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送饭,看到你好好的才心安cg.jschina.com.cn/mp2/pc/att/202002/28/5b0cbddc-1...祝:平安归来!...

1
2020 年 2 月 28 日 星 期 五 责任编辑:许露露版式设计:张晓贞 邮箱:[email protected]热线:025-58682592 精神家园 04 从大年初二返岗马步乡,到现在疫 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已过去二十多 天。这段时间打仗似地奔波,我疲惫过、 恐惧过,初升的暖阳给了我继续战斗的 勇气。苦乐交织,是基层工作者的常态, 吃过的苦一点点渗进血液,炼就了我以 苦作乐、勇往直前的热血情怀。 这场战“疫”来得突然,也来得猛 烈。春节前,我和丈夫把后备箱和后排 座椅都满满当当地塞上年货,高高兴兴 地回老家团圆,大年三十,一大家人聚在 一起把酒言欢,谁知,大年初一下午就接 到返岗通知。疫情就是命令,初二一早 我独自开车回到了乡里。 从 2018 年 11 月来到乡里,一忙起 来,工作强度上女性不亚于男性。这次 战“疫”中感受尤其明显,连轴转的事务, 让我忘记了自己的性别:连续十小时路 口站岗,督促群众不要四处走动;不站岗 的时候便下村,每天抽查、了解村上返乡 人员情况,有特殊情况的立刻与医院联 系就诊;不断巡查,利用公告、横幅、喇 叭、锣鼓等做好宣传,及时劝散群众聊 天、烤火、打牌等聚集行为…… 身体的疲惫对我这个90后来说, 扛一扛就过去了,心里的疲惫让我更觉 任重道远:守路口劝群众回家,会有人 骂执勤人员“神经病”;上户为返乡人员 消毒,会被说“都怪你们,搞得邻居都躲 得我远远的”;劝散聚集人员,会有个别 人不为所动并反击“你们不也在到处走 动?” 这些日子里,感受了很多个清冷 黎明,有的是初升暖阳,有的是雾霭迷 茫,有的是大雨倾盆;也领略了很多次 夜幕降临,有时是棚内值班,有时是头 顶星辰,有时是伏案疾书。在这场看 不见硝烟的战争里,冲锋在前的战士 是看得见的,他们承受的不被理解也 很快就被自己忘记了,因为病毒无情, 战斗要继续。 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极强,工作中我 真正体验了一下“有惊无险”带来的宽 慰。一次下村防疫时,发现一名湖北返 乡人员外出,我当时便去了她家做思想 工作。当天傍晚,我正准备驱车回家,同 事打电话给我说这名湖北返乡人员发烧 了,正送往医院。我听得头皮发麻,当即 跟丈夫打电话说不回去了。直到当天晚 上检查结果出来,这位湖北返乡人员肺 部没有明显异常,我才稍稍松口气。 没过两天,与一位同事在路口值班 时,他突然接了一通电话就回乡里了。 正当我诧异之时,我才得知,那位同事侄 女外地返乡,曾去他家拜年聚餐,后来发 烧好多天,他是被通知去隔离了! 说不恐惧,那肯定是假的。在这场 战“疫”里,我们如履薄冰,对自己身体状 况缺乏自信,对他人状况一知半解甚至 一无所知。自始至终,我都是带着“必须 去”的信念消抵恐惧、躬身战“疫”。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仍守在某个道口 时,总是抑制不住对家人的思念。春节 假期是盼了好久才盼来的。两岁半的儿 子正是最爱模仿表演的时候,一切都是 那么有趣。在南昌上班的丈夫有了假 期,一家人计划着把这个年过得热热闹 闹。刚开始,我坚持来回开车两小时,在 清晨与晚上往返于家与乡镇之间,最幸 福的就是到家时儿子大声地喊着“妈妈” 跑来拍打车门的时刻。后来,我没有勇 气回家了,我看着视频那端的儿子天真 无邪,不时给个飞吻,说着新学会的词 汇。尽管丈夫假期一延再延,但我们仍 没办法相互陪伴。春节以来,未曾回去 看过父母以及卧床的奶奶,内心充满愧 疚,他们倒是反反复复打电话叮嘱我“少 吃泡面”。 战“疫”时期,保持距离也在传递着 爱,在疫情里奔跑的战士们,似乎能更贴 切地领悟那句“喜欢是放肆,但爱是克 制”。