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西星《老子道德經玄覽》 養生思想析論 · 一、「返樸歸真」養生之道論...

4
96 弘道 2013 年第 2 期 / 總第 55 期 道養生 陸西星(1520 - 1606),字長庚、 號潛虛子,揚州興化(今屬江蘇泰州) 人,自幼習儒,後因九次參加鄉試皆未 中,乃棄儒為黃冠,晚年又精研佛理。 他在世時並沒有創宗立派,但於全真諸 派之外自成一家之學,後人稱其學為內 丹東派。著作有《方壺外史》八卷(包 括經典注釋及丹法十五種),手稿《三 藏真詮》三卷(今存殘本);內丹學以 外的著作有《南華副墨》八卷,晚年參 禪又作《楞嚴述旨》十卷、《楞嚴經說 約》一卷等。 《老子道德經玄覽》是陸西星從 內丹學的角度對《道德經》所作的疏 解。陸西星認為,《道德經》是關於性 命之學,是修道修丹之宗,如說:「《老 子》者,聖人道德之微言,而性命之極 致也。」「若夫溯大道之宗,窮性命之 隱,完混沌之樸,復真常之道,則孰先 《老子》?」 [1] 可見《老子道德經玄覽》 一文含有豐富的養生思想。本文試作如 下淺顯解析,以就正於方家。 一、「返樸歸真」養生之道論 道教內丹各派都主張人是由道所 化生的,道是憑藉炁來化生人的。陸西 陸西星《老子道德經玄覽》 養生思想析論 吳振亞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陸西星畫像

Transcript of 陸西星《老子道德經玄覽》 養生思想析論 · 一、「返樸歸真」養生之道論...

Page 1: 陸西星《老子道德經玄覽》 養生思想析論 · 一、「返樸歸真」養生之道論 道教內丹各派都主張人是由道所 化生的,道是憑藉炁來化生人的。陸西

96 弘道 2013 年第 2 期 / 總第 55 期

道養生

陸西星(1520 - 1606),字長庚、

號潛虛子,揚州興化(今屬江蘇泰州)

