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九龍村衛校舊址趣事憶往 - ndmc.org.t ·...

4
龍潭九龍村衛校舊址趣事憶往 今年是101年,就年序而言,只不過是100年 再加1年,但因為恰好是衛勤專科5期同學於71年 間,由台北水源地國防醫學院轉到桃園龍潭九龍 村衛勤學校,接受分科教育屆滿30年的日子,所 以也算是具有相當紀念意義的年份。 原來桃園龍潭九龍村的衛校舊址,現在已經 改建為國軍桃園總醫院,或許有不少的學長、學 弟都曾經在這個營區駐留過,但對衛勤專科5期同 學而言,真是一個多少酸甜苦辣盡在其中、感慨 良多,同時也是一個提前適應部隊生涯,難以忘 懷的地方。為紀念到衛校受訓屆滿30週年,101 年10月20日我們舉辦了「衛專5期同學龍潭衛校 舊址懷舊之旅」活動。 很多學長都曾經到過衛校接受為期不一的 衛勤分科教育,可能對衛校的印象,早就已經模 糊,更因為歷來衛校的校名改來改去,學校的校 址也搬來搬去,更是令人眼花撩亂。為利各位 學長有個概略的脈絡,請容先簡述一下衛校的沿 革,究竟衛勤學校是有什麼樣的歷史過程呢?是 命運的捉弄….還是….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民前10年:鑑於外患不斷,國勢日衰,滿清政府 於天津成立「北洋軍醫學堂」,軍醫基礎教育開 始,衛勤教育隨養成教育實施,為軍醫教育之濫 觴。民國肇建後:更名為「軍醫學校」 • 民國5年:軍醫學校三期俞樹堂學長由日本攜回 「陸軍衛生勤務令」譯作,為學校參考,是為衛 勤教育之啟蒙。 • 民國26年:因 應抗戰需求,成 立軍醫預備團, 訓練各級衛勤人 員。 • 民國27年:配 合全面抗戰,中國紅十字總隊奉命於長沙創設 「內政部戰時衛生人員聯合訓練班」。 • 民國28年:上述訓練班改組為「內政部、軍政部 戰時衛生人員訓練所」,由內政部與軍政部負責 合辦。 • 民國29年:改為「軍政部戰時衛生人員訓練 所」,改隸軍政部由軍方負責。 • 民國45:為樹立國軍軍醫教育之體制,與配合國 防建軍需求,陸軍軍醫署建議擴編「衛勤業務訓 練班」為「陸軍衛生勤務學校」。 • 民國46年:「陸軍衛生勤務學校」奉令成立,校 址:台北士林芝山岩。 • 民國58年:因應國軍編併技勤學校政策,將「陸 軍衛生勤務學校」編併入「國防醫學院」,改制 為「國防醫學院衛生勤務訓練中心」。 • 民國68年:再改隸陸軍,恢復原校名「陸軍衛生 勤務學校」,校址仍為:台北士林芝山岩。 • 民國69年:「陸軍衛生勤務學校」由台北士林芝 山岩遷至桃園龍潭九龍村。 • 民國72年:「陸軍衛生勤務學校」由桃園龍潭九 龍村遷至台北士林外雙溪。 • 民國85年:配合國軍軍事院校精簡,「陸軍衛 生勤務學校」併入「陸軍後勤學校」,名稱改為 「陸軍後勤學校士林分部」,校址仍為:台北士 林外雙溪。 • 民國93年:「陸軍後勤學校士林分部」由台北士 林外雙溪遷至桃園龜山公西。 • 民國94年:配合精進案,移編「聯合後勤司令 部」,改為「聯合後勤學校衛勤分部」。校址仍 為:桃園龜山公西。 以上係依據軍醫雙月刊「軍醫史話:聯合後 文/ 黃振威 衛專5期 ▲原來的住宿區,現為急診室 談天說地 冬季號 第43期 2012 源遠季刊 55 Chat Room

Transcript of 龍潭九龍村衛校舊址趣事憶往 - ndmc.org.t ·...

