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配置 信用风险定价...

13
2013 年第 11 ( 总第 401 ) No郾 11, 2013 General No郾 401 55 收稿日期:2013 - 06 - 17 作者简介:孙会霞,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Email:sunhx郾 09@ gmail郾 com郾 陈金明,经济学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Email: cjmwp@ 126郾 com郾 陈运森,管理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Email: chenyunsen@ vip郾 sina郾 com郾 *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2126)、中央财经大学“211 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资 ,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建设性意见行信贷配置 信用风险定价 与企业融资效率 孙会霞 陈金明 陈运森 (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北京 10008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 100035;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北京 100081) :本文从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考察了银行业股份制改革过 程中银行信贷筛选和定价能力对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和融资成本的影响基于 2004 ~ 2011 期间最新借款公告数据发现:更好的财务业绩更低的代理成本以及更高的行业商业信用有 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借款,却并不能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对银企关系的检验发 ,国有企业借款成本显著低于民营企业,企业维持关系的银行数量越多,获得借款的可能性 越大,借款金额也越高,却依然不能有助于企业降低借款融资成本对银行类型进行细分后 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筛选与风险定价能力要强于其他类型银行本文结果意味着, 尽管银行业股份制改革以来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置效率得到改善,但在利率管制尚未完全放开 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合理定价的能力仍然有限这一结论对近期中国人 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银行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的进一步利率市场 化改革实践提供了正面依据关键词:银行业改革;信贷筛选;信用风险定价;贷款可获得性;融资成本 JEL 分类号: D82, G12, 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 - 7246(2013)11 - 0055 - 13 西方成熟商业银行理论认为银行作为金融中介主要承担着降低交易成本缓解信息 不对称以及代理冲突等问题的基本功能我国银行业在建立初期主要担负着财政拨款职 能而非市场化环境下的金融中介功能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银行业也一直处于深化改

Transcript of 银行信贷配置 信用风险定价...

Page 1: 银行信贷配置 信用风险定价 与企业融资效率...1999~2008年期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借款余额变化数据,发现银行在放贷过程 中一直较为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与Podpiera(2006)和Bailey等(2010)的研究结论并不

2013 年第 11 期

(总第 401 期)No郾 11, 2013

General No郾 401

55

收稿日期:2013 - 06 - 17作者简介:孙会霞,经济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Email:sunhx郾 09@ gmail郾 com郾

陈金明,经济学博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Email: cjmwp@ 126郾 com郾陈运森,管理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Email: chenyunsen@ vip郾 sina郾 com郾

*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2126)、中央财经大学“211 工程冶 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资

助,作者感谢匿名审稿人的建设性意见。

银行信贷配置、信用风险定价与企业融资效率

孙会霞摇 陈金明摇 陈运森(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北京摇 10008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摇 100035;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北京摇 100081)

摘摇 要:本文从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考察了银行业股份制改革过

程中银行信贷筛选和定价能力对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和融资成本的影响。 基于 2004 ~ 2011 年

期间最新借款公告数据发现:更好的财务业绩、更低的代理成本以及更高的行业商业信用有

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借款,却并不能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对银企关系的检验发

现,国有企业借款成本显著低于民营企业,企业维持关系的银行数量越多,获得借款的可能性

越大,借款金额也越高,却依然不能有助于企业降低借款融资成本。 对银行类型进行细分后

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筛选与风险定价能力要强于其他类型银行。 本文结果意味着,尽管银行业股份制改革以来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置效率得到改善,但在利率管制尚未完全放开

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合理定价的能力仍然有限。 这一结论对近期中国人

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银行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的进一步利率市场

化改革实践提供了正面依据。关键词:银行业改革;信贷筛选;信用风险定价;贷款可获得性;融资成本

JEL分类号: D82, G12, G21 摇 文献标识码:A 摇 文章编号:1002 -7246(2013)11 -0055 -13

一、引摇 言

西方成熟商业银行理论认为银行作为金融中介主要承担着降低交易成本、缓解信息

不对称以及代理冲突等问题的基本功能。 我国银行业在建立初期主要担负着财政拨款职

能而非市场化环境下的金融中介功能。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银行业也一直处于深化改

Page 2: 银行信贷配置 信用风险定价 与企业融资效率...1999~2008年期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借款余额变化数据,发现银行在放贷过程 中一直较为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与Podpiera(2006)和Bailey等(2010)的研究结论并不

56摇摇摇 总第 401 期

革过程中。 始于 2003 年底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可以认为是一系列改革中的里程

碑转折点。 据银监会 2011 年年报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由 2003 年的 18%左右下降

到 2011 年底的 1郾 77% ,税后利润则由 2003 年的 0 上升到 2011 年的 1郾 04 万亿元。 然而

在商业银行利润快速上涨的同时,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短缺等问题越来越严峻,企业的融资

渠道和融资规模却进一步受限。 在这种大背景中,考察商业银行是否发挥了市场机制中

的金融中介功能并实现信贷资金市场化有效配置,不仅是检验银行业改革成果的重要理

论问题,也对企业摆脱危机困扰、提高整体经济运行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手工搜集了沪深 A 股 2004 ~ 2011 年期间九千多笔长期借款数据,从企业贷款可

获得性和企业融资成本两个角度来检验银行业股份制改革以来商业银行信贷配置行为和

信用风险定价能力的变化。 实证结果发现:更好的财务业绩、更低的代理成本以及更高的

行业商业信用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长期借款,却并不能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对银企关系的检验发现,国有企业借款成本显著低于民营企业,企业维持关系的银行数量

