以書

面向行為人所屬學校申請調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

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任何人知悉前二項之事件時得依其規定程序向學校或主管

機關檢舉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應於二十日內以

書面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接獲調查申請或檢舉時有下列情形之一

者應不予受理

一非屬本法所規定之事項者

二申請人或檢舉人未具真實姓名

三同一事件已處理完畢者

前項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敘明理由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39: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3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第一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

理通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第三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前條第一項之申請或檢舉後除有前條第

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日內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調查處理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前項事件時得成

立調查小組調查之

前項小組成員應具性別平等意識女性人數比例應占成員總

數二分之一以上必要時部分小組成員得外聘處理校園性

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所成立之調查小組其成員中具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養之專家學者之人數比例於學校應占成

員總數三分之一以上於主管機關應占成員總數二分之一以

上雙方當事人分屬不同學校時並應有申請人學校代表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或調查小組依本法規定進行調查時行為

人申請人及受邀協助調查之人或單位應予配合並提供相

關資料 行政程序法有關管轄移送迴避送達補正等相關規定

於本法適用或準用之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進行之

影響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為調查處理時應衡酌雙方當事人之權力

差距 第三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應於受理申請或檢舉

後二個月內完成調查必要時得延長之延長以二次為限

每次不得逾一個月並應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行為人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完成後應將調查報告及處理建

議以書面向其所屬學校或主管機關提出報告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40: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39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前項調查報告後二個月內自行或

移送相關權責機關依本法或相關法律或法規規定議處並將

處理之結果以書面載明事實及理由通知申請人檢舉人及

行為人 學校或主管機關為前項議處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代表列席說明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於前條第三項處理之結果有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 前項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發現調查程序有重大瑕疵或有足以影響原

調查認定之新事實新證據時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重新調查

第三十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於接獲前條學校或主管機關重新調查

之要求時應另組調查小組其調查處理程序依本法之相

關規定

第三十四條 申請人或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之申復結果不服得於接

獲書面通知書之次日起三十日內依下列規定提起救濟

一公私立學校校長教師依教師法之規定

二公立學校依公務人員任用法任用之職員及中華民國七十

四年五月三日教育人員任用條例施行前未納入銓敘之

職員依公務人員保障法之規定

三私立學校職員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四公私立學校工友依兩性工作平等法之規定

五公私立學校學生依規定向所屬學校提起申訴

第三十五條 學校及主管機關對於與本法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其

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41: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4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法院對於前項事實之認定應審酌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之調查報告

第六章 罰則

第三十六條 學校違反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十條第二項第二十二

條第二項或第二十七條第三項規定者應處新臺幣一萬元以

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行為人違反第三十條第四項規定而無正當理由者由學校報

請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鍰並得連續

處罰至其配合或提供相關資料為止

第七章 附則

第三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三十八條 法自公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42: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

民國 94 年 06 月 13 日發布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 (以下簡稱本法) 第三十七條規定訂定

第二條 本法第一條第一項及第二條第一款所稱性別地位之實質平等指

任何人不因其生理性別性傾向性別特質或性別認同等不同

而受到差別之待遇

第三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一款第五條第一款及第六

條第一款規定研擬實施計畫時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目標評估前一年實施成效擬定年度主題並確定未來發

展方向

二策略內部各單位計畫或事務之統整與相關機關 (構) 之

合作聯繫及資源整合

三項目明列年度具體工作項目

四資源研擬經費及人力需求

第四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四條第三款與第五條第三款及主

管機關依本法第十一條規定進行督導考核時得以統合視導方

式為之並得邀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專家學者及民間團體代表

參加

督導考核應定期為之於半年前公告考核基準及細目其結果

並應作為統合視導評比及校務評鑑之參據

第五條 本法第四條第四款第五條第四款及第六條第三款所定課程教

學評量之研究發展其內容包括下列事項

一課程部分

(一)本法第十五條之教職員工之職前教育新進人員培訓

在職進修及教育行政主管人員之儲訓課程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43: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4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二)學生依第十七條第一項所受之課程及活動

二教學部分

(一)創新及開發性別平等教育相關之教學法

(二)提升教師運用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教學法之能力

三評量部分

(一)性別平等之認知情意及實踐

(二)觀察實作表演口試筆試作業學習歷程檔案

研究報告等多元適性評量方式

第六條 本法第四條第六款及第五條第五款所定諮詢服務事項如下

一協助提供性別平等教育相關書籍期刊論文人才檔案

學術及民間團體等資料

二協助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組成及運作

三協助成立性別平等教育相關研究及教學單位

四提供其他有關落實本法之諮詢服務

第七條 本法第七條第一項第八條第一項及第九條第一項所稱性別平等

教育相關領域指從事性別性教育多元文化議題等有關之

研究教學或實務工作

第八條 本法第九條第一項第十九條第一項及第三十條第三項所稱性別

平等意識指個人認同性別平等之價值瞭解性別不平等之現象

及其成因並具有協助改善現況之意願

第九條 學校依本法第十二條第一項規定建立安全之校園空間時應就下

列事項考量其無性別偏見安全友善及公平分配等原則

一空間配置

二管理及保全

三標示系統求救系統及安全路線

四盥洗設施及運動設施

五照明及空間視覺穿透性

六其他相關事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44: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3

