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 守望相助 - fjsen.comfjrb.fjsen.com/fjrb/images/2020-07/16/10/2020071610_pdf.pdf ·...

1
责任编辑: 钟真 电话:( 0591 87095972 2020年7月16日 星期四 10 厦门观察 本报讯(记者 吴在平 通讯员 乐张鋆) 日,为进一步深化政银企共建,了解厦门市中小微 企业融资增信基金(以下简称“增信基金”)落实情 况,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协同厦门市财政局、厦门市 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共同走进翔安区制造业企业, 为企业精准把脉、靶向施策,进一步助力企业在疫 情防控常态化下实现健康发展。 据了解, 3 30 日,厦门市财政局会同市金融 监管局与各区(管委会)、各试点银行共同设立了 16 亿元的增信基金,帮助实现中小微企业融资“降 低门槛、提高额度、简化手续、加快放款”的目标。 作为增信基金首批四家试点银行之一,兴业 银行厦门分行第一时间推动增信基金投放与落 地,通过“纯信用贷款”与“抵押增信”创新模式,助 力全市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增信基金开办不到 两个月,该行累计受理增信基金贷款 57 笔,金额 3.61 亿元;累计备案 36 笔,金额 1.82 亿元,金额与 笔数均位居试点银行前列。 厦门政银企三方互动谋发展 本报讯(记者 田圆 通讯员 厦法宣) 近日, 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关于建立证券纠纷示范 判决机制的规定(试行)》正式发布,系全省首发。 近年来,随着中小投资者维权意识增强,群 体性证券纠纷逐年上涨,面临投诉者诉讼人数 多、诉讼周期较长、投资者地理位置较为分散以 及维权诉讼能力不强等问题,厦门金融司法协同 中心此次发布的规定,针对示范判决机制的适用 范围、启动程序、审理要求、专业支持、示范效力 及司法公开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规定,是厦门金融 司法协同中心服务厦门建设金融强市的又一重 要创新举措。 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 建立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 本报讯(记者 杨珊珊 盖宣忠 通讯员 石青 青) 近日,厦门大学医学院消化病学系成立大会 暨厦门大学新医科消化病学高峰论坛在厦举行, 厦门大学医学院消化病学系在会上成立。 此次成立的厦门大学医学院消化病学系挂靠 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厦门大学医学院成 立的首个临床科系,教师队伍由厦大 10 家附属医 院以及厦大 7 个学院的教授组成。 厦门大学医学院 成立首个临床科系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简讯 本报讯 (记者 施辰静) 13 日晚,厦门路桥 体育产业集团与金龙客车签署合作协议,金龙客 车旗下中国首款商用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 正式落地环东海域浪漫线。 8 1 日起,市民便可 以在环东海域滨海浪漫线一边零距离体验这款 L4 级别高度自动化无人驾驶汽车的前沿科技,一 边欣赏沿途海景。 同时,福建首个海岸赛艇训练基地也正式落 户环东海域新城。 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 有了无人驾驶车 8月1日起,市民可零距离体验 凝聚侨胞力量汇集侨界爱心 合力纾困解难抱团共克时艰 “在口罩送到的前一天,恰逢马来西亚 当地部分有限解禁,市民可以上街,但上街 也买不到口罩,药店里也没有,你们送来的 1 万只口罩犹如雪中送炭、千里送暖,在海 外的同胞有您,很幸福,除了感恩,还是感 恩。”马来西亚侨生公会给厦门市归国华侨 联合会发来的感谢函中,满满的感激之情 浸透纸背。 这是对不久前海外华侨华人同胞众志 成城支援国内的最新回馈,也是对海外侨胞 最深切的关怀。 疫情牵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作为国内 重点侨乡,从疫情暴发伊始,厦门市侨联就 100 多家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和 200 多家侨 资企业及海外顾问(委员)、港澳顾问(委员) 发出倡议书、吁请书,号召海内外侨胞同舟 共济、各尽所能,抱团共克时艰。