맣훝돶췁쓏몺ꆶ룟ퟦ쳬믊듳뗛낧닡컄dnwh.njmuseum.com/pdf/2012/201206/20120609.pdf2012/06/09...

6
uתଲ໓߄v 2012 6 ௹ሹ 230 收稿日期 2011-07-26 作者简介 陈鸿钧(1969- ),男,广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文物考古及地方史志。 内容提要:于南汉康陵发现的《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一石,堪为广州近年考古之重要成果,可藉 以考稽南汉国的典制、史实及文风。以此哀册文为据,可以更正此前诸籍的不确载记,并为哀册文体 之渊源、礼制及南汉国历史补充了珍贵资料。 关键词:南汉 康陵 哀册文 中图分类号K871.43K877.49 文献标识码:A 唐末季世,藩镇坐大而自雄,攻略相侵,致中 原板荡,朝梁暮晋,国祚短而鲜克延续。作为五代 十国之一的南汉国,偏踞岭表,得秦尉所画之势, 盘赵佗昔治之地,成一方之国,享七十余载,入宋 十余年始亡,几与五代相始终,于相并之数国为 长,亦为岭南史上之重要时期。近年于广州东南 郊小谷围、旧南汉昌华苑故址发掘的南汉二陵, 确为广州考古之重要发现,尤其是出现于康陵之 高祖哀册文,形制完整,镌刻精良,文字俊美,堪 为粤中石刻之钜制,而其文献价值更为史家所重 (图一)。摩挲之下,尝试考释,聊资好古者参考 云。 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 翰林学士承旨、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 左丞、知制诰、上柱国、范阳县开国男、食邑 三百户、臣卢应奉敕撰并书。 维大有十五年,岁次壬寅,四月甲寅朔, 二十四日丁丑,高祖天皇大帝崩于正寝,粤 光天元年九月壬午朔、二十一日壬寅迁神于 康陵,礼也。符卯金而叶运,绍斩蛇之开基, 覆同乾建,载并坤维,法成周而垂范,稽世祖 而作则,构大业而云终,偃巨室而不惑。嗣主 仁孝,黾晏俛祚阶,抑情登位,感结疚怀,动 遵遗诏,讵隳俄顷,六府三事,肃然整修,亿 兆乂谧,国家钟庆,痛深茹慕,启引神皋,衔 恤颁诏,命臣摛毫。伏维高祖天皇大帝,日月 孕灵,星辰诞圣,爰本玄符,式隆景命,经天 纬地,武库文房,搓尧拍舜,迈禹超汤,君临 万国,星廛三纪,四海镜清,九州风靡,开物 成务,知机其神,光宅宇县,司牧蒸民。惠施 五车,葛洪万卷,听朝之余,披览罔倦,损益 百氏,笙簧六经,东西飞阁,周孔图形。命鸿 儒以临莅,选硕生而雠校,鄙束皙之补亡,陋 郑玄之成学。奋藻兮,魏文收誉;挥毫兮,齐 武藏名。品量舛谬,别白重轻。禁暴戢兵,讴 歌狱讼,龙韬虎韬,七擒七纵。扼腕北顾,中 原多事,吊伐在怀,未伸睿志。炅炅王业,巍 巍皇猷,三王可拟,五帝难俦。天纵聪明,凝 情释老,悉造赅微,咸臻壶奥。谭玄则变化在 手,演释乃水月浮天,神游阆苑,智洞竺乾。 若乃阴阳推步,星辰历数,仰观俯察,罔失常 矩。此外留情药品,精究医书,或南北臣庶, 或羽卫勤劬,疾瘵所萦,御方救疗,名医拱手 稽颡,神妙将圣多能。视民如伤,朝野忭蹈, 亿兆欢康,多才多艺,允文允武,戡难夷凶, 栉风沐雨。呜呼哀哉,天机秀异,韫藉风流。 缮营苑囿,想像十洲,鹤立松巅,鸳穿花坞, 水石幽奇,楼台回牙。万机之暇,翠华爰处, 花朝月夕,嬉游辇路。灾缠阳九,不裕中春, 针石药饵,备尽精臻,晨昏问竖,拱默而退, 有加无瘳。导扬遗制,爰命嗣王,守位承祧, 彝伦弗紊。祖述唐尧,远法成周,近遵孝惠, 懿范具存,丕训罔替,中外庶务,悉禀谟猷。 呜呼哀哉,玉音在耳,大渐弥留,亿兆号天, თ໓ ᇜԛଲ ݱu ቃ฿ ߟնβҨ໓vॉ ӧޟ(广州博物馆 广东广州 510040 87

Transcript of 맣훝돶췁쓏몺ꆶ룟ퟦ쳬믊듳뗛낧닡컄dnwh.njmuseum.com/pdf/2012/201206/20120609.pdf2012/06/09...