第十條 本法第十二條第三項所定公告方式除應張貼於學校公告欄外

並得以書面口頭網際網路或其他適當方式為之

第十一條 本法第十四條第三項所定必要之協助應包含善用校內外資

源提供懷孕或生產學生之適性教育並採彈性措施協助其

完成學業及提供相關輔導

第十二條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考績委員會指為辦理學校教

職員工成績考核而組成之委員會但公立學校指以教師為考

核範圍之委員會為限

本法第十六條第一項所稱學校之教師評審委員會指校級之委

員會

第十三條 本法第十七條第二項所定性別平等教育相關課程應涵蓋情感

教育性教育同志教育等課程以提昇學生之性別平等意識

第十四條 為執行本法第十八條規定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材之編寫審

查及選用應由有性別平等意識之教師參與教材內容並應破

除性別偏見及尊卑觀念呈現性別平等及多元之價值

第十五條 教師為執行本法第十九條第二項鼓勵學生修習非傳統性別之

學科領域應於輔導學生修習課程選擇科系或探索生涯發展

時鼓勵學生適性多元發展避免將特定學科性別化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七項所稱雙方當事人之權力差距指當事人雙

方間存在之地位知識年齡體力身分族群或資源之不

對等狀況

第十七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本法第三十一條第二項規定提出報

告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申請調查事件之案由包括當事人或檢舉之敘述

二調查訪談過程紀錄包括日期及對象

三被申請調查人申請調查人證人與相關人士之陳述及

答辯

四相關物證之查驗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45: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4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五事實認定及理由

六處理建議

第十八條 本細則自發布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46: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5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修正) 第一條 為防治性侵害犯罪及保護被害人權益特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侵害犯罪係指觸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至第二百二

十七條第二百二十八條第二百二十九條第三百三十二條第

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

一款及其特別法之罪

本法所稱加害人係指觸犯前項各罪經判決有罪確定之人

第三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四條 內政部應設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掌理下列事項

一研擬性侵害防治政策及法規

二協調及監督有關性侵害防治事項之執行

三監督各級政府建立性侵害事件處理程序防治及醫療網絡

四督導及推展性侵害防治教育

五性侵害事件各項資料之建立彙整統計及管理

六性侵害防治有關問題之研議

七其他性侵害防治有關事項

第五條 內政部性侵害防治委員會以內政部部長為主任委員民間團體

代表學者及專家之比例不得少於委員總數二分之一

性侵害防治委員會應配置專人分科處理有關業務其組織規程

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六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設性侵害防治中心辦理下列事項

一提供二十四小時電話專線服務

二提供被害人二十四小時緊急救援

三協助被害人就醫診療驗傷及取得證據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47: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4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四協助被害人心理治療輔導緊急安置及提供法律服務

五協調醫院成立專門處理性侵害事件之醫療小組

六加害人之追蹤輔導及身心治療

七推廣性侵害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

八其他有關性侵害防治及保護事項

前項中心應配置社工警察醫療及其他相關專業人員其組織

由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定之

地方政府應編列預算辦理前二項事宜不足由中央主管機關編列

專款補助

第七條 各級中小學每學年應至少有四小時以上之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

前項所稱性侵害防治教育課程應包括

一兩性性器官構造與功能

二安全性行為與自我保護性知識

三兩性平等之教育

四正確性心理之建立

五對他人性自由之尊重

六性侵害犯罪之認識

七性侵害危機之處理

八性侵害防範之技巧

九其他與性侵害有關之教育

第八條 醫事人員社工人員教育人員保育人員警察人員勞政人

員於執行職務知有疑似性侵害犯罪情事者應立即向當地直轄

市縣(市)主管機關通報至遲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通報之

方式及內容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前項通報內容通報人之姓名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

資訊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予保密

第九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建立全國性侵害加害人之檔案資料其內容應

包含指紋去氧核醣核酸紀錄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48: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7

前項檔案資料應予保密非依法律規定不得提供其管理及使

用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十條 醫院診所對於被害人不得無故拒絕診療及開立驗傷診斷書

醫院診所對被害人診療時應有護理人員陪同並應保護被害

人之隱私提供安全及合適之就醫環境

第一項驗傷診斷書之格式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會商有關機關定

違反第一項規定者由衛生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元

以下罰鍰

第十一條 對於被害人之驗傷及取證除依刑事訴訟法軍事審判法之規

定或被害人無意識或無法表意者外應經被害人之同意被害

人為禁治產或未滿十二歲之人時應經其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

之同意但監護人或法定代理人之有無不明通知顯有困難或

為該性侵害犯罪之嫌疑人時得逕行驗傷及取證

取得證據後應保全證物於證物袋內司法軍法警察並應即

送請內政部警政署鑑驗證物鑑驗報告並應依法保存

性侵害犯罪案件屬告訴乃論者尚未提出告訴或自訴時內政

部警政署應將證物移送犯罪發生地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關保管除未能知悉犯罪嫌疑人外證物保管六個月後得逕行