抗疫战斗里,也有不少温情时刻。 我在路口站岗时第一次接触到蓝 天救援队。尽管看过很多相关报道,但 与之近距离并肩战斗还是头一次。他 们是一支来自各行各业的零报酬志愿 者队伍,通过交谈,我了解到那天与我 一同值守的三个人,分别是个体经营 者、小学教师、清洁工人。我问他们为 什么加入蓝天救援队,清洁工人说“想 做点不一样的事,让人生看上去有价值 的事”,个体经营者说“我们夫妻俩都加 入了,一起做点好事”,小学教师笑一 笑,不说话,似乎在跟我说“这是理所应 当,不需要理由”。 那天路口值守,有他们在,我不再觉 得冷。 几乎每天,都有社会各界给一线抗 疫人员送来物资。有时是企业送方便 面、牛奶,有时是村民群众送来用报纸包 着的、自制的冻米糖,有时是爱心人士赠 予的口罩与酒精。这点点滴滴汇聚起来 的爱心温暖着我、温暖着战“疫”中的每 一个人。 史铁生说,“人可能舍弃一切,却无 法舍弃被理解的渴望”。是的,在每一个 人的生命里,被理解是一件多么重要的 事情。每一份物品,无论贵重与否,都是 赠予者满满的心意,更是向被赠予者传 达着无言的理解与支持。 战斗还在继续,我和同事们仍在抗 疫。在这样的时刻,初心与使命像一块 明镜照亮着每一个共产党员。虽然疲 惫、恐惧、思念,但也有猝不及防的感动、 携手并进的相扶,我决心战斗到底、不胜 不休! 江西省万载县马步乡党委委员、副 乡长 张海艳 是年轻母亲,更是抗疫战士 致爸爸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 您好!您离开家已经有七天了,您 说自己总在基层一线做疫情防控,容易 把病毒带回家,为了我们全家的安全,自 己跑到乡下奶奶家的老房子,进行自我 隔离,才短短几天,我已经很想你。 在这几天里,我们都过得挺好的,妈 妈每天都去上班,上完班后又去买菜,再 给我们做饭,回来还得做消毒卫生,晚上 还要给我预习功课呢!我呢,每天都在 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有时也会帮妈妈做 饭和做家务,至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 们都好着呢,每天都在家里锻炼。 我一直不知道你所从事的基层防疫 有什么工作,最近我在新闻上看到一个 介绍,基层抗疫人员的身影出现在社区 农村的每一个角落,一个口罩就是你们 的全部防疫装备。当大家足不出户、自 我隔离的时候,你们却要穿街走巷,严阵 以待,确认居民的个人信息,你们不是医 生也不是护士,却坚守在最前线,敲开一 扇扇关上的门,排除每一个隐患,你们是 这场战“疫”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 如爸爸您跟我说过的: “在接到疫情防控 任务后,我就与全村村民命运与共,绝无 退路。” 爸爸,您知道吗?昨天,我学习了 一篇著名文章,叫作《天窗》。作者茅盾 先生说在他小时候,在大风大雨或者北 风呼呼叫的冬天里,当他晚上被父母逼 迫上床去“休息”时,那一扇装在屋顶的 天窗是他唯一的慰藉,让他想象外面世 界的精彩,让他有无穷的快乐。同样, 我现在也有唯一的慰藉,那就是—每 天给你送饭的时候。当我每天坐着妈 妈的汽车给你送饭时,看见你戴着口 罩,平平安安,毫发无损地站在门口时, 我就知道,你已经结束了一天疲劳的工 作,顺利地回到家中。当你用那微笑着 的慈祥的目光看向我时,我悬着的心, 才慢慢放下。 爸爸,记得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疫 情过后,等您凯旋,我们还要来一场乒乓 球赛,一决高下! 祝:平安归来! 您的女儿 链 接 >>> 读懂了你期盼的眼神 打开今天妻子送来的晚餐,发现旁 边有一封信,是女儿给我写的。七天 前,我开始做一些自我隔离措施,原因 是每天要到村里和社区做入户排查,可 能会碰到病毒潜伏期的居民,担心不知 不觉把病毒带回去,所以干脆搬到母亲 乡下空置出来的房子,自己一个人住。 