越多,获得借款的可能性越大,借款金额也越高,却依然不能有助于企业降低借款融资成本。本文的创新不仅体现在数据上,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银行信贷配置效率

与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 Bailey 等(2010)基于 1999 ~ 2004 年期间企

业贷款可获得性与其财务业绩显著负相关的研究结果,2004 年股份制改革以来,这一信

贷配置扭曲现象已得到彻底转变:更好的财务业绩、更高的治理结构和商业信用可以显著

提高企业获得长期借款的概率,这一结论也从不同的样本数据进一步验证了孙亮和柳建

华(2011)基于企业借款余额得到的正相关结论,支持了银行业股份制改革的积极影响和

改革意义。 其次,对银行信用风险定价与企业借款成本的检验则发现:尽管在 2004 年央

行就放开了银行对企业贷款的利率上限,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商业银行主要贷款利率仍

集中在基准利率的[0郾 9,1郾 1]倍的区间内。 更好的财务业绩、更高的治理结构和商业信

用也并不能有助于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再次,股份制改革之后,资本市场形成了几大国有

商业银行、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外资行共存的金融生态,所以对不同类

型银行的细分研究也势在必行,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只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显示出了更优

的信贷配置效果和更强的风险定价能力,这意味全面深化的银行业改革还是任重道远。全文余下部分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第三部分为研究设计以及描述

性统计;第四部分为实证结果和分析;第五部分为进一步分析;第六部分为结论与政策含

义。

二、文献综述

(一)银行业改革与信贷配置行为

银行业改革的主要目的在于减轻政府干预和非市场化因素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政

府控股银行并影响银行的信贷配置行为在新兴经济体中是普遍存在的现象(King 和 Le鄄vine,1993a; La Porta 等,2002;)。 Sapienza(2004)认为政府的干预会导致银行信贷决策

Page 3: 银行信贷配置 信用风险定价 与企业融资效率...1999~2008年期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借款余额变化数据,发现银行在放贷过程 中一直较为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与Podpiera(2006)和Bailey等(2010)的研究结论并不

2013 年第 11 期 银行信贷配置、信用风险定价与企业融资效率 57摇摇摇

的扭曲,进而导致资金配置效率的低下。 Bertrand 等(2007)以法国八十年代银行业去监

管化的改革为研究背景,发现政府对银行监管的放松以及国有银行的私有化改革显著改

变了银行的信贷配置行为,进而对企业融资结构和产业结构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关于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成果的检验,Podpiera(2006)和 Bailey 等(2010)利用股

份制改革前的数据发现盈利能力并非银行关注的重点,反而那些业绩差、管理费用高的国

有企业更易获得借款。 孙亮和柳建华(2011)则同时关注了股权改革前后的数据,利用

1999 ~ 2008 年期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借款余额变化数据,发现银行在放贷过程

中一直较为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与 Podpiera(2006)和 Bailey 等(2010)的研究结论并不

一致。 现有结论的不一致让学界对我国银行信贷筛选和风险定价能力的认知还处于“犹抱琵琶半遮面冶的层面。 然而随着我国银行业股份制改革的逐步完成和利率市场化改革

的逐渐放开,为了更好地验证银行业改革是否具有成效这一重大问题,非常有必要基于股

份制改革开始后的样本区间利用较为细致的借款公告数据对银行信贷配置和信用风险定

价功能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 本文则试图对此展开研究。(二)银行业改革、信用风险定价能力与企业融资成本

现代金融中介理论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角度,认为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之所以存

在的原因在于其具有规模效应以及发掘普通投资者无法获得的借款者内部信息 (Merton和 Bodies, 1995)。 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主要取决于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Rajan,1992)。 整体来看,现有文献关于商业银行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途径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基于企业的信用风险,将影响利率的各种因素置于贷款定价模型中。 Merton(1993)将银行贷款看作是一份债务期权,通过利用 Black - Scholes 期权定价模型将违约风险考虑

进来构造贷款定价模型。 在违约风险的基础上,后续文献开始将各种影响贷款定价的因

素考虑进来,微观角度主要包括贷款企业的财务状况,如企业的盈利能力、杠杆利用能力、主营业务增长能力等指标(Berger 和 Udell,2006;胡奕明和谢诗蕾,2005;毛捷和张学勇,2009)。 二是银行通过与企业建立各种内部合作关系,也即所谓的关系借款。 这类借款

尤其发生在以主银行体制著称的日本、德国等国家。 Weinstein 和 Yafeh(1998)通过研究

日本大量企业数据后发现,尽管企业与银行的紧密关系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信贷融资,但却不意味着企业能实现更高的利润。 Petersen 和 Rajan(1994)使用美国小企业的数据

也证实了这一观点。Marco 和 Thomas(2002)认为商业银行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与其对经济的推动和发展

是具有一致性的,前提是商业银行为私有股权。 私有银行与国有银行相比,往往更能有效

地对贷款进行合理定价。 而政府控股的商业银行尽管具有私有银行所不具有的优势,但如果不能合理定价,就会导致更大的浪费与损失。 在我国特殊的国情之下,尽管银行业市

场化改革和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处于进程之中,银行业的行业垄断、利率管制、政府控股

等特征仍然存在。 如何在银行自身利润最大化与企业融资成本之间寻求平衡点则成为我

国商业银行面临的特殊利率定价问题。 因此单纯用盈利能力来衡量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的