广大海外侨 胞、在厦侨商、归侨侨眷迅速响应,慷慨解 囊,万众一心的抗疫鸿篇由此谱就新加坡华源会、南美洲闽南同乡联谊总 会、加拿大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菲律 宾漳厦龙同海总会(商会)、柬埔寨福建总商 会、越南妈祖文化基金会、意大利威尼托华 侨华人工商联合会……众多海外侨团跑遍 各地商场、药店、工厂,购置防疫物资,快速 空运回国支援; 厦门侨商会、市侨联青年委员会发动会 员,募款采购防疫物资捐赠给一线医务人 员,侨商会会员单位禹洲集团设立 1500 元抗击疫情专项基金,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 500 万元; 各区侨联和高校侨联发挥基层侨联联 系海外乡亲直接和紧密的优势,外引内联, 广泛动员海内外乡亲和社团,为祖国和家乡 抗击疫情作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厦门市侨联发动, 涵盖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侨界,累计 捐赠款物折人民币达 1000 多万元,捐赠包括 医用口罩、防护服、隔离衣、医用手套、护目 镜、测温仪、酒精、消毒液等在内的大量防疫 物资。 凝聚侨力,发动侨胞,纾困解难。新冠肺 炎疫情发生后,社会各界和港澳台同胞、海 外侨胞捐款捐物,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 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 发挥海外社团厦门总部平台作用 牵线搭桥构筑海内外抗疫大通道 疫情暴发初期,相关通道尚未打通和 理顺,海外捐赠物资运输因国际航班减少、 取消,报送通关繁琐,而变得困难重重。新 加坡华侨王先生要紧急运送首批捐赠物资 5000 只口罩、 1 万个手套给厦门市侨联,当 时就遭遇了这样的困境。 市侨联工作领导小组在得知情况后, 紧急联系厦航驻新加坡办事处协调航班, 最终争取到一个舱位放送 21 箱物质;在新 加坡登机出关后,同时紧急联系厦门市抗 疫指挥部,协调厦门海关,开辟绿色通道, 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最终顺利通关,前后 仅耗时一天多。 厦门市侨联领导放弃假期休息,积极奔 走海关、厦航、机场等协调沟通,并带领党员 干部到机场接货搬运,以最快速度将防疫救 援物资从机场接收,移交市防疫指挥部。 而于 2018 年成立的海外华侨华人社团 厦门联络总部(已有五大洲 43 个国家和地 区的 83 个华侨华人社团入驻,以下简称“联 络总部”),也充分发挥平台作用,牵线搭 桥,构筑起一条海内外同心抗疫的国际大 通道。 巴西孙先生在往国内运送捐赠物资过程 中,因厦航部分航线未开通导致无法将物资 运至厦门,联络总部在了解到实际困难后,马 上通过厦门市红十字会出公函协调国航提供 运输便利。 为克服时差造成的不便,确保与海外侨 团的信息通畅,联络总部工作人员 24 小时 手机开机、微信在线,收集国内外航班停航 动态信息,为海外侨团运输准备提供参考。 在国内防疫物资紧缺阶段,联络总部及 时发出吁请书,得到众多海外华侨华人社团 积极响应,他们一方面克服各种困难采购防 疫物资发往国内,另一方面迅速搜寻提供境 外防疫物资厂商信息,帮助对接,带动一批 非入驻总部的友好社团共同参与。 万水千山,无法阻隔血浓于水的血脉亲 情;危难关头,不会缺失广大侨胞的大义担 当、守望相助。 收集反映侨商实际困难问题 多策并举助推侨企复工复产 厦门国仲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港资侨 企,位于同安工业园区,作为干果蜜饯的外 销型企业,其原材料来源特别倚重进口,复 工复产以来,其复工率接近 100%,订单也没 有问题,但受疫情影响,防疫物资及原材料 的进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知悉企业困难后,厦门市侨联领导 带队前往企业送去防疫口罩,协助反映相 关困难和问题。目前,企业已开足马力全力 生产,满足国内外订单需求。 国内疫情趋于平稳后,市侨联便马不 停蹄走访本市侨资企业,收集反映侨商、侨 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侨企在抓实抓 细疫情防控的同时,推动有序复工复产。 推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 的工程实务问题解答》《企业防控新型冠状 病毒内部管理指引》等,详细解析复工复产 的保障措施、疫情防控服务,为企业依法合 规、安全快速地度过疫情期和开展生产自 救、复工投产提供参考和便利。 邀请税务局干部线上直播宣讲厦门税 收优惠政策,以及疫情期间相关税收优惠 政策,在线答疑解惑,全力推动企业的复 工、开工,在生产第一线凝聚起侨企、侨胞 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厦门市、区侨联领导深入一线,走访侨 资企业及在厦境外侨团侨领等,及时宣传 防控工作政策措施,指导服务海外返乡侨 胞疫情防控工作,多渠道共同做好海外侨 胞宣传引导工作,增强疫情防护和自我保 护意识。 