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聚餐 小教會大溫暖 漁港報佳音...

1
8 台灣教會公報 2012年12月24日~12月30日/3174期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死刑犯槍決 歐盟表遺憾 【林宜瑩台北報導】12月21日,法務部長曾 勇夫簽下死刑執行令,傍晚於台灣北中南各槍 決2名死刑犯,包括曾思儒、洪明聰、陳金火、 廣德強、戴德穎、黃賢正等6人被執刑。對此,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對馬政府再次執行死刑表達 遺憾;歐盟則發出譴責、深表遺憾,表示「此舉 違背全世界廢除死刑的潮流」。 廢死聯盟根據許多研究指出,死刑存廢與犯 罪率並無相關,嚇阻犯罪最有效的是迅速而正 確的破案率,及立即的懲罰,如此才會使想犯 罪者擔心被捕而收斂。廢死聯盟最憂慮的,是 社會大眾誤以為用暴力可解決問題,誤以為只 要理由正當就可殺人,因為以暴並無法制暴。 廢死聯盟表示,台灣近19年來,死刑判決與 執行槍決數跟重大暴力犯罪無關,甚至在2006 到2009年停止執行死刑期間,暴力犯罪率顯著 下降;反觀2010年重啟槍決4人後,2011年槍 決5人,更有16件死刑定讞,亦即台灣死刑雖如 此活躍,卻沒使台灣人民有更多安全感。 最令人遺憾的是,馬政府簽訂具反對死刑基 本價值的兩公約後,卻對廢除死刑猶豫消極, 廢死聯盟認為,執行死刑是最不應該做的一件 事,也提出暫停死刑執行、應提出替代死刑的 刑罰方案、加強被害人保護制度、積極修法改 善司法制度、死刑資訊公開、強化法官與檢察 官國際人權法教育、建置嚴格假釋審核機制、 改進待決死囚的人道處遇、重新思考死囚器官 捐贈等建議。 平埔西拉雅原住民學術研討會 學術研討會 推正名運動 【林宜瑩台北報導】為讓更多人重視西拉雅 族在台灣歷史定位與主體性,台南市政府12月 18日在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舉行「平埔西拉雅 原住民族學術研討會」,台南市長賴清德也親 自出席。他強調,西拉雅族的原鄉在台南,市 府不但將西拉雅族列為「市定原住民族」,而 台灣原住民族正名運動後,從原本9族增到14 族,盼望不久將來,西拉雅族正名能成功。 研討會邀請台大法律學教授王泰升、前行 政院原民會主委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等 人,就西拉雅族原住民身分認定、從歷史正義 看西拉雅的認同與復振、平埔族身分的喪失與 回復、從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看西拉雅正 名訴訟、平埔族群的土地議題探討、從歷史文 獻與現實存在及從公文書看平埔原住民身分認 同等面向進行研討。 研討會是由台南市政府舉辦,賴清德也親自 參加,致詞時以1971年台南左鎮菜寮出土的人 類頭蓋骨,距今2、3萬年前,而10多年前在台 南科學園區也陸續有大坌坑、牛稠子、大湖、 蔦松各文化層遺跡出土,年代可追溯到4800年 前,由此證明「台灣歷史400年」是片面的移民 史觀,無法代表台灣歷史。(攝影/林宜瑩) 台灣獨安會&義光教會 政治受難者 午宴暖心窩 【林宜瑩台北報導】從1996年聖誕節前夕, 台灣獨立安全基督徒促進會與七星中會義光教 會,就以辦桌方式邀政治受難者前來餐敘,今 年首度把時間改在中午,希望方便他們前來, 但12月17日人數仍不多;台灣政治受難者關懷 協會會長蔡寬裕說,這與他們年老力衰有關。 