市场化改革成果显然是不合理的。

Page 4: 银行信贷配置 信用风险定价 与企业融资效率...1999~2008年期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借款余额变化数据,发现银行在放贷过程 中一直较为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与Podpiera(2006)和Bailey等(2010)的研究结论并不

58摇摇摇 总第 401 期

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通过

各种创新使信息不对称问题得到某些程度的解决,降低企业的贷款融资成本,从而推动实

体经济。 因此,商业银行信贷配置效率的提高不仅体现在将资金配置给优秀的企业,还应

体现在对不同风险水平的企业贷款成本的定价能力。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和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主要来自手工搜集的沪深 A 股上市公司 2004 ~ 2011 年期间的长期借

款数据。 初步搜集的数据共有 1187 家企业的 9306 笔长期借款淤。 在剔除了金融类上市

公司和相关数据缺失的公司样本后,最终回归样本分为 2 个:第一个样本总共包括 9644个企业 -年度观测值,其中 3451 个观测值为企业 i 在 t 年获得 1 笔或多笔长期借款于,以及 6193 个企业 -年度变量属于企业 i 在 t 年未获得长期借款,主要应用于模型(1)。 第

二个样本包括 2263 个企业 -年度变量样本,通过将企业 i 在 t 年收到多笔利率的情况按

照其贷款额度的权重计算获得,主要应用于模型(2)。 其他回归中财务数据来自 CSMAR和 Wind 数据库,并对异常值进行了上下 1%的 Winsorize 处理(回归中的连续变量)。

(二)模型设定

本模型的假设前提为若银行业市场化改革是有效的,信贷配置效率的提高不仅表现

在优秀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也体现在银行以往利率一刀切的非市场化定价

状态应该有所改变,企业的财务业绩、治理结构、商业信用等市场化指标则应体现出企业

融资成本的差别,否则意味着银行业改革是低效的。 构建的混合效应模型(Pooled OLS)如下:Loani,t / LoanSpreadi,t = 琢0 + 琢1ROAi,t -1 + 琢2FAC i,t -1 + 琢2SAC i,t -1 + 琢3Crediti,t -1

+ 琢4Relationshipi,t + 琢5移Controlsi,t -1 + 行业效应 + 年度效应 + 着

其中,被解释变量 Loani,t为企业 i 在 t 年获得长期借款贷款额度的自然对数;被解释

变量 LoanSpreadi,t为企业 i 在 t 年获得长期借款的加权平均利率与对应同期的基准利率的

差。

尽管 2006 年新会计准则实施以来,大部分企业都在报表附注中对其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信息进行披露

(至少披露前五大借款机构)。 但仍存在部分企业未公开详细的长期借款信息,如贷款起始年份以及利率等数据。 因

此本文搜集的长期借款数据并不能涵盖所有数据。 在匿名审稿人的建议下,本文对搜集的企业 i 在 t 年获得新增长期

借款的额度与其当年报表公布的长期借款余额做了一个简单的统计,发现公布的新增贷款额度占当年余额比重的历

年平均值大概在 69郾 7%左右,考虑到报表余额会包括往年未到期长期借款余额,这一统计数字表明本文搜集的长期

借款数据能够基本反映出上市公司的现状和问题。通过将企业 i 在 t 年收到多笔长期借款的情况按照企业 i 在 t 年是否获得长期借款的标准转换成企业 - 年度

变量而获得。

Page 5: 银行信贷配置 信用风险定价 与企业融资效率...1999~2008年期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借款余额变化数据,发现银行在放贷过程 中一直较为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与Podpiera(2006)和Bailey等(2010)的研究结论并不

2013 年第 11 期 银行信贷配置、信用风险定价与企业融资效率 59摇摇摇

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的定义具体见表 1。(三)描述性统计

表 2 主要为长期借款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已按贷款额度比重转换成企业 - 年度数

据)。 与未获得长期借款的企业样本相比,获得长期借款的企业资产回报率(ROA)平均

值在 4郾 3% ,略低于未获得长期借款的企业样本均值 4郾 7% 。 从代理指标的样本均值来

看,未获得长期借款的企业样本管理费用(SAC)均值显著高于获得长期借款的企业样本,控股股东掏空程度相对较低(FAC)。 从商业信用(Credit)指标来看,未获得长期借款的

企业样本则低于获得长期借款的企业样本。

表 1摇 主要变量设计和说明

变量名称 变量符号 定义

企业贷款可获得性 Loan贷款额度的连续变量,若企业 i 在 t 年获得一笔或多笔长期借款,则该值为贷款额度的自然对数,如无长期借款则为 0;

企业贷款成本 LoanSpread每笔长期借款利率减去同期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得到贷款利差,然后按照贷款额度计算企业 i 在 t 年的加权平均利差;

企业绩效指标(Performance)

ROAEA

资产收益率EBIT / Asset,息税前利润 /总资产,衡量盈利能力

代理问题指标(Agency Cost淤)

FAC

SAC

控股股东掏空,t 年末第一大股东及其子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 +预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 -预收账款 - 应付账款 - 其他应付款) /期末总资产。于;管理层与股东的代理问题,企业管理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商业信用指标(Credit)

Credit经行业中位数调整后的第 t 年末(应付账款 + 应付票据 -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总资产盂

关系指标(Relationship榆)