内防疫情反弹外防疫情输入 支持海外侨胞科学防疫抗疫 为回馈海外侨胞,厦门市侨联组织、参 与多批次的向海外社团捐赠防疫物资活 动,与海外侨胞共同抗疫、共渡难关。 国外疫情暴发后,为内防反弹、外防输 入,市侨联设立 24 小时值班热线电话,及时 解答国内防控疫情政策措施,劝导非必要 人员流动。从 3 月初至今,累计接听电话近 600 通。 市侨联与疫情严重区域的海外重点社 团建立联络员制度,密切关注海外最新疫 情,及时传递党中央对海外侨胞的关心、爱 护,对海外游子的牵挂惦念。 “亲爱的海外侨胞乡亲、港澳台同胞, 欢迎回家,祖(籍)国是您坚强的后盾。您的 支持我们始终铭记。斗阵来抗疫, Amoy 最团结。”在市级定点隔离酒店,返乡的海 外侨胞收到来自厦门市侨联与市委统战部 (市侨办)、市台港澳办联名写给侨胞的一 封信以及爱心礼物、温馨慰问卡、健康服务 卡等,让他们感受家乡人民的情义和侨联 组织的温暖。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现场,厦门侨界志 愿者变身成为“宣传员”“劝导员”“监督 员”,合力抗疫,点滴行动,无私奉献。 市侨联主动向海外侨胞推荐国内远程 医疗服务平台,提供网络远程咨询服务,答 疑释惑,支持海外侨胞科学防疫抗疫。 作为海外侨胞的“娘家人”,厦门市各 级侨联组织将持续与有关部门通力配合, 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海外侨胞纾困解难,稳 侨心、暖侨心、聚侨心。 风雨同舟 守望相助 —厦门市侨联倡议、助力海内外侨胞共抗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本报记者 陈挺 通讯员 质文 3月,厦门市侨联与市侨办联 合筹备防疫物资,向澳大利亚、日 本、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 宾、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22家闽 籍、厦门籍海外社团,捐赠20万只 医用一次性口罩。 4月,厦门市侨联与厦门南普 陀寺慈善会、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 基金会,在不到一周内,紧急筹措 81万只一次性非医用防护口罩,分 别捐赠菲律宾福建总商会、菲律宾 菲华联谊总会、菲律宾厦门联谊会、 菲律宾中信慈善基金会、菲律宾漳 厦龙同海总会(商会)等 9 个菲律宾 重点侨社及有关机构。 5月,根据海外疫情发展和海 (境)外侨社的实际需求,厦门市侨 联继续筹措6万只一次性非医用防 护口罩,分别捐赠给马来西亚、印 尼、缅甸等国家和我国香港的6家 侨社。 截至5月,厦门市各级侨联及 侨界人士,向17个国家和地区的 102个社团及有关机构,累计捐赠 口 罩 160 多 万 只 、20 多 万 只 医 用 手 套、200 件 医 用 防 护 服 。 厦门市侨联捐赠 海(境)外防疫物资一览 “一衣带水中菲情,四海同 盼春来到”“千里不辞行路远, 青山一道共风雨”……疫情当 下,当千万里之外的海内外侨 胞接到来自祖国的一箱箱爱心 物资,看到如此直击心灵深处 的暖心祝福语时,内心涌动着 最深切的温暖与感动。 近日,菲律宾漳厦龙同海 总会、商会理事长曾佳龙专程 拜访厦门市侨联表达谢意,他 表示:“口罩的及时送达,给我 们海外侨胞战胜疫情以极大 的鼓舞,无论身在何处,祖国 永远是我们海外侨胞的坚强 靠山,侨联是我们温暖的侨友 之家。” 山河有恙,四海同心;风 雨同舟,守望相助。急侨胞之 所急,助侨胞之所需,想侨胞 之所想,厦门市侨联发起倡 议,联合海内外侨胞共同抗击 新冠肺炎疫情的背后,留下一 长串闪光的镜头和印记它们是,海外华侨华人及 侨团迅速发动爱心捐助,积极 购置防疫物资快速空运回国 支援的拳拳爱国心、殷殷故乡 情; 它们是,侨界志愿者们挺 身而出、踊跃参与,协助做好 消毒、宣传、值班、入户等疫情 防控工作中随处可见的“逆 行”的身影; 它们是,厦门市侨联积极 穿针引线、多方奔走,协调出 入境、组织抗疫物资捐赠海 外、协助侨企复工复产过程中 忙碌的背影。 历史,将铭记这一切。 本报讯(记者 林泽贵 盖宣忠) 近日,鼓浪 屿第三批历史风貌建筑共计 48 栋经厦门市政府 认定,在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公布。至 此,鼓浪屿已认定的历史风貌建筑增至 439 栋。 新认定 48 栋的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包括重 点保护历史风貌建筑 12 栋、一般保护历史风貌建 36 栋,具有保护价值高、建筑保存完好等特点。 