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一...

142
131 附錄一 深度訪談之高創造力者簡歷 黃慶源 服務公司 南寶樹脂化學工廠股份有限公 司董事長 02-2594-2172 祕書:吳冠瑩小姐 75 02-2596-4485 國中 專長領域 機械、化工 公司住址 台北市重慶北路三段 235 1 2F 台北市仰德大道一段二十四巷二號 專利案件 6 項發明/29 項新型(最早發明日期:1989/03/25)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專利種類 桌框結構改良. 顏料、油漆等之連續式滾珠研磨製造裝置. 機車排放廢氣之消音濾除淨化裝置. 連續式螺旋密封乾燥機. 發動機排放廢氣之消音濾除淨化裝置(第二案). 油壓動力機. 混氣動力式發電系統. 混氣動力式發電系統(第二案) 綠藻等之過濾脫水篩取器. 油漆等之粒子磨細裝置. 樹脂之噴霧真空脫水裝置. 緊急逃生空氣供應面罩. 液壓泵之改良. 熱媒油保溫式太陽能熱水器. 太陽能加熱儲水塔. 太陽能蒸餾裝置. 滅火彈發射器. 太陽能烘乾裝置. 折疊開啟式鐵窗. 農產品乾燥淬取裝置. 太陽能鍋爐預熱裝置. 儲能式自行車. 花茶混製機.

Transcript of 附錄一...

  • 131

    附錄一 深度訪談之高創造力者簡歷

    姓 名 黃慶源

    服務公司 南寶樹脂化學工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電 話 02-2594-2172 祕書:吳冠瑩小姐

    年 齡 75 歲 傳 真 02-2596-4485

    學 歷 國中 手 機

    專長領域 機械、化工

    公司住址 台北市重慶北路三段 235 之 1 號 2F

    住 址 台北市仰德大道一段二十四巷二號

    專利案件 6 項發明/29 項新型(最早發明日期:1989/03/25)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專利種類 桌框結構改良. 顏料、油漆等之連續式滾珠研磨製造裝置. 機車排放廢氣之消音濾除淨化裝置. 連續式螺旋密封乾燥機. 發動機排放廢氣之消音濾除淨化裝置(第二案). 油壓動力機. 混氣動力式發電系統. 混氣動力式發電系統(第二案) 綠藻等之過濾脫水篩取器. 油漆等之粒子磨細裝置. 樹脂之噴霧真空脫水裝置. 緊急逃生空氣供應面罩. 液壓泵之改良. 熱媒油保溫式太陽能熱水器. 太陽能加熱儲水塔. 太陽能蒸餾裝置. 滅火彈發射器. 太陽能烘乾裝置. 折疊開啟式鐵窗. 農產品乾燥淬取裝置. 太陽能鍋爐預熱裝置. 儲能式自行車. 花茶混製機.

  • 132

    專利種類 車用防撞保險桿結構之改良.

    屋頂蓬強力散熱/隔音結構. 立體式水耕裝置. 高黏度液分解離散機

    海力幫浦

    海力幫浦(第二案)

    水力機

    小型風力發電機結構

    可調高低鞋結構

    發動機排放廢氣之消音濾除淨化裝置(第三案)

  • 133

    姓 名 溫松田

    服務公司 英飛輪有限公司 電 話 02-28575568

    年 齡 63 傳 真 02-28570568

    學 歷 高工 手 機

    專長領域 機械

    住 址 台北縣三重市北安街二段 23 號

    專利案件 5 項發明/5 項新型

    e-mail [email protected]

    事 蹟 1. 2002 年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金牌獎 作品名稱:行星齒輪無段變速裝置

    2. 第一屆網路發明展 作品名稱:自行車專用無段瞬間變速器

    專利名稱 行星齒輪無段變速裝置

    變速自行車之輪具構造改良

    活齒無段變速器

    大變速比之無段變速裝置

    滑塊離合偏心式無段變速器

    自行車偏心式無段變速飛輪

    自行車偏心式無段變速飛輪

    自行車蹺桿式變速裝置

    自行車蝸旋式變速裝置

    可使用於串聯插頭之電解式微量電流保險絲

  • 134

    第一屆網路發明展

    自行車專用無段瞬間變速器

    發 明 人 : 溫松田

    專利國家:台灣、中國、美國、英國、法國、

    義大利、日本、德國 實施情況: 完成商品化。

    合作條件: 地區代理、專利授權、賣斷、投資。

    聯絡電話: 886-2-28575568~9 傳真號碼: 886-2-28570568

    產品特性:

    超越傳統多段變變速器的大革新,應用最

    新發明『活齒齒輪』的原理,可以任意無

    段變速,在騎行或 停車或緊急突變狀況均

    可瞬間無段順滑地變速至最高 或最低或

    是其他任何速比。

    操作方法 :

    要變換轉速比時只要,扭轉『變速把手』

    同時將 『腳踏板』倒踩一下,即 OK。變

    速比:3:1 ~ 1:1] 無段變速。

    適用對象:

    任何自行車車種,高級車、

    標準車、折疊車、淑女車、 室

    內運動車...

    重量:2.7 公斤

    尺寸:184mm X 128mm

  • 135

    姓 名 趙宇超

    服務公司 超耘精密工業公司 電 話 04-7714455

    年 齡 47 傳 真 04-7714433

    學 歷 秀水高工、大專 手 機 0936345543

    專長領域 機械、秀水高工發明社

    住 址 彰化縣鹿港鎮草中里草中巷七十三號

    專利案件 62 項新型

    事 蹟 1. 2003 年全國發明展優良獎 作品名稱:具有軸承之人力驅動裝置

    2. 2002 年日內瓦發明展銀牌獎 作品名稱:彈簧床吹氣裝置

    3. 1986 年日內瓦國際發明大賽金牌獎 作品名稱:脂燃車

    4. 第八屆國家發明銀牌獎 作品名稱:脂燃車

    5. 2000 年與 2001 年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牌獎(水上及路上行走裝置)、銀牌獎、銅牌獎

  • 136

    專利種類 可微調之液壓驅動裝置

    具改良結構之運動健身車

    可分離之直排式三輪協力車

    水龍頭之改良結構追加一

    水上及陸上行走裝置

    具吸震功能之砧板

    衣物清洗器

    運動健身車追加(二)

    臀部驅動之運動健身車

    往復踩踏式車輛追加一

    具有軸承之人力驅動裝置

    具有可變形環狀鍊條之健身裝置

    加工機交換工作台固定結構

    水龍頭之改良結構

    鐵捲門之改良結構

    固定鏈條及彈簧用之特殊連結元件

    踩踏式三輪車

    具有踩踏驅動裝置之滑板車

  • 137

    專利種類 往復踩踏式車輛

    加工機工作台迴轉伸縮機構

    運動健身車踏板調重結構

    運動健身車 追加(一)

    鑽石刀切割導輪結構

    運動健身車之改良

    汽車氣笛構造

    具快拆式扣合接頭之車體

    玻璃倒角研磨機

    研磨機組結構

    玻璃震碎機

    加工機迴轉工作台昇降定位結構

    加工機迴轉工作台安全鉤

    玻璃倒角研磨機廂型汽車置物架結構

    適用任何頭形之安全帽結構

    飲水機加熱控制裝置

    涼風機

    具通氣裝置之安全帽

    敲擊式玻璃破碎機

    透光積層式燈體

    玻璃邊緣研磨機

    運動健身車

    玻璃R角研磨機構

    圓形玻璃邊緣研磨機

    具有攪拌裝置之手推車

    汽車汽笛裝置

    磨床氣障消除裝置

    玻璃研磨機構

    玻璃切割裝置

    透氣床墊追加(一)

    玻璃破碎機

    機械平面加工構造之改良

    玻璃自動倒圓角研磨機構

    玻璃柱研磨機

    玻璃邊緣拋光機

    圓柱研磨拋光機之改良構造

  • 138

    專利名稱 注射筒針頭回收機 透氣床墊

    新型警示標誌

    新型汽車防倒退裝置

    砂輪圓弧(R)成型器結構之改良

    砂輪成型器結構之改良

  • 139

    姓 名 劉哲森

    服務公司 首輪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總經理

    電 話 04-23580007

    年 齡 47 歲 傳 真 04-23582549

    學 歷 高職(僑泰高職) 手 機 0936305306

    專長領域 機械

    住 址 台中市工業區三十四路 7 號

    專利案件 21 項新型(最早創新發明日期:1989/12/19)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專利名稱 刀盤夾臂裝置

    磨床傳動結構改良

    汽車用物料捆綁固定裝置

    綜合加工機自動換刀系統之夾刀機構

    綜合加工機刀套穩定機構

    切削中心機刀庫構造改良

    切削中心機泛用組合模組化刀庫

    研磨機床台移動結構改良

    綜合加工機之刀庫倒刀機構改良

    切削機中刀庫之夾座構造

    配管用簡易式透視檢出接頭

    綜合加工中心機之刀具儲庫構造改良(一)

    腳踏車迴轉式打氣缸

    綜合加工中心機之刀具儲庫構造改良(二)

    自動送料選別機構造之改良

    機械手輪之構造改良

    手輪鎖緊把手之構造改良

    具動力取置功能之組合式模具倉儲

    機械用組合式手輪

    保潔式衛生馬桶座

    使具有清潔衛生之馬桶座構造

  • 140

    姓 名 劉再發

    服務公司 唯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電 話 04-22126766

    年 齡 47 歲 傳 真 04-22123931

    學 歷 高職(光華高職) 手 機

    專長領域 機械

    住 址 台中市振興路 412 巷 88 號

    專利案件 44 項新型(最早創新發明日期:1981/04/21)

    e-mail [email protected]

    專利名稱 可撓性伸縮套桿工具之改良 轉接頭構造改良 手工具吊卡結構之改良 手工具握柄 精密起子 多功能隨身工具組 手工具展示架結構 具輔助施力旋塊之起子結構改良 具施力桿手工具之輔助旋筒 往復式扳手之改良追加一 手工具專用展示架 扭力設定式套接筒之改良 手工具防滑握柄之改良結構 具桿體手工具之專用吊掛展示卡 具桿體物品之包裝展示盒結構 火星塞專用套筒之改良 隨身起子工具組 兼具照明燈之螺絲起子結構改良 附簡易工具之鑰匙圈 往復式扳手之改良 工具箱 手工具握柄 精密螺絲起子 手工具轉接頭之改良 具起子頭容置室之棘輪起子

  • 141

    專利名稱 具桿體手工具之吊掛展示卡改良構造 高扭力棘輪起子之改良 簡易式棘輪起子之改良 螺絲起子把手 電動起子離合器之改良 複合式手工具 複合式起子 具內藏式輔助旋轉桿之螺絲起子 萬用工具施力桿 拆裝機械用多功能工具組 螺絲起子之握柄 多功能手工具之改良 手工具之改良結構 起子桿體之可伸縮結構 T形握把之改良 一種具有正逆轉可照明式之螺絲起子 可倍速並儲存起子頭之螺絲起子 新型熱水瓶 吹不落衣架

