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 感悟红军魂 -...

1
云南昆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皎西乡的皎平渡,离昆明市区 200 公里,沿途大多是山路。由于山高、弯 多、坡陡,给采访行程带来不小困难。 翻过一道道山,绕过一道道梁, 眼看就要抵达目的地,一起交通事 故挡住了去路。一辆面包车和一辆 小货车并排停泊,把狭窄的盘山公 路堵得严严实实,一个小时后道路 才恢复通行。由此也使记者深深地 体会到这里交通不便给当地老百姓 带来的困难。 来到金沙江皎平渡口,只见山 高谷深,江水湍急。虽然已过立秋 时节,但峡谷中依然闷热难耐,记者 登高山,下峡谷,几经折腾,浑身已 经湿透。只有那滔滔江水奔涌向 前,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红军长征 路过时的历史。 1935 5 1 日至 9 日,中国红军一方面军在皎平渡 口巧渡金沙江。沿着江岸羊肠小 道,爬过几道陡坡,悬崖峭壁下,几 个破旧的岩洞格外引人注目,这就 是红军渡江指挥部,毛主席渡江后 曾经在这里住了三天三夜。 如今的皎平渡口,一座大桥横 贯东西,天堑变通途。给两岸人民 带来了福音。 金沙江在诉说 本报记者 苏银成 为寻访当年红军强渡大渡河的 壮举,记者一行来到了四川雅安的 安顺场。大渡河源头在川西海拔 5000 米的大雪山上,河水从万山丛 中奔泻而下,河两岸的峡谷危崖陡 峭,当年红军强渡登岸之处几无立 足之地。 正是这样难以逾越的天险, 100 多年前让西征而来的太平天国翼王 石达开全军覆没,而红军却能渡过 大渡河,成为历史传奇。 通过采访当地党史专家,记者 了解到当年石达开因内部不和而负 气率部离开,部队远征四川时遭遇 大军围困,屡战屡败,军心涣散。而 红军恰恰相反,当部队决定要挑选 战士顶着敌人的炮火强渡天险时, 不仅没有战士怯战,反而相互争夺 任务,十七勇士中还有一位小战士 是哭着喊着才破例批准登船的。 一前一后两只部队为何有这么 大的反差?原因可能很多,但根本 是一条:红军是一支有着坚定理想 信念的部队。没有争取中华民族独 立解放的信念,没有追随建立社会 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革命理想, 将士们就不可能把国家和民族的利 益置于自身安危之上。崇高的理想 信念才能凝聚人心,这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过去的农民起 义相较不可比拟的政治优势,也是 闪耀不灭的红军魂。 理想信念,不灭的红军魂 本报记者 袁新文 “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 里长。”记者 9 月中旬重返泸定桥, 追寻红军那场绝处逢生的战役。从 康定驱车近 50 公里,就来到海拔 1300 米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 县。一路上,随着海拔升高,呼吸相 较平原地区逐渐急促起来,强光和 低温让人体会到了高山峡谷地区的 气候特点。 今天的泸定桥已不是 1935 5 29 日那天的铁索空悬了,桥面 铁索上铺有坚固的木板。当地人 泰然自若地疾步走在桥上,孩子们 欢快地从桥的一端跑到另一端玩 耍嬉闹。记者拦住一个孩子问她 知不知道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知道呀,爸妈和老师都给我们讲 过,红军战士最勇敢了,今天的幸 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给我们创造 的。”小女孩的脸上露出纯粹的笑 容。记者不禁十分感慨,当年红军 在枪林弹雨中从空悬的 13 根铁索 冲向对岸,是何等的血性冲锋,荡 气回肠。人们今天所享受的宁静 安逸的生活,是千千万万烈士用鲜 血换来的。感恩与珍惜,是我们永 远需要的。 多年后,聂荣臻这样评价中国 工农红军何以能突破大渡河:“这 是全体红军集体作战的结果…… 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的牺牲精神, 是任何敌人不能比的。有了这种 精神,我们就能够绝处逢生,再开 得胜之旗,重结必胜之果。” 狭路相逢勇者胜 本报记者 冯春梅 卢晓琳 “一渡赤水在土城,二渡赤水在 太平渡,三渡赤水在茅台,四渡赤水 还在太平渡。”