其中,有 3 栋建筑为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分 别为鼓新路 46 号的宏宁医院、市场路 66 号的黄氏 小宗及黄氏小宗后厝,保护价值较高;还包含 2 红色文化遗产,即位于鼓浪屿泉州路 54 号的中共 厦门中心市委联络站旧址、鼓浪屿虎巷 8 号的中 共福建省委机关旧址。 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 再添 48 栋 合计439栋 厦门市侨联向海(境)外侨社捐赠第三批防疫物资。 (资料图片)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相关链接 7 8 日,厦门翔安区刘五店迎来一桩喜 事,新人孙永运和范亚倩喜结连理。特殊的 是,这场婚礼在厦门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 征地拆迁的现场举办,婚礼过后,这处小院即 将被拆除。 现场,还迎来几位特殊的客人,翔安区委 副书记叶晓东、区政府副区长林生海、区政协 副主席徐得志,三位区领导送来一份特殊的 礼物,一对刻有新郎和新娘姓名的茶壶 (如 图,刘小东摄) 。“送壶送福,壶中纳福。祝福 新人百年好合,永结同心。”林生海说。 “婚礼结束我们就搬新家” 这是位于刘五店附近的一栋三层小洋 房,经一番装扮,孙家的小院焕然一新。当 18 时许,一场搬迁前夕的婚礼开始了。 亲朋好友来了,左邻右舍来了,甚至连 已搬走的老邻居也赶回来了,给孙家办喜事 搭把手。按农村风俗,孙永运的父亲孙东海 在楼外空地摆起桌椅,请厨师掌勺,办起简 单的酒席接待亲友。 这场特殊的婚礼,对孙永运来说,必将 是终生难忘的回忆。 孙东海说,他在这里出生与成长,七八 年前,他拆掉解放前建的石条房,重建了现 在的花园小洋房,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自己 攒钱建起来的,有点舍不得,“但家里人都 明白,新城建设是大事,自己的事情是小 事”。 孙永运说,婚期当前,他与家人一起协 商,要积极配合征拆组的工作,决定举办完 婚礼后马上搬家,但在拆迁之前,想在这个 生活 20 多年的地方,留下一个美好的回 忆。妻子范亚倩说,就是想跟先生在他小时 候生活的地方,完成自己人生中这一最重要 的时刻。 “我们绝不拖后腿,婚礼结束我们就搬 新家。”孙家人准备搬到翔安区新店镇洪前 一带暂住。孙东海说,临时住所也是东部体 育会展新城片区翔安分指挥部帮忙协调的, 毛坯房,租金不贵。 新地标将在这里崛起 自征拆以来,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翔 安分指挥部领导深入基层,干部沉到一线,倾 听民意,为民解忧。 人性化征拆举措,在厦门体育会展新城征 拆过程中常常出现。翔安区组织文艺团队走进 征拆社区,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组织捐款 活动慰问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组织好专项工 作组开展过渡安置、租房、搬家服务保障和矛 盾纠纷调解,特别是为 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和 60 岁以上行动不便老人解决好过渡安置房。 目前,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各项工作 进展顺利,为 8 月底前完成刘五店和桂园整 村搬迁打下坚实基础。从 6 6 日启动正式商 谈,截至 7 8 日,涉及刘五店、桂园村整村搬 迁房屋已完成签约 95%不久的将来,厦门高质量发展的新地 —东部体育会展新城就在这里崛起。 说起未来的新家,孙东海与孙永运父子 满怀期待,他们将被安置在东部体育会展新 城片区的会展嘉园。按计划, 3 年后可入住新 房,享受东部体育会展新城内完善的新城配 套。就如同刘五店的乡亲们所说的那样:“搬 迁并没有远离故乡,未来我们还是生活居住 在这片故土上,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享受 更加高水平的城市生活便利。” 拆迁现场上的一场特殊婚礼 本报记者 林丽明 陈挺 通讯员 林瑞声 本报讯(记者 廖丽萍 实习生 曹冉) 近日, 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办收到陶然北岸小区居民 送来的一面锦旗。 原来,在小区围墙北侧的山坡上,一片绿化植 被被人为破坏,开垦出多块菜地。多年来,荒地开 垦屡禁不止,面积不断扩大,成了居民的一件忧心 事。了解居民诉求后,街道随即联合区城管和区市 政园林局等部门,对被开垦的菜地进行处理。 同时,考虑到周边整体环境的修复和提升,街 道还与区市政园林局一道为清理过后的荒地换上 新装。如今,一排排整齐的观赏植物取代杂乱的菜 地,成为小区门前的一道新风景。 时下,在小区党支部的带领下,业委会、物业和 居民正行动起来,建设电动车集中充电桩、改造小 区老旧设备、解决停车难题,加快建设美丽家园。 荒地换新装