SOENum_Bank

若企业实际控制人为国有 = 1,个人 = 0企业获得长期借款的银行数量

成长能力 Growth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比率

现金流能力 CFO 经营活动现金流占总资产比重

固定资产比重 FixAsset 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

杠杆 Leverage 现有资产负债比

规模 Size 企业资产规模的自然对数

年龄 Age 企业成立年龄

盂榆

本文的代理问题主要包括两大类:以控股股东掏空为代表的第一类代理问题指标(高雷等,2006)以及以管理

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为代表的第二类代理问题指标(Ang 等, 2000)。稳健性检验指标:第 t 年末第一大股东及其子公司与上市公司的其他应收款减去上市公司占用第一大股东

及其子公司的其他应付款后的余额(即其他应该收款净额)再除以期末总资产;替代检验变量:经行业中位数调整后的第 t 年末(应付账款 + 应付票据) / 总资产;银企关系的分类有很多种,目前的文献中大概包括以下几种关系:与银行建立长期信贷关系(曹敏 等,

2003);企业管理层具有政府、银行或其他政府机构的政治背景(Allen and Qian, 2005);企业参股银行建立股权关联

(Lu et al郾 , 2012)。 上述基于银企关系的文献大都得出银企关系有助于企业获得更多银行贷款等一致性结论。 因此

本文从现有数据出发,在 Weinstein 和 Yafeh(1998)等人的研究基础上,将企业与其贷款来源银行的数量和企业所有权

属性作为银企关系指标进行检验。

Page 6: 银行信贷配置 信用风险定价 与企业融资效率...1999~2008年期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借款余额变化数据,发现银行在放贷过程 中一直较为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与Podpiera(2006)和Bailey等(2010)的研究结论并不

60摇摇摇 总第 401 期

表 2摇 关于长期借款数据的描述性统计(企业 -年度数据)观测数 均值 中位数 最小值 最大值

Loan淤 3514 7郾 724 7郾 699 5郾 281 10LoanSpread 2263 - 0郾 002 0 - 0郾 059 0郾 18ROA 3377 0郾 043 0郾 381 - 0郾 091 0郾 156FAC 3064 0郾 013 0 - 0郾 013 2郾 341SAC 2948 0郾 041 0郾 034 0郾 004 0郾 234Credit 3064 - 0郾 019 0郾 002 - 0郾 622 0郾 194CFO 3438 0郾 045 0郾 047 - 0郾 409 0郾 563Growth 3348 0郾 197 0郾 166 - 0郾 341 0郾 815FixAsset 3375 0郾 283 0郾 264 0郾 018 0郾 607Leverage 3377 0郾 552 0郾 566 0郾 096 0郾 860Size于 3384 78 26 0郾 002 9854Age 3349 14郾 3 14 3 23

摇 摇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银行信贷配置与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的回归结果

表 3 为基于企业长期贷款额度自然对数连续变量的多元回归结果。 结果显示,第 1列 ROAt - 1系数为正值且在 1%水平上显著,意味着财务业绩越好,企业获得新增长期贷款

的可能性越高。 第 2 列衡量代理成本的系数显示,第一类代理问题(FAC,控股股东掏空)对企业获得长期借款呈负相关关系,但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 第二类代理问题与

企业获得长期借款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企业管理费用越高,获得长期借款的概率越低。第 3 列企业商业信用的系数(Credit)显著为正,意味着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商业信用越高,获得银行贷款的概率越高。 第 4 列银企关系指标(Num_Bank)也在 1%水平上显著为正,意味着企业维持的贷款银行数量越多,获得贷款的概率越高。

考虑到银行业改革的时间序列性,本文将 2006 年作为股份制改革初步完成的一个转

折点盂,将样本划分为 2004 ~ 2006 和 2007 ~ 2011 前后两个样本分别进行回归。 发现

2007 年以后,业绩指标的正相关性得到显著增强,银企关系指标显示 2006 年之前国有控

股企业获得长期借款的概率显著高于民营控股企业,这一现象在 2007 年以后有所改善。企业维持贷款银行关系的指标也表明 2007 年随着多层次银行体系的完善,企业获得借款

的概率显著提高。 这一结果对前文的结论构成了进一步意义上的稳健性。 除了改变样本

淤于盂

基于贷款额自然对数的连续变量值。单位:亿元,人民币

主要考虑的划分因素:1)2006 年底,除农业银行外,四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均完成改革并公开上市,农业银

行的改革也在稳步推进中;2)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不良资产率在 2006 年开始了质的突破。 3)2006 年底,根据

WTO 协议,我国金融市场正式对外资银行开放。

Page 7: 银行信贷配置 信用风险定价 与企业融资效率...1999~2008年期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借款余额变化数据,发现银行在放贷过程 中一直较为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与Podpiera(2006)和Bailey等(2010)的研究结论并不

2013 年第 11 期 银行信贷配置、信用风险定价与企业融资效率 61摇摇摇

数据以外,本文也从信贷指标选取的角度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将 ROA(资产收益率)换成

息税前利润 /总资产(盈利能力指标),关于代理问题指标和商业信用指标也采用表 1 附

注中列示的替代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仍与表 3 一致,此处受篇幅所限不再详列。

表 3摇 银行信贷配置与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因变量 Loani,t(长期贷款额度自然对数)1 2 3 4 5

常数项- 13郾 325***

( - 14郾 688)- 15郾 478***

( - 16郾 91)- 15郾 323***

( - 19郾 58)- 13郾 132***

( - 19郾 53)- 15郾 461

( - 16郾 89)

ROAt - 10郾 032***

(4郾 45)0郾 006(0郾 70)

0郾 040***

(5郾 17)0郾 036***

(5郾 17)0郾 006(0郾 73)

FACt - 1- 0郾 010

( - 0郾 50)- 0郾 006

( - 0郾 28)