今年 9 月,记者赶赴 贵州遵义采访“四渡赤水”,当地 101 岁的老红军王道金仍清楚地记 得当年的战斗情形。 都说四渡赤水出奇兵,“奇”就 在于毛主席军事指挥艺术的高超,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得意之笔”,根 本上源于中国共产党的一次正确选 择。“四渡赤水”是遵义会议后的第 一次重要战役,在那次会上,“是打 阵地战还是打运动战”得到了正解,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前进 方向得到了明确。 事实证明,毛主席再回领导核 心,让中国共产党重焕生机。与此同 时,历史和人民也做出了选择,选择 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了,中国 人民站起来了;改革开放了,中国人 民富起来了,强起来了。采访中,记 者遇到 93 岁高龄的罗明先老人,他 是红军“四渡赤水”的见证者,也是祖 国发展变迁的见证者,他对今天幸福 生活是这样评价的,“感谢党感谢政 府,年老人等到了,年轻人闯到了。” 说到底,“四渡赤水出奇兵”并 非偶然。它给我们带来的一个深刻 启示是,实事求是的道路才能把我 们引向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长 期坚持、永不动摇。 “出奇兵”在于实事求是 本报记者 9 月中旬,记者由北向南,顺嘉 陵江而下,在广元、剑门关、苍溪、南 充、铜梁五地,跟随红军足迹,探寻 战斗遗址,拜访老红军,采访红军传 人。一路走来,感动常伴。 今年 76 岁的苍溪县原党史办 主任赵均国和记者深情讲述了 “钱衣裳”的来历,让记者印象深 刻、很受感动。 1935 年,红军伤员 住进一位孤寡老人张权氏大妈 家,在她精心护理下伤员痊愈。 红军离开她家时悄悄把 40 多张红 军布币盖在水瓢下,当作给大妈 的报酬。等她发现后,追赶已经 来不及了。起初放在墙缝里,过 后又装入瓦罐,窖入地下,总觉得 心里不踏实,最后熬夜将这些布 币连成衣裳样式,缝在一件旧夹 衣内,常年穿在身上。敌人曾几 次登门搜查,对大妈进行毒打,但 依然一无所获。直到 1949 年新 中国成立,张大妈才拿出钱衣裳, 从夹层内取出 40 张完好无缺的布 币,送给了苍溪县人民政府。 这个故事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苍 溪人民与红军血脉相连、团结一心 的深情厚谊。事实上,同人民群众 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是红军长征历 尽艰险、饱受磨难后仍能赢得胜利 的重要因素。八十一载悠悠岁月, 长征精神的火种依然根植在革命老 区人民的心中,军民鱼水之情依然 得以在英雄部队不断传承赓续。 记者重走长征路,既是回顾历 史、找寻初心,更是为实现中国梦的 “新长征”鼓与呼。 嘉陵江畔,军民鱼水情深 本报记者 黄庆畅 金正波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之 际,本报组织 8 个采访小分队,走进长 8 个著名战役发生地,追寻红军的足 迹,于 10 8 日起本报开设“长征记忆 · 寻访红军部队”专栏,陆续刊发采访报 道,重温那段奇绝的历史,寻访红军种 子部队的身影,探究在“听党指挥、能打 胜仗、作风优良”强军目标的引领下,如 今的红军部队在进行着怎样不忘初心 的“新长征”。 本版“纪念长征胜利 80 周年·寻”汇集 8 路采访记者的心得手记和图 片,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更 深入地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更深 刻地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从中汲取前 行的力量。 —编 沿着乌江沿岸,踏访当年红军 走过的土地,我们再次深切领悟到 这个真理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 靠山。 历经湘江血战后,红军由 8.6 人锐减到 3 万多人。而突破乌江让 红军转危为安,这是一场怎样惊险 奇绝的战斗? 我们穿行乌江,钻灌木丛,找老 虎洞,披荆攀援……只有身临其境, 才知突破乌江不易,更能体会长征 精神。 “纵横天下路,难过乌江 渡”。前有阻击,后有追兵,天险 乌江横亘在红军面前。