Transcript of 风雨同舟 守望相助 - fjsen.comfjrb.fjsen.com/fjrb/images/2020-07/16/10/2020071610_pdf.pdf ·...

Page 1: 风雨同舟 守望相助 - fjsen.comfjrb.fjsen.com/fjrb/images/2020-07/16/10/2020071610_pdf.pdf · 发出倡议书、吁请书,号召海内外侨胞同舟 共济、各尽所能,抱团共克时艰。广大海外侨

责任编辑: 钟真 电话:(0591)87095972 2020年7月16日 星期四

10厦门观察

本报讯(记者 吴在平 通讯员 乐张鋆) 近日,为进一步深化政银企共建,了解厦门市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以下简称“增信基金”)落实情况,兴业银行厦门分行协同厦门市财政局、厦门市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共同走进翔安区制造业企业,为企业精准把脉、靶向施策,进一步助力企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实现健康发展。

据了解,3 月 30 日,厦门市财政局会同市金融监管局与各区(管委会)、各试点银行共同设立了16亿元的增信基金,帮助实现中小微企业融资“降低门槛、提高额度、简化手续、加快放款”的目标。

作为增信基金首批四家试点银行之一,兴业银行厦门分行第一时间推动增信基金投放与落地,通过“纯信用贷款”与“抵押增信”创新模式,助力全市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增信基金开办不到两个月,该行累计受理增信基金贷款 57 笔,金额3.61 亿元;累计备案 36 笔,金额 1.82 亿元,金额与笔数均位居试点银行前列。

厦门政银企三方互动谋发展

本报讯(记者 田圆 通讯员 厦法宣) 近日,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关于建立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的规定(试行)》正式发布,系全省首发。

近年来,随着中小投资者维权意识增强,群体性证券纠纷逐年上涨,面临投诉者诉讼人数多、诉讼周期较长、投资者地理位置较为分散以及维权诉讼能力不强等问题,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此次发布的规定,针对示范判决机制的适用范围、启动程序、审理要求、专业支持、示范效力及司法公开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规定,是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服务厦门建设金融强市的又一重要创新举措。

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建立证券纠纷示范判决机制

本报讯(记者 杨珊珊 盖宣忠 通讯员 石青青) 近日,厦门大学医学院消化病学系成立大会暨厦门大学新医科消化病学高峰论坛在厦举行,厦门大学医学院消化病学系在会上成立。

此次成立的厦门大学医学院消化病学系挂靠在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厦门大学医学院成立的首个临床科系,教师队伍由厦大 10 家附属医院以及厦大 7个学院的教授组成。

厦门大学医学院成立首个临床科系

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简 讯

本报讯(记者 施辰静) 13 日晚,厦门路桥体育产业集团与金龙客车签署合作协议,金龙客车旗下中国首款商用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正式落地环东海域浪漫线。8 月 1 日起,市民便可以在环东海域滨海浪漫线一边零距离体验这款L4 级别高度自动化无人驾驶汽车的前沿科技,一边欣赏沿途海景。

同时,福建首个海岸赛艇训练基地也正式落户环东海域新城。

环东海域滨海旅游浪漫线有了无人驾驶车8月1日起,市民可零距离体验

凝聚侨胞力量汇集侨界爱心合力纾困解难抱团共克时艰

“在口罩送到的前一天,恰逢马来西亚当地部分有限解禁,市民可以上街,但上街也买不到口罩,药店里也没有,你们送来的1 万只口罩犹如雪中送炭、千里送暖,在海外的同胞有您,很幸福,除了感恩,还是感恩。”马来西亚侨生公会给厦门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发来的感谢函中,满满的感激之情浸透纸背。

这是对不久前海外华侨华人同胞众志成城支援国内的最新回馈,也是对海外侨胞最深切的关怀。

疫情牵动亿万中华儿女的心,作为国内重点侨乡,从疫情暴发伊始,厦门市侨联就向 100 多家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和 200 多家侨资企业及海外顾问(委员)、港澳顾问(委员)发出倡议书、吁请书,号召海内外侨胞同舟共济、各尽所能,抱团共克时艰。广大海外侨胞、在厦侨商、归侨侨眷迅速响应,慷慨解囊,万众一心的抗疫鸿篇由此谱就——

新加坡华源会、南美洲闽南同乡联谊总会、加拿大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菲律宾漳厦龙同海总会(商会)、柬埔寨福建总商会、越南妈祖文化基金会、意大利威尼托华侨华人工商联合会……众多海外侨团跑遍各地商场、药店、工厂,购置防疫物资,快速空运回国支援;