房子离家不远,每天晚上我默默地从妻 子手中接过当日晚餐的时候,便是我和 女儿短暂见面的时光。为了防止飞沫 传播,我们都约定了见面时不说话,看 着女儿期盼的眼神,我知道她一定想问 我什么时候能回家,什么时候能陪她打 乒乓球。 女儿,我想对你说,在家里我是父 亲,在工作岗位上,我是村第一书记, 为了全村1547名村民的生命安全,我 必须要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女 儿,你要明白新冠肺炎病毒的可怕之 处,只要一人得病,容易导致全家人 都感染。爸爸每在村里多开展一次 疫情防控宣传,就能够让更多村民了 解到当前疫情防控的措施,减少他们 感染病毒的风险;每多走访一户居 民,就能够多了解一户家庭往来人员 信息;每多排查一次外来人员,就能 够多排除一个输入性病例的可能;每 多为一户居家隔离人员做好生活保 障服务,就能够多一份对疫情防控的 支持。 女儿,你说最近唯一的慰藉,就是 跟着妈妈给爸爸送晚餐,看看爸爸的样 子。你知道吗,爸爸最近最大的慰藉, 除了见到我们家人都平平安安以外,就 是我们村的村民们都做好了疫情防控 措施,大家齐心协力把疫情控制起来。 爸爸答应你,疫情过后,回来跟你好好 打几回乒乓球,也一定给你做个榜样, 继续用坚强勇敢,守护村民的健康,守 护我们大家的家。 蒋莘莘 每天送饭,看到你好好的才心安 村干部战“疫” 没有豪言壮语 也不惊天动地 驻扎在最基层 无论风雪霜雨 始终坚守不离 缺防疫物资 缺柴米油盐 只要群众有需求 设法及时送去 村民困难装心里 家人无暇顾及 官虽小却挑千斤担 权不大能撑一片天 夜以继日连轴转 使命在肩无怨言 战“疫”精神 就是最美诗句 (作者: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委统战部) 战“疫” 32岁的杨秋静是天津市宝坻区方家庄镇小杜庄 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春节前她特意安排自 己年三十、初一两天值班,想带上相机,给村里各户拍 张全家福,突发的疫情打乱了她的计划。防疫重任在 肩,她告别小家成为“守关战士”,平时就把 3 岁女儿托 给婆婆管的她,此刻更成了一个有点狠心的妈。到2 月 23 日,她已连续住村一个月,发动组织村干部、村民 代表、退役军人等五支队伍群防群治,值岗的夜晚,女 儿电话里一句“妈妈,我想你了”让她泪涌……入村工 作第 40 周的这条朋友圈,记录了她的战“疫”工作,也 记录了她的履职担当。 “守关战士”是个“狠心妈” 主持人:聂伟 晒晒我的朋友圈 晒晒我的朋友圈 家书 家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江门市驻村第一书记冲到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把大量时间奉献在工作 岗位上,陪伴家人成为最奢侈的事。驻江海区外海街道东宁村第一书记蒋莘莘便是其中一位。为了家人健 康,他单独隔离居住,只有每天晚上妻子来送饭时,才能极其短暂地透过车窗看女儿一眼,招招手作别。多日 分离,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用稚嫩的语言给爸爸写了一封简短的信,纸短情长,寥寥数语饱含着对父亲的思念 和关心。蒋莘莘读了女儿的信心潮澎湃,表示要给女儿做个好榜样,继续守护村民的健康。 家书 家书 感悟 感悟 图为蒋莘莘在卡口为过往行人测量体温。 女儿写给蒋莘莘的信。 1992年出生的张海艳是 江西省 2018 年选调生,就职 于宜春市财政局,挂职万载县 马步乡党委委员、副乡长。一 年多来,她每天都在基层繁杂 琐碎的工作中重新认识自己, 获益良多。这次战“疫”行动, 对她来说是职业生涯的一场大 考,尽管有时被质疑和误解,但 更多时是理解和宽慰。初为人 母的她,在选择逆行的同时,也 给自己烙上了厚重的人生底 色,收获了成长的财富。 张海艳(左)向村民宣传防控知识。