面对敌人 重重封锁,红军能以较小代价突 破乌江,离不开群众的拥护和支 持。当地群众说,“红军刚来到 时,不少群众藏了起来。后来发 现红军纪律严明,还打土豪分财 物,便坚信红军是穷人的部队,都 悄悄回来帮忙。”群众为红军渡江 当向导、给红军部队当挑夫…… 这样的故事,在寻访中屡屡听 闻。今年 80 岁的向文贤老人告诉 记者,“首批从茶山关渡口强渡成 功的 8 位勇士,就是由父亲周海云 亲自划船的。战斗结束后,红军 专门送给父亲一辆马车。” 与人民群众生死相连,这是中 国共产党也是红军最大的政治优 势。毛泽东曾经预言:如果国民党 也学红军的长途转移,那是一定会 被消灭的,因为他们没有人民的援 助。得民心者得天下,谁拥有最大 的民心,谁就站在了胜利的一端。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 本报记者 温红彦 倪光辉 步入直罗镇战役纪念馆,“发扬 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由毛泽 东手书的 12 个红色大字就挂在“直 罗镇战役示意沙盘”旁边的墙上。 记者深感,这是对红军长征的礼赞, 更是对后来人的鼓舞和激励。 据直罗镇战役纪念馆馆长王勇 介绍:该馆坐落在陕西富县柏山寺 脚下,距富县县城 63 公里,于 1954 年春季修建,安葬有中共中央委员, 长征红军团政委黄苏,红二团团长 李英华等 36 位留有姓名的烈士遗 骨,其余 612 位烈士均未留下姓 名。讲解员王婷说: 1935 10 月, 毛泽东、周恩来和彭德怀同志指挥 中央红军和西北红军,部署了直罗 战役。直罗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 了敌人对陕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围 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 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每年重大节日,来自全国各地的 院校学生、英烈后代,都会来陵园植树 种花、举行祭奠。近年来,来陵园祭 奠、参观、学习的人数达 3 万人以上。 来参观的同学们抑扬顿挫地诵 读着“长征精神”碑文,激扬洪亮的 旋律,汇成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 新长征的强大动力。 柏山寺下慰英灵 本报记者 苏银成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 · 娄山关 毛泽东 记者从甘肃宕昌县哈达铺出 发,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腊 子口,参观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旺 藏乡次日那村毛泽东旧居。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的保安叫庞 闹秀,今年 64 岁,家住腊子口乡朱 立沟村。据迭部县宣传部工作人员 增巴草介绍,中央红军夺取腊子口 后,来到了朱立沟村,毛主席在庞闹 秀家住了一晚,如今毛主席住过的 那间房依然保存完好。 庞闹秀说:“当时,虽然村里条 件艰苦,但村民们依然拿出土豆、青 稞等热情招待红军。如今,我们的 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观,能够有今 天的好时代,真的应该感谢红军。” 纪念馆里,记者一路聆听着解 说员声情并茂的讲述。在我身边还 有一组自发过来参观的游客,游客 中有一对母子,孩子一直很认真地 看、仔细地听。参观完后,记者听到 母亲对这个孩子说:“以后你要刻苦 学习,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多么来 之不易!”孩子认真地点了点头。 一个懂得感恩的老人,一个言 传身教的母亲,一个满怀希望的孩 子,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两个简单 却力透纸背的字:传承。 传承就在身边 本报记者 金正波 注: 上图为毛泽东手稿版本,正式发表时文字有修改本版责任编辑 本版责任编辑苏银成 苏银成 版式设计 版式设计沈亦伶 沈亦伶 12 12 重走长征路 感悟红军魂 · · · · 追寻 追寻 追寻 追寻