Page 1: 맣훝돶췁쓏몺ꆶ룟ퟦ쳬믊듳뗛낧닡컄dnwh.njmuseum.com/pdf/2012/201206/20120609.pdf2012/06/09  · 맣훝돶췁쓏몺ꆶ룟 쳬믊듳뗛낧닡컄ꆷ뾼쫍 如丧考妣,攀髯不及,摧殒而已,叶从龟筮,先远有期。玄宫将閟,龙輴在兹,休列耿光,与天攸久,刻诸贞珉,万年不朽。其词曰:

《东南文化》2012年第 6期总第 230期

收稿日期 2011-07-26作者简介 陈鸿钧(1969-),男,广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文物考古及地方史志。

内容提要:于南汉康陵发现的《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一石,堪为广州近年考古之重要成果,可藉

以考稽南汉国的典制、史实及文风。以此哀册文为据,可以更正此前诸籍的不确载记,并为哀册文体

之渊源、礼制及南汉国历史补充了珍贵资料。

关键词:南汉 康陵 刘 哀册文

中图分类号:K871.43;K877.49 文献标识码:A

唐末季世,藩镇坐大而自雄,攻略相侵,致中

原板荡,朝梁暮晋,国祚短而鲜克延续。作为五代

十国之一的南汉国,偏踞岭表,得秦尉所画之势,

盘赵佗昔治之地,成一方之国,享七十余载,入宋

十余年始亡,几与五代相始终,于相并之数国为

长,亦为岭南史上之重要时期。近年于广州东南

郊小谷围、旧南汉昌华苑故址发掘的南汉二陵,

确为广州考古之重要发现,尤其是出现于康陵之

高祖哀册文,形制完整,镌刻精良,文字俊美,堪

为粤中石刻之钜制,而其文献价值更为史家所重

(图一)。摩挲之下,尝试考释,聊资好古者参考

云。

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

翰林学士承旨、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

左丞、知制诰、上柱国、范阳县开国男、食邑

三百户、臣卢应奉敕撰并书。

维大有十五年,岁次壬寅,四月甲寅朔,

二十四日丁丑,高祖天皇大帝崩于正寝,粤

光天元年九月壬午朔、二十一日壬寅迁神于

康陵,礼也。符卯金而叶运,绍斩蛇之开基,

覆同乾建,载并坤维,法成周而垂范,稽世祖

而作则,构大业而云终,偃巨室而不惑。嗣主

仁孝,黾晏俛祚阶,抑情登位,感结疚怀,动

遵遗诏,讵隳俄顷,六府三事,肃然整修,亿

兆乂谧,国家钟庆,痛深茹慕,启引神皋,衔

恤颁诏,命臣摛毫。伏维高祖天皇大帝,日月

孕灵,星辰诞圣,爰本玄符,式隆景命,经天

纬地,武库文房,搓尧拍舜,迈禹超汤,君临

万国,星廛三纪,四海镜清,九州风靡,开物

成务,知机其神,光宅宇县,司牧蒸民。惠施

五车,葛洪万卷,听朝之余,披览罔倦,损益

百氏,笙簧六经,东西飞阁,周孔图形。命鸿

儒以临莅,选硕生而雠校,鄙束皙之补亡,陋

郑玄之成学。奋藻兮,魏文收誉;挥毫兮,齐

武藏名。品量舛谬,别白重轻。禁暴戢兵,讴

歌狱讼,龙韬虎韬,七擒七纵。扼腕北顾,中

原多事,吊伐在怀,未伸睿志。炅炅王业,巍

巍皇猷,三王可拟,五帝难俦。天纵聪明,凝

情释老,悉造赅微,咸臻壶奥。谭玄则变化在

手,演释乃水月浮天,神游阆苑,智洞竺乾。

若乃阴阳推步,星辰历数,仰观俯察,罔失常

矩。此外留情药品,精究医书,或南北臣庶,

或羽卫勤劬,疾瘵所萦,御方救疗,名医拱手

稽颡,神妙将圣多能。视民如伤,朝野忭蹈,

亿兆欢康,多才多艺,允文允武,戡难夷凶,

栉风沐雨。呜呼哀哉,天机秀异,韫藉风流。

缮营苑囿,想像十洲,鹤立松巅,鸳穿花坞,

水石幽奇,楼台回牙。万机之暇,翠华爰处,

花朝月夕,嬉游辇路。灾缠阳九,不裕中春,