Transcript of 每天送饭,看到你好好的才心安cg.jschina.com.cn/mp2/pc/att/202002/28/5b0cbddc-1...祝:平安归来!...

Page 1: 每天送饭,看到你好好的才心安cg.jschina.com.cn/mp2/pc/att/202002/28/5b0cbddc-1...祝:平安归来! 您的女儿 链 接 >>> 读懂了你期盼的眼神 打开今天妻子送来的晚餐,发现旁

2020年2月28日 星期五责任编辑:许露露 版式设计:张晓贞

邮箱:[email protected] 热线:025-58682592精神家园04

从大年初二返岗马步乡,到现在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已过去二十多天。这段时间打仗似地奔波,我疲惫过、恐惧过,初升的暖阳给了我继续战斗的勇气。苦乐交织,是基层工作者的常态,吃过的苦一点点渗进血液,炼就了我以苦作乐、勇往直前的热血情怀。

这场战“疫”来得突然,也来得猛烈。春节前,我和丈夫把后备箱和后排座椅都满满当当地塞上年货,高高兴兴地回老家团圆,大年三十,一大家人聚在一起把酒言欢,谁知,大年初一下午就接到返岗通知。疫情就是命令,初二一早我独自开车回到了乡里。

从2018年11月来到乡里,一忙起来,工作强度上女性不亚于男性。这次战“疫”中感受尤其明显,连轴转的事务,让我忘记了自己的性别:连续十小时路口站岗,督促群众不要四处走动;不站岗的时候便下村,每天抽查、了解村上返乡人员情况,有特殊情况的立刻与医院联系就诊;不断巡查,利用公告、横幅、喇叭、锣鼓等做好宣传,及时劝散群众聊天、烤火、打牌等聚集行为……

身体的疲惫对我这个90后来说,扛一扛就过去了,心里的疲惫让我更觉任重道远:守路口劝群众回家,会有人骂执勤人员“神经病”;上户为返乡人员消毒,会被说“都怪你们,搞得邻居都躲得我远远的”;劝散聚集人员,会有个别人不为所动并反击“你们不也在到处走动?”

这些日子里,感受了很多个清冷黎明,有的是初升暖阳,有的是雾霭迷茫,有的是大雨倾盆;也领略了很多次夜幕降临,有时是棚内值班,有时是头顶星辰,有时是伏案疾书。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里,冲锋在前的战士是看得见的,他们承受的不被理解也很快就被自己忘记了,因为病毒无情,战斗要继续。

新冠病毒的传染性极强,工作中我真正体验了一下“有惊无险”带来的宽慰。一次下村防疫时,发现一名湖北返乡人员外出,我当时便去了她家做思想工作。当天傍晚,我正准备驱车回家,同事打电话给我说这名湖北返乡人员发烧了,正送往医院。我听得头皮发麻,当即

跟丈夫打电话说不回去了。直到当天晚上检查结果出来,这位湖北返乡人员肺部没有明显异常,我才稍稍松口气。

没过两天,与一位同事在路口值班时,他突然接了一通电话就回乡里了。正当我诧异之时,我才得知,那位同事侄女外地返乡,曾去他家拜年聚餐,后来发烧好多天,他是被通知去隔离了!

说不恐惧,那肯定是假的。在这场战“疫”里,我们如履薄冰,对自己身体状况缺乏自信,对他人状况一知半解甚至一无所知。自始至终,我都是带着“必须去”的信念消抵恐惧、躬身战“疫”。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仍守在某个道口时,总是抑制不住对家人的思念。春节假期是盼了好久才盼来的。两岁半的儿子正是最爱模仿表演的时候,一切都是那么有趣。在南昌上班的丈夫有了假期,一家人计划着把这个年过得热热闹闹。刚开始,我坚持来回开车两小时,在清晨与晚上往返于家与乡镇之间,最幸福的就是到家时儿子大声地喊着“妈妈”跑来拍打车门的时刻。后来,我没有勇气回家了,我看着视频那端的儿子天真