Transcript of 重走长征路 感悟红军魂 -...

云南昆明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皎西乡的皎平渡,离昆明市区 200 多

公里,沿途大多是山路。由于山高、弯

多、坡陡,给采访行程带来不小困难。

翻过一道道山,绕过一道道梁,

眼看就要抵达目的地,一起交通事

故挡住了去路。一辆面包车和一辆

小货车并排停泊,把狭窄的盘山公

路堵得严严实实,一个小时后道路

才恢复通行。由此也使记者深深地

体会到这里交通不便给当地老百姓

带来的困难。

来到金沙江皎平渡口,只见山

高谷深,江水湍急。虽然已过立秋

时节,但峡谷中依然闷热难耐,记者

登高山,下峡谷,几经折腾,浑身已

经湿透。只有那滔滔江水奔涌向

前,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红军长征

路过时的历史。1935 年 5 月 1 日至

9 日,中国红军一方面军在皎平渡

口巧渡金沙江。沿着江岸羊肠小

道,爬过几道陡坡,悬崖峭壁下,几

个破旧的岩洞格外引人注目,这就

是红军渡江指挥部,毛主席渡江后

曾经在这里住了三天三夜。

如今的皎平渡口,一座大桥横

贯东西,天堑变通途。给两岸人民

带来了福音。

金沙江在诉说本报记者 毛 磊 苏银成

为寻访当年红军强渡大渡河的

壮举,记者一行来到了四川雅安的

安顺场。大渡河源头在川西海拔

5000 米的大雪山上,河水从万山丛

中奔泻而下,河两岸的峡谷危崖陡

峭,当年红军强渡登岸之处几无立

足之地。

正是这样难以逾越的天险,100多年前让西征而来的太平天国翼王

石达开全军覆没,而红军却能渡过

大渡河,成为历史传奇。

通过采访当地党史专家,记者

了解到当年石达开因内部不和而负

气率部离开,部队远征四川时遭遇

大军围困,屡战屡败,军心涣散。而

红军恰恰相反,当部队决定要挑选

战士顶着敌人的炮火强渡天险时,

不仅没有战士怯战,反而相互争夺

任务,十七勇士中还有一位小战士

是哭着喊着才破例批准登船的。

一前一后两只部队为何有这么

大的反差?原因可能很多,但根本

是一条:红军是一支有着坚定理想

信念的部队。没有争取中华民族独

立解放的信念,没有追随建立社会

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的革命理想,

将士们就不可能把国家和民族的利

益置于自身安危之上。崇高的理想

信念才能凝聚人心,这是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与过去的农民起

义相较不可比拟的政治优势,也是

闪耀不灭的红军魂。

理想信念,不灭的红军魂本报记者 袁新文 张 璁

“泸定桥边万重山,高峰入云千

里长。”记者 9 月中旬重返泸定桥,

追寻红军那场绝处逢生的战役。从

康 定 驱 车 近 50 公 里 ,就 来 到 海 拔

1300 米 的 甘 孜 藏 族 自 治 州 泸 定

县。一路上,随着海拔升高,呼吸相

较平原地区逐渐急促起来,强光和

低温让人体会到了高山峡谷地区的

气候特点。

今天的泸定桥已不是 1935 年

5 月 29 日那天的铁索空悬了,桥面

铁索上铺有坚固的木板。当地人

泰然自若地疾步走在桥上,孩子们

欢快地从桥的一端跑到另一端玩

耍嬉闹。记者拦住一个孩子问她

知不知道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故事,

“知道呀,爸妈和老师都给我们讲

过,红军战士最勇敢了,今天的幸

福 生 活 是 革 命 先 烈 给 我 们 创 造

的。”小女孩的脸上露出纯粹的笑

容。记者不禁十分感慨,当年红军

在枪林弹雨中从空悬的 13 根铁索

冲向对岸,是何等的血性冲锋,荡

气回肠。人们今天所享受的宁静

安逸的生活,是千千万万烈士用鲜

血换来的。感恩与珍惜,是我们永

远需要的。

多年后,聂荣臻这样评价中国

工农红军何以能突破大渡河:“这

是 全 体 红 军 集 体 作 战 的 结 果 ……

中国工农红军的伟大的牺牲精神,

是任何敌人不能比的。有了这种

精神,我们就能够绝处逢生,再开

得胜之旗,重结必胜之果。”