龍潭九龍村衛校舊址趣事憶往

今年是101年,就年序而言,只不過是100年再加1年,但因為恰好是衛勤專科5期同學於71年間,由台北水源地國防醫學院轉到桃園龍潭九龍村衛勤學校,接受分科教育屆滿30年的日子,所以也算是具有相當紀念意義的年份。

原來桃園龍潭九龍村的衛校舊址,現在已經改建為國軍桃園總醫院,或許有不少的學長、學弟都曾經在這個營區駐留過,但對衛勤專科5期同學而言,真是一個多少酸甜苦辣盡在其中、感慨良多,同時也是一個提前適應部隊生涯,難以忘懷的地方。為紀念到衛校受訓屆滿30週年,101年10月20日我們舉辦了「衛專5期同學龍潭衛校舊址懷舊之旅」活動。

很多學長都曾經到過衛校接受為期不一的衛勤分科教育,可能對衛校的印象,早就已經模糊,更因為歷來衛校的校名改來改去,學校的校址也搬來搬去,更是令人眼花撩亂。為利各位學長有個概略的脈絡,請容先簡述一下衛校的沿革,究竟衛勤學校是有什麼樣的歷史過程呢?是命運的捉弄….還是….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民前10年:鑑於外患不斷,國勢日衰,滿清政府

於天津成立「北洋軍醫學堂」,軍醫基礎教育開始,衛勤教育隨養成教育實施,為軍醫教育之濫觴。民國肇建後:更名為「軍醫學校」

• 民國5年:軍醫學校三期俞樹堂學長由日本攜回「陸軍衛生勤務令」譯作,為學校參考,是為衛

勤教育之啟蒙。• 民國26年:因

應抗戰需求,成立軍醫預備團,訓練各級衛勤人員。

• 民國27年:配合全面抗戰,中國紅十字總隊奉命於長沙創設「內政部戰時衛生人員聯合訓練班」。

• 民國28年:上述訓練班改組為「內政部、軍政部戰時衛生人員訓練所」,由內政部與軍政部負責合辦。

• 民國29年:改為「軍政部戰時衛生人員訓練所」,改隸軍政部由軍方負責。

• 民國45:為樹立國軍軍醫教育之體制,與配合國防建軍需求,陸軍軍醫署建議擴編「衛勤業務訓練班」為「陸軍衛生勤務學校」。

• 民國46年:「陸軍衛生勤務學校」奉令成立,校址:台北士林芝山岩。

• 民國58年:因應國軍編併技勤學校政策,將「陸軍衛生勤務學校」編併入「國防醫學院」,改制為「國防醫學院衛生勤務訓練中心」。

• 民國68年:再改隸陸軍,恢復原校名「陸軍衛生勤務學校」,校址仍為:台北士林芝山岩。

• 民國69年:「陸軍衛生勤務學校」由台北士林芝山岩遷至桃園龍潭九龍村。

• 民國72年:「陸軍衛生勤務學校」由桃園龍潭九龍村遷至台北士林外雙溪。

• 民國85年:配合國軍軍事院校精簡,「陸軍衛生勤務學校」併入「陸軍後勤學校」,名稱改為「陸軍後勤學校士林分部」,校址仍為:台北士林外雙溪。

• 民國93年:「陸軍後勤學校士林分部」由台北士林外雙溪遷至桃園龜山公西。

• 民國94年:配合精進案,移編「聯合後勤司令部」,改為「聯合後勤學校衛勤分部」。校址仍為:桃園龜山公西。

以上係依據軍醫雙月刊「軍醫史話:聯合後

文/黃振威

衛專5期

▲原來的住宿區,現為急診室

談天說地

冬季號 第43期 2012 源遠季刊 55

Chat Room

勤學校衛勤分部沿革史」節錄整理,(2012年5月國防部軍醫局出版)有請各位學長參考。

在衛勤專科班未成立招生前,國軍各級部隊中,主要的衛生勤務作業主力,

大部都是由更早之前的衛勤專修班前輩學長們擔綱。自民國64年起至67年開始招收衛勤專科班第一期至第四期學生;68年新設立公共衛生學系,故停招衛勤專科班,70年又重新招生第五期,至民國88年底18期畢業後,從此走入歷史。