针石药饵,备尽精臻,晨昏问竖,拱默而退,

有加无瘳。导扬遗制,爰命嗣王,守位承祧,

彝伦弗紊。祖述唐尧,远法成周,近遵孝惠,

懿范具存,丕训罔替,中外庶务,悉禀谟猷。

呜呼哀哉,玉音在耳,大渐弥留,亿兆号天,

地域文明

广州出土南汉《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考释

陈鸿钧

(广州博物馆 广东广州 510040)

87

Page 2: 맣훝돶췁쓏몺ꆶ룟ퟦ쳬믊듳뗛낧닡컄dnwh.njmuseum.com/pdf/2012/201206/20120609.pdf2012/06/09  · 맣훝돶췁쓏몺ꆶ룟 쳬믊듳뗛낧닡컄ꆷ뾼쫍 如丧考妣,攀髯不及,摧殒而已,叶从龟筮,先远有期。玄宫将閟,龙輴在兹,休列耿光,与天攸久,刻诸贞珉,万年不朽。其词曰:

广州出土南汉《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考释

如丧考妣,攀髯不及,摧殒而已,叶从龟筮,

先远有期。玄宫将閟,龙輴在兹,休列耿光,

与天攸久,刻诸贞珉,万年不朽。其词曰:

帝尧贵胄 豢龙受氏 蘴沛建旗 南阳崛起

代不乏圣 乾亨绍位 泽被八埏 镜清三纪

(其一)

开物成务 知机其神 龙飞绍汉 虎视窥秦

厉兵秣马 睿志未伸 梯山航海 募义归仁

(其二)

严敬在躬 先敦柴燎 列圣立祠 礼同九庙

祖考来格 灵山洞照 美矣孝思 光远有耀

(其三)

钻研百氏 蹂躏六经 对峙飞阁 周孔图形

乙夜披览 循环罕停 群儒惕息 悚惧靡宁

(其四)

王业艰难 开基定霸 栉风沐雨 早朝晏罢

经营四方 牢笼九野 事出机先 策无遗者

(其五)

损益三代 商较百王 重轻黍累 剖析毫芒

风驰雄辩 电疾雌黄 至鉴罔测 至圣难量

(其六)

将圣多能 博通术数 君臣药石 阴阳推步

太使胆折 和缓色沮 宣诏敷扬 拱默无语

(其七)

圣文英武 帝业王猷 黄石三略 洪范九畴

志期席卷 牧马休牛 睿志未就 大渐弥留

(其八)

呜呼哀哉

逸致高情 风流韫藉 齐武藏名 魏文减价

不世英才 挺生王霸 青史已编 浅辞曷写

(其九)

呜呼哀哉

龙輴启引 将閟玄宫 式扬文德 爰纪武功

福流嗣主 车书混同 刻石献颂 永播无穷

(其十)

康陵,南汉高祖刘墓。刘,生于唐昭宗龙

图一// 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碑

88

Page 3: 맣훝돶췁쓏몺ꆶ룟ퟦ쳬믊듳뗛낧닡컄dnwh.njmuseum.com/pdf/2012/201206/20120609.pdf2012/06/09  · 맣훝돶췁쓏몺ꆶ룟 쳬믊듳뗛낧닡컄ꆷ뾼쫍 如丧考妣,攀髯不及,摧殒而已,叶从龟筮,先远有期。玄宫将閟,龙輴在兹,休列耿光,与天攸久,刻诸贞珉,万年不朽。其词曰:

《东南文化》2012年第 6期总第 230期

纪元年(889 年),卒于五代后晋高祖天福七年[南

汉大有十五年(942 年)],终年 54 岁。后梁乾化元

年(911 年)三月,刘隐病卒,刘以清海节度使权

知留后的身份,成为刘氏藩镇的继承人。是年五

月,后梁册封刘为节度使,时刘年仅 23岁。至

后晋天福七年,刘病故,其经营岭南长达 31 年

之久。即使从后梁贞明三年[南汉乾亨元年(917年)]刘建立南汉国计起,其在位 26 年,经历了

中朝梁、唐、晋三朝的风云变幻,是南汉国四帝中

在位时间最长,且较有作为的国主。

关于康陵,早在明末清初,已被人们发现并

关注,诸多学者即对康陵和哀册文的发现经过作

了介绍。明清之际番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十

九《坟语·刘墓》载记曰:

刘墓在番禺东二十里,其地有南亭、

北亭,海潮围绕,中不过十余里,墓在北亭

洲,旁疑即昌华苑也。崇祯九年秋,洲间有雷

出,奋而成穴,一田夫见之,投以石,空空有

声,乃内一雄鸡,夜尽,闻鸡鸣,于是率子弟

以入。堂宇豁然,珠廉半壁,左右金案、玉几

备列。有金人十二,举之,重各五六十斤,中

二金像冕而坐,若王与后,重各五六十斤。垞

旁有学士十八,以白银为之。地皆金蚕、珠贝

所筑。旁有便房,当窗一宝镜,大径三尺,光

烛如白日。宝砚一,砚池中有一玉鱼,能游

动。碧玉盘一,以水满注其中,有二金鱼影浮

出。他珍异物甚众,不可指识。田父先持镜

归,光动邻舍,亟扑碎之,有一珠,入夜则作

怪状,惧而弃之。于是邻人觉而争往,遂白邑

令。令亟临其地,视搜发。令得玉枕一、金人

四以归。玉枕作卧虎形,长可尺许;大、小珠

见风悉化灰土,口含之而出,乃得完好。承棺

有黄金砖四,棺既斧碎,有怀其发齿以出者。

一碑当穴门中立,辞称“高祖天皇大帝哀册

文”,“翰林学士、知制诰、正议大夫、尚书右

丞相、紫金鱼袋臣卢应敕撰并书”。其所为大

帝者,崩于岁壬寅四月甲寅朔越廿四日丁

丑;号为大有十五年,葬以光天元年,陵曰康

陵。盖刘墓也。[1]

北亭,旧称北亭洲,位今广州市黄埔长洲岛

西、今番禺区小谷围,处市区之东南。今日之北

亭、南亭所在地与上文记述的位置基本吻合。从

现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康陵所在地应为南汉昌

华苑故地。上文详细地叙述了康陵被发现的经过

及陵墓中明器摆设等,还提到墓穴门中立有哀册

文石碑一块。石碑位置与今日考古发掘所揭示的

一致。

清光绪五年刊本《广州府志》卷八七“古迹略

五”条据黄佐《广东通志》、惠栋《精华录训纂》参

修所记情节与前述屈大均文基本一致。

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十月,王士禛(士正)

奉命南下广州祭告南海神,在粤期间遍结粤中文

士,寻胜访古,在其《皇华纪闻》中记录南汉康陵

曰:

崇祯丙子秋,广州城东二十里北亭洲田

间,有雷出地,奋而成穴。耕者梁某投以石,

空空有声,内一雄鸡其中,逾夜,鸡鸣无恙。

乃发之,有今人如翁仲者数枚,各重十五六

斛。有二金像:冕而坐者、笄翟如后妃者,各

重五六十斛。地皆金蚕珠贝,旁有镜一,光烛

穴中。宝砚一,砚池中有玉鱼,能游泳。他异

物不可识者甚众。梁携归,光动四邻,邻人觉

而争往,遂白之官。有司亲临,发之,隧道如

城,高五尺余,深三丈,中有碑,乃伪汉刘

冢也。文曰:“维大有十五年岁次壬寅四月甲

寅朔廿四日丁丑,高祖天皇大帝崩于正寝。

越光天五年癸未朔十四日丙申,迁神于康

陵,礼也。”文多阙,不尽载。“翰林学士、知制

诰、正议大夫、尚书右丞、赐紫金鱼袋臣卢应

初撰并书。”按:光天,乃子玢年号。玢立仅

二年,为弟晟所杀,即改光天二年为应乾元

年,无光天五年。又考《十国春秋》伪汉诸臣

列传,只有卢膺,仕,为工部侍郎,晟时拜

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无应初名也。[2]

文中所记述与屈大均所记大体相同,可补充

的是,提到康陵有一条崇五尺、深三尺的隧道。这

条“隧道”正是今考古发掘出来的墓道。

康熙三十一年(1692 年),朱彝尊重游岭表。

次年正月,在光孝寺听闻友人南海陈恭尹(元孝)