SACt - 1- 8郾 234***

( - 7郾 13)- 8郾 082***

( - 7郾 04)

Credit t - 12郾 397***

(6郾 97)2郾 395***

(6郾 499)

Num_Bank 0郾 169***

(8郾 65)0郾 129***

(6郾 46)

SOE0郾 041(1郾 54)

0郾 222***

(2郾 64)0郾 163**

(2郾 03)0郾 066(0郾 91)

0郾 233***

(2郾 79)

CFO- 0郾 144

( - 1郾 29)- 0郾 192*

( - 1郾 69)- 0郾 099

( - 0郾 88)- 0郾 132

( - 1郾 19)- 0郾 189*

( - 1郾 67)

Growth 0郾 003**

(2郾 18)0郾 002(1郾 31)

0郾 002(1郾 26)

0郾 002*

(1郾 74)0郾 002(1郾 44)

FixAsset 0郾 027***

(11郾 41)0郾 026***

(9郾 91)0郾 030***

(12郾 21)0郾 027***

(11郾 82)0郾 026***

(9郾 97)

Leverage 0郾 041***

(22郾 28)0郾 038***

(17郾 57)0郾 046***

(23郾 43)0郾 042***

(23郾 23)0郾 038***

(17郾 61)

Size 0郾 640***

(20郾 27)0郾 759***

(19郾 88)0郾 697***

(20郾 74)0郾 632***

(20郾 73)0郾 764***

(20郾 06)

Age - 0郾 015*

( - 1郾 96)0郾 012(1郾 37)

- 0郾 012( - 1郾 53)

- 0郾 028***

( - 3郾 84)- 0郾 006

( - 0郾 66)Industry &YearF郾 E郾

Yes Yes Yes Yes Yes

F Value 95郾 24 85郾 72 99郾 45 99郾 77 83郾 80

Adj R2 0郾 193 0郾 236 0郾 229 0郾 201 0郾 245

Obs郾 9644 7404 8630 9644 7405摇 摇 注:*,**,***分别表示在 10% ,5%和 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二)银行信用风险定价能力与企业融资成本的回归结果

表 4 为基于借款利差的回归结果。 首先,代表企业盈利能力的资产回报率系数(第 1列,ROA)显示,与企业长期借款成本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性,意味着良好的盈

利能力并不能有助于企业降低长期借款成本。 考虑到银行借款还款的特殊性,还将 ROA

Page 8: 银行信贷配置 信用风险定价 与企业融资效率...1999~2008年期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借款余额变化数据,发现银行在放贷过程 中一直较为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与Podpiera(2006)和Bailey等(2010)的研究结论并不

62摇摇摇 总第 401 期

替换为息税前指标(EBIT,息税前利润占总资产比重),结果也具有一致性。 衡量代理问

题的指标(第 2 列,控股股东掏空(FAC)和管理费用占比(SAC))也都不具有统计意义上

的显著性,意味着这些指标对企业贷款成本的影响较弱。 商业信用(Credit)回归系数显

示,企业在行业内商业信用水平越高,其长期借款的借款成本反而会越高(第 4 列)。 衡

量关系指标的企业所有权性质以及借款来源银行数目指标则表明,国有控股企业的银行

长期借款成本显著低于民营控股企业(SOE);企业维持借款的银行数目与其融资成本的

关联度较低(第 4 列,Num_Bank)。

表 4摇 信用风险指标对企业贷款成本的影响

被解释变量 贷款利率与基准利率的差(LoanSpread)1 2 3 4 5

常数项3郾 305***

(4郾 73)4郾 459***

(4郾 35)4郾 045***

(4郾 61)3郾 173***

(4郾 53)3郾 432***

(3郾 77)

ROA- 0郾 010

( - 1郾 48)- 0郾 010

( - 1郾 19)- 0郾 010

( - 1郾 50)- 0郾 010

( - 1郾 51)- 0郾 010

( - 1郾 20)

FAC- 0郾 189

( - 0郾 54)- 0郾 186

( - 0郾 53)

SAC- 0郾 497

( - 0郾 30)- 0郾 471

( - 0郾 28)

Credit 0郾 765**

(2郾 06)0郾 819*

(1郾 93)

Num_Bank0郾 013(0郾 89)

0郾 016(1郾 00)

SOE - 0郾 133*

( - 1郾 74)- 0郾 180**

( - 2郾 06)- 0郾 124*

( - 1郾 65)- 0郾 132*

( - 1郾 72)- 0郾 175**

( - 2郾 01)

CFO - 0郾 778*

( - 1郾 75)- 0郾 852*

( - 1郾 65)- 0郾 732

( - 1郾 62)- 0郾 751*

( - 1郾 68)- 0郾 781

( - 1郾 51)

Growth0郾 0001(0郾 12)

0郾 0001(0郾 05)

- 0郾 0001( - 0郾 04)

0郾 0002(0郾 13)

0郾 0003(0郾 02)

FixAsset- 0郾 001

( - 0郾 26)- 0郾 002

( - 0郾 61)- 0郾 001

( - 0郾 38)- 0郾 001

( - 0郾 33)- 0郾 002

( - 0郾 76)

Leverage0郾 007(0郾 03)

- 0郾 015( - 0郾 05)

0郾 003(0郾 01)

- 0郾 032( - 0郾 14)

- 0郾 030( - 0郾 11)

Size - 0郾 145***

( - 4郾 39)- 0郾 154***

( - 3郾 78)- 0郾 143***

( - 4郾 25)- 0郾 150***

( - 4郾 48)- 0郾 157***

( - 3郾 82)

