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道中學校友通訊第五期 地址:九龍加士居道50號 電話… ·...

6
劉奇卓先生(卓叔)專訪 循道中學校友通訊第五期 二零一二年一月 地址:九龍加士居道50號 電話:23843543 傳真:23889466 網址:http://www.mckln.edu.hk 劉奇卓先生自1962年加入本校,至2003年榮休,四十一年來一直服務本校。我們十分榮幸能訪問他,請他談談近況。 卓叔(右二)與司徒淑嫻校長(左四)及其他工友 攝於銀禧(1983年)校慶 卓叔(後排左一)與工友於90年代初合照 劉奇卓先生(卓叔)於1962年加入本校,當時是替工,負責打理男教員室。(註: 當年教員室分為男、女兩間,分別位於現時教員室B、A。)一年後卓叔獲正式聘 用,任化學實驗室助理,翌年調任物理實驗室助理,直至2003年榮休。他十分欣賞 首任校長李連枝先生,因李校長賞罰分明、管理力佳,又能聘得好老師。 當實驗室助理比想像中艱難得多,特別是轉堂。卓叔舉個例,假設頭一堂是中二,下 堂是中三,他在轉堂期間準備很多東西,好像清洗儀器及抺枱。假若沒有好記性,也 會很麻煩,所以一定要眼明手快。 卓叔也憶述,近年學生已改用電子秤來做實驗。早期學生仍需使用分析天秤(Beam Balance),他認為這樣更能訓練學生專注力和有技巧;當年學生程度也較高,卓叔認 為一名中三學生已等於現時中五程度。此外,當年學生也較乖巧及尊師重道。 除了當實驗室助理外,卓叔也有協助訓練籃球隊,每週三天放學後帶領球隊於籃球場 練習。女子隊成績較佳,獲獎無數。由於卓叔訓練非常嚴謹,他笑言嚇怕了很多學 員,二十個隊員最終只剩下四個,但那四位卻是精英。 卓叔對攝影器材也十分熟悉,他曾教授攝影學會成員沖菲林及曬相。他在未使用電視 及電腦以前,使用放影機播電影,以輔助老師教學。 90年代,卓叔於大陸旅行期間遇上車禍,以致他頭顱爆裂及斷裂了兩條肋骨,需要 縫數針,他身體因此日漸退化。退休後,他不幸中風,令行動更加不便。他現時每週 三次要到醫院接受物理治療,但他仍堅持每天上街舒展筋骨,以免退化加劇。 卓叔與歷屆學生十分稔熟,建立緊密的關係,很多校友從外國回港也相約卓叔聚舊。 他能清楚記到學生來自那屆,比搜索電腦更快。環顧多屆,他對1969年中五畢業校 友印象最深。但當見到學生態度欠佳時,他也不吝上前訓斥,但此舉令家長非常感 激。 卓叔現時雖行動欠佳,他仍定期相約舊同事茗茶,包括:陶文理副校長、伍振常老 師、龍雪明老師、翟寶泉先生及文國榮先生等。 卓叔(中)與龍雪明老師(左)及鄧成樂先生(右) 茗茶 卓叔攝於面向學校的彌敦道 感謝劉奇卓先生抽空接受我們訪問,衷心祝福卓叔有強健的體魄,享受退休生活。

Transcript of 循道中學校友通訊第五期 地址:九龍加士居道50號 電話… ·...

Page 1: 循道中學校友通訊第五期 地址:九龍加士居道50號 電話… · 梁倩華校友與其兄長及妹妹皆為本校校友。回想讀書點滴,她認為影響著她的並不是

劉奇卓先生(卓叔)專訪

循道中學校友通訊第五期 二零一二年一月 地址:九龍加士居道50號電話:23843543 傳真:23889466 網址:http://www.mckln.edu.hk

劉奇卓先生自1962年加入本校,至2003年榮休,四十一年來一直服務本校。我們十分榮幸能訪問他,請他談談近況。

卓叔(右二)與司徒淑嫻校長(左四)及其他工友攝於銀禧(1983年)校慶

卓叔(後排左一)與工友於90年代初合照

劉奇卓先生(卓叔)於1962年加入本校,當時是替工,負責打理男教員室。(註:當年教員室分為男、女兩間,分別位於現時教員室B、A。)一年後卓叔獲正式聘用,任化學實驗室助理,翌年調任物理實驗室助理,直至2003年榮休。他十分欣賞首任校長李連枝先生,因李校長賞罰分明、管理力佳,又能聘得好老師。