  • 142

    附錄二 研究參與者發明專利分析表

    編號A研究參與者—1 發明專利名稱 顏料、油漆等之連續式滾珠研磨製造裝置 發明創新動機 改進舊有研磨裝置速度太慢、量太少的缺點 思 考 模 式 利用圓盤帶動滾珠在固定位置滾動來產生研磨效果 點子擷取方法 看到「桿磨仔(台語)」在「胎(研磨)」東西 突破技術瓶頸 修護困難度高,必須整組拆除後維修 突破思考來源 將橫向改為直立可以增加研磨的量 簡圖及說明:由多數個滾珠研磨單元首尾相連通所構成(如第 2 圖),每個滾

    珠研磨單元即包括有多數個研磨室(如第 1 圖),而多數個滾珠研磨單元首尾連接並相通的結果,即可達到研磨的連續,並得

    到最高品質的顏料、油漆,改進舊有研磨裝置速度太慢、量太

    少的缺點。

  • 143

    編號A研究參與者—2 發明專利名稱 發動機排放廢氣之消音濾除淨化裝置(案號:83212613) 發明創新動機 環保觀念 思 考 模 式 本人認為原理可行 點子擷取方法 看到人家在抽「水煙斗」的靈感是一種基本原理的互相引

    用 突破技術瓶頸 經多次實驗 突破思考來源 由實驗證明思考方式可行 簡圖及說明:由水箱以、導氣排氣消音淨化筒組成;導氣排氣消音淨化筒之

    內,以隔板隔開成為一個進氣室、兩個導氣除煙室、兩個消音

    淨化室、兩個引氣室與一排氣室八個空間,其中,導氣除煙室

    乃利用斜置之導板形成導氣道,導氣除煙室與消音淨化室相

    通,消音淨化室復與引氣室相通,且消音淨化室以及導氣除煙

    室之水平段中填充纖維絲絨;水箱之底部,引出導水管通往導

    氣排氣消音淨化筒之消音淨化室,導氣除煙室之前端外側復以

    一管體與水箱上部之空間相通,導氣除煙室更引出一污水排放

    管,藉上述之構造,達成發動機排放廢氣之消音淨化以及同時

    快速洗淨其機構,維持其功能者。

    立體內部構造圖

  • 144

    編號A研究參與者—3 發明專利名稱 太陽能加熱儲水塔(案號:84215949) 發明創新動機 有興趣,提倡環保 思 考 模 式 背景知能的應用 點子擷取方法 應用黑色吸熱,油能儲熱的原理 突破技術瓶頸 使用折射板將太陽光折射使照到面積增加,利用纏繞原理

    吸收熱能效果更好 突破思考來源 習知原理結合經驗,是一種知識的移轉 簡圖及說明:蓄水塔以傳熱材質所製成,其外形成浪板形狀的板體,該板體

    鼓起之數串凸波並在蓄水塔身成垂向排列,且鼓起之凸波內弧

    凹成容室通道,相臨的容室通道壁上開設有一通口,以使容室

    通道相連通,並於容室通道內填滿熱媒油,且於蓄水塔背向太

    陽光端,連接一反光弧面板,該反光弧面板之弧凹面朝向蓄水

    塔,藉由熱媒油吸收太陽熱,及反光弧面板對蓄水塔背光端的

    反射日光加熱,使蓄水塔內的儲水加熱,供應使用的熱水。

  • 145

    編號A研究參與者—4 發明專利名稱 油漆等之粒子磨細裝置(案號:84209415) 發明創新動機 改進習見研磨機械的缺點 思 考 模 式 習知理論與經驗結合 點子擷取方法 靠著滾珠與外筒邊緣的壓力使鋼珠與油漆粒子相磨,可以

    增加研磨效率 突破技術瓶頸 研磨珠體能遍佈盤體,重量平均分佈,減低高速運轉的震

    動現象 突破思考來源 傳統理論與經驗 簡圖及說明:由外筒及外筒內多數可轉動研磨內筒,及帶動研磨內筒轉動之

    動力機構所構成,於外筒兩端設有研磨液粉的入口及出口,於

    外筒一端以馬達驅動;研磨內筒為一長筒形體,具有開口,外

    表面與研磨外筒內壁極為接近,且在研磨內筒所涵蓋的空間,

    置入滾珠,研磨內筒兩端設有多孔的濾片,藉由轉動研磨內筒,

    和筒內的滾珠攪動,進行碾壓原料粒子的作業,經過多道迴轉

    滾磨後,使粒子更細者。

    傳統磨細裝置

    申請專利之磨細裝置

  • 146

    編號A研究參與者—5 發明專利名稱 滅火彈發射器(案號:85208790) 發明創新動機 改進手擲滅火彈的缺點 思 考 模 式 由發射器來投射滅火彈 點子擷取方法 藉由看到圓山飯店水災,雲梯車不夠高引發的聯想 突破技術瓶頸 使用習知的彈簧原理來達到投射的效果 突破思考來源 將滅火彈與發射管結合 簡圖及說明:由發射管、彈射裝置、發射管所構成,拉動拉桿之拉柄伸出發

    射管、並將滅火彈裝入發射管,再釋放拉桿,彈性體即將滅火

    彈彈射出,使滅火彈發射至遠方滅火。

    滅火彈發射器

    使用來滅火的情形

  • 147

    編號A研究參與者—6 發明專利名稱 儲能式自行車(案號:86203971) 發明創新動機 發現騎腳踏車很累,若能將腳踏推車前進的同時,儲備能

    源,再傳動車子前進,無須頻頻踏踩,使騎車更方便而且

    也更有樂趣 思 考 模 式 原理的互相引用 點子擷取方法 轉換流力為動力能,先儲能再驅動 突破技術瓶頸 結合機件之使用 突破思考來源 能量的轉換 簡圖及說明:於流體儲筒內,容裝一定黏度可受壓儲存壓力能量的流體,另

    有壓力唧筒使增壓筒內流體壓力於一定值後,送出高壓流體,

    並結合蓄壓缸及流體渦輪及自行車本體,經由腳踩動作既能驅

    車前進亦能達到儲能效果。

    裝置構造剖面圖

    實際安裝示意圖

  • 148

    編號A研究參與者—7 發明專利名稱 車用防撞保險桿結構之改良(案號:86209204) 發明創新動機 防撞,保護行車人安全,鑑於傳統保險桿有使用上缺點 思 考 模 式 由習知的理論告訴自己這種方式是可行的 點子擷取方法 磁鐵同極相斥,異極相吸的原理 突破技術瓶頸 結合汽車保險桿來使用 突破思考來源 藉由相斥減輕衝撞的力量 簡圖及說明:一固設有抗壓磁塊,並於其間配設適當數量之緩衝器承座,且

    設適當數量之外接連結件結構而成之受力內桿;及數組設於緩

    衝器承座部位之機械式緩衝件;及一透過機械緩衝件,樞設在

    受力內桿上,而其本身與前揭抗磁塊區相對映部位設有同極面

    相斥之動端磁塊之外接觸桿;及一介於受力內桿,及外接觸桿

    間之加倍抗壓乘積緩衝區間;組合而成。

  • 149

    編號A研究參與者—8 發明專利名稱 海力幫浦(案號:89123755) 發明創新動機 不服輸的心理,因為有人告訴他:「海水可以發電?」 思 考 模 式 利用潮水的自然力量推動活塞,具有防保概念 點子擷取方法 利用海浪由岸邊退去時入水,再利用海浪衝上岸的力量將

    水往上送。 突破技術瓶頸 利用海水只進不出的原理,如果海水衝上的力量夠大,即

    可利用海力幫浦產生的衝力來發電。 突破思考來源 養魚引海水進來所用抽水設施。 簡圖及說明:利用設於唧筒主體前端且向外傾斜之進水漏斗,形成一開口以

    利海水進入,並藉由海水退潮時,將海水引入唧筒主體中,海

    水漲潮時,推動設於唧筒內之活塞,以活塞導桿引導活塞,推

    擠唧筒內之海水,使其推至設於唧筒尾端之出水導管而達到抽

    取海水之功能

    海力幫浦進水圖

    海力幫浦出水圖

  • 150

    編號A研究參與者—9 發明專利名稱 可調高低鞋結構(案號:89216189) 發明創新動機 改良傳統鞋體無法調整高低的缺點 思 考 模 式 用圖形表達思考的結果 點子擷取方法 看到女孩子穿鞋子穿得那麼高,而且不同的高度買了一大

    堆 突破技術瓶頸 用螺紋鎖固 突破思考來源 習知背景知識 簡圖及說明:彈性鞋結構,該鞋體之連接部係由其下前後所設之螺孔所構成,

    而鞋底之連接部則由面上設孔供螺件穿接所構成;又該單元墊

    體之接部及對接部係由其墊體前後設孔供內置一截單元延接柱

    所構成,該延接柱上突設螺件而下凹設螺孔。

  • 151

    編號B研究參與者—1 發明專利名稱 行星齒輪無段變速裝置(案號:87217757) 發明創新動機 興趣 思 考 模 式 背景知識與經驗結合的思考方式 點子擷取方法 改進習知齒輪變速機構換齒時的干擾及噪音,且無法達到

    無段變速的缺點 突破技術瓶頸 齒輪與偏心輪傳統習知知識的組合應用 突破思考來源 突如其來的想法—巧思 簡圖及說明:藉由副傳動軸之旋轉,使其上之偏心軸與主傳動軸之軸心距離

    產生位移,而造成了傳動半徑改變,而使主傳動軸驅動星形驅

    動盤呈偏心轉動時,將使其中一側之行星齒輪繞該外齒輪旋

    轉,並使另一側之行星齒輪因單向軸承而於不轉動之情形下,

    隨星形驅動盤轉動,而驅動側蓋之外齒輪產生轉動,進而藉由

    主傳動軸上所設副傳動軸之偏心軸位置之改變,而改變主傳動

    軸之傳動半徑,而達到一種由0至最大轉動速率無段變速之目

    的。

    立體分解圖

  • 152

    編號B研究參與者—2 發明專利名稱 可使用於串聯插頭之電解式微量電流保險絲(6824664) 發明創新動機 廠商的需要 思 考 模 式 藉由傳統管狀保險絲變化使用 點子擷取方法 使用電鍍來控制保險絲的薄層 突破技術瓶頸 將電鍍的薄層有效的與插座結合,達到可控制電流的效果

    突破思考來源 傳統知能的結合 簡圖

    發明專利名稱 聖誕燈飾掛勾(未申請專利) 發明創新動機 廠商的需要 思 考 模 式 習知原理的應用 點子擷取方法 利用鋼索的牽引使成品有秩序的落入盒中 突破技術瓶頸 成型同時要整理、盒裝一併完成 突破思考來源 有效的設計成形後落入盒裝的時間