銷毀

第十二條 因職務或業務知悉或持有性侵害被害人姓名出生年月日住

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其身分之資料者除法律另有規定外應

予保密

行政機關司法機關及軍法機關所製作必須公示之文書不得

揭露被害人之姓名出生年月日住居所及其他足資識別被害

人身分之資訊

第十三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49: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4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違反前項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萬元以

上六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前項物品或採行其他必要之處

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但

被害人死亡經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權衡社會公益認有報導必

要者不罰

第十四條 法院檢察署軍事法院軍事法院檢察署司法軍法警察

機關及醫療機構應由經專業訓練之專人處理性侵害事件

前項醫療機構係指由中央衛生主管機關指定設置處理性侵害

事件醫療小組之醫療機構

第十五條 被害人之法定代理人配偶直系或三親等內旁系血親家長

家屬醫師心理師輔導人員或社工人員得於偵查或審判中

陪同被害人在場並得陳述意見

前項規定於得陪同在場之人為性侵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時

不適用之

被害人為兒童或少年時除顯無必要者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應指派社工人員於偵查或審判中陪同在場並得陳述

意見

第十六條 對被害人之訊問或詰問得依聲請或依職權在法庭外為之或

利用聲音影像傳送之科技設備或其他適當隔離措施將被害

人與被告或法官隔離

被害人經傳喚到庭作證時如因心智障礙或身心創傷認當庭

詰問有致其不能自由陳述或完全陳述之虞者法官軍事審判

官應採取前項隔離詰問之措施

審判長因當事人或辯護人詰問被害人不當而禁止其詰問者得

以訊問代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50: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49

性侵害犯罪之被告或其辯護人不得詰問或提出有關被害人與

被告以外之人之性經驗證據但法官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

者不在此限

第十七條 被害人於審判中有下列情形之一其於檢察事務官司法警察

官或司法警察調查中所為之陳述經證明具有可信之特別情

況且為證明犯罪事實之存否所必要者得為證據

一因性侵害致身心創傷無法陳述者

二到庭後因身心壓力於訊問或詰問時無法為完全之陳述或拒

絕陳述者

第十八條 性侵害犯罪之案件審判不得公開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經法

官或軍事審判官認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一被害人同意

二被害人為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者經本人及其法

定代理人同意

第十九條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依被害人之申請核發下列補助

一非屬全民健康保險給付範圍之醫療費用及心理復健費用

二訴訟費用及律師費用

三其他費用

前項補助對象條件及金額等事項之規定由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條 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經評估認有施以治療輔導之必要者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命其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一有期徒刑或保安處分執行完畢

二假釋

三緩刑

四免刑

五赦免

六緩起訴處分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51: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5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觀護人對於前項第二款第三款付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得採取

下列一款或數款之處遇方式

一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實施約談訪視並得進行團體

活動或問卷等輔助行為

二對於有事實足認其有再犯罪之虞或需加強輔導及管束之受

保護管束加害人得密集實施約談訪視必要時並得

請警察機關派員定期或不定期查訪之

三對於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事實可疑為施用毒品時得命

其接受採驗尿液

四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無一定之居住處所或其居住處所不

利保護管束之執行者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

許可命其居住於指定之處所

五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於夜間犯罪之習性或有事實足認

其有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

可施以宵禁

六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經評估應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

者觀護人得報經檢察官軍事檢察官之許可對其實施

測謊

七受保護管束之加害人有固定犯罪模式或有事實足認其有

再犯罪之虞時觀護人得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

禁止其接近特定場所或對象

八轉介適當機構或團體

九其他必要處遇

觀護人對於實施前項第四款第五款之受保護管束加害人得

報請檢察官軍事檢察官許可後輔以科技設備監控

第一項之執行期間為三年以下但經評估認無繼續執行之必要

者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免其處分之執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52: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1

第一項之評估除徒刑之受刑人由監獄或軍事監獄辦理外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辦理

第一項評估之內容基準程序與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及登記

之內容程序成效評估等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會同

法務部國防部及行政院衛生署定之

第二項第三款採驗尿液之執行方式程序期間次數檢驗機

構及項目等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項第六款測謊之機關(構)人員執行程序方式等及

第三項科技設備之監控方法執行程序機關(構)人員等

由法務部會商相關機關定之

第二十一條 前條加害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得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五萬

元以下罰鍰並限期命其履行

一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場

或拒絕接受評估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者

二經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通知無正當理由不按時

到場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或接受之時數不足者

三未依第二十三條第一項規定定期辦理登記或報到

前項加害人屆期仍不履行者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科或併科新臺幣五萬元以下罰金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於假釋緩刑或受緩起訴處分

之加害人為第一項之處分後應即通知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

檢察官或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

地方法院檢察署檢察官軍事法院檢察署檢察官接獲前項通

知後得通知原執行監獄典獄長報請法務部國防部撤銷假

釋或向法院軍事法院聲請撤銷緩刑或依職權撤銷緩起訴處

第二十二條 加害人依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接受身心治療或輔導教育經

鑑定評估其自我控制再犯預防仍無成效者直轄市縣(市)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53: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5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主管機關得檢具相關評估報告送請該管地方法院檢察署檢