當實驗室助理比想像中艱難得多,特別是轉堂。卓叔舉個例,假設頭一堂是中二,下堂是中三,他在轉堂期間準備很多東西,好像清洗儀器及抺枱。假若沒有好記性,也會很麻煩,所以一定要眼明手快。

卓叔也憶述,近年學生已改用電子秤來做實驗。早期學生仍需使用分析天秤(BeamBalance),他認為這樣更能訓練學生專注力和有技巧;當年學生程度也較高,卓叔認為一名中三學生已等於現時中五程度。此外,當年學生也較乖巧及尊師重道。

除了當實驗室助理外,卓叔也有協助訓練籃球隊,每週三天放學後帶領球隊於籃球場練習。女子隊成績較佳,獲獎無數。由於卓叔訓練非常嚴謹,他笑言嚇怕了很多學員,二十個隊員 終只剩下四個,但那四位卻是精英。

卓叔對攝影器材也十分熟悉,他曾教授攝影學會成員沖菲林及曬相。他在未使用電視及電腦以前,使用放影機播電影,以輔助老師教學。

90年代,卓叔於大陸旅行期間遇上車禍,以致他頭顱爆裂及斷裂了兩條肋骨,需要縫數針,他身體因此日漸退化。退休後,他不幸中風,令行動更加不便。他現時每週三次要到醫院接受物理治療,但他仍堅持每天上街舒展筋骨,以免退化加劇。

卓叔與歷屆學生十分稔熟,建立緊密的關係,很多校友從外國回港也相約卓叔聚舊。他能清楚記到學生來自那屆,比搜索電腦更快。環顧多屆,他對1969年中五畢業校友印象 深。但當見到學生態度欠佳時,他也不吝上前訓斥,但此舉令家長非常感激。

卓叔現時雖行動欠佳,他仍定期相約舊同事茗茶,包括:陶文理副校長、伍振常老師、龍雪明老師、翟寶泉先生及文國榮先生等。

卓叔(中)與龍雪明老師(左)及鄧成樂先生(右)茗茶

卓叔攝於面向學校的彌敦道

感謝劉奇卓先生抽空接受我們訪問,衷心祝福卓叔有強健的體魄,享受退休生活。

Page 2: 循道中學校友通訊第五期 地址:九龍加士居道50號 電話… · 梁倩華校友與其兄長及妹妹皆為本校校友。回想讀書點滴,她認為影響著她的並不是

梁倩華校友專訪梁倩華校友(1978),於2000年創立“Graham 32”,並擔任總監。在校時曾任領袖生長、美術學會主席、音樂學會會員、籃球隊校隊隊員及女童軍,並經常參與音樂表演和美術創作。

生命影響生命

梁倩華校友與其兄長及妹妹皆為本校校友。回想讀書點滴,她認為影響著她的並不是科目本身,而是老師的教學方法。記得當時的老師,很具創意的有教授英文的羅德莉老師(Miss Prabhu),早於70年代已採用活動教學。為了令同學專注,她給學生發出每人各自不同的問題,要學生輪流站立回答。在悶熱的下午,當羅老師看見學生有倦意的時候,便會讓全班同學坐在桌面上課,使他們再活潑起來。如當學生睡昏昏時,她會用噴壺在學生的臉上噴水去。老師又常常教他們生活和社交的禮儀。當學生打呵欠而忘記掩嘴時,羅老師便會向他們的口中擲粉筆。

教生物科的周洪鈞老師,對細節上的嚴謹也大大影響梁校友。她憶述周老師要求同學一定要將鉛筆削到極尖,好讓能寫和畫出幼細的筆畫。用墨水筆書寫的時候,一定要把筆套同時套在筆的末端上,除了避免遺失筆套之外,他認為這才能符合筆的設計,例如在長度和力學上的使用裝置。從那時開始,梁校友直到現在,仍然跟隨著當時周老師的嚴格要求,成為自己在細節上的慣用方法。

傳媒生涯

中五畢業後,梁校友遠赴美國夏威夷,在大學主修傳理系,在那個時代,香港留學生多是主修商科或旅遊業科,她是傳理系中當時唯一一名香港學生。畢業後轉到紐約工作,在電台當記者及外電新聞翻譯,並且任有線電視節目主持。

回港後,梁校友加入無綫電視的節目部,專責研究世界電視潮流,為公司節目創作和編排的決策作建議和分析。後來因為她的創作能力備受賞識而被委任轉為當導演。她經常在節目中為藝員拍攝音樂短片,並為藝員造形象設計,而當時形象設計行業尚未發展。及後,她轉職亞洲電視當形象顧問,專責藝員幕後的活動或宴會的服飾打扮。