南汉康陵事宜,并在其著作《曝书亭集》有记曰:

岁在壬申,重游岭表。改岁正月,南海陈

元孝饭予光孝寺,南汉之兴王寺也。寺僧导

主客诣刘鋹所铸铁塔所在,见二塔并立一屋

中,修短不齐,一作《记》,一题名,始悟曩时

拓本合二为一,记之不详。

元孝语予:南汉主刘葬番禺县治东二

十里北亭。明崇祯丙子秋九月,穴中有鸡鸣,

土人发其墓,隧道崇五尺,深三尺,有金像十

二,一冕而坐,一笄而坐,殆马后也,夹侍十

人,疑是诸子;又学士十八,以白金熔铸。其

89

Page 4: 맣훝돶췁쓏몺ꆶ룟ퟦ쳬믊듳뗛낧닡컄dnwh.njmuseum.com/pdf/2012/201206/20120609.pdf2012/06/09  · 맣훝돶췁쓏몺ꆶ룟 쳬믊듳뗛낧닡컄ꆷ뾼쫍 如丧考妣,攀髯不及,摧殒而已,叶从龟筮,先远有期。玄宫将閟,龙輴在兹,休列耿光,与天攸久,刻诸贞珉,万年不朽。其词曰:

广州出土南汉《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考释

他珍异物甚奢。有碑一具,书“翰林学士、知

制诰、正议大夫、尚书右丞、上紫金鱼袋臣卢

应奉敕撰文,曰:维太有十五年岁次壬寅四

月甲寅朔念四日丁丑,高祖天皇大帝崩于正

寝。越光天元年五月癸未朔十四日丙申,迁

神于康陵,礼也。”云云。予方注《五代史》,衰

年健忘,遂牵连书于前册。

亡友仁和吴志伊撰《十国春秋》,卢应更

作“膺”,谓事,为工部侍郎;大有中,加太

尉;中宗时,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衔、名不

合,惜其已逝,未得此异闻也。[3]

时过境迁,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 年),翁方

纲在《粤东金石略》中写道:

余甲申(即公元 1764年)秋,将出都时,

钱辛楣(大昕)学士首以此讬为考订。余抵

粤,访诸官吏与土人,问其所谓北亭者,在番

禺东二十里许;而刘之冢与碑,则尽无知

者。竹垞记刘冢、碑事,与王文简《皇华纪

闻》所载,颇有错耳。盖二先生亦皆非得自亲

睹,所以传写或有讹失。既如竹垞所记,系光

天元年,而文简则疑光天无五年,而所据者

乃作五年(《广语》亦作元年)。又卢应下,文

简所记是“初”字,《广语》所讹是“敕”字,俱

无“奉”字。而竹垞所记,则多一“奉”字。安知

“初”字非即“敕”字之误乎?竹垞称“陈元孝

语余”云云,则是竹垞既得自口传,而元孝复

出自记忆,无怪乎传闻异辞矣。[4]

翁氏明言此时已无人知晓康陵及哀册文碑。

此后粤中方志亦有记载,然多相互转录传抄,误

漏不少。盖缘于诸学者既无缘亲临康陵,又未尝

观摩哀册文碑,虽有考订,亦复误讹不少。

2000 年,番禺区新造镇北亭乡(处小谷围,岛

状)建设广州大学城,清理康陵遗址,康陵为青砖

墓,墓室以五层券拱砌成,长 10余米,宽约 2.8米,

前后分两室,以砖墙隔之。前室左右各建 8 个壁

龛,后室较前室略窄,为置墓主墓棺之所。哀册石

即置于前后室间之过道、隔墙后、后室前。现保存

于康陵原址内[5]。石高 1.15、宽 1.54、厚 0.2 米,上

有阴刻楷书文字,工整清晰,题为“高祖天皇大帝

哀册文”,首题为“翰林学士承旨、银青光禄大夫、

行尚书左丞、知制诰、上柱国、范阳县开国男、食

邑三百户、臣卢应奉敕撰并书”,文称“粤光天元

年九月壬午朔二十一日壬寅迁神于康陵,礼也。”