    簡圖

    發明專利名稱 聖誕鈴鐺(未申請專利) 發明創新動機 廠商的需要,改良原有的機械 思 考 模 式 經驗與傳統的知能 點子擷取方法 利用電腦有效的觀察沖模的時程,做有效的行程管控 突破技術瓶頸 有效的計算時間,使鈴鐺內珠子在沖模中不會彈開 突破思考來源 經驗累積與傳統的知能

    簡圖

  • 153

    編號B研究參與者—3 發明專利名稱 活齒無段變速器(案號:85200113) 發明創新動機 與趣與產品研發的需要,節省成本 思 考 模 式 經驗與習知知識之相互運作 點子擷取方法 改進習知變速自行車無法在停車間轉換速比不利起步的

    缺點,且變速操控時易產生震動致損及機件 突破技術瓶頸 設計以離合輪轉動搭配滑塊與彈簧閉合動作,產生離合輪

    之傳動半徑變化而達無段變速的效果, 突破思考來源 單元模組的結合 簡圖及說明:變速時拉動連桿,推動升降桿而使兩卡塊會在固定梢上滑移並

    帶動升降管及凹溝盤移動,使凹溝盤對第一離合輪及第二離合

    輪改變偏心,因而改變有效轉動半徑,達成無段變速之目的。

    組合剖視圖 立體分解圖

    實際組裝試作情形

  • 154

    編號C研究參與者—1 發明專利名稱 水龍頭之改良結構(案號:90206159) 發明創新動機 看到人如廁後用手開手龍頭,覺得有不清潔的感覺所以產

    生創新的動機,改良此缺點 思 考 模 式 參考引用淋水設備 點子擷取方法 手與水龍頭一起洗 突破技術瓶頸 利用弧面產生大面積環狀水柱,突破較傳統手龍頭有較寬

    的水柱來洗手。 突破思考來源 元件的組合引用 簡圖及說明:第一圖為傳統水龍頭洗手的示意圖,此專利關閉時之外觀如圖

    二,設計的重心在次轉開水龍頭時水會順便將開關污穢沖走,

    圖三為開啟時之外觀,圖四和圖五是其構造圖。

  • 155

    編號C研究參與者—2 發明專利名稱 鐵捲門之改良結構(案號:90204622) 發明創新動機 緊急逃生 思 考 模 式 點子的結合思考 點子擷取方法 在傳統鐵捲門下方加裝逃生窗並結合廣告使用,省錢又安

    全 突破技術瓶頸 解決鐵門開啟不易及費時的問題 突破思考來源 習知鐵捲門相關知識及創意小點子 簡圖及說明:傳統習知鐵門構造的改良應用,圖一為習知鐵捲門之立體圖,

    圖二為本創作之鐵捲門拉下後之立體圖,第三圖係本創作之局

    部剖視示意圖,圖四為本創作之鐵捲門拉上後之立體圖,具有

    廣告及火災逃生的效果。

  • 156

    編號C研究參與者—3 發明專利名稱 踩踏式三輪車(案號:89205183) 發明創新動機 小時騎腳踏車,座墊不好,屁股會痛,心想如能設計一輛

    沒有座墊的腳車來玩玩,應該也不錯。 思 考 模 式 傳統機械原件的結合 點子擷取方法 利用彈簧與鍊條結合傳統腳踏車原理 突破技術瓶頸 透過計算及實際模擬可解決技術上的瓶頸 突破思考來源 原理的互相引用 簡圖及說明:改良目前自行車之驅動方式,改用無座位式,雙腳直立踩動使

    操作者可以全身溶入驅動,為一種健動健身車之改良,且可讓

    使用者上半身保持直立,減少運動傷害。其採無座位設計,具

    有兩踩踏式驅動機構,其可分別驅動該後輪叉,其驅動構構之

    彈性元件在設計上可以更長且彈性元件之回復力道及彈力壽命

    加倍。

    完成設計生產之成品

  • 157

    編號C研究參與者—4 發明專利名稱 汽車氣笛構造(案號:89202407) 發明創新動機 興趣、好玩 思 考 模 式 結合觀察與經驗 點子擷取方法 文氏管原理製造霧化水氣而使汽笛同時具備聲響及霧化

    水氣之汽車汽笛 突破技術瓶頸 基本原理的引用 突破思考來源 習知知能與經驗 簡圖及說明:汽車氣笛構造係包括有壓縮氣筒、導管、氣笛、頸縮管、控制

    閥及吸水管,利用文氏管原理製造霧化水氣而使汽笛同時具備

    聲響及霧化水氣之汽車汽笛。

    第一圖係本創作之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之實施例示意圖。

  • 158

    編號C研究參與者—5 發明專利名稱 脂燃車(Stanbike)(獲日內瓦國際發明大賽金牌獎) 發明創新動機 小時騎腳踏車,座墊不好,屁股會痛,心想如能設計一輛

    沒有座墊的腳車來玩玩,應該也不錯。 思 考 模 式 傳統機械原件的結合 點子擷取方法 利用彈簧與鍊條結合傳統腳踏車原理 突破技術瓶頸 透過計算及實際模擬可解決技術上的瓶頸 突破思考來源 原理的互相引用 簡圖及說明:改良目前自行車之驅動方式,改用無座位式,雙腳直立踩動使

    操作者可以全身溶入驅動,為一種健動健身車之改良,且可讓

    使用者上半身保持直立,減少運動傷害。其採無座位設計,具

    有兩踩踏式驅動機構,其可分別驅動該後輪叉,其驅動構構之

    彈性元件在設計上可以更長且彈性元件之回復力道及彈力壽命

    加倍。

    創作之實施實體

    創造實體實際使用情形

  • 159

    編號D研究參與者—1 發明專利名稱 磨床傳動結構改良(案號:88211525) 發明創新動機 公司的需要,賺錢 思 考 模 式 引用時規皮帶應用於其他產品的作法 點子擷取方法 改進傳統床台傳動會脫齒的缺點 突破技術瓶頸 使用時規皮帶,囓合皮帶輪包覆角度增加,是傳統習知技

    能的應用 突破思考來源 習知理論與經驗 簡圖及說明:於傳統磨床的床台兩端間裝置時規皮帶,而此時規皮帶繞經一

    傳動結構(如組合圖 25、16),此時規皮帶包覆該傳動輪的角度 為 220°~240°,使時規皮帶與齒輪嚙合的齒數增加,可以分散時規皮帶的受力,增長時規皮帶的壽命,又可以避免於使用中

    產生脫齒的現象。

    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本創作之組合剖視圖

  • 160

    編號D研究參與者—2 發明專利名稱 汽車用物料捆綁固定裝置(案號:89220653) 發明創新動機 「您有汽車所有權,沒有使用的空間」發明的動機是要讓

    人擁有汽車也擁有使用的空間 思 考 模 式 提出構想,找人設計 點子擷取方法 結合汽車底墊,既能捆綁固定物料,又能有多樣組合,具

    有多功能性的設計 突破技術瓶頸 要突破材質、美觀和低成本才能有商業企機 突破思考來源 多項知識、技能及美學的組合應用 簡圖及說明:配合車子的空間,在車廂上舖設一軟質墊片,在墊片頂部分布

    排列樞設有勾環,當物料置於墊片上時,供繩索穿置於適當勾

    環間,固定物料,而此墊片不同時可以收成不同的組合,可為

    工具箱或其他多功能性的造形設計。

    習知汽車固定物料之示意圖

    本創作之物料捆綁固定裝置示意圖

  • 161

    編號D研究參與者—3 發 明 專 利 名 稱 綜合加工機自動換刀系統之夾刀機構(案號:89204229) 發 明 創 新 動 機 工作壓力的需要(賺錢) 思 考 模 式 豐富工作經驗及與人討論 點 子 擷 取 方 法 觀察可以穩固夾持的方式,並經實驗證實 突 破 技 術 瓶 頸 以對合方式夾持刀具,可使刀具穩定,避免刀具晃動 突 破 思 考 來 源 研讀相關技術通報加上自己在自動機械上的經驗 簡圖及說明:使用設計的兩夾臂的對合或分開來夾持或放開刀具,以對合的方

    式夾持刀具可使夾刀動作穩定,避免刀具晃動之缺點,而且符合

    經濟原則。

    習知換刀裝置之配置示意圖

    本創作之平面配置圖及剖視圖

  • 162

    編號D研究參與者—4 發明專利名稱 腳踏車迴轉式打氣缸(案號:81209966) 發明創新動機 常想學生時代騎腳踏車,輪胎破了借不到打氣筒。(實際

    需要) 思 考 模 式 將已知的學理應用到所需的發明創新上 點子擷取方法 將輪子的圓周運動轉換為直線運動 突破技術瓶頸 體積要小,方便攜帶 突破思考來源 知識的移轉、機械原理的應用 簡圖及說明:此設計乃是針業傳統打氣筒費時費力之打氣方式予以改良,以

    齒輪迴轉力量帶動迴轉壓縮機及活塞作前後推移的動作,藉此

    改變氣缸氣孔內鋼珠及彈簧的位置,達到控制氣體之吸放進入

    輪胎之打氣動作。

    習知打氣筒示意圖

    本創作之平面配置圖及剖視圖

  • 163

    編號E研究參與者—1 發明專利名稱 具輔助施力旋塊之起子結構改良(案號:90218317) 發明創新動機 市場的需要 思 考 模 式 參考市場及同業的產品,加上設計的靈感 點子擷取方法 改進傳統起子的缺點,使其頭有多樣化,同時節省材料和

    加工費用 突破技術瓶頸 與人研究解決鍛造部分無法完成的原因 突破思考來源 看得夠多,腦筋動得比人家快 簡圖及說明:改變傳統一體成型的起子本體,將施力旋塊與起子本體分離,

    如此可以節省製程,施工容易,更可以節省成本,但不失應有

    之功能。

    傳統結構之分解立體圖 本創作之實體配置圖

    己生產之具輔助施力旋塊起子之結構照片

  • 164

    編號E研究參與者—2 發明專利名稱 往復式扳手之改良(案號:87203643) 發明創新動機 迴避專利,與人不同 思 考 模 式 參考國外的成品 點子擷取方法 市場調查及參考別人作品 突破技術瓶頸 開口的距離必須使用複雜的數學計算 突破思考來源 共同討論研究 簡圖及說明:改良傳統內六角扳手的喉穴的形狀,使扳手頭套入螺帽並處於

    施力位置後,可以直接向左或向右施力來作螺帽之旋轉動作,

    而無須翻轉扳手或改變施力方向。

    本創作使用示意圖

    本創作實際開發模型圖

  • 165

    編號E研究參與者—3 發明專利名稱 手工具防滑握柄之改良結構(案號:87200897) 發明創新動機 在德國看展覽的時候看到成品,引發改良的動機 思 考 模 式 改良要比發明新品來得容易 點子擷取方法 結合二種以上不同材質 突破技術瓶頸 使用分梯次射出以突破不同材質無法互相連結的瓶頸 突破思考來源 展覽、經驗及集體討論 簡圖及說明:針對起子把手防滑功能來設計,於手工具握柄處設計有凹陷處,

    再使用防滑布料直接包覆固定於該凹陷處,結合不同材質的特

    性產生防滑的作用。

    本創作之分解立體圖

    本創作實際生產成品

  • 166

    編號E研究參與者—4 發明專利名稱 可撓性伸縮套桿工具之改良(案號:92202065) 發明創新動機 市場上的需要 思 考 模 式 市場調查、參考別人作品 點子擷取方法 改良別人使用上的缺點 突破技術瓶頸 與起子及六角頭必須做有效之結合 突破思考來源 習知知能及經驗累積 簡圖及說明:將套筒由作用段、可撓中段及插接段組合,與傳統的起子把手

    端插接,用於拆御內部狹小或較高深度部位之螺絲。

    本創作之組合示意圖

    本創作之成品圖形

  • 167

  • 168

    附錄三 訪談大綱

    編號A研究參與者談大綱 訪問時間 2003-08-05

    1. 黃總經理,專利公報中七十八年就有您的發明專利,請問您最早的發明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當初是基於什麼樣的理念會踏上發明

    的這一條路?