厦门侨商会、市侨联青年委员会发动会员,募款采购防疫物资捐赠给一线医务人员,侨商会会员单位禹洲集团设立 1500 万元抗击疫情专项基金,向湖北省红十字会捐赠 500万元;

各区侨联和高校侨联发挥基层侨联联系海外乡亲直接和紧密的优势,外引内联,广泛动员海内外乡亲和社团,为祖国和家乡抗击疫情作贡献。

据不完全统计,通过厦门市侨联发动,涵盖 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侨界,累计捐赠款物折人民币达 1000多万元,捐赠包括医用口罩、防护服、隔离衣、医用手套、护目镜、测温仪、酒精、消毒液等在内的大量防疫物资。

凝聚侨力,发动侨胞,纾困解难。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社会各界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捐款捐物,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

发挥海外社团厦门总部平台作用牵线搭桥构筑海内外抗疫大通道

疫情暴发初期,相关通道尚未打通和理顺,海外捐赠物资运输因国际航班减少、取消,报送通关繁琐,而变得困难重重。新加坡华侨王先生要紧急运送首批捐赠物资5000 只口罩、1 万个手套给厦门市侨联,当时就遭遇了这样的困境。

市侨联工作领导小组在得知情况后,紧急联系厦航驻新加坡办事处协调航班,最终争取到一个舱位放送 21 箱物质;在新加坡登机出关后,同时紧急联系厦门市抗疫指挥部,协调厦门海关,开辟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最终顺利通关,前后仅耗时一天多。

厦门市侨联领导放弃假期休息,积极奔走海关、厦航、机场等协调沟通,并带领党员干部到机场接货搬运,以最快速度将防疫救援物资从机场接收,移交市防疫指挥部。

而于 2018 年成立的海外华侨华人社团厦门联络总部(已有五大洲 43 个国家和地区的 83 个华侨华人社团入驻,以下简称“联络总部 ”),也充分发挥平台作用 ,牵线搭桥,构筑起一条海内外同心抗疫的国际大通道。

巴西孙先生在往国内运送捐赠物资过程中,因厦航部分航线未开通导致无法将物资运至厦门,联络总部在了解到实际困难后,马上通过厦门市红十字会出公函协调国航提供运输便利。

为克服时差造成的不便,确保与海外侨团的信息通畅,联络总部工作人员 24 小时手机开机、微信在线,收集国内外航班停航动态信息,为海外侨团运输准备提供参考。

在国内防疫物资紧缺阶段,联络总部及时发出吁请书,得到众多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积极响应,他们一方面克服各种困难采购防疫物资发往国内,另一方面迅速搜寻提供境外防疫物资厂商信息,帮助对接,带动一批非入驻总部的友好社团共同参与。

万水千山,无法阻隔血浓于水的血脉亲情;危难关头,不会缺失广大侨胞的大义担当、守望相助。

收集反映侨商实际困难问题多策并举助推侨企复工复产

厦门国仲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港资侨企,位于同安工业园区,作为干果蜜饯的外销型企业,其原材料来源特别倚重进口,复工复产以来,其复工率接近 100%,订单也没有问题,但受疫情影响,防疫物资及原材料的进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知悉企业困难后,厦门市侨联领导带队前往企业送去防疫口罩,协助反映相关困难和问题。目前,企业已开足马力全力生产,满足国内外订单需求。

国内疫情趋于平稳后,市侨联便马不停蹄走访本市侨资企业,收集反映侨商、侨企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侨企在抓实抓细疫情防控的同时,推动有序复工复产。

推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的工程实务问题解答》《企业防控新型冠状病毒内部管理指引》等,详细解析复工复产的保障措施、疫情防控服务,为企业依法合规、安全快速地度过疫情期和开展生产自

救、复工投产提供参考和便利。邀请税务局干部线上直播宣讲厦门税

收优惠政策,以及疫情期间相关税收优惠政 策 ,在 线 答 疑 解 惑 ,全 力 推 动 企 业 的 复工、开工,在生产第一线凝聚起侨企、侨胞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

厦门市、区侨联领导深入一线,走访侨资企业及在厦境外侨团侨领等,及时宣传防控工作政策措施,指导服务海外返乡侨胞疫情防控工作,多渠道共同做好海外侨胞宣传引导工作,增强疫情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