哀册文之撰者、书人、入葬康陵之墓主、日期咸至

明晰,可澄三百年来相讼之公案,如撰书人之衔,

或称“正议大夫”(朱彝尊语),或漏称“银青光禄

大夫、上柱国、范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而多

“赐紫金鱼袋”之文(王士正语);撰书人卢应,或

讹作“卢应初”、“卢膺”(《资治通鉴》卷二九三、

《南汉书》卷一二、《南汉书考异》卷一二);光天元

年作“光天五年”,不一而足。

哀册文千余字,为南汉一朝之要文,可与云

门文偃大师塔铭、碑铭相媲,而有清一代诸书竟

漏载,即粤中硕儒如梁章冉(廷枏)、吴石华(兰

修)诸贤亦不免。

哀册,或作哀策,古册、策相通互假,见段玉

裁《说文解字注》二编下:“册,符命也,诸侯进受

于王者也。注:后人多假‘策’为之。”另段氏又于

同书五编上《竹部·策》注曰:“经、传多假‘策’为

‘册’”。哀册者,为论列逝者生事以托所哀之文,

见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卷五九六《文部》十二:

哀册《文章流别传论》曰:“今所哀册者,

古诔之义。”[6]

另又见同书同卷引:

诔《释名》曰:“诔,累也,累列其事而称

之也。”[7]

于皇帝葬仪,哀册由太史令诵读后,入藏陵

墓。见《后汉书》志第六《礼仪下》:

太祝进献礼如仪,司徒跪曰:“大驾请

舍。”太史令自车南北面读哀册,掌故在后已

哀哭太常跪曰:“哭”,大鸿胪传哭如仪。司徒

跪曰:“请就下位。”东园武士奉下车。司徒跪

曰:“请就下房。”都导东园武士奉车入房,司

徒、太史令奉谥、哀册,东园武士、执事下明

器。[8]

可知康陵之石哀册,亦依古制。

梁萧统编《文选》,于卷五八即收有颜延年

《宋文皇帝元皇后敬皇后哀册文》、谢玄晖《齐敬

皇后哀册文》二篇。以卢应所撰文与之相较,中式

合则,如颜文前段:

惟元嘉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大行皇后

崩于显阳殿。粤九月二十六日,将迁座于长

宁陵,礼也。[9]

如谢文前段:

惟永泰元年秋九月朔日,敬皇后梓宫启

自先茔,将祔于某陵。其日,至尊亲奉奠某皇

帝,乃使兼太尉某设祖于行宫,礼也。[10]

卢文谓“符卯金而叶运,绍斩蛇之开基”者,

“卯金”喻刘氏;叶,协也,指协和天道;绍,继也;

斩蛇,指汉高祖刘邦为亭长时,送徒骊山,逸走泽

90

Page 5: 맣훝돶췁쓏몺ꆶ룟ퟦ쳬믊듳뗛낧닡컄dnwh.njmuseum.com/pdf/2012/201206/20120609.pdf2012/06/09  · 맣훝돶췁쓏몺ꆶ룟 쳬믊듳뗛낧닡컄ꆷ뾼쫍 如丧考妣,攀髯不及,摧殒而已,叶从龟筮,先远有期。玄宫将閟,龙輴在兹,休列耿光,与天攸久,刻诸贞珉,万年不朽。其词曰:

《东南文化》2012年第 6期总第 230期

中挥剑而斩蛇之事典(见《汉书·高祖纪》)。两句

喻岭表政权为继汉之正统。

南汉置百官,多循唐制,故梁廷枏《南汉书·高祖纪》称刘岩即帝位时,“仿唐上京之制置左右

街使”[11]。于此康陵哀册文,亦可以唐制正诸书之

讹。

如上引屈大均、朱彝尊、王士正等诸说,均称

卢应(或误称卢膺)为“尚书右丞”,现据拓本可知

为“行尚书左丞”,诸说均误。

考“行”者,为任官者本身阶高而出任之职卑

称“行”,反之则称“守”,见《旧唐书》卷二二《职官

一》:

《贞观令》:以职事高者为“守”,职事卑

者为“行”,仍各带散位。[12]

“散者”,文武官之散官衔。明镏绩《霏雪录》:

“宋朝授官列衔,以某阶守某官,以某阶行某官

者,凡阶高官卑者称‘行’,阶卑官高则称‘守’,官

与阶等,则不必。‘行’、‘守’二字,循唐制也。”[13]

卢应之职衔,实循唐制而带“行”字,上引诸说均

缺是,故误。

卢氏之衔,诸说称为“右丞”,今拓本实为“左

丞”。考唐制职官,左丞职衔高于右丞。

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曾任尚书令,玄武

门政变登位后,尚书省例不置尚书令,政事由左、

右仆射主之。贞观三年(629 年),政务由仆射下之

左、右丞领之。见宋范祖禹《唐鉴》卷二《太宗上》:

(贞观)三年,帝谓房玄龄、杜如晦曰:

“公为仆射,当广求贤人,随才授任,此宰相

之职也。比闻听受词讼,日不暇给,安能助朕

求贤乎?”因敕:尚书细务属左、右丞;唯大事

应奏者,乃关仆射。[14]

尚书省下统六部,即吏、户(初称民)、礼、兵、

刑、工。前三部称上三部,余为下三部。左丞领上

三部,右丞领下三部。见《新唐书》卷四六《百官

志》:

尚书省……左丞一人,正四品上;右丞

一人,正四品下。掌办六官之仪纠,正省内,

劾御使举不当者。吏部、户部、礼部,左丞总

焉;兵部、刑部、工部,右丞总焉。[15]

据上,左丞为正四品上,右丞为正四品下,且

所领三部不同,左、右丞之职掌不同,绝不可淆。

故称卢应之职为“尚书右丞”者皆误,实应为“行

尚书左丞”。

哀册文称“高祖天皇大帝……君临万国,星廛

三纪”,按,此指刘君临天下已三十余年。三纪,

则三十六年。刘以南汉大有十五年四月崩,若上

推三十六年,则为唐天祐四年(907 年)。据宋路振

《九国志》:“高祖……乾化元年五月甲辰,梁以为

清海军节度使,三年正月,袭封为南平王。”[16]乾化

元年与唐天祐四年(907 年)差四年,此即以其任

节度使而言者;若以其梁贞明三年(917 年)称帝,

建国号曰越,改元乾亨,则在位仅得二十六年,与

所称“三纪”更不类。若以三纪为三十六年溯之,

则唐天祐四年之兄刘隐尚在,据《新五代史》卷

六五《僭伪传》:“天祐二年,拜隐节度使;开平元

年,加检校太尉兼侍中;二年兼静海军节度、安南

都护……乾化元年,进封隐南海王,是岁卒。”[17]

是故推其“三纪”之指,当自刘继兄任清海军节

度使之梁乾化元年始。

册文称“惠施五车,葛洪万卷,听朝之余,披

览罔倦,损益百氏,笙簧六经,东西飞阁,周孔图

形。命鸿儒以临莅,选硕生而雠校,鄙束皙之补

亡,陋郑玄之成学”云云,意谓刘氏于文则品藻百

家诸子,弘扬六经之旨,着眼高远,故鄙陋束皙、

郑玄。

册文赞刘氏才思上乘,词藻横溢,故能“品量

舛谬,别白重轻”,臧否人物于上下之间。然观册

文,似可知陵主非属意儒家,实为双修道释,如

“天纵聪明,凝情释老”,甚而其所修程度之深,至

“谭玄则变化在手,演释乃水月浮天”,故世称其

“佞佛”,似欠偏颇,宋方信孺《南海百咏》称南汉

建佛寺廿八间,以应上天廿八宿之数,而道观亦

当必有,惟失载耳。

另册文亦称陵主尚精术数,如“若乃阴阳推

步,星辰历数,仰观俯察,罔失常矩”,即指其善观

天历数之术。

册文谓刘氏“此外留情药品,精究医书,或南

北臣庶,或羽卫勤劬,疾瘵所萦,御方救疗,名医

拱手稽颡,神妙将圣多能”,即指其医术精研,致

使医家“拱手稽颡”。今广州教育路南方戏院北侧

之“药洲”,即为南汉所建,或云南汉主炼丹于此。

册文称“缮营苑囿,想像十洲,鹤立松巅,鸳

穿花坞,水石幽奇,楼台回牙”,此指南汉主肆营

苑囿,以作游幸之所。其“花坞”者,即指刘王花

坞,按,今广州荔湾区文昌路文昌桥西侧何家祠

道南之原旧涌面,今为通衢,上竖一清时旧居石

联,阴刻“祀崇花坞乐平康”。此地今处西关,所称

花坞,即指南汉遗迹。

册文称陵主“万机之暇,翠华爰处,花朝月

夕,嬉游辇路”,其“辇路”即后人所指之“呼銮

91

Page 6: 맣훝돶췁쓏몺ꆶ룟ퟦ쳬믊듳뗛낧닡컄dnwh.njmuseum.com/pdf/2012/201206/20120609.pdf2012/06/09  · 맣훝돶췁쓏몺ꆶ룟 쳬믊듳뗛낧닡컄ꆷ뾼쫍 如丧考妣,攀髯不及,摧殒而已,叶从龟筮,先远有期。玄宫将閟,龙輴在兹,休列耿光,与天攸久,刻诸贞珉,万年不朽。其词曰:

广州出土南汉《高祖天皇大帝哀册文》考释

道”。銮,或又作鸾。道旧迹在今越秀山,昔人多有

著述。据考,当在今镇海楼之南。楼南为今立中山

纪念碑处,碑南之半山腰,当即刘于“万机之

暇”而往“嬉游辇路”之处。

册文称“灾缠阳九,不裕中春”,阳九,旧指天

厄,道家言。“不裕”,犹“不豫”,帝王有病之讳称,

如司马迁《史记》卷三三《鲁世家》:“武王有疾不

豫。”[18]“中春”,指二月,以一春得三月,故称。按,

据册文,刘得病于大有十五年二月,四月二十

四丁丑崩,据此可证诸籍之误。如宋路振《九国

志》卷九:

高祖……大有十五年三月丁丑薨。[19]

此“三月”当误。又见梁廷枏《南汉书》卷三《高祖

纪》二:

大有十五年春三月,帝不豫。[20]

按,揆之于册文,刘王不豫当为“中春”,即二

月,梁文亦小误。然今未知刘建国,若不奉后梁

正朔,则所奉何历(夏历、殷历、周历),或史家所

以有此一月之差者,殆缘于此。

[1]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一九《坟语·刘墓》,中华书

局1985年,第495页。

[2][3]清·吴兰修:《南汉金石志》卷一《康陵碑》,光绪十一

年羊城冯氏刊《翠琅玕馆丛书》本。

[4]清·翁方纲:《粤东金石略》卷一《广州府金石》,光绪十

七年广州石经堂书局影印本。

[5]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德陵、康陵发掘简报》,《文

物》2006年第7期。

[6]宋·李 纂:《太平御览》卷五九六《文部·哀册》,四库文

渊阁影印本,第898册,第499页。

[7]宋·李 纂:《太平御览》卷五九六《文部·诔》,四库文渊

阁影印本,第898册,第493页。

[8]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一○六《礼仪下·大丧》,中华

书局1974年,第3145~3146页。

[9][10]南朝梁·萧统编:《文选》卷五八《哀下》,世界书局

影印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第787~799页。

[11]清·梁廷枏著、林梓宗点校:《南汉书》卷二《高祖纪》

一,广东地方文献丛书本,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

7页。

[12]后晋·刘 :《旧唐书》卷四二《职官》一,中华书局1974

年,第1785页。

[13]明·镏绩:《菲雪录》卷上,四库文渊阁影印本《子部》十

《杂家类》三,第866册,第665页。

[14]宋·范祖禹著、白林鹏、陆三强点校:《唐鉴》卷二《太

宗》上,三秦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15]宋·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卷四六《百官》一,中华书局

1974年,第1184~1185页。

[16][19]宋·路振:《九国志》卷九《南汉高祖》,五代史书汇

编本,杭州出版社2004年,第3327页。

[17]宋·欧阳修撰:《新五代史》卷六五《南汉世家》第五,中

华书局1974年,第809页。

[18]汉·司马迁:《史记》卷三三《鲁周公世家》第三,中华书

局1974年,第1516页。

[20]清·梁廷枏著、林梓宗点校:《南汉书》卷三《高祖纪》

二,广东地方文献丛书本,广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

13页。

A Study on the Essay Epitaph of Southern Han’s Emperor GaozuExcavated from Guangzhou

CHEN Hong-jun(Guangzhou Museum,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40)

Abstract: Excavated from the Kang mausoleum of the Southern Han, the gravestone inscribed with theessay Epitaph of Southern Han’s Emperor Gaozu (Gaozu Tianhuang Dadi Aicewen) is one of Guangzhou’smost important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in the recent years. Based on the inscribed essay,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laws and institution, historical facts and writing style of the Southern Han Kingdom and corrects somedescriptions noted in other record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epitaphs as a literature type and the so⁃cial etiquettes at the time are also studied.

Key words: Southern Han; Kang mausoleum; Liu Yan; epitaph

(责任编辑、校对:张平凤)

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