    2. 在「混氣動力式發電系統」的發明中,使用混氣同時驅動發電機輪葉的方式取代了傳統皮帶、齒輪的連接方式,請問發明的動機?

    這個點子從哪裡來?在發明的過程中是否有遭遇瓶頸?您是如何

    解決的?

    3. 在「油壓動力機」利用油壓來產生動力,具環保、地區適應性及無變速齒輪即可變速的優點,請問發明的動機與過程為何?是否

    有實際應用量產?

    4. 「海力幫浦」是利用海水潮汐現象來推動活塞的創意發明,請問當初為什麼會想到這個點子?研發的過程有沒有碰到困難?

    5. 在「水力機」的發明專利和「海力幫浦」有類似的應用,請問當時研發的動機在哪裡?這種發明知識是如何轉換?

    6. 「可調高低鞋結構」是一種比較生活化的創意,請問為什麼會想到要做這種發明?點子來自哪裡?

    7. 在您的諸多發明創新專利中很多都跟環保、節省能源相關,請問有特殊的原因嗎?與您的生涯背景有關嗎?

    8. 您覺得想在發明創新上有所成就的話,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學校教育課程中,那一類的課程對從事發明、創新幫助較大?

    9. 在創造發明的過程中,依您的觀點,最需要的機械技術(專業知識、製造技術)有那些?

    10. 您是如何將發明的構想表現出來? (與人的溝通方式) 11. 在一系列的手工具的設計創新的過程中,我們很想知道您的思考

    運作的模式,您是有與人討論?參考別人設計?是想好再做?或

    邊做邊想,邊想邊改?還是有其他的模式?

  • 169

    編號B研究參與者談大綱 訪問時間 2003-03-15

    1. 請說明您從事發明、創新,主要的動機是什麼?

    2. 請詳細說明從學的過程中,那幾方面的知識對您在發明歷程中助

    力最大?

    3. 在您的較早發明專利中採用偏心半徑的方式來改變速度,後來演

    進到行星式齒輪變速,這個改變是怎麼發生?

    4. 請詳細的說明智慧型無段瞬間變速餅專利,其創造發明的歷程為

    何?

    5. 請問這項發明品,您的構想來源有那些?如何去擷取這些構想?

    6. 您覺得在學校所受的教育課程中,那一類的課程對您從事發明、

    創新幫助較大?

    7. 在從事發明過程的過程中,您曾遇到那些困難或瓶頸?這些困難

    或瓶頸解決的途徑?

    8. 在實驗組裝的過程中,可能需要各項技術與知識的結合,請問在

    這一方面您都是如何解決問題的?

    9. 在創造發明的過程中,依您的觀點,最需要的機械技術有那些?

    10. 請問您認為成為一個發明人,必需具備那些人格特質?

    11. 您是如何將發明的構想表現出來?(與人溝通的方式、圖面)

    12. 在您的發有品中應用到相當多的齒輪,這是否與您的學習的背景

    有關?

    13. 腳踏車採用半截式把手設計,在設計過程中,考量的因素有那

    些?

  • 170

    編號C研究參與者談大綱 訪問時間 2003-05-21

    1. 趙老師,請問您最早的發明在什麼時候開始?當初是基於什麼樣的理念會踏上發明的這一條路,主要的動機是什麼?

    2. 您覺得在學校所受的教育課程中,那一類的課程對您從事發明、創新幫助較大?

    3. 腳踏健身車在您的專利發明品中佔有很重要的一部份,請問這些專利發明跟您所學的知識背景有關嗎?為什麼會去作這些改良

    創新?

    4. 在「水龍頭之改良結構」和「鐵捲門之改良結構」之兩項專利品是深具創意的設計,您是站在哪個角度來改良這些東西?點子是

    從哪裡來?

    5. 「脂燃車」曾先後獲日內瓦發明金牌獎、銀牌獎,請問這一路走來的過程中是否遭遇某些技術上的瓶頸?請問您是如何的克服

    這些瓶頸?在發明的過程中,都會運用到哪些知識、技術?

    6. 在一系列的腳踏健身車的設計改良過程中,我們很想知道您的思考運作的模式,您是有與人討論?參考別人設計?是想好再做?

    或邊做邊想,邊想邊改?還是有其他的模式?

    7. 在從事創造發明的過程中,依您的觀點,最需要的機械技術有那些?

    8. 在「氣車氣笛的構造」專利中,頸縮管是一種物理原理的應用,請問你是如何的將這種書本上或學問上的知識運用在您的發明

    專利中?

    9. 您曾經在彰化縣秀水高工與頂番國小的創意教室指導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和應用,以您的觀點,一位成功的發明家需要具備哪些

    方面的知識和背景?

    10. 您是如何將發明的構想表現出來?(與人溝通的方式、圖面)

  • 171

    編號D研究參與者談大綱 訪問時間 2003-05-21

    1. 劉先生,請問您最早的發明在什麼時候開始?當初是基於什麼樣的理念會踏上發明的這一條路,主要的動機是什麼?

    2. 您覺得在學校所受的教育課程中,那一類的課程對您從事發明、創新幫助較大?

    3. 在您的專利發明品中有很多都是跟綜合加工機有關,請問這跟您所學的知識背景有關嗎?還是尚有其的因素?

    4. 在您的「磨床傳動結構改良」專利中,使用了時規皮帶取代了傳統的齒輪齒條傳動方式,請問您當初是如何想到這種方式?運

    用到哪些知識、技術?

    5. 在一系列的綜合加工機相關的設計改良過程中,我們很想知道您的思考運作的模式,您是有與人討論?參考別人設計?是想好

    再做?或邊做邊想,邊想邊改?還是有其他的模式?

    6. 設計改良一路走來的過程中是否遭遇某些技術上的瓶頸?請問您是如何的克服這些瓶頸?在發明的過程中,都會運用到哪些

    知識、技術?

    7. 在創造發明的過程中,依您的觀點,最需要的機械技術有那些?

    8. 您是如何將發明的構想表現出來?(與人溝通的方式、圖面) 9. 在您從事發明工作的觀點,一位成功的發明家需要具備哪些方

    面的知識和背景?

    10. 我們曾經見過有應用肘節機構來打刀、拉刀,此種方式與您的專利中的「綜合加工機自動換刀系統之夾刀機構」有何不同,您

    當初如此設計之構想如何?是否有既有的知識背景的支持,如果

    有,您又是如何的轉換這些知識應用在您的設計當中?

  • 172

    編號E研究參與者談大綱 訪問時間 2003-07-17

    1. 劉先生,在您的專利品中有大部分是機械手工具類的改良,請問這些發明創新跟您所學的知識背景有關嗎?基於什麼樣的動機

    會去從事發明創新?

    2. 在「多功能隨身工具組」的專利是一項深具創意的設計,您是站在哪個角度來改良這些東西?點子是從哪裡來?

    3. 「具輔助施力旋塊之起子結構改良」專利中,是站在節省製程及製造成本的觀念上來創新,為什麼會想到這個創新的點子?主要

    創思的來源是什麼?

    4. 「手工具握柄」只是外型的創新而已?是不是有特別的用意?是在什麼樣的動機下去想到改變它的外型呢?

    5. 在「往復徑扳手改良追加一」、「扭力設定式套筒之改良」等專利中,可以看出都跟施力有關,請問您是如何將力學的知識轉移到

    您的專利創新中?當初想要改良這兩個專利的動機在哪裡?

    6. 「手工具吊卡結構之改良」專利中,在環保及經濟效益上均作了創新改良,請問您創思的點子是從哪裡來?

    7. 「手工具防滑握柄之改良結構」是一個很有創意的專利,你是如何想到套用防滑布結合本體的點子?在過程中有碰到無法解決

    的問題嗎?

    8. 就目前高職學生在學校所受的教育課程中,就您的觀點那一類的課程在從事發明、創新的學習上會有較大的幫助?

    9. 在一系列的手工具的設計創新的過程中,我們很想知道您的思考運作的模式,您是有與人討論?參考別人設計?是想好再做?或

    邊做邊想,邊想邊改?還是有其他的模式?

    10. 在創造發明的過程中,依您的觀點最需要的機械技術有那些? 11. 在「轉接頭構造改良」和「簡易式棘輪起子之改良」兩項專利中,

    都有簡單的機械原理的應用,請問您創新的動機是什麼?您又是

    如何的將這些機械原理運用在您的發明專利中?

    12. 以您的觀點,一位從事創新發明者需要具備哪些方面的知識和背景?

    13. 您是如何將發明的構想表現出來?(與人溝通的方式、圖面) 14. 在從事創新的過程中,是否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或瓶頸?這些困

    難或瓶頸您都是如何解決的?請劉先生就專利品中舉例說明?

  • 173

  • 174

    附錄四 訪談逐字稿

    訪問對象:編號A研究參與者 服務公司:○○工廠股份有限公司 職 務:總經理 訪問日期:92.08.05 上午 10:~12:00 訪問地點:台北市

    前言:首先要跟黃總報告,我們目前在做的是國科會的一個計畫案,同時也是要

    做為我們兩個人研究論文的一部分,我們要探討的主題是在機械類具有技

    職背景的這些專利發明家中做深入訪談,從訪談過中歸納分類出這些專利

    發明人在發明過程中心智運作的模式,當然也希望能夠由這個結果能夠編

    為教材,來做為高職學生創造發明教育使用。第二點要跟黃總經理說明的

    是,在訪問的過程中我們會錄音,以更於日後的整理紀錄,最後整理完成

    的稿子後還會請黃先生過目,再放入我們的報告資料中。

    師:黃總,我很好奇,黃總是在做樹脂和油漆類的工作,怎會想到要去發明?