无邪,不时给个飞吻,说着新学会的词汇。尽管丈夫假期一延再延,但我们仍没办法相互陪伴。春节以来,未曾回去看过父母以及卧床的奶奶,内心充满愧疚,他们倒是反反复复打电话叮嘱我“少吃泡面”。

战“疫”时期,保持距离也在传递着爱,在疫情里奔跑的战士们,似乎能更贴切地领悟那句“喜欢是放肆,但爱是克制”。抗疫战斗里,也有不少温情时刻。

我在路口站岗时第一次接触到蓝天救援队。尽管看过很多相关报道,但与之近距离并肩战斗还是头一次。他们是一支来自各行各业的零报酬志愿者队伍,通过交谈,我了解到那天与我一同值守的三个人,分别是个体经营者、小学教师、清洁工人。我问他们为什么加入蓝天救援队,清洁工人说“想做点不一样的事,让人生看上去有价值的事”,个体经营者说“我们夫妻俩都加入了,一起做点好事”,小学教师笑一笑,不说话,似乎在跟我说“这是理所应当,不需要理由”。

那天路口值守,有他们在,我不再觉得冷。

几乎每天,都有社会各界给一线抗疫人员送来物资。有时是企业送方便面、牛奶,有时是村民群众送来用报纸包着的、自制的冻米糖,有时是爱心人士赠予的口罩与酒精。这点点滴滴汇聚起来的爱心温暖着我、温暖着战“疫”中的每一个人。

史铁生说,“人可能舍弃一切,却无法舍弃被理解的渴望”。是的,在每一个人的生命里,被理解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每一份物品,无论贵重与否,都是赠予者满满的心意,更是向被赠予者传达着无言的理解与支持。

战斗还在继续,我和同事们仍在抗疫。在这样的时刻,初心与使命像一块明镜照亮着每一个共产党员。虽然疲惫、恐惧、思念,但也有猝不及防的感动、携手并进的相扶,我决心战斗到底、不胜不休!

江西省万载县马步乡党委委员、副乡长 张海艳

是年轻母亲,更是抗疫战士

致爸爸的一封信

亲爱的爸爸:您好!您离开家已经有七天了,您

说自己总在基层一线做疫情防控,容易把病毒带回家,为了我们全家的安全,自己跑到乡下奶奶家的老房子,进行自我隔离,才短短几天,我已经很想你。

在这几天里,我们都过得挺好的,妈妈每天都去上班,上完班后又去买菜,再给我们做饭,回来还得做消毒卫生,晚上还要给我预习功课呢!我呢,每天都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有时也会帮妈妈做饭和做家务,至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都好着呢,每天都在家里锻炼。

我一直不知道你所从事的基层防疫有什么工作,最近我在新闻上看到一个介绍,基层抗疫人员的身影出现在社区农村的每一个角落,一个口罩就是你们的全部防疫装备。当大家足不出户、自我隔离的时候,你们却要穿街走巷,严阵以待,确认居民的个人信息,你们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却坚守在最前线,敲开一扇扇关上的门,排除每一个隐患,你们是这场战“疫”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正如爸爸您跟我说过的:“在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我就与全村村民命运与共,绝无退路。”

爸爸,您知道吗?昨天,我学习了一篇著名文章,叫作《天窗》。作者茅盾先生说在他小时候,在大风大雨或者北风呼呼叫的冬天里,当他晚上被父母逼迫上床去“休息”时,那一扇装在屋顶的天窗是他唯一的慰藉,让他想象外面世界的精彩,让他有无穷的快乐。同样,我现在也有唯一的慰藉,那就是——每

天给你送饭的时候。当我每天坐着妈妈的汽车给你送饭时,看见你戴着口罩,平平安安,毫发无损地站在门口时,我就知道,你已经结束了一天疲劳的工作,顺利地回到家中。当你用那微笑着的慈祥的目光看向我时,我悬着的心,才慢慢放下。

爸爸,记得外出时做好防护措施,疫情过后,等您凯旋,我们还要来一场乒乓球赛,一决高下!