Age 0郾 015**

(2郾 20)0郾 015*

(1郾 75)0郾 014**

(2郾 00)0郾 015**

(2郾 19)0郾 015*

(1郾 71)Industry&YearF郾 E郾

Yes Yes Yes Yes Yes

R - sq 0郾 081 0郾 097 0郾 081 0郾 081 0郾 082

F value 7郾 44 6郾 00 7郾 06 7郾 18 5郾 75

Obs郾 2038 1646 2003 2035 1643摇 摇 注:*,**,***分别表示在 10% ,5%和 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Page 9: 银行信贷配置 信用风险定价 与企业融资效率...1999~2008年期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借款余额变化数据,发现银行在放贷过程 中一直较为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与Podpiera(2006)和Bailey等(2010)的研究结论并不

2013 年第 11 期 银行信贷配置、信用风险定价与企业融资效率 63摇摇摇

为了进一步检验银行的信用风险定价能力,本文还从获得长期借款企业的贷后业绩

表现进行了事后检验淤。 回归结果显示于,企业借款利率的高低与其未来的业绩并无关

联。 也就是说,企业被征收了高利率或者低利率在获得贷款未来两年内的业绩并不具有

显著的区别。本文第五部分的实证结果表明,尽管好的业绩和治理结构或者紧密的银企关系在一

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获得银行贷款,但却不一定有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这一结

论与 Weinstein and Yafeh(1998)等人基于日本主银行体系的研究发现具有一致性。 意味

着 2003 年股份制改革开展以来,尽管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筛选能力得到显著改善和提

高,但仍然面临着进一步的定价机制改革,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逐步放开的环境下。

五、进一步分析

随着银行业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截止到 2011 年底,我国已经形成 5 大国有控股

商业银行(均已完成股改且上市),12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44 家城商行以及 212 家农商

行等组成的多层次商业银行体系。 受数据可获得性的限制,当前主要文章的研究出发点

大多基于市场上的整体借款数据。 而股份制改革开展以来,不同所有权结构的商业银行

其信贷配置行为是否有所区别以及各自的市场化程度如何却鲜有文章进行研究。 随着五

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完成,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尤其是一直占市场主导地位的国

有大型商业银行信贷配置效率和定价水平如何,也是银行业改革成果的重要判断标准之

一。 因此本文利用手工搜集的长期借款数据,对这一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由于长期数据中存在企业 i 在 t 年获得多笔来自不同银行的贷款的情况,本文按贷款

额度权重计算企业 i 所有贷款中贷款额度比重最高且总额占比高于 70%的贷款,得到企

业 i 的主要贷款关系银行。(一)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信贷筛选特征与效率

首先该部分在回归模型的基础上按不同银行所有权性质做了的细分样本回归结果,由于篇幅所限不再列示。 基于企业财务绩效指标(ROAt - 1)的回归结果显示,只有股份制

商业银行的样本中绩效指标系数显著正相关,而大型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以及外资

银行盂的系数皆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相关性。 其他测量指标也都不具有统计意义上

的显著性。

于盂

祝继高等(2009)也用过类似方法,他们的样本基础为所有的长期借款数据。 而本文在搜集数据的过程中发

现,企业 i 在 t 年往往会有多笔从不同银行获得的贷款。 如果直接使用每一笔贷款的数据会影响回归的准确性。 因

此,本文此处贷款额度计算企业 i 在 t 年的加权平均利差(Loanspreadi),以更好的观察我国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定价

能力的现状与区别。此处篇幅所限不再列示,如有需要可向作者发邮件询问。由于城商行、农商行以及外资银行发展起步较晚,在本文搜集的上市公司样本中的比重偏低。 随着时间的推

移和数据的更新,本文希望将此作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继续发掘和探索这类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信贷配置特征。

Page 10: 银行信贷配置 信用风险定价 与企业融资效率...1999~2008年期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借款余额变化数据,发现银行在放贷过程 中一直较为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与Podpiera(2006)和Bailey等(2010)的研究结论并不

64摇摇摇 总第 401 期

考虑到本文数据主要为长期借款,那么借款来自不同银行的企业在获得贷款后的未

来表现又如何? 表 5 为基于借款企业在获得借款当年以及未来两年业绩表现。 结果显

示淤,从企业未来 2 年盈利能力来看,借款来自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除了 2004 年显著偏低

以外,其余年份与同样本回归的结果都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区域性商业银行的结果一

样,不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 然而从未来控股股东掏空程度来看,借款来自股份制商

业银行的企业控股股东掏空程度显著低于其他商业银行,而借款来自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的企业控股股东掏空程度显著高于其他银行。 这意味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贷款的后

续监督过程中是否能够发挥积极作用仍是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地方,也对国有银行

未来进一步改革方向具有重大的引导意义。

表 5摇 贷款来自不同类型银行的企业未来绩效表现

获得长期借款当年以及未来 2 年的平均盈利能力(EBIT /总资产)

获得贷款的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全部年份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0郾 043**

( - 1郾 94)- 0郾 012

( - 0郾 50)1郾 526(0郾 68)

- 0郾 012( - 0郾 89)

- 0郾 023( - 0郾 82)

0郾 237(0郾 59)

股份制商业银行0郾 003(0郾 10)

- 0郾 013( - 0郾 39)

- 1郾 057( - 0郾 33)

0郾 012(0郾 66)

0郾 009(0郾 21)

- 0郾 212( - 0郾 34)