蔡寬裕指出,政治受難者登記有案的約1萬 人,估計約有3000人還健在,多數已逾85歲, 目前有參與活動者僅剩1、2000人,他很感謝 獨安會、長老教會總會和義光教會長期關心陪 伴政治受難者,雖然當中不全為基督徒,但大 家都很認同長老教會為他們做的關懷事工。 蔡寬裕也呼籲大家多關心景美及綠島人權園 區,目前政府雖每年編列預算,但若非政治受 難者組成的社團強力監督,在國民黨執政下, 這2個人權園區可能形同虛設,盼望教會牧長兄 姊多抽空前往參觀,他也會善盡導覽之責。 前獨安會會長羅榮光致詞時,鼓勵彼此問候 時,不要問:How old are you?(你多老了?) 而要問:How young are you?(你多年輕?) 才能為台灣繼續打拚;他也盼望透過每年聚會 讓彼此有請安機會。餐會中,主辦單位並致贈 月曆等禮物給與會者。(攝影/林宜瑩) 長榮大學&台南市政府 城鄉差距大 社工提建言 【陳怡萱整理報導】台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 長榮大學辦理「社會福利的多元化──城市與 鄉村的差距」社工專業研討會,來自各縣市相 關機構約150人,12月20、21日在長大研討希 望中央立法單位建置相關法令時,能加入城鄉 差距觀點,讓社會福利有效輸送到各角落。 研討會邀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林萬 億專講,剖析台灣社會福利的城鄉差距現況, 並由實務工作者分享經驗,從「兒少照顧、托 育資源及保母系統之城鄉差距」「老人福利服 務之城鄉差距」「身心障礙者社區照顧網絡、 小型作業所之城鄉差距」「社工人力供需、服 務模式及學術資源之城鄉差距」分析現況。 社會局局長曹愛蘭表示,台南市改制為直轄 市將屆滿2週年,社會局在37個行政區廣設家 庭福利服務中心、社區兒少照顧站、身心障礙 者社區關懷站……等,盼全面照顧需要民眾; 但社會福利法令往往未能顧及城鄉差距,導致 福利措施未能提供民眾適切需求,所以研討會 邀請有同樣經驗的縣市來共同探討解決方案。 21日研討會尾聲舉辦綜合討論「縣市合併 後,城鄉差距的反思」,由曹愛蘭主持,具體建 議包括「調整經費分配以符合偏鄉需求」「重 視交通問題、區域便利性及資源供給」「重新 檢視各項社工人力補助方案的差距」「協助大 型NGO進入偏鄉」等,並期待向中央立法單位 反映,相關社會福利法令及措施能加入「城鄉 差距」的觀點,以有效解決城鄉差距問題。 彰化溪湖新生教會 聖誕聚餐 小教會大溫暖 【陳韋鑑採訪報導】小教會也能帶來大溫 暖!溪湖新生教會雖是獨立開設的小教會,12 月22日晚間仍為弱勢家庭舉辦盛宴,讓孩子 與家長在聖誕節期感受到被關心的溫暖。這場 「聖誕盛宴,溫暖我心」活動,在鎮上的牛排館 舉辦,宴請彰化YMCA溪湖婦幼中心關心的弱 勢家庭,有30多位小朋友與10多位家長參加, 牧師也分享信息與有獎徵答,氣氛溫馨。 新生教會牧師杜堅志表示,自己也是單親家 庭出身,對弱勢家庭兒童在逢年過節時看著他 人歡樂過節的羨慕心情有很深感受;因此,教 會去年中秋與今年春節就特別為他們舉辦聚 餐,「當時做過調查,1年內吃過牛排的沒幾 位,」所以這次特別選在牛排館舉辦。 現任彰化YMCA溪湖婦幼中心的靈性牧師 杜堅志說,他每2週與該中心同工有1次查經 小組,因此對中心關懷的弱勢家庭較熟悉,這 些家庭都不是基督徒,藉著聖誕聚餐和信息分 享,是孩子與家長能接觸福音的好機會。他並 表示,新生教會人數雖然不多,牧師甚至沒有 謝禮,但仍願意為弱勢家庭的聖誕聚餐募款, 「在這個M型社會,教會也應該反思,是否藉 著聖誕節期對社會底層的朋友有更多關心。」 (相片提供/溪湖新生教會) 真理大學台南校區 管風琴再奏 音樂做見證 【陳怡萱採訪報導】擁有全台灣第4大管風琴 的真理大學台南校區,由於過去負責校區音樂 福音事工的駱雅音老師赴美深造,因此管風琴 近2年未曾使用。12月20日的聖誕大禮拜,特 別邀徐陳淑芬老師蒞臨演奏,宣告再度啟用。 為落實校園向附近社區開放,今年真理大學 台南校區的聖誕大禮拜邀請附近社區的居民 與幼兒來表演,因此禮拜內容採取「戲劇說故 事」的方式,穿插戲劇、故事陳述與詩班獻詩, 將耶穌誕生的福音清楚傳達。而管風琴的演奏 更是活動中的最高潮,許多參與禮拜的真理員 工都表示:「期待這一天很久了!」 11月底起,台南校區就進入聖誕季慶典; 每週三、四管風琴音樂會,由行政處長蔡維 民牧師親自彈奏,為管風琴的再度啟用暖場。 他說:「不希望校區內再有任何閒置空間與 設備,要善盡管理者的責任,用整個校區做見 證。」預定下學期恢復每週管風琴音樂會,開 放讓更多人欣賞。(相片提供/真理大學) 高雄中會將軍教會 漁港報佳音 重燃福音火 【林家鴻採訪報導】位於澎湖望安鄉的高雄 中會將軍教會,因人口老化及外移嚴重,會友 人數銳減,但剛受中會差派至此的退休牧師宜 信一,今年聖誕節帶領教會重燃報佳音火花, 沉寂6年的將軍村,再次傳出歡慶聖誕歌聲。 今年4月,宜信一展開將軍教會的牧會生涯。 他表示,過去因牧者年紀漸大、不良於行等緣 故,報佳音活動已停辦6年。此次他與師母,連 同5、6位當地國小老師、8名兒童及1位服役中 的海巡署基督徒青年,前往漁港旁的涼亭、執 事經營的小吃店報佳音,唱平安夜詩歌。雖然 當晚風很大,仍有幾位老人駐足觀看。 宜信一說,報佳音的老師當中僅有1位基督 徒,其餘皆因好奇而加入;兒童都是當地孩 子,「小朋友很開心,都是第一次參加,熟悉當 地環境的他們,還會到巷子裡的店舖發福音單 張。」此次活動對將軍教會具重要意義。 2008年,將軍教會會友一度剩17人,宜信一 說,目前平均主日聚會約12人,教會事務主要 由他和師母負責,缺少同工。牧養將軍教會同 時,他也肩負中會託付的使命,每週赴教會所 屬的花宅禮拜堂,關懷2位60多歲的老弟兄。宜 信一說,因為才剛到,還在熟悉環境中,平常村 裡有活動就前往關心,與民眾建立關係。他期 盼台灣本島教會能多為澎湖的宣教代禱,他將 繼續仰望上帝的帶領,思考如何為上帝做工。 屏東中會中林教會&崇文國小 感念創校情 牧師點聖火 【林家鴻採訪報導】校慶舉辦聖火繞境活 動,對一般人來說可能不足為奇,但若有小學 需請牧師點聖火、祈禱,校慶才能完備,那就 特別了。屏東縣內埔鄉崇文國小今年迎接創校 90週年,再次依循傳統回到學校發源地──中 林教會,分享校慶喜悅,飲水思源。 12月25日,崇文國小聖火隊在師長帶領下, 首站抵達屏東中會中林教會,林澤生牧師率會 友迎接,為校方點燃聖火並祝禱。隨後,聖火 隊帶著祝福,朝鄰近村莊穿梭街頭巷尾,邀民 眾蒞校參觀,最後回到學校。林澤生說,崇文 國小前身是「私塾」,由外國宣教師所設,約莫 經營11年後,1895年在日本政府統治下改制為 公學校。儘管今日師生並非都信仰基督教,但 校方仍記得這段歷史,歷來校慶每隔10年就會 辦聖火繞境,回發源地感念宣教師恩澤,實屬 難得美事。推估創辦者為巴克禮牧師等人。 林澤生說,教會與學校關係良好,每年畢業 典禮都會到學校頒獎勉勵學子;1年多前,更 成立課輔班關懷當地新移民、原住民、單親等 家庭子女,除了用心輔導課業,更注重品格教 育。家長看見孩子生命改變,深感教會用心, 還會呼朋引伴,邀人把孩子帶到教會。課輔班 多為崇文國小學童,現在屏科大社工系每週有6 名同學到教會協助。(相片提供/中林教會)