及後,梁校友移居美國,1994年再度回港,為全新還未推出的全球華人電視衛星頻道 – 傳訊電視發展多個部門。她先後管理美術部、形象設計部、節目部及製作部。其後,受委任創立並監製時尚潮流節目,在各「時裝首都」如巴黎、米蘭、倫敦、東京、紐約等地設立製作中心,開華語電視之先河。

梁校友(後排左四)中學時期曾參與女童軍

梁校友的個人標記 – 眼鏡、筆及一滴茶

梁校友參加教會舉辦的退修營,攝於梅窩衛理園

梁校友(左一)與她「徒弟」聚會

轉行設計

2000年,千禧難逢,梁校友的哥哥提出大膽創新的建議,藉千禧幹一番新事,去做一些畢生未試過的事。梁校友便毅然於中環開設了一間理念店“Graham 32”,除了為客人籌辦各類活動及宴會,還提供美術設計、置景、花藝和裝飾服務,並且發售自己設計的各種擺設,包括漆器、木器、金屬器等。小如一支蠟燭,大至一個舞台,梁校友都親力親為。

2006年,梁校友替明報週刊開設中國版,進軍內地。自此,她也撰寫時裝專欄,她希望將來能教授「生活美學」,也有意出書。

孜孜學習

梁校友少年時喜歡打鼓、彈琴、唱歌。近年閒時學習唱歌跳舞。多年來梁校友愛喝紅茶,並鑽研茶藝文化,而今年開始研究普洱茶。梁校友笑說,今年是她的學習年。除了學茶藝,她也在嘗試學習從未接觸過的粵劇,認為這是成年人學習和進修中文的好機會。長久以來,她還不忘進修英文,她認為要用有趣又實用的方法去學習,會事半功倍。她觀看英文影帶時,會用簿子記下未學過的生字。除了每天勤讀聖經外,字典該是她 常翻閱的書籍。

加入「師徒計劃」

自2009年,梁校友擔任母校「師徒計劃」之師傅,回饋母校,至今已有三年。梁校友覺得自己在中學階段,受師長的言教身教影響至深;今天,她很樂意與師弟妹交流生活體驗和藝術理念,也樂於見到師弟妹日臻成長。

Page 3: 循道中學校友通訊第五期 地址:九龍加士居道50號 電話… · 梁倩華校友與其兄長及妹妹皆為本校校友。回想讀書點滴,她認為影響著她的並不是

校祖日花絮 (2011年11月5日)

校友參加足球比賽 校友出席羽毛球比賽 校慶暨畢業頒獎典禮主禮嘉賓:(左起):黃珮儀校長、何靈活博士、何靈活夫人、范甘霖師母、范甘霖牧師、沈立仁牧師、沈立仁師母及校監袁天佑牧師

本校1960-1966年英文科主任 –何靈活博士(Dr Brian Hollingworth)讀經

本校1966-1971年助理校牧 –范甘霖牧師(Rev J Michael Franklin)

本校1974-1981年校監、校牧及老師 –沈立仁牧師(Rev Geoffrey R Senior)致辭

全體起立同唱校歌 (左起):司徒淑嫻校長、何靈活博士及黃珮儀校長攝於茶會

龍雪明老師介紹出席校友會聚餐之舊老師

地下禮堂筵開18席,供嘉賓、舊老師、老師及較資深校友享用

有蓋操場筵開21席,供較年輕校友及應屆畢業生享用

1971年中五畢業生與黃珮儀校長(前排左三)合照 – 部份校友遠道從世界各地回校慶祝畢業40年

校友會周年大會報告校友會周年大會於校祖日當晚七時正舉行,在會中進行投票,選出下年度(2011-2013)執行委員會委員如下:

樂嘉穗(1969) 、黃 山(1974) 、譚棣強(1979) 、黃小玲(1983) 、梅子安(1985) 、嚴家浩(1985)、繆居安(1987) 、李穎思(1993)、蔡嘉俊(1994) 、鍾啟劻(1997) 、甄烱雄(2002) 、劉翠媚(2008) 、范至賢(2008) (排名不分先後,恕不稱謂)

Page 4: 循道中學校友通訊第五期 地址:九龍加士居道50號 電話… · 梁倩華校友與其兄長及妹妹皆為本校校友。回想讀書點滴,她認為影響著她的並不是

「師徒計劃」迎新日花絮 (2011年9月24日)