綜觀整個衛勤專科班18期的招生歷史,僅有衛專4期與5期,是衛校在桃園龍潭時期,接受分科教育的期別。(按:衛勤專科班分科教育第1至4期在台北士林芝山岩、第4期於69年下半年搬至桃園龍潭九龍村、第5期71年上學期在桃園龍潭九龍村,72年4月再遷校至台北士林外雙溪、第6期至第18期則均在台北士林外雙溪)。

回想71年間,一百多位專5期的同學,馱著裝滿個人家當的黃埔大背包,搭著深墨綠色的軍用大巴士,浩浩蕩蕩的自台北公館水源地往桃園龍潭九龍村遷移,車水馬龍的繁華市區景像,慢慢的向車外一路捨去,人車越來越為稀少,入眼一幕幕的景象也漸漸地轉為荒涼。當大巴士嘶吼的加大引擎馬力,從現在的桃園球場、悅華飯店入口馬路那個大轉彎斜坡,右轉上龍潭九座寮時,回首遠眺國醫所在北方的心情,可說跟當時龍潭的天氣一樣------晦暗。

桃園龍潭衛校與台北公館國醫,無論在環境或是氛圍,完全迥然不同,相信曾到過龍潭衛校的醫、牙、藥、護、衛等科系學長,應該都會有此感受。分享幾個回憶事例與學長們共饗:

一、從雲端到地獄:

由位於台北公館市區,直屬國防部的「國

防醫學院」,轉到桃園龍潭窮鄉僻地,陸軍轄屬的「陸軍衛生勤務學校」,剛下車的我們,就有戴著小帽,身著野戰草綠服的隊職官「們」對著我們大吼大叫,頓時好像又有回到陸官入伍的感覺,其實隊職官「們」也才只有三個:一個少校中隊長、一個上尉輔導長、一個阿兵哥文書。只是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大夥兒們還真的大氣不敢吭一聲;輔導長倒是明白表示,原來他已經探過底了,在國防醫學院時,學生可以不用折棉被、用完餐碗筷不用洗、宿舍還可花錢請退伍的老士官整理…….等等,擺明說穿了,就是要殺殺我們這群剛從「天子京畿腳下下來」的貴公子哥兒們銳氣。

二、青天白日滿地「綠」:

龍潭衛校屋舍是舊式的木造營舍,除了二個餐廳與大禮堂等三棟建物的高度最「高」外,其餘都是屬於陸軍傳統綠色系列的平房屋舍。除了房舍、圍牆、馬路外、其他都是綠的。沒有跑道的操場算是蠻大的,操場地上則是野草滿地(可不是綠草如茵喔),在學校後面的圍牆前(大約位置為現在的三供處),還有各種不同型式橋樑的縮小模型、圍牆旁的大水塘邊,還留有跳塔一座,原來桃園龍潭衛校舊址前身為特戰學校,周遭鄰居也都是特戰部隊,這些設施都是特戰學校留下的輔助教學設備。而國醫位在大樓林立的都市叢林中,綠地很少,就連操場都還是柏油水泥地哩!

三、餐飲「差」很大:

國醫學生的伙食佳,因國醫位於台北市區,食材採購方便,各項資源相當充沛,最重要的是

▲龍潭九龍村衛校舊址已改建為國軍桃園總醫院

▲當時進出龍潭九龍村衛校的唯一道路

談天說地

56 源遠季刊 2012 第43期 冬季號

Chat Room

國醫有辦伙經驗豐富的伙房老士官長坐鎮,「量多味美」,「吃完餐,碗筷真的不用自己洗」,可說在國醫的學生,只要負責讀書跟吃飯就可以了;在衛校則一切都需要自己來,人少經費有限與採購資源不足的艱苦情況下,伙食的質與量確實不佳,但還是得去想辦法張羅「顧三餐」;甚且,遇有伙房人力不足或來不及準時開飯情況下,擔任當月辦伙的伙食委員同學們,還得下海暫時權充「二廚」、「三廚」,幫忙「料理」咧。記得是醫科78期的學長們,於71年到龍潭衛校接受分科教育,剛好輪到他們辦伙,或許這一期的學長「不懂行情」,於舉辦當月的「榮團會餐」時,也把在國醫的傳統「壞」習慣帶來------原來在衛校的榮團會餐,如果有發一「個」蘋果作為餐後水果,就是很大的福分,這次竟然是每個人都發放一「袋」水果,當時瞥見大隊部的長官們見到此等光景,個個面面相覷,傻眼了,我們還真是覺得見怪不怪呢!

四、戰鬥氣息濃厚:

在國醫,老師穿便服,官兵普遍都是穿著軍便服,學生則穿著混紡的草綠色長褲、搭配白色棉質所謂的「院長服」與小皮鞋,不戴帽;休假外出則換穿私人便服,遇有特殊活動時,才會換穿軍便服、大盤帽。而衛校的官兵大都是穿著陸軍的制式草綠服,學生則也是全身陸軍草綠服,戴小帽,休假外出時規定換穿軍便服、大盤帽。在頭髮長度上也與國防要求不同,硬是規定剪短了更多,與陸軍部隊一樣,富有濃厚的戰鬥草莽氣息。在國醫晚自習與晚點名後、熄燈前,學生可自由活動,「一片祥和」。在龍潭衛校,則為了預作部隊分發準備,先行練習口令指揮。晚點名後,都會對著空曠處,拉著長音自行大聲的練

▲國軍桃園總醫院側門與民間相通

▲迄今唯一仍沒改變的圍牆與松樹

習喊著:「立正、稍息、向右轉、向左轉、向後轉」等軍事操練術語,幸好當時環保意識尚未普及,否則每晚一百多人,大呼小叫,這麼吵雜的聲音,準會被附近的住家民眾抗議。

剛到衛校沒幾天,某天傍晚時分,用完餐後,同學們利用晚自習前的空檔,有的在寢室內歇息、有的在戶外草地上休息、有的則去浴室沖澡,舒緩一整日被操的煩悶。誰知大操場的司令台突然鈴聲大作,透過擴音機的催送,聲音來的更是急迫與緊促,當時我們這群剛從國醫過來的「公子哥兒們」,根本搞不清楚狀況,不明究裡「這是啥咪?」只見擔任中隊文書的一兵,從寢室衝出,大聲的吆喝:「緊急集合!緊急集合!」大夥們愣了半天,回過神衝回寢室著裝,整隊趕至司令台集合,滿臉狐疑:「還沒畢業分發部隊,就要反攻大陸?」,待各中隊學生緊急集合後,大隊長才有點訕然,卻悠悠地說:「不好意思,按錯開關了……..」,「不過呢…」也真佩服這位大隊長臉不紅氣不喘,語氣馬上一轉:「剛好也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測試演練一下緊急集合….」。原來大隊長是要打開司令台的燈,但因為天色昏暗,按錯開關了。我瞄了一下那些急忙從浴室衝回寢室緊急著裝,肥皂泡沫還沒完全沖淨,全身濕漉漉的同學,霎時有被「莊孝維」的錯愕感覺。

五、勤務優先,課業稍候

龍潭衛校因為校區大、學校兵力有限,除了大門口與車輛調度場的衛哨勤務,是由學校勤務隊負責外,另外兩個哨位,就由各學生大隊負責。學生大隊有6個中隊,每中隊按月依序輪流承接大隊值星勤務,輪值大隊值星勤務的中隊,就

談天說地

冬季號 第43期 2012 源遠季刊 57

Chat Room

▲國軍桃園總醫院職務官舍慈光十八村室

得負責這兩個哨位(全天候,縱使是白天上課時間,排到哨位勤務的同學,也要去交班上哨)。記得農曆春節期間,本中隊剛好輪到大隊值星,為了要順利完成排哨的任務,還大費周章的先抽完籤、中籤者再以出價或換班的方式,「喬」了大半天才完成「卡哨」的任務。