    答:我本來頭腦時常都會這樣想,但我都沒有提出發明的申請,因為我們家的一

    位博士,是我的最長者,我的兄哥(台語)黃慶雲,他在日本讀大學,他很早就去留學,在日本時代他在台南長榮中學就轉到京都讀,然後再讀大阪大

    學,然後再去拿博士,他的發明是很多種,差不多有一百四五十種,他很有

    名,妳(祕書)去拿他的著作給他們看一下,他的頭腦是不錯啦。有一日,就是我們有做這個藻類,藍藻,我們博士的兒子,想要引進一種「冶金」的技

    術,要做汽車零件,他是不太了解這個,要引進那個技術進來,那個技術費

    用就要參仟萬元,還要跟他買機械等,作動起來像打雷一樣,電落去(台語),鐵粉就結合在一起。

    問:好像是爆炸式壓鑄嗎?

    答:機械壓下去,就有如打雷一般電將鐵粉凝結起來,他就是在做那個,我告訴

    他不要做那個,你本途是做賜百元素,也是他引進臺灣做的,做這個賜百齡,

    我說你本途是這個,你去澳洲做賜百齡(spailen)會給人家比較好印象,image較好啦!我兄哥在台灣做賜百齡(螺旋藻),從來我也沒去理他,我說我們在臺灣做,土地比較窄,也不能大量生產,成本貴,他的惠業是做賜百齡,去澳

    洲做,我來幫您設廠,喔!他就生氣了,拍桌子這樣(黃總做示拍向桌子),我研究了十幾年了還要你來教,以前台灣生產賜百齡我沒去理,但是我們兄弟

    之間有讀書的總是比較看不起沒讀書的,嘿!我說這樣您們可不能生氣,是

    A-1

  • 175

    真的,他是一個老大哥,大家都….,而我在日本時代只讀國小而已,在戰爭時我們也不能….,而我老爸都存錢讓他去讀書,所以他接掌之後也是他引進回來的啦!這賜百齡他引進回來的啦!這樣你知道嗎?我說你去那邊做這個

    賜百齡,我來幫您設廠,我看那個我看很不習慣,他想的方法和我想的方法,

    各人想的不一樣,他跟我的朋友說:「唉!我弟弟都是用那張嘴而已啦!不是

    真的會啦!」啊!好,你給我記住,我跟你比一下,我就去幫他設廠,到那

    去設一間工廠,我在講他也在說哪裡的 image 較好,他就從布里思本那裡去調查,啊我就直接去這裡,我說我來幫你設廠,他很生氣的說我做了幾十年

    了還要你教,我說:「喔,這樣對嗎?」他當時看不起我,我也不理他,我說

    好,我就跑去那裡設廠,我去設的廠比台灣還大,如果是他在設廠時可能會

    花二億,我才花六、七千萬而已,就將廠房設好,而我設廠的方式都不一樣,

    我還在那邊拿專利,普通設賜百齡都要有水車,而我不用水車,沒水車一般

    都會死,會翻起來,我有我的方法,講到過濾,我畫一個過濾的形給他看,

    簡單,很簡單,他笑我說這樣也可以過濾? 喔!我想說,這過濾是簡單,但是有一個原理你知道嗎?不是說普通是濾不過的,因為它粘粘糊糊的,濾網

    會被卡住,濾不過去,所以我們有買一台真空脫水,連設施裝起來要一千萬

    左右,我就用我的方法,我有我的方法,我單刀匹馬一個人去設廠,我祗用

    了九個人,我去(oslorea 澳大利亞達爾文)設廠,我去到那裡,那裡的人很親切,我說要去那兒投資,我說要有好水,賜百齡要有好水,剛好去找一塊土

    地,真正是礦泉水,真好的水,很好吃的水,我就在那設賜百齡廠。

    吳祕書:那個地方是澳洲的北邊,澳洲有一個扇形面積很大的北邊,它的中間都

    是沙漠,都是愛爾斯岩,它是較北邊,它的水質完全沒有污染。

    黃:我是用我的智慧和自然去設廠,普通我設 96 池,50 米長的池,差不多 96池,普通水車都要訂 2、3 百台,三百多台水車,我卻用不到一台,而且還很完善好用,我的原理講給你聽也好啦!這發明也是一種拿人家的智慧來

    用,比較省工,較省力,假如硬要去發明是很難發明的,我這個發明也是利

    用到人家的梯田。(黃先生去拿圖)

    水就是這樣洗洗….,四天,剛好藻類長大,採收的時間剛好四天,這水來,用 5 馬力的馬達打上來,水就沿著一直流下來,等生長大了,就流下來,用馬達打上來以後就在上面過濾,普通我們這裡有一個污水處理,我的觀念,

    對這個污水處理方面我很重視,不能去污染到別人,所以我在這過濾後順便

    讓它下去到池子中,池子中的也可以再培養,我們只是把長大的撈起來而

    已,小的留下來,一樣可以再生長。

    師:這個藻類是固定在水中流動嗎?

    黃:藻類有二種,一種是綠藻,另外一種叫做藍藻,綠藻是一顆圓圓的,也有在

    A-2

  • 176

    賣,大概有 6~7μ,我們這個是 350μ。

    吳祕書:螺旋藻是多細胞,綠藻是單細包。

    黃:因為這個比較輕都會浮在水面上,梯田原理,在一區一區中,水滿了就會流

    下來,利用馬達打上去再流下來,這是為了要讓它可以循環,這種 overflow就像用水車在流動一樣,可以不用到水車,若是要用到水車的話就要用到十

    二部水車,我會去用田埂這個方法梯田的原理,這自然它自己就一直流下

    來,非常「省功」(台語),剛好 5 馬力(指泵)的力,否則平常您也需要 5 馬力(指水車),加上高車一台至少也要 2 馬力,要有 2 台,算起來要二十幾馬力,池子有 96 池,光省電和省水車的費用,都可以省起來。

    師:您當時為什麼會想到這個?

    黃:idea 是我去巴里島,那裡的梯田最多了,看到了以後,我就將他記在頭腦裡,我在什麼時候用到可能不知道,就想著,喔,我到巴里島有看到梯田,而且

    數目最多,一層一層有很多,我看到那個東西就把它記起來,通通記在頭腦

    裡面,是要如何的應用,那要等到用時才會知道?剛好要做這個東西,所以

    我就把它應用上了,我發明這個東西就是這樣來的,應用了以後,我很好奇,

    我的大哥說我的方法很成功,可以很省錢,還有在產量上也差不多,就是省

    電和省下資本,還有槽底我用塑膠布舖起來,但是塑膠布很硬,PE 臺灣只有一間在做,在嘉義,普通用土「頹」(台語土堆)時是這個樣子,但是很麻煩,所以我頭腦就要去想了,後來用空心磚當做牆壁再把它「後過來」(台語折疊),這樣一來有「媚角」(台語有稜有角)也很漂亮,要不然要是用土的話一定要如此「頹」(台語土堆),面積也占掉很多,而且不好看,操作上要撈或是要洗都很麻煩,這個斜斜的下去很難下去,踩到「撲」一下就下去了,有一個很難

    處理的地方,我就疊空心磚,疊起來比較有「媚角」(台語有稜有角),就將塑膠布一直舖到這裡,比較「省功」(台語),這個也是還要想啊!想出來,做了出來,自己想想很高興,第一省了很多錢,這個過濾很簡單,為什麼很簡單,

    普通在過濾時用二層,這層和一層網仔,但是網仔我在想菜瓜布,菜瓜布在

    上面,網仔在這裡,這樣下去,底部變真空,流下去,這個起來是密合的,

    它就這樣變成真空,積起來變成吸下去,速度很快您知道嗎?這個濾起來的

    速度很快,我請一個經理,他讀工專,懂得電腦,就將它設定時間,幾點停

    就是要收,幾點停就是要去撈,程序完了以後還要噴乾淨的水下去,再洗一

    陣子停了以後再來撈,如果把時間都調得很好,喔,工人都不可以去「麻灰」

    (台語,偷懶的意思),大家都要拼命的來做,那樣收起來很快。普通從這裡下去後都要再做廢水處理一次,但是我們的設備不用,從這裡下去沒有廢水,

    就沒有污染的問題,下去以後我們就是要再重新培植,等到培植得差不多時

    再全部去洗。就是如此啦!我是想說也不能讓我老大看不起,好啦!你發明

    百多種,我也來發明一個看看。這個理念就是這樣的。

    A-3

  • 177

    師:這個是您的第一個發明?

    黃:不是發明,要說發明的話,這個是太慢拿出去,因為歐洲比較慢。

    師:那你第一個想出來的是不是這一個?

    黃:不是,是另外一個,這個想是想出來,有實際在做,但沒有拿出去,到後來

    才拿出去,以前想別樣,想我工廠要用的「刊搜機(乾燥機)」,這樣,好啦!要發明就來發明,也不是只有你會發明,你有讀書,我自己在想,我大哥讀

    化學所以發明也是跟化學有關,我沒讀書,也沒有什麼可以支持我的背景,

    所以我就從最基本的地方想起,從我的頭腦知道的先想,「刊搜機(乾燥機)」是我知道而且很簡單的東西。

    世:您最早的發明是在什麼時候開始?

    黃:差不多 82 年。

    世:我查到您的專利最早是在 78 年就有了。

    黃:有啦,有一件,那是「抽沙」,從那個開始,就是說沙…,在一次聚會中,有一個日本客戶有跟我講到「抽沙」理論,有了這個理論後,我反覆的想,

    我的意思是說那個東西的起步是日本人講理論給我聽,「黃先生,臺灣您也

    拿出去申請專利看看!」,他一個簡單的理念給我,我就用這個理論去改,

    我大哥博士也去改,它一個彎頭就像消防車的水,很強,我簡單畫一圖給你

    們看,這樣會比較清楚(黃先生開始在紙上畫圖出來),這個原理很好,這個像消防的水很強,這樣的推出去,推出去後這裡變成真空,真空後,這裡的

    東西就這樣被推出去,這個是我的專利。這樣推出去有什麼好處,樹枝、什

    麼都出去,石頭、鐵塊這麼大塊也送出去,就是這個直徑可以進去的通通會

    被送出去,再長也會被送出去,這個也是很好啦!我聽了日本人講的理論以

    後,我就開始去想,這個理論真好,我有去做了一台,要去抽我們的沙,結

    果被我們這些職員不知道,它那個有一個要抽水的,要冷卻就對了,消防車

    要冷卻,因為消防車速度很快,幫浦就對了,被磨到壞掉了,否則…,一般抽沙是抽 70%的水 30%的沙,而我可以抽到 70%的沙 30%的水,直徑可以進入的通通可以被抽出來,我還想利用這個原理去研究發電,用這個原理可以

    來發電,用這個原理來發電(黃先生頭腦動得很快,應用原理舉一反三),這個這麼強,用它來沖輪,還引用到後續的開發專利中。

    世:在您往後的幾件發明品中好像都有應用到這個原理?