察官軍事檢察署檢察官依法聲請強制治療

第二十三條 犯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第二百二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四條

之一第二百二十五條第一項第二百二十六條第二百二

十六條之一第三百三十二條第二項第二款第三百三十四

條第二款第三百四十八條第二項第一款或其特別法之罪之

加害人有第二十條第一項各款情形之一者應定期向警察

機關辦理身分就學工作車籍及其異動等資料之登記及

報到其登記報到之期間為七年

前項規定於犯罪時未滿十八歲者不適用之

第一項登記期間之事項為維護公共利益及社會安全之目

的於登記期間得供特定人員查閱

第一項登記報到之程序及前項供查閱事項之範圍內容

執行機關查閱人員之資格條件查閱程序及其他應遵行

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四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五條 本法自公布後六個月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54: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3

性騷擾防治法

中華民國 94 年 02 月 05 日公布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18 日總統 (95)

華總一義字第 09500005861 號令修正公布第 1826 條條文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防治性騷擾及保護被害人之權益特制定本法

有關性騷擾之定義及性騷擾事件之處理及防治依本法之規定

本法未規定者適用其他法律但適用兩性工作平等法及性別平

等教育法者除第十二條第二十四條及第二十五條外不適用

本法之規定

第二條 本法所稱性騷擾係指性侵害犯罪以外對他人實施違反其意願

而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行為且有下列情形之一者

一以該他人順服或拒絕該行為作為其獲得喪失或減損與

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有關權益之條件

二以展示或播送文字圖畫聲音影像或其他物品之方式

或以歧視侮辱之言行或以他法而有損害他人人格尊

嚴或造成使人心生畏怖感受敵意或冒犯之情境或不

當影響其工作教育訓練服務計畫活動或正常生

活之進行

第三條 本法所稱公務員者指依法令從事於公務之人員

本法所稱機關者指政府機關

本法所稱部隊者指國防部所屬軍隊及學校

本法所稱學校者指公私立各級學校

本法所稱機構者指法人合夥設有代表人或管理人之非法人

團體及其他組織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55: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5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四條 本法所稱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

在縣(市)為縣(市)政府

第五條 中央主管機關辦理下列事項但涉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

掌者由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法規之研擬及審議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考核各級政府性騷擾防治之執行事項

三關於地方主管機關設立性騷擾事件處理程序諮詢醫療

及服務網絡之督導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防治績效優良之機關學校機構僱用人

團體或個人之獎勵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七關於性騷擾防治趨勢及有關問題研究之事項

八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第六條 直轄市縣 (市) 政府應設性騷擾防治委員會辦理下列事項

但涉及各直轄市縣 (市)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職掌者由各直轄

市縣 (市)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辦理

一關於性騷擾防治政策及法規之擬定事項

二關於協調督導及執行性騷擾防治事項

三關於性騷擾爭議案件之調查調解及移送有關機關事項

四關於推展性騷擾防治教育訓練及宣導事項

五關於性騷擾事件各項資料之彙整及統計事項

六關於性騷擾防治之其他事項

前項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置主任委員一人由直轄市市長縣 (市)

長或副首長兼任有關機關高級職員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

體代表學者專家為委員其中社會公正人士民間團體代

表學者專家人數不得少於二分之一其中女性代表不得少

於二分之一其組織由地方主管機關定之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56: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5

第二章 性騷擾之防治與責任

第七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於知悉有性騷擾之情形時應採取立即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

立申訴管道協調處理其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訂定性騷擾

防治措施並公開揭示之

為預防與處理性騷擾事件中央主管機關應訂定性騷擾防治之

準則其內容應包括性騷擾防治原則申訴管道懲處辦法

教育訓練方案及其他相關措施

第八條 前條所定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

屬人員參與防治性騷擾之相關教育訓練

第九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前項情形雖非財產上之損害亦得請求賠償相當之金額其

名譽被侵害者並得請求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

第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對於在性騷擾事件申訴調查

偵查或審理程序中為申訴告訴告發提起訴訟作證

提供協助或其他參與行為之人不得為不當之差別待遇

違反前項規定者負損害賠償責任

第十一條 受僱人機構負責人利用執行職務之便對他人為性騷擾依

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雇主機構

應提供適當之協助

學生接受教育或訓練之人員於學校教育或訓練機構接受教

育或訓練時對他人為性騷擾依第九條第二項對被害人為回

復名譽之適當處分時學校或教育訓練機構應提供適當之協

前二項之規定於機關不適用之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57: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5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二條 廣告物出版品廣播電視電子訊號電腦網路或其他媒

體不得報導或記載被害人之姓名或其他足資識別被害人身分

之資訊但經有行為能力之被害人同意或犯罪偵查機關依法認

為有必要者不在此限

第三章 申訴及調查程序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除可依相關法律請求協助外並得於事件發

生後一年內向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

或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申訴

前項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申訴後應即將該案件移

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調查並予錄

案列管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或僱用人時應移請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調查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