狭路相逢勇者胜本报记者 冯春梅 卢晓琳

“一渡赤水在土城,二渡赤水在

太平渡,三渡赤水在茅台,四渡赤水

还在太平渡。”今年 9 月,记者赶赴

贵 州 遵 义 采 访“ 四 渡 赤 水 ”,当 地

101 岁的老红军王道金仍清楚地记

得当年的战斗情形。

都说四渡赤水出奇兵,“奇”就

在于毛主席军事指挥艺术的高超,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得意之笔”,根

本上源于中国共产党的一次正确选

择。“四渡赤水”是遵义会议后的第

一次重要战役,在那次会上,“是打

阵地战还是打运动战”得到了正解,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前进

方向得到了明确。

事实证明,毛主席再回领导核

心,让中国共产党重焕生机。与此同

时,历史和人民也做出了选择,选择

了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了,中国

人民站起来了;改革开放了,中国人

民富起来了,强起来了。采访中,记

者遇到 93 岁高龄的罗明先老人,他

是红军“四渡赤水”的见证者,也是祖

国发展变迁的见证者,他对今天幸福

生活是这样评价的,“感谢党感谢政

府,年老人等到了,年轻人闯到了。”

说到底,“四渡赤水出奇兵”并

非偶然。它给我们带来的一个深刻

启示是,实事求是的道路才能把我

们引向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必须长

期坚持、永不动摇。

“出奇兵”在于实事求是本报记者 张 毅 张 洋

9 月中旬,记者由北向南,顺嘉

陵江而下,在广元、剑门关、苍溪、南

充、铜梁五地,跟随红军足迹,探寻

战斗遗址,拜访老红军,采访红军传

人。一路走来,感动常伴。

今年 76 岁的苍溪县原党史办

主 任 赵 均 国 和 记 者 深 情 讲 述 了

“ 钱 衣 裳 ”的 来 历 ,让 记 者 印 象 深

刻、很受感动。 1935 年,红军伤员

住 进 一 位 孤 寡 老 人 张 权 氏 大 妈

家 ,在 她 精 心 护 理 下 伤 员 痊 愈 。

红军离开她家时悄悄把 40 多张红

军 布 币 盖 在 水 瓢 下 ,当 作 给 大 妈

的 报 酬 。 等 她 发 现 后 ,追 赶 已 经

来 不 及 了 。 起 初 放 在 墙 缝 里 ,过

后又装入瓦罐,窖入地下,总觉得

心 里 不 踏 实 ,最 后 熬 夜 将 这 些 布

币 连 成 衣 裳 样 式 ,缝 在 一 件 旧 夹

衣 内 ,常 年 穿 在 身 上 。 敌 人 曾 几

次登门搜查,对大妈进行毒打,但

依 然 一 无 所 获 。 直 到 1949 年 新

中国成立,张大妈才拿出钱衣裳,

从夹层内取出 40 张完好无缺的布

币,送给了苍溪县人民政府。

这个故事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苍

溪人民与红军血脉相连、团结一心

的深情厚谊。事实上,同人民群众

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是红军长征历

尽艰险、饱受磨难后仍能赢得胜利

的重要因素。八十一载悠悠岁月,

长征精神的火种依然根植在革命老

区人民的心中,军民鱼水之情依然

得以在英雄部队不断传承赓续。

记者重走长征路,既是回顾历

史、找寻初心,更是为实现中国梦的

“新长征”鼓与呼。

嘉陵江畔,军民鱼水情深本报记者 黄庆畅 金正波

在 纪 念 红 军 长 征 胜 利 80 周 年 之

际,本报组织 8 个采访小分队,走进长

征 8 个著名战役发生地,追寻红军的足

迹,于 10 月 8 日起本报开设“长征记忆·寻访红军部队”专栏,陆续刊发采访报

道,重温那段奇绝的历史,寻访红军种

子部队的身影,探究在“听党指挥、能打

胜仗、作风优良”强军目标的引领下,如

今的红军部队在进行着怎样不忘初心

的“新长征”。

本 版“ 纪 念 长 征 胜 利 80 周 年·追

寻”汇集 8 路采访记者的心得手记和图

片,通过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更

深入地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历程,更深

刻地感悟伟大的长征精神,从中汲取前

行的力量。 ——编 者

沿着乌江沿岸,踏访当年红军

走过的土地,我们再次深切领悟到

这个真理——军队打胜仗,人民是

靠山。

历经湘江血战后,红军由 8.6 万

人锐减到 3 万多人。而突破乌江让

红军转危为安,这是一场怎样惊险

奇绝的战斗?