    黃:對,就是應用這個原理。

    世:「混氣動力式發電系統」就是應用這個原理。

    A-4

  • 178

    黃:(以圖面說明「混氣動力式發電系統」的作業原理)。這個就是像應用消防車的壓力一樣,應用這個原理推動發電機來發電,但是這個我沒有時間去做,

    我有做了很多樣,花了很多錢,我有做,但是我的理念就是說東西..,就像我們現在做「糊(膠)」(台語),機器在運作,二天一頂(台語,batch),我現在的速度要二小時一頂(台語,batch),一頂要縮得比較快就要靠機械,所以我都有發明這個機械,速度很快,這個時代如果沒有速度快,在生意上就拼不

    過人家,速度快、機械好、設備好,我都有這個觀念,我們要做好,要做漂

    亮,東西一定要好要漂亮才可以,我都有這個觀念一直如此的去想,就是閒

    著的時候也是在想,這些發明家就是繳這些錢,繳得唉唉叫喲!專利等雜七

    雜八,一次,美國專利費用要十幾萬你知道嗎?十三、四萬,十四、五萬,

    我祕書說:「唉!不要浪費啦!去畫圖比較好!」,那個要很花錢,我花了好

    幾千萬了。

    世:您當初在發明時,除了您大哥給您的那個觀念刺激到以外,還有其他特別的

    原因讓您走發明這一條路?

    黃:走這一條路,咱現在來想是說「發明」實在也是要有看到才會去想,譬如人

    家說:「海水可以發電!」我就會去想,我在想的時候,覺得這個原理海水

    永遠都不可能來發電,但是我又想要用它來發電(黃先生有一股不服輸的心理),這就是「海力幫浦」,海浪沖打的實地情況我是不知道,因為我也沒有那個時間,而且有時浪大、浪小都會有影響,這個浪有一個速度打上來,又

    會退下去,利用這個單向閥,也就是說去,回來就塞住了,推得進去,下來

    就塞住,海力幫浦要推幾百門的,這是應該政府做的,不是我在做的,我沒

    有能力做這種事情,譬如推 100 門,用一個池子,集中水,利用水下來的落差再來發電,發電完後再進一步讓它吸一次,這次的落差更高,所以可以不

    用…就能發電,這是政府要做啊!這個專利在美國准了,他們問說這個是什麼用途?我想如果跟他說是用來發電,又要與他理論講不完,所以我跟他說

    這是要養魚的,他就准了,要不然美國仔會說「你是什麼用途?」,如果是

    在臺灣這邊,則會有人說:「幾千年沒有人這樣想過,你做得出來嗎?您這

    樣做對嗎?」我是想,做得對你才准,做不對你就不要准嘛!人家美國會准,

    德國也會准。

    世:「海力幫浦」這個專利幾乎可以不用到動力?

    吳祕書:在區域性的發電應該是不錯。

    師:您這個發明是在哪一年?

    黃:89 年,「海力幫浦」的池子如果愈大,要下來的沖力就愈大,沖下去才發電,發電後再利用這些電送一層,如此下來,發電就會更多,啊這應該不是我在

    做,我也沒有能力做這個,但是這個好是說我有做這個,但是也沒去試,我

    A-5

  • 179

    有去做一個,想說人家在養魚,屏東、台南那裡,把這個放下去,海水一打

    上來,再回去,就變成活水,想說這個理論是和這個相同,放在那裡轉一轉,

    轉一轉又回來,能變成活水,要不然在屏東那裡,抽取地下水抽到都地層下

    陷,我就是想要研究這個東西給人家去用,而且也不用電,只要浪一上來自

    然就送進去,海水退它就塞住。

    世:您當初發明的理念是要發電的,是不是?

    黃:發電和魚塭要用。假如你要說是發電用,專利局要說明的部分麻煩較多,我

    是要他准了就好。

    師:這個您是去實行,有去生產?

    黃:我只有做一個,我也沒有時間,我很忙,我有做一個小的,說要去試也沒有

    去試,我有做一個在工廠,我用水沖過,會轉,這證明應該是可以用,我做

    個水槽,水倒下去,它會轉啊!會轉就代表可以送上去。

    師:做的話,您也是提出您的構想,別人替您做,您也沒空在工廠?

    黃:沒辦法,我是用我南寶現有的人力,我們有在做頂(台語,反應釡)、里里摳摳(台語,雜七雜八),有一些小設備才有自己在做,就是用這些人來做,我們也不好意思用其他的人來做,我有去做啦,做一個也沒有去試,自己用水

    去試,唉!可以,這個理論是對的就是對啊!(自信心)

    師:黃總,您對機械的觀念和機械的知識是怎麼來的?

    黃:沒啦!這應該是一個可行的理論,我是想說海水沖去的力會回來,回來自然

    就送出去,用一片一片去擠,就像我們風櫃那樣的擠,那有二個方法啊!一

    個是用葉片,一直沖,葉片轉就…,但是在裡這葉片不會轉,您知道嗎?因為兩個平送(力量相同)所以都不會轉,所以您這個要做個「砍」(台語,收縮口),做一個「砍」,海水沖去沖到這個,葉片才會轉,你如果是這樣去,平力(台語,收縮口),海水都是這樣擠去,怎麼會轉?你一定要讓它打到這裡才會轉嘛!所以做一個過橋,做一個橋讓它剩下窄窄的地方,海水沖到葉

    片,如此才會轉。

    師:所以您以前沒有去學過機械相關的東西?

    黃:沒有,我也是在看、在想,看到水沖到時,這兩片平均受力,怎會轉動呢?

    所以要讓它變成單面力,雙面的力是不行的。您要送一個力,另外這個擋起

    來。

    吳祕書:我想純粹是興趣。

    世:談到這裡,我很好奇,很抱歉跟黃總問這個問題,您從小學畢業一直到您來

    A-6

  • 180

    到南寶期間,您是否有從事與機械相關的工作?

    黃:沒有,我當總經理,當時我對機械的東西智慧就很好(先天能力就好。天生頭腦反應就很好),怎麼的好?那時讀書的時候在玩的飛機,我都自已用紙糊,也是飛得很久的,那時拿不到材料,用繩子拉一下,喲,飛了好幾分呢?

    也是不簡單啦!那時用的木材也是自己拿來自己修,「乾錄」(台語:陀螺)也是自己殺(台語:做),我本來的智慧就有比別人較好。

    師:當時您的智慧比起同輩,聰明很多?

    黃:對啦!在小孩子的時代,家裡作的是雜貨店,比較有一些有的沒有的,所以

    大家都要找我賭博,那時我都是博「歹叫」(台語,詐賭),我頭腦動得比較快,在讀書的時候我就很會去想,很會動手去做,喜歡動手做就會每件事情

    都會去參一腳,碰到不會的地方,自己去想,要不然就去問人一下,與人家

    討論,人家二個人的智慧、三個人的智慧,隨便請教人家也可以有答案,再

    說回來,要發明也一定要有理論,沒有理論是說不通的,走不通的代誌啦!

    專利的審查也是有好幾個在審,有時候會跟他們生氣,有一個從美國回來要

    來檢驗這些發明家,我是在設計機械,他叫我拿污染的證據出來,喔!要證

    據,我還要做那個來試驗,如果我發明這一次,那我是包倒了,說要看實際

    的理論他才要准,啊如有人家理論是對的,就准了!

    世:環保的方面嘛!

    黃:對!環保方面,我在環保方面也做了很多。

    世:我看您的專利中有很多是跟環保有關,您一貫的觀念都是對環保議題相當重

    視的!

    黃:做環保的工作,我很喜歡。像這個太陽能,太陽能的幾項發明啦!我的太陽

    能發明跟別人都不一樣!我的是塗黑,裡面放油,油就像在燒開水一樣,因

    為油可以藏熱,水的熱度再怎麼曬也是 78 度而已,不能再上去,沒有辦法變成 100 度,你如果使用油,可以達到 100 度(應用原理),我們就用熱媒油啊!用在工業上的熱媒油,用熱媒油它溫度會一直起來,普通我們用的油也

    都可以,沙拉油什麼油也都沒有關係,潤滑油、什麼油都沒有關係,但是要

    是黑色的,黑色可以吸熱(原理認知)….

    師:您為什麼會想到這個呢?

    黃:這就是我也有在用熱媒油啊!太陽曬下來,油會縕藏熱能,這個理論大家也

    都知道,水再怎麼煮也是 100 度而已,油卻可以煮到 3、4 百度呢。

    世:這個原理,知道是一回事,如何將這個知識用於裡面,這是一種學問?您應

    用的過程又是什麼?

    A-7

  • 181

    黃:就像看到梯田的田梗,就會想要如何的利用這個原理,碰到水車池沒有辦法

    解決的問題也將它放在頭殻裡,兩個想在一起,重覆的想著這個問題的相同

    性,最後就被我想出來了,再說,黑色吸熱,油可以藏熱,太陽能不也是這

    樣嗎!所以我就來試試看,到底是會通,還是未通。(時常思考如何應用知道的原理,同時要能去嘗試)

    世:這個太陽能的部分是不是有去生產?

    黃:我沒有去生產,我只有做在自己工廠用,我是在想,儘量用較少的油,公害

    可以比較少(相當強的環保觀念),我們用的「火頂油」(台語,煱爐油)、柴油、重油等,我們用得省自然公害就會比較少,所以我有實際做了十幾個,用來

    做「火頂」(台語)用,我本來要做 20 到 30 個,結果只給我做了 10 個,結果他們告訴我說在溫度有比較上昇啦!當然如果數量愈多,溫度就愈烈,證明

    我說的這個原理是對的!後來叫他們做,他們也沒有時間,這個是利用這個

    空間去做,有啦!有做十幾個槽子,來煮火頂(台語,煱爐),預熱就對了,所以我對這個觀念真…..。(黃總 show 出他的圖形-火頂(台語,煱爐)),這個我也沒有提出專利。

    師:這個圖是您畫的嗎?

    黃:是,是我畫的。

    川:黃總很會畫圖,圖畫得很好呢!