起七日內開始調查並應於二個月內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

長一個月並應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逾期未完成調查或當事人不

服其調查結果者當事人得於期限屆滿或調查結果通知到達之

次日起三十日內向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提出再申訴

當事人逾期提出申訴或再申訴時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

得不予受理

第十四條 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案件後性騷擾

防治委員會主任委員應於七日內指派委員三人至五人組成調

查小組並推選一人為小組召集人進行調查並依前條第三

項及第四項規定辦理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58: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7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已進入偵查或審判程序者直轄市或縣 (市) 性騷

擾防治委員會認有必要時得議決於該程序終結前停止該事

件之處理

第四章 調解程序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雙方當事人得以書面或言詞向直轄市縣 (市) 主

管機關申請調解其以言詞申請者應製作筆錄

前項申請應表明調解事由及爭議情形

有關第一項調解案件之管轄調解案件保密規定期日不到場

之效力請求有關機關協助等事項由中央主管機關另以辦法

定之

第十七條 調解除勘驗費應由當事人核實支付外不得收取任何費用或

報酬

第十八條 調解成立者應作成調解書

前項調解書之作成及效力準用鄉鎮市調解條例第二十五條至

第二十九條之規定

第十九條 調解不成立者當事人得向該管地方政府性騷擾防治委員會申

請將調解事件移送該管司法機關其第一審裁判費暫免徵收

第五章 罰則

第二十條 對他人為性騷擾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

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

第二十一條 對於因教育訓練醫療公務業務求職或其他相類關

係受自己監督照護之人利用權勢或機會為性騷擾者得

加重科處罰鍰至二分之一

第二十二條 違反第七條第一項後段第二項規定者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鍰經通知限期

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59: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5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第十條第一項規定者

由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處新臺幣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

下罰鍰經通知限期改正仍不改正者得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第十二條規定者由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處新臺幣六

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沒入第十二條之物品或採

行其他必要之處置其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得

按次連續處罰

第二十五條 意圖性騷擾乘人不及抗拒而為親吻擁抱或觸摸其臀部

胸部或其他身體隱私處之行為者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十萬元以下罰金

前項之罪須告訴乃論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第七條至第十一條第二十二條及第二十三條之規定於性

侵害犯罪準用之

前項行政罰鍰之科處由性侵害犯罪防治主管機關為之

第二十七條 本法施行細則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第二十八條 本法自公布後一年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60: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59

性騷擾防治法施行細則

中華民國 95 年 1 月 25 日台內防字第 0950015715 號令

第一條 本細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訂定之

第二條 性騷擾之認定應就個案審酌事件發生之背景環境當事人之

關係行為人之言詞行為及相對人之認知等具體事實為之

第三條 本法第二條所稱性侵害犯罪指性侵害犯罪防治法第二條所定之

犯罪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依本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採取

有效之糾正及補救措施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保護被害人權益及隱私

二對所屬場域空間安全之維護或改善

三其他防治及改善措施

第五條 本法第七條第二項所定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之計算

包括分支機構及附屬單位並依被害人申訴當月第一個工作日之

總人數計算

前項受服務人員指到達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之

處所受服務且非組織成員或受僱人者

第六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調查性騷擾申訴再申訴案件必要時得請求警察機關協助

第七條 本法所定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除第二項規定外為性騷擾

事件被害人提出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加害人不明或無所屬機

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者為性騷擾事件發生地直轄市

縣(市)主管機關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61: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6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二條所定直轄市縣 (市) 主管機關為該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八條 本細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62: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1

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一月二十七日內政部台內防字第 0950007983 號令 訂定發布全文 24 條並自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騷擾防治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七條第三項規定訂定

第二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為防治性騷擾行為之發生

應採取適當之預防糾正懲處及其他措施並確實維護當事人

之隱私

第三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每年應定期舉辦或鼓勵所屬

人員參與性騷擾防治相關教育訓練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

第四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應建立受理性騷擾事件申訴窗

前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十人以上者應設立

受理性騷擾申訴之專線電話傳真專用信箱或電子信箱並規

定處理程序及專責處理人員或單位

第一項組織成員受僱人或受服務人員人數達三十人以上者應

訂定並公開揭示性騷擾防治措施其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防治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二性騷擾之申訴調查及處理機制

三加害人懲處規定

四當事人隱私之保密

五其他性騷擾防治措施

第五條 性騷擾之申訴應向申訴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

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63: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6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加害人為前項機關首長部隊主官(管)學校校長機構之最

高負責人僱用人時應向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提出經受理後即應進行調查

第六條 非加害人所屬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接獲性騷擾之

申訴時仍應採取適當之緊急處理並應於七日內將申訴書及相

關資料移送其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七條 性騷擾事件被害人向警察機關報案者警察機關應依職權處理並

詳予記錄知悉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

應移請該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續為調查並副

知該管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及申訴人加害人不明或不知

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者應即行調查

前項性騷擾事件涉及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一項所定情事者警察機

關應即行調查並依被害人意願移送司法機關

第八條 第六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於七日內將所接獲之性騷擾

申訴書及相關資料移送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加害人不明或不知有無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者應移送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處理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為前項移送時加害人所屬機關部

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關非位於其

轄區內者並應副知該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警察

機關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接獲前項通知應即函知該加害人所

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地警察機

關依限處理性騷擾申訴並將申訴處理結果函復

第九條 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性騷擾事件發生

地警察機關不受理性騷擾申訴時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二

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副知所在地直轄市縣(市)主

管機關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64: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3