我们穿行乌江,钻灌木丛,找老

虎洞,披荆攀援……只有身临其境,

才知突破乌江不易,更能体会长征

精神。

“ 纵 横 天 下 路 ,难 过 乌 江

渡 ”。 前 有 阻 击 ,后 有 追 兵 ,天 险

乌江横亘在红军面前。面对敌人

重 重 封 锁 ,红 军 能 以 较 小 代 价 突

破 乌 江 ,离 不 开 群 众 的 拥 护 和 支

持 。 当 地 群 众 说 ,“ 红 军 刚 来 到

时 ,不 少 群 众 藏 了 起 来 。 后 来 发

现 红 军 纪 律 严 明 ,还 打 土 豪 分 财

物,便坚信红军是穷人的部队,都

悄悄回来帮忙。”群众为红军渡江

当 向 导 、给 红 军 部 队 当 挑 夫 ……

这 样 的 故 事 ,在 寻 访 中 屡 屡 听

闻。今年 80 岁的向文贤老人告诉

记者,“首批从茶山关渡口强渡成

功的 8 位勇士,就是由父亲周海云

亲 自 划 船 的 。 战 斗 结 束 后 ,红 军

专门送给父亲一辆马车。”

与人民群众生死相连,这是中

国共产党也是红军最大的政治优

势。毛泽东曾经预言:如果国民党

也学红军的长途转移,那是一定会

被消灭的,因为他们没有人民的援

助。得民心者得天下,谁拥有最大

的民心,谁就站在了胜利的一端。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本报记者 温红彦 倪光辉

步入直罗镇战役纪念馆,“发扬

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由毛泽

东手书的 12 个红色大字就挂在“直

罗镇战役示意沙盘”旁边的墙上。

记者深感,这是对红军长征的礼赞,

更是对后来人的鼓舞和激励。

据直罗镇战役纪念馆馆长王勇

介绍:该馆坐落在陕西富县柏山寺

脚下,距富县县城 63 公里,于 1954年春季修建,安葬有中共中央委员,

长征红军团政委黄苏,红二团团长

李英华等 36 位留有姓名的烈士遗

骨 ,其 余 612 位 烈 士 均 未 留 下 姓

名。讲解员王婷说:1935 年 10 月,

毛泽东、周恩来和彭德怀同志指挥

中央红军和西北红军,部署了直罗

战役。直罗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

了敌人对陕北根据地的第三次“围

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

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每年重大节日,来自全国各地的

院校学生、英烈后代,都会来陵园植树

种花、举行祭奠。近年来,来陵园祭

奠、参观、学习的人数达 3万人以上。

来参观的同学们抑扬顿挫地诵

读着“长征精神”碑文,激扬洪亮的

旋律,汇成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继续

新长征的强大动力。

柏山寺下慰英灵本报记者 毛 磊 苏银成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

记 者 从 甘 肃 宕 昌 县 哈 达 铺 出

发,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腊

子口,参观了腊子口战役纪念馆、旺

藏乡次日那村毛泽东旧居。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的保安叫庞

闹秀,今年 64 岁,家住腊子口乡朱

立沟村。据迭部县宣传部工作人员

增巴草介绍,中央红军夺取腊子口

后,来到了朱立沟村,毛主席在庞闹

秀家住了一晚,如今毛主席住过的

那间房依然保存完好。

庞闹秀说:“当时,虽然村里条

件艰苦,但村民们依然拿出土豆、青

稞等热情招待红军。如今,我们的

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观,能够有今

天的好时代,真的应该感谢红军。”

纪念馆里,记者一路聆听着解

说员声情并茂的讲述。在我身边还

有一组自发过来参观的游客,游客

中有一对母子,孩子一直很认真地

看、仔细地听。参观完后,记者听到

母亲对这个孩子说:“以后你要刻苦

学习,和平年代的幸福生活多么来

之不易!”孩子认真地点了点头。

一个懂得感恩的老人,一个言

传身教的母亲,一个满怀希望的孩

子,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两个简单

却力透纸背的字:传承。

传承就在身边本报记者 金正波

(注:上图为毛泽东手稿版本,正式发表时文字有修改)

本版责任编辑本版责任编辑::苏银成苏银成版式设计版式设计::沈亦伶沈亦伶

1212

重走长征路 感悟红军魂

····追寻追寻追寻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