Transcript of 聖誕聚餐 小教會大溫暖 漁港報佳音...

Page 1: 聖誕聚餐 小教會大溫暖 漁港報佳音 重燃福音火weekly.pctpress.org.tw/2012/3174/3174_08.pdf · 原住民族學術研討會」,台南市長賴清德也親 自出席。他強調,西拉雅族的原鄉在台南,市

8 台灣教會公報 2012年12月24日~12月30日/3174期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

死刑犯槍決 歐盟表遺憾

【林宜瑩台北報導】12月21日,法務部長曾

勇夫簽下死刑執行令,傍晚於台灣北中南各槍

決2名死刑犯,包括曾思儒、洪明聰、陳金火、

廣德強、戴德穎、黃賢正等6人被執刑。對此,

廢除死刑推動聯盟對馬政府再次執行死刑表達

遺憾;歐盟則發出譴責、深表遺憾,表示「此舉

違背全世界廢除死刑的潮流」。

廢死聯盟根據許多研究指出,死刑存廢與犯

罪率並無相關,嚇阻犯罪最有效的是迅速而正

確的破案率,及立即的懲罰,如此才會使想犯

罪者擔心被捕而收斂。廢死聯盟最憂慮的,是

社會大眾誤以為用暴力可解決問題,誤以為只

要理由正當就可殺人,因為以暴並無法制暴。

廢死聯盟表示,台灣近19年來,死刑判決與

執行槍決數跟重大暴力犯罪無關,甚至在2006

到2009年停止執行死刑期間,暴力犯罪率顯著

下降;反觀2010年重啟槍決4人後,2011年槍

決5人,更有16件死刑定讞,亦即台灣死刑雖如

此活躍,卻沒使台灣人民有更多安全感。

最令人遺憾的是,馬政府簽訂具反對死刑基

本價值的兩公約後,卻對廢除死刑猶豫消極,

廢死聯盟認為,執行死刑是最不應該做的一件

事,也提出暫停死刑執行、應提出替代死刑的

刑罰方案、加強被害人保護制度、積極修法改

善司法制度、死刑資訊公開、強化法官與檢察

官國際人權法教育、建置嚴格假釋審核機制、

改進待決死囚的人道處遇、重新思考死囚器官

捐贈等建議。

平埔西拉雅原住民學術研討會

學術研討會 推正名運動

【林宜瑩台北報導】為讓更多人重視西拉雅

族在台灣歷史定位與主體性,台南市政府12月

18日在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舉行「平埔西拉雅

原住民族學術研討會」,台南市長賴清德也親

自出席。他強調,西拉雅族的原鄉在台南,市

府不但將西拉雅族列為「市定原住民族」,而

台灣原住民族正名運動後,從原本9族增到14

族,盼望不久將來,西拉雅族正名能成功。

研討會邀請台大法律學教授王泰升、前行

政院原民會主委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等

人,就西拉雅族原住民身分認定、從歷史正義

看西拉雅的認同與復振、平埔族身分的喪失與

回復、從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看西拉雅正

名訴訟、平埔族群的土地議題探討、從歷史文

獻與現實存在及從公文書看平埔原住民身分認

同等面向進行研討。

研討會是由台南市政府舉辦,賴清德也親自

參加,致詞時以1971年台南左鎮菜寮出土的人

類頭蓋骨,距今2、3萬年前,而10多年前在台

南科學園區也陸續有大坌坑、牛稠子、大湖、

蔦松各文化層遺跡出土,年代可追溯到4800年

前,由此證明「台灣歷史400年」是片面的移民

史觀,無法代表台灣歷史。(攝影/林宜瑩)

台灣獨安會&義光教會

政治受難者 午宴暖心窩

【林宜瑩台北報導】從1996年聖誕節前夕,

台灣獨立安全基督徒促進會與七星中會義光教

會,就以辦桌方式邀政治受難者前來餐敘,今

年首度把時間改在中午,希望方便他們前來,

但12月17日人數仍不多;台灣政治受難者關懷

協會會長蔡寬裕說,這與他們年老力衰有關。

蔡寬裕指出,政治受難者登記有案的約1萬

人,估計約有3000人還健在,多數已逾85歲,

目前有參與活動者僅剩1、2000人,他很感謝

獨安會、長老教會總會和義光教會長期關心陪

伴政治受難者,雖然當中不全為基督徒,但大

家都很認同長老教會為他們做的關懷事工。

蔡寬裕也呼籲大家多關心景美及綠島人權園

區,目前政府雖每年編列預算,但若非政治受

難者組成的社團強力監督,在國民黨執政下,

這2個人權園區可能形同虛設,盼望教會牧長兄

姊多抽空前往參觀,他也會善盡導覽之責。

前獨安會會長羅榮光致詞時,鼓勵彼此問候

時,不要問:How old are you?(你多老了?)