「師傅」們於飯堂共晉午膳後,彼此交流心得 迎新活動由劉麗雯老師擔任司儀 本計劃顧問 – 陳德忠校友(1971)致辭

黃珮儀校長致歡迎辭 本活動邀得精神科專家 – 陳嘉璐醫生演講 「徒弟」們反應非常熱烈

黃珮儀校長(左)致送紀念品予陳嘉璐醫生(右) 師徒合照,陣容鼎盛 「師徒」共聚,圖中為蔡智華醫生及其組員

本年度「師徒計劃」簡介本校自2009年開辦「師徒計劃」,歷屆校友及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九龍堂會友紛紛響應,回饋母校,擔任「師傅」。本學年共有36名師傅(包括34名校友及兩名九龍堂會友),與106名中四至中七「徒弟」,分享人生經驗及職業生涯。

委員會成員:校長:黃珮儀校長顧問:陳德忠校友(1971)統籌:陳麗娥老師、劉麗雯老師

「師傅」芳名(以英文姓氏排列,恕不稱謂):陳智軒(1978)、陳凱妍(2004)、陳紹璋(1971)、陳少穎(2004)、陳德忠(1971)、陳宇俊(九龍堂)、鄭嘉恩(1991)、鄭永才(1974)、卓穎雯(1977)、張永達(1990)、張宇琛(1992)、支明遠(1986)、蔡成基(1975)、周 思(1989)、何心怡(1991)、郭蕙敏(1988)、黎世光(1973)、劉家玲(2004)、李振強(1971)、梁倩華(1978)、李穎思(1993)、廖兆霖(1991)、莫士輝(1990)、吳健源(1976)、潘仕弘(1988)、岑潮晉(2004)、卲寶珠(1982)、蘇彩嬋(2004)、譚棣強(1979)、唐思藝(1996)、唐禹銘(2004)、曾美婷(2004)、蔡智華(九龍堂)、汪希澄(1978)、嚴景昭(1976)、姚文海(1979)

職場參觀活動卓穎雯校友(1977)於2011年11月17日,帶領三名「徒弟」參觀陳國華校友(1977)之職場。陳校友是一名獸醫,現職香港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助理技術總監。同學皆對各項設施深感興趣。感謝兩位校友讓同學眼界大開。

陳國華校友(1977)(左一)與三名「徒弟」合照

Page 5: 循道中學校友通訊第五期 地址:九龍加士居道50號 電話… · 梁倩華校友與其兄長及妹妹皆為本校校友。回想讀書點滴,她認為影響著她的並不是

校友來稿我在烏干達的日子

區穎詩

親愛的弟兄姊妹:

不知不覺來到烏干達已一個月的時間,這個月所接觸的人和事都是全新的。9月15日到達烏干達機場後,便到宿舍休息,翌日到Watoto教會參加迎新活動及到商場購物、換錢、處理上網、電話卡等事宜。周末和國際義工到Jinja遊玩了兩天後,9月19日正式入村,到Watoto Suubi村去!

人物這個村裏所住的都是孤兒,除了Babies Home外,Watoto建築了一間間的小房子讓他們居住,而每一間房子都聘請一個英語的媽媽照顧八個的小孩,讓他們感受母愛。而這班孤兒在Watoto的安排下入讀幼稚園、小學、中學及職業訓練學校,為的是要將這群孤兒培育成為領袖,回饋社會。

這個月裏,我認識了無數的人-Watoto教會辦事處的同工、弟兄姊妹、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義工、Watoto Suubi村的高級中學和職業學校的校長、老師、學生、職員、工友、居民……或許我是第一位華人及國際義工在學校裏當教師、設計師和攝影師,他們對我甚感興趣。他們很容易便記得我的名字,反之我便很難記下他們的名字和面孔。在我眼中,他們的面孔都甚相似。我要努力記下他們每一張面孔和名字,珍惜我們的情誼。

還有一個奇景,這就是很多的學生在門外等候或觀看我這位「異類」講課。起初真有點不習慣,這裏沒有擴音器,每天我的喉嚨都感到有點痛楚及不習慣有那麼多人在門外或窗外「監察」,但漸漸地已習慣了!我感到這裏的人甚熱情和友善。每天除互相問候外,還互相擁抱。