最譁然有趣的一件事,則是在期末考前,突然接到上級命令(應該是國防部吧?)要求各營區普遍廣植樟樹,前已述及龍潭衛校因為校區大、學校兵力有限,所以這個任務當然又落到各中隊學生身上。當時樟樹苗還沒發放下來,又適值上學期期末考試前的關鍵時刻,因為考完試後就要直接放寒假了,為了不致影響好不容易才有的兩個星期寒假假期,(因為隊職官說:不管如何,就是完成種樹任務後才可以放假。)同學們就只能自己利用期末考試前的空檔時間,預先把要種樟樹的洞挖好。依照上級分配衛校的樟樹額度計算,每人須負責10株,每株距離5公尺,開挖直徑40公分、深度20公分的坑洞(差不多是公發鋁製臉盆的大小)。為了能夠如期放寒假,所以那次期末考試前的重頭戲,並不是「捧書本K書」,而是「拿臉盆挖洞」。好不容易每人挖完10個大洞的個人額度後,發下來的卻是只有約「高度15公分、直徑1公分」大小的樟樹苗,那些好不容易挖開如臉盆般的大洞,又得重新再回填了,真是令人傻眼。

六、設施簡陋,如廁盥洗諸多不便:

台北水源地國醫的屋舍雖然已有相當年份,但至少教室、餐廳、寢室都還是鋼筋水泥建造,浴廁設施也都是設在室內,不必往外「拋頭露臉」,水量充足,不虞匱乏,已經算是蠻舒適

的。到了龍潭衛校後,才發現浴室、廁所、住宿營房都是分開的,更慘的是,浴室與廁所跟住宿的營房,距離有將近百米之遠,夏天還不打緊,冬天則叫苦連天,除了洗澡的熱水常因煤油供應不繼,每有中斷熱水危機外,半夜內急想上個廁所,在龍潭冬天「伸手不見五指、張口不見牙齒」的多霧寒冷天氣情況下,更是異常辛苦,所以很多同學就常在營舍寢室旁隱匿處「就地解放」,久而久之形成「熱區」,最倒楣的應該是負責該區清潔的同學,只能大嘆「爽到你,艱苦著我」。

七、重返人間:

專5期同學於71年8月間,自台北公館水源地移至桃園龍潭九龍村,「提前適應部隊生活磨練」8個月後,於72年4月又再隨著衛校的搬遷「班師回北」---台北士林外雙溪力行營區。力行營區鄰近故宮博物院、東吳大學、中影文化城等深富人文氣息之處,青山綠水,環境清幽,誠乃地靈人傑之地,與公館水源地的國醫又是不同氣象,自此專6期至專18期都是在此畢業。

後記:一、本文單純僅是個人憶往趣事與感想,絕無針對

任何校區有褒貶或不敬之意,務請學長諒察。二、在龍潭衛校時期,雖然當下覺得「多少酸甜苦

辣盡在其中」,但馬齒徒長後,現在回想,對當時高達九成五,均分發部隊擔任基層衛生幹部的專5期同學而言,還真的要感謝龍潭衛校提供「部隊生活先修班」的磨練環境,對專5期同學日後不論是在部隊適應與勤務執行上,確實是有相當的助益。

三、綜觀衛校沿革與歷史,與國醫關係分分合合、合合分分,時屬國醫,時屬陸軍;據悉擔負衛勤人力訓練之後勤學校衛勤分部,將於12月間重行併入國醫體系,謹此祝福國軍衛勤體系能夠資源統籌、集中共享、訓用合一、待命急用。

四、國防醫學院衛勤科系業已「完成階段性任務後」功成身退,不再招生,雖已無「衛勤」之名,但仍有「衛勤」之實,特此對歷來衛勤前輩、學長,與提供指導、協助與鼓勵之其他各科系學長,致上最高之謝意與敬意。

談天說地

58 源遠季刊 2012 第43期 冬季號 冬季號 第43期 2012 源遠季刊 59

Chat Ro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