前項通知應敘明理由並載明再申訴之期間及機關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不受理性騷擾再申訴時應於再申

訴之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當事人並應敘明理由

第十條 性騷擾之申訴經依本法第十三條移由警察機關調查者警察機關

應於申訴或移送到達之日起七日內查明加害人之身分未能查明

加害人之身分者應即就性騷擾之申訴逕為調查並於二個月內

調查完成必要時得延長一個月並通知當事人

前項調查結果應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警察機關經查明加害人有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

者應即移送該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處

理並副知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所在地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第十一條 性騷擾之申訴及再申訴得以書面或言詞提出其以言詞為之

者受理之人員或單位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訴人再申訴人朗

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訴人再申訴人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服務或就學之單位與職稱

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話

二有法定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三有委任代理人者其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國民身

分證統一編號或護照號碼職業住所或居所及聯絡電

話並應檢附委任書

四申訴或再申訴之事實內容及相關證據

五年月日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65: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6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不合前項規定而其情

形可補正者應通知申訴人再申訴人於十四日內補正

第十二條 性騷擾之申訴再申訴有下列情形之一應不予受理

一申訴書再申訴書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未於前條第三項所

定期限內補正者

二同一事件已調查完畢並將調查結果函復當事人者

第十三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秉持客觀公正專業原則給予當事人

充分陳述意見及答辯機會

被害人之陳述明確已無詢問必要者應避免重複詢問

第十四條 組織成員或受僱人達三十人以上之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

僱用人處理性騷擾事件之申訴時應組成申訴處理調查單位

(以下簡稱調查單位)並進行調查

前項調查單位成員有二人以上者其成員之女性代表比例不得

低於二分之一並得視需要聘請專家學者擔任調查單位成員

第十五條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有下列各

款情形之一應自行迴避

一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四親等內之血親或三親等內之姻

親或曾有此關係者為事件之當事人時

二本人或其配偶前配偶就該事件與當事人有共同權利人

或共同義務人之關係者

三現為或曾為該事件當事人之代理人輔佐人者

四於該事件曾為證人鑑定人者

性騷擾事件申訴及再申訴之調查人員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

者當事人得申請迴避

一有前項所定之情形而不自行迴避者

二有具體事實足認其執行調查有偏頗之虞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66: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5

前項申請應舉其原因及事實向該性騷擾申訴或再申訴之調

查單位為之並應為適當之釋明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對

於該申請得提出意見書

被申請迴避之調查人員在調查單位就該申請事件為准駁前應

停止調查工作但有急迫情形仍應為必要處置

調查人員有第一項所定情形不自行迴避而未經當事人申請迴

避者應由該調查單位命其迴避

第十六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應以不公開方式為之並保護當事人之隱

私及其他人格法益

第十七條 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得通知當事人及關係人到場說明並得邀

請具相關學識經驗者協助

第十八條 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時應避免其

對質

調查人員因調查之必要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範圍內另作成書

面資料交由當事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第十九條 處理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對於當事人之姓名或其他足以辨

識身分之資料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

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及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第二十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或僱用人就性騷擾事件調查及處理結

果應以書面通知當事人及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

前項書面通知內容應包括處理結果之理由再申訴之期限及受

理機關

第二十一條 機關部隊學校機構僱用人或直轄市縣(市)主管

機關於性騷擾事件調查過程中得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

主動轉介或提供心理輔導及法律協助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67: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6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二十二條 性騷擾行為經調查屬實加害人所屬機關部隊學校機

構或僱用人應視情節輕重對加害人為適當之懲處並予

以追蹤考核及監督避免再度性騷擾或報復情事發生

第二十三條 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第三項第一款及第三款至第五款規

定於性侵害犯罪事件準用之

第二十四條 本準則自中華民國九十五年二月五日施行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68: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7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準則

中華民國 94 年 3 月 30 日 教育部台參字第 0940038714C 號令頒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本準則依性別平等教育法(以下簡稱本法)第二十條第一項規定

訂定之

第二條 學校應積極推動校園性侵害及性騷擾防治教育以提升教職員工

生尊重他人與自己性或身體自主之知能並採取下列措施

一針對教職員工生每年定期舉辦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之

教育宣導活動並評鑑其實施成效

二針對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及負責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

置相關單位之人員每年定期辦理相關之在職進修活動

三鼓勵前款人員參加校內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研習

活動並予以公差登記及經費補助

四利用多元管道公告周知本準則所規範之事項並納入教職

員工聘約及學生手冊

五鼓勵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被害人或檢舉人儘早申請調查

或檢舉以利蒐證及調查處理

第三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蒐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及救濟等資

訊並於處理事件時主動提供予相關人員

前項資訊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界定類型及相關法規

二被害人之權益保障及學校所提供之必要協助

三申請調查申復及救濟之機制

四相關之主管機關及權責單位

五提供資源協助之團體及網絡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69: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68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六其他該校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事項