區校友(右)與 Watoto 職業學校學生合照

區 穎 詩 校 友 (1992) 在 學 期 間 擔 任 領 袖生、團契職員、學會幹事及負責學校刊物設計及宣傳工作。畢業後,於香港理工大學修讀設計學士及碩士課程及於香港中文大學修讀藝術教育課程。大學畢業後於從事設計教育工作之餘,擔任記者及攝影師,在本港雜誌撰寫藝評及報道海外和本地的展覽。在學及就業期間在港及海外舉行展覽及獲得多個藝術及設計獎項,其作品為香港文化博物館及畫廊收藏。兩年前為教育局借調老師,協助設計新高中視覺藝術課程。現為Watoto慈善機構駐烏干達總部的國際義工,擔任設計老師、平面設計師及攝影師。

這裏的校長和老師十分照顧我,特別是我的高級中學的美術與設計(Art & Design)科主任。我們常常傾談教案、互相分享教學心得、生活小節、談談夢想……他教我Fine Arts 和African Arts,我教他設計、攝影和電腦繪圖等。我們還一起建立了一個名為“Watoto Create”的Art Club,招募了不少熱愛藝術的年輕人。我們正籌備一展覽及義賣各人的作品作籌募經費之用!

學校教學方面,這裏的學生稱呼我叫“Teacher Valencia”,我在高級中學負責教中一至中六各級,中四為「普通程度」(O Level),中六為「高級程度」(A Level)的級別。他們將於10月中及11月頭參加公開考試。本以為到烏干達教美術不用操練考卷,怎料這裏也要繼續幫手操練!上帝這是祢的奇妙安排嗎?除了高級中學的課堂,我還要到職業學校教「美術與設計」。學生多是修畢小學或初中課程後便入讀此課程!這是我人生第一次教職業學校,感到十分新鮮及有趣!學生人數較少,我和他們相處短短的一個月便能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們還教我說一些烏干達語言和傳統文化,我則教他們說廣東話及中國文化。這確實一個文化交流的平台!他們更邀請我到他們的宿舍及當地的菜市場參觀及認識當地文化!無論高級中學還是職業學校,老師在課堂用提問的方式去引發學生討論及學習更作即場示範,簡單直接。反之,我常常預備的PowerPoint和影片,因缺乏電源而用不著。我棄用這些先進的科技,改用書本及即場示範,反而更有效能!我在這兩位老師身上學到不少東西!

宗教宗教方面,這裏的基督教氣氛甚濃!每天早上七時半所有老師集合在教員室參加早禱。大家一起唱詩歌、祈禱、靈修分享;學生們則在課室輪流帶領早會。令我驚訝的是就算沒有老師在場,他們仍持之而行、投入唱詩歌、祈禱、自動自覺的分享經歷和感受。他們不需要任何的PowerPoint、伴奏、詩集等。所有歌詞都在他們的腦裏面,他們懷著欣喜的心敬拜上帝!逢星期三下午五時至八時,老師們還會到老師宿舍家聚及舉行小組。各人輪流帶領查經及討論,彼此的守望。負責人還要撰寫檢討報告及呈交人數給Watoto總部!實在十分認真!崇拜方面,我週末便和義工們出城參加星期六晚或星期日早上的崇拜,這裏氣氛很好。每堂崇拜都有千多人聚會,各人都很敬虔和投入。每次牧師都有呼召,有不少人決志信主,感謝主!教會擁有專業的製作團隊製作影片報告及宣傳各大小事項!至於村內的教會雖規模較小,但有另一種氣氛!星期日有兩場聚會一場是給予各媽媽,一場是給予年青人和成人!由來自美國及當地的牧師帶領,我在這裏感受到他們對上帝的忠誠和愛是何等的深厚!

住宿這裏校舍環境很優美,面積大過香港中文大學!紅色及杏色的磚屋配上一大片的草原,令我感到置身於英國般。每天我都可以看見日出日落、體會晴天和雨天。9月至11月為烏干達雨季,每次下雨都很像打風般,有點寒冷! 惡劣的是路滿佈泥濘及有水浸的情況出現。由於我住在位於山腳的Babies Home內的義工宿舍,所以每天都耍上山及下山。學生對我真好,他們教我走捷徑,原來30分鐘的路程縮短為15分鐘,可是須走一個很斜的山坡。起初我常常滑倒,學生拖着我的手帶我慢慢上山及下斜坡,但後來我換了—對水鞋,便健步如飛了!我已習慣每天的鞋和褲都沾滿泥濘。還有令我感到苦惱的是這裏每天都會有停電的時間,短則一至兩小時,長則半天的日子。我學習忍耐及珍惜白天、有電的時刻!除了常常沒有電外,不穩定的網絡服務又是另一項的鍛練。好不容易找到一個宿舍外的一個角落能較流暢地上網!可是這裏是「食風」的位置,每晚上網都要穿上風褸、噴上驅蚊噴霧,和風對抗!幸好身旁還有一個穿上羽絨帶上冷帽的警衞陪伴,令我不覺孤單!我們又成為了好朋友了!