而要問:How young are you?(你多年輕?)

才能為台灣繼續打拚;他也盼望透過每年聚會

讓彼此有請安機會。餐會中,主辦單位並致贈

月曆等禮物給與會者。(攝影/林宜瑩)

長榮大學&台南市政府

城鄉差距大 社工提建言

【陳怡萱整理報導】台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

長榮大學辦理「社會福利的多元化──城市與

鄉村的差距」社工專業研討會,來自各縣市相

關機構約150人,12月20、21日在長大研討希

望中央立法單位建置相關法令時,能加入城鄉

差距觀點,讓社會福利有效輸送到各角落。

研討會邀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林萬

億專講,剖析台灣社會福利的城鄉差距現況,

並由實務工作者分享經驗,從「兒少照顧、托

育資源及保母系統之城鄉差距」「老人福利服

務之城鄉差距」「身心障礙者社區照顧網絡、

小型作業所之城鄉差距」「社工人力供需、服

務模式及學術資源之城鄉差距」分析現況。

社會局局長曹愛蘭表示,台南市改制為直轄

市將屆滿2週年,社會局在37個行政區廣設家

庭福利服務中心、社區兒少照顧站、身心障礙

者社區關懷站……等,盼全面照顧需要民眾;

但社會福利法令往往未能顧及城鄉差距,導致

福利措施未能提供民眾適切需求,所以研討會

邀請有同樣經驗的縣市來共同探討解決方案。

21日研討會尾聲舉辦綜合討論「縣市合併

後,城鄉差距的反思」,由曹愛蘭主持,具體建

議包括「調整經費分配以符合偏鄉需求」「重

視交通問題、區域便利性及資源供給」「重新

檢視各項社工人力補助方案的差距」「協助大

型NGO進入偏鄉」等,並期待向中央立法單位

反映,相關社會福利法令及措施能加入「城鄉

差距」的觀點,以有效解決城鄉差距問題。

彰化溪湖新生教會

聖誕聚餐 小教會大溫暖

【陳韋鑑採訪報導】小教會也能帶來大溫

暖!溪湖新生教會雖是獨立開設的小教會,12

月22日晚間仍為弱勢家庭舉辦盛宴,讓孩子

與家長在聖誕節期感受到被關心的溫暖。這場

「聖誕盛宴,溫暖我心」活動,在鎮上的牛排館

舉辦,宴請彰化YMCA溪湖婦幼中心關心的弱

勢家庭,有30多位小朋友與10多位家長參加,

牧師也分享信息與有獎徵答,氣氛溫馨。

新生教會牧師杜堅志表示,自己也是單親家

庭出身,對弱勢家庭兒童在逢年過節時看著他

人歡樂過節的羨慕心情有很深感受;因此,教

會去年中秋與今年春節就特別為他們舉辦聚

餐,「當時做過調查,1年內吃過牛排的沒幾

位,」所以這次特別選在牛排館舉辦。

現任彰化YMCA溪湖婦幼中心的靈性牧師

杜堅志說,他每2週與該中心同工有1次查經

小組,因此對中心關懷的弱勢家庭較熟悉,這

些家庭都不是基督徒,藉著聖誕聚餐和信息分

享,是孩子與家長能接觸福音的好機會。他並

表示,新生教會人數雖然不多,牧師甚至沒有

謝禮,但仍願意為弱勢家庭的聖誕聚餐募款,

「在這個M型社會,教會也應該反思,是否藉

著聖誕節期對社會底層的朋友有更多關心。」

(相片提供/溪湖新生教會)