内防疫情反弹外防疫情输入支持海外侨胞科学防疫抗疫

为回馈海外侨胞,厦门市侨联组织、参与 多 批 次 的 向 海 外 社 团 捐 赠 防 疫 物 资 活动,与海外侨胞共同抗疫、共渡难关。

国外疫情暴发后,为内防反弹、外防输入,市侨联设立 24 小时值班热线电话,及时解答国内防控疫情政策措施,劝导非必要人员流动。从 3 月初至今,累计接听电话近600 通。

市侨联与疫情严重区域的海外重点社团建立联络员制度,密切关注海外最新疫情,及时传递党中央对海外侨胞的关心、爱护,对海外游子的牵挂惦念。

“亲爱的海外侨胞乡亲、港澳台同胞,欢迎回家,祖(籍)国是您坚强的后盾。您的支持我们始终铭记。斗阵来抗疫,Amoy 郎最团结。”在市级定点隔离酒店,返乡的海外侨胞收到来自厦门市侨联与市委统战部

(市侨办)、市台港澳办联名写给侨胞的一封信以及爱心礼物、温馨慰问卡、健康服务卡等,让他们感受家乡人民的情义和侨联组织的温暖。

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现场,厦门侨界志愿 者 变 身 成 为“ 宣 传 员 ”“ 劝 导 员 ”“ 监 督员”,合力抗疫,点滴行动,无私奉献。

市侨联主动向海外侨胞推荐国内远程医疗服务平台,提供网络远程咨询服务,答疑释惑,支持海外侨胞科学防疫抗疫。

作为海外侨胞的“娘家人”,厦门市各级侨联组织将持续与有关部门通力配合,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海外侨胞纾困解难,稳侨心、暖侨心、聚侨心。

风雨同舟 守望相助——厦门市侨联倡议、助力海内外侨胞共抗新冠肺炎疫情纪实

□本报记者 陈挺 通讯员 质文

3 月,厦门市侨联与市侨办联合筹备防疫物资,向澳大利亚、日本、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 22 家闽籍、厦门籍海外社团,捐赠 20 万只医用一次性口罩。

4 月,厦门市侨联与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在不到一周内,紧急筹措81万只一次性非医用防护口罩,分别捐赠菲律宾福建总商会、菲律宾菲华联谊总会、菲律宾厦门联谊会、菲律宾中信慈善基金会、菲律宾漳厦龙同海总会(商会)等 9个菲律宾重点侨社及有关机构。

5 月,根据海外疫情发展和海(境)外侨社的实际需求,厦门市侨联继续筹措 6万只一次性非医用防护口罩,分别捐赠给马来西亚、印尼、缅甸等国家和我国香港的 6 家侨社。

截至 5 月,厦门市各级侨联及侨界人士,向 17 个国家和地区的102 个社团及有关机构,累计捐赠口罩 160 多万只、20 多万只医用手套、200件医用防护服。

厦门市侨联捐赠海(境)外防疫物资一览

“一衣带水中菲情,四海同盼春来到”“千里不辞行路远,青山一道共风雨”……疫情当下,当千万里之外的海内外侨胞接到来自祖国的一箱箱爱心物资,看到如此直击心灵深处的暖心祝福语时,内心涌动着最深切的温暖与感动。

近日,菲律宾漳厦龙同海总会、商会理事长曾佳龙专程拜访厦门市侨联表达谢意,他表示:“口罩的及时送达,给我们海外侨胞战胜疫情以极大的鼓舞,无论身在何处,祖国永远是我们海外侨胞的坚强靠山,侨联是我们温暖的侨友之家。”

山河有恙,四海同心;风雨同舟,守望相助。急侨胞之所急,助侨胞之所需,想侨胞之所想,厦门市侨联发起倡议,联合海内外侨胞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背后,留下一长串闪光的镜头和印记——

它们是,海外华侨华人及侨团迅速发动爱心捐助,积极购置防疫物资快速空运回国支援的拳拳爱国心、殷殷故乡情;

它们是,侨界志愿者们挺身而出、踊跃参与,协助做好消毒、宣传、值班、入户等疫情防控工作中随处可见的“逆行”的身影;

它们是,厦门市侨联积极穿针引线、多方奔走,协调出入境、组织抗疫物资捐赠海外、协助侨企复工复产过程中忙碌的背影。

历史,将铭记这一切。

本报讯(记者 林泽贵 盖宣忠) 近日,鼓浪屿第三批历史风貌建筑共计 48 栋经厦门市政府认定,在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公布。至此,鼓浪屿已认定的历史风貌建筑增至 439栋。