    黃:您看的這個設計圖是新的,目前還沒有人去想到,我也沒有拿出專利,我寫

    好也沒有提出專利啦!這個火頂(台語,煱爐)在這燒,水池的水送來這裡燒,咱那個熱度都用保熱磚(保溫磚),這個保溫磚的外殼我都用熱媒油,這個熱能順便可以來用,否則就只讓磚吸收了,磚壁用熱媒油,熱媒油再送出來,

    送出來這再用太陽能,煮熱水煮到這裡,再送到引擎,熱媒油咱也要給它吸

    熱,普通都是用空心磚或是保溫磚而已,咱在兩邊再用熱媒,不能讓它浪費

    了,這個熱能不能讓它浪費了,來到這裡,煮了出來,這個到這個,這支是

    煙囪,煙囱的黑煙很多,你可以用一個「propound(螺旋槳)」,再給它轉到這邊來,它的黑煙很多,再讓它燃燒一次,這次的熱能再收起來,這樣一來污

    染就很少了。這個我也沒有拿出去(指專利),我對污染的處理我是很重視的,這個可以省熱能,又沒有公害,公害差不多可以是沒有了,我還有做那個「柴

    油車」那個排氣管,我有試,很成功,我做了兩年,這個我沒有拿出專利啦!

    那專利也是會出來的。

    川:您那些圖都是自已畫的,您有學過製圖嗎?

    黃:沒有啦!我那有學過製圖,我就自己畫,沒有學過製圖啦!我們用的頂(台語,反應啦!螺旋漿啦!我都嘛自己畫。

    A-8

  • 182

    川:畫時都有尺寸和一些基本的既念,您是如何可以做到的?

    黃:先畫好外型後再來調整比率,先畫好再來看要放大幾倍!先畫好一個,再將

    另位一個看用多少倍加進來,用方格子,這樣的比率才會正確,如果要改變

    倍數才能改變得出來。

    世:剛剛您有談到「汽車排放廢氣的消音及淨化」這個專利,當初您想到這個東

    西的理念是否配合到以前您看過的東西,再來設計?

    黃:沒有,這個理念是來自我們抽「水煙斗(台語)」,水煙斗,我只是將抽水煙斗的理論拿來用到這個,用水來濾煙。

    川:是您在工廠中實際上有碰到這個問題,還是您有看過什麼?

    黃:沒有,現在就是說朋友找我做 carburetor(化油器)做到失敗,也不是失敗啦!只是到時都已經電腦化了,我就把它收了起來,所以我對汽車有一個基本的

    概念,我有畫一些汽車…我有發明引擎呢!只是我沒有拿出來,和這個一樣,我沒有拿出來。

    川:也就是說您有投資汽車的 carburetor(化油器),也發現了它還有改良的空間,才會想到去做這個。

    黃:我對汽車有稍為的認識,心想這個「火頂(台語,煱爐)」我已經有了,也想到「火頂(台語,煱爐)」要怎樣去省,「火頂(台語,煱爐)」這我真的沒有提出專利,不過這同樣會出來,不過專利拿多了,每次費用都繳不完,我不要

    啦!我祕書跟我說:「不要申請了啦!去畫圖好了!」

    吳祕書:我們希望他能開畫展,我認為為畫展是不錯的。

    黃:我有發明引擎,但是我沒有提出專利,來,我講個原理給您們聽。這是 engine,但是我對 engine 是外行呢,這是「羅達利(旋轉式)」engine,這都沒有摩擦,這有一點縫沒有關係,普通德國在發明 engine 馬自達生產的是三角形,三角的厲害點就是三角的摩擦很嚴重,所以他們針對這個研究,也沒什麼好方

    法,最後用 carbon,但是我這個是圓的(發現缺點覺得有改善的空間),我將原來三角改為三個圓的,改成圓的以後,在其中一個點火,轉過去以後,我

    用水噴,汽缸在點火後溫度有 1000 多度,噴水以後,水的膨脹係數 400 倍,因為「羅達利」engine 費油又沒有力量,馬自達會失敗就是要增加 30%的油,同時又沒有力量,普通的 engine 會將油壓縮到 12:1 時再點火,12:1 到 14:1空氣比再點火爆炸,這就是空氣在這裡,轉到這邊後點火,產生推力後轉動

    空氣再進去,噴水再轉動,有兩層的動力,由這邊推到這邊再由這邊推到那

    邊,再轉過來廢氣才跑出來。

    世:利用噴水氣化產生動力,這個構想,您以前有學過與汽車相關的東西嗎?

    A-9

  • 183

    黃:就是因為做過 carburetor(化油器),所以我有一些基本的觀念,才下去做,這個我沒有拿出去。

    師:您 engine 的觀念是從那裡來的?

    黃:以前我做 carburetor(化油器)的時候,美國有幾個工程師來,我就和他們談,他們將 engine 的構造講給我聽,我了解了,他們想說將汽油的改一改變為柴油,在美國他們對於 engine 研究的水準是很高的,我就是做那些東西又聽他們在講,想想反正「羅達利」engine 費油又沒有力量,馬自達會多吃 30%的油,所以大家都不跟他買,失敗過,但是這個 engine 很靜嘛!聲音很小,那「羅達利」會失敗就是多了 30%的油,所以我想說如果用水去噴讓它膨脹再來轉動,因為在 engine 我很外行,如果在提出被人詢問,那不是很好笑,所以我就把它放起來沒有拿出去(純粹靠著對引擎的基本概念,配合巧思,發揮創意),這個如果實際去做應該是可以用。

    世:這個沒有實際去做出來。

    黃:對,沒有去做。本有有打算要做的,所以圖都畫好了,只要將這個比率放大

    我就可以做了,這個很簡單,這幾片合下去就可以了,接下來,engine 的電和水要如何的噴才能夠配合得起來,這個部份我就外行了,水要噴多少,這

    方面我就外行,所以想想就暫時的擱在一邊沒有拿出去,這個送出去會准

    的,真的會准,我的原理如果對了就會准了。

    世:我們談到這裡,已經談到你的很多種的專利和發明了,在你的這幾樣發明專

    利中在研發的過程有沒有碰到什麼樣的困難沒有辦法克服和解決?

    黃:這個是理論上是可行的,我沒有那麼多人去做,而且我也不是十八般武藝精

    通,我還是需要找這方面的專門人員來解決我不懂的問題,所以我也沒有每

    一件都做,如果我發明 40 種就要去做 40 種,那我豈不是包倒了,那都還要去研究的呢?我有研究就是頭一個滾珠啦!滾油漆。

    川:那有實際下去做的?

    黃:有實際去做,而且也做得很成功。

    師:目前公司有在使用嗎?

    黃:有啊!這個沒有成功的地方在哪裡您知道嗎?

    世:「顏料、油漆等之連續式滾珠研磨製造裝置」這個專利,原本人家設計的都

    是躺在地上的,而您的設計是直立的?這個部分在公司有實際上在使用?

    黃:來,我講給您們聽,這個我做起來,用的珠仔差不多這麼大,這個內徑就是

    這個,油漆從這邊灌入,這就是一顆珠仔一個溝、一顆珠仔一個溝,這個珠

    A-10

  • 184

    仔整排的,油漆送上來以後就一直磨,這個珠仔圓的一直在磨,啊這個磨到

    一個失敗的地方就是說他這個排算得不是很妥當,算一算排下去排不下去,

    這個失敗就是算不好,就差一條逢隙,這樣轉一轉就「站龍(台語)」因為珠仔本身速度快,所以轉轉就「站龍(台語)」,用鐵槌敲一下掉下去了它又開始磨,其實也蠻好的,但是翹起來就完了,這個有一個失敗點就是說,在磨的時候

    會卡住,拿不出來,因為這個是用「糊仔(台語)」糊起放進去,固定以後要拿出來拿不出來,失敗就是失敗在要修理無法修理,因為沒辦法克服修理技術

    上的問題,想了很久就放棄了,這是第二次的發明。頭一次的發明是立式的,

    這個發明就很成功,目前做是做這麼大(指圖面),如果嫌不夠則可以接兩支接三支,喔!這個速度就很快,普通接三、四支後直接送出來。

    世:這張是傳統的,對不對?您的設計和傳統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黃:這是「丿仔(台語,圓盤)」在搖,而「倒也(台語)」是珠仔在搖,我這個專利是用心軸帶動珠仔來磨。

    世:珠仔在盤的上面滾動來研磨?

    黃:就像用「桿磨仔(台語,圓盤)」在「胎(台語,研磨)」東西一樣,在舊有的設備一天只能用一頂,一日一頂,而且他使用陶瓷的滾珠,而我這部是使用

    不銹鋼珠,比較不會破損,也比較有力,陶瓷的滾珠轉得太快都會相撞而破

    掉,一層一層都有盤子,譬如說這邊 300 顆,那邊也 300 顆,如果是使用 400顆就都 400 顆,都用成一樣,我們就是用盤仔在「胎(台語,研磨)」就對啦!而他的那一種是用心軸將珠子撥動而已,所以他如此的動,如果太快的話會

    破掉。同時若轉得太快,則心軸也凍不條(台語)。

    世:您說的這一個是第一代,而前面講的那個是第二代,在第二代中碰到了無法

    維修的困難,請問您有沒有想到要如何去克服,解決問題?

    黃:第二代是不錯,但是拿不出來,無法維修,我也想要去解決,想想看有什麼

    方法可以來維修,後來想了很久,目前只有使用最原始的方法,倒回去,將

    機器拆除,心軸整支抽離,再組合起來。所以在研究時要真正的去做才能知

    道可不可行,但如果要真正的去做,那會花很多錢,通常發明的人差不多也

    都會倒比較多,一百個人中成功的沒有幾個。這部機械在工廠用真的很好用,

    我用在油漆上真的很好用,我就是有那個興趣,我就去做(有興趣就去做,在有工廠及資金的支援下,黃總成就非凡),嘿!花了一、二百萬呢?現在嘉義做牙膏洗劑,要烘乾使它變成粉狀,我就說好啦!就用我這一台,將料加入,

    搖不動啦!朋友跟我說大概七八十度這個就熔掉了,我有一台烘乾的在這裡

    面,料下去後就乾,料一下去就乾,但才一進去而已就送去修理,都沒有試

    驗到。

    A-11

  • 185

    川:後來是怎麼解決的?

    黃:這台。

    師:這台有申請專利嗎?

    黃:有,有准啊!我有做啦!可是他裝不下啊!他的料送到,我這個專利也是很

    好的啊!用真空原理來脫水。

    世:這個專利叫「連續式螺旋封密乾燥機」?

    川:送不進去,後來是怎麼樣的處理?

    黃:這是實際操作的技術性問題,需要很多人手經過不同方式來實驗,它要現場

    熱熱的時候裝進去,這樣就沒有問題,冷了以後它本身無法熔化裝進去,而

    且要從上面裝進去,總之就是要用實際去試的方式來找到方法。

    川:在它還沒冷卻時就把您這個機器拿到工廠去,這可不可以?有沒有這樣試驗

    過?

    黃:沒啦!

    師:這些彩色的圖都是您畫的?

    黃:對,這都是我畫的。

    師:這是 COPY,還是專利書那邊可以幫您畫?

    黃:這是我畫的,專利那一邊就直接用這個,如果我畫得比較不好的部份,他們

    再重畫過。

    吳祕書:多半他都是會先畫好啦!