区域性商业银行(城商行 & 农商行)

0郾 014(0郾 23)

- 0郾 057( - 1郾 23)

- 1郾 076( - 0郾 23)

- 0郾 0003( - 0郾 01)

0郾 087(1郾 59)

- 0郾 180( - 0郾 20)

观测个数 251 255 298 405 383 1337

获得长期借款当年以及未来 2 年的平均控股股东掏空程度(FAC)

获得贷款的年份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全部年份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0郾 014(1郾 34)

0郾 005(0郾 58)

0郾 023**

(2郾 11)0郾 008(1郾 28)

0郾 006(1郾 07)

0郾 008***

(2郾 86)

股份制商业银行0郾 005(0郾 36)

- 0郾 012( - 0郾 95)

- 0郾 027*

(0郾 085)- 0郾 005

( - 0郾 59)- 0郾 001

( - 0郾 08)- 0郾 009*

( - 1郾 70)区域性商业银行(城商行 & 农商行)

- 0郾 021( - 0郾 73)

- 0郾 009( - 0郾 54)

- 0郾 013( - 0郾 56)

- 0郾 003( - 0郾 22)

- 0郾 004( - 1郾 28)

- 0郾 005( - 1郾 42)

观测个数 253 265 307 411 388 2016

摇 摇 注:表格中的每个回归数字皆为单独回归的系数,主要回归模型和控制变量可参考模型(2);此外,由于城商行和

农商行样本数量偏小,因此本表将二者合并在一起进行检验。*,**,***分别表示在 10% ,5%和 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

(二)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定价水平与企业贷款成本

尽管央行在 2004 年 10 月以后完全放开了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的上限,经过近十多

年的发展,商业银行主要贷款利率仍集中在基准利率的[0郾 9,1郾 1]倍的区间内。 将本文

淤 受篇幅所限,此处仅列示了具有代表性的未来盈利能力表现和未来以控股股东掏空为衡量变量的代理问题

表现。

Page 11: 银行信贷配置 信用风险定价 与企业融资效率...1999~2008年期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借款余额变化数据,发现银行在放贷过程 中一直较为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与Podpiera(2006)和Bailey等(2010)的研究结论并不

2013 年第 11 期 银行信贷配置、信用风险定价与企业融资效率 65摇摇摇

搜集的长期借款数据按 1999 ~ 2005 和 2006 ~ 2012 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淤,发现两个区间

的分布无较显著差别。 图 1 则按照贷款来源银行的利率浮动空间统计,五家大型国有商

业银行和 12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集中在利率下浮 10% 和基准利率两个区间内,大致

都在 46%左右,其次为基准利率上浮 10%的贷款,比重分别约为 21%和 18% 。

图 1摇 长期贷款定价区间分布

(数据来源:手工搜集)

此外,本文继续在贷款来源银行细分的样本基础上,从信用风险定价的角度对企业贷

后绩效做了简单的回归。 结果发现,贷款主要来自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企业在获得贷款

当年无论是其借款利率低于基准利率(SCB 定义为信用风险较低的好企业)还是借款利

率高于基准利率(SCB 定义为信用风险较高的差企业),其未来的长期盈利能力并不具有

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性;而贷款来自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企业则体现出了较显著的差异,即贷款利率越低的企业在未来 2 年的盈利水平要显著高于贷款利率高的企业。 贷款来源

于城商行的企业样本也不具有显著区别。 农商行和外资银行因样本数量过低而不能进行

统计回归。

淤 划分的依据主要为主要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初步完成,利率的去监管化改革影响等因素。 此外,图 1 中,虽然央行规定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不能低于基准利率的 10% ,但由于某些企业享有特殊政策优惠或者补贴,会出现基

准利率下浮 10%以下甚至更多这样的贷款利息数据。

Page 12: 银行信贷配置 信用风险定价 与企业融资效率...1999~2008年期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借款余额变化数据,发现银行在放贷过程 中一直较为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与Podpiera(2006)和Bailey等(2010)的研究结论并不

66摇摇摇 总第 401 期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中国银行业从 1978 年至今一直处于渐进改革过程中,但从 2003 年底开始的股份制

改革是对银行业的一次彻底变革,在这一改革过程中,商业银行的信贷筛选和定价是否体

现出市场化的配置行为和定价能力? 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如何? 不同类型的银行配置

效率是否有差异? 本文利用 2004 ~ 2011 年手工搜集的长期贷款数据,考察了这一期间银

行信贷配置行为对企业贷款融资效率的影响。 实证结果发现:商业银行的信贷发放与企

业财务业绩、代理成本的敏感度得到显著增强,好的财务业绩、较低的代理成本以及较高

的商业信用有助于企业以较低的融资成本获得更多的银行贷款融资。 这一结论与孙亮和

柳建华(2011)的研究具有一致性,但是对银行信用风险定价功能的检验结果发现,企业

良好的盈利能力以及较好的治理结构并不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对银行类型进行

细分后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信贷筛选与风险定价能力要强于其他类型银行。 本文结

果意味着,尽管银行业股份制改革以来商业银行的信贷配置效率得到改善,但在利率管制

尚未完全放开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对企业信用风险进行合理定价的能力仍然有限。本文的研究为银行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方向提供了重要实践路径:随着利率市场化

的展开,商业银行以往依靠垄断性利差放贷的利息收入模式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但同时这

也成为优质银行提高信贷配置效率和风险定价能力的机遇。 在未来银行业改革过程中,加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定价能力方面的改革,不仅是银行业自身推动业务模式创新和获