新认定 48 栋的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包括重点保护历史风貌建筑 12 栋、一般保护历史风貌建筑 36 栋,具有保护价值高、建筑保存完好等特点。其中,有 3 栋建筑为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分别为鼓新路 46号的宏宁医院、市场路 66号的黄氏小宗及黄氏小宗后厝,保护价值较高;还包含 2 处红色文化遗产,即位于鼓浪屿泉州路 54 号的中共厦门中心市委联络站旧址、鼓浪屿虎巷 8 号的中共福建省委机关旧址。

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再添48栋合计439栋

厦门市侨联向海(境)外侨社捐赠第三批防疫物资。(资料图片)

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相关链接

7月 8日,厦门翔安区刘五店迎来一桩喜事,新人孙永运和范亚倩喜结连理。特殊的是,这场婚礼在厦门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征地拆迁的现场举办,婚礼过后,这处小院即将被拆除。

现场,还迎来几位特殊的客人,翔安区委副书记叶晓东、区政府副区长林生海、区政协

副主席徐得志,三位区领导送来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对刻有新郎和新娘姓名的茶壶(如图,刘小东 摄)。“送壶送福,壶中纳福。祝福新人百年好合,永结同心。”林生海说。

“婚礼结束我们就搬新家”这是位于刘五店附近的一栋三层小洋

房,经一番装扮,孙家的小院焕然一新。当天 18时许,一场搬迁前夕的婚礼开始了。

亲朋好友来了,左邻右舍来了,甚至连已搬走的老邻居也赶回来了,给孙家办喜事搭把手。按农村风俗,孙永运的父亲孙东海在楼外空地摆起桌椅,请厨师掌勺,办起简单的酒席接待亲友。

这场特殊的婚礼,对孙永运来说,必将是终生难忘的回忆。

孙东海说,他在这里出生与成长,七八年前,他拆掉解放前建的石条房,重建了现在的花园小洋房,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是自己攒钱建起来的,有点舍不得,“但家里人都明白,新城建设是大事,自己的事情是小事”。

孙永运说,婚期当前,他与家人一起协商,要积极配合征拆组的工作,决定举办完婚礼后马上搬家,但在拆迁之前,想在这个生 活 20 多 年 的 地 方 , 留 下 一 个 美 好 的 回忆。妻子范亚倩说,就是想跟先生在他小时候生活的地方,完成自己人生中这一最重要的时刻。

“我们绝不拖后腿,婚礼结束我们就搬新家。”孙家人准备搬到翔安区新店镇洪前一带暂住。孙东海说,临时住所也是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翔安分指挥部帮忙协调的,毛坯房,租金不贵。

新地标将在这里崛起自征拆以来,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翔

安分指挥部领导深入基层,干部沉到一线,倾听民意,为民解忧。

人性化征拆举措,在厦门体育会展新城征拆过程中常常出现。翔安区组织文艺团队走进征拆社区,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组织捐款活动慰问困难党员、困难群众;组织好专项工作组开展过渡安置、租房、搬家服务保障和矛盾纠纷调解,特别是为80岁以上高龄老人和60岁以上行动不便老人解决好过渡安置房。

目前,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为 8 月底前完成刘五店和桂园整村搬迁打下坚实基础。从 6月 6日启动正式商谈,截至 7月 8日,涉及刘五店、桂园村整村搬迁房屋已完成签约 95%。

不 久 的 将 来 ,厦 门 高 质 量 发 展 的 新 地标——东部体育会展新城就在这里崛起。

说起未来的新家,孙东海与孙永运父子满怀期待,他们将被安置在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的会展嘉园。按计划,3 年后可入住新房,享受东部体育会展新城内完善的新城配套。就如同刘五店的乡亲们所说的那样:“搬迁并没有远离故乡,未来我们还是生活居住在这片故土上,只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享受更加高水平的城市生活便利。”

拆迁现场上的一场特殊婚礼□本报记者 林丽明 陈挺 通讯员 林瑞声

本报讯(记者 廖丽萍 实习生 曹冉) 近日,厦门市思明区筼筜街道办收到陶然北岸小区居民送来的一面锦旗。

原来,在小区围墙北侧的山坡上,一片绿化植被被人为破坏,开垦出多块菜地。多年来,荒地开垦屡禁不止,面积不断扩大,成了居民的一件忧心事。了解居民诉求后,街道随即联合区城管和区市政园林局等部门,对被开垦的菜地进行处理。

同时,考虑到周边整体环境的修复和提升,街道还与区市政园林局一道为清理过后的荒地换上新装。如今,一排排整齐的观赏植物取代杂乱的菜地,成为小区门前的一道新风景。

时下,在小区党支部的带领下,业委会、物业和居民正行动起来,建设电动车集中充电桩、改造小区老旧设备、解决停车难题,加快建设美丽家园。

荒地换新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