人,自幼習儒,後因九次參加鄉試皆未

中,乃棄儒為黃冠,晚年又精研佛理。

他在世時並沒有創宗立派,但於全真諸

派之外自成一家之學,後人稱其學為內

丹東派。著作有《方壺外史》八卷(包

括經典注釋及丹法十五種),手稿《三

藏真詮》三卷(今存殘本);內丹學以

外的著作有《南華副墨》八卷,晚年參

禪又作《楞嚴述旨》十卷、《楞嚴經說

約》一卷等。

《老子道德經玄覽》是陸西星從

內丹學的角度對《道德經》所作的疏

解。陸西星認為,《道德經》是關於性

命之學,是修道修丹之宗,如說:「《老

子》者,聖人道德之微言,而性命之極

致也。」「若夫溯大道之宗,窮性命之

隱,完混沌之樸,復真常之道,則孰先

《老子》?」[1] 可見《老子道德經玄覽》

一文含有豐富的養生思想。本文試作如

下淺顯解析,以就正於方家。

一、「返樸歸真」養生之道論

道教內丹各派都主張人是由道所

化生的,道是憑藉炁來化生人的。陸西

陸西星《老子道德經玄覽》養生思想析論

吳振亞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陸西星畫像

弘道55.indd 96 6/7/2013 11:37:24

Page 2: 陸西星《老子道德經玄覽》 養生思想析論 · 一、「返樸歸真」養生之道論 道教內丹各派都主張人是由道所 化生的,道是憑藉炁來化生人的。陸西

弘道 2013 年第 2 期 / 總第 55 期 97

星也持此觀點,如他注《道德經》「道

生一」章曰:「道者,無名無相根於太

極之先,始生一炁,為生天、生地、生

人、生物之根,是謂元始祖炁。至虛至

靜,靜極而動,遂分陰陽。陰陽二炁,

絪縕交通,復合為一。故二生三,三體

重生,萬物乃出。」[2] 這就是說,無名

無相之道先生一炁,一炁動靜而為陰陽

二炁,陰陽二炁氤氳交媾而生萬物及

人。

在陸西星看來,人之陰陽性命由

道所化生,返樸歸真方可長生久視,如

他說:「得一之貞,老聖蓋屢言之。人

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性之欲

也。經曰:『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

以觀其徼。』無欲則靜也,以觀其妙,

則無極也。欲則感而動也,以觀其徼,

則陰陽也。是故從無而入有,則造化生

焉;推情而合性,則聖功出焉。斯之謂

性,斯之謂命,斯之謂一,斯之謂道德

也。」[3]這就是說,人之陰陽性命由

道所化生;無欲觀妙,有欲觀徼,推情

合性,可長生久視。

要言之,陸西星認為,既然人的

性命由道所化,要想長生久視,就得返

樸歸真。性即先天之神;命即先天之炁。

人只有使先天神炁不落後天,才能健康

長壽。可見養生之道就是「返樸歸真」,

這就是養生的指導思想。

二、「虛心無執」、「 抱一守本」

和「 致虛守靜」之養生方

法論

就養生方法而言,陸西星在《老

子道德經玄覽》中提出的主要養生方法

就是「虛心無執」、「 抱一守本」和「

致虛守靜」。

首先,「虛心無執」而養神。陸

西星認為,世人執著美醜、善惡等名

相,各以己見為好惡;而名相皆妄識,

由此妄識,遂生妄執,迷惑自性,使先

天之神落於後天,變為識神。如他注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章曰:「大樸

既散,私智日開。天下之人滯於名相之

中,各以意見自為好惡,而不知清淨之

中,本來無有夫好惡,同出於太虛。而

常人每執於有。我故知其美而美之,知

其善而善之者,皆識也;非性也。由此

妄識,遂有妄執,迷惑自性,去道遠《老子道德經玄覽》部份內容(載於《方壺外史》,

見蕭天石主編:《道藏精華》第二集第四冊,台北:自由出版社,1982 年)

弘道55.indd 97 6/7/2013 11:37:25

Page 3: 陸西星《老子道德經玄覽》 養生思想析論 · 一、「返樸歸真」養生之道論 道教內丹各派都主張人是由道所 化生的,道是憑藉炁來化生人的。陸西

98 弘道 2013 年第 2 期 / 總第 55 期

矣。」[4]意謂:真常之道生天生地生

人生物,則落於後天名相之中,而為樸

散之器。於是天下之人執著名相而生妄

識,迷失自性,遠離大道。

在陸西星看來,世人要不尚名貴

利,即使見了名利也無欲,如是才能使

心空虛清淨。如他注「不尚賢」章曰:

「故常使人捨妄歸真,返乎太樸,無所

於尚,無所於貴,無所於見,而虛於心

也。」[5]意思是說,世人不尚名貴利,

就能虛心而返樸歸真。

在陸西星看來,世人追逐聲色名

利,使人迷失本性,即先天之神落於後

天;唯有虛心無執,才能使先天之神不

落後天;這樣才能返樸歸真,長生久

視,如他注「五色令人目盲」章曰:

「世人妄認四大六根為自身相,往往認

賊為子,邇耳色,殖貨利,恣貪喜殺,

為境所瞞,迷失本性,輪輪無已。聖人

則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常使無知無欲,貴腹而賤目,重內而輕

外,去彼之華榮,而取此之恬澹然,後

能歸於樸,而與道為之合真也。」[6]

意謂:世人妄認四大六根為自身相,認

賊作子,追逐聲色貨利,恣貪喜殺,為

境所瞞,迷失本性,輪轉無已。聖人虛

其心,從而消除各種妄心妄執,包括對

善惡美醜等名相的分別,返樸歸真。他

注「寵辱如驚」章曰:「夫大道本來平

等,天下為公,有何寵辱禍患。世人不

知皈心於道,而每役役於儻來之物,捨

身求名,忘已逐物。」[7]這就是說,

世人只有皈心於道,才能不被名利等物

慾遮蔽本性。

在陸西星看來,先天之神若滯於

形器,囿於象數,就轉化為後天,不能

超越生滅而長存;人唯有長養先天之

神,才能超越死亡而長生。如他注「谷

神不死」章曰:「愚聞之師曰:凡物之

滯於形器,囿於象數者,皆落後天。會

有變減,而不能久。惟先天之神,太虛

默運,靜則靈澈無方,動則滋張萬化,

為能不受變減,超然而獨存,故曰『谷

神不死』。」[8]這就是說,先天之神

由於不滯於形器,亦不囿於象數,故無

變少之事,能超然而長存。

其次,「抱一守本」而養命。陸

西星認為,人只有以真一之炁為一身之

主,精氣歸之,剝盡群陰,體化純陽,

才能長生久視。如他注「載營魄抱一」

章曰:「載營魄抱一,五字成義。載,

承載也。營魄即魄魂也。予聞之師曰:

人之生也,精氣為物,魂者,氣之所化

也;魄者,精之所化也。精魄屬陰,氣

魂屬陽,以其寓於後天形質之中,則皆

陰也,而不能久。聖人知其如此,故迎

其所謂先天真乙之氣者,以為一身之

主。而真乙之氣,即所謂一也,道也,

無名天地之始也。於是一身之中精氣

魂魄,翕然歸之,如子母之相抱而不忍

離。日鑠月化,剝盡群陰,體化純陽,

後天不老;而凋三光聖人之所以長生而

久視者,其道如此。」[9]意謂:人出

生之後,精氣化為魂魄。雖然精魄屬

陰,氣魂屬陽,由於魂魄寄寓後天形質

之中,則皆屬於陰,而不能久存。故以

真一之炁為一身之主,精氣翕然歸之,

日月煉化,剝盡群陰,體化純陽,從而

弘道55.indd 98 6/7/2013 11:37:25

Page 4: 陸西星《老子道德經玄覽》 養生思想析論 · 一、「返樸歸真」養生之道論 道教內丹各派都主張人是由道所 化生的,道是憑藉炁來化生人的。陸西

弘道 2013 年第 2 期 / 總第 55 期 99

生養道

長生久視。

在陸西星看來,人只有守住真一

之炁這一生身立命之根,先天之神得以

常駐,人的生命才能長存。如他注「昔

之得一者」章曰:「一,即真乙、真乙

之炁,為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根。故天

得之以清,地得之以寧,神得之以靈,

谷得之以盈,萬物得之以生,王侯得

之以為天下貞。其實皆由此真乙而致

之。」[10]意思是說,真一之炁為生身

立命之根,先天之神得之可常駐。

最後,「致虛守靜」而性命兼養。

陸西星認為,致虛守靜,先天真一之

炁生生不息;因為先天真一之炁根於虛

靜之中。如他注「反者道之動」章曰:

「反,復也。易曰:復,亨,剛反。言

先天真乙之炁根於虛靜之中,及其動

也,神明生焉,聖功出焉。」[11]這就

是說先天真一之炁產生於虛靜之中。不

僅如此,道本虛無靜一;致虛守靜,才

能復人之本性(先天之神)。如他注「致

虛極」章曰:「夫道本虛無靜一,靜極

而動,游氣紛擾,生人物之萬殊,而道

始落於後天名相之中。故體道者,原本

返始,以致虛守靜為本焉。常觀清淨之

中,一物不着,何其虛而靜也,少有物

焉。虛者實而靜者撓矣。太虛廓然,片

雲橫而障凝;淵泉湛若,微風起而波生,

焉能復其本然之體哉!體道君子,時時

疊此心,內者不出,外者不入,使其胸

次灑灑,一塵不掛,有以復其天空淵湛

之本體,是則可謂致虛之極矣。」[12]

這就是說,致虛守靜,就能心無罣礙,

復人之本性。由此可見,致虛守靜,先

天之炁長生,先天之神亦不至於變為後

天識神而得以復歸本性。

結 語

綜上所述,陸西星認為,既然人

的性命由道所化,人要想長生久視,就

需要長養先天神氣,也就是要返樸歸

真。神氣長存,人的生命就能長存。養

生的指導思想就是「返樸歸真」。「虛

心無執」,就能使先天之神不落後天,

就能長養先天之神。「抱一守本」,使

精氣歸根,就能守住真一之炁。守住真

一之炁這一生身立命之根,先天之神亦

能得以常駐。「致虛守靜」,先天之炁

長生,先天之神不至於變為後天識神

而得以復歸。顯然,陸西星的「返樸歸

真」、「虛心無執」、「抱一守本」和

「致虛守靜」養生思想為今日養生亦提

供了有益的啟示。

[1][2][3][4][5][6][7][8][9][10][11][12]

陸西星:《方壺外史》,見蕭天石主編:《道藏精華》第二集第四冊(台北:自由出版社,1982 年),第 259 頁,第345頁,第259-260頁,第273頁,第275頁,第289-290頁,第290頁,第279頁,第285-286頁,第339頁,第 341 - 342 頁,第 296 頁。

弘道55.indd 99 6/7/2013 11: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