祝:平安归来!您的女儿

链 接 >>>

读懂了你期盼的眼神

打开今天妻子送来的晚餐,发现旁边有一封信,是女儿给我写的。七天前,我开始做一些自我隔离措施,原因是每天要到村里和社区做入户排查,可

能会碰到病毒潜伏期的居民,担心不知不觉把病毒带回去,所以干脆搬到母亲乡下空置出来的房子,自己一个人住。房子离家不远,每天晚上我默默地从妻子手中接过当日晚餐的时候,便是我和女儿短暂见面的时光。为了防止飞沫传播,我们都约定了见面时不说话,看着女儿期盼的眼神,我知道她一定想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什么时候能陪她打乒乓球。

女儿,我想对你说,在家里我是父亲,在工作岗位上,我是村第一书记,为了全村1547名村民的生命安全,我必须要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女儿,你要明白新冠肺炎病毒的可怕之处,只要一人得病,容易导致全家人都感染。爸爸每在村里多开展一次疫情防控宣传,就能够让更多村民了解到当前疫情防控的措施,减少他们感染病毒的风险;每多走访一户居民,就能够多了解一户家庭往来人员信息;每多排查一次外来人员,就能够多排除一个输入性病例的可能;每多为一户居家隔离人员做好生活保障服务,就能够多一份对疫情防控的支持。

女儿,你说最近唯一的慰藉,就是跟着妈妈给爸爸送晚餐,看看爸爸的样子。你知道吗,爸爸最近最大的慰藉,除了见到我们家人都平平安安以外,就是我们村的村民们都做好了疫情防控措施,大家齐心协力把疫情控制起来。爸爸答应你,疫情过后,回来跟你好好打几回乒乓球,也一定给你做个榜样,继续用坚强勇敢,守护村民的健康,守护我们大家的家。

蒋莘莘

每天送饭,看到你好好的才心安

村干部战“疫”没有豪言壮语也不惊天动地驻扎在最基层无论风雪霜雨始终坚守不离

缺防疫物资缺柴米油盐只要群众有需求设法及时送去村民困难装心里家人无暇顾及

官虽小却挑千斤担权不大能撑一片天夜以继日连轴转使命在肩无怨言战“疫”精神就是最美诗句

(作者: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委统战部)

战“疫”宗 晖

32岁的杨秋静是天津市宝坻区方家庄镇小杜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春节前她特意安排自己年三十、初一两天值班,想带上相机,给村里各户拍张全家福,突发的疫情打乱了她的计划。防疫重任在肩,她告别小家成为“守关战士”,平时就把3岁女儿托给婆婆管的她,此刻更成了一个有点狠心的妈。到2月23日,她已连续住村一个月,发动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退役军人等五支队伍群防群治,值岗的夜晚,女儿电话里一句“妈妈,我想你了”让她泪涌……入村工作第40周的这条朋友圈,记录了她的战“疫”工作,也记录了她的履职担当。

“守关战士”是个“狠心妈”

主持人:聂 伟

晒 晒 我 的 朋 友 圈晒 晒 我 的 朋 友 圈战战““ 疫疫 ””家 书家 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东省江门市驻村第一书记冲到了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把大量时间奉献在工作岗位上,陪伴家人成为最奢侈的事。驻江海区外海街道东宁村第一书记蒋莘莘便是其中一位。为了家人健康,他单独隔离居住,只有每天晚上妻子来送饭时,才能极其短暂地透过车窗看女儿一眼,招招手作别。多日分离,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用稚嫩的语言给爸爸写了一封简短的信,纸短情长,寥寥数语饱含着对父亲的思念和关心。蒋莘莘读了女儿的信心潮澎湃,表示要给女儿做个好榜样,继续守护村民的健康。

战战““ 疫疫 ””家 书家 书

战战““ 疫疫 ””感 悟感 悟

图为蒋莘莘在卡口为过往行人测量体温。

女儿写给蒋莘莘的信。

1992年出生的张海艳是江西省2018年选调生,就职于宜春市财政局,挂职万载县马步乡党委委员、副乡长。一年多来,她每天都在基层繁杂琐碎的工作中重新认识自己,获益良多。这次战“疫”行动,对她来说是职业生涯的一场大考,尽管有时被质疑和误解,但更多时是理解和宽慰。初为人母的她,在选择逆行的同时,也给自己烙上了厚重的人生底色,收获了成长的财富。 张海艳(左)向村民宣传防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