第二章 校園安全規劃

第四條 為防治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學校應定期檢視校園整體安全依

空間配置管理與保全標示系統求救系統與安全路線照明

與空間穿透性及其他空間安全要素定期檢討校園空間及設施之

使用情形並應記錄校園內曾經發生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空

間製作校園空間檢視報告及依據實際需要繪製校園危險地圖

以利校園空間改善

第五條 學校應定期舉行校園空間安全檢視說明會邀集專業空間設計

者師生職員及其他校園使用者參與公告前條檢視成果檢視

報告及相關紀錄並檢視校園危險空間改善進度

第三章 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第六條 學校教職員工生於進行校內外教學與人際互動時應尊重性別多

元與個別差異

第七條 教師於執行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

作機會時在與性或性別有關之人際互動上不得發展有違專業

倫理之關係

教師發現其與學生間之關係有違反前項專業倫理之虞時應主動

迴避教學指導訓練評鑑管理輔導或提供學生工作機會

第八條 學生應尊重他人與自己之性或身體之自主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不受歡迎之追求行為

二以強制或暴力手段處理與性或性別有關之衝突

三其他有違善良風俗之行為

第四章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處理機制程序及救濟方法

第九條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所定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包括不同學

校間所發生者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70: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69

本法第二條第五款之名詞定義如下

一教師指專任教師兼任教師代理教師代課教師護理

教師教官及其他執行教學研究或教育實習之人員

二職員指前款教師以外於學校執行行政事務或庶務之人員

三學生指在學或接受進修推廣教育者

第十條 校園性騷擾或性侵害事件之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以下簡稱申

請人)檢舉人得以書面向行為人於行為發生時所屬學校申請調

查但學校之首長為加害人時應向學校所屬主管機關申請調查

接獲申請或檢舉之學校或主管機關無管轄權者應將該案件於七

日內移送其他有管轄權者

第十一條 學校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知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

件時應向所屬主管或上級機關通報

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性侵害

犯罪防治法第八條兒童及少年福利法第三十四條身心障礙

者保護法第十四條家庭暴力防治法第四十一條兒童及少年

性交易防制條例第九條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通報

依本條規定為通報時除有調查必要基於公共安全之考量或

法規另有特別規定者外對於當事人及檢舉人之姓名或其他足

以辨識其身分之資料應予以保密

第十二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申請人或檢舉人得以書面申請調

查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向申請

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名或蓋

前項書面或言詞作成之紀錄應載明下列事項

一申請人或檢舉人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服務或就學之

單位及職稱住居所聯絡電話及申請調查日期

二申請人委任代理人代為申請調查者應檢附委任書並載

明其姓名身分證明文件字號住居所聯絡電話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71: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70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三申請調查之事實內容及其相關證據

第十三條 學校接獲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以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

為收件單位除有本法第二十九條第二項所定事由外應於三

個工作日內將該事件交由所設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處

學生事務處或訓導處於收件後應指派專人處理相關行政事

宜學校相關單位並應配合協助

第十四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於接獲申請調查或檢舉後二十日內以書面

通知申請人或檢舉人是否受理不受理之書面通知應依本法第

二十九條第三項規定敘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或檢舉人申復之

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或檢舉人於前項之期限內未收到通知或接獲不受理通

知之次日起二十日內得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管機關

提出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成紀錄經

向申請人或檢舉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誤後由其簽

名或蓋章

前項不受理之申復以一次為限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人

申復結果申復有理由者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將申請調查或

檢舉案交付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

第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之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事件時得成立調查小組調查之調查小組以三人或五人

為原則其成員之組成依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之規定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輔導人員應迴避該事件之

調查工作參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調查及處理人員

亦應迴避對該當事人之輔導工作

學校或主管機關針對擔任調查小組之成員應予公差登記並

依法令或學校規定支給交通費或相關費用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72: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1

第十六條 本法第三十條第三項所定具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專業素

養之專家學者應符合下列資格之一

一持有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

擾調查知能培訓結業證書且經中央或直轄市縣(市)

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

人才庫者

二曾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具體績效且經中

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

核可並納入調查專業人才庫者

前項第一款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調查知能培訓應由中央或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負責規劃

其內容應包括下列課程

一性侵害或性騷擾基本概念及相關法規

二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調查知能

三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處置程序

四其他由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建議之課程

中央或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定期培訓校園性侵害或性

騷擾調查專業人員並建立人才庫提供各級學校或主管機關

為延聘之參考

第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時應依下

列方式辦理

一當事人為未成年者接受調查時得由法定代理人陪同

二行為人與被害人檢舉人或證人有權力不對等之情形者

應避免其對質必要時得於不違反保密義務之範圍內另

作成書面資料交由行為人閱覽或告以要旨

三申請人撤回申請調查時學校或主管機關得繼續調查處理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73: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72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第十八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當事人檢舉人及證人之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學校或主管機關除有調查之必要或基

於公共安全之考量者外應予保密

依前項規定負有保密義務者包括學校或主管機關內負責處理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之所有人員