真理大學台南校區

管風琴再奏 音樂做見證

【陳怡萱採訪報導】擁有全台灣第4大管風琴

的真理大學台南校區,由於過去負責校區音樂

福音事工的駱雅音老師赴美深造,因此管風琴

近2年未曾使用。12月20日的聖誕大禮拜,特

別邀徐陳淑芬老師蒞臨演奏,宣告再度啟用。

為落實校園向附近社區開放,今年真理大學

台南校區的聖誕大禮拜邀請附近社區的居民

與幼兒來表演,因此禮拜內容採取「戲劇說故

事」的方式,穿插戲劇、故事陳述與詩班獻詩,

將耶穌誕生的福音清楚傳達。而管風琴的演奏

更是活動中的最高潮,許多參與禮拜的真理員

工都表示:「期待這一天很久了!」

11月底起,台南校區就進入聖誕季慶典;

每週三、四管風琴音樂會,由行政處長蔡維

民牧師親自彈奏,為管風琴的再度啟用暖場。

他說:「不希望校區內再有任何閒置空間與

設備,要善盡管理者的責任,用整個校區做見

證。」預定下學期恢復每週管風琴音樂會,開

放讓更多人欣賞。(相片提供/真理大學)

高雄中會將軍教會

漁港報佳音 重燃福音火

【林家鴻採訪報導】位於澎湖望安鄉的高雄

中會將軍教會,因人口老化及外移嚴重,會友

人數銳減,但剛受中會差派至此的退休牧師宜

信一,今年聖誕節帶領教會重燃報佳音火花,

沉寂6年的將軍村,再次傳出歡慶聖誕歌聲。

今年4月,宜信一展開將軍教會的牧會生涯。

他表示,過去因牧者年紀漸大、不良於行等緣

故,報佳音活動已停辦6年。此次他與師母,連

同5、6位當地國小老師、8名兒童及1位服役中

的海巡署基督徒青年,前往漁港旁的涼亭、執

事經營的小吃店報佳音,唱平安夜詩歌。雖然

當晚風很大,仍有幾位老人駐足觀看。

宜信一說,報佳音的老師當中僅有1位基督

徒,其餘皆因好奇而加入;兒童都是當地孩

子,「小朋友很開心,都是第一次參加,熟悉當

地環境的他們,還會到巷子裡的店舖發福音單

張。」此次活動對將軍教會具重要意義。

2008年,將軍教會會友一度剩17人,宜信一

說,目前平均主日聚會約12人,教會事務主要

由他和師母負責,缺少同工。牧養將軍教會同

時,他也肩負中會託付的使命,每週赴教會所

屬的花宅禮拜堂,關懷2位60多歲的老弟兄。宜

信一說,因為才剛到,還在熟悉環境中,平常村

裡有活動就前往關心,與民眾建立關係。他期

盼台灣本島教會能多為澎湖的宣教代禱,他將

繼續仰望上帝的帶領,思考如何為上帝做工。

屏東中會中林教會&崇文國小

感念創校情 牧師點聖火

【林家鴻採訪報導】校慶舉辦聖火繞境活

動,對一般人來說可能不足為奇,但若有小學

需請牧師點聖火、祈禱,校慶才能完備,那就

特別了。屏東縣內埔鄉崇文國小今年迎接創校

90週年,再次依循傳統回到學校發源地──中

林教會,分享校慶喜悅,飲水思源。

12月25日,崇文國小聖火隊在師長帶領下,

首站抵達屏東中會中林教會,林澤生牧師率會

友迎接,為校方點燃聖火並祝禱。隨後,聖火

隊帶著祝福,朝鄰近村莊穿梭街頭巷尾,邀民

眾蒞校參觀,最後回到學校。林澤生說,崇文

國小前身是「私塾」,由外國宣教師所設,約莫

經營11年後,1895年在日本政府統治下改制為

公學校。儘管今日師生並非都信仰基督教,但

校方仍記得這段歷史,歷來校慶每隔10年就會

辦聖火繞境,回發源地感念宣教師恩澤,實屬

難得美事。推估創辦者為巴克禮牧師等人。

林澤生說,教會與學校關係良好,每年畢業

典禮都會到學校頒獎勉勵學子;1年多前,更

成立課輔班關懷當地新移民、原住民、單親等

家庭子女,除了用心輔導課業,更注重品格教

育。家長看見孩子生命改變,深感教會用心,

還會呼朋引伴,邀人把孩子帶到教會。課輔班

多為崇文國小學童,現在屏科大社工系每週有6

名同學到教會協助。(相片提供/中林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