取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充分发挥银行解决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中介功能,降低企

业融资成本,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 考 文 献

[1]高雷, 何少华, 黄志忠 郾 公司治理与掏空 郾 经济学季刊 郾 2006, 5(4):1157 ~ 1178郾[2]胡奕明, 谢诗蕾 郾 银行监督效应与贷款定价———来自上市公司的一项经验研究 郾 管理世界 郾 2005(5):27 ~ 36郾[3]毛捷和张学勇,2009,《基于亚式期权模型的贷款定价研究———来自中国的经验事实与理论模型》,《金融研究》,第

4 期,71 ~ 83 页。[4]孙亮和柳建华,2011,《银行业改革、市场化与信贷资源的配置》,《金融研究》,第 1 期 郾 94 ~ 109 页。[5]祝继高、陆正飞、张然和叶康涛,2009,《银行借款信息的有用性与股票投资回报———来自 A 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

据》,《金融研究》,第 1 期,122 ~ 135 页。[6]Allen, F郾 , Qian, M郾 , Qian, J郾 , 2005郾 Law, finance,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郾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77, pp郾 57 ~ 116郾[7]Ang, J郾 S郾 ; R郾 A郾 Cole; and J郾 W郾 Lin郾 2000 “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郾 冶 Journal of Finance, 55,

pp郾 81 ~ 106郾[8]Bailey, W郾 , Huang, W郾 , and Yang, Z郾 S郾 2010, “Bank Loan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Some Evidence on Inside

Debt in a State - Controlled Banking System冶,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Vol郾 46, pp郾 pp郾 1795 ~1830郾

[9]Berger, A郾 , Udell, G郾 , 2006郾 A more complete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ME finance郾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30, 2945 ~ 2966郾

Page 13: 银行信贷配置 信用风险定价 与企业融资效率...1999~2008年期间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披露的借款余额变化数据,发现银行在放贷过程 中一直较为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与Podpiera(2006)和Bailey等(2010)的研究结论并不

2013 年第 11 期 银行信贷配置、信用风险定价与企业融资效率 67摇摇摇

[10]Bertrand, M郾 Schoar, A郾 and Thesmar郾 D郾 2007郾 Banking Deregulation and Industry Structure: Evidence from theFrench Banking Reforms of 1985郾 The Journal of Finance,Volume 62, Issue 2, pp郾 597 ~ 628郾

[11]King, R郾 , and Levine, R郾 1993a, Finance and growth: Schumpeter might be right,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08, pp郾 717 ~ 738郾

[12]La Porta, R郾 Lopez - de - Silanes, F郾 and Shleifer, A郾 2002, Government ownership of banks, Journal of Finance 62,pp郾 265 ~ 302郾

[13]Lu, Z郾 F郾 , Zhu J郾 G郾 , and Zhang, W郾 N郾 2012郾 Bank discrimination, holding bank ownership, and economic conse鄄quences: Evidence from China郾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36, pp郾 341 ~ 354郾

[14]Marco D郾 R郾 and Thomas H郾 2002郾 Banks as Catalysts for Industrialization郾 Journal of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11):366 ~ 397郾

[15]Merton R郾 , Bodies Z郾 1995郾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Financial Environment, D郾 B郾 Crane, et郾 al郾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郾 ,Harvard business School郾

[16]Merton, R郾 C郾 1993郾 Operation and regulation in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 functional perspective郾 In Operation andregulation of financial markets, ed郾 P郾 Englund郾 Stockholm: Economic Council郾

[17]Podpiera郾 R郾 , 2006郾 Progress in China蒺s Banking Sector Reform - Has Bank Behavior changed? IMF working paper郾[18]Rajan, R郾 G郾 1992郾 Insiders and outsiders: The choice between informed and arm蒺s - length debt郾 Journal of Finance 47

(4),pp郾 1367 ~ 1400郾[19]Sapienza, P郾 , 2004, The effects of government ownership on bank lending,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72, pp郾

357 ~ 384郾[20]Weinstein D郾 E郾 and Yafeh Y郾 1998郾 On the cost of a bank centered financial system: evidence from the changing main

bank relations in Japan郾 Journal of Finance, (53):635 ~ 672郾

Bank Allocation Behavior, Credit Pricing and Firm Financing Efficiency

SUN Huixia摇 CHEN Jinming摇 CHEN Yunsen

(School of Public Finance,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tional Developmentand Reform Commission; School of Accountancy,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bstract: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s the effects of banks蒺 credit allocation behaviors and credit pri鄄cing abilities as financial intermediaries on firms蒺 loan availability and financing cost during the period of joint -stock system reform郾 By using the long - term loan data during 2004 ~ 2011,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goodfirms with higher ROA, lower agency cost and higher business credit can get more loans, but can蒺t reduce theirfinancing cost from banks郾 Findings also suggest that the state - owned enterprises蒺 financing cost is significantlylower than that of private enterprises郾 Maintaining relationships with more banks can help firms get more loansbut make no effect on their financing cost郾 Furthermore, joint - stock commercial banks蒺 are better than largestate - owned commercial banks both on credit allocation and pricing ability郾 The above results mean that thebanking credit allocation efficiency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e joint - stock system reform郾 Howev鄄er, loan pricing 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remains limited despite the liberalization of lending rate caps from2004郾 This study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for banking credit pricing reform and the promotion of market -based reform of interest rates by People蒺s Bank of China郾Key words: Bank reform, Credit screening, Credit risk pricing, Loan availability, Financing cost

(责任编辑:李景农)(校对: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