依前二項規定負保密義務者洩密時應依刑法或其他相關法規

處罰

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記載有當事人檢舉人證人姓名之原始文

書應予封存不得供閱覽或提供予偵查審判機關以外之人

但法律另有規定者不在此限

除原始文書外調查處理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人員對外所

另行製作之文書應將當事人檢舉人證人之真實姓名及其

他足以辨識身分之資料刪除並以代號為之

第十九條 為保障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當事人之受教權或工作權學

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得為下列處置

一彈性處理當事人之出缺勤紀錄或成績考核並積極協助其

課業或職務

二尊重被害人之意願減低當事人雙方互動之機會

三採取必要處置以避免報復情事

四減低行為人再度加害之可能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處置

第二十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視當事人之身心狀況主動轉介至各相關機

構以提供必要之協助但學校或主管機關就該事件仍應依本

法為調查處理

第二十一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於必要時應對於當事人提供下列協助

一心理諮商輔導

二法律諮詢管道

三課業協助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74: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3

四經濟協助

五其他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認為必要之協助

前項協助所需費用學校或主管機關應編列預算支應之

第二十二條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處理不受該事件司法程序是否

進行及處理結果之影響

前項之調查程序不因行為人喪失原身分而中止

第二十三條 對於與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有關之事實認定應依據性

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之調查報告

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調查報告建議之懲處涉及改變加害人

身分時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之規定應給予其書面陳

述意見之機會

前項書面意見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查證除有本法第三十二條

第三項所定之情形外不得要求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重新調

第二十四條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經學校或主管機關所設性別平等

教育委員會調查屬實後學校或主管機關應自行依相關法律

或法規規定懲處若其他機關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有懲處權限

時學校或主管機關應將該事件移送其他權責機關懲處其

經證實有誣告之事實者並應依法對申請人為適當之懲處

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事件情節重大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

他權責機關除依相關法律或法規懲處外並得依本法第二十

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校園性騷擾事件情節輕微者學校主管機關或其他權責機

關得僅依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規定為必要之處置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一款第三款第四款之處置應

由該懲處之學校或主管機關執行執行時並應採取必要之措

施以確保加害人之配合遵守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75: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74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本法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二款之處置應由學校所屬主管機

關規劃學校或主管機關並應督導加害人配合遵守

第二十五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將處理結果以書面通知申請人及行為人

時應告知申復之期限及受理單位

申請人及行為人對學校或主管機關處理之結果不服者得於

收到書面通知次日起二十日內以書面具明理由向學校或主

管機關申復其以言詞為之者受理之學校或主管機關應作

成紀錄經向申請人或行為人朗讀或使閱覽確認其內容無

誤後由其簽名或蓋章

學校或主管機關接獲申復後應於二十日內以書面通知申復

人申復結果

第二十六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一項規定建立之檔案

資料應指定專責單位保管

依前項規定所建立之檔案資料分為原始檔案與報告檔案

前項原始檔案應予保密其內容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

二事件相關當事人(包括檢舉人被害人加害人)

三事件處理人員流程及紀錄

四事件處理所製作之文書取得之證據及其他相關資料

五加害人之姓名職稱或學籍資料家庭背景等

第二項報告檔案應包括下列資料

一事件發生之時間樣態以及以代號呈現之各該當事人

二事件處理過程及結論

第二十七條 學校或主管機關依本法第二十七條第二項規定為通報時其

通報內容應限於加害人經查證屬實之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

事件時間樣態加害人姓名及職稱或學籍資料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76: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75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八條 學校應依本準則內容訂定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規定

前項規定之內容應包括下列事項

一校園安全規劃

二校內外教學及人際互動注意事項

三禁止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政策宣示

四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界定及樣態

五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請調查程序

六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調查及處理程序

七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之申復及救濟程序

八禁止報復之警示

九隱私之保密

十其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防治相關事項

第二十九條 本準則自發布日施行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
Page 77: 附錄: -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 助電話,當遭遇家庭暴力或性侵害,只要撥打這支電話求助,專線 系統就會將電話轉接至各地的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由專業

76 校園性騷擾及性侵害防治手冊

  • 1-3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960731pdf
    • 11~2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1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2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3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14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5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6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7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8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19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0pdf
      • 性騷擾與性侵犯防治手冊_全_21pdf
        • 22pdf
        • 23pdf
        • 24pdf
        • 25pdf
        • 26pdf
        • 27pdf
        • 28pdf
        • 29pdf
        • 30pdf
        • 31pdf
        • 32pdf
        • 33pdf
          • 34pdf
          • 35pdf
          • 36pdf
          • 37pdf
          • 38pdf
          • 39pdf
          • 40pdf
          • 41pdf
          • 42pdf
          • 43pdf
          • 44pdf
          • 45pdf
          • 46pdf
          • 47pdf
          • 48pdf
          • 49pdf
          • 50pdf
          • 51pdf
          • 52pdf
          • 53pdf
          • 54pdf
          • 55pdf
          • 56pdf
          • 57pdf
          • 58pdf
          • 59pdf
          • 60pdf
          • 61pdf
          • 62pdf
          • 63pdf
          • 64pdf
          • 65pdf
          • 66pdf
          • 67pdf
          • 68pdf
          • 69pdf
          • 70pdf
          • 71pdf
          • 72pdf
          • 73pdf
          • 74pdf
          • 75pdf
          • 76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