無論香港人或烏干達人都問我為何放棄一切,孤身走到非洲烏干達去。我想我沒有放棄自己,沒有放棄我 喜愛的藝術與設計。我盼望能珍惜餘下的日子做我未做過的事、嘗試接觸未接觸的人和事、體驗另一種生活的模式!我享受這裏簡樸寧靜的生活!每天我也能在放工後寫日記、寫稿、看聖經、看書及創作等。但願在未來的日子能體驗更多、學習更多!大家放心!我會好好照顧自己,不用掛念!謝謝各位的代禱、短訊、信件和包裹!

Page 6: 循道中學校友通訊第五期 地址:九龍加士居道50號 電話… · 梁倩華校友與其兄長及妹妹皆為本校校友。回想讀書點滴,她認為影響著她的並不是

校友回校剪影

回校日期:2011年11月3日(前排左起):王玉慈校友(1976)、黃珮儀校長、何靈活夫人、何靈活博士、沈立仁牧師、沈立仁師母、司徒淑嫻校長及張小樸校友(1961)(後排左起):劉菁寧、薛穎琪、龔善祺、劉健星、鄧肇基、馬鏸欣及孫天恩

沈立仁伉儷及何靈活伉儷獲邀參觀本校及循道學校,並由校友張小樸先生及王玉慈牧師陪同。參觀本校時由七位中六學生招待,他們曾分別於2009、2010及2011年暑假,獲「司徒淑嫻校長教育基金」贊助,遠赴英國遊學,曾受何靈活博士夫婦接待。

回校日期:2011年11月4日(前排左起):潘賜玲校友、劉碧斯校友、衛秀敬校友、黃珮儀校長、張慧賢校友、梁藹瑜校友及符穗娟校友(後排左起):吳漢波校友、莫樹權校友、袁德安校友、雷柱亮校友、梁崇斌校友、馬吉松校友、黎炎武校友、陳秋榮校友及林展圖校友

15位1966年中五畢業校友,為慶祝畢業45年,相約於校祖日前夕午宴,隨後一起探訪母校。部份校友更是專程從外國回港,一起慶祝。

回校日期:2011年11月10日(左起):莊智盛副校長、黃敏鳳老師、武凱玲副校長、黃珮儀校長、容卓傑校友(2000)及關翠萍校友(2000)

容 卓 傑 校 友 及 關 翠 萍 校 友 是 2000 至2001年度領袖生長,他倆結為夫婦,並於婚後回校探望老師。

回校日期:2011年11月30日(左起):葉卓文同學、李子威校友(2009)、李藹騠同學、陳德慈校友(1969)、周采穎同學及宋銘忻校友(2009)

陳德慈校友是本校「海外師徒計劃」的「師傅」,在過去三年暑假接待過六名遠赴美國波士頓的「徒弟」住宿。陳校友今次回港也趁機與「徒弟」相聚晚宴,並參觀校園。

校友囍訊

關亮盈校友(2000)結婚日期:2011年9月24日

關翠萍校友(2000)(左)及容卓傑校友(2000)(右)結婚日期:2011年11月5日

朱瑾沛校友(1997)結婚日期:2011年11月11日

李家韜校友(1999)結婚日期:2011年11月27日

如欲在我們通訊刊登結婚或家庭照片,與 校 友 分 享 喜 悅 或 近 況 , 請 電 郵 至[email protected],與聯絡主任周君臨先生(Julian Chow)聯絡。

註:名字後括號內年份乃該屆校友中五畢業之年份

歡迎校友使用本校新飯堂舉行重聚活動,如欲查詢或預約,請與聯絡主任周君臨先生(Julian Chow)聯絡。

如 欲 定 期 收 到 校 友 通 訊 , 請 到 學 校 網 頁 下 載 登 記 表 , 填 妥 後 請 以 電 郵 寄 至[email protected]

顧問:黃珮儀校長、龍雪明老師編輯:周君臨(2004)

下期預告*潘朝棟老師專訪

*廖兆恩、廖兆霖校友(1991)專訪

*「師徒計劃」模擬面試報道