    黃:我都畫好了以後再交出去。

    吳祕書:車子防撞的那個部分,您要不要講一下?我覺得那也是要有很多理念的

    結合,我覺得那個點子不錯,但是我一直有跟我們總經理講說:如果車速太

    快會不會翻車?我覺得他的出發點很好,至少可以減少車禍的發生時的傷

    害。

    川:請問黃總是如何的去想到這個問題(車用防撞保險桿結構之改良)?

    黃:朋友有拿吸石(磁鐵)給我,這個吸石(磁鐵)同極相斥(知識),這個吸石(磁鐵)您絕對沒有辦法在同極將它壓在一起,如果可以話我請客,這個磁力很強,

    有這麼強的吸石(磁鐵)(黃總示範磁鐵的強度同時囑咐要小心,免得被磁鐵打到),其實這個專利在日本、在美國很多地方都准了,但是我沒有去做。就是

    A-12

  • 186

    因為他的磁力很強,所以應用在汽車防撞上,如果 100 公里的速度,撞到以後能減到 70,就可以救很多人了,您知道嗎?那如果是 6、70,就剩下 3、40,那就比較沒有關係了,它會反彈,但是我也沒有真正的去做,因為他們(指汽車商)都不幫我做ㄟ。

    世:這跟汽車公司談,他們會不做嗎?

    黃:汽車公司他們也儘量不要…(可能是考慮到成本的問題),我有去找過做汽車保險桿的廠家,台南市的東洋,我也有去找他,他也….,就是去找汽車廠商也不一定要…,他們東西看得太多,我們是覺得這樣很理想。在我們想起來,這個是不是理想,他們應該是最知道的。

    吳祕書:就像安全氣囊也是啊!做起來他們感覺它很好,但是發現利潤不好時,

    反而會….。

    黃:就像 airbag 一樣,發明了很久,但有很久都沒有人在用,我也在想,現在做了以後,要到美國汽車城人家在發表時可以用,咱們最少也要先做一部真正

    的車子來撞撞看,然後我們再到那裡去發表,發表給人家知道(還是要有實作以後才會知道結果如何),airbag 在以前也是人家每年都會去發表的東西,但是都沒有人用,後來克萊斯勒先跟他訂了以後就全面被用光了,那克萊斯勒

    用的 airbag,這個發明已經放了很久了,就是因為克萊斯勒用了以後,大家就都跟上了,所以我們就要先做出實體的東西,再到美國去組裝,裝好車子

    已後要讓人家先看、給人家去試驗,去真正的衝衝看,反正是用較差的車子

    就沒有關係,人家有專門在試驗衝的,去衝衝看,那個花費要用很多錢呢!

    我稍微問了一下,說要花二千萬才可以,ㄛ我才不要,我有得吃,有得穿更

    有得用,我何必如此呢!這要花二、三千萬給人家幫您試驗,這我才不要呢!

    世:這還要有企業界針對您的專利去投資生產,後續才會有結果!

    黃:這是我很新,別人都還沒想到的東西。

    世:黃總,您當初會想到這個專利就只有簡單的看到吸石(?

    黃:對,當初就是看到這(磁鐵),我就想到了這個。

    吳祕書:所以說這個東西也很難講,他(指黃總)就是會想到那邊去,我們就是想不到(思考的模式與我們不同?),他經常說發生車禍時……

    黃:我在想說如果把保險桿裝下去,我一定要來試試看,不過沒有人要幫我做ㄟ,

    汽車的保險桿每一台也都不一樣,所以真正還是裝還要去改造,我沒有那個

    時間。

    世:我們現在很希望去了解您對任何物品的想法為什麼跟別人會不一樣?

    A-13

  • 187

    黃:如果沒有這樣就不會比別人超出,就像畫圖,我的畫法和別人也不一樣。

    還是沒有得到黃總的答案,為什麼對事情的想法,黃總總是跟人家不一樣?

    師:您畫畫有沒有去拜師學藝?

    黃:沒有,別人畫的油畫是那樣的糊在一起,而我畫的跟他們就不一樣,我畫的

    很細,就像是用相機照的ㄛ。

    吳祕書:那隻蜜蜂的翅膀很透明,我每次都很注意的看,我最欣賞那隻蜜蜂。

    世:這種油畫比較特殊,跟別人的不同,外面的油畫是粗粗的。

    黃:我的油畫是很細的,粗粗的我就不喜歡。

    世:這可能跟您在塗料上的開發有關係?

    黃:沒,沒有啦!哈….

    師:黃總,您是幾歲開始經營南寶公司?

    黃:大概在 1953 年吧!我也沒有記得那麼多,大概民國四十幾年吧!在古早,南寶還沒開始運作之前,我們在印布,布的花都是我在畫的(這是畫畫得好的原因之一),用手工印染,而花的部分都是我在畫,ㄚ 「無牛就駛馬!(台語)」。

    師:螺旋藻的那個時代,南寶已經經營很久了,是不是?

    黃祕書:1976,民國六十五年。

    黃:太陽能,這個圖也是我畫的啊!

    世:畫這個圖跟您當時在畫花多少有點關係!

    黃:跟我畫花沒有太大關係(藝術和機械的領域還是有些不同),接下來談污水處理,他們這邊污水處理的觀念,我跟他們說都不對,他們罵我ㄟ,說我在說

    什麼,說到污水處理,第一前面,我的意思是說,假如有一排東西,污染 3%,剩下都是水,工廠的污水或其他的污水也好啦!假如是我的話,我會將這些

    污染先把它濾起來,差不多 3%的污染先過濾為零點幾,先濾完後再去化(指化學變化),濾起來以後就用火頂(台語,煱爐)燒掉,就像垃圾、廚餘等下去,或是工廠的廢水下去污水池,一池一池的在那邊冒泡,要冒泡之前,這些糊

    狀粘粘的東西您就可以先把它濾起來,濾到只剩下 0.%多,3%假如是 100,我們先將它濾為 5,5 再來化,化完了以後再來過濾,要有這個觀念才可,結果他們不是這樣呢,他化了以後再用水稀釋,再讓它沈,可以跑出去的就讓

    它跑出去,他根本就沒有使用過濾,在前面的 3%您可以先濾起來,當然沒有

    A-14

  • 188

    辦法 100%過濾啦!濾起來以後再來化,可是他沒有啊,底下殘留的東西很多,一段時間就要清一次,如此為何不在清之前就先將它濾起來呢!這樣也

    可以比較省水也比較不會污染。9:35

    世:所以您的這個專利就是因為這個理念,所以您要設計去過濾這些東西?

    黃:我的想法就去像「炊斗(台語)」一樣一格一格,最底部是碳,再來砂啦等等這些濾材,輕石等一格一格,裡面再放不織布,過濾的東西留在不織布上,

    再將不織布拿到燒掉,一個禮拜看一次,如果髒了,就把它清一清,燒掉以

    後再換新的,經過不織布的水再到化學池去處理。

    世:黃總,您這個部分是針對液體的部分,目前氣體的部分都已經有這樣子的處

    理方式了。

    黃:氣體的處理還是比較簡單的,出煙的煙囱我們都在過濾了,下水一遍又一遍

    去濾,讓水沖過,將空氣中的氣體吸進到水裡面,這個原理比較簡單,我說

    那個柴油車的煙,全世界沒有辦法去濾起來,我就是使用這個方式將它濾起

    來,但是想到過濾方法的時候,想要真正的用用看,他卻要我去拿過濾出來

    的檢驗資料,像我們車子用試管插進去後就可以檢驗出來,於是我便跑去湖

    口,我們的檢驗都在湖口,到了湖口,裝了檢驗桿以後,loss 5%,loss 5%這個是沒有什麼關係,接下來我要用水過濾,他不給我檢驗,因為那是用來檢

    查乾的,如果有水,他的電腦會壞,不幫我檢驗,我就失望著回來了,我研

    究了二年,車子跟著到山上一直爬,爬兩年了,ㄛ這如果給我「ㄅㄠ起來(台語)」,全世界…..,現在跑到環保署,他說您有沒有研究檢驗的儀器嗎?我說,我怎麼有可能呢!我又沒讀什麼書,檢驗儀器應該是政府要去設的事啊!

    師:您可以跟工研院或台大慶齡中心聯絡看看,有什麼儀器可以檢驗,當然那都

    是要收費的。

    黃:我也沒有讀過什麼書,對大學我也不是很了解,所以對這個檢驗的工作,我

    就花了,要不然,這個研究我去跟車跟了快兩年呢!每到星期天就到陽明山

    等到處跑,也很怕,怕跑到一半水流了出來,這有什麼關係沒有啊!這裡面

    是水啊!漏乾了也沒有關係,可能也開得回來喔!但就水來說我會比他們安

    全,如果用火在燒,差不多一個鐘頭要點一次,那是很貴的,那一支煙囱可

    能會到台幣六十萬呢,估計差不多要六十萬,我還在高興,我只要一個月三

    十萬就好了,我就可以賺翻了,嘿!檢驗不過啊!

    世:黃總,在您很多的發明品中都跟環保、節省能源這兩方面相關,這跟您生長

    的背景和所受的教育有什麼關係?

    黃:沒有啦!這是咱們人的責任,環保這個本來就要設的,如果我開球場,我會

    去設一個全省沒有污染的球場,我用有機肥料,這個觀念我是很重視的,儘

    A-15

  • 189

    量不用農藥為原則下去做,全省只有我這一家是如此,我的發表會有 105 人來聽,我是對這個污染、公害啦,我研究都儘量走這條路線,讓下一代的人

    不要有這麼多的污染。

    師:黃總,您是不是閒著的時候就想著如何去創新,如何去發明,您是不是都有

    這樣在想?(5/7)

    黃:有啦!都是這樣在想啦!可能那也是我的興趣啦!反正每一次看到覺得很好

    的 image,我就會將它記在腦筋裡,常常去想,反覆去想這原理是從那裡來的,這些如何可以利用,就算在開車看到了,我也是在想,我一直認為,只

    要頭腦有這些東西,一定有一天可以用到。

    吳祕書:他那是興趣。

    師:您當時的發明是因為您的哥哥的關係就接連下去,還是本來就有發明?

    黃:本來我都是記在頭腦內啦!本來是說就放在腦內,想說不提出發明啦!結果

    一提出來,ㄟ竟然也會准(第一次專利申請成功的成就感),我的理論還真的會准,德國會准,日本也會准,當時我發明了以後,我們那個博士還很不服

    氣,您知道嗎?ㄞ,那臺灣的專利,那無效啦!我的朋友跟他說,美國准了、

    德國也准了,日本也准了,他聽了才沒話說。

    吳祕書:這叫做文人相輕!自古以來都是這樣。

    師:您跟您大哥的感情如何?

    黃:就是這樣,自從我做了賜百齡(spailen)以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